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0卷第2期  
2
013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0,No.2  
March,2013  
一部有开拓性和原创性的中国美学研究的力作  
———评皮朝纲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  
虹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6)  
(
暋暋皮朝纲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研究,从上个世纪  
0年代开始,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  
生命存在的意义。  
以人生美学为本质特征的中国古代美学,它的研究  
8
贡献;尤其是在90年代以来,他从禅宗美学思想史的梳  
,到禅宗美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索,到禅宗各宗派各  
名家美学思想的研究,都精当而深入,奠定了他在禅宗  
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对象和两个向度是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它们分别代表  
着哲学体系中的美学形态和诗性智慧中的美学形态  
(:皮朝纲禅宗美学论纲》,《中国禅学2,中华  
书局2003年版)。在禅宗美学领域,人们的研究多集中  
在作为哲学体系的美学形态———人生美论的研究,而较  
少关注禅宗美学中的艺术美论而书画艺术作为中国  
古人诗性智慧的形象表现,应该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并且禅宗的艺术作品有不少达到了很高的  
造诣,其对文学艺术的论述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对它  
们的研究也应该成为禅宗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  
到目前为止,对禅宗书画美学的研究却极其薄弱已经  
面世的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中国美学史中国绘画美学  
中国书法美学史,以及禅宗美学史,都未涉及禅宗书  
画美学文献和美学思想,而皮朝纲先生的史纲》,以其  
对禅宗书画美学资料的系统整理和书画美学思想的深  
入发掘,构建出了禅宗书画美学的理论体系,勾勒出了  
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弥补了中国美学  
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国书法美学史以及禅宗美学史  
研究的不足这不仅丰富了禅宗美学研究的内容,也拓  
宽了中国美学研究的领域。  
退休后的皮先生更是笔耕不缀,不断拓展其研究领  
近年来,又开辟了禅宗美学新的研究领域———禅宗  
书画美学思想研究2009年开始,皮先生致力于禅  
宗画学与书学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完成  
46万字的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商  
务印书馆2012年版)30万字的墨海禅迹听心声:禅  
宗书学著述解读》(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这两书辑  
录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禅宗书画文献资料,它们大多不见  
于古代文献的书画史论汇编,更不见于现当代出版的  
美学和书画史论文献汇集,大大地补充了中国美学和  
书画史论文献资料的内容,更是开创了发掘整理研  
究禅宗美学书画文献的先河,因而有学者称其在禅宗  
书画美学的史料掌握上,可称学界第一人暠。而皮朝纲  
先生的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四川美术出版社  
2
012年版,以下简称史纲》),便是在这两书基础之上产  
生的具有开拓性与原创性的美学专著该书的成就与  
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厘清了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  
拓宽了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领域  
史纲一书,把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  
唐五代清等五个时期每个时期,则选取有  
代表性的禅师的书画理论进行个案研究,或对禅师们所  
共同关心和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从而揭示和突  
现出这个时代禅宗书画艺术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  
,并进一步总结勾划出了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  
程和嬗变轨迹:从唐五代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发轫,到  
儒释道三家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中国古代  
美学自然要研究儒释道三家的美学思想而禅宗作为  
中国佛家文化的重要流派,也成为了中国美学研究的重  
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禅宗美学研  
究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  
