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编辑委员会  
ꢀꢀꢀ勇  
副主任普  
ꢀꢀꢀ()  
川王永贵毛中根左卫民刘敏江怡  
洪许结李松林李振宏杨卫安肖明辉  
汪明义汪春阳汪洪亮陈山陈驰陈佑松  
陈艳波郑涛段渝郭文郭华郭勇  
普曹曦颖彭锋靳宇倡雷勇蔡方鹿  
编辑部  
ꢀꢀꢀ普  
ꢀꢀꢀ梅  
ꢀꢀꢀ巍  
毅罗银科钟秋波唐普凌兴珍  
何凤鸣  
JOURNALOFSICHUAN 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Bimonthly)  
EditorialBoard  
Director  
GuoYong  
DeputyDirector  
TangPu  
Members  
WangChuan  
WangYonggui  
MaoZhonggen  
ZuoWeimin  
LiuMin  
YangWeian  
XiaoMinghui  
WangMingyi  
WangChunyang  
WangHongliang  
ChenShan  
DuanYu  
GuoWen  
GuoHua  
GuoYong  
TangPu  
JiangYi  
CaoXiying  
PengFeng  
JinYuchang  
LeiYong  
CaiFanglu  
TangHong  
XuJie  
ChenChi  
ChenYousong  
ChenYanbo  
ZhengTao  
LiSonglin  
LiZhenhong  
EditorialOffice  
ChiefEditor  
TangPu  
EditorsinCharge  
SuXuemei  
LuoYinke  
TangPu  
HeYi  
ZhongQiubo  
LingXingzhen  
Editorialstaff  
ShuaiWei  
HeFengming  
() 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  
录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自觉的分殊与会通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 李蕉(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张伟(12)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 孙威白利鹏(23)  
哲学  
空间性非定域因果性与科学的根基: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 袁建新(33)  
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王鹏(40)  
情绪在决策范式中的角色分析及运行机制………………………………………… 吴瑶瑶(52)  
数字法学研究  
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 梅傲柯晨亮(59)  
智能裁判系统的法律推理逻辑……………………………………………………… 陈子君(68)  
新时代乡村振兴研究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现实状况与扩展路径……………………… 孙涛(77)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分析及重构  
——基于贵州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个案研究……………………………… 左文超胡北明(83)  
旅游论坛  
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维度测量及实证研究………………………………… 宋晓王淑华(93)  
滑雪运动酷感知及其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 刘涛刘悦(102)  
三代同游谁说了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深度访谈………………… 丁娟杨慧(111)  
1(263)  
5
2024310日出版  
教育学  
扩散的矛盾涟漪:“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研究…………………………… 葛楠石君齐(121)  
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冯琳(130)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 李盛聪(136)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建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刘帅奇吴应辉(145)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  
——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龚漫(154)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无名有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刘渟(161)  
聂崇岐的宋史研究…………………………………………………………………… 邓智中(169)  
出版与传播  
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  
——以四川高校为例……………………………………………………………… 武丽霞(179)  
会议综述  
第二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晨思(190)  
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林胜强罗磊(193)  
英文目录及摘要……………………………………………………………………………… (197)  
本期执行编辑:毅  
期刊基本参数:CN51-1063/C*1974*b*A4*208*zh*P*$10.00*1300*21*2024-03-10  
本刊网址:httpsꢁꢂꢂwkxbꢃsicnuꢃeduꢃcn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自觉的分殊与会通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  
蕉  
ꢃꢃ摘要:党在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历史节点,号召知识界理论界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立足  
中国放眼世界并且重在引领未来的一次理论擘画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来看,这一命题既是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  
所提出的自觉问题的延伸,也是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继承,同时还是对  
2
1世纪之交意识形态领域所出现的诸多乱象的回应在百年探索中,知识界自觉之分殊与会通影响了中国道路  
的发展,也催生了中国一词在世界现代化动态发展的全景中被不断重新诠释和定义———所谓中国本位”,既包  
含了过去之中国,还应囊括当代之中国以及未来之中国;换言之,这种更广泛的自觉之会通,也为中国从对接”  
西方现代化到超越西方现代化提供了持久动力和发展韧性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实是中国在从被  
动现代化转向主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概念,它旨在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背景  
,更广泛地会通中国知识界的自觉”,并努力使其成为不同于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另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  
具有更深远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104  
收稿日期:2023-1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宣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新时代思政课与党史教学的协同创新”  
(202056612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蕉,,陕西西安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中国政治  
思想史中共党史,E-mailꢅlijiao@tsinghuaeducn。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现代化的全新路向在这一道路新启与话语重构的历史交汇期,  
习近平明确指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在202310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这项工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历史节点,具有重要意义。  
回溯历史可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愿,其实是近代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夙愿尽管推动文明的  
现代化转型是知识界共同努力的方向,但建设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却伴  
180多年的曲折过程而出现了争论不断方向不明的晦暗困境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便是关乎文化主体  
性之自觉的问题,直至今日,仍余音不绝事实上,“现代中国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叙事语境里并不是一个  
简单与时间相关的名词,而是一个经历了否定之否定不断扬弃接续辩证的概念;“中国的现代化也与之类  
,充满了复杂性。“自觉”,正是在这一外部危机性和内部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下,给五四以降的知识分子  
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群体焦虑:从陈独秀1915年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提出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62),《求是2023年第17,11。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109,1。  
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斗耳,到费孝通2005年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中重申要把这一代知识分子带进文化自觉这个大题目  
里去,百年来,中国内部的文化更新一直与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激荡紧密相连;而在时代变局之下,自觉”  
重建又如硬币之两面,如何认识自己从哪里来,关联着我们究竟向何处去因此,在一个长时段的视域  
下去审视当前学界热议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命题,或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所言之中华民族现代文  
”,其实是中国在从被动现代化转向主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概念,它旨在为上一  
个百年的分殊提供会通的可能,同时也为下一个百年注入更持久更具韧性的现代化动力梳理上述转  
变的历史源流,对讨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自觉的分殊:近代变局与文明重建  
何为自觉”? 如果我们仅仅把自觉简单理解为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种继承,那么分殊”  
的原因便会显得模糊不清,因为民族性镌刻于我们的文化基因,继承不仅理所应当,而且自然而然但事实  
,“自觉并不囿于对传统的继承,正如费孝通所言:“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  
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  
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换言之,自觉是对自身历史现实未来的一体化认知,  
而且未来一维的权重最大,“自觉的分殊便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  
首先,世界格局的不断裂变,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向内探索的自我省思从思想史的镜像来看,“近代/  
现代”(modern)的开端起始于文艺复兴,而与之伴随所出现的各国的近代化/现代化”(modernization)历程  
大约也经过了五百年的发展在这充满了血与火淬炼的五个世纪里,“世界不再是彼此隔离平行发展的  
诸民族的总和,而变成了一个不断融通同时不断冲突的命运共同体全球史的代表人物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鲜明地指出:“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  
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冲突虽然一开始集中表现于地理大发现”  
所带来的直接碰撞,但随着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不断为欧洲赋能”,东西方以不同速率发展的历  
史趋势引发了各种文化之间更隐秘却也更深层的碰撞———文化究竟有无优劣之分,以及本国文化是该固守,  
还是该转型? 晚清以降,中国知识分子对文明的想象越来越多地屈从于进化史观,他们以西方文明为典范,  
而将东方文明置于亚文明或次级文明;直至欧战暴露了西方内部的分裂,也揭示了西方文明的危机,东方文  
明才被一些中国的思想家再度重估,探析其内部与现代性的联系,但是复古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苏俄革命  
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第三种文明因此,文明的1.0版本”、“2.0版本”、“3.0版本及其衍生形态驳杂地呈  
现于中国青年面前,共同激发了知识群体的向内自省于是,“自觉成为了重建的出发点———就在一战爆  
发的次年,《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号召青年要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而在一战结束的次年,  
巴黎和会与南北和会同期召开,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内外勾结,这让更多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个体的自觉”  
延展至群体的觉醒”,正如李大钊所说,“由我们住居这个地域的少年朋友们下手改造,以尽我们对于世界改  
造一部分的责任概言之,在一个普遍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图景中,中国的变革与世界的变革密不可分,  
中国的思想危机也隐含于20世纪开始世界各国对西方所言之现代性先进性的质疑不断地向外  
也激发了更深层的向内看”,这使得中国知识界的自觉指向了对两个面向的兼顾:一是坚持自身文明  
的主体性,二是参与世界文明的未来构建而这两者的连接点,便是再造自身文明的现代性,建设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  
;
但是,文明重建的时空交叠,也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向外探索的群体分化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915),《陈独秀文集1,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89。  
方李莉编著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岳麓书社2005年版,10。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费孝通论文化和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19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7版修订版)(),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96。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215),《陈独秀文集1,140。  
李大钊《“少年中国少年运动”》(1919915),《李大钊全集3,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69。  
6
李蕉自觉的分殊与会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  
自觉逐渐产生了分殊,其导火索并不是中华文明是否转型”,而是如何转型”。起初,由清廷派出的四  
120名留美幼童揭开了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的序幕;随后,泰西诸邦以及其轮船横行海上的现实映射  
,李鸿章等改革先锋开始推动官派留欧学生项目;而在甲午战争之后,国人又在日本以君主立宪而迅速富  
强的参照下,形成了蔚然成风极一时之胜的留日热潮;20世纪初,自费留学更在西学东渐的持续带动  
,60%70%;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实业界针对世界发达国家工商之战尤为  
激烈的客观现实,也在积极捐资派遣学生出洋学习……不断升温的留学热潮让中国知识界陆续发现了各有  
所长的现代化样本,而当留美留法留日留德等拥有不同求学经历的青年为投身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纷纷  
回国之时,也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带来了不同的思想坐标系”。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在理  
论上尽管有可能绕过先发国家之曲折探索而直接拿来他国最先进的发展经验,但在现实中,我们首先得判  
谁最先进以及谁的经验于中国最可行”。但是伴随着国人对西学认知的不断加深,“西与西斗的现  
象层出不穷,正如梁启超所言,这是一个过渡时代”,其间半新半旧亦新亦旧的状态互起互伏,波波相  
因此,当时的中国知识界虽然产生了一种具有高度能动性的自我改造意识,但也夹杂着难以厘清多  
重交织的思想谱系,这使得中国士人站在同一个起点,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20世纪的中国成为了一个现  
代化的实验场,“传统中国日趋崩散,但新的思想资源却凌乱无序,“现代中国在只破不立中变得越来越模  
。  
由此而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觉之分殊,其实源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对自身现代  
化道路的迷茫,与哪个世界进行对接,存在着多个选项且难分利弊对彼时的中国而言,那是一个学习的  
时代从晚清到民初,尽管政局几经变动,必须向西方学习的思路和走向都没有被改变;之所以困于纷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向谁学怎么学难以达成一致,不必讳言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我  
们后发者的心态作为后发者,“现代化道路的主导权并不在中国人手中,“先进文明的定义权同样不在;  
思想权势的位移是与社会权势的位移伴生的,当中国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从世界文化的中心退居至世界文化  
的边缘,我们所产生的自觉之分殊,归根究底,是在难以掌握其自主性的条件下,又难以对外部世界的走向  
作出明确的判断并存于内与外的不确定性,使当时知识界的自觉很难转化为重建”,“建设中华民族现  
代文明的路径难以辨明。  
会通自觉之起点:不能没有了中国”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忧惧,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交叠下产生的,但当中西冲突不断加剧,历史的极速转  
弯也为自觉从分殊走向会通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即要迎击时代之变,便要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性。  
罗志田曾把这一转向描绘为对中国的国性’(nationalidentity)或者中国性’(theChineseness)”的探寻,  
他说:“在这似无尽头的持续学习进程中,怎样保持自我,成为对几代读书人的一大挑战。”如果一切都变了,  
这还是那个中国? 如果中国仅成一个符号,而且这符号还变了意思(即不再是天下之中,也不代表与夷  
狄不同的华夏,而仅是特定空间及其中的一群人),那中国的意义何在?”这种反身向内的确定性追寻,虽然  
是迫于更大的外部压力,但在客观上,却激发了中国知识界以坚持文化主体性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  
共同转向。  
首先,文化亡预示着中国亡,但文化兴或也能带动中国兴,文化成为了一种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原动力。  
2030,中国接连遭遇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的重创,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之时,北京上海也  
纷纷发起了爱国救亡运动,延续了十年之久的东西文化观论战又一次成为了知识界的焦点;但与论战开启  
时不同,这一次在抗日战争所激发的民族主义的带动下,呼唤中国本位的声音渐起1934,陈序经中  
国文化的出路一书冷峻而严厉地重申全盘西化,并将理由归结为两点:“(1)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  
进步得多。(2)西洋的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是现世的趋势。”这一论调在日本积极策动华北  
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22。  
参见: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饮冰室合集·文集3,中华书局2015年版,487ꢆ489。  
罗志田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自序》,13。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98。  
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的现实背景下,迅速引起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的强烈反对19351,王新命、  
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位知名教授联合署名在文化建设杂志第1卷第4期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  
建设宣言》(十教授宣言》),开篇便以没有了中国作首段标题,进而犀利地写道:“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  
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由这没有特征的政治,  
社会,和思想所化育的人民,也渐渐的不能算得中国人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  
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因此,十位教授主张在建设国  
家的关键时点要做一个总清算”,他们认为,中国的文化建设不能模仿英美苏俄意德,因为这些都是轻视  
了中国空间时间的特殊性”,“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国本位的基础在此之后,多派学者频繁交锋,尽  
管其间各有不同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共同推高了中国文化的本位力量:在时人眼中,虽有政治经济社  
会乃至军事的节节败退,但可用文化的手段产生有光有热的中国”,文化不仅可以优先于政治的独立发展,  
还能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改造尤其是在继续遭受七七事变以及四大会战的惨败之后,  
国共两党都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抗战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因此,要想  
把握住相持阶段这一战争的枢纽,就必须用中国本位的文化力量来唤起全民族的抗战,否则,“没有伟大的  
新生力量之增加,反攻只是空唤的。  
那么,如何建设中国文化呢? 一种思路,是汲养于过去的中国19393,国民党在国防最高委员会  
下设立精神总动员会,由蒋介石任会长,并颁布了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明确表示不仿英美不仿意德,而  
是专注中国文化的本位建设纲领开宗明义说道:敌人欲以种种方法摇撼吾人之意志,威胁吾人之精  
”,故而国人需充分认识到,“前期抗战,军事与精神并重;而第二期即后期之抗战,则精神尤重于军事非  
提高吾全国国民坚强不屈之精神,不足以克服艰危而打破敌人精神致胜之毒计为此,国民党要求吾国  
民全体力求实践之同一道德,厥为救国之道德,而此救国之道德,实为吾先民所固有,亦即总理所倡导之忠孝  
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号召虽在目标上明确指向第二阶段的抗战新形势,在内容  
,却明显承袭了国民党自1934年便开启的以礼义廉耻”、“生活军事化等为宣传口号的新生活运动”,只  
是在力度上更为强调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1934年至1939,  
抗战形势已几经变化,当初国民党所尝试的本位建设在残酷的现实映射下被证实收效甚微,那么,若还只  
是固守重振八德的建设思路,而缺乏开拓新局的切实对策,在失败主义情绪的笼罩之下,这一文化动员难  
免受困,说到底,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文化建设思路是缺乏号召力的。  
而建设中国文化的另一种思路,则是采撷于当代的中国19401,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  
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向全国先进的文化工作者阐释中  
国向何处去”。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论题之后,毛泽东在这次演讲中强调:中国共产  
党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  
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与此同时,毛泽  
东还以五四之后二十多年的中国革命实践为例,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化新军锋芒所向,“其声势之  
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其中,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  
;
命的主将,“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王新命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杂志第1卷第4,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经纬书局1935年版,1ꢆ2  
。  
参见:王新命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杂志第1卷第4,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4ꢆ5。  
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1012ꢆ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ꢆ1949)》15,中央  
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592。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1939312),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1937ꢆ1945)》()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89年版,114。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1939312),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1937ꢆ1945)》()5,11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毛泽东选集2,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6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毛泽东选集2,698。  
8
李蕉自觉的分殊与会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  
对于之前本位建设的提法,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更新了对中国的诠释,它没有局限于对传  
统的继承”,而是着眼于在现实中不断发展”:一方面,党毫不讳言这种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得益于马克思主  
,但另一方面,党也强调当前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不但不带有奴颜和媚骨”,还因为其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特点,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属性,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力武器”,造就一个我们的新中国应该说,中国共  
产党不离开当代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不离开当代中国实际谈文化创新文明转型的建设思路,为处于晦  
暗之中的知识界注入了一股伟大的新生力量,即由本土生长出来的中国的革命文化这股文化力量同样  
中国本位,而且相对于之前文化被视为从属于精英阶级的附庸品,当代中国的革命文化是根植于工农  
大众的文化,它更民主更科学,也更具有现代性”。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之后,边区更是将文武两个战线(笔者注: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  
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让知识分子和群众结合为群众服务,从而开启了中国文化本位建设的一条  
新道路。  
由上可知,在文明蒙尘的时代背景下,近代中国知识界重新以中国作为会通自觉的起点,是在战事  
不断失败之后所作出的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双向校正;“中国一词的语意也从传统延伸至当代,“现代  
中国成为了中国的应有之义事实上,对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来说,把握文化主体性,不仅是要在当前的客  
观世界中保持自身文化的根与魂,还要在未来的现代化图景中确认自身存在的价值,确认它可以为未来的世  
界发展提供有益的元素和动力因此,若是单纯从继承的角度来推动自觉之会通,其作用是有限的;团  
结和带领广大的中国人民,要立足当代中国和当代创新,因此中国文化的本位建设还应该具有发展性和前  
瞻性何为中国”? 从逻辑上讲,它既包括了过去的中国”,也包括了现在的中国未来的中国”,理解  
其间的连通与互动,才能够真正推动自觉之会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实未来两个维度来  
推动会通,或许更具广泛性。  
会通自觉之关键: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的超越  
回顾中国20世纪的现代化转型过程,知识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探索,是在自觉的分殊与  
会通中不断交错进行的大体而言,这一发展路径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觉察外部世界,注重与世界接轨”;二  
是激活本土元素,把握中国模式的创新尽管综合来看,中国的文化建设在吸收外来不忘本来的基  
础上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亦不必讳言的是,面向未来这一维度上,当前的文化力量对满足乃至引领  
中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依然存在一些力不从心应该看到,当前自觉再度产生分殊,仍然源于外部挑战,  
尤其是面向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所带来的纷杂挑战,中华文明在现代  
化转型的道路上也不断遭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冲击而要达成新  
的会通,当前的思路并不止步于中国本位”,更关键的是实现对西方的超越,在扭转人类文明发展格局的未  
来维度上,彰显中国世界的意义。  
首先,重新界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发轫于西方,也正是在西  
方现代化的理论指引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人类历史从民族历史进入世界历史,缔造了以  
西方欧美诸国为样本的现代文明但当这种西方文明强势扩散,为世界多国带去现代化的物质文明生活方  
式和思想观念的同时,其进步性并不能遮蔽其野蛮性和破坏性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以资本为中心的  
现代化发展逻辑为世界带来了诸多隐患:一方面,从国际来看,各种新旧因素叠加,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  
性日益突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都使世界面临重新陷入分裂甚至对抗的风险;另一方  
,从各个国家的内部来看,为了突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速放缓的瓶颈,各国都在加大对科技革命和产业  
革命的投入,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和以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再次衍生出新的矛盾,现代  
化的追求能否还原到人的现代化这一终极命题,成了时代之问为了化解矛盾,推动共同发展,费孝通等  
五四一代学人在世纪之交提出文化自觉”,并倡导要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视角来推动文明多样性的延  
他说:“我感到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它并不是哪一个个人的主观空想有志于研究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5),《毛泽东选集3,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47848。  
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社会和文化的学者对当前形式[]提出的急迫问题自然会特别关注,所以我到了耄老之年,还要呼吁文化  
自觉’,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用实证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不重视历史  
的后果在人类进入21世纪时已经得到教训。”由此而言,21世纪中国知识界所推动的文化自觉,不单是  
为了突显中国本位”,更重要的一个主旨便是克服西方现代化道路所带来的普世化思维,而将本国的现代  
化道路抽象地理解为对接世界,忽视了本国的具体国情这是更深刻的自觉”,也是更重要的会通———从  
思想观念上树立多元一体的逻辑起点,以推动具体实践的和而不同”,这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走出西方范  
摆脱殖民依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其次,重新谋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路径,即着眼于第二个结合”。中国的文明转型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紧密相连的,它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辩证统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道路日渐清晰,它不同于西方模式,且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如何解释其发展的  
根源,是否仅源于对接世界而非根植中国的则关系到在新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如何进  
一步会通自觉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认同度认可度就会高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的文化境遇提出的一个创新性命题,也是全党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  
略任务。”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勇毅的使命担当,习近平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  
个宏大命题,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应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交汇期对中国一词的又一次新  
诠释何为中国”? 不仅是拥有五千年绵长历史的中国,更是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与时代偕行的中国;“中国  
特色讲的是守正之中国,也是创新之中国上述会议强调: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  
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  
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  
,广四个讲清楚的要求,预示着当代共产党人在积极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的同时,也开始主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话语权为此,20167,在庆祝中  
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20188,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36,在文化传承  
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正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目标,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互相成就,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  
文化形态;而至202310,中国共产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  
展了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成果由此可知,文化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其实是内在统一的,而把二者统一在  
一起靠的是历史主动精神———“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这是中国共产  
党在新时代着重以创新的思路来会通当代中国知识界的自觉”,它基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西方现代  
化道路的深刻反思,也从动力根源上进一步论证了各国现代化的创新发展都深深蕴含于自己的本位文明。  
最后,重新凸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旨归,即跨越冲突之陷阱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日趋  
明显,但文明多样性的根基却尚未树牢,原来一个以时间为向度的现代性问题”,在全球化的脉络里已然  
转变为一个以空间为向度的全球性问题”,这导致各地区之间的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至此,我们或可以  
继续追问,差异导致了冲突,抑或是强势话语体系带来了隐性的同一”,事实上,若以单一的西方标准建  
立规则和秩序,并由此判定某国文明的程度,使其接受西方文明世界的指导,则必然造成各文明之间的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200311),《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428。  
肖贵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形成发展的轨迹》,《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4。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821,1  
。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63,1。  
10  
李蕉自觉的分殊与会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  
无尽冲突,进而为新的文明形态的生成设置了障碍但相反地,若能正视并接受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以及他  
们所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所选择的不同发展路径,则会衍生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和谐共生的  
命运共同体五千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则有力地彰显了这一多元一体观念的价值:基于此,中  
华文明面对曾经的不确定性,显现出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推动了各民族  
各阶层从自觉之分殊走向会通;而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一文明观所根植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理念,  
也将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韧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所言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更  
宏阔的人类社会图景中拉长了中国特色的时间轴线———它不仅向后连接起已有的人类五千年文明史,而  
且向前延展至下一个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使其变为更具影响力的学术话语体系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  
代文明不仅是为了会通本国之自觉”,它还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另一面,尝试对下一阶段世界现代  
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引领。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战略期重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世界竞合关系动态发展的  
背景下为把握自身文明主体性所做出的战略布局在现代化的构建过程中,文化建设是无法缺位的,中国的  
现代化越是发展,越要有意识地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新文明正如恩格斯所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  
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此前政治经济学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正是依托于一  
系列术语的创新而在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对西方的跟跑”、“并跑之后,继而要实现领跑”,同  
样需要从文化理路上思维模式上对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既有强势话语实现突围,  
并依托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对现代化”、“现代中国现代文明展开新的诠释和界定。  
自觉的另一面,正是重建”,但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已不再是被动重建”,而正在转变  
为主动构建”。百年之前,中国的知识分子依托世界的现代化图景,努力回答中国要往何处去”;而百年之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自身现代化所经历的亦步亦趋筚路蓝缕以及独立自主,正在努力引领世界该往  
何处去”。这是一种站在更高格局之上的会通,它不仅旨在会通中国各界之自觉”,也在会通世界各民族各  
地区之自觉”:一方面,这种”,不在”,而在”,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另一方  
,这种”,不仅在和而不同之”,还在于互助合作之”,这深深地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之魂脉”。以  
来引领当前中国与世界的会通,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更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如  
果说百年以前的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当前中  
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这一命题亦是为了复兴”,但不只是复一国之兴,还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  
天下之兴正所谓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在深刻而宏阔的历史之变中去理解中华文明的返本开新,实  
有助于我们当前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  
·恩格斯资本论英文版序言》(18861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  
民出版社2009年版,32。  
11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伟  
ꢃꢃ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依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百年文化建设实践新时代文化发展需要的三重逻辑,以加  
强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新闻舆论传播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着力点,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创新了马克思文化理论,也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义;着力点;理论创新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105  
收稿日期:2023-1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研究”(22KDC022)的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伟,,河南鹿邑人,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E-mailꢅzgh412725@126com。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  
,线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现实依  
核心要义着力点,呈现其内在结构和逻辑框架,把握其理论创新和理论特色,对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学理性系统性科学性,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  
习近平文化思想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文化本质属性辩证关系价值取向的认识,是百年文化  
建设实践的经验凝结,也是对一系列新实践新问题新挑战的及时回应和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的系统  
凝练。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理论依据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上来说,文化与文明近似,是指人类在社  
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体的大文化观。  
恩格斯在恩特斯·莫里茨·阿恩特中说道,“法国人的入侵被击退了,而他们在国外称霸的基础在于他们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提出包括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史前各文化阶段” ,表明文化先于文明而存在,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  
就狭义概念而言,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  
张烁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109,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7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29。  
夏建国夏泽宏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与文化范畴比较》,《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2,24。  
12  
张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主要是指人类的精神形态观念形态方面的内涵恩格斯在论住宅  
问题中指出,“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  
———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这里,科学艺术社交方式是作为文化的具体内容呈现出来的,在  
阐述思想观念意识道德艺术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属性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  
中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  
术以至宗教观念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文化都是源于社会实践受到社会实践所制约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文明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私有制使人类社会的本质  
变成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其相应的文明则是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的文明在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创造文化,这种文化极端伪善和野蛮,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 “  
为人的  
异化提供合法性”。由于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  
化状况决定,消除私有制,建设无产阶级文化,使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  
为每个  
人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列宁批判资产阶级文化,强调对其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  
阶级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在延  
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  
”,无产阶级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要到工农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把群众日常生  
活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这些论述明确了文艺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也明确  
了无产阶级文化的主体问题总的看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阐明了文化的本质属性历史作用发展方向、  
建设原则等基本问题,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供了理  
论依据。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历史依据  
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就开展了系列文化建设工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历史依  
建党以后,党创办了红旗》、《上海报》、《中国文化等报刊杂志;开设新华广播电台编印通俗小册子开  
办劳动学校创立阅报社等,传播马列主义共产主义;颁布宣传工作决议案》、《文化问题决议案》、《中央关  
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等文件。《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奠定了文化发展的理论  
基础,党的七大要求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明确了文化发展方向周恩来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强调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ꢌꢈꢇ,全国各地开展了识字扫盲活动,《毛泽东选集》、《列宁全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出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文学艺术广播电视重大庆典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5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60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4月初ꢆ52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4,194。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175。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ꢆ186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人民出版社  
1
979年版,257。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ꢆ185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0,人民出版社  
1
995年版,267。  
·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60。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9,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20。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192010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4,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  
2
85。  
ꢇꢈ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9),《毛泽东选集2,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63。  
ꢇꢈ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523),《毛泽东选集3,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65855。  
ꢇꢈ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523),《毛泽东选集3,861。  
ꢇꢈꢌ周恩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修改》(1949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949  
6ꢆ194912)》1,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365。  
1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活动推动了文化传播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关键主体宗旨,指出搞现  
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建设精神文明,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  
的文化生活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  
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  
好一些19818,中央发布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要求重视群众文化生活;党的十二  
大明确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89,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  
体制改革的意见》,探索双轨制”;19892,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文  
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  
经营性文化产业”。200512,中央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改革的  
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在思想理论方面,加强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阐释和贯彻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优秀传统文化方  
,推进理论研究,加强文物保护,创新表达方式等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印发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多方面推进产业发展在文化传播媒介方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  
意见》、《“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对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的原则目标方式等做了阐述总的而言,中  
国共产党从思想理论文化制度文学艺术文化传播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历史实践,深化了文化规律的认  
,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基础历史参照和经验依托。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发展经验的凝练,也是对时代课题的回  
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需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只有不断吸纳新的思想观念情感,才  
能保持其发展性开放性这内在地要求文化理论要突显新理念挖掘新内容呈现新形式,始终保持对现实  
的解释力预判力二是社会主义文化要适应新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形成了新  
需要积累了新经验,产生了新理论新观念新思想这既需要将之上升到理论程度,更好把握规律阐明方  
指导实践,也需要凝聚新共识形成新导向生成新遵循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重要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三是文化需要回答时代课  
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带来了娱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享乐主义,一些崇洋媚外”、“唱衰中国的声音屡禁不绝要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  
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  
化是智慧的结晶,以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  
四是文化需要交流互鉴习近平文化思想回答了如何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如何推动国际秩序合理  
如何实现美美与共”,其所蕴含的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思想为解决和平与战争合作  
与冲突发展与贫困等问题提供了中国答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重点阐述的文化形态,构成了其思想的核心要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ꢆ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346。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著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87。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19791030),《邓小平文选2,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11。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916),《邓小平文选2,128。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41015),《习近平著作选读1,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289。  
习近平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延续民族文化血脉》(2014924),《习近平著作选读1,277。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1130),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3。  
14  
张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  
阶级的先进代表,始终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  
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以新民主主义文化引领政治上的自由、  
经济上的繁荣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呢?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  
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党的二十大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改革精神和党  
的精神谱系为内核,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取向,不仅强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  
而且强调洋为中用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不仅弘扬正能量抵制假恶丑”,也强调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  
合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人民性历史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式现代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呢? 一是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思想理  
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决定着文化的先进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文化建设的基  
本遵循,“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先进性建设的首位,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二是弘扬革命  
文化,习近平强调,“‘红船精神就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这也就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  
先进性之源红船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赋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基因,是其保持敢于创新艰  
苦探索追求真理服务人民胸怀天下等先进性的前提三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漫长历史实践的  
智慧结晶,为今天处理内政外交指导生产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验,是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基础四是推  
进科技创新,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  
方面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  
能面向未来五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社会主义文化只有保持开放性包容性动态性,才能保持先进性,因  
ꢊꢈꢇ,  
而需要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以文明交流互鉴增强自  
身的活力和吸引力,进而增强先进性。  
()弘扬革命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革命文化的内容意义和路径做了系统阐述201111,习近平在中央革命根据  
地创建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1015),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5。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9),《毛泽东选集2,663。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71),《江泽民文选3,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76。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71),《江泽民文选3,276ꢆ277。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日报》  
2
010724,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43。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457。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人民日报2017121,2。  
谢环驰鞠鹏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强调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人民日报20174  
22,1。  
ꢇꢈꢉ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6。  
ꢇꢈꢊ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924),《人民日报》  
2
014925,2。  
1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20161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  
,苏区精神沂蒙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神内  
,涵括了革命理想精神态度和方法:在革命理想上,救国救民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在革命精神上,爱国  
爱党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在革命态度和方法上,严守纪律团结统一谦虚谨慎实事求是革命文化对文  
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信念态度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在革命年代的体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教育,表明了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二是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革  
命文化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不仅对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  
示作用,还可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三是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要弘扬长  
征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的革  
命文化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也蕴含着追求民族独立和平发展、“天下大同的价值主张,因而具  
有世界意义不仅如此,习近平还对弘扬革命文化的路径做了详细论述其一是加强革命文化宣传教育。  
在思想观念上,“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鼓励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扬革命传  
,发挥模范带头和桥梁作用,还要以重大纪念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  
价值,增强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老党员老干部言传身教,确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其二是利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  
保护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也要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  
,
ꢇꢈꢋ, “  
旅游让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以红色资源延续红色基因,以红色基因  
传承优良传统。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更为系统的论述习近平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它们反映着优秀传统文化的  
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实践的经验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有以  
下几点一是民族延续的命脉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  
ꢍꢈꢇ,  
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114),《人民日报2011115  
,3。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1022,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44。  
习近平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求知2021年第8,8。  
习近平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2013112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4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月  
1
8),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23。  
兰红光习近平在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主题展览时强调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人民日报2016924,1  
。  
黄敬文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221  
,4。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59。  
ꢇꢈꢉ习近平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2014103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44。  
ꢇꢈꢊ曹智等习近平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人民日报20141216,1  
。  
ꢇꢈꢋ谢环驰等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人民日报2019919,第  
1
。  
ꢇꢈꢌ徐京跃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时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人民日报》  
011324,1。  
ꢇꢈꢍ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2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164。  
2
16  
张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  
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大一统观念共同的社会信仰体系和伦理规范建构  
了这种统一性习近平还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  
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二是确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  
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其中,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  
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源泉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  
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文化自信最基础最深厚的支撑。  
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  
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正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  
,
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独特的文化传统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  
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五是深远的世界影响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  
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为此,不仅要以时  
,
ꢉꢈꢇ,  
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ꢇꢈꢊ,  
新性发展以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实现更好传承更好延续。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着力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政治前提意识形态保障价值引领传播  
媒介文化指向国际影响,既指明了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文化强国的实践纲要。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  
,是文化建设的前提文化建设需要党从理论方向内容原则路径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坚持正  
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宣传思想工作是文化建设  
的重要内容,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文化建设确立了目标方位二是坚持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习近平指出,党  
ꢌꢈꢇ,  
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使媒体体现党的意志反  
王晔鞠鹏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63,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5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人民出  
版社2017年版,1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5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  
1
16。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31),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9。  
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2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164。  
杜尚泽黄敬文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925,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2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21。  
倪光辉鞠鹏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8  
21,1。  
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8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314  
。  
ꢇꢈꢉ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福建篇章》(2021325  
),《人民日报2021326,1。  
ꢇꢈꢊ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人民日报2021511,1。  
ꢇꢈꢋ习近平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62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332  
。  
ꢇꢈꢌ习近平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62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332。  
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映党的主张新闻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坚持党的媒体姓党,确保文化建设遵循党的要求彰显党  
的理念遵循党的理论三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系统性体现,党对意识形态  
工作的领导不仅推动文化建设的体系化,也能确保错误观念错误思想错误内容被纠正为此,各种政  
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要敢抓敢管,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并  
高度重视网上舆论斗争。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涵括了思想理论价值目标政治观念等因素,是文化中最核心最系统最具有创新  
力的因素,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向本质以及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此,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  
(
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也要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  
,  
,
文化的自信;既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既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也要繁荣发  
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关乎旗  
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  
义关键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思想铸魂育人。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因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群众价值诉  
,传承了中华文明,也凸显了时代需要,建构了价值秩序风俗习惯目标取向,形成了最大公约数”。要坚  
ꢉꢈ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不仅要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  
ꢇꢈꢊ, “  
还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之贯穿于群众生活精神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全过  
ꢌꢈꢇ,  
;不仅要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  
ꢍꢈꢇ;  
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仅要弘扬党的精神谱系开展四史教育加强思想政  
治教育,还要加强法规导向,深化宣传教育,做好典型示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2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  
4
041。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10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述摘编》,535454。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8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21  
。  
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8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3。  
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20164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33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44。  
习近平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国家政治安全》(201410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  
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176。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610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52。  
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2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163。  
ꢇꢈꢉ习近平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09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309。  
ꢇꢈꢊ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20184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06。  
ꢇꢈꢋ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8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3。  
ꢇꢈꢌ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0152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324。  
ꢇꢈꢍ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12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40。  
18  
张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文化强国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提升传播能力习近平指出,“把握好时,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同时要加强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  
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  
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以优质作品提升传播能力二是加强  
互联网阵地建设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创新网络宣传方式方法,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  
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强化思想舆论引导,做好文化传承三是加强融媒体发展党的二十大指出,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  
要素有效整合”,“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受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  
’”,以融媒体凝聚共识加强导向传播观念四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华文化走出去  
的重要前提,需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 ,通过多种方式,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形象,广泛宣介中国主张,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  
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  
对于其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  
赋予其新的涵义,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  
,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  
马克思主义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科学指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次,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优秀传统文化  
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  
同时,还要使具有普遍影响力的价值观念,如法治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观念改变融汇革新优秀  
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作用的因素,使之适应和推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  
ꢉꢈꢇ,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  
民多样化高品位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文化  
事业方面,习近平指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  
ꢏꢈꢇ,  
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8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155。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1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9。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586。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1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44。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1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7318。  
习近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15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316。  
习近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9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313。  
习近平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延续民族文化血脉》(2014924),《习近平著作选读1,278。  
ꢇꢈꢉ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1015),5。  
ꢇꢈꢊ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62),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3。  
ꢇꢈꢋ卜宪群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历史考察》,《光明日报2023621,11。  
ꢇꢈꢌ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8。  
ꢇꢈꢍ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1015),26。  
ꢇꢈꢎ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8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4。  
ꢇꢈꢏ习近平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09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310ꢆ311。  
ꢇꢈ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111。  
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要求文艺工作者以文弘业以文培  
,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在文化产业方面,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  
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坚  
,围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扩大优质文化  
产品畅通文化产品传播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实现文化产业供需平衡;通过推动区域文  
化产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通过发展文化  
与旅游融合重点业态媒介载体优势领域,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增强文化贸  
易竞争力构建国际合作支撑体系,培育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等。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方式一是要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阐释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理论成果,塑造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二是提升对外宣传工作能力不仅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  
精准施策”,还要使宣传工作干部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以国际化视  
全球化思维,提升对外宣传效用,也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  
资源力量,为对外宣传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发挥文艺在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广大文艺  
工作者要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  
”,以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  
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四是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互联网自媒体短视频等直接  
或间接传播了不同的观念立场态度,对国际舆论的影响日益增加应积极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将中国  
的理念主张精神事迹数字化网络化,为对外宣传提供更便捷的途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依据内容制度着力点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不仅继承与创新了马  
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也为文化强国提供了  
基本遵循。  
()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路线图和任务书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由观念形态理论形态文化形态等要素构成,涵括了文化  
建设的观念体系思想理论基本内容主要载体等,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在观念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使新时代文化建设有正确的观念引导在理论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两个结合”,将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纳入文化思想体系之中,形成文化建设的  
指导思想理论框架理论依托在文化形态上,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  
文化为目标方位,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也突出了民族底色,不仅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强国为支  
,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模式和条件在文  
化载体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历史文物的保护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习近平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09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311。  
习近平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02112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321。  
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8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4。  
习近平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209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311。  
习近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15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317。  
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8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314315314。  
习近平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02112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4,32632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43。  
20  
张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为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文化媒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人工智能自媒体短视频等与传统  
媒体———报纸杂志期刊等———相融合,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宣传的网络化分众化多元化,以传播  
方式传播方法的创新增强传播能力总的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回答了文化  
建设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建”,系统阐述了当前和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也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之加以创新发  
在文化与实践的关系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的  
结果,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既充分肯定历史实践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作为观  
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将之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因素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文化是由经济  
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同时,  
习近平文化思想回答和反映了新问题新挑战新需求,以新思想新观念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  
,使之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引领力预判力在对文化传承发展层面,马克思认为,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  
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注  
重对前人宝贵遗产的继承,对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理论的汲取,还系统阐述了继承的内容原则路径,坚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文明的交流互鉴,增强了其开放性包容性在文化建设价值取向层面,习近平  
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共  
同富裕,既延续整体的价值取向,又明确具体的阶段目标在文化建设内容层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  
思想理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等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强调了文化产业发展,以新型业态市场机制文化消费为文化建设注入  
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进一步丰富了前者对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式的论述。  
()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内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沉淀的  
结晶它们建构了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终极追求以家庭伦理为方法的超越观,不  
仅涵括了天下为公为政以德民为邦本唯贤是用等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观念方法,也生成了人民群众  
的思维图式生活意义情感归宿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旧的表现  
形式,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加工改造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宇宙观层面,习近平文化思  
想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客观认识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既吸纳了朴素唯物主义  
关联性宇宙观,也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客观事物在政治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自我革命等治国理政新理念,并致力于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  
主有机统一在社会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家庭道德家庭秩序的合  
理因素,既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也突出了家庭关系中的平等和自  
在个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修身”、“为学”、“明德等观念,其内容则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廉洁自律,遵守党纪国法等习近平文化  
思想既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积极因素,又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传统文化中  
的积极因素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具有活力。  
,
()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多元平等包容地看待世界文明,尊重各个民族特定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发展  
模式,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原则,以中华文化的文明观回应文明冲突论”。20195,习近平在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需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  
习近平文化是灵魂》(2005812),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49。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112月中ꢆ185232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1,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669。  
冯刚鲁力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蕴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  
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并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  
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  
的动力实现美美与共,不仅需要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也要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  
社会制度”,还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  
标准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尚和合,重义轻利,不易其俗不易  
其政等合理观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价值为国际层面的价值旨趣,以构建国际  
新秩序为国际关系的基本主张,以实现和平发展共享发展普遍发展为目标取向,力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习近平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致力  
于超越差异分歧争端,化解矛盾冲突与战争风险,力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安全这一思想是对单  
边主义霸权主义零和博弈的矫正,不仅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也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创新,为实现人类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答案。  
,
总的看来,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价值取向实践路径及其方式方法,  
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从文化的本质属性创新发展合理扬弃等层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文化理论,实现了对西方文化理论狭隘性的超越,同时也为实现文化强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合理路径。  
[责任编辑:]  
马小宁等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19516,1。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327),《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76ꢆ78  
。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121),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1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60。  
习近平坚守初心共促发展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20221117),《习近平在亚  
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7。  
22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  
孙威白利鹏  
ꢃꢃ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关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建构及运用的重要内容学习这些内容,对于建构  
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表  
现形式之一和重要内容的党的民族复兴话语体系,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话语资源的有益元素,另一方面同样借鉴  
了其他多样话语资源并促进了多种资源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我们党采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两个结合推动各种资源的有机融合以民族复兴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等实践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资源  
的作用,构建了富有时代特色具有广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民族复兴话语体系。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民族复兴话语体系;话语资源;“两个结合”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106  
收稿日期:2023-1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雄模范人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及其制度化建设研究”  
(21BKS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威,,安徽淮北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ꢅ1140650219@qqcom;  
白利鹏,,黑龙江鹤岗人,哲学博士,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指导意见在习近平的一系列  
重要讲话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一个关键性的高频词,而且始终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九大  
报告27次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的主题也包含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二十大主题同样包括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  
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  
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实现民族复兴而言,党和人民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  
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  
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  
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民族  
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的创新性理念与观点,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研究。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同时,“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表现  
形式之一和重要内容的党的民族复兴话语体系,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话语资源的有益元素,另一方面借鉴了其  
他多样话语资源并促进了多种资源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我们通过梳理和体会习近平文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21。  
(
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165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340346。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63,1。  
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化思想在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建构上的重要论断和重要观点,可以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并提高相关理论和实  
践水平。  
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资源  
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在近代才开始形成,甚至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也是在近代才被提出中国古人更  
信奉天下,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中没有关于民族身份识别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实际上,中国自古以  
来就有浓厚的家族国族意识,虽然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但不乏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  
族类共同体意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正是这种意识的表达既然具有这种意识,就不缺乏有关家国情  
怀的话语资源这些话语资源,既有古代家族和国族意识以及齐家治国观念与思想,也有近代以来为寻求国  
家富强振兴中华而英勇奋斗的抗争精神和斗争话语。  
近代以来,因为产生了大量的民族国家,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才得以产生,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概念  
也应运而生除了因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之外,中国近代被殖民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实际,也刺激了中华  
民族意识的产生。“有了民族意识,才能发扬自己民族的精神和固有的文化,没有民族意识,不仅不能发扬  
自己民族的精神和固有的文化,而且没有存亡与共的观念,以形成坚固的团结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民  
族复兴话语体系,充分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的传统话语资源,凸显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殖民侵略、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根脉,还是民族复兴话语的  
历史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丰沛的养  
,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养料。  
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薪火不绝,这种文明必有其内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有延续自身发展的内在  
动力和发展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大量的关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前因后果的话语表达与话语解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恰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资源对民族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澎湃活  
力的解释。  
从文明演进的大视野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完成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  
,找到了适合新时代民族国家的团结和发展要求的新表达方式,重新确立了发展的新进路同时,传统话  
语资源也为党和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传统文化中  
的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美好理念,既是全体中华儿女一以贯之的共同理想内心诉求,又是涵养我们党的初  
心使命奋斗目标的政治话语资源和道德话语资源;为政以德天人合一民为邦本讲信修睦等,是中国人民  
在岁月的反复磨砺中累积的关于宇宙观社会观道德观方面的思想表达因此,中国关于现代化建设的话  
语表达显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除了近代以来运用西方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阶  
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理论分析之外,还有赖于文化土壤的丰厚滋养用传统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  
道德理念等作为重要的文化动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也成为民族复兴  
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勇于和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获取  
精神支持同样,在构建民族复兴话语体系中,接续传统话语,对民族发展历程进行描述和对历史发展原因  
作出解释,使其成为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助力当然,这也恰恰成为我们提升文化自信话语自信的最大底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818。  
郑大华《“九一八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意识的讨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33。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4年版,399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8。  
24  
孙威白利鹏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  
,“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这些文化沃土为民族复兴话语提供了丰沛的思想话语资源。  
近代以降,殖民主义的船坚炮利不仅轰开了千年古国的大门,而且震醒了亿万国人天朝上国的痴梦。  
伴随着近代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状,“民族自强”、“振兴中华的思想悄然兴起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更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亡国灭种的悲情国家生存的危机政治和经济的节节失败,催生了救亡图存”、“恢  
复中华的呼声和话语,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勇于反抗压迫奋力抗争的民族心理。  
此时,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勃然兴起,近代民族主义概念迅速成为报刊上的流行词汇,“中华民族的  
概念也正式产生这不仅进一步激发了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而且点燃了中国人心中对于民族复兴的炽热期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思想家创制了君主立宪的政治话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展开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叙事和实践斗争,“三民主义就是这种理论叙事的基本精神他们拉起  
民主共和的大旗,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并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故知  
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革中国依当时之趋向,民族方  
,由一民族之专横宰制过渡于诸民族之平等结合;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  
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循是以进,必能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而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  
。”虽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  
试图依循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各种救国方案俱遭失败,因为他们既缺乏科学的思想引  
,又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但是,他们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揭露和斗争,  
对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理论话语的介绍和引进,无疑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为建构民族复兴话语  
体系打下了基础。  
虽然那些变法和革命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毕生都追求革命事业、  
探求现实出路关切百姓命运,对民族复兴问题进行了探索思考这也证明,他们所领导的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这些运动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振兴中华救亡图存的思想和话语逻辑,作  
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遗产被保存了下来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屈辱的民族,中国人民更是自  
强不息敢于斗争的人民正因为如此,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渴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直  
没有停止探索救国救民的良方,没有停止追求真理的步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给正在黑暗中探寻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再次点燃了  
所有中华儿女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中,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成为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全新主体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这一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迅速传入  
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给迷茫中的中国先进分子以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中国的先进分子由此找到了解决中华  
民族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把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人民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现代化和伟大复兴这些梦想的伟大承担者———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我们党便直接指明了自身负有的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与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初步结合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国家的独立  
自主阶级斗争的话语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国家富强等话语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方案和话语通过传承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  
传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能量。  
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127日至11),《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13年版,33。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123),《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609ꢆ610。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1926),《蔡和森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795。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不仅创造了中华文明新辉煌,  
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复兴话语体系。  
因此,习近平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  
神家园,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要大力铸牢和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此,“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  
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  
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  
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真正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话语资源  
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体系所利用的另一种话语资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话语资源中国  
当代所建构的一切话语体系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始终对构建话语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并直接成为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马克  
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话语资源在民族复兴话语体系中就具有这样的作用和地位。  
党的民族复兴话语建构的理论逻辑是指这种话语体系中所包含的基本的理论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  
构体现为话语所采用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话语所描绘的社会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理想以及话语所体现的  
核心价值,而这些构成话语体系重要内容的部分,就是由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话语资源所提供的它们包  
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关于人类理想的描述,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方略等,这些都构成民族复兴话语的重要内容。  
(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十月革命的胜利,既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中华民族复兴带来了新的曙光,输入了  
新的文化新的血液,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的理论武器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方向,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更是沿着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继续前行,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  
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真理性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  
定的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些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在各领域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中国逐渐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党将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既为人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更为坚实  
的物质基础,又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继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  
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  
认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以三个  
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党的建设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话语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  
民出版社2021年版,1ꢆ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310  
29,1。  
李大钊人种问题———在北京大学政治学会的演讲》(1924513),《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版)4,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52  
。  
26  
孙威白利鹏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和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我们党着眼于解决人  
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仅提升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品质,而且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在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话语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  
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关于民族复兴的话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了  
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包含  
一系列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话语我们党清晰判断了社会  
主要矛盾的转变,以保证经济高质量增长为切入点,更加注重高质量的文化建设,并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  
和不充分问题。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鼓舞下,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展现出了空前未有  
的凝聚力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①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  
实现共产主义一直是党的最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党的二大确立的最高纲领中国共  
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然自觉地将民族复兴话语与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  
同理想相融合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  
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  
内在统一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包括:重振民族之精神解救民族之危难求  
得民族之独立赢取民族之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  
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转移,“使国家和人民稳步地进入富强康乐之境就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之伟业,  
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  
现阶段,党和人民既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要努力实现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因此,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同样必须坚  
实现民族复兴既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基础,又体现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  
基本任务,它体现了党的发展目标国家发展目标和民族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  
同时,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还离不开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  
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如何更加有效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位主要  
内容和功能效用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指引习近平曾告诫广大文  
艺工作者,并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  
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  
,从而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累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贯彻密切联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6。  
毛泽东毛泽东给李宗仁的复电》(19494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ꢆ1949)》26,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250  
。  
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199047),《邓小平文选3,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57。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1015),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23。  
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系群众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如果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且只有一种最为坚实的依靠力量,那无疑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党将群众路线写进党章,强调只有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贯彻党的群众路  
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成功,民族复兴的  
伟大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  
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  
力的新时代关于民族复兴的话语体系既更加生动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如今风华正茂的恢  
弘史诗,又庄严表达了党和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与信念,并凝聚起亿万中国人民同心向  
携手奋进的共同意愿,展现了亿万中国人民才是共筑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最为磅礴的现实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新时代文化发展和构建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需要,同样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以人  
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文化话语的鲜明的人民性品格。  
充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党的民族复兴话语体系所整合的另一种重要资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经过理论创新,成为重要的理论话语,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这种话语包含了大量的  
时代性内容:时代性实践的成功经验时代性话语形式和风格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体现出来的时  
代精神。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民  
族复兴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在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经济上,我们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广大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持续得到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政治  
,我们党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激发  
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文化上,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国  
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在社会领域,着力突破并克服改革开放以来  
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与人民群众需要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在生态领域,倡导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  
设和环境保护,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因为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035年  
,
我们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党的  
2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进军。”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话语建构的角度看,这又是我们党已完整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标志改革开放  
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以及关于现代化强  
的话语表述和标准体系构成了民族复兴话语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民族复兴目标实现的实践进程中,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  
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事业的每  
一阶段都伴随着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三大改造完  
成后,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9。  
(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33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18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月  
1
8),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28。  
28  
孙威白利鹏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  
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不断形成和发展  
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制度建设,突出强调体制机制完善  
与治理效能提升,将搭建成熟的制度建设拥有现代化的治理能力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届三中全  
会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动制度体系的完善定型,不断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党的十九  
届四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将制度体系进一步予以完善,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将之定为党的  
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党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  
,有力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确  
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生相伴,并为推进这一伟大进程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两个结合”,我们党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取得了丰富的话语成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  
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都是通过  
,
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话语创新而产生的话语成果,它们像一个个闪亮的路标,向我们诠释着中国发展  
的历史脉络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  
党的一百多年的奋斗历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风采毛泽东将实事求是作为解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等问题的实践精髓”;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小康之内涵,将其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方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其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胡锦涛将传统  
文化中的和谐观念赋予时代意蕴,提出了以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统筹兼顾为核心理念和方法的科  
学发展观;习近平提出了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思维”、“胸怀天下为核心  
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和话语成果,既充分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文化自信,又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的  
新的话语内容,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  
义为什么行这套话语体系为什么能够生动地诠释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因为他们不是闭门造车产生出  
来的,也不是哪一种权威理论提供的标准答案,而是来自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在总结生动实践  
经验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创造和话语创造所以,习近平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  
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  
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②  
构建和运用话语体系的基本策略  
在当代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中,我们党借鉴和运用了三种重要的话语资源,即中国传统话语资  
马克思主义话语资源以及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总结而形成的话语资源当然,在整个话语体系中,  
这三种资源并不是呈现分割状态,而是通过特定的策略和话语构建机制,使之发挥作为话语体系的整体作  
当今,构建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整体策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进两个结合”,实现三种资源的有机融通在中国式现代  
化的背景下,融通现代化话语和民族复兴话语,现代化话语支撑民族复兴话语,从而促进新时代  
强大的阐释民族伟大复兴话语体系的形成正如习近平所言,“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01651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6。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63,1。  
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165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344。  
2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一方面,意识形态  
建设话语体系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说  
服力,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  
强调:“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  
,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  
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从人类思想发展的大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依然处于人类思想史的巅峰,马克思主义一些重要的原理  
仍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不仅站在科学的制高点,而且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的马  
克思主义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发展  
达到新的境界。  
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就是要解决话语体系为谁立说为谁而说的问题民族复兴的落脚  
点还是在于人民幸福,“人民才是话语体系的核心脱离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  
影响力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所作为,才能经得起实践、  
人民历史的检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民族复兴话语体系,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  
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  
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纵  
观人类发展历史,一切发展进步无不是在破解时代问题中实现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  
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刻洞悉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规律,发表  
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也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种理论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深刻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  
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系统性创造性地回答了文化建设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方面的重大课题。  
()两个结合推动三大资源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  
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路  
,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达到新境界的具体方法,同样是建构和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重  
要方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和发展的话语体系,在这套话语体系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因此,  
两个结合也是构建民族复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和基本策略。  
首先,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话语资源相结合也就是说,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指导下,对传统话语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推动传统话语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国家治理和民族团结独立自强的理念和话语,至今仍具有借鉴的意义。“中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165  
18,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  
》,《人民日报2017930,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728,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7。  
30  
孙威白利鹏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  
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  
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  
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当今  
时代,我们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当今时代  
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所遵循的日用而不知的共同价值观贯通起来,赋予话语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民  
族特色,使民族复兴话语体系不断完善。  
其次,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落实到民族复兴话语建构,就是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建立在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上升为民族团结奋  
奋发图强的解释体系和评价体系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  
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  
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  
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再次,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与民族复兴  
话语相结合,本身从属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有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当代实践经验三大要素,其  
中当代实践代表了中国实际,它是对当代中国现实发展的反映和表述,更多地体现为现代化话语,即以现  
代化的理论范式来描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叙事中,采用了把现代  
化话语与民族复兴话语结合起来的策略现代化话语就是民族复兴的话语,民族复兴的话语就是现代化话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最后两句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  
结奋斗显然,我们的策略是把两种话语进行整合与合并,现代化叙事与民族复兴叙事合而为一,  
变成一种新的更强大的话语体系因为现代化叙事注重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民收入的提高  
以及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侧重于国际间的普遍交往和现代政治经济秩序的建构;“民族复兴叙事则  
强调的是民族的振兴和文明的复兴,侧重于民族内在潜力的激发以及民族理想目标的达成。“民族复兴话  
语往往采取民族主义视角,“现代化话语则是一种超乎民族之上的世界视角当年的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者,对民族革命采取的往往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视角,在他们眼里,民族振兴与现代化是两回事如今,  
社会历史条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具备将民族振兴与现代化建设合二而一的条件,把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人民幸福,在现代化的总体前提下,一揽子解决也就是说,“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建构所采取的策略  
是把现代化叙事与民族复兴叙事整合一体,增强民族复兴话语的阐释能力和说服能力以及话语的感染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就是这种结合的经典范例。  
()民族复兴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故事要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去表达,因为中国故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  
和历史底蕴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方案需要用民族复兴话语去讲解去传播也就是要站在民  
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立场,要以中华民族从百年屈辱的艰难困苦中走向辉煌的历史逻辑以五千多年中华文  
明的传承创新的连续性视角来讲中国故事,而不是简单地把中国故事描述成类似于西方那样的现代化的历  
史过程。  
首先,要讲出中国故事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历史传承任何国家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历史传统的浸润。  
无论是以史为鉴知得失,还是以史为源促奋进,都离不开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挖掘和利用讲好中国故事,必  
须挖掘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展现中国礼仪之邦”、“大国风范的历史根源文化谱系,进而提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7ꢆ1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1。  
(
(
(
3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升中国故事的生命力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是要向世界阐释和宣介具有中国特色、  
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先进文化。  
其次,要讲出中国故事的时代意蕴当代中国故事抒写的主体内容是社会主义,因此,不仅要讲好党和  
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历的动人故事,传递内心情感,而且要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  
过去十年间,党和人民抒写的一个又一个壮烈动人的新时代故事,在深化改革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中国  
式现代化等方面取得大量惊人的成就,这些成就后面包含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引导着我  
们奋力前行。  
再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中国共产党  
人始终坚持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定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方法论始终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适性意义新时代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因而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十九大、  
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要努力  
阐释好这些内容,阐释好贯穿其中的方法,包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等同时,这些创新性成果,又成为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内涵十分丰富论  
述极为深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出发,将建设中华  
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独具特色的文明形态,它内在地包含了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这也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新思想新论断,对于建构和运用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建构民族复兴  
话语体系必须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资源,要真正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话语资源,还要  
充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构建和运用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两个结合推动各种资源的有机融合,并坚持用民族复兴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责任编辑:]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人民日报20221024,2。  
32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空间性非定域因果性与科学的根基:  
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  
袁建新  
ꢃꢃ摘要:解决几何化问题是为近现代科学奠基的关键,而空间性问题处在几何化问题的中心康德物自身的非  
空间性学说把空间性视为人的经验之内的性质,而非物自身的性质,由此,他需为科学重新奠基康德通过具有力  
的实体间的非定域交互作用解释空间性的形成,但他同时通过定域因果性解释自然物体的形成光通过以太传递  
外部信息,由此表明物自身是非空间性的康德证明了基于定域因果性的机械论和微粒论不是解释空间性的正确  
理论,且为通过拓扑学建立空间性的数学上的可表达性提供了可能最终,基于非定域因果原理解释光对信息的  
连续传递,才能解决康德留下的数学应用于自然的难题,并重建科学的根基。  
关键词:康德;()定域因果性;空间性;;几何化问题;科学的根基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204  
收稿日期:2023-05-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康德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19YJA7200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建新,,湖南宁乡人,哲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康德哲学与科学  
哲学,E-mailꢅyuanjianxin@scaueducn。  
引论:几何化问题与近现代科学的基础  
时间空间及与广延相关的问题,因其在新科学中的重要性而在早期现代哲学中特别突出自伽利略  
以来的多数哲学和科学家都承认第一与第二性质之分依此区分,广延(或空间维度)、大小形状运动和位  
置属于第一性质,为外部物体固有;颜色声音滋味气味冷等属于第二性质,不为外部物体固有,而是  
依赖于认知者的性质该区分对近现代科学如此重要,因它处在以机械论为特征的以牛顿科学为代表的新  
科学和哲学家作出该区分的理由有三:第一,物理科学的解释的成功仅指向第一性质;第二,  
只有第一而非第二性质有数学上的可表达性;第三,只有第一而非第二性质免于知觉的相对性并具有数学上  
,由此,解释数学何以应用于外物的广延等第一性质成为近现  
代科学革命中的伟大人物面临的中心问题伽利略和笛卡尔对此问题的解决就是典范。  
无疑,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都承认上帝创造的世界是数学化的正如伽利略所宣称的那样,自然之  
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其字母是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正因上帝借助数学(特别是几何学)创造了这个  
世界,由此,物理学在运用数学研究外部世界的空间性等第一性质时就能达到真理性基于自然的数学化这  
GaryHatfieldꢀꢑKantonthePerceptionofSpaceꢁAndTimeꢂꢀꢒinTheCambridgeCompaniontoKantandModernPhilosophyꢀedPaul  
GuyerꢁLondonꢅ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ꢂꢀ62  
LawrenceNolanꢀedꢀPrimaryandSecondaryQualitiesTheHistoricalandOngoingDebateꢁOxfordꢅOxfordUniversityPressꢀ2011ꢂꢀ  
1
DerkPereboomꢀꢑMathematicalExpressibilityꢀPerceptualRelativityꢀandSecondaryQualitiesꢀꢒStudiesinHistoryandPhilosophyofSci-  
ence22ꢀissue1ꢁMarch1991ꢂꢅ63  
3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种形而上学信念,伽利略等近现代科学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发展出研究自然的大量的数学工具,并在实践上  
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导致近代科学革命的成功不过,科学家们的自然数学化的形而上学信念不足以导  
致科学革命的成功,有利于科学革命的社会背景特别是观察和实验方法的应用同样是科学革命成功必不可  
少的因素因为,只有观察和实验才给科学家提供了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将心灵对数学思想的应用与数学化  
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由此,解释心灵的认识状态与数学化的世界的关系,成了回答科学的真理性的核心问  
对此,伽利略和笛卡尔提出了各自的解答方案。  
伽利略被公认为秉持自然的数学化思想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精神教父因他在近现代科学和哲学中  
最先系统地提出该思想,并回答了几何化难题,即数学(特别是几何学)到自然世界的可应用性难题他区分  
了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由此把物体与其定量方面相等同,把颜色气味滋味等第二性质从自然中排除出  
他把数学(特别是几何学)接纳为解释自然中的唯一可理解性的标准他对自然的几何化问题的解决可  
概括为:在抽象几何学到自然的应用中,伽利略描述了一种理想化和简单化的过程;他认为物理学剥去物体  
的质料上的阻碍,并最终在力学上解释这些阻碍”(如滋味气味,等等);进一步,物理学通过更精确的测  
量消除了物体在广延上的不规则性然而,伽利略从未解释我们物理学中如何将抽象几何学应用于自然世  
,他从未表明,在我们对世界的感觉和领会中,什么能使我们测量物体且有信息相反,伽利略诉诸上  
帝的作用,他认为上帝以数学语言写就自然之书,并将自然之书在人类对自然的凝视中连续敞开给人类②  
笛卡尔不赞成伽利略对几何化问题的解决,认为用诉诸上帝的善来保证几何学运用于自然世界的真,  
不能解释几何学是如何应用到自然的,特别是不能解释我们如何通达外物的空间性等第一性质他宣称,所  
有物理学只不过是几何学,而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笛卡尔并以此提出其自然几何学理论,以解决几何学到  
自然世界的应用这个笛氏哲学的中心问题笛氏在屈光学中提出了关于知觉的一种力学理论该理论  
最突出的组成部分是笛卡尔仔细处理并区分了距离知觉和颜色知觉在解释距离知觉时,笛卡尔诉诸天赋  
予知觉者的自然几何学这种几何学是知觉者从婴儿时就无意识地运用的对感觉材料的处理方式,以产生  
对自然的空间关系的一种判断笛卡尔通过这种自然几何学回答下述问题:先天的几何学(具体来说是三维  
的欧式几何学)如何应用于自然? 或者,关于自然的一种数学科学何以可能? (这些问题同样是康德的问  
。)而且,这两个问题与笛卡尔的下述问题密切相关:我们如何知觉物体的几何特征及物体间的几何关系?  
进一步,对物理空间的度量性质的知觉(它们属于对第一性质的知觉),何以与对(类似颜色等)非度量性质的  
知觉(它们属于对第二性质的知觉)不同? 依照笛卡尔的自然几何学,对距离的视觉上的判断的正确解释,以  
知觉者运用天赋的自然几何学做无意识的几何推理为前提这些判断以几何学的真理到感觉内容最终到  
外部对象及其关系的应用性为前提由此,自然几何学构成笛卡尔科学纲领的基础由此,笛氏借助自然几  
,然而,笛卡尔对几何化问题的解决部分  
是生理学的,对他而言,身体在有限范围内是一种测量工具更重要的是,其解决是一种表征论:我们对物理  
对象的心理表象与独立于我们存在的这些对象的广延等第一性质之间有相似性这种表征论与笛卡尔的  
下述思想一致,即所有微观物体原则上都是可知觉的,由此,正确的知觉判断就是关于外部物体的空间性质  
的判断。  
综上可见,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之分构成了近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基于此形而上学信念,伽利  
笛卡尔等近代科学的奠基人通过解决几何化问题,来回答数学(特别是几何学)如何应用到数学化的自  
然世界这个近现代科学的中心难题这种解决通过将空间广延等第一性质归于外部物体,并基于表征实在  
GeoffreyGorhamꢀBenjaminHillꢀEdwardSlowikꢀintroductiontoTheLanguageofNatureReassessingtheMathematizationofNatural  
PhilosophyintheSeventeenthCenturyꢀedGeoffreyGorhametalꢁMinneapolisꢅ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16ꢂꢀ4-5ꢀ7-8  
NancyL MaullꢀꢑCartesianOpticsandtheGeometrizationofNatureꢀꢒTheReviewofMetaphysics32ꢀno2ꢁDecember1978ꢂꢅ256-257  
NancyL MaullꢀꢑCartesianOpticsandtheGeometrizationofNatureꢀꢒ253-254ꢀ271  
NancyL MaullꢀꢑCartesianOpticsandtheGeometrizationofNatureꢀꢒ270-271  
NancyL MaullꢀꢑPerceptionandPrimaryQualitiesꢀꢒPSA ProceedingsoftheBiennialMeetingofthePhilosophyofScienceAssociation  
197819783ꢂ  
34  
袁建新空间性非定域因果性与科学的根基: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  
论解释心灵的结构与外物的结构的数学上的类似性,在符合论的意义上解释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真  
理性。  
然而,康德认为,伽利略笛卡尔通过解决自然的几何化问题来为科学奠基并不成功因为这种奠基基  
于一个错误假定:人类能知觉到外部世界的特征,我们的空间表象表征了外部物体的空间特征由此,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中明确提出物自身的非空间性论题———Ts:空间根本不表象物自身的性质及其关系。  
,并不表象附属于对象自身的任何规定,空间只是人类外感官的直观形式,物自身是非空间性的Ts论  
题的提出,表明康德要为科学重新奠基因为Ts论题颠覆了伽利略笛卡尔对几何化问题的解决并且康  
德不把广延等性质视为外物固有的第一性质,而是视为人类心灵中的性质,尽管与传统一致,康德仍把数学  
视为对广延的研究于是,康德认为,数学对广延的研究仅适用于心灵中的物体,不适应于外物他由此  
反对笛卡尔伽利略等的数学结构内在于外部自然的观点然而,康德哲学的主要目的乃是要为近现代科学  
和人类自由的可能性奠基故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导论中说纯粹理性的真正问题包含在先天综  
合判断如何可能这一问题中,而该问题又包含三个子问题: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然而,Ts论题把广延等空间性视为只是人自身中的性质,而不属于外物,  
,广由此,Ts论题的确立,导致康德  
必须对广延等空间性做出与笛卡尔等的机械论解释不同的解释只有这样,《纯粹理性批判通过解决先天  
综合命题如何可能”,以为科学奠基的努力才能成功而且,与笛卡尔牛顿洛克等前辈不同,类似莱布尼  
,康德不把广延视为物体的原初性质,而视为衍生的需进一步解释的性质由此,解释空间广延成为康  
德为科学奠基的中心任务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忽视了康德通过解决空间性问题来为科学奠基的努力为  
,本文将表明,康德对空间性的说明基于其实体和偶性的学说,且与其光以太学说紧密相关具体而言:首  
,康德将空间性视为现象实体(物体)的谓述偶性,而其产生是具有力的实体依照非定域因果性交互作用的  
结果;其次,康德认为,尽管广延等性质不是一种从经验抽象而来的性质,但其产生仍需外感官受物自身刺激  
以提供空间表象的质料,而光以太则构成联系物自身和外感官的信息传播的媒介。《遗著的以太证明表  
,康德通过定域因果性解释以太传递信息由此,康德对空间性的说明是定域因果性和非定域因果性的奇  
特结合这导致康德为科学奠基的努力只部分成功,因他不仅无法解决几何化问题,无法回答科学理论如  
何描述外部实在这一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且导致不可知论及二元论而如果我们接受量子力学自然变化  
,,那么,Ts论题就间接表明,抛弃基于定域因  
果性的机械论,基于非定域因果性重新为科学奠基,是哲学和科学面临的根本任务本文分三部分得出上述  
结论:首先,分析实体偶性力和空间性的关系,表明康德的心灵因果性是非定域性的;其次,分析遗著中  
的物体理论以太证明及光对信息的传递学说,表明康德通过定域因果性来解释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最后,基  
于上述结论,分析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  
实体偶性力与形成空间性的非定域因果性基础  
本部分将表明,依照康德的理论,广延等空间性的呈现是实体间的力的非定域交互作用的结果。  
ImmanuelKantꢀCritiqueofPureReasonꢀtransandedPualGuyerꢀAllanW WoodꢁLondonꢅ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ꢂꢀ176-  
77  
ImmanuelKantꢀCritiqueofPureReasonꢀ288  
ImmanuelKantꢀCritiqueofPureReasonꢀ146-148  
GaryHatfieldꢀꢑKantandHelmholtzonPrimaryandSecondaryQualitiesꢀꢒPrimaryandSecondaryQualitiesTheHistoricalandOngo-  
ingDebateꢃedLarryNolanꢁOxfordꢅOxfordUniversityPressꢀ2011ꢂꢀ305ꢀ312-322  
1
EricWatkinsꢀꢑKantonExtensionandForceꢅCriticalAppropriationsofLeibnizandNewtonꢀꢒBetweenLeibnizꢃNewtonꢃandKantPhi-  
losophyandScienceintheEighteenthCenturyꢃed W LefèvreꢁDordrechtꢅ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1ꢂꢀ114  
ImmanuelKantꢀOpuspostumumꢀedEckartFörsterꢀtransEckartFörster&MichaelRosenꢁCambridgeꢅ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993ꢂ  
参见:袁建新定域因果性与生物学的根基》,《自然辩证研究2021年第11,22ꢆ23。  
1
3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康德认为,特定空间性是对空间这个所予整体的限制呈现出来的,但空间自身不能被知觉康德同时  
表明,就如世界一样,空间之为整体,须同时具有质料(实体)和形式(实体的联系或复合)。因每一复合物都  
被视为一个整体,构成整体的质料的实体就存在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和实在联系构成实体的复合的形  
因此,实体处在空间中就已处在交互作用中,空间是交互作用的最高条件而且,通过空间中的实体间  
,可见,MetaphysikL1(1770年代中期),康德就已将空间视  
为实体间的交互作用的先天条件MetaphysikMronguvius1782-3及其后的讲座,他进一步将实体的空  
间性等偶性的产生视为实体间的力的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可归结为下述论题:  
:实体的力的交互作用包含偶性实存的根据,且规定偶性的实存,一个实体的偶性是此实体  
T
1
与其他实体的力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faculty)。  
每一实体都有原初性力和衍生性力。  
T
2
:
T
3
:偶性的产生需要实体的内在力的发挥,同时需要来自该实体外的实体的力的作用;作用的  
T
4
实体规定被作用的实体的力,以便产生偶性。  
:
5
精神的存在者不是通过接触交互作用的。  
T
:
偶性依存于实体,是其存在的样态,但不能从一个实体迁移进入其他实体之中③  
T
6
上述论题清楚表明,康德依照非定域因果原理解释空间性等偶性的产生依照定域因果原理,因果作用  
的传递只能连续地从空间中的一点传给另一点,而这要求因果作用的传递必须通过接触才能进行,而非定域  
因果原理则不需要这样上述论题明显违反定域因果原理首先,依照T T 力伴随实体的所有存在状  
、 ,  
2
3
依照T1,偶性就是实体的存在状态和规定并且,依照T4,偶性的产生是实体间的内在和外在力交互  
作用的结果因此,产生空间性同时需要依照实体自身及实体间的力的作用其次,更为根本的是,依照  
、 、 ,在解释产生空间性的动力学,T3,实体具有原  
5 6  
T T  
T
3
T
4
初的吸引力,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把吸引力视为一种超距作用的力,因这种力是一个物质的所  
有部分直接作用于另一物质的所有部分,由此并不需要通过接触起作用T5就明确断定这一点由此,实  
体间的吸引力的传递不是依照定域因果性依次逐点从相互邻近的空间点传播出去,而是不经过实体间的接  
触即时发挥作用的———实体间的相互吸引力是非定域因果性的而吸引力发挥的非定域性,如果没有实体  
的内在的力,那么,构成此实体的诸部分将不能维持空间中存在的边界,由此不能成为有确定空间特征(形  
大小等的不变性)的个体T4T6正好表明这一点依照T4,偶性的产生是实体具有的内在力及来  
自其他实体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导致一个实体的偶性的不可迁移性,论题T6肯定了这一点最后,在  
解释物体的一般性质时,上述论题排除了定域因果模式康德认为,物体的普遍性质有不可渗透性联系和  
形状有两种解释物体及其性质起源的模式:机械论模式自然的或动力学的模式前者依照运动的传播来  
解释物体及其性质的产生,后者借助设定物体具有我们不能领悟的自然力来解释这些性质康德认为伊壁  
鸠鲁笛卡尔的原子论解释属于前者,该解释通过原子间的接触来传播运动,由此产生物体的形状等性质,并  
进一步解释物体的起源动植物的生成不难看出,机械论解释因需要通过原子的接触来传播运动,由此是  
一种定域因果解释康德认为牛顿的动力学解释属于后者,这种解释通过引入物体间原初的吸引和排斥力  
来解释物体的性质而上述论题明确诉求通过实体间原初的吸引和排斥力来解释空间性,而吸引力的作  
JaniakꢀAndrewꢀꢑKantꢓsViewsonSpaceandTimeꢀꢒTh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Spring2020EditionꢂꢀaccessedMarch3ꢀ  
022ꢀhttpsꢅꢄꢄplatostanfordeduꢄarchivesꢄspr2020ꢄentriesꢄkant-spacetime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ꢃtransandedKarlAmeriksꢀSteveNaragonꢁLondonꢅ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ꢂꢀ19-  
0ꢀ33-36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177-183ꢀ185ꢀ327-329  
2
2
NicolasGisinꢀQuantumChanceNonlocalityꢃTeleportationandOtherQuantumMarvelsꢁSpringerꢀ2014ꢂꢀ101  
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康德著作全集4,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37ꢆ538。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ꢃ31-32ꢀ229-231  
36  
袁建新空间性非定域因果性与科学的根基: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  
用是非定域的可见,在解释空间性的形成时,康德应用牛顿的自然动力学模式,而排除基于定域因果性的  
原子论的或机械论的模式。  
当然,康德上述论题对空间性等偶性的产生的解释还不完备,仍留下三个问题:一是,需要区分物自身刺  
激外感官产生的空间(感性空间)与借助纯粹知性概念或范畴呈现的空间(理智空间),并要说明两种空间所  
依照的心灵活动机制;二是,康德需要说明外感官如何受物自身刺激产生感性空间;三是,因先验唯心论把空  
间及其规定视为人的表象的规定,他由此需要解释空间表象所依附的主体()何以能呈现空间表象,而物自  
身不能呈现这种表象下面将简要分析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康德在形而上学讲义中开始吸收经院哲学家的范畴偶性(accidenspraedicamen-  
)
和可谓述偶性(accidenspraedicabile)之分,并对此作了详细说明康德认为,范畴偶性被理解为实体的  
tale  
偶性,由此是实体中的某种实在的肯定的和依存的东西,是对实在的一种谓述例如,物体的重量温热等  
就是依存物体的偶性,而物体就这些性质而言自身持存可谓述偶性被理解为本质的偶性由于一个事物  
的本质是那种必然属于该事物的概念的东西,因此,这种偶性仅在概念之中例如,一个地方的外形就是一  
种可谓述偶性,因它不包含任何实存性,而只基于表象该位置的纯然形式或方式,由此完全与其质料无关。  
笔者认为,范畴偶性明显指处在范畴下的物体的偶性,这种偶性需要经验性直观提供感觉质料(如重量温热  
),且需要想象力的综合才能呈现出来因此,这种偶性能克服不同外感官提供的感觉印象的不可通约性,  
而将诸感官提供的印象借助纯粹知性概念或范畴的统一性功能,构成为一个单一的物体知觉由此,它们的  
产生是知性概念化的,是依照知性概念的程序(图型法)综合不同感官印象的结果而可谓述偶性则不同,它  
是包含在空间这个所予概念之下的纯直观或形状所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明确把形式和广延视为纯  
,()换言之,空间性是依照直观形式产生出来的,而  
直观形式只存在于空间这个所予概念中。  
就第二第三问题而言,康德从两方面作出回答首先,物质不具表象能力,因表象是生命的特征,而物  
质无生命且生命不能只唯一依赖物质性的身体,也依赖生命原理(灵魂),而生命原理不是物质的其  
,,,与此相应,康德反对斯宾诺莎  
主义,批评他把空间和时间视为物自身的构成性状,视为上帝的性质,由此把万物视为存在于空间中,存在于  
依此两个回答,康德由此认为空间表象为人特有,物自身是非空间性的问题是,若空间及空间  
性特征只是人心中的表象,那么,认识(由此科学)的客观性就成了问题因为,依照康德的说法,认识尽管只  
,对此,笔者认为,康德的遗著可以解答该难题下  
,本文将结合西方哲学史解释自然变化的四种模型和康德的物体理论以太证明学说进行分析,表明在解  
释心灵状态指涉外物成为认识时,康德依照定域因果性进行。  
物体和以太证明的定域因果性基础  
本部分将表明,康德遗著中的物体形成理论和以太证明理论以定域因果性为基础。  
首先,《遗著发展出关于自然物体形成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要形成一种通过其内部和外部的活动  
,在基本结构和外形上限定自身,并经受住其外形所有改变的一种物质,即自然物体物质的内在和外  
在力必须同时发挥作用内在力是吸引力和排斥力,吸引力使得物质的诸部分不会扩散而离开物体,排斥力  
保证诸部分不会因碰撞而扩散至无限远而且,宇宙充满不可压缩无重量不能内聚不可穷尽渗透一切  
及相对人类感官的不可知觉等性质的以太或热质一切来自物体外的力都必须通过以太间的接触,定域地  
,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178ꢀ472  
ImmanuelKantꢀCritiqueofPureReasonꢀ173ꢀ187-188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354ꢀ372ꢀ381-382ꢀ396ꢀ403-405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388ꢀ395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331ꢀ446ꢀ478  
ImmanuelKantꢀNotesandFragmentsꢀedPaulGuyerꢀtransCurtisBowmanꢀPaulGuyerꢀFrederickRauscherꢁLondonꢅCambridgeU-  
niversityPressꢀ2005ꢂꢀ34  
ImmanuelKantꢀOpuspostumumꢀ67  
3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传递到物体中而物体内也充满以太,以太的无限弹性使物体内的各部分保持位置和形状不变,由此成为一  
个自然物体可见,康德通过定域因果性解释自然物体的形成及信息的传播。  
其次,更重要的是,《遗著以太证明部分发展出解释认识的客观实在性和有效性的刺激理论其要  
点如下:因人类不存在上帝的理智直观(这种直观能同时创造其对象),故我们认识的对象最先须从外感官被  
刺激开始;康德通过归谬法证明,因真空不是可能经验的对象,故出自外部物自身的信息须借助充满宇宙的  
光以太的传播才到达我们的身体并刺激外感官,我们才知觉到外物的存在而且,康德对刺激问题的解释同  
样基于定域因果性依照康德的说法,传递信息的光以太只能通过相互间的接触,才能依次将来自外部物自  
身的信息传递给人的感官由此,光以太不能将物自身存在的任何结构信息传给我们,康德认为外部  
物自身的(空间性等)偶性不能流入我们的感官在此意义上,物自身是不可知的。  
综上,康德在遗著中基于定域因果性来解释物体的形成和外部物自身的信息传递这导致其陷入不  
可知论:人类不能认识外部世界尽管如此,康德的思想仍有重要意义。  
基于非定域因果原理重建科学的根基———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  
在康德之前,西方有解释自然变化的四种因果模型:新柏拉图主义模型经院哲学模型原子论的微粒  
论的模型和同种的繁殖模型这些模型不仅用来解释一切自然变化,且用来解释心身和心物关系人的感觉  
的产生虽有关键差别,但它们都共享该核心:自然影响是相似像的传送,在因果作用(包括人的感觉的  
),,依照莱布尼兹的观点,这四种模型都  
是自然影响(流入),其基本观点是实体间有因果性,而莱布尼兹的前定和谐说拒绝实体间的因果作用。  
康德接受这些模型的自然影响观,但他完全放弃其核心思想,坚决否认外物能把其偶性以像的形式流入人的  
感官中,认识与物的符合关系不能这样来理解他由此反对古代哲学家关于概念的真的图像语言论,认为他  
们以一种图像语言包装概念他认为在经验中没有任何与概念(包括因果性)、判断和推理相符合的对象存  
康德由此颠覆了近代科学和哲学将空间性视为外物固有的第一性质的思想,与笛卡尔牛顿洛克等  
前辈视广延为原初的不需解释的性质不同,康德基于非定域因果性对空间性及其数学上的可表达性给出了  
革命性解释他由此表明,微粒论和机械论不能成功解释自然变化,不能说明广延,空间性只有通过实体间  
超距的非接触的非定域因果性才能呈现出来他由此在科学和哲学史上第一次证明了基于定域因果性的  
机械论和微粒论不是说明空间性的正确理论这是他留给科学和哲学的第一个重要启示而且,康德对空  
间性的说明,为基于非定域因果性,并通过拓扑学建立空间性的数学上的可表达性提供了可能。  
第二部分表明,空间性是实体间的诸部分的非定域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提供了说明空间的拓扑结构的基  
因为,如果我们把一个实体S的构成部分视为同时交互作用的点的集合,那么,就可根据构成S的点的  
某个时间t的同时的交互作用来定义S的子集簇T容易证明,存在这样的子集簇T构成S的拓扑由于  
所有实体都由有限交互作用的点构成,在某一时间t,S属于T,且每一点都只与S的某些点同时交互作用,  
S,φ属于T并且,在同一时间t总可有T的有  
限成员之交仍为T的成员,T的任意成员之并仍为T的成员,依照实体S的点的交互作用定义了S的  
拓扑T,由此使得实体S成为拓扑空间更重要的是,依照构成实体S的点的交互作用随时间的变化,拓扑  
空间化的实体S只要满足下述拓扑性质就成为度量空间:S为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T3空间,S为可分  
于是,基于康德的实体的构成部分间的非定域交互作  
,为应用拓扑学解释空间性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这是康德空间性思想的第二个重要启示。  
袁建新康德的<遗著>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232ꢆ238。  
袁建新康德的<遗著>研究》,318ꢆ326。  
EileenOꢓNeillꢀꢑInfluxusPhysicusꢀꢒCausationinEarlyModernPhilosophyCartesianismꢃOccasionalismꢃandPreestablishedHarmonyꢀ  
edStevenNadlerꢁUniversityParkꢅ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Pressꢀ1993ꢂꢀ27-49  
EricWatkinsꢀꢑFromPre-establishedHarmonytoPhysicalInfluxꢅLeibnizꢓsReceptioninEighteenthCenturyGermanyꢀꢒPerspectiveson  
Science6ꢀno1-2ꢁ1998ꢂꢅ136-138ꢀ185  
ImmanuelKantꢀLecturesonMetaphysicsꢀ426  
参见:熊金城点集拓扑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30ꢆ3140ꢆ41143ꢆ147。  
38  
袁建新空间性非定域因果性与科学的根基:康德的空间性思想的启示  
不过,康德空间性学说也留给后世一个巨大难题,即如何说明数学对自然的应用性的问题贝纳塞尔夫  
证明,一切人类知识(包括数学知识)的可能性,都需知者与其所知的对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依照弗雷格等  
哲学家的逻辑主义,数学对象是柏拉图意义上的抽象对象,它们如理念一般存在于空时之外由此,在人类  
与数学对象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逻辑主义根本不能说明数学知识的可能性尽管贝纳塞尔夫针对的是  
0,但该批评在某种意义上也适用于康德,因他对空间性的说明同样未解决数  
(特别是几何学)应用于自然世界的难题因康德认为数学对象只存在心中,数学命题的真及应用的普遍  
必然性和有效性基于空间时间的纯直观,数学认识出自概念的构造尽管他并不像逻辑主义者那样把数  
学对象视为处在空时之外,在此意义上康德能避免贝纳塞尔夫的批评然而,因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数  
学对象及空间性视为空时的直观形式的产物,而刺激人的外感官的外部物自身不在空时之中由此,他无法  
说明作为认识对象的物自身与认知者间的因果联系,无法解释数学知识的可能性,无法避免贝纳塞尔夫的批  
第二部分表明,康德在遗著中试图通过以太证明,来回答出自物自身的信息如何通过光以太传递给人  
的外感官,以解释人的空间表象如何与外物相关成为认识,由此说明数学如何能应用于外部世界但他未成  
,因以太传递给人的只是离散而不连续的信息,由此,我们不能得到外物的任何结构信息换言之,与前辈  
伽利略笛卡尔试图通过解决自然的几何化难题,解释数学(特别是几何学)何以应用于自然世界,由此,与确  
立物理学应用于自然世界的真理性的努力不成功一样,康德试图通过解释空间性来重建近现代科学的根基  
同样不成功依照康德的观点,运用数学产生的所有空时对象和结构只在人心中,数学由此只能应用于人心  
中的对象,而无法应用于外物康德的失败表明,基于光的定域因果性来说明外物与人类感官间的因果联  
,不能解决数学应用于自然的问题遗憾的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运动(逻辑经验主义)未能洞察  
康德的这个难题其最重要代表罗素和莱欣巴赫认为,随着相对论的发现,非欧几何及其在相对论中的应  
,决定性地反驳了康德关于空间的欧几里德几何本性的先天真理性学说他们甚至认为,相对论的发现表  
明物理空间只能通过非欧几何来描述由此,康德的数学哲学甚至其整个理论哲学都被非欧物理空间所反  
罗素和早期维特根斯坦试图通过逻辑原子主义发展出关于命题的真的语言图像论然而,这种理论  
需要假定人类语言的逻辑结构同构于外部实在的逻辑结构,由此犯了康德批评过的概念的图像语言论错误。  
有鉴于此,基于光的非定域因果性,应用拓扑学来解释外物与人的感官间的信息的连续传递的因果机制,并  
说明人类知识的可能性,是康德为科学奠基留下的重大难题。  
2
[责任编辑:]  
PaulBenacerrafꢀꢑMathematicalTruthꢀꢒJournalofPhilosophy70ꢀno19ꢁNovember1973ꢂꢅ661-679  
ImmanuelKantꢀCritiqueofPureReasonꢀ187-188ꢀ630  
CarlPosyꢀOfraRechterꢀedsꢀKantꢄsPhilosophyofMathematicsꢃVolumeTheCriticalPhilosophyandItsRootsꢁLondonꢅCam-  
bridgeUniversityPressꢀ2020ꢂꢀ2ꢀ157  
39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鹏  
ꢃꢃ摘要:随着信任的精神的出版,布兰顿建立了分析哲学的黑格尔阶段”。他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解读  
语义学”,并认为黑格尔完成了那个源自康德并历经塞拉斯的规范性转向”。但布兰顿的解读引起了很大的争  
,诸多黑格尔专家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普遍认为他误解了黑格尔的本意在该书的核心内容即概念本质及  
其规范性的问题上,布兰顿与黑格尔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布兰顿理解的概念既有内容的维度,也有表征的维度,  
还是一种我们在推理实践中掌握的能力;而黑格尔理解的概念却含有理性认识的基本单位事物和思维的自我运  
动及其展开状态等丰富含义布兰顿对黑格尔的解读虽然并不完全忠实于黑格尔哲学的本意,但这种创造性诠释  
却为分析哲学带来了新的可能这一诠释若能进一步采纳批评意见,或许就能形成更加完善和辩证的语言哲学。  
关键词:布兰顿;黑格尔;语义学;概念;规范性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30218  
收稿日期:2022-09-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塞拉斯论推理游戏与规范性”(20FZXB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鹏,,甘肃兰州人,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讲师,E-mailꢅalpent@163com。  
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池塘,布兰顿(RobertBBrandom)新书信任的精神》(ASpiritofTrustARead-  
ingofHegelsPhenomenology)的出版在当代英语哲学界尤其在黑格尔研究圈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然而,  
明眼人会迅速发现:这本以解读黑格尔现象学为名的巨著,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互相发明。  
人们稍作概览,便可发现这一解读的两大特性:非体系性与非形而上学性。  
作为塞拉斯(WilfridSellas)的哲学之,布兰顿继承了塞拉斯哲学的体系性,但他并未在解读黑格  
尔的时候同样照顾到后者的体系性,这是其一其二,其非形而上学性在于置黑格尔哲学当中的思辨性超  
验性维度于不顾,比如强行割裂他所谓的概念实在论与其绝对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布兰顿这样做很容易  
理解,毕竟他跟其他同时代的分析哲学家一样,都持有自然主义的本体论承诺,所以黑格尔的思辨(spekula-  
)
哲学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幅漫画或修辞术,当然这种态度也遭致不少批评但无论如何,布兰顿对黑  
tive  
格尔的解读毕竟创造了重大的理论成果。  
精神现象学作为语义学  
信任的精神是布兰顿多年来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汇总和升华,他将黑格尔的观念论重建为一  
个具有教化意图的语义学,自诩这会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并称此书将开辟一个属于信任的精神的新  
时代。  
布兰顿的解读可谓自成一派,他根本不参考其他人对黑格尔的解读文献例如,他对其同时代且同受塞  
拉斯影响的两位黑格尔专家罗伯特·皮平(RobertPippin)和特瑞·平卡德(TerryPinkard)的作品就不置  
SeeꢅRuthG MillikanꢀꢑTheFatherꢀTheSonandtheDaughterꢅSellarsꢀBrandomandMillikanꢀꢒPragmatics&Cognition13ꢀno1ꢁJan-  
uary2005ꢂꢅ59-71  
Robert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Cambridgeꢅ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  
019ꢂꢀ32  
2
40  
王鹏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一词。《信任的精神所真正假想的对话者乃是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威尔弗雷德·塞拉斯理查德·罗蒂  
(RichardRorty)、唐纳德·戴维森(DonaldDavidson)、约翰·麦克道尔(JohnMcDowell)等分析哲学家因  
,他屏蔽了传统对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那些新柏拉图主义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或新斯宾诺莎主义的解  
读模式,转而强调黑格尔的精神(Geist),实际是一种奠基于规范语用学之上的推理语义学,这种语义学正是  
他自使之清晰》(MakeItExplicit)以来历经20多年仍不断拓展和修正的主要观点这一理论继承了塞拉  
斯对于概念的功能性或语用性理解,同时扩展了塞拉斯对于康德的理解,即康德开启了规范性转向,并认为  
黑格尔完成了这种规范性转向总体而言,布兰顿将精神现象学诠释为一个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叙事。  
他坦言:“我用自己所偏爱的术语而不是他的术语来表达观点,并且忽略了其它一些他所思考的东西,这些东  
西对我来说似乎是题外的,而且也会潜在地偏离他核心的哲学贡献。”①  
那么,在他看来,黑格尔的核心贡献到底是什么呢?  
