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2期
2
016年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No.2
March,2016
论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
对课程知识的建构
1
,2
靳彤
(1.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2.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清末民初(1900-1925)的国文国语课程知识以文法知识为核心,其知识选择与建构源于《马氏文通》,课
程知识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国文国语教科书中。这一时期国文国语教科书在进行课程知识建构的同时,也在进
行文法知识的研究,并成为当时文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文国语教学领域,文法知识建构的
初衷是帮助学生“会通”、“析文”和“作文”,但当语言学发育成熟后,语言学的本体研究才影响到语文教学,获得语
言知识也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渐渐背离了“会通”、“析文”的方法性点拨的初衷。
关键词:国文国语教科书;语文课程知识;文法知识;方法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2ꢀ0075ꢀ07
清末民初(1900-1925)是语文课程的发生期,
这一时期的国文国语教科书及课程知识建设刚刚起
步,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尽管刚刚起步,此时的国文
国语教科书编辑却非常活跃,所谓“一纲多本”体现
得极为充分。这一时期,有不少文人、学者、出版家
参与国文国语教科书的编写,如蒋维乔、朱树人、戴
克敦、庄俞、沈颐、吴研蘅、汤振常、沈百英、范源廉、
黎锦熙、吴研因、黎锦晖、陆费逵、顾颉刚等。他们如
何理解语文课程知识,他们以什么样的标准编辑国
文国语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体现了他们怎样的语文
教育教学观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语文课程知识主要存在于专题性课本和教学参考用
书当中。因而笔者在分析这一时期的语文课程知识
时,选择专题性课本和作为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的教
授本(也称“教授法”、“教授书”等,各出版机构采用
的名称不尽一致)为研究对象。此外,翻阅这一时期
的教科书,还可以看到,不同版本教科书对语文课程
知识的理解基本一致,这种理解对后来语文课程知
识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考察这一时期
有代表性的教科书,对分析研究现代语文课程知识
的发生发展不可或缺。
一般认为,语文独立设科始于1904年《奏定学
堂章程》的颁布,自此至1920年代末,国文国语课程
处于逐渐走向有序的初建期。面对初建的国文国语
课程,1923年新学制国文国语课程纲要的重要起草
者胡适的感受是这样的,“当这个学制根本动摇的时
代,我们全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依据,也没有过去的
这一时期的国文国语教科书主要包括课本、专
题性课本、教学参考书等形式。笔者翻阅了这一时
期的60余种国文国语教科书,单就课本看,体例单
一。课文除初小低段是字、词、句外,其他均为选文,
到了1930年代才有了知识短文的出现。这一时期
收稿日期:2015ꢀ12ꢀ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10ZD095)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靳彤(1966—),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52
经验可以参考” 。当时积极参与国文国语课程
建设的被胡适称为“内行”的学者们,应该都有相同
的感受。自清庭“废科举以立学校”后,初建的现代
学校,一切都处于迈向现代教育的过渡期。这一时
期的学者、教师们对现代国文国语课程及国文国语
教育的确缺乏研究,他们在进行系统的课程建设时,
即无前期经验可借鉴,也无现代课程理论做指导。
这样的“过渡”期有难题,更有“大胆”建设的空间。
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尽管困难重重,早期的教科书
编纂者们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国文国语课程开发的
重任(实际上,百年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科
书同样承载着这样的重任),从课程知识的体系架
构、内容选择、呈现方式,到对课程纲要(或标准)的
