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0卷第1期  
2
013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0,No.1  
January,2013  
有效培训:帮助教师将间接  
经验变成直接经验  
1
,2  
2
2
2
孔凡哲,严家丽,范连众,赵连磊  
(1.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130024)  
暋暋摘要:有效培训的核心与关键在于,帮助受训教师将别人关于教育教学的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直接经验有  
效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可以确保培训所获得的内容几乎都是受训教师独立思考所得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一起思  
考同一个有趣的亟待解决的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殊途同归这种以间接经验为参照物的直接经验,恰恰是教  
师专业成长所必须的土壤暠。为此,培训的内容必须是理念很深刻,方法可操作,案例打动人心暠,培训的信息渠  
道必须是参与式的多向信息交流,而不是单向的信息传输同课异构磨课研课问题诊断式教研专题论坛课题  
研究等等,都是被实践证实了的有效培训的形式。  
关键词:教师;培训;有效性;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3)01灢0094灢06  
国培计划暠(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  
影响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分  
暋暋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加速了教师培训的进程。  
有效培训的内涵愈加清晰然而,轰轰烈烈的国培  
计划省培计划几乎遍地开花对于究竟达到什  
么效果才是有效培训? 众说纷纭自实施国培计  
以来,笔者一直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培训现场,对有  
效培训作长期思考的浓缩,就是经常表述的研读暠、  
众所周知,教师本领的主要来源在于教育教学实  
,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反思提炼和升华  
所致仅仅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体验,如果  
不能及时提炼升华,教师经验往往只能停留在片面、  
狭隘的经验层面暠,而无法真正提炼为教师独具个人  
魅力的教育教学本领,更无法变成普适性的教育教学  
智慧,仅仅能进行经验式的局部交流与传递。  
切磋暠、“引领暠、“反思暠,进而达到提升的效果,就  
是对于有效培训的一种直观而简捷的描述其中的  
关键在于,帮助教师将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直接经  
本文就此进一步阐述。  
为此,教育部于20125月颁布《“国培计划课  
程标准(试行)》,针对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暠、  
收稿日期:2012灢11灢0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智慧型学校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依托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学校  
改进的行动研究暠(批准号:12YJA88005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孔凡哲(1965—),,山东济宁人,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短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  
生导师;  
严家丽(1986—),,安徽六安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范连众(1969—),,辽宁大连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赵连磊(1988—),,河南新乡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94  
孔凡哲严家丽范连众赵连磊有效培训:帮助教师将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暠、“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  
调查表明,被访教师认为,在学科知识教学理念理  
论与实践相脱节和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中,应  
以教学技能类的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特别是如何有效  
读懂课程标准、“读懂教科书、“读懂学情,如何选  
择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如何切实提高课堂  
教学实效性等诸多问题,都是被访教师理想中的有  
效培训内容暠。  
项目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四类不同的培训项目,  
[1]1  
提出了不同的课程目标  
我们认为,这些不同层面的培训目标,其核心在  
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  
,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暠,而培训的  
形式可以是主题式培训,也可以是影子教师实践模  
,或专题学习然而,2001年实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以来,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我国中小学教师的  
各类培训推进迅速,为数不少的培训,其效果不尽如  
人意。  
我们对于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团队的受训教  
师的调查表明,处在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对于  
培训内容的需求有所不同。  
被访者之中高达75%的专家型教师首选以专  
门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凝练独具个人魅力教学艺术  
的策略方法类的培训内容而且,近九成的被访者  
主张采取案例分析式和问题驱动式(即期望与培训专  
家一起做研究,及时得到专家针对课题解决方法策  
略的直接指导)。而教龄在15年左右的骨干教师更  
愿意选择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暠,“如何实现自己专业  