布兰顿认为,黑格尔的核心贡献正是推论活动的本质以及事物由于参与这种活动所展现的那种概念内  
简言之,精神现象学的主题是概念内容,而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在于对概念的全新设想,即任何  
具有概念内容的东西都跟其他东西处于规定的否定”(determinatenegation)中介”(mediation)的关系  
当中布兰顿指出,凭借规定的否定”,黑格尔意指实质的不相容性”(materialincompatibility),即概念之  
间的排斥关系;凭借中介”,黑格尔意指实质后承”(materialconsequence),即概念之间的蕴含关系;这种  
对于概念内容的设想是非心理主义的,即不涉及我们掌握或理解事物的心理活动他进一步表明,(主观的)  
思想处在这种不相容和后承关系之中,(客观的)属性或事态亦处在相应的关系之中不过,在客观的事态  
之间所具有的此类关系,与在主观的思想或判断行为之间所具有的这类关系并不相同:前者处在真势(al-  
)
模态当中,后者处在道义(deontic);,关  
thetic  
系却密切相关,它们是同一概念内容的不同形式布兰顿认为,这种形式与质料的二元结构支撑起黑格尔对  
推论实践当中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事态之间的关系作出表明性解释,而这种解释承诺了一种概念实在论,它认  
为世界总是已经处在概念的外形之中,而这并非由于任何主体的活动。  
因此,布兰顿把精神现象学理解为一部语义学,并将黑格尔解释语义内容的方式理解为语用学不  
,这是一种广义的语用学,即认为授予行为态度和语言表达以概念内容的东西,正是它们在其主体所参与  
的实践当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个授予主观态度以概念内容的功能系统,必须被当作一种用来理解客观事态  
之概念内容的东西这个功能系统不仅包括单个主体内部的知觉思想和意向行为,还向外拓展至多个主体  
所参与的社会实践网络,而且包括了这些实践的历时性维度:既向后回溯至它们的历史先例,也向前期待它  
们的未来发展这就是他所刻画的广义的语义功能主义或实用主义语义学。  
那么,黑格尔何以能发展出这种广义的语义学呢? 布兰顿指出,康德的两个关键想法帮助黑格尔确定其  
讨论议程。  
第一个想法:除了那些描述和解释经验发生的概念之外,还有一些扮演独特表明角色(expressiverole)  
的概念,它们清楚地表明了那些使描述和解释得以可能的框架之特征这些概念被康德称作纯粹知性概  
”,它们就是黑格尔所谓思辨的”(speculative)、逻辑的或哲学的概念之前导换言之,黑格尔的此类概念  
就相当于康德的范畴”,元概念”,它们表明了”(express)那些位于底层的规定性的(determinate)概念  
的用法和内容而这些元概念,在布兰顿看来,正是他所刻画的真势模态概念道义规范概念”。  
布兰顿认为,德国观念论的巨大创举就是发明或发现了这一类元概念”,它们使得思考自我意识得以可  
因此,布兰顿采取了一种对于精神现象学语义下行”(semanticdescent)的解读策略,也就是把关  
于意识的各种形状”(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绝对知识)之优缺点的论断,当作我们理解各种日常  
规定性的经验性的概念之用法和内容的论断这样一来,布兰顿的黑格尔理解底层的规定性的概念之规  
定性(determinateness)就是凭借规定(或确定)它们内容的过程来完成的这个规定过程就是精神现象学”  
Robert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636  
Robert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636  
4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所说的经验”(Erfahrung),而这种被规定的内容则清晰地表明了正当应用这些概念的规范跟康德的先验  
进路和卡尔纳普(RudolfCarnap)双阶段结构不同,布兰顿的黑格尔解读认为,这个经验过程既是运用  
这些规范,同时也是建立这些规范的过程如果往回看,那么该过程就是一种发现”,人们逐渐发现何种规  
范隐蔽地支配着我们对概念的使用;但如果往前看,这同一个过程便是一种发明”,即一个渐进地规定(确  
)概念内容的过程:通过在新环境中使用概念,人们逐渐使那些不那么确定(规定)的概念内容愈发确定。  
因此,理解一个规定性概念内容的唯一办法,就是理性地重构一个在表明性方面渐进的规定其内容的历史。  
以这种眼光来看,“精神现象学就是一个重构思辨性概念的内容(是如何)被规定(或确定)的历史过程;而  
逻辑学则是一个重构逻辑概念的内容被规定的历史过程。  
康德第二个启发了黑格尔的革命性想法,就是强调推论意向性在本质上的规范性特征康德所开启的  
规范性转向在于,他把判断和意向行为当作是我们要为之负责的东西首先,康德把判断当作是统觉的最  
小单位,分析哲学与其一致弗雷格认为思想是具有实践效力的最小单位,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句是语言游  
戏的最小步骤其次,传统观点认为,概念是判断中的一个单位,而判断是对概念的运用布兰顿却指出,是  
康德扭转了这种看法,把概念理解为判断的功能”;而黑格尔则更进一步地建构转换和发展了康德的革命  
性想法,他给康德的规范性又加上了两个维度,即社会性和历史性黑格尔通过(相互)“承认来表示他对规  
范性(即概念之规范维度)的社会性解释,并通过回忆的合理性来表示他对规范性(即概念内容之表征维  
)的历史性解释更重要的是,康德对规范性的理解受其先验观念论影响,有很大的缺陷;是黑格尔把规范  
性重新拉回地面,并将其理解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权威与责任作为规范性地位被他理解为多个主体之规范性  
态度的产物,这些主体在实践上将彼此当作具有权威的或要负责的主体因此,布兰顿将黑格尔的这种解读  
策略称作:“所有先验构造都是社会建构。”②  
以上就是布兰顿解读精神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当然,这一解读引发了巨大争议。  
布兰顿解读黑格尔所引发的争议  
早在信任的精神正式出版之前,布兰顿对黑格尔的解读就已引发一系列争议这些争议随着这一巨  
著的成型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2014年召开的一场研讨会上,十多位专家针对当时还是手稿的信任  
的精神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根据这次研讨的成果,读布兰顿:<信任的精神>》,并汇总历年来布兰顿所  
获的批评,可以发现:这些批评主要来自那些久负盛名的黑格尔专家,包括皮平平卡德斯蒂芬·霍尔盖特  
(StephenHoulgate)·(TomRockmore)·(CharlesTaylor)·(Paul  
Redding)因此,这些批评主要是为黑格尔辩护的,普遍认为布兰顿对黑格尔的诠释离黑格尔的本意过  
这些批评并非空穴来风,不仅因为当代读者有权获得一种对黑格尔忠实且准确的解读,而且黑格尔哲学  
的确仍有许多可供借鉴的价值除了这一共同特征,这些批评有两类:第一类是总体批评,针对布兰顿解读  
黑格尔的策略目标篇章设置核心论点等;第二类则是具体批评,针对某些章节或内容,考察他的解读是否  
成立因篇幅所限,笔者综述几份具有代表性的总体批评。  
在总体批评当中,态度最激烈且批评力度最大的,当属洛克摩尔(TomRockmore)。他认为,布兰顿对  
黑格尔的解读不仅严重偏离了黑格尔本人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关切,还牵强地利用了蒯因和塞拉斯的理论。  
比如,布兰顿错误地类比黑格尔与蒯因的整体论,还利用了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来类比黑格尔对经验主  
义的批判等,因此布兰顿与黑格尔在语义学上的理论是不可调和的他甚至激愤地说:“布兰顿总是或几乎  
总是,通过主流分析哲学家的视角解读黑格尔,实际上是蒯因和塞拉斯(还有基尔伯特·哈曼和其他人),他  
从未或几乎从未直接读过黑格尔。”这一批评太过尖刻,稍显意气用事,我们不再细究。  
根据布兰顿的论述,卡尔纳普和康德式的双阶段结构的解释认为:人们先规定了意义,然后经验再指示哪一种对意义的使用会导致真的理  
第一种活动是先于和独立于经验的,而第二种活动则被经验所约束并依赖于它参见:RobertBrandomꢀTalesoftheMightyDead  
HistoricalEssaysintheMetaphysicsofIntentionalityꢁCambridgeꢅ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2ꢂꢀ214-215。  
这种说法出自JohnHaugeland,参见:RobertBrandomꢀTalesoftheMightyDead HistoricalEssaysintheMetaphysicsofIntentionalityꢀ  
2
16ꢔRobert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12。  
TomRockmoreꢀHegelꢃIdealismꢃandAnalyticPhilosophyꢁNewHavenandLondonꢅYaleUniversityPressꢀ2005ꢂꢀ113  
42  
王鹏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同样持激烈批评态度的是霍尔盖特他指出,布兰顿对精神现象学的重构很成问题,他没有公平地对  
精神现象学以及它与思辨逻辑的关系他还指明,布兰顿通过解读黑格尔所阐发的都是他自己关于认  
知和行动的观点,而许多他归之于黑格尔的观点,其实都来自维特根斯坦塞拉斯和罗蒂(RichardRorty)。  
具体而言,第一,黑格尔哲学始自其思辨逻辑(发端于逻辑学,展开于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这一逻辑考察了  
存在与思维的基本范畴,因此是一种本体论的逻辑,而非布兰顿所说的概念实在论”;另外,“逻辑学中的概  
念是纯粹的而非经验的概念,它们本就是底层的概念(而非元概念),因为它们解释了存在意味着什么他接  
着指出,“精神现象学引导普通意识到达思辨逻辑的境界,即意识不再把认识的对象当作其对立面,而是克  
服二者之间的差别克服普通意识与思辨哲学之间的对立颠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明确界限,最终达到绝对  
知识因此,“精神现象学只是通往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怀疑论的阶梯(ascepticalladder),而非(布兰顿认  
为的)黑格尔最重要的哲学观点第二,他指出,布兰顿对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关系的理解是错误的。  
逻辑学展现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必然性范畴的先天推导过程,它以逻辑的形式重构了从巴门尼德到黑格尔  
自己的哲学史可布兰顿却将它理解成了仅仅是范畴的可能发展,因为他否认逻辑是先天的和必然的,曾  
公开蔑视合理性必须是怎样的先天模型,而且主张任何对于认知的元概念条件的重构,都向可能的修正  
敞开大门第三,布兰顿是实用主义者,主张概念与规范都是由承认与回忆的社会历史实践建构的,而黑格  
尔认为逻辑概念是内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只能凭先天的推导所得。  
平卡德的批评稍显温和,他将信任的精神描述为一种先验探究,旨在弄清对于世界的概念性表征的可  
能性条件他指出,布兰顿拒斥对概念性表征的超客观和超主观的理解,并将其理解为既由我们所建立的同  
时亦是客观的东西然而,平卡德反对这种费希特式的超验主义(Fichteantranscendentalism),因为它缺乏  
关于生命的真实理解因此,布兰顿的解读只能算是一种寓言式的解读,是一种具体的处于历史境遇中的  
生活方式的崩溃所导致的产物布兰顿拉平了黑格尔宗教历史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理性或能动性,这种  
自然化的处理只保留了黑格尔哲学的两个维度———历史性和社会性,而丧失了宗教性和传统性平卡德说  
,现代行动者概念是一种西方传统的历史产物若不将这种行动力简化为自然主义的功能,或回归自然/  
,便在其书评中,他批评布兰顿虽将重心放在意识和  
自我意识之中,却没有理解黑格尔为什么要从意识过渡到自我意识”。这远非布兰顿所认为的只是转  
换焦点”,而在于意识自身不能维系其自身,必须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平卡德还指出,布兰顿用规范性态  
度与规范性地位的二分处理自我意识很不妥,因为黑格尔还将自我意识界定为欲望”,并通过主奴辩证  
来解释它的实现而布兰顿却把主奴辩证法解释为某种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和遵循规  
则论证的东西,很不准确。  
皮平指出,布兰顿对规范性的理解与黑格尔非常不同不论是对规范的历史性还是对规范变化的阐释,  
都不符合黑格尔所理解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第一,布兰顿认为规范是从无规范的空洞之地产出的,而黑格尔  
认为规范是历史地形成的,从来没有一个无规范的情境,只有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第二,皮平认为布兰  
,第三,布兰顿将主奴辩证法简化  
为给出与要求理由的游戏,忽视了黑格尔通过殊死搏斗而获得承认的论述第四,布兰顿利用普通法模型⑦  
说明规范传统的连续性及变化的做法,只能用来补充黑格尔对权力机构之权威性的论述,与黑格尔对权力机  
StephenHoulgateꢀꢑ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ꢅAReadingofHegelꢓsPhenomenologyꢀꢒNotreDamePhilosophicalReviewsꢀ  
Arpril14ꢀ2000ꢀhttpsꢅꢄꢄndprndeduꢄreviewsꢄ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s-phenomenologyꢄ  
Robert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659  
TerryPinkardꢀReadingBrandomꢅOnASpiritofTrustꢃedGillesBouchéꢁLondonandNewYorkꢅRoutledgeꢀ2020ꢂꢀ118  
TerryPinkardꢀꢑBookreviewꢀ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byRobertBrandomꢀꢒMind129ꢀno515ꢁJuly  
2020ꢂꢅ993  
RobertBPippinꢀInteranimationsReceivingModernGermanPhilosophyꢁChicagoandLondonꢅ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15ꢂꢀ  
45  
RobertBPippinꢀInteranimationsReceivingModernGermanPhilosophyꢀ47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ꢃ564  
4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五,皮平批评了布兰顿语义下行的解读策略布兰顿认为  
康德和黑格尔关注的是思辨元概念被确定(规定)的过程,并试图将这一洞见转入底层的经验概念之中但  
布兰顿误解了黑格尔的否定”,后者认为否定的本质在经验自身中,而非输入经验中,因此概念的发展是自  
主的,(不是由发现意外的不一致所驱动的)”。  
以上批评,无论篇幅还是影响都较大,值得布兰顿与他的支持者认真对待而笔者将在此基础上给出自  
己的批评。  
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之本质  
到目前为止,在分析哲学中有三股主流的概念理论:概念作为心理表征(mentalrepresentations);概念  
作为能力(abilities);概念作为抽象的对象(abstractobjects),比如弗雷格所说的意涵(senses)。显然,布兰  
顿反对把概念理解为心理表征因为,作为塞拉斯的弟子,布兰顿继承了塞拉斯的心理唯名论,他反对心理  
实体;再加上他又是罗蒂的弟子,同时也继承了罗蒂的反表征主义,因此他无法把概念看作是心理表征当  
,布兰顿也不会直接把概念等同于能力因为他的语言哲学奠基于塞拉斯的语言哲学,而塞拉斯把思想当  
作是和语言同构的,因此不会只把概念当作是一种跟语言结构和规则没有关系的能力”,布兰顿在这一点上  
也是如此那么,布兰顿对概念的界定似乎只能落入第三个范畴:“抽象的对象”。  
第三种观点中最常见的,就是把概念当作语词的意义(meaning)或内容(content),最为著名的代表就是  
弗雷格的意涵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概念作为意义在思想(或语言)与指称之间居间调解一个没有指称  
的语言表达式,不一定就没有意义,比如金山而同一个指称也可有不同的意涵,比如晨星和暮星因此,每  
个意涵对于其指称都有一个独特的视角这是一种呈现模式,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征指称比如鲁迅是  
周树人”,在这个句子中,“鲁迅周树人对同一个人的呈现是不同的那些把概念当作是意涵的哲学  
,主要强调的就是意涵的这种特点。  
那么,布兰顿是在意涵的意义上理解概念吗? 并不尽然布兰顿对概念的理解继承并发展了塞拉斯  
的功能主义语义学(也跟康德和黑格尔有关),认为所谓概念就是规范地调解推理的那种东西;概念并不能直  
接被理解,只能通过推理来理解,而这些推理的规范是我们在语言实践当中默会的”(implicitpractical  
know-how)换句话说,我们是在做推理的实践中掌握概念的含义的在这个意义上,布兰顿对概念的理  
解并不同于以上三种主流观点的任何一种,而是以其独特的实质推理语用语义学融合了这三种理  
:概念既有内容或意涵的维度,也有表征的维度,还是一种我们在推理实践中所默会的能力最终,我们应  
该把概念理解为用实践性术语所表达的东西,这个实践性维度(包含了规范性维度)就是布兰顿所认为的不  
能被还原为自然主义术语的维度。  
可以说,在经过了20世纪初语言的转向和20世纪50年代分析哲学内部的实用主义转向或语用学转向  
之后,当代分析哲学(不止布兰顿)已经不再把概念理解为那种实体性的或观念性的东西,甚至不能再以东  
西(item)、事物(things)、柏拉图式理念的眼光来界定概念,而是把概念刻画为语言活动和意象活动的功  
用法和规范(规则)。然而,语言的转向之前(并非由瑞丁所刻画的黑格尔的语言转向),黑格尔是  
怎么刻画概念之本质呢?  
黑格尔对概念的理解与布兰顿或一般意义上的分析哲学家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几乎无法在不了解黑格  
尔哲学的系统性和其形而上学(含辩证法)的前提下理解他所说的概念(Begriff),因此,现在我们必须摒弃布  
兰顿的那种非体系性非形而上学的黑格尔解读策略,以忠实的态度还原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对概念的本质的刻画主要集中在精神现象学逻辑学之中跟布兰顿所说的完全不同,黑  
格尔并不想在这两类著作中展示对于思辨性概念和逻辑概念的语用分析,他的初衷在于建立一个科学的哲  
RobertBPippinꢀInteranimationsReceivingModernGermanPhilosophyꢀ60  
RobertBPippinꢀꢑReadingBrandomꢅOnASpiritofTrustꢃꢒ18  
RobertBrandomꢀMakingItExplicitReasoningꢃRepresentingꢃandDiscursiveCommitmentꢁCambridgeꢅHarvardUniversityPressꢀ  
1994ꢂꢀ25  
PaulReddingꢀAnalyticPhilosophyandtheReturnofHegelianThoughtꢁCambridgeꢅ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ꢂꢀ11  
44  
王鹏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学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概念”。因此,《精神现象学的本意并不是重构规定概念内容的历史过程,  
因此,按照黑格尔的初衷,精神现象学并非属于语言  
哲学的范畴,而是属于科学哲学的范畴,或退一步讲,它属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范畴根据黑格尔在现象  
逻辑学中的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概念的几层含义。  
第一,在认识论层面,概念是一种认知方式,属于理性认识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德语动词形式是begrei-  
,指把握或理解名词形式Begriff对应英语中的conceptconception”,指思考的能力在黑格尔  
fen  
之前,埃克哈特用它指一个事物在思想中的表象”;康德用它来跟直观(intuition/Anschauung)相对,指共同  
的表象(universalrepresentation/Vorstellung);对于黑格尔,Begriff既非专指共相,也非专指表象,因此常  
被译作英语中的notion但不管怎样,“概念在黑格尔所处的时代,通常指一种理性的或抽象的认识方式。  
精神现象学当中,黑格尔所要呈现的是科学或知识的转变(或形成)过程,那么在他看来只有概念能够完  
成这个任务(把握绝对),而不是感受和直观他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写道:“真理的真实形态取决于科  
学性,———或者换个同样意思的说法,真理唯有在概念那里才获得它的实存要素。”在这个意义上讲,概念  
指的是与感觉表象直观灵感或诗意思维等非理性思维所相对的理性的认知方式和活动逻辑学当  
,黑格尔把概念直观”、“感觉”、“表象相对,他说道:“所以大体上我们可以说,哲学是以思想范畴,  
或更确切地说,是以概念去代替表象。”此外,他用概念来命名逻辑学的第三部分即概念论,它与存  
在论本质论相对;概念客体客观性相对,后者是对概念的实现;另外他还用概念判  
相对(在判断中概念一分为二),推理相对(通过推理,概念与自身统一)。  
进一步说,黑格尔之所以会在认知层面赋予概念如此丰富的意涵,是因为他要突破康德以来的概念  
”:自我或知性(康德所谓概念的机能)面对着一个对象的世界,并通过直观将其获取,而为了处理对象,自  
我从它们之中抽象出一个概念的领域;因此,概念既不同于使用概念的自我,也不同于被概念运用于其上的  
对象,而且概念之间也互不相同但黑格尔指出了如下几点。(1)概念与自我并无明显界限因为没有概念  
就没有自我或知性;同理,若没有自我,也不会有从感性杂多当中抽象出的概念正如黑格尔在与友人的信  
中所言,说概念是知性在思维中所使用的工具(Hülfsmittel),就如同说咀嚼和吞咽食物仅仅是吃的工具,似  
乎知性在思维之外还做了许多其他事似的(2)概念与对象也无明显界限因为概念构成而非仅仅限制  
对象,这些对象例示概念;没有一个对象是完全未被概念规定的就连概念与外在对象的区别本身也是一个  
概念或一种概念建构概念超出其自身,正如共相将其自身殊相化为共相殊相与个别自我没有非概念的  
达到对象的方式,因为直观和感知尽管不同于概念思维,但其实已被概念渗透。(3)概念之间也非截然区分。  
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辩证的互相交融的体系,不能以零敲碎打的抽象方式获取在这体系的底座有一个终  
极概念,它在逻辑学中展开自身,形成了世界与自我的本质。  
可以发现,除了与分析哲学共享的三涵义(表征能力和抽象对象)之外,黑格尔概念其他更为丰富的  
含义已然丧失,包括布兰顿也不再沿用虽然,先哲往事以来,布兰顿在解读黑格尔时,每每拿出自我”  
概念作类比,甚至借此概括出了黑格尔的观念论者的论题”(idealistthesis),概念的结构和统一与  
自我的结构和统一是相同的,并将它与黑格尔的语义的实用主义论题(semanticpragmatistthesis),即  
概念的使用决定了它们的内容统一起来;但是,布兰顿的这种类比显然并不符合黑格尔的意思因为布兰  
顿指出,这两个论题的联系在于,我们可以用自我与共同体的关系来说明概念的应用:自我若想成为自我,他  
必须取得共同体的承认,而这个共同体是他首先承认的比如,一个人要想成为象棋高手,他就得取得象棋  
高手们的承认,而象棋高手们之所以是象棋高手,也是首先得到了此人的承认因此,自我的建立就是源自  
这样一个相互承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自我与共同体的权威是同时建立的概念的应用也同样经过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18译文笔者有改动。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4。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40。  
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BriefevonundanHegelꢃBandI1785-1812ꢁHamburgꢅFelixMeinerVerlagꢀ1969ꢂꢀ389  
RobertBBrandomꢀTalesoftheMightyDead HistoricalEssaysintheMetaphysicsofIntentionalityꢀ210  
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一过程:人们通过判断把某个殊相放在共相之下(比如这是红色的),这个过程既建立了共相的权威,也同  
时建立了殊相的权威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相互承认相互接纳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是在人们  
使用概念的历史中不断完成并不断调整的,概念的内容和制约概念使用的规范都在历史地演进着。  
很明显,布兰顿对自我概念的类比恰恰违背了黑格尔自我与概念并无明显界限的观点尽管他  
批判康德和弗雷格对概念的静态理解,即把概念内容的规定性当成是具有清晰完整的边界属性但他还  
是未能突破康德的那种主客二分形式与质料二分感性与理性二分概念之间乃至事物之间截然区分的知  
性思维普通意识”,他尚未进入辩证思维”。因为在黑格尔看来,概念运用的过程,根本没有主客二  
”,表面看来是自我或思维()在使用概念(),实际上概念亦在使用自我或思维,若用康德在纯粹理性  
,换言之,概念通过自我展开自身,与对象关联,并最终  
回到自身论及此处,我们就得看看黑格尔概念之形而上学含义了。  
,
第二,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概念指的是事物和思维的自身运动,且这种运动即是科学”。精神现象  
,黑格尔用实体即主体这句著名的宣言来表达他对这种运动之科学性(即体系性逻辑必然性有机  
自组织性内在联系性)的理解他写道:“纯粹本质性的这个运动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性的本性。  
作为各种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个运动就是内容自身走向一个有机整体的必然性和扩张过程。……通过概念  
的运动,那条道路将按照一种必然性把意识的完整世界包揽进来。”类似的表述比比皆是,科学只能通  
过概念自己的生命才能形成一个有机体再如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承担起概念的劳作这份操劳要求  
我们去关注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关注诸如自在存在’、‘自为存在’、‘自身一致性之类单纯的规定这些单  
纯的规定是一些纯粹的自身运动,科学的存在基于概念的一种自身运动,等等大逻辑,黑格  
尔指出,科学的开端就是概念,以及概念的全部环节,即思维规定。  
,
可以说,《精神现象学描述的是经验性概念(包含经验)所自身开展的运动,逻辑学描述的则是纯粹  
概念或逻辑概念自身开展的运动为了更进一步解释形而上层面的概念”,我们要明白黑格尔辩证法的核  
心思想,即规定的否定或否定之否定,而这正是被布兰顿所严重误解的术语概念之所以能自身运动,是因  
为其内容(即规定性)当中就具有否定性”。黑格尔写道:“那个使得概念自己引导自己前进的东西,是概念  
在自身内具有的否定性(Negative);这个东西构成了真正的辩证因素。”规定的否定指的就是一个概念在  
规定(肯定)其自身的同时还否定其自身,那个肯定的力量让它保持当前的状态,而那个否定的力量让它超出  
当前的状态,迈向下一个环节;它是黑格尔用来描述概念(含事物)自身运动或一事物(范畴)被另一事物(范  
)所取代的机制正如他所言:“在概念式思维那里,否定性事物隶属于内容本身,不管是作为内容的内在  
运动和内在规定,还是作为这些运动和规定的一个整体,都是肯定性的就它被领会把握为一个结果而言,  
否定性事物产生于这个运动,既是一种特定的否定性事物,同样也是一种肯定性的内容。”因此,这种规定  
的否定,不是对外在于它的其他概念的否定,也不是彻底的否定,因而又被黑格尔称作扬弃(aufheben)。绝  
(Absolute)或任何具体的事物生命乃至概念自身,其自身内部就有差异(或矛盾),这种差异可被理解为  
否定性。“规定的否定就是事物被其内部差异(矛盾)所推动,逐渐克服其内部差异,扬弃一切差别和外在对  
,最终回归自身(即符合其概念)的过程对于辩证法的这种普遍性,黑格尔在小逻辑中写道:“举凡环绕  
着我们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认作是辩证法的例证我们知道,一切有限之物并不是坚定不移,究竟至极的,而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6  
ImmanualkantꢀThecritiqueofpureReasonꢀedandtransPaulGuyerꢀAllenW WoodꢁCambridgeꢅ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98ꢂꢀ41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2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33译文笔者有改动。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37。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45页  
黑尔格逻辑学》,先刚译,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二版序言15。  
黑格尔逻辑学》,3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38。  
46  
王鹏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毋宁是变化消逝的而有限事物的变化消逝不外是有限事物的辩证法有限事物,本来以它物为其自身,  
由于内在的矛盾而被迫超出当下的存在,因而转化到它的反面。”①  
因此,当布兰顿用实质的不相容性来代表黑格尔的规定的否定,当他用实质后承来代表中介”  
,他彻底误解了黑格尔对概念内容之辩证运动的理解;他把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具有客观实在性)降格为了  
形式逻辑(只具有主观规则性),即便他试图为这种逻辑之形式注入了他所谓的实质(概念内容)。布兰顿说  
:“实质的不相容性或亚里士多德式的矛盾(contrariety):就是排斥关系,也就是在三角形和圆形作为模型  
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铜和铝作为金属种类之间的关系。”然而根据上文的论述,黑格尔所说的规定的否  
不能等同于布兰顿所说的实质的不相容性”,后者实属亚里士多德的非矛盾律”(lawofnon-contradic-  
)
也许,布兰顿受了流俗的黑格尔解读的影响,认为他否认了非矛盾律”。可事实上,黑格尔从来没有  
tion  
否认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黑格尔所说的矛盾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contradictioncontrariety,而  
contrariesopposites(德语是Gegensatz),通常中文将其翻译为对立统一中的对立对立面”。这  
对立矛盾不仅发生在概念或事物之间,也存在于它们自身内部因此,我们不能像布兰顿那样,将  
规定的否定仅仅理解为:当事物或其概念内容被规定的同时,就不再(即否定)是其他事物了例如,“”  
被规定的同时,它就否定了”,因而跟处在实质的不相容性关系中但从黑格尔的角度看,布兰顿理  
解的这一层只是事情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自身内部就有”(即规定性)、“非铜以  
铜与非铜的差异”(这种差异即是否定性),“总是不断向非铜过渡,然后转化为其对立面非铜”,而  
非铜还会朝着下一个环节迈进,最终在的概念(即人对铜的正确反映)中重建其自身同一性这才是  
规定的否定之扬弃内涵。“本身如此,“的概念亦是如此。  
布兰顿还说道:“通过中介’———一个受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中项(行使促进推理的作用)所启发的术  
———黑格尔意指实质后承的虚拟性上稳定的关系(subjunctivelyrobustrelations):就像三角形之于多边  
铜之于导电体一类的蕴含关系。”但是,黑格尔所谓的中介(Vermittlung),不仅有三段论之中项词的  
意味,有认识论上非直接性(指需要证据推理)的含义,有语义学上布兰顿所谓推理表达(或连接)”(infer-  
entialarticulation)的意思,而且还有宗教上的含义比如,上帝通过中介展示自身,即通过大自然之造化;  
再比如,上帝通过中介(《圣经》、牧师神父等)与人沟通也即是说,中介者作为推理”(Inference/Schluss)  
的中项词将上帝和人统一起来除此之外,黑格尔的中介还有概念(或事物)与其自身概念与其对立面既  
对立又统一的动态关联含义任何截然对立的两个术语都需要中介,国家个人需要市民社会作  
为中介将它们用推理的方式统一起来,“普遍个别需要特殊作为中介将它们用推理的方式统一  
起来,等等这种中介可以是物理的,比如一颗橡子是无中介的,但橡树却经过一个成长的过程而被中介;  
中介也可以是认知的,比如我对于我自身之存在的知识是无中介的或直接的,但我对于上帝的知识却是被  
中介的或推导出的;“中介还可以是(黑格尔式)“逻辑的”,比如纯粹存在是无中介的(直接的),但本质却是  
经过一个逻辑过程被中介的;就连中介直接性这两个概念本身的对立统一也需要中介,经过中介  
的直接性”(mediatedimmediacy)。显然,黑格尔的中介跟他的概念整体论和辩证法相关,也即是跟他对  
事物的概念化和对推理的客观化外化的处理方式有关:事物的发展就是其(概念)一分为二(判断),  
再由二合一(推理)的过程布兰顿将中介理解为推理表达(或连接)”固然有其道理,但也损失了它超出  
语义学和形式逻辑范围的客观含义因为,黑格尔大写的推理(INFERENCE),不是概念使用者(即主体)  
做出来的推理,即主观推理(subjectiveinference),而是概念自己作出的客观推理,它不是以命题的形式作出  
,而是对普遍特殊和个体的统一因此,黑格尔的概念本身就具有能动性,它们通过反思自身和中介推理  
而自我运动,即使这种客观意义的推理能被布兰顿主观推理所挪用,也必定失去了它的形而上特性:所  
有事物皆是推理,因为每一事物都是一个普遍的种下面的特殊的属之中的个体因此,布兰顿对概念关系  
黑格尔小逻辑》,179。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2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2  
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理解,在黑格尔主义看来,仍是康德式的知性思维,即是固定的静止的范畴表一般的僵死物,只不过给它  
的底座安上了一对实用主义的滑轮(即语言实践以及它所形成的习俗)。  
可以说,这个层面上的概念依托于黑格尔自身的形而上学和方法论,即他的思辨哲学和辩证法,而分  
析哲学具有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背景,并将形式逻辑(包括数理逻辑)作为其方法论,必然会拒  
斥这种似人一般能动的概念”。况且,布兰顿在他的解读中也从未对概念的自身运动或辩证法做过准确的  
评价。  
第三,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概念指事物或思维的内在运动已经展开或完成的状态(即自为的或自在自为  
),而不是开始潜在或未展开的状态(即自在的),也就是指事物的本质或现实性状态(Wirklichkeit)。黑  
格尔的名言凡是合理的才是现实的”,合理指合乎理性”,这个词跟精神的概念的基本是同义词黑  
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写道:“唯有精神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它是一个本质或一个自在存在者,———它置  
身于各种情况里面,自己规定着自己,既是一个他者存在,也是一个自为存在———是一个在规定性或外在存  
在中仍然停留于自身内的东西换言之,它是一个自在且自为存在着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只有达到概  
念性的东西才是合乎理性的,也才是现实的;只有当事物完成自身运动的时候,当它实现出自己的本质的时  
,它才是现实的,而事物的本质正是它们的概念(内在规定性)。  
黑格尔有时还把这个意义上的概念等同于上帝”。上帝从无到有创造世界,表达的就是概念自我实  
现为一个既不同于自身又等同于自身的客体因为世界作为整体,它是无以为靠的,它只能依靠自身的本质  
及发展,因此它必须符合自己的概念换言之,世界的本质是由逻辑概念(或理念)先天地规定和推演出的。  
他还认为,概念就是目的,是自然本身的目标或终点在这个意义上的自然绝非分析哲学所效仿的自然科  
学之自然”(那是把自然对象化祛魅之后的结果),而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自然”,也就是黑格尔所继  
承的自然”。因此,黑格尔说道:“但是亚里士多德已经把自然界规定为一种合乎目的的行动,实际上,目的  
是一个直接的事物,一个静止的自己推动着自己的不动者,而这就是主体。”总之,黑格尔的概念具有远  
比布兰顿的解读更丰富更形而上也更辩证的内涵。  
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规范性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按照其最初的标题乃是意识经验的科学”。布兰顿赋予黑格尔的经验以一种  
新的含义,作为一个单独过程的经验观念,它同时就是概念规范的应用和建立因此,当布兰顿把精  
神现象学理解为一部基于规范语用学进路的语义学时,他真正探讨的是规范性的起源问题而对布兰顿来  
,“所有规范都是概念规范”,因为人类所有的意向性行为(无论认知判断还是语言实践)都是因为本身是  
概念的或具有概念外形所以才具备可理解性”,因而也都是受概念规范所约束的这正是布兰顿解读黑格  
尔所得出的概念实在论的一个主要观点。  
那么,对布兰顿来说规范性的来源到底在哪? 或者换个问法,概念规范究竟是如何建立的呢? 回到我们  
第一节所说的那条口号所有先验构造都是社会建构”,针对布兰顿这一挪用豪兰德(JohnHaugeland)的表  
达式,但继承于其老师罗蒂的实用主义观点,皮平批评说,布兰顿想将哲学家都变成社会历史学家,因此他  
将这种观点冠之以布兰顿式的社会主义”(Brandomiansocialism)的标签,不可谓不准确。  
在布兰顿看来,规范不是被先天地建立的,也就是说,规范不是所予的,也不是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定(规  
范不完全是客观的,尽管它有客观性维度),而是人类实践活动后天的产物因此,他不满足于康德(包括某  
种程度上的塞拉斯)对于规范本源的先验主义进路,而援引黑格尔来完成康德的规范性转向展开来说,布  
兰顿的黑格尔解读,是将规范从康德先验化的理解拉回地面”,即将其自然化,并把它从单个主体内(intra-  
personal)的理解(即自律模式)拉回到主体间(inter-subjetivity)或人际间(inter-persnonal)(即相互承认模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16。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14。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568  
JohnHaugelandꢀDaseinDisclosedJohnHaugelandꢄsHeideggerꢀedJosephRouseꢁCambridgeꢅHarvardUniversityPressꢀ2013ꢂꢀ718  
RobertPippinꢀInteranimationsReceivingModernGermanPhilosophyꢀ44  
48  
王鹏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前者可当作布兰顿的黑格尔解读对康德规范性概念的历时性处理,后者可视作共时性处理这样一来,  
布兰顿的黑格尔解读就为规范性添加了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双重维度借此,布兰顿的黑格尔解读便将塞拉  
斯先验的理由空间改装为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历史演进着的精神王国”。布兰顿更进一步指出,这个支配  
我们推论实践的规范,就是一种教化(Bildung)。如此一来,黑格尔所提供的精神现象学就是一种具有教  
化意图的语义学。  
具体展开而言,早在2007年的伍德里奇讲座(WoodbridgeLectures)当中,布兰顿就指出:“黑格尔主要  
的创新在于这种想法:为了紧跟康德对于心灵意义和理性本质上具有规范性特征的基本洞见,我们需要将  
规范性地位,诸如权威和责任,当作本质上的社会地位他将康德的规范性个体自我或主体(统觉的统一)以  
理性的综合活动来做综合的理论,拓展为一种个体自我(规范地位的主体)与他们的社会以相互承认的实践  
来做共时性统觉综合的理论。”①  
根据布兰顿的论述,黑格尔的这种做法就是将主体间的相互承认模式当作规范约束力的核心,从而调  
解了康德关于规范约束力的自律模式”,即认为主体对他们负责什么或承诺了什么具有权威换句话说,自  
律模式认为我们是否被某条概念规范约束或对它负责,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的但相互承认模式要求一个  
人所约束自己的规范性内容对于他的规范性态度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否则任何对我们来说看似是正确  
的都会是正确的。  
康德的这种人为自我立法自律模式的规范性理解,其实是对传统形式的规范性理解的一种反叛,后者  
把规范当成是世界的客观特征:“就在那儿,就像星星海洋和石头。”换言之,传统精神将规范理解为一种  
自然秩序,它是找到的,而非建立的:强者具有权威,而弱者具有责任,这种规范关系是单向的(非对称的),强  
者命令和支配弱者因此,从国王领主到平民再到动物的社会等级就是神圣且客观的而现代精神将规范  
当作是主观的,规范不是找到的,而是我们的活动和态度造就的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契约论就是这种观点  
,这在布兰顿看来正是现代性的异化(alienation)。  
布兰顿指出,这两个时代的精神对规范的理解都是有缺陷的传统精神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规范地位依  
赖他人对我们所采取的规范态度;而现代精神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规范态度也依赖于我们和他人的规范地  
规范地位和规范态度本质上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它们是在历史长河当中由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逐  
步形成并不断调整的我们要走出传统的阴影与现代性所产生的重重异化,就要平衡传统精神和现代精神  
对于规范的单边理解,并迈入人类历史的第三阶段,也即信任的年代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意识到制约  
我们的规范力量,既是我们建立的,又有着客观的内容,因而既约束着我们,又让我们自由这一结果是我们  
同规范性力量相互承认的结果最后,通过相互信任”,即忏悔和原谅,而达到人类共同体的自我意识,即后  
现代精神:它既克服传统精神(受制于命运),又超越现代精神(伴随着异化)。  
根据上文的分析,既然黑格尔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与布兰顿十分不同,同样他对概念规范的理解也与布兰  
顿十分不同在布兰顿那里,约束我们的规范是隐藏在我们的语言行为之中的,归根结底是人或主体(无论  
有意还是无意)在遵循规则或被规范所支配概念规范在主体意向性活动的层面上发挥约束作用然而,黑  
格尔理解的概念规范,即思维规定,却是在概念自身之内发挥作用的,它是无主体的,即是以本能的和无意  
识的方式贯穿着我们的精神,即使当它们进入语言中,也仍然是一种非对象化的未被注意的东西黑格  
尔指出,推动概念或事物自身运动,并最终实现/回归其自身的力量,是概念的规定性,是纯粹的否定性,或者  
说是由于概念自身内部的对立统一而造成的这种规定性或否定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规范性,但是又涵  
盖了制约人类行为的那种规范性,因为它立足于超验的形而上的整体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的)“概念”。  
RobertBBrandomꢀReasoninPhilosophyAnimatingIdeasꢁCambridgeꢅ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9ꢂꢀ66  
RobertBBrandomꢀReasoninPhilosophyAnimatingIdeasꢀ64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29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644  
RobertBBrandomꢀASpiritofTrustAReadingofHegelꢄsPhenomenologyꢀ647  
黑格尔逻辑学》,《第二版序言17。  
4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种规定性或否定性在小逻辑中被黑格尔称作神力”(derMachtGottes),大逻辑中被称为逻各  
”(derLogos):“一个概念首先是概念本身,而概念本身仅仅是一个概念,是一个实体式的基础;其次,概念  
毕竟是一个已规定的概念,它本身的这个规定性就是那种显现为内容的东西;然而概念的规定性是这个实体  
式统一体的一个形式规定,作为总体性的形式这一环节,亦即概念本身,它是各种已规定的概念的基础。  
概念本身不会以感性的方式成为直观或表象的对象;它仅仅是思维的对象产物和内容,是自在且自为存在  
着的事情,是逻各斯,是存在着的东西的理性,是那些冠名为事物的东西的真理。”②  
若是非要按照布兰顿的诠释,即把精神现象学读作语义学”,那么当我们真正理解黑格尔的本意后,  
就必须为其加上一个修饰词———大语义学辩证语义学”。对持有目的论的黑格尔来说,每一条判断  
(命题)不仅有它本身的意义(即当前语境中的意义),而且还具有终极的意义,因为它是作为自我说明之整  
体的一个成员,并朝向终极的判断换句话说,每一个判断都为终极真理作出贡献先哲往事,布兰  
顿就把概念整体论的标签贴在黑格尔头上黑格尔当然是概念整体论,只不过是历史整体论目的论的  
整体论”,不仅一个概念的意义取决于它在推理中的作用,就连一个判断的意义也取决于它在绝对认知其自  
的事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这种宏观历史的过程性视角看来,任何一个命题的意义,任何一组推理的  
意义,任何一种理论的意义都取决于它们在真理实现之路上所发挥的功能这样一来,支配或制约我们判断  
或其他意向性活动的规范,就不再是具体的隐藏在语言实践中的概念规范,而是玄妙的深藏在逻各斯当中  
大规范辩证规范”,这才是黑格尔的概念所具有的规范性根据这种观点,底层概念的自我运动(即  
逻辑学”)本身就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从隐含(implicit)(  
explicit)的过程,这并非(布兰顿所认为  
)概念使用者利用形式词汇(即逻辑)充分表明清楚的,而是由那个大写的理性(REASON)所完成的狡  
”。  
因此,当布兰顿认为掌握一个概念就意味着掌握它的用法或规范时,他对概念及其规范的理解仍然是不  
充分的因为从有限的角度来看,当然会有概念使用的专家,比如说律师,只有他才能告诉你刚才所签的合  
同到底意味着什么然而,黑格尔却会有相反的看法,有些概念,比如思辨性概念,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被  
我们所充分掌握的我们对这些概念的日常使用总是不够充分的,因为制约着它们的规范乃是大规范或  
辩证规范”(即概念的规定性)。虽然我们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可以无限深入下去,但总有我们无法掌握的用  
法和无法清晰表达的规范从这个角度讲,即使布兰顿所谓的表明的合理性可以不断地揭示概念的清晰  
用法和推理的形式规则,但我们毕竟还是小写的主体,而不是那个大写的、“实体即主体的精神;而我们所具  
有的理性只是小写的理性,而非那个大写的理性这就是被布兰顿所忽略的黑格尔概念所含的思辨性维  
(即无限的整体的超验的辩证的维度),而对黑格尔来说,这个维度才是具有教化意图的语义学应真  
正看重的教化之鹄的。  
结论  
布兰顿对黑格尔的解读与黑格尔的本意之间存在严重的偏差,尤其在概念的本质及其规范性方面,二者  
有着较大的出入当然,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持有不同的形而上学和哲学观,这也跟两者所处的时  
代背景及哲学语境有关我们不应厚今薄古,也不该借古讽今持平而论,布兰顿的解读虽没有公允地对待  
黑格尔,但这种创造性的诠释却成就了分析哲学的黑格尔阶段”,这不仅大大拓宽了分析传统对语言的理  
,还向世人揭示了它的伦理使命但那些站在黑格尔立场的批评声也绝非吹毛求疵,因为这些批评有助于  
布兰顿学说(包括当代分析哲学整体)的自我完善布兰顿的推理主义语义学本是在承接了弗雷格的语境  
原则”、维特根斯坦的用法论和塞拉斯的推理角色语义学之后所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新实用主义语言哲  
可当他援引黑格尔的概念整体论以夯实推理主义的地基时,他眼中的概念并没有那个自我运动克服主  
黑格尔小逻辑》,179。  
黑格尔逻辑学》,17。  
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TheScienceofLogicꢀed &transGeorgediGiovanniꢁNewYorkꢅ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0ꢂꢀ  
511  
50  
王鹏布兰顿与黑格尔论概念及其规范性  
打通物我的辩证意涵;当他借助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即相互承认模式)与历史主义赋予概念规范性以横  
向和纵向的社会历史维度时,他理解的规范性并不包含那种目的论的超验性的和必然性的背景这一选  
择性的吸收,似乎不仅反映的是两人的古今之争”,更是二者的天人交战”:黑格尔突出天道”(即绝对精  
),认为人类精神是绝对精神的代理人,而概念本身即是一个自在自为的存在者,因此人对概念的使用是被  
概念的规定性所支配的;布兰顿强调人道”,他用人们相互交往的语言实践来说明概念内容之间的语义联  
,所以规范性是人类自身历史地建立的。  
尽管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目的论和思辨维度因其不合时宜可暂且放下,但他的(狭义)辩证法并非完  
全不能融入推理主义语义学比如,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概念内容与推论实践的关系本身就是辩证的,  
推论实践决定(即建构)了概念内容,而概念内容也反作用于(即规范)推论实践,两者呈矛盾运动之势,这就  
是实用主义版本的唯物辩证法;同样,从黑格尔历史终结的范导性理念来看,客观事态与主观思想所处的  
不同模态也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不仅是同一内容的不同形式(这只是认识或历史一个环节而已),这种内容与  
形式的二分本身也是能被概念的矛盾运动最终克服的,即黑格尔所设想的绝对知识”。当然,布兰顿(在  
今人眼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用后形而上学的方式自然化了黑格尔思有同一的命题:对黑格尔来说,使  
得思有同一得以可能的先验条件就是逻辑,其本质即是概念的规定性,因此概念的规范性很容易被理解为一  
个统一的目的论的必然性,这似乎会剥夺我们主体的行动力,并使我们受制于命运因此,黑格尔对规范性  
的原初理解,在布兰顿眼中,仍属于传统精神,它将两种不同的法(自然之法则与自然法或道德法)、两种不同  
的逻辑(本体论层面的事实之客观逻辑与道义论层面的实践之主观逻辑)、两种不同的必须”、“必然性和  
规则放入同一个范畴,必须经由现代精神的扬弃,即加以双模态的区分处理然而,黑格尔从未否认我们  
作为主体的行动力,那种大写的概念的规定性,应该理解为只在宏观的层面和终极的意义上发挥作用。  
总之,布兰顿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解读是将实体即主体作了去神秘化的处理,这意味着他把它当  
作是一本现代性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可以教化潜在的公民他将黑格尔的实体或绝对作了人性化  
的处理,使其代表人类社会与个人主体的发展这种诠释策略杀死了那个潜伏在概念之中的鬼魂”(即以非  
人的方式推动概念运动的力量),代之以具有自我意识的去宗教化的精神”,后者只能通过相互承认而达  
。  
[责任编辑:]  
51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情绪在决策范式中的角色分析  
及运行机制  
吴瑶瑶  
ꢃꢃ摘要:决策论的研究都采用理性人假设作为前提,以理性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这种强调理性决策,忽视情绪  
的决策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实际的决策过程行为决策的三种研究范式中,标准化决策范式否认情绪对决  
策的影响,认为可测量的偏好能帮人们作出效用极大化的选择;描述性决策范式开始关注到情绪在决策中的  
作用,提出的后悔理论失望理论以及主观预期愉悦理论详细描述了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思维及其心理过程的作  
;进化论决策范式从生态理性出发,认为情绪经验以及内隐认知在人类决策行为中起着极重要作用情绪在决  
策过程中的运行机制有两种主流看法:一种认为情绪是作为决策过程的一种驱动机制;一种认为情绪是作为进化  
过程中的一种适应机制而作用于决策过程这两种机制对于决策过程都是重要的,但不足以充分说明情绪作用于  
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和互动性情绪作为一种功能状态,在与大脑身体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中,帮助我们综合运用认  
理性思维和情绪能力,通过生成性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  
关键词:决策论;情绪;理性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205  
收稿日期:2023-06-29  
作者简介:吴瑶瑶,,河南郑州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素质教育中心讲师,主要研  
究领域为情绪哲学,E-mailꢅyaoyaowu511@outlookcom。  
传统决策理论普遍认为情绪是非理性的,主要表现在情绪的认知评估不可能,语言描述不可及,或者是  
个体自主不可控这种观点否认了情绪作为一种功能的合理性然而,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质  
疑出现,感性与理性截然二分的观点受到挑战,同时,情绪的合理性也受到日益关注著名哲学家德索萨提  
,现代情绪哲学家所罗门也认为情绪是有意向性的也就是说,  
情绪是关于某物的,情绪是关于外在世界的,并非纯粹发生在内在的一种主观状态,而是一种功能状  
,并且与我们的决策行为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三种经典的决策范式中,情绪都隐性或显性地  
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决策过程中有自身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  
决策行为中的理性人假定与其缺陷  
决策(decisionmaking),是指评估和选择已有选项的过程,即作出选择或决定人类生活的各种事务,  
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到国家的权力运行,都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和决定随着对这种行为的深入研  
,涌现了多门决策学科,如运筹学博弈论决策论等这些学科都属于应用数学,既有重叠交叉,又各有侧  
运筹学侧重总体布局战略规划和相关的数学难题;决策论主要注重研究单个决策者或决策机构的各个  
可选行动方案产生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从而得出每种行动方案的期望效用博弈论的重点是多人对弈型  
RonalddeSousaꢀTheRationalityofEmotionꢁCambridgeꢅMITPressꢀ1987ꢂꢀ1ꢀ4-5  
RobertCSolomonꢀꢑEmotionandChoiceꢀꢒinWhatIsanEmotionꢅꢀed RobertC SolomonꢁNewYorkꢅ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3ꢂꢀ225  
52  
吴瑶瑶情绪在决策范式中的角色分析及运行机制  
情境下的决策算法在这样的博弈情境中,两个或多个决策者独立作出决策,但他们的行动选择的结果都受  
到对方决策的影响。  
尽管以上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并且适用范围广泛且具有显著效果,然而去繁就简,决策问题依然是这  
些理论的基本问题就决策论而言,其理论也在不断发展然而决策理论一直以理性主义为其理论基础,致  
力于制定理性的选择标准早期标准化决策理论是以贝叶斯主义(Bayesiandoctrine)为理论基础的,在这一  
决策理论中的决策者是绝对理性人”,“绝对理性人对于决策结果是全智的,可以预知所有选项所对应的潜  
在结果;“绝对理性人是全能的,可以预知所有选项对应的偏好情况(效用)。基于这一假设,决策过程被理  
解为一个纯粹的计算或推理过程,决策者知道所有的可选选项,并根据效用推算出每个选项的预期结果即效  
用值,然后选择效用最大化的结果然而,执行这种决策过程的绝对理性人所具有的全智全能,在现实决  
策中难以达到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且在人类实践和实际生活中效用最大化也并非一定是决策者所要求  
的结果因此,“绝对理性人的假设使得基于建构数学模型进行理性决策的标准决策理论变为空洞的理论。  
西蒙(HerbertSimon)首次提出了有限理性这一概念,他指出,人虽然是有理性的,但其理性是有限  
,因此,为指导现实中人们的决策行为,就需要使用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理性行为,而不是经济学中所假定  
的全智全能的理性行为,他进一步指出:“理性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  
选行为方案。”西蒙放弃绝对理性人的假设,提出有限理性人的概念,使用更适合指导现实决策的满  
意性原则来替代绝对理性原则。“有限理性人强调现实中的决策者不可能获得关于可选策略和世界状  
态的完备信息,但在现有的信息条件下,决策仍然是一个纯粹的计算过程在博弈论中也存在着理性人的  
基本假设,即每个博弈参与者都被假定对所处环境及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形成合乎理性(或者说正确)的理念  
与预期,同时,各决策主体以最大化自己利益为目标作出完全理性的选择经典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也源  
自理性主义,认为如果人们能够熟悉所有相关信息,那么他们就可以确定并作出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在  
相关学科中对决策者和决策过程作出完全理性或有限理性的假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因为这是对决策问  
题进行量化描述和模型化的前提之一。  
在决策逻辑上,决策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构成部分,即推理计算(理性)和自由选择(行动)。一般来说,人  
们认为推理计算在逻辑和时间上先于自由选择,自由选择伴随推理计算而来换句话说,基于理性人假定  
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发生在推理计算的结果之后,或者说决策发生在权衡利弊之后,并且理性过程之后必  
然能够产生决策在传统理性主义看来,决策就是一个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过程决策之所以能  
够成立,在于人有理性能力和自由选择能力,并且能够促成实际行为的发生。  
然而,将决策者视为理性人”,把决策过程完全视为推理和计算的理性活动,会引发一些问题:第一,决  
策过程仅仅包含理性认知的因素吗? 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 第二,如果决策过程中也涉及情绪  
因素,那么理性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仅凭理性认知就一定能导致实际行动吗? 知道如何做和决定  
如何做乃至实际如何做是一致和统一的吗? 第三,情绪是如何影响决策过程的运行机制的? 本文将通过分  
析情绪在决策范式中的角色及运行机制来探究这些问题。  
情绪在三种决策范式中的角色分析  
研究行为决策的范式主要包括标准化决策理论描述性决策理论和进化论决策理论标准化研究范  
式的代表性理论有冯·诺伊曼(VonNeumann)和摩根斯坦(OskarMorgenstern)的最大期望效用理论和特  
韦尔斯基(AmosTversky)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描述性研究范式和进化论研究范式则主要在心理学领域  
展开描述性研究范式主要代表理论有卡尼曼(DanielKahneman)等的前景理论,卢姆斯(Graham  
Loomes)等的后悔理论失望理论;而进化论研究范式则是从进化的角度看到环境结构对决策的影响,基于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杨砾韩春立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74。  
ChristopherK HseeꢀReidHastieꢀꢑDecisionandExperienceꢅWhyDonꢓtWeChooseWhatMakesUsHappyꢕꢀꢒTrendsincognitivesci-  
ences10ꢀno1ꢁJanuary2006ꢂꢅ31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1632。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32ꢆ33。  
5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对理性概念的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对决策行为进行描述性研究下面笔者将对不同研究范式中情绪的作用  
进行分析。  
()标准化决策范式中的情绪  
标准决策模型是冯·诺伊曼萨维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创建的萨维奇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结果  
和状态,即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可能的世界状态,这两个概念对应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图(目标愿望)和  
信念(关于世界状态的信念)。可能结果用效用值表示,而世界状态则用事件的概率来表示因此,一个行动  
方案在不同的世界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各种可能结果与相应的世界状态的概率相乘,所得的数值即是  
该行动方案的期望效用期望效用最大的行动方案是决策者的合理选择这种合理性选择受到严格的数  
学规则的制约,因此,标准决策论也是规范决策论。  
可以看出,标准化决策范式是在理性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以数学计算进行理性的决策在标准化决  
策范式中,完全否认情绪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计算中的困难在于,标准化决策范式是基于效用这个核心  
概念建构起来的决策目标就是效用最大化效用概念最早由丹尼尔·伯努利(DanielBernoulli)提出,  
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发展了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个人的选择不依赖于获取利益大小本身,而是依赖于获益  
,因此,效用不只是行为的物理结  
,它还包含着决策者对于物理结果的情绪态度但标准化决策范式坚决否认情绪在其中的作用,将决策主  
体对可能结果的情绪态度主观评价定义为偏好”,虽然决策结果受决策者个人偏好的引导,但是每个理性  
都具有稳定的偏好”,因此效用根据每个人被预定的固定的偏好来评估,决策过程不会再受情绪的影  
,就成为排除了情感因素的可测量的客观指标。  
标准化决策范式试图将情绪转化为固定客观的偏好”,从而维护理论的内在一致性,然而在实际应  
用中,该范式却无法合理解释现实中很多的决策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偏好反转现象(Preference  
ReversalPhenomenon)。“偏好反转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期望值相似的赌局时,往往会选择概率高但期望值  
小的赌局,而对概率低而期望值大的赌局定价更高,,  
其个人偏好是确定不变的从理论上说,人们在作出选择时,应该对所作出的选择定价较高,然而,在实际选  
择中,人们却表现出了偏好的反转因此,“偏好指的是决策者对于风险的态度,或者说是决策者的特定需  
求和欲望,是通过情绪表现出来的所以,标准化决策范式中核心的效用”、“偏好都与情绪密切相关,否定  
了情绪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否定掉了该决策范式理论的应用性,使之变成了空洞的理论。  
()描述性决策范式中的情绪  
描述性决策范式详细描述了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思维及其心理过程的作用其中著名的有前景理论、  
后悔理论、  
失望理论以及主观预期愉悦理论从这些理论的名称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情绪因素描述  
性决策范式在解决标准化决策范式偏好反转的困难方面,强调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使决策理  
论更好地解释现实决策过程。  
前景理论提出,效用受决策现状和未来效益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面对小风险条件时在此情况下,值  
函数曲线在赢区呈凹型,在输区呈凸型即人们在获益领域表现出风险规避”,在损失领域表现出风险寻  
LeonardJSavageꢀTheFoundationsofStatisticsꢁNewYorkꢅDoverPublicationsꢀ1972ꢂꢀ13-14  
DanielBernoulliꢀꢑExpositionofaNewTheoryontheMeasurementofRiskꢀꢒEconometrica22ꢀno1ꢁJanuary1954ꢂꢅ24  
SarahLichtensteinꢀPaulSlovicꢀꢑReversalsofPreferencebetweenBidsandChoicesinGamblingDecisionsꢀꢒResearchBulletin10ꢀno7  
Octoberꢀ1970ꢂꢅ2-3  
DanielKahnemanꢀAmosTverskyꢀꢑProspecttheoryꢅ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ꢒEconometrica47ꢀno2ꢁMarch1979ꢂꢅ263  
GrahamLooms,RobertSugden,“RegretTheory:AnAlternativeofRationalChoiceunderUncertainty,”EconomicJournal92,no.368  
(December1982):821-822.  
