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3卷第2期  
2
016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No.2  
March,2016  
韩国奎章阁六臣注本文选的传本价值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奎章阁六臣注本文选的底本是现存唯一的最早合并李善注和五臣注的文选六臣注本,后世的六  
”、“六臣注本都是这个文本的传承系统作为六臣注祖本,它保留了原初注文合并的真实面貌,可以考察后世  
传本的变化及其编排删省的得失,体现合注互补的优势特点;其中的文字异同,可以校正后世传本的脱误错讹,拓  
展视野,探讨秀州本最初合并二家注时的编撰方法以及别本资料来源当然奎章阁本文选也有不少失误,有  
的可能是秀州本编撰时造成的错误,也有的可能则是秀州本在朝鲜时代的传播刊刻中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奎章阁;六臣注文选》;祖本;传本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2-0107-06  
[
4]1462  
韩国奎章阁本文选因其独一无二的文献价值得  
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有的特别揭示了  
和特点,既因李善注援引该赡,典故分明” ,又有  
五臣注言质访旨趣”、“述作之由”,体现了六臣注兼具  
[
1]  
它所保留的序跋在文选学史上的重大意义;有的  
全面系统地比较奎章阁本文选代表的秀州本与前  
后时代文选传本的异同,探究其变化条例,寻求其中  
文献学与文章学的独特价值  
我们以卷九北征赋二家注文为例说明奎章阁  
本题下与作者注:  
[
2,3]  
善曰:《流别论:更始时,班彪避难凉州,发  
长安至安定,北征赋。  
保留的文选注文本的原始面貌 这些研究的创  
造性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奎章阁本文选形  
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最好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它的底本秀州本”,是历史上五  
臣注和李善注的第一次汇集,它的宗旨和方法决定了  
它的编排选择和取舍既作为六臣注文选的祖本,  
又有它产生过程中以及在朝鲜传播刊刻中出现的问  
,立足这一定位,有利于分析后世六臣注文选的是  
非得失,认识文选六臣注祖本独特的价值与意义,这  
是奎章阁本文选既有研究未能充分关注的问题。  
翰曰:《后汉书:班彪字叔皮,扶风人性  
沉重好古,年二十,遭王莽败后举茂才为徐令,  
更始班彪避地凉州,发长安至安定,北征赋》。  
,行也,言北行而赋之也彪子固及女曹大家,  
[4]228  
并有文学,名高当代,父才子贤,自古莫及。  
李善和五臣虽然都讲到班彪创作北征赋》,李善引流  
别论》,自然典故分明,五臣略为解题,又言及班彪父子  
文学才华,自然有益文章其在文中注解亦可见出特  
。《北征赋》:“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  
惟圣贤兮。”奎章阁本注:  
奎章阁本文选六臣注祖本的价值  
奎章阁本文选的底本是北宋元祐二年(1094)成  
书的秀州本”,因为是历史上最早合并李善注与五臣  
注的六臣注文选传本,代表了六臣注文选最初的  
原始面貌它的体例和方法,显示了二注合并的优势  
翰曰:,理也,重理一赋之意济曰:夫子,  
:“”。:“”。  
又云:“乐以忘忧”。惟圣贤能之,六艺,  
文章也善曰:《论语子曰:“君子固穷”。又曰: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熊良智(1953—),,四川金堂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0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232  
游于艺”。又曰:“乐以忘忧”。  
的内容为进行分辨,而且根据陆云为顾彦先作诗  
