第43卷第6期
2
016年1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No.6
November,2016
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1
1
2
徐士伟,陈德棉,乔明哲
(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1804;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企业伪社会责任现象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引发了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真诚性”的广泛关注与质疑。
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设立股票市场的公众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等关键变量,在基于交易
成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检验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公众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转让方企业
社会责任表现能显著正向影响公众评价;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控制权转移情形能削弱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
评价之间的关系,而转让方属国有企业时,能增强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评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公
众对企业真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予激励,而对于投机的社会责任表现持消极态度。因此,论文提出了企业社
会责任公众评价的并购交易视角,以丰富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评价的情境化研究。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交易成本;公众评价;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6-0106-08
一
引言
发布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较详细地界定了
[1]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毒奶粉、毒胶囊、渤海湾漏
油、富士康员工跳楼等一系列事件,折射出当前中国
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惜“损人利己”的现实
弊病。这种缺乏基本社会责任意识的行径,严重违
背了中国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战略规划。此
类事件的发生,一次次地践踏社会的道德伦理,引起
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
公众、媒体、学界等诸领域人士的重视。上市公司作
为我国各经济领域的排头兵,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状
况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
也在《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
[2]
中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标准。相关条例
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层面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约
束、规范和指导。
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研究,
但大多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展
开探讨。如李正利用2003年上交所521家上市公
司的横截面数据作为样本,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
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当期
收稿日期:2016-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期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机理研究”(713020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高管认知、管理自由度与企业社会责任”(13YJA630008);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基于公司创业投
资的开放式创新及其策略研究”(14ZS147)。
作者简介:徐士伟(1981ꢀ),男,山东潍坊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并购、企业社会责任;
陈德棉(1962ꢀ),男,浙江温州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并购、风险投资
等;
乔明哲(1976ꢀ),男,安徽蚌埠人,管理学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
险投资、企业社会责任。
106
徐士伟陈德棉乔明哲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研究还揭示
捐赠金额和捐献时间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代理变
资产规模等一系列企业特征也会显著影响企业社会
量,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积极,公众对其评
[3]
[10]
责任表现;而田虹通过对国内通讯类行业调研分
价越肯定 。然而,方军雄以参与汶川地震捐赠的
析后指出,大多数样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处 363家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积极
