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0卷第3期  
2
013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0,No.3  
May,2013  
计算机辅助下的警幻仙姑赋英译研究  
颖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101)  
(
暋暋摘要:计算机辅助下的语料库翻译研究是顺应翻译研究的量化趋势的产物,机器化数字化手段的使用使得分  
析速度更快,分析范围更广泛更全面更彻底,分析结果也往往更准确更可靠通过对红楼梦第五回中警幻  
仙姑赋及两个代表性英译本进行计算机辅助下的定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霍克斯较好地还原了原文的古雅风  
,多采用归化策略,译文丰富的词汇彰显了译者的母语优势;杨宪益则更多采用异化策略,以期最大程度保留原  
文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警幻仙姑赋》;英译;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3)03灢0132灢06  
[
3]  
暋暋诗词曲赋是一  
个重要范畴,历来是学界关注之焦点作为小说的  
有机组成部分,诗词曲赋使红楼梦实现了真正的  
Chesterman,2090代  
,翻译研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翻译  
研究的兴趣不再局限在翻译本身,而是扩展到译员  
及译员的决策研究;二是研究方法从规定性到描述  
性的转向;三是研究方式从概念分析式转变为验证  
换言之,当代翻译研究正在从传统的经验式内  
省式的定性研究转向描述性验证性的定量研究。  
[1]1  
文备众体暞暠 ,凸显了曹雪芹文学才能之卓荦不  
书中唯一以赋名篇的作品警幻仙姑赋》,不仅  
是勾连小说故事内容的一把情节秘钥暠,从赋学视  
角考察,亦具有相当的文学意义但纵观近年来对  
[4]54-55  
红楼梦的英译研究,少有研究提及警幻仙姑赋》  
本文选取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赋》  
及其英译另外,传统的译文文本分析通常是一种  
的两个著名英译本:大卫·霍克斯(DavidHawks,  
[2]  
[5]128-129  
经验型内省型质的分析暠 ,计算机语料库相  
1
9232009)本  
(以下简称霍译)及杨  
关软件则能处理相当量的翻译文本,提供更具说服  
力的量化数据,有助于客观地评价译本,从而进一步  
帮助翻译批评摆脱经验和内省的桎梏,更具客观描  
述性本文拟通过一些计算机文本分析软件及相关  
语料库,警幻仙姑赋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描述  
分析。  
宪益(1915—2009)、戴乃迭(GladysYang,1919—  
[6]129-131  
1999)夫妇的英译本  
(以下简称杨译)为研究  
对象,将原文本与两个目的语文本建成小型语料库,  
通过concordance3.0,concappV4,在线freeword  
cloud软件等语料库相关软件对语料进行分析和统  
,得出量化数据,结合定性分析得出结论鉴于霍  
克斯及杨宪益的合作译者戴乃迭是英国人,本文选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收稿日期:2012灢12灢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项目文化译介中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唐诗英译为例暠(编号:12SB095)、四川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12年科研项目唐诗文化译介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暠(编号:SCWY12-13)部分研究成  
。  
作者简介:胡筱颖(1978—),,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  
132  
胡筱颖计算机辅助下的警幻仙姑赋英译研究  
取的参照语料库是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Nation灢  
歌形式,杨译则完全放弃形式,改用散文方式译出,  
但两者均未重现原文之赋体特征。  
alCorpus,BNC)。  
警幻仙姑赋原文本分析  
在分析原文及译文用词的正式及古雅程度之  
,需要引入一个高频词的概念所谓高频词指的  
在一个文本里使用频率特别高的词语用一个  
词语在整个文本中所占的百分比或者该词语在整个  
词频中所处的前后位置来决定该词语是否为高频  
警幻仙姑赋》(以下简称)具有非常典型  
的赋体特征赋句形式除骚体句大致分为、  
[7]555  
暠  
七类,《赋除开篇但行处,  
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属于隔式句,其余通篇  
采用的是四字对句与以字为代表的骚体句从  
音韵来看,全篇押尾韵溁n,读起来其音琅琅;从修  
辞手法来看,作者使用了对偶排比叠字设问用  
暗示象征隐喻呼应等方式,用词也极其华美。  
总的来看,曹雪芹对警幻之美的描写,虚实相生,动  
静结合:容貌之美可感可比———“靥笑春桃兮,云髻  
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暠,但亦只可意会无法言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暠;动则栩栩如生———  
[8]5  
暠 ,笔者用concordance3.0对原文霍译和杨  
译进行了词频分析,得出下列表格:  
1.警幻仙姑赋高频词统计表  
词频顺序  
词频()  
百分比  
5.469  
3.516  
3.125  
2.734  
2.344  
1.563  
1.563  
1.172  
1.172  
0.781  
1
2
3
4
5
6
6
8
8
14  
9
8
7
6
4
4
3
3
2
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暠,静则清明阔朗———“其静  
若何:松生空谷暠。  
霍译杨译译文分析  
.形式对等  
1
翻译的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卡特福德(J.  