发展的二次超越暠,“如何帮教师规划专业发展计划暠  
等类的培训内容。  
2001年以来,特别是国培计划启动以来,东  
北师范大学承担了为数众多的中小学的教师培训,笔  
者作为培训的组织者授课人和管理人,曾对不同类  
别的在职教师培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2012年  
58  
月期间,我们针对有效培训的影响因素开展了  
数次调查,样本累计302调查结果如下。  
()基于培训的程序,影响中小学在职教师有效  
培训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内  
容的确定培训中的方式方法的确定培训组织管理  
与培训后的后续服务。  
这表明,不同类别的中小学教师,其培训需求是  
多元的,但是,其中的共性全部聚焦于教育教学现实  
需求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1
.,对培训的实  
效性影响较大。  
通过对受训教师满意度达到85%以上的培训进  
3.现场会诊小组交流沙龙讨论和专题座谈会  
等形式,是受训教师最喜欢的培训方式。  
行反思和追踪分析,可以发现,培训前做过相对系统、  
完整的中小学教师需求性分析(或者根据受训教师的  
实际需要而采取菜单式的专门定制的培训),其受训  
教师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对此,笔者先后承担的面向  
江浙某市的课堂教学评价专题培训暠、面向吉林省某  
市的优秀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专题培训暠,就是其  
中成功的典型案例其中的关键在于根据受训教师  
的需要,采取菜单式的课程内容,在受训教师精心挑  
选之后再实施培训。  
针对骨干教师的调查表明,高达70%的受访者  
选择了现场会诊小组交流沙龙讨论和专题座谈会。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培训组织者对于  
现场会诊小组交流沙龙讨论和专题座谈会的组织  
技巧组织形式感到头疼和无助,“说句实在话,我自  
己对于这些方式方法并不熟悉,心里没底暠,“我们期  
望有人领我们做一次这种培训活动就是典型的访谈  
感慨。  
4.培训评价是否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训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持  
久性。  
进一步分析表明,培训方案是否在培训前对受训  
教师的群体进行适度的需求性调查研究,并就此制定  
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选定深受受训教  
师欢迎的专家业内实践者担任首席教师,直接影响  
着教师培训的效果和成败,构成有效培训得以实现的  
一个关键因素。  
调查表明,受训教师之所以参与培训,一方面有  
自己专业发展的切实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多数人表  
现为不主动甚至无奈暠,仅有不足40%的被访者  
具有强烈的学习提高的意识和愿望,60%的被  
访者表达应该培训暠、“听领导的安排暠、“最好是工作  
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结合暠,即对培训表现出许多无奈  
和被动进一步的调查表明,由于全国各地普遍将教  
师培训与教师业绩晋升(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并  
2
.,是否  
真正基于促进受训教师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突击性的  
应付培训差事暠),严重制约培训的实效性。  
针对面向中小学的地市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  
9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采取计学分等硬性规定,受访教师对于培训是否  
验变成直接经验  
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受制于诸多直接因素,而这些  
影响晋级更加关注,而对于培训是否促进自己可持  
续发展关注度并不是十分高,仅仅有1/3的受训教  
师选择此项内容。  
因素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就在于这些因素的作用集中  
聚焦在是否帮助教师将来自同行的间接经验变成自  
己的直接经验。  
可见,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所颁发的相关结业证  
书应该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认可;同时,对  
于培训的评价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教师而有所  
区别。  
()衡量培训效果的核心指标在于教师能力水  
平提升的幅度。  
能力是一个人遇到问题时,围绕发现和提出问  
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性(即个  
性心理特征),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是如此衡量  
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核心指标),不仅在于受训教师  
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且更  
在于受训教师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能够  
恰当地加以解决,即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本领  
的提升而教师的本领更多地来自于其个人对于已  
有经验的反思回味和提炼升华,即从现有的经验中  
提炼出其个人教育教学的规律及其个人艺术而现  
有的培训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培训组织者事前预设  
,多以人类已有的间接知识为主,无法激起受训教  
师的共鸣,而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很难将间接经验更  
好地吸收,进而变成直接经验,其培训效果低下也就  
在所难免。  
5.,受训教师是否结成实质  
性的发展共同体,对培训的影响度产生较高的影响。  
调查表明,60%以上的被访者期望得到培训的后  
续指导,并期望培训的具体方式能在一线教学中得以  
贯彻实施。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其中的要害是培训后期的考  
核评价及培训的后续指导工作形式要多样化可行  
调查和实践探索证实,专门网络平台、QQ 专  
门期刊的专栏,是目前深受历届受训教师普遍欢迎的  
方式。  
()基于培训的宗旨和动机分析,影响中小学在  
职教师有效培训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培训主题脱离  
实际,培训目的尚未关注日常工作,培训着眼点过于  