[
11]
于初级阶段,其实证检验结果却显示企业即期的社
捐赠反而导致了公众的负面评价 。另外,朱金凤
等选取660家企业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
样本,对企业捐赠和企业市场价值进行实证检验,结
会责任表现越好,相应地企业价值越高、企业成长性
[4]
也越好。从目前研究来看,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
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仍然难下定论。而公众对企业履
行社会责任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尤其是近年来企业
在履行社会责任中言行不一的“伪善”现象不断出
现,公众能够感知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是“真善”还
是“伪善”吗?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以交易
成本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并购事件中公众对转让方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评价。另外,控制权转移和转
[
12]
果发现二者并不存在显著关系 。
通过对以上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对于企
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公众评价间的关系,国内外研究
有三种观点: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尽管样本和
研究方法的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
[
13]
是实证检验中的内生性问题 、对影响利益相关者
的若干情境因素的忽略等都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迥
①
[14]
让方所有制属性等情形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
异 。鉴于此,本文通过并购事件将转让方企业社
响,从而可能引发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进一
步思考。为此,文章实证检验了该两种情境下公众
对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真诚性”的判断。
会责任与主并方的公众评价相联系,一定程度上归
避了内生性问题。另外,本文还对可能影响公众社
会责任判断的控制权转移和转让方所有制属性等两
种特定情境进行了讨论。
二
文献回顾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否获得公众的肯定评价,
进而实现经济收益,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国内
外众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
三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声誉
关于企业声誉的内涵,Fombrun等认为,企业
声誉是企业以实际行动向股东、员工、债权人、消费
者、公众、政府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的过程
中,利益相关者群体形成的对企业既往行为、未来愿
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公众评价之间
的关系并未得出一致结论,部分学者认为二者具有
正向关系。如Dowell等用托宾Q值表示企业价
值,他们研究后指出,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会
[15]
景等感知的评价和表达 。该观点得到国内外学
术界较大认同。而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的
关系问题的研究,目前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
[5]
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Kumar等用企业
股票累计异常收益(即投资者评价)表示企业绩效,
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
[16]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声誉 ,是企业声誉的
前驱因素。企业通过向不同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
任,从而引起相应群体对企业的积极评价,形成企业
良好的声誉,经验证据亦证实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
声誉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可以转
[6]
关关系;Schnietz等没有从正面考查企业履行社
会责任与投资者评价的关系,他们指出,当面临突发
负面事件时,企业先前的声誉对投资者消极评价有
[7]
抑制作用。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公众对企业履行社
会责任持有否定态度。如Brammer等以部分英国
企业为样本,构建了环境、社区、员工等维度的企业
社会责任指标,研究发现投资者并不看好积极履行
[17]
化形成企业声誉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企业社会
责任是企业声誉的重要属性和测量指标。如《财富》
杂志在评选全球企业声誉最好的公司(GMAC)时
采用的9个指标中,“企业社区和环境责任”赫然在
列,Harris-Fombrun声誉指数(RQ)6大测量维度
中就有1个涉及到“环境担当、善待他人”等内容的
[8]
社会责任的企业。而Balabanis等以56家大型英
国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投资
[9]
者市场反应没有显著关系。
[
18]
国内同类研究大多探讨公众对慈善捐赠、环境
污染等特定事件的评价。李越冬等以汶川地震后发
布捐赠报告的185家国内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
社会责任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声誉之间
