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内在逻辑现实状况与扩展路径  
涛  
ꢃꢃ摘要:乡村振兴事业所需要破解的人才技术瓶颈与大学服务社会的优势动机职责产生高度契合,成为高等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呈现出政策驱动高校参与的典型特征:通过  
特岗教师计划公费师范生政策服务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通过面向农村的自学考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及引  
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举措持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储备,通过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招收和培养农村户籍大学生,通过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直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引进与培育并举  
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新型  
农业技术人才拓展高校扶贫方式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与协调各种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并吸  
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应成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扩展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人才振兴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506  
收稿日期:2023-03-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效益  
评价”(BFA170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涛,,山东青岛人,管理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  
农村教育,E-mailꢅsunt077@nenueducn。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  
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冀望以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差距,推  
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内涵极为丰富,涵括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  
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诸多方面,其复杂性决定了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全社  
会多个层面的共同协作与努力长期以来,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全  
面落后于城市究其原因,优质人力资本的匮乏是困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力  
资本的生成主要靠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汇聚和发挥高等教育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渊源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  
个社会子系统和社会其他子系统(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其核心要义在于教育  
的发展一方面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作  
,作为最高层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其与农村政治经济、  
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37。  
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化的联系相较于基础教育更为紧密,所发挥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能够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  
与转化等方式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原点,  
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  
服务乡村振兴彰显现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这一核心价值由于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会领域  
的变革首先会在教育领域中表现出来,社会公平领域的相关问题同样会投射在教育领域因此,教育公平是  
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社会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价  
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通过补偿性平等,保障处境不利人群均等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为所有人提供公  
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其二,促进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  
,大幅度增加求职者中已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比例,从而相对提高未接受高等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  
争力,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等院校通过招收培养大规模的农村学生,在  
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同时提升其就业能力,进而助力农村学生通过较高质量的就业实现阶层流动,从而促进  
社会公平。  
服务乡村振兴是高等教育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需要农村生源的强大支撑,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到2002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达成,再到2019年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我国高等  
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农村生源则成为高校大规模扩招的重要支撑,未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  
推进依然需要农村生源的持续注入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需要植根于农村社会的沃土,高等教育  
的高质量发展并非同质化无差异的发展,而应是多样化各具特色的发展,农村社会则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提  
供了多种可能,扎根乡土服务农村成为高等教育地方化和特色化发展的应然选择因此,服务乡村振兴为  
高等教育寻求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满足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和新动力。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充分参与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  
,引发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缺乏获得某种基本物质生存机会的可行能力,能力贫困限制了劳动者的就  
,依据这一理论,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  
间的巨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存量较低高素质劳动力匮乏基于人力资本理  
论的视角,人力资本的生成主要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因此借助高等教育提升农村存量人口的人力资  
本水平并通过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消弭城乡差距的合理选择。  
高等教育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比较优势相对于资金投入项目引进政策扶持等乡村振兴的打开方  
”,高等教育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其一,大学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集聚地,每一所高校都汇聚了数量庞大  
的专家学者以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优质人力资源,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其  
,基于社会需求的教育改革更加强调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尤其是农林类高校以及部分  
高校的涉农学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具备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优势;其三,高校自身具有服务社  
会的强烈动机,参与乡村振兴能够进一步拓展高校的办学空间,在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时获取办学所  
因此,高校既有参与乡村振兴的内在优势,又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外在动力,这决定了高校能  
够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有所作为。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所涵括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核心内容均指向当  
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如产业薄弱人才匮乏文化凋敝等突出问题,而实现乡村产业文化生  
态和组织振兴,关键还要靠人才振兴来推动,因此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为农村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高素  
质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等教育,而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主要靠大  
学来完成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后生成的重要职能之一,大学通过自身具有的人才优  
学科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而与社会间形成紧密的联系,这也意味着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大学  
阿马蒂亚·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5。  
孙涛高等教育扶贫: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与扩展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137ꢆ138。  
78  
孙涛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现实状况与扩展路径  
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应有之义因此,乡村振兴事业所需要破解的人才技术瓶颈与大学服务社会的优势动  
职责产生了高度契合,形成了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状况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层面的协同参与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服务乡  
村振兴是其应有之义,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就当前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已深度参与到服  
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政策推动高校直接参与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特点从政策层面看,高  
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服务乡村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巨大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人力资本的相对匮乏,高素质劳动力的不足对农  