的情况,不仅有诗二首,而且还有诗二首,指  
出是集者误也”,或编撰文集造成的失误这就对于  
李善注有了补充作用,在诗的内容分析之外,增添了新  
的依据陆云集为顾彦先赠妇往返二首”,与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玉台新咏卷三同,证五  
臣注确为可信而且五臣又有辨正李善的意思李善  
注说集亦云为顾彦先”,乃是承卷二十四陆机为顾彦  
先赠妇二首李善辨析:“集云为令彦先作,今云顾彦  
李善注引论语》,表明文献出处五臣注也引孔子所  
,未标论语》,而在文章,却解说了文章结构  
表达方法,“重理一赋之意”。又如注君子履信,无不  
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向曰:“彪所以自解也。  
言若能常履信,而行则无处不居虽蛮貊之乡,何所惧  
蛮貊,夷之种类也。”善曰:“《周易:‘履行思乎  
。’《论语:‘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  
[4]232  
。’”  
李善注明典故文献,五臣则直接点名了作者  
[
4]588  
班彪文章的表达意旨六臣合注这种优势互补的宗旨  
和方法,是在秀州本最初就确定起来的,主张:“二家  
注无详略,文章稍不同者,皆备录无遗其间文意重叠  
,误也。”  
似乎李善认为陆机陆云二人所作为  
顾彦先赠妇二首》,应该是集云为令彦先作”,文  
》“今云顾彦先是错误的但同样是集云”,一为  
[4]1462  
相同者,辄省去,留一家。”  
备录文意稍有不同 令彦先”,一为顾彦先”,李善也表现出了一种无法判  
”,正是为了相互参照,互相补充。  
断的疑惑五臣则无此疑惑。(学界有论,另考。)可  
,明州本四部丛刊本陆云为顾彦先赠妇二首,  
全部删掉了李善注文,四部丛刊本有善同向注说明。  
尽管它们保留了五臣”“向曰”,就解题内容而言,可以  
包括李善注文,但就涉及有关创作问题,五臣注就不能  
取代而且,只有两家并存,才能看到李善注的内容,  
比较出五臣注补充的价值所以,明州本四部丛刊本  
的此条删,都失去了秀州本的真实面貌和二注并  
存的意义。  
我们看卷二十五刘琨答卢谌》:“厄运初遘,阳爻  
在六。”奎章阁本注:  
铣曰:,遇也在六谓乾卦第六画,是爻之  
上九也辞云亢龙有悔”,喻天子运极而有穷厄  
之灾也善曰:晋之遇灾也毛苌诗传:“,  
成也。”阳爻在六谓乾上九也。《周易:“上九,  
[4]601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两家注的主要内容几乎相同,只有关于的意义有  
不同,二注并存,相互参照四部丛刊本删掉了李善注  
然而,留一家也是秀州本开创的体例,对于  
毛苌诗传:‘,成也’”,则失去了二注并存的参 文意重叠相同者的省略,并不影响原注的内容(虽然  
照意义。  
又卷二十潘岳关中诗》:“微火不戒,延我宝库。”  
奎章阁本注:  
良曰:宝库,武库也惠帝延康五年,武库火。  
,慎也善曰:王隐晋书:“惠帝元康五年十  
秀州本也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卷二十三阮籍咏  
怀解题注,奎章阁本载:  
良曰:臧荣绪晋书:阮籍,字嗣宗,陈留尉  
氏人也容貌瑰杰,志气宏放蒋济辟为掾,后谢  
病去,为尚书郎步兵校尉籍属文初不苦思,率  
尔便成陈留八十余篇,此独取十七首咏  
怀者,记人情怀籍于魏末晋文之代,常虑祸患及  
,故有此诗,多刺时人无故旧之情,逐势利,而观  
其体趣,实谓幽深非作者,不能探测之善注  
[4]471  
,武库灾,焚累代之宝。”  
此注一说延康五年”,一说元康五年”,而今本房玄龄  
晋书又载为惠帝永平五年,冬十月,武库火,焚累代  
[5]93  
之宝” 。则武库火灾时间不同,《文选二注并存相  
互参照明州本则省略五臣注,良同善注”,实际上  
造成误会,完全抹煞两家注文的区别。  
又卷二十五陆云为顾彦先赠妇二首》,奎章阁本  
:  
[4]541  
。  
奎章阁本省略的李善注,胡刻本作:“臧荣绪晋书: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容貌瑰杰,志气宏放。  
蒋济辟为掾,后谢病去,为尚书郎迁步兵校尉,  
[6]541  
善曰:《亦云为顾彦先”。然此二篇并是  
