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4卷第6期  
2
0171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4,No.6  
November,2017  
伽达默尔解释学  
-关系视域下的理解概念  
a,b  
帅巍  
(四川师范大学a.文科学报,b.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理解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学界对此讨论也很多,但很少从伽达默尔解释学-关系的角  
度来探讨其理解概念本文以伽达默尔解释学-关系为切入点,从解释学经验与解释学循环两个维度探讨  
其理解概念,揭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关系与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解释学的-关系体现了  
理解的内在发生结构与运作机制。  
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关系;理解  
中图分类号:B516.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7)06ꢀ0018ꢀ07  
理解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是解释学的核心  
符合对象的知识,因为它的研究对象不是与人无关  
的客体,而是人的精神性言说或精神创造物(历史传  
承物或历史性文本),因而它的意义也不是固定的,  
它的意义只能通过理解者的理解活动来揭示,并在  
理解活动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格朗丹  
问题,而通过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研究,我们发  
,他的解释学的-关系能够深刻而立体地  
展现理解或解释活动的发生结构与过程那么,这  
-关系为何能够深刻立体地展现伽达默  
尔解释学的理解概念呢?或者说这种-关系 (Grondin)曾逐层列举了理解(Verstehen)的四种含  
与其理解概念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是本  
文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1.理解作为理智的把握;2.理解作为实践的能够  
(Können);3.理解作为一种中介的游戏:艺术作品  
[1]93,95,97  
伽达默尔的理解概念与-关系  
的例子;4.理解作为语言性相互理解  
最  
精神科学的理解(Verstehen)概念主要是由  
狄尔泰提出,经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继承发展而来  
它与传统认识论中的认识(Erkennen)概念不  
,格朗丹认为,“理解不只是一种独白式地进行的  
认知或实践的能够......理解同时总是一种回答,一  
[1]98  
种能回答(AntwortenKönnen)” 。其中,2、3、  
,甚至是相对立的众所周知,自然科学主要是以 4条最能体现伽达默尔的理解概念的深刻含义。  
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为基础的;而精神科学则主要是  
以解释学为基础的,是通过理解或解释的方式进行  
自然科学与认识论的目的是要获得具有确定  
自明性普遍有效性的符合客观对象的系统化  
的知识或真理;而精神科学既不是要以我思为基  
础而对认识对象进行建构的独白体系,也不是获得  
伽达默尔首先反对将传统的认识论中的认识概  
念与理解概念相混淆他认为,理解绝不是对于某  
个被给定的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隶属于效果历  
(Wirkungsgeschichte),这就是说,理解是属于被  
[2]556ꢀ557  
理解东西的存在(Sein)” ;同样,与认知主体  
或理性主体单方面地认知或建构对象不同,理解或  
收稿日期:2017ꢀ02ꢀ01  
作者简介:帅巍(1983—),,四川眉山人,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主要从事德国哲学与解释学研究。  
18  
伽达默尔解释学-关系视域下的理解概念  
解释过程的真正实现,“既在于解释者的自我理解,  
为对话游戏的理解活动一样具有本体性质的语言。  
因为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或对话的语言,它是  
[2]164  
又在于被解释物的自我理解” ,而理解同时也是  
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双方的共同  
理解。  
超越于用语言进行对话游戏的游戏参与者的,它  
是游戏活动本身的表达,而不是游戏者自身的表达。  
[
4]215  
众所周知,伽达默尔的理解概念是从海德格尔  
那里继承发展来的,但二人的理解概念仍然具有较  
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揭  
示伽达默尔的理解概念首先,正如菲勒尔(István  
M.Felér)指出,理解在海德格尔那里主要指向将  