践行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
小学课程暂行标普通文、实用文的格式、结构、
准(小学国语)
文法、修辞等
文法与修辞文法的词性、词位、
初级中学国文暂句式;
行课程标准
修辞的组织法、藻饰法和文体
的分类等
1929
语体文与文言文的文法异同,
与方言文法与外国语法的异同
比较;
修辞应注重文的组织法和体
制,谦辞的各种方式,辞格的类
例
高级中学普通科
国文暂行课程标
准
不难看出,“文法”是这一时期国文国语课程知
识的关键词。何为“文法”?1922年,为配合全国教
育联合会制定中小学各科课程纲要,《教育杂志》组
织专家进行课程问题的讨论。曾担任过商务印书馆
编辑、时任该杂志编辑部主任的周予同,也撰文参与
此次讨论,他在《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
议》一文中说:“我以为中学的文法学应该包括国语
一
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核心:文法知识
对清政府及民国政府在1904-1929年间颁布
的相关章程、课程标准做一个梳理,可以看到其中有
这样的一些课程知识内容(见表1)。
[2]
法,国文法,修辞要略。”1924年,《教育杂志》又展
开了一次关于中学课程建设的讨论,曾任商务印书
馆编辑、北京大学教授的朱经农在其文章《对于初中
课程的讨论(五)》一文中说:“我所谓文法是广义的。
不但造句、用字应该注重文法,并且对于修辞方面,
如分章、分段、标点及全文布局等等,也要加以讨
①
表1.1904-1929年国文国语课程知识要求
时间 章程/课程标准
课程知识内容
奏定初等小学堂动字、静字、虚字、实字之区别,
章程(中国文学虚字与实字,联缀之法,积字成
科)
句之法,积句成章之法
奏定高等小学堂
904
章程(中国文学命意遣词之法;记事文、说理文
科)
[3]
论。”1925年,《教育杂志》一篇讨论作文教学法的
1
论文《初中作文教学法之研究》,也对文法做了相似
奏定中学堂章程文法;中国古今文章流别,文风
的解释:“这里所谓文法,包含修辞学在内,至少有
(中国文学科)
盛衰之要略
[4]
(
1
)词类、(2)句式、(3)章法几个部分。”1920年代
初小:简单文字之读法书法,日
中期,学界对“文法”的这些理解是在国文国语课程
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这些描述和各章程、课
程纲要或标准的相关要求中可以看出,文法知识是
这一时期国文国语课程知识建设的核心,它大体包
括文法和修辞两个板块。
小学校教则及课用文章之读法作法,语法
程表(国文)
912
高小:日用文字及普通文之读
法书法作法
1
中学校令施行规文字源流、文法要略、文学史大
则(国文)
中学校课程标准文字源流、文法要略、中国文学
913
(国文)
新学制小学国语检查字典的方法,实用文、记叙
概
1
史
这一时期的国文国语教科书对各章程、课程纲
要或标准的要求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从课程
开发的角度看,这些教科书开发出了具体的国文国
语课程知识内容。我们选择了此阶段极具代表性的
课程纲要
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作法研究
新学制初级中学
国语课程纲要
系统的文法研究,修辞学大意
注重语体文与古文文法的比较
研究;
②
六个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其知识体系进行比较,
新学制高级中学
923
公共必修的国语
课程纲要
1
发现“文法”知识内容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共识。主
要包括:(1)词法:词类、各类词的作用及用法等;(2)
句法:联缀之法,积字成句之法,句读等;(3)章法:文
修辞学(不必独立教学,可于读
书时随时提出讨论)
高级中学第一组
必修的特设国文文字学引论、文学史引论
,文章结构,文章风格等。
课程纲要
体分类
在这三项内容中,相对成熟、体系比较完备的是
76
靳
彤
论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对课程知识的建构
“词法”部分。各版本关于“词法”的具体内容也基本
二
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来源:得益于马氏,又
相同,这与这一时期语言学界词法研究的成果相对
丰富有很大关系。三项内容中最显薄弱的是“句
法”。《汉文教授法》中有对一字句至六字句的解说、
练习;也有对不同类型句子的解说、练习,如长句、短
句,顺句、逆句,整句、不整句,轻重句、缓急句、错综
句、照略句、非照略而略句,插句、倒句,意相对句、事
相对句,等等;这些句子类型有从句子长短划分的、
有从语气划分的、有从结构划分的……,标准不一,
很难凝固成严谨、科学的句法知识,因而也没有被广
泛采纳。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总论中有“词与
句”、“主格与宾格”、“句之种类”、“句之分解”等内
容,但也仅仅是在总论中略作解说,整部教科书还是
在论“词”。教科书中句法知识的缺乏,也源于语言
学界这方面研究的不足。这在当时就已经被学者指
出:“句式的研究,是向来文法所缺略的,而实是实用