而其研究多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展开,探求禅宗对人的  
172  
一部有开拓性和原创性的中国美学研究的力作———评皮朝纲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  
宋代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自觉,到元代禅宗书画美学思  
想的深化,到明代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完形,到清代禅  
宗书画美学思想的终结。  
观随意的现代阐释,由此出现了文化失语症暠,不能真  
正呈现中国文化的原貌那么如何能够呈现真正的中  
国文化,又能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换暠? 《史纲一  
,则从宗教美学研究方面为中国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  
的思路。  
其对五个发展阶段的划分与总结,不只是对各时代  
大量书画文献资料的一个简单归类,而是对这些文献资  
料的深入挖掘分析归纳其特征基础上的总结,更是结  
合当时时代文化背景深入剖析的结果。  
第一,立足文化原典。《史纲一书用于阐释禅宗书  
画理论的话语暠(包括概念范畴命题)多是禅门中人  
的平常语,书中各章节也多用禅语做标题,兴来即挥  
,游戏三昧前暠,“法身非相,安可以泥像丹青暠,“游戏  
三昧,不忘佛嘱等等同时史纲常常以禅语阐释书  
画之理书画之法,道不在丹青,禅不在面相暠,以阐  
暠“暠(本来面目)是丹青所不能呈现的画理;又如  
会得真面目,笔间造玄妙暠,道出了禅宗书画的明心见  
玄妙空灵的审美追求;又以禅宗的自成一家来阐  
释书画自辟门径,追求个性独特体验的特点,本来  
面目阐释书画写真的内涵,等等全书采用禅宗话  
(概念范畴命题)上千条,形成了一个禅语的群落体  
,从各个方面论述了禅宗书画理论用禅语阐释禅宗  
的书画理论,即用民族文化的话语形式阐释自身的文  
化内涵,不失为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资借  
可以操作的思路方法和范例。  
构建了禅宗书画美学的理论框架  
史纲一书,在大量梳理中国禅宗书画文献资料的  
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禅宗书画美学共同一致的理论主  
:以进行象教为书画活动的主要宗旨,以有益佛  
为书画活动的价值取向,以游戏翰墨为书画活动的  
审美诉求,以本心澄明为书画活动的终极本源,以禅艺  
互释为书画活动的叙事模式这些共同一致的理论主  
,体现出了禅宗书画美学的本质特征这就总结概括  
出了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了禅宗书  
画美学理论的研究可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书画活动主  
要宗旨的目的论研究书画活动价值取向的价值论研  
究书画活动审美诉求的需要论研究书画活动宗极本源  
的本体论以及研究书画活动叙述模式的方法论审美  
目的论审美价值论审美需要论审美本体论与审美方  
法论,构成了禅宗书画美学思想体系的基本逻辑框架,  
它们不仅明确地揭橥了禅宗书画美学的深层内蕴,也展  
示了禅宗艺术作为宗教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二,依据文献资料,发掘其现代意义古代文化  
要实现现代转换暠,不是随意盲目的阐释,而必须立足  
于原典,去发掘其中的现代意义。《史纲一书的研究,  
重文献,重实证,重个案,全书涉及自唐以来各个时代的  
禅师120余人的书画论述,史纲作者正是从众多禅  
门中人书画论述的个案研究中,发掘其思想,概括其理  
,最后再提升到对整个思想史的研究这种立足于大  
量史料与个案研究基础上的理论阐释,有着厚实的文化  
基础;同时,作者能在此基础上发人之未发,言人之未  
,力求有新视角新见解比如,在此基础上从宗教  
心理学人生美论各个方面提升概括出了由审美目  
的论审美价值论审美需要论审美本体论与审美方法  
论所构成的宗教艺术美学的基本框架,在这样一个理论  
框架中,这些零散的文献史料便凸显出了它们对现代书  
画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在我看来,《史纲所构建的禅宗书画美学的理论构  
,也可以为禅宗其它艺术研究提供借鉴,为中国宗教  
艺术美学研究提供思路。  
史纲一书,一方面,从纵向展开,总结勾划出了禅  
宗书画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轨迹,为禅宗书画美  
学乃至整个禅宗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历史线索;  
另一方面,又从横向展开,概括提炼出了由目的论价值  
需要论本体论方法论等构成的禅宗书画美学的理  
论框架,因而从纵横即从时间与逻辑两个维度,构建起  
了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禅宗艺  
术美学乃至中国宗教艺术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  
的理路与方法。  
为宗教美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皮先生的史纲一书,开拓丰富了禅宗  
美学思想研究的领域,也拓宽深化了中国美学思想研  
究的视野,是一部有开拓性与原创性的美学力作。  
自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或者立足于  
西方的文化思维去思考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国文化做主  
[责任编辑:]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