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卷第  
#
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34##))*  
#))*  
!
+%,-./&%01234,/.(%-5/&6.278-92:;!1%32/&1328.389<=2:2%."  
论罗宾逊  
!
#
翻译的躯体学  
$
冯文坤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罗 植  
?
#
成都@A))"H"  
?
?
摘要  
!
翻译研究经历了由  
&
文本独白  
'
&
译者独白  
'
再到目前  
但译者认知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在翻译研究中依然缺  
美国译论家罗宾逊把翻译中既是载体又是感性存在的译者躯体  
抽象的译者主体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也为后现代语境下颠覆原文同一性的行  
&
文化独白  
'
的转向  
"
译者虽然由原语文化可以  
自由穿透的玻璃球变成了译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璃球  
!
!
译者依然仅仅是一个没有躯体体验的主体  
引入翻译研究中不仅为较为空泛  
为找到草根性的发轫点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
&
'
!
(
!
"
!
#
罗宾逊  
#
翻译的躯体学个体躯体意识形态躯体  
#
#
中图分类号!V)"G?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A)))F"!A"$#))*%)#F)A)#F)*  
?
?
长期以来  
#
学界对译者主体性的讨论 为较为空  
文本独白到译者独白再到目前文化独白 也为后  
转向主要是以译语世界中外在于译者本身的社会 现代语境下颠覆原文同一性的行为找到草根性的出  
环境为主换句话说从原语世界转向到译语世界  
# # #  
发点  
%
譬如译  
#
经历了由 是载体又是感性的存在引入翻译讨论中  
#
)
*
)
*
)
*
的 泛抽象的译者主体论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  
&
#
#
把译者的主体性变成了译语世界的主体性  
语文化译语意识形态等  
活跃的诸要素表现的舞台  
也是单向地强调社会意识形态  
形态并把译者视为这些形态的被动而透明的载体  
把译者由原先他者文化的载体变成了译语世界集体 容  
#
任何语言只有与我们发生一种切肤的关系才  
#
&
%
译者成为所有这些极为 能真正地对我们富有意义  
%
我们必须首先经验到词  
%
即使谈到译文的独立性 的物理意义  
#
然后才能把握该词  
%
罗宾逊提出了意  
躯体化或物理化*#认为)  
受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意义是涵摄躯体性的内  
#
&
政治形态和文化 义的  
)
任何单词都始于感  
#
#
#
是语言使用者作为意义来体验到的东  
A(ABZAG  
罗宾逊在译者登场中正是基于 意  
% + , )  
这一主张来讨论翻译中译者  
他提出了两个概  
'
意识的载体  
只是由原先的原文  
璃球变成了由译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璃球  
者认知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在翻译研究的视野中依然 念  
缺席译者主体依然仅仅是一个没有躯体的主体  
翻译的躯体 而提出了  
*理论$$$即词的意义建立  
这一在翻译中既 在理性与情感结合的基础上 语言使用者既受到个  
%
%
译者被视为一个可以内外穿透的玻璃 西  
原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 义总是内涵躯体性的  
译 主体性的 在触及译者主体性时  
翻译的个体身体学与翻译的意识形态身体学并  
语言感知理论和语言使用理论相结合进  
#
语用身体学  
*
#
&
*
%
%
#
.
#
#
%
)
F
*
)
F
*
当代译学家罗宾逊!C'\%]2.9%."提出  
)
)
*
这一概念  
#
通过把译者  
)
躯体  
*
收稿日期!#))BF)*FAB  
基金项目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及  
+翻译与翻译之存在,!项目批准号)@+EBH))A#" )#))@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
四川阆中人  
四川射洪人讲师  
*
作者简介  
!
冯文坤!AG@!$"#  
#
#
教授  
&
博士  
#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
罗植!AG@A$"#  
#
#
%
A)#  
?
?
冯文坤  
?
?
?
论罗宾逊  
)
翻译的躯体学  
*
'
A(!H  
人感知驱动  
将译者主体性以躯体的方式纳入翻译  
并最终将隐形的译者转化为显形的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方面受到来自身体之外的 认知首先滋生于躯体或躯体响应  
普遍社会规范的束缚 另一方面  
本能反应并使身体内化于翻译过程的束缚  
注语言使用者及其躯体处境进而切入到对语言使 可以通过译者躯体处境来确定和完成  
以及对译者在场性 个译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时空同一性来确定  
文化形态文化审美心 如一个译文可以通过译者的身体所占踞的时空范围  
下面我们将围绕罗 确定其定量的认同 在翻译时译者清醒的理性认  
翻译的意识形态身 知并不构成其全部甚至只是构成其表层的内容  
另一部分则来自译者躯体所提供的情感和体验  
及来自处于无意识之中的各种偶然性经历 这两个  
的翻译等值观是一种译者 方面贯穿于翻译全过程发生在每个译者身上  
个体内化于原文的等值观 罗宾逊的翻译个体身体 管会因个体差异而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和  
但都属于语言使用中个人身体性质不可  
躯 或缺的因素 在翻译中正是这些来自个人身体  
导致了误读译文的不稳定想象的充  
译文逻辑的坚实与松散以及所有被语言  
话语 语用的偏离与变异  
#
又同时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从而 验%* 这个界定至少包含三层意思.A"躯体首先  
)
场域之中  
*
#
是个体的  
#
惟其是个体的  
#
它对个人才是绝对真实的  
意味着翻译过程中的  
其认知的结果也  
译者的空  
%
罗宾逊认 存在-#"翻译的  
)
个体身体学  
*
#
#
#
%
#
还受到来自身体 必然地饱含着躯体的作用-!"在翻译中  
#
%
他由关 间  
&
时间是  
)
他个体化的原则*#每一具体的翻译都  
原文的  
#
%
)
用者的  
的集体意识  
理以及译者个体心态  
宾逊的  
体学  
)
此在性*&切肤在场性  
#
*
#
!
