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0卷第3期  
2
013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0,No.3  
May,2013  
藏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  
和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陈国典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都610066)  
暋暋摘要:为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学生在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使用青少  
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684名汉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  
:(1)藏中学生在生活事件的健康适应因子和其它因子上存在差异,在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在  
应付方式的合理化自责和幻想因子上差异显著;(2)藏族中学生的健康适应因子与机遇因子对他们采取积极应付  
方式有预测作用,汉族中学生的机遇受罚其它和有势力的他人因子对他们采取积极应付方式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汉藏中学生;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应付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4.2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3)03灢0089灢07  
暋暋问题的提出  
20世纪30年代H.Selye提出应激(stress)的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  
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活事件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它要成为精神压力尚须经过个体  
的主观感受由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不一样,因此它给人带来的实际压  
[1]101  
力感受也不一样  
面对压力时,个体会调动自身内部或社会资源来应付压力源的影响应付方式(copingstyles)是个体  
[2]111  
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或心理支持机制  
,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人们为应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  
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有时又可称为应付策略(copingstrategies)或应付机制(coping  
[3][4]  
mechanisms)  
应付方式是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体良好的应  
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成功的解决问题,从而起到保持心理平衡的作用已有研究发现:生  
[5]  
活事件与应付方式在焦虑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对方式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  
心理控制,是指个体对自己控制生活环境的能力的知觉,它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  
[1]329  
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外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假想的内心状态  
。“心理控制源来自  
Rotter在该理论中,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行动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泛化  
性期待高内控者的泛化预期是强化物或后果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或态度;而高外控者的泛化预期则为  
收稿日期:2012灢12灢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藏传佛教世俗信徒宗教朝圣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暠(编号:08BZJ003)。  
作者简介:梁斌(1965—),,重庆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陈国典(1964—),,四川达州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8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后果主要取决于运气命运机会有影响力的人物或其他外部力量根据Rotter的行为的预期:价值模型,  
即行为潜能(BP)=预期(E)+强化值(RV),在特殊结果的强化值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个体主观上认定某一  
行为产生特定结果的可能性较大,则其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反之,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小据此推  
:面对问题时,认为个人的努力对事态的结果起主要作用的内控者更可能采取主动的态度和行为,而认为  
[6]  
自己的努力不会带来什么变化的外控者则可能表现消极  
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先后颁布了若干有关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  
各级政府动员本省()的力量,参照智力援藏的办法对民族教育给予扶持,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内地中学  
开始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入学但在这一过程中,异地求学的民族学生因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甚  
至产生许多的心理冲突,遭遇了心理挫折中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其心理波动十分明显他们对  
各种应激的承受能力尚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所以在面对紧张性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  