的关系尚存分歧,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两者在
实质上存在很多交叉重合的内容,并没有显著差
10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
别 。通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及时、社会责任表
低了主并方的交易成本和企业风险,公众在对并购
事件的判断中也会相应地给予积极评价。基于以上
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现积极的企业,声誉也相应较好,企业社会责任对企
[20]
业声誉的推进作用已得到各领域的广泛认可 。
二)企业声誉与交易成本
(
H1:并购事件中,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
好,公众对该并购事件评价越肯定。
交易成本概念,最早由Coase提出,他认为交易
成本是合约订立和执行过程产生的接洽谈判、价格
磋商、合约拟订以及为监督合约正常履行等一系列
费用的总和,通常包含交易过程发生的所有时间和
(三)控制权转移与社会责任“伪善”
企业控制权转移是并购事件中不可缺少的主
题,本文参考既往研究对控制权的定义,认为控制权
是直接或间接拥有某个企业50%以上的具有表决
权的股份,能够对该企业可供支配的资源进行管理
处置的权利。相应地,控制权转移即是指对企业持
股50%以上的股东,通过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方式
转让其对该企业所持全部股份的事件。国内外相关
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中的目标企业大多表现较差。
如美国学者威斯通指出,效率水平低的企业更易发
生并购,产权转移后有望通过管理、财务、经营等方
[21]
货币成本 ;Dahlman进一步细化了交易费用产生
的环节,认为按照交易活动阶段来看,交易成本包含
交易信息搜索、决策商讨、合约执行、监督、转换等方
[22]
面的费用 。尽管学者对交易成本的构成有不尽
相同的观点,但总体而言,交易成本指整个交易过程
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总和,包括企业组织在寻找交易
目标、协商洽谈、订立合约、执行和监督交易、违约索
[23]
赔等一系列成本 。
[
25]172-178
良好的企业声誉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其作用
机理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声誉信息能够在
同行业或上下游行业之间传播,在利益相关者之间,
尤其是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等外部利益
者之间扩散,形成声誉信息表达机制,使有合作意向
面的协同而发挥纠偏功能
。国内学者李善
民指出,我国A股市场控制权转移事件中,目标公
司通常真实绩效较差、资本扩张能力较弱、资产负债
[26]
率较高等 ;吴联生等也指出,发生控制权有偿转
让的通常是价值较低且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公
[24]
[27]
的交易对方较容易搜索到该企业信息 ,从而为对
方减少搜索成本、为企业自身增加交易机会。其次,
在交易过程中,一般都存在卖方和买方之间的信息
不对称,交易买方对卖方企业信息掌握越少,其用于
考查了解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也越高。企业声誉
的建立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却容易在短时间支
离破碎,所以,企业往往很珍视作为重要无形资产的
企业声誉,理性的企业不会因为一次交易而采取激
进的机会主义作法。鉴于此,卖方企业良好的声誉
可以令自身所提供的信息更有可信度,交易买方也
因而可以减少调研洽谈等一系列时间和资金成本,
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再次,交易成本中暗含了交易
监督、违约索赔等费用,交易企业良好的声誉预示着
发生道德风险的机率会大大降低,交易对方用于确
保交易如约顺利实施的对价也会相应减少,进而节
约了交易成本。
司 。
控制权转移事件中,转让方将表现低迷的标的
资产整体剥离给主并方,对主并方有不道德之嫌。
另外,资产剥离将标的企业原来的中小股东、债权
人、员工、供应商等都暴露在不确定性的新环境之
下,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转让方企业一方面
在既往信息中昭示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在控
制权转移中行“瓜田李下”之实。这种相悖的社会责
任观令主并方对其信任度降低,转让方先前的社会
责任表现对提升企业声誉、节省并购交易成本的作
用减弱。同时,公众作为理性人也会感知到有“伪
善”之嫌的转让方社会责任表现对节约并购交易成
本的作用有局限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控制权转移情形,会削弱转让方社会责任
表现与公众对并购评价之间的关系。
(四)所有制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
综上可知,在并购事件中,转让方的企业社会责
任表现可以为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优质的产品
和服务、负责任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企
业良好的声誉;而良好的声誉使主并方企业更容易
搜寻到该卖方,同时也增强了主并方对其的信任、降
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内,国有企业与其他类
型的企业相比,肩负着更高的社会责任使命,需要兼
顾追求经济绩效最大化与发挥企业社会责任表率两
[28]
大目标 。沈志渔等指出,鉴于我国国有企业的转
型期的现实属性,其社会责任也必然区别于民营企
108
徐士伟陈德棉乔明哲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涵,诸如比民营企业更主动更
积极地履行环境保护、慈善捐赠、员工爱护等责任;
除此之外,还应承担一些其他企业所不愿承担或不
剔除转让方为两家或多家企业的事件;第七步,剔除
窗口期内主并方股价存在污染的事件(如分红、配
股、送股等活动);第八步,剔除主要变量所涉信息缺
失的事件;第九步,剔除无偿划拨事件。经过以上筛
选,最终得到有效样本90个。
[29]
能承担的若干特定社会责任 。江炎骏等指出,我
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其社会责任表现凸显
出更纯粹的公益性动机,利益相关者也会更加认可
(二)变量定义说明及模型建立
[30]
