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卷第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896?9.#)*+*  
)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新闻传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探析  
彭 立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成都#+**#@"  
!
!
摘要  
!
新闻传播的  
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界定出了一个  
闻传播学界的理论研究和业界的实践运作在未来的新发展中必须完成它的中国化  
与有机整合  
关键词  
(
中国化  
#
时代化  
#
大众化  
*
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方略  
三维  
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深度内化  
!
既各有侧重  
性的坐标或框架  
#
#
各具功能  
!
又相  
!
!
互关联  
#
!
(
*
"
中国新  
!
"
!
新闻传播  
&
中国化  
&
时代化大众化  
&
中图分类号!N)+*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DE!+E$)*+*%*#D**G+D*G  
!
!
'
%
!
!
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式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  
的讲话中再次提及  
(
之后  
#
胡锦涛同志在)*+*  
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  
#
在当代中  
关键在于处理好它与政治和经济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从某种意义  
都含有某种社会性的  
'隐喻(+  
任何传播形式都是一种  
毋庸置疑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  
作为大众传播重要载体的新闻传播媒  
既是社会大众的必需  
它还是一门文化的  
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活动具有  
公共性和产业性新闻传播要以坚持  
则为前提全力打造符合新闻传播三性要求的文  
)
'
(
国的生存与发展  
#
#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的关系  
很值得我们 上说  
#
正所谓  
'
大众化(%这个关于  
'
三化  
新闻传播学界及业界的高度重视与深度解读  
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  
传播的社会和媒介 的形式  
新闻传播的显在性勿庸置疑  
其重要性不 家的语境中  
正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必须做到 介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样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理 要  
论研究和业界的实践运作  
在当今世界的新发展也 究指出  
必须完成它的中国化  
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深度内化 党性  
与有机整合  
一 新闻传播的  
(
的重大命题  
#
#
任何新闻传播  
#
%
在某种程度上讲  
#
#
'
有意味  
&
(%  
#
)+  
的世界  
言而喻  
%
#
#
%
#
'公器(#也是国家政府的重  
'
产业(%曾有研  
三性(#即政  
#
'
喉舌(+此外  
#
#
#
'
&
&
#
'
党性原  
(
%
#
'
(
)
+*  
"
中国化  
#
化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与政体决定中国新  
% (  
如所周知#'价值  
%
%
!
新闻传播的  
'
中国化(#所指涉的是一个特定的  
#
'
空间(!地域  
"
的概念  
#
.
这是在中国  
具体而言新闻传播的  
中国特色  
!
而非他国  
"
所 闻传播的价值所系 是选择和衡  
中国 量客观事实是否构成新闻传播的标准 但此价值  
中国风格和中国气 是由  
新闻 传播  
风格和世界大 闻如果没有  
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
#
'
'
(
(#就是指其内蕴的  
'
&
'
(
'
(
两个价值要素所构成的.'  
传播(#就很难说会具有  
不传播不存在(+另一方面  
(#  
气派  
'
社会主义  
%
简而言之  
(
性质&'中华民族  
(
'
(
'
'
价值(#所谓  
(
#
新闻传播的  
'
中国化(#其实质  
'
#
凡有  
'
新闻  
(
价值的  
!
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传播的生存 新近性  
&
显著性  
&
真实性等  
'
不变  
(
因素"#并非就一定  
收稿日期!)*+*D*ED*!  
作者简介  
!
彭立!+FE@$"#  
#
重庆市人  
#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G+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具有  
'
传播  
(
的价值  
!