文法最紧要的因素。《马氏文通》……那四种句式,
似乎还可分析,而且所引的例,限于古文,要适合初
中学生的用,非另编而加入语文混合比较的句式不
可。至于现在坊间有《国文作法》……等等的书,很
少注重句式研究的。……将来的文法学家、修辞学
家要创作一种适合学生实用研究的课本,还该注意
超越马氏
课程知识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就语文课程而
言,课程知识主要来源于其依托的相关母体学科,这
些母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筛选语文课程知识的大前
提,母体学科知识发展的状况直接制约着语文课程
知识的构成。至1920年代末,现代语文课程所依托
的母体学科,除语言学外,其他多数学科尚未发展起
来,或者未能形成足以对语文课程产生影响的相对
完整的知识体系。《马氏文通》自然成为国文国语课
程知识选择的焦点。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也是我国
现代语文课程知识选择的第一部来源性著作,其研
究内容即“文法”。从前面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
这一时期形成共识,并确定、凝固下来的以“文法知
识”为主体的国文国语课程知识,在《马氏文通》中均
能找到,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体
系,几乎涵盖了《马氏文通》的所有知识要点。这不
但说明《马氏文通》在这一时期国文国语课程知识建
构中的重要价值,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国文
国语课程知识来源的不足。这种不足使得这一时期
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建构与此后各时期有一个明显
的不同:课程知识(当时即文法知识)不是单向地从
相关母体学科成果中摘选,而是双向促进、共同发
展,国文国语课程领域的知识开发成为当时语言学
文法知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文国语课程领域
的课程知识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文法研究。导
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4]
于此罢。” 章法研究虽不似词法研究成熟,但它直
接关系到作文,因而不少教科书均对此有开发、建
构,开发出的内容一般包括文章的结构、类型、风格
等。尽管不同版本教科书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有
不同的归纳,但大体形成了结构、类型、风格等“章
法”探究的基本思路。
文法知识的另一板块是“修辞”。在我们查阅到
的当时有关国文国语课程的相关论文中,没有文献
对“修辞”做明确的解释。有关文献中仅仅是提到
一是母体学科发育不成熟。当时能为国文国语
课程知识建构提供支撑的母体学科主要是早期的汉
语语言学,主要成果即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我国早期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文法研究,
这一时期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不甚丰富,难以
满足国文国语教学对课程知识的需求。尽管这一时
期国文国语课程处于初建时期,但现代语文课程的
基本内容已经形成,即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其
中,除“听”没有明确提出外,其它三个板块已经很明
晰地出现在国文国语课程纲要中,却没有相应的母
体学科为其供给知识,仅靠《马氏文通》还不能筛选
出足够丰富的课程知识以供教学使用。
“修辞”一词(或称“修词”),但均未作进一步具体说
明,也未对中小学国文国语课程中的“修辞”有哪些
内容做具体说明。沈仲九在《初中国文教科书问题》
中,针对初中国文课本每一课应该包含的材料提出
了编写建议,其中有一项为“修词法上的解释”,里面
也仅仅例举性地做了说明:“在初中教修词,恐怕有
人反对,以为太高深了。不过我觉得修词法中,有几
种格,如比喻等,实在很常用;不但为初中学生所应
[5]
该知道,而且是他们所能知道的,尽管可以教。” 从
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出,“比喻”这样的常用修辞手
法也是当时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重要内容。
二是《马氏文通》本身的不足。这一时期的多部
教科书在构建国文国语课程的“文法知识”体系时,
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均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马氏提出的文法体系,也都
不约而同地指出了《马氏文通》本身存在的问题。包
括给《马氏文通》很高评价的胡适也说:“现在还没有
好的文法书。最好的书自然还要算《马氏文通》。
