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3期
2
016年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No.3
May,2016
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
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1
,2
1
刘廷哲,刘义兵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2.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昆明650500)
摘要:教育信息化对乡村教师专业化、自主专业发展及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然而在我国乡村教师教
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现实问题,如:缺乏顶层设计与政府机构间的协作机制、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投
入、学习内容的供给严重缺位以及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项目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把乡村教
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并勾勒出了实现乡村教师教
育信息化目标及从普遍接入到普遍服务的发展路径,即:加强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整体中长期发展战
略;开放市场与改变过度依赖政府的发展模式;能力建设与上下结合;最大化移动以实现普遍服务。
关键词:信息通讯技术;乡村教师;教师教育信息化;普遍接入;普遍服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3-0156-06
[
1]42
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
尤其是计算机与电信技术的同步发展使得我们储存
和传播知识与信息更加便捷。ICT使得人们在瞬间
就可以将海量的信息以极低的成本传输到世界的每
个角落。生活在我国乡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
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孤立,而ICT能够减少这种孤立
感,并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放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平
台。这种非传统的知识交流与信息传播途径改变了
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使得他们有机会融入到现代化的
进程中去。这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
设的要求:“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
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
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制定教育信
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同时,也
是实践“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具体要求:“全面提升
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
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
足的难题,同时建立支持学校、教师使用相关设备的
[2]
激励机制并提供必要的保障经费。” 这为广大偏远
乡村地区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
政策支持。通过乡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以及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试点和
推广,可以有效解决偏远乡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问
题。
一
教育信息化对乡村教师教育的价值意蕴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ICT已渗透到经济
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已然成为当今世
界发展的潮流,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简介:刘廷哲(1979—),男,山东济宁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
育、成人教育;
刘义兵(1963—),男,云南禄劝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156
刘廷哲刘义兵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在信息化视野下,
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
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
协作性的特点。其作用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打
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
化、终生化、自主化;二是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
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三是实现
了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
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
之间的多向交流;四是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
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教育信息化带来了
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教师教育思
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乡村
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市场效率差异和接入不足,实现普遍接入,长期和整
体的目标是普遍服务。普遍服务(UniversalService)
就是指为一国的所有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的实践活动,
普遍服务惯常是在产业规制文本中出现的一个经济、
[5]
法律和商业意义的术语。例如,1996年的美国电信
法案(USTelecommunicationsAct)提出的目标是:
电信普遍服务是尽可能以合理的资费、完美的设施向
美国所有的人提供快速、高效、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
有线或无线通信业务,无论是什么种族、宗教、原籍或
[6]
性别,都一视同仁。目前,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