包括意识形态  
&
&
"
的关注  
%
%
#
)
翻译的个体身体学  
*
)
#
%
*
这两个概念来予以阐释  
基于个人身体学的翻译等值观  
个人身体学  
%
#
?
#
$
%
基于  
)
*
#
%
%
&
!2=2%9%5/:239%0:-/.9&/:2%."#  
)
个体*!2=2%"加 特异性  
#
)
*
)
身体学*!9%5/:239"#)个体  
*
一词本身即暗示  
)
%
#
)
*
*% 哈贝马斯!+'V/]8-5/9"曾说#)0个体  
1
一词 方面的因素  
#
#
#
具有贬义  
#
意味着是一种低级而边缘的存在  
#
不但尚 盈与匮乏  
#
#
未开化  
是永恒者或灵魂的同一者  
#
而且自我封闭%*个体被视为异质之物  
#
不 学家们贬损为  
)
*
)
*
%
#
)
恰恰是与最易逝者 体动力的不平衡性  
忠实观把原文视为 类躯体所特有的因素  
分离 或非同一 认知也同时促使语言发生变化  
#
#
情绪的不稳定性$$$这些为人  
不仅参与和影响翻译过程的  
'
#(AB"  
同一  
*
%
传统  
)
等值观  
*
)
*
#
)
普遍性*#而把译文视为原文的  
)
*
#
使语言总是保持在  
'
A(AA  
#
把译者视为  
的目标语及其社会文化内涵  
定译者的躯体了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  
是这种转换行为的中心和动力提供者  
兴意由意达物 的过程中  
本己之物再将内在之物化为外在之物  
调动自己的躯体感应  
没有意义的 进入译者感应之物  
)
仆人*#也连带地贬低了传达原文 活力  
&
生命与不停的转换之中  
罗宾逊以外语学习为例指出外语要在本族语  
首先要通过学习者肉身回应  
%
来自于母语躯体上的干扰要比来自句法  
精神化 形式化  
%
#
更不会理直气壮地肯  
#
%
#
译者 中得以物化赋形  
#
%
在由物  
)
#
&
语义上  
'A(A"ZA@  
的矫正更真实  
* %  
!
"
&
!
"
#
或把外物化为 那些  
0
1
0
1
#
#
译者都必须 他因此认为外语单词首先要被物化为本族语化异  
#
%
没有进入译者感应之物  
#
是 己的存在为本我的存在  
#
使它由  
)
陌生的意义和内  
*
%
#
也即获得物之意 容变为感性的存在  
#
并最终呈现为一种物质意义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观察  
对学习者也至关重要  
译者翻译时需要将自我投入一个原语者的躯体  
之中并非一定是作者本人的躯体也可以是原语  
#总 文化体验者的躯体"#这是对一个优秀译者至为关  
表 键的要求其重要性大于译者对原文本的全面认知  
%
这时的意义是隐涵了译者体验的意义  
%
刘华文 !X4;923/&58/.2.S"% 而且  
#
#
正确地指出.)纯粹地外在于主体的  
0
1
是没有感 本族说话人躯体的运动  
#
%
应所言的  
#
只有当  
0
1
纳入了主体的感应区域主 样  
#
#
'
!(A@A  
客体之间的感应才能开始%*  
!
#
罗宾逊提出  
体而论就是肯定在由物  
过程中躯体在翻译中的整合作用 翻译中的等值与其说  
视为本己性的存在才能切实地认识译者在翻译中 是源于分析和逻辑上的一一对应毋宁说是基于译  
的主体地位 他对翻译的个体身体学是这样界 者在躯体感受上获得的等值 源语和目标语在单  
为每个人所独 词或短语之间的等值对应具有在感觉上和体验上的  
并产生于个体生活中的特殊心理创伤或其他体 同一性 他认为在这些方面最好的榜样是诗人兼  
)
翻译的个体身体学  
*
这一概念  
由意达物  
惟有把躯体 性理解  
#
!
原文兴意  
"
&
!
#
'
A(AB  
"
%
%
由此  
#
他指出  
#
#
#
#
%
)
*
_
%
定的.)一切躯体反应都是个人性的  
#
#
%
#
A)!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翻译家的庞德!<'Y%,.="% 庞德在翻译中重视躯体 所提供的证据往往是基于自己论证需要而偏于一  
所得出的结论又是实体化了的抽象概念 这些  
却又散居于偶然的经验之中后  
#
!
社会科学版  
"
反应  
出的声音  
基于自我躯体的等值对应而化解了虚无  
#
将自我投入到翻译过程之中  
从而捕捉到文本因移位而导致的虚无  
庞德自白 又被擢升至超验领域  
#
倾听自我躯体发 偶  
#
%
#
#
并 概念基于先验预设  
#
'
H(  
%
%
对此文学文化政治学者  
.)我不清楚会有一种可以支配一切的严格逻辑 约翰逊!P'+%4.9%."指出.)我们从两性间忠诚的角  
但我不能超越这样一种信仰$$$我们靠感觉去检测 度去评估翻译和我们在翻译领域对忠实标准的担  
#
#
#
一个翻译  
#
尤其是我们与伟大的原文发生联系时的 忧  
#
就如我们在婚姻领域中对它的担忧一样* #  
!
