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卷第6期
024年1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2
ꢀ
ꢀ
ꢀ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
ꢀ
Vol51ꢁNo6
ꢀ
ꢂSocialSciencesEditionꢃ
Novemberꢁ2024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师范大学转型发展
汪明义ꢄ伍汗飞
ꢄꢄ摘要:建设新质师范大学是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选择,也是以教学与研究为基础、服务社会
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师范大学的改革方向。这种新质师范大学展现出办学赛道新、教育模式新、育人能力新、
结构要素新、办学使命新、科教融合新等若干新质属性。建设好新质师范大学,坚守人才培养职能、完善立德树人
机制是“人才提质”之路,强化科学研究职能、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是“创新提质”之路,提升社会服务职能、完善
高校学科与产业衔接机制是“改革提质”之路,夯实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完善教师教育体制是“强师提质”之路,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开放提质”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质师范大学;新质教师;新质生产力
ꢀ
DOI1013734ꢅjcnki1000-531520240117
收稿日期:2024-09-02
ꢀ
作者简介:汪明义,男,四川南部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ꢆymwang@sicnueducn;
伍汗飞,男,广东肇庆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质师范大学是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独特性的新型师范大学,它不是常规师范大学的局部优化与简单
迭代,而是整个师范大学生态发生了系统性变革和整体性重塑。在数智时代,推动旧质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
的系统性跃升是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答题”,而新质师范大学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
重要部分,被赋予新的战略定位,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建设新质师范大学成为深化高等教育综
合改革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ꢄ新质师范大学是高等师范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选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
障机制改革”,并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放置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章节之中,突出教育在提升国
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的重要地位①。这一系列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部署,为我们进一步深化高等
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师范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
校,师范大学也亟须作出新的转变。这一转变明显有别于常规师范大学,我们不妨冠以“新质师范大学”之
名。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看,建设新质师范大学是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之举和迫切之举。
它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服务并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建设新质师范大学的新使命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业已发生,人类社会进入数智
文明时代。这一场席卷世界的社会大变革,其核心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提升,目标是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技术的迭代以及时代的变化进一步加强了大学与新质生产力
之间的关系,也对师范大学教育系统构成了系统性冲击和颠覆性影响。同时,中国传统师范大学的发展主要
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22
汪明义ꢄ伍汗飞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师范大学转型发展
依赖于外部因素的推动和刺激,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模式,暴露出文化适应性不足、创新能力有限、培养拔
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也亟须实现由“大”向“强”的跃升和变革。基于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之需,师范大学亟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传统教学型主导的大学形态向以教学学术
为基础的大学形态迈进,形成一种共同的新质范式,涌现出新的师范大学形态———新质师范大学。
(二)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建设新质师范大学的新焦点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需要形成各显所长、各尽其能的良性循环。新
质师范大学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节点,肩负着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使
命,因顺应了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需而日益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只有深化高等师范教育
综合改革,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变革师范教育“生产关系”,深挖师范教育“新
质”要素,解放和发展师范教育生产力,才能推动师范教育范式的根本性变革,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
要求。同时,集知识传承、创造和应用与转化为一体的新质师范大学不仅仅在传播创新知识、提升基础教育
生产力方面奠定了师资基础,而且还在知识创新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体现其
在服务社会生产力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二ꢄ新质师范大学的内涵
(一)新质师范大学:一个值得深究的新概念
新质师范大学是受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
的“新蓝海”。究竟什么是“新质师范大学”?作为一种处于动态演进中的大学类型,新质师范大学是一个多
层含义的概念,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定义。
从大学类型上讲,与传统师范大学相比,新质师范大学是一个泛在的本土高等教育概念,是内外共生、上
下联动发展起来的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独特性的先发内生型师范大学。这一本土概念的提出,既是中国高