DavidE BellꢀꢑRegretinDecisionMakingunderUncertaintyꢀꢒOperationsResearch30ꢀno5ꢁSeptember-Ocotober1982ꢂꢅ961  
BarbaraMellersꢀAlanSchwartzꢀIlanaRitovꢀꢑEmotion-BasedChoiceꢀꢒ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28ꢀno3ꢁ1999ꢂꢅ  
342  
54  
吴瑶瑶情绪在决策范式中的角色分析及运行机制  
前景理论中出现很多情绪词汇,如希望恐惧乐观和悲观等,同时也认为人们在决策中不仅受  
正面情绪引导,还受负面情绪影响卢姆斯等学者认为预期情绪可以改变效用值,从而影响决策,进而提出  
后悔理论他们假设,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对于结果的预期,也就是效用的预期值,会影响决策结果由于  
现实中的决策者不是全智全能的,无法精确计算出每个结果的效用值但是决策者会对选项的效用值有一  
个预期,例如,如果预期自己的选择结果可能不如另外一种选择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反之,会产生愉悦情  
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后悔理论几年后,卢姆斯萨格登(RobertSugden)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失望理论。  
当决策者面对同一选项对应的不同结果时,如果预期自己选择的结果是几个结果中较差的一个,就会体验到  
失望情绪与后悔理论一样,预期到的失望情绪通过改变效用值影响决策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都是基于  
对预期情绪的比较来影响决策的,选择可能引发正面情绪的选项,避免负面情绪后悔理论强调了不同选项  
引起的预期情绪之间的比较,失望理论强调同一选项可能引发不同预期情绪的比较米勒斯(BarbaraMel-  
lers),对  
决策结果的预期情绪受结果比较和与结果相关的信息的影响然而主观预期愉悦理论不再使用包含情绪  
因素的效用一词,而直接使用预期情绪讨论情绪对决策过程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微小但出人意料的收获  
所带来的愉悦大于巨大但意料之中的收获所带来的愉悦,更贴近现实的决策过程,增强了理论的预测功能和  
解释能力。  
虽然描述性决策范式理论提及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但是对于情绪具体在决策过程中如  
何起作用,情绪作为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参数,起到多大作用,理论并没有详细的论述和研究。  
()进化论决策范式中的情绪  
标准化决策范式否定情绪的作用,试图用数学推理和逻辑建立完全理性的决策范式,而描述性决策范式  
力图解决标准化决策范式的困难,用情绪来解释现实决策中违反理性决策的现象但是本质上,他们都是在  
理性主义的范畴内思考决策范式而进化论决策范式突破了传统理性范畴,不但从根本上更重视情绪对决  
策的作用,而且重塑了理性概念,提出生态理性,生态理性就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对理性作出的反思与重  
传统的理性观通常假定一个复杂的不受内容限制的逻辑或概率推理工具,在人们头脑中能够实例化。  
生态理性则认为,理性源自人类祖先在自然环境中,反复面临信息处理问题时,所形成的一种简单自适应启  
传统理性观在框架问题上总是自上而下的,比如喜欢追溯无穷极限等问题,生态理性观则是自下而上  
它首先识别和探索简单的启发式决策组件,然后用这些简单的成分组件构建更复杂的认知模块生态  
理性强调环境信息,强调行为对环境的适应。  
因此,从生态理性的角度看来,感官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处理方式对人类决策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情绪在充分利用环境信息作出反应方面与生态理性的作用是一致的它认为情绪是在进化适应中发展而来  
,具体说,是为了适应生存和增加繁殖机会而设计的,、  
初步的反应倾向表达行为(面部表情)、自主神经和内分泌反应进化论决策范式从人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角  
度强调环境的作用,强调决策行为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情绪经过长期进化的考验,比逻辑与  
推理更为实用有效,有时甚至会以神经反射的形式,不经过人的意识层面,更为直接地影响人的决策行为。  
总的来说,决策的进化论研究范式更加注重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情绪不再是包含在效用概念中的隐含  
因素,而是被明确地提出,并强调情绪对于决策的重要性在现实情况下,情绪并不是决策的负面干扰,而是  
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所必须的因素。  
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运行机制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在各种决策研究范式中,情绪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在决策过程中以不同的形  
DanielKahnemanꢀAmosTverskyꢀꢑProspectTheoryꢅ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ꢒEconometrica47ꢀno2ꢁMarch1979ꢂꢅ268  
BarbaraMellersꢀAlanSchwartzꢀIlanaRitovꢑEmotion-basedChoiceꢀꢒ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28ꢀno3ꢁ1999ꢂꢅ  
3
41  
JohnToobyꢀLedacosmidesꢀꢑTheEvolutionaryPsychologyoftheEmotionsandTheirRelationshiptoInternalRegulatoryVariablesꢀꢒin  
HandbookofEmotionsꢀed MichaelLewisꢀJeannetteM Haviland-JonesꢀLisaFeldmanBarrettꢁNewYorkꢅGuilfordPressꢀ2008ꢂꢀ115  
5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式反复出现当前在关于情绪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也反复指出情绪是理性行为(比如决策行为)得  
以完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对此,主流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  
认为在决策过程中,情绪是作为决策过程的驱动机制起作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情绪是作为进化过程中的适  
应机制而对决策过程起作用的这两种观点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情绪是作为决策  
过程的一种功能性生成机制。  
()情绪作为一种行为驱动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  
标准决策理论中的偏好反转表明了注重逻辑的理性主义在否定情绪作用的情况下无法预测和计算出  
实际的决策过程,也就是说,理性推理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做决策,却不能直接引发实际行动情绪对行为  
的驱动作用在于决定如何做和实际如何做,它是最核心的动机。  
理性可以思考和发现对象的因果关系,但无法直接促发人的行为简而言之,理性只能进行逻辑和因果  
推理,仅在认识观念的关系和对事实的存在进行确证这两种认知范围内起作用,正如绝对理性人和标准决  
策范式理论一样,解决了知道如何做的问题,但与实际如何做相背离在实际决策中,“理性的推理已被证明  
难以通过计算实现,因为,汇集一套解释数据的假说,其所需的时间,随着参与命题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性增  
,就此而言,没有一台电脑可以穷尽所有的搜索的  
分析,这将带来无穷尽的计算,从而使得决策时机延误。  
休谟认为,“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强调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直接驱动作用正如描述  
性决策范式所指出的,愉悦恐惧后悔失望等情绪直接作用于决策过程,影响决策结果当我们想到某个  
对象时,会体验到不同的情绪,比如痛苦或快乐,从而引发对该对象的厌恶或喜爱,基于这种情绪体验会促发  
我们回避或者接受的行动然而,如果我们对于对象没有任何的情绪感受,那么对象的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  
就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所以,只有当我们对该对象产生兴趣和情感时,理性认知才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能够促进并指导我们的行为因此,真正驱动行为的是认知者的情绪而非理性认知而且理性也并不具备  
阻止某种所谓不合理行为的作用,情绪引发行为,阻止这种行为冲动的只能是另一种情绪例如,当我们为  
做错了某件事而后悔时,驱动纠正行为的动机或许并不是对做错事的认知,而是对做错事的后悔。  
许多决策形式,尤其是那些涉及高度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形式,都包含了偏见和情绪,这些偏见和情  
绪以隐性的方式起作用例如,不愉快的情绪与较低的信心厌恶风险和警惕的决策形式有关;愉快的情  
绪与更高的自信更乐观的期待和更多的合作有关;情感状态对决策和社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处于积极情  
绪状态的人比其他人更倾向于以亲社会的方式行事,但消极情绪状态对人的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更为复杂。  
此外,特定神经区域的损害可以从根本上使决策产生偏差如果决策过程中没有情绪的参与,正如达马  
西奥(AntonioR.Damasio)所研究的额页皮层部分功能(主要是情绪功能)受损的病例,当这些病人面对可怕  
景象或美景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产生正常身体反应,他们虽然讲求逻辑头脑清晰,却再也无法正常生活,甚  
至像布里丹之驴一样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决策按照休谟的思路,这些病患的麻烦在于他们内心丧失  
了喜恶之感,失去了驱动行动发生的力量之基。  
,
情绪如何影响决策过程的运行机制的呢? 传统决策论关于绝对理性人的假定,使得决策沦陷在认知  
推理过程中无法自拔,而恰恰是情绪可以及时终止这一过程在面对众多的选择时,人们不可能像电脑一样  
计算出无穷无尽的可能结果并进行理性分析,而是会利用过往经历和情绪体验,通过记忆中情绪体验的好坏  
而形成个人偏好(也就是对可能结果的情绪反应),这种偏好能够帮助我们在没办法仔细考虑的情况下迅速  
费多益认知视野中的情感依赖与理性推理》,《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8,33。  
DavidHumeꢀATreatiseofHumanNatureꢀedL A SelbyK-BiggeꢁOxfordꢅTheClarendonPressꢀ1946ꢂꢀ415  
NasirNaqviꢀBabaShivꢀAntoineBecharaꢀꢑTheRoleofEmotioninDecisionMakingꢅACognitiveNeurosciencePerspectiveꢀꢒCurrentDi-  
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15ꢀno5ꢁOctober2006ꢂꢅ260  
MargaretSClarkꢀAliceMIsenꢀꢑTowardsUnderstand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FeelingStatesandSocialBehaviorꢀꢒCognitiveSocial  
Psychologyꢀed AlbertH HastorfꢀAliceMIsenꢁNewYorkꢅElsevierꢀ1982ꢂꢀ79-80  
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毛彩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52。  
56  
吴瑶瑶情绪在决策范式中的角色分析及运行机制  
作出反应,实施行动在进行认知评估时,情绪也可以用这种方式使某些选项突显出来,为人们的选择提供  
线索和依据,帮助人们作出决定并行动因此情绪有助于解决特定的环境下需要注意哪些信息的问题,也就  
是说情绪为不同类型的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测试和搜索策略,避免思维迷失在潜在的无限信息而陷入分析的  
泥沼在情绪的帮助和筛选下,推理过程才会开始计算每个操作的预期效用,并自动选择期望效用最高的那  
个操作。  
情绪作为一种行为驱动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更多的是从人的神经生物学角度,探究人的认知身体应  
对外界环境的运行机制。  
()情绪作为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而作用于决策过程  
情绪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然而,情绪也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帮助人们更好地  
适应和改变环境,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在进化论决策范式中,它从生态理性的视角  
下看情绪,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环境的适应,而情绪正是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并且  
,从进化角度看,在大脑演化  
过程中,情绪引起的生理躯体机制比人类高级思维机制形成得更早作为进化遗产的一部分,情绪在与认知  
和思考的互动过程中,引导我们的行为朝向生存以及繁衍的目标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  
和沃尔·坎农(WalterB.Cannon)对情绪与适应性的关系进行了许多阐释,而理查德·拉撒路(RichardLaz-  
)
和保罗·埃克曼(PaulEkman)等心理学家则描绘了情绪的进化起源与发展历程尽管传统上情绪被  
arus  
认为是感性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典型现象,但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情绪的理性特质是不证自明的,因为如果  
情绪在功能上不能帮助人们作出有利的决策,那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就会被退化然而实际上,人类在  
演化过程中保留了比其他动物更复杂精致和强大的情感能力,因此,人类情绪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影响经过  
了进化过程的验证当代心理学家认为,在任何有意识的分析之前,情绪和基于情绪的选择往往不可避免地  
会被唤起,这是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被写入人类基因中的。  
情绪作为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也体现在生物神经科学中尽管某些脑区与特定的情绪功能相关,但  
,并没有某个脑区单独负责情绪虽然杏仁核伏核海马脑皮层上的前额叶眶回前扣带回和腹内侧前  
,但是说这些脑区构成了情绪却并不严谨,因为这些脑区还具有  
认知功能事实上,海马前额叶和顶叶区在认知加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认知和情绪的功能和神经机制都  
存在交互作用根据达马西奥的观点,推理和情绪实际上是依赖于相同神经系统的不同心理机制也就是  
,在决策过程中,推理的心理机制和情绪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全相同,但是生理基础也决定了完全独立的推  
理任务很难实现因此,情绪是在进化过程中作为一种适应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的。  
那么,这种适应机制在决策过程中是如何运作的呢? 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提出了躯体标志假说躯体  
标志假说把情绪(情感)作为一种躯体标记,这种标志本质上是一种躯体神经反应,有时也包含着躯体记忆,  
既包括内脏感受也包括非内脏感受其内在机制在于,感受到情绪体验时,躯体感觉皮质会进行记录产生躯  
体标记,躯体标记对情绪进行评价并长期保留在躯体中,躯体信号在遇到新的情境时就能够根据之前的情绪  
体验指导有机体的行动情绪作为身体上的感觉或意识,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由特定的思  
想或心理意象唤起的,当一个人开始思考一个决策的可能后果时,与某些后果相关的特定图像会触发直觉,  
而这种直觉会导致对选项的接受或拒绝比如有些直觉它迫使注意集中到某种行为选择可能导致的负面  
结果上,并且自动报警信号,提示你:当心前面的危险,如果你选择了这种反应方式就会导致这种负面后  
,这种直觉帮助我们快速作出选择但是躯体标记并不是决策的全部,它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推理计  
RobertPlutchikꢀꢑTheNatureofEmotionsꢅHumanEmotionsHaveDeepEvolutionaryRootsꢀaFactthatmayExplainTheirComplexity  
andProvideToolsforClinicalPracticeꢀꢒAmericanScientist89ꢀno4ꢁJuly-August2001ꢂꢅ348  
LuizPessoaꢀꢑ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motionandCognitionꢀꢒNatureReviewNeuroscience9ꢁFebruary2008ꢂꢅ148-149  
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毛彩凤译,158。  
费多益认知视野中的情感依赖与理性推理》,《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8,37。  
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毛彩凤译,138。  
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它的功能主要在于通过强调一些或危险或有益的选项,去除一些选项来帮助我们决策显然在这种意义  
,躯体标记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动检测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偏好装置系统,有助于提高决策过程的准确性  
和效率在生活中那些需要快速作出的决策,很多时候正是依靠这个自动检测系统本能地作出选择,可以  
,这些决策是不经理性思考的过程而由情绪直接作出的而且,躯体标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  
情绪体验不断修正和更新的。  
情绪作为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揭示了环境对情绪的塑造以及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发展出的适应性  
功能。  
()情绪作为一种功能的生成性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讨论了情绪作为驱动机制和适应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驱动机制强调了个体内在对  
外在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机制更注重外在环境通过情绪对个体内在的影响这两种机制都对情绪在决策过  
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而,情绪是一个开放动态多样化的复杂系统,要从还原论的角度探讨  
情绪的某一个作用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情绪作为一种驱动机制还是适应机制,它都是一种功能状态,就像我  
们的视觉记忆思维一样,具有身体的机能和意识的体验,并与我们的行动密切相关在我们在进行决策的  
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认知理性思维和情绪能力,很难将情绪功能与其他功能区分开来如果我们用还原  
论的思想,仅仅看到某种具体功能是不能完整阐释情绪作用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去反思和整  
,而不是站在还原论角度分离出情绪的具体功能情绪作为一种复杂而系统的能力,与人们的运动能力、  
知觉能力思维能力行动能力等相平行,又渗透到其他一切能力中,它不是其中任何一种能力,而又与所有  
其他能力相互作用,相互联结因此,在决策范式中研究情绪的机制需要基于大脑身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进行有机整体的研究。  
情绪是一种功能状态,是通过动态的生成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情绪是与外部世界进行着互动实践的  
和发展变化的功能状态,它不仅受到内在认知身体以及外界情境的影响,而且还反向影响着这些因素它  
与我们的生活体验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实践和体验,从而影响到我们的  
每个决策,这是一种生成性机制。  
这种生成性机制可以解释描述性决策范式中的预期情绪,正是过往对环境的情绪体验生成了对环境的  
预期,从而引发失望后悔等情绪这种情绪反应模式构成了标准化决策范式中的偏好”。生成性机制作为  
一个动态的过程,也阐释了适应性决策范式所强调的适应性,并且帮助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精神疾病,有时  
情绪是不适应的,情绪行为是某种故障”,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可能是这样的生成性故障,其本质在于  
情绪功能不能正常运行,没有生成适宜的反应,而是僵硬固化,无法在与外部世界互动中发挥作用,甚至还  
起负面的阻碍作用,从而影响人的决策和生活。  
结论  
从三种决策范式中情绪的角色来看,情绪都隐性或显性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决策过程中,理性认知的  
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标准决策范式过分强调理性计算和逻辑,只能解决知道如何做的问题,从决策的结果来  
,不存在绝对理性人”,也不存在最佳选择。“有限理性人根据满意来评判决策的结果,而实际行动的  
发生,决定如何做和实际如何做是由情绪来决定的在情绪作用于决策过程的运行机制中,仅强调情绪的驱  
动机制和适应机制还是不够的,只有把情绪看作一种功能,它在与我们的大脑身体和环境共同作用和相互  
影响中,通过生成性机制作用于决策过程,才能真正做到知道如何做决定如何做和实际如何做达到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通过其独有的全面方法论及整体性的视角能够为情绪更好地发挥功能提供具体科学支  
。  
[责任编辑:]  
58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  
梅傲柯晨亮  
ꢃꢃ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因其价值客观被视作一种财产,由于不同数据主体对于数据财产的利益平衡需求的  
客观存在,因此数据财产化制度的构建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我国已存在数据财产化的立法司法和政策基础。  
数据共享行为既是数据财产化的”,也是数据财产化的”。我国数据财产化应采取数据人格权与财产权并行  
保护的基本立法模式,但是政府数据及敏感的企业数据应适用数据控制论模式规制同时,针对个人用户与企  
业间的数据共享问题,建议采取事前数据财产权交易模式解决;针对企业间数据共享问题,建议立法时应从实践案  
例出发,自下而上地进行数据类型化场景化立法,对企业数据财产权的具体内容进行确权与分配。  
关键词:数据财产化;数据共享;数据保护;个人用户;企业数据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30315  
收稿日期:2023-04-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责任保险公共职能的理论再建构研究”(18XFX009)的阶  
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梅傲,,四川达州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争端解决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  
数据治理,E-mailꢅmeiao3344@163com;  
柯晨亮,,湖北通城人,西南政法大学争端解决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存量与增量都在日益膨胀,人们对于数据的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  
转变通过大数据统计交叉分析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所得到的数据产物与传统数据法规所预设的规制对  
象已有较大差异,建立在旧的数据行为模式下的数据管理制度已难以面对当下复杂的数据活动所带来的挑  
在数据开始承载财产性权益之前,数据行为的规制完全采用人格权保护的规则体系具体而言,是基于  
数据的隐私权保护与个人数据权保护前者的出现时间更早,为最传统的数据保护模式而后者则出现于  
互联网时代,其代表形式为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简称GDPR)。  
该条例严格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权,其具体内容为知情权访问权修正权删除权(被遗忘权)、限制处理权  
(反对权)、可携带权拒绝权GDPR被公认为世界上对数据安全保护程度最高的法律,我国的个人信息保  
护法数据安全法也可见到对GDPR的模仿痕迹。  
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数据背后的隐藏价值被进一步发掘,数据活动也日趋复杂化数据因此  
被视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数据控制者对于数据财产性价值的重视程度也不同于往日数据财产化理论的研  
究在欧洲兴起,而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便是GDPR规则有的学者认为GDPR中对于个人数据主体的数据  
权利规定仅为对数据人格权利的保护,并未确立对个人数据财产性权利的保障同时,GDPR规则所强调  
的对个人数据的严格保护将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据利用的客观需求因此欧盟学者已经开始反思GDPR严  
格数据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尝试引入数据财产化制度由于我国的数据保护模式同样停留于数据隐私权与  
方芳张蕾欧盟个人数据治理进展困境及启示》,《德国研究2021年第4,50。  
ParvinFarhadꢀAttarShimaꢀꢑTheLawoftheEuropeanUnionandtheChallengeofPropertyRightsinDataintheEraofDigitalEconomyꢀꢒ  
InternationalLawReview38ꢀno65ꢁ2021ꢂꢀ65ꢅ281-304  
5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个人数据权保护的阶段,且我国的数据保护立法与欧盟立法具有一定相似性,欧盟的数据立法发展动态值得  
我们借鉴与研究因此,本文将以大数据活动中最重要的数据共享环节作为切入点,试图探讨数据财产化制  
度的立法路径及其在解决实践问题中可以发挥的效用。  
数据财产化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数据财产化模式的构想并非空中楼阁,从数据的价值属性在大数据时代的爆发与数据生产流程中各主  
体所付出的不同程度的劳动来说,构建数据财产化模式是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满足现代数字经济生产活  
动需要与解决数据保护立法重叠问题的根本路径。  
()数据财产化定义  
数据财产化是将数据视作一种财产,并赋予相关主体恰当的财产性权利,进而适用产权制度对数据进行  
保护数据财产权的地位应与物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并列,通常而言,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内容为数据  
使数据财产权的主体为个人用户与企业,控制政府数据的政府主体由  
于其特殊性不适用该制度规制同样,数据财产权的客体即为个人用户数据与企业数据,不包括政府数据,  
具体理由与规制办法将于后文阐释如果我们将这些具体的财产性权利在不同的数据主体间进行合理分  
,便可以更好地契合当下数据收集加工再利用以及数据交易等活动的客观需要同时,在未来数据科技  
进一步发展而演化出更新型的数据行为时,此种制度安排也将提供足够的调整与改进空间来因应这些变化,  
而无须将数据管理制度大厦推倒重建。  
(
)数据财产化模式构建的逻辑结构  
.数据的价值属性支撑其成为财产权客体  
在讨论数据财产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厘清数据概念的内涵本文所说的数据指的是在计算机中以  
1
01电子符号进行二进制运算所形成的资料事实上,在传统法学语境下,数据概念的外延不仅于此,纸  
,但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使得以电子数据形式  
存在的数据的数量呈指数级膨胀同时,这类型的电子数据也区别于其他种类的数据,在经过数据算法的  
加工与分析后可以赋予其除传统数据所承载的人格权利以外的财产性利益如其中蕴藏着大量用户偏好  
画像可以用于精准的广告投放活动,而此种现状也正是数据财产化制度讨论的基础。  
从理论角度分析,数据作为财产权的客体具有合理性首先,数据具有民法客体中无形物的认定基  
,如知识产权便是作为无形物存在虽然数据因其自身在独创性信息垄断性的认定上仍存在争  
,将其划分为知识产权进行管理有一定的理论障碍,但在大数据语境下,数据客观存在的私人控制性”、  
内在价值性交易流通性使其被视作一种数据控制者的财产存在并不是不妥的安排大数据时代到  
来之前,数据通常作为个人隐私信息的载体而存在,其内在的价值尚未被发掘,因此其仅适用于人格权的保  
护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数据产品的实用价值已得到充分认可,而个人用户数据作为企业数据的生产  
原料”,价值被认可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数据的潜在价值被充分挖掘的情况下,将其适用于财产性的保护  
模式并非意味着摒弃人格权的保护,而是在此基础上承认数据主体的财产性权利,使得数据主体同时享有对  
数据的人格性权利与财产性权利。  
2
.数据生产流程中的劳动成为财产权分配依据  
若清晰地认识到了数据可以作为财产权的客体而存在,那么下一阶段的讨论便是谁将作为享有数据财  
产权的主体这一问题。“劳动价值论思想是一个可行的数据财产权利分配路径根据劳动价值论所谓商  
钱子瑜论数据财产权的构建》,《法学家2021年第6,85。  
梅夏英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9,16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  
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该定义与本文讨论对象数据具有一定相似性,  
但其更侧重于大数据技术中数据生产时所需要的原始数据,而非最具有价值的经过数据分析工序后的数据产品。  
纪海龙数据的私法定位与保护》,《法学研究2018年第6,76ꢆ77。  
袁文全程海玲企业数据财产权益规则研究》,《社会科学2021年第10,98。  
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法学研究2007年第3,84。  
60  
梅傲柯晨亮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  
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该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依然成立,不同主体在数  
据处理的过程中付出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劳动,进而挖掘出了数据的价值因此数据财产权可以依据不  
同主体在数据价值实现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贡献来分配。  
从数据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数据收集分为数据采集与数据汇集性处理两个过程,在完成这两个  
过程后,数据收集者将适用大数据技术对经历前两个流程处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分析处理,从而彻底  
地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纵观整个流程,数据产品的产生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简单地将个人信息  
记录在物质载体之上,而是需要大量的技术储备资本投入与人力成本为了更好地平衡这种复杂数据生产  
活动中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数据财产化是一条十分契合的解决路径,因此赋予不同数据主体财产性权利  
也是合理的。  
()数据财产化模式建构的价值  
1
.数据财产化是数字经济活动的现实需求  
从价值角度出发,数据财产化模式的构建同样具有现实需求性数据财产化模式最重要的功能便是更  
好地平衡数据生产中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在大数据背景的数据生产模式下,数据最终产品的获得需要以  
收集海量的个人用户原始数据为起点在此过程中,个人用户需要与数据收集者进行数据共享协商常见  
的原始数据共享模式为软件服务提供者与个人用户事前签订协议,个人用户通过许可软件开发者收集及合  
,使便随后,数据处理企业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  
步筛选与加工,得到可被进一步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初始数据产品最后,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初加工后的  
数据进行多种模式不同算法的深度分析,进而得到可以直接用于商业推广经营模式改进等用途的宝贵数  
在这整个过程中,用户将原始数据与企业共享,企业在后续过程中耗费一定量的资本劳动技术储备使  
得数据增值其中涉及的流程复杂主体繁多,且由于不同个人用户数据的原始价值差异企业资本投入差  
技术算法优劣差异客观存在,每一个经大数据技术处理后的数据产品,不同数据主体对于数据增值的贡  
献不尽相同由于尚未建立数据财产化制度,数据主体在面对这些复杂的数据行为时,只能选择以合同债权  
模式对利益进行分配而合同模式的弊端已在实践中显现,因其仅在合同双方中产生效力而无法约束第三  
,这显然对数据财产性的利益保护不足同时,在合同签订时,双方的议价能力差距客观存在,个人用户与  
体量较小的企业可能会在合同的具体安排中无法得到公正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同与人格权模式对  
数据行为进行规制和救济的数据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复杂多变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实需求,因此需要  
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制度,对数据增值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利益进行分配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视作  
一种财产,借鉴传统财产权制度,模仿一般物增值过程中各主体的权利分配模式,同时充分考虑数据的人格  
权属性与未来数据技术发展的趋势,最终建立起符合大数据时代下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数据财产权立法模  
⑤  
2
.数据财产化是数据保护立法重叠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国现行的数据相关法律仍然处于传统的人格权保护模式阶段,现有的法律多以数据行为监督及数据  
安全保护为立法目的就数据活动的信息安全及隐私安全保护的法律而言,还存在立法重叠现象现行  
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中,均含有关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  
以上四部法律的通过时间如前排列顺序,而这种法律保护重叠现象的存在正是传统的数据保护  
马克思资本论(纪念版)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57。  
高富平数据生产理论———数据资源权利配置的基础理论》,《交大法学2019年第4,12ꢆ13。  
王涌财产权谱系财产权法定主义与民法典<财产法总则>》,《政法论坛2016年第1,110。  
程啸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3,106。  
刘新宇大数据时代数据权属分析及其体系构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23ꢆ24。  
童楠楠窦悦刘钊因中国特色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研究》,《电子政务2022年第2,15。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至四十五条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相关条款。《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三至二十五条为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条直接说明:“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数据  
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条款散见于全文之中。  
6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模式在日趋复杂的数据活动变化下难以适应的表现以上法律中的条文虽有重叠,但其侧重点也有一定差  
,《网络安全法侧重于对网络系统数据安全的保护,《电子商务法侧重于对网络商家数据利用行为的规制  
与对消费者信息权益的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则是从全局性调整的角度强调对个人用户信息安全的保  
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即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活动中主体数量增加及不同主体间的利  
益平衡诉求不同,传统的人格权数据规制模式已无法应对,在尚未采用数据财产化模式的现状下,只能使用  
对数据活动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进行专门立法的手段来满足当下数据活动管理的需求,最终造成了部分立  
法重复重叠的现象但若完成数据财产化模式的构建,数据将成为私法领域的调整对象,便可减少如电子  
商务法等对其进行规制的需求,从而使这种立法重叠及重复的现象得到缓解。  
我国数据财产化模式建构的现实基础  
提出数据财产化模式建构建议前,我们需考察我国现行法律对数据活动规制的相关立法司法实践以及  
国家政策对未来数据行为规制的指导方向,进而从中寻找到构建数据财产化制度的切入点,在既有的法律基  
础上搭建出数据财产化模式的框架。  
()数据财产化模式的立法基础  
我国现行的数据相关法律制度中已存在数据财产化模式构建的基础和空间早在民法总则的制定过  
程中,曾有草案版本将数据信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之内,但由于整个立法过程中部分立法者学者  
对于该条文的概念理解权利性质等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最终通过的民法总则删去了此条款然而这一  
立法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立法者对于数据可以成为财产权制度调整的客体这一观点的考量到  
民法典时代,对数据的基础性法律规制条文是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  
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该条文的解释颇有争议,有的学者倾向于将其认定为数据财产化模式构建的  
基础,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财产权制度的构建要严格遵循物权法定理论,该条文仅体现民法典对于  
数据财产性利益保护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但并不足以作为构建数据财产化制度的支撑支持者的观点相比  
之下则更为契合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他们认为当今中国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此种  
情况下数据资源是一个国家与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数据市场数据经济活动蓬勃发展的社会现  
,由于我国的民事立法并未像德国法国这些传统的  
成文法国家一样历经漫长时间从而形成超稳定的民法体系结构,我国民法体系在构建上还具有较大的调整  
空间与创新的可能性,也更应该发挥在民事立法上作为后发国家的优势,应该在充分考量科技发展所带来  
的社会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创设,此种做法甚至有可能达到反过来牵引其他国家民事立法革新  
与发展的效果③  
建构数据财产权制度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从立法目的来思考,《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对于数据保护原则性的规定更多地是为了平衡现实需求  
与未知将来之间的冲突由于现实中数字经济的客观需求,基于数据而产生的财产性利益需要得到法律保  
,但同时也考虑到数字科技高速发展的特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立法者  
很难预料到未来是否会出现某些具有革新性的信息技术,使得现有的数据增值一般模式被替代一方面,如  
果在当下数据财产化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的时机就赶鸭子上架推出一套不成熟的数据财产化制度,反而可  
能会阻碍现有数字经济模式的运行;另一方面,在未来技术发生变革与发展时,其是否具有足够的适应性或  
可能会造成新的问题最终在两种因素的加持之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选择此种具有极大解释空间  
的表达模式因此,《民法典没有推出数据财产化制度并不意味着其对此种制度的抵触,此种具有灵活解释  
空间的措辞为将来的数据财产化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立法空间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立足于当下并着眼未来,  
在进行充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在恰当的时间节点推出一套相对完备的有适应性的数据财产化法律  
制度。  
程建华王珂珂再论数据的法律属性———兼评<民法典>127条规定》,《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68ꢆ71。  
冯晓青数据财产化及其法律规制的理论阐释与构建》,《政法论丛2021年第4,81。  
苏永钦物权法定主义松动下的民事财产权体系———再探大陆民法典的可能性》,《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第1,33。  
62  
梅傲柯晨亮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  
()数据财产化模式的司法基础  
在司法层面,构建数据财产化模式已经成为司法机构处理因数据行为产生经济纠纷的迫切需求当前,  
由于数据无法归类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因此在司法中处理企业间因数据产品产生的经济纠纷时,司法者只能  
选择求助于反不正当竞争法》。2015新浪诉脉脉一案中,由于我国尚未有数据财产权的立法,司法  
者只得使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案件进行裁定,但其仍在案件裁决过程中对涉案数据所具有的应该  
被保护的财产性利益进行了确认2018年所谓全国首例大数据产品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淘宝诉美  
景公司一案中,法院明确指出淘宝公司对于涉案的数据产品具有竞争性的财产权益在这两个案件  
,裁判者虽然都承认了数据主体应该享有数据的财产性利益,但是碍于我国并未有数据财产权相关立法,  
只得使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模棱两可的商业道德条款作为裁判依据无论是裁判者抑或是数据主  
,均对这种使用模糊的原则性条款作为裁判依据的现状感到不满,社会需要更加清晰明确的数据保护立  
法规制数据主体的数据行为因此从司法角度上来看,司法领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数据具有财产  
性利益的现状并承认其财产性权利应该得到保护,同时也亟待相关的数据财产保护法律出现,进而更好地处  
理未来因数据财产争议所引发的纠纷。  
()数据财产化模式的政策基础  
除了立法基础与司法基础之外,构建数据财产化制度也符合我国政策的指导方向,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相关政策的推动国务院于2015年通过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直接对大数据定义为容量大类  
该表述中对数据价值的承认与数据作为财产权  
客体所需具备的价值性不谋而合随后,2019年召开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健  
可见,党和政府希望通过数据资源市场化  
进而使得数据经济活动高效化,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数据市场化的前提便是产权化模式的建立,只有让  
公权力不再作为规制数据活动的主导力量,并将数据私权利在恰当的数据主体间分配,市场化的目标方才有  
实现的可能性202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无独有偶,同年11,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一次陈述建立数据资源  
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的政策表述体现在2022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第四  
本案具体案情为新浪公司在与脉脉公司合作期间,脉脉公司非法爬取使用新浪公司旗下软件新浪微博软件的用户信息,具体包括头像名  
职业信息教育信息用户自定义标签及用户发布的微博内容,同时非法获取并使用脉脉注册用户手机通讯录联系人与新浪微博用户的  
对应关系本案法院最终判决脉脉公司违反商业道德”,应停止涉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原告新浪公司进行赔偿参见:北京市海淀区  
人民法院2015年海民()初字第12602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6)73民终588号民事判决书。  
本案具体案情为被告美景公司在其运营的咕咕互助平台兜售淘宝平台开发的网店运营的系统数据化参考服务”,通过提供账号密码进行  
远程登录的方式,将其在淘宝平台订购的数据产品及相关服务进行有偿共享,其行为涉嫌倒卖淘宝公司的数据产品最终法院判决被告行  
为属明显有悖公认的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判令美景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淘宝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200万元参见: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浙01民终7312号民事判决书。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崔国斌大数据有限排他权的基础理论》,《法学研究2019年第5,3。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595日发布,20225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govcnꢄzhengceꢄ  
contentꢄ2015-09ꢄ05ꢄcontent_10137htm。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产党员网,201911月  
日发布,202251日访问,httpsꢅꢄꢄwww12371cnꢄ2019ꢄ11ꢄ05ꢄARTI1572948516253457shtml。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49日发布,2022年  
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govcnꢄzhengceꢄ2020-04ꢄ09ꢄcontent_5500622htm。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11  
3日发布,20225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govcnꢄzhengceꢄ2020K-11ꢄ03ꢄcontent_5556991htm。  
5
5
6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部分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以上的政策表述大都强调对建立数据市场与数据产权制度的期望,因此,数据财产化制度的探索不仅符  
合理论研究上的发展趋势,而且也顺应了国家的长远政策目标。  
数据财产化背景下对数据共享行为的审视  
数据共享行为无疑是数据财产化制度构建中一条无法忽视贯穿全过程的链条,是整个数据财产化制度  
的链接与支撑从因果溯源的角度思考,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有着无法分割的共生性而从现实问题及  
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数据共享问题研究未尝不是一条数据财产化制度构建以小见大的切入路径。  
()数据共享的价值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可知,数字经济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助推力,近年  
来经济增速较快的国家数字经济占其GDP比重大都高于其他增速表现一般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数  
字经济占其GDP比重均超过60%同样,一个国家数字经济所占其GDP比重俨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未  
来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表现同样出色,2020年数字经济的规模为5.4万亿美  
,仅次于美国的13.6万亿美元,而中国的数字经济同比增长速度则是9.6%,位居世界第一在数字经  
济的发展中,数据无疑是最重要的燃料”,且不同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数据具有可多次重复利用的特征不  
同主体间对于数据不同方式的利用并不会削弱数据所具有的价值,相反,对于相同数据,不同主体以不同形  
使这也就意味着,只有不同数据主体间的数据共享才可使数据背后所  
蕴含的价值完全得到释放正如著名风险投资人素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MaryMeeker在其提供的  
InternetTrends2019,数据共享应该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与必然趋势。  
()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制度的共生性  
1
.数据共享是数据财产化的基础  
数据财产化模式建立的前提是数据可以被视作一种财产”,只有数据具有了财产属性,才具有作为财产  
权调整对象的资格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数据从未被纳入财产权的调整对象来考量,如果以对比的角度  
思考大数据时代前后的数据,其基本存在形式载体并未有本质上的差异,最大的变化便是大数据时代下的  
数据具有了财产性价值,而在这种财产性价值产生的全过程中,数据共享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财产性价值主要体现在海量零散数据被聚合分析处理所得到的结果之中,而不是  
孤立的单个数据数据增值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大数据企业收集的个人用户原始数据,企业若想取得个  
人用户数据,主要的合法途径便是征得个人用户同意与企业共享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只有数据分析加  
工的技术储备并非意味着其可以获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获得原始数据的渠道才是首要关注点,数据共  
享便是最重要的原始数据收集方式,因而数据共享活动才是数据财产化制度根本的基础。  
2
.优化数据共享是数据财产化的目的  
从另一角度来说,数据财产化制度的建立初衷之一便是使得数据共享活动更为顺畅,通过数据财产化制  
度的建立,明确原始数据加工数据深度分析后的数据中各个数据主体的权利,进而方便数据进一步被共享  
利用数据共享行为使得数据具有适用财产权管理模式的价值属性,同时,数据财产化制度模式也将反哺  
数据共享活动,使得数据共享时不同数据间的争议减少分歧弥合一方面,在企业试图征得个人用户同意  
共享数据时,若个人用户享有明确的数据财产权,用户可以与企业进行合理的交易协商,在达成符合双方预  
期报价的情况下去处分自己所享有的数据财产权,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当前现状通常为企业巧取豪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2410日发布,202251日访问,  
httpꢅꢄꢄwwwgovcnꢄzhengceꢄ2022-04ꢄ10ꢄcontent_5684385htm。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CAICT中国信通院网,202182日发布,202251日  
访问,httpꢅꢄꢄwwwcaictaccnꢄkxyjꢄqwfbꢄbpsꢄ202108ꢄt20210802_381484htm。  
戴昕数据界权的关系进路》,《中外法学2021年第6,1564。  
黄道丽何治乐欧美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立法的大数据现象及中国策略》,《情报杂志2017年第4,48。  
MaryMeekerꢀInternetTrends2019ꢀJune11ꢀ2019ꢀBondꢀhttpsꢅꢄꢄwwwbondcapcomꢄreportꢄit19ꢄ#contact  
64  
梅傲柯晨亮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  
个人用户数据,而用户通过事后追责机制救济自身权益若成功构建数据财产权模式,将缓解当下个人用户  
与企业间数据共享时权责不明的混乱现状,使得数据共享活动的效率提升争议减少另一方面,在企业从  
个人用户手中取得数据后,通常将对收集的数据作进一步深度分析与处理,由此得到的数据产品同样将经历  
数据共享过程企业既可以使用这些数据产品用于优化自己的经营模式调整商业战略等活动,也可将其共  
享给其他企业但当下由于数据财产权制度规则的缺失,企业对于所拥有数据的权利边界尚不明确,在企业  
间数据共享时,双方极易产生有关共享数据利用界限的争议如果数据财产化制度顺利地建立,明确企业数  
据权利的具体内容与可处分的范围,企业间在协商数据共享时便有法律上的参考,进而将极大地减少企业间  
数据共享活动有关纠纷的发生。  
()数据财产化背景下数据共享的问题  
数据财产化的背景下,不同数据共享场景出现了不同的数据共享问题当个人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共  
享时,企业以传统的知情同意条款征求用户同意模式已无法满足数据活动规制的基本需求同样,在企业  
间进行数据共享时也同样会面临数据财产属性得到共识但其权利内容无法可依的困境,进而导致共享行为  
陷入困局。  
1
.个人用户与企业间数据共享时的问题  
收集个人用户的数据作为大数据活动的起点,其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个人用户与企业间数据共享时的  
授权同意模式就现状而言,我国的互联网个人用户在与企业进行数据共享时,企业通常采用知情同意条  
款征求用户同意来收集数据,但此种模式有不可忽视的弊端一方面,通常知情同意条款内容十分繁杂冗  
,充斥着专业概念与词汇,普通互联网用户难以完整地阅读并准确地理解条款内容另一方面,看似征  
求用户意见的知情同意条款对于用户来说并未有实际的选择权,互联网企业通常会采取拒绝知情同意”  
便不提供软件服务的胁迫模式在用户不愿阅读冗长的知情同意条款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往往可以如  
愿地得到数据共享的授权这种知情同意条款模式名存实亡的现象并不能完全归责于企业的逐利性实  
际上,已有学者提出传统的知情同意条款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的客观需求,但由于数据财产化  
模式尚未建立,缺少新的架构处理个人用户与企业间的数据共享问题,企业出于满足扩大数据收集欲望与规  
避数据收集风险的目的,最终采用了畸形的知情同意模式。  
这种模式在数据财产化的时代具有显著的问题一是个人用户数据作为大数据产品生产的原始材料,  
其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缺少数据财产化的制度设计,个人用户数据的价值属性无法得到法律意义  
上的承认,因此个人用户在与企业进行数据共享协商时缺少了一定的筹码,双方的协商也难以得到平等的结  
二是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行为复杂程度不同于往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便是在对数据进行后续深度  
分析的过程中被挖掘的,企业收集到的个人用户数据的后续用途难以在拟定知情同意条款时被完全地列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选择胁迫用户签署难以充分阅读的超长隐私声明去回避问题但回避问题并  
非意味着问题消失,当个人用户与企业就数据使用方式的问题产生争议时,规定不明确的隐私声明协议难  
以作为弥合分歧的依据,只得寻求司法裁量解决争议。  
2
.企业主体间数据共享的问题  
在不同企业主体进行数据共享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数据权利界限模糊导致企业难以找到处分  
自己所拥有的数据权利的边界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对于数据保护的规定及实践中相关的司法案例  
可知,企业拥有数据财产性利益及该利益应当得到保护的观点已经得到普遍性的认可但是进一步探究司  
法案例中的争议焦点可以得知,真正的问题是企业对于其所享有的数据权利无法得到立法上的认可,进而在  
企业间进行数据共享时,没有清晰全面的数据权利体系与不同数据权利的内涵定义作为参考,最终导致企业  
间数据共享协议合同中无法明确共享后双方具体所享有数据权利的内容在后续共享数据被使用时,数据  
接受方无法得知数据利用的边界,数据共享的双方容易就共享数据的利用是否符合协议规定的范围而产  
梅傲苏建维数据治理中打包式知情同意模式的再检视》,《情报杂志2021年第2,158。  
范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环球法律评论2016年第5,93ꢆ94。  
6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生争议例如上文中提及的淘宝诉美景公司一案中,淘宝公司将其加工过的数据产品有偿共享给美景公  
,美景公司通过软件共享公用子账户的方式将其从淘宝公司所得到的数据产品再次有偿共享给第三者。  
在案件争议中,淘宝公司主张其享有数据产品的财产所有权及竞争性权益,而美景公司则主张淘宝公司并不  
享有数据产品的数据财产权,该权利应属于提供原始信息的网络用户,因此其将数据产品二次共享的行为并  
不侵害淘宝公司的权益虽然此案以美景公司败诉而告终,但也表明因缺乏数据财产权相关立法,会导致企  
业主体间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难以对双方的权利与责任作出符合法律框架的安排若在共享行为的执行中  
产生争议,双方无法达成法律上的共识,最终只得寻求司法的第三方裁量与判断。  
数据共享问题导向下的数据财产化制度构建  
从一般数据的立法模式来看,我国的数据行为规制立法应该选择数据财产权与人格权并行的保护模式,  
而政府数据及有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要企业数据则应采取数据控制论模式而在面对更为具体的  
个人与企业数据共享问题时,应革新现有的知情同意条款数据共享模式,建立数据财产权议价协商机制。  
在面对企业间数据共享问题时,应该采用数据类型化数据共享场景化立法去确定数据财产权的具体内容,  
以解决实践中所出现的数据共享问题。  
()我国数据财产化制度构建路径  
1.:数据财产权与人格权并行保护模式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选择数据财产化模式的制度革新并非意味着摒弃数据的人格权利保护模式,相反,  
应在数据人格权保护架构的基础上依据数据活动的特征与数据活动中各主体的诉求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数据  
财产权制度数据财产权制度的意义便是充分发挥数据在数字时代的经济价值,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发  
但这种利益导向的模式必然会对议价能力相对弱小的个人用户的权益造成减损,此时对于个人用户进  
行数据人格权上的法律保护便可弥补此漏洞,因此使数据人格权与数据财产权两套制度并行是有必要的。  
故而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及相关法律可以作为数据人格权保护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财  
产权进行另行立法。  
基本的制度安排便是个人用户对于数据活动任何阶段可定位自身的数据均享有人格权利,而在数据活  
动的不同阶段将数据财产权分配于不同的主体当个人用户持有原始数据时,数据财产权归属于用户个人,  
在其将数据共享给企业后,企业所收集数据的财产权以及深度分析后所得数据产品的财产权归属于企业。  
2.:控制论公法立法保护模式  
是否所有的数据与数据活动均应适用数据财产化模式来进行管理呢? 有的学者便对此表示反对,认为  
其忽视了数据天然的公共物品属性而过于强调了数据主体的私权利,因此应该采用公法立法的模式规制  
该观点即为数据控制论保护模式考虑到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包罗万象的现实,最理想的情  
况无疑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使数据的流动与共享畅通无阻,无论是企业政府个人,出于合法合理  
的目的均可以顺畅地获取其所需的数据因此控制论便主张立法对数据共享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制,  
最大化地实现数据的共享,避免出现企业利用数据产品取得垄断优势的情形,进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  
此想法忽略了赋予数据主体私权利对于企业的收集利用加工数据行为的激励作用,同时也忽视了大  
数据时代数据活动的复杂性与快速变化性,对所有的数据行为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数据行为均进行公法上  
的立法规制难度太大但该理论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又具有一定可取性,对于关系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国计民  
生或国家安全的企业数据,完全持私法自治的理念任其自行管理,可能会对国家利益与社会安全稳定造成负  
此外,由于政府主体的特殊性,其持有的政府数据通常被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并不适合采取  
利益导向的数据财产化制度规制同时,通常政府数据更具敏感性与保密性,该特征使得其更契合于数据  
控制模式因此,对于以上种类的数据,采用控制论的立法模式进行规制更具有可行性。  
()数据财产化背景下数据共享问题解决原则  
吴伟光大数据技术下个人数据信息私权保护论批判》,《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7,117。  
胡凌功能视角下个人信息的公共性及其实现》,《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5,183。  
66  
梅傲柯晨亮数据共享与数据财产化  
1.个人用户与企业间数据共享问题:式  
当前个人用户在与企业进行数据共享时,因尚未存在数据财产权制度作为基础,企业只得以隐私协议”  
的方式对数据的人格权进行保护,同时征求用户同意收集数据但此种模式在当下数据活动极为复杂的情  
况下名存实亡,为了改变此种现状,与其用让人看不懂的知情同意条款模糊数据共享行为的权利交易性  
,不如将此种行为搬上台面,进行立法制度化规制。  
代码和网络中的其他法律一书的作者莱斯格在书中提出,对数据行为进行规制有两种机制,事前”  
事后机制,前者即为财产权路径,而后者为依赖行政法或刑法规制的责任路径现行的知情同意条  
款模式无疑是伪装成事前机制的责任路径在实践中知情同意条款从未切实地使用户明确了解企业对于数  
据的用途,用户的事先判断并非完全无瑕疵的意思表示,因而当个人与企业在将来就数据使用产生争议  
,知情同意条款的事前出罪功能大打折扣,最终的争议解决仍要回到责任路径的模式,事后寻求人格权  
保护或公法规制从争议解决的角度思考,事前机制作为一种预防性机制,更为契合现代社会治理的价值需  
,因而重构空转的知情同意模式,转而采取事前数据财产权交易模式无疑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承认用户享有数据财产权的基础上,企业若想要取得收集用户数据的权利,需要与用户进行交易使得  
用户同意数据被收集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以软件的使用权利作为报价去交易个人用户的数据财产权但  
若有的用户不希望其数据被软件开发者收集利用,则可以与软件公司协商,使用付费或其他方式作为对价换  
取软件的使用权,而非以个人数据作为代价该种制度设计既可以避免一刀切的半强迫知情同意模式对  
其权利交易实质性质的掩盖,也给予了不愿自身数据被收集利用的用户更多选择的空间。  
当然此种制度模式并不能显著提高对于个人用户数据的保护水平,在构建数据财产权制度时,整体的制  
度设计中可能将部分数据人格权划拨为财产权利因此,在数据共享交易显名化后,个人用户可能在与企业  
的交易中让渡更多的数据权利,从而导致保护水平甚至不及纯粹人格权模式此种情况也是大数据时代不  
可违背的现实趋势,强调数据共享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保持对个人数据的严格保护无疑是难以两全的。  
考虑到数据流动对于数字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采取对个人用户的有限保护模式而非绝对保护模式在大数  
据时代也是一种合理的取舍并且,赋予个人用户选择交易的权利让其自行选择是否让渡数据权利及让渡  
哪些权利,也可减少后续过程中个人用户与企业就数据的利用是否越界而产生的争议。  
2.:类型化场景化处理模式  
而企业在数据共享时所面临的直接问题便是企业对于其所拥有的数据权利内涵不够明确,因而在进行  
多个主体数据共享时无法明确划定被共享数据的权利界限在进行数据财产化模式的立法时,具体企业间  
数据共享的问题应得到重点关注由于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活动的复杂性,相关立法应该确立企业数据财产  
化的总体立法方向,但面对具体的不同种类的企业数据时,如何合理地划定其控制权收益权使用权处分  
权等权利仍然是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由于数据种类的复杂性数据活动场景的多样性,对于所有种类的企  
业数据财产权内容界定均采用一套标准无疑会阻滞企业数据活动的顺畅运行。  
因此在处理企业的数据共享问题时,我们应从数据的类型化与数据活动场景化的特征出发,关注现实中  
不同数据类型数据行为场景中已成熟化的数据活动模式,并以这些实践案例作为依据,对不同类型和场景  
的企业数据进行数据财产权具体内容的确权与分配,从而避免立法与现实不相适应的情形出现。  
[责任编辑:苏雪梅]  
LawrenceLessigꢀCodeandotherLawsofCyberspaceꢁNewYorkꢅBassicBooksꢀ1999ꢂꢀ160-161  
丁晓东数据到底属于谁? ———从网络爬虫看平台数据权属与数据保护》,《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5,69ꢆ83。  
67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智能裁判系统的法律推理逻辑  
陈子君  
ꢃꢃ摘要:当前,智能裁判系统遵循形式推理的逻辑路径,以司法大数据的质量化管理法律规则的代码化表达和  
法学知识的逻辑化表达为理路,促进司法高效和接近正义的实现,以应对智能裁判系统中技术逻辑与裁判逻辑之  
间的不契合然而,我国智能裁判系统以案件类型化和要素化为特征的司法经验主义模式虽促进了司法高效,但  
难以满足实践之需,其内在逻辑将司法形式推理化为事实要素比对,价值判断的缺失制约了个案公正的实现,并对  
法官主体性产生不利影响未来智能裁判系统内在法律逻辑的完善应逐渐探索通用型法律知识图谱的建构,并以  
诉讼要件为理论工具,采用法律知识型的要件式建模方式,以法官说理提高智能裁判系统的逻辑性和合法性。  
关键词:智能裁判系统;法律逻辑;形式推理;法律知识图谱;裁判说理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304  
收稿日期:2023-12-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23ZDA129)、清华  
大学文科建设双高计划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运行机制创新研究”(2022TSG03302)的阶  
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子君,,山西晋城人,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E-mailꢅ894585209@qqcom。  
2016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智慧法院的提出,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类案智能推送系  
的正式上线和2022年浙江省凤凰买卖合同智审系统的运用,以及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智慧大  
的提出,使我国智慧司法得到快速发展,应用方式也不断转型升级司法智能化应用也由初级形态向高  
级形态不断发展,由适用于审判辅助活动的通用型司法智能化应用向适用于事实认定证据审查法律适用  
等司法审判核心领域的专门型智能裁判系统拓展然而,司法裁判是以实现实质正义为最终目的的国家活  
,将智能裁判系统的技术逻辑引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影响司法公正的审判环节是否具有合法性仍然存  
学界对此展开了诸多探讨,多从智能技术外在局限,如算法黑箱数据歧视等角度展开分析随着知  
重新成为智能技术的核心要素,智能裁判系统的建构方式由数据算法应用三层次结构,数据ꢆ  
知识(图谱)算法应用的四层次结构拓展逻辑是法律论证的组成部分,司法裁判是从规范命题到事实  
命题再至结论的逻辑论证过程知识要素成为智能技术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司法活动深度融合的  
物质载体,并为我们进一步窥探智能裁判系统的底层逻辑提供了现实基础为此,从人工智能技术逻辑和司  
法裁判法理逻辑的关系角度,对智能裁判系统的合法性及其完善展开分析是本文欲探讨的法律问题。  
智能裁判系统法律逻辑的基本原理  
在智慧司法的建构中,技术逻辑的相关性类比性与法律逻辑的因果性演绎性存在冲突,这既影响了智  
能系统的智能程度,也影响了司法价值的实现程度,使智能裁判系统面临合法性质疑智能裁判系统既要观  
照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更要契合司法裁判逻辑。  
()司法数据的质量化管理  
参见:雷磊法律逻辑研究什么?》,《清华法学2017年第4,190ꢆ192。  
68  
陈子君智能裁判系统的法律推理逻辑  
大数据是智能化时代的重要生产资料20162018,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各类司法工作文件促  
进卷宗电子化的全面推进与改革,这为司法大数据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司法智能化应用程度的提升  
需要拥有汇聚快要素全的高质量大体量司法大数据,如何破除数据孤岛,为智慧司法提供优质数据,是智  
能裁判系统法律逻辑建构的前提。  
司法大数据的质量化管理表现为清除司法大数据中的错误和虚假信息,并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  
法律数据主要以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形式存在,且目前裁判文书公开中仍存在全面性不足及时性效果欠  
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①  
对结构化的数据进行信息抽取是智能化应用建构的第一步  
其中的数据清  
理有助于清除数据中的错误和虚假信息,舍弃那些可能会影响大数据分析的碎片化数据以及不宜数据知  
识图谱则可以对海量异构动态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表达和语义理解,使数据并非  
孤立存在,而是以事实为单位,实体关系实体或者实体属性性值三元组为表达方式,形成庞  
大的实体关系网络通过知识融合过程中实体链接实体消歧和共指消解等一系列知识加工过程,在不同  
的数据集中找出同一个实体的描述记录,实现多类型多模态上下文及知识的统一表示,并建模不同信息不  
同证据之间的相互交互同时在不同来源实体间建立关联关系,将从多个分布式异构信息来源中发现的  
数据进行整合这样,实体关系的存在方式使得智能应用可结合深度学习类脑科学等技术扩展学习推  
理能力,具备本文解释技术,发现实体之间的隐含关系,进行推理预测。  
因此,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结构化司法大数据并进行质量优化,在实体内容上以不同  
实体要素之间的语义关系网来打破司法大数据孤岛整合多来源数据是智能裁判系统展开的前提。  
()法律规则的代码化表达  
目前,智能裁判系统存在两种建构进路:一是基于显式编码封闭规则算法的专家系统进路,这种方式因  
其算力有限而智能化程度受限,无法适应海量司法大数据的运行需求;二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分析建  
,,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无法适用于司法专业化场景中智能裁判的法  
律需求大数据的数理逻辑使得审判过程由规则变成了规律”,逻辑变成了概率”,推理变成了  
预测”,智能裁判可能演变为机械地遵循历史先例,且不适应我国三段论的演绎推理逻辑为克服技术逻  
辑和裁判逻辑间的矛盾,以法律推理逻辑为核心的符号主义路径是智能裁判系统的建构方式,即将法律规则  
预先嵌入以使人工智能契合司法裁判方式。  
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我国的司法裁判过程表现为法律规则的三段论推理这一分析过程是从前提到  
这需要借助法律知识图谱将法律规范预先嵌入,以实现依法裁  
知识图谱以产生式规则为知识表达方法,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为智能  
应用所理解,这为司法裁判规则和算法规则提供了中介法律知识图谱通过法学要素解构和人工标注,并转  
化为技术语言,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生成智能化应用的算法模型由此将法官的裁判方式教给”  
智能化应用目前,智能裁判系统中的具体功能,如类案智推判决预测裁判偏离预警机制等都建立在对案  
件要素符号化解构并提取整合,进行人工标签的基础上域外智能裁判系统的早期探索也是将规则编码为  
一种简单的程式化的如果的逻辑结构,模仿人类的推理方式构建一个巨大的逻辑森林,让人工智能  
参见:马超于晓虹何海波大数据分析:中国司法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报告》,《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4,195。  
参见:《知识图谱标准化白皮书》(2019),6,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官网,2019911日发布,2023920日访问,ht-  
tpꢅꢄꢄwwwcesicnꢄ201909ꢄ5589html。  
参见:《知识图谱标准化白皮书》(2019),65,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官网,2019911日发布,2023920日访问,ht-  
tpꢅꢄꢄwwwcesicnꢄ201909ꢄ5589html。  
参见:朱丽雅数字人文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知识管理论坛2022年第1,94。  
参见:宋旭光论司法裁判的人工智能化及其限度》,《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5,80ꢆ92;高翔智能司法的辅助决策模型》,《华东政  
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1,62ꢆ63。  
参见:宋旭光论司法裁判的人工智能化及其限度》,《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5,85。  
参见:蒋超法律算法化的可能与限度》,《现代法学2022年第2,26。  
参见:王禄生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障碍》,《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2,48ꢆ49。  
6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模仿人的推理方式其优势在于:一方面促进智能化应用与部门法诉讼法知识的初步结合,使智能化应  
用更契合人类法官的审判方式;另一方面,结合知识系统和数据系统的各自优势,利用知识图谱将法条和司  
此外,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借助法律知识图谱,智  
能裁判系统可以对法律规范中的概念及关系进行符号化表达,借助符号从其知识路径中进行解释说理,从  
而对推理路线作出解释。  
()法律知识的逻辑化表达  
智能裁判系统的另一逻辑基础在于法学知识的逻辑化表达在司法裁判中,各个案件的要素之间具有  
法律上的逻辑关系,例如借贷合意金钱交付两个要件共同构成借贷法律关系的成立,这一法律关系构成案  
件裁判的内在逻辑法律知识逻辑化表达旨在使智能裁判系统更契合司法裁判逻辑,提高智能化程度,这也  
是目前智能裁判系统的探索方向以类案智推系统为例,相较于传统以关键词定位为方式的案件检索,新一  
代类案智推系统的目标预设是不仅检索出包含关键词的案件,还可以检索出与关键词同义的相关案例,或与  
关键词具有关联关系的信息,并发现隐含关联关系。  
知识图谱的多层次逻辑结构赋予了智能化应用逻辑推理能力,有助于实现法学知识的逻辑化表达法  
官在进行裁判时所接收的案件信息往往是具体且具有生活色彩的词汇,如借贷案件中的银行转账等用语,通  
常需要与裁判方式中各类裁判要件,例如借贷合意金钱交付等,形成对应关系这就需要将之前接收到的  
案情要素与判决要件进行鉴别提炼和归类等逻辑分析知识图谱逻辑结构可分为模式层与数据层模式  
层在数据层之上,是知识图谱的核心,存储的是经过提炼的知识,通常用本体库来管理模式层本体是指共  
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规范说明”,主要用来描述某个领域内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得它们在共享的  
范围内具有大家共同认可的明确的唯一的定义,具有共享化明确化概念化和形式化的特征借助本  
体库对公理规则和约束条件的支持能力来规范实体关系以及实体的类型和属性等对象之间的联系,  
引数据层中的信息抽取,如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和属性抽取由此,从顶层概念逐步细化,形成结构良好的分  
类层次结构这一概念分类的层次结构体现了概念间的继承关系及同一层次内的相容关系并列关系等关  
系类型在司法裁判中,案件要素间存在相关主次因果包含平行等多类型关系案件裁判过程往往是  
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之间不断往返流转的过程,判断案件事实是否符合规范中的一般构成要件以完成案件  
法律知识图谱将案件事实的实体关系和法律规范中抽象概念进行多层次的逻辑表达,契合了司法  
裁判由小前提的具体案件事实到大前提的抽象概念这一论证逻辑。  
因此,智能裁判系统遵循形式推理的法律逻辑,将法官的裁判方式嵌入人工智能中,以避免技术逻辑对  
司法逻辑的消解,促进智能裁判系统的形式公正。  
智能裁判系统法律逻辑的展开  
法律知识图谱促进了智能裁判系统中技术逻辑和法律逻辑的深度融合实践中,要素式智审系统包括  
智能立案案件争议焦点归纳无争议事实归纳法条推送类案推送裁判预警和文书自动生成等应用,是应  
用场景较为系统全面的智能裁判系统。  
()以案件类型确定知识领域  
以简单案件明确智能裁判系统建模的知识领域2016,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  
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繁简分流若干意见》),简案快审类案专审繁案精审”  
促进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知识图谱作为特定领域内知识要素的体系化集合,以  
参见:孙海波反思智能化裁判的可能及限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5,89ꢆ92。  
参见:叶胜男人工智能介质下的审判范式》,《人民司法2019年第31,52ꢆ53。  
参见:杨玉基许斌胡家威等一种准确而高效的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软件学报2018年第10,2933。  
参见:付雷杰曹岩白瑀国内垂直领域知识图谱发展现状与展望》,《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年第11,3202。  
参见: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165。  
参见:曹羽从知识工程到知识图谱全面回顾》,CSDN博客,201955日发布,2023920日访问,httpsꢅꢄꢄblogcsdnnetꢄ  
TgqDT3gGaMdkHasLZvꢄarticleꢄdetailsꢄ89879731。  
70  
陈子君智能裁判系统的法律推理逻辑  
规则明确边界清晰应用封闭的场景为前提,具有鲜明的领域性特征,以提高技术上的可操作性降低特征标  
注的难度借助智能技术提高简单案件的审判效率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促进司法信息化和司法改革相结  
合的重要方式为此,司法实践多选择数量较多的简单类案,以此确定法律数据和知识表示的范围,例如上  
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等罪名确定知识领域并予以智能  
化建模而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则选择政府信息公开纠纷案件予以智能化建模贵州省高院则  
选择行政征收和补偿案件构建智能审判平台。  
可见,现有司法智能化应用多将简单类案诉讼案由作为选择的主要标准智能裁判系统以证据规则办  
案要件电子卷宗案例裁判文书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办案业务文件等数据库资源为基础,选择法律关系  
相对单一事实较为明晰的案件,有利于整合来源数据展开深度学习,实现司法大数据的质量化管理。  
()裁判要素的获取和表示  
在明确智能系统所要适用的知识领域后,如何确定其要表达的知识要素是应用建模的另一步骤现有  
智能裁判系统以要素式审判法获取知识要素并进行数据化表示2016,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繁简分流若  
干意见以及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对要素式审判作了系统规定各地法院对要素式审判制定了专门规  
智能裁判系统的建构以法律知识的概念化和符号化为前提  
要素式审判方法是基于裁判经验对固定  
案情的基本事实要素进行总结,就各要素是否存在争议进行归纳,并围绕争议要素进行庭审并制作裁判文  
如四川省高院选择案件争点明确审理程序较为简单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展开智能化建设,将其要  
素分解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定责数据:气象数据路况数据道路数据车辆数据驾驶人员数据事故数  
信号灯数据和其他数据集美区法院将民间借贷的要素归纳为:借款双方之间的关系,借款合同签订  
,,知识要素的获取和表示旨在从司法案例等法律文本中  
抽取具有法律意义的实体特征和关系建立三元组关系,并与实体概念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体系,以确定知识  
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前要素式审判方法成为智能裁判系统进行知识获取的主要方式如上海刑事案  
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以犯罪构成要件和量刑情节确定裁判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将要素解构为何人何时何  
何因何果何事六要素贵州省高院以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为标准确定基本结构,并将要素解构为13  
个实体要素14个程序要素及程序合法时间轴。  
目前,我国智能裁判系统的建构方式呈现出实用主义的司法经验主义模式,以总结归纳审判实践中的常  
见事实要素为建构路径基于这些事实要素,完成对证据规则案例法律法规等数据的特征标注,运用司法  
实体识别司法要素自动抽取等智能技术,完成智能审判系统的开发。  
智能裁判系统内部逻辑建构方式的问题检视  
智能裁判系统中法律逻辑的有效展开促进了智能技术在司法审判过程中的深度运用和智能程度的提  
,典型表现是智能裁判系统的功能由司法辅助的通用性智能化应用向司法裁判中专门性智能化应用拓展。  
参见:崔亚东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93。  
参见:崔亚东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238。  
参见:《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汇编()》,案例18,最高人民法院网,20171228日发布,2023817日访问,httpsꢅꢄꢄwwwcourt  
govcnꢄzixunꢄxiangqingꢄ75762html。  
参见:王彦行政诉讼类案智能专审平台的价值取向与实践》,《人民司法2018年第19,47。  
例如北京市高院和山东省高院分别发布速裁案件要素式审判若干规定(试行)》要素式审判方式指引(试行)》,明确要素式审判方式的适  
用范围和要素内容。  
参见:王竹道路交通纠纷要素式审判探索———从四川高院的改革实践出发》,《中国应用法学2018年第2,101。  
参见:李晨论类型化案件智能审判系统的建构———J区法院为样本》,《东南司法评论》(2018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339ꢆ  
3
50。  
参见:王彦许鹏行政诉讼类案智能专审平台的价值取向与实践》,《人民司法2018年第19,46ꢆ49;李鑫王世坤要素式审判的  
理论分析与智能化系统研发》,《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323ꢆ334。  
参见:崔亚东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136。  
ꢇꢈꢉ参见:《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汇编()》,案例18,最高人民法院网,20171228日发布,2023820日访问,httpsꢅꢄꢄwwwcourt  
govcnꢄzixunꢄxiangqingꢄ75762html。  
7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前者是指由商用人工智能平移适用后的司法智能化应用,例如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电子卷宗生成等而后者  
是聚焦于司法裁判自身特点而展开的适用,例如案情要素提取案情画像无争议事实智能归纳和争议焦点  
由此形成了以类案为基础的系统性智能裁判系统,但同  
时也与司法公正法官主体地位等司法价值表现出紧张关系。  
()司法经验主义的建构路径难以满足实践之需  
1.智能裁判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较低,求  
案件事实要素又称涉法事实要素或者法律事实要素,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情  
,是案件事实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材  
域外智能裁判系统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法学领域内知识要素的深度融合,进行元理论上的沟通FOLaw  
将法律的社会功能区分为六种,即规范性知识(规范中的应然层面)、世界知识(概念界定)、责任知识(义务和  
豁免情形)、反应知识(违反后的制裁措施)、元类型知识(自然法层面)和创造性知识(立法中创造的内容),据  
此对法律规则进行符号化,FBO则是从法律框架结构出发,区分为通用型和特定法规型本体两层级相  
较之下,我国司法经验主义建构路径的特点是案件要素直接来源于司法裁判经验的总结提炼,由此进行事实  
要素的单层建构,经验型解构平行化建构”。但智能裁判系统内部法律逻辑的实现以多层次的知识结  
构提高裁判推理的法理性规范性和逻辑性现有的要素标记聚焦于对案件生活事实的特征描述,未考虑案  
件要素间可能存在的相关主次因果包含平行等法律逻辑关系,具有零散性个体性特征,缺乏法律层面  
的概念化,更缺乏对诉讼审判要件深层次法理特征的考虑可见,这一建构逻辑在法律知识的逻辑化表达中  
仍有欠缺,由此也制约了智能裁判系统对案件裁判背后逻辑关系的发现和智能程度的提高正如实践中的  
类案智推系统也面临精准性”、“有效性”、“关联性不足的问题,有的检索结果仅仅是案件特征形式上相似,  
因此,法律知识逻辑化表达的不足且无法较清晰全面地运用要  
素背后的复杂关系进行推理,使得现有智能裁判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难以满足法官的应用需求。  
2
.智能裁判系统存在难以契合复杂案件的适用困境  
简单案件中的事实要素较为明确定型化,较少进行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具有较明确的审查结构框架,  
便于从中梳理裁判规则和提炼要素特征,而较复杂的案件更便于决策树的建构从简单案件入手的建构路  
径提高了智能化应用的研发效率,并为繁简分流改革司法高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正效应,促进了接近正义  
的实现但智能裁判系统同时也适用于疑难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  
导意见(试行)》列举的四类检索情形均是围绕疑难案件展开的,将类案检索系统定位于辅助疑难案件的法律  
目前的智能裁判系统通过人工构造语法与语义规则构建法律知识图谱,即由专家提炼裁判规则解  
读司法过程,在对相关知识点作人工标注后,进行机器学习,并针对机器学习的偏差进行再标注,经过学习积  
,法律专家系统进行案件要素标注是智能裁判系统的前  
,但疑难案件中包括更多法律规范之外的价值判断,  
事实要素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难以总结归纳出更  
具普适性的案件要素正如有法官认为,“之所以选择信用卡案件进行探索,正是因为其要素提取相对固定、  
参见:左卫民从通用化走向专门化:反思中国司法人工智能的运用》,《法学论坛2020年第2,17ꢆ23。  
参见:朱福勇审判案件事实要素智能抽取探究》,《理论月刊2021年第6,126。  
PepijnRS VisserꢀTrevorJ M Bench-caponꢀꢑAComparisonofFourOntologiesfortheDesignofLegalKnowledgeSystemsꢀꢒArtifi-  
cialIntelligenceandLaw6ꢁMarch1998ꢂꢅ27  
参见:周莉人工智能辅助下类案推送质量的路径优化》,《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1年第1,140ꢆ1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办理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进行类案检索:  
()拟提交专业(主审)法官会议或者审判委员会讨论的;()缺乏明确裁判规则或者尚未形成统一裁判规则的;()院长庭长根据审判监  
督管理权限要求进行类案检索的;()其他需要进行类案检索的。  
参见:高翔人工智能民事司法应用的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以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为基础》,《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6,69  
。  
参见:张骐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变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2,135。  
72  
陈子君智能裁判系统的法律推理逻辑  
,广可见,主要适用于简单类案的司法经验主义建构路径在复  
杂疑难案件中的适用性存疑。  
()价值判断缺失制约司法的个案公正  
在实质法治背景下,合法性之外对案件裁判个案的公正可  
接受性等效益的追求同样构成司法裁判的合法性基础但智能裁判系统中价值判断的缺失制约了司法个案  
公正价值的实现。  
1
.逻辑路径遵循形式推理方式缺乏价值判断空间  
形式推理包括由事实到法律规范的涵摄,由此得出案件裁判结果,遵循事实规范或法理事实的不  
,在法律世界,依法裁判的现  
实路径首先表现为司法三段论目前,智能裁判系统汇集的数据库主要包括证据规则办案要件电子卷宗、  
案例裁判文书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办案业务文件等数据库资源前五项旨在通过证据规则与优质案例的  
互联实现事实认定的智能化,后三项以法律适用的智能推送为目的目前的司法人工智能试图将案件裁判  
结果从事实要素和既有法律之中推导出来,以契合形式推理这一形式正当性基础然而,形式逻辑只能评估  
论证的形式,而不能基于个案差异评估论证的内容,也不能结合不同案件的实际情况评估前提的正当性因  
,这一路径通过依法裁判而获得形式正义,但因价值判断缺失而不利于个案公正的实现。  
2
.现有智能裁判系统无法回应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判断  
司法裁判逻辑的开放性决定了需要运用价值判断来确定司法推理的前提符合法律所蕴含的价值例如  
投资并购许可中经营者集中作为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既有赖于对集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  
有赖于通过事实证据来证明是否达到了集中程度或不利的影响专门性智能化应用促进智能技术进入司  
法裁判的认知过程,司法经验主义路径的建构逻辑使得智能裁判系统的逻辑过程表现为待判案件与类案之  
间事实要素的比对分析例如无争议事实归纳争议焦点归纳等应用遵循事实事实对接的关系,通过比  
对其是否具有标签中相同或类似的事实要素以完成相似性判断,具有相似性的则构成无争议事实,否则为争  
议焦点事实认定智能化的理想形态应当将法官事实认定的隐性知识经验予以显性化,由此真正赋予机器  
事实认定的智能化能力相较之下,推送结果只是从数据库中完成了事实对比的初步筛选,尚未清晰全面  
地对背后的复杂关系进行推理由此可见,智能裁判系统的内部逻辑推理将裁判推理化约为司法经验层面  
的事实要素比对,尚未实现法律知识的逻辑化表达同时,智能裁判系统对概念的处理技术词袋模型”,仅  
考虑了原始文本中词出现的次数,忽略了原始文本中词的书序文本的句法和语法等信息这一技术过程  
将裁判过程简化为概念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化比对,概念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因素则在其考虑之外。  
因此,智能裁判系统的推理逻辑尚未完全体现裁判推理的法理逻辑,减弱了裁判过程的价值判断。  
()全流程的深度运用影响法官的主体性  
智能技术与法律逻辑的深度融合为全流程闭环式的智能裁判提供了现实基础,但同时也可能对法官主  
体地位产生不利影响学界对智能裁判系统的认识存在属于独立裁判者还是量刑辅助工具的争论。  
法官主体地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法院内部,法官居于办案的核心地位,依托合议庭开展办案工作,谁审  
谁裁判谁负责,其他辅助服务保障人员的职责是辅助法官服务审判保障诉讼;二是在诉讼活动中,  
法官居于中立主导地位,依法定职权和程序,掌控诉讼活动节奏与进程智能系统辅助下的裁判过程由法  
官裁判转变为智能系统预先要素选择+法官二次裁判的人机协同模式同时,全流程闭环式的智能裁判  
高翔人工智能民事司法应用的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以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为基础》,《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6,69。  
参见:陈坤法律推理中的价值权衡及其客观化》,《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年第5,155。  
参见: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61。  
参见:王琦民事诉讼事实认定的智能化》,《当代法学2021年第2,131ꢆ132。  
参见:任怀钰法官裁判方法嵌入司法人工智能路径研究》,《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年第4,141。  
参见:张玉洁智能量刑算法的司法适用:逻辑难题与程序法回应》,《东方法学2019年第3,189ꢆ191。  
参见:倪寿明落实和尊重法官主体地位》,《人民司法2014年第13,1。  
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应用使智能技术对法官裁判的影响由柔性约束向隐形强制递增上海法院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  
为例,智能裁判系统在实体审理裁判中得以适用,即进行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裁判在审理阶段,无  
争议事实预归纳争议焦点预归纳证据缺失性检验证据合规性校验等功能在分析比对归类案件要素的  
基础上,提示争议焦点并给出审理意见,生成法官庭审指引;在裁判阶段,裁判结果预判断和裁判偏离度提示  
功能将法官的裁判结果与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类案裁判结果进行比对,以使法官裁判结果接受算法裁判结果  
的检验,实现类案研判精准高效可见,智能裁判系统包括过程性和结果性的智能决策辅助,由此形成智能  
裁判系统辅助法官裁判决策的闭环在适用中,为避免裁判结果产生较大的偏离,法官往往会主动参照智能  
应用的输出结果,导致实体裁判中的智能应用增强了智能技术对法官裁判的约束强度,不再仅是居于辅助”  
功能地位尽管智能裁判系统尚未完全替代法官作出司法决策,但由于其全流程性的应用结构,对认知过程  
的参与使其对裁判结果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这可能导致以智能化加持的经验性取代司法裁判的逻辑性和规  
范性,并进一步影响法官的主体地位同时,在诉讼活动的推进中,要件式庭审提纲构建和庭审程序智能提  
示功能可自动抓取相关案件信息中的关键数据,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内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工伤及其  
例外等情形,通过系统判断,构建案件事实法律框架,由此指导审判活动的推进,这也实质性影响了法官对诉  
讼进程的掌控。  
因此,深度学习赋予机器的自主判断和决策能力使得智能裁判系统不仅是对审判事务性活动的机械性  
替代,同时构成法官裁判活动展开的能动性指引智能系统的能动性和全流程闭环式的应用方式影响了智  
能化应用效力的发挥,使得法官在作出实体裁判时受到智能裁判的实质性影响。  
智能裁判系统逻辑建构的完善路径  
我国智慧司法由通用型转向专门型司法智能化应用由简单案件向复杂疑难案件拓展,这对智能裁判  
系统的智能程度需求不断提升未来,智能裁判系统的逻辑建构应从完善底层技术逻辑,引入理论工具和明  
确法官说理义务三方面予以完善。  
(
)构建通用型法律知识图谱  
法律知识图谱作为智能裁判系统的底层逻辑决定了推动法律知识图谱的建构是优化法律知识逻辑的必  
要之举。  
.积极构建复用性更高的通用型法律知识图谱  
1
知识图谱依据复用性和抽象性程度可以划分为在司法裁判中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法律通用知识图谱适  
用于某一诉讼类型的法律领域知识图谱适用于某一案件类型的任务驱动型法律知识图谱等通用型图谱  
建构的目的在于:一是处理不同来源的海量司法大数据,如司法裁判文书法律规范起诉书等,由此提高司  
法大数据质量;二是促进不同智能裁判系统法律逻辑的内部统一目前,全国范围内存在驳杂的智能裁判系  
,各地法院各开发一套系统各自为政,且智能裁判系统仅能适用于特定案由的简单类案,可能导致裁判尺  
这需要在现有任务驱动型知识图谱基础上探索更具有复用  
包容性的领域型或通用型知识图谱突破诉讼案由限制,借助通用型法律知识图谱探索智能裁判系统内  
在逻辑建构的统一标准,指导不同地区不同案件类型智能裁判系统的逻辑建构。  
2
.建构过程强调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的协同性参与  
从长远来看,司法大数据的开发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技术开发,需要有司法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指导,否则  
将成为无源之水法律专家不仅包括法官,还包括一些学者等由一线法官参与,推动智能裁判系统更加  
务实有效,服务于法官需求域外智能裁判系统在与形式推理初步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人工智能与法律  
理论的对接鉴于技术专家系统法律理论知识基础不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麦卡蒂(McCarty)等  
学者开始对法律通用知识图谱予以研究,吸收借鉴了较多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弥合法律人工智能和法律概  
参见:左卫民从通用化走向专门化:反思中国司法人工智能的运用》,《法学论坛2020年第2,17ꢆ23。  
参见:左卫民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类案类判》,《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2,32。  
参见:刘艳红大数据时代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展开》,《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105  
。  
74  
陈子君智能裁判系统的法律推理逻辑  
念之间的差距,如借鉴哈特凯尔森霍菲尔德对法律规则等基本法律问题的分析由于法律知识图谱的  
本体涉及较多法律抽象概念的运用,不仅需要司法裁判经验的适用,更需要从司法经验中抽象出专业化的法  
律概念进行图谱建构,这要求法学专家的加入,在经验事实要素基础上提炼更加专业的特征要素因此,通  
过不同主体的合力促使智能技术与司法活动的深度融合。  
()以诉讼要件事实理论为理论工具  
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法律知识图谱的建构方式表明智能裁判系统的底层逻辑还在于如何建构类人的裁  
判思维智能裁判系统中法律思维的嵌入是智能化程度提高的必经路径,这需要完善智能裁判系统的理论  
工具在司法审判中,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分别围绕原告请求权的成立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和行政  
,
行为合法性审查展开为此,要件事实理论应作为智  
能技术与司法裁判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  
1.要件事实理论旨在以诉讼要件确定需要标注的事实要素,形成多层次的逻辑结构  
如何使智能系统中的案件特征标注更具有法律规范性契合司法裁判逻辑是提高智能化程度的关键。  
诉讼要件的引入并非对要素式建模的替代,而是对司法经验主义路径的优化要素式建模是将实践中的审  
判经验割裂为单纯的要素”,且各地不统一,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但相似性判断是在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  
之间来回穿梭进行的,故而比较点应该能够涵盖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智能裁判系  
统中法律逻辑的实现以多层次法律知识图谱为前提域外法律智能系统不断在法律规范基础上形成了法律  
功能本体FOLaw,法律核心本体LRI-Core,基于框架的概念性的法律本体FOBLKIF(LegalKnowledge  
InterchangeFormat)等法律通用本体,以提升法理化程度在法律规则的概念体系上,包括规范性术语和责  
任性术语以及法律规范中主体行为主观心理状态及其相关概念定义,以及逻辑关系(诸如禁止允许等)等  
其主要目的是对法律规范中的法律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抽象概念化类型化,并形成结构化的知  
识体系我国智能裁判系统应借助诉讼要件理论确定需要标注的案件要素,从中提炼出影响请求权成立定  
罪量刑和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相关事实要素,并进行抽象提炼,增强法律知识的运用,形成固定的知识积累方  
由此,搭建司法经验层面的案件事实要素法学理论层面的诉讼审判要件的多层次法律知识图谱,增  
强法律知识的逻辑化表达。  
2
.要件事实理论工具的引入可为智能裁判系统建构提供更多可实操性的知识工具  
目前,学界对智能裁判系统完善的探讨多聚焦于法理学角度法理学中的法律逻辑理论虽为智能司法  
提供了顶层理论工具,但现有的智能系统欠缺与诉讼实践的深度融合,仅是云端的理论工具,而不是指导  
实践的理论工具由于三大诉讼的裁判方式存在特殊性,智能裁判系统中法律逻辑的嵌入不仅建立在法  
理学知识上,还要引入诉讼法的理论工具,实现由法理学+人工智能法理学+部门法+人工智能的发  
诉讼要件既是对实体法规范的分析解构,又是对司法经验的抽象化概念化符号化,可以更为直观地  
反映诉讼过程中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法律特征,对司法大数据中的特征提取和标注形成更具有针对性  
的理论指引因此,要件事实理论使得案件要素的标记可以直接依据审判要件类型进行,突出诉讼法理论在  
智能化建构中的特殊性,而不仅仅诉诸法理学概念。  
总之,体系化的法学知识包括价值体系原则体系规范体系制度体系和概念体系理论工具完善的  
意义在于形成要件(事实)要素法律要件法律概念原则的多层次结构模型,将法官裁判逻辑嵌入智  
RichardESusskindꢀꢑExpertSystemsinlawꢅAJurisprudentialApproachtoArtificialIntelligentceandLeagalReasoningꢀꢒTheModern  
LawReview49ꢀno2ꢁMarch1986ꢂꢅ168  
参见:崔亚东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168。  
参见:孙海波类案检索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同案同判?》,《清华法学2021年第1,87。  
JoostBreukerꢀAndréValenteꢀRadboudWinkelsꢀꢑLegalOntologiesinKnowledgeEngineeringandInformationManagementꢀꢒ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Law12ꢀno4ꢁDecember2004ꢂꢅ241  
参见:高翔智能司法的辅助决策模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1,63。  
参见:周佑勇中国行政基本法典的精神气质》,《政法论坛2022年第3,62。  
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能裁判系统中,促进智能裁判系统在更高层面实现案件裁判中事实要素和法律规范法律价值的融贯,逐渐  
提高智能裁判系统的智能程度。  
()明确智能裁判系统运用的说理义务  
在人机协同的智慧司法时代,以法官说理补充智能裁判系统的法律逻辑是另一完善路径人工智能技  
术的引入并非对法律推理理论的彻底调整和改变,而是提供了一种刺激性的外部环境,完善优化基础上探索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推理模式对人工智能司法推理逻辑的探讨并非以智能技术完全替代法官推理,  
而是在认真观察智能裁判系统推理路径的基础上完善现有司法裁判过程法官说理有助于补充智能裁判系  
统在事实要素与法律构成要件之间涵摄过程的欠缺,并通过价值判断,实现个案正义并保障法官主体地位。  
同时,智能裁判系统的价值功能还在于实现司法高效,促进接近正义不加区分地课予法官说理义务可能有  
损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欧洲国家将司法智能应用划分为四类,即法官辅助系统法官管理系统法官与当事  
人的信息交流系统和法院信息组织管理系统,并将其价值目标区分为司法高效和司法公正我国可借助  
类型化的方式促进智能裁判系统高效性和公正性的均衡。  
法官说理义务的规范化可通过智能化应用和案件的类型化进行完善2018,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  
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意见》),但尚缺乏对智能裁判系  
统运用说理的规定以智能裁判系统功能为标准,可区分为非审判性事务和审判性事务的智能化应用,前者  
为一般商业领域智能技术的平移应用,如语音识别技术在线庭审技术等后者是指在审判中适用的智能化  
应用,包括审判程序性事务和审判实体性事务智能化应用前者包括案件排期文书送达庭审笔录制作裁  
判文书上网等,后者包括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裁判环节的智能化应用。《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意见要求  
对争议焦点认定法律适用争议等裁判活动进行充分说理为此,对审判实体性事务的智能化应用应课以法  
官严格的说理义务,以促进案件公正同时,进一步区分简单案件和疑难案件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统一  
法律适用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对于进行类案检索的案件,承办法官应当在审理报告中对类案检索情况予以  
说明,或者制作专门的类案检索报告,但无区分地课以法官说理义务可能会造成法官较大的裁判负担,影响  
司法高效。《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意见第八条对说理义务进行案件类型化区分,要求对疑难复杂案件强化释  
法说理在包括更多价值判断的疑难案件中,为避免技术逻辑对司法公正的不利影响,法官应予以裁判说  
因此,应通过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义务对智能裁判系统运用的说理义务予以规范化法制化,提高智能  
裁判系统适用的合法性。  
综上,在智慧司法中,技术发展和规则完善应当是并轨的,任何一方的偏废都可能阻碍智能技术的有效  
运用法律知识图谱底层逻辑技术的提升,智能技术和法学知识的深度融合和法官适用规则的完善有助于  
构建更具合法性的智能裁判系统。  
[责任编辑:苏雪梅]  
参见:雷磊人工智能时代法律推理的基本模式》,《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1,13。  
CouncilofEuropeꢀEuropeanJudicialSystemsEfficiencyandQualityofJusticeꢀCEPEJSTUDIESno24ꢀ11ꢀhttpsꢅꢄꢄrmcoeintꢄeu-  
ropean-judicial-systems-efficiency-and-quality-of-justice-cepej-studꢄ1680788229  
76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内在逻辑现实状况与扩展路径  
涛  
ꢃꢃ摘要:乡村振兴事业所需要破解的人才技术瓶颈与大学服务社会的优势动机职责产生高度契合,成为高等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呈现出政策驱动高校参与的典型特征:通过  
特岗教师计划公费师范生政策服务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通过面向农村的自学考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及引  
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举措持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储备,通过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招收和培养农村户籍大学生,通过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直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引进与培育并举  
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新型  
农业技术人才拓展高校扶贫方式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与协调各种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并吸  
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应成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扩展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人才振兴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506  
收稿日期:2023-03-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效益  
评价”(BFA170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涛,,山东青岛人,管理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  
农村教育,E-mailꢅsunt077@nenueducn。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  
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冀望以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差距,推  
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内涵极为丰富,涵括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  
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诸多方面,其复杂性决定了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全社  
会多个层面的共同协作与努力长期以来,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全  
面落后于城市究其原因,优质人力资本的匮乏是困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力  
资本的生成主要靠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汇聚和发挥高等教育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渊源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  
个社会子系统和社会其他子系统(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其核心要义在于教育  
的发展一方面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作  
,作为最高层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其与农村政治经济、  
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37。  
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化的联系相较于基础教育更为紧密,所发挥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能够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  
与转化等方式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原点,  
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  
服务乡村振兴彰显现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这一核心价值由于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会领域  
的变革首先会在教育领域中表现出来,社会公平领域的相关问题同样会投射在教育领域因此,教育公平是  
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社会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价  
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通过补偿性平等,保障处境不利人群均等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为所有人提供公  
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其二,促进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  
,大幅度增加求职者中已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比例,从而相对提高未接受高等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  
争力,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等院校通过招收培养大规模的农村学生,在  
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同时提升其就业能力,进而助力农村学生通过较高质量的就业实现阶层流动,从而促进  
社会公平。  
服务乡村振兴是高等教育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需要农村生源的强大支撑,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到2002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达成,再到2019年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我国高等  
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农村生源则成为高校大规模扩招的重要支撑,未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  
推进依然需要农村生源的持续注入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需要植根于农村社会的沃土,高等教育  
的高质量发展并非同质化无差异的发展,而应是多样化各具特色的发展,农村社会则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提  
供了多种可能,扎根乡土服务农村成为高等教育地方化和特色化发展的应然选择因此,服务乡村振兴为  
高等教育寻求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满足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和新动力。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充分参与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  
,引发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缺乏获得某种基本物质生存机会的可行能力,能力贫困限制了劳动者的就  
,依据这一理论,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  
间的巨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存量较低高素质劳动力匮乏基于人力资本理  
论的视角,人力资本的生成主要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因此借助高等教育提升农村存量人口的人力资  
本水平并通过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消弭城乡差距的合理选择。  
高等教育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比较优势相对于资金投入项目引进政策扶持等乡村振兴的打开方  
”,高等教育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其一,大学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集聚地,每一所高校都汇聚了数量庞大  
的专家学者以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优质人力资源,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其  
,基于社会需求的教育改革更加强调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尤其是农林类高校以及部分  
高校的涉农学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具备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优势;其三,高校自身具有服务社  
会的强烈动机,参与乡村振兴能够进一步拓展高校的办学空间,在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时获取办学所  
因此,高校既有参与乡村振兴的内在优势,又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外在动力,这决定了高校能  
够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有所作为。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所涵括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核心内容均指向当  
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如产业薄弱人才匮乏文化凋敝等突出问题,而实现乡村产业文化生  
态和组织振兴,关键还要靠人才振兴来推动,因此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为农村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高素  
质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等教育,而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主要靠大  
学来完成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后生成的重要职能之一,大学通过自身具有的人才优  
学科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而与社会间形成紧密的联系,这也意味着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大学  
阿马蒂亚·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5。  
孙涛高等教育扶贫: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与扩展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137ꢆ138。  
78  
孙涛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现实状况与扩展路径  
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应有之义因此,乡村振兴事业所需要破解的人才技术瓶颈与大学服务社会的优势动  
职责产生了高度契合,形成了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状况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层面的协同参与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服务乡  
村振兴是其应有之义,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就当前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已深度参与到服  
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政策推动高校直接参与是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特点从政策层面看,高  
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服务乡村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巨大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人力资本的相对匮乏,高素质劳动力的不足对农  
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发展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关键靠学校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相较于城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薄弱,教育质量差距尤为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师资  
力量的巨大差别为此,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致力于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农村教师,以此提高农村教育  
质量早在2006,中央政府就颁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特  
岗教师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  
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  
体素质2007,中央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  
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  
育实施办法》,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国家公费师范生享受免缴学费住  
宿费和补助生活费政策,将公费师范生履约服务期由10年调整为6,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至少1特岗教师计划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都是为了弥补农  
村优质教师资源的不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中央政府以政策推动高校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  
直接体现。  
()培育和引进并举,持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储备  
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关涉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乡土文化承续以及农村教育发展,其重要性不言  
而喻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一方面需要提高存量人口的知识技能等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需要扩大增量,不  
断引进高素质人才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提高农村存量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需要不断扩大各种层  
次的教育供给除了深入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之外,发展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成为重要的政  
策选项1997,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意见》,开始大力发展  
面向农村的大中专层次学历教育,将自学考试通往农村在此基础上,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  
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农村建立乡镇自  
学考试服务站,直接为当地广大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参加自学考试提供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大背景下,2004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借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  
系统,通过采用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以培养用得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储备,需要扩大增量,引导高素质人  
才到农村就业创业2017,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  
基层工作的意见》,统筹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  
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06515日发布,2023年  
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xxgkꢄgk_gbggꢄmoe_0ꢄmoe_1133ꢄmoe_1338ꢄtnull_19556html。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18730日发布,2023年  
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xxgkꢄmoe_1777ꢄmoe_1778ꢄ201808ꢄt20180810_345023html。  
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网站,19991013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  
govcnꢄsrcsiteꢄzsdwxxgkꢄ199910ꢄt19991013_163419html。  
2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网站,200425日发布,202321  
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srcsiteꢄA07ꢄmoe_743ꢄ200402ꢄt20040205_110616html。  
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扶贫开发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种业、  
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和基层水利等事业,投身扶贫开发  
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扶贫项目支持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  
()招收和培养农村户籍大学生,促进阶层合理流动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外在体现,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  
育是个人职业阶梯上升的主要渠道,也是实现阶层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学生的高  
等教育入学机会有助于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由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发展的相对落后以及高考招生的不尽合理,导致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这对贫困家庭子女  
借助高等教育摆脱贫困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形成了阻隔为此,2012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重点高校”  
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相关政策,至今已形成和实施了三大专项计划,包括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且招生  
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所属重点高校的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实施区域的农村  
学生的地方专项计划以及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计  
三大专项招生计划的顺利实施,使得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人数持续增加,大大增加了贫困地区学  
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对贫困家庭学生通过高质量就业实现阶层流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世纪90年代后期,,中  
2 19971999高  
校扩招是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两次改革叠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能够考入大学就读的来自  
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经济上的劣势会给贫困生带来诸如就读学校专业选择等入学机会公平的问  
,因此需要与之配套的资助政策保障贫困生平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  
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在经历了几次调整后逐渐趋于完善,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商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  
补助学费减免新生入学资助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有效地保障了贫困学生高  
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推动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扩展,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公平。  
()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知识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而人才培养知识技术的生成主要以学科专  
业为依托,因此学科专业成为高校内在优势和外在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利用学科优  
势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最具代表性的做法,这在高校扶贫事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2019,教育部专  
门出台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推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工  
,支持定点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精神扶贫和语言  
,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参与定点  
扶贫的过程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譬如,东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  
和人才优势,调动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高水平培训专家团队,为通榆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开展培训,阐述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价值教育价值具体内容以及素养水平,提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策  
,在贵州麻江县,南京农业大学拓展帮扶杨梅种植家禽屠  
宰等新增产业项目,制定中药材和菊花产业帮扶方案,还引导专家通过南农易农平台等提供线上农事指导  
服务,不断推进产业扶贫北京化工大学是内蒙古科左中旗的定点帮扶学校,20205,北京化工大学  
投入资金集中科研力量成立的宝龙山工业园盐碱耕地土壤改良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年第6,13ꢆ18。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12  
319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srcsiteꢄA15ꢄs7063ꢄ201203ꢄt20120319_134392html。  
孙涛高等教育扶贫: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与扩展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139。  
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网站,2019510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  
srcsiteꢄA03ꢄs7050ꢄ201905ꢄt20190509_381301html。  
赵准胜东北师大开展一体化五段式全学段教育扶贫———为通榆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中国教育报20201219,2。  
梁丹万玉凤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教育部直属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中国教育报2020810,1。  
80  
孙涛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内在逻辑现实状况与扩展路径  
该项目将通过环境检测土壤修复和灌溉技术的综合治理,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这种针对  
性的贫困帮扶,既发挥了部委直属高校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又充分考虑到定点扶贫县的实际情  
,从而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扶贫短板结合起来,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  
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扩展路径  
乡村振兴关涉农业发展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人才和文化振兴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参与,为从根本上解决现阶  
段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提供助力同时,高等院校在人才技术学科资  
源等方面的优势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有更多的作为,通过扩展高等教育服务农村  
的路径选择消弭现有政策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盲点,能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引进与培育并举,破解人才瓶颈,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高等教育可  
以通过人才培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推动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生产产品的  
更新换代,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促进人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不断拓展新的生产领域,开辟创造物质财富的新形式因此,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巨大  
影响主要通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来实现,而科技的研发和使用根本上要靠  
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来完成据此,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投身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  
在当前乡村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且外流严重的背景下,做好人才工作尤为重要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  
应进一步创新政策供给,提升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基层工作待遇提升特岗教师公费师范  
大学生村官等大学生服务农村的岗位吸引力,通过实施减税创业支持等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创  
,不断扩大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增量;另一方面,推动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支持高校通过线上或线下培训、  
技术咨询文化宣传和科技知识普及等形式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劳动生产  
率和拓宽农民经济运作视野,通过农民知识能力的提升持续增加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存量。  
()发挥高校优势,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科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的转变,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近年来,我国农  
业科技取得重要进步,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升至2020年的60.7%然而,现阶段我  