此外,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从属于历史” ,并  
且理解是一种历史性的理解,是处于历史中的理解  
者与被理解者(包括历史传统)之间的对话,而非无  
时间无历史的主体对于现成的对象进行的客观认  
而理解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教化,也就是从个别  
[3]103  
[4]210  
,在伽达默尔那里毋宁与过去相关” 。其次,  
达到一般”  
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对话双方不  
理解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具有一种它本己的实际性  
[3]103  
断扩展自身的视域,不断脱离自身的特殊性和直接  
,双方的共同视域得到扩大,双方共同理解得以达  
,并由此增强了双方理解的共同性普遍性而最  
,历史就通过理解,即通过人与人之间对话或交往  
实践,使人逐渐达到一种人类共同体中的普遍性,从  
而走向人类共同体的善。  
与生存论解释学的维度” ,而伽达默尔的理解概  
念则指向精神科学领域,其中心论题就是一切理解  
的发生结构,而且理解对于伽达默尔来说最初主要  
是针对文本的理解(但对于文本的理解仍然是以人  
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关系为模型的)。  
最后,伽达默尔的精神科学的理解概念是与人的社  
伽达默尔的-关系与解释学循环  
[
3]103ꢀ104  
会本质与它的杂然共在性联系在一起的” 。  
这与海德格尔的理解概念较为接近但与海德格尔  
强调此在对于自身的本真存在的理解不同,伽达默  
尔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社会性的互动或对话关系。  
因此,伽达默尔的理解本质上是一种与他人或文本  
进行的谈话,并且首先是一种-关系的互动  
的对话在这种理解或对话中,理解者与被理解者  
之间的关系或谈话双方之间的关系优先于关系项即  
理解者与被理解者或谈话双方在这种互动的对话  
关系中,双方达成了某种共识(或和解),这表明历  
史乃至整个人文科学重要的不在于客观性,而在于  
在文本理解方面,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都曾将  
文本视为具有人格性的”,但他们的解释学仍然  
受到自然科学主义的科学观的影响,仍然试图还原  
文本的原意或作者的体验,因而他们的解释学循环  
也只是限于文本内部或作者体验的整体与部分之间  
的循环他们都重视通过理解者自身的心理或生命  
经验来恢复被理解者原意,但没有看到理解者本身  
的历史性前见对于理解的积极作用布伯虽然将解  
释活动看作为-关系的对话,但这种对话也  
只限于对犹太经典的理解解释以及犹太教背景下  
人与人之间的源始关系,因此,还没有将其明确为一  
种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解(或解释)的前提或基本  
关系而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与施莱尔马赫和狄  
尔泰的解释学循环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与变化。  
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不在文本或作者的体验内  
,而是在此在的在世理解活动中形成的,是在此在  
的理解与前理解之间进行着的循环这种解释学循  
环已经突出了理解者———此在自身的世界性有限  
历史性,并且此在不再是孤独的逻辑起点的理性  
主体伽达默尔指出,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所指  
向的实际上是“‘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  
[
4]212  
理解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  
由于在对话中,对话双方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因  
此伽达默尔的这种作为对话的理解本身就具有游戏  
的特征,可以说理解在此就是一种对话游戏,因为  
[3]113  
理解总是已经处于游戏之中” 。并且,“在理解  
[5]157  
中有一种吾丧吾的因素” 。也就是说,谈话的双  
方都被卷入了这种不由自主的对话关系或对话游戏  
之中了可见,相对于理解者与被理解者或对话参  
与者,双方之间的游戏关系或游戏活动才是真正的  
主体,而不是双方对于伽达默尔来说,“一切理解  
都是语言理解”,并且一切理解都在语言性的媒介 sein)本身的结构,也即指向对主体-客体分裂关系  
[
6]5  
中获得成功或失败一切理解现象......都表现为语  
的扬弃” 。这种对于主客关系的扬弃,为伽达默  
尔的解释学循环解释学的-关系以及解释  
学的历史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但从伽达默尔  
[2]230  
言现象” 。也就是说,一切理解都是以语言为媒  
介的但这种语言并不是工具性的语言,而是与作  
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角度看,在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中展现出来的  
