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5卷第4期  
2
018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5,No.4  
July,20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维度  
吴江华,杨玲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发展  
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厚植生态文化培育生态公民等四个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系统阐述这四个方面是  
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生态政治是政治导向,生态文化是文化底蕴,生态公民是主体力量特别重  
要的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公民视域谋划与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鲜明特色从学理上探讨与阐述这一问题,对拓展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而对坚持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8)04-0042-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  
,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和  
新要求,具有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的特征,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  
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公民等视域谋划与部署生态  
文明建设,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一个鲜明特色。  
物质基础: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  
,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护相得益  
传统经济侧重于粗放型发展,更强调经济量的  
一元化扩张;生态经济侧重于集约型发展,更注重经  
自然与社会等多元化要素的质的协调提升无  
论是生态经济还传统经济,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都  
是相应形式的生产力作为传统经济发展范式的理  
论支撑,传统生产力理论为生产力所下的定义是生  
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  
[1]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首次将美丽作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赋予  
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在今  
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了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时明确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  
体系的具体行动路线图,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  
丽中国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  
[2]  
[3]2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社  
产的能力” 。其核心要义是利用和改造自然,具  
收稿日期:2018-05-2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  
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16ZZD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江华(1977—),,江西赣州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  
义哲学;  
杨玲(1990—),,山东莱芜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  
哲学。  
42  
吴江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维度  
[
8]55  
有明显的二重化效应:一方面,在解决生产落后造成  
物质匮乏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  
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  
脉在树。” 人与生态息息相关,是不可分割的统  
一的有机整体。  
习近平生态生产力理论与传统生产力理论相比  
,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是绿色发展属性。“坚  
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  
[4]59  
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 ;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生产力理论所指  
导的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到了  
人类自身的生存,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陷入对  
的困境在传统生产力理论的诠释中,“自然只  
是一个任人宰割被对象化的客体,或只是实现  
人类主体利用和改造目的的外在条件,是处于从  
属性地位的被动力量,这就忽视了生产力的实践过  
程应当是人与自然的双向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  
流的交换与转换的动态过程。  
[9]  
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生产力以绿色发展为主  
线,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与整个自然的供应和容纳能力  
相互统一起来,从而把对生态的破坏与对环境的污  
染控制在地球的自净范围之内这样就能避免出现  
透支自然资源的现象,使自然的持续性与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实现有机结合二是生产生态化属性大  
部分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本身存在能源消耗多的弊  
,而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属衍生物由于缺少回  
收处理与再利用环节,往往会被当作废弃品直接抛  
,因而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常常造成二次环境污  
染的生态困境而生态生产力注重生产资料与产品  
原料的无害化,生产方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  
为核心原则,实现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低碳化  
或清洁化,从而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三  
是全局性与全球化属性传统生产力理论在追求目  
标上相对单一,只重视经济收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在  
发展视野上也相对狭隘,只重视眼前的所得而忽略  
长远的持续发展,只重视区域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  
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生态生产力理论注重  
全局性的协调发展,把相互间渐行渐远的人自然和  
社会作为一个发展的统一体,即把生态与经济政  
文化社会相融合,构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尤其是,生态生产力理论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把  
各国的经济发展置于全球生态保护视野之中来考  
,要求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实现经济繁荣和保  
护全球生态并行不悖。  
习近平在当代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下重新  
发掘了生产力的自然本质属性,突出了自然在生产  
力中的主导性和主动性的属性,纠正了传统生产力  
理论关于自然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只是从属性和被动  
性的偏狭认识,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撑即  
生态生产力的思想,从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生产力定义的内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  
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  
践意义一是认定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生产力。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  
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  
[5]88  
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破坏生态环境就  
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  
[6]186  
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是提出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建设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的重要论断。  
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成为  
[6]191  
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是富民兴国之本,只有促进经济持续  
和健康的发展,才能夯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  
幸福的物质基础三是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  
样重要。“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  
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  
政治导向:追求生态政治  
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7]345  
” 。只有改变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的经  
济发展方式,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  
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在生态和资源的承载水平  
,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四是  