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仍然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  
成果转化的低效制约了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因此,发挥高校优势,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  
方面,应引导高校面向农业农村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聚焦农业关键生产技术农业育种与栽  
培技术农业生态治理以及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传承等关涉农村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咨询另一方面,健全农业技术转化机制和成果推广体系,通过改革收入分配职务晋  
升以及年终考核方式调动高校科研人员进行农业技术转化的积极性;同时在高校与农村之间打造有效的沟  
通协作平台,打造一体化的产学研联盟,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化运作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  
新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与农业产业对接,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和产业应用。  
梁丹万玉凤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教育部直属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中国教育报2020810,1。  
孙涛高等教育扶贫:比较优势政策支持与扩展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139。  
农业农村部: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7%》,央视网午夜新闻20211120,202321日访问,httpsꢅꢄꢄnews  
cctvcomꢄ2021ꢄ11ꢄ20ꢄARTI8ScEnOWk6sptBCL1OKbS211120shtmꢄ。  
桑珊杨玉成委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河北省政府网站,202235日发布,202321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hebeigovcnꢄhe-  
beiꢄ14462058ꢄ14471802ꢄ14471750ꢄ15333161ꢄindexhtml。  
董忠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2,7。  
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扶持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才  
农林类高校和普通高校中的涉农学科是农业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农林类高校数量已经达到95(含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农业大学与原西南师范大学  
2005年合并),其中公立本科院校38此外,多所综合大学中的涉农学科也有很强的办学水平,譬如浙  
江大学的农业工程植物保护和园艺学,兰州大学的草学,海南大学的作物学,贵州大学的植物保护等学科都  
入选了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由此可见,农林类高校和普通高校的涉农学科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  
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力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与农村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一类高校,农林高  
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直接面向农业相关产业,生源很大比例来自农  
,科研成果更具针对性然而,现实中农林类高校服务农村的潜在优势却并未有效发挥,其中既有高校自  
身的因素,农林类高校在高教系统中居于相对发展劣势,所培养的人才服务农村的能力和意识不强;同时也  
缺乏政策引导,未能在农村与农林类高校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纽带因此,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重点扶持农业高  
等教育发展一方面,在办学资金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农林类高校倾斜性支持,助力农林类高校  
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高考招生中增加农林类专业招生数量,通过特设奖学金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  
林高校和涉农学科与此同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和支持高校在乡村振兴拔尖创新实用  
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精通农业技术心系农村发展的  
农业农村新型复合型人才。  
()推进高等教育扶贫,拓展高校扶贫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扶贫是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环节,因而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乡  
村振兴事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现行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以及高校定点  
扶贫是高等教育参与扶贫的主要方式,分别指向贫困学生高校招生和贫困地区,具有扶助对象明确精准度  
高的优点,但也存在扶贫力度有限资源投入碎片化的缺点因此,拓展扶贫方式以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  
人才知识技术等资源优势,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扶贫的理性选择其一,关注贫困生学业和综合能力表现,  
提升其就业能力进入大学使得贫困生及其家庭脱贫成为可能,但要成为现实还需要较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由于贫困生及其家庭的社会资本普遍处于劣势,因此人力资本成为影响贫困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  
关注学生学业表现,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基础的人力资本,进而通过高质量的就业使贫困大  
学生家庭脱贫由可能成为现实其二,借助高校的学科和网络资源优势,面向贫困学生家长开展远程教育培  
如何提升贫困生家长的脱贫能力是精准扶贫的重点所在,而高等学校在知识技术和网络资源方面的优  
势使其能够面向社会提供多样化的线上和线下培训服务,因此对本校就读的贫困生家长进行远程教育培训  
具有现实可行性,有助于提升贫困生家庭的整体脱贫能力其三,扩大高校定点扶贫范围,充分发挥地方院  
校属地优势,挖掘各类型地方院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潜在能力,实现地方高校与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协  
同发展。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关系国家发  
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社会多个层面的协作且采取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而高等教育在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  
现行的主要政策之外,引进与培育并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与推广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才拓展高校扶贫方式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成  
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扩展路径与此同时,政府层面应致力于统筹整合与协调各种高等教育服务乡  
村振兴的政策并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以此应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碎片化现象,最大程度  
上形成政策合力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整体效果。  
[责任编辑:罗银科]  
孙涛邬志辉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政策支持及其反思》,《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2,19ꢆ21。  
82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  
共生关系分析及重构  
———基于贵州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个案研究  
左文超胡北明  
ꢃꢃ摘要:基于共生理论研究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多元利益主体间的  
合作困境,解析中国乡村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共生单元的共生利益冲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目前天龙屯堡共  
生体属于间隙性共生组织模式,其共生行为模式是典型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构建共生单元的一体化互惠共生发  
展平台(网络)是天龙屯堡旅游社区未来发展的最佳方向;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的本质是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利关  
;能否拥有一个稳定多样相互依存和共进化的共生界面是利益主体共生关系向一体化模式演进的重要基础;  
矫正乡村公共空间的失序问题,需要构建一核两层三阶段的双循环网状共治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共生理论;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407  
收稿日期:2023-0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民族地区旅游业脆弱性韧性评价及高质量发展  
研究”(22BMZ15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旅游消费脆弱性:内在  
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22YJC7901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左文超,,贵州省贵阳市人,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E-mailꢅ1027317879@qqcom;  
胡北明,,重庆丰都人,管理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高等学校智  
慧旅游创新团队(黔教技[2022]017)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区域旅游经济。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  
,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  
和美乡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  
自古以来崇尚”、“生态思想,“不仅指加,还寓意共生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美丽乡村到  
和美乡村建设,一字之变暗含了将”、“理念和共生思想贯穿乡村建设始终的期许乡村社区是我国  
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战场,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和美乡  
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有违”、“发展理念的现实困境却一  
直未彻底解决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到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再  
多元主体共治的行动者网络治理模式,社区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困境依然未彻底破解特别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0ꢆ3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12),《人民日报2023214,1。  
蒋小云儒家保护自然生态的和合思想与方法》,《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45。  
陈晓春肖雪共建共治共享:中国城乡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创新路径》,《湖湘论坛2018年第6,41。  
8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随着资本市场的介入,乡村旅游社区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开始转向利益秩序导向,利益分配与地区政治  
制度权力结构立法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结构等隐形因素缠绕,导致乡村旅游社区利益冲突凸显,乡村文化  
同质化空间异化文化失落等现象频发,现  
生活于乡村社区中的人是社会的人,具有合群性和共生性属性,劳动的发展让人类结成命脉相连福祸  
,社会群体间的共生和互动关系一旦破裂会使共生体交  
往秩序走向混乱,影响乡村社会安定和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因此,构建新时代乡村旅游协调共享机制,建立  
基层治理共同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关键是化解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群体间的共生关系冲突,通过促进共生  
体之间的协同和互动,实现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创协作与共治,核心要义是多元主体共生关系的优化与正向  
演替然而,目前国内外乡村旅游利益共生体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共生价值利益分配和建立更全面的竞  
合模式上在社会风险不断加剧,多元主体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化的今天,学者们更应思考如何通过价值共创  
的集体战略设计实现共生体间合作关系优化与正向演替,促进多方利益共生体的互动与协同,以此提升中国  
乡村旅游社区的基层治理效能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贵州省天龙屯堡旅游社区为案例研究地,在共生理论视  
角下,以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和分配矛盾为基点,研究如何通过共生界面活性渗透和共生  
体价值共创,提升乡村旅游社区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重构乡村在地秩序和双循环多元主体善  
治空间,提升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的治理效能,探究多元主体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型。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文献回顾  
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是业界和学界长期关注的重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议题的关注大致经历  
了从现象分析到成因和影响机制的跨学科理论阐释开发模式转型及目的地治理演进机制探讨的转变研  
究视角主要包括社区参与社会网络分析资源产权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行为博弈行动者网络分析、  
空间生产以及利益分配的法理逻辑解析等在多学科跨领域研究的启发下,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社区利益  
分配与协调作为起点,探讨社区治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与提升,  
社区多元主体共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问  
但从研究的深度上看,现有成果对利益相关者关系本质的  
剖析及利益主体间互动产生的基础障碍因素等的阐释尚待深化旅游发展的实践结果也表明,空间再生  
集体行动规制资本驱动或制度嵌入都未能真正有效地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共生主体矛盾,相关  
理论在践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多元利益主体间的竞合困境至今未真正破局。  
,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有学者将乡村旅游利益冲突的研究焦点转向社区利益单元共生关系本  
质的探讨上,将产业共生和区域共生理论迁移到社区旅游共生体关系研究中,用以解释利益共生体的利益冲  
但由于理论的适用背景和研究尺度差异,现有研究并未对微观层面  
上社区共生单元相互识别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和依赖过程进行更细致的刻画,导致乡村社区旅游利益共生  
关系研究流于表面基于此,本研究回归到生物学的共生理论本源中,借鉴了微观机制下生物体共生关系发  
展和进化的核心机制来探讨案例地乡村旅游社区利益主体间的共生问题,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  
的利益冲突,尝试破解乡村旅游社区的治理失序与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困境,探索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  
()理论基础  
郭占锋李轶星张森等村庄市场共同体的形成与农村社区治理转型———基于陕西袁家村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2021年第1,70  
。  
杨春蓉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201。  
金应忠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国际观察2014年第1,39。  
周美静许春晓红色旅游共生发育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韶山为例》,《旅游学刊2019年第9,127。  
邵秀英田彬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3,120。  
卢祥波邓燕华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的互惠共生关系探讨———基于四川省宝村的个案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21年第3,33。  
84  
左文超胡北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分析及重构———基于贵州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个案研究  
共生概念源于生物学,是指动植物互相依赖共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共生理论体系包括共生  
其中,共生单元即共生体,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  
单位;共生环境由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构成,是共生单元及共生关系存在的外部条件;共生关系又称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通过共生通道相互作用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关系是共生理论的核心,它揭示  
了生活在一个共生世界的生物体同其他生物建立的联系和关系根据共生理论,共生单元形成共生关系要  
满足三个条件:其一,候选共生单元之间至少一组质参量(反映共生单元内部性质的因素)要兼容其二,候  
选共生单元至少能生产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共生界面;  
、  
;
,
,其中,条件一和条件二是共生发生的必要条件,条件三是共生发生  
的充分条件任何完整的共生关系都是共生体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的具体结合根据共生的能量特征和分  
配特征,共生行为模式按照进化程度可区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等行为  
模式共生体间能量分配对称性越强,彼此间利益增进协同度就越高,共生组织模式进化程度也越高从共  
生单元互动的随机性偶然性和确定性特征可以区分共生的组织模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以及  
其中,间歇性共生模式中的共生体克服了点共生模式中的互动随机性,但共生界面仍然不确  
不稳定不连续;一体化共生是连续共生的极端形式,是共生进化和发展的极端形式。  
研究设计  
()案例地概况  
天龙屯堡旅游社区位于中国西部贵州省安顺市,距省会贵阳市60公里,与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线路上的  
4个国家级景区串联成线,1997,2001,市  
政府的协调下,屯堡当地人陈云作为非体制精英,获得了屯堡景区50年的经营权,组建了天龙旅游开发公司  
(以下简称旅游公司)。早期政府+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推动了天龙  
屯堡景区的旅游开发,是中国乡村社区首批探索社区经营权转让的先锋2012,贵州旅投集团正式收购  
景区经营权,外来资本大量介入后,原先较为稳定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解体,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也逐渐演  
化成地方政府景区公司社区居民三方的矛盾天龙屯堡多元主体共生矛盾愈发凸显利益相关者间目标  
难以兼容社区凝聚力缺失社区空间秩序混乱等现实问题与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相悖因此,分析天龙屯堡  
旅游社区的共生关系,解析其共生利益冲突的原因,并尝试构建旨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旅游社区多元主体  
可持续共生竞合关系模型,在和美乡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具有其必要性和典型性。  
()研究方法  
由于需要掌握利益共生体在互动过程中的大量一手资料,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开展质性研究,运用问  
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方法收集数据,辅以数理统计来开展定量分析问卷调查主要用于确定各共生单元的质  
参量(利益目标或诉求),深入访谈主要用于确定各共生单元的外部特征(实现质参量的方式和影响因素),统  
计分析则主要用于质参量要素重要程度的确定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既可以全面把握研究问  
,也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NathalieOulhenetalꢀꢑEnglishTranslationofHeinrichAntondeBaryꢓs1878SpeechꢀꢖDieErscheinungderSymbioseꢓꢁꢖDelasymbio-  
seꢓꢂꢀꢒSymbiosis69ꢀno3ꢁJuly2016ꢂꢅ131-139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改革1998年第2,102。  
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经济地理2004年第1,104。  
FranciscoCarrapiçoꢀꢑTheSymbioticPhenomenonintheEvolutiveContextꢀꢒinLogicꢃEpistemologyandtheUnityofScienceꢀed Olga  
PomboꢀJuanManuelTorresꢀJohnSymonsꢀShahidRahmanꢁBerlinꢅSpringerꢀ2011ꢂꢀ113-119  
胡海庄天慧共生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共生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8,69。  
何自力徐学军一个银企关系共生界面测评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来自广东地区的实证》,《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4,64。  
熊海峰祁吟墨基于共生理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  
,41。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改革1998年第2,102。  
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经济问题  
探索2008年第7,107。  
8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调研设计及数据收集  
1
.调研设计  
根据共生理论,本研究分析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各个利益主体的基本职能(能量生产)和利益诉求(能量交  
),确定地方政府(包括天龙镇政府和安顺市政府)、社区居民(包括天龙村村委会和社区居民)以及旅游  
企业(包括旅游开发公司和旅行社)构成本共生系统的基本共生单元本研究采用并行设计策略,深度访谈  
调研与问卷数据收集同时开展访谈和问卷调研主要针对以上三类利益共生单元展开其中,深度访谈主  
要围绕各利益共生单元对各种利益诉求的表象感知利益诉求实现方式的认知以及与其他利益共生单元的  
关系三个方面来展开调查问卷主要借鉴了胡北明等关于民族社区旅游利益诉求认知差异的量表,并结  
合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利益主体共生关系的现实情况,从经济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利益三个维度,保护目标和  
开发两个层面进行题项编制。  
2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工作分预调研和正式调研两阶段开展2023323ꢆ30日开展预调研工作经过分层抽  
,研究组共获得了36人的问卷数据和访谈数据,其中,天龙镇政府旅游管理部门4安顺市旅游局2、  
天龙旅游开发公司4天龙村村民12云峰村村民10天龙村村委会4预调研数据回收后,研  
究人员根据访谈数据和问卷填写情况,对问卷进行了修改,经过题项修改与筛选,针对社区居民地方政府和  
旅游企业的最终问卷分别被保留了897个测项,都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1展示了天龙屯堡景区共生  
单元质参量要素概要,这些要素亦是问卷测项的核心内容2023510ꢆ17日开展了正式调研经过  
培训的调研团队正式向地方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天龙村和云峰村村民发放问卷本轮发放  
问卷226,剔除无效问卷38,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88,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其中,地方政府部门  
工作人员32旅游企业工作人员28社区居民128。  
乡村旅游社区多元利益主体共生关系分析  
为了验证量表的适用性,本研究在正式调查前使用SPSS20.0软件对上述问卷测量项目的平均值标准  
差和Cronbachsalpha指标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1显示,社区居民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三个分问卷的  
总体Cronbachsalpha系数分别为0.87780.83520.8942,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诉求的α系数分  
别为(0.82730.88710.9191),(0.82360.79690.8852),(0.8974,0.9155,0.8699)。Cronbachsαcoefficient  
系数介于0.70.9之间,说明问卷的可靠性较高,可以用于本研究下一步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共生理论及共生分析方法,结合问卷统计结果以及访谈内容,本研究从共生关系判定共生界面互  
动性与共生能量分配三个方面解析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困境。  
()共生关系:各利益共生单元间存在松散的共生关系,质参量要素差异显著  
从共生视角来看,共生关系的本质是群落中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利关系1中质参量均值排序结果显  
,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各共生单元满足互利关系存在的三个条件第一,共生单元之间质参量兼容尽管地  
方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在同一诉求上的强度(均值排序)存在差异,但在某些核心诉求上体现出较强的  
一致性,出现认知交叠区Re2Bs2Ge2关于就业机会提供与增加的利益诉求,Ge3 Re3 关于改善基  
础设施的诉求,Bc1Bc2,Rc1Rc2Gc1Gc2关于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诉求等第二,共生单元在共生界  
面自主活动第三,共生单元在共生界面能进行能量交换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的引入为社区居民旅游企业  
和地方政府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使得当地生产空间扩大,彼此间的接触方式发生改变,利益信息机会等  
在共生体之间传递。“他们(旅游企业)来了以后,确实有些好处,有些人去(旅游企业)做工……村子里搞活  
天龙村村委会虽承担了基层政府的职能,但由其主导成立的农民旅游协会(社区组织)更多地代表了社区居民的利益,因此在该旅游共生系  
统中村委会这一共生单元的能量生产和能量交换与各个社区居民的利益基本保持一致。  
胡北明雷蓉民族社区旅游利益诉求认知差异研究———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6,104。  
天龙镇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编码为2023TLZF;安顺市旅游局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编码为2023ASL;天龙旅游开发公司  
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编码为2023TLL;天龙村村民的访谈资料编码为2023TLC;云峰村村民的访谈资料编码为2023YFC;天龙村村委会管  
理人员的访谈资料编码为2023TLCW。  
86  
左文超胡北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分析及重构———基于贵州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个案研究  
动的时候,我们也去表演,有钱得(有报酬)也还是可以”(2023YFC-12)。  
1ꢃ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共生单元质参量要素及均值排序  
共生单元  
质参量要素①  
要素表现  
.收入增加  
.就业机会增加  
题项  
均值排序②  
1
希望通过参与旅游发展提高收入  
1
2
2
希望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希望旅游发展可以改善我们的房屋道路厕  
所等基础设施  
经济利益(e)  
3
.基础设施改善  
3
1
.丰富社区文化  
社会利益(s) 2.参与景区经营及管理  
.增加对外交流  
.保护民族文化  
.保护自然环境  
.改善社区经济  
经济利益(e) 2.提供致富和就业途径  
.增加地方税收  
希望旅游发展能丰富社区文化  
3
2
4
5
5
1
3
3
社区居民(R)  
希望能够参与景区的经营与管理  
3
希望通过旅游发展让我们更了解外面的世界  
希望旅游发展可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文化  
希望旅游发展能促进自然环境保护  
希望通过旅游发展改善社区经济状况  
希望通过旅游发展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渠道  
希望通过旅游发展增加地方收入  
1
环境利益(c)  
2
1
3
1
.促进当地社会资源与机希望通过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社会资源与机会  
2
会的合理保存与利用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及形象  
.保护文物和古建筑  
环境利益(c) 2.保护村寨自然环境  
.传承地方民族文化  
.追求企业利润  
的合理保存与利用  
地方政府(G) 社会利益(s)  
2
希望通过旅游发展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4
3
2
2
2
1
3
希望通过旅游发展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及形象  
希望旅游发展能保护文化和古建筑  
希望旅游发展促进自然环境保护  
1
3
希望旅游发展促进地方民族文化传承  
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旅游发展获得企业利润  
1
2
.提升企业知名度(景区形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旅游发展提升企业知名度  
1
2
4
4
3
3
经济利益(e) )  
(景区形象)  
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旅游发展促进企业长期良  
3
.赢得企业长期发展  
性发展  
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旅游发展促进社区经济发  
1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旅游企业(B)  
社会利益(s)  
环境利益(c)  
2
.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旅游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  
就业机会  
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旅游发展保护历史文物和  
1
.保护历史文物和古建筑  
古建筑  
希望通过参与社区旅游发展保护古寨自然环  
2
.保护古寨自然环境  
,共生关系存在并非意味着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冲突消失质参量要素的等级和诉求偏好差异导  
致了各共生体利益目标难以兼容,彼此间共生关系松散,凝聚力缺失特别是当进驻社区的旅游企业的经济  
R表示社区居民,G表示地方政府,B表示旅游企业,R=(Re  
Gc  
,Gc);B=(Be,Be,Be;Bs,Bs;Bc,Bc),其中Re,Re  
Gs  
,Gs,Gs,Gc,Gc,Gc表示地方政府的一系列质参量;Be  
1
,Re  
,Re  
,Be  
2
,Re  
,Rs  
,Be  
3
;Rs  
,Rs  
,Bs  
1
,Rs  
,Rs  
,Bs  
2
,Rs  
,Rc  
,Bc,Bc  
3
;Rc  
1
,Rc  
表示社区居民的一系列质参量;Ge  
表示旅游企业的一系列质参量。  
2
);G=(Ge  
1
,Ge  
2
,Ge  
3
;Gs  
1
,Gs  
2
,Gs  
,Ge  
3
;Gc  
,Ge  
1
,
,
,Rc  
2
3
1
2
3
1
2
1
2
1
2
3
1
2
3
1
2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1
2
表中的排序是指各共生单元质参量平均值(利益诉求点)的统计结果排序,其顺序表示各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度差异:项目排序越靠前,得  
到的关注就越多同样位次的排序表示两个以上的质量参数要素值相同,没有通过95%的置信度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证明利益相关者  
对这个利益诉求的关注度无差异。  
8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目标远远高于社会目标,而企业的经济属性又不可避免地将企业社会责任排除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之外时,行  
为主体会出现社会拖嵌现象,从而对地位和能力较弱的利益相关方造成利益伤害,并引发社区管理失  
例如,天龙屯堡社区居民将个人收入的增加(Re1)排在首位,旅游企业更看重企业利润(Be1),政府更看  
重地方经济发展(Ge1),三方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偏好不同并且从旅游企业对三大诉求的等级排序可知,  
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诉求远高于社会利益诉求,说明旅游企业并未将社会责任内化为组织存在与发展的价  
,一旦存在商业机会,商业组织的逐利本质很容易诱发企业与其他利益主体的串谋行为,造成弱势群体权  
益受损这一现象在当地门票分成问题上尤为突出实地访谈资料显示,当地村民对天龙屯堡的门票分成  
方案意见较大在目前门票分配方案中,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占门票总收入的86%份额,当地居民仅占  
14%旅游公司为追求企业利润与地方政府私自约定分成比例,导致社区居民的权益获得不均感知加深,三  
个共生单元间的利益冲突激化,故意扰乱市场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门票分成方案)当然不满意,老百姓  
才占一小头(比例小),他们说公司收了票以后要交税搞卫生要管协会开支和活动开支,用钱的地方多难  
道没搞旅游以前村里面就不开会了? 那个时候也没听说要用什么钱都是他们在说”(2023YFC-01)。“这  
么多年,门票的事情我们也提了好几次,农民旅游协会帮我们说了,但是用处不大,但也有些厉害的人,你不  
让他乐意了,他就去搞破坏,哪个说都不听,(旅游业)越搞越差,现在游客也少了”(2023TLC-08)。  
由此可见,系统共生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关系,互利关系续存的基础是存在能量交换的可能性以及能量可  
交换的平台冲突是因为利益相关者在利益诉求等级和偏好上的认知差异,这些认知差异导致了多方主体  
对经济信息社会资源等要素在社区内流动方向流动速度上存在情感认知差异,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规  
,质参量的序列混乱将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利益主体的交互秩序混乱,甚至引发冲突。  
()共生界面:共生单元间的互动过程极不稳定,社区内部力量薄弱,系统共生界面活性不足  
生物学共生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是稳定多样相互依存和共进化的共进化代表群落在  
面对外界风险时的集群生存力与持续力,多样性和相互依存则可表征群落成员之间的联结状态和凝聚程  
,,拥  
有较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的共生系统一定具备一个稳定又活跃的共生界面因为交流主体之  
间要保持良好的竞合关系,除了分工协作外,还需拥有相对稳定的活动界面为其提供类似不同种生物之间食  
一旦共生界面僵化甚至利益主体之间的介质传递出现断  
,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会逐渐破裂,进而影响群落进化。  
在天龙屯堡共生系统中,共生界面主要指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沟通和能量传导的机  
事件活动等两部分内容构成了共生界面的基本结构:一是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包括农民协会)、旅游企  
业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沟通与能量传导机制;二是支撑共生体完成互动的各种事件活动项目等实地调  
研结果显示,由于天龙屯堡的利益主体之间长期缺乏严格的显性契约关系约束,导致竞合机制能量传导机  
旅游发展的奖惩机制技术和信息扩散机制效用发挥受限,共生单元关系松散,行为随意如地方政府曾  
随意撕毁与原旅游企业的合作协议,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将景区经营权转让给其他旅游企业,导致景区经营  
权几度更迭,利益主体间本就松散的合作关系逐渐瓦解,共生界面断裂,矛盾加剧。“旅游公司最早是由陈云  
(当地居民,社区精英)那批人搞起来的,当时由安顺市政府牵头,旅游公司以零转让价格的方式得到天龙  
屯堡景区50年的经营权但后来游客少了,搞不起了,2012年就把经营权转给了黄果树旅游集团,2014年  
经营权又转让给了贵旅集团”(TLZF-02)。  
上述资料除了佐证当地政府随意将经营权进行转让,导致共生界面不确定不稳定的事实,也从侧面描  
肖红军阳镇共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合意性组织范式》,《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7,174。  
刘友金袁祖凤周静等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8,121。  
时少华孙业红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协调研究———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旅游学刊2016年第7  
,57。  
参见:詹国辉张新文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的共生性发展研究———基于江苏S县的分析》,《求实2017年第11,80。  
刘友金袁祖凤周静等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8,125。  
88  
左文超胡北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分析及重构———基于贵州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个案研究  
述了以陈云为代表的社区精英农民旅游协会遭受隐形去权的过程一方面导致社会力量被削弱,另一方面  
也使得社区居民获得资源和信息的隐性通道被部分截断,共生界面的能量传导功能进一步丧失,共生体间的  
连接度和依存性下降吴蓉施国庆在分析旅游地的乡村秩序生态时认为,一个治理有序的乡村既需要通过  
制度化的契约关系限制多元主体的权责利结构,同时又不应排除非制度化的人情关系予以必要的润滑,当乡  
村秩序从道义共享转变为竞争和冲突时,借助外部力量干预是有必要的。  
()共生能量分配与交换:共生能量在主体间分配不均衡,失序问题加剧,能力弱者面临生存危机  
由于各共生单元自身的进化目标不同,且共生界面存在多样性多层次性及多维度性,各个共生单元获  
取进化的能力和轨迹不同,当新能量分配因主体汲取能量的能力差别存在显著差距时,社会资源与机会的  
保存和利用也会出现显著差距生物学进化论认为,如果共生体之间发展能力差异过大,孱弱的共生体将可  
能无法适应竞争环境,出现彷徨的性状”(自组织的临界状态),最终在自身本性和外界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或  
,长期以来,利益分配不均感知是天龙屯堡社区居民空间非正义感知  
的重要来源当地旅游企业通过利用关键性资源向外部环境(地方政府社区)索取能量交换获取了社区旅  
游经营的高额利润分配比,企业进化通道畅通,进化能力显著提升而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却因自身能力  
受限,没有得到与其资源拥有者和传承者身份相匹配的合理的资源和收益分配权,能量分配差距显著,进化  
轨迹遭部分围堵这一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部分处于旅游发展彷徨状态下的社区居民选择放弃本地  
发展机会,外出打工谋生,由此地方文化空心化异质化等现象突出,景区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综上,目前天龙屯堡共生体间共生关系较为松散且系统稳定性不足,属于间隙性共生组织模式;共生界  
面僵化进一步导致共生体之间的能量传递与分配不均,其共生行为模式是典型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  
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共生关系重构  
()重构目标  
共生理论认为,对称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行为模式进化发展的一致方向,一体化共生是连续共生的极端  
因此,由非对称性共生向对称性共生方向进化,构建共生单元的一体化互惠共生发展平台(网  
)是天龙屯堡旅游社区未来发展的最佳方向。  
由于乡村旅游社区需要应对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来自文化权利制度经济社会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  
,因此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的重构,一方面是期望通过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  
,另一方面是协助乡村旅游社区完成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和美乡村建设基于此,本研究将乡村旅游  
社区旅游共生关系重构目标分解为以下两层:一是基础目标,即通过一体化的机制设计协调利益共生体之间  
由于诉求强度和偏好差异导致的利益冲突问题,搭建利益主体间的能量传递桥梁,稳定共生体的互动过程和  
行为规则;二是共生进化目标,即重塑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共生进化机制,激发共生界面活性,以有效治理为立  
足点,将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转变为对社区资源权力和政策网络结构的治理,通过当地旅游业的  
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旅游社区的基层社会管理和社区经济发展。  
()共生关系重构模式  
资本要素下乡及市场机制嵌入乡村社会的过程重构了乡村治理秩序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从乡村治理  
秩序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出现阻滞的原因与社区权利分配人际互动经济分利社会认同的失序有关矫  
正乡村公共空间的失序问题,一方面要尊重乡村社会中的内生力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外生力量解决政府  
吴蓉施国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秩序的演化与重构策略———WX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  
,66。  
M A MoretꢀHBBPereiraꢀSLMonteiroetalꢀꢑEvolutionofSpeciesfromDarwinTheoryꢅASimpleModelꢀꢒPhysicaAStatistical  
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391ꢁApril2012ꢂꢅ2803-2806  
苏海洋陈朝隆联系与竞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旅游共生空间若干问题研究》,《人文地理2022年第4,124。  
杨磊农地产权变革与乡村治理秩序:一个农政变迁的分析框架———基于湖北省Z村的个案扩展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20年第1,第  
8
4。  
8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因此本研究提出一核两层三阶段的双循环网状共治  
模式。  
目前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共生单元主要有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三大类在二十多年的旅游  
发展中,以陈云为代表的社区精英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协会逐渐势弱,多元共生系统发展失衡因此,为  
了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发挥传统人际情感互动对体制摩擦的润滑作用,本研究将内生力量与  
外部力量纳入共生系统中具体来说,本研究将共生单元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核心生产型组织,包括  
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该类组织为双循环网状共治模式中一核的具体所指第二层为非生产型  
组织,包括游客压力集团农民旅游协会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中,不同共生单元在不同时期具有  
不同的任务重点。  
模式图从左到右分为T1T2T3三个阶段,T1T2为垂直整合阶段,主要攻克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  
目标,T2T3为水平整合阶段,攻克共生系统进化的高级目标模式图从上到下将共生单元分成两个层  
,上半部分是社区旅游发展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下半部分为不参与直  
接生产的农民旅游协会游客和压力集团共生系统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将分层分重点来建构和实  
(见图1)。  
1ꢃ双循环网状共治模式  
T1T2的垂直整合阶段,生产型组织以地方政府为核心政府组织的任务重点是发挥政策的垂直  
整合能力,围绕具体的社区旅游发展政策,集合分散于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地方政府部门中的各类资源,通  
过稳定共生界面互动基础,协调不同行动者之间的价值和利益冲突在这一阶段,地方政府首先需要建立有  
效的利益均衡机制,解决利益补偿和利益协调两个层面的问题利益补偿用于调整共生系统中共生行为模  
,用以改变各个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状态,使其朝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方向发展这主要解决你赢我亏的  
问题,具体方式包括经济利益补偿文化补偿和教育补偿等利益协调解决你多我少的问题这一阶段利益  
协调机制的设计重点应该是明晰社区居民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产权和权力边界,并将三者之间  
关系模式纳入社区旅游政策分析中,通过制度和契约关系的建立将松散的合作关系转变为制度性交换关系  
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一旦确定就会反过来影响行为主体的行动选择,为共生界面上  
共生单元交换资源权利以及利益交易提供方式和路径,  
从而解决目前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共生模式的缺  
当然,在制度性交换关系模式确定过程中,还需要消除共生单元之间的偏见,建立情感信任,即实现偏见  
吴蓉施国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秩序的演化与重构策略———WX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  
,72。  
压力集团主要指对天龙屯堡旅游社区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施加压力的非生产型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实施社会监督,如社会媒体专家与研究  
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等。  
张体委资源权力与政策网络结构:权力视角下的理论阐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9年第1,81。  
90  
左文超胡北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分析及重构———基于贵州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个案研究  
旅游社区利益共生体的利益诉求(质参量)顺序各不相同,容易导致不同共生单元对政策信息作出  
不一样的解读,这些不同解读将可能成为不同政策行动者之间滋生不信任的根源,进而影响到合作关系的建  
要  
T2T3,强调非政府组织的水平整合能力,增强共生界面活性渗透,让物质技术知  
人才信息等能量在内外双循环网状结构下更加灵活和通畅地交换此阶段任务重点是从利益权力资  
源的协调转移过渡为社区利益共生体的核心能力建设,以及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政策资源专业知识和政  
策信息的整合与协调在此阶段,结合地方政府的纵向制度整合,压力集团非政府组织和游客的作用放大,  
农民旅游协会主要通过提供规则和社会支持条件,对同一层级内不同利益共生单元进行资源人才技术信  
息和专业知识的协调,以旅游项目的完成为纽带,推动社区参与者进行核心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社区通过自  
主选择自主组织和集体行动协同来治理旅游发展的相关公共事务,  
带动地方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福  
利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区多元自治秩序体系的重塑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政治与市  
场改革双重动力推动的结果,中国非政府组织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确立非政府组织的合理  
性和合法性十分必要政府的垂直制度整合与非政府组织的水平社会整合的有机融合,对共生单元的共赢  
机制建立十分有利,这一点在中国云南老君山生态旅游发展中已经获得了实践的肯定。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研究从共生的角度解析了中国乡村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共生单元的共生利益冲突及其原因,并重  
构了旨在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的一体化共生关系模式与目前大多数以产业共生和区域共生理论为基础的研  
究不同,本研究借鉴微观机制下生物体共生关系发展和进化的核心机制来探讨乡村旅游社区利益主体间的  
共生问题,研究尺度更微观,理论的适用性更强;本研究提出的共生模式设计强调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和协  
,共生关系模式重构强调利益主体在互动和协作时的共生界面活性问题,这与以产业共生和区域共生理论  
为基础的研究有一定差别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天龙屯堡共生体间共生关系较为松散且系统稳定性不足,  
属于间隙性共生组织模式;共生界面僵  
化进一步导致共生体之间的能量传递与分配不均,其共生行为模式是典型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因此,由非  
对称性共生向对称性共生方向进化,构建共生单元的一体化互惠共生发展平台(网络)是天龙屯堡旅游社区  
未来发展的最佳方向。  
2.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关系的本质是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利关系。  
从共生关系优化的视角来看,利益相关  
者之间的冲突主要源于共生体在利益诉求的强度和偏好上存在难以融合的认知差异这些认知差异导致了  
共生体对经济信息社会资源等要素在社区内流动方向流动速度上存在情感认知差异,加之不同利益主体  
在进化目标进化轨迹以及进化能力上的区别,使得社会资源与机会的保存与利用存在摩擦与冲突。  
.多样相互依存和共进化的共生界面是乡村旅游多元利益主体间共  
3
共治共享的重要基础;共生体间利益诉求的协调共进,共生界面活跃有序以及能量分配平等对称是共  
生关系向一体化模式演进的前提。  
.,需要构建一核两层三阶段的双循环网状共治模式通过一体化  
4
的机制设计协调利益共生体之间由于诉求强度和偏好差异导致的利益冲突问题,兼顾效率的同时维护公平,  
AdamDouglasHenryꢀMarkLubellꢀMichaelMccoyꢀꢑBeliefSystemsandSocialCapitalasDriversofPolicyNetworkStructureꢅTheCaseof  
CaliforniaRegionalPlanningꢀꢒ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andTheory21ꢀno3ꢁJuly2010ꢂꢅ419-444  
GeoffreyD MunroꢀPeterHDittoꢀLisaK LockhartoetalꢀꢑBiasedAssimilationofSociopoliticalArgumentsꢅEvaluatingthe1996US  
PresidentialDebateꢀꢒBasicandAppliedSocialPsychology24ꢀno1ꢁMarch2002ꢂꢅ15-26  
周庆智政社互嵌结构与基层社会治理变革》,《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第3,148。  
张紧跟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社会2012年第3,200。  
参见:HaoZhuangꢀJamesPLassoieꢀStevenA WolfꢀꢑEcotourismDevelopmentinChinaꢅProspectsforExpandedRolesforNon-govern-  
mentalOrganisationsꢀꢒJournalofEcotourism10ꢀno1ꢁMarch2011ꢂꢅ46-63  
9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搭建利益主体间的能量传递桥梁,稳定共生体的互动过程和行为规则,重塑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共生进化机  
,促进乡村旅游社区的在地秩序重构以及基层社会管理和社区经济发展。  
()启示与展望  
本研究对于了解和化解乡村旅游地发展的利益冲突,提高社区基层治理效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  
导价值根据研究结论,由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社区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地方政府应以经济价值的共创和共享为基础,发挥任务统筹作用,通过旅游项  
目引入,连通社区居民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桥梁,稳定共生界面基本盘,利用好显性  
契约的约束作用,规范利益主体的市场行为同时,还要注意本地社会精英的培育与引导,促进乡村旅游治  
理体系中社会资本的发育,合理运用社会组织和社区精英对乡村正式规范的监督和补充效应。  
2.,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心向共生界面活性渗透利益主体活性激  
社区居民能力培养方面迁移,正式制度与乡村传统秩序并重,为人才知识信息和技术在社区的活性渗  
透提供保障条件接受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适度摩擦,以治促建,利用利益主体自身的进化发展促进旅游共  
生系统的高级进化,并尝试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善治格局。  
3.,乡村旅游社区需要继续借助旅游项目发展平台,把治理的重点向  
内生系统与外部力量同频共振的方向引导,继续深化旅游社区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并  
辐射周边社区,通过扩大空间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广大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更广泛更富  
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双循环治理格局。  
从系统共生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去思考如何进行机制构建,这一过程仍然无法回避两个阻碍一是关于  
旅游吸引物权归属不明的问题在天龙屯堡旅游社区的案例中,社区土地归集体所有,附着于土地之上的整  
村性旅游吸引物不允许被私有化因此,当景区休闲消费空间的产生使原来不具备吸引物属性的所有性实  
物产生了新的属性,而我们又无法对这一新的属性归属进行清晰界定时,委托代理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等  
问题便会产生但目前的现实难题是,旅游吸引物权的归属问题至今仍在探索阶段我们极其缺乏可  
被广泛推广的成功案例去仔细描绘这条制度化路径的改革轨迹,中国农村地区旅游吸引物产权的制度化路  
径十分值得学界的持续关注另一个阻碍利益共生机制重构的难题是关于地方性知识体系对社区政策网络  
构建的挑战,包括原有地方文化制度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模式等,它们影响着社区治理新秩序的重构路  
许多实践案例表明,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本土社区的行动受限,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的社区项目多数运  
作时间都不长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基于中国现实,通过考察本土案例,明晰在地方性知识体系影响下  
的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和行动策略。  
[责任编辑:钟秋波]  
YiqingSuꢀRuiLiꢀHuiMaetalꢀꢑAdaptiveChangeofInstitutionsandDynamicGovernanceoftheTragedyoftheTourismCommonsꢅEvi-  
dencefromRuralChinaꢀꢒJournalofHospitalityandTourismManagement53ꢁDecember2022ꢂꢅ32-49;李厚忠乡村旅游地开发中的公  
地悲剧反公地悲剧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1,147。  
钟兴菊地方性知识与政策执行成效———环境政策地方实践的双重话语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7年第1,39。  
张楠迪扬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机制研究———基于三个街道案例的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  
6,91。  
92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非遗旅游体验共创:  
维度测量及实证研究  
宋晓王淑华  
ꢃꢃ摘要:随着非遗走进大众生活,旅游化利用成为了非遗保护的重要形式,体验共创是实现游客价值和非遗传播  
的关键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和实地访谈,提出了基于行为和心理双重视角的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定义和维度结构,  
开发了包含人际互动贡献感知共同生产过程控制4个维度17个题项的量表同时,以游客体验价值为结果,  
建立了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对游客体验价值的研究假设,证实了量表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非  
遗旅游体验共创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测量工具,也丰富了对非遗旅游化利用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维度结构;量表开发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405  
收稿日期:2023-05-17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城乡空间协同治理与重构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022BJJ018)、  
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河南省城乡空间融合与治理研究”(ZYQR201810122)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作者简介:宋晓,,河南永城人,管理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E-mailꢅsong0106@126com;  
王淑华,,河南扶沟人,郑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别于物质遗产的显著特  
征在于活态性①  
提升非遗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增强非遗与大众生活的联系  
旅游是衔接非遗与大众生活的  
纽带之一,旅游需求的多元性和旅游体验的文化性为非遗提供了传播的空间非遗具有科学教育历史等  
,因此,非遗与旅游融合成为了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实践中形成  
了丰富的形式非遗旅游开发的关键在于通过场景体验性和产品创新性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促进游客积  
,游客积极参与体验共创成为理解非遗与旅游协同作用的  
新视角,也是实现游客价值和非遗传播的关键因素已有少量研究关注了非遗活态传承的价值共创问题,并  
聚焦于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然而,非遗旅游的特殊性在于旅游过程既要与其他旅游形式一样满足游客  
放松休闲娱乐等需求,又要符合遗产旅游中遗产保护的要求目前对于旅游体验共创的内涵研究局限于  
游客行为层面,并且缺乏科学的测量工具充分理解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对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挥游客在  
非遗保护传播和传承中的作用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从行为和心理两方面把握旅游体验共创的内涵,  
以非遗旅游为研究情境,对旅游体验共创进行综合量表开发,并且构建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对游客体验价值的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3  
。  
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旅游学刊2013年第9,86。  
宋晓梁学成张新成等非遗进景区:多主体价值共创的逻辑与机制———多案例研究》,《旅游学刊2022年第11,99。  
李江敏王青魏雨楠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84。  
9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研究假设,并对新开发量表的校标效度进行检验,为旅游体验共创提供测量工具,也为理解游客在非遗和旅  
游融合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借鉴。  
文献回顾  
(
)旅游体验共创的概念  
价值共创理论认为,消费者是操作性资源的拥有者,他们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等投入价值创造过程。  
在旅游体验中,游客凭借身体智力认知等与目的地一起创造自己的体验,  
即为体验共创的过程,并通过  
目前对旅游体验共创的理解有行为和心理两个视角  
行为视角关注体  
验共创主体的不同行为表现,把互动视为体验共创的核心,认为主体间的良好互动是价值实现的前提旅游  
体验共创是游客在服务交付过程中有意义的合作和参与行为,  
本质上是游客通过与景区的有效互动进行  
,心理视角认为,旅游体验共创应该回归对  
体验的关注,考察体验共创的综合性质或它包含的心理维度Campos提出了一个旅游体验共创的心理学  
概念,认为旅游体验共创是游客在体验环境中通过身体或心理参与活动,并与其他主体互动而做出积极贡献  
时所经历的心理事件的总和心理事件反映了游客在体验中对自身作用的判断,是游客基于贡献和通过  
共创实现的意义进行个人评价的心理状态。  
由此可见,行为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共创关注游客的具体行为表现,强调游客投入对总体体验价值的影  
;心理视角则关注游客体验的整体性而不只是行为,强调把握游客的心理感受行为论占据研究的主导地  
,而以心理视角看待旅游体验共创的研究刚刚开始,尚属小众本研究结合行为和心理视角,关注游客在  
非遗旅游中的行为和主观感受,将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界定为:游客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参与非遗活动实现与其  
他主体的资源整合,并通过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来判断自身贡献的过程。  
()旅游体验共创的测量  
在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旅游体验共创量表主要有三类一是单维度量表这类量表强调游客的互动和合  
作行为,所用题项来源于游客互动和参与的相关研究,并未针对旅游体验共创的特殊性进行量表开发二是  
双维度量表运用较普遍的是Yi2013年开发的顾客价值共创行为量表和Ranjan2014年提出的包含合  
作生产和使用价值的双维度量表由于其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和实证研究显示出较好的信效度,双维度量  
表得到了旅游领域研究者的认可三是综合量表由于单维度和双维度量表来源于对管理学研究成果的借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者们呼吁进行深入的量表开发,以提高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虽然既有研究取  
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旅游体验共创量表研究尚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已有量表多关注体验共创的行为方  
,缺乏同时关注行为和心理的多维量表,缺少严格意义上规范的探索性研究过程;二是就研究情境而言,酒  
旅行社节庆旅游平台企业虚拟社区等旅游体验共创研究的重点领域对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关注不  
因此,本研究选择非遗旅游情境,将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非遗传承人作为游客的互动对象,考察旅  
游体验共创的结构维度,并对其进行量表开发。  
()非遗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  
旅游活动产生的基础是游客希望在体验中获得精神愉悦和精神享受旅游开发是赋予非遗生命力的  
游客积极参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是在付出一定资源的基础上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体验,非遗  
StephenL VargoꢀRobertFLuschꢀꢑEvolvingtoaNewDominantLogicforMarketingꢀꢒJournalofMarketing68ꢀno1ꢁJanuary2004ꢂꢅ  
2
剌利青徐菲菲何云梦等基于游客视角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共创机制》,《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7,1654。  
胡孝平服务主导逻辑视角下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13,167。  
张翠娟徐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参与展览会价值共创机理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旅游学刊2019年第3,58。  
李丽娟旅游体验价值共创影响机理研究———以北京香山公园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第3,96。  
AnaCláudiaCamposꢀJulioMendesꢀPatríciaOomdoVaueetalꢀꢑCo-creatingAnimal-basedTouristExperiencesꢅAttentionꢀInvolvement  
andMemorabilityꢀꢒTourismManagement63ꢁDecember2017ꢂꢅ101  
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旅游学刊2003年第6,67。  
林琰李惠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活化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3,158。  
94  
宋晓王淑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维度测量及实证研究  
旅游中的游客不是被动的文化阅读者,他们运用知识积极参与互动已有研究表明,如果游客有机会亲手制  
作非遗产品或对非遗技艺有入门尝试的经验,他们可能会主动传播非遗文化,甚至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因  
,积极参与体验共创是实现游客价值和非遗文化价值的重要因素。  
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结构维度的质性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的理论抽样原则,根据典型性和代表性原则,选择非遗旅游产品多样形式丰富的  
旅游景区为抽样对象,最终选择洛邑古城永兴坊和韩城古城为研究案例由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涉及游客  
与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非遗传承人等多方主体的共创行为,因此,本研究以游客为主要访谈对象,同时  
访谈与游客互动的主体,以便更全面地理解游客参与体验共创的表现本研究依据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数据  
分析程序,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构建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维度结构。  
()访谈实施  
为了确保访谈对象理解访谈问题,通过概念阐述并以例子来解释旅游体验共创的内涵针对游客的访  
谈问题聚焦于游客参与非遗旅游项目的体验过程和感受游客与互动对象的交互过程游客在非遗旅游体验  
中的积极付出等;针对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非遗传承人的访谈聚焦于其与游客的互动行为及其在游客  
非遗旅游体验中发挥的作用。  
访谈实施分两个阶段:20209,研究团队分别对洛阳西安韩城当地文化旅游相关部门的政府工  
作人员,洛邑古城永兴坊和韩城古城景区管理者非遗传承人和游客进行访谈;20214ꢆ5,研究团队  
再次到洛邑古城和永兴坊对非遗传承人和游客进行访谈最终访谈目的地政府工作人员8景区管理者  
非遗传承人18游客21,合计54,单个访谈时间590分钟不等通过整理访谈文字记录录  
7
,访抽取其中3/4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剩余1/4的资料  
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访谈数据编码  
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数据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对原始材料进行逐句分析,提炼出具有独立意义的概念,并将  
具有相似属性的概念进行归类形成范畴,实现对原始材料的抽象和提炼如将我就是陕西人,老腔也只能  
听懂一点,方言太多了”(T07)提炼为听懂方言”,并进一步将其范畴化为运用知识”;师傅告诉我怎么  
画脸谱,我按照他说的方法”(T12)提炼为听从师傅指导”,并进一步将其范畴化为遵从指示”。在这一阶  
,初步得到57个概念,形成了20个子范畴(见表1)。  
1ꢃ主轴式编码结果  
主范畴  
子范畴  
范畴内涵  
游客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而获取必要的信息  
以及与其他三方之间的交互行为  
人际互动  
获取信息回答问题交流态度尊重想法沟通  
贡献感知  
共同生产  
自我贡献自我投入互惠互利积极主动  
游客对价值实现中自我贡献的评估  
游客的资源付出行为  
运用知识遵守规则遵从指示彼此合作亲自尝试  
取决于自己控制节奏自己决定按照计划满足自游客对非遗旅游体验过程的控制程度计划  
己的需求 执行和需求满足程度的评估  
过程控制  
ꢃꢃ2.主轴式编码  
在主轴式编码阶段,对开放式编码阶段形成的20个子范畴进行进一步聚类和归纳,建立范畴之间的逻  
李江敏李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之道》,《旅游学刊2018年第9,12。  
G表示政府工作人员S表示景区管理者C表示非遗传承人T表示游客T01表示访谈的第一位游客。  
9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辑联系该阶段确定了人际互动贡献感知共同生产和过程控制4个主范畴(见表1)。  
3
.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理论生成的阶段,通过发展核心范畴建立故事线综合比较和分析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  
码的结果以及旅游体验共创的现有研究,最终将非遗旅游体验共创作为核心范畴根据编码结果,非遗旅  
游体验共创包含人际互动贡献感知共同生产和过程控制四个维度人际互动包括获取信息回答问题交  
态度尊重想法和沟通六个子范畴,反映了游客对信息的需求以及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和非遗传承人  
对游客信息需求的响应能力贡献感知包括自我贡献自我投入互惠互利积极主动四个子范畴,是游客对  
自我贡献的评估共同生产包括运用知识遵守规则遵从指示彼此合作亲自尝试五个子范畴,是游客主  
动付出努力和知识的行为表现过程控制包括取决于自己控制节奏自己决定按照计划满足自己的需求  
五个子范畴,是游客对计划执行和需求满足程度的评估。  
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故事线为:游客的行为和心理共同构成了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两方面,人际互动和  
共同生产是游客参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时的行为表现,贡献感知和过程控制是游客参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  
时的心理感受非遗旅游体验共创以游客与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人际互动为主要连  
接方式,游客需要有关非遗项目的信息来减少体验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理解共同创造的环境在体验过程  
,游客需要运用知识遵守规则遵从指示等共同生产行为自身的想法和意见在非遗旅游体验中起到了  
重要作用,会促使游客产生高的共创感知,并且如果游客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整个体验过程的节奏,按照计划  
顺利完成旅游过程会增强其体验共创的积极性。  
()理论饱和度检验  
当搜集到的新资料不再产生新概念或范畴时,可以认定研究达到理论饱和本研究以剩余1/4资料与  
已有编码进行持续比较,结果显示没有新的类属出现,且已有范畴之间也未呈现新的关系,编码结果已经包  
含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内涵的全部内容,说明以上理论已经饱和。  
非遗旅游体验共创量表开发  
本研究遵循Churchill提出的量表开发程序,参考以往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在确定构念范围的基础上,  
按照建立初始题项库净化初始题项问卷前测和正式调研的步骤进行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量表开发。  
()初始题项库建立及题项净化  
以访谈中的开放式编码为主要依据,结合旅游体验共创的已有文献共同生成初始题项库基于前文4  
个维度的内涵在原始资料中选取意思表达与各范畴基本内涵相近的语句,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通过整理  
访谈语句和分析现有文献中的量表,共搜集初始题项63其中,访谈语句41,现有量表22。  
在进行初始题项库净化时,首先由研究团队删除内容重复语意不清不符合非遗旅游情境的语句27  
接着邀请5名旅游管理专家对余下题项进行内容效度检验在告知专家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各维度内涵  
的情况下,请他们将题项归入4个构念5名专家研判,5个题项的归属意见不同,最终由研究者与专  
家一起协商,确定了其中3个题项的归属,删除剩余2个题项,保留了34个题项最后,采用Likert7点计  
分法将34个题项编制成问卷。  
()问卷前测  
1
.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在问卷34个题项之前,加入筛选题项请写出您近一  
年内参加的非遗旅游项目”,选出近一年内有过非遗旅游经历的游客作为调研对象问卷发放和回收时间为  
20211126123,221,206,93.2%,占  
4
0.4%59.6%,18ꢆ3043.5%31ꢆ4532.7%23.8%,科  
学游客历占32.4%大专学历游客占25.7%硕士及以上学历游客占21.9%高中和中专学历游客占11.2%、  
初中及以下学历游客占8.8%,近一年内参加非遗旅游次数为1次的游客占43.6%2次的游客占33.5%3次  
李萌陈钢华胡宪洋等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开发与验证》,《旅游科学2022年第2,71。  
96  
宋晓王淑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维度测量及实证研究  
及以上的游客占22.9%。  
.量表项目分析  
2
首先,进行项目鉴别度分析根据题项的总分对样本进行排序,将总分前27%的样本设定为高分组,总  
分后27%的样本设定为低分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每个题项上的均值是否存在显  
著差异,依次判断题项的鉴别度分析结果表明,34个题项的均值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各题项都予以  
保留其次,进行同质性检验分析每个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表明该题项与整体量表的同质  
性越强,与要测量的概念也越接近参考研究中的常用标准,删除与总分相关系数低于0.4的题项,保留  
29最后,进行信度分析判断CronbachsAlpha系数是否大于0.7,并且检验题项删除后整体量  
表的信度变化情况如果删除某一题项后,整体量表信度系数明显升高,则考虑删除这一题项经检验,整  
体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33,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删除任意题项后,CronbachsAlpha系数  
均小于0.933,29个题项均予以保留。  
3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前,先对样本进行KMOBartletts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96,Bart-  
letts1355.431,显著性水平为0.00,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提取特征值  
大于1的因子,采用最大方差法转化数据以便进行解释根据Straub关于因子载荷截断值和交叉载荷的建  
,删除旋转后因子载荷小于0.5或者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因子载荷值大于0.4的题项,经过4次因子萃取  
分析,删除了12个不合适的题项,剩余17个题项被归并为4个公因子以上17个题项的载荷在0.541ꢆ  
0
.815,61.993%(2),,达  
0
.892,CronbachꢓsAlpha0.733ꢆ0.872。  
2ꢃ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Cronbachꢀs  
Alpha  
维度  
编号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题项  
因子载荷  
特征值  
方差累计解释率  
我主动向景区管理者/传承人  
0.696  
0.754  
0.786  
0.793  
0.683  
0.626  
询问非遗信息  
我和景区管理者/传承人有充  
分的交流机会  
我从当地政府平台获得了有效  
的非遗信息服务  
人际  
互动  
0.872  
6.266  
20.581  
我向景区管理者/传承人清楚  
地表达了我的想法  
我回答了景区管理者/传承人  
与非遗相关的问题  
我的想法得到了景区管理者/  
传承人的尊重  
我的意见在非遗体验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CP1  
CP2  
0.541  
0.637  
贡献感知  
0.754  
1.564  
36.255  
因为我的投入(时间精力等),  
体验质量得以提高  
赵书松张旭中国文化情境下道德基础的内在结构与量表开发研究》,《管理学报2021年第10,1479。  
DetmarW StraubꢀꢑValidatingInstrumentsinMISResearchꢀꢒMISQuarterly13ꢀno2ꢁJune1989ꢂꢅ160  
9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我有能力与景区管理者/传承  
CP3  
CP4  
0.785  
0.758  
0.607  
0.815  
0.788  
0.717  
0.786  
0.720  
0.714  
人合作  
我认为自己是非遗体验的积极  
贡献者  
在非遗体验中我扮演了积极主  
动的角色  
CP5  
在非遗体验中我运用了以往的  
旅游经验  
COP1  
在非遗体验中我运用了已有的  
知识积累  
共同生产 COP2  
0.777  
0.733  
1.487  
1.222  
49.164  
61.993  
在非遗体验中我运用了已经掌  
握的技能  
COP3  
PC1  
非遗体验的价值和乐趣取决于  
我自己  
我能够根据我的需求定制非遗  
体验  
过程控制 PC2  
非遗体验的整个过程在我的控  
制之中  
PC3  
()正式调研  
ꢃꢃ  
1
.数据收集  
正式问卷仍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发放对象的选择原则与预调研保持一致问卷发放  
2021127ꢆ15日进行,共回收问卷351,有效问卷322,有效率达91.7%其中,男性游客占  
4
3.6%56.4%,18ꢆ3045.3%31ꢆ4530.2%24.5%,科  
学历游客占30.8%大专学历游客占27.3%硕士及以上学历游客占19.9%高中和中专学历游客占9.7%初  
中及以下学历游客占12.3%,近一年内参加非遗旅游次数为1次的游客占48.2%2次的游客占29.4%3次  
及以上的游客占22.4%。  
2
.模型拟合度检验  
为了验证四因子模型是否为测量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最佳模型,对四个因子进行不同的组合,构建竞争  
模型通过比较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来确定最佳测量模型模型1为包含人际互动贡献感知共同生产、  
过程控制的24因子模型;模型2为包括人际互动贡献感知共同生产过程控制的14因子模型;模  
3将共同生产和过程控制合并为一,形成13因子模型;模型4将共同生产和过程控制合并为一,将人  
际互动和贡献感知合并为一,形成12因子模型;模型5将四个维度合并为一,构成1阶单因子模型。  
数据结果表明,24因子模型和14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两个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值相  
,说明两个模型拟合效果基本一致根据Chen等人的建议,二阶因子模型相较于一阶因子模型具有明显  
的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二阶模型可以提供一个更简洁更易于解释的模型从因子相关性和模型简洁性  
2
2
考虑,本研究选择24因子模型作为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测量结构其中,χ=304.721,χ/df=2.650,小  
3;RMSEA=0.072小于0.08;SRMR=0.049小于0.05;CFINFIIFITLI指数均大于0.9,只有GFI和  
AGFI略小于0.9 3  
(见表)。  
FangFangChenꢀKarenH SousaꢀStephenG WestꢀꢑTeacherꢓsCornerꢅTestingMeasurementInvarianceofSecond-OrderFactorMod-  
elsꢒꢀ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 AMultidisciplinaryJournal12ꢀno3ꢁJuly2005ꢂꢅ473  
98  
宋晓王淑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维度测量及实证研究  
3ꢃ模型拟合度检验  
2
χ
2
χ/df CFI GFI AGFI NFI IFI TLI RMSEA SRMR  
模型  
2
1
1
1
1
4因子模型  
4因子模型  
3因子模型  
2因子模型  
304.721 2.650 0.936 0.899 0.866 0.902 0.936 0.924 0.072 0.049  
301.217 2.666 0.936 0.900 0.865 0.903 0.937 0.924 0.072 0.048  
513.636 4.428 0.866 0.833 0.780 0.834 0.867 0.843 0.103 0.139  
715.943 6.067 0.798 0.765 0.696 0.769 0.799 0.767 0.126 0.169  
阶单因子模型 1131.254 9.427 0.659 0.655 0.561 0.635 0.661 0.613 0.162 0.286  
ꢃꢃ3.信效度检验  
在信度检验方面,采用量表整体及各维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和组合信度(CR)检验量表的内部  
一致性量表整体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19,人际互动贡献感知共同生产过程控制的信度依次为  
.8920.8680.8400.812,(4)。组合信度结果显示,各维度组合信度  
均大于0.8,说明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内部一致性较高,量表信度通过检验。  
4ꢃ信度与聚合效度  
0
变量  
题项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CP1  
CP2  
CP3  
CP4  
CP5  
COP1  
COP2  
COP3  
PC1  
PC2  
PC3  
标准化因子载荷  
0.785  
0.858  
0.798  
0.743  
0.691  
0.684  
0.774  
0.748  
0.824  
0.733  
0.691  
0.774  
0.818  
0.802  
0.729  
0.904  
0.680  
CR  
AVE  
CronbachꢀsAlpha  
人际互动  
0.892  
0.581  
0.892  
贡献感知  
0.869  
0.571  
0.868  
共同生产  
过程控制  
0.841  
0.818  
0.637  
0.601  
0.840  
0.812  
ꢃꢃ效度检验包括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两方面Fornell,AVE值检验量表的聚合效  
,AVE越大表明抽取的变异量越大测量误差越小,测量指标越能代表潜变量结果显示,四个因子的  
AVE依次为0.5810.5710.6370.601,(0.5),0.680ꢆ0.904,量  
表聚合效度良好通过潜变量AVE值的算术平方根与潜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比较来检验潜在变量的区分  
效度AVE的平方根大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测量项目与因子间的共同变异大于因子之间的共同变  
,即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5显示各因子间的AVE平方根均大于相关系数,说明四个因子间具有良好  
ClaesFornellꢀDavidFLarckerꢀꢑStructuralEquationModelswithUnobservableVariablesandMeasurementErrorꢅAlgebraandStatis-  
ticsꢀꢒ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8ꢀno3ꢁAugust1981ꢂꢅ385  
9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区分效度总之,假设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进行后续分析。  
5ꢃ变量相关系数和区分效度  
变量  
1
2
3
4
人际互动  
贡献感知  
共同生产  
过程控制  
0.762  
*
**  
0.562  
0.756  
*
**  
**  
***  
0.615  
0.673  
0.798  
*
0.503  
***  
0.557  
***  
0.553  
0.775  
ꢃꢃ:***表示p<0.001;对角线上数值为变量AVE的平方根。  
量表的校标效度检验  
()变量选择  
为了确定量表的有效性,本阶段通过构建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对游客体验价值的研究假设进行校标效度  
检验游客体验价值源自营销学中的顾客价值,是游客旅行和停留在目的地所感受到的利益,包括游客和当  
在旅游领域有关体验共创的文献中,游客体验价值是常  
用的结果变量,如李丽娟的研究发现,游客通过与景区共同创造价值会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并产生积极的游  
后行为意向;张翠娟等发现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参与展览会价值共创的过程显著正向影响其体验价值;  
虎等发现民宿消费领域的共创行为对游客感知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验共创的核心在于游客参与,  
如果参与的过程能够获得较高的体验价值,不仅有助于激发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促使他们表现出对目的地  
的回馈行为越来越多的非遗被开发成旅游产品,非遗旅游成为了文化旅游的重要形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其能够帮助提升游客体验价值已有研究表明,顾客参与活动并提供更多信息,可以帮助服务供应商调整他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响  
()变量测量  
游客体验价值是一个多维度的构念,由于旅游目的地属性游客需求和体验过程不同,研究中对游客体  
验价值的维度构成尚未达成一致参考研究中常用的划分标准,将游客体验价值分为功能价值认知价值和  
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借鉴李江敏等的研究,4个题项测量功能价值,3个题项测量认知价值,4个题  
,使用前文开发的17个题项的量表测量非遗旅游体验共创。  
()数据收集与模型检验结果  
02256,研究团队选择线下与线上两种方式收集数据,共收集问卷  
2
612按照量表开发时对  
,482,量表整体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36,各  
变量的CronbachsAlpha系数介于0.751ꢆ0.876各题项在对应因子上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处于0.641ꢆ  
,
大于  
0
.822 0.5AVE0.5090.593,0.5CR0.756  
,
ꢆ0.876 0.7:χ2ꢄdf=1123ꢀRMSEA=0016ꢀSRMR=0033ꢀGFI  
大于  
=
0946ꢀAGFI=0936ꢀCFI=0993ꢀTLI=0993ꢀNFI=0942ꢀPGFI=0797ꢀPNFI=0852,构  
模型的拟合达到了要求同时,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影响游客体验价值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974因  
NinaK PrebensenꢀJoarVittersꢀToveIDahlꢀꢑValueCo-creationSignificanceofTouristResourcesꢀꢒAnnalsofTourismResearch42  
July2013ꢂꢅ244  
李丽娟旅游体验价值共创影响机理研究———以北京香山公园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第3,98。  
张翠娟徐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参与展览会价值共创机理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旅游学刊2019年第3,57。  
陈虎喻乐王颖超等民宿消费领域价值共创的机理推导与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20年第8,117。  
WeiweiDengꢀChangbaoLuꢀYingxingLinetalꢀꢑAStudyontheEffectofTouristsValueCo-creationonthePerceivedValueofSouvenirsꢅ  
MediatingRoleofPsychologicalOwnershipandAuthenticityꢀꢒAsiaPacificJournalofTourismResearch26ꢀno2ꢁFebruary2021ꢂꢅ210  
李江敏王青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体系测量与检验》,《旅游学刊202011,83。  
由于篇幅原因,量表校标效度检验部分的数据分析结果并未以表格形式展现,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  
100  
宋晓王淑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维度测量及实证研究  
,假设H1成立,证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量表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  
结论与讨论  
()主要结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行为和心理两个视角探讨非遗旅游这一具体情境下体验共创的维度结构,并进行  
量表开发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把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界定为游客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参与非  
遗活动实现与其他主体的资源整合,并通过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来判断自身贡献的过程这一概念既保留  
了传统对游客参与和主体间互动的关注,又把游客在资源付出时的心理感受纳入其中,有助于理解旅游体验  
共创的复杂性和全面性其二,在访谈数据的基础上,依据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程序归纳非遗旅游体验共创  
的结构维度,发现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包括人际互动贡献感知共同生产过程控制4个维度,是一个具有丰  
富内涵的多维概念其中,人际互动和共同生产是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行为表现,贡献感知和过程控制是游  
客参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心理感受其三,遵循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包含4个因子17个题项的  
量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此外,选择游客体验价值作为结果变量,发现非遗  
旅游体验共创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体验价值,表明在非遗旅游过程中,游客通过与景区管理者非遗传承人等  
主体互动产生的一系列的价值共创心理和行为,会促使游客获得体验价值。  
()研究创新与实践启示  
与现有旅游体验共创的量表相比,本研究探索得出的4维度17个题项的量表包含体验共创的行为和  
心理两方面,结构更加清晰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和非遗传承人对游客信息需求和人际交互的感知和响  
应能力会影响游客的资源付出和资源整合程度因此,人际互动的题项不仅包含了Yi等提出的信息搜寻和  
信息分享的部分题项,也包含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和非遗传承人对游客需求的响应另外,与传统观光  
旅游不同,对非遗的理解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因此,对非遗旅游体验共创中共同生产维度的测量侧  
重于游客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运用通过构建和验证非遗旅游体验共创与游客体验价值之间的研究假  
,本研究证实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对游客体验价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游客在参与共创中对非遗旅游体  
验的态度和评价越积极,越倾向于将非遗的精神和文化符号与自我认知相连接,从而获得高的旅游体验价  
量表开发丰富了体验共创结构和内容研究,该量表可以直接用于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相关主题的实证研  
,并对其他旅游形式的体验共创量表开发具有借鉴价值。  
研究结果为非遗与旅游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促进非遗游客体验具有实践意义目的  
地需要将游客视为体验价值的共同创造者,对游客身份的重新认识意味着目的地要重视游客在非遗旅游体  
验中的共创行为和心理首先,要为游客提供非遗旅游信息,帮助游客减少体验中的不确定性,提升对游客  
需求的响应能力其次,虽然非遗旅游体验共创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结构,且包含互动行为和心理感受,但是  
人际互动仍然是旅游体验共创的基础需要提升游客与目的地政府景区管理者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质量再次,注重调动游客背景知识和经验,增强非遗旅游体验中的游客授权,让游客在共同创造中感知对  
体验过程的控制感,自主地创造个性化体验。  
本研究考虑了非遗旅游的特殊性和旅游体验共创的全面性,对开展非遗旅游体验共创实证研究具有指  
导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研究是针对非遗旅游情境开发的量表,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具有非遗旅  
游经历的人,对其他旅游情境来说,该量表的外部效度需要进一步检验,后续可以把该量表用于更广泛的旅  
游情境检验其外部效度二是本研究选取游客体验价值作为关联校标,但非遗旅游体验共创的影响是多方  
面的,如游客满意度目的地形象等,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角度探究非遗旅游体验共创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责任编辑:钟秋波]  
101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滑雪运动酷感知  
及其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  
刘涛刘悦  
ꢃꢃ摘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滑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滑雪作为体育旅游中个性突出  
的运动类型,兼具旅游探险娱乐等多种功能,符合当下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但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滑雪运动  
的忠诚度较低,如何通过塑造滑雪运动的酷个性感知来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  
方程模型探讨影响滑雪运动酷感知的滑雪运动属性及酷感知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滑雪运  
动的吸引力独特性和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认同度显著正向影响酷感知,其中吸引力影响最大;消费者对酷感知不  
仅能够直接显著提高其忠诚度,而且滑雪体验愉悦度和难忘度间接正向影响忠诚度由此滑雪目的地和滑雪场要  
重视传递滑雪体验的酷感知属性,从而促进我国滑雪运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滑雪运动;滑雪体验;酷感知;滑雪忠诚度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406  
收稿日期:2023-03-30  
作者简介:刘涛,,四川成都人,树德中学正高级教师,E-mailꢅlimikxy@126com;  
刘悦,,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及我国政府对普及冰雪运动的力推,滑雪逐渐成为国内消费者热衷的一  
项体育运动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9)》,201620172018年中国滑雪运动消费者分别达到1510  
17501970,15%但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滑雪运动仍  
以零散型一次性消费者为主,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忠诚度低,无法有效地发挥冰雪运动对强健体魄  
的作用,不利于我国建设冰雪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提高滑雪消费者的忠诚度是实现冰雪资源为人们创造  
美好幸福生活目标及利用大众冰雪运动推动我国滑雪运动员整体素质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营销实践者和学者越来越强调酷感知(PerceivedCoolness)对年轻消费者消费的重要影响。  
年轻人受享乐主义个性自由主义时尚和时髦等文化的影响,对酷的产品服务品牌和体验有着强烈的偏  
,酷感知逐渐成为引领时尚的消费趋势,对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影响显著滑雪运动本来就是一项非常  
酷的体验,寒冷的冬季,浪漫的雪地,穿上滑雪服,踏着滑板,拄着滑雪杖,体验从高处滑降下来的速度与激  
,使得众多滑雪爱好者都赞同参加滑雪运动是一项非常炫酷的体验。“! 太酷了成为滑雪消费者常用  
的体验表达马培艳等对消费者持续性滑雪参与动机和滑雪运动品牌个性感知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既  
伍斌魏庆华孙承华等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5。  
李霞张超慧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增刊,38。  
李朝晖基于体验经济的体育产品创新开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33。  
CalebWarrenꢀMargaretCCampbellꢀꢑWhatMakesThingsCoolꢕHowAutonomyInfluencesPerceivedCoolnessꢀꢒJournalofConsumer  
Research41ꢀno2ꢁAugust2014ꢂꢅ543-563  
102  
刘涛刘悦滑雪运动酷感知及其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  
是滑雪者参与滑雪运动的动机之一,亦是滑雪者对滑雪运动品牌个性的感知属性之一那么,滑雪消费者  
对滑雪运动体验的酷感知从何而来,对其忠诚度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 基于此,本文对滑雪酷个性的构成维  
度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体育旅游者酷感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以及体育旅游者的酷感知是如何影响其  
对滑雪项目的忠诚度,从而为促进我国滑雪运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文献回顾和理论模型  
()滑雪品牌个性与滑雪酷感知  
为了提高滑雪运动的持久吸引力,培育我国滑雪运动的忠诚消费者,近年来,学者开始转向研究滑雪运  
动的品牌个性及其对消费者滑雪忠诚度的影响国内外关于体育赛事品牌个性感知的研究表明,赛事品牌  
个性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  
娱乐新雅4个维度,并证实其对消费者滑雪忠诚度的影响显著滑雪运动品牌个性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  
的构念,既包括了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功能属性感知,亦包含了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情感属性感知21世  
纪人们整体的消费层次和构成向情感化方向发展,情感价值消费观日渐明显,功能价值消费观日趋弱化而  
滑雪运动本就以提供体验为核心,滑雪运动的情感属性理应更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滑雪忠诚度酷感知作  
为品牌情感属性的一个方面,对消费者忠诚度的提高作用得到了研究者的一致认同,因此本文重点研究滑雪  
消费者的酷感知对消费者滑雪忠诚度的影响。  
起源于2060年代美国黑人抵制种族偏见和克服生活困境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并在随  
后的30年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亚文化年轻消费者使用来描述那些富有吸引力独特创新、  
新颖原真且富有格调的产品和品牌拥有酷的东西做酷的事情成为酷的人是酷的三层含义年轻人渴  
望成为酷的人,因此更愿意购买酷的产品,参与酷的运动,获得酷的体验。  
滑雪运动本质上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体验,滑雪运动常被冠以自我挑战冒险勇敢动感刺激及速度  
与激情等标签,这些标签与酷起源的含义非常相似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使滑雪运动在我国年轻  
消费者中越来越流行和富有吸引力,加上滑雪专业装备往往具有明显的科技感和时尚感,消费者在滑雪运动  
的速度与激情中能很容易获得非常炫酷的滑雪体验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滑雪酷感知是消费者对滑雪运动  
体验感知的重要方面,是消费者通过参与滑雪运动而获得的炫酷滑雪运动体验,也是滑雪运动品牌个性情感  
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滑雪消费者传递炫酷的滑雪体验可以成为吸引消费者参与滑雪运动的重要策略。  
()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前因  
酷感知理论的相关研究证实,消费者的酷感知既可以源于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  
,鉴于本研究的目标是识别影响消费者酷感知的滑雪运  
动属性,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形成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滑雪运动属性。  
人们喜欢消费酷的产品渴望成为酷的人,因此聘请形象酷的代言人以及炫酷的产品设计都可以提高产  
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增加购买行为研究表明,吸引力是产品服务体验以及品牌酷的重要前因之  
在这些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吸引力可作为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前因因素独特性理论认  
,人们的独特性需求是普遍存在的对独特性的需求是指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产品来塑造自己的个性  
或者提高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更加与众不同研究表明,独特性是消费者渴望酷的一个重要心理动机,消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独特性可作为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前  
马培艳张瑞林车雯等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品牌个性感知与消费忠诚度的相关性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130  
。  
马越斐李荣日全民网球赛事品牌形象与品牌忠诚:情感信任的多重中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435;弓志军北京  
奥运会非奥运营销策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37。  
周林森张立论品牌情感性价值的创造》,《商业研究2004年第14,141。  
李见龚艳萍谢菊兰等《“! 这真酷”:消费者酷感知研究综述及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年第1,43ꢆ45。  
RodneyC RunyanꢀMijeongNohꢀJonMosierꢀꢑWhatisCoolꢕOperationalizingtheConstructinanApparelContextꢀꢒJournalofFashion  
MarketingandMan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17ꢀno3ꢁJuly2013ꢂꢅ322-340  
李见龚艳萍谢菊兰等《“! 这真酷”:消费者酷感知研究综述及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年第1,43ꢆ45。  
10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因因素研究表明,酷感知是社会建构的,即社会情境能够影响消费者的酷感知消费者的酷感知需要得  
到同侪群体和参照群体的认同,从而被赋予的身份同侪压力和群体归属使消费者渴望得到群体的认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认同可作为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前因因  
。  
综上,得出影响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前因因素分别是滑雪运动的吸引力独特性和消费者的认同度。  
1
.滑雪运动的吸引力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酷感知一定包含了对产品和服务吸引力的认可若一个产品或服务拥有非凡的  
吸引力,消费者就很容易发出! 真酷这样的感叹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及冬季运动项目的  
普及,滑雪运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断提高,滑雪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和受人欢迎的运动对消  
费者而言,滑雪运动富有吸引力意味着滑雪运动可以给滑雪消费者带来其期望获得的自我挑战及速度和激  
情等体验,忠诚的滑雪爱好者把滑雪运动称为白色鸦片”,认为滑雪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体育运动,充分  
体现了滑雪运动的非凡吸引力非凡的吸引力总是被感觉非常酷关于创意旅游的实证研究已证实,吸引  
力是消费者酷感知的重要前因基于以上文献和推理,本研究认为,滑雪运动的吸引力是滑雪消费者酷感  
知的前因之一,因此提出假设1:  
H1:知  
2
.滑雪运动的独特性  
独特性原指消费者感知某一产品和服务表面及本质均不同于其他类似产品和服务的程度,是产品和服  
务创新的一个重要特质消费者普遍希望借助购买使用和处置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来形塑自己的个性和  
社会认同,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酷的文化现象正是消费者对自身个性自主性的标榜因此,产品服务和  
品牌的独特性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酷感知。  
滑雪运动的独特性即滑雪消费者感知的滑雪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或旅游活动的程度滑雪运动具  
有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的典型特征滑雪消费者要从一定落差的雪道滑降下来,需要消费者超高的滑雪技  
术和超强的体力支撑,在滑雪过程中感受到的速度与激情是在其他运动项目中很难感受到的,且参与滑雪运  
动能给消费者带来较高程度的自我挑战和自我实现这些滑雪运动的独特属性感知都能给消费者带来炫酷  
的滑雪体验感知关于创意旅游的实证研究也证实,独特性是消费者酷感知的重要前因基于以上文献  
和推理,本研究认为,滑雪运动的独特性亦是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前因之一,因此提出假设2:  
H2:知  
3
.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认同度  
社会学认为,消费者是具有特定社会角色和群体归属的社会人,消费的社会意义即在于其是消费者认同  
的体现和表达个人的消费活动既是个人塑造社会认同的原材料,又受个体认同的影响和支配受酷文  
化的影响,消费者渴望归属于酷的群体,因此更倾向于消费感知炫酷的产品服务和体验,酷感知强化了产  
服务和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结。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消费者为了展示自我的个性并向周围传递自己的个性,更愿意消费品牌个性和自我  
个性相一致的产品服务和品牌滑雪消费者通过参加滑雪运动,期望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个性认同,包括消  
CalebWarrenꢀMargaretCCampbellꢀꢑWhatMakesThingsCoolꢕHowAutonomyInfluencesPerceivedCoolnessꢀꢒJournalofConsumer  
Research41ꢀno2ꢁAugust2014ꢂꢅ543-563  
Ching-FuChenꢀShih-HuanChouꢀꢑ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PerceivedCoolnessforGenerationYinTheContextofCreative  
Tourism-ACaseStudyofThePier2ArtCenterInTaiwanꢀꢒTourismManagement72ꢁJune2019ꢂꢅ124  
Ching-FuChenꢀShih-HuanChouꢀꢑ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PerceivedCoolnessforGenerationYinTheContextofCreative  
Tourism-ACaseStudyofThePier2ArtCenterInTaiwanꢀꢒTourismManagement72ꢁJune2019ꢂꢅ124  
吴金南李见张宇青青年消费者感知炫酷的理论结构及其影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7,87。  
Ching-FuChenꢀShih-HuanChouꢀꢑ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PerceivedCoolnessforGenerationYinTheContextofCreative  
Tourism-ACaseStudyofThePier2ArtCenterInTaiwanꢀꢒTourismManagement72ꢁJune2019ꢂꢅ124  
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9。  
104  
刘涛刘悦滑雪运动酷感知及其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  
费者对时尚高端冒险体力充沛流行专业等滑雪个性的认同对创意旅游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认同是消  
费者酷感知的重要前因本研究认为,消费者通过对滑雪运动的认同,有助于提高其对滑雪运动的酷感  
,因此提出假设3:  
H3:知  
()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结果  
1
.愉悦感  
在体验经济和美学经济背景下,顾客对体验的追求日渐提高,顾客的体验感受对其忠诚度的高低发挥决  
定性的影响,顾客渴望获得有趣愉悦甚至是激动人心的积极体验Oliver等于1997年首次提出用顾客愉  
悦代替顾客满意来预测顾客忠诚行为,认为顾客愉悦是顾客积极的情感唤起和惊喜体验与顾客满意相  
,顾客愉悦这一概念的感性属性更强,而理性属性减弱,因此与新生代的年轻消费者更渴望有趣和愉悦的  
积极体验更加匹配。  
滑雪运动不同于一般的实物产品消费,消费者参与滑雪运动的目的即体验,因此,是否能为消费者带来  
愉悦激动人心的体验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持续参与意愿与积极口碑推荐行为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酷  
感知越强,意味着其滑雪体验感越好,因此其获得愉悦感的可能性越高因此,本研究用愉悦度替代满意度  
作为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结果变量之一,因此提出假设4:  
H4:度  
2
.难忘度  
010Kim提出难忘的旅游体验(memorabletourismexperience,MTE),是  
2
旅游活动结束之后,旅游体验中被旅游者记住或回忆的部分对难忘旅游体验的关注基于旅游者记忆影响  
旅游决策的理论,研究显示,旅游者过去的记忆是旅游者决定重访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最重要信息源因  
,为游客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是提高游客忠诚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滑雪体验的难忘度指的是滑雪运动结束后被滑雪消费者正面记忆或回忆的部分在体验经济时代,为  
消费者提供难忘的体验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消费者在滑雪场的滑雪体验也需达到难忘的程度  
才有助于激发其持续性滑雪消费动机,不断产生重游意愿,而且更愿意将滑雪运动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即产生忠诚行为本研究认为,滑雪运动带给消费者体验的酷感知具有稀缺性,从而令滑雪消费者更难以忘  
怀,提高了滑雪消费者体验的难忘度,因此提出假设5:  
H5:度  
3
.滑雪忠诚度  
关于品牌和产品酷感知的研究已经证实,酷感知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重购意愿和口碑推荐意愿等忠诚  
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研究推测滑雪消费者对滑雪体验的酷感知也有助于提高其忠诚度滑雪  
运动具有不同于一般旅游体验的特点,滑雪场不能寄希望于不断吸引新的滑雪者来创造竞争力,即使是同一  
滑雪者,由于天气因素滑雪同伴雪道等选择的不同,其在同一滑雪场不同时间的滑雪体验也是异质化的,  
因此,滑雪消费者的持续性参与意愿远远高于普通游客,且其持续性参与行为对滑雪运动的普及推广至关重  
本文认为,滑雪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包括了重复参与意愿和口碑推荐意愿且如前所述,滑雪运动体验  
的愉悦度和难忘度亦对滑雪消费者的忠诚度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提出假设6ꢆ8:  
H6:度  
Ching-FuChenꢀShih-HuanChouꢀꢑ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PerceivedCoolnessforGenerationYinTheContextofCreative  
Tourism-ACaseStudyofthePier2ArtCenterinTaiwanꢀꢒTourismManagement72ꢁJune2019ꢂꢅ124  
RichardL OliverꢀRolandT RustꢀSajeevVarkiꢀꢑCustomerDelightꢅFoundationsꢀFindingsꢀandManagerialInsightꢀꢒJournalofRetai-  
ling73ꢀno3ꢁ1997ꢂꢅ313  
Jong-HyeongKimꢀꢑDeterminingtheFactorsAffectingtheMemorableNatureofTravelExperiencesꢀꢒJournalofTravel&TourismMar-  
keting27ꢀno8ꢁDecember2010ꢂꢅ787  
马培艳张瑞林车雯等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品牌个性感知与消费忠诚度的相关性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130  
。  
10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H7:度  
H8:度  
基于以上推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  
1ꢃ理论研究模型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量表选取  
为保证本研究的所有构念均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对研究构念的测量均采用服务和旅游研究领域的成  
熟量表,对测量题项的表述进行微调以适用于滑雪运动领域滑雪运动的吸引力独特性和认同度量表分别  
微调自RahmanBrocatoRunyan等的旅游景区吸引力独特性和认同度的测量量表;滑雪运动的酷感  
知量表改编自Chen等对创意旅游景区酷感知的测量题项;Faizan客  
愉悦体验构念的测量题项;难忘度量表改编自Anita等对旅游体验难忘度的测量题项滑雪忠诚度包含  
了对口碑推荐和重复参与意愿两个维度的测量口碑推荐量表来自Tuskej等对品牌口碑推荐意愿的测量  
题项;重复参与意愿改编自王跃伟等对乡村旅游地重游意愿的测量量表所有题项均采用7点式李克特  
量表测量,17分别代表了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不同程度。  
为了保证翻译等效性,我们采用了以下反译过程首先将问卷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由另一位讲中英  
文双语的专家进行英译,随后第三位讲中英文双语的专家对这两个版本进行评估,确定最终问卷。  
()问卷收集  
正式调研前,本研究首先对问卷进行了试测在确保问卷测量题项不存在语言和认知歧义的背景下,对  
研究人员熟悉的近期有过滑雪运动体验的亲友进行预调查,发出问卷104,回收有效问卷104,回收率  
与有效率均是100%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结果显示各潜变量的Cronbach系数大于  
,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在0.01的显著水平下大于0.5,说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达到标准,可以进行大规  
0.7  
KaleelRahmanꢀꢑꢖWowꢗItꢓsCoolꢓꢅTheMeaningofCoolnessinMarketingꢀꢒMarketingintelligence&planning31ꢀno6ꢁOctober  
013ꢂꢅ623ꢔE DeanneBrocatoꢀJulieBakerꢀClayM VoorheesꢀꢑCreatingConsumerAttachmenttoRetailServiceFirmsThroughSenseof  
2
Placeꢀꢒ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43ꢀno2ꢁMarch2015ꢂꢅ207ꢔRodneyCRunyanꢀMijeongNohꢀJonMosierꢀꢑWhat  
isCoolꢕOperationalizingtheConstructinanApparelContextꢀꢒJournalofFashionMarketingandMan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17ꢀ  
no3ꢁJuly2013ꢂꢅ322-340  
Ching-FuChenꢀShih-HuanChouꢀꢑ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PerceivedCoolnessforGenerationYintheContextofCreative  
Tourism-ACaseStudyofthePier2ArtCenterinTaiwanꢀꢒTourismManagement72ꢁJune2019ꢂꢅ124  
FaizanAliꢀWooGonKimꢀJunLietalꢀꢑMakeitDelightfulꢅCustomersꢓExperienceꢀSatisfactionandLoyaltyinMalaysianTheme  
Parksꢀꢒ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Management7ꢁMarch2018ꢂꢅ8  
AnitaZatoriꢀMelanieK SmithꢀLaszloPuczkoꢀꢑExperience-involvementꢀMemorabilityandAuthenticityꢅTheServiceProviderꢓsEffect  
onTouristExperienceꢀꢒTourismManagement67ꢁMarch2018ꢂꢅ116  
UrškaTuškejꢀUršaGolobꢀKlementPodnarꢀꢑTheRoleofConsumer-brandIdentificationinBuildingBrandRelationshipsꢀꢒJournalof  
BusinessResearch66ꢀno1ꢁJanuary2013ꢂꢅ55  
王跃伟佟庆陈航等乡村旅游地供给感知品牌价值与重游意愿》,《旅游学刊2019年第5,40。  
106  
刘涛刘悦滑雪运动酷感知及其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  
模的正式调研。  
20191115123,正式调研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天津四个城市的滑  
雪场进行,并使用问卷星网站进行调研问卷收集本研究共收回问卷350,其中有效问卷347,有效率  
99.1%有效问卷中,男性样本占67.15%女性样本占32.85%;年龄在18ꢆ24周岁的样本占比65.13%、  
5ꢆ30周岁的样本占11.24%31ꢆ4012.10%,,40仅  
2
9.51%;被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具有本科学历者占比68.8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比  
1
4.99%。  
自我报告形式的调研问卷可能会产生共同方法偏差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采用完全匿名性原  
,问卷注明题目没有正确或错误答案之分不计分数,并承诺数据收集仅供学术研究使用,如实作答即可。  
此外,本研究根据Tehseen等的程序性补救措施设计问卷,使,者  
辨别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本研究进行了Harman单因素检验,对全部题项进行因子分  
SPSS22.0运行结果显示,具有最大特征值的分量解释了37.6%的方差,小于50%标准值,表明共同方法  
偏差是可接受的。  
研究结果  
()测量模型检验  
本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首先应用SmartPLS20  
Algorithm算法对测量模型的参数值即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根据Wong  
等的研究,如果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和Cronbach值均达到大于等于0.7的标准,模型即达到信度标准。  
本研究中各构念量表的Cronbach值在0.92ꢆ0.97之间(均大于0.7),各构念的组合信度在0.94ꢆ0.97之  
(均大于0.7),说明问卷信度较好。  
1ꢃ量表的信度和收敛效果  
构念与测量题项  
均值标准差因子载荷Cronbach组合信度平均方差提取  
1
.滑雪运动吸引力  
0.97  
0.97  
0.85  
ꢃꢃ滑雪运动非常时尚  
ꢃꢃ滑雪运动非常流行  
ꢃꢃ滑雪运动非常有魅力  
ꢃꢃ滑雪运动非常时髦  
ꢃꢃ滑雪运动非常迷人  
ꢃꢃ滑雪运动非常有格调  
ꢃꢃ滑雪运动非常性感  
5.68 1.51 0.86  
5.53 1.51 0.91  
5.75 1.43 0.95  
5.56 1.47 0.95  
5.67 1.46 0.94  
5.60 1.48 0.91  
5.31 1.63 0.94  
2
.滑雪运动的独特性  
0.92  
0.93  
0.95  
0.94  
0.87  
0.78  
ꢃꢃ滑雪运动独一无二  
ꢃꢃ滑雪运动很有个性  
ꢃꢃ滑雪运动与众不同  
5.53 1.43 0.94  
5.74 1.37 0.94  
5.65 1.38 0.91  
3
.滑雪运动的认同度  
ꢃꢃ滑雪运动符合我的风格  
5.02 1.55 0.90  
ShehnazTehseenꢀSulaimanSajilanꢀKamisanGadaretalꢀꢑAssessingCulturalOrientationasaReflective-FormativeSecondOrderCon-  
struct-ARecentPLS-SEMApproachꢀꢒIntegrativeBusinessandEconomicsResearch6ꢀno2ꢁApril2017ꢂꢅ40  
JoeF HairꢀMarkoSarstedtꢀChristianM RingleetalꢀꢑAnAssessmentoftheUseofPartialLeastSquares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  
inMarketingResearchꢀꢒ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40ꢀno3ꢁMarch2012ꢂꢅ417  
10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ꢃꢃ滑雪运动增加了我的个性  
5.33 1.49 0.90  
5.44 1.49 0.84  
5.16 1.51 0.86  
5.07 1.59 0.89  
ꢃꢃ滑雪运动提高了我的自信  
ꢃꢃ我与其他参加滑雪运动的游客有共同点  
ꢃꢃ我与不参加滑雪运动的游客不同  
4
.滑雪运动酷感知  
0.97  
0.97  
0.85  
ꢃꢃ参加滑雪运动是非常酷的事  
ꢃꢃ参加滑雪运动让我看起来更酷  
5.81 1.48 0.92  
5.68 1.51 0.92  
ꢃꢃ当让我想酷的运动时,我会想到滑雪运动  
ꢃꢃ当我听到别人提起滑雪时,我感觉非常酷  
ꢃꢃ当我滑雪时,我常发出! 太酷了的感叹  
ꢃꢃ滑雪运动是一项炫酷的运动  
5.43 1.66 0.93  
5.72 1.50 0.94  
5.64 1.58 0.91  
5.73 1.48 0.89  
ꢃꢃ如果让我列出炫酷的运动,滑雪运动会被列于名单上5.67 1.52 0.94  
5
.滑雪体验愉悦感  
0.93  
0.95  
0.84  
ꢃꢃ滑雪时我感觉非常兴奋  
ꢃꢃ滑雪时我感觉非常快乐  
ꢃꢃ滑雪时我感觉非常愉快  
ꢃꢃ滑雪时我感觉非常高兴  
5.59 1.50 0.92  
5.40 1.59 0.91  
5.45 1.50 0.94  
5.48 1.53 0.89  
6
.滑雪体验难忘度  
0.92  
0.96  
0.95  
0.97  
0.86  
0.86  
ꢃꢃ我对滑雪运动有着非常棒的记忆  
ꢃꢃ我有着关于滑雪经历的许多正面记忆  
ꢃꢃ我永远不会忘记滑雪带给我的体验  
5.56 1.57 0.93  
5.43 1.53 0.92  
5.51 1.52 0.93  
7
.滑雪运动忠诚度  
ꢃꢃ如果朋友找我推荐冬季运动项目,我会推荐滑雪 5.65 1.47 0.93  
ꢃꢃ我会鼓励亲朋好友参加滑雪运动  
ꢃꢃ我会把我的滑雪体验传递给其他人  
ꢃꢃ我愿意继续参加滑雪运动  
5.46 1.56 0.92  
5.59 1.49 0.94  
5.65 1.55 0.93  
5.50 1.56 0.91  
5.39 1.68 0.92  
ꢃꢃ我愿意下次花更多的钱参加滑雪运动  
ꢃꢃ我愿意以后经常参加滑雪运动  
ꢃꢃ滑雪运动吸引力7个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为0.86ꢆ0.95,滑雪运动独特性3个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为  
.91ꢆ0.94,0.84ꢆ0.90;7测  
0
5
变量的因子载荷为0.89ꢆ0.94;消费者对滑雪体验愉悦度和难忘度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为0.89ꢆ0.94;滑雪  
运动忠诚度6个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为0.91ꢆ0.94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均满足大于0.7的推荐值,表明  
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各构念平均方差提取AVE值为0.78ꢆ0.87,大于0.5;各构念AVE值的平方根  
大于与其他构念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变量的区别效度较好(见表2)。可见,本研究的测量模型达到标准,可  
继续进行结构模型检验。  
2ꢃ构念的区别效度  
构念  
.滑雪运动吸引力  
.滑雪运动独特性  
1
2
3
4
5
6
7
1
[0.92]  
2
0.86  
[0.93]  
108  
刘涛刘悦滑雪运动酷感知及其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  
3
.滑雪运动认同度  
.滑雪运动酷感知  
.滑雪体验愉悦度  
.滑雪体验难忘度  
.滑雪运动忠诚度  
0.86  
0.91  
0.85  
0.84  
0.86  
0.86  
0.84  
0.79  
0.80  
0.83  
[0.88]  
4
0.84  
0.79  
0.82  
0.83  
[0.92]  
5
0.84  
0.85  
0.87  
[0.91]  
6
0.86  
0.86  
[0.93]  
7
0.90  
[0.93]  
ꢃꢃ:对角线[]表示平均方差提取AVE的平方根。  
()结构模型检验  
采用SmartPLS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滑雪运动  
本身的吸引力独特性和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认同度均显著影响滑雪消费者的酷感知,假设H1H2H3得  
到支持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酷感知显著影响其对滑雪运动体验的愉悦度和难忘度,假设H4H5得到验  
,且滑雪运动的酷感知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滑雪运动忠诚度,假设H6得到验证消费者对滑雪运动体验的  
愉悦度和难忘度感知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滑雪运动忠诚度,假设H7H8成立。  
ꢃꢃ:*表示p<0.05,**表示p<0.01。  
2ꢃ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2
R代表模型中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变异的解释力 2,其  
,
2
中一个内源潜变量,其判别系数R=0.853,说明滑雪者的酷感知可以被滑雪运动本身的吸引力独特性和  
2
消费者的认同度三个变量解释85.3%的方差;消费者的滑雪体验愉悦度和难忘度的判别系数分别为R=  
2
.720R=0.727,72.0%72.7%  
滑雪忠诚度  
0
2
的判别系数R=0.869>0.2,本研究中各内源潜变量的判别系数达到判断标准。  
拟合优度代表模型的整体预测能力,是潜变量的共同度均值和判别系数均值的几何平均数本研究的  
总体拟合优度为GoF=0.81依据拟合优度3个层次的划分,本研究模型的总体拟合优度高于强拟合优度  
的判断标准(GoFlarge>0.36),说明本研究模型的总体拟合优度较高。  
结论建议与讨论  
()结论  
其一,滑雪运动本身的吸引力独特性和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认同度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滑雪体验酷感  
,但这三个不同的属性对消费者酷感知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相比滑雪运动的独特性(β=0.166)及消费  
者对滑雪运动的认同度(β=0.142),滑雪运动本身的吸引力(β=0.648)对消费者酷感知的影响程度最大之  
前学者对创意旅游体验酷感知的研究结论也显示,创意旅游景区吸引力(β=0.62)对游客酷感知的影响程度  
远远大于景区的独特性(β=0.13)和认同度(β=0.18)本研究结论响应了学者对旅游体验的研究,但区别  
BarbaraE AinsworthꢀJamesFSallisꢀꢑTheBeijing2022OlympicWinterGamesꢅAnOpportunitytoPromotePhysicalActivityandWin-  
terSportsinChineseYouthꢀꢒJournalofSportandHealthScience11ꢀno1ꢁJanuary2022ꢂꢅ4  
10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于以苹果手机等实物产品为对象的消费者酷感知研究结论,因此,与提供实物产品的企业不同,提供体验  
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创造顾客酷感知时,应需特别强调体验本身的吸引力。  
其二,酷感知是消费者对滑雪运动体验的重要感知属性滑雪消费者对滑雪运动酷感知各测量题项的  
同意程度均值在5.43ꢆ5.81之间,说明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酷体验认可度较高,酷体验确实构成滑雪消费  
者对滑雪运动体验感知属性的重要方面,且滑雪消费者的酷感知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其积极的口碑推荐意愿  
和持续的滑雪运动参与意愿(β=0.323)。  
其三,滑雪消费者的酷感知通过提高滑雪运动体验的愉悦度和难忘度间接影响滑雪消费者的积极口碑  
推荐意愿和持续参与意愿消费者的滑雪运动酷感知对滑雪运动体验愉悦度(β=0.848)和难忘度(β=  