化要实现普遍服务的最终目标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与政府机构间的协作机制
我国社会发展存在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加之在目
前体制下,条块分割严重,参与者太多。各级政府和
部门都有自身信息化战略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各自试
点,布局分散,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都缺乏
政策的连贯性与有效性的协作机制。这种割裂直接
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相关部门的优势互补,也无法
保证远程教育信息资源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由于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中央财政资助教师教
育信息化的项目,无法考虑地方的多样性与发展的不
平衡性,要求的目标往往和地方实际脱节。为了防止
地方政府套取资金,虚报需求,中央财政项目一般要
求地方财政层层配套,结果造成贫困的边远地区无力
承担教育信息化的配套经费,但这些地方恰恰是最需
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此外,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教育
信息化试点的效果,通常将教育信息化试验点放在条
件比较好的学校,导致瞄准机制出现问题,进而造成
偏远农村地区的乡村教师被教育信息化发展“边缘
化”。因此,要想实现既定的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
设目标,各级政府机构间的密切合作是必需的,这是
信息资源有效分配、网络实现整合的前提条件。2008
年,中央合并与ICT有关的国家部委组成工业与信息
化部的初衷也是为了消除职能重叠,改善协作平台。
(二)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
调查发现,学习资源匮乏是影响乡村教师能力素
[3]
质提升的重要原因。很多乡村学校缺乏必要的图
书报刊资料,大多数没有设立图书馆,即使有图书馆,
也存在书籍出版年代过久、陈旧破损、可读性较差等
问题,乡村教师无法及时获取较新的能跟上时代潮流
的学习资源。然而,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资源全球
化,不仅使得乡村教师足不出户就能搜索到极其丰富
的学习资源,而且通过电子邮件、社交聊天工具、网络
论坛、网络备课室等,可以随时随地与不同的课程专
家、教学名师进行交流,分享教学体验和心得。此外,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师“育人”的工具,也是教师“育
己”的平台,为乡村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终身学习提供
了更多空间。进而言之,教育信息化提供的网上大
学、虚拟社区、慕课等多渠道学习途径,能够方便乡村
教师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
基于此,教师教育信息化俨然成为了乡村教师教
育创新与发展的方向,能够促进乡村教师转变教学方
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师终身学习,有效
促进专业自主发展。但是,由于乡村偏远地区的学校
大多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基础服务设施很差甚
至没有,网络通信较为落后,物质生活不便,文化生活
目前,教师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信息的生
产与发布以及设备投资大都依靠财政补贴,后续信息
站、网络与平台的正常运转也要持续依赖政府机构尤
其是基层政府不断的财政投入,但从长期来看,这是
难以持续的财务模式。由于服务要求与特许经营都
是在普遍缺乏竞标背景下形成的,导致教育信息化建
设的市场化商业运作不太明显。政府的服务要求目
标不明确,运营商就会缺乏完成目标的商业激励,即
[4]
单调。这使得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
平普遍不高,不足以支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
需求。因此,我国目前须进一步加快乡村教师教育信
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尽快缩小
地区、城乡、校际师资差距,以促进教育公平。
二
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中期和局部目标是消弭
1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便扩大了接入覆盖,也都是政治上的行政要求,而非
潜在的顾客群,提供满足教师需要的学习内容,这将
会有效改善激励机制,促进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最
终实现普遍服务。
市场激励。这种接入如果无利可图,则维护又成为问
题,同时,运营商的管理制度也会把边远的乡村学校
纳入“边缘顾客”来考虑。
(四)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项目难以满足实际需
求
在实际操作中,日常的维护开支(所谓的“工作经
费”)是个大问题,政府推广的“宽带网络校校通”、“优
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乡村教师
教育信息化项目,往往只是配备硬件和设备,运转费
用、耗材、维修更新费用等则没有相应的安排,或者主
要由项目所在的基层政府承担。如果项目所在地的
政府财政无法承担,那么试点就会无疾而终。失败的
ICT项目试点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先例,有诸多的经验
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几个中
央部委针对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实施了系列的研发
项目,如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爱课网”、“教
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但无论是在数量
还是质量上,这些项目的实际效果都不容乐观,难以
完全满足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四个方面。一是针对城镇教师教育的研发项目相对
多,针对不发达地区现状的教育信息平台建设的成果
非常少;二是中央部委推动的研发项目往往是自上而
下,很难顾及乡村教师教育的多样性、异质性,教育成
果的推广成问题,容易脱离地方实际,地方政府也缺
乏推进当地教育信息化研发的科研配套机制和研发
的力量;三是这些研发项目绝大部分都是政府主导、
财政支持,营运商很少投入,在市场导向的条件下,运
营商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还不明确;四是核心技术缺
乏,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在实际运行中的ICT系统
核心技术大部分都是国外的,软件方面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尤其明显。在进入云计算平台的时代,信息安全
也无法保障。
(三)学习内容供给的严重缺位
乡村教师教育信息本身就比较分散,搜集难度
大,加之涉及部门较多、激励不足,导致有效学习内容
供给缺位。目前,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内容本身也有局