言“词本位”的文法体系。这对于正逐步走向白话文
为主体的国文国语教科书和国文国语教学来说,其
知识储量就远远不够了。
三是这一时期诸多的国文国语教科书的编写
者,本身就是有深厚学养的学者或语言学家。如《文
法要略》的编撰者庄庆祥,《国语典》的编撰者马继
祯,《新体国文典讲义》的编著者俞明谦,《中华中学
文法要略》的编著者吴明浩,《新著国语文法》的编著
者黎锦熙,编纂《小学文法初阶》的王蓺,编著《国文
教科文典》的汤振常与编著《中等国文典》的章士钊
等。由于这些教科书的编撰者本身即是博学之士,
对文法和教育均有一定的研究,因而在编撰教科书
时,能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地选择并表述课程知识。
同时,在文法知识还不完备的当时,教科书编写的过
程也成为他们文法研究的过程,因而当时不少为教
授中小学国文国语课编撰的文法教科书都丰富并发
展了《马氏文通》的文法知识体系。
《文通》有一些错误矛盾的地方,不可盲从;《文通》又
太繁了,不适合中学堂教本之用。但是《文通》究竟
是一部空前的奇书,古文文法学习的宝库。教员应
该把《文通》仔细研究一遍,懂得了,然后可以另编一
[1]160
部更有条理,更简明易晓的文法书。”
从其表述
可以看出,当时胡适最认可的文法著作就是《马氏文
通》,但同样认为在证明条理等方面它还存在问题。
同时代的不少学者也对该书持有异议,主要集中于
三个问题。首先,“马氏之作,‘体大思精’,自然是不
朽的事业。但不能说他竟一点没有缺点。一则他于
词品的分配,一仿泰西葛郎玛Grammar的成例,不
明中西文字习惯上的区别;二则他于中国文字的历
史和习惯,缺少研究的说明,所以不免有些武
[
6]自序,1
断。” 《马氏文通》主要参照的是西文语法,用
西文语法解释汉语,的确有隔阂的地方存在,这也是
该书出版后受到非议最多的地方。其次,以泰西文
法为参照以及对中小学生学习使用的不合适。这是
不少教科书编写者都提到的问题。编者们的基本观
点是一致的,即“应注重我国文字的历史和习
例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成书于1907年,
多次再版,是一本供中学校、师范学校用的文法教科
书。它虽然延续了《马氏文通》“词本位”的文法体
系,但它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第一次区分出字、词之
别;说明字是书写单位,词是文法单位。第一次按语
用分出叙述句、疑问句、命令句、感叹句句类。第一
次划出句子成分及其层次;句子结构二分主格(主
语)、宾辞(谓语)。宾辞动词有直隶成分目的格(宾
语)、补足语(补语)。主格、宾辞各有附加辞且不同;
前者主要是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后者主要是副词
[6]自序,1
惯” 。第三,不适合做中小学教科书使用。除
体系仿照西文文法外,《马氏文通》还有两个突出的
特点: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取材断自唐人以上,不
[7]序列,3
便承学之士” ,本身表述也是文言,并且在行
[8]43
[11]
文上有措辞欠严谨、烦琐
等问题;编排体例看似
及副词短语。又第一次提出‘短语’术语。” 再如,
简单,实则不甚清爽。这两个特点导致《马氏文通》
阅读十分困难。也因如此,后来才出现了诸多《马氏
文通》的校注本、读本。正如当时一位教科书编撰者
所说,《马氏文通》“可谓思想特别之作矣,但其书引
据宏博、辩释精微,不合教科书体例。而于蒙学教科
吴明浩的《中华中学文法要略》成书于1917年,“此
书助动词独立一类,是对《文通》词类九品说的第一
次调整。重视词的位次,说明汉语词在句中位置次
序的重要。第一次提出‘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又
[10]
提出主谓谓语现象” 。
[
9]1
之程度尤相去甚远” 。这也是诸多教科书参考
这些中小学教科书建构的是中小学文法知识体
系,也是我国近现代的汉语语法知识体系。如把这
些教科书的文法研究成果从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
抽离出来,将很难对我国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做客
观、全面的描述。
《
马氏文通》基本知识体系而另行编写的重要原因。
此外,从后来逐渐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看,《马氏文
通》虽为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在学科发展史上具有
里程碑的意义,但也正是这个“第一”,它的学科知识
体系尚不完备。除去“绪论”,《马氏文通》共十章,第
一至九章均是分类逐一论“字”(即“词”,如“名字”、
此外,当时教育部对中等学校文章教学、文法教
学的重视,也是促使课程知识建设能成为母体学科
“代字”、“静字”、“动字”等),第十章为“句读”。尽管
知识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1913年,
其内容包括了词汇和句子,但主体依然是词汇,是文
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中,国文一科的第