那种感觉$$$之上用公式去阐释一切%* 庞德显然 者都是对躯体必然具有的变异性和丧失其纯洁性的  
对传统翻译的忠实观产生了怀疑  
我们可以使用感觉去检测翻译那么译者翻译时更 态领域将身体  
是不能脱离与躯体联系在一起的诸情反应% )与原 体化的目的  
文发生联系时的那种感觉*#来源于译者与原文之 中的  
间的触碰  
异在  
那里这种感觉无疑是指诗人直觉  
宾逊那里则被称之为  
%
在他看来  
#
如果 担忧  
%
要避免这种担忧的发生就有必要在意识形  
#
#
)
妖魔化*&)矮化*#最后达到) *  
祛躯  
%
罗宾逊因此指出  
#
西方躯体意识形态  
都旨在使  
)
忠实*#在婚姻和翻译两个领域里  
#
#
译者唯有这种触碰才可以消弭原文的 躯体反应的变异性服从循规蹈矩的形上标准  
#
把躯  
'
A(##  
)
*
#
使原文向译者的  
)
在家感  
*
转化  
%
在庞德 体变成透明的精神  
%
#
#
而这种直觉在罗  
但是在翻译活动中的现实存在者是人  
#
%
源语  
)
躯体化的!9%5/:23" 文本由具体的人所写  
#
充满了个体的躯体经验和全  
'
A(AA"  
*
%
这种直觉不仅为诗人所有亦应为翻译者 部活力 读者阅读源语文本时又再次将其充满活  
所有  
% #于诗有别 力的躯体经验赋予原文$$$这不仅是译者的需要#  
诺瓦利勒就曾说.)吾人性地中  
自具诗心 不可方物不可 也是原文自身的需要  
% # # #即如斯坦纳!L'1:82.8-"所说  
名言 苟无直觉顿悟 诗即诗耳  
#
%
#
#
诗始终须亲切体会  
则思议道断  
华夏集  
直觉或躯体化的理解而超越了费诺罗萨设置的释义 而  
栅栏和语言文化上的  
罗宾逊指出长期以来  
理论家不愿意公开地把等值和肉身回应联系在一 问题  
在于不愿意承认躯体这个形而下的东西一个人 是一个涉及到海德格尔的基本存在问题  
在感觉上获得等值的东西很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讲 存在就是我们的躯体性  
完全是移位的 躯体反应具有即时性不可预测性 的经验绝不可能隐匿或消失  
因而无法充分理论化 躯体反应是理论的死亡之 将以某种显赫的方式与作者的经验重叠或照面  
唯一敢于从感受直觉躯体反应来讨论等值 者只要一接触原文只要真实地感受到原文的效果  
就只剩下译者了 若一个译论家敢冒天下之大 那么个体经验躯体触觉就会融入到原文 罗宾逊  
不韪而用这种方式去讨论翻译则会暴露他缺乏足 非常有意思地指出译者翻译时采用耳朵听的方式  
够的抽象能力 理论家被视为科学家科学家岂能 往往更能体会到词的经验性质如文字的轮廓  
与实在的躯体厮混在一起 否则他们就成为保罗 凸皱纹稠密度醇香体液矩阵角状等感性触摸  
所谓的 在将其翻译成目标语时这些词随着译者身  
逐出形式化了的理想国之外 基于躯体去讨 体的颤动和活力会一并注入表达之文 读是对原文  
论翻译中的等值或忠实就会发现翻译中为人们习 的有声阅读所以读者之读的个体性因素更会注入  
焉不察的等值 忠实等概念带有某种形而上 到原文之中 译者一边感受原文一边从他的目标  
的模糊性  
事实上也是如此$$$它们要具有普适 语词汇库里挖掘出那些拥有一样感受具有一样的活  
就必须保持这种抽象与模糊性就必须摆脱偶然 力的词来这是基于躯体感受的个体活力 罗宾逊  
直觉与感性 译论家们往往以科学家自居说他 由此指出好的译者总是把自己向原文开放向原文  
们的译学理论具有科学的理性精神 事实上他们 中的一切变化敞开去开发原文中的一切未知领域  
%
#
%
#与修 的那样#)理解的活动必须在知性和情欲两个相关  
'"(!AH  
中正是通过这种 方面都获得满足以后才能获得实现 这个  
* %  
实现绝不仅仅是理性或基于理性的单纯推理  
"
辞学邈如天壤%* 庞德在  
+
,
)
*
#
)
隔阂*%  
是认知!3%S./:8/3:9"&躯体!8-%:23"和知性!2.:8&&83F  
可见理解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  
在于 :,/&"的三者合一% #  
不仅仅在于寻求外在于理解者的客观的真  
这个基本  
#
#
躯体未被承认  
#
)
#
#
#
.
%
#
)此在*% 鉴于我们的个体  
#
%
&
#
躯体处境#)此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精神躯体1#人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将他们 价值  
%
#
'
A(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H  
?
?
冯文坤  
?
?
?