C.Catford,19172009)(EugeneA.Nida,  
1
9142011)性  
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语言形式是语言意义的外在  
表现,是译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形式自然会传  
递给读者不同的信息本节的形式对等借用许渊冲  
先生的三美论之音美形美暠,从译文的音韵  
和形式两方面加以述评。  
10  
2.霍克斯译本高频词与BNC之对比统计表  
霍译本  
BNC  
词频  
顺序  
词频 百分比 词频  
词频  
百分比  
如上文所述,原文是押韵的赋,霍译同样适用韵  
体诗的形式,多行双韵,杂以隔行韵,韵脚多为  
() (%)  
顺序  
()  
(%)  
/
/、/i÷/、/i/、/ou/、/ei/,这些元音发音饱满有  
溁u  
her  
and  
the  
in  
1
2
3
4
4
6
7
7
9
9
9
21  
12  
10  
9
5.966  
3.409  
2.841  
2.557  
2.557  
2.273  
1.989  
1.989  
1.420  
1.420  
1.420  
8
1
2
7
4
5
3
6
201723 1.268  
834722 5.247  
427087 2.685  
227611 1.431  
341540 2.147  
282988 1.779  
360466 2.266  
228003 1.433  
,非常接近原文的琅琅之声杨译虽为无韵的散  
文形式,但同样尽量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音韵美,以  
译文第一段为例,有大量以s结尾或带有/s/发音的  
单词,“flowers暠,“startles暠,“birds暠,“trees暠,  
of  
9
falls,across,sleeves,fragrance,musk,  
I
8
rustle,lotus,garments,pendants暠。这些单  
a
7
词的大量连用让译文第一段读起来有如衣衫裙裾飞  
扬之声,恰合第一段所译仙袂乍飘,荷衣欲动暠;同  
,/s/发音之短促也赋予译文动感,符合原文第一  
段的动态描写。  
she  
as  
7
5
10 105798 0.665  
from  
with  
5
11 61280 0.385  
5
9
116539 0.733  
从译文形式上来看,原文是结构严谨规整的赋  
,四字对句与骚体句结合霍译保留了原文的诗  
13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杨宪益译本高频词与BNC之对比统计表  
日常用语。  
笔者进一步将concappV4软件筛选出的霍译  
杨译本  
BNC  
与杨译的非常用词比较,将其中重合用词(即两个译  
本中均出现过的词)剔除,得出霍译的独特非常用词  
词频  
顺序  
词频 百分比 词频  
词频  
百分比  
() (%)  
顺序  
()  
(%)  
2个  
英语语料库(CorpusofHistoricalAmericanEng灢  
以下简称COCA)对比COCA 中收录的是  
杨译的独特非常用词54,分别与历时美国  
8
her  
a
1
2
23  
11  
11  
11  
10  
8
80.42  
3.846  
3.846  
3.846  
3.497  
2.797  
2.448  
1.748  
1.399  
1.049  
1.049  
1.049  
1.049  
1.049  
7
3
2
1
6
5
4
201723 1.268  
360466 2.266  
427087 2.685  
834722 5.247  
227611 1.431  
228003 1.433  
341540 2.147  
,
lish  
and  
the  
in  
2
8102009年间4亿多个词汇,对比这个语料库我  
1
2
们可以测试两个译本词汇的古雅度测试结果发  
,霍译独特非常用词中有23个属于古雅用法,而  
杨译的独特非常用词中古雅用法的词只有10。  
综合上述两个步骤的结果可以发现,霍译的用词比  
之杨译更加古雅,更符合原文本的风格。  
5
she  
of  
6
7
7
as  
8
8
10 105798 0.665  
117377 0738  
11 66915 0.421  
14 135 0.0008  
on  
9
4
8
2.动态与静态的表现  
原文开篇对警幻仙子的动作的描写———“方离  
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  
以及相貌的描写———“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  
绽樱颗兮,榴齿含香暠,显现出动静结合的特征霍  
译使用了实义动词“left暠,“stepped暠,“walked暠,  
betray暠,“announce分别表示暠、“暠、“暠、  
is  
10  
10  
10  
10  
10  
3
jade  
no  
3
3
12 49636 0.312  
13 34679 0.218  
now  
with  
3
3
9
116539 0.733  
暋暋说明:123中列出的高频词仅限于词频升序排列前  
暠、“暠,对于紧随其后的相貌描写,使用系动词  
1
0位的词23中的BNC数据仅限于fiction这一大类,  
包含了戏剧诗歌及散文三种文体2中斜体是霍译之于  
杨译所独有的高频词,3中斜体部分是杨译之于霍译所独  
有的高频词。  
are和介词like暠;杨译使用“  
