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3卷第4期  
2
016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No.4  
July,2016  
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龙泉山为例  
王汝辉,潘笑宇,李雪霖,辜小苓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以成都龙泉山作为案例点,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在  
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城市近郊骑行男性占90%左右,远远超出骑行发展成熟国家的  
性别比例;自行车旅游能够显著改善骑行者耐力心肺功能和抵抗力,能够防治某些特定的疾病;自行车旅游通过  
自身心理与他人人际关系对自然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四个层面对骑行者产生积极影响,心理影响超过身体影  
。  
关键词:自行车旅游;骑行者;身心影响;城市近郊;成都龙泉山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4-0074-06  
2060,自行车被赋予了运动的含义,  
自行车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在欧美国家兴起许  
多欧美国家自行车旅游占整个旅游市场的5%以  
英国自行车旅游每年带来数亿英镑的收入,自  
行车旅游被认为是英国旅游业中发展最迅速的部  
行群体于一体,是引领全国自行车旅游潮流的城市  
之一因此,选择成都近郊龙泉山研究自行车旅游,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文献回顾  
自行车旅游研究发端于国外,1998年国外学者  
在自行车旅游潮流的引领下,成都自行车旅游 SimonsenJorgenson出版自行车旅游一书,首  
获得蓬勃发展,市政府修建了总长约1000公里健康  
绿道,连接城市中心周边城镇和城郊景区景点,并  
提供免费租借自行车5万余辆相关数据表明,成  
都骑行圈人数超过10,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  
递增,成都骑友自发组织的俱乐部和社团达100多  
可以说,成都市已成为集多样化的骑行路线多  
元化的政策支持浓郁的骑行氛围和规模较大的骑  
次提出自行车旅游的定义,任何国籍的人,在其  
假期的某个阶段使用自行车作为其主要交通方式,  
且自行车是其度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自  
[1]20  
行车旅游者 同年,Ritchie发表了论文新西兰  
海岛的自行车旅游:规划与管理》,结合国际通用的  
旅游者定义,更为精确地定义自行车旅游,强调对旅  
游者停留时间的要求,认为自行车旅游者是指人们  
收稿日期:2016-04-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内生路径研究”(13CMZ049)及国家旅游局旅游  
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西藏旅游产业战略主导性及其实现机制研究”(TYEPT20144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汝辉(1976—),,湖北黄冈人,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学;  
潘笑宇(1993—),,四川资阳人,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李雪霖(1994—),,四川达州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  
辜小苓(1995—),,四川自贡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74  
王汝辉潘笑宇李雪霖辜小苓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研究———以成都龙泉山为例  
以度假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不少于24小时或一  
,自行车是其主要交通方式且为其度假活动不可  
研究设计  
()问卷设计  
[
2]  
分割的一部分” 。自此以后,自行车旅游成为国外  
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绝大多数研究采用问卷  
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主要集中  
在自行车旅游概念自行车旅游者行为特征自行车  
旅游产品供给自行车旅游影响和自行车旅游系统  
首先查阅大量骑行游记,简要归纳描述性资料,  
发现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可以接触不同的  
,认识不同的世界”,“欣赏到自然风光等语句重  
复出现率极高随后,梳理文献资料,结合与成都数  
名资深骑行爱好者开展的前期深度访谈资料,提炼  
出身体心理能力社会交往等基本要素本研究  