。”  
两相比较,李善注文内容几乎全部包括在五  
[
4]598  
妇答,而云赠妇”,误也。  
臣注中,省略并没有影响二注的内容留存五臣解说  
阮籍咏怀诗的写作背景主旨、“幽深的体趣风格,  
是李善此注中完全没有的这些就显示了奎章阁本保  
留的秀州本省留的不同特点可是后来的四部丛刊  
本这条五臣注良曰变成了善曰”,将五臣注误为李  
向曰:《为顾彦先赠妇二首”,为妇答亦  
[4]598  
二首,此是妇答而云赠妇,《者误也。  
李善与五臣虽然同为辨析诗题之误,李善注只是根据  
诗中内容并是妇答”,云赠妇”。五臣不仅也从诗  
108  
熊良智韩国奎章阁六臣注本文选的传本价值  
善注,省略注语为向注同”,又将五臣刘良误为吕向。  
这种勘误价值也是奎章阁本文选值得珍视的地方。  
奎章阁本文选底本秀州本作为后世六臣注  
,过也乃是五臣济曰的话,明州本无济曰注者  
名称,而说济同善注”,表述并不明确,哪些内容同善  
?是省略的部分呢? 还是全部? 由此可见,通过奎  
章阁本的勘校得以发现后世传本中注文的混乱讹误,  
证明了奎章阁本保存原注面貌的文献价值。  
文选的祖本,因其时代早和保留信息的原初面貌,可  
以考察后世传本的变化,认识到奎章阁本文选保存  
文献资料的价值比如卷四十七袁宏三国名臣序  
》:“于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蘧宁  
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奎章阁本注:  
以上所述,都是单一的五臣注或李善注难以获得  
的作用,体现了六臣注本的独特价值。  
奎章阁本文选注中的文字异同  
铣曰:蘧伯玉,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宁武  
前面我们利用奎章阁本文选注文考察其他传本  
的省略,有失六臣注原初面貌的现象,而奎章阁本文  
还有一些与后世传本相关内容的不同注文,依赖着  
奎章阁本的保留比如卷五吴都赋》:“于是弭节顿  
,齐鑣驻跸……虽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跐之。”奎  
章阁本注:  
,邦有道则智,无道则愚,此则卷舒也卷谓退,  
舒谓进也济曰: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无愠色,  
知其时不可也,退也善曰:《论语子曰:“君  
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  
又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又曰:  
[
4]116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之。”  
刘曰:《离骚曰抑志弭节,止行也王者  
出入警跸羽族,鸟属也;毛群,兽属也,两刃  
小刀也,刀身剑锋也,有长铗短铗体著者,  
:“接舆以之行歌,鲁连以之赴海。”奎章阁本注:  
良曰:楚狂接舆不仕,于时常行歌云:“凤兮凤  
,何德之衰。”则知其时无明君也田单欲与鲁  
连爵,连乃游隐于海上,盖为时之无道也善曰:  
[4]139  
着体而生也。……  
明州本四部丛刊本此条刘曰”“警跸下脱羽族,鸟  
属也;毛群,兽属也,两刃小刀也,刀身剑锋  
”。胡刻本在警跸下增徜徉,犹翱翔,言美之将帅  
皆有拳勇”。后世各本此条刘渊林注文都有不同,或省  
或添,皆非原貌。  
论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史记:“鲁连  
子下聊城,田单归而歌爵之,鲁连逃隐于海  
[4]1162ꢀ1163  
。”  
在这里,奎章阁本两处分句作注,明州本四部丛刊本、  
陈八郎本皆合为一处注文中明州本分别载铣曰”、  
又比如卷五十范蔚宗宦者论》:“然而后世因之,  
才任稍广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奎章阁  
本注:  
济曰”、“良曰”,内容与奎章阁本相同,省略李善注,  
:“善同铣注。”四部丛刊本合并上两处善曰为一  
,省略五臣注,:“济注同。”这种省略就造成  
与原注内容不合明州本云善同铣注”,其实二者并  