78
靳
彤
论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对课程知识的建构
三、四学年教学内容中的“文法要略”是与“讲读”、
作文”、“习字”、“中国文学史”(仅第四学年)并列的
是这一时期集中呈现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课本,其
价值不仅仅在于指导初小的论说文写作,对蒙学及
中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的作用。很有
趣的是,该套教科书的所选例文均为文言文,序言却
用白话文写就,这在当时的教科书中还不多见。《论
说入门·初集》(1-4册)介绍文章写作的基本方
法,如点题、起法、承法、转法、合法、开合法、平侧法、
譬喻法、议叙法、翻空法、堆叠法、呼应法、感叹法、总
束法等;《论说入门·二集》(1-4册)介绍文章的不
同风格,主要包括:清矫、简洁、流利、灵警、寄托,辨
驳、感叹、廉悍、雄健、静穆,问答、奇肆、峭厉、曲折、
排傲,浓厚、圆转、翻跌、瘦硬、端庄等;《论说入门·
三集》(1-2册)、《论说入门·四集》(1-2册)、《论
说入门·五集》(1-2册)均为选文,每文后针对该
文特点进行点评,点评后有提示性发问,点评及发问
内容涉及前面的论说知识。从对文章写作经验的总
结和文章风格的归纳中,可以看出该课本对商务印
书馆1903年印行的《汉文教授法》的借鉴,这种借鉴
的意义在于当时的教科书编者对中小学校文法知识
“
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的国文课
程中有专门的学习文法的课时。
三
文法知识的呈现方式:彰显方法性知识价
值
课程知识在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不仅能体现
那一时期课程知识体系发育的成熟度,也能体现出
那一时期对课程知识功能的理解。
前文已提及,清末至民国前期的国文国语课本
中没有专门的课程知识的呈现,作为国语国文课程
知识的“文法知识”集中呈现在专门的文法教授本或
专题课本中。我们清理的商务印书馆1903年印行
的《汉文教授法》、上海彪蒙书室1905年印行的《论
说入门》、上海国粹研究会1908年印行的《初等小学
中国文字教科文法总教授法》、上海中国图书公司
910年印行的《国文教科文典》、商务印书馆1915
1
印行的《小学文法初阶》、1910年的《国文教科文典》
与1922年的《中等国文典》等几套极具代表性的文
法教科书,除《论说入门》是直接供学生学习写作使 (即当时的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方法性价值有了基
用的专题课本外,其余均为供中小学教师教学使用
的教学参考用书或师范学校文法教科书。这样的呈
现方式恰恰说明了文法知识在国文国语课程中存在
的功用,就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阅读与
表达的能力,而不是以掌握文法知识本身为学习目
的。正如1912年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的
解释,“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
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
发智德。”而要达成这样的语言运用能力,“国文首宜
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
及文学史之大概,使作实用简及之文,兼课习
本的认同: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也应看到,《论说
入门》从体例到内容在《汉文教授法》基础上有了长
足的进步,特别是其提供的论说方法,操作性极强,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商务印书馆1919年
出版的同类教科书《小学作文入门》的例言提及此书
时还说道:“坊间《论说入门》等书,以起承转合等分
类,极不适当。本书并不分类,惟于各篇中评论某篇
[12]例言,1
布局之法,以醒读者之目。”
这里编者是以不
认可的态度提及此书的分类体例,但我们恰恰可以
从侧面看出,这一套教科书在当时的确产生了一定
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在于方法性的指导。
[
11]272
字” 。
至于直接供学生学习写作使用的专题性课本
论说入门》,更能看出文法知识的方法性价值。
905年,由程宗启编著,上海彪蒙书室印行了一套
供初等小学使用的课本《论说入门》(1-4册)。
910年,彪蒙书室将这四册重新编辑为《论说入门
尽管清末至民国前期没有语文课程知识的分类
研究,但不能否认这一时期对国文国语课程知识的
理解即是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性知识。这一点清
末民初文法教科书的诸多编撰者均有明确的表达。
如上海新学会社1904年出版发行的《速通文法教科
书》第一章绪论中说:“何故讲文法?文字中的字眼,
个个都有法则,因为文法不通,不能通晓文字的道
理,便不能看书,看书尚且不懂,那能自己作文字?