问卷的内容,经过大量的游记素材深度访谈资料逐  
步浮现出来,一定程度上确保取样的充分性;形成题  
目后,我们邀请旅游相关专家,征询其对题目与表达  
内容吻合程度作判断分析,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内容  
效度逻辑分析的科学性可以说,本研究的题项设  
计反映了较好的内容效度。  
[3]  
等方面,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目前未见针  
对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影响方面的专门研究成果,  
相关研究仅散见于自行车旅游动机研究中。Si-  
monsenJorgenson,  
[1]39  
发现户外锻炼是自行车旅游者的重要动机 也  
就是说,自行车旅游通过锻炼会对骑行者产生身体  
影响。Ritchie通过对新西兰海岛自行车旅游者研  
,将骑行动机分为七类:自主与成就独处探索、  
身体挑战寻找类似/逃避类似社会交往和逃避社  
问卷分两部分(见表1):基本信息部分用于研  
究成都近郊骑行者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对比分析提  
供较好的样本基础;问卷部分用于自行车旅游对骑  
行者生理心理影响做探索性研究其中,问卷设置  
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生理和心理影响题项,各题项  
采用李克特5分值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非常不赞  
,2表示不赞同,3表示一般,4表示赞成,5表示非  
常赞成,分值越高,代表被调查者越同意该题项。  
1.自行车旅游及其影响调查问卷  
[2]  
不难发现,自行车旅游会对骑行者产生身体  
挑战和社会逃避社会交往等心理影响。  
虽然国内自行车旅游实践发展迅猛,相比而言,  
自行车旅游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CNKI检索仅能  
查阅20篇左右文章大多数文章介绍自行车旅游  
历史现状和意义如万亚军蒙睿对自行车旅游的  
起源开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分析,提出自行  
车旅游早期由少数爱好者自发组织骑车游历追求  
主题  
序号  
设计问题  
[
4]  
贴近自然的健康生活;王成峰从运动竞赛角度出  
[5]  
受访者基本结构(性别年龄受  
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状况等)  
,提出系统的骑行运动方式会推动骑行发展;张  
骑行者基本  
特征  
1
ꢀ10 受访者骑行基本情况(骑行装备  
费用频率时间骑行同伴骑行  
距离等)  
张超慧论证了发展自行车旅游的经济社会环  
[6]  
健康意义少数文章侧重发现问题和提出对  
如苏玉栋讨论并分析了自行车旅游的特征种  
制约因素,提出发展自行车旅游需要专业组织提  
供相关服务发展专用道路,并解决安全措施和责任  
考察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耐力、  
1ꢀ18 抵抗力防治疾病等方面的生理  
影响  
考察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信心、  
压力缓解社交能力幸福感以及  
与家人朋友自然关系等方面的  
1
自行车旅游  
对骑行者的  
影响  
[7]  
问题等仅有余子萍针对台湾地区自行车休闲旅  
19ꢀ40  
游作了相关研究,着重分析了台湾自行车旅游发展  
心理影响  
[
8]  
的因素总体来看,选择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的  
文章相对较少。  
()问卷发放和信度分析  
针对本文研究的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  
的影响,选择以成都市龙泉山骑行者为主要采访对  
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共发  
放问卷250,收回有效问卷209,有效率为  
鉴于此,本文借鉴国外自行车旅游研究的实证  
分析范式,选择成都市龙泉山为案例地,运用问卷调  
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针对自行车旅游  
对骑行者身体和心理影响的专门研究,探索性提出 83ꢁ6%。采用国际上通用克隆巴赫系数衡量问卷的  
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影响的规律性认识,以期丰富  
我国城郊自行车旅游实证研究案例激发学者对自  
行车旅游影响中个体影响相关理论的关注。  
可信度,克隆巴赫系数在0ꢁ6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  
本研究选取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影响量表,通  
SPSS软件对本问卷进行可靠性分析,其克隆巴  
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赫系数达到0ꢁ908,表明量表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突出在强化心肺功能的研究中,Cooper等人选取  