β=0.474)对消费者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远高于滑  
0
.852),(  
雪体验愉悦度(β=0.180)的影响。  
)建议  
(
酷感知是游客对滑雪运动体验的重要感知属性,滑雪运动酷感知的三个前因因素为独特性身份认同和  
吸引力,消费者的滑雪体验愉悦度和难忘度能够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为推动我国实现滑雪运动  
普及和旅游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其一,重视向消费者传播滑雪运动本身的吸引力和独特性,提高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认同研究结果显  
,滑雪运动的吸引力独特性和滑雪消费者的认同度都有助于提高滑雪消费者的酷感知,酷感知是年轻消  
费者消费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提高滑雪消费者的酷感知有助于提高其滑雪运动的参与意愿,从而有助于滑  
雪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因此,各滑雪旅游目的地和滑雪场需重视向消费者传播滑雪运动本身的吸引力和独  
特性,提高消费者对滑雪运动的认同滑雪旅游目的地和滑雪场以提供滑雪体验为产品,体验产品吸引力对  
体验的酷感知影响程度最大,因此更需特别重视向滑雪消费者传播滑雪运动本身的吸引力,营造滑雪运动独  
特的酷体验。  
其二,重视为滑雪消费者创造炫酷的滑雪运动体验滑雪者滑雪运动的实现需借助滑板雪杖专业滑  
雪服等滑雪场的工具及特定场地,滑雪消费者的炫酷滑雪体验除了来自滑雪运动项目本身之外,这些滑雪场  
工具和场地也可以为滑雪者带来炫酷的感知因此,提高滑板雪杖专业滑雪服等工具的科技感和现代感,  
增加滑雪场地的独特性等,都有助于提高滑雪消费者对滑雪体验的酷感知。  
其三,重视提高滑雪消费者体验的愉悦度和难忘度滑雪消费者的酷感知通过提高滑雪运动体验的愉  
悦度和难忘度间接影响滑雪消费者的积极口碑推荐意愿和持续参与意愿,说明即使对滑雪运动感知炫酷的  
参与者,如果其滑雪体验难以达到愉悦和难忘的程度,其对滑雪运动忠诚度的提高作用依然有限,感知酷并  
不能构成体验愉悦和难忘的充分条件在体验经济和美学经济背景下,消费者对体验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消  
费者期望在体验中获得有趣愉悦激动人心的难忘积极体验因此,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滑雪运动忠诚度,滑  
雪旅游目的地和滑雪场应想方设法提高滑雪消费者体验的愉悦度和难忘度。  
()讨论  
本研究对滑雪消费者酷感知及其对滑雪运动忠诚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  
,本文探究了影响滑雪消费者酷感知的滑雪运动属性,对滑雪消费者本身的特征及滑雪场和滑雪目的地的  
影响因素未作探讨其次,本研究仅选取了我国滑雪运动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调研,这些地区的滑雪运  
动具有较长的历史,人们对滑雪运动认知水平较高,而新兴滑雪地的消费者对滑雪体验酷属性的感知是否相  
同仍需进一步研究检验最后,本文选取了对滑雪忠诚度影响明显的变量(体验的愉悦度和难忘度)进行研  
,但其他因素如满意度等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责任编辑:钟秋波]  
该研究认为,产品吸引力和独特性对消费者酷感知影响程度无显著差异参见:吴金南李见张宇青青年消费者感知炫酷的理论结构及其  
影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7,87。  
110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三代同游谁说了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深度访谈  
丁娟杨慧方荣  
ꢃꢃ摘要:家庭旅游决策是消费者行为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本文对20个中国三代直系家庭进行了深度访谈,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旅游决策模式以  
父代主导,且夫妻共同主导型为主,在旅游决策角色中,父代是发起者决定者和购买者;结构的家  
庭中,孙代是影响者,祖代是使用者;结构的家庭中,祖代是影响者,孙代是使用者中国三代直系  
家庭的旅游决策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意向,进而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行  
。  
关键词:家庭旅游;家庭旅游决策行为;三代直系家庭;计划行为理论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404  
收稿日期:2023-03-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研究”(20YJCZH016)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丁娟,,安徽庐江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ꢅFlora_ding@126com;  
杨慧,,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方荣,,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悠久的家庭同住传统和近现代深刻的社会变迁使得中国家庭代际同住现象普遍存在按家庭代际层次  
和代际同住关系可以将中国的家庭结构类型划分为核心家庭(父子两代)、主干家庭(祖孙三代)三代直  
系家庭是主干家庭中的一种家庭类型,指在一个共居关系的家庭中,至少有两代已婚成员的三代家庭结  
随着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原有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模式将逐渐被打破,家庭规模家庭结构以及  
家庭成员的角色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家庭关系变得更为多元和复杂人口结构家庭抚育功能的变化以及社  
会抚幼服务的滞后,致使孙代抚养的压力越来越多地转嫁到祖代身上,因此,组建临时或长期的主干家庭成  
为一种必要的策略对多期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尽管核心家庭已成为主流的家庭模式,但其比重在  
,随着旅游逐步深入家庭生活,主干家庭组织三代同  
游越来越受欢迎。《2018在线亲子游消费分析显示,上海北京南京等一线城市消费者亲子出游需求旺  
,祖孙三代组合游成为主流。  
20,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核心家庭会成为最主流的家庭结构,  
李婷刘涛刘嘉杰等三代直系家庭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基于2015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人口研究2020年第6,5  
。  
张帆吴愈晓与祖辈同住:当前中国家庭的三代居住安排与青少年的学业表现》,《社会2020年第3,216。  
王跃生直系家庭户主代位构成和变动分析———1982ꢆ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社会科学2014年第3,69。  
2018在线亲子游消费分析:孩子参与决策三代合游成主流》,人民网,201861日发布,2023310日访问,httpꢅꢄꢄtravelpeople  
comcnꢄn1ꢄ2018ꢄ0601ꢄc41570-30028188html。  
11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然而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变化趋势与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有一定的差异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核心家庭的  
旅游决策行为,对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从中国三代直系家庭视角探讨家庭旅游决策  
行为,可以有针对性地解释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旅游决策行为,对制定有效的家庭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具有  
借鉴意义此外,计划行为理论常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并加以适当拓展,对决策行为的揭示比理性行为理论  
更加复杂与深刻旅游活动涉及诸多要素,旅游者作为行为主体并不能完全掌控这一复杂活动,而且家庭中  
祖孙三代人的旅游决策行为更为复杂基于此,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数据提炼关键  
因素,建构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旅游决策行为模型。  
文献回顾  
()家庭旅游  
随着中国家庭旅游市场从自发成长期逐渐走向培育期,家庭旅游消费市场增长迅速,家庭旅游受到越来  
越多的关注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家庭旅游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从家庭类型和成员构成对家庭旅游进  
行分类研究的较多按照家庭类型划分,核心家庭的旅游类型包括伴侣游亲子游爸妈游;主干家庭的旅游  
类型包括祖孙两代出游(隔代游)和祖孙三代出游(大家庭游)。按照成员构成划分,家庭旅游类型包括亲子  
爸妈游大家庭游伴侣游等。  
现有家庭旅游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家庭旅游决策家庭旅游消费家庭旅游动机家庭旅游体验等,以质性  
研究和定量研究为主此外,学者们也对家庭旅游的功能和意义也进行了研究,认为家庭旅游的基础功能在  
,,可以让家庭成员获得较高的亲密感和安全感,对家庭互动、  
关系改进情感建立儿童认知等具有促进作用。  
)家庭旅游决策行为  
(
国外学者对家庭旅游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旅游决策阶段(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行为和选择评估、  
最终决策),家庭成员在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看门人信息搜索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和使用者)以及家  
庭旅游决策过程中角色分配的动态性学者们发现,家庭旅游决策通常是不同家庭成员的共同决策,尽管最  
,受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早  
期的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研究主要关注核心家庭的伴侣游和亲子游且侧重探讨夫妻决策随着研究的深入,  
未成年和成年子女在家庭旅游决策中的作用受到了关注。  
由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家庭旅游决策行为具有较大的差异,国外有关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结论  
不能直接套用于国内家庭旅游决策行为例如,同样是十几岁的孩子,西方国家的孩子与亚洲国家的孩子在  
家庭旅游决策中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前者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后者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较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家庭的孩子获得的自主权相对较少,父母对决策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孩子大多  
时候是间接参与决策此外,中国的家庭结构变化及潜在的文化影响所带来的特殊性也值得关注中国  
一直以来都有三代同住的传统且代际交换频繁,中国家庭的老人非常重视通过家庭关系获得安全感和团聚  
XinranY LehtoetalꢀꢑVacationandFamilyFunctioningꢀꢒAnnalsofTourismResearch36ꢀno3ꢁJuly2009ꢂꢅ459-479  
白凯符国群家庭旅游决策研究的中国化理论视角与分析思路》,《旅游学刊2011年第12,50。  
JohnR KellyꢀJaniceR KellyꢀꢑMultipleDimensionsofMeaningintheDomainsofWorkꢀFamilyꢀandLeisureꢀꢒJournalofLeisureRe-  
search26ꢀno3ꢁFebruary1994ꢂꢅ250-274  
FredBronnerꢀRobertdeHoogꢀꢑAgreementandDisagreementinFamilyVacationDecision-makingꢀꢒTourismManagement29ꢀno5ꢁOc-  
tober2008ꢂꢅ967-979  
WangfeiWangꢀLiusuYiꢀMao-yingWuetalꢀꢑExaminingChineseAdultChildrenꢓsMotivationsforTravelingwithTheirParentsꢀꢒ  
TourismManagement69ꢁDecember2018ꢂꢅ422-433ꢔBenteHeimtunꢀꢑHolidayswithAgingParentsꢅPleasuresꢀDutiesandConstraintsꢀꢒ  
Annalsoftourismresearch76ꢁMay2019ꢂꢅ129-139  
DennisR HowardꢀRobertMadrigalꢀꢑWhoMakestheDecisionꢅTheParentortheChildꢕThePerceivedInfluenceofParentsandChildren  
onthePurchaseofRecreationServicesꢀꢒJournalofLeisureResearch22ꢀno3ꢁNovember1990ꢂꢅ244-258  
YiWangꢀMimiLiꢀꢑFamilyIdentityBundlesandHolidayDecisionMakingꢀꢒJournalofTravelResearch60ꢁJune2021ꢂꢅ486-502  
112  
丁娟杨慧方荣三代同游谁说了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深度访谈  
,因此,祖孙三代同游成为中国家庭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多数  
情况下父代是家庭旅游的决策主导层。  
()计划行为理论  
家庭旅游决策是消费者行为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  
TPB),Ajzen来  
该理论提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关键变量,这三个变量通过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共  
同影响实际行为的产生大量实证研究表明,TPB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因此国内外学者将该模型应用  
于旅游决策行为研究,如老年人旅游决策旅游目的地决策旅游消费行为意向家庭旅游行为意向等三代  
直系家庭旅游决策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决策,每个成员都可能在家庭旅游决策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重  
要作用,因此研究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不仅要考虑旅游决策,还要重视家庭这一关键变量的影响。  
TPB模型能通过行为意向预测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产生并分析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个人和家庭等相  
关变量,因此本研究运用TPB模型来构建中国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理论框架。  
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基础上结合家庭旅游和旅游决策行为的现有研究设计半结构化问题,形成访谈  
提纲,采用深度访谈法挖掘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相关因素;使用MAXQDA2020软件把收集到的  
文本信息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理论框架访谈问题主要针对在家庭旅游决策  
中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旅游决策意向访谈对象是一起经历过旅游决策行为的三代直系  
家庭成员除了面对面访谈之外,由于地理距离隐私保护等原因,部分受访家庭成员接受了线上微信电  
话访谈,并配合录音处于幼年的第三代(孙代)和由于身体工作等原因无法配合完成访谈的第一代(祖  
)、第二代(父代)不作单独访谈。  
预调研数据收集在2020131日到223日进行,共收集了8个家庭(第一批受访家庭)的访谈录  
音材料(F1ꢆF8)。在预调研结束后,对初步的访谈提纲进行修改完善,寻找第二批受访家庭进行正式访谈。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在2021720日至828日进行,共收集了12个家庭(F9ꢆF20)的访谈记录将预  
调研和正式调研相结合,研究小组发现在访谈到十几个家庭之后,鲜有出现差异较大的内容,收集到的访谈  
信息趋于饱和遵循理论饱和的原则确定了20个家庭中的47个受访者,并把每个受访者的访谈时间控  
制在0.5ꢆ1小时之间为了提高访谈内容的有效性,在征得被访谈者许可后进行现场录音,访谈结束后及  
时将音频文件转录成文本资料对个别乡音很重吐字不清的录音内容,寻求该录音的受访者将录音内容确  
认后转录,避免遗漏或错过重要信息,最后收集的访谈记录文本资料共计266327。  
()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  
本研究使用MAXQDA2020软件把随机抽取的18个家庭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分析首先在剔除无关  
概念和提炼重复概念的过程中将初始概念范畴化,形成了58个初始概念及对应的8个副范畴随后对副范  
畴进行主轴编码,通过两两比较和逐步比较,并根据概念层级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得到4个主范畴(见表  
)
最后,进行选择性编码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并以故事线的形式串起核心主轴,形成现象和脉络  
1
条件,构建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理论框架。  
)家庭旅游决策模式与角色分析  
(
中国文化重视家庭义务和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会尽可能地抑制群体决策冲突,维持和谐的群体关系随  
着祖父母寿命的延长,祖孙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在抚育子代过程中,父代也需要祖代发挥积极的作用,中  
WangfeiWangꢀLiusuYiꢀMao-yingWuetalꢀꢑExaminingChineseAdultChildrenꢓsMotivationsforTravelingwithTheirParentsꢀꢒ  
TourismManagement69ꢁDecember2018ꢂꢅ422-433  
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315。  
受访者居住地主要为安徽江苏山东重庆湖北上海,其家庭旅游目的地为安徽山东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四川湖北等。  
11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集体主义文化和代际同住使得三代同游越来越普遍,祖孙三代同游可以让他们一起度过有质量又有趣的  
时光以往研究将家庭出游的决策模式分为三种,即丈夫主导型妻子主导型夫妻共同主导型通过访  
谈发现,多数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模式为夫妻共同主导型,其次是丈夫主导型,最后是妻子主导型。  
1ꢃ编码过程  
原始语句  
概念  
副范畴  
主范畴  
表达孝道  
意义多着呢,如果我自己能够安排全程的旅行,证明我没有开阔眼界  
个人意义  
,思想能跟上新时代,身体也很健康。(F5,李女士母亲)  
证明自己没有老  
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创造美好回忆  
行为态度  
我想品尝成都的特色美食,而且成都是我喜欢的城市之一,  
能够和家人一起去我好开心只要家人在身边就是快乐的,  
很幸福,满满的安全感。(F18,吴先生女儿)  
增进理解与包容  
增加陪伴与交流时间  
家庭氛围更和谐融洽  
家庭意义  
必要性  
协调好时间  
父母可能不太关注旅游景点,所以我会提前了解好玩的景点,  
这样跟父母旅游时可以向他们讲解一下。(F6,戴先生女儿)  
明确任务分配  
综合分析建议  
主观规范  
满足老人的需求  
考虑孩子的偏好  
寻找合适的旅游节奏  
旅游活动安排有意义  
工作奖励  
我平时起得晚,不过父母说出来玩就要尽量去更多的旅游景  
,所以我会尽量早睡,跟着大家的旅游节奏挺好的。(F19,  
潘先生女儿)  
重要性  
爸爸单位会有一些旅游奖励,有时可以带着我们一起。(F1, 老人身体健康  
促进因素  
阻碍因素  
方先生儿子)  
孩子有寒暑假  
家庭经济条件好  
工作忙  
感知行为  
控制  
我和妻子都是医生,工作很忙,实在没精力来计划旅游的事时间不协调  
。(F7,方先生)  
旅游消费高  
孩子年纪太小  
纪念与庆祝  
出去玩除了带着孩子,也要考虑老公还有他的父母,公婆辛  
苦大半辈子,带公婆出去玩,我觉得孝顺了,以后就没有什么  
遗憾。(F12,周女士)  
感恩与回报  
正向行为  
意向  
实现家庭同游的愿望  
欣赏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行为意向  
冲突分歧多  
老人有那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觉得旅游其实并不是生活的必生活习惯差异  
需品,出去玩太浪费钱了安排计划的时候,他们会想着为约束和限制多  
负向行为  
意向  
我们省钱,这样子就玩得不怎么开心了。(F4,赵女士)  
老人节省怕花钱  
旅游兴趣点不一样  
ꢃꢃ此外,:(ꢆ  
)()再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对受访家庭的旅游决  
策角色进行划分:父代是发起者决定者和购买者,中年祖代和青年孙代是影响者,老年祖代和幼年孙代是使  
RogerLJenkinsꢀꢑFamilyVacationDecision-MakingꢀꢒJournalofTravelResearch16ꢁApril1978ꢂꢅ2-7  
王跃生三代直系家庭最新变动分析———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人口研究2014年第1,52。  
114  
丁娟杨慧方荣三代同游谁说了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深度访谈  
在祖代中年父代青年孙代幼年家庭中,由于旅游预算开支主要由父代承担,旅游安排主要由父  
代规划,而中年祖代能够向下提供较多代际支持,因此父代和中年祖代对家庭旅游的态度较为积极,在家庭  
旅游决策时发挥的作用也较大;幼年孙代年龄较小,基本不参与家庭旅游决策,只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因  
此在家庭中,父代是发起者决定者和购买者,祖代是影响者,孙代是使用者在祖代老年父  
代中年孙代青年家庭中,父代是旅游预算开支的主要承担者和旅游安排的主要规划者;青年孙代认为旅游  
是一个学习知识和开阔眼界的机会,愿意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年祖代较少参与家庭旅游的商议过程,  
由父代为老年祖代做更多的考虑因此在家庭中,父代是发起者决定者和购买者,孙代是影  
响者,祖代是使用者(见表2)。  
2ꢃ受访家庭的旅游决策模式与角色  
决策角色  
决策模式  
受访家庭  
代际年龄构成  
祖代  
父代  
孙代  
丈夫主导型 16111619  
238101218  
青  
青  
使用者  
使用者  
影响者  
影响者  
决定者发起者购买者  
决定者发起者购买者  
决定者发起者购买者  
决定者发起者购买者  
影响者  
影响者  
使用者  
使用者  
主导型  
459131417  
幼  
妻子主导型  
71520  
幼  
ꢃꢃ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模型解释  
三代人家庭旅游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决策对个人和家庭的意义其他家庭成员对决策的影响以及决策中  
存在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为了更清晰地呈现编码分析结果,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中国三代  
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理论模型(见图1)。通过模型可以看出,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  
行为控制能够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意向,进而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行为。  
()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态度  
行为态度指个体对执行某个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有利或不利程度的评估或评价家庭旅游决策  
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决策,其行为态度需要从个人和家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编码结果显示,主范畴行为态度  
包含个人意义和家庭意义两个副范畴,其中个人意义包含9个概念,家庭意义包含5个概念。  
1
.个人意义  
家庭旅游可以让家庭中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暂时离开常住地,置身于曾经向往的地方,在休闲娱乐活动中  
追寻让人愉悦的身心体验祖代的家庭旅游决策态度是旅游安排要轻松舒适。“60岁了,所以要选择一  
些比较轻松舒适景色好的地方,空气好,心情也会好,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的小吃,反正总归要安  
排得比较惬意的”(F5,李女士母亲)。另外,老年祖代的回答也反映了他们不服老的积极心态,“意义多着  
,如果我自己能够安排全程的旅行,证明我还没有老,思想能跟上新时代,身体也很健康”(F5,李女士母  
)。父代的家庭旅游决策态度是实现身心放松,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开阔自己的眼界。  
工作压力大,容易失眠,但是做旅游计划时我会有一个愉悦的心情,终于不用待在工作单位了,出去就是一  
种放松各地的建筑美食美景,这些非常有意思”(F7,方先生)。另外,青年父代在进行家庭旅游决策时  
十分重视亲身教育,希望在孝顺父母的同时能为子女树立榜样。“和公公婆婆一起旅游过几次,我们的感情  
更深了,跟自己爸妈一样,以后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孩子看到我和爸爸对爷爷奶奶很好,给孩子树立了榜样。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孝顺心中有爱的人”(F4,赵女士)。孙代的家庭旅游决策态度是缓解学习压力,获得更  
多的娱乐时间,增长自己的见识,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家人有更多的交流话题。“平时我喜欢呆在家里,但也  
喜欢旅游,我觉得跟着父母和祖辈一起出去玩,去一些和我居住环境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放松心情”(F6,戴先  
生女儿)。“有一次玩漂流,开始我很害怕,但玩的时候又觉得挺开心的”(F3,魏女士女儿)。“做旅游计划时  
StephenW LitvinꢀGangXuꢀSooKKangꢀꢑSpousalVacation-buyingDecisionMakingRevisitedAcrossTimeandPlaceꢀꢒJournalof  
TravelResearch43ꢀno2ꢁNovember2004ꢂꢅ193-198  
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316。  
11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ꢃ中国三代直系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模型  
可以和家人聊聊,他们会跟我讲过去的经历,这样可以少走弯路”(F8,朱先生女儿)。另外,青年孙代的回答  
体现出他们开始懂得孝道的表达。“感觉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还没去过远的地方,计划去旅游的时候,就想着  
一定要带他们去远的地方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心愿,有种自豪感”(F14,陶先生女儿)。  
2
.家庭意义  
中国人非常重视来自家庭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在旅游中一家人可以提升亲密感,形成独特的家庭记忆,  
因此三代人的家庭旅游决策态度主要是为了创造美好回忆。“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和他们一起看祖国的大好  
河山,这是一种享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留给子女最美好的回忆”(F5,李女士母亲)。“因为记  
忆有时候会模糊,发到朋友圈里珍藏,即使照片不好看也没有关系,这是一段珍贵的回忆,若干年后翻出来看  
会很舒服很开心”(F4,赵女士)。“我们闲暇的时候(比如坐在一起吃饭),可能会回味一下,翻翻照片,回忆  
一下当时出去玩的心情”(F6,戴先生女儿)。  
增强三代人的情感联结构成了父代主导家庭旅游决策的驱动力,而对家人的情感回应则构成了老人孩  
子影响家庭旅游决策的驱动力中国家庭的老年祖代幼年孙代大多是被动地参与与旅行有关的决策,而  
相对来说,中年祖代和青年孙代更愿意参与家庭旅游决策过程,而且三代人的家庭旅游决策协商过程对增进  
家人间的理解与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对我特别孝顺,我和他们开玩笑说,出去玩耍把奶奶看好了,别  
让奶奶走丢了,女儿说会跟好我的,不会丢”(F3,魏女士母亲)。“我把旅途安排得很好,让大家玩开心了,这  
样以后在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包容彼此”(F15,张女士)。“平时我不太在意家人的感受,但那次我想去山岳型  
旅游景区,考虑到外公的身体就没有去”(F1,方先生儿子)。  
三代人共同参与家庭旅游决策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加陪伴家人的时间。“因为出去  
旅游,不像在家里,你要想得更为细致周到出行前的交流可以让我更了解家人”(F2,施女士)。“孩子外  
符国群胡家镜张成虎等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子代亲代家庭旅游过程模型》,《旅游学刊2021年第2,17。  
116  
丁娟杨慧方荣三代同游谁说了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深度访谈  
公要去旅游,我必须跟着去,不然我不放心,也是为了让他开心”(F1,方先生)。“计划家庭旅游的时候,大家  
心情非常好,也懂得陪伴和交流的重要”(F8,朱先生女儿)。  
三代人家庭旅游决策态度统一会减少家庭矛盾冲突。“儿子儿媳要上班,我在家带孙子,他们说带我去  
旅游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生活上的摩擦和冲突也就淡化了”(F7,方先生母亲)。“我们是一家人,偶尔生  
活中有矛盾是正常的一起出游会使这种阴霾的氛围降下去”(F4,赵女士)。  
此外,三代人在商议旅游活动安排时家庭氛围会更加融洽和谐。“人的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计划旅游  
时大家的情绪都非常好,家庭氛围也很融洽”(F2,施女士)。“三代人一起商议的时候会互相迁就,妈妈会带  
着我们去外婆想去的地方,家庭变得更加和谐”(F3,魏女士女儿)。  
()家庭旅游决策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指个体感知到的执行或不执行某个特定行为的社会压力,反映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  
家庭旅游决策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商议是否旅游旅游目的地出发与返回时间旅游预算等。  
在商议过程中,个人决策会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最终商议结果主要围绕着决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  
编码结果显示,主范畴主观规范包含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副范畴,其中必要性包含7个概念,重要性包  
4个概念。  
1
.必要性  
三代直系家庭是一个复杂的决策单位,每一代的决策都受到其他两代的影响父代在组织旅游时会更  
多地考虑保障家人的安全。“三代同游会选择轻松点的娱乐活动,住宿餐饮等的安全性都要考虑在内”  
(
F2,施女士)。作为中间一代,父代还是连接上下代的桥梁,需要协调好家庭成员的时间。“我提出旅游计  
,然后让孩子找时间,看我们的时间能不能协调好”(F5,李女士)。而孙代更注意目的地相关信息的搜集。  
父母可能不太关注旅游景点,所以我会提前了解好玩的景点,这样跟父母旅游时可以向他们讲解一下”  
F6,戴先生女儿)。在商议过程中家庭成员还要积极表达自己的建议。“出去玩之前会提前一周准备,把自  
(
己的想法和意见说出来”(F6,戴先生妻子)。中国家庭的女性一般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这体现在旅游前  
家庭成员意见整理任务分配和准备上。“一般情况下,行李的整理孩子的看护都主要由我负责”(F15,张  
女士)。“出行前会提前做计划,比如订酒店车票,尽可能安排周全些,这样就不慌不忙了”(F2,施女士)。  
每个人都会提一点建议,我会把意见综合一下,分析利弊,最后大家决定”(F15,张女士)。  
.重要性  
出于对老年父母的爱和尊重,父代有时会牺牲自己的需求。“上次我们去合肥水上乐园,水上项目价格  
2
好贵,女儿自己不玩,让我和孩子去玩,这是我最开心印象最深的”(F4,赵女士母亲)。在旅游节奏上,父代  
也会根据老人的作息时间来安排。“要把旅游节奏放慢一点,安排老人合理休息,让他们舒服开心”(F6,戴  
先生妻子)。然而,在旅游项目的选择上,父代会较多地偏向幼年孙代。“带孩子的话,会去文化馆历史馆、  
科技馆之类的”(F5,李女士)。“旅游安排最好有教育意义,能让孩子学到新东西”(F15,张女士)。  
()家庭旅游决策感知行为控制  
感知行为控制指个体对于执行某个特定行为难易程度的感知,反映的是个体对于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  
家庭旅游决策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家庭成员可以感知到促进和阻碍  
家庭旅游决策的因素编码结果显示,主范畴感知行为控制包含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两个副范畴,其中促进  
因素包含13个概念,阻碍因素包含7个概念。  
1
.促进因素  
三代直系家庭的旅游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因素共同影响决策行为,从而促进或抑制最终的决策  
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316。  
XinranY LehtoꢀYi-ChinLinꢀYiChenetalꢀꢑFamilyVacationActivitiesandFamilyCohesionꢀꢒJournalofTravel&TourismMarketing  
29ꢁJune2012ꢂꢅ835-850  
1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父代在旅游方面有较多的知识和经验,工作之余偶尔还有带家人出游的福利爸爸的旅游经历较  
丰富,所以计划一般由他提出来爸爸还会得到一些出游奖励,有时可以带着我们”(F1,方先生儿子)。而  
不受身体和时间等限制的祖代也更珍惜和孩子们旅游的机会。“考虑到以后年纪越来越大,出行不方便,所  
以现在能玩就玩而且我已经退休了,时间比较空闲,也希望孩子能带我出去走走”(F5,李女士母亲)。有  
假期的父代和孙代也乐意参与到家庭旅游决策中。“女儿是老师,孙子在上幼儿园,所以寒暑假都可以安排  
出去旅游”(F5,李女士母亲)。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些家庭会选择自驾游或者报旅行团游。“现在条件好了,家里  
有车,可以安排自驾游,周末在合肥周边玩”(F5,李女士)。“旅游可以报个旅行团,旅行社把我们安排好,非  
常便利”(F1,方先生)。家庭成员根据食宿行便捷程度和享受到更多乐趣的感知来作出家庭旅游决策。“需  
要商议的内容都做在一个计划表里,今天去哪里,入住的地方,吃饭的地方便不便捷,离景点远不远,这些都  
会考虑到”(F5,李女士)。“和家人出去玩,可以享受到很多平常生活里没有的乐趣”(F4,赵女士)。同时,旅  
游地的天气温度和景色也影响着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气候比较好的时节,我们希望能一起出去玩”(F20,  
张女士)。“跟父母一起出去的话,更喜欢简单地看风景,比如开春的时候景色比较好,出去玩正合适”(F6,  
戴先生女儿)。此外,其他人的旅游建议和分享也是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促进因素,如学校老师的旅游建议、  
亲戚朋友的旅游分享。“幼儿园老师会有一些教学建议,让我们带孩子去哪些地方玩”(F20,张女士)。“很  
多亲戚朋友去过新疆,还发了朋友圈分享,感觉景色挺好的,所以就想带家人去”(F1,方先生)。  
2
.阻碍因素  
家里和工作的突发状况是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重要阻碍因素。“有时候家里或者工作上临时有事情,就  
不得不取消旅行计划”(F5,李女士)。而且每一代对家庭旅游决策行为阻碍因素的感知存在着差异祖代  
的阻碍因素主要是身体的突发情况。“这段时间母亲觉得身体不舒服,我们原来计划的出游就要取消”(F2,  
施女士)。父代的阻碍因素相对较多,其中时间资金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我和妻子都是医生,工作很忙,实  
在没精力来计划旅游的事情”(F7,方先生)。“去年我和妈妈陪奶奶出去玩,爸爸就没有去,因为行程比较  
,资金不够”(F2,施女士女儿)。在做家庭旅游决策时,父代还会担心旅游旺季人多拥挤的问题。“景点的  
人太多拥挤得很,买门票玩项目排队时间太久”(F6,戴先生妻子)。入学后的孙代在家庭旅游决策上也会  
受到时间限制。“父母要上班,我要上学,父母和我的时间不能协调好”(F1,方先生儿子)。而没有入学的孙  
代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自主决策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出游容易让父母产生更多顾虑。“我确实想过一家三代  
去迪士尼乐园,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四五岁的时候)。带小孩的话,在外面害怕他走丢了,有些刺激危险的项  
目也不能让他玩,害怕出事”(F4,赵女士)。  
()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意向  
在通常情况下,行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或  
团体的支持越大,感知到的促进因素比阻碍因素强时,正向行为意向就越强,而负向行为意向就越弱编码  
结果表明,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意向包含正向行为意向和负向行为意向两个副范畴,其中正向行为意向包含8  
个概念,负向行为意向包含5个概念,而且这些行为意向大多体现在父代,只有少数体现在祖代和孙代。  
1
.正向行为意向  
当三代人的旅游决策行为态度越积极,家人对旅游决策的支持越大,且当家庭旅游决策感知行为控制越  
强时,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意向越大父代是家庭旅游决策的主导层,他们的正向行为意向所起的作用较大,  
探亲访友感恩回报等是父代主要的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意向。“我们有时候会去亲戚家,也顺便旅游了”  
(F6,戴先生)。“父母在家帮忙带小孩,现在工作安稳了,孩子也长大了,能腾出更多时间,每年我至少带着  
MarionKarlꢀAlexanderBauerꢀWBrentRitchieetalꢀꢑTheImpactofTravelConstraintsonTravelDecision-makingꢅAComparativeAp-  
proachofTravelFrequenciesandIntendedtravelParticipationꢀꢒ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Management18ꢁDecember2020ꢂꢅ1-  
16  
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315。  
118  
丁娟杨慧方荣三代同游谁说了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深度访谈  
父母和孩子出去玩一次”(F7,方先生)。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祖代和孙代是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层,他们的  
正向行为意向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是不能实现的。“我办好了护照,准备和家人去国外体验异国风情,  
然而没去成”(F5,李女士母亲)。有些访谈家庭还反映了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家每年要出去玩3  
ꢆ4次  
,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F5,李女士母亲)。此外,通过访谈还发现,孙代的正向行为意向比祖代  
,实现的概率也较大。“我觉得故地重游挺好,会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东西”(F3,魏女士女儿)。“考  
上大学的那个暑假,为了庆祝,我们一家人去北京玩了一趟”(F8,朱先生女儿)。  
2
.负向行为意向  
父代的访谈回答侧面反映了祖代的负向行为意向较强,这是由代际之间的分歧导致的。“婆婆说夏天逛  
室外好热,她不喜欢室外,她想去有空调,上厕所买东西方便的地方我想带她去草原玩,她觉得草原荒凉  
没有什么好玩的”(F4,赵女士)。老年祖代的思想较为保守,勤俭节约的习惯在家庭旅游决策上也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计划安排的时候,他们会想着为我们省钱;玩的时候,他们这个不玩那个不玩;他们觉得里面吃  
的东西太贵,让我们不要买老人觉得旅游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出去玩太浪费钱了”(F15,张女士)。年轻  
人的思想较为开放,更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在旅游中孙代可能会受到较多的限制和约束,因此孙代的访谈  
回答体现出负向行为意向。“他们打算七点回酒店休息,但我想继续玩,最后晚上很早就回去了第二天他  
们起床早,我却起不来我也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想要吃的美食三代人感兴趣的东西不一样,我们不得  
不迁就着”(F3,魏女士女儿)。  
信效度检验与理论饱和度检验  
()信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方面,首先,本研究采用了滚雪球的方式选取访谈对象,选中的第一批访谈对象是与研究团队  
成员有着直接关系的人员,如家人同学朋友等,且彼此互不认识第一批访谈对象在充分了解本研究的访  
谈信息之后,推荐满足本研究要求和特征的朋友家人或同事作为第二批访谈对象其次,由于本研究是对  
多代进行访谈,为确保访谈过程顺利,安排研究团队成员访谈与其有直接关系的访谈对象,极大程度地保证  
了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与访谈者接收到的信息一致最后,为保证访谈的客观性,对每个主干家庭中至少两  
名家庭成员进行访谈,同时对访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提高研究信度。  
效度检验采用参与者检验和非参与者检验两种方式研究者在得到研究结果之后,将编码及结果反馈  
给访谈对象,从描述效度解释效度两个方面接受检验为避免主观臆断,选取2个家庭中的5个访谈对  
,主要针对访谈对象语言是否曲解研究节点研究结论三方面进行检验另外,邀请研究家庭旅游的教  
授及研究心理学的教授对本研究的编码过程及结果进行审核。  
()理论饱和度检验  
数据编码过程中没有新的概念和理论出现,说明该理论已达到理论饱和的状态本研究从20个家庭随  
机抽取了18个家庭的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和理论模型建构,运用另外2个家庭的访谈记录进行理论饱和  
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已经达到饱和,访谈记录中并无新增范畴,模型中主范畴的内部关系和外部  
影响因素没有出现新的构成因素,因此该模型达到了理论饱和。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  
由于寿命的延长和家庭代际间移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祖父母参与到家庭休闲生活中,因此祖孙三代  
同游成为家庭旅游的重要选择本研究以中国三代直系家庭为访谈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三代直系  
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理论框架,研究结论如下。  
其一,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旅游决策模式是父代主导,且夫妻共同主导型居多,父代承担着发起者决定  
者和购买者的旅游决策角色家庭中,孙代的旅游决策角色是影响者,而祖代是使用者;在  
家庭中,祖代的旅游决策角色是影响者,而孙代是使用者家庭旅游决策角色主要受家庭生命  
青家庭中的3个访谈对象(F3)、幼家庭中的2个访谈对象(F4)。  
1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周期家庭收入与为家庭付出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旅游的特点。  
其二,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旅游决策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行为意  
,进而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行为具体来说,中国三代直系家庭成员的旅游决策行为态度越积极,对家庭旅  
游决策主导层的支持越大,对家庭旅游决策的促进因素比阻碍因素的感知更强时,家庭旅游决策的正向行为  
意向就越强,而负向行为意向则越弱作为决策主导层的父代,其行为意向较大程度地决定了实际家庭旅游  
决策行为的产生,因此,父代强烈的正向行为意向是三代同游得以实现的关键。  
其三,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旅游决策与西方家庭不同中国三代直系家庭的祖代父代和孙代之间存在  
着较为频繁的代际交换和代际互动,越来越多的祖父母想要和子女孙子女一起度过有质量有趣的时光,三  
代人都认为家庭旅游决策行为对个人和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且每一代成员的旅游决策都是在其他两代成  
员的影响下作出的但中国的祖父母参与家庭旅游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低,更愿意听从子女的决  
定和安排;孙子女的家庭旅游决策更容易受到父代的影响;父代中大部分丈夫是决策主导者,但妻子参与家  
庭旅游决策的态度通常比丈夫更加积极。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中国文化价值观和家庭代际关系具有独特性,现阶段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研究的  
理论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本研究拓展了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内容,为家庭旅游行为研究提供了一定  
的理论参考同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第一,家庭旅游市场营销要重视父代在家庭旅游  
决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由于父代在家庭旅游决策中主要考虑自身的放松和解压对父母的感恩与回报子  
女的教育与娱乐,而且父代在决策时主要受到来自于家庭和工作时间方面的限制,因此家庭旅游市场应从健  
孝义教育的角度开展营销活动,以孙代的旅游偏好和祖代的旅游需求作为旅游产品或服务设计的重点。  
第二,家庭成员的态度对家庭旅游决策的支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旅游企业需要建设和完善信息服务  
平台,通过各种媒介平台积极宣传家庭旅游的相关信息,消除人们对于家庭旅游的负面认知,提高人们对家  
庭旅游的期待和向往第三,受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家庭的三代人十分重视家庭义务和家庭关系,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旅游对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从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旅游企业可根据三  
代人的旅游决策特点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的不同需求,适当地设计和推出能够增进家庭关系的祖孙三代组合  
游套餐。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尚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首先,是研究样本的地域局限性半数以上的受访家庭来自安徽合肥,  
虽然资料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未来研究需要访谈更多来自其他城市且有三代同游经历的中国三  
代直系家庭加以补充分析其次,受访家庭的旅游目的地均在国内,未来研究需要增加一些具有国外旅游目  
的地三代同游经历的中国三代直系家庭最后,研究方法单一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国三代直系  
家庭旅游决策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并由此建构理论模型,但未进行大样本数据的量化研究来验证研究结论。  
未来可以对该模型中的维度和范畴进行概念化,开发测量量表,通过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模型确定的各维度  
间的作用机理,从而深化家庭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  
[责任编辑:钟秋波]  
120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扩散的矛盾涟漪:  
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研究  
葛楠石君齐  
ꢃꢃ摘要: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获取和议论教育政策的主阵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其大众网络话语意义  
既非既定亦非固定,而是受制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兴趣与诉求,产生了复杂的意义阐释与再阐释双减短视频  
话语意义流变分析发现,主流媒体学者和社会公众共同构成了双减话语意义生产分配和建构的主体,先以各  
自为中心形成意义阐释,后逐圈扩散相互震荡,最终呈现出以不同矛盾为代表的涟漪状样态最内层是政策执行  
矛盾中间层是学生减负与升学考试拉锯所构成的教育理念矛盾,最外层则直指社会结构矛盾,且存在进一步激化  
的趋势推动该矛盾涟漪的主力军是各自为营的社会公众,他们以加速竞争”、“美好教育”、“自我剥削等概念加  
速家庭教育异化,而主流媒体和学者则缺席网络对话,加速矛盾涟漪的扩散,导致公众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呈现出  
意义不稳定性不连贯性与不一致性,进而表现为焦虑不安或漠然无为因此,有必要重视网络空间教育治理,增  
强各主体多元共治的使命责任和政策对话,关注民意,回应民声,引导网络政策话语健康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短视频;话语实践;政策对话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503  
收稿日期:2024-01-05  
作者简介:葛楠,,内蒙古阿拉善盟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E-mailꢅgenanzq@163com;  
石君齐,,山东淄博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助理研究员。  
一切矛盾的产生与扩散都为社会发展推波助澜。“双减是全社会的事业,必然会产生价值碰撞而引发  
矛盾的涟漪效应,如同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  
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其中,联系包含着矛盾,如果没有任何阻力,  
矛盾就会扩散到很远距离,影响更加广泛矛盾扩散之处促使原有意义要素解构扬弃与重建,构成双减”  
的新意义两年来,党和国家先后颁布多个推进双减政策落实的指导意见,“校外培训明显降温,校内服务  
有效提升,学生和家长总体负担正在逐步减轻,‘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然而,双减政策落地有  
一个过程,要久久为功,需要整个社会协调配合量  
发展的目标,本文探究双减短视频话语的动态演变,分析矛盾的涟漪效应及双减的意义建构,以期为后  
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网络话语治理提供警醒与借鉴作用。  
问题提出  
如何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是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的内容,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包括校内课  
后服务作业设计高质量发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公共服务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双减是新时代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27。  
教育部召开全国双减工作推进会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全体会议》,教育部网站,2023721日发布,2023124日访问,ht-  
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zzjgꢄhuodongꢄ202307ꢄt20230721_1070195html。  
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人民日报202361,1。  
1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推进教育公平缓解教育焦虑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改革虽然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但是实现双减”  
政策落实的核心在于学校家庭社会三大主体的协同配合,并且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家庭教育的转型。  
因此,家长和学生的有效理解参与执行非常关键然而,当前家庭教育实践与双减要求出现了冲突,“部  
分家长将双减政策理解为对其确保在竞争中胜出权利的剥夺,从本能保全的动机出发,以更加隐秘的方  
式抵制校外培训减负政策那么,在政府严抓落实学界频出对策的情况下,为何家庭教育实践仍与双  
的官方政策意图学术研究建议难达一致? 社会公众对双减的意义建构源自何处?  
在现代社会,“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更加原子化个体化的家庭获取和议论教育  
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习得与建构双减意义的主阵地,能够反映出公众的真实声音然而,现有研究对于  
公众有关双减的话语鲜有关注,忽视了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媒介传播产生的影响对此,研究双减短视频  
话语实践,发掘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公众有关双减话语意义的流变,对后双减时代的教育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高传播力的双减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的核心问题是:短视频所涉及的  
,
双减话语意义从哪来到哪去经历何种变化”。具体问题为:第一,“双减短视频话语传播现状,即什么  
凭借何种身份参与到双减短视频的意义生产分配和消费中? 第二,“双减短视频话语意义要素组合,  
不同言说者如何对双减的各种意义要素进行选取剔除或重新组合,彼此之间存在何种矛盾? 第三,“双  
短视频话语意义组合的塑造力来源,何种力量参与锻造了双减意义矛盾的解构与建构?④  
研究方法  
研究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有助于透过多主体关联的话语体系厘清影响政策落实的关键阻力和主要  
矛盾研究表明,传播力是一种到达受众影响社会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能力能够反映短视  
频的传播效果,以及公众的兴趣和价值立场本文对双减在高传播力短视频中的意义演变过程进行整体  
研究,揭示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特征。  
,
()数据来源  
据调查,“我国移动短视频行业仍呈现两超多强格局,抖音的两超地位仍旧稳固因此,本文以  
抖音上的双减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时间设置为双减实施两年半,20217240时至202312  
3124,检索关键词为双减”,检索条件为最高点赞,共获取1061条短视频数据本文将这些短视频  
的点赞数评论数转发数和收藏数作为量化短视频传播力的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  
并计算得出短视频的传播力经过人工剔除重复无效无关数据之后,筛选出307条高传播力短视频(传播  
力大于等于5)用于内容分析。  
()分析框架和内容编码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每条视频为分析单元,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确定具体类目标准如表1所示,以  
时间为主线,从话语主体表现形式话语内容价值属性以及双减意义阐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该分析框  
架有两处需要解释,一是在话语主体方面,可分为代表政策权威的主流媒体,代表学术权威的学者和代表民  
众心声的社会公众三个类型其中,主流媒体特指与党和政府关系最直接与政务工作最密切紧紧服务于  
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具有强大的党和人民喉舌功能的媒体包括新华社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机关报及  
刘倩程天君《“双减政策施行的结构困境及其纾解———基于城市家庭参与教育改革的案例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23年第9,28  
。  
周南平崔祥民葛恒刚复杂心理下的诉求与引导:“双减政策家长感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8,28。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419),新华网,2016425日发布,2023124日访问,httpꢅꢄꢄ  
wwwxinhuanetcomꢄpoliticsꢄ2016-04ꢄ25ꢄc_1118731175htm。  
王熙反思PISA影响力的科学权威———基于媒介研究视角的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年第5,93,本研究借鉴了王熙  
提出的话语分析模式,该模式以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的话语实践为理论基础,认为媒介运作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特定社会情境中的意  
义生产分配与消费”,因此,可以从意义从哪来到哪去经历何种变化的过程性与情景性问题出发,分析话语文本。  
张春华传播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与解析》,《求索2011年第11,77。  
胡正荣黄楚新陈玥彤全媒体传播与数字化:中国新媒体发展新动向》,胡正荣黄楚新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4(2023)》,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17。  
122  
葛楠石君齐扩散的矛盾涟漪:“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研究  
党刊广播电视台,还有具有强大党报功能的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二是在话语内容方面,根据网  
络新闻媒体话语的斜金字塔模式,构建出宣传层情境层和探索层三个维度,分别涉及政策宣传政策落  
政策主题拓展等内容。  
基于构建的分析框架,运用Excel对视频进行编码,由两位研究者在规范培训后,同时对307条视频展  
开独立编码,采用信度分析检验一致性程度两位编码者在各类目的一致性比率均在85%以上,具有较高  
的信度。  
1ꢃ双减高传播力短视频类目编码体系表  
体系维度  
编码  
T1  
T2  
T3  
T4  
T5  
S1  
S2  
S3  
F1  
F2  
F3  
F4  
F5  
C1  
C2  
C3  
V1  
V2  
V3  
J1  
J2  
J3  
类目  
202107ꢆ12月  
202201ꢆ06月  
202207ꢆ12月  
202301ꢆ06月  
202307ꢆ12月  
主流媒体  
类目解释  
发布时间  
以半年为划分标准,顺序排列  
经抖音认证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所属账号  
经抖音认证的学术研究者所属账号  
不符合以上两者的,均归为民间账号  
无实物讲解类实物或实地讲解类  
表演类小剧场类剧本类  
话语主体  
表现形式  
学者  
社会公众  
真人解说  
情景短剧  
节目转录  
名人发言视频节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录播  
图片轮播类文字轮播类手写白板动画类  
现场采访类  
视频配音  
采访  
宣传层  
双减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双减如何落实的问题  
话语内容  
价值属性  
情境层  
探索层  
双减主题拓展,如教育改革普职分流等  
符合政策真实意图,推动政策落实  
违背政策真实意图,阻碍政策落实  
其他  
正向  
负向  
其他  
双减等同于什么  
双减的对立面  
双减后该怎么做  
双减”  
话语主体对双减意义的建构  
意义阐释  
双减短视频的传播现状  
扩散的矛盾涟漪是社会中无数个体行为的总和主流媒体学者和社会公众共同构成了言说的主体,在  
双减这块石头碰触教育场域的一瞬间,各利益主体立即参与到政策解读落实策略和关联主题的话语生  
产和分配中,矛盾涟漪以他们为中心逐圈扩散,又相互震荡此时,家长作为话语意义的主要消费者,在倾  
言说和参与辩论的过程中,面对任何一方的价值输出都可能产生迥然不同的意义构建和行为反应因  
,教育决策者不能指望与社会个体形成先天共识,只有深入公众话语现场,掌握双减话语生成的复杂网  
,才能发现有意义的细节。  
()谁在言说———“双减短视频的话语主体  
范以锦从非主流到主流的嬗变:南方农村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探研》,《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3,76ꢆ77。  
EugeniaSiaperaꢀAndreasVeglisꢀedsꢀTheHandbookofGlobalOnlineJournalismꢁMaldenꢀMAꢅJohnWiley&Sonsꢀ2012ꢂꢀ359-360  
1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研究发现,不同话语主体的影响力与其实际参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公众是双减短视频话语生  
产的主力军,虽然传播力相对远低于主流媒体,却因为基数庞大而在短视频话语实践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  
2所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实际发布的短视频数量截然相反,虽然平均每条短视频都能引起公众的强烈  
反响,包括点赞评论和转发,但是随着时间发展有退出话语现场的趋势学者的参与程度与其当前的社会  
公信力成正比,社会不信任专家,而专家也识趣地鲜少参与。  
2ꢃ双减高传播力短视频话语主体分布  
短视频数量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话语主体  
点赞数  
评论数  
转发数  
收藏数  
传播力  
T1 T2 T3 T4 T5  
主流媒体 19 13 3 1 2 157219.74 19210.39 18044.84 2711.13  
社会公众 71 25 88 30 54 39465.91 2631.21 9577.41 5111.35  
8.07  
7.22  
7.25  
学者  
0 0 0 1 0 2163.00 8872.00 455.00  
299.00  
ꢃꢃ()式  
话语表现形式与主体参与话语生产的目的紧密相关,“双减短视频话语表现形式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  
真人解说视频配音节目转录情景短剧和采访等形式真人解说是社会公众广泛使用的表达方式,本意是  
通过模仿主流媒体以兼顾内容的权威性可靠性和观赏性其次是视频配音,被用于以最直接的文字表达实  
现最有效的话语传播节目转录是主流媒体采取的主要表达方式,视频一般源自官方新闻或传播力很高的  
视频,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联播等,具有衣着正式真人出镜,以及较高的权威性严肃性可靠性等特  
情景短剧的使用率较少,但是内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或者将严肃内容趣味化,增加娱乐性,或者通过暗  
调侃的方式表达真实意见,例如借助精神病人的角色表达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态度最后,采访主要被  
用于反应真实民意和问题。  
3ꢃ双减高传播力短视频话语表现形式统计  
话语主体  
主流媒体  
社会公众  
学者  
真人解说  
1
视频配音  
节目转录  
22  
情景短剧  
采访  
10  
4
合计  
38  
268  
1
4
71  
0
1
12  
0
150  
1
31  
0
0
ꢃꢃ()布  
双减短视频话语内容与特定时段的教育政策和时事要闻密切相关,并在不同话语主体的价值立场影  
响下,形成了颇具张力的话语圈其中,宣传层和情境层属于双减自身的话语内容,是公众关注度最低和  
最高的两个极端,探索层关涉双减相关话题,公众的关注度仅次于情境层,具体如表4所示。  
4ꢃ双减高传播力短视频话语内容分布  
话语内容  
宣传层  
情境层  
探索层  
T1  
22  
45  
23  
T2  
6
T3  
3
T4  
1
T5  
5
合计  
37  
19  
13  
38  
50  
13  
18  
45  
6
160  
110  
由冷渐热的变化T1时段处于政策颁布初期,公众对双减具有陌  
生感和好奇心,讨论热度较高T2ꢆT5时段内容数量明显下降,因为,公众本质上更关心双减产生的切  
身影响其中,T5时段,由于教育部颁布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讨论热度短暂回升。  
政策落实的情境层是公众最关心的话题第一,核心议题仍是家校社如何落实双减政策T1ꢆT2  
时段的话语内容几乎涵盖了双减政策落实的所有方面然而,T3ꢆT4时段则局限于家庭层面,即家长如  
何为孩子获取教育资源做优教育规划提升教养方法等面对家长的教育诉求与教养疑虑,主流媒体和学  
者并未及时回应,反被企业自媒体教辅人员商业咨询师等社会公众话语引导方向T5时段的公众话语  
124  
葛楠石君齐扩散的矛盾涟漪:“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研究  
内容反映出极具张力的多面性一方面,随着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愈加凸显培训机构更加规范,公众对双  
政策愈加认同;另一方面,智能学习机为代表的技术产品大量进军教培,课外辅导又多了途径,支持  
质疑者各执一词第二,关键议题是双减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见效具体而言,公众希望政府坚定政策  
落实的决心,确保落实成效与政策意图高度一致,而非形式主义随着时间推移,公众对双减的预期成效  
仍存疑虑一是家长的教育焦虑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反而从政策发布初期的质疑抵触等情绪,演变为对政  
策的漠视;二是出现了许多暗访举报违规培训机构的现象,以此反向监督政府,尤其在T5时段,形成了更  
加激进且小有规模的组织。  
在政策主题拓展的更深层面,探索层包含民众热衷讨论的诸多关联话题然而,纵观T1ꢆT5时段的话  
语流变,话语主题由初期公共参与的开放式大讨论,演变为公众话语领袖引导的以阶层家庭为轴心的  
跃阶出路寻求。“阶层家庭是指父辈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权力特权在中等及以下,或学生学  
习成绩中等的家庭对比发现,T1时段包含教育体制教育公平人口问题性别平等社会需求职业发展  
等多元话题,社会公众试图从不同层面构建双减的意义,体现了教育政策与社会整体的复杂联系然而,  
T2T5阶层家庭为焦点展开议论,包括中高考普职分流阶层固化等,意在强调双减政策  
阶层家庭的影响最大,因而不能放松。  
双减短视频话语矛盾的激化重组与扩散  
由于持不同价值立场的话语主体对双减政策风险产生了差异化感知和应对,进而在话语生产实践中  
根据各自立场对各种意义要素进行了选取剔除或重新组合,并在与公众的双向互动中激化重组和扩散了  
矛盾目前,“双减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为人民对基础教育的美好期望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升学现实之间的  
矛盾在短视频话语中,扩散的矛盾涟漪由内到外分别是政策执行矛盾教育理念矛盾和社会结构矛盾。  
()政策执行矛盾:话语主体间的配合失衡与信任危机  
扩散的矛盾涟漪最内层是政策执行矛盾不同话语主体之间沟通不畅监管不力成为双减落实的关  
键风险因素,导致在政策传播过程中缺乏配合与公信力,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主流媒体存在内部话语一致性的矛盾主流媒体包括国家和地方两级媒体研究发现,国家级媒  
体能够做到准确传达文件精神,帮助公众正确理解政策意图,而地方级媒体则存在片面解读政策制造教育  
焦虑的行为。“双减是国家为保护群众利益回应社会关切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  
和对待然而,地方级媒体一方面对上负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宣传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却疏于对  
下负责,部分新闻栏目工作室以民意调查的方式,传播家长对减负补课升学的抱怨情绪,却不给予及时有  
效的回应“‘双减只会让大家更焦虑”、“如果中高考机制不变,减负不仅没用还可能导致各种扭曲,  
在公众还未充分理解政策的情况下传播消极情绪,难免存在借助官方账号表达私人意见的嫌疑以上主流  
媒体之间话语内容的矛盾性,极易招致别有用心的话语主体乘虚而入,加剧公众对政策认同的混乱感,导致  
政策本意无法深入民心。  
其二,公众对学者存在一触即发的负面评价现代媒介为主体间话语沟通提供了便利性,也增加了话语  
冲突的概率有研究发现,“以专家为代表的知识精英正面临专家塔西佗陷阱’:当公众开始产生对立情绪  
,,,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中无论是  
央视新闻人民政协网等具有高权威的主流媒体,还是具有学术权威的学者,虽然本意在于宣传政策和提供  
方法指导,但是,只要言说者是专家身份,就能收到大量饱含讥讽质疑抱怨诉苦的评论例如听君一席  
,胜似一席话”,“减的是寂寞! 增加的是经济上的过多的负担”,“现在孩子都是这样能咋办”,“家长要的不  
是充满感情演讲,而是要孩子高考的好成绩这种情况导致学者对参与公众对话产生了恐惧感和疏离  
,加固了双方的话语区隔。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  
>》答记者问》,2021724日发布,2023124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xwfbꢄs271ꢄ202107ꢄt20210724_546567html。  
郭喨张学义《“专家信任及其重建策略:一项实证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4,87。  
1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理念矛盾:学生减负与考试升学的两难境地  
学生减负与考试升学始终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二者的拉锯构成了矛盾涟漪的第二层教育理念的矛  
无论减负的理由多么正确,政策推进的策略多么科学,公众最终都会陷入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的挣扎之  
家长既有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对学生学业负担减轻的赞同,对当前分数为王的应试教育轨道的解构,  
也有对于自己的孩子一旦脱离这条轨道的恐惧和担心,表现出一种又爱又怕的复杂心理。  
一方面,家长殷切期盼学生能够在愈加公平多元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全面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家长赞  
同主流媒体的观点,即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认可双减的对立面是教育内卷机械学习教育功利化、  
超前培训教育单一化,也力图想要摆脱不良教育风气不少家长感慨终于赶上好时代”,“好政策,好措施,  
知民心,解民忧”。家长也迫切想改变唯分数的教育观念,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力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  
审美力幸福力以及完整人格更为重要因此,许多家长说:“看完你这视频,我似乎没有那么焦虑和恐慌痛  
苦了。”  
另一方面,面对双减”,家长又是如坐针毡的尤其在部分社会公众将双减等同于一考定终身自主  
学习家庭教育时,家长则表现出疏离主流媒体亲和社会公众这一截然相反的态度主流媒体强调重视学  
生兴趣特长提升课堂教育质量因材施教,而家长则认为发展兴趣等于放任学生玩乐以致成绩下降,认为  
即使课堂质量再高,学生不努力不刷题是成功不了的”。家长的矛盾心理和对抗心理,为以盈利为目的的  
社会公众占据话语主导权提供了机会许多社会公众强调双减之后家长应该为孩子加强教育规划获取  
优质教育资源网罗中高考备考方法,以及利用补课帮助孩子取长补短从言说者的身份来看,多为教育培  
训人员,或者在双减后转型为家庭教育规划师学生生涯规划师,其主要诉求是在双减中失业后的再就  
,即通过短视频获得流量关注,引导家长进入直播间学习课程购买资源有偿咨询对此,家长的态度也  
存在差异性,一是敏锐识别话语意图,提出质疑,如果不是因为生意,估计你也不会操心这个”,“乍一听都  
,细一想都不对”;二是产生情感共鸣,中考考不好,高中都没得上,最终还是分数”;三是主动咨询教育  
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我家孩子马上就五年级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每天磨叽到凌晨两三点才写得完,还  
有救吗?”  
在以上两种教育理念的冲击下,衍生出一种恶性的加法模式,学科+非学科组合式补课的全面发  
新形态,这与旨在给学生负担做减法的双减政策背道而驰在社会公众的推动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被理解为功利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补课”。以致在后双减时代的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种十分戏剧性  
的情景,一边是政府大力推进双减”,一边是不同家庭继续维持学科与非学科相结合的升学择校型培养优  
势型未来发展型等差异化进一步加剧的家庭教育实践可见,在育人方式方面,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  
倾向还未根本扭转,家长始终最在乎可量化的成绩,如分数升学率等级证书等,而真正为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考虑得很少。  
()社会结构矛盾:“双减的新意义陷阱  
双减短视频话语构建的意义中,矛盾涟漪层层扩散,直指社会结构话语主体在双减这块石头的  
刺激下,通过放大家庭阶层差异”、“界定普职分流即阶层分流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了由于社会结构导致的  
教育不公平问题,构建双减新意义。  
第一,放大了家庭阶层差异与矛盾部分短视频发布者紧扣家庭阶层差异的事实大做文章,阶层  
家庭与双减对立起来。  
一方面,在话语层面,无良媒体借双减恶意炒作,利用角色扮演夸张搞笑等戏剧表演的方式,大肆宣  
传富人家庭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的教养区别,扩散家庭阶层差异与矛盾,进而树立阶层间的敌对关系强  
调支持减负的人本身就是富人家庭或精英家庭,根本不受双减影响,也并非真心为普通家庭的学生着想,  
以此诱导家长拒绝作出契合真实政策意图的行动富有家庭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对抗阶层固化很艰  
刘钧燕《“双减能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需求吗? ———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9,第  
5。  
7
126  
葛楠石君齐扩散的矛盾涟漪:“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研究  
”,“口口声声说接纳孩子是普通人的人,大部分自己都不是普通人”。  
另一方面,在行动层面,公众的行动反应也无形中加速了家庭阶层矛盾的扩大化部分培训机构选择投  
机式规范发展路径,确立所谓高定位高收费高隐蔽性抓有钱家长的新出路这种高收费转向无疑再次  
强化了公众对家庭阶层差异的感知,以致阶层家庭无力享受培训机构规范化之后的教育福利此外,  
随着智能教育技术产品介入教育减负,遮蔽了学生负担产生的外因,最终使社会结构的矛盾通过技术落到个  
体层面来消化由此形成了一条补课阶层鄙视链,最上层是高价请私教,而那些无力承担高昂补课费的家庭  
则选择学习机,还有一些买不起学习机的家庭只能靠学生自己总之,这样一种教育观在后双减时代开始  
流行,即学生学业发展只能依靠家长和学生的个体努力,于是家长的教养水平和教育资本直接决定了学生能  
否突破重围占据中高考优势位置。  
第二,加剧了普职分流焦虑,将其等同于阶层分流。“双减显著提高了普职分流的曝光度,成为公众讨  
论的焦点部分社会公众将普职分流定性为阶层分流,认为如果阶层家庭响应双减政策,那么就等同  
于主动放弃阶层上升的机会原因在于当前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差距较大,社会公  
众对职业教育育人水平的认可度普遍较低例如,“社会普遍认为职高是坏孩子的收容所”,“不是说职业教  
育不好,而是孩子更难破圈了”。  
在以上两种矛盾的冲击下,“双减关联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并构建出双减等于拼家长”、“拼自学”  
的新意义学以成人窄化为学以跃阶”,诱导家长固化高考能且唯一能实现阶层上升的成见,从而使家  
长和学生逐步落入只能拼命,不能躺平’”的新意义陷阱“‘双减是拼父母质量的年代,如果谁的父母  
没有这个意识,那您家的下一代是瞬间就没了大学教育的经历,家族如果再想崛起,难度和最后结果基本可  
以预知”。这种以绝对化恐吓式言语攻击家长的行为,试图将双减政策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责任转  
嫁到家长一方,增加家长负担,违背了双减政策的真实意图,表现出部分公众的趋利性诱导性,也突出强  
调了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性。  
双减短视频话语矛盾涟漪的主力军与缺席者  
双减短视频的话语矛盾是所有社会混合体在社会加速发展的洪流中参与锻造的产物一般而言,协  
作是教育治理的黏合剂然而,双减短视频中,作为缺席者的主流媒体和学者没有发挥出多元共治的本  
职作用,反而促使各执一词的社会公众成为双减话语意义塑造的主力军,加速家庭教育异化和矛盾涟漪扩  
。  
()各自为营的社会公众加速家庭教育异化  
各自为营的社会公众凭借不同身份和利益诉求不顾整体利益各行其是,以加速竞争、“美好教育的应许  
以及自我剥削为核心的社会加速逻辑,实现育人责任转嫁和家庭教育异化,一种我们所做的事(即便是我  
们自愿做的事)并不是我们真的想做的事的状态。  
第一,利用加速竞争麻痹双减矛盾涟漪引起的阵痛竞争逻辑强调个体必须在一定时间单位内投入  
更多资源做更多的事,以维持竞争力例如,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金钱的口号呼吁下,学生在学习  
上用的时间越多,就越能提高升学竞争力因此,牟利的社会公众劝诱家长为学生规划业余时间就是获取竞  
争优势最简单直接的手段通过将学习升学全面发展转变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双减界定为家庭个人  
事务,而非公共利益,便可产生自由市场的竞争机制升学竞争力是确保学生占据升学优势地位的基础,家  
庭资本是升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拼家长”、“拼自学的说法便更具合理性。  
其中,技术与道德的双重组合,为竞争逻辑在短视频中有意加速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作为联结个体与  
复杂权力世界的天然通道,能够将公众的信息源放大到更多元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舆论场家  
长看似具有自主选择权,但是只要观看视频,就会存在价值同化的可能性这种潜移默化的侵蚀得益于道德  
掩护,不同社会公众坚定而诚恳的政策分析资源供给,及其名校学历特级教师孩子父母等友好身份,博得  
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郑作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127。  
1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了家长的好感与共鸣,成为了营利的道德引擎。  
第二,“美好教育的应许为效能原则入侵教育规律提供加速力量何为美好教育”? 在被功利化的全  
面发展观引导下,“美好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各项技能更加丰富的教育,学生获得的技能证书越多等级越  
高就是美好教育”。然而,世上可供学习的事物永远比学生能够掌握的事物更多因此,加速导向的效能原  
则为竭力实现这种美好教育提供了希望他们不关心实现路径的公正与否,而关心达成美好教育的可  
能性高低家长自愿接受这样的价值观,即教育可以工具化和标准化为出于一定目的的被订造之物人  
才培养的目的被量化为可见的商品,高分生被视为高质量的教育产品那么高分生获利越多,则家长更是趋  
之若鹜,更加主动选择商业手段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实际上,“选择与做出选择的过程也存在着紧张关系和  
矛盾一方面,家长大多情况不清楚什么才是更好的或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家长被赋予消费者角色,  
无形中承接了选择的风险与后果如果这些矛盾在同一时空聚集,就会产生家庭教育实践的震颤,引发更大  
的社会风险。  
,
第三,不进则退的负罪感加强了个体的自我剥削,促使家庭教育成为封闭的自我驱动的加速循环系统。  
在社会变迁和生活步调都加速的背景下,人们意识到必须留在竞赛跑道上才能紧跟或超越周围的竞争者,进  
而占据对己有利的资源当外在动力转化为人们自愿为之的自主性时,休闲放松缓慢则变异为与周遭格  
格不入的存在,原地踏步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个体的自我剥削便悄然发生努力奋进原是美好与力量的象  
,却在不进则退的逻辑中遭遇道德绑架,滋生否定自我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个体的自我剥削便从外层行动  
潜入深层的精神世界,造成自我的全面异化这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学生害怕无法满足社会的高期  
,主动将作为学生的角色外溢并固化到家庭等校外场所,“在家庭生活的时空之中,依然要承担附加在学生  
角色之上的厚的规范要求,没有卸下角色之茧获得喘息恢复的机会,角色负担甚至比从事高强度工作  
的成年人还沉重,一旦放缓学习速度就会产生各种压力和心理问题而家长则忧虑无法为学生争取有利  
资源,被社会舆论中各种必须这样做的修辞规范着,主动选择其内心并不赞同的鸡娃教育方式这种主  
动异化的学习观和育儿观成为家庭教育实践的道德规范,操纵着学生和家长的个体行为,以致资本家长和  
学生之间形成了非常紧密的互赖链,其危害在于,学生和家长的身心在加速循环中日渐超载,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越来越多。  
()主流媒体和学者缺席政策对话加速矛盾涟漪扩散  
反观整个短视频场域,一直有缺席者主流媒体学者学校都未深入社会公众话语现场,更遑论承担话  
语责任,发挥话语引领价值在这一境况中,“双减话语的不稳定性不连贯性不一致性,以及公众或漠然  
无为,或焦虑不安的行为特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矛盾涟漪扩散的根本原因,也是缺席者必然付出的代价,  
即不同阶层成员广泛卷入双减话语实践场,普遍关心和参与讨论教育政策,促使公众话语成为影响双减”  
政策落实的强大阻力,教育中各类不同问题转变为教育政策问题,从而导致局部的分散的性质不同的教育  
问题转化为无组织的社会集体行为,“指向作为权力和资源中心的政府。  
教育治理需要国家政府力量和社会民间力量的相互结合需要利益主体的充分对话双减并非  
仅在专业场域中才被论及,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对理想教育的诉求在短视频中,社会公众总是永  
不停息地争论双减的是与非,辩论可选择的策略的优劣性,争辩不同育人方式的明智性,进而衡量可能方  
法的有效性可见,公众对教育的理想诉求本身包含着推测性,需要更为专业的畅通无阻的政策对话渠道。  
因此,有必要将网络作为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推进主流媒体与公众之间平等对话的常态  
长效化社会公众在多元共治中的结构特点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依赖,以及对教育决策与执行的力  
,
斯蒂芬·鲍尔埃米利亚诺·格里马尔迪新自由主义教育与新自由主义课堂》,金津刘红霞译,《教育学报2020年第3,8。  
李芒石君齐论教育理解的技术前见》,《开放教育研究2020年第3,32。  
刘淑宁迈克尔·W·阿普尔新自由主义在教育中的含义和政治学》,索迪译,《教育学报2020年第3,19。  
高德胜沉重的学生负担:角色的过度外溢及其后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2,19。  
周雪光国家治理规模及其负荷成本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7。  
谢维和中国教育治理的文化秉性》,《教育研究2023年第7,12。  
128  
葛楠石君齐扩散的矛盾涟漪:“双减短视频话语实践研究  
不能支,即使他们知晓双减是符合切身利益的这种既依赖又不协同配合的状况会造成舆论环境的混乱  
和不稳定如果主流媒体未能及时关注回应和引导公众话语,社会公众就会坚定选择短期有效,但实际并  
非合理的异化方式解决教育问题此外,网络话语主体及其价值观的复杂多元性,决定了自上而下的教育治  
理逻辑是水土不服的,不能满足所有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主流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是联结各  
治理主体的稳固纽带,要充分发挥对政策宣传舆情监测和教育治理的作用第二,加强对各级各类主流媒  
体言说行为的规范主流媒体的网络话语具有高权威性和高影响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把握话语内容与  
政策意图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有必要积极参与政策解读,宣传正面典型案例,及时管控负面舆情第三,提高  
学者致力于公共教育福祉的责任与能力,而不是服务于个体竞争学者需要树立使命意识,勇于采用非学术  
话语与公众交流学术成果第四,强化对社会公众数字素养的培养社会公众是教育治理的主体,主流媒体  
和学者因其特定职能而天然负有提升社会公众数字素养和信息鉴别的社会责任,不能任由资本逻辑加速逻  
劣质鸡汤等内容影响社会公众对教育政策的感知与判断。  
结语  
双减矛盾引发的涟漪效应是各种社会矛盾在教育中的体现作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教育改  
,“‘双减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事关国家政  
治经济安全国家希望能够培养出健康阳光自信开放的少年儿童在后双减时代,人民群众对公  
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期盼只高不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对教育公平的感知和诉求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民众的真实心声同频共振才是深化双减工作严防反弹的重要  
方向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都要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具备真实可靠的教育资质为前提,教育事业并非各色  
身份加持就能从事,也并非身处网络空间就可任意为之因此,亟待提高网络空间的教育治理能力,重视各  
主体间的政策对话,加强网络宣传和监管。  
[责任编辑:罗银科]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846号建议的答复》,教育部网站,2022831日发布,2023124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  
cnꢄjyb_xxgkꢄxxgk_jytaꢄjianguansiꢄ202208ꢄt20220831_656900html。  
129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  
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琳  
ꢃꢃ摘要: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继续教育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现  
实耦合一方面,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宏观上,产业升级转型需要继续教育提供人力资本支  
;微观上,个体技能形成需要继续教育提供学习机会支持另一方面,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新时代继续教育发  
展的必然选择,其不仅是彰显继续教育时代价值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继续  
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从理论逻辑看,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价值向度;从历史逻辑看,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为重要目标取向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强化使命,明确自身的功能与价值;彰显公平,增强主动服务  
意识;完善制度,规范学习成果认证方式;合作共享,促使各方形成场力耦合。  
关键词:继续教育;技能型社会;人力资本;技能形成;现实耦合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504  
收稿日期:2023-09-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构  
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22YJC880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琳,,河南焦作人,教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助理研究员,E-mailꢅfenglin@hebtueducn。  
问题的提出  
,,,整体竞争力正在稳步提升,经济发展处于爬坡的关  
键期,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技能型人才出现总体供给不足现象,劳动  
力开发面临转型压力2017,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  
20214,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勾画了技能中国的美  
;同年10月出台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技能型社  
”,并强调到2025,“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2035,“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20224,新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目标建设  
技能型社会不仅是制定相关法律的依据之一,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指  
引下,许多地区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借助各种手段,开启了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继续教育不仅是我  
盛来运风高浪急彰显韧劲踔厉奋发再创新绩———<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国家统计局网站,2023228日发  
,2023820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statsgovcnꢄsjꢄsjjdꢄ202302ꢄt20230228_1919012html。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月  
1
8),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31。  
陈宝生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光明日报202151,7。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3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2年第3,504。  
130  
冯琳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国教育事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因此,建设技能型社会,继续教育也需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1年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被提出后,技能型社会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聚焦技能型社会建设的  
研究成果开始陆续出现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技能型社会基本理论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  
讨论其中,对于教育支持技能型社会建设,相关研究成果多聚焦于探讨职业教育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支  
,宏观上,提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文化适应等观点;中观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  
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积累等观点;微观上,从制度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评价、  
此外,也有研究者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  
作为支持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并从职业化和终身性的角度分析其在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方式变革、  
质量治理等方面的实践路径。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2021年以来,虽然国内关于技能型社会的内涵功能建设路径等相关基  
础研究不断涌现,但是专门针对继续教育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够全面相关研究为厘  
清技能型社会的内涵这一研究的逻辑起点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继续教育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缺  
乏整体和系统把握,在作用机理和实践路径方面,相关研究既提供了借鉴,又留有一定研究空间。  
继续教育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耦合  
()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继续教育提供支持  
第一,产业升级转型需要继续教育提供人力资本支持近年来,我国加强创新引领,进一步深入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加创新投入,新动能得以增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演进和深入  
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加速,新型产业不断出现并得到快  
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也迅速得到成长而产业的快速升级转型对技能型人才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对高技能  
人才的诉求也越来越强同时,低技能依赖型产业逐渐减少技能型人才短缺越发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大量的和各种各样的人的技能,是推动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燃料党的二十大  
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  
技能型社会的切入点和最终目的指向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队伍是建设技能型社会  
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特殊资本,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推  
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在科技变革的时代,要想使人力资本得到持续增值,需要包  
括教育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投资。“教育应该使人们能够为自己为家庭和社区创造长期的社会和经济福  
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以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核心,能够通过灵活的教育形式和培训活动提升劳动者的素养,培育出更多接受良好教  
育和工作技能的劳动者,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个体技能形成需要继续教育提供学习机会支持。“展望未来工作世界,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幅极具  
挑战性的图景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机器人等技术进步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将取代许多人,而在  
石伟平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建设技能型社会》,《职教通讯2021年第5,1ꢆ2;王凯强冯旭芳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现代职业教  
:应为难为与可为》,《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19,21。  
路宝利推进技能型社会形成的职业教育文化适应》,《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3。  
朱少义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重在参与,贵在共享》,《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年第21,16。  
兰金林石伟平职业教育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机理挑战与对策》,《教育与经济2023年第3,28。  
文正建聚焦提升赋能,培养建设技能型社会主力军》,《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年第13,4ꢆ7;张祺午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瓶颈与路  
》,《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33,1。  
张元宝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教育支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25,58;邓小华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高等继续教育发  
:危机战略与路径》,《终身教育研究2022年第1,39ꢆ46。  
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吴珠华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44。  
13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一过程中失去工作的人,可能正是那些对抓住新机会最欠缺准备的人……学会与技术共生对我们的未来  
工作世界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劳动者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技能不仅是  
劳动者谋生的工具,而且有助于其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技能形成是一种过程,“指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操作以  
及事件经历获得工作能力的过程,它包括技能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经验的累积两个环节,其中,技能知识学习  
发生在学校,而技能经验的累积发生在车间”,这两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紧密序列,只有通过有机互动,才能  
促进有效的技能形成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正好回应了技能形成过程:通过继续教育,个体既可通过学  
历继续教育等形式学习和掌握技能知识,也可通过非学历继续教育等形式积累和丰富技能经验,学校教学和  
工作场所学习的相加与融合,使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技能知识和技能经验产生有机互动,进而有  
效促进个体技能形成,增加知识技能与工作的匹配度,构建可持续生计,紧跟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  
()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彰显继续教育时代价值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续教育被赋予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  
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共同富裕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方面  
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加关注人本价值,并大力支持包括建设技能型社会在内的国家战略,积极与时代脉搏同  
频共振,彰显自身的时代价值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教授的知识培养的技能不一定与未来的工  
作和生活相一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会使一些技能很快被淘汰这就对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出更多更高的  
要求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继续教育是延伸和拓展学校教育,调节劳动者市场和社会的重  
要途径之一,是实现最后一公里教育的重要方式,具有终身性全民性灵活性等天然属性优势,能够更直  
更深刻地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把灵活性纳入为教育的未来构建的新社会契约。  
新时代,继续教育一方面能够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面向全体人民,贯穿个体的全  
生命周期,提供相对公平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能够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促进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二,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时代的音符中跳动着发展密码,只有把握时代顺应潮  
,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的质量直接关  
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不仅能够丰富个体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体能力发展,提高职  
业适应力,而且可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在教育  
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提升,回应时代呼唤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教  
育类型,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提升专业技能助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技能型社会的重要使命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培养高质量人才,要点在于服务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这也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相一致从教育方式来讲,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关注  
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19,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做到既要深度调整既有利益格局”,做好量大面广的学历继续教育这一老城改造”;“还要推动新的模式  
与路径建设”,启动社会需求量大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这一新区建设可以说,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学历继  
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建设,推动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能够培养大量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国工匠和  
技能型人才,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构建技能型社会。  
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逻辑理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43ꢆ44。  
王星走向技能社会:国家技能形成体系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中国工人出版社2021年版,4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ꢆ2020)》,《人民日报2010730,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4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年第1ꢆ2,2。  
马小洁坚定走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第11,1。  
陈宝生落实落实再落实———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9130日发布,2023825  
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xwfbꢄmoe_176ꢄ201901ꢄt20190129_368518html。  
132  
冯琳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理论逻辑: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向度  
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个体发展的最高境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是  
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逻辑原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继续教育的定位和功能从扫盲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  
可以说,继续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人本性,人本继续教育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近年来,继续教育  
正逐步探索转型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满足个体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提供相对公平的继续教育机会,  
使个体能力得到发展,并充分发挥创造性,满足人们对优质继续教育的需求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角  
,应破除传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正确认识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教育对象  
更多的是步入社会的成人,有自身发展的独特性继续教育的受教育者更多关注和学习与经济社会发展有  
关的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和技能习得的有效性继续教育是受教育者完成一定阶段全日制学校教育后的  
补充,不论是学历继续教育还是非学历继续教育,均结合个体实际需求,以满足个体全面发展为价值向度,在  
满足个体终身学习需求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求,着眼于个体自身能力的提  
,进而培养人格知识科技素养和劳动技能相统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就是要关注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培育其技能和创造力,实现个性发展,最  
终促进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在牢牢把握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  
面向全体人民,促进人人学习技能,营造人人拥有技能的全民技能学习氛围,打造贯穿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学  
习体系,将技能融入个体的工作生活中,实现个体职业可持续发展到全面发展的目标,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建  
。  
()历史逻辑: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目标取向  
继续教育与社会变迁和发展是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牵动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个社会子系统。  
继续教育一直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和职责,相较于普通学校教育,其更关注劳动力市场和  
经济社会发展,更注重教育的功能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和助力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服务国家政治经济满足国家建设需求,扫除文盲培养工农干部提升个  
体科学文化素质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其补偿性功能得以彰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事业虽然获得  
了一定发展,但是仍不能满足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继续教育的规模进而逐渐扩  
,制度不断完善,任务也变得更加丰富,在进行基础教育提升个体技能丰富个体精神文化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与专门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  
扩张,实现了大众化,继续教育的学历补偿功能随之逐渐弱化,着眼于适应和满足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  
提出的新要求21世纪以来,继续教育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改革阶段,并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以及继续教育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努力,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逐渐发生  
转变,服务层次和内容不断丰富,其在坚守终身性的同时,更彰显公共性,积极嵌入社会领域,着力满足多样  
化群体日益提高的学历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继续教育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面对市场不  
同需求,调整功能定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积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彰显了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  
展服务的重要目标取向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以及技能型社会建设带来的知识化和  
专业化程度的增强,继续教育也正在探索由要素增长逐渐向系统性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其在科学系  
高效地加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技能支撑,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进而推进技能型社会建  
,促进国家优势竞争力的形成,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  
()强化使命,明确继续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方面,明确技能型社会的内涵与建设要求是基础和前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  
13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人人拥有技能是技能型社会的特征与目标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核心是营造国家重视社会崇尚技能  
的社会环境,帮助个体习得和累积技能,培养更多爱岗位懂原理精操作善创新的技能人才打造一支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正如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发布的学习时代(TheLearningAge)中所提到  
,“学习是通向繁荣的关键———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整个国家而言都是如此……为了达到稳定和可持续的增  
,我们需要一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良好准备,并且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劳动大军技能型社会建设,  
既是对个体技能提升的一种要求,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期望。  
,
另一方面,明确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要义与价值导向继续教育作为与提升个体技能水平、  
构建技能型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为国育才和社会服务职能更加显著,具有更加重要的责任与  
担当功能与价值不论是从促进个体技能形成的角度来讲,还是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的角  
度来讲,继续教育都能够在其中发挥其特殊价值其可以在营造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社会氛围的基础上,  
培养个体正确的技能观职业观和就业观,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对于技能的不同需求,秉承教育人本  
价值,多渠道开展继续教育,通过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使个体在知识能力生活等方  
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培养出能力强水平高的技术人才。  
()彰显公平,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第一,延伸和拓宽资源供给继续教育应进一步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一方面,立足于个体终身发展,  
提供贯穿人一生的学习机会,更加关注老年人等群体的技能习得,使个体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更  
加关注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技能是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并具有核心竞  
争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融入社会和获得社会地位的载体,对于老年人和欠发达地区的技能短缺群体,技  
能更显得十分重要继续教育既要抬头着眼于推动技术创新,培育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更要主动低头关注老  
年人和欠发达地区的技能短缺群体,主动提供学习机会,使人人拥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主动开设适合  
个体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课程,帮助低技能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  
第二,善于运用数字技术。“教育与技术创新有着内在的联系新理念带来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转型  
反过来又能帮助我们改善教育系统教育和技术可以共同促进整体系统层面的质量提升和更大的公平。  
技术为数百万人提供了教育的生命线,数字技术使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极大地增加了获得教学和学习资源  
但是,数字化时代,许多老年人和低技能劳动者还面临数字鸿沟继续教育应积极应对这一挑  
,助力增强数字技术的包容性,扩大教育与培训的受益群体,进而帮助相关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同时,要抓  
住机遇,在防止数字技术加剧学习的不平等的同时,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例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VR技术  
等数字化的手段帮助个体弥补学习的时空鸿沟,使个体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第三,关注继续教育结果的有效性彰显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教育对象资源方式等方面,还应关注结  
,即教育效果。“在特定的教育标准下,教育效果与教育公平相互促进,教育效果越好的国家与地区,教育  
公平程度越高应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保障个体技能习得的有效性相关部门和科研工作者应基于数  
据分析和实证调查,考察当地继续教育课程培训项目等的开发和开展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课程开设与人  
才培养是否满足和适应技能型建设背景下个体全面发展需求和产业优化升级。  
()完善制度,规范学习成果认证方式  
技能型社会打破了学历导向的社会价值观,从文凭社会到知识社会技能社会的转变,通过多种渠道提  
陈宝生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光明日报202151,7。  
庄西真从五个方面发力建设技能型社会》,《职教通讯2023年第4,1。  
陈宝生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光明日报202151,7。  
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TheLearningAgeARenaissanceforaNewBritainꢁLondonꢅStationeryofficeꢀ1998ꢂꢀ7  
UNESCOꢀGlobalEducationMonitoringReportꢃ2023TechnologyinEducationAToolonWhoseTermsꢅꢁParisꢅUNESCOꢀ2023ꢂꢀvi-  
ii  
UNESCOꢀGlobalEducationMonitoringReportꢃ2023TechnologyinEducationAToolonWhoseTermsꢕ27  
薛二勇论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10,26。  
134  
冯琳继续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供的继续教育获得的学习成果,更需得到规范认证。  
第一,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所谓资格,“是对官方认可的各种正式文凭证书和学位  
的统称资格框架是世界各国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帮助个体学习技能认证学习成果,以及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立足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基于个体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和个  
性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以一定标准为基础,将资格进行分级分类划分,使个体通过继续  
教育获得的学历证书非学历学习成果,如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得到规范认证。  
第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ꢆ2020)》明确提出,“建立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应抓住人工智能时代区块链大数  
据等前沿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效量化继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产生的学习成果,完善学校之间、  
正规学校学习与培训或个体学习经验之间的学习成果的互通与互认,使个体能够真正摆脱名校和文凭唯上  
的窠臼,缩小地区继续教育资源差距,减少时间成本,着眼于自身技能的提升。  
第三,借鉴和实施微证书微证书(micro-credentials)经评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数字认证,是正  
微证书的是相对于传统学位的,不是像它的名字一样暗示  
的这么’”,它本质上是一种资格证书,能够满足学习者对于灵活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可以由不同的提供  
者颁发,这些提供者可能在特定国家注册为高等教育机构,也可能没有注册为高等教育机构,甚至可能与学  
生不在同一个国家基于此,可以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尤其是针对技能缺口,聚焦特定技  
能和知识,通过短期非学位学习,帮助个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特定技能。  
()合作共享,促使各方形成场力耦合  
技能型社会离不开大量拥有匹配技能甚至是高技能的劳动者,对于他们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或者  
一两次短期的继续教育就能完成的在政府的引导下,政府主办教育机构,包括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等在内  
的各级各类学校社区学院企业行业组织等都要开展继续教育,发挥人才培养或社会服务的功能应推动  
政府高校和社会形成场力耦合要将继续教育看作一个大系统,组织开展继续教育的政府高校教育机  
行业组织和企业则是这个系统里的要素,不同要素在不同位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形成政府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等系统场力,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了场力耦合。  
政府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增强协作力,提升协作质量。  
其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搭建纵向衔接横向融通的继续教育立交桥,建立有效的继续教育沟通  
机制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完善与继续教育发展有关的其他各项体制机制。  
其二,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开放大学等各类正规学校组成的学校系统要勇于担当,充分激发开展继续  
教育的动力,进一步探索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尤其要关注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开  
放共享自身优势继续教育资源,组建继续教育联盟,建立资源共享库。  
其三,行业企业和社区教育机构等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组成的社会教育系统要发挥灵活性,主  
动参与并协助政府和学校教育系统整合现有继续教育资源,开发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劳动  
力市场联系紧密的优势,搜集真实需求,并根据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使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等时刻紧密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助力培养符合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紧缺领域和  
重点行业所需的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罗银科]  
田慧生》,李建忠通向终身学习的桥梁———资格框架国际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ꢆ2020)》,《人民日报201073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日报2021313,5。  
MalaysianQualificationsAgencyꢀGuidelinestoGoodPracticesMicro-credentialsꢁCyberjayaꢅMalaysianQualificationsAgencyꢀ2020ꢂꢀ4  
UNESCOꢀGlobalEducationMonitoringReportꢃ2023TechnologyinEducationAToolonWhoseTermsꢅ243  
135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  
意涵问题与策略  
李盛聪  
ꢃꢃ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社区不仅仅是供人居住的物理空间,还是人们生活交往的文  
化空间和精神空间,是人的身体生命和情感栖息与寄托之地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在地性便捷性邻里性  
是积极老龄化的最佳场域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指社区时空中各类养教主体充分利用养教资源协同合作,  
促进老人身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老人生命质量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以主体协同为核心、  
制度协同为基础资源协同和评价协同一体化的,促进老人健康参与保障等各种资本获得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  
结合框架,具有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人的整体发展和满足老人现实需求的价值意蕴当前社区老年教育  
养教结合存在主体分割内容分离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需要从法制与自治融合的顶层上利益与责任融合的机  
制上身体与生命融合的内容上多样化与数字化融合的方法上构建解决策略。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生命发展;身心一体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505  
收稿日期:2023-12-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校级专项重点课题新时代民族互嵌社区老年教育协同模式研究”(22XW060)的阶  
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盛聪,,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老年教  
,E-mailꢅlishengcong64@163com。  
研究缘由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老龄化既是人类文明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  
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要远远快于很多中低收入和高收入  
国家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004万人;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203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  
如何迎接和破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老龄化  
30%  
和少子化的共同演化将带来社会发展的滞缓家庭负担的加重和老人养教需求的激增由此,社区老年教育  
养教结合,逐渐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ꢆ2020)》明  
确提出,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整合利用社区居家养老资源……推进养教一体化,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版,1。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20231214日发布,20231215日访问,ht-  
tpsꢅꢄꢄwwwmcagovcnꢄn152ꢄn165ꢄc1662004999979996614ꢄattrꢄ315138pdf。  
马晓伟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202283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  
》,中国人大网,2022831日发布,2023617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npcgovcnꢄnpcꢄc2ꢄc30834ꢄ202208ꢄt20220831_319086ht-  
ml。  
136  
李盛聪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  
老服务体系,丰富住养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21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  
的意见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引导老年人进行积极老龄观2  
022,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  
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重申鼓励养教结合创新实践,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学习点发挥社区教育  
办学网络的作用,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  
家战略社区是人们的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和精神空间,是人的身体生命和情感栖息与寄托之地从政  
治学角度讲,基层社区是国家大厦中层(省市)和高层(中央)的坚实底座及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关键之地;  
从社会学角度讲,社区是化解矛盾破解民生难题实现社会稳定的根基社区教育通过培养公民知、  
行的全面教育而凝聚人心形成社会内生动力,夯实国家发展的根基社区教育社区养老是国家公共服务  
的制度安排,是形塑积极公民身份和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方式;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和认同国家的基  
本途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实质是探索人的生理身体与精神的整体生命发展,以实现共同体及老人  
”(利益幸福)。社区居家养老是植根于中国社会与传统养老文化上的最根本的养老方式社区老年  
教育养教结合的在地性(区域性)、便捷性(可及性)、邻里性(情感性)是从源头上系统上破解人口老龄化问  
,促进老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最佳场域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中国式社区老年教育的创新,它不  
仅拓展了社区老年教育新的场景新的内容新的方式,重塑了社区老年教育的新思维新机制和新模式,而  
且实现了社区老年教育从资源分配正义到尊重创造等承认正义的全面跃升如何实现社区老年教育养  
教结合,解决老人一座一床难求及分离的现实境遇,全国许多城市在实践中已有尝试,学术界亦展开  
了研究但在现实中这种结合常常遭遇不畅,难以落实;在理论研究上宏观描述多于学理思考,洞识不深,  
难以指导实践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意涵与框架  
20世纪以前,养老还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自发的家庭私人事务,教育与养老也是互不交集的领  
关于养教等老年性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在欧洲诞生的老年学”(Gerontology)。1903,在法  
工作的俄籍生物学家麦奇尼柯夫(EileMetchnikoff)创立了老年学这个词1909年奥地利医师那斯契  
(
IgnatzLeoNascher)创立了老年医学(Geriatrics)此后世界各国研究老年问题的组织论著逐渐增多。  
945年  
,
(TheGer-  
1
ontologicalSociety),开始对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行为老年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发行了两本老年  
学期刊此后,美国南加州大学成立了伦纳德·戴维斯老年学学院(TheLeonardDavisSchoolofGerontol-  
)
,提供老年学位教育,老年研究逐渐从欧洲转向美国长期以来,老年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生物学医  
ogy  
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及其产生的实证主义研究为主,老年心理学也是如此,将个体看作是心理事实与行为  
模式组成的复合整体,缺乏对人的生活整体和生命体验的人文诠释在英德等国20世纪40年代相继  
出台的福利政策,如英国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BeveridgeReport),也只是把老人作为弱势群体来救济,并  
未关注老人教育的问题老年教育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在欧美国家兴起,老年养教的问题开始进入  
人们的视野。  
()关于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研究逐渐增多,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以教养  
这种观点把社区老年教育作为养老的手段或路径,强调教育在养老中的作用与价值,主张以社区老  
年教育为中心,在各类老年教育机构中融入养老知识与活动养教结合即在进行养老服务的过程中融入老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ꢆ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年第31,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34,1012ꢆ13。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年第7,2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1016),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9。  
黄富顺杨国德高龄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13。  
13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教育,在老年教育的范畴内强调养老服务养教结合泛指各种养老形式和各类老年教育形式相融合,  
,二是以养融教此种观点认为社区老  
年教育养教结合应以养老中心为主,各类老年教育送教上门所谓养教结合在政府老年教育主管部门  
管理下,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等老年教育办学机构按需分配老年教育的师资与课程给合作单  
位的养老机构,“老年教育机构主要承担教学工作养老机构主要……提供教学场所和组织老年学习者。  
三是结合认为养教结合就是将老年教育融合到养老生活的各个场景当中养教结合泛指各种  
养老模式和各类老年教育模式的融合。  
;
国外社区老年教育与养老研究起源较早,但关于养教结合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老化与心理与养教实  
践的研究上首先,老化与心理的研究主要从生理老化心理老化和社会老化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其重点  
是从神经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老人的学习特点ParkReuter-Lorenz2009年提出了  
衰老和认知的脚手架理论”(ScaffoldingTheoryofAgingandCognition),认为通过学习,人类的大脑可以  
,心理学家巴尔特斯等借鉴卡特(Cattel)和霍恩  
(
Horn)对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论述,提出了一套成人发展的理论该研究充分证明了老年人学习的可  
能性与价值社会老化理论主要有艾玲·库明(ElaineCumming)和威廉·亨利(WilliamEarlHenry)的撤  
退理论罗伯特·哈维赫斯特(RobertHavighurst)的活动理论和贝得斯比(Battersby)的批判老年教育学⑧  
,这些理论从老人的社会参与角色转变和教育(学习)促进老人价值与发展上进行了探索。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都开始在城乡社区建立了养教结合中心,但仍普遍缺乏对诸如社区老年教育养教  
结合的机制价值问题结合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含义  
”、“的词源学理解  
.