自我与他者(他人或文本)之间的关系最终还只是在  
此在自身的在世存在之中得到理解的,还不完全是  
对自我与他者(他人或文本)之间关系的揭示。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此在解释学,尤其  
是解释学循环思想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是指  
为中心的理解或解释活动而毋宁说,理解或解释  
的中心由被理解者或理解者转移到了以-关  
系的对话游戏的形式发生的理解或解释活动本身。  
而这种以-关系的对话游戏的形式发生的解  
释学循环,使解释学不再只是作为恢复作者的原意  
或文本原义为宗旨的方法,也完全摆脱了近代以来  
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影响,即完全摆脱了认识论  
唯我论与自然科学中的客观主义的影响这种  
-关系的对话的形式发生的解释学循环,  
使解释学不再只是作为精神科学的一种方法论的解  
释学,而是上升为一种作为本体论的解释学,伽达默  
尔也将其称作哲学解释学,而正是这种本体论的解  
释学或哲学解释学为精神科学奠定了牢固的哲学基  
。  
对文本的理解永远都是被前理解  
(Vorverständnis)的前把握所规定在完满的理解  
,整体和部分的循环不是被消失,而是相反地得到  
[5]415  
最真正的实现” 。伽达默尔指出,海德格尔提出  
的这种解释学循环一反施莱尔马赫通过预感行为”  
来终止在文本中来回进行的那种方法论意义上的解  
释学循环,它是在此在的前理解和理解之间不断进  
行的循环也就是说,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是在  
此在自身中进行的循环,对世界的理解也就是对此  
在的生存理解,反之亦然而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  
的这种循环基础上进一步认为,理解的循环本质上  
就不是形式的,它既不是主观的,又不是客观的,而  
是把理解活动描述为传承物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  
何卫平先生指出,“西方近代解释学得益于两大  
反思:一是对解释对象的历史性反思产生了方法论  
解释学;一是对解释者自身的历史性反思产生了本  
[7]43  
体论解释学” 。而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所做的  
正是对解释对象的历史性反思,在他们那里,解释对  
象不再只是作为一种解释方法的解释学的对象,即  
不再只是针对现成的文本的意义的解释对象,而是  
具有自身历史性的,具有人格性的文本,能够作为  
[5]415  
的内在相互作用” 。而且在他这里,理解或解释  
学的循环已经不再是为了理解文本或文本作者原意  
而进行的方法论的循环,而是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  
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本体论的循环由此他的解释 的解释学对象;而伽达默尔所做的则是进一步  
学循环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相比具有一个重要  
的差异,那就是: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是在此在自  
身的展开过程中进行的理解与前理解之间的循环,  
是在此在自身的作为在世存在的理解活动中进行的  
循环;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循环则是在理解者与被  
理解者(历史传统历史传承物或文本或他人)之间  
的对话中进行的循环,是超越于个人的历史性的理  
解或者以作为-关系对话的形式存在的历史  
与自身进行的循环,我们可以将这种循环看作真正  
的历史(即效果历史)与自身进行的循环,或历史自  
身的无限叠加向前这样,他的解释学循环就既不  
是围绕文本(被理解者)进行的循环,也不是在理解  
者内部进行的主观循环,而是在理解者与被理解者  
进行的对话本身中进行的循环,即既不是对于”  
的循环,也不是在中进行的循环,而是在如布伯  
提出的互动的-对话本身中进行的循环。  
所以,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循环是一种历史性的  
恢复理解者的历史性,使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  
关系成为一种在双方的历史性前见之间进行着的互  
动的对话性的-关系他使解释学循环既  
不再(像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一样)在被理解者内部  
进行的循环,也不是(像海德格尔一样)是在理解者  
自身内部进行的循环,而是在理解活动自身之中进  
行的循环,在以-关系对话的形式存在的历  
史与自身之间进行的循环正如伽达默尔所指出的  
那样,“历史意识本身只是类似于某种对某个持续发  
生作用的传统进行叠加的过程(überlagerung),因  
此他把彼此相区别的东西同时又结合起来,以便在  
它如此取得的历史视域的统一体中与自己本身再度  
[7]43  
相统一” 。可以说,他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进一  
步将解释学的循环由在此在之中的循环提升为历史  
自身的循环而真正的历史本身,即效果历史正是  