论罗宾逊  
)
翻译的躯体学  
*
这个过程同时亦是开发译者躯体回应的过程 在这 的是根柢于译者诗人般的情感宣泄  
个过程中即使我们对原文的理解在忠实原则上遭 间顿离理性的个体体验 这抑或就是庞德所说的  
遇失败那么我们对原文理解的失败在躯体的感受 凭借情感去检验一个译文  
#
中也会得到有益的恢复和补偿 尤其是用那种与伟大原文的力量发生联系时的情  
往往有这种情况译者在翻译时常常会对原文 感  
内容不知所云或无法靠认知去解决 斯坦纳把这种 而言  
情况称之为  
文难以捕捉的生命力和琢磨不透的独创性  
此时就需要译者借助于其躯体参与其中的环境来予 情感的复合体  
以补充 此时他或辍笔茗茶或离几踱步或假眼前  
物象而唤起临身体验#)使你自己与身边感性现象 震撼着心灵深幽之处  
的共存敏感起来使自己想象性地进入另一个躯体 的  
的感性共存现象中去  
式上遁离原文那么  
多场合下  
其说是我们无法从话语逻辑上来理解  
们无法获得理解它们的体验或经验  
以说最成功的翻译  
原则  
理性上的把握  
析等而是恰恰相反  
语和目标语极度敏感的时候  
然是有意义的话那么这种等值与其说是理性分析 类的响应  
上的对应毋宁说是躯体对原语  
%
&
直觉表达和瞬  
#
%
#
#
)
译者的信念*#即译者  
)
'
A(!HZH#  
%
'
B(#BA  
#
*
% 正如罗宾逊在谈到庞德时所言.)对庞德  
内容就是被体验到的东西  
#
%
#
是一个躯体的回  
A(#@@  
而且是一种瞬间的回应 庞德还说过  
这种东西它表现的是一刹那间里理智与  
'
)
知性的失败*$$$这种失败  
)
揭示了原 应  
*
#
%
.
'
"(!AB  
*
%
)0意象  
1
#
'
*(AA!  
*
#
这话使我们想到了尼采说过的  
%
#
)
突然有一种东西以无法形容的正确性和微妙性  
#
'
G(HBG  
*
%
庞德在翻译时要抓住  
#
#
就是翻译时的冲动和节奏感不过多地追求形式  
译者或许会从形 与韵律  
庞德自己说过.)情感还产生音色的图式%  
等值如何实现呢 其实在很 但是人们  
#
'
A(AB  
*
%
此时  
#
%
#
#
2
#
0放弃押韵1#并不是他们不能用.8/:#  
0&88:#9R88:#588:#:-8/:#8/:#088:等词做韵脚#  
而是  
#
那些无法即时理解的段落或句子或词  
#
毋宁说是我 因为有某些情感和活力不应该用人们过去熟悉的手  
'A)(H*)  
#
我们可 段或图式来体现%*  
#
%
因此  
#
#
并非是译者遵循了每一条认知  
根据体验哲学语言学家莱克夫和约翰逊的观  
直觉或未进入认知领域的躯体或无意识是构  
这一基石支撑的是一个动态  
&
因此对原文的响应也就应该蕴  
如果认为翻译等值依 含或承认译者的那些非分析性的个人的和属于人  
准确地讲译文应该是由译者从其经验  
此在  
#
即在翻译前对文本进行了巨细无遗的缕析和 点  
如语言规则系统结构系统和概念分 成认识的基石  
最成功的翻译产生于译者对原 变化和感性的世界  
#
#
#
#
'
AA(!Z*  
#
&
%
#
#
%
&
#
#
%
#
#
&
身同感受之间的对 中的直觉意象和译者面对原文时所触发的  
)
*
%
用罗宾逊的话来说#)一个原语单词或短语与 感情或感觉的综合  
%
译者翻译时提供给原文的与  
#
一个目的语单词或短语之间的等值  
#
总是首先根柢 其说是把原文的东西重新交给了原文  
译者  
#
毋宁说是在  
'
A(A*  
于躯体  
庞德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之所以取得成功  
柢于这种一样的感受就在于他在语词概念的抽 里  
象作用之外直观地体验和把握事物  
古风中有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将原文中体现中国传统哲学宇宙观的  
换为 杀气这种描写主体心理感 学  
)翻译的意识形态身体学*#由此便可  
受状态的词直接转换为 以得到较好的理解  
%
的意象对举实现了生命与死亡对举  
希望与绝望对举从而达到了自然景观  
与人文景观杀戮嗜血的高度融合并最终突出  
了原文揭示人间屠杀的残酷的人文图景  
观的角度来看庞德的译文未必是对原文字恰当的  
翻译但直观的意象叠加和诗意的个人感悟却使译 体的  
穿越文字与文化差异的障碍  
这不能不说是缘于译者高超的诗意技巧  
.
即两个措辞唤起一样的感受  
*
%
)
情感等值  
*
的基础上恢复了原文的全部活力  
%
#
就根 罗宾逊在其书中将躯体与意识形态整合在同一词  
提出了意识形态化的躯体 意识形态这一  
@(#"!  
譬如李白 概念所含有的支配性而言不妨说作者充分地意识  
诗句庞德 到了情感或躯体体验的根基性以及在人类认知活动  
直接转 过程所起到的动力作用 罗宾逊由 翻译的躯体  
进入他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9X-2.S"#  
)
*
*
)
*#形成了  
)
繁盛与萧飒对  
春秋  
*
)
*
#
#
?#翻译的意识形态身体学  
$
与基于集体无  
#
#
!
"
意识的翻译等值观  
罗宾逊提出  
从忠实 回答译者的  
!