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发展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关键靠学校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相较于城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薄弱,教育质量差距尤为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师资  
力量的巨大差别为此,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致力于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农村教师,以此提高农村教育  
质量早在2006,中央政府就颁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特  
岗教师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  
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  
体素质2007,中央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  
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  
育实施办法》,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国家公费师范生享受免缴学费住  
宿费和补助生活费政策,将公费师范生履约服务期由10年调整为6,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至少1特岗教师计划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都是为了弥补农  
村优质教师资源的不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中央政府以政策推动高校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  
直接体现。  
()培育和引进并举,持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储备  
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关涉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乡土文化承续以及农村教育发展,其重要性不言  
而喻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一方面需要提高存量人口的知识技能等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需要扩大增量,不  
断引进高素质人才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提高农村存量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需要不断扩大各种层  
次的教育供给除了深入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之外,发展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成为重要的政  
策选项1997,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意见》,开始大力发展  
面向农村的大中专层次学历教育,将自学考试通往农村在此基础上,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  
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农村建立乡镇自  
学考试服务站,直接为当地广大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参加自学考试提供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大背景下,2004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借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  
系统,通过采用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以培养用得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储备,需要扩大增量,引导高素质人  
才到农村就业创业2017,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  
基层工作的意见》,统筹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  
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06515日发布,2023年  
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xxgkꢄgk_gbggꢄmoe_0ꢄmoe_1133ꢄmoe_1338ꢄtnull_19556html。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18730日发布,2023年  
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xxgkꢄmoe_1777ꢄmoe_1778ꢄ201808ꢄt20180810_345023html。  
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网站,19991013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  
govcnꢄsrcsiteꢄzsdwxxgkꢄ199910ꢄt19991013_163419html。  
2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网站,200425日发布,202321  
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srcsiteꢄA07ꢄmoe_743ꢄ200402ꢄt20040205_110616html。  
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扶贫开发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种业、  
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和基层水利等事业,投身扶贫开发  
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扶贫项目支持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  
()招收和培养农村户籍大学生,促进阶层合理流动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外在体现,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  
育是个人职业阶梯上升的主要渠道,也是实现阶层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学生的高  
等教育入学机会有助于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由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发展的相对落后以及高考招生的不尽合理,导致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这对贫困家庭子女  
借助高等教育摆脱贫困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形成了阻隔为此,2012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重点高校”  
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相关政策,至今已形成和实施了三大专项计划,包括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且招生  
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所属重点高校的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实施区域的农村  
学生的地方专项计划以及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计  
三大专项招生计划的顺利实施,使得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人数持续增加,大大增加了贫困地区学  
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对贫困家庭学生通过高质量就业实现阶层流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世纪90年代后期,,中  
2 19971999高  
校扩招是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两次改革叠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能够考入大学就读的来自  
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经济上的劣势会给贫困生带来诸如就读学校专业选择等入学机会公平的问  
,因此需要与之配套的资助政策保障贫困生平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  
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在经历了几次调整后逐渐趋于完善,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商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  
补助学费减免新生入学资助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有效地保障了贫困学生高  
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推动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扩展,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公平。  
()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知识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而人才培养知识技术的生成主要以学科专  
业为依托,因此学科专业成为高校内在优势和外在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利用学科优  
势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最具代表性的做法,这在高校扶贫事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2019,教育部专  
门出台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推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工  
,支持定点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精神扶贫和语言  
,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参与定点  
扶贫的过程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譬如,东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  
和人才优势,调动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高水平培训专家团队,为通榆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开展培训,阐述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价值教育价值具体内容以及素养水平,提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策  
,在贵州麻江县,南京农业大学拓展帮扶杨梅种植家禽屠  
宰等新增产业项目,制定中药材和菊花产业帮扶方案,还引导专家通过南农易农平台等提供线上农事指导  
服务,不断推进产业扶贫北京化工大学是内蒙古科左中旗的定点帮扶学校,20205,北京化工大学  
投入资金集中科研力量成立的宝龙山工业园盐碱耕地土壤改良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年第6,13ꢆ18。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12  
319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srcsiteꢄA15ꢄs7063ꢄ201203ꢄt20120319_134392html。  
孙涛高等教育扶贫: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与扩展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139。  
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网站,2019510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  
srcsiteꢄA03ꢄs7050ꢄ201905ꢄt20190509_381301html。  
赵准胜东北师大开展一体化五段式全学段教育扶贫———为通榆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中国教育报20201219,2。  
梁丹万玉凤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教育部直属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中国教育报2020810,1。  
80  
孙涛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现实状况与扩展路径  