确证生态与生产构成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  
[10]103  
面有很大的政治”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  
[2]  
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习近平不仅把生态文明  
建设看成是政治的任务,从政治的视角来看待生态  
文明建设,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政治文明建  
设的高度,生态政治”,这就赋予了生态文明全新  
的地位,同时也丰富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涵。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  
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  
4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生态之所以变成政治问题,主要因为生态是具  
有公共产品属性与国家职能的公共事务管理范畴。  
河流空气阳光原始植被旷野土地和森林以及飞  
禽走兽等等各种资源,构成了完整的自然界生态系  
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给人  
类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与环境  
基础但是,生态系统的张力与弹性并非是无止  
境的,不仅自然对很多污染物无法分解或分解非常  
缓慢,而且资源的更新性和循环性也都是在一定条  
件下才能实现亚里士多德曾深刻指出:“凡是属于  
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  
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  
等因素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目标中,完善了  
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三是探索实施按划分功能区发展的思路,综合考  
虑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因素,划分城市功能核心  
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  
展区四类功能区域,对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保护发  
展区取消地区生产总值的考核四是进一步深化了  
环境破坏责任追究制改革,实行环境破坏终身责任  
追究制,进一步提升了各级政府发展绿色GDP的自  
觉性五是强化生态法治建设不断建立与完善与  
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  
制度,通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修  
订案),陆续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  
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等尤其是继生态文明  
建设写进党章之后,20183月的全国两会中  
又增写进了宪法把生态文明写进作为国家根本大  
法的宪法,是生态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六是开  
展国际生态政治合作在国际上,中国自始自终展  
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认真履行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  
规定和义务,积极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  
域的交流合作与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  
球美好家园。  
[11]48-49  
。”  
换句话说,如果公共资源任由社会成员  
随心所欲地占有与挥霍,乃至是恣意妄为地践踏与  
破坏,那么必然造成公共资源的枯竭,最终的结果是  
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  
,就是属于关系到人们生存生活与生产的重要公  
共资源,假如人们对生态公共产品无节制的过度开  
使用和破坏,就很有可能给当地甚至全国全球  
造成灾难性后果。  
当前,生态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成为国家政  
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  
的不断发展进步,公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对生态  
问题越来越重视,生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时常凸  
,也带来一定的政治后果比如,因为城市规划建  
设或生产项目落地涉及的生态环保上访事件时有发  
,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我国生  
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  
文化底蕴:厚植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  
[1]  
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  
他强调:“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  
[
7]85  
[12]48  
不健全有关” 。作为执政党必须与时俱进,对生  
态环境战略和政策作好顶层设计,将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建设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正如十九大  
报告所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  
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良好的生  
态文化蕴意着真善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  
,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  
生态文化的本质要义是合规律性人类自从登  
上历史舞台,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一切历史的首要  
前提,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依靠生产劳动从自然  
界中获得基本生活资料来维持的同时,人类还要  
清醒地认识到:人自身本来就是来自于自然,是自然  
的成员,理应遵循自然的规律其实,人类之所以能  
够统治和占有自然界,仅仅是由于人类比其他一切  
[1]  
共生的现代化”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针  
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  
一是根据绿色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变革政治价值观  
和政治思维,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改组原环境保护  
,组建新的生态环境部,同时改革中央和地方的政  
绩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不单纯  
考察经济数字增长率二是把环境维护生态效益  
[
13]384  
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人  
类只有敬畏自然,认真研究自然规律,并根据自然规  
律来利用与开发资源,自然才会给予回馈;反之,违  
背自然的规律,无节制地滥用资源,甚至于对自然进  
44  
吴江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维度  
[
1]  
行肆无忌惮的破坏,那么人类也必然会遭到自然的  
惩罚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  
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三,从个人的角  
度来看,生态文化理论所倡导的生态诚信”,是个人  
生态道德约束与生态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的准则这种准则不仅是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之本,而且是生态文明中的做人之魂因为,在生态  
文明建设进程中,无论多么完善的机制多么美好的  
政策和多么严格的制度,归根结底都要依靠人来落  
维护与监督,人的生态诚信度是评判其最终效果  
的重要前提指标。  
[13]383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如今,我们面对的世界  
性的生态危机,其根源不是生态系统本身造成的,归  
根结底是由于文化体系出了问题,是违反自然规律  
而受到的某种惩罚对于生态文化,习近平在环境  
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一文中作了精辟的论述:“像所  
有的认知过程一样,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  
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  
生态文化的目标追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  
和动物都会利用自然,但是两者之间有根本的不同。  
动物仅仅依据其本能的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利用自  
然的各种原始的纯天然的条件,但人可以依据任意  
的种的尺度来利用自然条件,除了原始的纯天然的  
,还可以通过加工改造等方式来利用,即把人的  
内在尺度体现在自然对象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构  
[14]13  
自觉自为的过程。”  
从开始只追求经济发展,不  
注重生态维护,不注重长远的可持续性,到认识到生  
态的前提性与基础性,从只顾及自己区域性的家园  
环境而不管别人,再到认识到生态的系统性与全局  
生态问题国与国之间往往唇亡齿寒,生态建设逐  
渐成为自觉行动。  
[
17]162-163  
生态文化的价值指向是向善性中共中央国  
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强  
” 。习近平指出,“要让山川林木葱郁,让  
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  
[18]4-7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建设美  
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14]  
丽中国是中国生态文化的重要实践,是对生态系统  
与社会系统维护与再创造的诗意栖居,凸显了人与  
自然共生的核心理念,在生态之美的基础上突出了  
人文之美,是最具有中国气息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  
的时代强音与优雅画卷所以,蕴含在生态文化中  
”,反映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  
与理性的协调与统一,具体表现为山水田园的自然  
美丽心灵与美丽行为的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融  
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这种作为完  
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  
