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4卷第1期  
2
017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4,No.1  
January,2017  
宋书诗学文献考论  
钟仕伦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宋书中保存了不少关于诗歌创作诗人轶事、《诗经引用和歌谣谚语乐府歌辞等方面的史料,这些史  
料是我们研究汉魏六朝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宋书诗学文献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经之学的演  
变和七言诗形成的过程,从而加深我们对南朝诗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诗学经先秦诗文之学”  
至两汉“《诗经之学到魏晋诗歌之学的嬗变,特别是宋书诗经的引用,可以引发我们对魏晋文学自觉的  
重新思考。  
关键词:《宋书》;诗学文献;《诗经引用;诗歌作品;歌谣谚语  
中图分类号:K2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7)01-0119-08  
宋书为现存记载南朝刘宋一代历史比较完整  
谢灵运传论》。《谢灵运传论已有众多专门  
的研究,暂不涉及,这里只探讨谢灵运传》。  
宋书的编撰开始于宋文帝元嘉(424ꢀ453)  
的史书,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  
魏晋之后,文学与史学立馆分授,逐渐区分,但  
[
1]279  
六朝修史,最喜载文”  
参与宋书编撰的徐  
,书中多称今上”,如卷七十二南平宣简王刘宏  
[2]2310  
[2]1868  
颇涉书传,犹悉朝仪”  
;续成其书的沈约才  
附子刘景素传》“至今上即位,乃下诏曰”  
,
卷七十四沈攸之传记攸之败死,其党臧焕诣盆城  
智纵横”,“诗多而能”,为诗长于清怨” ,虽清淡却  
有旨意,二人的文学修养,特别是沈约的诗歌创作和  
诗歌声律的研究,宋书载录诗学文献无疑会起  
到积极的作用正因如此,《宋书中保存了不少诗  
学文献,是我们研究南朝诗学发展的重要史书同  
,通过对宋书诗学文献的考论,可以了解中国诗  
学经先秦诗文之学至两汉“《诗经之学到魏晋  
[
2]1943  
自归,今皇帝命斩之”  
梁玉绳说,“今上”、“今  
皇帝,即齐武帝此可证明,《宋书虽然经过徐  
爰等人的不断编撰,但最后成书由沈约完成,时间在  
齐武帝永明六年(488)二月,沈约入梁未及修  
[3]476  
”  
而齐梁时期,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影响非常  
南齐武陵昭王萧晔与诸王共作短句,诗学谢灵  
运体,以呈上,报曰:‘见汝二十字,诸儿作中最为优  
但康乐放荡,作体不辨有首尾,安仁士衡深可  
诗歌之学的嬗变,特别是宋书诗经的引用,  
可以引发我们对魏晋文学自觉的重新思考。  
[
4]624-625  
萧梁时期的伏挺  
王籍好学,  
宗尚,颜延之抑其次也。’”  
幼敏寤,七岁通孝经》、《论语》。及长,有才思,好  
[5]719  
属文,为五言诗,善効谢康乐体”  
有才气,为诗慕谢灵运至其合也,殆无愧色时人  
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严  
提到宋书的诗学文献,不能不提到谢灵运  
收稿日期:2016-0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学文献集成校笺”(14ZDB0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钟仕伦(1953—),,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美学研究。  
1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6]580-581  
(
)”  
同时,齐武帝萧赜又喜好诗咏,常  
尚又能峻通远怀清悟,采采摽兰讯,直辔鲜不  
,抑用解偏吝微子基微尚,无勌由慕蔺,勿  
轻一篑少,进往将千仞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  
,如不犯所知,此外无所慎。”灵运等并有诫厉  
之言,唯弘微独尽褒美,弘微兄,,其小字  
集群臣赋诗,“(永明)八月丙午,车驾幸旧宫小会,设  
[4]49  
金石乐,在位者赋诗” 。由此可见,谢灵运在齐  
梁诗坛的地位很高,影响很广泛,不少诗人向谢灵运  