所以读书最要讲文法。”并将“文法”解释为“作文字
《
1
1
·
初集》(1-4册),内容并无大的变化。同时,在这
四册基础上又增加了10册,分别为《论说入门·二
集》(1-4册)、《论说入门·三集》(1-2册)、《论说
入门·四集》(1-2册)、《论说入门·五集》(1-2
[9]1
的道理” 。1908年,上海国粹研究会出版发行的
册)。这14册以论说文写作为主题的专题性课本, 《初等小学中国文字教科文法总教授法》在编辑大
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意中写到:“近年教育家言,往往谓初等小学不宜注
的,我国的“文法”在1919年以前是“为了会通和写
[
16]
重文法,恐伤脑筋。此语诚非公言。试以锦喻,读本
犹花样也,文法犹经纬也。仅识花样之美劣,而不知
作文章”,“文法存在文章学” 。这时的文法不仅
是为了“通文”,也是为了“析文”、“作文”,被认为是
“为文章文法学”。“会通”乃是阅读的至高境界,也
是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为
学之道》中说:“读古人书,就其篇中最胜处记之,久
[13]2
经纬之条理,终不能学制锦也。”
商务印书馆1915印行王蓺编纂的《小学文法初
阶》时,在编辑大意中也非常自信地提及所这本教科
书的文法体系对于小学生联字造句的方法性指导意
义:“从来教人作文者,每示以当然,而不示以所以
然。以为中国文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无法则之可
言也,所以初等文法诸书向少善本。爰不自揣,草成
此编。于字之辨别,句之成立,指示释例,不惮反复
求详,而于虚字之探究尤加注意。后编联字造句法
中,所有各题极易仿造,诚能各手此编,反复玩味。
凡能识字者皆能握管作文矣,后有不通国文者,吾未
[10]
乃会通。” 这层意思在《马氏文通》“序”解释为何
取名“文通”时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上稽经史,旁及
诸子百家,下至志书小说,凡措字遣辞,苟可以述吾
心中之意以示今而传后者,博引相参,要皆有一成不
变之例。愚故罔揣固陋,取四书、三传、史、汉、韩文
为历代文词升降之宗,兼及诸子、语、策,为之字栉句
比,繁称博引,比例而同之,触类而长之,穷古今之简
篇,字里行间,涣然冰释,皆有以得其会通,辑为一
[
14]1
[17]10
之信焉。” 包括前面提到的专题性课本《论说入
门》,也是为学生提供关于阅读和作文的方法性知
识———“法则”:“编这部《论说入门》,把作文的各种
法则略略做个榜样,学者先进了这个门路,再去读那
些经史子集,久而久之,法子熟了,自然提起笔来,随
便做出都有个法子在里面,以使阅读者动目
书,名曰文通。” 1920年以后,随着国语运用的
推进,文法得以独立,至此,文法的存在不仅仅是为
了助人阅读和写作,国语本体开始成为“研究”重点。
清末至民国前期,不论语言学,还是国文国语教
学领域,“会通”、“析文”与“作文”是文法知识建构的
初衷。马氏“涣然冰释”一语,是对文法知识功用最
凝练、最生动的概括,也道出了语文课程方法性知识
的价值所在,即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时能“涣然冰
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文课程知识建构初
期的方法性价值取向。但当语言学发育成熟后,语
言学的本体研究影响到语文教学,获得语言知识成
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渐渐背离了“会通”、“析文”的方
法性点拨的初衷。今天我们回头看看,或许会帮助
我们更科学的建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15]2
了。” 而这样的方法不仅仅是为了国文国语课程
的学习,也是为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际的读写能
力的形成,“夫训蒙者教育之初阶,而文法者又教科
之要素也。文法不通,虽与之讲历史与地物理诸科,
[12]1
必惘然不解其何词” 。
给阅读和写作以方法性的指导,即帮助学生“会
通”、“析文”和“作文”。这不仅仅是《马氏文通》后,
清末至民国前期国文国语课程中文法知识立意的初
衷,也是《马氏文通》编撰的初衷。正如有学者指出
注释:
①
该表统计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发行的《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所收录的
1
904-1929年的相关章程、课程标准、课程纲要等为依据。
②
这六个版本教科书是:商务印书馆1903年印行的《汉文教授法》、1914初版的《小学文法初阶》和1922年印行的《中等国文
典》,上海彪蒙书室1905年印行的《论说入门》,上海国粹研究会1908年印行的《初等小学中国文字教科文法总教授法》,上
海中国图书公司1910年印行的《国文教科文典》。
参考文献:
[
1]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C]//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J].教育杂志,1922,(1).
3]朱经农.对于初中课程的讨论(五)[J].教育杂志,1924,(4).
4]孟宪承.初中作文教学法之研究[J].教育杂志,1925,(6).
5]沈仲九.初中国文教科书问题[J].教育杂志,1925,(10).
[
[
[
[
80
靳
彤