1
的本义是放牧羊群,发展至今含有养育修养养老之意在英语中,养含有抚养养育培养等含  
在中国文化中,包含物质与精神,即道家养生提倡的形神兼养儒家典籍中强调的存心养性”  
,其义皆是身心修养。“的本义就是教育指导;“是抚养和教育之意所以,教育包含了抚养康德  
:“我们把教育理解为照管(供养抚养)、训诫(管教)和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ꢈ  
2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含义  
从上述分析来看,养教本质上是一体的。“养老修养是集养身养心养神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它包含  
着教育与学习过程;“教育也内含着对人类身体抚养健全与全面发展的价值与责任中国文化的修养养  
生注重形神统一心身统一,并通过身心统一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与问题,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自我社会  
和天的和谐统一从目的上看,养教结合是个体由内而外的扩展,是身心一体身心双修,是体悟大道知行  
合一追求生命意义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海德格尔指出,“死亡所指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此在的存在走到尽  
ꢊꢈꢇ,  
,而是这一种存在者的向死而在认为人是向死的存在,有死才会有的意义从性质上看,与农耕  
杜远征养教结合视角下老年人教育问题研究》,《智库时代2019年第25,94。  
许丽英汪娟吴卫炜养教结合的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当代继续教育2018年第3,27。  
张东平主编老年教育社会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271。  
蒋文宁《“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探索》,《成人教育2018年第3,42。  
张少芳老年人养教结合模式发展瓶颈及对策》,《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3,3363。  
DeniseC.Park,PatriciaReuter-Lorenz,“TheAdaptiveBrain:AgingandNeurocognitiveScaffolding,”AnnualReviewofPsychology60  
(January2009):173-196.  
PaulB.Baltes,FreyaDittmann-Kohli,RogerA.Dixon,“NewPerspectivesontheDevelopmentofIntelligenceinAdulthood:TowardaDu-  
al-processConceptionandaModelofSelectiveOptimizationwithCompensation,”inLife-SpanDevelopmentandBehavior,vol.6,ed.Paul  
B.Baltes,OrvilleG.Brim,Jr.(NewYork:AcademicPress,1984),33-76.  
黄富顺主编高龄教育学》,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122ꢆ124。  
A.S.霍恩比编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0)》,于海江等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第6,1801。  
ꢇꢈꢉ伊曼努尔·康德教育学》,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441。  
ꢇꢈꢊ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说存在与思》,颜东升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123。  
138  
李盛聪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  
文明时期老人自发的养老及对物质追求的不同,今天的老人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社会  
养老,养教已经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加深的社会制度变革,是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是将人民性”、“服务性转化为实践的桥梁,是主动赢取民众国家认同的关键路径从人的身心发展上看,  
无论哪个发展阶段的人(儿童或老人)永远都是未完成性的,人一生中总是要不断地面对各种问题,并通过  
学习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养教空间上看,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专业机构)三种养教场所,受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居家社区养老是中国老人绝对的主场所以,包含家庭并处于家庭与社会  
(国家)枢纽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最经济最方便最能满足老人发展需要最能体现  
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的教育活动和范式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人身心一体化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本质  
显现,是合规律合价值的辩证统一体。  
结合是不同社会组织或人之间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嵌入相互支持形成的有机联合活动和行为,结合  
的本质是协同合作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指社区时空中各类养教主体充分利用人技术等养教资源协  
同合作,弥补老年教育与养老的短板盲区”,解决教育与养老系统无法独立完成的事务,促进老人身心  
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老人生活生命质量,构建公平全面的老年养教服务体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区()  
范围内有学习能力的老人,不包括失智失能者。  
3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框架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不是社区老年教育养老机构简单的叠加或内容互换,而是社区场域中政  
市场社会不同主体在共同目标下形成社区老年教育养教在理念制度资源运行等方面形成的有机协  
同与融合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根据场域资本惯习”、积极老龄化健康参与保障理论和  
养教实践,以社区内所有养教主体或机构(政府市场社会老人)协同为核心,制度协同为抓手,老人生命质  
量提升与和谐社会构建为目的,尝试构建了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应然框架(1)。  
1ꢃ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框架  
从协同治理理论看,协同是指人们面对问题时,不同部门主体以共识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形成的集体  
决策和合作行为。  
社区养教结合(框架)具有五个特征一是养教主体的多元性这些主体既包括管理性主体(政府市场  
和社会组织)的协同,社区内结构性主体(如教育局民政局等各部门)间的协同,层次性主体(街道社区、  
家庭等)的协同,也包括不同年龄群体(青少年成人老人)的协同,是一个复杂的多主体跨域治理网络系统。  
二是养教结合的共识性共识是主体间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行动目标的共同认识各主体应打破  
对老人的刻板化与歧视,正视老人的价值和贡献,形成共同的认识理念和目标,共建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  
三是养教制度的协同性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关键是建立协同的制度,统一领导明确各主体的责  
权利,避免主体间的冲突矛盾和无序竞争协同制度包括正式的规章制度和非正式交往习俗等四是  
13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养教行动的策略性从系统论看,养教结合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从无序到有序从量变到质变的自组织  
增效的行动,是社区治理和社区教育的动力,也是社区居民自主教育与自主养老的组织创新大量的养教结  
合自主组织,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打破单一依赖政府的传统路径五是养教结果的成效性作为准公共服  
,社区养教结合必须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亦即普惠公平有效的公共利益目标达成度与传统的社区  
老年教育相比,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创新在于:第一,拓展了老年教育的新场景,使教育延伸至老人家  
庭和社区等各种生活和养老场景之中;第二,创新了社区多元主体共育共治的机制和育人的生态模式;第三,  
凝聚了”、“的共性与活力,重塑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方法,从而实现对老人整体生命的关怀。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价值意蕴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具有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人的生命整体  
性发展和满足老人现实需求助推健康老龄化的价值其根本逻辑是充分利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  
化禀赋,构建中国式养教结合的模式和理论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文化是人类群体的意识与行为,它反映了这个群体的传统并通过社会学习而代代相传,文化得以塑造并  
塑造人养老敬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中心的,“关系或  
类别”,分别是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父子不仅是前三者家庭关系的核心,也是后两种关系延伸的核  
以父子为核心的人伦是建立在中国家庭血缘基础上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德。“夫孝,德之本  
,教之所由生也儒家文化由推及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忠  
养老起源于夏商之前,  
西周成制,秦汉已经达到高峰汉代耕读者15岁前必须读孝经》,官员察举也以孝为先,还对70岁老人颁  
发鸠杖以示尊敬和赡养当然,对老人的赡养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家庭的关键功能是为社会持续而抚育、  
培养社会合格的人,实现社会永续绵延费孝通指出,西方家庭以这种接力模式为基本形式,但是中国的  
家庭在亲代对子代的接力之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功能,即子代对亲代的赡养,这是中国特有的反馈模  
我国历史悠久的养教文化是滋养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发展的源泉,今天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  
是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继承彰显和创新,它已从过去狭隘的个人家庭视域走向了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  
支持。  
()追求人的整体性发展  
人是生物社会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构成了人生命的整体性有学者认为:“素养的发展贯穿  
个体生命始终,整合了包括物理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水平的诸多要素及其关系,是一个持续的有  
机的生成(becoming)和建构(constructed)的过程。”笔者认为应该在人的生理物理性社会文化性和心理  
行为性的基础上加上精神性来阐释人的生命整体性,唯有精神是人与其他生物区别的唯一性老人的成长  
与发展也是整体的,养教结合的本质是对人的四个内在特性的整体性培养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  
了养教的有机一体化思想。《淮南子·原道训:“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  
则三者伤矣。”是人的身体或构成身体的细微物质,即人的心灵(精神),”  
气是身体与心灵之间的  
连接。“养生的终极目标是在养”、“基础上的养”。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身心问题一直是哲学家  
们思考的中心然而西方哲学曾经是身心分离的理性主义的身心分离论,排斥身体排斥人的生命整体性  
而遭到许多哲学家的批判和纠正,诚如贺麟所指出的:“身体和环境是统一性的,至于身体和灵魂心智,更是  
打成一片,不可分割的。”身体是人理解世界的方式,身心是灵与肉的统一体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社会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7。  
杨向东作为理论构念的素养及其模型构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1,44。  
何宁淮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82。  
贺麟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122。  
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65。  
140  
李盛聪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  
性参与和认知活动甚至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脑和心智的健康,学习是一种对抗脑功能退化的有效方  
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教育)是最好的养老从公共立场的教育看,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不仅能  
增进老人个体幸福(生命质量提升),也会增加社会的福祉和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谐社会构建)。所以社区老  
年教育养教结合既实现了对老人生命的整体关照,又实现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福祉的创造,它是合人性的合  
公共性的整体教育。  
()满足了老人及社会的现实需求  
我国快速的老龄化和少子化,从时间轴线看必然带来养教的普遍与结构性矛盾,从空间上看必然带来社  
社区家庭和老人的全域融合作为终身教育组成部分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方式不仅能为老人增权  
赋能满足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内在需求,而且是实施积极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  
必由之路,也是从源头和系统上破解当前社区老年教育养教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分散低效等碎片化现状的  
需要在一个不断流动的社会里,要想对每一个人零距离对接与服务,唯一的空间是社区从上述社区老年  
教育养教结合框架看,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可以促进老人在健康参与和保障中各种资本和能力的形成与  
发展从健康视角看,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不仅能通过学习及身体的养护提高身体生理机能,形成健康的  
身体资本,而且通过社区学习交流,增进彼此的信任情感,形成良好的心理资本从参与视角看,社区老年  
教育养教结合可以扩大和增进老人的社会资本,通过学习建立新的社交圈和熟人圈,增加人际信任感价值  
感和社区归属感,促进和提高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各种活动的意愿和能力;同时通过学习,也可以促进老  
人文化资本获得,如语言身体仪态行为的形塑,知识技能甚至文凭的获得,人格心灵的解放等从保障  
视角看,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可以培养老人特别是相对年轻老人生活生产的人力资本及应对更迭交替社  
会的自我生存与自我保护的能力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保障了老人和社会  
公共利益,促进了老人的安全性权利性意识和能力的增长通过老人健康参与和保障的促进,最终实现老  
人生命质量提升和和谐社会的建构所以,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满足老人和社会需要最经济最便捷、  
最人性的方式,是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养教需求已经全面增长,作为共同富裕使命  
下党的一项重大国计民生工程,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了创新实验如上海静安区在养老机构中开设乐龄  
课堂”,闵行区依托老年大学老年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建立养教结合的邻里中心;北京朝阳区以社区  
课堂为抓手,搭建学习圈服务圈生活圈三圈联动的养教文化平台;成都市书院街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形  
成了辖区内老年学校医院歌舞团媒体等多主体参与的,集养老休闲教育助餐等养教一体化服务综合  
全国各地社区养教实验方兴未艾,但是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仍然存在养教分离有效供给不足、  
政策不完善人才短缺等问题。  
()理论欠缺,难以指导实践  
理论是行动的根据,理论是观念世界意义世界方法世界尽管有部分学者和产业界都积极投身到理  
论研讨与实践探索中,但由于养教自身的复杂性关联性跨越性和多业态混合性,明确其概念内在逻辑,如  
为什么要实施养教结合,养教结合的内容方式是什么,如何结合等问题,都未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缺乏  
理论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道路并不容易教育工作者只研究教育中的问题,养老工作者只  
关心医养问题加之当前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理论的薄弱,导致实践中许多养教结合项目难以为继老百  
姓满意或实现盈利的并不多从认识上,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对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和理解,甚至存在误解和偏差,归根结底是由于当前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理论基础缺乏,理论深度与系统不足,  
发展理念不成熟,难以指导实践,亟待探索系统与科学的养教结合理论。  
()主体分割,难以形成共识  
科拉·巴格利·马雷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习者境脉与文化》,裴新宁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6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周加仙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50。  
14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问题是一个不同部门不同主体利益相互交叉缠绕的复杂社会问题从我国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管理主体来看,有民政教育卫健委文化老龄委组织部等多部门分割管理;从  
实施主体看,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习中心;从主体性质看,  
有政府市场社会及个人由于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管理主体实施主体及主体性质的巨大差异,导致  
不同主体部门之间存在政策壁垒,各自为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主体协同意愿不强,共识形成难。  
原因是基层政府与部门没有必须结合的要求,且结合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政治社会风险,利益失衡和时间、  
精力的社会成本二是主体协同缺乏客观条件基层社区在预算与编制约束下,严重缺乏资金与人员等合  
作资源;在错综复杂的社区工作中,养教结合并非重点,且成效不易显现三是社区老年教育属于公共教育,  
而社区养老则是商业服务,两者在工作理念行为目标上具有较大的张力与冲突由于各主体之间功能交  
叉重叠,责权划分不清,加之各部门自身的目标利益管理方式等不同,造成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管理成为九  
龙治水的多头化碎片化和资源浪费等怪象,致使社区老年教育养教难以真正地结合。  
()政策碎片,难以推动结合  
近几年,我国在老年教育和养老方面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出台了老年教育和养老  
的重要文件,上海天津等6个省市专门颁发了老年教育促进条例,把养教结合作为老年教育的一种内容和  
方式但是,在国家顶层设计上仍然缺乏养教结合的政策法规,各省市出台的地方老年教育条例,缺乏力透  
纸背的灼见和破解问题的措施目前国家养教政策法规零散缺乏,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是倡议性鼓励性表  
,其模糊性柔软性与宽自由裁量性导致现实的尴尬与无力;部门间地方间教育与养老机构间的政策不  
能有效贯通,存在许多堵点;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只能各自为政各显神通,养教结合步履维艰这需要从顶  
层上明确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内容分离,难以满足需要  
养教结合的难点还在于人们习惯从二元论的思维出发,把人的身体与心理精神分开来看待换言之,  
我们日常生活中只重视老人身体生理的养护,而不关注老人的知识智慧情感态度等心理与精神的学习  
与培养,并总是认为前者比后者重要,身体养护是刚需,精神学习是务虚基于生物的自然主义,把老人主要  
看成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的对象,如医学护理主要关注的是处理老人与病菌伤痛衰老的自然问题,身体成  
为消费存在的生物性身体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后喻文化社会并不重视老人的价值,或者把他们看成消极的  
群体。“历史学家早就开始撰写肉体的历史……他们把肉体看作是需求和欲望之源,心理变化和新陈代谢之  
,养教的二分还表现在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  
视老年教育事业为单纯的慈善服务而忽视老年人的内在需求和潜力发展在教育管理上强调我要教”,而  
不是你需要”;在教育内容上体现为养老机构只重视医养照护服务,基本没有教育,社区教育只重视休闲而  
忽视医养养教在内容上的分离其实反映的是教育与养老医疗在专业知识上缺乏结合和融合创新的能力。  
当前养教内容分离现象十分突出我国的社区已建立区()、()院落的四级学习中心和养老服  
务中心,但是二者的优质资源并没有得到广泛而又高效地利用绝大多数仍然表现为教中无养养中无教的  
双轨并行制度,没有形成深度的养教结合机制体制。  
()专业人员短缺,难以支撑结合  
专业人员是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关键受传统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我国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社区  
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的现实,带来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社区老年教育养教专业人  
员主要是指教育养老机构的教师和管理者目前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师与管理人员分为专职人员兼职  
人员和志愿者;社区养老机构主要是医生护士和护工无论是社区教育机构,还是养老机构的人员从数量  
上都看严重短缺,从质量上看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都比较低,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更缺乏养教结合的跨  
学科知识与能力养教结合的教师既要有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又要有养老护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专业人员的短缺和专业素养的低下是导致养教难以有效结合的重要原因解决之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27。  
142  
李盛聪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  
,在于从顶层上机制上内容上和方式上进行策略构建。  
策略构建  
)顶层上,国家法制与居民自治的上下融合  
(
教育是一项共同利益因此,要从国家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高度,整体上设计养教结合的制度社区老  
年教育养教结合是多主体多部门参与的国家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属性和责任法治是养教结合从源头  
上破解当前社区养教结合多部门相互交叉重叠困境的根本方式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缺乏相关政策  
法规首先,政府要尽快明确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法律地位,建立多元化普惠化以及责任细化的养教  
政策法规体系,为养教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根本遵循其次,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出台具  
体可操作性的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政策法规,厘清不同部门主体责权利的边界,纳入地方绩效考核通过资  
金支持政策优惠和政绩考核等手段激励养教结合的推进再次,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在利益和需求多元的  
时代,仅靠政府难以满足老人对美好生活多样化的追求政治民主和社会治理的共同指向是形成政府市  
社会公民的长期合力,其中公民自主参与是关键要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老人自己建立符合地方特  
色和老人需求的各种养教结合自组织或互助组织;充分发挥老人的主体性,使其成为自身健康的联合生产者  
和他人健康的支持者。“主体性并非我们所具有的一种状态,而是我们所展开的一种行动……我们通过各种  
自我的实践将自身建构为主体养教结合在过程上要赋予乐趣与愉悦感,在方法上给予老人多样的选  
择度参与度与自由度,在场所氛围上要营造贴心的体验与精神关怀同时,从社会舆论国家政策媒体宣  
生活场景数字空间等方面,营造鼓励全社会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与包容  
的老龄文化和社会制度。  
()机制上,利益与责任的共同融合  
小智制事大智治制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粗放管理各自为政等特征明  
,迫切需要建设养教结合的体制机制,整合养教结合资源和各方力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应加快机构改  
,加强归口管理,加大规划布局统筹协同制度创新,形成全国上下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社会各方  
力量协同推进养教发展的整体合力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我国社区治理的一种全新的决策与参与机  
从政治上讲,这是一种参与式民主;从经济上讲,它实现了养教结合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从社会上讲,它  
形成了养教服务的最优化及可持续的生态育人环境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机制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纵向上  
不同层级政府,横向上不同主体间的跨域合作问题首先,建立各个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以形成共识合作  
协同是人类生存发展与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手段,“为了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们之间需要共谋……  
其次,建立利益机制保证参与者的利益获得与享有利益  
是人们行为的原始动力主体间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利益诉求的前提下进行博弈,最终达到各自利益制  
衡下的平衡社区老年养教结合中的大  
多是营利为主的企业或私人机构,“更多的是基层政府或公益组织,而作为参与主体的老人的利益是性价  
比和优质服务,他们不仅存在竞争与合作,也会呈现不同利益诉求因此,保证养教结合主体各方的利益,特  
别是以企业民间为主的养老机构的利益,激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养教结合是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关  
再次,建立沟通机制通过民主协商,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和权利的,解决冲突和矛盾;建立市()  
街道办 ꢆ  
(乡镇) 社区(村委会)院落,、  
社会互助的领导与评价机制实现社区养教公共资源的集约共享公共利益最大化,弥补和消解公益教育与  
企业养老二者在服务目标方式和利益上的差异和张力。  
()内容上,身体与生命的多维度融合  
生命的多彩性决定了养教结合内容的丰富性和多维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享乐是人最平庸的本能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版,79ꢆ82。  
狄安娜·泰勒编福柯:关键概念》,庞弘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211。  
郭湛等公共性哲学———人的共同体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75。  
李盛聪韩忆娟杨凤秋等社区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成效问题及对策》,《终身教育研究2020年第5,54。  
14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善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高目标。“善的事物已被分为三类,一些被称为外在的善,另外的被称为灵魂的善和  
身体的善他说的外在诸善是指财富权力名声等,身体诸善是健康强壮等,灵魂诸善是公正理智节  
制等,人需要过政治的思辨的生活概括而言,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生命统一体,自然存  
在要求人必须关注自身生理身体的健康;社会存在即公共性存在,要求人必须适应和创新社会关系;精神存  
在是人的知识思想及其超越,要求人必须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三种都必须通过以教育为主的人类活动  
来完成,并由此而提升人的幸福能力和意识。  
首先,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除了提供身体康健医疗卫生休闲娱乐就业技能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等  
课程外,更重要的是要开设生命教育等课程,引领老年人对生命不断地反思与超越这就是精神或西方学者  
说的灵性(spirtuality)。“灵的思想指向的是人类有能力培养对精神的超越的或终极现实的觉知和意识,并  
与其生活相联老年人的精神教育旨在探索生命意义与价值,获取内在统一自我超越,以维持与他人、  
环境世界宇宙的统一,达到天人合一境界,豁达”(看穿事物表象,开阔胸襟宽容仁爱)悠然”(面  
对老化带来的丧失痛苦与消极影响的坦然)化解生命的苦难与际遇其次,增加社区老年养教资源平衡,解  
决资源供给不足与资源效能不高等问题从养教资源分配上看,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高收入高教育水  
平与低收入低教育水平,健康的与不健康的老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养教资源供给水平上看,还不能  
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学习需求从资源供给结构和共享上看,还没有形成差异化精准化供给,同时供  
给缺乏合力所以,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不仅应有养生健身及生活休闲的知识技能,更要提高老人情  
自由参与反思的生命追求,而且要丰富资源供给,满足不同老人养教的不同需求,推进社区老年养教资  
源的公平和共享。  
()方法上,推进多样化专业化数字化融合  
意义在生活中赋形与表现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周遭的生活既是丰富的学习来  
,也是开启老人感知智慧的钥匙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生活教育,本质是居民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具身  
体验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生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体验(经验)和  
实践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既追求由知到行由学到用的知识价值的学习,也践行由行到知由用到学  
的体验和实践。“体验绝不会停留于认知中,人们总是以此连接自己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从而悟出生  
,目前我国社区老年养教结合在方式方法上主要是以课堂教  
参观访问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因此,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应该围绕老人生活生命发展而开展多样化  
的方式首先,在老人生命教育方式上,黄富顺在综合分析了国外学者的观点上认为有六种途径:一是指老  
年个体以叙说或书写的方式回忆反思与体悟生命意义;二是在绘画或欣赏艺术作品中,探索内心感受;三是  
借由对身体的掌控,用肢体语言呈现言语无法表达的律动与舞蹈;四是戏剧的即兴创作;五是聆听欣赏舒缓  
柔和的音乐,进入内心的自我世界;六是冥想,放松身心超越自我上述方式隐喻着生命教育方法的集成  
性和多样性其次,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专业化,包括理论的专业化和管理人才的专业化最后,  
开启数字养教的新路径总之,鼓励全社会所有有能力的人投身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工作,助力老龄化  
社会发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罗银科]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1。  
ThomMooreꢀBretKloosꢀRachelRasmussenꢀꢑAReunionofIdeasꢅComplementaryInquiryandCollaborativeInterventionsofSpiritualityꢀ  
ReligionꢀandPsychologyꢀꢒ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29ꢀno5ꢁSeptember2001ꢂꢅ491  
李盛聪陈思诗李宜芯等城市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与路径探索》,《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3,94。  
李盛聪韩忆娟李宜芯社区教育游学课程的价值与重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3,83。  
黄富顺高龄心理学》,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12,427ꢆ429。  
144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刘帅奇吴应辉  
ꢃꢃ摘要:国际中文教育类型是指全球视野下较为稳定的中文教育形态,其分类体系的构建是对世界各类中文教  
育形态特质的归纳定位和系统化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教  
育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类别独立设置,对本学科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其类型体系不仅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  
还可为全球中文教育发展顶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全球中文教育形态的全面考察,本文拟从空间场域教  
育目的教育性质习得顺序语言地位技术应用教学法等视角构建其类型体系,纵向逐层细化分类,横向厘清平  
行与交叉融合等关系由于国际中文教育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其类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发展性,本文构  
建了以3个主干层次14种主干类型和若干种基本类型为框架的3+N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并对其内涵体系  
构建思路和视角进行了阐释,提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不能仅依据国外第二语言教育理论,或纯粹依靠理性思  
,而应从各国中文教育事实出发,以实际案例为支撑进行类型划分。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教育类型;理论体系构建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606  
收稿日期:2023-11-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  
(17ZDA3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帅奇,,吉林延边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生,E-mailꢅ862722868@qqcom;  
吴应辉(通讯作者),,云南宣威人,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  
研究院院长,教授,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文国际传播与管理,国际中文教育教师教学资源和教  
学法,E-mailꢅwuyinghui@blcueducn。  
引言  
019年召开的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首次使用了;  
2021,文  
2
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对该术语进行了定义;2022,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国  
际中文教育作为一个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于教育学门类之下这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已经作为新的学科名  
称由官方正式发布新的学科名称呼唤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作为,需要在新的学科名称之下构建其新概  
新范畴新表述国际中文教育类型是指全球视野下较为稳定的中文教育形态,其分类体系的构建是对世  
界各国各类中文教育形态特质的归纳定位和系统化对其进行研究,是对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  
尝试与探索,有助于深化对世界各国中文教育多元化特点的认识,可以丰富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为国际  
中文教育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在应用方面,本研究又可为全球中文教育的资源配置学科建设师资培养、  
教学资源研发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标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有助于摸清全  
球中文教育类型状况,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资源精准配置,以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从而促进世界各国  
中文教育的发展。  
202291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该文件04教育学下设0453国际中文教育”,可  
同时授予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在此之前,“0453汉语国际教育只列于专业学位目录,仅可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1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综述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研究问题的提出  
(
构建科学的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历来学者们对此问题  
有所涉及,但系统性不足早在20世纪90年代,郑定欧就明确提出,因世界各地对外汉语教学类型的复杂  
,亟须开展类型研究,并设计了对外汉语教学之类型研究简表,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类型研究的框架。  
但此框架并非类型本身的框架,也未对其进行深入阐释但该文对类型研究的重视以及对类型研究中学习  
者观念的重视,对后续研究产生了影响关于全球中文教育类型的探讨,前人有所涉及,但未曾进一步探讨其  
分类问题李宇明基于汉语与学习者的文化关系语言的习得顺序等维度,将汉语教学划分为作为第一语言  
的母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母语教学”、“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东亚型的第二语言教学”、“纯粹  
的第二语言教学五种类型他将前两种类型界定为汉语的纵向传承”,后三种类型界定为汉语的横向传  
这种传播传承的性质界定,为海外华文教育的类型探讨提供了理论支撑郭熙对国内外汉语教  
学类型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汉语教学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华文教学和中文教学三大分野,并主张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改称中文教学但他尚未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因而学界尚未形成基本公认  
的类型划分体系由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是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迭代升级而来,前人研究成果呈  
现出明显的代际烙印。  
()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对外汉语教学类型划分过细导致区分度不够  
崔永华从学习性质教学任务教学时长等视角将国内高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七  
种教学类型:以汉语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汉语教学对研究生的汉语教学计入学历的汉语进修教学汉语预备教  
非学历的汉语进修教学短期汉语教学和速成汉语教学李泉陈天琦以是否学历教育作为主要区分视  
,兼顾教学时长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对外汉语教学范畴内的教学类型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  
育两大类:前者包括预科教育中的汉语教学汉语言专业教育中的汉语教学国际生的汉语拓展课和国际生汉  
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汉语提高课;后者包括长期进修生汉语教学(长期生)、短期汉语教学(短期生)、汉语速成教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和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以上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国内对  
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形态,但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类型的划分过细,导致区分度不够,且未上升到类型的高度对  
海外中文教育的有关类型进行探讨。  
()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海外华文教育类型划分,重华文语言性质轻教育类型内涵  
海外华文教育类型是国际中文教育类型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针对海外华文教育类型划分,代表性观  
点主要从社会语言环境语言教学内容与目标等视角出发,将海外华文教育分为四种类型:“多元环境下的母  
———华族共同语———的第一语文(也是母语文)教育”,“多元环境下的母语———华族共同语———的第二语文  
(也是母语文)教育”,“多元环境下的母语———汉语方言———的第二语文(也是母语文)教育学龄阶段的汉  
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而且,分类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按国别划分类型,也不能只按一语或二语进行简  
单的二元分类也有学者引入继承语概念,汉语作为继承语的狭义华语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  
,以区别于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总之,学界在海外华文教育类型划分方面的关注重点在语言性  
,对教育类型的内涵关注不够。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讨论尚停留在概念层次  
当时使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包括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  
郑定欧对外汉语教学之类型研究》,胡明杨主编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9ꢆ42。  
李宇明海外华语教学漫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4,6ꢆ11。  
郭熙论汉语教学的三大分野》,《中国语文2015年第5,475ꢆ478。  
崔永华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2,49ꢆ55。  
李泉陈天琦论新时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学科化之路》,《语言文字应用2020年第2,79ꢆ88。  
郭熙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以新加坡为例》,《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3,84。  
郭熙对海外华文教学的多样性及其对策的新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3,1ꢆ6。  
曹贤文《“继承语理论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学再考察》,《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4,48ꢆ56。  
146  
刘帅奇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的学术成果较少,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均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包括三种类型,但  
表述有所差异:其一,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其二,认为国际中  
文教育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其三,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包括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  
教学国外的中文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后一种表述将前两种观点中海外的国际中文  
教学汉语国际教育表述为国外的中文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从学理上看更为清晰。  
综上所述,既有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体系的研究成果仅关注到了局部和概念,未能全面深入地反映  
全球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和交叉融合性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具有独特性,与一般教育学理  
论中讨论的教育类型不同,需基于世界各国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本文充分借鉴学界的前期  
相关成果,尝试构建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世界各国中文教育现实的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  
主要类型按学理和逻辑逐层划分,阐释其内涵,厘清其内部的相互关系,探讨理论问题,挖掘应用价值。  
以多元视角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是本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石之一它既是学科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  
本学科理论体系中其他分支理论构建的重要支撑基于对全球不同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把握,结合当前国际  
中文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亟待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为学科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提供理论基础,为  
国际中文教育不同类型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框架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不能仅靠国外第二语言教育理论,  
或纯粹依靠理性思辨,而应从世界各国中文教育事实出发,紧扣全球中文教育发展状况,以实际案例为支撑,基  
于国际中文教育事实进行类型划分,坚持理论自信,构建学术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和世  
界各国中文教育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应充分反映全球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面貌,并准确反映各种类  
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类型体系构建中应秉持整体系统观和多元视角观,整体系统分析法厘清构  
建思路,从不同视角全方位考察世界各国的中文教育形态,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并阐释新类型,才能全面系统  
地反映国际中文教育类型的整体面貌。  
()构建思路:分层与聚类兼顾,时空与场域并存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可从层次性质时间空间场域等维度搭建大的分类框架从时间维度,可以将  
国际中文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类型升级迭代的状况清晰梳理出来;从空间维度,可以将中国国内的中文教育类型  
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中文教育类型区分开来;通过场域的维度,可以将虚拟空间的中文教育从现实空间中抽  
象出来;通过区分主次的方法,可以将世界各国纷繁复杂的中文教育类型梳理出主干类型基本类型衍生类型  
等不同层次的类型。  
根据以上整体思路和逻辑关系,可以在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首先进行层次区分第一层次,现  
实空间中文教育虚拟空间中文教育两大类型由于近年来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发展迅速,本文将其作为一  
个独立的类型列出,特别将其与现实空间真实课堂的中文教育区分开来,以便客观反映当前全球中文教育发展  
的现状,希望能引起业界对此类中文教育的更多关注,努力使虚拟空间中文教育研究与相应教育实践同步,甚  
至使前者超越后者第二层次,将现实空间的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区分为中国国内的国内中文教育和中国  
之外的海外中文教育两种类型;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区分为网络中文教育广播电视中文教育两种  
类型第三层次,可根据中文教育的目标进行划分,如根据以提高中文交际能力的工具性功能为目标,还是以  
中华语言文化传承和华人身份认同构建为目标,又可将海外中文教育细分为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  
教育海外华文教育两种类型前者主要面向非华人学习者,后者主要面向华裔子弟在第三层次上,将  
广播中文教育电视中文教育”、“数字中文教育数智仿真中文教育进一步细分出来前三个层次为  
主干层次第四个层次,则是以上类型均可包含的中文教育的若干细分类型,课程中文教育”、“专业中文教  
”、“课程华文教育”、“专业华文教育第五个层次,是以上四层次各种类型交叉融合后的细分类型,如在  
郭熙林瑀欢明确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316,A03。  
王辉冯伟娟何为国际中文教育”》,《光明网学术频道》,2021315日发布,2023109日访问,httpsꢅꢄꢄwwwgmwcnꢄxueshuꢄ  
2
021-03ꢄ15ꢄcontent_34688036html。  
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103ꢆ110。  
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103ꢆ110。  
1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内中文教育类型之下的专业中文教育就可细分为: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  
本科教育;硕士博士层次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设置的各二级  
学科的学术型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在海外还包括一些与中文紧密相关的专业,如商务中文旅游中文中文  
翻译中国学中国语言文化等专业的学历教育非学历中文教育则以课程中文教育(学分课和非学分课)、中  
文培训等为代表。  
()考察视角:内外兼顾,立体透视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然而从不同视角出发,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前述学界虽未提出能涵  
盖全球中文教育类型划分的框架体系,但提出了一些类型考察视角,主要有习得顺序视角,如一语二语;学习  
者身份视角,如华文教育外语教育;中外视角,如对外汉语教学海外汉语教学;教育性质视角,如学历教育与  
非学历培训;语言功能视角,如通用汉语教学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等每一种分类视角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  
文教育现实的反映由于国际中文教育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其类型具  
有动态发展性,故试图一次性穷尽其类型划分既不符合辩证法,也不现实因此,为了科学认识动态发展中的  
全球中文教育类型,本文在充分吸收已有国际中文教育分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问题本位研究法①  
为方法论指导,从全球中文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出发,尝试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分类的视角很  
,但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应努力做到内外兼顾,立体透视,全方位考察,力求系统全面所谓内外兼  
,是指我们在构建类型体系时,既要兼顾国内和国外,又要兼顾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各种类型据此,我们  
列出以下八个分类考察视角。  
一是空间视角根据中文教育活动所处空间,可按中国国内和海外两大相对应的地理空间进行分类,将国  
际中文教育划分为中国国内的国内中文教育和中国以外的海外中文教育两大类。  
二是场域视角根据中文教育课堂所处的场域,可以在传统真实空间的课堂中文教育之外,增加一类已存  
在但尚未被学界明确作为一种类型的虚拟空间中文教育”。自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国际中文教育进行了  
一次从实体课堂向虚拟空间的大迁移”。事实上,当前的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已不再仅仅是现实空间中文教育  
的补充,相反,其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主流因此,将其作为新的类型予以确立十分必要。  
三是语言地位视角根据中文在一个国家的语言地位,可将国际中文教育划分为中文作为官方语言教  
通用语教育民族语教育中文作为外语教育”。在部分国家,由于中文语言地位的重叠,中文教育的类  
型也可能发生重叠,如在新加坡,华语是四种官方语言之一,同时也是华人的民族语言,因此新加坡的华语教育  
同时具有官方语言教育和民族语言教育的二重性;在马来西亚,华语是本国华人的民族语,但对于该国来说,中  
文又是一门外国语,因此马来西亚的中文教育也同时具有外语教育和民族语教育的二重性。  
四是习得顺序视角根据学生习得中文的顺序,可以把中文教育划分为中文作为第一语言教育”、“中文  
作为第二语言教育众所周知,二语习得中的××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教育既可以指真正的第二语言教  
,又可以泛指第一语言习得之后的各种语言教育,第二语言之后并未严格区分顺序然而,不同的习得顺  
序确实会对一种语言的习得效果效率等产生影响也可以在国际中文教育作为第二语言教育之后,进一步划  
分出中文作为第三第四……语言教育”。因为在中文习得实践中,确有一部分学习者是在习得其他几种语言  
后才学习中文的,且在学习中文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前几种语言的习得经验和认知感悟的影响。  
五是教学目的视角根据中文教育是主要培养中文交际能力的工具性目的还是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和华人  
身份认同等教育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海外华文教育”。而后者又可  
根据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的程度和学习者对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进一步细分为课程华文教育全科  
华文教育根据主要培养通用中文能力还是专门用途中文能力,不论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育还是海外  
华文教育均可分出普通中文教育专门用途中文教育”。此外,“专门用途中文教育还可细分为商务中  
文教育”、“医学中文教育”、“法律中文教育”、“旅游中文教育等多种类型。  
六是教育性质视角根据中文教育是否获得学历,可划分为非学历中文教育学历中文教育类型。  
学历中文教育存在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非学历中文教育则既存在于国民教  
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103ꢆ110。  
148  
刘帅奇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育体系之外的非学历中文培训机构,也存在于国民教育体系之内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  
七是技术应用视角根据教育技术手段予以细分,可分为以广播电视节目形式进行的广播电视中文教  
和以中文学习网站与中文教育app为主的网络中文教育”。若再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应用细化,又可分为  
数字中文教育”、“数智仿真中文教育。  
八是教学法视角从教学法的视角可以将国际中文教育细分出若干类型,中文沉浸式双语教育”、“体  
演文化中文教育”、“密集强化操练中文教育。  
其实,除以上所列八个主要视角之外,还可以从中文教育开展时间学习者身份中外之别所属阶段教育  
内容教育形式等多种视角进行分类总之,视角不同,分类各异。  
构建主干类型与基本类型融合动态开放的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  
()构建以主干类型和基本类型为节点的动态开放类型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的主干类型,是指具有其他中文教育类型的共性特点最多,且具有较强衍生功能的节点性中  
文教育类型所谓节点性”,是指某种中文教育类型具有衍生其他多种中文教育类型节点的功能;“衍生功  
”,是指某种中文教育类型可衍生出其他多种中文教育类型的功能。“基本类型是指由主干中文教育类型衍  
生而出的全球中文教育中常见的中文教育类型,该类型也具有节点性功能,也可以衍生出若干不断细化交  
叉融合的新的中文教育类型由于国际中文教育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因此其类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  
发展性根据世界各国中文教育类型现状,本文将国际中文教育的主干类型和基本类型体系构建如表1。  
1ꢃ国际中文教育主干类型和基本类型体系简表  
类别  
第一  
类型名称  
现实空间中文教育  
虚拟空间中文教育  
层次  
第二  
层次  
主干  
类型  
国内中文教育  
海外中文教育  
网络中文教育  
广播电视中文教育  
国内中文  
作为二语  
海外中文  
作为二语  
第三  
层次  
国内华文  
教育  
海外华文  
教育  
数字中文  
教育  
数智仿真  
中文教育  
广播中文  
教育  
电视中文  
教育  
(外语)教育  
(外语)教育  
课程中文  
教育  
课程中文  
教育  
课程华文  
教育  
高等  
教育  
专业华文  
教育  
专业中文  
教育  
专业中文  
教育  
专业华文  
教育  
基本  
类型  
课程中文  
教育  
课程中文  
教育  
课程华文  
教育  
存在各种类型的中文教育  
基础  
教育  
全科华文  
教育  
全科海外  
华文中国  
教育学校  
类母语文  
中文教育  
中文双语  
教育  
()厘清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之间的复杂关系  
ꢃꢃ  
鉴于以上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层次加若干细分类型,本文将此类型体系简称为3+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最上位三个层次的十四种类型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主干类型,即第一层次的现实空  
N
间中文教育虚拟空间中文教育;第二层次的国内中文教育海外中文教育广播电视中文教育和网络中文教  
;第三层次的国内中文作为二语(外语)教育国内华文教育海外中文作为二语(外语)教育海外华文教育、  
广播中文教育电视中文教育数字中文教育数智仿真中文教育以上述三个层次的主干类型为基础,可以衍  
生出众多下位的中文教育基本类型,如中国国内的课程中文教育专业中文教育类母语文中文教育等;国外的  
中文双语教育课程华文教育专业华文教育全科华文教育海外中国学校等。  
中文教育类型之间关系复杂,但主要存在上下位平行关系和交叉融合三类关系例如,现实空间中文教  
14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育与国内中文教育海外中文教育,海外中文教育与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海外华文教育,虚拟空  
间中文教育与网络中文教育广播电视中文教育,它们都是上下位关系,而每组中处于下位的两种类型为平行  
关系又如,课程中文教育专业中文教育中文培训等类型可同时存在于多种中文教育类型之下,因此相互间  
又存在交叉融合关系其实,课程中文教育专业中文教育均可继续往下细分出多种类型,如通用中文课程专  
门用途中文课程(医学中文高铁中文农业中文矿业中文等)、专门用途中文专业(商务中文专业旅游中文专  
中文翻译专业等);海外华文教育也可分为课程华文教育专业华文教育非学历华文培训等;虚拟空间中文  
教育则可包括各种层次上中文教育在虚拟空间的各种类型。  
总之,中文教育类型丰富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交叉融合,不容易穷尽其分类,但可以把主干类型和基本类  
型列出,供学界后续研究参考这一类型体系中列出的类型仅为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深化细化类  
型划分。  
()清晰界定各主干国际中文教育类型的丰富内涵  
国际中文教育首先可从整体上统分为现实空间中文教育和虚拟空间中文教育两大类型现实空间中文教  
育包括国内中文教育和海外中文教育;国内中文教育包括国内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国内华文教育;  
海外中文教育包括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海外华文教育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则包括广播电视中  
文教育和网络中文教育。  
1
.现实空间国际中文教育的两大类型  
1)国内中文教育  
国内中文教育是指教学行为发生在中国国内(目的语环境)的中文教育,主要包括国内中文作为第二语  
(
(外语)教育”、“国内华文教育两种类型相对于海外中文教育”,“国内中文教育以中文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文母语教师和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为特色。  
国内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是指教学行为发生在中国国内(目的语环境),由中国教师面向外国  
学习者开展的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育,主要存在于高校,但许多幼儿园中小学国际学校也有面向外国青少年  
儿童的国内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  
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内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包含非学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育中文及相  
关专业学历教育”。面向来华留学生进行的非学历培训性质的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前者,旨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  
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其从事中文相关行业工作或在中国接受学历教育打好中文基础目前中国国内高校的  
国际教育学院(含其他类似名称的学院,如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等)的非学历中文培训均属此  
该类型在国内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中占比较高高校中文及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主要面向  
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等专业的学历教育典型代表为国内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本科)、  
汉语言(本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国际中文教育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等来华留学生学  
历教育等该类型重点培养来华留学的高层次中文人才,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和攻读学位为主  
要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内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主要有两类一类可称为类母语文中文教育”,指  
在中国国内部分中小学开展的外籍青少年儿童直接进入普通中小学,像中国孩子一样接受中国母语文及其他  
科目的教育通过接受此类教育,学习者既可学好中文,又可通过中文学习其他各科的知识;另一类是课程中  
文教育,即外籍青少年在双语/国际幼儿园国际中小学普通中小学国际部,以国际文凭组织课程(IB)大学  
先修课程(AP)英国高中课程(A-level)等国际化课程方式接受的中文课程教育。  
国内华文教育是中国国内高校面向华侨华人子弟开展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骨干院校主要有  
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云南华文学院等院校国内高校华文教育不仅为华侨华人提供  
IB课程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Organization),是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其课程成绩被全  
球许多学校承认。  
AP全称AdvancedPlacement,中文名称为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其成绩被美国高校承认。  
A-Level(GeneralCertificateofEducationAdvancedLevel),英国高中课程,是英国全民课程体系,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考试高级水平课程,  
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其成绩证书被英文授课高校普遍承认。  
150  
刘帅奇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中国语言文化教育,还提供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学历层次的学历教育基础教育阶段仅见于个别学校面向  
华侨华人子弟开办的华文班,开展的全科华文教育”。例如深圳耀华实验学校所开设的耀华奖学金华文班”  
就属于此类,该项目选拔海外优秀华裔青少年来华免费就读高中。  
(
2)海外中文教育  
海外中文教育是与国内中文教育相对的概念,是指世界各国的中文教育,主要包括海外中文作为第  
二语言(外语)教育海外华文教育两种类型。  
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是面向中文非母语的外国学习者的中文教育,属于第二语言教育性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中文教育主体部分均属此类相较于十分注重中华文化传承  
教育的海外华文教育,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更注重中文的工具性功能,既可有效推动中文在地理空间  
的横向传播,也能有效推动族际之间的跨文化横向传播而华文教育则主要关注华人族群内部纵向的语言文  
化传承。  
在高等教育阶段,“海外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育可分为课程中文教育专业中文教育两类。  
前者主要指海外高校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课程教育,包括中文选修课和必修课后者是指中文及相关  
专业的系统化专业教育,如中文中国语中文教育中文翻译中国文学汉学中国研究商务中文旅游中文  
等冠以不同名称的专业这些专业中文教育往往可以授予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世界各国高校中的中文  
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各具特色,差异很大比如:中东欧多数国家高校中文专业早期受汉学影响较深;南亚地区  
中文教育基础薄弱,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孔子学院成为该地区中文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东南亚高校  
在各自国家中文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高端中文人才培养并向基础教育延伸辐射的重要作用;发展较好的代表  
性国家,如马来西亚,其中文教育以母语教育的形式建构了包含全部学位层次的完整华文教育体  
,同时作为二语教学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分别发展出完整的师资和教材体系,私立高校中的中文教育学历  
层次完整。“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是中文教育本土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提升中文国际地  
位和影响力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中文纳入各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主要形式是在中小学开设中文必修课或  
选修课,这是基础教育阶段最为普遍的中文教育类型如在西班牙17个自治区内,超过200所中小学开设了  
中文必修或选修课程,多区制定并出版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文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并将公立学校中文必修  
课程的学分和成绩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核指标部分国家和地区中文双语教育发展迅速,中文既是目的语也  
是教授其他科目的媒介语如美国犹他州加州明尼苏达州俄勒冈州等州的中文沉浸式双语教育旨在帮助  
学生习得添加性语言”,培养双语双文化能力美国很多州的教育实践证明,中文沉浸式双语教育效果非  
常突出,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中文教育类型,其典型代表为美国犹他州的中文沉浸式双语教育项目该  
类型摆脱了只教授语言的单一功能,将中文作为教学媒介语嵌入到不同科目的教育之中,通过使用中文教授某  
个特定科目,使学生既学会了各科目的学科知识内容,又通过内容学习掌握了中文。  
海外华文教育是指世界各国主要面向华侨华人子弟的中文和中华文化教育,一般由华侨华人组织机构  
或个人主办,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课外培训或补习周末学校等多种办学形式华文教育与中文作为第二  
语言(外语)教育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前者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华裔子弟,后者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非华裔;前  
者属于母语或族群语言教育,后者属于外语或第二语言教育;前者具有华人身份认同教育功能,中文教育与中  
华文化教育并重,后者聚焦中文的交际功能,主要关注中文的语言教育,中华文化教育处于从属地位华文教  
高伟吴应辉中东欧高校中文教育发展比较及推进策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2,43ꢆ49。  
刘丹丹南亚中文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年第2,50ꢆ56。  
吴应辉王睿昕东南亚高校中文及相关专业发展状况比较》,《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52ꢆ60。  
王睿昕吴应辉中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内外发展现状及特征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134ꢆ143  
。  
李宝贵吴晓文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价值演进与表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年第4,2  
。  
陈晨李乾超杨湫涵西班牙中文教育发展现状与前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16ꢆ23。  
吴应辉刘丹丹美国中小学汉语沉浸式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6,113ꢆ118。  
15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育多属于母语文教育,然而也有特殊情况,如部分华裔子弟的第一语言是所在国家的通用语言而非华语,因此  
对其进行的华文教育亦属第二语言教育在这一特殊情况下便会出现华语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情况,如  
新加坡就存在此类中文教育海外华文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学前教育到高中)和非学历培训机  
,高等教育阶段的特点不明显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中的华文教育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但可大致归为课程华  
文教育”、“全科华文教育”、“专业华文教育”、“海外中国学校四类。  
课程华文教育仅将华文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不同国家往往使用中文”、  
华文”、“华语等不同名称。“课程华文教育普遍开设在具有较大华人社区的世界各国华文教育体系中,也  
常常以族群语言课程的形式开设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学校周末补习华校早晚补习华校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机  
比如,新加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中小学以族群语言的形式开设华语华文课程,马来西亚在国民型  
中学开设华文课程,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在周末中文学校开设补习性质的中文课程。“课程华文教育也普  
遍存在于部分国家主要招收华人的高校,如马来西亚的拉曼大学拉曼大学学院,泰国的华侨崇圣大学,以及新  
加坡的多数高校。  
全科华文教育是指用华文教授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绝大多数课程(一般所在国的国语等少数课程使用  
所在国官方语言或通用语教授),教材也用华文编写而成此类华文教育大部分存在于主要招收华裔学生的中  
小学,对维持华人青少年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在东南亚部分国家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以  
马来西亚的独立中学和华文小学最为典型。  
专业华文教育主要存在于海外华文授课的高校或专业该类型包括海外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的高校及  
专业,但除历史上新加坡的南洋大学作为一所全部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高校外,其余高校均主要以英语  
或当地语言授课目前,只有少数专业使用中文授课,如马来西亚的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韩江传媒  
大学学院,以及泰国的华侨崇圣大学等华人高校均有少数专业(如中文专业中医专业等)主要以华文授课。  
海外中国学校是指按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要求评价方式  
等中国办学规范开展的一种中文教育类型,是主要为驻外中国外交人员中资企业员工及其他长期定居国外的  
华侨华人子女接受与中国国内接轨的基础教育而建立的一类新型学校海外中国学校是中国国内基础教育的  
海外延伸,其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要求等各方面都力求与中国国内的基础教育保持一致,以便海外华侨华  
人子弟在当地接受中国式的基础教育,回国后方便与国内基础教育对接,为参加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做好准  
这是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中国教育部曾在官网发布信息,称将按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海外中国国  
际学校试点工作2020年在阿联酋迪拜成立的迪拜中国学校”(ChineseSchoolDubai)2022年成立的  
柬埔寨中国学校”(CambodiaChinaInternationalSchool)均属此类。  
.虚拟空间中文教育  
科技是影响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虚拟空间中文教育是新兴科技应用于国际中文教  
2
育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教育类型虚拟空间是与现实空间相对的概念,也可称为网络空间虚拟空间中文教育  
是指基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ChatGPT等新兴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电波等开展的中文教育,可大致分为网  
络中文教育广播电视中文教育两种类型。  
虚拟空间中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跨时空性”。“虚拟空间中文教育的课堂并不在现实场域  
而在网络空间,教学活动不受时空制约二是跨阶段性”。“虚拟空间中文教育提供多元化课程,可供不同学  
习阶段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兴趣的中文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三是仿真性”。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美国使用中文”,马来西亚使用华文”,有的国家则是既使用华文又使用华语”,如菲律宾和新加坡为行文方便,本文不再区分华文”  
华语”,统称为华文”。  
南洋大学1955315日成立于新加坡,根据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意见,1980630日正式关闭,198071,与新加坡大学  
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授课语言改为英语南洋大学存在25,曾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所全部使用华语授课的海外华文大学南洋大  
学校址由后来成立的南洋理工学院使用,该院后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429(教育类393)提案答复的函》(20191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2023320日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jyb_xxgkꢄxxgk_jytaꢄjyta_gjsꢄ201912ꢄt20191206_411148html。  
王春辉新科技革命与中文国际传播(代主持人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年第3,1。  
152  
刘帅奇吴应辉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和应用,在虚拟空间开展的中文教育能够取得类似现实空间的教学场景效果,甚至可以超越线下教育的种种局  
,达到超预期的教育效果四是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中文教育领域的开发应用,  
虚拟空间的中文教师中文助教有可能被智能化的数字人替代;中文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困难和问题也可通  
过技术获得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匹配针对性的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跨文化理解等相应练习  
和智能化中文水平测评体系,从而大大降低学习时间和经济成本,极大地提高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学习效率如  
北京语言大学开发的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2.0”,基本实现了教与学全过程的智慧化,实现从课前高质高  
效地制作课件和教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了解学情,到课中的讲练评一体化开启互动式教学,再到课后为学  
生精准推送相关练习实现个性化教学,最后课终实现智能评测考学融合又如,“全球中文学习平台针对海  
外中文学习人群及不同学习场景,利用先进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集成海量中文内容学习资源建设的国  
际中文智慧教育云平台”,可为每位学习者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进行实时反馈指导,通过辅  
助教师教学,帮助全球中文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和中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1)网络中文教育  
网络中文教育主要包括数字中文教育数智仿真中文教育”。前者包括通过中文学习网站,以及移  
动端的中文学习应用软件(App)开展的中文教育,是后者的基础数智仿真中文教育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集  
数字化智能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元宇宙等理念和技术于一身,通过网络为学生带来智能化近  
乎真实语言环境的教学体验,是未来前景十分广阔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向数智仿真中文教育在口语教学  
(人机对话/语音识别与合成)、书写教学(手写/文字识别)、学业评测(深度学习/自适应系统)、智能化匹配学习  
资源等许多方面服务中文教育有学者在VR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方面,探讨了直播慕课教材中文仿真实验  
等多个应用场景的中文教育问题近年来,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已不仅作为现实空间中文教育的补充,更是逐  
渐成为中文教育的重要类型,对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跨越式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理应将其作为国际  
中文教育的重要类型予以正式确立。  
(2)广播电视中文教育  
广播电视中文教育包括广播中文教育电视中文教育两类,以电视广播为载体开展中文教育尽  
管现在许多广播电视节目也已实现数字化网络传播,但其传播形式还是广播节目或电视节目的形式,故仍使  
广播电视中文教育的名称此外,由于全球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国家的某些偏远地区网络尚未达到全面覆盖,因此对广播电视中文教育仍存在一定需求广播中文教育方  
,爱尔兰设有一档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爱交流的广播节目HelloChina,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专门制作播出  
了中文教学节目汉语900》。在电视中文教育方面,日本NHK电视台播出了知名中文教学节目和佐野日  
向子一起学习中文》,阿根廷电视台推出了拉美地区第一档融合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的西班牙语电视节目跟  
我学中文ChinoBasico》,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中文国际频道开设了快乐汉语栏目等。  
结语  
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中,应重视其类型划分在全球中文教育发展中的应用一是可为有关部门顶  
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类型划分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全球中文教育的现实发展格局和不同中文教育类型的  
独特内涵与发展规律,区分各种类型中文教育之间的异同,促进中文教育资源精准配置,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  
业更好地发展二是可为国内外中文师资培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培养面向世界各国的中文教育师资,必须  
精准对接各国中文教育的类型分布状况,努力做到分类培养,提高师资的供需匹配度三是教学资源的研发也  
必须植根于不同的中文教育类型,才能做到精准服务世界各国不同中文教育类型对教学资源的差异化需求。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划分,本文提出的类型体系仅为一家之言,不排斥从其他视角开展的分  
。  
[责任编辑:]  
郭晶吴应辉谷陵等国际中文教育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展望》,《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4,86ꢆ96。  
宋飞张明瑶在线虚拟现实技术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21年第1,91ꢆ100。  
153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  
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  
———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漫  
ꢃꢃ摘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影响双万计划能否达到提升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  
和质量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遴  
选标准笼统,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赛道建设与突出示范领跑两条建设原则存在矛盾;评审机制存在不足优  
化遴选机制可有三条路径:一是明确关键指标,建立各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二是分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  
;三是将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行会议评审为提高建设成效评估的科学性,建议延  
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周期,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为评估重点的双核心建设成效评估体系。  
关键词:“双万计划”;遴选机制;建设成效评估;汉语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607  
收稿日期:2023-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  
(17ZDA3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龚漫,,安徽舒城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ꢅgong_man@163com。  
引言  
019,()。  
2
双万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在20192021,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  
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一是由于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过于关注科研产出,对本科教  
育重视不够;二是双一流建设带来的身份固化与等级化的问题导致很多未入选的高校陷入发展焦虑。  
因此,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普通高校来说是一个突破口,其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作为双万计划的关键  
问题,备受各校各专业关注。  
作为政府主导实施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是新生事物,既往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在遴选方面,多位  
学者都发现双万计划面临政策目标与建设标准模糊不清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大等问题;建设成效评  
估方面,有学者提出了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和专业成效式评价,针对后者还设计了涵盖贡献度达成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2019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1025日  
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srcsiteꢄA08ꢄs7056ꢄ201904ꢄt20190409_377216htmlꢕeqid=93ec78fa000db403000000066454eae3。  
囿于篇幅,本文只讨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不纳入讨论,为行文方便,统称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123。  
周君佐咸春龙《“双万计划执行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基于米特霍恩模型的分析框架》,《高教探索2021年第11,31;王  
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127。  
高正艳王战军杨旭婷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内涵与特征》,《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年第2,21ꢆ24。  
154  
龚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保障度开放度满意度在内的成效式评价框架,并阐释了各评价维度的内涵和评价要素以往的研究  
多从双万计划政策视角进行分析,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过程和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关注不足。  
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收集了23所高校该专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以  
下简称采集表”),以了解各高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同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访谈对象是13位汉语  
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访谈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内容主要聚焦一流本科专业  
的报送条件获批后的建设情况专业认证等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遴选和建设中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方式  
()建设原则和遴选理念  
双万计划通知里明确规定了建设原则共有五条: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突出示范领跑,赛  
建设,“两步走实施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9ꢆ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院校(以下简称建设点院校)共有38(20194,202011,202123)。招收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331所高校分布在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38所建设点院校分布在其中的19个省级  
行政区,约占66%,分布地域较广,但西部地区建设点院校较少在获批建设点院校中,省属院校有29,  
部属院校有8,除了公立院校以外,还有1所民办院校获批建设点院校类型多样,语言类师范类理工  
综合性高校都有,既有一流大学也有普通院校,且地方院校遴选为建设点的数量较多这些都充分体现  
双万计划的建设原则,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  
色发展;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38所高校分两步走”,  
先确定为一流专业建设点,三年后通过专业认证再确定为一流专业。  
从以上五条建设原则可以看出,其遴选理念打破了原先以大学和学科为主只遴选部分高校的做法不  
管是以前的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还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的都是少数高校优势学  
,且大部分双一流高校本身就是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双万计划的建设主体是各类高  
,并突出特色发展重在建设的思路。  
()申报流程及评审机制  
1ꢃ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及评审流程  
双万计划报送办法中规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送,教育部直属高校直  
接报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教育部;地方高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教育  
各地各高校报送专业点数(比例)分年度下达”。这一规定与其建设原则第四条赛道建设’,中央部  
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分列是一致的此外,“双万计划建设方式明确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  
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  
,,10综上,可以归纳出其申报和评审流程大致如图1  
所示不管是中央赛道还是地方赛道,要想成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一关都是要冲出学校,而每年各高  
校报送的专业点数都是分年度下达,指标较为有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申报工作一般是由各高校教务处负  
李明磊王战军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应转向成效式评价》,《江苏高教2020年第9,20。  
数据来源于自建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院校数据库。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2019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1225日  
访问,httpꢅꢄꢄwwwmoegovcnꢄsrcsiteꢄA08ꢄs7056ꢄ201904ꢄt20190409_377216htmlꢕeqid=93ec78fa000db403000000066454eae3。  
15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责统筹,也就是说,是否有机会走出学校进行下一轮评审,大部分决定权在学校自身。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中存在的问题  
()遴选标准笼统,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  
遴选标准主要规定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学校应具备的条件,二是专业所具备的条件其中报送专业需  
具备的条件有五条: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由于双  
万计划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在其通知中报送条件不宜太具体也可以理解,但在申报环节,各高校需要填  
采集表”。“采集表是这些条件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后决定是否能成为建设点最关键的材料。“采集表”  
目录中共有四项填报内容:所在高校基本情况,报送专业情况,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报送专业情况9个考察点,但可量化的指标只有2:3年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3年本专业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其余均是较为主观的文字表  
述且无支撑材料佐证报送专业的五个条件不能说不重要,但由于标准模糊条件的可比性差,在实践中操  
作起来更多只能靠主观评价,因为缺乏科学的本科专业评价标准,无法有效识别哪个专业是一流本科专业  
:,,观  
描述多,不清楚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赛道建设与突出示范领跑两条建设原则存在矛盾  
双万计划建设原则第三条:“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  
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第五条:“赛道建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这两条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矛盾。  
2019年为例,报送办法中明确指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属合建高校2019年度报送的专业点数不  
超过本校本科专业布点数的25%,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2019年度报送专业点数量不超过本地所属地方高  
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15%”。假设中央赛道A学校有67个本科专业,那么可以报送不超过16个专业;地  
方赛道B学校有67个本科专业,则只能报送不超过10个专业这条办法虽然看似是中央赛道报送专业更  
,地方赛道更少,但由于向地方高校倾斜的原则,地方赛道可以分得的一流建设点数多于中央赛道于是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地方赛道虽然报上去的专业更少,但获批的概率更大;而中央赛道虽报上去专业更多,但  
获批的概率反而相对较少假设在评审过程中,中央赛道遴选出的院校专业建设好,而地方赛道遴选出的院  
校专业建设一般,但中央赛道指标不够,地方赛道却指标充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赛道的院校可能会落选,  
地方院校则会突出重围但是,这样遴选出的院校可能并不能突出示范领跑作用,也不利于专业建设质量  
提升从笔者收集到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获批为建设点院校的采集表中可以发现,其专业建设水平参  
差不齐22所建设点院校的培养方案研究比较后发现,部分建设点院校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如有些高校  
文学文化类课程学时过多,占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比例在60%左右,而语言学类汉语国际教育类课程学时较  
,不能很好地突出专业性此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也存在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似的问题,即  
,部分建设点院校的个性化培养元素不突出,培养目标的  
基本表述与硕士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评审机制存在不足  
从上文申报流程和评审机制可看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的评审机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  
不管是否分赛道建设,第一关都是要冲出自己学校各学校性质不同,优势学科不同,但指标名额有限。  
为了保障更大入选概率,各高校都会优先选择自己优势学科下属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中国语言  
文学学科之下的五个专业之一,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一般高校都会首推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点,能从2019  
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127。  
李东伟吴应辉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与优化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0,62。  
156  
龚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数据中得到证实:346个专业入选,汉语言文学排在第二,共有92汉  
语国际教育专业能够第一批入选建设点的高校,或是像北京语言大学这样有着较深的语言教学的历史积淀,  
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或是像云南师范大学这样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  
模式,与东南亚各国距离较近,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且学校十分重视事实上,2019年第一批申报时,大部  
分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本没有机会,等到第二批或第三批时才得以申报而有的高校由于学校不重  
,即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不错也没有机会走出学校笔者对多所建设点院校和非建设点院校汉语国  
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  
是否能成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第二关,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  
名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是由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  
从其委员名单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委员都不是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专家,难免会因不太了解该专业而把  
握不好遴选的标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本硕博学科归属不同本科所属院系不同等情况,都会导致在专业建  
设中可获得的资源差异巨大此外,每年的遴选都由同一委员会的成员担任,也难以保证公平公正。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优化路径  
()明确关键指标,建立各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申报条件可以比较笼统,但是各专业应明确关键指标,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建立本专业  
建设点的遴选标准本文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出发,详细阐明本专业的关键指标,以供参考。  
1
.专业定位明确  
除了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同时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外,遴选标准还应再增加一条:专业定位的实现程度,即定位与后续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匹配程度专业  
定位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方向,正如建设点C高校的专业负责人所说:“专业发展定位一定要明确,如果定位  
不明确,后续所有的环节,包括课程师资配备等都找不到一个标准去衡量。”如建设点A学校的定位,面  
向海外尤其是东南亚汉语教育的需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和一门东南亚语言……胜任国际中文教育  
工作的应用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才”。得益于这样的专业定位,该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国内课程和国外课程,  
在国内完成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并提供五种不同的澜湄语(泰语老挝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作为  
专业选修课,学生必须选择一门语种学习此外,还包括在大三去东南亚国家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实  
践时完成国外课程,包含语言教学法高级泰语/老挝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泰国/老挝/越南/柬埔  
/缅甸俗语与歌谣,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缅甸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等课程。  
2
.专业管理规范  
专业管理规范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其科学与否以及特色  
,各院校需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以下简称国标)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方案的集中体  
,但目前具有明确培养模式的高校不多建设点A院校和建设点B院校是定向和非定向培养模式的两  
种代表前者面向东南亚培养中文师资,采用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后者采取非定向培养模式,将人才  
培养目标细化为卓越汉语教师”、“优秀对外交流使者或管理者潜心向学青年学子三类,并施行与其培  
养目标高度契合的2+2(+2/3)”分类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借鉴此外,由于专业的  
外向型特点,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实习实践,特别是高质量的与本专业高度相关的实习实践但实际上,我们  
目前的培训或培养仍然是传授接受式的批量生产,实践环节安排较少,实习并未受到重视海外实习  
实践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它能确保学生在本科阶段走入真实的海外课堂,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但访谈  
尚志海陈楚滢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特征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1,138。  
吴应辉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及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1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85ꢆ89。  
李东伟吴应辉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与优化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0,62ꢆ63。  
黄启庆刘薇国际汉语教师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年第2,14。  
1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涉及的13所高校中只有5所建有海外实习实践基地,且其中只有2ꢆ3所高校的部分学生能真正走出去。  
3
.改革成效突出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最关键的是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必须以一流的课程为支  
通过采集表可知,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有极少部分建设点院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部分建  
设点院校有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基本为学科基础课,如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新闻采访学  
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各建设点院校可以尝试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实现遴选后相对优质的课程  
资源共建共享,从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本科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4
.师资力量雄厚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师资力量雄厚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师德高尚是必备条件,要向好  
,;其次,根据国标要求,需要有一支结构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  
是指学科结构,我们要厘清建设一流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到底需要什么专业什么学科的师资梯队则  
是指教师年龄结构要合理,老中青相结合考虑到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是否是双师双能型教师也是一流师  
资的重要指标,比如是否从事过国际中文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一线企业从事教学等工作经  
历等此外,我们主要是面向国外培养师资,故拥有一定比例的出国或在国外求学经历的师资也十分必要。  
5
.培养质量一流  
一流专业最终反映在人才培养的出口上,因此对口就业升学率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长期以来,汉  
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都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尤其是本科生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而判断一所高  
校专业建设是否有成效,培养质量是否过硬,就业升学是最重要的体现。“采集表中近三年就业升学主要有  
四个指标:境内升学境外升学就业自主创业单看数据,各建设点院校因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的差  
,对就业升学各有侧重,看不出不同院校间的差距因此应再增加两个指标用于辅助观测:对口升学率和  
对口就业率对口升学率指境内升学中考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人数,境外升学中考取语言学或教育学相  
关专业的人数;对口就业率则是指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相关工作的人数,比如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外籍人  
员子女学校任教,在文化传播单位和涉外单位就业等。  
()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优  
双万计划中分赛道建设有其内在逻辑,体现了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治理的整体思路从一流大学建  
设到一流学科建设,再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际上就为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高校实现错位发展提供了更  
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大多数双一流高校属于部属院校,多是原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双  
万计划明确规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分赛  
建设会与突出示范领跑产生矛盾,因此建议将分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优统一标准择优不仅可  
以保证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建设点院校的专业建设质量,更好地突出  
示范领跑的功能。  
一流专业建设点总体上应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因此需首先考察其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和实力,其次考  
量高校横向间的水平比拼冲出学校后,可以先不分赛道,采用一套标准统一评审,根据专业实力初步排  
,再依据不同赛道指标择优确定建设点名单假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地方赛道有10个指标,中央赛道有  
个指标  
,同等标准下优先考虑地方赛道,地方赛道各省市的指标也可以统筹安排这样可以保证遴选出的  
6
地方高校专业实力相当如果地方赛道的专业建设很一般,恰巧中央赛道某高校该专业发展得特别好但没  
有指标,则可以灵活处理,将地方赛道指标收回重新分配反之亦然。  
()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行会议评审  
许宏《<国标>框架下俄语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思考》,《中国俄语教学2020年第3,18。  
王新清好老师大先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9,31。  
叶明慧张茜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探索性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年第5,75。  
梅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何去何从》,《江苏高教2021年第8,67。  
李明磊王战军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应转向成效式评价》,《江苏高教2020年第9,20。  
158  
龚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想要遴选出真正具备一流实力的专业,需优化评审机制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更加客观公正进行遴选,建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从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  
会议评审通讯评审即盲审”,一般是通过网上评审,根据学科代码自动随机匹配,直接发送评审材料给  
若干评审专家专家审核评审材料后提出评价意见,然后综合各位专家意见,形成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  
匿名通讯评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人情等外在因素对遴选的干扰,有利于保障遴选的客观评价随着学  
科交叉与融合越来越广泛,“大同行在一些专业问题上很难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作出精准评价;小同行”  
常常共享所谓的共同范式,有助于消除评议的分歧,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比如,汉语国际教育专  
业的本科设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下,但硕士和博士现在都归属于教育学曾有学者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应  
独立为一个特色交叉学科,诸如此类的复杂情况只有真正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才更为了解。  
因此小同行评议十分重要,它能确保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更加科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成效评估思考  
()适当延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周期,提高建设成效评估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需三年完成,不论是从一年级开始建  
设到三年级结束,还是从二年级开始到四年级结束,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周期,无法全面反映出建设  
成效此前地方政府已试点开展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开展2017年市属高  
校一流专业遴选建设的通知》,“2017年起,面向市属高校,分批遴选50个左右一流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每  
个专业建设周期为5从人才培养周期和地方政府试点进行一流专业建设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国家  
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时间过短,规模过大,最终只能是政府以自身的权威有计划地为部分高校的部分本  
科专业进行贴牌。  
按照双万计划通知,2019年第一批遴选为建设点的高校应该在2022年进行专业认证,以确定是否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根据访谈得知,到目前为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9年遴选出的建设点尚未启动专  
业认证,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两步走的第二步并没有完成据此,本文建议适当延长一流本科专业建  
设周期,可将周期从三年改为四年经过四年的完整建设,才能更好比较建设前后专业的质量。  
()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为评估重点的双核心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双万计划通知中第五条提到两步走实施建设原则,:第一步,报送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第二步,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换言之,专业认证是  
一流专业评定最关键的一环我国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专业认证主要有工程专业认证和师范专业认  
,其余大部分专业是没有专业认证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既有师范性质的,又有非师范性质,如何认证  
成为问题;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缺少对应的认证标准2018  
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而这一国标中关于该专业只在课程设置  
上与中国语言文学其他四个专业做了区分,无法作为建设成效评估认证的参考此外,业界对如何建设一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认识还不充分,未达成共识,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流标准在遴选和最后的建设成  
效专业认证环节均为缺失状态在缺乏科学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评价标准的情况下,评出的建设点院  
校水平可能差距过大,无法有效识别真正的一流”。因此,应分专业构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评估指标框  
。  
如何科学地评价一流专业建设成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应做到动态评价,互联网  
郭喨学术评价应注重小同行评议”》,《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13,8。  
王治敏胡水交叉学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86。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市属高校一流专业遴选建设的通知》(京教高2017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2017410日  
发布,2023810日访问,httpsꢅꢄꢄjwbeijinggovcnꢄxxgkꢄzfxxgkmlꢄzfgkzcwjꢄzwgzdtꢄ202001ꢄt20200107_1563598html。  
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127。  
梅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何去何从》,《江苏高教2021年第8,68。  
原新梅师范类专业认证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20年第2,30ꢆ31。  
15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为理念,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建立一流专业建设信息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定性评价太过主  
+
观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及时反馈整改但由于在双万计划启动之初有关部门并未建立相关信  
息监测平台,各高校由于经费平台的统一性等问题,也不太可能自建相关平台,因此这一设想虽很好但现阶  
段很难实现每个高校的办学基础定位和办学优势各有不同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一些与其他国家  
接壤的省市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独具特色,可以采取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一些  
部属院校办学基础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都较好,地方院校可能很难具备同等条件因此在进行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成效评估时,应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两个核心,从各校专业定位的达成度,学生对教学质量的  