因此,本研究能够通过信度检验,具有很好的内部一 900多名丹麦青少年为样本,研究不同的通勤方式  
致性的信度。  
三资料分析  
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选择主动型通勤的研  
究对象的心肺功能比被动型通勤者的强11%;骑行  
[10]  
()性别特征分析  
者的心肺功能比步行通勤者的强7 ;本案例的  
%
本次调查中,男性骑行者占90%,女性骑行者  
10%,男性骑行者占绝大多数,呈现男女比例差  
异悬殊现象反观自行车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女  
性骑行者比例很接近男性,丹麦女性自行车出行量  
占总量45%,荷兰女性占55%,英国和美国的骑行  
研究充分印证了Cooper等人的研究结论。  
2.骑行者行为特征分析  
特征  
分布区间  
000元以内  
000ꢀ3000元  
000ꢀ10000元  
0000ꢀ30000元  
频率  
14  
99  
60  
21  
15  
28  
110  
49  
6
百分比  
6.7  
1
1
47.4  
28.7  
10.0  
7.2  
[3]  
者仍以男性居多,分别占72%76% 。即便如  
,英美性别分布仍比中国均匀由此可见,在性别  
分布上,中国与自行车旅游发展成熟国家呈现非常  
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女性天生在力量冒险精神  
等方面与男性相比有较大差异,女性对外出骑行安  
全性和便利性考虑更多,同时与女性在家庭中承担  
照顾父母养育孩子家庭劳动等事务比男性多,女  
车和装备花  
3
1
3
0000元以上  
每周4次以上  
每周1ꢀ3次  
每月1ꢀ3次  
13.4  
52.6  
23.4  
2.9  
骑行频率  
[9]  
3
天以上小长假  
其他  
性在时间与精力上相对较少亦有很大的关系此  
,国外骑行者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所占比率非常相  
尽管随年龄增长,体质体能下降,致使上年纪人  
群出游对自行车的使用率有少许下降,但自行车旅  
游仍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出行方式就这些特征来  
,中国的自行车旅游距离成熟阶段仍有较大差距。  
16  
26  
7.7  
高中  
12.4  
7.7  
高中以下  
16  
受教育程度 专科  
本科  
55  
100  
12  
31  
7
26.3  
47.8  
5.7  
(
)骑行者行为特征分析  
自行车旅游总花费方面,花费1000元以内仅占  
ꢁ7%,1000300047ꢁ4%,3000到  
1万元的占28ꢁ7%,  
硕士及以上  
独自  
14.8  
3.3  
6
家人  
10%花  
主要与谁一  
起骑行  
朋友  
116  
53  
2
55.5  
25.4  
1.0  
1万到3万元,7ꢁ2%骑行者消费超过3万元骑  
行频率方面,52ꢁ6%受访者骑行频率保持在每周三  
次至至少每周一次之间,23ꢁ4%受访者保持在每月  
一到三次,而每周超过三次的高强度骑行者仅占  
俱乐部(车队)  
其他  
自行车旅游能防治特定的病痛86ꢁ2%受  
访者赞成和非常赞成自行车旅游能够减少病痛”,  
访谈发现,骑行对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所导致的  
压迫型颈椎病起到类似牵引的效果,对由于长时间  
低头导致的颈椎位置紊乱起到了较好的矫正作用。  
骑行对原发性的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国内  
外都有通过骑行稳定高血压的先例。  
34%受教育程度方面,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  
受访骑行者占79ꢁ8%,教育水平高层次化特征明  
骑行伴侣方面,55ꢁ5%选择与自己的朋友一起  
骑行,并且这部分人多数是朋友相互鼓励参与骑行,  
仅有14ꢁ8%受访者享受独自骑行详细情况见表  
2。  
1
(
)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身体影响  
自行车旅游可以有效提高骑行者耐力和抵抗  
骑行是一项体能消耗缓慢的有氧运动,参与者  
能够坚持下来的比率非常高调查中,92ꢁ3%受  
访者赞成或非常赞成在参与骑行活动后,自己的耐  
力得到了提升”;81ꢁ4%受访者表示经过规律的骑  
自行车旅游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  
,能全面提升骑行者的身体素质,88ꢁ1%受访  
者认为自己通过参与骑行,身体更加健康了”。其  
,自行车旅游提升骑行者耐力心肺功能方面尤为  
76  
王汝辉潘笑宇李雪霖辜小苓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研究———以成都龙泉山为例  
行运动后自己的抗疲劳能力得到了增强”;82ꢁ8%受  
访者表示在参与骑行后,自己的抵抗力得到了增  
”。一位40岁的男性受访者这样说:“我骑行之  
,平常的消遣活动就是典型的四川生活方式,即  
对自然态度的影响和对生命态度的影响,以下简  
称自身他人自然和生命这四个层面依次深入,  
相互影响(见图1)。  