学习,效仿他的诗歌风格。《宋书多载谢灵运诗作,  
实际上也是这种时代思潮的反映和对康乐体的宣  
,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很有价值的诗学文献。  
[2]1591  
远即瞻字灵运小名客儿。  
谢氏在谢鲲谢裒时,尚未成为江左高门,至谢  
谢万时才因军功阀阅成为世家大族谢混为谢  
灵运叔父,谢安之孙;谢灵运曾祖父谢奕与谢安为兄  
,同为太常卿吏部尚书谢裒之后但谢氏显赫的  
社会地位在晋宋之际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被同样起  
于军功的彭城刘氏所迅速取代谢混的这首诗实际  
上透露出谢混对家族衰败乃至祸亡的担忧和恐惧。  
曹道衡和沈玉成认为,谢混这样做的目的,“实为树  
立家族声誉,且寓抗衡王氏之意,事关两族势力消  
谢灵运传载录了谢灵运诗作的本事和创作的  
环境例如:“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  
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  
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遨游,  
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  
为诗咏,以致其意焉”;“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  
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  
,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灵  
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  
”;又谢灵运寻山造幽,惊动临海太守王琇,又邀王  
琇同游更进,王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  
,旅客易山行。”作临川内史时,谢灵运在郡游放,  
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随州从事郑望生  
收灵运,灵运执录望生,兴兵叛逸,遂有逆志,为诗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  
君子。’”以及临刑前所作的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  
嵇公理自迫,霍生命亦殒凄凄凌霜叶,网网冲  
风菌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愍送心自觉前,斯痛  
[
”  
7]315  
但此时的王氏,无论是太原王氏还是琅琊  
王氏,也与谢氏一样,正走向衰落,谢混要提防的恐  
怕已不是王氏而是以刘裕为代表的彭城刘氏。  
据钱大昕和梁玉绳说,沈约最后编定宋书,  
删去了原有的谢混传》,这里虽然有沈约编撰史书  
体例的考虑,但更多的可能是谢混因党于刘毅被诛  
的影响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里看出谢混的风  
流之姿和维护谢氏家族社会地位的苦心谢混于  
灵运诞通度的诫厉之言终至灵验,不幸而言中,谢  
灵运最终被起于军功的刘宋王朝所处死。  
谢灵运传中还保存了一件诗案”:  
[2]1745-1777  
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等等,无  
疑是我们研究谢灵运诗歌最直接的史料。  
临川王义庆招集文士,()长瑜自国侍郎  
至平西记室参军尝于江陵寄书于宗人何勖,  
以韵语序义庆州府僚佐云:“陆展染鬓发,欲以  
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如此者五  
六句,而轻薄少年遂演而广之,凡厥人士,并为  
题目,皆加剧言苦句,其文流行义庆大怒,白  
谢灵运传,谢诗所称龚胜李业,犹前诗子  
[2]1777  
鲁连之意也”  
也就是说,谢灵运至死都没  
有改变他的世家大族的政治立场。《谢灵运传所记  
载的这些关于谢灵运诗歌创作的本事和环境,不仅  
使我们更加真实的了解了谢灵运的诗歌艺术,而且  
也让我们看到了晋宋之际所发生的文化与血缘军  
功与世家的矛盾的转化卷五十八谢弘微传载录  
的有关谢混的诗事,也反映了这种易代之际的历史  
嬗变:  
[2]1775  
太祖除为广州所统增城令。  
何长瑜与谢灵运谢惠连颍川荀雍泰山羊璇之情  
投意合,常以诗酒赏会,并为山泽之游,当世谓之四  