集中于少数教师而忽略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一是  
表现为培训的主题不明确,随意性强;二是表现为教  
师培训与教师的日常教研需要严重脱节,注重形式而  
缺乏实效性;三是注重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个体的专  
业发展而缺乏群体教师的共同发展;四是发展共同体  
与中小学日常的教育教学常态活动尚未建立密切关  
()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训教师  
的参与程度。  
一般说来,参与可以区分为被动参与主动参与  
基础之上的行为参与主动参与基础之上的认知参  
主动参与基础之上的情感参与有效的认知参  
情感参与,可以确保培训所获得的内容是受训教  
师独立思考所得,从而,这种以别人的直接经验为主  
要培训内容的培训活动,可以达到以这些间接经验为  
素材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加工改造进而获得相关  
的直接经验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主动参与基础之上  
的情感参与,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培训的理想效果。  
()以问题解决为驱动,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以  
主动参与为主体,实施教师培训,可以帮助教师聚焦  
教育教学实践的焦点难点问题,大家一起思考,观点  
碰撞,智慧共享。  
[2]321-325  
深究培训低效的原因,可以发现,严重制约培训  
有效性的核心和焦点在于: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  
要产生强烈反差;受训教师期望获得的,与培训专家  
能提供的极不相称;培训的形式是单向的信息传递,  
缺乏信息的反馈和互动交流式的交流,特别是针对培  
训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的引领式的信息互动;培训前的  
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需求调查,培训决策者组织者  
自身的认识水平低下,培训对象的选拔和动员不力),  
培训中的组织效率不高(主要涉及培训者的培训艺  
,培训内容的适切性针对性,培训方式的有效性,  
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培训的后续服务缺失,导致  
培训成果尚未显性化,而针对培训的有效考核短缺。  
影响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深层因素分  
———有效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将间接经  
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互动研讨式的培训,往往能  
够激发教师积极主动的有效参与,特别是当受训教师  
面对一个真实的典型案例,自己对于案例的理解似乎  
正确,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一起思考同一个有趣的亟  
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有时是殊途同归,有时又会  
产生震撼效果这种震撼效果恰恰是由案例分析者  
96  
孔凡哲严家丽范连众赵连磊有效培训:帮助教师将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  
的奇思妙想新颖观点而引发,导致受训教师共鸣沉  
,而沉思所得恰恰是能力的提升,这种以间接经验  
为参照物的直接经验,恰恰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须的  
,其形式不宜就学科本身而阐述学科问题,而应该  
以中小学教学问题的诊断作为导火索,激发受训教师  
对于是似而非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学科内涵的深究  
意识比如,对于小学数学2的认识这节课,究竟  
应该以什么内容为中心? 2的写法读音还是作为  
基数的2(即共2)与作为序数的2(即第2)? 只  
有以看似简单却又不同的教学问题的分析为入口,才  
能激发起受训教师自觉地参与培训活动另一方面,  
必须紧紧围绕着如何有效地实施才能确保学科内涵  
不失真,同时又能有效发挥学科内容的教育价值育  
人价值,激发学生的潜能,将学科思考过程与学会做  
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过程融为一体。  
3.培训活动的结果必须与受训教师日后的工作  
密切相关,最好是理念很深刻,方法可操作,案例打  
动人心暠。  
土壤暠。  
)紧扣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对症下  
式的培训。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强烈的成就动机与专业  
(
意识,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恰当的专业引领,适时  
的同伴互助,反思的意识能力时间和空间,是促使  
优秀教师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而来自自身教育教  
学实践的丰富的直接经验,构成教师教学反思的基  
本素材。  
在笔者看来,有效培训所包含的研读暠、“切磋暠、  
引领暠、“反思进而达到提升的效果,恰恰是对于  
当前全国各地实施的有效培训的典型概括在培训  
,只有进行研读暠、“引领暠、“切磋暠、“反思暠,才能真  
正实现提升的目的其中,“研读是指密切结合教  
育教学实践,研读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物化策略方  
;“引领是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切合实际  
的引领,纵向引领是指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  
,给出其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招数,  
而横向引领是指与受训教师担任类似工作的水平稍  
高一级的同行,结合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新招  
暠、“事情还可以这样做等的研讨,真正起到茅塞顿  
豁然开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切磋是指  
受训教师之间有针对性的实践经验的交流观点碰撞  
和智慧共享,不仅起到案例共享资源共享的效果,而  
且起到我知道的感悟的与同伴知道的感悟的可以  
互补;这里的反思是指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  
是通过培训活动实现受训教师对自己长期从事教学  
工作的直接经验的反思梳理提纯升华,更是受训教  
师对自己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的提炼过程。  