体现在以-关系的对话游戏的形式发生的理  
解或解释活动本身之中由此,真正的历史是一种  
理解者与同样处于历史传统中的被理解者之间互 在其中与之进行着对话的,即正在与发生  
动的-关系的对话,而不是以其中任何一方 着关系并相互影响的历史,而不是像历史客观主义  
20  
伽达默尔解释学-关系视域下的理解概念  
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过程伽达默尔  
将这种以-关系的对话游戏的形式持续着的  
历史称为效果历史”。相对于历史客观主义,“效果  
历史体现的是一种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指数学加实验的方法)把握到的  
客观经验,它具有可重复性,可验证性而他认为,  
真正的经验本身应该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做出的经  
,是和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经验,是具有教养的、  
历史性的经验,而不是通过自然科学方法获得的作  
为固定下来的知识的经验,不是和人的生活实践无  
关的无历史性的经验伽达默尔在胡塞尔那里看  
,经验首先是一种生活世界的经验,它在被科学理  
伽达默尔强调,“一种真正的历史思维必须同时  
想到它自己的历史性,只有这样,它才不会追求某个  
历史对象(历史对象乃是我们不断研究的对象)的幽  
,而将会在对象中认识它自己的他者,并因而认识  
自己和他者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  
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  
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  
在性......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  
[5]491  
想化之前就已经存在 ,而且正如胡塞尔在欧洲  
科学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所认为的那样———  
科学世界是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的因此,对  
伽达默尔来说,真正的经验应该是一种前科学的人  
的生活世界中的经验,而不是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  
产生的客观知识性的经验。  
[5]424  
” 。可见,真正的历史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  
种效果历史,它也是在作为效果历史事件的理解活  
动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而历史实在以及历史  
理解的实在就是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伽达默尔通  
过对解释学的经验概念的考察,指出这种体现效果  
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经验首先是理解和解  
释的经验,而理解和解释涉及的是人的生活实践和  
[5]554  
世界经验 ,理解不是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  
[5]369  
在的存在方式” 。因此,理解的经验不是通过人  
的认识活动产生的僵死的理论性科学性的经验,它  
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实践的经验,是人的实际性存  
在的经验或人的生存经验而通过人的认识活动产  
生的理论性科学性的经验,实际上是在人的生存经  
验中产生的一种变异的经验用伽达默尔的话说就  
,理解的经验不是科学知识的经验本身,但却是科  
历史意识的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  
-关系,它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是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并且走向一致的关系因而,理解在  
伽达默尔那里是以-关系的对话形式存在  
。  
伽达默尔解释学关系与解释学经  
[
5]495  
学知识的经验的必要前提 因此,作为人的存  
在的理解的经验的含义是远比通过人的认识活动产  
生的经验的含义丰富得多。  
与海德格尔站在基础存在论此在解释学的立  
场批判认识论有所不同,伽达默尔是站在精神科学  
的立场反对方法论的立场对认识论中的主体主义、  
科学主义与科学方法论进行批判而伽达默尔对认  
识论方法论的批判主要是通过对认识论方法论作  
由于理解的经验是人的生存经验世界经验,而  
人的存在的基本事实是人与人,是与他人进行交往  
的人,是与历史传统进行着对话的人因此,人也就  
是处于社会-历史中的人,即是具有世界性历史性  
的人这样,人的理解的经验也就是具有世界性历  
史性的由于人相对于上帝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  
,他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对话中不断否定自身的  
有限性,也就是要通过受苦而学习(主要指他不得不  
放弃或修正自身的前见),从而不断超越自身,成为  