其社会责任表现 。也有很多学者直接对民营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进行剖析。张建君研究发
现,民营企业通过慈善捐赠、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获
取政治资源,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活动的经济与政治
公众对并购事件的判断,体现在资本市场中股
票价格的变化上,本文用窗口期内主并方股票累计
异常收益率(CAR)表示公众对并购事件的评价,作
为研究的因变量。借鉴Fama等提出的市场模型计
[31]
[ ]
3
3
双重动因 。罗党论等则指出,中国当前民营企业
进入很多行业都有较高的门槛,民营企业更注重与
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期获得更多的政治扶持和
算累计异常收益率 ,首先运用如下公式估算企业
的特征参数:
()
1
Rit =α+βRmt +ε
[32]
保护,弥补相比于国有企业之下的“先天不足” 。
而积极履行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正是民营企
业常用的攫取政治资本的途径。随后,李越冬等以
其中,Rit、Rmt 分别表示t日的个股收益和所在
市场的收益。本文选取并购首次公告日前70个交
易日至前10个交易日作为清洁期,估算出公式(1)
中的企业α 和β 值。窗口期过长,易受噪音影响。
参考唐建新等的研究,将首次公告日前后各1个交
2
008年汶川地震后宣称捐赠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
本,实证研究发现,由于意识到民营企业捐赠动机的
政治投机性,公众对民营企业捐赠行为的认可度较
[34]
易日的区间段作为窗口期 ,运用如下公式计算窗
[10]
低 。
尽管并购事件中,民营转让方企业履行社会责
口期内各交易日的异常收益:
ARit =Rit - (α+βRmt)
(2)
任也能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但由于其社会责任
动机相对复杂,公众和主并方会质疑其社会责任的
真诚性。相比之下,履行社会责任动机更纯洁的国
有转让方,其社会责任表现对提高企业声誉、节约并
购交易成本能发挥更充分的作用,公众有理由对这
种情形的并购交易持更积极的评价。根据以上分
析,提出以下假设:
ARit 表示个股i在t日的异常收益,然后将窗
口期内3天的各日异常收益相加得到个股i的累计
异常收益。
表1.企业社会责任维度及指标说明
社会责任维度
股东维度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基本每股收益从WIND数据库或年报获得
每股净资产
资产负债比
流动比率
从WIND数据库或年报获得
资产负债率的倒数
H3:转让方为国企的情形,能增强转让方社会
责任表现与公众对并购评价之间的关系。
债权人维度
供应商维度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四
研究设计
应付账款周转率2×营业成本/(期初应付
账款+期末应付账款)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WIND企业并购数据库中发生于2000
ꢀ2013年间的并购事件为初选样本,然后再按以下
标准逐步筛选。第一步,仅保留“交易进度”为“完
成”的并购事件;第二步,从前一步样本中筛选出交
易双方均为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事件;第三
步,出于金融资产类行业财务指标特殊性,在前一步
的基础上剔除交易任何一方为金融、资产类企业的
事件;第四步,同一公司连续发生并购重组活动的,
间隔应至少为2个月,剔除不符合的事件;第五步,
剔除公司上市当年所发生的并购重组事件;第六步,
现金应付账款比现金/应付账款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
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员工维度员工薪酬营收比
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
税费返还
实缴税费净额
政府维度
从WIND数据库或年报直
接获得
员工人数
注:通过WIND数据库,国泰君安数据库、上市公司年
报等方式获取数据,指标对应并购首次公告前一年。
模型自变量为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根据
10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利益相关者理论,考虑到运用内容分析法数据的可
构建模型(3)(4)(5),对应验证假设H1、H2、
获得性和指标的量化可能,最终参考张旭等的方 H3。
[35]
法 ,初选代表企业社会责任5个主要维度的9个
BCAR(-1,1)=β +β1BSIZE+β2BGROW +
0
指标(见表1),用SPSS22对所选指标进行因子分
β3BMONO +β4RES+β5SI+β6SCSR +ε (3)
②
析。KMO与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约为
BCAR(-1,1)=β
β
0 1 2
+
BSIZE+βBGROW +
BMONO+β4RES+β5SI+β6SCSR+β7TRAN
0.53>0.5;同时,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
值约302.33,显著度P=0<0.05,可初步判断所选9
个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用主成分法提取的5个公
共因子,可共同解释整个方差约87.03%>85%,能
反映原始9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因子载荷矩阵
进行方差极大化旋转,然后判断各原始指标在哪个
因子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对因子进行命名;最后用回
归法得出各公因子的得分,并结合各公因子的权重
计算出每个样本的社会责任得分。
β
3
(4)
+
β
1 2
BSIZE+βBGROW +
SCSR+βSOWN
+β
8
TRAN ×SCSR +ε
BCAR(-1,1)=β
BMONO+βRES+β
SOWN ×SCSR +ε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后发现
0
β
3
4
5
SI+β
6
7
(5)
+β
8
五
③
,
在两变量情况下,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公众
且在
市场评价间的相关系数为0.205 10%概率水
平下显著,初步符合预设假定;而控制变量中,双变
量关系显示相对交易规模与公众评价间的相关系数
为ꢀ0.194,且在10%概率水平下显著,可能公众预