限:一是仅仅关注教学自身,缺乏其他关涉教师终身
学习和发展领域的重要相关内容;二是网络提供的很
多信息太过于简略,没有背景和语境,很难让人信服;
三是传统上乡村学校的信息扩散依靠社区精英和中
间媒介,乡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还不太习惯直接从网
络搜寻需要的信息。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需求不足也是导致无法驱动
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能力建设不足与意
识落后是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需求不足导致了网络
信息使用意义上的普遍接入不足。城镇与乡村教师
之间的学历分布差异比较明显,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
相对较低、信息素养相对较差,难以有效地使用网络,
尚未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导致需求不足。这种
意识的差距还体现在基层学校的领导当中。有些乡
村学校的领导就认为没有必要去发展教育信息化,主
要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看到教育信息化能够给学校
带来明显的好处。四川省“天府信息网”的模式为乡
村教师推动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四川省
三
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为了全面推动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创建
乡村教师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教学科研平台,形成
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乡村教师教育云服务体系,十
分必要。基于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以及电信市场是以国有企业
为主导的部分开放的寡头垄断市场等现实,需要构建
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学校
宽带网络接入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同和与企业
的沟通,实施分类指导,着力解决边远、贫困地区乡村
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基本实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全
覆盖。为实现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目标,即从普遍接
入到普遍服务,我们构想出如下的路径选择。
“天府信息网”模式是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从2003
年
起在四川省内建立的以手机短信为主要传播方式的
农业信息平台,是一个整合手机、座机、寻呼机、互联
网以及呼叫中心等多种终端的综合性信息传播网络,
实则赋予了运营商特许经营权,用电视、电话、电脑
(一)国家层面:制定整体中长期发展战略
从国家层面制定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整体中长
期发展战略的,不应该仅仅是教育部,而应该是国务
院或者以国家发改委为主导,教育部、工业与信息部
等部门相互配合。但是,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协
作机制,项目缺乏统筹,这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情
[7]
“
三电合一”的形式开展支农助农的活动。如果把
这一模式应用到乡村教师信息化发展中,运营商就会
在许可期间驻留基层乡村学校进行推广与培训,发展
158
刘廷哲刘义兵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况出现。因此,需要从顶部和源头抓起,加强国家对
师教育信息化普遍接入与普遍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
其目的是通过竞争与创新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同时
在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可得性和可及性两个方面
发挥市场效率。(2)发挥网络运营商在乡村教师教育
信息生产与发布中的主导作用。现阶段运营商的发
展战略中已经意识到了信息内容供给的重要性:其
一,3G或者4G业务,流量将取代传统的语音成为经
营的核心,流量离不开信息内容;其二,终端销售仅仅
是一次性买卖,提供接入也可能只是“被路过”,利润
的主要源泉还要靠销售产品而非服务。因此,运营商
已经有了提供信息服务的内在动力,加之乡村教师教
育的多样性而导致的信息需求的异质性,急切需要能
够延伸到当地的网络。目前,运营商的代理网络已基
本成形,类似四川“天府信息网”模式,交给运营商来
运作内容已经具备条件,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
持。
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引导,发挥专家学者、管理者、资
深教师和名企代表的集体智慧,完善顶层设计和系统
[8]
架构设计。与此同时,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定位。
信息化本身要求开放与统一平台,在国家层面上的平
台和体系建设理应由中央财政来负担,因为它属于国
家层面上的公共产品;而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应该有
相应层级的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可以通过专项转
移支付给予乡村贫困地区以财政支持。
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乡
村教师教育信息化要与之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尽早谋
划,超前布局。对于已经和即将纳入城镇化的乡村学
校,信息化的目标直接就应该是普遍服务,避免重复
投资造成浪费;边远的、短期内难以城镇化的学校则
应考虑适宜技术,近期目标可以是首先实现普遍接
入。在我国,政府机构是教育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管
理者,但是其信息公开的程度较小,很多信息仅仅停
留在政府机构的服务器上。在新建教育信息服务体
系的同时,应最大程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并实现
政府机构间的平台共享化,尽可能地公开政府手中的
教育信息资源。
同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指出,要着力改革体
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
[2]
设。因此,在资金筹集上,要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政
府财政投入的困境,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
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
务,形成多渠道筹集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
保障机制。一是可以尝试通过竞标的方式实现服务
要求与特许经营权拍卖;二是可以通过透明的机制、