论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对课程知识的建构
[
6]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M].上海:中华书局,1922.
7]章士钊.中等国文典[M].第10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8]马建忠.马氏文通读本[M].吕叔湘,王海棻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王绍翰.速通文法教科书[M].上海:新学会社,1904.
10]孙良明.谈《马氏文通》到《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的语法研究(上):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J].励耘语言学
刊,2014,(1).
11]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2)(摘录)[C]//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001.
12]秦同培.小学作文入门:初集[M].第19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13]初等小学中国文字教科文法总教授法[M].上海:国粹研究会,1908.
14]王蓺.小学文法初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
15]彪蒙编译所.论说入门初集(一)[M].第2版.上海:彪蒙书室,1914.
16]孙良明.谈《马氏文通》到《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的语法研究(下):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J].励耘语言学
刊,2015,(1).
[
[
[
[
[
2
[
[
[
[
[
[17]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TheConstructingofCurriculumKnowledgeofTextbooks
on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fromtheLateQing
DynastyandtheEarlyRepublicofChina
1
,2
JINTong
(1.School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Shan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100;
2
.InstituteofEducation,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China)
Abstract:Thecurriculumknowled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coursesin1900ꢀ1925
focusesongrammaticalknowledge,withwhoseknowledgechoiceandconstructionmainlybased
onMashiwentong,andwhoseachievementofcurriculumknowledgeconstructionmainlyreflected
intextbookson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Textbookson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of
thattimesnotonlyconstructedcurriculumknowledge,butalsodidsomeresearchongrammatiꢀ
calknowledgeandevenbecameanimportantpartofgrammaticalresearchofthattimes.Itshould
benotedthattheinitialpurposeofgrammaticalknowledgeconstructioninChineselanguageand
literatureteachingistohelpstudentstounderstand,toanalyzeandtowriteessays.However,
withthematurityoflinguistics,theontologyresearchoflinguisticsinfluencedChineselanguage
andliteratureteaching.AcquiringlanguageknowledgebecamethepurposeofChineselanguage
andliteratureteaching,whichviolatesitsinitialpurpose.
Keywords:textbookson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theknowledgeofChinesecurricuꢀ
lum;grammaticalknowledge;methodologicalknowledge;
[责任编辑:罗银科]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