如重要性  
&
典型性  
&
贴近性等  
的价值  
已经由 化  
应当 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的研究非 如所周知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特征  
的研究却言之甚少这种情 具有着一种与 俱进 反应的特质  
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予以改变 它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感和显著的  
新闻传播活动若按照西方科学哲学家波普尔 在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中诸如  
的观点应属于由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 等采摄编播话语  
世界 只是在它的起源上是人造的 与社会齐步的媒介  
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会产生以前 传播特点 就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生  
不能预见到的结果它们会产生新的问题 就是新闻传播事业的语境所在  
确地阐释了大众传媒的某种异化 美国的传播 这个话题在当代中国是  
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也进一步深入地指出#'人 与  
是解决中国  
们普遍认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 一切问题的关键 新闻传播业当然也不例外 当代  
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以适 中国新闻传播时代化的一个重要内蕴就是它的  
当的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 观念及实践即要求新闻传媒人具有一种创  
地提出了对大众传媒的某种控制 发展  
新闻虽无边界传播却有立场 把握世界多极化  
中国化(#要义在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济全球化  
传播信息化和技术数字化等趋势和规律  
义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其核心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 转变新闻传播业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增长模式在发  
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 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增强发展的效益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 高发展的质量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去反映和应对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及所出现的新格局  
体系(#以指导和引领当前及未来中国新闻传播的发 新情况和新变化  
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  
展进程 当一个客观存在或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 特色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以实现当代中国  
需要被传播并使之具有价值时我们首先必须明确 新闻传播事业在速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上又好又  
的是它在多大程度和以怎样方式与当代中国的世 快的结构调整模式创新与传播优化  
国情和党情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时代化中所内蕴的  
需求或利益相关联 要素以及当今世界新闻传播舆论新格局的出  
作为意识形态重要载体的新闻传播的 中国 现需要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具备一种创新  
(#就是要求我们的新闻传媒人面对各种纷纭复杂 的理念或思维  
如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新闻(#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去选择  
过滤和 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  
守望者(#更当好中国新闻 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  
从哲学上讲创新是新闻传播主体对  
国情(&准 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的发现及创造性的结果  
疏导公众情绪进 对同质化现象的超越既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  
毫无疑问乃是当代中国 践 对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活动而言毫无疑问  
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首要的职责和任务 创新发展是新闻传播事业实现转型做大做强  
二 新闻传播的时代化  
软实力的必由路径和前进引擎  
新闻传播的中国化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  
的表述那么新闻传播的时 闻传播活动应具有一种传播力决定影响力  
'
可 代化(#则指涉的是对一个特定的  
'
时间(!阶段  
"
的概  
传播信息  
当代  
(
因素"%因此  
#
在某种程度上讲#'传播  
(
#
#
.
这是在世界多极化  
&
经济全球化  
&
决定着  
传统的新闻价值尺度拓展为传播价值尺度  
在传统的新闻学理论中 新闻价值  
常之多但对传播价值  
'
新闻  
(
的价值  
+
新闻信息的选择标准  
#
&
载体网络化和技术数字化等进程中在  
'
(
%
%
#
#
'
(
#
#
就是内在  
#
'
(
#
'
(
&
'
(
#
从而使  
%
'
(
'
时代性(%  
#
#
'第一时间(&'我在  
#
'
世界!(+而 现场(&'现场直播(&'连线播报  
(
#
'
!
#
而它一旦存 分体现出它的这种与时代同行  
&
#
.
%
可以说#'时间  
)*G+)  
准 命所系#'时代  
应当看到的是#'时代  
这一主题息息相关的%'发展  
(
)
#
(
#
(
%
'
(
%
(
'
发展  
(
(
#
#
%
%
+
#
'
(
#
)
!*+E@  
#
(
#
明智  
'
发展  
新的  
(
#
'
(
%
'
发展(!而非简单的  
'
增长("的理念  
.
'
(
#
%
当代新闻传播 去破解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提炼  
传播的  
应当说  
确地宣传  
行舆论引领  
#
既当好中国社会的  
'
%
'
把关人(%'新闻  
(
诚可贵#'传播  
世情(&即时地报道  
党情(#通达社情民意  
(
价更高  
%
的必然要求  
%
#
#
客观地反映  
'
'
#
'
#
#
'
(
#
#
#
维护安定局面  
#
%
#
#
%
'
(
&
&
"
#
'
(
%
!
如果说  
个特定的  
#
'
(
所指涉的是对一  
'时代化(#需要我们的新  
'
空间(!地域  
"
#
'
' (  
的理  
G)  
! !  