leaving,comes,  
startles暠,“falls,  
对于相貌描写同样使用系动词“are暠“is暠。应该说  
两位译者通过对实义动词和系动词的区别使用,非  
常圆满地再现了原诗的动静结合。  
从表1中可以看出,原文中暠、“暠、“是  
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字,对比冯庆华关于三国演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中国古典  
3.人称处理问题  
[8]附录  
小说名著以及毛泽东选集中词频逆序表  
中国古诗常常省略主语,“能使诗情诗景普及  
以发现,《赋这三个字词频最高的字在白话文及  
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却非常低,说明赋的用  
词古雅正式。  
,将诗人个人的体验变成普遍经验,任读者移入其  
[9]  
间去体会去想象去再创造暠 。《赋原文中仅  
出现了一个代词暠,6从表2、3中可以  
看到,霍译使用了三个代词,共计34,杨译使用了  
两个代词,共计31,其中“her暠的使用均占两个译  
本高频词之首对比表1中唯一的代词的使用  
词频及其百分比发现,杨二人的译本使用的代词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词频上均远远超过原文本这说  
明在汉语诗英译中,由于英语语法规范的约束,增补  
人称代词是每个译者都不会回避的选择,这也很好  
地说明了翻译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人  
称缺失给中国古典诗歌带来的独特魅力———“将情  
境普遍化,并容许诗人客观地(但不是分析性地)呈  
从表2、3 中可以看到,两个译本中“the暠,  
of都属于排位前10的高频词这两个偏书面体  
的词的高频使用说明两个译本的词组使用比较多,  
句子结构都比较复杂书面化正式化的语体也是两  
个译本对原文形式的一种成功再现。  
笔者利用concappV4软件对两个译本的用词  
进行了分析,对比软件自带的英语中最常用的2000  
词以及次常用的3000,结果显示:霍译中非常用  
词共107,占霍译总字数的31%;杨译中非常用  
词共79,占杨译总字数的27%。这个结果表明,  
霍译的用词显然要比杨译更生僻,选词更脱离英美  
[10]250  
现主观的经验暠  
———在英译的过程中走失了,  
134  
胡筱颖计算机辅助下的警幻仙姑赋英译研究  
取而代之的是关系的明确化仔细对比表2、3,  
莲步  
feet  
lotusfeet  
jade  
笔者发现,霍译高频词中有一个代词“I暠是原文与杨  
译中均没有的独特词,在一个文本中词频达到一  
定水准而在另一个类似文本或其它多个类似文本中  
jade/marble  
his (simurghs)mate  
simurgh/dragon  
phoenix  
dragon  
[11]269  
词频为零的词语暠  
首先,对比英国国家语料  
春梅  
秋蕙  
plum灢treesflowering  
orchid  
springplum灢blossom  
autumnorchid  
pine  
库中fiction (其中包括了戏剧诗歌散文类文  
)的词语用法可以发现,“I暠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  
,超过了另外两个代词“she暠“her暠的使用频率。  
由此可见,霍译中的“I暠是英语中非常地道的用法。  
其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第一人称通常是有义  
而无形的,即诗人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  
感受,但是诗中并不出现任何施动者,也就是代词的  
零形式由于汉语是突出主题的语言,每句话中最  
重要的部分是主题,其他部分,如主语或宾语,如果  
不是主题,通常采用零形式。“汉语是以话题占优势  
的话题型(TR/TC)语言,英语则是主谓型(SV)语  
lonepine  
moon  
moonlight  
XiShi  
西子  
王嫱  
瑶池  
吹箫  
beauties  
beauties  
WangQiang  
fairyland  
无对应译文  
theJasperPool  
fluting  
thepurplecourts  
ofheaven  
紫府  
starryhalls  
暋暋4中共列出原文词23,霍  
译杨译差别较大的词条其中两位译者译文相近的  
8 ,34灡78%,有一位译者译文缺失的共2  
,8灡70%,译文差异较大者共13 ,占  
[
12]86  
暠  
,因此在翻译汉诗时应首先顺应原语语境并  
考虑译语规范,译为第一人称由此,霍译添加第一  
人称的施动成分,很好地还原了汉语原诗的语境并  
充分尊重英语语法规则杨译对整首诗的施动成分  
的缺失是其异化策略的一种体现,意在最大程度地  
保留汉语原诗的语法特色。  
652%说明霍译与杨译在处理富含中国文化的  
5
词语典故及专有名词的时候,两者的异大于同仔  
细对比斜体部分的英译不难发现,霍译以意译居多,  
比如将西子暠、“王嫱这两个人名直接意译为  
4
.中国文化负载词及专有名词的英译  
赋和中国传统诗歌一样,运用了大量富含  
中国文化意象的词语和典故,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  
西子暠)。下表将这类词语及其英译列出以方便比  
:  
beauties,XiShiWang  