”。谢灵运曾以当今仲宣称誉何长瑜何长瑜  
是刘义庆编撰世说新语的主力,但却因为作诗讥  
讽刘义庆好友陆展,被刘义庆奏贬岭外增城令,后来  
因庐陵王刘绍召为书记之任,赴任途中遇暴风雨溺  
此为中国诗坛上比较早的诗案”,似可以谓之  
染发诗案”。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  
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因酣宴  
之余,为韵语以奖励灵运瞻等曰:“康乐诞通  
,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宣  
明体远识,颖达且沉儁,若能去方执,穆穆三才  
阿多标独解,弱冠纂华胤,质胜戒无文,其  
除了谢灵运传,如卷七十六王玄谟传所  
12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之路随佛教传入中土,原先也应有歌词,只可惜未保  
存下来。  
较之春秋微言大义”,《宋书的史赞以诗  
嘉七年(430)所作的滑台诗》:  
逆虏乱疆场,边将婴寇仇坚城效贞节,攻  
战无暂休覆渖不可拾,离机难复收势谢归  
途单,于焉见幽囚烈烈制邑守,舍命蹈前修。  
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楚庄投袂起,终然报  
强雠去病辞高馆,卒获舒国忧戎事谅未殄,  
民患焉得瘳抚剑怀感激,志气若云浮愿想  
凌扶摇,弭旆覆中州爪牙申威灵,帷幄骋良  
华裔混殊风,率土浃王猷惆怅惧迁逝,北  
来褒贬历史人物更加直接明白。《左传》、《史  
》、《汉书等引诗经大都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物本身的叙述和描写,很少用于史评,可谓》  
证史”。宋书史臣曰和典仪制度的论证中  
引用诗经的诗句,为的是借古喻今,以史为师,此  
可谓鉴史”。  
[2]2334  
宋书引用诗经以古鉴今和乐志对礼乐  
制度的论证可以看出,宋文帝虽然建立了儒学馆玄  
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表面上是将文学与史学玄  
儒学加以分隔,但实际上儒家学说与所谓的文  
难以做到实质上的区分历经汉末大乱和五马  
南渡的两次社会大动荡,《诗经之学已经遭到极大  
的破坏,已无昔日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它依然是刘宋  
王朝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应该说,《宋书的编撰  
者对此深有体悟刘宋王朝起于军功,皇权在握,从  
武帝到明帝,深知马上得来不可马上治之之理,十分  
重视兴教建学以形成重文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宋文  
顾涕交流。  
宋文帝的这首诗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很有  
代表性此时的拓跋焘统一了北方,“西定陇右,东  
[2]2331  
灭黄龙,海东诸国,遂并朝贡”  
而文帝却因武  
帝的连年北伐,,、  
滑台北  
伐诗的雄奇奔放,,患  
与国同忧的心境和统一南北混成天下的抱负。  
在南朝帝王的诗作中,有这样的诗歌和襟抱实属难  
同时,这首诗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起于军功  
的刘氏王朝向文化世家转变的历史事实元嘉二  
[
2]1971  
十三年(446),拓跋焘破略太原”,“寻又寇兖冀  
帝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  
,上至天  
[2]2341  
三州,遂及清东,杀略甚众”  
:  
,文帝又作了一首  
,下至士人,诗经多有涉猎宋孝武帝虽然朝  
仪失礼,拿群臣的相貌身份籍贯开玩笑,但他还是  
在玩笑中显露了他对诗经》———如前引孝武帝取笑  
身为北方人的王玄谟为老伧所作的四时诗》“堇  
荼供春膳就出自·小雅·的诗句———的了  
而元嘉二十一年(444)大旱民饥之时,徐耕诣  
县陈辞”,“《鹿鸣之求,思同野草,气类之感,能不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崇替非无徵,兴  
废要有以自昔沦中畿,儵焉盈百祀不睹南  
云阴,但见胡风起乱极治必形,途泰由积否。  
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眷言悼斯民,纳隍良  
在己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时乎岂再来?  