自身,因而人的理解的经验或解释学的经验又是有  
限性的在伽达默尔看来,真正的经验就是对我们  
自身的历史性的经验与认识到自身有限性的经  
[
5]490  
认识论的解释图式”  
的经验概念的批判来进  
行的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对认识论中作为认识论  
的解释图式的经验概念的批判,是要引出解释学的  
经验,并对解释学经验或理解的经验进行描述(作为  
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灵魂的效果历史意识本身就具有  
经验结构),而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  
的源始关系同时就体现在解释学的经验之中。  
伽达默尔首先考察了传统哲学中的经验概念,  
在自然科学中,经验概念隶属于认识论的解释图  
”,但在伽达默尔看来,将经验理解为认识论的解  
释图示缩减了经验的原初的内涵因为作为认识论  
的解释图式的经验概念,只是一种通过以自然科学  
[5]505  
” 。  
伽达默尔还通过黑格尔的意识经验的辩证法”  
看到,理解的经验或解释学的经验也是一种历史性、  
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否定性开放性的经验,因为人的理解的经验总是在  
人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否定自身开放自身走向新经  
,而理解的经验或解释学的经验也不是与人无关  
无历史性的封闭的理论性科学性的经验。  
由于人的存在具有有限性世界性历史性否  
定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因此他在进行理解(也就是在  
世生存),并不是将自身看作无世界无历史封闭  
的认知主体,将他者(被理解者)看作一个现成的无  
生命无人格的认知考察对象,而是将自身理解为与  
个人,且与有所关联,但不是直接的关系,而是  
在一种反思的关系中将承认为一个人,这接近  
施莱尔马赫的作者体验重构说,以及狄尔泰的通过  
移情进行的再创造再体验的理解第三种,要求一  
种相互承认,即不忽视你的要求,相互理解这是伽  
达默尔提出的对于的经验或态度在这种经验  
,“不再是一种反思关系,而是一种直接  
互动的关系,之间相互倾听回应  
-关系伽达默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我  
被理解者共同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存在者他通过在 -关系,它也正是效果历史意识的体现。  
生活世界之中与被理解者进行的日常的对话或交往  
对于伽达默尔来说,-关系为基础的  
理解活动才是一种源始的或本真的理解活动在这  
种源始的理解活动中,被理解者不是作为认知占有  
对象的”,而是”。因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不  
管被理解者是真实的个人还是历史传承物或历史文  
,都被看作”。在理解或解释的经验中,历史传  
实践来理解它,正如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者是在人  
(“”)与之相关的在世生存或生存实践中得到领会  
(理解)的那样对伽达默尔来说,被理解者也根本  
不是一个被认知(占有)的对象,即根本不是布伯意  
义上的”,而是与具有相同性质的,即具有世  
界性历史性的”,是具有人格性独立自主性的  
承物不是被我们所认识和支配的事件,而是语言  
[5]507 [5]506  
” ,具有自身权利与要求的”。 ( )即是说,“传承物像一个那样  
Sprache  
能通过与进行对话,达成共识形成共同  
,才能理解”。因此,“的关系在伽达  
自行讲话一个不是对象,而是与我们发生关  
”。进一步说,“传承物是一个真正的交往伙伴  
默尔那里与布伯一样是一种互动的对话关系伽达 (Kommunikation),我们与它的关系,正如和  
[5]506  
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第二版序言中指出,“‘’ ‘的关系由于都具有独立的  
的经验使得对于一切自我理解来说成了起决定性作  
用的因素本书关于经验的那一章占据了一个具有  
纲领性的关键地位在那里从的经验出发,效  
果历史经验的概念也得到了阐明因为的经验  
揭示了这样一种矛盾:立在我对面的对象提出了它  
自身的权利并要求绝对地承认这种权利———并且正  
人格性,因此,在理解活动中,既不是听从”  
的意见,也不是服从的意见,而是双方通过  
意见交流达到一种统一或共同的意见与布伯一  
,伽达默尔将解释学经验中之间互动  
的对话或交往关系称作-关系伽达默尔  
这种解释学的-关系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前提  
和基础,而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同时也就意味  
着解释学的-关系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显  
,这与海德格尔的作为孤独此在的存在方式是不  
同的伽达默尔的这种解释学的-关系从根  
本上说是一种道德关系,因为经验对象本身在这里  
具有人的特征,所以这种经验乃是一种道德现象,并  
且通过这种经验而获得知识和他人的理解也同样是  
[2]562  
是因此而被理解’” 。可见,“的经验对于理  