吃饭喝酒打麻将’。”谈到参与骑行活动后的最大  
收益时,他表示:“自从经常骑行后再也没有感冒  
”,“已经完全戒掉了喝酒和麻将,每日吸烟量也骤  
”,“人精神了,烟也不需要了”。目前,这位骑行者  
已经发展了不少麻友,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加入骑  
行队伍周末叫上朋友,去郊外吃一顿农家特色餐,  
已成为他们最享受的周末消遣活动另有一位每周  
日晚上坚持夜骑的受访者表示:“坚持夜骑的习惯改  
善了我多年不治的失眠,让我每日能够享受安稳的  
睡眠。”对于像他一样的骑行者来说,骑行已经成为  
一种生活习惯,“几天不骑浑身不舒服”。  
1.心理影响的层次及相互作用  
在自身提升方面,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  
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更愿意接受生活的挑战。  
自行车旅游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需要在出行  
前确定团队出行目标完成目标为骑行者带来的成  
就感,使他们更加愿意接受其他更困难的挑战。  
()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心理影响  
42%访“  
骑行让他们更愿意接受生活中  
8
经过SPSS软件对骑行者心理影响的调查数据  
的挑战”。第二层次,有效缓解压力和愉悦心灵自  
行车旅游既有运动特性,亦有旅游特性,通过自行车  
旅游帮助骑行者有效释放生活中的压力。82.8%受  
访者认为骑行让他们缓解压力”。第三层次,提升  
自信心和坚定应对困难的态度这个层次的影响是  
前两个层面影响的叠加产生的效果,完成目标所带  
来的压力缓解和愉悦心灵让骑行者更从容地面对生  
。78%受访者认为骑行让他们更加自信”。一名  
中年受访者回忆起自己最难忘的一次骑行经历时提  
:“在西岭雪山的一次骑行活动中,我以最后一名  
的名次完成了比赛,但在高海拔加高坡度的双重挑  
战下,我视这项比赛为自己骑行生涯中的一个里程  
,对自己更有自信了。”第四层次,自行车旅游后,  
感悟反思获得的积极心态和幸福的感受幸福是人  
们经过感受,继而进行判断反思得出正向阈值后的  
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自行车旅游途中,骑行者遇  
到困难和挑战,在终点通过自身感受和反思,这个过  
程能够对骑行者的苦乐正向阈值起到积极的影响,  
76ꢁ6%受访者从自行车旅游中获得了幸福感。  
团队协作是自行车旅游另一大特殊魅力,自行  
车旅游创造提供和他人相处的机会,促成自行车旅  
游团队的协作特性是多元化首先,新手可能因为  
在路线规划路况预估应急处理等方面缺乏经验,  
在骑行中遇到困难因此,骑行团体多由老带新”  
这种形式发展壮大,骑行中新手会受到各方面的照  
分析处理后,选取16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制成表格  
(见表3)。结合深度访谈,研究发现,自行车旅游对  
于骑行者的心理影响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生理影响。  
3.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心理影响  
评价非常  
不赞成  
不赞成  
一般  
赞成非常赞成  
心理影响  
接受挑战 0.5% 1.0% 14.4% 62.2% 22.0%  
焦虑缓解 0.5% 1.9% 24.4% 53.6% 19.6%  
压力缓解 0.5% 1.4% 15.3% 57.4% 25.4%  
困难坚持 0.5% 1.0% 12.9% 58.4% 27.3%  
自信提升 0.5% 1.0% 20.6% 55.5% 22.5%  
心理积极 0.5% 0 16.3% 60.3% 23.0%  
感受幸福 0 2.4% 21.1% 56.0% 20.6%  
分享经验 0.5% 1.4% 13.4% 62.2% 22.5%  
关心他人 0.5% 1.0% 18.2% 62.2% 18.2%  
陌生人亲和0.5% 1.4% 19.6% 57.9% 20.6%  
珍惜朋友 0.5% 0.5% 10.5% 59.8% 28.7%  
珍惜家人 0.5% 1.4% 14.8% 56.5% 26.8%  
亲近自然 0.5% 0.5% 6.7% 52.2% 40.2%  
敬畏自然 0.5% 1.4% 15.8% 50.2% 32.1%  
环境责任感0.5% 0 13.9% 52.2% 33.5%  
热爱生命 1.4% 0.5% 8.1% 47.4% 42.6%  
本研究将对骑行者的心理影响划分为四个层  
,即自身心理状态的影响与他人人际关系的影  
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新手成为熟手后,也会热情地将自己曾受到的  
团和家庭成员传帮带作用,提升自行车旅游专业  
知识和技能。  
2.自行车旅游让骑行者更愿意接受挑战挑战  
帮助传递给后来的新手这种传统缔结了骑友之间  
特殊的感情纽带,即一种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与关心。  
调查中,84.7%受访者表示参与骑行后,自己更愿  
意与他人分享了”;78.5%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参与  