河清难久俟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梁傅  
畜义心,伊相抱深耻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  
[2]3251  
伤心来为民请命  
,表达自己对灾民的同情,则  
褪去了汉儒笼罩在诗经上的光环,诗三百的  
本来面目还原到现实生活之中,就诗歌观念的发展  
来讲,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2]2342  
无令齐晋朝,取愧邹鲁士。  
这首诗已经看不见文帝第一首中的志气若云  
”、“弭旆覆中州的凌云壮志了,虽然也有逝将振  
宏罗,一麾同文轨的愿望,但更多的是哀叹时乎岂  
再来,河清难久俟”,文帝这时似乎已经产生了委事  
任人,自取逸乐”、“徒存日晷,终有惭德的退隐之  
这两首诗都不载于文帝纪而录在索虏传》,  
其原因不得而知,但它让我们距离更近地接近了文  
,不仅对辛弃疾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有了更感性直观的历史体悟,而且对文帝提倡  
文学,“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的历史成因有了进一步  
的了解。  
宋书诗学文献的第三个特点是通过诗歌作品  
和民间歌谣谚语来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  
先说诗歌作品。  
除了比较著名的由谢晦代笔所作的武帝的北  
伐诗先荡临淄秽,却清河洛尘华阳有逸骥,桃林  
[6]522  
无伏轮”  
,文帝也写有两首北伐诗一首是元  
122  
钟仕伦宋书诗学文献考论  
现在说歌谣。《宋书·乐志一有一段专门论述  
民间歌谣的话:  
” ,“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变故易常,不  
乱则亡,将三国归晋、“永嘉之乱和衣冠南渡  
黄帝帝尧之世,王化下洽,民乐无事,故因  
的历史事件用极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震撼力十分  
强烈值得注意的是,较之前世史书所载歌谣谚语,  
宋书所载七言歌谣明显增多如卷二十七符瑞  
志上引孔子河洛谶:  
击壤之欢,庆云之瑞,民因以作哥其后衰  
,而妖淫靡漫之声起周衰,有秦青者,  
善讴,而薛谈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伎而辞归。  
青饯之于郊,乃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谈遂留不去,以卒其业又有韩娥者,东之  
,至雍门,匮粮,乃鬻哥假食,既而去,余响绕  
,三日不绝左右谓其人不去也过逆旅,逆  
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  
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韩娥还,复为曼  
声长哥,一里老幼,喜跃抃舞,不能自禁,忘向之  
悲也乃厚赂遣之故雍门之人善哥哭,效韩  
娥之遗声卫人王豹处淇川,善讴,河西之民皆  
化之齐人绵驹居高唐,善哥,齐之右地,亦传  
其业前汉有虞公者,善哥,能令梁上尘起若  
斯之类,并徒哥也。 《尔雅:“徒哥曰  
二口建戈不能方,两金相刻发神锋,空穴无  
[2]784  
主奇入中,女子独立又为双。  
卷二十七符瑞志上金雌诗:  
[
2]785  
大火有心水抱之,悠悠百年是其时。  
卷三十一五行志二:  
芦苇单衣篾钩络,于何相求成子阁。  
[2]913  
[2]914  
荆笔杨版行诏书,宫中大马几作驴。  
[2]915  
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骷髅生齿牙。  
[2]915  
屠苏障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虎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  
[2]915  
来何灌灌。  
黄头小人欲做乱,赖得金刀作蕃扞。  
[2]918  
[2]548-549  
。”  
[2]919  
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  
卷七十四臧质传:  
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宋书非常重视民间歌  
,秦青之伎薛谈之讴韩娥雍门之鬻歌王豹淇川  
之善化绵驹高唐之咏哥,以及前汉之虞公,虽并为  
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虏马饮江水虏主  
[2]1913  
北归石济死虏欲渡江天不徙。  
徒哥”,但它们却是历史真实的反映同时,“徒哥”  
又是乐府诗歌的起源之一:  
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  
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白头吟之属  
这些七言歌谣,涉及到晋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  
七言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给我们提供  
了研究七言诗发展过程的另外一个视域。  
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在叙说七言诗时,  
以汉武柏梁体为七言之椎轮,他用文选所载张  
是也吴哥杂曲,并出江东,宋以来,稍有增  
广。……凡此诸曲,始皆徒哥,既而被之弦管。  
又有因弦管金石,造哥以被之,魏世三调哥词之  
四愁诗和曹子建七言乐府为证,接以唐诗作  
[9]32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同样以汉魏诸作,  
[2]549-550  
类是也。  
[10]105  
既多乐府,唐代名家,又多歌行”  