不相同善注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之”,并不是铣  
的文字,而与五臣刘良注相同四部丛刊本省略五  
臣注,济注同”,但是五臣与李善注并不完全  
相同既无五臣铣关于卷舒的解说,也无济曰”“知  
其时不可也”,良曰”“则知其时无明君也”,“盖为时  
向曰:,渐也言渐广材能者用之勃貂名  
晋文公立,吕却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楚  
恭王有疾,告诸大夫曰:管苏犯我以义,违我以礼,  
[4]1217  
然而有德焉,吾死之后,爵之于朝。  
这条五臣注文,明州本删掉了向曰大部分内容,只保  
,渐也言渐广材能者而用之”。四部丛刊本则  
省略与明州本同,但有说明语余同善注”,而陈八郎本  
之无道也解说文意的内容陈八郎本更是张冠李戴, “向曰也与明州本四部丛刊本同,则此条五臣注原文  
将上面两处李善注文合为一处,称为铣曰”。也就是  
在后世这些传本中,我们无法获得李善注或五臣注的  
真实准确的信息,因为他们保留的注文并不能代替省  
略的信息,因而是残缺不全的,或者误改注者名称,张  
面貌只在奎章阁本中保留下来。  
奎章阁本有的注文还有助于纠正后世传本中的错  
比如卷二一左思咏史诗其一:“铅刀贵一割,梦  
想骋良图。”明州本四部丛刊本胡刻本:“善曰:‘韩君  
冠李戴,造成真伪混淆又比如卷九班彪北征赋》: 《章句:,施也。’”奎章阁本作善曰”:“《韩诗章  
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諐何夫子之妄说兮,  
:,施也。”汉三家诗有韩诗”,由燕人韩婴传,  
后汉有薛汉作韩诗章句》。《隋书·经籍志:“《韩  
孰云地脉而生残?”奎章阁本注有济曰”、“善曰二家  
并存明州本注:“彪言恬至死不知其过,,过也。”末  
济同善注”。检奎章阁本,“彪言恬至死不知其过,  
[7]915  
二十二卷汉常山太傅韩婴,薛氏章句。” 《后  
汉书·儒林传》:“薛汉,字公子,淮阳人也世习韩诗,  
10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02  
父子以章句著名。”  
世人常称韩诗章句》,《文选》  
寂寞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奎章阁本注: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二首》“沉欢滞不起”,李善注:“薛  
良曰:寂寞,止息貌济曰:言我将心不思于  
[6]348  
[4]809  
韩诗章句:‘时风又且暴,使己思益隆。’”  
,不能忘君昔之厚德。  
是知明州本四部丛刊本胡刻本文选韩君章句”  
误也又卷七藉田赋》:“此一役也,而二美显焉不  
亦远乎,不亦重乎!”奎章阁本注:  
明州本同,“字下有,四部丛刊本注文良曰”  
济曰”,陈八郎本同,两注合为一注为济曰”。  
这些同一条注文的注家不同,究竟哪一个文本是  
正确的呢?还是确实各有不同的文本根据,的确值得  
我们思考奎章阁底本依据的文本似另有来源河南大  
学孔令刚博士研究奎章阁本文选》,考察正文自成一  
61,既不从李善本,也不从五臣本我们看到,卷  
四八班固典引有一段文字:“臣才朽不及前人,盖咏  
向曰:一役谓藉田,二美谓粢盛丰百姓足也。  
善曰:一役谓藉田,二美谓能本而孝也。《左氏  
》:阴饴甥曰:此一役也秦可以霸。  
向曰:不亦远重乎? 言远重之至也善曰:  
[4]188  
论语文也。  
明州本陈八郎本皆与奎章阁本相同,而四部丛刊云门者难为音,观随和者难为珍。”奎章阁本有校语:  
:言远重之至也就脱不亦远重乎一句。  
奎章阁本文选还有一些不同文字,虽缺乏其他  
材料佐证,仍可以增加我们对秀州本编撰时别本资料  
来源的思考卷三十七曹植求通亲亲表》:“诚可谓恕  
己治人,推恩施惠者矣。”奎章阁本注:  
自才不朽及前人至观随和者难为珍,善本无此一  
[4]1186  
。”  
既如此,则五臣本有,可是读明州本此段有校  
:“自才不朽及前人至观随和者难为珍,五臣无此一  
[10]2297  
。”  
那么究竟是李善本无还是五臣本无呢? 检  
胡刻本陈八郎本这段文字皆有,奎章阁和明州本依据  
什么文本作出的校语呢?是不是也可以说明秀州本”  
采用的文本另有来源呢?  