4.培训的思路必须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而不是  
为了培训而培训,为了应付差事而培训,为了工作而  
培训同时,这种理念被受训教师所认同和接受。  
如何做? ———理念很深刻,方法可操作,案  
例打动人心  
国培计划的设计实施和频繁的主讲过程  
,笔者经过大量实践尝试和调查研究发现,“理念很  
深刻,方法可操作,案例打动人心式的培训深受欢  
其中,“理念很深刻是指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阐  
述深奥的现代教育理念,让听众印象深刻;“方法可操  
是指培训中所阐述的教育教学招数来源于中小  
学实践,受训教师返回单位后立刻就可操作,而且符  
合教育教学实际;“案例打动人心是指培训的载体采  
取案例的方式,案例的故事情节能够很好地打动每一  
位参与者这种案例其实就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  
一个故事,反映了一个焦点难点问题,而对于案例的  
分析恰恰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中小学受训教师之所以欢迎这种培训,其本质在  
于培训的内容源自真实的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培训  
的模式是独立思考之上的信息互动,而培训形式多以  
殊途同归式的共同思考为主体。  
()将来自同行的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的有  
效渠道及其要素。  
1.,是参与培训的教师亟待解  
决的难题对问题谜底的渴望和好奇心诱发受训教  
师全身心地投入培训工作为此,诊断教师的教学需  
,诊断学校的实际需求,就成为有效培训的核心和  
要害对此,“四种方法比较贴切。  
()问题:必须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对受训教师而言,选择那  
2
.培训的内容必须是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所必  
似懂非懂暠、熟视无睹迷茫的问题,才能激起受训  
须的根基性内容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师教学  
的学科本体内容的缺失漏洞和薄弱环节,开展有针  
对性的补缺整体把握学科关联等的培训内容,但  
教师的主动参与对此,两件事情最重要,一是如何  
诊断出这些问题,二是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  
。  
9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对于前者,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采用暠、  
暠、“暠、“的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出课堂教学中  
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有显著效果。  
专题论坛是指针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问  
(比如“《可能性教学问题暠),以论坛方式,组织受  
训教师展开研讨活动以专题论坛的方式开展教师  
培训活动,其基本前提是论坛主题必须是受训教师十  
分关心的话题,绝大多数参与者对于论坛主题必须有  
一定程度的思考,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没  
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多数人往往似是而非对此,笔  
者应吉林省吉林市小学数学教研部门之约,以论坛的  
方式,开展了说课观课,以现场观摩可能性一节课  
为案例,进行现场教研活动来自吉林市各县市区的  
教研员各带领一个团队,大家一同出现在舞台上,由  
笔者担任主持人,针对刚刚观摩的可能性这节课,  
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反思同课异构案例现场设计活  
内容涉及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学科内涵分析课堂  
处理的成败得失分析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效果分析和  
改进策略师生互动策略方法分析和课堂及时性评价  
策略而台下的60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大  
屏幕手机信息平台和当场的参与式提问,直接参与  
活动全程,培训与教研真正融为一体。  
[3]66-69  
的问题,也可以诊断出学校教研中的问题  
对于问题的类别,以小学数学为例,我们针对国  
培计划小学数学培训者研修团队培训者的调查表  
,以下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培训主题:  
貌似简单的某一个具体内容背后的数学学科内涵究  
竟是什么;小学数学核心内容之间的关联;小学数学  
对某一个具体内容的处理与数学科学的差异而导致  
冲突问题;对小学数学某一个具体内容的不同的  
课程教材呈现方式及其差异识别的问题,以及对小学  
数学某一个具体内容的不同的课堂处理的不同方式  
方法及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问题;对小学数学某一个具  
体内容的教育教学的特殊处理方式,能够充分地体现  
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艺术,例如,娓娓道来型的教师  
如何创设引人入胜的数学课堂教学情景? 等等。  
()模式:必须是参与式的多向信息交流,而不  
是单向的信息传输。  
教师的本领是一种默会的广义知识暠,而培训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不能以显性的结果性知识  
传输的方式加以传递,而必须是多向互动的方式,才  
能真正获得默会知识事实上,对于默会型的信息,  
仅凭信息的单项传递,其效果低下,吸收利用率很低。  
对于在职教师而言,由于其学习的业余性,成年人的  
精力时间的局限性,导致在职教师对于学习的趣味  
实用性和功利性要求更高。  
磨课研课是中小学日常教研的一种常态化的活  
通常是针对某一节具体的内容,在备课试讲上  
反思改进之间反复推敲,前后对比,最终实现针  
对该节内容的深层次把握这种反复推敲试讲过程  
能促进教师的执教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提升。  
在当前的中小学日常的校本培训(特别是新教师课堂  
教学能力培训),磨课研课是最为推崇的一种有效  
的教研形式。  
笔者长期的教师培训尝试表明,一线教师非常欢  
深入浅出的培训,即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  
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让不懂的人眼亮心明,让懂  
的人豁然开朗为此,需要入口要低,“尾巴要高,  
即培训的起点要从现实的有趣的情景出发,唤醒听  