来论说七言诗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乐府,应该说是经过了从徒哥  
到配乐,又从配乐到造哥这样三个阶段后来刘  
勰在文心雕龙·乐府篇中将它概括为匹夫庶妇,  
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  
的发展,但二人均未言及宋书所载七言谣谚在诗  
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宋书所载七言谣谚也  
从一个侧面证明,刘宋王朝是七言诗发展很快的一  
个阶段,元嘉时期,鲍照汤惠休的乐府诗歌中已多  
有七言体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宋书所载七言  
歌谣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诗学史上有着非常重  
要的意义。  
[8]101  
”  
,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宋书保存的民间歌谣谚语对反映历史事件和  
人物描写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卷二武帝纪中》  
()旿骁勇有气力,时人为之语曰:勿跋扈,付丁  
[2]29  
” ,既反映出建康民众对诸葛长民贪淫骄横”  
的愤怒,又揭示出易代之际狡兔死,走狗烹的封建  
社会的历史规律其他如三公锄,司马如” ,“宁  
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  
除了上面谈到的几个方面外,卷七十三颜延之  
123  
钟仕伦宋书诗学文献考论  
是一部历史书,维柯甚至从荷马史诗中考证出阿  
ꢁꢂꢃ  
他文化因素,一直呈现出诗史不分的理论形态以  
诗证史和以史证诗,一直是中国史学和诗学的传统。  
不过,宋书之后,除了萧子显的南齐书还有  
载文的习惯以外,《》、《二书已很难像宋书》  
那样大量引证诗经和诗作以及民间歌谣,让我们  
触摸到中国诗学发展的脉络了。  
特拉斯的地理位置但是,自柏拉图试图区分诗  
歌和哲学,甚至和政治的关系,与亚里士多德将诗  
史学的性质分别确立以后,西方的诗学和史  
学就逐渐分道扬镳,一个朝向未来,一个回眸过  
ꢅꢄꢁ  
中国诗学则因为汉语形意三者合一的语  
言基因和六经皆史”、教育交流等其  
注释: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载梁武帝召范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姚思廉  
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234)《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九引梁书·何逊传:“何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时谓之  
何刘’。梁元帝著论云:‘诗多而能者沈约,文少而能者谢眺何逊。’”(〔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  
696)钟嵘诗品梁左光禄沈约诗条曰:“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余论,故知宪章鲍明远也所以不  
2
闲经纶,而长于清怨。”(〔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426)  
世说新语·言语》“谢混问羊孚条注引晋安帝纪:“混字叔源,陈郡人,司空琰少子也文学砥砺立名累迁中书令尚  
书左仆射坐党刘毅伏诛。”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157。  
·大雅·》“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毛传:“温温,宽柔也。”郑玄:“宽柔之人温温然,则能为德之基止。”〔〕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556。  
·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毛传:“,,病也。”郑玄:“谁始生此祸者,乃至今日相梗不止。”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558。  
:哥即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十六梁书》“式哥且诵条曰:“哥古歌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506)  
:刘裕及其子孙,文化素养可以说与一般武将不相上下,虽然文帝孝武帝受过较好的培养,但其子侄都表现凡庸:“太祖  
诸子,()袆尤凡劣,诸兄弟蚩鄙之”、“()休范素凡讷,少知解,不为诸兄所齿遇”,“()子尚既长,人才凡劣,凶慝有废帝  
”。沈约宋书》,203820462059。  
宋书卷三十一五行志二:“孙休永安二年,将守质子群聚嬉戏,有异小子忽来,言曰:‘三公锄,司马如。’又曰:‘我非人,  
荧惑星也。’言毕上升,仰视若曳一匹练,有顷没干宝曰,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于是九服归晋魏  
与吴,并为战国,‘三公锄,司马如之谓也。”沈约宋书》,913。  
宋书卷三十一五行志二:“孙晧初,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晧寻迁都武昌,民泝  
流供给,咸怨毒焉。”沈约宋书》,913。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上》:“吴亡后,蒋山上常有紫云,数术者亦云,江东犹有帝王气又谣言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  
。’元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过江,而元帝升天位。”沈约宋书》,782。  