&
"
#
)
翻译的意识形态身体学是为了  
*
$
%
)
躯体处境问题 译者是一个躯体的  
*
%
#
)
*#也是躯体处身其间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于躯  
共在*% 与传统译论中取消译者在场以及目  
前把译文视为译语文化语境载体的译文独白不  
罗宾逊把译者躯体反应作为意识形态的一  
#
)
'
@(A*@  
)
*
而直达原文  
%
)
*
#
但更主要 同的是  
#
A)"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部分纳入其中  
入认知之中一样  
只重视传统习俗和标准  
要素之外的现象 但他绝不是要把意识形态肉身 只要  
而是希望突出译者的制约性既源于其躯体又源 采取人的经验的形式  
于其社会规约或躯体先行地融入社会规约之中是 围内我们因此只能得到体验性的真理  
两者的 根本就不存在普适性的语词  
共在*% 或者按照他本人在解释将躯体引 逊更明确地指出  
入翻译研究中的说法是为了重新唤起躯体在翻译 淡出我们感觉的词语都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去  
中的在场性而提出的一种策略 感受而感受因人而异 在他看来在翻译过程中  
不是要控制身体而是要对它加以探索 句义  
不是要对它实行隐匿之实而是要贴近它并把 以肉身化 成肉身  
它带入意识中来 探索实际翻译过程中躯体的 能脱离译者之躯体  
复杂性不要理所当然地把译者的自然冲动 长期以来只要我们一开始思考翻译  
视为错误" ,,在翻译时学会去感受你所从事 从原文的能指与所指的对应结构中和从抵达作者意  
你就会发现你的躯体会准确地告诉你  
么样的翻译在确定的环境下是恰如其当的  
若忽视你的躯体允许译论家们和教师们对你 们把  
颐指气使就会把你从恰如其当的躯体意识那 依然处于原文的模糊与混沌之中  
里引开进入由原则和构架组成的抽象世界里 纳所说的最彻底的释义终止之处  
你就会一步一步地远离你自身所有的这个最好 性彰显之时  
#
正如他把躯体作为认知的一部分纳 与躯体同源的  
旨在克服人们在认识理解活动中 应该予以控制的看法  
却把个体躯体排除在这些 首先作用于个人的躯体  
真理要依靠我们  
处在人的躯体可以赋形的范  
)
情感*)在翻译中不发挥作用*#因此  
'
A(#G  
#
&
#
是不诚实的  
不是首先径达抽象的概念  
的理解来完成它就必须  
#
%
语词总是  
&
#
#
%
%
)
*
)
*
#
#
'
A#(A)@  
#
#
#
%
罗宾  
一切  
)
#
#
#
#
%
.
#
%
#
#
?
?
!
"
源语!1["之句法  
&
#
必须在目标语!N["那里加  
!
#
)
*
#
)
*
成肉身之实现  
我们总是  
我们愈是  
#
"
%
!
&
'
#
#
!
!
!
图的文化差异上寻找原因  
希望准确地接近源文  
接近原文或完美  
%
实际情况是  
#
!
!
#
#
我们就愈是看不清源文  
作为预设性目标结果我们  
这或许就是斯坦  
就是意义独特  
只要我们没有淡出原文的条分  
原文的意义  
而且表达也不会发生 反过来  
淡出了译者处身其间的意识形态身体其表达也  
一个由躯体 注定要失败  
在翻译时译者 近目标绝对不能击中目标  
是蕴涵了社会意识形态 的全部指责如不忠实叛逆等  
译者在起点上就受到了双 性的完美主义幻想完美主义被传统译学视为最高  
这个完美主义的翻译观是基于  
%
!
)
*
#
!
%
!
!
)
#
'
"(AG  
*
%
)
*
A+!H  
的工具  
缕析*#回到基于感受的自我躯体之中#  
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是一个基于躯体的由指 不仅不会明亮起来  
#
令和诫律所组成的传统习俗的躯体性蛛网 就此而 说  
译者既是一个个体又是一个集合  
和内化于躯体的社会群体的集合  
是基于躯体而非囿于躯体  
的躯体 在临近原文时  
重性制约一是属于个人  
性的制约一是躯体出于其间的社会意识形态或话  
语群体的制约 因为躯体在认知活动中不仅被外 我视为走进  
部世界所编码同时也给外部世界提供编码  
和被动静态和动态的合一是内和外之间的结合  
更由于躯体或躯体意识的  
为我们提供关于事物或对象的直观的切肤的判断  
我们的躯体会告诉我们所从事的何时在 的事实  
感受上是正确的何时是错误的 除此意识形 过身体间的彼此投射  
态不是某种抽象的完成状态不是在社会上起 共同分享这些意义  
支配作用的抽象体系 意识形态产生于人们的 的情感是共同的  
行动之中产生于人类的互动之中以及人们需 的  
要权利来支配他人的需要之中  
躯体既然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  
仅仅靠概念分析或理性的选择进行翻译  
"
#
&
%
%
#
#
#
#
#
% 罗宾逊因此干脆主张.)我们只能接  
'A(@A  
* %  
我们长期对翻译  
都是根抵于一个理  
%
#
#
#
#
&
#
%
#
.
'
"(#@H  
.
!
译者主体  
"
差异性和独特 和唯一目标  
他者去发现  
)他者*#因此它事实上倒是把译者自  
的绊脚石了  
) * %  
%
#
)
*
%
#
他者  
没有人可以动摇必然给翻译带来挫败  
#
#
是主动  
事实上  
#
'
A(@!  
&
#
%
的意识形态编码  
%
我们只有把切肤的身体作为  
情感  
)
在场性*#它往往直接地 最邻接的中介  
#
才能由此认识到每个肢体系统  
&
.
区域  
&
习惯和记忆系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编码处理  
我们因此分享了一种集体的意义 我们通  
彼此间的情感状态来与他人  
由身体滋生  
也是相对稳定  
A(A)  
?
?
!
#
%
!
"
!
&
#
!