肥瘦搭配的办法,拓展接入边界,覆盖传统意义上市
场失灵造成的接入死角,以厂商交叉补贴为主导,而
非以政府补贴为主导,但一定要保持透明;三是在运
营与维护方面也应实行多渠道筹资的可持续财务制
度,改变过去依靠政府财政一家融资的局面。
(
二)政府层面:开放市场与改变过度依赖政府的
发展模式
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已由过去的政
府推动向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双动力转变,同时,乡
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
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
动阶段过渡。因此,政府要重视这种转变。要针对乡
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变化,逐步地开放信息化市
场,而非简单的限制与恐慌,并应有两个思路的转变。
一是要清晰地划分政府和企业的边界,不要总是以国
家安全和接口为由过度干预市场;二是要向民营资本
与外资逐步开放针对乡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市场,对
新进入者和已有的运营商一视同仁,政府的主要工作
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组织架构逐渐由政府主
导型转向运营商主导型。所谓的运营商主导型,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1)使网络运营商成为乡村教师教
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通过竞
争的压力,迫使运营商在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技术创
新、商业模式创新上下功夫,迫使其充分应用移动、无
线为主的接入技术,让过去的边远乡村地区成为有利
可图的利润增长点,扩大接入边界。政府逐步取消对
于公共接入经营的配额限制,支持竞争,鼓励乡村教
(三)乡村教师层面:能力建设与上下结合
改善乡村教师教育信息使用意义上接入不足的
核心在于能力建设。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需求上,形
成需求拉动的供给,在商业上成为经济可行的投资。
现阶段,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两类人群。首先是消费
者,即乡村教师接入,使用ICT的培训(一是关注教师
教育的培训,二是作为乡村教师教育信息传播中间媒
介的培训)与宣传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是主管乡村教
师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高级别的政府机构人员需要
考虑决策与平台建设的能力,低级别的工作人员要熟
悉信息化的电子政务工作方式,基层工作人员自身还
可以充当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示范者。ICT的发
展一日千里,乡村教师能力建设的培训与学习是一种
终身教育和终身知识更新的过程,不仅仅是考虑发微
15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博、微信的问题,而是信息素质的培养,即培养乡村教
师具有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
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素质。鉴于乡村学校领
导和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足以及信息素养较差
的现实,在开展“国培计划”、“省培项目”等培训过程
中,应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素养培养的力度,并
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
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
列入乡村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进而推动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发展。
同时,运营商也是乡村教师能力建设的参与者。
扩大客户群体,争取潜在用户,是信息行业的特征所
决定的。从显性成本来看,边际上增加用户的成本几
者,决定哪些应用能够在网络上运行,应用供给者出
售软件与运营商进行分成,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政府
往往是信息的内容提供者,在我国是内容的最主要提
供者;对于终端用户,需要的信息内容往往不局限于
本地。
从商业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来看,智能手机作为乡
村地区最主要的接入终端,必需依托m-ARDapps的
生态系统。这有助于推行移动学习,支持乡村教师使
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的学
习,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这是目
前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也是最终实现普遍服务目标的唯一路径。理由在于:
一是国际经验证明,移动终端的服务几乎全部被Ap-
乎为零;长远来说,客户基础是建立长期生态系统的 ple、Google、Windows、Blackberry几大巨头所垄断,
前提条件。因此,只要有足够的竞争,运营商就有压
力和动力投入能力建设,且其投资不必完全依赖财政
投入。由此可见,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上下结合的乡村
教师教育信息化项目,再辅之以严格的独立评估和公
开机制,乡村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将更加明显,获取
的经验更为实在,项目的推广也才更有依据。现行的
试点项目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不论是从政府机构层
级还是政府与教师角度都是如此。类似甘肃“金塔模
式”的试点应该更多一些,提供基层试点项目、资金申
他们所依赖的都是各自的生态系统和应用;二是这一
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提供了研发的标准和基础,使得
分散协作成为可能;三是拥有内在的激励与分成机
制,在商业上可实现持续发展;四是充分利用众包,几
乎能够满足一切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并且在价格上实
[11]1565ꢀ1566
现充分竞争
。
四
结论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
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一个信息化教师教育云计算平
台的时代已经到来。不断消弭市场效率差异和接入
不足,实现普遍服务的最终目标,使得教师尤其是乡
村教师能够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是云计算时代和教
育信息化在乡村教师教育发展的应然目标。目前,虽
然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
此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进乡
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在实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重