铣曰:言我愿迭居宿卫,则所持政事亦不废于  
公朝,舒也在下民情亦得展于私室,贺喜曰  
,问哀曰吊恕己谓以己身废人,言如此可谓推  
奎章阁本文选刊刻的不足  
[
4]895  
恩惠于亲也。  
奎章阁本六臣注文选虽然在文选学中具有无  
可取代的重要价值,但是它本身也存在着不少失误。  
最明显的就是学者们已经指出的,“秀州本在合并李  
善注与五臣注时就造成的混乱,包括旧注,真伪混淆。  
这是六臣注文选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比如仅卷五十  
陆机演连珠一篇,本来有五臣注李善注刘孝标旧  
注三家,可是其中的第4、6、13、14、20、22、25、28、37、  
明州本四部丛刊本陈八郎本此条铣曰皆无在下  
民情亦得展于八字有学者认为此是奎章阁本所增,  
但是检曹植文章有持政不废于公朝,下情得展于私  
”,则奎本铣曰文字于本文有征况且,注文如无  
在下民情亦得展于八字,注文下言私室,贺喜曰庆,  
问哀曰吊”,似难成文难道贺喜”、“问哀的庆吊之  
礼只是私室的礼仪?因而奎章阁本此条铣曰有无别 40、44、48一共12首在奎章阁本明州本四部丛刊本  
本的文献依据呢?  
又比如卷三十三九辩》:“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  
骀而取路。”奎章阁本注:  
济曰:骐骥,良马,喻贤才也良曰:喻踈贤才  
存在相同的注文混乱,或因脱落注家名称,将刘孝标注  
混入李善注中,或由李善注取代还有的省略李善注,  
后注同说明如第40,与通常省略语某同某  
不同,造成指代不明,明州本和奎章阁本相同无刘  
”。四部丛刊本此注同样是脱落刘曰注家名称,将  
刘孝标注文混入李善注而称善曰”,又将奎章阁本明  
州本省略的李善注录出,而收录的五臣注有省略,也与  
通常的某同某注余同某论不同,而是具体说坠  
屦忘簪同善注”。四部丛刊本注:  
[4]809  
而亲不肖,驽骀,喻不肖也。  
明州本同可是四部丛刊本陈八郎本五臣”、“”  
二人之注却作同一良曰”。九辩》:“闵奇思之不通  
,将去君而高翔。”奎章阁本注:  
向曰:,自伤也;,谓忠信也向曰:高翔,  
[4]808  
远去也。  
济曰:此章明故旧不可忘也,,弃  
明州本四部丛刊本与奎章阁本同陈八郎本作:  
翰曰:,自伤也,谓忠信,高翔,远去  
坠屦忘簪同善注言人达时所用或有可遗,  
贫贱之交在于贵难忘故楚王之悲,少原流恸,盖  
[9]卷十七  
[11]卷五十五  
。  
欲激厉浇俗也。  
陈八郎本不独五臣两向曰变为一翰曰”,注家名字  
不同,“谓忠信前脱”,后脱九辩》:“欲  
这可以看出体例用语不统一的现象。  
又如第44臣闻理之所守,势所常夺”,奎章阁  
110  
熊良智韩国奎章阁六臣注本文选的传本价值  
明州本四部丛刊本都只保留了向曰”、“善曰二  
尤刻本作:  
蔡邕曰:民主者,天子也。《尚书:成汤简  
代夏作民主。  
家之注,而无刘孝标注文检尤刻李善注本(胡刻)也  
只有善曰一条,无法分出此条善曰中的刘孝标注  
文内容胡克家文选考异》:“,善曰性命之道何  
则奎章阁本误”,”,代夏与  
[6]973  
校去善曰二字,是也各本皆误。”  
如按考异》 “伐夏意思不同,间作民主与成汤取代夏为天下  
所言何校”,善曰二字,或应为刘孝标注我们知  
,按李善注体例:“旧注是者,因而留之,并于篇首题  
其姓名其有乖谬,臣乃具释并称臣善以别之,他皆  
民主不合。  
又比如卷十七文赋》:“伊兹文之为用,……宣风  
声于不泯。”奎章阁本注:  
善曰:《法言: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志  
志者,莫如书李轨曰:昏昏,目所不见,志志,心  
[6]36  
类此。” 这就是说,有旧注保留后,会有善曰解说。  
如此条去善曰”,是否此为刘孝标旧注,而没有善  
”。可是考察演连珠,清除其中混淆现象,都应  
有三家注文保存,不可解此条独无善曰文字。  
[4]406  
所不了。  
检扬雄法言·问神:“著古昔之,传千里之忞  
忞者,莫如书。”李轨注:“,目所不见,忞忞,心所不  
秀州本除了最初合并二字注文时出现的问题,  
[
13]14  
在朝鲜时代的传播刊刻中也存在一些失误一种是脱  
落文字比如卷十西征赋》:“籍含怒于鸿门……樊抗  
愤以巵酒,咀彘肩以激扬。”其下善曰汉书:  