,从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旨在比较研究汉族和藏族中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外部应激  
(即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揭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学生在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和应付  
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2
01110月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民族高级中学和成都市西藏中学初一至高二学生进行问卷  
调查,一次性发放问卷700,收回有效问卷684,有效率为97.71%。其中,男生364,女生320;藏  
族学生326,汉族学生358藏族学生在就读中学之前均生活在藏区。  
(
)研究工具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人于1987年编制  
1
[1]106-108[7]  
。ASLEC27项可能给青少年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  
件构成,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五级评定,即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或极重度该量表由六个因子  
构成,它们是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统计指标包  
括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应激量两部分,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统计,累积各事件评分为总应激量该量表各事件  
评分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从0.240.57,平均为0灡45,Cronbach毩系数为0.85。SpearmanBrown校正分  
半信度系数为0.88。各事件重测平均相关系数为0.50,总分两次测验间的相关系数为0.69。  
2
.(IPC)  
[1]332-334  
该量表由Levenson1981年编制  
这量表反映了心理控制构成中的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内  
控性(I)测量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够驾驭他们自己的生活;有势力的他人(P)量表涉及了被试是  
否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机遇(C)量表测定了一个人对机遇可以影响他/她的生活经历与事  
件结果的相信程度每一分量表包含了8个条目,整个量表共24个条目,7分制评定评分从-3(很不  
同意)+3(很同意),计算总分时加上24分以抵消负分,因此每个分量表的分值范围是0-48。该问卷  
,
KuderRichardsonI0.64P0.77,C0.78;0.620.660.64;的  
重测信度在0.60-0.79之间;间隔7周时在0.66-0.73之间。  
3
.应付方式问卷  
该量表由肖计划等人于1995年编制  
[1]109-115[8]  
该量表有六个因子,分别是: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  
理化解决问题每个因子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暠。各分量因子分的计分  
方式为: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之和/分量表条目数各条目的因素载荷值均在0.35以上,六个因  
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  
(
)施测过程  
以班为单位,群体施测整个问卷施测过程由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实施。  
)统计工具  
(
90  
陈国典藏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结果  
)藏中学生生活事件比较  
(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在生活事件量表的六个因子的得分上是否具有显著性差  
,结果表明,在生活事件六因子中,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在健康适应因子(t=2.672,p<0.05)和其他因子  
(t=1.739,p<0.01)差异显著,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等因子上差异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  
结果见表1。  
1.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生活事件比较  
t
M
SD  
M
SD  
人际关系  
学习压力  
受惩罚  
丧失  
9.643  
10.643  
11.402  
5.389  
7.5421  
5.249  
3.172  
3.832  
4.308  
2.500  
2.6305  
2.185  
9.678  
10.534  
11.382  
5.585  
8.2091  
6.049  
2.833  
3.673  
4.436  
2.456  
3.8678  
2.342  
-0.151  
0.644  
0.998  
0.436  
*
2.672  
健康适应  
其他  
*
*
1.739  
暋暋暋暋暋暋:*代表p<0.05,**代表p<0.01,下同。  
()藏中学生心理控制源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在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因子是否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内  
控因子(t=8.055,p<0.05)、机遇因子(t=4.382,p<0.05)、有势力他人因子(t=16.021,p<0.01)差异显  
结果见表2。  
2.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心理控制源比较  
t
M
SD  
M
SD  
*
8.055  
内控  
机遇  
13.449  
24.128  
13.178  
5.404  
6.079  
7.147  
13.809  
4.065  
13.734  
4.461  
5.088  
5.869  
*
4.382  
**  
16.021  
有势力他人  
()藏中学生应付方式比较  
暋暋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在应付方式的六个因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责(t=  