%
人人都拥有身体  
#
"
#
属于彼此的  
#
'
!
%
*
A+!BZ!*  
"
三 基于身心统一的翻译学  
?
#
译者不可能  
哈贝马斯在 后形而上学思想  
+
,
一书中指出  
.
%
那种认为  
)
个体化不是在孤立和自由中完成的  
#
而是以语言  
A)@  
?
?
冯文坤  
?
?
?
论罗宾逊  
)
翻译的躯体学  
*
'
A(!@  
为中介的社会化过程和自觉的生活历史建构过程  
通过用语言达成相互理解通过与自身在生活历史 洛  
中达成主体间性意义上的理解社会化的个体也就 的感受总是在场的  
确立了自己的认同 个性结构表现为主体之间的相 的认识是一种精神  
互承认和主体间性意义上的自我理解%* 哈贝马 不是一种惰性的东西  
斯显然认为个体化与社会化是同步完成的 个性 抑机体存在也可能因为人文礼仪处境而取消我的  
结构和主体间性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彼此同构的 生物处境但我的身体也会毫无保留地参与活动之  
%
不可能得以实现  
*
%
对此关注身体现象学的梅  
F庞蒂!>'>8-&8/,FY%.:;"作出了同样的回应.  
躯体  
#
我们从在场的躯体那里所获得  
身体合一的共在 我们的躯体  
即使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压  
#
#
#
%
#
&
%
'
#(AB!  
#
#
#
%
#
#
'
A#(AAG  
事实  
建构统一的翻译学  
的内在必然性 因此  
张意义源于躯体的响应和情感之间的统一  
编码化的个人躯体与集体躯体之间的统一  
体显然是一种集体主义化了的躯体  
们所讲的我们自己是个体躯体经验和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存在物  
躯体经验相结合的复杂混合体  
经验是由切肤的个人躯体经验和在早期就被编入我 弃之  
们身体中的集体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他甚至把翻译 务  
中人们长期持守的等值观 忠实观视为一种 个人创造力的限制  
我们惧怕情感和躯体意识的结果 在意识形态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这些限制  
支配下对情感和躯体产生的恐惧从而在我们意识 解原文的辉煌时  
中筑起的一堵智慧壁垒保护着我们免遭情感的侵 能譬如道安之  
就此而言传统的忠实观也是一种基于躯体的 不翻 和自我的非纯粹性  
意识形态发明此一发明中所包含的躯体动力既来 力加以扬弃和压制的如译者个人体验和欲望  
自集体意识形态 也包括那个不宜说出口的肉身 译者需要把自己变  
可见罗宾逊的躯体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是 成没有自我没有人格和没有肉身的非物质存在  
个人意识和无意识的混合 另一方面又认为目标  
语理应是原文作者意图精确的复制品 这样一个没  
有肉身的译者像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子读者就能  
罗宾逊显然有意借助两个词的模糊性实施对两个概 领略到窗外完全原生态的风景 因此罗宾逊讥讽  
念的整合 意识源于躯体的首次发动 透过它意义就会现  
%
罗宾逊主张在个体躯体与意识形态躯体之间 中  
他本人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统一  
他通过翻译的  
%
#
在罗宾逊看来  
#
只要我们不能超越躯体无论社  
#
%
#
)
躯体学*#主 会规约多么有效和全面#)我们都决不会丧失源于  
'
A(!@  
#
以及被 躯体反应所带来的创造力与变异性  
他的躯 意识形态反应并不是对躯体的超越  
作为社会中的人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  
就此而言个人身体的意识形  
A(!)  
我们的个人 态编码构成了个人人格的坚实基础不能须臾而离  
*
%
躯体的  
而是涵摄和整  
%
#
#
%
他指出.)我 合了躯体  
%
#
0
1
%
#
'
*
%
#
%
我们受到社会编码的驱使去完成各自的任  
%
%
或者说  
#
个人身体或是意识形态化的身体  
也是创造力的发轫点  
%
#
既是  
)
*
)
*
#
%
#
)
在理  
#
#
译者自然会意识到自己可悲的无  
#
!
)
五失本*&)三不易*#玄奘之  
)
五种  
#
以及为传统译学所竭  
当然  
%
#
*
"
#
#
#
'
A(!)Z!A  
#
亦来自个人个体经验  
*
%
%
#
#
&
%
%
他用2=2%9%5/:23 2=F 他们一方面把原文无限抬高#  
8
%9%5/:23分别指个体的躯体和意识形态的躯体%  
%
两个几乎无法区分的词意味着它们之间彼此涵摄  
%
#
#
%
%
#
躯体则被一 道.)译者只需要把双眼擦亮  
#
#
'
A("H  
次次编码并隐入我们的集体意识之中% )我们  
!
浑 身而出 把翻译规  
集体价值观 则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凌驾于翻译实践和译者感受  
正是通过这些细胞 之上以为如此就能实现对等  
我们的触觉弥漫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去世 规则比译者接触原文的情感反应  
界也同时进入我们的躯体之中 同时罗宾逊本人 出的决定更真实更忠实也更有价值  
又是完全基于身体体验来讨论意识形态的身体如 文之间的 译者 境遇  
在 感 此在 更有价值 在传统译论中  
这 与现实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彼此分离 翻译实践  
我们对事物的感知首先起源于我 是不真实的或者只具有次要的真实性与系统的  
这种躯体反应随即被继起的理性或 翻译理论所具有的那种简洁和稳定的明晰性相比  
乃至忘却我们的躯体反应 但是 它只是缺乏深度的模糊面纱 译学理论就是要捅破  
集体的或意识形态化了的效果便 这些面纱获得简单性纯粹性稳定性明晰性以及  
#
就会成为原文透明的窗户  
*
%
"
浸润着自己社会里的各种价值观  
-
&
'
A(!)  