期交易额占比较大的情况,并购整合过程会比较复
杂,协同效应较难发挥;相关系数矩阵同时还显示变
量间的相关系数较小,不存在高度相关的情形。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前述模型回归检验,结果
见表3。其中,第(1)列为基准列,回归方程只放入
控制变量时,方程F值并不显著;而(2)列在基准列
的基础上引入自变量,结果显示,转让方社会责任表
现在10%的显著水平下正向影响公众对并购事件
的评价,模型整体在10%水平下显著,表明转让方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能引起公众对并购事件的积极评
价,说明国内公众已经开始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
行情况。
,
[36]
[34]
[32]
参考方军雄 、唐建新等 、罗党论等 的研
究,对主并方企业规模、成长性、行业垄断性、交易相
对规模、双方行业相关性等进行了控制。其中,行业
垄断性设置为虚拟变量,按照WIND二级行业标准
将主并方企业进行分类,若属于金属与非金属采矿、
能源设备及服务、电力与燃气、汽车、复合公用事业
与水务、海运与航空、航天及国防等垄断行业的,将
该变量赋值为1,否则为0,其他变量说明详见表2。
考虑到数据存在异常值的可能,综合样本数量,对因
变量BCAR(ꢀ1,1)和自变量(SCSR)在5%和95%
分位数缩尾处理,这样既能较大程度保留原数据的
信息又减少了奇异值的影响。
表2.变量定义与说明
变量名
代码
变量说明
变量类型
因变量
公众对并 BCAR 首次公告[ꢀ1,1]累
购评价
(ꢀ1,1) 计异常收益率
通过因子分析法计
表3第(3)列是在第(2)列的基础上引入了控制
转让方
社会责任
④
自变量
权转移变量与自变量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
SCSR
算
的系数为ꢀ0.074,且在1%水平下显著,模型整体也
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控制权转移变量与自变量
的交互项负向影响公众对并购效果的评价,与非控
制权转移事件相对比,控制权转移情形下,转让方履
行社会责任与公众对并购交易评价的正向关系受到
削弱,结论与预设相符。投资者会基于自身理性对
控制权转移情境下主并方与转让方的交易进行评
估,认为该情境下的转让方对供应商、员工、并购买
方等利益相关者有不负责任之嫌,公众对其社会责
任信任度大打折扣,认为与这样的转让方交易可能
会对主并方的未来经营产生不利,于是他们可能会
主并方首次公告前
年总资产取对数
企业规模 BSIZE
企业成长性BGROW
行业垄断性BMONO
交易相对规模 RES
行业相关性 SI
控制权转移 TRAN
所有制性质 SOWN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调节变量
调节变量
主并方首次公告前
年主业收入增长率
主并方属垄断行业
取1,否则取0
交易额/首次公告前
年主并方总资产
并购双方属于相同行
业取值为1,否则为0
属于控制权转移事
件取1,否则取0
转让方企业为国企
取1,否则取0
110
徐士伟陈德棉乔明哲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选择“用脚投票”的策略表达不满。
系数为0.027(P=0.038<0.1),且模型整体显著度
约为0
;表()模型中交互项TRAN*
表3.层次回归模型(N=90)
1) (2) (3)
变量 BCAR(ꢀ1,1) BCAR(ꢀ1,1) BCAR(ꢀ1,1) BCAR(ꢀ1,1)
.036<0.1 33
(
(4)
SCSR的系数约ꢀ0.069(P=0.016<0.1),且模型整
体显著度约为0.020<0.1;表3(4)模型中交互项
SOWN*SCSR的系数约0.061(P=0.032<0.1),且
0
.001 0.001 0.001
0.003
(0.003)
*
0.009 ꢀ0.009 ꢀ0.010 ꢀ0.012
BSIZE
BGROW
BMONO
RES
(0.003) (0.003) (0.003)
模型整体显著度约0.015<0.1。上述结果与原表3
ꢀ
(0.006)
的回归结果相比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文章假设仍
(0.006)
(0.006)
0
(.006)
ꢀ0.008 ꢀ0.006 ꢀ0.003 ꢀ0.009
然成立。
(
0.014)
(0.013)
(0.013)
(0.014)
六
结论
* *
0.115 ꢀ0.111 ꢀ0.074 ꢀ0.098
ꢀ
(0.061)
(0.060)
(0.059)
(0.059)
本文利用2000ꢀ2013年间交易双方均为我国
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实证检验
转让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公众并购评价的关系。
研究发现:(1)转让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越好,公众
对并购事件的评价越肯定,说明当前公众已认识到
转让方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影响其企业声誉,主并方
与社会表现优异、企业声誉较好的转让方进行并购
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公众对此类交易事件秉持
肯定评价;(2)控制权转移情境下,转让方企业社会
责任对公众并购评价的影响受到削弱,原因很可能
是公众意识到转让方将控制权剥离的做法减弱了其
社会责任表现对节约并购交易成本的作用;(3)当转
让方属于国有企业时,其社会责任表现与公众并购
交易评价的关系更强,这说明公众认为国有企业“纯
粹”的社会责任动机使其社会责任表现在提高企业
声誉、节约并购交易成本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明显。
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说明中国股票交易市场中股民
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较为关注且持有肯定态
度,对社会责任表现有“伪善”之嫌或不够真诚的情
形均比较敏感;另一方面也从交易理论视角证实了
交易者与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进行交易会获得较
好的收益。
0
(0.009)
.007 0.008 0.002
0.003
(0.009)
SI
(0.009)
(0.009)
*
***
0.024 0.072
ꢀ0.013
(0.022)
SCSR
(0.013)
(0.021)
TRAN
ꢀ0.001
(0.009)
*
***
ꢀ0.074
(0.027)
TRAN
SCSR
0
.007
SOWN
(0.009)
**
0.056
(0.027)
*
SOWN
SCSR
ꢀ0.025 ꢀ0.026 ꢀ0.022 ꢀ0.053