要性和艰巨性,把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
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
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从平台建设、内容供给、
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建立起我国乡村教师教育
信息化的生态系统,通过利益相关者利润分成与共享
机制的建构,实现激励兼容的商业模式,切实推动我
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而达到提升乡村教师
能力素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乡村
教育质量的目标。
[9]
请的渠道。
(四)技术层面:最大化移动以实现普遍服务
无线网络迅速成为最为普遍的语音、数据与服务
传输的渠道,移动电话已经成为乡村教师教育接入
ICT最为重要的终端,以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我国
乡村地区的学校完全有可能越过有线阶段,直接进入
无线阶段,再辅之以市场化改革,实现普遍服务的最
终目标。基于此,转入普遍服务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软
件,是应用。乡村教师教育发展的移动应用(简称“m-
ARDapps”)是信息化普遍服务的通道与内容合一的
最重要载体,可以大大提升在可负担价格下乡村教师
接入各类教育信息的体验,也是各类信息增值服务的
平台。m-ARDapps离不开经济生态系统,也就是互
动的组织与个人构成的经济社区,包括移动网络运营
商、应用提供者、内容提供者和终端用户,构成了一个
[10]26ꢀ33
服务与支持系统 。在此系统中,运营商是守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5-06-01).http://www.gov.cn/
160
刘廷哲刘义兵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3]孙兴华,马云鹏.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检视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5,(5).
4]刘善槐,邬志辉.新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师的核心问题和政策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5]Universalservice[EB/OL].[2015-12-1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al_service.
6]TelecommunicationsActof1996[EB/OL].[2015-12-10].https://transition.fcc.gov/telecom.html.
7]四川省农业厅.我省大力推广“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J].四川农业科技,2007,(3).
8]高兴明.推广“金塔模式” 实施“网络工程” 稳步推进甘肃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
9]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
[
[
[
[
[
[
[10]QIANGCZ,KUEKSC,ESSELAARS,etal.MobileApplicationsforAgricultureandRuralDevelopment [R].
WorldBankOtherOperationalStufies,2011.
[11]JEFFH.Crowdsourcing:WhythePoweroftheCrowdIsDrivingtheFutureofBusiness[M].NewYork:ThreeRiv-
ersPress,2009.
PresentDilemmaandPathSelectionof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ofRuralTeachersinChina
1
,2
1
LIUTing-zhe ,LIUYi-bing
(
1.CollegeofEduc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2
.GraduateSchool,YunnanMinzu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500,China)
Abstract:Educationinformatizationisquitesignificantfortheprofessionalization,self-direct-
ed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self-realization.Withtheanalysisofpracticalchallengesinthe
processofeducation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ofruralteachersinChina,namely,thelackof
co-operationbetweentop-layerdesignand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over-relianceonfinancial
investmentfromgovernment,theseverelackoflearningcontentssupplyandthefailureofthe
planofeducation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ofruralteacherstomeetpracticalneeds.Rural
teacherssupportplanputsteamconstructionofruralteachersinthefirstplaceandthusprovides
importantdevelopingopportunityfor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ruralteachers.Thispaperde-
pictsthegoalofeducation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ofruralteachers,i.e.,fromuniversalac-
cesstouniversalservice.Education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shouldbereinforced,medium
andlong-termdevelopmentstrategyshouldbemade,marketshouldbeopened,theolddevelop-
mentmodeofrelyingtoomuchongovernmentshouldbechanged,emphasisshouldbeputonca-
pacitybuildingandthecombinationofgovernmentandpeople,andmobilizationshouldbemaxi-
mizedtorealizeuniversalservice.
Keywords: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ruralteachers;teachereducationinfor-
matization;universalaccess;universalservice
[责任编辑:罗银科]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