Qiang暠;“紫府霍译为starryhalls暠,译出紫府的  
意义,杨译为“thepurplecourtsofheaven暠,基本属  
于逐词对译,就其效果来看霍译更佳,西方读者恐怕  
没有办法知晓紫色的天宫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深  
霍译在处理有些词语上故意将其修饰部分去掉  
不译,修  
,译为peachtreeblossoms暠、“plumtreesflow灢  
eringorchid暠,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英语文化中  
4.赋文化负载词及专有名词英译对照表  
赋  
霍译  
willow  
杨译  
willow  
麝兰  
muskandorchid  
lotus  
muskandorchid  
lotus  
春梅暠、“春桃并没有中国文化中灼灼其华艳若桃  
环佩  
girdle灢gems  
jadependants  
李的联想意义,秋天也没有中国文化里清明澄澈之  
peach灢blossom  
inspring  
春桃  
peachtreeblossoms  
;peachblos灢  
sominspringspringplumblossomautumn  
云髻  
cloudcoiledtresses  
halcyon灢sleek  
cherrylips  
hairaclusterofcloud  
blueblack  
orchid暠,其原因应该是杨译一贯的异化处理策略,  
以期将原文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地传递给外  
国读者还有一些典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莲  
暠、“暠、“暠、“暠,霍译依然用归化策略意译,  
樱颗  
cherries  
teethlike  
榴齿  
蛾眉  
pomegranateteeth  
mothlikeeyebrows  
pomegranatepips  
lotus,  
无对应译文  
只翻译“feet暠;“翻译成“marble暠,字面虽不对  
13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但是其交际效果却是相等的:中文说玉润洁白  
如玉,英文中用“whiteasmarble暠,另外,根据BNC  
的在线查询结果,“marble暠fiction类的词频PM  
值为23灡19,jade暠这个单词的词频PM 值仅为  
文化补偿解释性词语从总字类来看,杨译用的字  
类最少,霍译因篇幅原因,总字类最多似乎是情理之  
中的事;再比较单字词频则可以看出,原文的单字词  
频最低,杨译的单字词频最高,即是说在文本总字数  
相等的情况下,原作者用词的重复率最低,杨译用词  
的重复率最高换言之,原作者的词汇最丰富而杨  
译的词汇最单调这样的结果完全符合母语优势观  
:杨译与霍译使用的都是英文,杨宪益的母语是汉  
,虽然翻译中有戴乃迭这位英语母语人士的帮助,  
但是合作中以杨的意见为主,戴乃迭多负责译文的  
润色;霍克斯的母语是英语,其译文比之杨译,具有  
明显的母语优势当代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  
瑞汉(A.C.Graham,1919—1991)在其著作晚唐  
》(PoemsoftheLateTang,1965)中就明确主  
张顺译(directtranslation),反对逆译(inverse  
translation):“翻译通常是由外语译入母语,而不是  
,
远不及前者,说明marble显然是更符合英美  
8
灡49  
作者读者习惯的用法;对于暠,霍译一处译为  
dragon暠,一处译为Simurgh暠,显然是基于drag灢  
on这个词在英语中的负面文化意义来考量的,  
在霍译中是his(simurghs)mate暠,鉴于原文  
是紧接着出现的,霍译以西方读者易  
于理解的方式非常精准地解释了龙凤在中国文化中  
的关系,而杨译异化处理下的phoenix暠却难免会有  
文化负载过重之嫌,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很  
不容易理解基于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  
的差异,霍译与杨译在处理这类词语上显示出较大  
差别。  
[13]33  
5
.译者母语优势的词汇体现  
由母语译入外语暠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诺贝尔文  
冯庆华教授曾经对译者的母语优势作过这样的  
解释:“母语文化对译者的翻译文化观和翻译思维有  
着极大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优势,一般  
说来,母语文化是译者的第一文化优势,在翻译理论  
与实践中,译者会潜意识地发挥自己的母语文化优  
学奖评委汉学家马悦然(Goran Malmqvist,  
1924—)。赋的英译情况可以看出,无论学者  
们的观点如何,事实证明,母语优势在翻译中是真实  
存在的客观现实。  
结语  
[
11]3  
。暠 母语优势主要体现在译者的用词以及译文  
的风格两个方面,上一节已经对译文的风格进行了  
评述,本节就集中关注两个译文的词汇比较为了  
对比原作者及两个译者的词汇情况,笔者通过con灢  
cordance3.0:  
翻译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注定了其研究方式的  