弥漫着我们的每个细胞  
的弥漫  
*
%
#
#
)
*
)忠实*% 翻译  
以及基于此所做  
译文与原  
肉身  
理想  
#
#
#
%
#
#
&
#
%
#
)
等值*#  
)
$
*
)
$
他不断地使用)088&*&)]%=;*&)85]%=28=*等词  
%
$
*
更真实  
#
%
#
+
翻译的身体学  
,
一章中  
#
他这样界定  
)
个人躯体  
*
&
#
%
一概念.)请注意  
.
)
*
#
们的躯体反应  
社会规约所压抑  
若没有躯体反应  
%
#
#
%
%
#
#
&
&
&
A)B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系统性  
%
遇挫折就如巴别塔的建造者们在试图成为众神的  
中直接鲜明地提出躯体 途中必然遭遇失败一样  
%
贬抑感性实践的现  
如果你对原文没有切  
没有从自己的感性触觉出发去体验原文  
就无法提供一个对译文读者同样具有感性的  
或者使人心惊荡漾的目标语译本 你所创造的 义  
译本读起来就像是机器制作的散文无生命无感情 任何中间区域都必须严格排斥  
#
罗宾逊在  
+
译者登场  
,
)
概念*#就是要对这种理性至上  
&
#
给予矫正与批判  
%
他认为  
#
西方主流译学观其表现特征为能指和所指意  
&
肤之感  
#
#
你 义和语言  
&
意义和世界之间的二元对立以及工具观  
&
切实 和完美主义观 二元论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排他主  
%
&
%
%
任何事物任何个人只要非我族类即为他者  
# # # %  
#
%
自柏拉图以绛二  
#
'
A(AB  
可言 成功的译本  
则亦步亦趋的遵守以及殚精竭虑地对文本做出的 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  
理性分析而是缘起于他对原文语言和目标语言感 姆斯基等人 他们把事物放入结构性的两极之中  
#
与其说是一个靠 如心智与身体精神与肉身理性与感性以及原文  
心智分析获取与原文同一性的问题毋宁说是基于 与译文 西方主流译学观认为只有原文作者拥有真  
如此而言 也因此有权力对文本市场施加个人的影响  
无损失翻译 就是完全正当 者是女性是感性化的劳动者是按照作者意识行事  
原文只是一个目标一个我们永远达不到 的仆人 翻译中与心智身体这两极相对应的则是  
翻译永远是叛逆 意译  
我们肉身从一诞生就处在具体的时空中  
的人格也就内涵了这个时空内的意识形态  
人格也正是通过对这个时空世界的体验而得以形 忠实类似于一种意识形态话语  
事实上不是这些价值被附加到个体人格中 无意识选择更进而支配欧洲长达两千年之久的  
恰恰是这些集体价值就是其人格本身  
集体价值 翻译观.)任何可以被一种语言表达的事物都可以  
或某些政治哲学家所说的意识形态 霸权被 被另一种语言替代并毫无亏损地保留其全部意  
编入了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我们对世界做出反应时 义  
被一同带出以致于在我们自以为是最驯服地无我 罗宾逊提出翻译的躯体学并借助身体一词  
地扮演着符合某种集体主义理想的角色时我们其 指出了译者的实体性感性和场域性存在 进入场  
实可能完全地处在自我身体之内 域中的原文作者不再是  
那么以一个被编码的躯体去接近原文  
这个躯 语者*% 罗宾逊这种观念在译学上无疑是把译者从  
体一定是丰富而充盈的 若还要继续相信翻译中的 理性主义独白的桎梏中拯救出来并重新植入一种  
等值观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被一种先天的等值 此在 境遇的在场中来考察 他以身体的对  
观所编码 只是我们把这种先天的等值观变成了一 话或对话的身体恢复了译者的体验性存在 由于身  
种内化的本能它如此根深蒂固如此持久稳固 亦 体作为 的肉身性载体形式的不可避免性那么  
如罗宾逊所言.)我们是由我们自己编码而成的产 罗宾逊将身体引入译学之中  
无论是作为翻译的前  
我们是机器人 谁对我们实施和如何实施编码 提条件还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它对阐释译者在翻  
并不重要 要想改变我们自己心理躯体相连的结 译研究中长期遭遇忽视的现象也就具有一种根本  
翻译家们不是也不应该是  
翻译家们的情感动机态度和  
%
#
不是译者对每一个认知原 元论秉持的就是这样一种结构性的等级等值  
%
这一  
#
&
奥古斯丁  
&
索绪尔乔  
&
#
%
觉的极度敏锐% )翻译中的等值  
*
#
#
#
#
%
'
A(ABZA*  
译者躯体反应的等值  
%
#
德里达!+'  
#
%
C8--2=/"所批判的  
)
*
#
#
'
A!(H*A  
%
#
%
#
_
的目标  
%
%
)
*
)字比句当的直译*% 意译等于心智  
%
我们 !52.="#直译等于躯体!]%=;"% 前者等同于等值观  
%
我们的 和忠实观所指向的作者和原文  
#
后者是译者和译文  
%
#
成为支配译者的  
%
#
#
)
*
#
#
%
)
*
)
*
#
'
A(HB  
#
*
%
#
#
)
*
#
&
%
%
_
)
单一者*&)纯粹者  
*
和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B  
#
我们实在是无所作为%* 据此而言  
#
欧洲主流 性的拨乱反正作用  
#
)
翻译观中的 必然内涵于翻译之中是对翻 非人格的转换工具  
译之本质的真实表述 翻译一词在本质上就是对原 身体体验在一个目标文本的形成过程中不仅要予  
'A(#@)  
文的背叛或叛逆 翻译总是在变成原文的企图中遭 以承认而且也是不可须臾缺少的  
# * %  
)
叛逆观  
*
#
%
&
&
%
#
%
注释  
!