055,p<005)(t=4382,p<005)(t=16灡021,p<0灡01),决  
问题求助和退缩因子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3。  
8
3.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应付方式比较  
t
M
SD  
M
SD  
解决问题  
自责  
0.721  
0.417  
0.269  
0.545  
0.515  
0.527  
0.252  
0.304  
0.211  
0.246  
0.227  
0.246  
0.715  
0.393  
0.299  
0.558  
0.518  
0.518  
0.262  
0.268  
0.218  
0.225  
0.207  
0.224  
1.012  
*
8.562  
求助  
0.741  
*
4.294  
幻想  
退缩  
1.748  
*
8.423  
合理化  
9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暋暋()析  
为了考察藏族中学生和汉族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生活事件的关系,分别对藏族汉族学生  
进行这三类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5。  
4.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生活事件的相关矩阵  
1
1
2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决问题  
.自责  
.求助  
.幻想  
.退缩  
.合理化  
.人际关系0灡04 0灡09 0灡09 0灡06 0灡09 灢0灡06  
.学习压力0灡09 0灡06 0灡05 0灡08 0灡08 0灡10 0灡14  
**  
灢0灡35  
2
*
*
**  
3
0灡29 灢0灡22  
1
* **  
灢0灡12 0灡58 灢0灡03  
4
1
*
**  
**  
5
灢0灡12 0灡58 灢0灡080灡52  
1
*
**  
**  
6
灢0灡12 0灡65  
0灡02 0灡56 0灡06  
1
7
1
**  
8
1
*
*
**  
9
.受惩罚  
0.丧失  
1.健康适应0灡12  
1
2.其他  
3.内控  
4.机遇  
5.有势力他人0灡02 0灡08 灢0灡04 0灡10 0灡07 0灡03 灢0灡01 0灡16 灢0灡18 0灡14  
5灡 汉族中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生活事件的相关矩阵  
0灡07 0灡05 0灡06 0灡06 0灡08 0灡05 0灡22 0灡29  
1
**  
0灡08 0灡19  
**  
0灡06 0灡05 0灡04 0灡25  
**  
0灡06 0灡32  
1
0灡00  
1
*
**  
**  
**  
**  
1
0灡01 0灡05 0灡02 0灡06 0灡02 0灡17 0灡36 0灡11 0灡24  
*
*
**  
**  
**  
**  
1
0灡08 0灡07 0灡08 0灡040 0灡02 0灡09 0灡180 0灡30 0灡25 0灡19 0灡44  
1
*
*
*
**  
**  
**  
1
0灡10 0灡08 0灡02 0灡01 0灡05 0灡07 0灡21 0灡073 0灡13 0灡18 0灡17 0灡22  
1
*
*
**  
**  
**  
**  
**  
**  
1
0灡03 0灡05 0灡11 0灡10 0灡16 0灡08 灢0灡10 灢0灡04灢0灡34 0灡26 灢0灡25 灢0灡22 灢0灡20  
1
**  
**  
**  
**  
1
0灡05 灢0灡05 0灡05 0灡34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决问题  
.自责  
.求助  
.幻想  
.退缩  
.合理化  
.人际关系0灡07 0灡06 0灡07 0灡32 0灡09 0灡17  
2
0灡01  
1
*
*
*
3
0灡36 灢0灡15  
1
**  
**  
4
0灡33 0灡55  
0灡10  
1
**  
**  
**  
0灡09 0灡48  
5
0灡21 0灡45  
1
**  
**  
**  
**  
6
0灡24 0灡58  
0灡13 0灡57 0灡48  
1
**  
*
7
1
*
8
.学习压力0灡010 0灡04 0灡10 0灡06 0灡07 0灡04 0灡10  
1
*
*
**  
**  
9
.受惩罚  
0.丧失  
**  
1.健康适应0灡08 0灡09 0灡08 0灡10 0灡06 0灡04 0灡20 0灡33 0灡23  
0灡16  
0灡12 0灡08 0灡08 0灡06 0灡00 0灡29 0灡34  
1
*
0灡16 0灡19  
**  
*
**  
**  
**  
1
0灡07 0灡17 0灡19 0灡14  
0灡11 0灡25 灢0灡01  
1
**  
**  
1
0灡12  
1
*
*
**  
**  
**  
*
**  
1
2.其他  
3.内控  
**  
4.机遇  
5.有势力他人0灡00 0灡06 0灡17 0灡08 0灡08 0灡06 灢0灡04 0灡25 灢0灡15 0灡33  
0灡19  
0灡02 0灡09 0灡10 0灡02 0灡10 0灡37 0灡29 0灡37 0灡14 0灡16  
1
**  
**  
**  
*
**  
**  
1
0灡03 0灡02 0灡09 0灡07 0灡09 0灡05 0灡34 0灡30 0灡17 0灡14 0灡22 0灡36  
1
*
0灡11 0灡19  
**  
**  
**  
**  
**  
**  
1
0灡05 0灡12 0灡20 0灡18 灢0灡05 0灡22 灢0灡24 0灡25 灢0灡10灢0灡16*灢0灡10  
1
*
**  
*
**  
**  
1
1
0灡06 灢0灡09 灢0灡040灡32  
,在藏族中学生中,解决问题与健康适应自责与丧失求助与机遇幻想与机遇自责  
与机遇合理化与丧失显著正相关在汉族中学生中,解决问题与受惩罚丧失其他机遇,自责与丧失机  
92  
陈国典藏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求助与有势力他人,幻想与丧失机遇,退缩与丧失机遇,合理化与丧失,显著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心理控制源生活事件对应付方式的预测作用,将应付方式的  
六个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缩和合理化)作为因变量,把生活事件的六个因子(人际关系学习  
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以及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因子(内控机遇有势力他人)共九个因子作为  
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这九个因子对应付方式的回归效应结果见表6、7。  
6.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生活事件的多元回归分析  
2
因变量  
解决问题  
求助  
预测变量  
健康适应因子  
机遇  
R
t
*
2灡028  
0灡043  
0灡022  
0灡050  
0灡034  
0灡040  
0灡061  