满意度,就业质量课程建设办学特色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为一流本科认证提供科学依据这样不仅  
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激发高校专业建设的主体意识,激发高校专业自评的动力与活力,也有利于高  
校专业的特色化发展。  
双万计划是新时期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一流本科专业的  
遴选工作,又要重视其建设成效评估工作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严把入口关和出口关,才能保证建设质量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提出优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点遴选的三条路径和建设成效评估思考,供有关部门和学界参考,希望能助力一流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建设。  
[责任编辑:]  
高正艳王战军杨旭婷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内涵与特征》,《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年第2,23;李明磊王战军新时代一  
流专业建设应转向成效式评价》,《江苏高教2020年第9,23。  
高正艳王战军杨旭婷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内涵与特征》,《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年第2,22。  
160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无名有名”: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渟  
ꢃꢃ摘要:与传统画学研究相比,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在视野对象理论方法上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  
无名艺术进入有名艺术研究殿堂,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与跨学科研究方  
法的运用,中国无名艺术史20世纪上半叶有了过往所不具有的人文内涵,其关注点不在创作主体的个性流  
,学术取向也不在于对象有名无名”,而是从创作共性角度去看待整体的艺术流变趋势正是基于此,“无  
名艺术史的研究与书写范式部分取代传统范式,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的中西方学术对话桥梁,凸显出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特征。  
关键词:中国无名艺术史;研究范式转移;无名有名”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703  
收稿日期:2023-12-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田野调查与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19BF09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渟,,四川泸州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美  
术教育,E-mailꢅ368256475@qqcom。  
20,德国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林(HeinrichWolfflin)曾提出无名艺术史概念,试图在不过多关注  
创作主体的情况下,依据艺术风格的变化进行美术史的阐释与书写,建立一部以风格史为线索的无名艺术  
这一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美术史研究的发展方向20世纪初期,随着西学进一步东  
,为适应学科概念下高等美术教育开设艺术史课程的需要,中国艺术史研究逐渐开辟出区别于传统经典书  
画史研究的新路径与新领域———“无名艺术史”。不过,与沃尔夫林所指异趣,20世纪上半叶,中国无名  
艺术史系着重于作者事迹不详或作品未署作者姓氏的艺术史,沃尔夫林的无名艺术史则系偏重于从方法  
论角度刻意弱化作者以凸显作品本身的艺术史,前者系一艺术史学史概念,后者则可划归方法论范畴本文  
试图通过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从有名无名变化的考察,重新梳理无名艺术史在中国滥觞  
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诠释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史内涵与向度的拓展变化,为中国艺术史学科体系的完善,为  
中国艺术史走向开放的人文综合研究与跨文化研究提供镜鉴与参考。  
无名有名”:中国艺术史研究之蝶变  
传统的中国艺术史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展示其学养技艺和文艺思想的赋闲之作从古代画学文献画史  
画论著述题跋著录等文本性研究成果来看,其研究对象集中在古代宫廷贵族画师与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经  
典书画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载画史画家名录始,逮至明清,掌握着著书立说话语权的文人士大夫  
潘耀昌在翻译瑞士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时谈道,他的特色是把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统一于一个编史体系中,  
因此不去过多地研究艺术家,而是紧紧地盯着艺术品本身,力图创建一部无名美术史”,把风格的解释和说明作为美术史的首要任务参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译者前言》,1。  
16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笔下的中国古代艺术史,无不以精英艺术家及其书画为核心内涵近代中西学术融汇后,中国艺术史从传统  
画学转向现代学科”(ModernDiscipline),为适应新式学堂开设美术史课程需要而编写的教材,成为第一  
现代性的艺术史著作。  
姜丹书于1917年出版的适用于师范学校师范本科三四年级图画科教授用的新教科书美术史教材,堪  
称国人早期美术史研究的代表作该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是中国美术史》,下篇为西洋美术史》。在该  
教材中,姜丹书按照西洋美术概念划分艺术史门类,将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纳入中国美术史范畴,  
开启了中国美术史写作中西融合的先河1923,北大国学门导师叶瀚加入北大考古学会,不久编撰中国  
,,其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体系,为中国艺  
术史的研究领域拓展作出了新的贡献1934,正在中山大学就读的朱杰勤,撰写的秦汉美术史》,把中国  
秦汉艺术分为建筑金石(雕刻)、书学绘术等门类,采用了考古材料前人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书  
这些著述不仅是中国第一批高等艺术教育专业的美术史教材,更是无名之建筑雕刻工艺进  
有名艺术史的转折点以此为肇端,艺术类学科教材逐步演变为带有学术研究质性的艺术史,不再是传  
统文人士大夫的赋闲之作,其现代性展示亦渐入佳境与此同时,研究范式与写作体例也悄然发生变化,从  
传统的思辨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转移。  
在中国艺术史从传统蝶变为现代的过程中,1938,滕固主编的中国艺术论丛的作用不容忽略该  
论丛不仅收录唐兰的中国古代美术与铜器》、黄文弼的罗布淖尔发现汉漆杯考略》、王逊的玉在中国文化  
上的价值》、徐中舒的关于铜器之艺术四篇研究非传统经典书画艺术的论文,而且收录袁同礼的我国艺术  
品流落欧美之情况》、胡厚宣的中央研究院殷墟出土展品参观记两篇讨论中国艺术文物(广义的无名艺  
”)的文论这六篇文论被滕固划归入中国艺术研究范畴,意味着此时的中国艺术概念已非传统书画  
史意义上的艺术,“无名艺术文物已被视为艺术史研究对象此时的艺术史研究,在传统美术史的基础上增  
加了大量与考古有关的古代无名视觉艺术材料;此时的艺术史亦成为美术民俗考古宗教等众多学科进  
行综合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概念可以认为,通过姜丹书到滕固等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无名艺术与有名艺  
一道共同构建现当代多门类融合的中国艺术史逐渐成为时代趋势。  
无名艺术史的现代性:研究对象与范式转型  
自从无名艺术介入有名艺术史,现代性成为艺术史学科的标签艺术史既包括古代经典艺术  
,又涵盖被传统书画史所忽略或不曾关注的无作者可考的艺术作品或以往无人问津的视觉材料之历史,即  
无名艺术史”。这里的无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品本身有知名度,但作者无名的作品,例如敦煌石  
窟艺术;二是作品不被重视佚名且长期不被看作是艺术的视觉材料,例如民间建筑装饰艺术墓葬艺术民  
间造物艺术等。“无名艺术史研究的介入,在理论方法逻辑价值判断上诠释着艺术史的现代性,其研究  
对象大致包含以下三类。  
其一,具有工艺美术性质的图案工艺品及民族民间艺术类的无名艺术历史研究其研究与写作范式主  
要围绕工艺图案的形式要素工艺品的物理属性与制作技艺民俗工艺的审美与文化展开提取无名艺术文  
物所承载的工艺图案的形式要素,进行形式与类型的年代划分,属于考古类型学(typology)的方法;分析工  
姜丹书编纂师范学校新教科书美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编辑大意》,1;《绪言》,1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美术概  
念近乎等同于西方的艺术”(art),故很多美术史著作又称作艺术史,比如中国艺术史概论》、《中国艺术史各论,艺术史在当时多为美术  
。  
叶瀚编中国美术史》(全三册),北京大学1924年排印,线装。  
朱杰勤秦汉美术史》,《民国丛书编委会编国民丛书167,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叙例》,2;《目次》,1ꢆ2。  
参见:滕固编中国艺术论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111ꢆ137149ꢆ167。  
此处的无名有名艺术指传统艺术史语境下的不同类别研究对象。  
此处的有名艺术史泛指进入当世艺术史家著述的重要史书,后文会提及这批著作。  
此处所指的作者无名”,是指作者没有留名或者作者不著名,或被以往历史文献所忽略,并非完全等同于佚名敦煌壁画中就有极个别壁画  
有作者落款,如开凿于元代的第3窟壁画,就落款为甘州史小玉笔”。但是,这是极个别现象总体来看,敦煌壁画有名有姓的作者大约十  
余人,绝大部分艺术作品没有作者可考。  
162  
刘渟无名有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艺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等审美文化研究,属于艺术史的本体价值(noumentalvalue)判断;探究工艺品背后的  
民俗文化及其社会思想根源,属于艺术社会史或民俗艺术史的跨学科综合研究。  
就工艺美术方面的图案研究而言,雷圭元1947年出版的新图案学具有开创意义该书对图案与人  
图案与源泉图案的内容图案的形式图案的构成图案的格式”、图案的事业六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  
探讨;之所以叫新图案”,是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图案,建筑装饰工业产品设计等应用性领域的设计图  
,都被纳入其研究范畴;作者在探讨图案与人生问题时,从人类学角度把图案的装饰性与人对自然的探  
索及其装饰动机联系起来阐释,将图案从艺术话题拓展到人类生产的创造性与艺术性关系的人类学话题,并  
且还从图案设计的源泉角度,探讨图案产生与人体几何图形自然形体等体现的数与生命内在法则的关系,  
将图案研究置于审美文化和人类社会演进历程与视野中探究陈池瑜曾这样评价该书:雷圭元的新图  
案学》,学术视野广阔,从人类学现代工业生产审美创造学等视角,系统地阐述了图案理论和艺术设计理论  
中的重要的基本原理,是一部当时较为前卫的设计理论专著。”显然,陈氏对新图案学评价甚高但是,  
陈氏将该书视为设计理论类而非工艺美术史类著作的看法却未必妥帖,因为该书不仅展开图案史的研究与  
思考,还从人类学角度看待艺术与人类演化的关系,具有开放的跨学科视野。  
不过,相较之下,徐蔚南的中国美术工艺》(1940)、冯贯一的中国艺术史各论》(1941)、童书业等  
中国瓷器史论丛》(1958)更能代表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史的研究这几部著作的研究对象不单是图  
,还包括铜器陶器瓷器玉器地毯漆器刺绣景泰蓝竹器竹刻茶壶印章印泥等广义的无名艺  
文物其中,冯贯一研究的拓展性最为突出,除介绍艺术文物的器型工艺和功能等外,还运用历史学与  
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对艺术文物的历史发现以及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  
其二,具有宗教或民俗艺术性质的建筑雕刻及绘画类无名艺术史研究相对于工艺美术类研究而言,  
宗教或民俗艺术性质的建筑雕刻及绘画类无名艺术史研究,涉及的学科更广泛,相关的学科理论与方法更  
其主要特点为,致力于专门艺术的研究范式与宗教学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艺术本体语  
,但更多偏向于综合性人文学科性质的文化。  
王子云带领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20世纪40年代对敦煌石窟的考察研究,就颇能体现这一研究取  
在长达数年的实地考察中,王子云及其团队采取考古实测文献考证与艺术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  
敦煌建筑雕刻和壁画进行分析研究除绘制出敦煌莫高窟全景图,还从莫高窟之沿革及现状佛洞之格  
式及布置敦煌艺术之作风洞窟之编号四个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其对石窟建筑形制进行的分型分式测量与  
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对敦煌艺术从审美角度进行的技法分析和风格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石窟进行编  
号并逐一介绍石窟内的壁画造像题记和年代划分,均体现出与传统研究范式的区别王子云将艺术本体  
研究与田野考古文化研究相结合,将客观考证与主观审美相结合,体现出无名艺术史研究范式上的跨学科  
性质。  
以王子云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史家,注重田野调查,深入艺术考古”,在某种程度上形塑了中国早期艺术  
史田野考证学派研究者的地位通过他们持续不断的努力,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无名艺术史研究明确了  
艺术本体与历史文化结合的综合性人文研究道路这一方向,与西方艺术史学者将艺术史置于考古学科下  
的研究传统不谋而合,铺就了无名艺术史步入有名艺术研究殿堂的基石,并且为新艺术史书写打下了  
范式转移的基础。  
其三,具有墓葬艺术性质的陵墓形制雕刻壁画及殉葬品类无名艺术史研究这类研究大多具有物质  
雷圭元新图案学》,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目录1ꢆ3第一章第1ꢆ12第二章第13ꢆ58。  
陈池瑜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成就和特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第5,4。  
徐蔚南编中国美术工艺》,上海中华书局1940年版;冯贯一中国艺术史各论》,周谷城主编民国丛书266,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童书业史学通中国瓷器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需要说明的是童书业史学通的中国瓷器史论丛虽出版于1949年之  
,但其中很多研究出自他20世纪40年代在博物馆工作时的研究论文。  
除了王子云滕固史岩常任侠朱偰外,中国营造学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学术团队与机构也从事与无名艺  
术有关的田野考古与艺术文物研究,这批艺术史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学的田野考证学派群体。  
这里的有名艺术,是指该类艺术文物被学界所重视,具有学界研究的共识之名。  
16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化史的研究视域,将陵墓艺术置于墓室主人所处社会历史文化场域中进行研究在此类研究者眼里,无名  
艺术是社会历史的物化形态,研究陵墓艺术本质上是研究历史文化,往往与传统艺术史的本体研究有一定距  
墓葬艺术的艺术性研究,主要体现在视觉观看方式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上,而审美属性往往作为附属性  
评价,从而使该类无名艺术史研究倾向于文化史思想史研究为主,艺术审美分析为辅的立场与方法论维度。  
朱偰从1934年起用了三年多时间,实地调查了南京地区的文物古迹,著有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金陵  
古迹图考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三书其中,《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是一部关于六朝陵墓形制及  
其石刻艺术的著述该书把六朝建筑及雕刻置于世界艺术史的格局下,考察其风格与希腊西亚艺术的关  
,并由此种风格的流传来考察天禄辟邪等石刻的风格源流,得出六朝陵墓在风格史上的东西交流关系及其  
墓制特点在方法上,该书结合历史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实测,逐一对六朝各墓进行历史现状及审美分析,  
研究的重点是陵墓石刻艺术该书通过深入考察南京和丹阳的六朝陵墓石刻,比勘互证历史文献与石刻艺  
术的方位现存状态体量形制等,不仅厘清了建康兰陵六朝陵墓的状况,而且以此来考察汉唐陵墓石兽的前  
后关联并奠定整个雕塑艺术史研究范式的基础朱偰在文献考证与田野考古的同时,附带艺术审美分析,不  
仅肯定艺术文物的历史价值,更对其艺术表现进行充分肯定,体现出以历史文献与艺术文物互证及梳理为主  
要叙述手段的艺术史研究路径。  
需要强调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陵墓艺术研究是以墓上石刻为主,并未就墓内艺术进行大规模的  
发掘研究因此,关于陵墓艺术的审美问题与艺术形式是否适用于视觉艺术研究范式的困惑,在此阶段并未  
凸显从总体上看,此时以陵墓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无名艺术史”,还基本上属于以田野考古与文献研究相结  
合的历史文化研究范式阶段。  
比较以上三类无名艺术史的研究对象,不难看出,民间工艺类及民俗艺术的研究更倾向于传统美术史  
研究,因为它的对象具有更明确的审美属性;宗教艺术与墓葬艺术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以视觉观赏为前提的艺  
,换句话说,就是审美性并非这类艺术形态产生的初衷然而,其宗教性和礼仪性在这些无名艺术成为  
有名艺术史以后,部分被消解,并视觉化为艺术文本,只是其视觉性又不足以支撑无名艺术成为艺术史  
研究的核心因此,无名艺术史研究从一开始便不可能如同传统艺术史那样,成为围绕审美关系展开的一种  
研究范式,更多情况下倾向于视觉文化或者历史研究,即美术史被历史化”(严格地说是被历史学学科  
”),这大概可视为无名艺术史介入的一种必然结果,也是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范式转移的重要原因。  
此外,以田野考证为基础的中国无名艺术研究,20世纪上半叶都适用以图录为特征的书写范式这  
不仅是中国学者,西方来华考察的无名艺术史研究学者也采用这一范式最典型的是瑞典学者喜仁龙(Os-  
valdSirén 5ꢆ14(19251926)和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的中国古建筑装饰③  
)《  
(
9411944)。514世纪中国雕塑一书中,喜仁龙把中国雕塑大体分为宗教雕塑和世俗雕塑两类,  
1
他从中国雕塑田野考察的历史观出发,以古拙时期过渡时期成熟时期衰微以及复兴时期的长时段历史分  
期为线索,在所搜集到的雕塑作品中挑选代表性实例,根据雕塑的历史沿革和风格演变进行图像分类编排,  
形成一部以图像编撰为主体且具有风格演变逻辑的雕塑艺术风格史著作该书收录了900多幅摄影图片,  
以图片为主,以雕塑史总论结合图注说明构成写作的基本框架伊东忠太的中国古建筑装饰一书,原版时  
共五卷,第一卷为总论,对中国建筑史和建筑装饰进行理论阐释,第二至五卷分门别类地对建筑进行图片结  
合文字著述的梳理介绍该书共涉及调查对象6000余处,最终收录进书的图片有4723,是一部系统的图  
录性质的建筑艺术史著作。  
这三类无名艺术作品并未纳入传统画史的研究范畴,因而甚少被关注而且,这三类无名艺术作品创作  
动机和意图各异,是否应归属艺术史研究范畴,研究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存在困惑而困惑的核心问题  
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再版。  
喜仁龙5ꢆ14世纪中国雕塑(上下)》,栾晓敏邱丽媛译,赵省伟主编西洋镜16,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该书原名中国雕  
》,法国珂罗版印刷,2019年在国内翻译出版时更名为5ꢆ14世纪中国雕塑》。  
伊东忠太中国古建筑装饰()》,刘云俊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原名支那建筑装饰》,后在中国大陆翻译出  
版时更名为中国古建筑装饰》,是作者20世纪20ꢆ30年代在中国进行建筑装饰艺术田野考察后撰成的重要成果。  
164  
刘渟无名有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那些不被认同为艺术的视觉材料(或物质材料)是否可以进入艺术史尽管无名艺术史作为一个学  
科概念,当时并未形成统一且被广为接纳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名艺术史研究的无序。  
综合中外学者在此期间的著述和研究,可以认为,中国无名艺术史20世纪上半叶已基本形成其研究与  
写作范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研究与写作理论(参见图1)。  
1ꢃ无名艺术史研究范式架构  
如图1所示,中国无名艺术史研究从20世纪初期便注意到多学科的结合,并从艺术本体出发进行由  
的研究,将无名艺术置于物理(型质)、文化历史的时空中进行多维探究上述研究范式架构  
呈现出某种三级思路框架,研究问题的第一层级(本体性社会性与文化性)延展到第二层级的研究本  
”,再落实到第三层级的学科领域即研究理论与方法三个层级的研究范式,凸显出跨学科多方法广  
角度这一艺术史研究的现代性”。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范式不等同于写作范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同的是,二者的研究思路和逻  
辑依据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研究对象的一种思路探索,后者是针对研究成果的写作逻辑因而,  
研究范式倾向于研究什么,涉足哪些领域,运用何种理论与方法;写作范式注重如何谋篇布局,运用什么体  
修辞,达到什么目标。  
尽管有所区别,但无名艺术史著述的书写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与上述研究范式相吻合的逻辑体  
系和研究视域(如图2所示)。  
2ꢃ无名艺术史写作范式架构  
在写作中,民间工艺与民俗类艺术史一般多见从形式分析到内涵解读进而上升到文化阐释的学理逻辑,  
即本文所论之无名艺术。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言的研究不是指无名艺术的作者的相关研究,而是从无名艺术中所折射出的人(群体性)的活动与思想的研究,这  
里的人是非特定或特指某一个创作者。  
16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写作思路既有艺术本体的价值判断,又体现民俗文化经济社会社会生活等历史文化的背景与场域研究。  
宗教艺术类则采用历史研究思路,将宗教艺术的形式与物质属性放到宗教学的语义下进行思想文化价值判  
墓葬艺术类多从考古学的考证角度入手,按照事实还原现状描述到形制特点文化内涵甚至历史境况  
梳理的思路进行,多用考古学历史学的事实与价值判断而非艺术审美的评价。  
由于研究对象多元,无名艺术史写作有的针对问题研究,有的针对时代研究,有的针对艺术类别研究,有  
的针对个案研究,加上写作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更因吸收了人文学科的综合研究优势,中国无名艺术史研究  
的学理价值和学科地位逐渐得到提升不宁唯是,所运用的阐释原理也丰富多样,图像志社会学民俗学、  
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经济学宗教学等学科理论方法都围绕无名艺术的环境本体和价值展开超越审  
美价值的文化研究,使无名艺术史无名与否逐渐消解在一种非创作主体为中心的研究体系之中这  
样一来,“无名艺术的研究价值不在于对象有名无名”,在其形成中的研究范式里,价值体现与创作群  
体之间的依附关系不被作为考察重点研究者的关注点不在于创作主体的个性流露,而是放眼于时代文化  
环境,从创作共性角度去看待艺术的发展流变趋势这与重视艺术家个体追求的经典艺术史形成鲜明对比。  
无名艺术史的研究取向与价值提升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传统中国,无名艺术不是名  
不顺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无名”。因其无名”,尽管有特色,却始终未能进入传统书画艺术史研究的范畴,  
长期被冷落从学术范式的兼容性维度分析,在以艺术创作主体为基本叙事模式的古代中国,“无名艺术也  
很难进入文人的研究视野传统的艺术认知范式作为一种学术背景,将大量无作者可征可述的无名氏作  
品视为无欣赏无认知价值的存在这种状况,直到民国,才得以改变。  
2020,随着学科细分和现代学科研究方法介入,“无名艺术在得到越来越多考古学家、  
金石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重视的同时,逐渐被艺术史学界关注,是否有名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理念  
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于是,很多民间的文物从无名走向在学界的有名”、“知名甚至暴得大名”。  
无名是历史原因所致的客观存在,“有名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上文揭示的无名含义一样,  
有名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名艺术成为所谓有名的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得到认  
;二是无名艺术成为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对象,是连接东西方艺术史对话通道的桥梁,新艺术  
重要的学科子目。  
(NewArtHistory)20。  
该流派对传统艺术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并应用其他人文学科的方法与观察视角研究美术史中国当  
代美术史研究受其影响,标榜书写中国的新艺术史”。一些学者改变传统套路,在对中国传统书画史进行文  
献考证艺术分析著录题跋等文本与艺术语言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人文学科的理论方法,扩大艺术  
史研究对象,形成新的问题与新的价值判断维度就质性而言,“无名艺术史大致属于这一研究范畴美籍  
华人巫鸿曾说:“今日的美术史代表了一种新的学科概念:不再奠基于严格的材料划分和专业分析方法之上,  
它成为了一个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各种学术兴趣和研究方法的交汇之地和互动场所。”巫鸿界定的,  
应该部分包含无名艺术史的质性正是由于无名艺术的介入,才使得新艺术史的上述特点得以呈现。  
随着无名艺术史逐步被学界接受,中国美术史成为一个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领域巫鸿在谈到  
魏晋以前艺术创作动机时指出:“青铜玉器画像等作品首先是为礼仪和实用目的制作的,其作者则大多是  
无名工匠虽然这些作品在晚近历史中获得了重要的商业和美术价值,但这些价值均为后代的附加和转  
。”可见,正是由于无名艺术在近代进入艺术史家的研究视野,无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由幕后  
转向台前,才实现了从无名作品向有名艺术的华丽转身,这是无名艺术史介入的结果。  
以敦煌艺术研究为例20世纪30年代以前,关注敦煌石窟的学者往往是从经卷的语言学角度切入,后  
论语·子路第十三》,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2506。  
巫鸿美术史十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9。  
巫鸿美术史十议》,7。  
166  
刘渟无名有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来随着中国学者开始进行实地田野考察研究,逐步把敦煌石窟从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研究延伸到艺术学  
领域,敦煌绘画雕塑和建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史岩王子云张大千等研究敦煌艺术的成果  
刊布,敦煌艺术成为宗教艺术的典型案例被艺术史学家所接纳,成为宗教艺术史研究无法回避的论题。“无  
作者的艺术作品变得有名”,成为艺术史堂而皇之的研究对象。  
敦煌艺术研究属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敦煌艺术不能停留在绘画雕刻等一般语言性问题的讨论  
,因为敦煌艺术的历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关敦煌艺术的分期风格演变造型与色彩的宗教涵义等问  
,既是艺术问题,也牵涉到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其他学科问题这就使敦煌艺术研究从纯审美判断拓  
展到视觉文化研究范畴,不仅研究角度拓展了,方法理论丰富了,而且学术价值也随之得到增强,进而促进了  
敦煌艺术等宗教艺术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无名艺术的价值得到大幅提升。  
正是因为无名艺术介入中国艺术史,西方学者才能运用现代学科方法对中国艺术史对象发表西方视野  
的观点毕竟,传统书画对于西方人而言,能介入评价与研究的只是少数人即便有高罗佩柯律格高居翰  
等西方汉学家或艺术史家介入中国传统书画学,给中国书画艺术研究带来新鲜血液,但毕竟对于更多西方学  
者而言,无名艺术相对于传统艺术所具有的非主流非精英化的特点,会让他们更感兴趣因此,西方学者在  
0世纪初来到中国进行田野考察,(VictorSegalen)西  
部考古记德国伯施曼(ErnstBöerschmann)中国建筑陶艺瑞典喜仁龙的5ꢆ14世纪中国雕塑、  
日本伊东忠太的中国古建筑装饰等著作,让国外学界更全面了解中国艺术,尤其是非经典的无名艺术”。  
无名艺术史成为西方参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无名的中国作品由此成为国际有名的研究对  
伴随西方私人收藏和博物馆艺术研究的开放与活跃,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也随之改变与提升。  
问题在于,和传统艺术史相比,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无名艺术史研究有无自身特点与独到价值? 20  
世纪上半叶系一特殊时期,其间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民族苦难,艺术史研究不可能置身事外,学者与艺  
术家在那个特定时代有着不同于和平年代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相较于传统书画研究的古典范式而言,  
当时的无名艺术史研究,无论是资料的整理史实的梳理,还是问题的提出意义的挖掘,都处于垦荒状态,条  
件极为匮乏学者研究的初衷与动机也和经典艺术史研究者有着明显的不同。  
2
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与团体内迁到川南小镇  
李庄以实地调查中国建筑艺术而享誉学界的梁思成夫妇,面对分布各地的古代建筑艺术,首先是从抢救、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出发,进行富有社会学意义的学术研究这些走向西部的学术考察团队与  
个人,以保护民族文化的立场切入学术研究,有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加之具有中西学术背景,学术视野宽  
广,在探讨建筑艺术的形式与风格问题时,存在民族文化反思的研究取向,使建筑及其附属装饰艺术所代表  
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造物理念在学术价值挖掘中得到充分体现,拓展了艺术史书写的阐释维度。  
同样地,在全面抗战时期,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中国无名艺术史研究,很多调查活动与工作并非单纯从  
学术角度出发,社会价值的挖掘也是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王子云带领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为例,他  
们在陕西四川甘肃等地进行民俗艺术与社会风俗的考察,均以发掘和保护中国固有文化为旨趣,所到之  
,积极开展无名艺术的宣传,配合当地教育机构组织专题展览举办艺术讲座学术研究与社会责任的结  
,使其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同于传统艺术史的价值。  
总之,对艺术史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素的充分关注,是近代无名艺术史研究区别于传统艺术史研究的显  
著特征这也说明时代变革与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立场对学术价值判断具有不可忽视的深层次影响。  
结论  
无名艺术史研究在近代的滥觞,是中国艺术史从传统士大夫的书画赋闲之作转向现代学科研究的重  
要催化剂无名艺术进入研究视域后的中国艺术史,在学术上从单一价值观走向多元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与  
色伽兰中国西部考古记》,冯承钧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恩斯特·伯施曼中国建筑陶艺》,吕慧云译,赵省伟主编西洋镜22,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赵省伟在该书出版说明中指出:  
本书是伯施曼1902ꢆ19041906ꢆ1909年两次中国建筑艺术考察之旅的成果之一,首次出版于1927,是西方汉学界和建筑学界系统  
研究中国建筑陶艺———尤其是琉璃等构件———的代表作。”  
16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方法更加丰富而有张力,是中国艺术史研究与书写范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无名艺术  
的加入,促成了中国艺术史研究范式与写作范式的现代性转换。  
无名的艺术被推上学术研究殿堂,由无变有,艺术史作为学科的内涵也因此不断丰富,且向着  
包容性人文性综合性强的学术与学科方向发展。“无名既是这些艺术本来的历史境遇,也是新艺术史”  
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理由。“无名艺术蝶变为有名”,是对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的最好诠释。  
无名艺术史研究与书写范式转移的过程观察,是否有名并非学理辨析的重点,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无名艺术史作为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现实,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本文借无名有名之辨析展开讨论,只是为其学术史的发展作阶段性评价相对而言,探析其研  
究缘起学理及价值,比辨析艺术史的有名无名更为重要。  
[责任编辑:凌兴珍]  
168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聂崇岐的宋史研究  
邓智中  
ꢃꢃ摘要:聂崇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史学家他在宋史研究上开拓的有关宋代政治经济外交等议题,推  
进了现代宋史研究的进程在宋代人物研究领域,他较早梳理了杨家将尹洙赵鼎生平事迹,表现出强烈的民族  
意识和爱国之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命点校宋史》,不仅初步标点完宋史全书,还在标点过程中撰写  
校宋史本纪札记》,这既是其宋史研究的心血结晶,亦是其校勘宋史的重要学术成果,宋史点校提供了有  
益借鉴聂崇岐在宋史研究上的独到建树,使其无愧于活宋之誉,而他的研究路径也为后学带来了若干值得珍  
视的重要启示探究聂崇岐的宋史研究成就与思想,既能在观点思路方法上获得启迪,也能使学术精神薪火相  
,他日新宋学之建立亦将起到积极镜鉴作用。  
关键词:聂崇岐;宋史研究;杨家将;点校宋史》;《校宋史本纪札记》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704  
收稿日期:2022-10-22  
作者简介:邓智中,,四川泸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ꢅdzzzgsxs@163com。  
聂崇岐(19031962),字筱珊,河北蓟县人,中国近现代史学家他苦读治学,曾说,“用书治饿,既省了  
,又得了学问,也是一大收获他因家庭窘迫,往返步行12华里上学,四年如一日,乡里人说,筱珊在  
聂崇岐进入燕京大学后,在洪业的安排下,主攻宋史,兼及官  
制史中国史学史以及版本目录学,治学领域较为宽广聂崇岐在引得编纂文献整理方面的贡献已为学界  
,,故笔者不揣简陋,汇集相关文献,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开拓重要议题  
,,重视从整体上把握宋代,这为其全面考察宋代  
历史,开拓重要历史议题提供了较为宏阔的学术视野经蔡美彪整理出版的宋史丛考》,收录了聂崇岐生前  
发表的部分文章,其中与宋代相关的论文有10,宋词科考》、《宋代制举考略》、《宋役法述》、《宋史地理  
志考异》、《宋辽交聘考,几乎涉及有宋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宋史丛考虽是后人整  
理出版,但仍可窥见聂崇岐在赵宋史事研究上的取法路径通观聂崇岐上述文章,多为宋史相关领域的开拓  
段昌同聂崇岐先生生平轶事》,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编燕大文史资料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00。  
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学者聂崇岐教授》,《近代中国1998年第8,261。  
关于讨论聂崇岐宋史研究的文章,可参见: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267ꢆ  
2
74;段昌同聂崇岐先生生平轶事》,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编燕大文史资料3,300ꢆ301;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  
学者聂崇岐教授》,《近代中国1998年第8,265ꢆ272;夏自强功不可没的聂崇岐教授》,张世林编学林往事中册,朝华出版社  
2
000年版,1000ꢆ1004;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8ꢆ213  
;丁磐石严谨治史澹宁做人———记聂崇岐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编学问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家谈()》,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95ꢆ97。  
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67。  
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208ꢆ209。  
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学者聂崇岐教授》,《近代中国1998年第8,265。  
16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之作以下举例略作论证。  
宋辽关系是宋代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北宋的政治走向过往学者多将目光聚焦于宋辽之间的  
军事对抗,而对两国间的和平交往则少有问津事实上,宋辽之邦交,“综一百六十五年中,两朝和平时期为  
百二十二年,其失和者仅四十三年而已,和平才是宋辽两国关系的主旋律1939,聂崇岐应燕京学报》  
之约,草成讨论宋辽交往的宋辽交聘考,并发表在该刊1940年第27期上。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十一月,契丹涿州刺史耶律琮致书宋权知雄州内园使孙全兴,希望两朝重修旧  
,太祖命全兴答书,并修好焉开宝八年,宋遣使赴辽,是为两朝正式通聘之始;宋辽初和,双方即互  
通庆吊;澶渊盟后,两国信使往来更加频繁聂崇岐即根据往来使节任务将使节分为贺正旦国信使(正旦使  
或贺正使)、贺生辰国信使(生辰使)、告哀使皇帝登宝位国信使(告登位使)、祭奠国信使(祭奠使)、吊慰国信  
使(吊慰使)等十二种聂崇岐的这些归纳总结为学界研究宋辽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出版的中国  
·使实际上,除了国信使,辞典中的其他  
相关使节概念亦多沿袭自宋辽交聘考》(见表1)。  
1ꢃ部分使节概念对照表⑧  
使节名称  
贺正旦国信使(正贺邻邦皇太后皇帝或皇后正旦者,曰官名辽与宋金间向对方皇太后皇帝或皇后祝贺正旦  
旦使或贺正使) 贺正旦国信使,简称正旦使或贺正使 的使臣,简称正旦使或贺正使正旦使,贺正旦国信使”。  
贺生辰国信使贺邻邦皇太后皇帝或皇后生辰者,曰官名辽与宋金间祝贺对方皇太后皇帝或皇后生辰  
生辰使) 贺生辰国信使,简称生辰使 使臣,简称生辰使或生日使生辰使,贺生辰国信使”。  
祭奠国信使(祭奠祭邻邦大行皇太后或皇帝者,曰祭官名辽间祭奠对方亡故皇太后或皇帝的使臣,简称  
奠使) 奠国信使,简称祭奠使 祭奠使金间称吊祭使。  
宋辽交聘考》  
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  
(
,聂崇岐细致探讨了使节选派国书体制礼物名色使节接送使节待遇等问题,帮助人们于  
纷乱杂陈的史实中抓住主线以宋朝使节选派为例历来外交选人是国之大事,关系国家荣辱,对赵宋来说  
尤其如此宋朝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与其先后并存的有辽金以及蒙元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  
身处外部压力之下的宋廷,若外交选人失当,引发事端,势必于统治  
不利因此,聂崇岐指出,“宋遣国信使副,例由中书枢密会同审择,进名请旨”,当然其中也有不遵彝典及  
特副使中似颇有勋戚子弟滥竽充数者”,但就总体而言,“宋之大使,太半皆知名士ꢈꢇꢉ聂氏的论断,使学界  
对宋代使节选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如澶渊之盟,辽帝以兄礼事宋帝,于是后人遂多以为宋辽永为兄  
弟之国者”,对此一陈说,聂先生征诸史籍,以大量的史料证明了两朝继统之君,由宋人著述,知系伯叔祖孙,  
ꢋꢈꢇ,  
昭穆相序,并非凡宋帝皆为兄,辽主皆为弟;其相互称谓,乃以君王本身为单位,并非以国为单位者这对  
夏自强亦有相关论述,他说:“聂先生撰写论文的选题具有独创性,多是前人未曾涉猎或是未曾注意的重要问题。”参见:夏自强至当为归的  
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210。  
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286。  
王蕾梁益铭肖鹏聂崇岐致顾廷龙信札考释(1939ꢆ1958)()》,《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年第3,73。  
聂崇岐宋辽交聘考》,《燕京学报1940年第27,1ꢆ51;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283ꢆ37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5,开宝七年十一月甲午辛丑,中华书局2004年版,328。  
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284286286ꢆ287。  
参见: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中州学刊2005年第6,171。  
分别参见: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287;《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36483,36496,430。  
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邓小南等: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2ꢆ3。  
ꢇꢈꢉ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288。  
ꢇꢈꢊ如陶晋生在宋代外交史中写道:“宋使节主要由宰辅或枢密院选派,有时候宰辅或枢密院提出名单由皇帝选用,有时也会出现内廷徇私点  
派或大臣子弟滥竽充数的情形,但大致都选用知名贤臣。”参见:陶晋生宋代外交史》,重庆出版社2021年版,80。  
ꢇꢈꢋ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294。  
170  
邓智中聂崇岐的宋史研究  
为方便读者充分了解宋辽使节概况,聂崇岐还于正文后附录生辰  
使使使使,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更见其匠心独运,用功之  
宋辽邦交是宋代最主要的外交关系之一聂崇岐认为,宋辽间周旋聘问之仪,揖让进退之节,较之各  
朝尤多创举,制度规程颇有可述,于是他参稽各种著作,将宋辽交聘关系连缀成篇,这既是其史识的表现,  
也是其接续之前的民族关系研究,更是其在宋史研究上的独到建树。  
除了宋辽交聘考》,聂崇岐的其他文章也对宋代制度进行了仔细考察,颇能反映他对于宋史研究的开拓  
之功比如他应顾颉刚之嘱而作的宋史地理志考异》,甫一发表,即引起当时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开明  
;宋史地理志考异之余蕴,他的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一文则考订了  
这两篇文章纠正了宋史·地理志的若干讹谬,对于今日研究宋  
代历史地理和宋代地方官制颇具学术价值两宋赋税制度以复杂多变著称,他的宋役法述一文则第一次  
全面考察了宋代役法制度的变迁,极富教益宋代制举考略宋词科考两文分别讨论了选拔非常  
人士的制举和选拔代言之人的词科,宋代科举制分科研究的开创之作”,《宋词科考创个案研究之先  
凡此种种,无不证明其在宋史研究上的开拓性贡献值得注意的是,聂崇岐的宋史研究多侧重于制  
,以考察制度源流为指归。  
此外,聂崇岐还对宋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梳理。“杯酒释兵权罢藩镇是宋初政治史上的重要  
事件,对北宋政治的影响不言而喻,但世人多将二者混为一谈,“以为杯酒释兵权即罢藩镇”,聂崇岐却在爬  
梳相关材料后明确指出,“宋太祖之杯酒释兵权’,即罢宿将典禁兵,与罢藩镇乃截然二事”。随后,他详细论  
述了太祖收兵权的过程:自五代以来,中央禁兵常以拥戴之功发动政变,而通过掌握禁兵登基称帝的宋太祖  
赵匡胤,自然对惯于翻覆之禁兵心存戒心,遂用赵普之计,“罢宿将典禁兵,即世人所熟知之杯酒释兵权’  
是也”;“腹心之患既除,接下来就是解决肢体之患的藩镇,宋太祖以夺其权柄,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为  
,采取添置通判与罢领支郡等一系列措施,“清扫百余年来藩镇之患杯酒释兵权是否实有其事,  
或可再做探讨,但聂崇岐准确区分了杯酒释兵权罢藩镇二史事,为研究宋代政治制度史奠定了坚实  
基础又如,以往多认为在宋太祖时就完成了罢藩镇政策,但聂崇岐说此种政策之完成盖已在真宗之  
ꢇꢈꢌ,  
这一观点更见其目光深邃见解独到。  
综上可知,聂崇岐探讨宋史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敏锐的学术眼光他往往能抓住天水史事的重要  
问题而溯源察终,分析始末,不仅开拓了宋史研究上的重要议题,推进了宋史研究的进程由于聂崇  
岐在1949年以后侧重于资料编纂和官制研究,较少再对宋史中的其他重要问题作深入考察,难免有所缺憾。  
苗润博宋辽国书考述》,刘宁编辽金历史与考古3,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157。  
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333ꢆ375。  
夏自强功不可没的聂崇岐教授》,张世林编学林往事中册,1002。  
聂崇岐宋辽交聘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283。  
聂崇岐宋史地理志考异》,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493ꢆ563。  
聂崇岐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70ꢆ126。  
包伟民唐宋转折视野之下的赋役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17。  
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268。  
傅璇琮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傅璇琮学林清话》,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258。  
ꢇꢈꢉ这一点已为学者关注,相关讨论可参见: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68;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  
学者聂崇岐教授》,《近代中国1998年第8,265ꢆ267;夏自强功不可没的聂崇岐教授》,张世林编学林往事中册,1001。  
ꢇꢈꢊ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263270281266275。  
ꢇꢈꢋ王育济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116。  
ꢇꢈꢌ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263281282。  
ꢇꢈꢍ张邦炜将其视为论宋太祖收兵权一文中颇为重要的结论之一参见:张邦炜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5年第1,140ꢆ141。  
ꢇꢈꢎ这或许与聂崇岐读过数学系有关,数学教育培养了他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参见: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学者聂崇岐教授》,《近  
代中国1998年第8,271。  
ꢇꢈꢏ夏自强功不可没的聂崇岐教授》,张世林编学林往事中册,1000。  
17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探讨宋代人物  
聂崇岐在对宋代各方面展开探究的同时,对宋代历史人物也有所关注从编纂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  
引得》、《琬琰集删存附引得等若干宋人引得,到简评宋人轶事汇编,均可看到宋代人物在其治史实践中  
的特殊位置现存他研究宋代人物的文章有四篇,麟州杨氏遗闻六记》(1939)、《尹洙之年寿》(1940)、《赵  
忠简公画像跋》(1944)、《<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正误》(1947),这些文章多是探讨宋代人物的生平事迹。  
北宋杨业一门抗辽之事,经后世演绎成家喻户晓的杨家将”。这一野史巷谈,本不足信,但正史记载简  
,难窥事实曲折故聂崇岐将多年来收集的杨业祖孙父子之事连缀成文,写成了麟州杨氏遗闻六记》。该  
文由记入宋前之杨业记杨业战死以后记契丹之重杨业等六部分组成,全文综合多种材料,辨析了若干史  
,比如通过欧阳修文忠全集》、《资治通鉴考证出杨业本贯应为麟州麟州杨氏遗闻六记是聂崇  
岐的第一篇宋代人物论文,也是现代史学意义上的关于杨业或杨家将的重要学术论文在这之后,瞿宣颖  
记杨家将》(1942)卫聚贤杨家将及其考证》(1943)杨家将考》(1944)岐  
实证研究人物不同,翦伯赞则是用文学作品订正和丰富历史其发表的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一文,  
梳理了杨家将故事的发展过程,并就戏曲小说与宋史互异之点探讨了如杨家将家世杨业战死陈家谷之役  
等问题文学作品虽具通性真实,但毕竟不是历史的客观反映,用以订正历史,恐难免枘凿之病于是,  
聂崇岐又作《<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正误一文,对翦文讹误予以商榷,指出杨延朗改名杨延昭乃避宋圣  
祖赵玄朗之名”,翦文将深恶五鬼的马知节列入五鬼之列实乃错误,这些均证明聂崇岐对杨家将史实  
的熟稔。《麟州杨氏遗闻六记》、《<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正误二文,不仅厘清了相关事实真相,而且对学  
界深入开展杨家将研究也有启迪意义。  
,
宋代与士大夫治天下文人居于重要地位相较于那些青云直上一展宏图的文人士大夫而言,尹  
,
,则显得不幸尹洙,字师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西北久安,洙作叙燕》、《息戍二篇力主加强武  
备以抵御西夏尹洙资兼文武,徒以遭时不偶,未竟其用,颠连困踬,抑郁以终,实北宋政治上一大损失也”,  
尹洙卒后,其友人韩琦欧阳修记其年寿互有差异,未知孰是孰非,聂崇岐征诸文献,考证出尹洙生于咸平四  
,
(1001)、卒于庆历七年(1047),和韩说相符,并指出欧说或是后世钞胥或手民之过”,非欧阳修之误。  
际上,清代学者钱大昕亦曾对尹洙之年寿提出质疑,但他只写下年四十七欧阳修撰墓志》,作四十六ꢊ  
两句话,并没有就此展开论证聂崇岐的文章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盘细致的考辨,是对钱氏推论的具体  
而尹洙之年寿问题,经聂崇岐考证得到解决,其结论也为徐规孙云清等学者所接受。  
随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大量私家藏品流入市场,不少知识分子积极购买收藏,而北平购买古玩书画之  
风尤盛聂崇岐就杜伯秋处所藏之赵鼎画像写下的跋语,是为赵忠简公画像跋全文虽是跋语,但聂崇  
岐对赵鼎和赵鼎所穿宋代朝服题字的正确与否以及画像绘成年代流出源头宋代官制等进行了简要考订,  
聂崇岐麟州杨氏遗闻六记》,《史学年报1939年第3卷第1,63ꢆ70;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367ꢆ387。  
经查原刊,此文原题杨家将》,系瞿宣颖养和室随笔之一节,中和月刊1942年第3卷第9,94。  
参见: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11481367。  
徐国利中国现代史家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史学实践》,徐国利中国现代史家思想与现代史观研究》,黄山书社2016年版,147。  
翦伯赞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中原1945年第2卷第1,41ꢆ47。  
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33。  
聂崇岐《<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正误》,《益世报1947916,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5370。  
脱脱等宋史295尹洙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9831。  
ꢇꢈꢉ聂崇岐尹洙之年寿》,《史学年报1940年第3卷第2,7374。  
ꢇꢈ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77宋史十一》,方诗铭周殿杰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1069。  
ꢇꢈꢋ参见: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00;孙云清《<梦溪笔谈>记事订误十二则》,杭州大学宋史研究室编沈括研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29。  
ꢇꢈꢌ王蕾梁益铭肖鹏聂崇岐致顾廷龙信札考释(1939ꢆ1958)()》,《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年第3,74。  
172  
邓智中聂崇岐的宋史研究  
不仅想要借此像略窥宋代朝服”,更是感叹书香世家,乃任其祖先遗影流落他乡” ,对今人梳理赵鼎其  
人其事颇富有参考价值。  
透过上述几篇文章,可以清楚地看到聂崇岐研究的宋代人物多与兵事相关,且发表时间多是在抗日战争  
时期(订误可视为是前一篇的继续和发展)。那么,聂崇岐何以会较为关注这些历史人物呢?  
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其时,北平沦陷,燕京大学因其特殊地位得以存留办学但太平洋  
战争的爆发,打破了燕园的宁静,日军迅速占领燕大,并将洪业邓之诚等燕京学人逮捕入狱失业在家的聂  
崇岐,也难逃厄运他于1942七月廿三日蒙难,至本月(八月———引者注)七日始释爱国情怀下的  
聂崇岐,不但坚拒敌伪拉拢,还借史论抒发自己满腔的报国热情不管是杨家将赵鼎,还是尹洙,均主张  
反抗侵略,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苟师其德业,可以治国字人;慕其风范,可以激贪励俗深研宋史的聂  
崇岐,以史抗战,贬斥势利尊崇气节,继承了两宋史学家的忧患意识,也是天水一朝之文化于治道学术裨益  
,更是一个现代爱国史家对祖国和中华民族应尽的一份义务抗战胜利后,聂崇岐本痛定思痛  
之旨”,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编写出九一八至双九日寇侵华大事纪》,“用资警惕展现出宋代士大夫关心国  
,所以,聂崇岐笔下的这些宋代人  
,不仅是研究之需,也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有感而发,更是宋人精神在其身上人格化的体现。  
此外,聂崇岐在其他文章中也对宋代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北宋杰出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因一意革新旧  
制而被时人戏称为拗相公”,但聂崇岐认为:“王安石之不为浮言所动,正足见其坚毅不拔;所谓,无非  
恶之者所加之恶名词耳若云新法流弊已见,而仍不恤人言,已超越坚毅程度,足可及于则旧法之  
病民更甚,亦两害相权取其轻者之意而已;况新法流弊固随时予以纠正,并非任其自然乎?”又如北宋开国  
功臣赵普,他评价道:“赵普一学究耳,然能谋深虑远如此,亦不可谓非人杰若其天性忮刻,睚眦必报,且使  
秦王光美不得其死,为人固多有可议者第过不掩功,况过又率属私行,而功则在生民与社稷乎?”这些叙  
述虽然不长,但是持论公允,颇有见地。  
,
在聂崇岐撰写的宋史论文中,历史人物并不占多数,却是20世纪以来较早对杨家将尹洙赵鼎进行探  
讨的宋史学者,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应忘怀此外,他对于历史人物时代背景与历史人物关系的关注,也值  
得大家适当反思应该承认,自梁启超揭橥新史学的大旗以来,或以问题为本位的史学取得了丰  
厚的学术成果,但亦有不足之处,这要求重新重视作为史学活动主体的。  
点校宋史》  
元修宋史成书仓促,讹误错漏不堪,为历代治宋史者所诟病聂崇岐对宋史也多有批评,他说:“《宋  
聂崇岐赵忠简公画像跋》,《汉学1944年第1,225ꢆ230227230。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279。  
沈津编著顾廷龙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257。  
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75ꢆ276。  
刘知幾著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221。  
陈寅恪赠蒋秉南序》,《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182。  
王曾瑜治辽宋金史杂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5。  
聂崇岐九一八至双九日寇侵华大事纪》,《大中1946年第1卷第1,45另见:夏自强功不可没的聂崇岐教授》,张世林编学林往  
中册,1008。  
严复与熊纯如书》,王栻编严复集3,中华书局1986年版,668。  
ꢇꢈꢉ聂崇岐书评:TheGayGeniusTheLifeandTimesofSuTungpo》,《燕京学报1948年第34,299ꢆ300。  
ꢇꢈꢊ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282。  
ꢇꢈꢋ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212。  
ꢇꢈꢌ可参阅: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618114812001367:赵鼎,方建新将方健  
1
985年发表的赵鼎主守投降说质疑列为该栏第一,而聂文发表于1944,在时间上早于方文。  
ꢇꢈꢍ参见:王汎森人的消失?! ———兼论20世纪史学中非个人性历史力量”》,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314ꢆ350。  
1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聂崇岐遂有志匡补史书缺漏以求正本清源,  
久以芜杂乖谬著,错乱牴牾,不一而足,难为典据,  
宋史地理志考异》、《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即是其补正宋史·地理志的重要尝试宋史一书,“于诸  
正史中,卷帙最为繁多,再加上编纂引得等其他原因,聂崇岐始终未能如愿。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的国家政权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为大型文化典  
籍的整理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也曾对古籍整理作出过相关指示1958,古籍整  
理出版规划小组应运而生,聂崇岐成为历史组的成员之一在此背景下,标点二十四史工作逐步展开根  
据工作安排,《宋史由夙治宋史的聂崇岐负责点校。  
一般情况下,整理古籍要用校勘精审比较接近原书面貌的善本作为底本。《宋史版本众多,有至正本、  
成化本南监本北监本等在仔细对比各版本的优劣后,聂崇岐初定元至正本,也是宋史的祖本作为底  
民国时期,张元济曾在上海影印过百衲本二十四史百衲本二十四史充分吸纳了不同本子的优  
,,百衲本宋史是用元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补影  
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对校,修补和改正了某些错字” ,是较为理想的校勘底本因此,聂崇岐最终选定百  
衲本宋史作为底本,这也奠定了今本宋史的版本基础。  
宋史底本既已择定,接下来就是对其进行校勘古籍校勘,主要是订正一部古籍中的衍倒等  
问题为此,聂崇岐制定了精密细致的校勘宋史凡例》(下简称凡例》),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引。《凡例就点  
校方法操作规范等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说明,是聂崇岐点校宋史的纲领性文件凡例可知,聂崇岐主  
要采用陈垣提出的他校”、“本校校法四例,但其中也有一些自己的经验所得,并非全盘借鉴,没有自  
己的主张此外,他主张在尊重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前人的校勘成果由此可见,聂崇岐试图综合  
运用多种整理方法,以期能全面更正宋史讹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聂崇岐积极投入到点校宋史》  
工作中但因身体原因,他不幸于1962417日午夜悄然离世,《宋史点校也随之中辍。  
聂崇岐逝世后,1963年起由罗继祖邓广铭继续点校宋史》,后受环境影响而被迫停止1971,标  
点工作重新启动,但工作组将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转移到上海进行,并将相  
关点校材料一并移交上海以供参考6,标点宋史工作正式开始,程应镠等负责点校84,程应  
镠在家信中写道:  
从北京带来聂崇岐邓广铭等人点校的宋史》。我取出两卷和我校点过的对了一下,在主要问  
题方面,我和他们校的是相同的,在次要问题方面(即读得通,点得断的方面),则各有所遗漏ꢈ  
ꢊꢈꢇ,  
聂崇岐在去世前已经初步标点完宋史全书,写出一些校勘记样稿这些样稿的大致内容可从  
校宋史本纪札记中看到ꢈꢇꢋ如信所言,上海工作组在点校过程中参考了聂崇岐邓广铭等人点校的宋史》  
稿本因此,今本宋史吸收了聂崇岐的点校成果,或无异议以下略举几例试作论证。  
咸平三年(1000)春正月,益州发生叛乱宋真宗诏户部使雷有终为泸州观察使,帅师会李惠等讨  
,宋史原作宋代益州,即今四川成都;泸州,指今江阳合江等地;而庐州则是今安徽合  
肥一带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上始闻王均反,即以户部使工部侍郎雷有终为泸州观  
聂崇岐宋代制举考略》,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175。  
聂崇岐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70。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277。  
聂崇岐聂崇岐先生<校勘宋史凡例>》,《书品2007年第2,92。  
聂溦萌重新发现的百衲本<北齐书><周书><北史>校勘记述论》,《文史2021年第2,103。  
中华书局编辑部出版说明》,脱脱等宋史》,4。  
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72。  
聂崇岐聂崇岐先生<校勘宋史凡例>》,《书品2007年第2,92。  
王芳军二十四史工作汇报》,《书品2011年第6,87。  
ꢇꢈꢉ虞云国编著程应镠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316ꢆ317。  
ꢇꢈꢊ中华书局编辑部出版说明》,脱脱等宋史》,4。  
ꢇꢈꢋ聂崇岐校宋史本纪札记仅太祖至孝宗朝,即卷1至卷33参见:聂崇岐校宋史本纪札记》,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399ꢆ492。  
ꢇꢈꢌ脱脱等宋史6真宗一》,111。  
174  
邓智中聂崇岐的宋史研究  
察使知益州,兼提举川峡两路军马招安巡检捉贼转运公事。”宋史·雷有终传也有相关的一条材料:  
即日,拜有终泸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峡两路招安捉贼事。”益州发生叛乱,应该就近派兵镇压,若从千里  
之外的庐州调兵,恐远水救不了近火,而泸州在地理位置上与成都较为接近,可以及时发兵平叛同年九至  
,,所以,聂崇岐根据长编宋史·雷有  
终传》,庐州改为泸州”。聂崇岐校勘记:“《续长编卷四六,页六上,作泸州观察使。《宋史卷二九八  
雷有终传亦作泸州,应改。”今本宋史所作校勘亦是如此:“‘’,原作’,据本书卷二七八雷有终  
》、《长编卷四六改。”由此可见,两者校勘记相符。  
又如高怀德,北宋名将,宋太祖重要的从龙功臣赵宋代周后,赵匡胤论功封赏宋史·太祖本纪  
:“()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事实上,宋史这条关于高  
怀德的记载亦有问题对此,聂崇岐写出如下校勘记:  
续长编卷一,页五下,“常山高怀德自江宁节度使为义成军节度使;……辽人张光翰……为宁  
江军节度使。”《东都事略卷二一,页二下,《高怀德传宁江军节度使”。《五代会要卷二四,页  
七下,夔州于后唐天成二年七月升宁江军节度至江宁军,唐曾置于升州,不久废(。)升于五代时为  
南唐都,无江宁军之号故凡宋史本纪高怀德传之作江宁者皆倒误又毕氏续通鉴正本  
直书宁江军节度使……常山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考异:“《宋史·太祖纪》、《高怀德传》  
皆作江宁,考其时升州未入版图,亦尚无江宁军之名,当是宁江之误宁江者夔州军号也怀德易  
镇而以张光翰代之。《长编于光翰书宁江,怀德书江宁,盖传写有误耳今皆改从宁江军,庶无歧  
。”《考异云宁江误作江宁是,但云升州未入版图,亦尚无江宁军之名亦误盖下南唐后,改称  
升州,后以仁宗潜邸始升为江宁府建康军节度,盖无江宁军号也⑦  
而今本宋史作出的校勘如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高怀德条作江宁军”,张光翰条又作  
宁江军”。毕沅续资治通鉴》(以下简称续通鉴》)卷一考异:“考其时升州未入版图,亦尚无  
江宁军之名,当是宁江之误宁江者,夔州军号也怀德易镇,而以张光翰代之。《长编于光翰  
宁江’,怀德书江宁’,盖转写有误耳。”⑧  
两相比较,一目了然,今本宋史除了没有使用东都事略五代会要的相关史料,其他则与聂崇岐  
所出校勘基本一致。  
校宋史本纪札记是聂崇岐以长编》、《续资治通鉴》、《东都事略等若干史料校点宋史本纪时写成的  
聂氏就宋史所载逐条对读仔细审校,并用扼要文字将有问题的地方一一标出,可靠的史料  
来源科学的校勘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其论断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更好地论证,现将今本宋史1至  
33校宋史本纪札记的校勘记对比统计如表2如表2所示,今本宋史1至卷33校勘记凡302  
,其中118条与聂著校勘札记相似或相同,聂崇岐的校勘记当是今本宋史的重要参考之一或正因为如  
,《宋史重印版在出版说明中说:“本书原由聂崇歧()同志负责点校,初点已经完成,并写出一些校勘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46,咸平三年正月甲午,989。  
脱脱等宋史278雷有终传》,9457。  
脱脱等宋史278雷有终传》,9459ꢆ9460。  
聂崇岐校宋史本纪札记》,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422,《雷有终传在百衲本宋史278,此处写成卷298,未知何故参见:脱  
脱等宋史278雷有终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a7a。  
脱脱等宋史6真宗一》,119。  
脱脱等宋史1太祖一》,5。  
聂崇岐校宋史本纪札记》,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399。  
脱脱等宋史1太祖一》,19。  
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72。  
ꢇꢈꢉ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72。  
1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记样稿。”这即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对他的告慰。  
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2ꢃ校勘记统计表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ꢃ:条  
本纪  
书名  
校勘记  
31  
15  
13  
7
制  
地理  
13  
8
时间  
2
2
1
0
1
1
2
1
0
0
0
0
1
1
0
1
0
0
6
3
3
1
16  
10  
物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宋史》  
校宋史本纪札记》  
6
4
10  
1
太祖  
3
4
5
太宗  
真宗  
2
1
4
32  
15  
37  
14  
0
9
13  
9
9
5
0
11  
6
10  
5
14  
2
仁宗  
0
0
0
英宗  
0
0
0
0
23  
14  
25  
14  
20  
7
10  
4
7
6
神宗  
4
6
11  
6
6
6
哲宗  
3
4
7
6
7
徽宗  
3
1
2
15  
3
7
2
6
钦宗  
2
0
1
100  
28  
6
16  
5
24  
9
54  
11  
1
高宗  
2
0
孝宗()  
合计  
1
0
0
0
302  
118  
82  
37  
85  
40  
80  
31  
校宋史本纪札记》“虽是未完成的手稿”,但读来使人心悦诚服,拍案叫绝”,是聂崇岐校勘宋史的学  
ꢃꢃ  
,不仅对当时的点校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今人修订宋史亦富有参考价值,而且也是聂崇岐宋  
史研究的心血结晶,文中对史事人物职官地名等相关问题的考证,为现代宋史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除了研究宋史,聂崇岐也在燕大开设宋史课程,指导学生研究宋史如指导谢桢撰元祐党人碑》,缪希  
(后改名李涵)范仲淹评传》,陈公柔撰熙宁变法在财政上之收获及对后来之影响这些题目均是有  
宋一代政治上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亦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不少学生因此走上学术道路,以学  
术作为一生追求李涵即成为著名的宋辽金元史学家聂崇岐的宋史研究也因燕大的跨国交流活动,影响  
及于海外美国历史学家柯睿格于1936年至1940年访学燕京研究宋史,其真正导师即为聂崇岐。  
启示及意义  
,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写道:“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  
此二途。”聂崇岐是一位独断之学和考索之功兼备的史学家,因其兼具二途,得以率先开辟一定的研究领  
”,开拓重要历史议题,“发表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论著,并为该领域培养后进使其无愧于活宋之  
,
中华书局编辑部出版说明》,脱脱等宋史》,4。  
此表据中华书局1977年版宋史和聂崇岐校宋史本纪札记整理而成。  
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72。  
聂文华民国时期北平四高校宋史课程教学探研》,《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2,106。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25。  
章学诚文史通义5答客问中》,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477。  
曹家齐再谈张荫麟先生之宋史叙述体系》,《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35。  
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学者聂崇岐教授》,《近代中国1998年第8,265。  
176  
邓智中聂崇岐的宋史研究  
或正因为聂崇岐在宋史研究上的成绩卓著,研究者才将其增添到中国近代宋史研究奠基人之列。  
聂崇岐因宋史研究而享誉学林,其研究路径也为后学带来了若干重要启示。  
第一,实事求是的治史原则聂崇岐的宋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明显受到乾嘉朴学的影响宋史  
地理志考异序言自谓相互勘对,较其同异”,参以他书,“钞撮考索这与清代朴学罗列事项之同类者,  
,当然,除了乾嘉朴学的影响,洪业讲授的近代史学方  
,,使不管是乾嘉史学,还是近代西方新  
史学,都蕴含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不可避免地会给聂崇岐的治学带来影响聂崇岐关注宋代人物,并做了  
积极有益的探索对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聂崇岐认为:“夫论史责人,必须统观实际情形,不可就一二似是  
而非之根据,辄大发议论。”由此可知,聂崇岐论史责人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童贯是否降金,他说:  
夫贯之为人,毫无可取,降与不降,本不足以降低或提高其人格,顾事实所在,安可妄下笔诛乎。”即使是对  
名列六贼的童贯也始终以史料作为立论依据,而不曲笔诬枉人物评价如此,史事史学亦如此针对宋代  
设词科以为过举的看法,聂崇岐明确指出:“第国家体制所关,朝廷应用文字,众目所瞻,亦有不容草草者,  
似不可以一偏之见而妄致讥评者也。”不以一偏之见而作违心之论,坚持实事求是,实具章学诚所言之  
史德”。这或是其论著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取  
得重大进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主观片面性便是其中之一而聂崇岐在宋史研究中坚  
不苟同,不苟立异,不为高奇之论,而以至当为归的实事求是精神,学人应当予以珍视。  
第二,“通识眼光。“通识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概念,亦是史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通识的眼光,  
才可能鉴有定识,铨核得中聂崇岐先后在燕大讲授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等课程,内容涵  
盖整个中国历史,由其主持的引得编纂着重于十三经二十四史和先秦诸子这使他能徜徉于历朝历代  
之间,形成通识眼光而所谓通识”,也就是整体性思维因此,聂崇岐考察宋代历史并不囿于断代,  
而是将宋代置于历史长河中从上到下,然后由纵及横(意即由古至今,由中央到地方及少数民族)”进行整体  
考察如关注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互动,探讨宋辽关系,编纂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为明  
了宋代色役渊源,对秦汉以来的役制加以研究;思考宋代社会变化,提出北宋中国政治上南北势力消  
ꢌꢈꢇ,  
依朱瑞熙的意见,蒙文通陈乐素张荫麟和邓广铭四位先生是中国近代宋史研究的奠基人(参见:朱瑞熙蒙文通先生在中国宋史学上的开  
创之功———兼评张荫麟陈乐素邓广铭三先生对宋史研究的贡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线装书  
2005年版,80)。其实,朱瑞熙的意见,是由王曾瑜转述的,王曾瑜的原话为:“朱瑞熙先生认为,中国近代宋史研究有四位奠基人物,  
他们是张荫麟蒙文通邓广铭和陈乐素先生,依我个人之见,尚须另外增加两位,他们是全汉昇和聂崇岐先生。”参见:王曾瑜中国近代宋史  
研究奠基者的六十六年治史丰碑》,王曾瑜丝毫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37。  
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71。  
聂崇岐宋史地理志考异》,聂崇岐宋史丛考下册,49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订,中华书局2011年版,70。  
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211。  
聂崇岐<中华民族抗战史>》,《益世报194683,6。  
聂崇岐<中华民族抗战史>》,《益世报194683,6。  
聂崇岐宋词科考》,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169。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247。  
ꢇꢈꢉ张邦炜史事尤应全面看———关于当前宋史研究的一点浅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80。  
ꢇꢈꢊ聂崇岐容斋随笔五集综合引得序》,朱一玄等编著文史工具书手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725,夏自强将其视为聂崇岐  
文章的追求和个人人生的写照”,具有实事求是的内涵参见: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第  
2
03212。  
ꢇꢈꢋ李振宏通史·通识·整体性:当下史学需要通识性眼光》,《史学月刊2020年第7,20。  
ꢇꢈꢌ聂崇岐简述哈佛燕京学社”》,《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精选2,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369。  
ꢇꢈꢍ李振宏通史·通识·整体性:当下史学需要通识性眼光》,《史学月刊2020年第7,21。  
ꢇꢈꢎ段昌同逝水飞尘二十年———忆聂崇岐先生》,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学林漫录8,中华书局1983年版,70ꢆ71除了宋史研究,聂  
崇岐在官制研究上也不局限于宋代,而是向通史发展参见: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学者聂崇岐教授》,《近代中国1998年第8  
,265ꢆ266。  
ꢇꢈꢏ聂崇岐宋役法述》,聂崇岐宋史丛考上册,1ꢆ7。  
1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之关键这一论点,并深入探讨了南人北人群体在北宋消长的情况及原因不仅如此,究心于天水史事  
,,在行文范围上,聂崇岐也具有这种通识眼光。  
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考察赵宋320年府州军监的兴革,《宋代制举考略探讨整个宋代的制举变迁正  
是具有通识眼光,聂崇岐才得以考时俗之不同,察古今之有异成一家之言而聂崇岐在宋史研究中  
,
展现出来的通识眼光,或值得研究者取法,这对打通唐宋断代界限来提高唐宋史研究水平” ,推动大  
宋史研究,不无裨益。  
第三,重视资料编纂工作主持引得编纂长达20年之久的聂崇岐,对资料编纂工作在历史研究中的重  
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聂崇岐看来,收集整理资料工作实际是研究工作的一环一个组成部分,也  
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不能轻视这项工作,真正作好这项工作也非易事资料工作首先要求博览群书,广泛涉  
,从中积累目录学知识,开扩眼界当有一定的史识时,你就会有一个资料精选汰劣与辨伪的问题,有时还  
这段夫子自道,表明他的宋史研究正是得力于资  
料编纂工作事实也的确如此聂崇岐的宋史论著多是在编纂引得过程中由于资料零散不完备或是互相  
牴牾,真相不明而引起思考的其论文的相关史料亦多是借编纂引得之机辑录,如搜集宋代役法材料达  
数十万言,这也是其宋史论文史料丰赡博引广征的原因聂崇岐广泛搜集宋人文集传记并加以引  
;
,不仅惠及后学,也为今天开拓史源提供了思路宋人文集笔记小说等虽然散失了很多,但流传下来的仍  
,其中多有未经董理者,有待今人进一步发掘整理必须指出的是,聂崇岐重视资料编辑,并非  
忽视基本史料相反,聂崇岐也极为看重基本史料他研究宋史的史料多来自宋史》、《长编等基本史料,  
还要求学生掌握所治断代的基本文献,做到史料烂熟于心,为史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聂崇岐强调  
做学问既要专心,尚需清心’”,其埋首工作不慕荣利的学风,也是今天亟须提倡的ꢇꢊꢈ。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宋史研究迄今已及百年,该领域的学者们也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焦虑心态,其具体  
表现为研究方法的缺失感”、“对时代定位的困惑面对这些焦虑,回顾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梳理  
前辈学者的学术研究,或将带来新的启示因此,探讨聂崇岐的宋史研究,不仅是对其学术成果的继承发展,  
亦是学术史意义上的反思回顾,更是后辈学者同前辈学者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思想碰撞尽管时移世易,古今  
学人所处的环境在变,面临的问题也在变,但对史事的考索方法的探寻史学的追求却没有变通过探索聂  
崇岐宋史研究这样一种方式,既可以在观点思路方法上获得启迪,也能使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他日新宋  
学之建立亦将起到积极作用,这或许是今天探讨聂崇岐宋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凌兴珍]  
聂崇岐北宋———中国政治上南北势力消长之关键》,《大中1946年第1卷第6,9ꢆ16。  
闻黎明聂崇岐》,刘启林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名家》,268。  
刘知幾著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167。  
李华瑞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从多视角看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古代文明2018年第1,14。  
夏自强曾提及聂崇岐重视资料工作,但其探讨的是聂氏在论文中使用资料的准确性参见: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  
燕京学报14,209ꢆ210。  
聂宝璋学者风范长存———记著名学者聂崇岐教授》,《近代中国1998年第8,274。  
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210。  
王蕾梁益铭肖鹏聂崇岐致顾廷龙信札考释(1939ꢆ1958)()》,《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年第4,83。  
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中华书局2016年版,263。  
ꢇꢈꢉ据张广达回忆:“聂先生让我先读通鉴纪事本末》,了解重大事件的原委,再沉心静气地细读通鉴和胡注他强调的是读书要沉心静气,他  
,最好自己把通鉴标点一遍。”参见:张广达我和隋唐中亚史研究》,张广达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9。  
ꢇꢈꢊ夏自强至当为归的聂崇岐先生》,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14,214ꢆ215。  
ꢇꢈꢋ张其凡认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宋史研究,是从20世纪才开始其历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相对独立的宋史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开  
始形成。”参见:张其凡20世纪中国宋史研究的回顾(2008)》,张其凡五代宋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196。  
ꢇꢈꢌ包伟民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辽宋夏金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1,66ꢆ67。  
ꢇꢈꢍ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278。  
178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  
——以四川高校为例  
武丽霞  
ꢃꢃ摘要:随着中国学术的繁荣与进步,人文学术集刊大量涌现,由于其符合学术领域细分的要求,已经成为学术  
发表的重要平台通过考察四川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的情况,并与全国高校办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四川大学  
创办的集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名列前茅这些学术集刊的成功,得益于主办学校雄厚的学科实力以及  
主编的高学术影响力,也与主办高校和学术机构的支持资助密不可分在当前各高校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之时,应  
借助国家相关政策,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创办富有特色的学术集刊,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构建学术  
共同体,对于繁荣学术研究传播中华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学术集刊;CSSCI;人文学术;高校;四川大学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305  
收稿日期:2023-03-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四川社科期刊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四川学术集刊现状调查与研究———CSSCI来源集刊  
为中心”(XSCG21SK-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武丽霞,,内蒙古巴彦淖尔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  
文献编辑出版,E-mailꢅnmwlx123@qqcom。  
中国学术集刊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开始创办,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90年代前后进入快速发展  
。“学术集刊编选的论文具有专与深的特点,专就是专门刊发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与综合性刊物有  
;,,因此它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学  
术期刊之外学者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与进步,21世纪  
以来,我国学术集刊更是呈井喷式发展这一出版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有学者对其  
出现的背景及特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分学科集刊也有一些研究,但目前对于学术集刊中数量最大最  
具代表性的人文学术集刊则研究较少四川省的高校创办学术集刊无论是在历时性共时性还是在办刊成  
效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将在回顾中国人文学术集刊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四川省高校  
创办学术集刊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学术集刊的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人文学术集刊繁荣的背景与原因  
中国的学术集刊创办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学术集刊是1957年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阎现章论学术集刊的创构编辑特色与出版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155ꢆ156。  
参见:叶继元魏瑞斌宋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国出版2006年第10,17ꢆ21;于丽英集刊评述》,  
图书馆建设2009年第2,32ꢆ34;阎现章论学术集刊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  
,111ꢆ114;冯潇中国综合类集刊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展望》,《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103ꢆ106。  
参见:赵嫚中国语言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66ꢆ69;赵嫚我国文学类学  
术集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天府新论2012年第6,148ꢆ150;孙乐强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58ꢆ61;等等。  
1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的语言学论丛》(2021年获批正式刊号)。80年代学术研究恢复正常之后,开始有一些定期和不定期的  
学术出版物,90年代数量渐增,21世纪以后学术集刊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2017ꢆ2018年收录的  
68种的CSSCI来源集刊中 1212000,72%  
,,21展  
,
1
势头较猛由于缺乏统一的登记和管理,目前全国学术集刊的总数难以确定,初步估计有千余种,仅中国知  
网收录的就有1100余种1万余辑文献总量30万余篇。  
1,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和国家对期刊刊号的严  
2
格管理既有的学术期刊从数量上和专业性上不能满足中国学术发展的需要,刊号的严格管理政策造成学  
术发表载体严重不足,于是以书代刊形式的学术集刊大量出现,成为学术论文发表的新阵地,也成为一种突  
出的出版现象正如张耀铭所说:“出于对学术期刊现状的不满创办新刊又难上加难的困境,学术共同体人  
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创办学术集刊。”②  
中国知网将学术集刊(辑刊)分为九个学科大类,其中最大的是哲学与人文科学类,565,包括中国  
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外国语言文字外国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门类,大体  
上等同于一般所说的文史哲艺类(本文简称人文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231月发布的中国人  
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403种集刊分为三个学科大类,人文类占241,社  
科类占148,综合类占14由此可见,人文类学术集刊确实是中国学术集刊中最主要的构成。  
人文类学术集刊之所以在各学科领域中占据最大比例,是因为中国的人文学术研究本身带有中国特色,  
不同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学科本身有广阔的世界学术期刊作为舞台,人文学科尤其是中国固有的文学语  
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可供发表的期刊容量不足,必然需要更多的本国舞台和阵  
,以供相关学者发表和交流,甚至吸引海外学者(尤其是汉学中国学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参与人文学  
科是最具国家民族地域特色的学科,这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人文类学术集刊的  
繁荣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事情。  
如果进一步追溯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还可以发现,人文学术集刊的勃兴也与国家推动学术发展高  
校加大对学术成果的考核要求有关20世纪末以来,教育部在高校陆续设立了一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  
,共有150余处,这些研究基地绝大部分都创办了学术集刊,有的基地甚至创办了多种,如四川大学的中国  
俗文化研究基地,就有中国俗文化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新国学三种一些省市也纷纷建立了省级  
(甚至市级)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一些研究基地也创办了学术集刊,如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  
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就创办了写本学研究》。这些研究基地以及各高校成立的其他各级各类研究机  
,成为学术集刊创办的主要组织者和资助者一些影响较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学会)在办学术集刊时,往  
往也与高校的院系或研究机构合作,将集刊的日常编辑事务交给它们(如设立学会秘书处),并由其资助出  
可以说,高校和各种研究机构的学科建设经费是集刊出版的资金保障,各校的人文院系和研究机构又通  
过集刊出版保持了它们在相关学科的学术地位并扩大影响。  
人文学术集刊的主办单位不仅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高校,也有理工院校以及专业院校,数量  
庞大,种类繁多,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学术集刊的日益发展壮大,为学者发表交流学术观点提供了  
更多支持,同时迫切地需要社会为其正名予以肯定因应这一形势,2005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  
价中心发布的CSSCI收录集刊目录(2005ꢆ2007)》,首次收录集刊33200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指导委员会开始进行集刊引文数据库建设,此后在发布CSSCI来源期刊目录时,也同时发布CSSCI来源集  
刊目录(以下简称C集刊)。“这一做法在事实上赋予了集刊和期刊同等的学术地位,有利于集刊获得优质  
稿件,同时也为集刊树立了标杆,指明了努力方向2017年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  
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20231231日访问,httpsꢅꢄꢄknscnkinetꢄkns8sꢄꢕclassid=PWFIRAGL说明:此为修改补充材  
。  
张耀铭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进路》,《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5ꢆ23。  
摘自: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20201128,无锡)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的发言完善学术集刊支撑机制,实  
现集刊高质量发展》。  
180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来源期刊和来源集刊的遴  
选条件,其中一个基本条件是:按既定出版周期准时出版,符合期刊编辑出版规范,文献信息著录完整规范。  
有了方向指引,中国学术集刊尤其是人文学术集刊未来可期,值得学界和期刊出版界深入思考长远布局。  
四川高校主办人文学术集刊的总体情况  
在学术集刊的创办方面,四川高校很有代表性,不仅办刊历史长,而且成效显著,可以从中发现中国高校  
人文学术集刊创办过程中的诸多共通之处。  
四川高校编辑出版学术集刊的历史较早,1980年代,曾有少量学术集刊出现,不过这些集刊后来有的转  
为正式期刊,宗教学研究后来获得期刊号,《草堂后来成为正式期刊杜甫研究学刊》,有的编辑出版时  
断时续,或者昙花一现,最终归于消亡四川目前尚在编辑出版的创刊时间最早的人文学术集刊应是1987  
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童恩正教授主编的南方民族考古》,出版五辑后中断,2010年复刊此外较早的是1992  
此后四川大学中文系创办了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  
汉语史研究集刊》(1998)、《新国学》(1999),(  
1998  
)。此后,四川高校的学术集刊逐渐增多,但真正的爆发期出现在21世纪四川高校主办人文学术集刊的  
基本情况见表1。  
1ꢃ四川高校主办人文类学术集刊一览表  
序号  
1
刊名  
中外文化与文论》  
汉语史研究集刊》  
新国学》  
当前主编  
创刊时间  
主办学校(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曹顺庆  
1996  
2
俞理明雷汉卿 1998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3
周裕锴  
曹顺庆  
项楚  
1999  
2001  
2003  
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  
West(《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  
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5
6
7
8
9
中国俗文化研究》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符号与传媒》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李怡毛迅 2005  
赵毅衡  
曹顺庆  
陈思广  
2011  
2014  
2014  
华文文学评论》  
阿来研究》  
四川大学阿来研究中心  
文学人类学研究》(前身为2011  
2018  
2011  
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  
10  
徐新建  
年创刊的文化遗产研究》)  
创新中心文学人类学研究会  
南方民族考古》(有中断,2010年  
1987  
2010  
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  
11  
复刊)  
考古研究院  
1
2
宋代文化研究》  
藏学学刊》  
1992  
2005  
四川大学古籍所  
13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Frontiersof HistoryinChina  
1
4
王启龙  
段峰  
2006  
1998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历史学前沿》)  
15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探索与批评》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16  
王欣石坚 2019  
17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  
老子学刊》  
刘荣  
2016  
2010  
18  
詹石窗  
此前一年即1991年出版的四川大学学报丛刊53宋代文化研究》,可视为其前身。  
1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9
生命哲学研究》  
儒藏论坛》  
詹石窗  
2021  
2006  
2014  
2007  
2014  
2004  
四川大学生命哲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四川大学古籍所  
20  
21  
巴蜀文献》  
22  
艺术视界》(原名艺术》)  
认知诗学》  
黄宗贤  
段渝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3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4  
巴蜀文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四川省人民  
25  
国学》  
2006  
政府文史馆  
2
6
语言历史论丛》  
外国语文论丛》  
大西南文学论坛》  
2007  
2008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  
27  
张叉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8  
朱寿桐白浩 2016  
四川师范大学大西南文学研究中心  
成都研究》(第一辑名成都学  
29  
2019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  
》)  
30  
哲学探索》  
2021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3
1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蜀学》  
王川  
2022  
2006  
2008  
2019  
2018  
2021  
2022  
2023  
2021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西华大学蜀学研究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西华大学李冰研究中心  
32  
33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李冰研究学刊》  
扬子学刊》  
34  
35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36  
写本学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  
华学论坛》  
伏俊琏  
王启涛  
田开元  
西华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37  
38  
39  
四川文化艺术研究》  
,四川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有39,这不包括以下三类出版物:一是四川省内其他机构团体主办  
的集刊,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和四川省翻译协会主办译苑新谭》(2009),发表与翻译相  
关的学术论文,近年又与美国芝加哥学术出版社合作在海外出版(ISSN2691-6649),中英文论文均有发表;  
二是海外出版的刊物,如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LiteratureandModernChina(《文学与现代中国》),四川大  
学外国语学院的ForumforLinguisticStudies(《语言学研究论坛》),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Journal  
ofSino-AmericanHumanityStudies(),DigitalTransformationandSociety  
(《数字转型与社会》);三是历史上曾经出版但目前已经停止连续出版的出版物,如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  
院的华西语文学刊。  
从当前四川高校的办刊情况来看,39种人文学术集刊中,四川大学有23,占据一半以上;四川师范  
大学8,排名第二;西华大学4,排名第三;其他四所高校各有一种集刊。  
从创办时间来看,除四川大学有6种创办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其余都创办于21世纪,84.62%;  
2
010年后创办的多达21种占比53.85%  
,
;最晚的创办于2023,可见各校对于学术集刊的创办热情持续高  
。  
四川各高校办刊的具体情况  
)四川大学表现优异  
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共创办人文学术集刊23,其中文学与新闻学院(以下简称文新学院)10,历史  
(
文化学院6,外国语学院2,艺术学院2,海外教育学院哲学学院宗教所各1。  
这些集刊大部分在学界有较强的影响力如童恩正教授1980年代创办的南方民族考古》,当时即发表  
182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过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在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复刊以后也是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学术集  
又如文新学院主办的中外文化与文论》,后成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获得海内外学者的青  
,多次进入C集刊目录文新学院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汉语史集刊》、《新国学》、《中国俗文化研  
》,在各自领域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吸引了海内外著名学者的论文稿件此外如藏学学刊符号与传  
,都是各自学科领域的顶流学术集刊。  
2008年起,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开始将学术集刊纳入评价体系,设置了来源集刊目录,四  
川大学有8种集刊曾经进入目录,而且在四川高校中也仅有这8种集刊进入目录情况见表2。  
2ꢃ四川大学创办学术集刊进入CSSCI来源集刊目录情况  
序号  
1
刊名  
中外文化与文论》  
汉语史研究集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符号与传媒》  
创刊时间  
1996  
1998  
2005  
2011  
2014  
2005  
1987  
2010  
入选CSSCI来源集刊年份  
2008ꢆ2009,2012ꢆ2013,2014ꢆ2016  
2014ꢆ2016,2017ꢆ2018,2021ꢆ2022  
2014ꢆ2016,2017ꢆ2018  
2
3
4
2017ꢆ2018,2021ꢆ2022  
5
阿来研究》  
2021ꢆ2022  
6
藏学学刊》  
2014ꢆ2016,2017ꢆ2018,2021ꢆ2022  
7
南方民族考古》  
老子学刊》  
2021ꢆ2022  
2021ꢆ2022  
8
,可以发现四川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  
在质量上都名列前茅由于数据搜集困难,这里暂时以文史哲艺以及传播宗教学科为代表,来比较七所高  
校的集刊情况在统计C集刊时,只要曾进入C集刊目录者(不一定在当前的2021ꢆ2022年版中)即算作C  
集刊。  
3ꢃ国内七所高校人文类集刊比较①  
学校  
普通集刊  
CSSCI来源集刊  
1
5: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West(《比较  
文学:东方与西方》)、《华文文学评论》、《文学人类学  
研究》、《新国学》、《中国俗文化研究》、《宋代文化研8:《中外文化与文论》、《汉语史研究集刊》、《现代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探索与批评》、 中国文化与文学》、《符号与传媒》、《阿来研究》、《藏  
四川大学  
(23)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生命哲学研究》、Frontiersof 学学刊》、《南方民族考古》、《老子学刊》  
HistoryinChina(《中国历史学前沿》)、《儒藏论坛》、  
巴蜀文献》、《艺术视界》、《认知诗学》  
1
8:《欧美文学论丛》、《东方文学研究集刊》、《中国  
语言学》、《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古典与中世纪研  
》、《青铜器与金文》、《版本目录学研究》、《北大佛9:《语言学研究》、《国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  
》、《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北大新闻与传播评文献研究中心集刊》、《跨文化对话》、《北大史学》、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古代文明》、《汉语教学唐研究》、《道家文化研究》、《外国哲学》、《哲学门》  
学刊》、《考古学研究》、《明清论丛》、《青铜器与金  
北京大学  
27)  
(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学》  
海外出版的学术刊物不进入表中,如南京大学有Macrolinguistics(《宏观语言学》,ISSN1934ꢆ5755),是一份专门刊登研究非印欧语语言学  
论文的国际性学术杂志,而本表所列四川大学的两种英文期刊均在中国出版。  
18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6:《中国学研究》、《新宋学》、《翻译研究与教学》、  
史料与阐释》、《美学与艺术评论》、《艺术史与艺术8:《语言研究集刊》、《中国文学研究》、《当代修辞  
复旦大学  
24)  
哲学》、《现代外国哲学》、《法国哲学研究》、《伦理学学》、《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基督教学术》、《宗  
》、《现代儒学》、《中古中国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教与美国社会》、《历史地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  
文字研究》、《复旦汉学论丛》、《复旦政治哲学论丛》、 义评论》  
(
文学》、《中国传播学评论》  
1
1:《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佛教文化研究》、  
1
0:《古典文献研究》、《文学研究》、《域外汉籍研  
亚太艺术》、《戏剧与影视评论》、《亚洲概念史研  
南京大学  
21)  
究集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南大戏剧论丛》、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民国研究》、《元史及民族  
与边疆研究集刊》、《宏德学刊》、《中国语言战略》  
》、《文学与图像》、《南大日本学研究》、《英国研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研究》、《东  
方哲学与文化》  
(
北京师范  
大学 2:《斯文》、《周易文化研究》  
7)  
5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励耘学刊》、《励耘语言  
学刊》、《文化与诗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
华东师范  
大学 1:《中国美学研究》  
9)  
8:《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字研究》、《词  
》、《中国美术研究》、《诸子学刊》、《知识分子论  
》、《冷战国际史研究》、《现代思想与文化》  
(
中山大学5:《汉语语言学》、《古文字论坛》、《国际汉语》、《汉  
7) 语佛学评论》、《区域史研究》  
2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艺术史研究》  
(
ꢃꢃ上面仅统计了这七所高校创办的人文类学术集刊,未统计这些学校(含学会等依托高校)编辑出版的期  
刊和报纸如南京大学有当代外国文学》,北京师范大学有俄罗斯文艺》、《中小学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  
学有文艺理论研究》、《现代中文学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华中师大有外国文学研  
》、《汉语学报》,北京大学有国外文学》、《语言学论丛》、《中国典籍与文化》(高校古委会主办,秘书处设置  
在北大),这些学术期刊基本都入选了CSSCI期刊目录仅以学术集刊而言,四川大学的人文学术刊物还  
是非常可观的,大致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一个水平线上。  
四川大学人文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在国内高校中也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这是该校主办学术集刊  
成功的学术基础和实力保证四川大学创办的学术集刊之所以数量众多,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中国学术  
恢复和发展的1980年代,四川大学因为各种原因主办人文类学术期刊(不含学报)很少(宗教学研究一  
),但国内不少高校都有两种乃至更多的期刊(见前所述),甚至一些看起来学术实力稍弱的高校也有,如湖  
南师范大学有中国文学研究》、《古汉语研究》(两种均为C期刊)。而进入1990年代之后,国家开始严格进  
行期刊刊号的管理,面对这种情况,在无法申办新的学术期刊的形势下,四川大学要在人文学科领域发出自  
己的声音,扩大自己的影响,创办集刊成为新的出路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领导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  
积极创办学术集刊,前任院长曹顺庆教授在1990年代后期就提倡文学理论要有中国话语中国学派,创办了  
中外文化与文论》,最近他更呼吁学术川军要在全球打开嗓子,可见他对发声的重视一以贯之正是  
由于这个原因,四川大学也是国内较早创办英文集刊的高校,早在2001年就创办了ComparativeLitera-  
ture:East&West(:西),2020IgneusPress,LiteratureandMod-  
ernChina(文学与现代中国》),并在海外出版,此外还有华文文学评论》,以期在海外华文世界产生影响。  
而学术集刊对于提高四川大学相关学科的实力和声誉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四川大学主办人文学术集刊  
李媛莉曹顺庆:“学术川军要在全球打开嗓子”》,川观新闻,2022117日发布,2023120日访问,httpꢅꢄꢄcbgcscolcomcnꢄ  
newsꢄ3818079。  
184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4ꢃ四川大学主办人文类学术集刊引用下载情况  
引用下载情况见表4。  
发文量  
)  
总下载数篇均下载总被引数篇均被引  
序号  
刊名  
创刊时间  
刊期  
(
()  
()  
()  
()  
1
2
3
南方民族考古》  
宋代文化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  
1987  
1992  
1996  
半年刊 284 76576 270  
732  
422  
2.58  
0.57  
1.39  
年刊  
季刊  
745 58599  
79  
1644 244486 149  
2283  
实际上  
为年刊  
4
汉语史研究集刊》  
1998  
978 87719  
90  
956  
1
5
6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998  
年刊  
81  
4515  
56  
68  
2
0.02  
0.61  
新国学》  
1999  
半年刊 407 27794  
半年刊 416 25612  
半年刊 380 32544  
250  
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  
7
&West(《比较文学:东方与西 2000  
》)  
62  
131  
0.31  
8
9
中国俗文化研究》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藏学学刊》  
2003  
2005  
2005  
2010  
2010  
2011  
86  
304  
1351  
588  
0.8  
1
季刊  
半年刊 411 50549 123  
半年刊 302 29466  
98  
1329 174626 131  
10  
1.43  
0.6  
3.05  
1.06  
11  
老子学刊》  
169  
12  
符号与传媒》  
半年刊 587 83477 142  
半年刊 189 23725 126  
1790  
200  
13  
文化遗产研究》  
文学人类学》(前身为文化遗  
14  
2018  
半年刊 128 13403 105  
68  
0.53  
产研究》)  
1
5
华文文学评论》  
阿来研究》  
2013  
2014  
2016  
2019  
2021  
2006  
2014  
年刊  
半年刊 518 40386  
年刊  
40 2282  
265 19529  
74  
78  
57  
60  
428  
4
0.23  
0.83  
0.1  
16  
17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  
探索与批评》  
生命哲学研究》  
儒藏论坛》  
18  
半年刊 110 12087 110  
42  
1
0.38  
0.02  
0.58  
0.19  
19  
半年刊  
年刊  
44  
1391  
32  
87  
20  
367 31808  
214  
28  
21  
认知诗学》  
半年刊 148 14971 101  
ꢃꢃ: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辑刊导航(缺少巴蜀文献艺术视界两种),数据截至2023313。  
从表4数据来看,这些集刊发文量均非常可观,作者群中既有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大家名家,活跃于学术  
前沿的中青年学者,更不乏硕士生博士生这些学术新生代,虽然总下载量与引用量篇均下载次数与引用次  
数与学术期刊相比差距不小,但是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于培养学术川军、  
扩大相关学科的学术影响发出四川学界的声音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川其他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情况  
如前所述,四川大学在人文学术集刊的创办方面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优,在省内高校占据绝对的领先  
地位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术集刊无一例外  
都是创办于21世纪,这与2011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以及教育部下发的高  
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ꢆ2020)》密切相关在这些集刊中,2010年之后创办的占据了2/3,  
最晚的甚至出现在2023,可见这些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热情高只是目前尚无进入C集刊目录者,有些  
18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遗憾这些集刊的引用和下载情况具体见表5。  
5ꢃ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校创办学术集刊引用下载情况  
总下载数篇均下载总被引数篇均被引  
) () () ()  
学校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创办时间  
刊期  
发文量  
(
2007  
2008  
2014  
2016  
2020  
2006  
半年刊 262 16872 64  
半年刊 61 2698 42  
年刊 338 15030 44  
年刊 107 4506 42  
半年刊 90 13493 150  
半年刊 639 29155 46  
半年刊 584 50146 86  
91 0.35  
外国语文论丛》  
四川师范大学  
国学》  
68  
0.2  
大西南文学论坛》  
哲学探索》  
蜀学》  
22 0.21  
43 0.48  
209 0.33  
363 0.62  
西华大学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08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研究2021  
季刊  
62 5565 90  
6
0.1  
ꢃꢃ: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辑刊导航,数据截至2023313。  
由表5可见,这些集刊虽然创办时间不长,但不乏后劲,四川师范大学的哲学探索语言历史论丛》、  
西华大学的地方文化研究辑刊蜀学的下载引用情况甚至直追四川大学几种C来源集刊假以时日,  
相信会有所建树。  
需要指出的是,四川省内重要的另外几所高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竟然在学  
术集刊方面全体缺席,令人感到意外诚然,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在传统上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  
,西南财经大学则是以财经科学为主的大学,但三校也开设了一些人文学科的院系,如外国语学院马克思  
主义学院公管学院等,西南交通大学还有人文学院设计学院,涉及语言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学  
,并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西南财经大学也设有人文与艺术学院,然而三校目前竟然没有一  
种学术集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从全国来看,其他一些设有语言文学类博士点的理工科大学都有学术集刊,如华中科技大学有华中  
国学》、《外语教育两种集刊(另有C期刊语言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有古典文学研究》(原名中国传统文  
化研究》)、《中国传记评论》、《中国外语研究三种集刊,都超过同样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的西南交通大  
至于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就更多了,进入C集刊的就有中国经学》、《文学理论前  
沿》、《中国学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人文学术集刊方面不仅大大  
落后于其他同级别高校,即便和省内的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相比,也明显落后这与两校在国内的学术  
地位是不相称的(即便在人文类学科领域也是如此)。严格说来,西南交通大学曾经有过三种学术集刊,即  
006年创刊的、  
2009西2017  
2
年创刊的中美人文学刊》(  
JournalofSino-  
AmericanHumanityStudies)。《立场由中国人民大学余虹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徐行言教授主  
,一共出版了三辑,所收论文多是国内外的名家之作,第三辑还设有五个前沿性学术话题,聘请复旦大学朱  
立元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段炼等主持,可谓有声有色但由于主编余虹去世以及其他原因,这份集刊未能  
持续下去。《中美人文学刊由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办,原由四  
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年该刊改版为全英文刊物,现由加拿大RoyalCollinsPublishingGroup出版发  
,这也意味着该刊就此退出了国内C集刊的群体最为可惜的是华西语文学刊》,它是西南交大编辑出  
版时间最长的学术集刊,原由外国语学院前任院长傅勇林教授主编,为半年刊(其中200920142015  
年为年刊),2016年共出版12。《华西语文学刊的日常编务由唐均教授负责,他在国内学界有一定的  
影响,组织了较多学术稿件,提高了集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这份集刊发展势头不错,在学界已经小有名气从  
中国知网统计的论文的下载量和引用量来看,即便与川大的几种C来源集刊相比,它的表现也毫不逊色(相  
关数据见表6)。可惜由于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政策调整,不再资助该刊,所以2016年以后就停办了。  
186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6ꢃ华西语文学刊与四川大学部分学术集刊下载引用情况比较  
刊名  
华西语文学刊》  
汉语史研究集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中外文化与文论》  
符号与传媒》  
中国俗文化研究》  
出版文献量  
总下载次数  
平均每篇下载次数  
总被引次数  
平均每篇被引次数  
593  
978  
62907  
87719  
174626  
244486  
83477  
32544  
106.08  
89.7  
554  
956  
0.93  
0.98  
1.02  
1.39  
3.05  
0.8  
1329  
1644  
587  
131.4  
148.71  
142.21  
85.64  
1351  
2283  
1790  
304  
380  
ꢃꢃ: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辑刊库,数据截至2023313。  
由此不难发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学术集刊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办刊不能持续,二是数量太少历  
史上办刊中断的学术集刊也有一些,如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曾办外国文学研究集刊》(1979ꢆ1994),  
北京大学曾有印度文学研究集刊》(1984ꢆ2003,出版6) 后来都停办了,令人惋惜但这些中断大多  
发生在学术集刊热潮到来之前,而且有的学校还有其他学术集刊替代,或进行了学术研究资源的整合,如北  
京大学现有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即可以视为印度文学研究集刊的替代反观西南交通大学,两种学术  
集刊都未能延续,目前正在出版的学术集刊数量为零,这对于学校人文学科的发声发展无疑会产生难以估  
量的损失和影响。  
,
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的经验与启示  
()高校办刊的成功经验  
由上文可知,在四川高校中,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四川大学在创办人文学术集刊方面均占据着  
领先的地位大体来说,四川大学办刊与国内其他高校主办学术集刊的成功是类似的,除了人文积淀深厚、  
学校一贯重视外,大致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依托学会办刊  
四川大学一些学术集刊创办时依托了国内大型学会,中外文化与文论》,现在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中外  
文艺理论学会和四川大学文新学院,1996年最初创刊时的主办单位并没有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出版  
周期为年刊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曹顺庆教授是中外文化与文论的主编,他在2004年成为中国中外文艺理  
论学会副会长后,加强了与该学会的交流与合作,缩短中外文化与文论的出版周期,目前已改为季刊。《中  
外文化与文论较早在学界形成影响,占据了先机后来依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办刊后,稿件数量增加,质量  
进一步提高,在学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进入了一个良好而平稳的发展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该刊主编曹顺  
庆教授同时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因此该刊也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成果发表阵地,2022年  
出版的中外文化与文论51辑就有国际比较文学年度文选的专栏。  
事实上,很多重要的学术集刊都是由学会和高校联合主办的,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斯文》,是北京师范大  
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联办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外文论》,是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联办的(秘书处设在社科院文学所);中山大学的戏曲与俗文学研  
》(C集刊),是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与中国俗文学学会联办的还有的学术集刊是联合多家学会和  
机构共同主办的,如广西师范大学的东方丛刊就联合了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  
理论学会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在学会参与办刊的学术集刊中,有一些学  