要内容” 。生态文化的发展与兴盛需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也需要在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征程中融入新内容,因  
而建设生态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  
语境上具有耦合性其一,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文  
化赋予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以更丰富与更深刻的蕴意富强不仅仅  
是物质财富的富有技术体系的先进与军事实力的  
强大,而且还包括良好生态前提下能够永续发展的  
生态富强,“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19]120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  
[
15]373  
同步提升” 。文明与和谐则彰显了生态文明的  
新伦理价值,强调了人与自然共生人与人和睦人  
与社会融洽的发展理念其二,从社会层面来看,生  
态文化深化了平等和公正的内涵,强化了自然应有  
的价值,突出了自然应有的权利,把传统语境下人的  
平等和公正原则延伸到了人与自然作为联合体的  
关系领域里,同时突破了代际间伦理边界,将平等与  
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延伸到了代际,“我们不能吃祖宗  
主体力量:培育生态公民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建立运行发  
展与优化始终离不开人这一主体的活动与支撑,在  
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文化结构背后隐藏着的  
无非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与思想文  
化关系原因在于,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  
,人是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操控者,是各种文明的  
创造者,是价值关系实现的中心环节正如恩格斯  
所说,“人只须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  
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根据自己本  
[16]544  
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 。自然与  
人类共同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  
同体,对自然存在物的平等就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  
肯定以及对人应当承担更多生态责任的认同,并像  
[20]521  
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 。从主体尺度来看,人  
的活动的开展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造性的发挥,又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完善政治秩  
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也不够,很多环境保护的要求与  
规定也因为雷声大,雨点小而流于形式,或停留在  
宣传上或口号上。  
丰富文化内容,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  
在累积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与发展;反之,如果离  
开了人这一主体及其活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也因缺乏可靠  
的支撑而变成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所以,发展生  
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和厚植生态文化,都需以人的  
活动与参与为基础;相应地,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力  
量应是具有生态保护意识与力行生态保护行为的生  
态公民。  
为此,习近平强调,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  
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  
[18]396  
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树  
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是生态公民的核心要素,作为一  
名生态公民应当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积极地履行环  
保责任个人自己要认真践行环保理念,监督国家  
或地方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对环保义务予  
以认真落实;根据社会的发展,为推动环保规章制  
度与法令的不断完善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二是有  
良好的环境道德生态公民不仅要有担当精神,还  
必须要有基本的生态良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具有消极美德”,如遵规守纪的底线思维;第  
二是要有积极美德”,如在无人监督时或法律监管  
近些年来,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建  
设能力虽然有所提升,但其深度和成效还不足一  
是公民整体上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由于环保知识  
教育的普及化专业化与体系化的程度还不足,还需  
要进一步提高其科学化水平很多公民对环保知识  
的了解与掌握较为肤浅,表现为碎片化陈旧化与单  
一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目的的认识也很模糊,对环  
保的认识很多仅仅停留在不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  
资源等低级或初级的层面之上同时,一些人还没  
有形成内在的高层次的生态素养,甚至个人自身在  
不经意间也常会作出一些污染环境或有损生态的行  
二是所提供的公众公共平台和空间较小,民间  
环保组织较少及其发挥的作用较弱,公众参与生态  
决策的广泛性也不够,其透明性公开性也有待于进  
一步加强由此造成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足,  
[21]96  
盲区里,仍能具有自律的主动意识 公民能够  
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  
每一滴水等三是具有全球生态意识由于生  
态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环境污染的影响往往不会只  
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区域或国别,“生态公民的环保  
意识也就同样无狭隘的区域或国别界限,要求主动  
关注与积极参与国际环保活动,注重区域与区域或  
国与国之间环保事宜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体现世  
界公民的全球性环保视界。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  
5-20.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本书编写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重要演讲[N].人民日报,2015-11-08.  
10]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  
15]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
0
[
[
[
[
[
[
[
[
[
[
[
[
[
46  
吴江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维度  
[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新华社.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J].浙江林业,2015,(3).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
[
[
[
Four-folddimensionofXiJin-pings  
Though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  
WUJiang-hua,YANGLing  
(
GraduateSchool,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CPC,Beijing100091,China)  
Abstract:Since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XiJin-pingput  
forwardaseriesofnewideas,newdiagnosisandnewrequirementstotheconstructionofecologi-  
calcivilization,whichmainlyillustrate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fromfour-fold  
dimensionofdevelopingecologicaleconomy,constructingecologicalpolitics,strengtheningeco-  
logicalcultureandcultivatingecologicalcitizenship.Thesefouraspectsaredialecticalandunified  
withecologicaleconomyasmaterialbasis,ecologicalpoliticsaspoliticalorientation,ecological  
cultureasculturaldeposits,andecologicalcitizenshipasthemainforce.Moreover,planningand  
deploying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fromtheperspectiveofeconomy,politics,culture,  
andcitizensaredistinctivefeature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naneweraof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Exploringandexpoundingthisissuefromtheperspectiveoftheory,  
it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theexpansionofthepath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  
tion,andthedevelopmentofthecaus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Keywords:XiJin-ping;though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wildChina;socialism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责任编辑:帅巍]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