0灡024  
*
2灡428  
0灡007  
0灡008  
0灡010  
0灡009  
0灡010  
*
2灡321  
幻想  
机遇  
*
2灡843  
自责  
丧失  
*
2灡192  
退缩  
机遇  
*
2灡764  
合理化  
丧失  
,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付策略中,健康适应因子机遇两个变量  
进入了回归等式,系数显著(p<0灡05),这表明健康适应因子机遇因子可以预测积极应付方式的发生,  
而其他的七个自变量因子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在幻想退缩以及合理化等消极应付策略中,机遇因子丧失  
因子均多次进入回归等式中,系数显著(p<0灡05),这表明机遇因子和丧失因子可以预测藏族学生消极  
应付方式的发生,其中机遇因子同时进入积极应付方式和消极应付方式的回归方程。  
7.汉族中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生活事件的多元回归分析  
2
R
因变量  
预测变量  
机遇  
t
*
6灡406  
0灡071  
0灡039  
0灡047  
0灡031  
0灡023  
0灡034  
0灡010  
0灡043  
0灡030  
0灡022  
0灡026  
0灡059  
0灡057  
0灡017  
0灡031  
0灡012  
*
2灡247  
受惩罚  
丧失  
0灡006  
0灡011  
灢0灡008  
0灡009  
0灡022  
0灡008  
0灡011  
0灡010  
0灡015  
0灡013  
0灡019  
0灡000  
0灡007  
0灡018  
解决问题  
*
2灡101  
*
灢2灡074  
其他  
**  
4灡086  
机遇  
自责  
求助  
*
3灡387  
丧失  
*
2灡459  
有势力他人  
机遇  
*
*
5灡627  
*
2灡984  
幻想  
退缩  
人际关系  
丧失  
2灡764*  
*
6灡647  
机遇  
丧失  
3灡286  
*
4灡472  
机遇  
*
2灡092  
合理化  
人际关系  
丧失  
*
3灡052  
,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付策略,机遇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  
其他因子以及有势力他人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这表明机遇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其他因子以及有势力  
他人因子对汉族学生积极的应付方式有预测作用;在自责幻想退缩以及合理化等消极应付策略上,机遇因  
丧失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等多次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它们对消极应付策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9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讨论  
)中学生生活事件的讨论  
(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活事件六因子中,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在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上差异显著,在  
其他的四个(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因子上差异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从生活事件的平均得  
分来看,汉族中学生来自受惩罚学习压力及人际关系的压力所占比例较高;藏族中学生虽然同样承受和汉  
族学生一样的压力,但他们更注重身体健康,在藏族学生生活事件强度(平均分)排序中健康因子也占很大比  
这与藏族学生远离父母亲人来到内地求学的经历有关他们比汉族学生要承担更多的自我照顾,因  
,他们来自健康因子的压力比汉族学生大得多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学习压力均居于两类学生应激源前  
,这也反映了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现状。  
()中学生心理控制源的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在心理控制源的内控因子机遇因子有势力他人因子上差异显著。  
从汉族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藏族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得分上可以知道,汉族中学生更多的相信自己能够驾驭  
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更多的相信机遇可以影响他/她的生活经历与事件结果;而藏族中学生则更多的相信有  
势力的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  
这与汉藏传统文化差异息息相关藏民族有着特有的民族心理特质和宗教信仰,这些藏族学生从小生  
活在牧区,深受藏传佛教的熏陶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由于长期以来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藏族  
常常以出世超俗的态度对待人生,他们重来生淡现实,重宗教轻凡人,重忍让少抗争,听命意识强个性  
发展弱,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来到内地学习的藏族学生仍然缺乏对自我的主宰感和控制感而汉族学生深受  
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肯定自然和社会,对现实世界不采取回避态度,特别是对人类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  
主张伦理自主自律,因此,在汉族传统文化氛围里成长的汉族中学生相信自己对生活或者问题的控制感和  
驾驭感,同时更相信机遇对事件的影响,而不依赖他人。  
()中学生应付方式讨论  
从研究看出,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在应付方式六个因子中,在自责因子幻想因子和合理化因子上达到  
差异显著性水平,在其他解决问题求助和退缩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其中,汉族中学生比藏族中学生更倾向  
采取自责合理化的应付方式,而藏族中学生更倾向幻想的消极的应付方式这与汉藏学生的生活学习经  
历有关系藏族学生生活的环境,自然哺育万物,阳光淡水空气草木使雪域高原的藏人得以生息和繁衍,  
在严酷的地理环境中,藏族人对大自然的厚泽更是感受深刻,并把这种感情深植内心在长期的高原生活  
,藏人体察到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生活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对大自然报恩的自觉意识很强这种良性的  