该项目将通过环境检测土壤修复和灌溉技术的综合治理,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这种针对  
性的贫困帮扶,既发挥了部委直属高校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又充分考虑到定点扶贫县的实际情  
,从而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扶贫短板结合起来,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  
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扩展路径  
乡村振兴关涉农业发展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人才和文化振兴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参与,为从根本上解决现阶  
段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提供助力同时,高等院校在人才技术学科资  
源等方面的优势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有更多的作为,通过扩展高等教育服务农村  
的路径选择消弭现有政策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盲点,能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引进与培育并举,破解人才瓶颈,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高等教育可  
以通过人才培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推动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生产产品的  
更新换代,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促进人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不断拓展新的生产领域,开辟创造物质财富的新形式因此,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巨大  
影响主要通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来实现,而科技的研发和使用根本上要靠  
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来完成据此,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投身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  
在当前乡村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且外流严重的背景下,做好人才工作尤为重要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  
应进一步创新政策供给,提升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基层工作待遇提升特岗教师公费师范  
大学生村官等大学生服务农村的岗位吸引力,通过实施减税创业支持等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创  
,不断扩大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增量;另一方面,推动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支持高校通过线上或线下培训、  
技术咨询文化宣传和科技知识普及等形式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劳动生产  
率和拓宽农民经济运作视野,通过农民知识能力的提升持续增加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存量。  
()发挥高校优势,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科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的转变,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近年来,我国农  
业科技取得重要进步,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升至2020年的60.7%然而,现阶段我  
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仍然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  
成果转化的低效制约了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因此,发挥高校优势,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  
方面,应引导高校面向农业农村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聚焦农业关键生产技术农业育种与栽  
培技术农业生态治理以及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传承等关涉农村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咨询另一方面,健全农业技术转化机制和成果推广体系,通过改革收入分配职务晋  
升以及年终考核方式调动高校科研人员进行农业技术转化的积极性;同时在高校与农村之间打造有效的沟  
通协作平台,打造一体化的产学研联盟,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化运作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  
新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与农业产业对接,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和产业应用。  
梁丹万玉凤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教育部直属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中国教育报2020810,1。  
孙涛高等教育扶贫: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与扩展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139。  
农业农村部: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7%》,央视网午夜新闻20211120,202321日访问,httpsꢅꢄꢄnews  
cctvcomꢄ2021ꢄ11ꢄ20ꢄARTI8ScEnOWk6sptBCL1OKbS211120shtmꢄ。  
桑珊杨玉成委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河北省政府网站,202235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hebeigovcnꢄhe-  
beiꢄ14462058ꢄ14471802ꢄ14471750ꢄ15333161ꢄindexhtml。  
董忠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2,7。  
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扶持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才  
农林类高校和普通高校中的涉农学科是农业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农林类高校数量已经达到95(含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农业大学与原西南师范大学  
2005年合并),其中公立本科院校38此外,多所综合大学中的涉农学科也有很强的办学水平,譬如浙  
江大学的农业工程植物保护和园艺学,兰州大学的草学,海南大学的作物学,贵州大学的植物保护等学科都  
入选了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由此可见,农林类高校和普通高校的涉农学科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  
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力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与农村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一类高校,农林高  
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直接面向农业相关产业,生源很大比例来自农  
,科研成果更具针对性然而,现实中农林类高校服务农村的潜在优势却并未有效发挥,其中既有高校自  
身的因素,农林类高校在高教系统中居于相对发展劣势,所培养的人才服务农村的能力和意识不强;同时也  
缺乏政策引导,未能在农村与农林类高校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纽带因此,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重点扶持农业高  
等教育发展一方面,在办学资金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农林类高校倾斜性支持,助力农林类高校  
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高考招生中增加农林类专业招生数量,通过特设奖学金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  
林高校和涉农学科与此同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和支持高校在乡村振兴拔尖创新实用  
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精通农业技术心系农村发展的  
农业农村新型复合型人才。  
()推进高等教育扶贫,拓展高校扶贫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扶贫是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环节,因而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乡  
村振兴事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现行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以及高校定点  
扶贫是高等教育参与扶贫的主要方式,分别指向贫困学生高校招生和贫困地区,具有扶助对象明确精准度  
高的优点,但也存在扶贫力度有限资源投入碎片化的缺点因此,拓展扶贫方式以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  
人才知识技术等资源优势,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扶贫的理性选择其一,关注贫困生学业和综合能力表现,  
提升其就业能力进入大学使得贫困生及其家庭脱贫成为可能,但要成为现实还需要较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由于贫困生及其家庭的社会资本普遍处于劣势,因此人力资本成为影响贫困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  
关注学生学业表现,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基础的人力资本,进而通过高质量的就业使贫困大  
学生家庭脱贫由可能成为现实其二,借助高校的学科和网络资源优势,面向贫困学生家长开展远程教育培  
如何提升贫困生家长的脱贫能力是精准扶贫的重点所在,而高等学校在知识技术和网络资源方面的优  
势使其能够面向社会提供多样化的线上和线下培训服务,因此对本校就读的贫困生家长进行远程教育培训  
具有现实可行性,有助于提升贫困生家庭的整体脱贫能力其三,扩大高校定点扶贫范围,充分发挥地方院  
校属地优势,挖掘各类型地方院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潜在能力,实现地方高校与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协  
同发展。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关系国家发  
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社会多个层面的协作且采取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而高等教育在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  
现行的主要政策之外,引进与培育并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与推广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才拓展高校扶贫方式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成  
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扩展路径与此同时,政府层面应致力于统筹整合与协调各种高等教育服务乡  
村振兴的政策并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以此应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碎片化现象,最大程度  
上形成政策合力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整体效果。  
[责任编辑:罗银科]  
孙涛邬志辉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政策支持及其反思》,《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2,19ꢆ2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