Constant
(0.065)
(0.064)
(0.063)
(0.066)
R^2 0.081 0.121 0.197
0.169
*
**
2.49
**
2.06
F-value 1.48 1.90
注:括号内数值为标准误。***表示P<0.01,**
表示P<0.05,*表示P<0.1。
同理,表3第(4)列是在第(2)列的基础上引入
了所有权性质与自变量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
的系数为0.056,且在5%水平下显著,模型整体也
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当转让方为国有企业时,能
增强转让方社会责任表现与公众评价的关系。究其
深层次原因,转让方为国有企业时,其承担社会责任
的真诚性更容易被认可,公众认为主并方与国企转
让方交易时被“暗算”的机率更小、更容易节约交易
成本,所以投资者更加赞赏该情境下的并购交易,通
过积极购买主并方股票的方式改变其供求关系,进
而拉升其股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评价的文献,大部分着
眼于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企业自身市场价
值(或财务绩效)的影响,对比之下,本文的创新可能
在于:(1)通过并购交易的视角,将转让方企业社会
责任表现与主并方市场评价结合研究,为企业社会
责任的评价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这样的处理方式可
以避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自身市场表现的影响时
可能存在的两者互为影响的内生性问题;(2)通过对
控制权转移、转让方所有制性质等情形的讨论,丰富
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情境因素研究,对实践领域
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结论表明,随着企业社会责任
对论文关键模型进行怀特异方差检验,发现表
中(2 3 4
)()()列模型怀特检验的P
值分别约为
3
0ꢁ954、0ꢁ949、0ꢁ871(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接
受同方差假定),说明各回归方程均不存在明显的异
方差问题。另外,为检验文章结论的稳健性,还运用
稳健回归方法对表3中(2)(3)(4)列模型进行重新
检验,分别发现表3(2)模型中自变量SCSR的回归
11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我国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
往往会有较好的声誉,主并方与此类的转让方合作,
在节省交易成本的同时,能否给转让方带来诸如并
购溢价之类的利益呢?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从并购
协同的视角,评价转让方社会责任与主并方长期并
购绩效的关系,并购的整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
程,在整合中是否存在双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
如果存在协同,是并购的拔靴效应还是外溢效应抑
或是两者兼有?此类问题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
中重点关注。
情况已能够较为理性地关注与辨识,公众评价已逐
渐成熟为一种诱导企业树立正确社会责任观、积极
履行社会责任的非制度性约束。本文的研究结论对
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实证检验了转让方社会责任表现与资本市
场中公众对交易事件评价之间的关系,也即转让方
社会责任表现对主并方短期市场收益的影响。后续
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在并购中转让方社会责任表现
对其自身的影响。如社会责任表现优异的转让方,
注释:
①
②
③
④
“转让方”指并购交易中的卖方,后同。
限于篇幅,因子分析过程的图表在文中未予列示,结果保留备索。
限于篇幅,文中对相关系数矩阵未予显示,结果保留备索。
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已对交互项中的自变量进行去中心化处理。
参考文献:
[1]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的通知[EB/OL].(2006-9-25).http://www.szse.cn/
main/disclosure/bsgg/9299.shtml.
[2]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EB/
OL].(2008-05-14).http://www.sse.com.cn/lawandrules/sserules/listing/stock/c/c_20150912_3985851.shtml.
[3]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2):77-83.
[4]田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J].经济管理,2009,(1):72-79.
[5]DOWELLG,HARTS,YEUNGB.DoCorporateGlobalEnvironmentalStandardsCreateorDestroyMarketValue?[J].
ManagementScience,2000,(8):1059-1074.
[6]KUMARR,LAMBWB,WOKUTCHRE.TheEndofSouthAfricanSanctions,InstitutionalOwnership,andtheStock
PricePerformanceofBoycottedFirms[J].Business& Society,2002,(2):133-165.
[7]SCHNIETZKE,EPSTEINMJ.ExploringtheFinancialValueofaReputationfo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During
aCrisis[J].CorporateReputationReview,2005,(4):327-345.
[8]BRAMMERS,BROOKSC,PAVELINS.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andStockReturns:UKEvidencefromDisag-
gregateMeasures[J].FinancialManagement,2005,(3):97-116.