等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自主选择,也是中国师范教育向先发内生型的根本转型。同时,新质师范大学是师范
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实践中的一个新层次新阶段,它是以培养大国良师为价值
追求、以教学学术为典型标志、以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的新型师范大学,以从根本上助力新质生
产力的发展。
从新质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新质师范大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以其承担高等教育“龙头”和
基础教育“基点”的双重角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作为基础教育的“源头活水”,它通过培养具有
深厚学术功底和教学能力的基础教育教师,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以及教育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全链
条、全过程,进而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培育适应时代发展
的新质人才,畅通了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直接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而言,新质师范大学不仅要“承
担着为基础教育学校持续输送大批、优质师资的战略任务”,还要承担着争创一流、弥补科学研究短板的突
出功能;不仅融合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大基本职能,超越“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还凸显了社会服务
职能。因此,新质师范大学不只是世界一流的师范性大学,更是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它一手抓卓越教师
培养,一手抓卓越科研创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力争实现卓越教学与卓越科研的统一,全面夯实基础教
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全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升级和变革。
①
从教育生态变化上看,作为新型的大学知识生产和新质教师培养系统,新质师范大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多方面的,包括新质教师、新质学生、新质科研资源、新质文化交流等各种要素,各要素之间围绕科技创新和
新质人才培养主动聚集各种新质资源,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新质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一新生态系统中,过去
那种以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相统一的素质教育;教师角色
从过去的“师ꢇ生”讲经布道的“传授者”转变成“师ꢇ生ꢇ机”之间深入研讨、实验、观察和操作的“创造者”
等。同时,这一生机勃发的新质生态系统将会在新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资源的全球数智互联和新质科研活
动方式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教育基础。
①
王建华《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江苏高教》2024年第6期,第12页。
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二)新质师范大学的深层阐释
新质师范大学是当今时代先进师范大学的重要形式,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起点是
新”,关键在“质”,落脚在“高水平师范大学”,由此表现出鲜明的若干新质属性。
.新质师范大学之“新”
“
1
其办学赛道之“新”。在大学发展史上,大学发展的常规之路有:前大学、常规大学、大学危机、大学革命、
新的常规大学、新的大学危机、新的大学革命。这意味着大学进步模式是从一个大学范式转变到另一个大学
范式。按照大学范式转换的基本逻辑,大学形态大致会经历三次范式转型: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型大学、以
研究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和以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的新质大学(表1)。新质师范大学正是以服务社
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的新质大学形态,其“新”首先在于对常规旧质师范大学的否定与创新,“新质”的修饰语
则意味着这是一场师范教育系统的大学革命。深入而言,新质师范大学实现了由后发外生型向先发内生型
转变,是一种以先发内生型为主导的新师范大学范式。先发内生型是指大学在办学类型转型过程中,主要依
靠自身内部的力量和优势,主动适应时代需求,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和改革。相比常规师范大学的办学模式,
新质师范大学主动适应技术迭代和时代变化,从过去的西方模式、苏联模式彻底转型过来,形成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办学模式。
表1ꢄ不同时期生产力跃升及与之对应的大学形态变化
时期
生产力跃升及其特点
大学形态变化
由采集狩猎生产力转到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大学主要形态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型大学,以
的基本架构是“农民+土地+农具”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大学为代表
农业生产时代
由农业生产力转到工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的基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以德国的柏林
工业生产时代
本架构是“工人+原料+机器”
大学为主要代表
工业生产力转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基本
架构是“科技工作者+超极限科技+智能机器
人”①
大学涌现出新的形态,即是以“服务社会高质量
发展”为中心的新质大学
数智文明时代
ꢀ
ꢄꢄ其教育模式之“新”。新质师范大学还“新”在对常规师范大学教育模式的否定与创新,不断涌现新的教
育观、新的教育模式,逐渐形成从师生在场的传统教育转向以教育机器与学生在场互动的智能教育。这种智
能教育模式正冲击着传统教师教书育人的角色,导致了常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需
求,进而导致常规师范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办学危机。因此,师范大学亟须借助数智技术的破坏性创新之
力,从传统的“师ꢇ生”二元结构转向“师ꢇ生ꢇ机”三元结构,加快构建多样化的智能教育方式,及时淘汰落
后教育模式,促使师范教育方式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基于师范大学独特的生态禀
赋,新质师范大学必须要走智能化发展道路,使教育治理模式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方向纵深拓展,推
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育人能力之“新”。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崛起要求实现师范教育系统从培育旧质教师向培育新质教师
再到教育家、大国良师的转变,最终实现育人能力的系统性跃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②作为深化