骑行后,对陌生人更有亲和度了”;80.4%受访者通  
过骑行学会了更加关心他人”。一位受访者曾用帮  
助我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来形容骑行骑行能够一  
来自于对设定计划和目的的成功征服,自行车旅游  
团体或个体的计划性目的性是确保和强化心理影  
响的基本条件建议自行车旅游者或社团科学拟定  
旅游计划,明确自行车旅游目的地,骑行过程中有意  
识地强化到达目的地的阶段性,让骑行者充分体验  
定程度上打开骑行者对周围人的胸怀,积极影响骑 自行车旅游的过程之美”,切身感受不断征服过程  
行者与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一位每周都带领自己  
读初中的孩子骑游龙泉山的父亲,在受访中表示:  
中挑战困难的成功感针对经常性自行车旅游者,  
建议策划难度递增的自行车旅游计划和线路,让骑  
行者在一次次难度叠加过程中强化挑战强化提升  
自信心和坚定应对困难的态度。  
自行车旅游不仅能在孩子的成长方面起到积极的  
作用,并且还给我和孩子提供了绝好的亲子互动的  
机会,增加了我和孩子的沟通和默契。”  
3.自行车旅游让骑行者与大自然更加亲近,通  
过休闲健身运动让骑行者释放压力和愉悦身心的同  
,让骑行者自觉强化环境责任感可以说,自行车  
旅游以寓教于乐方式,内生性激发骑行者的环境  
责任感,具有外部号召无法比拟的高度,这对推广绿  
色交通出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  
会等国家战略,制定可操作性政策建议,具有很好的  
启发意义建议政府在制定自行车旅游绿道规划  
,遵循设计结合自然原则,同时引导骑行社团或  
网络社区增强自行车旅游强化环境责任感自  
行车旅游是节约型出游方式方面的话题交流。  
4.自行车旅游通过自身心理与他人人际关系、  
对自然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等方面对骑行者产生  
积极心理影响深度访谈发现,积极心理影响来自  
于骑行过程体验团体协作和反思交流,强调团体出  
游和社会交往是促成积极心理影响的必要条件自  
行车旅游发展成熟城市经验表明,社会团体开展各  
类推广活动,激发不同社会群体对骑行的兴趣和热  
,是推广自行车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政府  
引导和鼓励,由旅游协会或自行车协会倡导,针对不  
同群体年龄阶段性别兴趣行业等成立社团或俱  
乐部活  
动时,强调专业化分工协作,注重营造游前游中和  
游后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  
自行车旅游让骑行者与大自然更加亲近,远离  
城市喧嚣,感受自然之美,使骑行者走出繁忙的都  
,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  
,更加热爱并珍惜自然这一点在研究中特别突  
,92ꢁ4%受访者认为骑行让他们更亲近自然”,  
823%访骑行让他们更敬畏自然”。在一  
次访谈中,受访者表示在自行车旅游中,他感受到了  
最原始的快乐”。而这种强烈的感情能够激发骑行  
者的环境责任感,敬畏自然感受访者一再强调:  
这种自发的责任感,有着通过外部号召无法达到的  
高度。”  
自行车旅游最深层次的影响是其能够提高骑行  
者对生命的热爱强度和难度大的自行车旅游本身  
就是骑行者自我实现需求的产物自行车旅游通过  
对骑行者身体素质的改善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和  
与他人关系的改善,满足骑行者自我实现的需求,并  
从这些方面赋予生命更大的价值和更深刻的意义,  
最终激发骑行者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90%受访者  
认同骑行让其更加热爱生命”。  
结论及建议  
1
.自行车旅游确实能全面提升骑行者的身体素  
很多受访者和专业人士一再强调,正确的骑行  
姿势和骑行行为是确保获得良好身体影响的前提条  
建议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行车旅游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参照自行车旅游发展成熟国家经验,  
考虑将广泛的骑行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纳入学校必  
修课程结合自行车旅游专业性很强的休闲健身运  
动特点,发挥乐中学干中学优势,强化骑行社  
5.近年来,虽然成都自行车旅游发展势头迅猛,  
引领全国潮流,但与自行车旅游发达成熟国家从性  
年龄分布人均消费等人口统计学指标对比发  
,成都距离发达成熟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究其  
原因,除了经济发达程度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根源  
78  
王汝辉潘笑宇李雪霖辜小苓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的影响研究———以成都龙泉山为例  
在于政府提供自行车旅游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等公共  
服务上,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为自行车旅游提供  