[9]BALABANISG,PHILLIPSHC,LYALLJ.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ndEconomicPerformanceintheTopBritish
Companies:AreTheyLinked?[J].EuropeanBusinessReview,1998,(1):25-44.
[
10]李越冬,张会芹.产权性质、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本市场认可度[J].宏观经济研究,2010,(1):48-52.
11]方军雄.捐赠,赢得市场掌声吗?[J].经济管理,2009,(7):172-176.
12]朱金凤,杨鹏鹏.公司慈善行为提升企业价值吗?———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12):52-59.
[
[
[13]GARCIA-CASTROR,ARIÑOMA,CANELAMA.DoesSocialPerformanceReallyLeadtoFinancialPerformance?
AccountingforEndogeneity[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10,(1):107-126.
[14]王端旭,潘奇.企业慈善捐赠带来价值回报吗———以利益相关者满足程度为调节变量的上市公司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
经济,2011,(7):118-128.
[15]FOMBRUNC,RIELCV.TheReputationalLandscape[J].CorporateReputationReview,1997,1(1):5-13.
[16]李恒,黄雯.企业逐利行为与社会责任行为关系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9-73.
[17]田虹,姜雨峰.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压力和道德滑坡的调节效应[J].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15,(2):71-79.
112
徐士伟陈德棉乔明哲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
18]任巧巧.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声誉[J].经济管理,2005,(19):16-20.
19]张哲.企业声誉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62-66.
20]李海芹,张子刚.CSR对企业声誉及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90-98.
21]COASERH.TheNatureoftheFirm[J].Economica,1937,(4):386-405.
22]DAHLMANCJ.TheProblemofExternality[J].JournalofLegalStudies,1997,(1):141-162.
23]沈满洪,张兵兵.交易费用理论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44-58.
24]KREPSDM,WILSONR.ReputationandImperfectInformation[J].JournalofEconomicTheory,1982,(2):253-279.
25]J·弗雷德·威斯通,S·郑光,苏珊·E·侯格.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唐旭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6]李善民,曾昭灶.控制权转移的背景与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特征研究[J].经济研究,2003,(11):54-64.
27]吴联生,白云霞.公司价值、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方式[J].管理世界,2004,(9):123-130.
28]王文成,王诗卉.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8):131-137.
29]沈志渔,刘兴国,周小虎.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41-149.
30]江炎骏,徐勇.企业社会责任对负面事件发生时股东财富的影响[J].中大管理研究,2012,(1):102-120.
31]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7):94-105.
32]罗党论,刘晓龙.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5):97-106.
[
[
[
[
[
[
[
[
[
[
[
[
[
[
[33]FAMAE,FISHERL,JENSENM,etal.TheAdjustmentofStockPricestoNewInform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Review,1969,(10):1-21.
[34]唐建新,陈冬.地区投资者保护、企业性质与异地并购的协同效应[J].管理世界,2010,(8):102-116.
[35]张旭,宋超,孙亚玲.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0,(3):149-157.
[36]方军雄.政府干预、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J].管理世界,2008,(9):118-123.
PublicEvaluationon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
1
1
2
XUShi-wei,CHENDe-mian,QIAOMing-zhe
(
1.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1804;
2
.SchoolofFinance&Management,Shanghai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Shanghai201620,China)
Abstract:Corporatepseudosocialresponsibilityappearswidelyallovertheworld,whichat-
tractsmuchattentionanddoubtaboutcorporates’sincerityintakingresponsibility.Hence,u-
singChineselistedcompanyM&Aeventsasthestudysample,thispaperestablishesthekeyin-
dicatorssuchaspublicevaluationinstockmarketandselle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
(CSR).Withtheanalysisoftransactioncosttheory,thispaperbuildsmodeltochecksellercor-
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sinfluencetopublicevaluationtowardsM&Aevents.Resultsshow
thatselle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exerts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publicevaluation.
Furthermore,corporatecontrolrighttransferringcanimpairtheabove-mentionedrelationship,
whileseller’sstate-ownedcharactercouldenhancethat.Thestudyrevealsthatpubliccoulda-
wardthesincereCSRbehavior,ontheotherhand,publichavepassiveattitudetowardstheop-
portunisticCSRbehavior.ThepaperraisesM&Atransactionalperspectiveandextendscontextu-
alizationstudyaboutpublicevaluationtowardsCSR.
Keyword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transactioncost;publicevaluation;moderating
effect
[责任编辑:钟秋波]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