教育综合改革突出内容来抓,彰显出师范大学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特殊使命。因此,新质师范大学之“新”还
意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新跃升”,要求在根本上改变师资培养模式,拓展师范生发展的边界,大幅提升教
师教书育人能力,大幅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师资支持。
其办学使命之“新”。在教育对外交流中,新质师范大学之“新”体现在深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
①
②
龙宝新《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机理与行动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第123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24年8月27日,第1版。
24
汪明义ꢄ伍汗飞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师范大学转型发展
新使命上。当前,全球进入一个大变局、大争、不确定的时代,让我们愈加深刻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必要性和紧迫性。师范大学只有实施面向世界的开放战略,才有可能卓有成效地服务于人类共同的事业,以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质师范大学既要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又要追求世界一流目标,还肩负着弘
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体现中国立场的历史使命,秉持和发扬“面向世界”哲学思想和胸怀天下观念,涵
养面向世界的大国良师,引领中国师范大学教育改革创新,为深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新贡献。
其结构要素之“新”。从长远来看,数智技术不是赋能教育,而是颠覆教育。我们教育正处在从纸质、教
室等传统教育要素过渡到数智教育要素的发展轨道。首先,新质师范大学之“新”是指数智要素充当未来教
育的新要素和新资源。数智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资源和要素得以更加高效地分配和利用,使得师范教育变
得更加去时空化、非正式化和泛在化,重在培养教师在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新质师范大学之
“新”还指人工智能体充当未来师范大学的新主体。在一个高度技术化的智能世界中,教育领域技术革新的
速度远远超过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未来,教育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涌现出“拟人”的新教育
主体,充当未来新质师范大学的教师角色,必将重塑整个师范教育生态系统。
其科教融合之“新”。首先,其“新”在提升科研创新层次上成为新质师范大学建设的新重心。作为新人
才、新科技、新学术的重要策源地,新质师范大学通过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建
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大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的突
破和创新,释放新型举国体制发展活力。其次,其“新”在提升产学研融合层次成为新质师范大学建设的新赛
道。深化产学研教融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层次,抓好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以更高
水平的产教融合提升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质师范大学之“质”
2
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在其本质。在教育本质系统中,新质师范大学是由“新质”、“师范”、“大学”三个质
素优化组合而成。首先,“师范”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主业和本位,也是教育事业的
基石,其师范办学定位不可偏废、动摇,否则师范大学无以安身立命。其次,“大学”是其创新发展之“基”。师
范大学的本质仍是“大学”,不能抛弃从事高深知识、高深学问的大学基本底色。作为师范院校的塔尖,一流
师范大学,既是培育大国良师的殿堂,也是培育拔尖人才、尖端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摇篮,更是社会创新发展的
基石。最后,“新质”是其服务社会之“质”。这里的“新质”是大学适应社会生产发展要求过程中不断涌现的
新质态,它意味着师范大学将从以科学研究为中心到以服务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新旧质态转换,表现为新教
师、新课堂等方面的“新质”。其“新质”、“师范”、“大学”三者的“特质”,既体现了师范性,也体现了学术性,更
突显了社会性和时代性,由此形成了集师范性与学术性、社会性为一体的先进大学教育质态,即新质师范
大学。
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在其质量。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师范教育体系,师范教育
“量”的问题基本解决,“质”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师范教育实现“扩优提质”,实现从“量”的需求赶超
到“质”的系统跃升。因此,要跳出“量”与“效”的单边关系,从对“量”的关注深入到对内在“质”的系统干预,
是我国当前深化师范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方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教师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新
质师范大学在“量”的结构上“扩优”,即扩大“优质人才”的数量和规模,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着师范教育
的跃升;另一方面,新质师范大学在“质”的结构上“提质”,即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师范生,能够更好满足和创造
有效需求。“扩优提质”战略举措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扩的是基础教育的优质教师数量,提的是优质人才的
社会服务之能。
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在其素质。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旧的教师角色逐渐消失,而新的教师角色应势涌
现,师范大学也应主动转型,把培育新一代高素质教师作为其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培育教师具备人工智能所
ꢀ
ꢀ
不能取代的新素质。对此,美国东北大学校长约瑟夫·奥恩(JosephE.Aoun)基于反理性主义视角在2017
年出版的《不惧机器人: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中提出不惧机器人的“人学”模式,认为大学生需要的新素
质主要表现为技术素养、数据素养、人文素养三类新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业精神、文化敏捷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性四种高级认知能力①。这些新素质能够让教师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地生产人类知识,以及处
理一个高度技术化的智能世界。要培育师范生这些新素质,就必须对常规师范大学进行系统性革新,推出符
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质师范大学。
深入现实剖析,六个“新”与三个“质”在师范大学的发展蓝图中,展现出多元化的现状与态势。一方面,