宋书卷三十一五行志二:“晋惠帝永兴元年,诏废太子覃还为清河王,立成都王颖为皇太弟,犹加侍中,大都督,领丞  
,备九锡,封二十郡,如魏王故事案周礼,传国以胤不以勋,故虽公旦之圣,不易成王之嗣所以远绝觊觎,永壹宗祧后  
代遵履,改之则乱今拟非其实,僭差已甚既且为国副,则不应复开封土,兼领庶职此言之不从,进退乖爽故帝既播  
,颖亦不终,是其咎也后犹不悟,又立怀帝为皇太弟怀终流弑,不永厥祚,又其应也语曰:‘变故易常,不乱则亡。’此  
之谓乎。”沈约宋书》,901。  
ꢂꢆ宋书卷九十三隐逸·陶渊明载其命子诗:“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恒恒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沈  
宋书》,2290)我怀疑这首命子诗极有可能是沈约后来总其全书,在齐武帝时期最终编定时加上去的,宋代的史臣  
恐不敢录此诗在当朝天子命撰的当代史书中称道前朝,徐爰等人恐不敢胆大如此。  
ꢂꢇ陶渊明拟古诗第二刘履选诗补注:“凡靖节退休后所作之诗,类多悼国伤时托讽之词,然不欲显斥,故以拟古杂诗  
等目名其题云。”(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318)陈寅恪说,渊明这里说的”,指的是四皓入商山  
隐居一事;“”,指老子化胡入西戎,他的桃花源诗并记既是寓意之文”,又是纪实之文”。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载  
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77。  
ꢂꢈ徐爰注雉鷕鷕而朝鸲:“鷕鷕,雉生也又云雉之朝雊,尚求其雌’,雌雉不得言雊,颜延年以潘为误用也:《》‘有  
鷕雉鸣’,则云求牡及其朝雊,则云求雌今云鷕鷕朝鸲,互文以举雄雌皆鸣也。”〔萧统撰、〔李善注文选》,中  
1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书局1977年版,139。  
ꢂꢉ:·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莺其羽。”与徐爰注引不同待考。〔萧统撰、〔李善注文选》,139。  
ꢂꢊ宋书卷九十四恩倖·徐爰传:“先是元嘉中,使著作郎何承天草创国史,世祖初,又使奉朝请山谦之南台御史苏宝生  
踵成之。(元嘉)六年,又以()爰领著作郎,使终其业爰虽因前作,而专为一家之书。”沈约宋书》,2308。  
ꢂꢋ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四简文称许掾曰条注引续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262。  
ꢂꢌ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载长统诗曰:“叛散五经》,灭弃》《》。百家杂碎,请用从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646)  
ꢂꢍ经典释文序录:“《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毛诗独立国学,今所遵用。”吴检斋  
疏证隋志:“《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毛诗至今独立。”吴承仕经典  
1
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90。  
ꢃꢂ新科学,维柯用很肯定的语气说:“赫库勒斯(Hercules,一译赫丘利罗马神话里的英雄,即希腊神话里的英雄赫拉  
克勒斯引者注)把阿特拉斯肩上背得太累的天空取来放在自己的肩上一定是在希腊本土的毛里塔利亚,因为阿特拉斯  
这个名称原来一定就是阿陀斯峰(Mt.Athos),这座峰在一块峡地颈项上,后来由波斯帝泽尔士(Xerxes)割断,从此就把马其  
顿和色雷斯分开,那里还有一条河也叫作阿特拉斯。”〔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393。  
ꢄꢅ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可能发生的事情,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  
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成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  
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叙述可能发生的事。”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  
2
8-29。  
参考文献:  
[
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  
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5]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8]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9]吴讷.文章辨体序说[M].于北山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0]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罗根泽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1]萧绎.许逸民.金楼子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萧统.文选[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北京:中华书局,1958.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唐普]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