解释学的经验乃至整个哲学解释学都具有核心  
意义。  
伽达默尔区分了人的理解经验中三种关于”  
的经验或对待的态度第一种,“的经验企  
从同伴的行为中看出典型的东西,并且能够根据  
[5]506  
这一经验做出关于另一个人的预见” 。在这种  
态度中,“并没有与所关注的对象发生真  
正的关联,它们被当作了工具意义上的客体,伽达默  
尔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对人性的知识的追求这  
类似于自然科学的主客态度与认知模式第二种,  
要求从自身出发去认识另一个人的要求,甚至要  
求比另一个人对自身理解还要更好地去理解另一个  
[5]506  
道德现象” 。可以进一步说,解释学的-”  
关系是一种具体的人格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伦理  
关系由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精神科学的哲  
学基础,而作为哲学的解释学的前提的-关  
系是一种道德伦理关系,因此,在伽达默尔那里,“精  
神科学就是道德的科学’”,而且精神科学的对象  
[5]508  
” 。在这种态度中,“虽然将承认为一  
22  
伽达默尔解释学-关系视域下的理解概念  
[5]445  
就是人及其对于自身所知道的东西” ,而人所知 (或历史文本)当作来倾听回应,也就是考虑自  
道的东西就是指人的精神创造物,即历史传承物或  
文本,也就是人的精神性的言说诉说因此,人在  
理解历史传承物或文本时,它并不是一种被动的认  
识的对象,而是一个向我诉说着要求着的”,对  
的诉说要求,“所应当做的就是开放自  
身与作为的历史传统(或历史文本)之间的一种  
互动的对话关系,关系(因而-关  
系本质上也是一种互动的对话关系)。这种对理解  
者自身的历史性以及自我与被理解者之间的-  
关系的意识,在伽达默尔那里称作效果历史意识  
,倾听回应”。正如伽达默尔引用康德的话 (效果历史是指历史是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解之间相  
,“我们不应该把他人只作为工具来使用,而应当  
互作用产生的效果,而效果历史意识也就是对这种  
作为自我与传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的理  
)。伽达默尔也将效果历史意识称作第二等级的  
历史主义”,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历史客观主义而言  
与效果历史意识对于传统的开放性以及对前见  
的依赖相反,历史客观主义首先要排除或否定的就  
是理解者自身的历史性以及与被理解者之间的前理  
论关系,然后通过一定的理论中介或科学方法来对  
历史进行客观化的把握,这种历史客观主义的态度  
实际上中断了自我与历史传统之间的源始关系实  
际上,正是由于效果历史意识具有对传统的开放性,  
即将传统当作来倾听回应,并与之对话,所以,  
[5]507  
承认他们本身就是目的” 。而且,伽达默尔自己  
也认为,“在人类行为中最重要的东西乃是把作  
来经验,也就是说,不要忽视他的要求,并听  
ꢁꢁꢁꢁꢁꢁꢁ ꢁꢁ  
取他对我们所说的东西(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开放  
ꢁꢁꢁꢁꢁꢁꢁꢁꢁ  
性就是为了这一点......谁想听取什么,谁就彻底是  
开放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开放性,就没有真正的人  
类彼此联系......对他人的开放性意味着这样一种承  
[5]510  
,即我们必须接受某些反对我自己的东西” 。  
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的经验相应的是人  
[5]509  
(
”)的历史意识 ,因为历史意识知道他物  
的他性(Andersheit),知道在他物他性中的过去,正  
如对的理解知道为一个人”。在这里,“” “效果历史意识与对的经验具有一种真正的符  
[
5]510  
和历史传统历史传承物和历史性文本具有类似的  
特征因此,在伽达默尔看来,真正的历史意识必须  
考虑自身的历史性,也就是要保持自身对于历史传  
统的开放性,而不是如唯我论一般,以封闭的自我  
为中心,“谁因为他依据于他的方法的客观性并否认  
他自己的历史条件性而认为自身摆脱了前见,他就  
合关系” 。而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关系  
正是其效果历史意识的体现。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作为理解者的和作为  
被理解者的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说  
自我对于作为历史传统或历史文本的的开  
放性,意味着不能忽视的要求,而且要听取  
把不自觉支配他的前见的力量经验为一种visaterꢀ “所说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说,“谁想听  
go(),人  
取什么,谁就是彻底开放的”,而只有在”  
的相互开放相互倾听中,才能建立真正的人类联  
”。而两个人彼此理解了或达到了共同理解,并不  
就看不到前见光芒所揭示的东西这种情况正如  
之间的关系一样谁在这样一种关系之  
[
5]445  
外反思自己,谁就改变了这种关系并破坏了道德的  
是说一个人理解即通观了另一个人” ,而听  
取或倾听对方也并不是说接受对方所说的东西,这  