部分“新”要素与“质”的提升点已牢固确立为师范大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有的则正处于
积极探索与实践的活跃阶段,有的方面还存在不足甚至成为了阻碍和束缚新质师范大学发展的堵点卡点。
基于新质师范大学与社会生产发展的辩证关系,需要多维度全面审视其中利弊因素,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积极
因素、破除消极因素,以达到加快建设新质师范大学的新要求。
三ꢄ如何建设新质师范大学
建设好新质师范大学,必须坚持向“新”提“质”,重点是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学科与产业衔
接机制、教师教育体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并在发展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
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项基本职能中走人才提质、创新提质、强师提质、改革提质、开放提质之路。
(一)坚守人才培养职能,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走“人才提质”之路
《
决定》明确提出,将“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和重点举措②。当前,建设
好新质师范大学,就必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提升立德树人实效,为推进加
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和人才支撑。故而,要提升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就必须通过完善立德树人机制
走提升“人才培养职能”之路,即“人才提质”之路。
在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上,首先需要坚守教学基本职能,回归育人根本功能,才能促进师范大学教育事业
高质量发展。历史地看,大学职能从单纯的教学到研究与服务等多元职能的拓展过程中,大学始终在不断地
ꢀ
适应和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博耶(ErnestBoyer)认为,随着科研与社会服务两
大职能的渐趋兴盛,大学最原初的职能———教学在大学的地位日渐式微,沦为大学教师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
的一项“负担性工作”,造成了三大职能之间的分立与冲突。一个总体表征是:“随着大学职能由教学向研
究和服务不断扩展,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工具性功能逐渐增强,育人本体功能逐渐减弱以至变形,此谓
职能扩增与育人功能递减规律。”④为此,新质师范大学如何坚守教学这项基本职能来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呢?
其关键在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基础在教学学术。
③
990年
,
博耶在《学术反思》报告中提出了“教学学术”⑤这一重要概念,将大学教学上升到一种学术的
1
ꢀ
层面加以探讨,为处理好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新视角。就教学与学术的关系而言,学术是教学
的前提和基础,不可能离开学术独立存在,而学术的延续发展又离不开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不可
分割,共同构成了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只有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功能和学术价
值,为科技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培养新质人才为重点,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办好新质师范大学,必须要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破除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对立
关系,聚合数智教育资源推动多元化、多层次、多赛道的新质人才培养,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
系,推动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职能从过度分散向深度融合的转型,为人才培养筑牢更高水平、更加科学的制
度基础。二是以教学学术创新为导向,高水平构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强化大学科研平台建设,推动教学学
术研究向卓越发展,充分发挥卓越学术对卓越育人的支撑效应,促进科研的教育性与教学的学术性有机融
合,推动重大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专业教学内容,构建师生共进的学术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
ꢀ
ꢀ
ꢀ
ꢀ
ꢀ
ꢀ
ꢀ
ꢀ
ꢀ
ꢀ
ꢀ
ꢀ
ꢀ
ꢀ
ꢀ
①JosephE AounꢁRobot-proof HigherEducationintheAg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ꢂTheMITPressꢁ2017ꢃꢁ54-73
②
③
④
⑤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涂艳国、方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刘振天《论大学职能扩增与育人功能递减及补偿规律———兼谈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第80页。
ꢀ
ꢀ
ꢀ
ꢀ
ꢀ
ꢀ
ꢀ
ꢀ
ꢀ
ꢀ
ꢀ
ꢀ
ꢀ
ꢀ
ꢀ
ꢀ
ꢀ
ErnestLBoyerꢁScholarshipReconsidered PrioritiesoftheProfessoriateꢂ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ntofFeaehingꢁ1990ꢃꢁ
3-25
2
26
汪明义ꢄ伍汗飞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师范大学转型发展
(二)强化科学研究职能,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走“创新提质”之路
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首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办学原则,推动了科学研究进入大学成为大
学的基本职能,也推动了全球大学从教学型向研究型的深刻变革。自此,“大学教育目标从价值性的道德中
心转向中立性的知识中心”,教育内容从“伦理规范教化”道德教育转向“追求客观知识”科学教育,教师角
色从纯粹的教书先生转变为注重科研能力的专家、学者。在德国柏林大学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教育家蔡
元培主张“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②,“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
为贩卖知识之所”,视学术研究为大学的天职。如今,学术研究是全球大学排名与资源获取的关键指标,彰
显出其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价值。故而,要提升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就必须强化科研创新能力,走提升“科
学研究职能”之路,即“创新提质”之路。
①
③
如何强化科学研究这项基本职能?关键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推动大学科学研
究和成果转化的自由度、开放度及活跃度,以科研创新重大成果突破支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决