安全性和便捷性设施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建  
议参照国外经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结合自  
行车旅游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强化补短板思维,  
采取针对性的公共服务改善措施如自行车停车设  
施不完善,导致成都自行车小偷猖獗,是阻碍自行车  
[11]29ꢀ31  
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 建议政府运用PPP  
模式,在骑行站点如龙泉山顶高威公园等设置有偿  
使用自行车专用停车场,聘请专人看守,以确保自行  
车存放安全。  
参考文献:  
[1]SIMONSENPS,JORGENSONB,ROBBINSD.CyclingTourism [M].1sted.Bornholm:UnitofTourismResearchat  
ResearchCentreofBornholm,1998.  
[2]RITCHIEBW.BicycleTourismintheSouthIslandofNewZealand:PlanningandManagementIssues[J].Tourism  
Management,1998,(6):567-582.  
[
3]邓冰,陈玲玲,张翾.国外自行车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5,(3):116-126.  
4]万亚军,蒙睿.自行车旅游起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9,(2):59-60.  
5]王成峰.对自行车运动供能系统特点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6):376.  
6]张健,张超慧.我国发展自行车旅游的意义[J].现代商业,2008,(8):196.  
7]苏玉栋.自行车旅游特征分析及发展建议[J].商业经济,2010,(8):109-110.  
8]余子萍.台湾地区自行车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3,(20):73-75.  
9]罗远东,李海英.户外骑行行为特征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8-61.  
[
[
[
[
[
[
[10]COOPERAR,WEDDERKOPPN,WANGH,ANDERSENLB,FROBERGK,PAGEAS.Activetraveltoschooland  
cardiovascularfitnessinDanishchildrenandadolescents[J].MedicineandScienceinSportsandExercise,2006,(10):  
1724-1731.  
[11]张星.成都地区自行车旅游现状与发展分析[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TheInfluenceofSuburbanBicycleTourismontheRider:  
withLongquanMountaininChengduasanExample  
WANGRu-hui,PANXiao-yu,LIXue-lin,GUXiao-ling  
(
CollegeofHistoricalCultureandTourism,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China)  
Abstract:WithLongquanMountaininChengduasanexample,usingthemethodsofques-  
tionnairesurveyandin-depthinterviews,thispaperlooksintotheinfluenceofsuburbanbicycle  
tourismontheriderbothphysicalandpsychological.Thestudyshowsthatamongsuburbanrid-  
ers,malesaccountforabout90%,farbeyondthesexratioofridingdevelopedcountries.Bicycle  
tourism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enduranceoftherider,heartandlungfunctionandresist-  
ance,andpreventcertaindiseases.Bicycletourismcanhaveapositiveimpact,mainlypsychologi-  
callyratherthanphysically,ontheriderfromfouraspects,namely,theriderspsychology,re-  
lationshipswithothers,attitudetowardsnatureandlife.  
Keywords:bicycletourism;rider;physicalandpsychologicaleffects;suburb;Longquan  
MountaininChengdu  
[责任编辑:钟秋波]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