多样性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多侧重定性分析,忽  
略了定量研究:“历来的翻译研究一般都集中在理论  
翻译研究或应用研究领域,而未能给描写研究以应  
[
14]272  
有的重视。暠  
定量研究并不是简单地提供数据:  
5.霍译本与原文本总字类词频统计表  
这类研究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为实际的翻  
译活动提供了详尽的描述和解释,更在于它揭示了  
文本  
总字数  
总字类  
平均单字词频  
(texts) (wordstokens) (wordstypes) (frequencies)  
[15]16  
翻译规律暠  
翻译语料库及相关软件的应用使得  
原文  
256  
286  
352  
185  
178  
226  
1.384  
1.607  
1.558  
翻译研究更全面更科学更广泛,得出的结果也更  
直观,更具说服力翻译及翻译相关语料库在翻译  
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分析译本的语言及风格,  
也有利于翻译批评及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  
。  
杨译  
霍译  
5,杨译更简洁,在总字数上最接近  
原文,因为没有多余的解释性的词语;而霍译则更详  
,用词比原文多出了近40%,因为译文中有大量  
参考文献:  
[
1]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肖维青.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7,(3).  
3]CHESTERMAN,Andrew.Causes[J].Translations,Effects,Target,1998,(10).  
4]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
[
[
136  
胡筱颖计算机辅助下的警幻仙姑赋英译研究  
[
5]HAWKS,David.TheStoryoftheStone[M].London:Penguin,1973.  
6]ADreamofRedMansion [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7]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8]冯庆华.思维模式下的译文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9]朱徽.中英诗歌的语法问题比较研究[J].外国语,1990,(1).  
10]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11]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红楼梦霍克斯与闵福德译本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3]PoemsoftheLateTang [M].GRAHAM,A.C.tr.PenguinClassics,1965.  
1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
[
[
[
[
[
[
[
[
[15]TOURY,Gideon.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AComputer灢aidedTranslationStudyon  
EnglishVersionsofJinghuanxianguFu  
HUXiao灢ying  
ForeignLanguagesInstitut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101,China)  
(
Abstract:Followingthetrendofquantitivetranslationresearch,thecomputer灢aidedtransla灢  
tionstudyprovidesafaster,wider,morecomprehensiveandmorethoroughwaysothatthere灢  
sultcanbemoreaccurateandreliablethanbefore.Basedon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theo灢  
ry,thetwowell灢knownEnglishversionsofJinghuanxianguFu ofHongloumengisanalyzed  
withtheaidofcomputer.Hawkskeepsthequaintflavoroftheoriginalanddomesticationisap灢  
pliedinhisversion.Theabundantdictionreflectstheadvantageofhismothertongue.YangXia灢  
nyiusesforeignizationtokeeptheculturalcharacteristicstothelargestextent.  
Keywords:computer灢aidedtranslationstudy;JinghuanxianguFu;Englishversions;quan灢  
titiveresearch  
[责任编辑:]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