定》明确将“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④纳入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新质师
范大学进一步完善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指明了方向。作为大学改革的排头兵,新质师范大学不仅为基础
教育输送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也在科学研究和产学研上直接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使命。作为
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新质师范大学必须通过大学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
的开放创新生态,进一步强化科学研究这项基本职能。
实现开放创新生态的大学环境和平台,走“创新提质”之路,新质师范大学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
是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新质师范大学要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新质人才,聚焦基础
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鼓励师生参与
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和长线研究,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激发新质人才创造活力,把自身建设成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的师范大学。二是建立全球开放创新的科研平台。要建立开放、包容、自由、平等的人才创新生态,推
动全球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自由流动、相互作用,推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
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和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形成“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不断
开辟对外交流合作新领域、新赛道。三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的合作平台,打破师范大学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壁垒,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激发科创
资源“新活力”,畅通成果转化“快通道”,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以师范教育之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
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以此助力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和发展。
(三)提升社会服务职能,完善高校学科与产业衔接机制,走“改革提质”之路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并非在大学诞生之初就明显存在,而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功能拓展而逐渐明
晰。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大学从纽曼的人文性质的大学转向了曼彻斯特大学等6所红砖大学,直
接服务商业、工程、计算机和生物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更是敏锐地洞察了教育
与产业之间的耦合关系等特点,直接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光辉论断。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工
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直接推动了威斯康星理念为代表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赠地运动,从此,大学
的社会服务性质便取得了明确的合法性地位,与大学的象牙塔隐喻一起成为人类大学史上的两大隐喻之一。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学与社会关系更加紧密,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成为大学不能割舍
ꢀ
的核心职能,大学也因此“进入全面社会服务的新时代”⑤。在这个全面社会服务新时代,亟须深化高等教
育综合改革,催生以教学与科研为基础、以服务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大学。《决定》明确提出,“分类推进高
①
②
③
④
⑤
刘振天《论大学职能扩增与育人功能递减及补偿规律———兼谈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第83页。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年1月9日),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页。
蔡元培《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1918年9月20日),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191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
李春根、危雁冰《推进全面社会服务助力一流大学建设》,《中国教育报》2022年9月19日,第5版。
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这为新质师范大学建设
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和优势学科指明了方向。故而,要提升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就必须通
过完善高校学科与产业衔接机制改革,走提升“社会服务职能”之路,即“改革提质”之路。具体而言,提升“社
会服务职能”关键在于完善高校学科与产业衔接机制,以教育之力推动生产力的系统性跃升。一是要强化产
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突破普职融通、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的瓶颈,引领“大中小一体化创
新教育”和“大中小一体”新质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学段界限以及“唯分数”教育追求,推进考试、评价、培养一
体化改革,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深度
融合、协同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基赋能。二是要建立社会服务工作的容错机制,盘活高校服务社会资
源要素,突破师范大学引才、聚才、育才工程瓶颈,从打造新质人才智汇“新高地”、构建新质人才培养“蓄水
池”、搭建新质人才集聚“强磁场”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学校与企业“双向奔赴”,培养面向社会的“创新拔尖人
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聚力赋能。三是要进行高校服务社会机制改革,围绕创新发展的卡点堵点,主动探索
科技自立自强之新路,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
体的作用,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为经济社会