彭 立 新闻传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探析  
是指  
%
这一理念主要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或指向  
%
一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越来越大地影响着大众的生  
应 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
的传播 如果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审视  
信息不对  
世界的传播 表现为新闻传播活动  
#
'
宽幅面传播(%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  
#
&
当具有一种广角式的面对  
'
世界  
(
'
地球村  
(
#
中国新闻传播的  
'大众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或两种趋势上.  
一是  
! "  
媒介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向度  
态势  
#
改变以往在国际传播中所出现的  
'
(
的格局  
#
展示出一种  
'
中国的  
(
即是  
'
(
新形象  
播活动  
兴媒体的  
体实力扩大影响范围  
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  
步等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格局  
播业所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未来预期  
新闻的传播力决定新闻的影响力  
响力实际上就是指媒介的  
语权(#是指大众传媒在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时的一 与传播者的传播技巧息息相关  
种潜在的现实影响力或现实权力 等的大量涌现  
新闻传播活动而言传播当代中国党和政府及人民 际 贴近群众的新闻内容及传播方式等  
的声音取得并掌握新闻传播的话语权以形成对我 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主旋律  
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发展更为有利 中国新闻传播的  
加有益的舆论氛围和传媒环境无疑是我们当代的 象  
新闻传媒人在世界多极化  
化的时代应必备的一种时代观  
三 新闻传播的大众化  
新闻传播活动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但是我们也应明白一是大众传播并非就等同于  
大众化传播二是大众传播并非就是真正地为大 闻传播活动中的  
属大众 在这里存在着一个大众传播媒 与性的双向互动  
介在对象选择内容呈现形式表达话语形态媒介 经构成了当代和未来中国新闻传播活动主题的  
载体和传播行为等方面的选择与定位的问题  
从世界和中国的新闻传播发展历程上看  
或者说  
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  
贯之的无产阶级新闻及文艺事业的主导思想  
中国新闻传 最直接最现实  
就是它从理论 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即在大众意识民 作为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事业或活动  
平民语言等方面所取得的诸多实绩与成功 处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主体论的传播思想或传  
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上的平民化 媒理念 此外对于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而言  
科技上的跃进化等而外可以说经济的发展为媒体 做一个能说话的媒体还不够还应该或必须会说  
的大众化提供了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城市化 人见人爱从而增  
当今新闻传播的各 强新闻传播信息对大众的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和  
音频和视频信息等已经分布或渗透到了社 影响力 事实上新闻传播的大众化而非庸俗化  
%
二是指  
'
立体化传播(%当代中国的新闻传 对大众的  
'
接近(#  
'
为大众传播(+二是表现为大众  
' '大众在传播(%  
参与(#  
所谓  
# '  
媒介接近权(#指的是大  
#
应当是报刊  
&
电台  
全媒体  
增强传播效果  
国家的需要和科技的进 者反映社会各群体的真实面貌  
对我国当代新闻传 介所带来的社会公益并由此而获得知情  
批评和监督等另一个是  
而新闻的影 达方式导致的了解或理解的难易程度  
媒介话 就是大众传播内容能够被受众理解的难易程度  
可以说 民生新  
揭示出了贴近实  
&
电视  
&
互联网及手机等新 对新闻传播媒介的  
从而提升媒 在大众传播学中  
应当说这 众传播媒介允许社会各群体通过媒介表述自身  
使他们能够享用媒  
参与  
'
融合  
(
性或  
'
(
的传播  
#
#
#
%
#
#
&
&
#
#
#
&
&
'
易读性(#指的是由表  
换句话说  
% #  
%
&
+
#
'
话语权(%所谓  
'
#
%
# '  
%
对于当代中国的 闻(&'百姓故事  
(
#
'
#
&
贴近生活  
&
(
#
#
#
%
&
&
&
'
大众化(#除了体现在传播  
'
#
(
的大众化而外  
#
还体现在它的传播  
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现象  
处理与传播信息的崭新方式  
#
'
行为  
表明当今人  
已使传  
并对其  
定位等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等的产生 应当说这种新  
的接近性和属大众的参  
甚而二位一体化趋势  
(
的大众  
&
经济全球化及传媒信息 化上  
%
所谓  
'
(
#
%
们接近  
&
使用  
&
"
#
统的新闻传播业正面临一场本质上的巨变  
#
!