术集刊就是该学会的会刊,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  
文化研究会的会刊,上海交通大学的新媒体与社会》(C集刊)也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  
西北大学的唐代文学研究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秘书处设立在西北大学)的会刊,华中师大的新文学  
评论是中国新文学学会的会刊四川大学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则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会刊,主编徐  
新建教授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副会长这种办刊方式对于增强集刊的学术影响和号召力无疑助力良  
赵仲明中国外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与反思》,《学术论坛2013年第4,171ꢆ174。  
18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依托高水平研究机构办刊  
四川大学的人文学科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这些研究机构创办  
的学术集刊较易占据学术高地,吸引海内外的学术论文,如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了中国俗文化研究》、《新  
国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主办了藏学学刊》,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主办了符号与传媒》,老子文化研究院主  
办了老子研究》,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了生命哲学研究从前面表1也可以看出,四川大学以及其他  
一些高校的学术集刊很多都是由各级各类的研究所主办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人文  
社科领域级别最高的研究机构,四川大学有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南亚研究所道教与宗教文  
化研究所四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南亚研究所和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分别有南亚研究季  
宗教学研究》(均为C期刊),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则创办了学术集刊,取得了较大的  
学术影响力,中国藏学研究所的藏学学刊还进入了C集刊。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部分都通过创办出版集刊来巩固本研  
究基地在学界的地位,显示其实力和影响力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其他各种国家级省部级的  
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大多是进入21世纪后陆续成立的,这些研究机构原本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学  
术资源,同时面临各种评估考核,这自然催生出大量的学术集刊,它们也成为集刊创办出版的重要力量和来  
同时,依托这些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学术集刊,也较易获得成功,其中很多集刊便成为C集刊,如北京大  
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的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  
心集刊》,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戏  
曲与俗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的中国文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  
研究中心的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文化与诗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  
究中心的中国诗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中国诗学研究在这些教育部人文社科  
重点研究基地中,有少量基地办有学术期刊,如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俄罗斯研究》(C期刊),  
不过由于国家对期刊号的管理严格,这类期刊数量很少。  
3
.依托著名学者办刊  
四川大学人文学科拥有一批著名学者,如项楚曹顺庆赵毅衡周裕锴罗志田霍巍等,由这些教授担  
任学术集刊的主编,能够吸引优质稿源,从而保证了集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声誉,如项楚主编的中国俗文化  
研究》,曹顺庆主编的中外文化与文论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赵毅衡主编的符号与传媒》,周裕锴主  
编的新国学》,霍巍主编的藏学学刊,无一例外地充分发挥了主编的聚集效应,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学者  
投稿发表这些学者往往同时担任研究机构和学会的领导职务,如两种学术集刊的主编曹顺庆教授,是中国  
比较文学学会的会长,同时也是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所长。  
这里需要补充一种学术集刊创办的情况,即学者利用个人学术资源创办并主编学术集刊,后来由于学者  
所属学术机构的变化,其主编的学术集刊所属高校也会发生变化文学理论前沿》(C集刊,2004年创  
),最早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由当时的学会秘书长王宁主编,从所属高校来说,是北京语言大  
学和清华大学联办的集刊,后来王宁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担任人文艺术研究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中心主任,《文学理论前沿也随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术集刊又如外国美学》(C集刊,1983年创办),  
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高建平(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担任主编,近年来他与扬州大学合作,该集刊已成为扬州  
大学的集刊又如乐府学》(C集刊,2006年创刊),由首都师范大学吴相洲教授担任主编,2017年吴相洲应  
聘到广州大学,便将乐府学带到广州大学(经费来源和主办单位),于是成为广州大学的C集刊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利用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支持学术集刊,常见于那些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学者,他们中  
有一些会在其所属学校建立研究所(中心),创办学术集刊如中国海洋大学熊明获得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  
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杂传叙录整理与研究,2021年创办了中国传记评论》。  
吴相洲教授2021年去世,《乐府学又回归到首都师范大学。  
188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四川大学的学术集刊在创办出版中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值得总结反思目前四川大学办刊时  
间较早的新国学》(1999)中国俗文化研究》(2003),是由学术实力很强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  
分别由周裕锴和项楚两位著名学者主编,20余年中刊发了大量的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论文,在海内外学界  
有着较大影响,但至今没有进入C集刊目录,而后来创办的符号与传媒》、《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却被收入  
C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前两种刊物在办刊历史上有过中断,这对于遴选进入C集刊是不利的另  
外一个原因是,2018年起,CSSCI数据库不再收录出版频率为年刊或不定期出版的学术集刊,上述两种集  
刊为了满足遴选要求,仓促改为半年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稿件质量这反过来似乎也可说明,国内的  
期刊和集刊评价体系本身尚有待完善。  
()相关启示  
2016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  
会科学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  
一目标的进程中,学术集刊显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231月发布了中国人  
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共收入19个学科门类的403种集刊,其中评出87种  
核心集刊,其余为入库集刊241种人文类集刊中,核心集刊有54,入库集刊187由此可见,一个  
高校如果想在某些人文学术的学科和领域展现自己的实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在全国学界产生影响,吸  
引优秀论文投稿和知名学者关注,学术集刊可谓一个容易取得成效的方法和路径。  
当前在从事集刊出版的各出版社中,社科文献出版社表现最为突出,共出版403种学术集刊,是国内出  
版集刊种数最多的出版社该出版社建立了中文学术集刊门户网站”———集刊全文数据库(曾用名:中国集  
刊网),2012年起连续9年召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交流编辑工作经验,开展本社出版优秀集刊  
评选,2016年还专门成立了集刊运营中心(2019年升级为集刊分社),设置了集刊出版规范与流程,建立了  
中国集刊网和集刊数据库,搭建了集刊的网络传播平台新成立不久的中国历史研究院2021年也发布了  
学术性集刊资助管理办法”,鼓励全国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机构创办和出版历史类集刊,每年申报,一次资助  
三年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别开生面,为部分内容优质学术规范的学术集刊颁发了正式刊  
,吸纳其为学术期刊这些都为学术集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和条件。  
在四川高校当前主办的39种集刊中,2019年以后创刊的就有10,考虑到新冠疫情三年的影响,这个  
数字足可表明近年来四川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巨大热情放眼全国,绝非孤例,这也意味着学术集刊未来的  
竞争会更激烈,更富挑战性如何脱颖而出,就需要谋定而后动在此,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学校主办  
人文学术集刊的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各高校提供借鉴,具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  
学术集刊的创办与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联动关系,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资金人员机构等方  
面予以大力支持和切实保障,解决集刊发展的后顾之忧;其次,各学术集刊要找准发力点,整合相关学术资  
,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以增强集刊的学术凝聚力,吸引学术同仁投入学术共同体建设;再次,要根据相关  
评价收录机构和数据库的要求和标准,做好集刊的规范化建设,在保证刊期稳定的前提下,加强学术自律,着  
力提升稿件学术质量,促进审稿编校流程的规范化,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以便数据库收录和评价;最后,走好  
专业化集团化体系化建设之路,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学术集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实现集刊的集群化,  
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新局面,推动中国学术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苏雪梅]  
189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第二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  
综述  
郭晨思房锐  
02382426,第二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研讨  
会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共同  
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房锐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王  
川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谭光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主持工作)唐普  
编审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伏俊琏教授先后致辞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专家学  
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巴蜀文献整理与研究  
踪凡(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司马相如集>今人校注本六种20世纪以来司马相如集六种校注本  
进行了介绍和评议尹玉珊(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李白诗歌对僻典的巧用———<庄子>语典为中心分  
析了李白诗歌对庄子僻典选取创造的特征陈才忆(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庭坚谪居巴蜀研究文  
献瑕疵举隅指出了黄庭坚诗集注》、《黄庭坚全集》、《黄庭坚年谱新编等典籍所载黄庭坚谪居巴蜀相关文  
献中存在的讹误和瑕疵杨观(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冯山<安岳集>校注刍议提出了对冯山安  
岳集进一步整理研究的工作思路方法及意义汤洪张以品李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鹤林寺常安民  
读书之庵讹变考对邛崃八景之书台桂影中的书台原型及讹变进行了考辩张佩(北京印刷学院出版  
学院)《明许自昌校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考述对明许自昌校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版本注文进行了  
考辩王燕飞(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位异乡人的巴蜀记忆———杨道南及其<杨道南文集>》对杨  
道南的家世与生平、《杨道南文集的内容与特色进行了探讨王红霞姚舒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鲍瑞  
<杜少陵七言歌行>考述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杜少陵七言歌行的选评者成书情况等相关信息进  
行了考辩邓蕊王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清末四川宣讲小说<缓步云梯集>中的骂詈语初探缓步云  
梯集中骂詈语的类型和使用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王虎谢立夏(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蚕桑萃编>  
新考蚕桑萃编的编者生平编纂考释内容主题价值意义进行了论述汪辉秀(成都薛涛研究会)《<蜀  
国弦>蜀国弦的流传脉络进行了梳理考辩王永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李调元与<函  
>》梳理考证了李调元函海百年间的多次编修增删刊刻情况李美芳(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清代前后与西南内外:川滇黔省级诗歌总集比较研究论述了明代至民国时期川滇黔三省省级诗歌总集在  
编者作家作品以及总集发展历程和特点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相关性房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万光治  
在四川活态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评述了万光治在四川活态文献整理研究中所具有的学  
术眼光研究思路和学术价值。  
巴蜀文化与文学研究  
吕怡(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风土谚语的文化透视选取饮食文化信仰崇拜禁忌习俗三方面的风  
作者简介:郭晨思,,江苏泰州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ꢅ592937925@qqcom;  
房锐,,河南沈丘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190  
郭晨思房锐第二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土谚语,分析其民俗文化内涵和巴蜀文化底蕴王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于岳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  
语文化学院)《四川婚俗歌谣押韵的标准规则与体例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搜集归纳了四川婚俗歌谣  
在押韵方面的主要表现李媛(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绵竹年画的审美流变论述了绵竹年画从民俗审  
美到视觉创新,再到新民俗审美的审美流变吴穹(四川轻化工大学文学院)《分布功能变迁:“咂酒的多  
维考察论述了西南咂酒民俗盛行区域的农业发展特征,以及这一民俗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变迁因素。  
郑朝晖(广西大学文学院)《论张栻的桂林师道考察了张栻于桂林之任中所反映的儒家师道思想马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咸炘的神学观———<神释>为阐释中心论述了刘咸炘神释及其神学观  
点的时代创作背景和哲学价值意义海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峨眉山月半轮秋———漫谈李白蜀中读书与  
干谒围绕峨眉山这座巴蜀文化地标,介绍了李白在蜀中读书干谒等活动及其诗文表达徐小洁(安徽财经  
大学文学院)《李白诗文中的蜀人身份认同及故园书写论述了李白诗歌文本中的物象与其蜀人身份认同故  
园书写之间的构建关联赵建成(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诗灵魂梦游情节的书写与衍变———以杜甫<梦李  
>二首为中心论述了杜甫梦李白二首对灵魂梦游典故的加工创作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郭树  
(河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杜甫儒学思想新探从文化地理学视域考察了杜甫思想中  
奉儒守官之间的冲突,认为杜甫诗歌创作取得的成功和人生政治理想的渐次幻灭均可以从这种思想  
冲突中找出文化阐释胡可先(浙江大学文学院)《杜甫的蜀中生活与诗歌创作从入蜀情境草堂经营幕府  
体验日常生活友朋交游蜀中创作入手,对杜甫入蜀后的生活及诗歌创作情况进行了论述陈宁(成都杜  
甫草堂博物馆)《杜诗叙事画及其图文关系探析从文本来源作者群体及创作原因选材与形制的关系艺术  
手法的演变四个方面分析了杜诗叙事画的图文关系陈婷(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活似摩诘  
山水”:<南邻>的绘画性及其诗意图创作梳理了南邻诗意图的绘制历史,从人物群像和江村风光两个层面  
分析了南邻在绘画中的传播特点徐江(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杨慎<词品>词曲兼论性质发  
论述了杨慎词品中词曲界限模糊的缘由和意义郭晨思(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明清易代与新繁四  
文学的历史构建考察了新繁费氏家族文学发生发展与明清易代之间的构建关联韦礼诺(四川师范大  
学文学院)《王士禛蜀道游记写作特征研究对王士禛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的整体写作特征进行了  
探析张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简论张问陶的巴蜀情结对张问陶诗文中的巴蜀情结进行了梳理和归  
吴浪帆(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清代女诗人左锡嘉文学交游初探考察了左锡嘉酬唱赠答结社等文学  
交游活动彭燕(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巴蜀才女黄穉荃研究对黄穉荃生平交友诗歌创作艺术创作及学  
术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杨文博(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近三十年刘咸炘赋论研究综述梳理了上世纪  
0袁昊(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清代民国时期四川诗坛为东坡  
9
寿的历史流变特征与意义对清代民国时期四川诗坛为东坡寿现象进行梳理,并对其地域特征历史意  
义加以探析杨钊(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胸中芒角太古情”:抗战时期台静农流寓四川的文学书  
写及其历史价值考察分析了台静农白沙草的内容文风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价值。  
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文献整理与研究  
伏俊琏(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巴蜀学人与敦煌学研究评述了百年丝路学和敦煌学发展中巴蜀学人所  
作出的贡献李诚张以品(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古蜀文化研求窥豹———读汤洪<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  
互动和融合>》从学术思想与研求所用材料两个角度评析汤洪的学术专著,提出了古蜀文化研究的新见解。  
潘殊闲(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蜀先王柏灌的名号及其行迹考辨对古蜀先王柏灌的写法及  
含义柏灌的行迹进行了梳理与考辨王志翔程雪(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蜀夏同源论———基于考古发现  
和早期文献的考查对考古材料所反映的早期入蜀浪潮古蜀国与夏王朝的族源关系进行了论述余秋慧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近现代报刊所见盘瓠神话研究介绍了近现代报刊所载盘瓠神话的研究成果和意  
舒炎刘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青衣神新考对青衣神与蜀地的地缘关系青衣神神格衍变发展青  
衣神与蚕丛合流缘由进行了考辩徐学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蚕丛/冉駹南迁对川滇西  
西夷南方丝路的文明影响对蚕丛冉駹之关系及蚕丛/冉駹部落南迁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探讨段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古代四川珠饰与南方丝绸之路对巴蜀地区先秦汉代的珠饰形制及  
19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其所反映的南方丝绸之路贸易情况进行了论述龚伟(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武辟兵戈新  
———兼说战国时期蜀与巴的政治关系变迁考察了大武辟兵戈的形制及其与巴蜀文化融合之间的关联。  
辛艳(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汉代巴蜀地区水井研究介绍了汉代巴蜀地区水井的形制附属设施  
及空间分布特征颜信(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汉唐时期巴蜀地区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述论对汉唐  
巴蜀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规模与形态空间分布与功能变化进行了考察胡雨辰(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  
学院)《在南方丝绸之路视域下看清溪关书写论述了清溪关在南丝路中的重要地位范佳(西华大学文学与  
新闻传播学院)《唐诗所见南方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以唐诗中的筇竹杖红藤杖瑟瑟星回节等为  
,梳理南方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民族艺术等方面的研究线索郑小琼(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化旅游学  
)《唐诗中的羽人意象研究———从古蜀三星堆青铜羽人造型谈起对三星堆青铜羽人的造型来源特点及  
其在唐诗中所代表的诗风意义进行了论述刘晓凤(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杜甫及其诗  
———兼谈杜甫与南方丝绸之路考察了杜诗中中原文明与域外文化相互交融的动态过程及诗人流寓巴蜀  
时期所反映的南方丝绸之路的信息张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德裕汰除成都猱村考新唐书》  
所录猱村的社会形态及其与藏传佛教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考辩杨玉华(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扬一益二刍议梳理考辩了扬州成都在俗语中并举的因缘及二城之间的异同张仲裁(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金牛道北段的变迁:以唐宋诗为中心的考察分析考辩了唐宋时期金牛道北段的地理路  
线战略地位和变迁情况罗宝川(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南方丝绸之路阿吒力教僧侣研究:以  
方志碑刻家谱为中心的观察考辩了元明以来白族阿吒力教僧侣的形态转型及其社会历史意义邹毅(四  
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从江外地方到归治里”:清代川滇交界处的地方治理与民族交流以土司契约文书汉  
族碑刻经单簿等文献材料为重点,考察了清代金沙江中游川滇交界地区政治治理及民族交流的情况。  
与巴蜀文化丝绸之路相关的其他内容  
刘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后稷三弃三收新考对后稷三寘三收三弃三收讹变进行了探讨。  
孙尚勇(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牧誓>诵辞与<大武>乐舞考论———兼及<><>文体之关联考辩了  
周颂·》《二篇与牧誓篇在大武中的功能差异,以此论述了》、《两者间的关联性汤君(四  
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夏中期的骈文和古文论述了西夏乾顺亲政仁孝即位之间,政府公文佛教愿文学  
术序跋呈现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洪仕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宋翼弼次韵李白诗歌探析介绍了朝鲜时期  
文人宋翼弼龟峰集中次韵李白诗歌的特点原由及影响冉驰(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氏朝鲜  
时期文人拟次李白乐府诗研究介绍了朝鲜时期文人对李白乐府诗的效仿情况张庆王红霞(四川师范大  
学文学院)《<芝峰类说>评李白诗诸条辨析举隅从朝鲜时期文人李睟光芝峰类说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  
则材料,考察其与中国诗学家诗学观点的异同及原因阮怡(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异域之眼:韩国诗话中  
的苏轼及其诗歌从苏轼的文学地位以苏轼为文学品评的标准学习苏诗之路径三个方面论述苏轼及其诗  
歌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伏俊琏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巴蜀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长江文化和  
黄河文化两大文化之间的连接点和榫卯’。……以成都为中心的南方丝绸之路,为古代中华大地多族群多  
区域多元文明的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产生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蜀道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  
成部分,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结构性联系,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这种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整  
个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意义不可估量。”在本届研讨会上,学者们充分利用相关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活态文  
献等开展研究,展现了学界对巴蜀文化南方丝绸之路领域的重视及其最新思路和成果就巴蜀文化研究来  
,学者们关注古蜀文明演变巴蜀文人文学创作及活动巴蜀文学域外传播等领域的问题就南方丝绸之  
路研究来看,学者们将之与三星堆研究相关联,进一步注意到沿线民族民俗语言等文化融合方面的问题。  
较之以往,本届研讨会不但重视对文献资料的发掘释读,尤注重研究思路及方法的创新性,以此取得了重要  
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192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林胜强罗磊  
023123031,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  
2
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的号召,推动批判性思维研究与教学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中国逻辑学会  
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四川省逻辑学会等单位承办,《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等单位协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  
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以及社会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  
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共举行了26场学术报告研讨会围绕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关系问题我国传统文化  
中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教学与论证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大中小学逻辑教育教学以及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  
应用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当代意义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关系问题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界为此争论不休本次大会特邀报告阶段,南京大  
学张建军作了从逻辑悖论研究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的报告他认为,批判性思维以合理怀疑合  
理置信为根本特征,合理的要义在于尊重事实尊重逻辑”,尊重事实也要首先尊重逻辑”,因而  
逻辑是批判性思维之根”。张建军以罗素悖论及其通俗版本理发师悖论等经典案例,运用当代认知科学  
高阶认知观念阐释逻辑悖论的发现与澄清,探究悖论的构成解悖路径与标准,说明演绎逻辑归纳逻辑  
和辩证逻辑在悖论研究中的作用和机理,并呈现悖论对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特殊意义。  
江南大学吴格明在我所理解的批判性思维报告中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批判性思维的本质  
是反思,批判性思维的灵魂是人类理性,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是怀疑,论证的评估和建构则是批判性思维的主  
要内容江汉大学李文浩在《“CriticalThinking的译介取舍及其影响中指出,criticalthinking无论如何都  
要尽量还原批判的哲学含义,既要体现中西方的共同点,也要强调其现代意义上的逻辑论证特点湖南科  
技大学颜中军在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与逻辑思维的批判性中认为,学界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认知,存在诸多  
含混与分歧,亟待澄清与辨明批判性是思维的应有之义,具有普遍性中立性规范性等特征作为一种教  
育理念,批判性思维并不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应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依托其他学科进行多元化培养逻  
辑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和本质要求,但不能用批判性思维混同甚至取代逻辑学这不仅有助于  
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而且还有助于正确认识逻辑学的教学地位,避免不必要的讹误。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梁润成针对批判性思维的普遍性的议题,分析和重构了麦克佩克反对普遍论的论  
证以及普遍论者对麦克佩克三个论证的回应,分析了约翰逊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给出一个新框架对上述观  
点进行综合。  
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林胜强,,四川内江人,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E-mailꢅlsq0820@hotmailcom;  
罗磊,,贵州铜仁人,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19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逻辑学会杜国平会长认为,如何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思维思想,并构建体现东方  
智慧的批判性思维理论体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这一经典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其中的思想方法就与批判性思维存  
在诸多相通之处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补缺性创新性发展,这是  
一项能充分彰显中国学者学术优势的非常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杨武金论证了墨家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通过对墨家逻辑和  
批判性思维进行比较考察,认为墨家三物逻辑理论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框架存在同构性,墨家逻辑在多个  
方面展现出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特征,在墨家社会政治思想的具体应用上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精神,我  
们可以通过把握墨家逻辑的本质来推动批判性思维学科的研究与进展。  
盐城师范学院汪楠以因明唐疏古籍文本为依据,将因明唐疏三支论式与图尔敏论证模型比较研究,重点  
考察因明唐疏古籍文本中关于概念层级的划分,比较因明唐疏三支论式与形式逻辑三段论非形式逻辑论证  
型式,认为在论辩中使用的因明唐疏三支论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一,因明唐疏三支论式中有严格的概  
念层级划分第二,与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相比,因明唐疏三支论式本身所具有的结构是独特的,尤其是三  
支论式上的喻支在因明唐疏三支论式与图尔敏论证模型的相互比较中可以发现,因明唐疏三支论式既不  
是图尔敏论证的基本模式,也不是扩展模式,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图尔敏论证模型意图对维护论证主张的每  
一步骤进行功能性解释,这与因明唐疏按照诠解三支论式的意图一致因此,借用图尔敏分析  
论证的思路考察因明唐疏三支论式,不仅能够让我们不必陷入三支论式究竟是演绎还是归纳的纠结之中,还  
能使我们更好地聚焦于如何分析和评价三支论式作为佛教论辩的论证型式。  
逻辑教学与批判性思维  
全球批判性思维研究与教学的新浪潮,不仅与逻辑学的新发展,特别是脱颖而出的非形式逻辑相伴而  
,而且这两股思维新势力相互促动,既使批判性思维在大学传统课程体系中找到了安身之地,又让大学(通  
)逻辑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大学逻辑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便是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兴起武宏  
志指出,逻辑知识方法和精神服务于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的培养,不仅能充分发挥逻辑提升理性思维的  
传统功能,而且利用逻辑自身的模式化规则化的优势,让批判性思维具体化可操作,从而取得实效逻辑  
与批判性思维的融合———创造一种逻辑教学的新形态,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中山大学谢耘在特邀报告逻辑教学与论证能力培养中指出,对逻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提升我们  
的论证能力和评价能力他认为当代非形式逻辑和论证理论的发展为论证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  
论资源,我们可以援引其中的相关成果来充实逻辑导论的教学内容他从论证结构的宏观分析非演绎论证  
的分析与评价论证建构论证互动的理性参与四个角度探讨了非形式逻辑和论证理论在逻辑教学中的作  
。  
西南大学李章吕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系列能力的组合,可以分为四个系统性递增的能力层级批判性  
思维能力与逻辑知识密切相关,大学逻辑课程或逻辑取向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中大有可为,  
特别是对学生理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西北政法大学王荣虎认为,在逻辑学课程中,基于批判性思维要  
义设计教学活动,突出训练识别谬误能力,强化论证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在服从理性逻辑真理和事实的前  
提下又保持开放态度和怀疑精神,并坚持论证的说理方式因此,突出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设计训练识别谬  
误能力和强化论证意识是逻辑学课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三个重要维度西安欧亚学院武晓在报告中  
对如何利用项目制教学法提升批判性思维课程培养效果进行了阐述,分别从为何用”、“如何用以及效果  
评估三个方面对项目制教学法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融合进行论证,期望有效利用项目制教学法提升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海燕立足于批判性思维的显性化,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谈起,梳理了  
它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国内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紧迫性通过了解批判性思维教学在英语  
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反思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随时代快速发展所出现的局限性电子科技大学文竞在基于  
CNKI,系统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认为在未  
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可进一步扩大教学模式的种类和学科的范围,探索不同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对  
194  
林胜强罗磊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他能力的促进作用。  
基础教育与批判性思维  
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研究是批判性思维研究的重头戏正如杜国平所说:“思维方式的形成是  
潜移默化的,而且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就需要从基  
础教育入手,关键是要从中小学开始。”他进一步指出,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之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贯彻渗  
透批判性思维训练,什么样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才是科学有效的,以及批判性思维教育和训练如何能够提升  
现有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等,都有待广大学者利用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测量等跨学科知识和工具进  
行深入艰辛的探索李晓艳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用真理想真实践真创新的教育精神,历经二  
十年的苦苦求索,借助批判性思维与合作学习开创了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课程体系,强势推  
进批判性思维及科学教育工作,成为小学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面旗帜。  
逻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王宏鹰认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仍然处于严重缺位的  
状况只有坚持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多学科融合进行,以逻辑作为基础,融入数学科学  
和美学的综合素质教育以及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才适合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才有助于推动逻辑与批  
判性思维的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教学研究方面,成都市树德中学王华美认为,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应该抓住关键以寻求突破。  
他将理解与质疑论证与评估反思与创新确立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育的着力点同济大学第二附属  
中学汪钰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带上她的眼睛为例,通过运用格雷玛斯叙事理论对该文进行分析,运用  
行动元结构和逻辑语义方阵探究该文章的主旨,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与课程思政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编译局)郭海龙认为,两个大局视角来看,全民亟需提升在认知体系中  
起统帅作用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一,全社会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重视程度不高,影响创新型国家建  
,影响科技竞争这一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领域;第二,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较弱,影响全民综合素质提  
,进而影响我国人才培养方面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全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影响未来国家发展战  
,影响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五育并举是我国新时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战略举措为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宋荣团队以Logic5+1”  
为课程目标导向,以时事结合与师范教育理念传递为课程要素,以师生角色革新课程组织形式创新为切入  
,以课程评定多元化立体化为突破点,积极探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坚持综合培养教育对象的全  
方位素养,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为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  
式探索提供可能路径。  
东北师范大学张萍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中,大学生  
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尤其需要具备理性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效甄别正确可  
靠信息,作出合理决策,从而理性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避免盲从因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素质培养至关重  
东华大学田长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创新精神,大学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肩负着塑造国  
家未来的重任,应该培养创新的能力而创新能力是以批判性思维为前提的,要有所创新,必须有批判意识。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技巧,不仅能在认知和评价上进行独立辩证理性的思考,而且能  
对大学生的思维素养学习的方法策略问题的探索深度思想的发展延续以及理想信念的构建产生深入的  
影响强化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高  
校思政课课程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思政课教学弊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切实  
促进大学生思维健康发展,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在具体实施策略方面,郭海龙认为,全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应立足于产业结构,把握内在规律:  
一是有针对性地对科研教学等重点领域强化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科教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新质  
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在各行业从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方面完善逻辑链条,以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  
19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升的绩效引导全民自觉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三是通过宣传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成功案例,引领全民强化提升逻  
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四川师范大学陆禾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在各教育阶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何以逻  
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为载体,利用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是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课题。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和现代价值  
本次会议关注批判性思维应用与实践的学者不在少数第三军医大学翟建才认为,马克思主义批判哲  
学是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工具性作用明显,与创新能力的关联性极强当今世界,批  
判性思维对于科学技术创新既十分重要,又相当紧迫和有效南京大学谢昊岩许昌学院黄海认为,批判性  
思维被强调为理解AI影响和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工具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点应转向培养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适应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法律应用方面,湖北大学徐梦醒认为,批判性思维通常是建立在新问题的可能解决路径的探寻上,而  
不是拘泥于固有的定义和认知的约束力批判性思维对法律方法应用能力培养的意义体现在凸显法学经  
世致用之价值落实法学教育课程思政的方法论路径两个方面据此,法律方法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当立足  
课程思政,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案,融入司法实践教学资源展开学理化反思,从而达到培养符合国家与地方法  
治建设需求的兼具专业能力与广阔视域的法学人才的目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依林炊苗苗认为,批判性  
思维为冤假错案的逻辑分析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新维度将批判性思维理论和冤假错案的案例结合,运  
用批判性思维理论中的问题式思维审辩式思维关联式思维等方法对冤假错案进行逻辑角度的批判,为冤  
假错案的预防提供辩证性的逻辑思维机制。  
第三军医大学瞿建才西北工业大学吕天择还分别就批判性思维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以及批判性  
思维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此外,在会议论坛环节,四川大学徐召清黄俊翔讨论了在逻辑学教学中时常遇到自然语言理解和逻辑  
联结词不匹配的情况,逻辑学导论为代表的逻辑教科书通常采用从弱原则来解释逻辑学家的理论选  
四川大学欧阳科黄潇探讨了形式逻辑在当代教育和社交互动中的应用西北工业大学陈千千就批判  
性的反事实思维盐城师范学院刘张华对可能世界实在论争议的症结进行了分析。  
综上,本次会议回应世界与时代关切,深化批判性思维研究,是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学界的一次盛会中  
国逻辑学会会长杜国平在致辞中说:“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  
略需求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恰逢其时! 正当其时!”也正如批判性思维专  
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胜强所说:“批判性思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世界分析问题作出决策。”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爆炸和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  
日益凸显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结束了我国一直以来没有正式的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学术组织的  
历史,这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推动批判性思  
维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提高公众的批判性思维素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的赓续和发展贡献智  
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  
196  
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CONTENTS&ABSTRACTS  
DistinctionandIntegrationofConsciousnessofCulturalSubjectivity:Histori-  
calLogicofBuildingModernChineseCivilization  
LiJiao5-11  
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tthekeyhistoricaljunctureofpromotingChinese-stylemoderniza-  
tion,callsforthejointeffortsoftheintellectualandtheoreticalcommunitiestobuildmodernChineseciv-  
ilization whichisatheoreticalblueprintbasedonChinasperspective,exploringtheworldandaimingto  
leadthefuture.ExaminingthepropositionofbuildingmodernChinesecivilizationcurrentlydiscussedin  
academiafromalong-termhistoricalperspectivehelpstobetterunderstanditstrueessence.  
”,  
Fromamacroscopicviewofhistory,promotingthemodernizationtransformationofcivilizationhas  
beenacommonendeavoroftheChineseintellectualcommunityinmoderntimes,andoneofthefocal  
pointsofthedebateistheconsciousnessofculturalsubjectivity.Consciousnessgoesbeyondinheriting  
traditionandreferstoanintegratedunderstandingofonesownhistory-reality-future.Itsdistinctionari-  
sestosomeextentfromtheuncertaintyaboutthefuture.Thispropositionnotonlyextendsthequestionof  
consciousnessraisedbytheMayFourthgenerationofintellectualsbutalsostimulatesaself-reflectiona-  
mongChineseintellectualsduetotheconstantchangesintheworldorder.Consciousnessbecomesthe  
startingpointforreconstruction.Thedistinctionofconsciousnessamongtheintellectualcommunityatthat  
timeoriginatedfromtheconfusionoflatecomercountriesregardingtheirownmodernizationpath,with  
multipleoptionsof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ndinternalandexternaluncertainties.Asare-  
sult,theconsciousnessoftheintellectualcommunityatthattimewasdifficulttoturnintoreconstruc-  
tion,andthepathofbuildingmodernChinesecivilizationwashardtodiscern.Italsoinheritsthelegacy  
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duringtheCounter-JapaneseWarperiod,namelythecombinationofthe  
developmentofnewdemocraticculturewithChinasactualsituation,insistingonthepowerofChinese  
cultureasthebackboneandreestablishingChinaasthestartingpointforintegratingconsciousness.The  
KuomintangsadherencetothereinvigorationofEightVirtuesstrategyproducedlimitedresults,whilethe  
CommunistPartyofChina,atthisimportanthistoricaljuncture,reneweditsinterpretationofChinaand  
successfullyachievedintegrationofconsciousnessbyfocusingonbothrealityandfuture.Additionally,it  
respondstothevariousdisordersintheideologicalfieldattheturnofthe21stcentury.Inthecontextof  
thedynamicdevelopmentofglobalcompetition,theCommunistPartyofChinarevisitsthenotionof  
buildingmodernChinesecivilization,graspingitsowncivilizationalsubjectivityfromaculturalperspec-  
tiveandadoptingnewinterpretationsanddefinitionsofmodernization,modernChina,andmodern  
civilizationbasedonconcretepractices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Intheexplorationofacentury,thedistinctionandintegrationofintellectualconsciousnesshavein-  
fluencedthedevelopmentofChinaspathandcontinuouslyreinterpretedanddefinedthetermChinain  
thepanoramaofglobalmodernization.Theso-calledChina-centricperspectiveencompassesnotonlyChi-  
19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aofthepast,butalsocontemporaryChinaandthefutureChina.Conversely,inthisnewstageofexplo-  
ringChinesemodernization,Chinaisnolongerpassivelyreconstructing,butistransformingintoanac-  
tivelyconstructingactor,strivingtoleadthewayfortheworld.Thisbroaderintegrationofconscious-  
nessconnectingpeoplesandregionsintheworldalsoprovideslastingmomentumandresilienceforChi-  
na,allowingittomovebeyondengagingwithWesternmodernizationtosurpassingit.  
Therefore,buildingmodernChinesecivilizationisactuallyacompetitiveconceptproposedbyChina  
asittransitionsfrompassivemodernizationtoactivemodernization.Itaimstomoreextensivelyintegrate  
theconsciousnessoftheChineseintellectualcommunityintheeraofglobaltransformation,adjustment,  
anddevelopment,andstrivestomakeitanothernewformofhumancivilizationcomparedwiththe  
Westerndiscoursesystem.Atthesametime,itinjectssustainableandresilientmodernizationmomentum  
intothenextcentury,thusquitesignificantfortheworld.  
XiJinpingsCulturalThoughtontheCoreMeaning,Emphasis,andTheoretical  
Innovation  
ZhangWei12-22  
XiJinpingsculturalthoughtfollowsthetriplelogicofMarxistculturaltheory,acenturyofcultural  
constructionpractice,andtheculturaldevelopmentneedsofthenewera.Itfocusesonstrengtheningthe  
Partysleadership,buildingsocialistideology,enhancingtheabilityofnewsandpublicopiniondissemina-  
tion,practicingsocialistcorevalues,developingculturalundertakingsandindustries,promotingthecrea-  
tivetransformationandinnovativedevelopmentof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andadvancingex-  
changesandmutuallearningofworldcivilizations.Itactivelydevelopssocialistadvancedculture,promotes  
revolutionaryculture,inherits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notonlyinnovatesMarxistcultural  
theory,butalsoprovidesabasicfollow-upforculturalconstructioninthenewera.  
XiJinpingsCulturalThoughtandtheConstructionand ApplicationofDis-  
courseSystemonNationalRejuvenation  
SunWei,BaiLipeng23-32  
XiJinpingsculturalthoughtencompassessignificantcontentregardingtheconstructionandapplica-  
tionofthediscoursesystemonnationalrejuvenation.Thestudyonthesecontentsplaysanessentialrolein  
constructinganacademicsystemanddiscoursesyste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andpro-  
motingtheconstructionofaculturallystrongnation.AsadiscoursesystemoftheCommunistPartyof  
ChinathatmanifestsmodernChinesecivilizationandimportantcontentonnationalrejuvenation,itnoton-  
lyinheritsbeneficialelementsfromtraditionaldiscourseresourcesbutalsodrawsupondiversediscourse  
resourcesandpromotestheirintegrationforminganewdiscoursesystem.theCommunistPartyofChina,  
,
guidedbyMarxismandthestrategyofintegratingvariousresourcesorganicallythroughthecombinationof  
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withthespecificrealitiesofChina,andwiththeexcellenttraditionalChi-  
neseculture,leveragesthediscourseofnationalrejuvenationtotelltheChinesestory,thusmaximizing  
theroleofmultipleresourcesandconstructingadiscoursesystemofnationalrejuvenationthatischaracter-  
izedbythetimes,possessesextensiveappeal,andexertsinfluence.  
198  
CONTENTS&ABSTRACTS  
Spatiality,Non-localityCausalityandtheFoundationsofScience:Inspirations  
from KantianThoughtsofSpatiality  
YuanJianxin33-39  
Space,timeandextensionisthecentralproblemofmodernscience.Thedistinctionbetweenprimary  
andsecondaryqualitiesconstitutesthefundamentalmetaphysicalbeliefofmodernscientificfounderssuch  
asGalileoandDescartes.BysolvingtheproblemofGeometrization,GalileoandDescartesintendedtoan-  
swerthequestionhowmathematics,inparticulargeometry,canapplytoamathematizednaturalworld.  
Thesolutionexplainsthetruthfulnessofourknowledgeofnaturalworldbyattributingsuchprimaryquali-  
tyasspatialextensiontonaturalbody,andinterpretsthesimilarityofthestructurebetweenourrepresen-  
tationandnaturalthingsbasedontherepresentationalrealism,soastoexplainthetruthfulnessofhuman  
externalknowledgeintermsofcorrespondencetheory.  
AccordingtoKant,GalileoandDescartessolvingtheproblemofGeometrizationtolaythefounda-  
tionofscienceisunsuccessful.Kantputsforththethesisofthenon-spatialityofthing-in-itself(called  
Ts i.e.,spacedoesntrepresentanydeterminationsofthing-in-itself.Spaceisonlytheintuitiveformof  
ouroutersense,andthing-in-itselfarenon-spatiality.Kantneedstorebuildthefoundationofmodernsci-  
ence.BecauseaccordingtoTs,extensionisnotthepropertyofnaturalbody,butthepropertyofmind,  
thoughKantremainsregardingextensionasprimaryqualities,andmathematicsasthescienceofstudying  
extension.However,accordingtoTs,theconclusionsstudyingextensionfrommathematicsonlyapplica-  
bletobodiesinourmind,nottonaturalbodiesintheworld.Hence,explainthenatureofextensionisthe  
keytaskforKanttobuildthefoundationsofmodernscience.OnlyinthiswaycanCritiqueofPureReason  
succeedinitseffortstoestablishafoundationforsciencebyaddressingthequestionofhowsyntheticapri-  
oripropositionsarepossible.Kantsaccountsofspatialitybasesonhisdoctrineofsubstanceandattribute,  
andcorrelatetohisdoctrineoflight(orether).Kantregardsspatialityasthepredicableattributeofsub-  
stance,whichisproducedbyinteractingnon-localitybetweensubstances.AccordingtoKant,extensionin  
notapropertyabstractfromexperience,whileitsoccurrenceonouroutersensereceivingtheeffectfrom  
ether(etheristhemediumtopropagatetheinformationfromthing-in-itselftoouroutersenseorgans)to  
attainthematterofspatialrepresentation.TheetherproofsinOpuspostumumindicatethatKantuseslo-  
calcausalitytoexplainhowetherpropagatetheinformationfromthing-in-itself.Kantsexplanationon  
spatialityisthestrangemixtureoflocalcausalityandnon-localcausality.ThisleadstoKantsfailurein  
tryingtorebuildfoundationsformodernsciencebecausehecanneithersolvetheproblemofGeometriza-  
tion,noranswerhowscientifictheorycandescribetheworld.Healsofallsintodualismandagnosticism.  
Kantiandoctrineofspaceimpliesthatmechanismbasingonlocalcausalitymustbegivenupandthefoun-  
dationsofscienceshouldberebuiltbasedontopologyandbasingonnon-localcausality.  
),  
BrandonsInterpretationofHegelsConceptsandNormativity  
WangPeng40-51  
WiththepublicationofASpiritofTrust,BrandonestablishedtheHegelianstageofanalyticphiloso-  
phy.HeinterpretedHegelsphenomenologyofspirit(DiePhanomenologiedesGeistes)assemanticsand  
believedthatHegelcompletedthenormativityturnthatoriginatedfromKantandwentthroughSellars.  
19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However,Brandonsinterpretationhassparkedconsiderablecontroversy,withmanyHegelexpertsoffer-  
ingsharpcriticisms,generallyarguingthathemisunderstoodHegelsoriginalintention.Astothecentral  
contentofthebook,namelytheessenceofconceptsandtheirnormativity,BrandonandHegelhavesignif-  
icantdifferences:Brandonsunderstandingofconceptsincludesbothadimensionofcontentandadimen-  
sionofrepresentation,aswellasanabilityonegraspinonespracticeofreasoning;whileHegelsunder-  
standingofconceptscontainsrichmeaningssuchasthebasicunitofrationalcognition,theself-movement  
ofthingsandthoughts,andtheirunfoldingstates.AlthoughBrandonsinterpretationofHegelisnoten-  
tirelyfaithfultothetrueessenceofHegelsphilosophy,hiscreativeinterpretationhasbroughtnewpossi-  
bilitiestoanalyticphilosophy.Itmayleadtoamorecomprehensiveanddialecticalphilosophyoflanguage  
iffurthercriticismswereembraced.  
RoleAnalysisandOperating Mechanism ofEmotionsinDecision-MakingPara-  
digms  
WuYaoyao52-58  
Researchindecisiontheorytypicallyemploystheassumptionoftherationalactorasapremise,with  
rationalismasitstheoreticalfoundation.Thisemphasisonrationaldecision-making,whileneglectingthe  
roleofemotions,failstoadequatelyexplainandguideactualdecision-makingprocesses.Amongthethree  
researchparadigmsinbehavioraldecision-making,thenormativedecision-makingparadigmnegatesthein-  
fluenceofemotionsondecisions,assertingthatmeasurablepreferencescanhelpindividualsmakechoices  
thatmaximizeutility;thedescriptivedecision-makingparadigmbeginstofocusontheroleofemotionsin  
decision-making,withtheoriessuchasregrettheory,disappointmenttheory,andsubjectiveexpectedutil-  
itytheoryelaboratingontheroleofcognition,thinking,andpsychologicalprocessesinthedecision-mak-  
ingprocess;theevolutionarydecision-makingparadigm,startingfromecologicalrationality,arguesthat  
emotions,experiences,andimplicitcognitionplayacrucialroleinhumandecision-makingbehavior.There  
aretwomainstreamviewsontheoperatingmechanismofemotionsinthedecision-makingprocess:one  
viewsemotionsasadrivingmechanismofthedecision-makingprocess,whiletheotherseesemotionsasan  
adaptivemechanismintheevolutionaryprocessthatinfluencesthedecision-makingprocess.Bothofthese  
mechanismsareimportantforthedecision-makingprocess,buttheyarenotsufficienttofullyexplainthe  
complexityandinteractivityofemotionsindecision-making.Emotions,asafunctionalstate,helptoin-  
tegratecognitive,rationalthinking,andemotionalabilitiesthroughgenerativemechanismsindecision-  
makingprocesses,withinthecollectiveinfluenceofthebrain,body,andenvironment.  
DataSharingandDataPropertization  
MeiAo,KeChenliang59-67  
Intheeraofbigdata,dataisregardedasavaluablepropertyduetoitsobjectivevalue.Becausediffer-  
entdatasubjectshaveobjectiveneedsforbalancingtheinterestsofdatapropertization,theestablishment  
ofasystemfordatapropertizationisbothrationalandnecessary.Chinahasalreadyhadlegislative,judi-  
cial,andpolicyfoundationsfordatapropertization.Datasharingisboththecauseandtheresultofdata  
200  
CONTENTS&ABSTRACTS  
propertization.ThepropertizationofdatainChinashouldadoptabasiclegislativemodelthatprotectsboth  
therighttopersonaldataandpropertyrights.However,acontroltheorymodelshouldbeappliedtoregu-  
lategovernmentdataandsensitivecorporatedata.Inaddition,regardingdatasharingbetweenindividual  
usersandenterprises,thispapersuggestsatransactionmodelbasedondatapropertyrightsshouldbea-  
doptedbeforethesharing.Fordatasharingamongenterprises,thispaperrecommendsthatbasedonprac-  
ticalcases,datacategorizationandscenario-basedlawsshouldbeestablishedfromthebottomuptoclarify  
anddistributethespecificcontentofcorporatedatapropertyrights.  
LegalReasoningLogicinIntelligentJudicialSystems  
ChenZijun68-76  
Currently,intelligentjudicialsystemsfollowthelogicalpathofformalreasoning,relyingonthequal-  
itymanagementofjudicialbigdata,thecodificationoflegalrules,andthelogicalexpressionoflegal  
knowledge.Thisapproachaimstopromotejudicialefficiencyandachievejustice,addressingthemismatch  
betweenthetechnicallogicandjudiciallogicinintelligentjudicialsystems.However,thejudicialexperien-  
tialmodelinChinasintelligentjudicialsystems,characterizedbycasetypologyandelements,promotes  
judicialefficiencybutfailstomeetpracticalneeds.Itsinherentlogicreducesjudicialformalreasoningtoa  
comparisonoffactualelements,andtheabsenceofvaluejudgmentshinderstheattainmentofindividual  
casefairnessandadverselyaffectsjudicialsubjectivity.Inthefuture,theimprovementoftheinherentlegal  
logicinintelligentjudicialsystemsshouldgraduallyexploretheconstructionofauniversallegalknowledge  
graph.Itshouldalsoemployatheoreticaltoolbasedonlitigationrequirementsandadoptalegalknowl-  
edge-basedmodelingapproachtoenhancethelogicalandlegalvalidityofintelligentjudicialsystems  
throughjudicialreasoning.  
HigherEducationServing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InternalLogic,Cur-  
rentSituationandExpansionPath  
SunTao77-82  
Thehighlymatchingbetweenthetalentandtechnicalbottlenecksthatneedtobeovercomeinthe  
causeofruralrevitalizationandtheadvantages,motivations,andresponsibilitiesofuniversitiesservingso-  
cietyhasbecometheintrinsiclogicofhighereducationservingruralrevitalization.Atpresent,Chinas  
highereducationservingruralrevitalizationpresentstypicalfeaturesofpolicy-drivenanduniversitypartici-  
pation:throughspecialpostteacherprogramsandfreenormaleducationpolicy,itservesthedevelopment  
ofruralbasiceducation,continuouslyincreasingtheruralhumancapitalreservethroughself-studyexami-  
nationsforruralareas,theonevillage,onecollegestudentplan,andmeasurestoguidegraduatesto  
workatruralcommunities.Therearespecialenrollmentplansforstudentsfromruralandpoorregionsand  
financialaidpolicies.UniversitiesdirectlyundertheMinistryofEducationhavedirectservicetoruraleco-  
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forpovertyalleviation.Basedonthis,theexpansionpathforhighereduca-  
tionservingruralrevitalizationshouldinvolveintroducingandnurturingtalenttoprovidesupportforrural  
revitalization,implementingtechnologyinnovationleadershiptopromotethetransformationanddissemi-  
20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ationofagriculturaltechnologyachievements,improvingtalentcultivationmodelstotrainnewagricul-  
turaltechnologytalents,enrichinguniversitypovertyalleviationmethodstonarrowtheincomegapbe-  
tweenurbanandruralresidents,coordinatingvariouspoliciesandattractingsocialforcestoactivelypartic-  
ipateinvariousservicesforruralrevitalization.  
AnalysisandReconstructionofSymbioticRelationshipsofRuralTourism Com-  
munitiesintheContextofRuralRevitalization:A CaseStudyBasedonTian-  
longtunpuTourism CommunityinGuizhouProvince  
ZuoWenchao,HuBeiming83-92  
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snotonlyanimportantmeansofimplementingthestrategyofru-  
ralrevitalizationand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aharmoniousandbeautifulcountrysidebutalsoanim-  
portantmeansofimprovingruralgovernanceandfosteringnewdynamicsofruraldevelopment.Inthe  
processofruraltourismdevelopment,thecultivationanddevelopmentofcompetingrelationshipsamong  
ruraltourismcommunitiesinChinaarestillfacingvariouspracticaldifficulties,whichthreatentheestab-  
lishmentofaruralgrassrootsgovernanceorderandtherealizationofagriculturalandruralmodernization.  
Basedonthesymbiosistheory,thispaperexploresthecooperationdilemmaamongthemultipleinterest  
subjectsintheTianlongtunputourismcommunitywithboth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analysis.Withthe  
analysisofconflictsofinterestsamongvarioussymbioticunitsandtheirreasonsintheprocessofChinas  
ruralcommunitytourismdevelopment,thispapertriestoconstructamodelofthesustainablesymbiotic  
competingrelationshipofthemultiplesubjectsintheruraltourismcommunitywithanaimatenhancing  
theefficacyofruralgovernance.Researchfindingsindicatethatthesymbioticrelationshipswithinthe  
Tianlongtunpucommunityarecurrentlylooseandlacksufficientsystemicstability,characterizedbyanep-  
isodicsymbioticorganizationalpattern.Thestiffeningofthesymbioticinterfacefurtherresultsinuneven  
energytransmissionandallocationamongsymbioticentities,displayingatypicalpatternofasymmetric  
mutualisticsymbiosis.Therefore,evolvingfromasymmetricsymbiosistowardssymmetricsymbiosisand  
establishinganintegratedmutualisticsymbioticdevelopmentplatform(network)forsymbioticunitsis  
consideredtheoptimaldirectionfor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Tianlongtunputourismcommunity.Mo-  
reover,theessenceofsymbioticrelationshipsinruraltourismcommunitiesliesinthemutualisticrelation-  
shipsamongsymbioticunits.Theabilitytopossessastable,diverse,interdependent,andco-evolving  
symbioticinterfaceisacriticalfoundationfortheevolutionofsymbioticrelationshipsamongstakeholders  
towardsanintegratedmodel.Addressingthedisorderinruralpublicspacesrequirestheestablishmentofa  
onecore,twolayers,threestagesdual-cyclenetworkgovernancemodel.Onecorereferstothethree  
coreproductiveorganizations,namelylocalgovernment,communityresidents,andtourismenterprises.  
Twolayerspertaintothetwolevelsofsymbioticunitsintheruraltourismcommunity:coreproductive  
organizationsandnon-coreproductiveorganizations.Threestagesdenotethethreemajorstagesofthee-  
volutionofthesystemicsymbioticunitsfromasymmetricmutualisticrelationshipstowardsasymmetrical  
integratedmutualisticsymbioticmodel.  
Thispaperidentifiesandanalyzesthesymbioticrelationshipbetweenthesymbioticunitsofinterestin  
theruraltourismcommunity,whichcanprovideabasicideaforsolving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  
competinginterestsoftheruraltourismcommunityinChina.Theattemptedconstructionoftheonecore,  
202  
CONTENTS&ABSTRACTS  
twolayers,threestagesdualcirculationnet-likeco-governancepatternprovidesimportanttheoreticalref-  
erencesforenhancingtheviability,competitiveness,development,andsustainabilityofruraltourism  
communitiesandreconfiguringtheorderofthecountrysideandthespaceofdouble-cyclepluralisticsubject  
goodgovernance.  
:
ExperienceCo-creationi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imension,  
MeasurementandEmpiricalResearch  
SongXiao,WangShuhua93-101  
A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CH)becomesintegratedintomainstreamsociety,tourismutilization  
hasemergedasasignificantformofICHpreservation,whereexperienceco-creationplaysacrucialrolein  
enhancingvisitorvalueandpromotingthedisseminationofintangibleheritage.Buildinguponexistingliter-  
atureandon-siteinterviews,thispaperproposesadefinitionofexperienceco-creationin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tourismfromadualperspectiveofbehaviorandpsychology.Itisvisitorsutilizingtheirownre-  
sourcestoengageinICHactivities,integratingtheirresourceswiththoseofotheractors,andassessing  
theirowncontributionsthroughcollaborativeeffortswithotheractors.Thisdefinitionretainsthetradi-  
tionalemphasisonvisitorparticipationandinteractionsamongactorswhileincorporatingvisitorspsycho-  
logicalexperiencesduringresourceinput,aidinginunderstandingthecomplexityandcomprehensiveness  
ofco-creatingtourismexperienceswithintangibleheritage.  
Basedoninterviewdata,utilizingthethree-levelcodingprocessofGroundedTheory,thestructural  
dimensionsofco-creatingintangibleheritagetourismexperienceswereidentifiedtoinclude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perceptionofcontribution,co-production,andprocesscontrol,formingamulti-dimensional  
conceptwithrichconnotations.Amongthesedimensions,interpersonalinteractionsandco-productionre-  
presentthebehavioralmanifestationsofco-creatingintangibleheritagetourismexperiences,whilepercep-  
tionofcontributionandprocesscontrolsignifythepsychologicalsentimentsofvisitorsengaginginco-crea-  
tingtheseexperiences.Followingrigorousscaledevelopmentprocedures,ascaleconsistingof4factorsand  
1
7itemswasdeveloped,anddataanalysisindicatedthescalessoundreliabilityandvalidity.Furthermore,  
byselectingvisitorexperiencevalueastheoutcomevariable,thispaperrevealsasignificantpositiveimpact  
ofco-creatingintangibleheritagetourismexperiencesonvisitorexperiencevalue,suggestingthatvisitors  
withmorepositiveattitudesandevaluationstowardsco-creationactivitiesaremoreinclinedtoconnectthe  
spiritandculturalsymbolsofintangibleheritagewiththeirself-awareness,therebyattaininghigher  
tourismexperiencevalue.  
Incomparisontoexistingscalesfortourismexperienceco-creation,thescaledevelopedinthispaper  
encompassesbothbehavioralandpsychologicalaspectsofco-creation,presentingamorestructuredframe-  
work.Theitemsrelatedtointerpersonalinteractionsnotonlycoverinformationseekingandsharingbut  
alsoincorporateresponsestovisitorneedsfromdestinationgovernments,scenicareamanagers,andICH  
inheritors.Additionally,themeasurementoftheco-productiondimensioninco-creatingintangibleheritage  
tourismexperiencesemphasizestheutilizationofvisitorsexistingknowledge,skills,andexperiences.  
Thescaledevelopmentenrichesresearchonthestructureandcontentofco-creatingexperiences,directly  
applicabletoempiricalstudiesonco-creatingintangibleheritagetourismexperiencesandofferinginsights  
forthedevelopmentofco-creationscalesinothertourismforms.Theresearchfindingsprovidetheoretical  
guidanceforthefurther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ofintangibleheritageandtourism,holdingpractical  
20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significanceinenhancingvisitorexperiencesrelatedtointangibleheritage.  
SkiCoolnessandItsInfluenceonSkiLoyalty  
LiuTao,LiuYue102-110  
ThesuccessfulhostingoftheBeijing2022OlympicWinterGameshasgreatlyincreasedthepopularity  
ofskiinginChina.Skiing,asadistinctivetypeinsportstourism,hasmultiplefunctionssuchastourism,  
exploration,andentertainment,meetingthecurrentdemandofconsumersforinnovationandvariety.  
However,Chineseconsumershavealowrevisitratetowardsskiing,and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at-  
tractconsumerstoparticipatebyshapingthecoolnessofskiing.Thispaperinvestigatestheroleofper-  
ceivedcoolnessintermsofskiingexperienceanditsantecedentsaswellasitsconsequencesbyusingpartial  
leastsquares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PLSSEM).Resultsshowthat:coolnessperceptionisanimpor-  
tantaspectofconsumersperceptionofskiingexperience;theattractiveness,uniquenessandidentification  
ofskiingarepositivelyrelatedtoconsumersperceivedcoolnessofskiingexperience,ofwhichitsattrac-  
tivenessisrelatedmostpositively;consumersperceivedcoolnessofskiingexperiencecandirectlyandsig-  
nificantlyimprovetheirskiingloyalty,anditisalsopositivelyrelatedtoconsumersskiingloyaltythrough  
themediatingroleofthedelightfulnessandmemorabilityoftheexperience.Skiingdestinationsandskire-  
sortsshouldpayattentiontocreatingperceivedcoolnessofskiingexperienceforconsumers,soastoim-  
provetheirskiingloyalty,andpromotethepopularizationofskiinginChina.  
WhoHastheFinalSayWhenThreeGenerationsTravelTogether?:In-depthIn-  
terviews with Three-Generations-Lineal Famili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  
DingJuan,YangHui,FangRong111-120  
Familytraveldecision-makingisthefocusofconsumerbehaviorresearch.Thispaperconductsin-  
depthinterviewswith20three-generation-linealfamiliesinChina,andconstructsatheoreticalframework  
oftraveldecision-makingbehaviorofthree-generation-linealfamiliesbasedonthetheoryofplannedbehav-  
ior.Resultsshowthat:thetraveldecision-makingmodelofthethree-generation-linealfamiliesinChinais  
parent-dominatedandmostofthecouplesdominatetogether.Theparentplaystheroleofinitiator,deci-  
sionmakerandpurchaserintourismdecision-making.Inold-middle-youngfamilies,grandchildrenare  
theinfluencersandthegrandparentsaretheusers.Inthemiddle-young-infantilefamily,thegrandpar-  
entsaretheinfluencersandthegrandchildrenaretheusers.Thebehavioralattitude,subjectivenorms,and  
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ofthethree-generation-linealfamiliesjointlyinfluencethefamilysbehavioral  
intentiontomaketraveldecisions,whichinturnaffectsthefamilystraveldecision-makingbehavior.  
DiscoursePracticesofDoubleReductioninShortVideo  
GeNan,ShiJunqi121-129  
Thecyberspacehasbecomethemainarenaforbillionsofpeopletoaccessanddiscusseducationalpoli-  
204  
CONTENTS&ABSTRACTS  
cies.Sincetheimplementationofthedoublereductionpolicy,thepopulardiscourseintheonlinespaceis  
notpredeterminedorfixed,butisinfluencedbytheinterestsanddemandsofdifferentinterestbodies,re-  
sultingincomplexinterpretationsandre-interpretationsofitsmeaning.Ananalysisofthechangesinthe  
discoursesurroundingdoublereductionshortvideosrevealsthatmainstreammedia,scholars,andthe  
generalpubliccollectivelyconstitutethemainactorsintheproduction,distribution,andconstructionof  
thediscoursesmeaning.Theyinitiallyinterpretthemeaningfromtheirownperspectivesandthendissem-  
inateandresonatewitheachother,ultimatelypresentingaripple-likepatternrepresentedbydifferentcon-  
tradictions.Theinnermostlayerrepresentsthecontradictioninpolicyimplementation,themiddlelayerre-  
presentsthecontradictionbetweenreducingstudentsworkloadandthepressureofentranceexams,and  
theoutermostlayerpointsdirectlytothecontradictioninsocialstructure,withatendencytofurtheresca-  
late.Thedrivingforcebehindthisrippleofcontradictionistheself-interestedgeneralpublic,whoacceler-  
atethealienationoffamilyeducationthroughconceptssuchasacceleratedcompetition,idealeduca-  
tion andself-exploitation,whilemainstreammediaandscholarsareabsentfromtheonlinedialogue,  
acceleratingthespreadoftherippleofcontradictionandresultinginanunstable,incoherent,andinconsis-  
tentunderstandingofthedoublereductionpolicyamongthepublic,leadingtoanxietyorindifference.  
Therefore,itisnecessarytoemphasizethegovernanceofeducationintheonlinespace,enhancethemis-  
sionresponsibilityandpolicydialogueamongvariousstakeholders,payattentiontopublicopinion,re-  
spondtopublicvoices,andguidethehealthydevelopmentofonlinepolicydiscourse.  
”,  
MechanismandPracticalPathofContinuingEducationEmpoweringtheCon-  
structionofaSkill-OrientedSociety  
FengLin130-135  
Thecomprehensivepromotionoftheconstructionofaskill-orientedsocietyreliesonthesupportof  
education.Continuingeducation,asaformofeducation,isintricatelylinkedwiththeconstructionofa  
skill-orientedsociety.Ononehand,theconstructionofaskill-orientedsocietyrequiressupportfromcon-  
tinuingeducation.Atthemacrolevel,theindustrialupgradingandtransformationnecessitatecontinuing  
educationtoprovidehumancapitalsupport;atthemicrolevel,theformationofindividualskillsrelieson  
continuingeducationtoofferlearningopportunities.Ontheotherhand,empoweringtheconstructionofa  
skill-orientedsocietyisaninevitablechoiceforthedevelopmentofcontinuingeducationinthenewera.  
Thisapproachnotonlyunderscoresthevalueofcontinuingeducationinthiserabutalsoconstitutesanec-  
essarysteptowardspromotinghigh-qualitydevelopmentincontinuingeducation.Fromatheoreticalper-  
spective,theempowermentofcontinuingeduc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askill-orientedsocietyisorien-  
tedtowardspromotingcomprehensiveindividualdevelopment.Fromahistoricalperspective,itaimsat  
driving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savitaltargetorientation.Empoweringtheconstructionofa  
skill-orientedsocietythroughcontinuingeducationrequiresstrengtheningitsmissionandclarifyingits  
functionsandvalues,emphasizingfairness,enhancingaproactiveservicemindset,improvingsystems,  
standardizingthewaylearningoutcomesarecertified,fosteringcooperationandsharing,aswellaspromo-  
tingthecouplingofforcesfromvariousparties.  
20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ntegrationof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and Care:Implications,Issues,  
andStrategies  
LiShengcong136-144  
Populationaginghasbecomeaglobalissueweallface.Communityisnotonlyaphysicalspacefor  
peopletolivein,butalsoaculturalandspiritualspaceforpeopletoliveandinteractwitheachother,  
wherepeoplesbody,lifeandemotionsresideandrest.Thelocal,convenientandneighborlynatureof  
communityeducationandcarefortheelderlyisthebestfieldforactiveaging.Theintegrationofcommuni-  
tyelderlyeducationandcarereferstovariouselderlycareandeducationentitiesinthecommunityutilizing  
resourcescollaboratively,promoting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theelderlysphysicalandmental  
well-being,continuouslyenhancingtheirqualityoflife,andtherebycontributingtotheconstructionofa  
harmonioussociety.Thisprocessconstitutesaframeworkofcommunityintegrationforelderlyeducation  
andcarethatemphasizessubjectcoordinationasthecore,institutionalcoordinationasthefoundation,in-  
tegratedcoordinationofresourcesandassessment,aimingtoenhancetheelderlysaccesstovariousforms  
ofcapitalsuchashealth,participation,andsecurity,whileembodyingthevaluesofshowcasingexcellent  
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pursuingholistichumandevelopment,andmeetingtherealneedsoftheelder-  
ly.Currently,theintegrationofcommunityelderlyeducationandcarearefacingsuchchallengesassubject  
fragmentation,contentsegregation,andashortageofprofessionalstaff.Itisimperativetodevelopstrate-  
giestoaddresstheseissuesthroughthefusionoflegalandself-governingmechanismsatthetoplevel,the  
integrationofinterestsandresponsibilitiesinthemechanism,theintegrationofphysicalandlifeaspectsin  
thecontent,andtheintegrationofdiversificationanddigitalizationinthemethods.  
ConstructionoftheClassificationSystemfor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  
LiuShuaiqi,WuYinghui145-153  
Theclassificationsystemfor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referstoarelativelystableformofChi-  
neseeducationfromaglobalperspective.Itsconstructioninvolvesthesummarization,positioning,and  
systematizat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varioustypesofChineseeducationalformsaroundtheworld.In  
theClassificationofInstructionalProgramsforGraduateEducation(2022)bytheMinistryofEduca-  
tion,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isindependentlycategorizedasaprofessionaldegreeunderthe  
fieldofeducation,proposingnewresearchtopicsforthisdiscipline.Theclassificationsystemnotonly  
servesasthefoundationofthedisciplinestheoreticalsystem,butalsoprovidesatheoreticalbasisforthe  
top-leveldesignofglobalChineseeducationdevelopment.BasedonacomprehensiveinvestigationofChi-  
neseeducationalformsworldwide,thispaperintendstoconstructtheclassificationsystemfromtheper-  
spectivesofspatialdistribution,educationalsettings,educationalobjectives,educationalnature,acquisi-  
tionsequence,languagestatus,technologicalapplications,andteachingmethods.Itverticallyrefinesthe  
classificationsystemlayerbylayerandhorizontallyclarifiestherelationshipsbetweenparallelandcross-  
fusion.Duetothecontinuousdevelopmentandchangesin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theclassifica-  
tionsystempossessesopennessanddynamiccharacteristics.Thispaperconstructsa3+Nclassification  
systemfor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whichconsistsof3mainlevels,14maintypes,andseveral  
basictypes,providingaframework.Thispaperalsoelaboratesontheconnotations,constructionideas,  
206  
CONTENTS&ABSTRACTS  
andperspectivesoftheclassificationsystemandproposesthattheclassificationofinternationalChineseed-  
ucationshouldnotsolelyrelyonforeigntheoriesofsecondlanguageeducationorpurelyonrationalspecu-  
lation.Instead,itshouldbebasedonthefactsofChineseeducationineachcountryandsupportedbyprac-  
ticalcasesforclassificationpurposes.  
OptimizationoftheSelection Mechanism forFirst-ClassUndergraduate Major  
ConstructionSitesandEvaluationofConstructionResults:ACaseStudyofChi-  
neseInternationalEducation Major  
GongMan154-160  
Theoptimizationoftheselectionmechanismforfirst-classundergraduatemajorconstructionsitesand  
theevaluationofconstructionresultsarecriticalfactorsinfluencingwhethertheDoubleFirst-ClassInitia-  
tivecanachievetheexpectedgoalsofenhancingthetalentcultivationcapacityandqualityofundergradu-  
ateeducationinuniversities.TakingtheChineseInternationalEducationmajorasanexample,astudyon  
theselectionmechanismforfirst-classundergraduatemajorconstructionsitesrevealsseveralkeyfindings:  
theselectioncriteriaaretoogeneral,makingitdifficulttoimplementinpractice;thereisacontradiction  
betweentheprinciplesoftrack-basedconstructionandexemplaryleadership;anddeficienciesexistinthe  
evaluationmechanism.Threepossiblepathwaysforoptimizingtheselectionmechanismareproposed:  
firstly,clarifyingkeyindicatorsandestablishingselectioncriteriaforeachmajorconstructionsite;second-  
ly,transitioningfromselectingbasedondifferenttrackstoaunifiedstandardselectionprocess;and  
thirdly,replacingthetraditionalreviewprocessfromone-timepeerevaluationtoanonymouscommunica-  
tionreviewtogetherwithpeerevaluation.Toenhancethescientificassessmentofconstructioneffective-  
ness,itisrecommendedtoextendtheconstructionperiodoffirst-classundergraduatemajorsandestablish  
adual-coreevaluationsystemfocusingontalentcultivationqualityandcharacteristics.  
From UnknowntoRenowned:Paradigm ShiftinArtHistoryResearchin  
theFirstHalfoftheTwentiethCentury  
LiuTing161-168  
Incomparisontotraditionalpaintingstudies,thestudyonarthistoryinthefirsthalfofthetwentieth  
centuryexhibitssignificantmodernityintermsofvision,objectivity,theory,andmethodology.Previously  
overlookedorunknownartworkshavenowenteredtherealmofrenownedartresearchandgainedat-  
tentionfromacademiccirclesbothhomeandabroad.Theestablishmentofamoderndisciplinarysystem  
andtheapplicationofinterdisciplinarymethodshaveendowedunknownarthistoryintheRepublicof  
Chinawithahumanisticconnotationthatwaspreviouslyabsent.Itsfocusisnolongersolelyonrevealing  
thepersonalitytraitsofcreativesubjects.Itsacademicorientationliesincomprehendingoverallartistic  
trendsfromaperspectiverootedincreativegenerality.Basedonthispremise,theresearchandwritingpar-  
adigmforunknownarthistoryhaspartiallyreplacedtraditionalparadigmsandservesasabridgeforaca-  
demicdialoguebetweenChinaandWesterncountrieswithinthefieldofarthistoryduringthisperiod.This  
highlightsitsdualcharacteristicsencompassingnationalityaswellastemporalcontext.  
20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ieChongqisStudyontheSongHistory  
DengZhizhong169-178  
NieChongqiisanimportanthistorianinmodernChinesehistory.HisexplorationoftheSongDynas-  
tyspolitics,economy,diplomacyandotherissuespromotedthestudyonmodernSonghistory.Inthere-  
searchoftheSongcharactersNieChongqisortedoutthelifestoriesofthegeneralsoftheYangfamily,  
,
YinZhuandZhaoDing,showingastrongnationalconsciousnessandpatrioticwill.Afterthefoundingof  
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NieChongqiwasentrustedwiththetaskofcollatingtheHistoryofthe  
SongDynasty(hereinafterreferredtoastheSongShi).Notonlydidhecompletetheinitialpunctuation  
oftheentireSongShi,buthealsowrotetheAnnotationsontheCollationoftheBiographySectionofthe  
SongShiduringthepunctuationprocess.Thisworknotonlyrepresentstheculminationofhisresearchon  
theSonghistorybutalsoconstitutesanimportantacademicachievementinthecollationofSongShi,pro-  
vidingvaluablereferencesforfuturecollators.NieChongqisunique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theSong  
historyhaveearnedhimthewell-deservedreputationofawalkingencyclopediaoftheSonghistoryinthis  
field,andhisresearchpathhasprovidedinvaluableinsightsforfuturescholars.ExploringNieChongqis  
achievementsandthoughtsinthestudyoftheSonghistorynotonlyprovidesperspectives,approaches,  
andmethodologiesbutalsoensuresthecontinuityofacademicspirit,thusplayingapositiveroleinthees-  
tablishmentofnewSongstudiesinthefuture.  
CurrentSituationofCollectionofPapersofHumanities:TakingUniversitiesin  
SichuanasAnExample  
WuLixia179-189  
WiththeprosperityandprogressofChineseacademics,alargenumberofcollectionofpapersofhu-  
manitieshaveemerged.Becausetheymeettherequirementsofthesubdivisionofacademicfields,they  
havebecomeanimportantplatformforacademicpublicationandabeneficialsupplementtoacademicjour-  
nals.ByinvestigatingcurrentsituationofcollectionofpapersbyuniversitiesinSichuanandcomparing  
withotheruniversitiesinChina,thispaperfindsthatthecollectionsbySichuanUniversityareamongthe  
bestinbothquantityandquality.Itssuccessisnotonlyduetothestrongacademicstrengthofthehostu-  
niversityandtheacademicstatusofthechiefeditors,butalsoduetothesupportofthehostuniversityand  
academicinstitutions.Atpresent,whenallschoolsarevigorouslypromotingdisciplineconstruction,all  
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takeadvantageofrelevantnationalpoliciestointegratesuperiordiscipline  
resourcesandstartacademiccollectionsbasedontheirowncharacteristics.Thiswillnotonlyhelptoen-  
hancetheiracademicinfluenceandbuildacademiccommunities,butalsobeofgreatsignificancetothe  
prosperityofacademicresearchandthespreadofChineseculture.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