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①
,
(四)夯实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完善教师教育体制,走“强师提质”之路
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文化的摇篮,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使命。这种使命源自其语言的民
族性、育人的目的性、与知识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至善的不懈追求。文化,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下”的本义就具有教育的功能,旨在通过教育实现人类文明进步。从文化到文明,其关键不在于“文”的积累,
而在于“化”至“明”的转变。由“文”至“明”,首先是对人的教化,使人超越动物性;其次,其根基在于宇宙律令
与自然法则,是人类行为的终极指南;再次,文明需要先行者引领,而大国良师正是这一角色,他们凭借智慧
与德行,教育人生存守律法,生活守秩序,作为守限度,引领文明前行。深入而言,当文化进步和文明前进需
要大国良师,当教育、真理探求、知识创造和道德表率与激励需要大国良师,大国良师的社会培养和自我塑造
就成为紧要的社会发展问题。因此,守护、传承、创新文化教育,培育大国良师,既是师范大学必须承担的本
位功能,也是教师教育振兴的关键抓手。《决定》强调要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
系”,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作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重要内容②。《 》
意见则进一步指出,“把加强教师
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并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
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③。故而,要提升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就必须坚持师范主责主业,在教师
教育体制改革中走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之路,即“强师提质”之路。
具体地说,新质师范大学要持续推进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水平构
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培育以新质为特征的大国良师。通过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
展机制,培育教师既能通晓中国优秀文化经典、马列经典和通识性知识,也能够精通教育学等领域专业知识,
更能够掌握复杂数智技术的新质素养,以扎实的学识作为立身之本,以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作为精神特质,
解决基础教育的师资短板和人才瓶颈,为培养新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全方位健全师德
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培育以弘道为己任的教育家。“道”在传统知识分子眼里,是“天”的意识,是宇宙万事万
物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新质师范大学应当吸取“道”的有益精华,自觉担负孕育“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
家精神的重任,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引导师生通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秉持胸怀天下、
天下为公的天道精神不断夯实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构建具有完人境界、人文情怀、胸怀天下的
“大先生”。
(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走“开放提质”之路
①
②
③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24年8月27日,第1版。
28
汪明义ꢄ伍汗飞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师范大学转型发展
进入新时代,大学教育职能进一步拓展,产生了“国际交流合作”这一项新职能,将其确定为大学教育五
大重要使命之一。《决定》指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强调“推进高水平
教育开放”,这为新时代大学教育持续深化“面向世界”的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一方面,大学需要完善教
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遵循大学教育自身规律与主动承担世界责任中深
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直面当代全球化困境和回应人类发展诉求中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另一方面,大学需要在创造性继承中华民族“胸怀天下观”中推出以文化人为目标、以文明互鉴为动力的中国
方案,反思西方现代化模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①
新质师范大学是面向世界的新质大学,更是应对新全球化问题的新质大学。若关起门来办学,它将难以
跟上国际学术前沿的步伐;若关起门来做学问,它也将无法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成
果。故而,要提升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就必须持续完善高水平教育开放体制,走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职
能”之路,即“开放提质”之路。具体而言,新质师范大学要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
面。一是主动融入全球教育治理。建设好新质师范大学,必须摒弃封闭式的办学和科研模式,在开放中谋发
展,在交流中促创新,办成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众多国内师范
大学发起建立了全球教育交流合作联盟和教育共同体,汇聚世界各国具有一流学术水准、享誉世界的顶尖学
者,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搭建了高端平台。二是提升教育国际合作质量。
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师范大学既“走出去”也“引进来”,推动一般性双向互动向高水平的多向合作迈进,
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动务实有效的师范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
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同时,要积极推动学位项目的国际化,推动国内与国外师资培养体系的“双向交
流”,培养中国师范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胜任力。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上,师范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
教育大会精神,以育人为本,肩负培育新质人才大幅攀升的时代使命;以创新为魂,铸就大学重大科研成果大
幅涌现的坚固基石;以教师为要,坚守教师育人能力大幅提升的基本职责;以改革为力,推进大学服务社会能
力大幅跃升的宏伟蓝图;以开放为翼,汇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大幅增强的磅礴合力。
[责任编辑:何ꢄ毅]
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