如所周知  
#
%
原先在历史上的功能  
&
#
.
'
(
'
互动传播(&'公民记者  
为大众  
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奏(%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  
#
事实  
#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大众  
'
已经表明.'大众化  
(
'
人民性(#乃是新闻传播 化(#其核心要旨在于  
'
以人为本(#即它的  
'
人民性(.  
#
同时也是我党一以 以人民为主体  
#
为人民而传播  
#
顺应人民新期待全  
#
%
改革 心全意为人民  
+
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人民  
&
&
'
最关心  
开放!*年尤其是上世纪F*年代以来  
#
(
的利益及诉求#'一定要尊重人民主  
#
切实体现人民意愿( %  
#
必须时时处  
)
E*  
播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或标志  
到实践所取得的大众化的成果  
生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 话(#如此才能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
#
)
G*  
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应当说  
种文字  
#
&
&
&
%
#
!
'
(
G!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低俗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传媒发展的主潮  
#
并 架  
%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审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  
涉及到了 传  
'
谁在传播(&'  
为谁传播  
真正明确  
的内涵和切实认清  
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及  
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的理论研 活动的重要生存方式和发展形态  
究和实践活动界定出了一个三维性的坐标或框  
#
将继续成为未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方向  
%
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播什么(&'怎样传播  
#
(
'
(
等基本和重大的  
中国化的实质  
&
大众化的趋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理论与实践问题  
各具功 深入理解时代化  
这一具有重大 势毫无疑问  
%
所以  
#
'
(
是一个理论及实践的有机整体  
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可以说  
意义的三化  
#
既各有侧重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
+*何丹华从文化经济的时代视角看新闻传播三性),*'广东社会科学#)**"#!E"'  
' '  
波普尔 北京生活 读书  
)*卡尔8 科学知识进化论)M*'纪树立编译 . 8 8新知三联书店#+F@"'  
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 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Q*66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  
人民日报出版社#+F@!'  
!
)
)
)
8
#
罗伯特  
8
默顿  
'
' '  
传播学北  
G*李良荣在山大悉述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A6\]*'))**@D++D+G*'山东大学新闻思政网5;;.66LLL'839L':>-'9>-'4/6  
I
/
9L:6/9L:6:>T:6)**@D++D+G6+))##GGG#"'5;6&'  
.
)
)
E*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A6\]*'))*+*D*GD*#*'新华网5;;.66/9L:'T3/5-0/9;'  
I
4
%66I%&3;34:6)*+*D*G6*#647+)+F"E)'5;6'  
0
//1>@/"/A7>1B++&1+7;C7&4#"9*+>"#'(7>>&#*2"/*7#  
O=(N]3  
!
,%-./0&3:60/>Q%66-/340;3%/P/:;3;-;9#2345-0/(%.60&7/389.:3;#Q59/>-#2345-0/#+**#@#Q53/0"  
< J  
0
3+/4"2/.Z%.K%-./0&3:60/>4%66-/340;3%/;%?94%69:3/343X9>#9I%450&3X9>0/>I%I-&0.3X9>  
:0J.90;;59%.9;340&3::-90/>I.04;340&:;.0;9J<%1.9:I94;389:;.9::0/>1-/4;3%/?-;%16-;-0&  
9&0;3%/:53I0/>I.%6%;3%/#L5345>913/9:0;5.99D>369/:3%/4%%.>3/0;9%.1.069L%.S1%.;59;59D  
.9;340&:;-><0/>I.04;340&04;383;<%14%/;96I%.0.<Q53/9:9K%-./0&3:60/>4%66-/340;3%/#  
L53456-:;4%6I&9;93;:I.%1%-/>3/;9./0&3X0;3%/0/>%.J0/343/;9J.0;3%/%1?94%63/J:3/343X9>#  
I%450&3X9>0/>I%I-&0.3X9>'  
1-674'+.K%-./0&3:60/>4%66-/340;3%/+:3/343X0;3%/+9I%450&3X0;3%/+I%I-&0.3X0;3%/  
3
.
%
9
5
!
责任编辑"唐 普#  
!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