樊哙闻事急,乃持盾撞入项羽目之,问为  
。”  
阁本形近致误。  
又比如卷五十七宋孝武宣贵妃诔》:“玄丘烟熅,  
瑶台降芬。”奎章阁本注:  
善曰:《列女传: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  
明州本四部丛刊本志志皆作忞忞”,奎章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能复饮  
[4]248  
?”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汉书·樊哙传》,此段注文有删省,并不影响注文内  
,项羽曰:能复饮乎?”前尚有项羽曰:壮士赐  
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如删省则意不  
完整,能复饮乎?”则无承接检明州本四部丛刊  
,汉书项羽曰这段文字,可知奎章阁本刊落  
所致。  
女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姊浴于玄丘之水有玄  
鸟衔卯,过而坠之五色其好,简狄得含之,误而  
[
4]1379  
吞之,遂生契焉。  
列女传》,“妹姊妹娣”,“衔卯衔卵”,“无色  
其好”,明州本四部丛刊本同列女传》,  
不误则奎章阁本皆形近致误。  
奎章阁本也还有因为刊刻衍误的注文比如卷二  
十五刘琨重赠卢谌》:“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奎  
章阁本注:  
又卷一东都赋》:“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  
。”李善注中有六籍,六经也”,明州本四部丛刊本、  
尤刻皆有此五字,奎章阁本脱。  
善曰:……《六韬:文王卜田,史扁为卜田,  
于渭之阳将大得非熊非罴,非虎非狼,非得公  
,天遗汝师文王斋戒三日,田于渭阳,卒见吕  
又卷五十八齐敬皇后哀策文》:“始协德于蘋蘩  
,终配祀而表命。”翰曰:  
[4]604  
诗序:《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又云:  
尚坐茅以渔。  
采蘩》,夫人不失职也言皇后始于高宗未即位  
六韬》“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熊  
[
14]3  
时也。《汉书:天地合祭先妣配地言皇后终  
如尊谥而为先妣,是表明天命也。  
非罴,非得公侯” ,则奎本脱非龙非彲()”,而增  
非虎非狼四字明州本四部丛刊本胡刻本皆同  
明州本四部丛刊本陈八郎本同,奎章阁本脱言皇后 六韬》,则奎章阁本有脱衍之误这些脱错讹,用  
始于高宗未即位时也。《汉书:天地合祭先妣配地”  
[4]1392  
二十三字 其他刊落注家之名的例子也不少。  
奎章阁本刊刻还造成了一些错讹,卷四八班固典  
》:“肇命民主,五德初起。”奎章阁本注:  
明州本等其他传本比勘,核实引文原著,可知是秀州  
在朝鲜传播刊刻中造成的失误。  
综上所述,韩国奎章阁所藏六臣注本文选》,代表  
了六臣注文选祖本的基本面貌,充分显示了第一次  
合并李善注与五臣注的互补优势和价值,并可以考察  
蔡邕曰:民主者,天子也。《尚书:成汤伐  
[
4]1187  
,间作民主。  
检蔡邕引尚书乃是多方篇中文字:“乃惟成汤,文选六臣注本系统的变化与得失,这也是用它研究  
[
12]228  
明刊本四部丛刊本、 《文选六臣注本系统的特殊意义,而不仅仅是它保留  
11  
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  
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五臣注李善注文选真实信息的作用由于它形成  
的复杂性,它的研究很难一概而论,只能采取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办法,对包括它在最初汇集二家注以及它  
在后世传播中的不足,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研究。  
注释:  
这并不等于说李善注中没有文章写作体式风格的解说,也不等于说五臣注中全无文献典故的内容。  