!
#
转引自\%]2.9%.#C%,S&/9#=0(=2-"1$-#3211=+2"#见参考文献'A(  
#@@  
%
A)*  
?
?
冯文坤  
?
?
?
论罗宾逊  
)
翻译的躯体学  
*
"
$
转引自钱钟书  
)
+
谈艺录,!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诗句的译文如下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AGGG年版  
#
B!HZB!"  
'
庞德对李白  
5%2&%0R/-9F58.#9X-8/=%78-:4852==&8K2.S=%5'  
#
*
#供欣赏.ES-/32%,99X-2.S#:,-.8=:%]&%%=F-/78.%,9/,:,5.# _E:,-F  
参考文献  
!
'
'
'
'
'
'
'
'
'
A(\%]2.9%.#C%,S&/9'=0(=2-"1$-#3211=+2"'>('P82i2.S.D%-82S.[/.S,/S8N8/342.S/.=\898/-34Y-899##))@'  
#(于尔根  
!(刘华文  
H(冯文坤  
3
哈贝马斯  
'
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  
'
南京  
.
译林出版社出版##))A'  
上海译文出版社##))"'  
'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B#!#"'  
'
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  
.
#
万江松  
"(1:82.8-#L8%-S8'>A#(2;-R($N>1I(8#13A%-"/+-/(-"?=2-"1$-#.3"'>('14/.S4/2.D%-82S.[/.S/,S8<=,3/:2%.Y-899##))A'  
@(祝朝伟'构建与反思'>('上海.海译文出版社##))"'  
B(%.#(2-2@B11-@13ABL2-O3+"?'>('<='N'1'<&2%:'(8RW%-K.(8RC2-83:2%.9#AG"H'  
*(温儒敏  
#
李细尧  
'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AG*@'  
G(=0(=0(32@11B,I.2(. >" >"#03$3/@3AD.11("#'>('<='C/X4.8Y/:/2/.= J2&&V'O%--/&'(8RW%-K. O%&,5]2/6.278-92:;  
Y-899##))"'  
'
'
A)(李公昭'#)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AA(L8%-S8[/K%00j>/-K+%4.9%.'O0.$313I0@."#0(Q$(10.=0(B,R3?.(?6."?-"?!#1150-$$("/(#3G(1#(2"=03+/0#'>('(8R  
W%-K.P/923P%%K9#AGGG'  
'
'
A#(梅洛  
F
庞蒂  
'
书写与差异  
'
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A'  
新知三联书店##))A'  
A!(德里达  
.
'>('北京  
.
生活 读书  
3
3
<"2'9%"#'"1#?'C($%0#'-=+("#)($%'"  
D<(LJ8.FK,.#[6Mh42  
!
D%-82S.[/.S,/S89^.9:2:,:8#6.278-92:;%0<&83:-%.231328.38/.=N834.%&%S;%0O42./#O48.S=,#1234,/.@A))"H#O42./"  
8
9#$+(0$.N-/.9&/:2%. 9:,=;S%89:4-%,S4 ):8Q:5%.%&%S,8* :%):-/.9&/:%-195%.%&%S,8* /.=02./&&;  
%)3,&:,-/&5%.%&%S,8*'E&:4%,S4:-/.9&/:%-:,-.90-%5]82.S/3-;9:/&]/&&];R4234:48%-2S2./&3,&:,-8  
/. ,.-89:-/2.8=&;X8.8:-/:82.:%/.%:48-3-;9:/&]/&&];R4234 :48:/-S8:3,&:,-83/. 0-88&;:-/78-98# :48  
-/.9&/:%-19X8-9%./&85]%=258.:# 2. :48X-%3899%03%S.2:278/3:# 299:2&&/]98.:2. :-/.9&/:2%. 9:,=289'  
N-/.9&/:%-9/-89:2&&9,]i83:9R2:4%,:]%=;%-925X&;=2985]%=28=9,]i83:9'C%,S&/9\%]2.9%.#/.E58-2F  
/. :-/.9&/:2%. :48%-29:#2.:-%=,3892.:%:48:-/.9&/:2%.9:,=;:489%5/:23]82.S%0/:-/.9&/:%-:4/:29]%:4  
. /S8.:/.= /. 85%:2%./&088&8-2. :48:-/.9&/:2%./&/3:'E9/-89,&:# 48.%:%.&;X-%72=89:-/.9&/:%-19  
/&&%R/.= /]9:-/3:9,]i83:272:;R2:4 /.85]%=28=0%,.=/:2%.#],:/&9%X-%72=89/X-252:2789:/-:2.SFX%2.:  
%-:489,]78-92%. %0:48%-2S2./&R%-K91 2=8.:2:;2. :483%.:8Q:%0X%9:F5%=8-.295'  
,1 ;'+5#.:-/.9&/:%-199,]i83:272:;-C%,S&/9\%]2.9%.-9%5/:239%0:-/.9&/:2%.-2=2%9%5/:23-2=8%F  
%5/:23  
:
3
:
3
/
4
0
:
9
!
责任编辑  
"
张思武  
#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