生态意识为其心理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背景和自然环境支持来内地学习的藏族学生大多是在牧  
区长大的,养成了豪放的性格,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更直接他们来到内地后,由于生活背景的大  
大改变,他们与内地学生无论在风俗习惯还是个人兴趣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和消  
极的心理,在应付方式上就更多采用消极应付方式另外,由于内地和藏区学校无论是办学硬件还是软件方  
面相差甚远,刚来内地学习的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再加上学习上的挫折,这也导致他们更多采用消极应付方  
。  
()生活事件与心理控制源对应付方式的回归分析  
从藏族学生应付方式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健康适应和机遇是影响他们采取积极应付方式的两个因子。  
在幻想退缩以及合理化等消极应付策略中,机遇因子丧失因子均多次进入回归等式中,机遇因子和丧失因  
子基本上可以预测藏族学生消极应付方式的发生汉族中学生应付方式回归等式中,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  
极应付策略中,机遇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其他因子以及有势力他人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这表明机遇  
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其他因子以及有势力他人因子对汉族学生积极的应付方式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机遇因子丧失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等多次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它们对消极应付策略构成了显著的回归效应。  
从进入回归方程的各个因子看,无论是藏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机遇因子和丧失因子对他们应付方式的  
94  
陈国典藏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选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机遇因子还同时作为积极和消极应付方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我们也要  
看到,在汉族学生应付方式回归方程中,丧失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预测效应接近,可以看出汉族学生在采取  
应付策略时比较看中人际关系因素;而藏族学生的应付方式回归方程中,赋予健康适应因子更重要意义这  
在藏汉不同文化背景中可找到解释。  
结论  
()在生活事件中,藏中学生在健康适应因子和其它因子存在差异;在心理控制源上,藏中学生  
在内控机遇和有势力他人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应付方式上,藏中学生在合理化自责和幻想三因  
子上差异显著。  
()在藏族中学生中,健康适应因子与机遇因子对他们采取积极应付方式有预测作用;在汉族中学生  
,机遇受罚其它和有势力的他人都对他们采取积极应付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杨德森.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应付的概念模式与效果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3):188灢190.  
4]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应付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4):200灢203.  
5]梁军林,刘珍妮.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46灢147.  
6]钟惠,李鸣.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交能力及其与情绪的关系[J].上海精神医学,2004,(1):26灢28.  
7]刘贤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1):34灢36.  
8]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灢168.  
[
[
[
[
[
[
[
TheComparativeStudyonLifeEvents,LocusofControl  
andCopingStyleintheHanandTibetanMiddleSchoolStudents  
LIANGBin,CHENGuo灢dian  
TeacherEducationColleg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China)  
(
Abstract:Inordertounderstandthedifferencesandcharacteristicsofmiddleschoolstudents  
fromdifferentculturalbackgroundsinlifeevents,locusofcontrolandcopingstyle,684Hanand  
Tibetanmiddleschoolstudentsareinvestigatedwithadolescentslifeeventsscale,copingstyle  
questionnaire,IPC(InternalControl,PowerfulOthersandChancescale).Theresultsshowthe  
following:(1)TheHanandTibetanmiddleschoolstudentshaddifferencesinhealthadaptation  
factorandotherfactorsoflifeeventsscale;TheyhadsignificantdifferenceinIPCsfactors;The  
studentshadsignificantdifferencesinrationalefactor,self灢blamefactorandillusionfactorofthe  
copingstylequestionnaire.(2)ThehealthadaptationfactorandchancefactorcanpredicttheTi灢  
betanstudentspositivecopingstyle.Thechancefactor,punishmentfactor,othersandpowerful  
factorscanpredicttheHanstudentspositivecopingstyle.  
Keywords:HanandTibetan middleschoolstudents;lifeevents;locusofcontrol;coping  
style  
[责任编辑:罗银科]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