:曹道衡沈玉成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129。  
参考文献:  
1]傅刚.论韩国奎章阁本文选的文献价值[J].文献,2000,(3).  
2]郑玉顺.韩国奎章阁所藏六臣注文选本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1998.  
3]孔令刚.奎章阁本文选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4]奎章阁所藏六臣注本文选》[M].首尔:多韵泉图书出版社,1996.  
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王先谦.后汉书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文选五臣注[M].景印宋绍兴辛巳建阳陈八郎崇化书坊刊本.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1.  
10]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1]六臣注文选[M].上海:上海书店,1989.  
12]阮元.十三经注疏[G].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扬雄.法言[G]//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14]六韬[G]//诸子集成:补编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
[
[
[
[
[
[
[
[
[
[
[
[
[
ValueofCirculationEditionofWenxuan  
AnnotatedbySixScholarsofKyujanggakinKorea  
XIONGLiang-zhi  
CollegeofLiberalArts,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China)  
(
Abstract:ThemastercopyofWenxuanannotatedbysixscholarsofKyujanggakisthecombi-  
nationofLIShan-zhusannotatedversionandthatofthefivescholars,andthusistheexisting  
earliestversionannotatedbysixscholars.Asthemothereditionofsixscholarsannotatedver-  
sion,itkeepsthetraceofcombinationoftwoversions,facilitatingthesurveyonchangingoflat-  
ereditionsaswellasgainsandlossesintheircompiling,andreflectingtheadvantageofcollective  
annotation.Thedifferencesinlanguagehelptocorrectmistakesoflaterversions,expandre-  
searchvision,andexplorethecompilingmethodofXiuzhouversionwhencombiningthetwoan-  
notatedversionsanddatasourceofotherversions.Ofcourse,thereexistmanyerrorsin  
WenxuanannotatedbysixscholarsofKyujanggakwhichmayoriginatesfromthecompilingof  
XiuzhouversionorfromthedisseminationofXiuzhouversioninKoreanEra.  
Keywords:Kyujanggak;Wenxuanannotatedbysixscholars;motherversion;circulatione-  
dition  
[责任编辑:唐普]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