样做的人只能是奴隶因此,对他人的开放性就是  
要承认并接受某些反对我的东西。  
制约性”,与此类似,“谁在与传统的生命关系之外来  
[5]509ꢀ510  
反思自己,谁就破坏了传统的真实意义” 。在  
,伽达默尔实际上是在对自笛卡尔以来的认识论、  
主体哲学或唯我论进行批判,在对自启蒙运动以来  
的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因为在传统的认识论和理性  
主义那里,自我的历史性(处境)或前见就是需要被  
排除的,进而它们要做的就是试图通过使用一定的  
方法或工具理性来对事物(包括历史传统)进行客观  
化的把握。  
结论  
综上,以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关系作为  
把握哲学解释学的理解概念的切入点,并通过对伽  
达默尔解释学的-关系及其理解概念的核心  
维度(解释学循环与解释学解释学经验)之间的内在  
关系的分析,我们能够深刻立体地把握哲学解释学  
的核心概念———理解,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哲学解  
释学的理解。  
因此,真正考虑到自身的历史性以及保持对历  
史传统的开放性的历史意识,也就是要将历史传统  
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注释:  
狄尔泰认为,理解是生命体验的模式,是精神科学的认知模式,而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是说明。  
在伽达默尔那里,对话游戏也就是一种语言游戏。  
效果历史意识在伽达默尔看来实际上就是效果历史的存在。  
在伽达默尔那里不仅指被理解的传统历史流传物文本等精神性创造物,而且也指人而更重要的是,互动的—  
关系正是通过而得到呈现的。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I》,洪汉鼎,,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506、507、508。  
参考文献:  
[
1]JeanGrondin.Von HeideggerZuGadamerunterwegszurHermeneutik [M].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Buchgesellꢀ  
schaft,2001.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II[M].洪汉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
[3]GüterFigal,HansHelmuthGander.DimensionendesHermeneutischen“:HeideggerundGadamer [M].Main:Vittorio  
Klostermann,2005.  
[
4]何卫平.通向解释学的辩证法之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I[M].洪汉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伽达默尔,德里达著.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M].孙周兴,孙善春,等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
[
[7]何卫平.试析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的辩证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Understandingfrom I-ThouRelationshipinGadamerꢀsHermeneutics  
a,b  
SHUAIWei  
a.EditorialDepartmentofSocialScienceEdition,b.CollegeofMarxism,  
(
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China)  
Abstract:Therearealotofdiscussionsonunderstanding,thecoreconceptofGadamerꢂsherꢀ  
meneutics,fewofwhichwerediscussedfromIꢀThourelationshipinGadamerꢂshermeneutics.  
ThispapertakesGadamerꢂsIꢀThourelationshipaspointcut,discussestheconceptofunderꢀ  
standingfromhermeneuticexperienceandhermeneuticcircle,andanalyzestheinnerrelationship  
betweenIꢀThourelationshipandunderstanding,namely,GadamerꢂsIꢀThourelationshipreꢀ  
flectedtheinnerstructureandoperatingmechanismofunderstanding.  
Keywords:Gadamer;hermeneuticsIꢀThourelationship;understanding  
[责任编辑:凌兴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