众的主动参与,在轻松愉悦之中将深奥的理念阐述得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其中所表述的方法是马上就  
可以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学校教育实践的实用  
招数。  
在教师培训中采取课堂诊断的方式,是借鉴医生  
诊断的思路,以典型案例的现场诊断,对受训教师进  
行培训的方式方法对此,受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决  
定自我诊断课例模仿课例辨析对教师专业水平提  
升的直接影响为此,诊断课堂教学不仅需要从教师  
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科本质的理解,课堂把握的适  
切程度去诊断分析,而且也需要从教师的学科功底,  
从师任教的基本功和教学特色风格等视角,进行思  
甄别而提高教师课堂实施的实际水平,进而确  
保每节课的优质,是课堂诊断(乃至学校教研问题诊  
)的根本目的。  
()形式:同课异构专题论坛型磨课研课课  
堂现场诊断式课题研究型现场备课型、“手把手式  
让我们一起做研究暠。  
在这里,同课异构属于教学型的校本教研的实践  
形式其核心在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  
完成同一教学目标同课异构活动要求每位任课教  
师都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听课及群体反思,在研究  
过程中很多教师明白了如何反思,如何研课,对受训  
课题研究型即帮助受训教师选择教育教学中亟  
待解决的难易适中的问题,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受  
训教师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研实践研究总结提  
发布成果等环节,将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结合在  
98  
孔凡哲严家丽范连众赵连磊有效培训:帮助教师将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  
一起,实现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研究这种模式对于  
,其中的改进内容之一就是进行口试的实践研究。  
研究的难点很快聚焦在如何编制适合的数学口试题,  
对此,该校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师都不知道究竟如何操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我们设计了现场进行数学  
口试题的编制技术研讨会,全体数学教师参加讨论,  
课题组的教师任选一个数学知识,现场编制相应的口  
试题,并进行编制技巧(立意的确定,素材的选取,题  
型的确定,试题的调试,试测等)的翔实分析两次活  
,参与培训的几乎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够编制出质  
量较好的数学口试题。  
专家型教师的培训非常有效。  
现场备课也是当前教师培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是将某一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现场展示,旨在让全体  
受训教师旁观和部分参与备课活动,实现跟我学的  
效果其要害在于,专业引领的有效性取决于引领的  
内容以及教师现有的水平。  
手把手式的让我们一起做研究也是最近几  
年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培训方式例如,为了更好地  
开展小学数学中的口试的研究,我们于2009 年至  
2
012年在辽宁省鞍山市胜利小学开展学校改进研  
注释:  
三次调查分别由赵连磊范连众和孔凡哲实施,分别涉及56、65人和181。  
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孔凡哲.有效教师培训要突出实践取向———国培计划小学数学培训者研修的实施为例[C]//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  
专家委员会.“国培计划典型案例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
[3]李中华,孔凡哲.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改进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EffectiveTraining:TheWaytoHelpTeachers  
ConvertIndirectExperienceintoDirectExperience  
1
,2  
2
2
2
KONGFan灢zhe ,YANJia灢li,FANLian灢zhong ,ZHAOLian灢lei  
(
1.CollegeofMathe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Henan453007;  
2
.FacultyofEducation,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  
Abstract:The Keytoeffectivetrainingistohelpteacherstoconvertindirectexperience  
gainedfrom othersteachingintodirectexperienceoftheirown.Theeffectiveinvolvementof  
onescognitionandemotioncanensureallthetrainingcontentsbeingtransferredintothetrained  
teachersownthoughts.Thedirectexperience,withtheindirectexperienceasitsreference,is  
thenecessityfortheteachersprofessionalgrowth.Thus,thetrainingcontentsshouldbepro灢  
foundinconcept,feasiblein ways,andthought灢provokinginsamples.Thetraining methods  
shouldbeofparticipatestyleofmulti灢wayinteractionratherthantheone灢wayteaching.Many  
trainingformssuchastheheterogeneousformsforthesamesubject,theintensivestudyofclas灢  
ses,diagnosiveteachingandresearchactivities,seminarsandresearchprojectsareallprovedto  
beeffective.  
Keywords:teachers;training;effectiveness;indirectexperience;directexperience;profes灢  
sionaldevelopment  
[责任编辑:罗银科]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