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0卷第2期  
2
013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0,No.2  
March,2013  
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  
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科  
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都610066)  
(
暋暋“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  
研讨会20121022日至25日在四川成都召  
此次研讨会由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韩国中国语  
文学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四川师  
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联合  
举办来自韩国延世大学汉阳大学外国语大学梨  
花女子大学又松大学庆星大学群山大学全北大  
顺天乡大学三育大学东国大学德成女子大学、  
全北大学淑明女子大学嘉泉大学大邱外国语大学、  
崇义女子大学全州大学鲜文大学仁德大学诚信女  
子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纺  
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侨大学吉林大学青岛理工  
大学教育出版社四川师范大学的80余名国内外专  
家学者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外籍研  
究生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交流学术论文  
语教师的操练方式及语言点在句中位置的影响杨小  
(四川师范大学)《“韩腔韩调汉语的语言艺术发声  
学对策指出可在对韩汉语教学中引入语言艺术发声  
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改造发声器官运用静态和动态  
吐词理论进行词语及语段训练,对韩国汉语学习者所  
表现出的音段及韵律偏误进行改观汪媛(四川师范  
大学)《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偏误及  
策略对声母习得偏误的方法与策略作了针对性探讨。  
周婧秋(四川师范大学)《韩国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的  
偏误及建议———以四川师范大学韩国学生为例提出  
五度标记法等纠正策略。  
语法方面,金铉哲金秀贞(延世大学)《现代汉语  
泛义动词句法语义研究分析式述补结构与  
重叠式句法及语义特征,指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  
类泛义动词应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讲解在各种语境  
下的使用朴珉秀(三育大学)《“+Nn暠“Nn +  
暠》提出汉语方位词教学应让学习者弄清实体内部与  
外部方向场崔贤美(北京语言大学)《“到操场跑步暠  
去操场跑步有何不同? ———“字句的用法及其  
教学研究+N(处所名词)+VP(动词性成分)暠  
7
0余篇。  
会议基于全球化理念,面对汉语教学一体化与本  
土化标准化与个性化国际性与民族性,针对汉语国  
际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新形势,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与  
中国文化传播国别化(地域化)这一研究主题的当下性  
与必要性。  
的句法结构进行解析姜信硕(群山大学)《韩语“  
和汉语语义对比通过语义对比列举其异同胡  
珂菲(延世大学)《韩汉有关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对比》  
就方位词分析其异同成耆恩(崇义女子大学)《动词  
单位词的分类功能初探确认了动词单位词分类情态  
功能金琮镐(韩国外国语大学)《现代汉语知道类  
近义词比较分析———以韩国中级学习者为主指出习  
得者受近义词及词典注解干扰。  
实践教学研究  
与会者围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过程所涉诸问题做  
了探索,在语音语法以及教材方面收获颇丰。  
()汉语言教学  
语音方面,石锋(南开大学)《韩国学生怎样学习汉  
语语调在汉韩语调分析基础上,对韩国学生语调音  
高起伏度和时长停延率做统计对照,显示其音高和时  
长跟中国学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受母语负迁移汉  
()教材教法教师  
174  
,,暋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的多层次思考分析了专业办学热暠、毕业生就业暠  
教材方面,信世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基于全球  
华语概念之教材内容编写探究提出了发展国别化课  
文需触及各文化区相关内容采取跨文化及文化对比  
的编写原则黄国营(清华大学)《商务汉语教学资料  
的科学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提出商务汉语教材自编必  
要性及教学对象独特性李海润(延世大学)《中国小  
学语文教材的识字教学编排及内容分析指出识字教  
学的重点应让学生掌握自学汉字的能力刘性银(延  
世大学)、金雅瑛(鲜文大学)《清末民国时期汉语口语  
教材中的反复问句研究考察了反复问句使用情况及  
主要形式和特点孟柱亿(韩国外国语大学)《汉语教  
朴通事的编写特点提供了当今汉语教学和教材  
编写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于逢春(华侨大学)《知  
行一体为魂———高级汉语精读教学管窥就教材  
内容和课堂实际,探求运用设疑质疑释疑以发展教  
边成妍(北京大学)《韩中两国本科基础汉语教材  
成因及解决方案黄晟磊(四川师范大学)《对外汉语  
专业就业现状及思考———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为  
结合就业现状对毕业生提出择业建议金美顺(韩  
国外国语大学)《试论新HSK 阅读领域的测试目标指  
出新HSK 阅读领域需增强明确的测试目标测试实际  
和隐含意义理解程度马仲可(青岛理工大学)《浅谈  
韩国人读中文和写中文提出中文读写方法。  
中国文化交流研究  
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国别化研究应  
始终坚持文化差异性原则,秉承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理  
,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  
()韩国的中国学暠  
吴台锡(东国大学)《阴阳思维与汉诗证明阴阳与  
汉诗有相通处郑愍暻(梨花女子大学)《明代女性著  
作的刊行及其意义探讨了明代女性著作刊行状况及  
其意义高光敏(汉阳大学)《以章法学看柳宗元永州  
八记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之特征得出了作者将主旨  
置于篇外等结论林美周(汉阳大学)《暣织锦记同  
窗记离别场面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其运用中  
国传统的谐音修辞法等共性特质朴敬姬(淑明女子  
大学)《世说新语看生态美学从对立到和谐的生  
态道德面探讨生态观郑宣景(梨花女子大学)《韩国  
近代时期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及接纳———以梁建植为  
中心探讨韩国近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认识金宜贞  
(梨花女子大学)《诗是如何成为广告的? ———以李白  
的美人素材诗为中心研究了李白美人素材诗的商业  
。  
字句编排考察与教材编写建议提出了针对韩国  
学习者的汉语基础教材语法项目的编写建议金红梅  
延世大学)《韩国基础汉语教育中的情态暠》指出基础  
(
汉语教材要突出情态情态意义暠。  
教法方面,古川裕(日本大阪大学)《现代汉语语法  
感性教学法个案分析指出认知语言学是汉语本体研  
究的理论支撑,说明了感性教学法在二语教学上的应  
,字为例做个案研究汤勤(武汉纺织大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指出对外汉语教学  
是集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交叉性独立学科汤晴(韩  
国首尔韩亚高中)《AP中文课程考试口语试题分析及  
课堂教学模式探析通过试验性课程实践与亲身课堂  
教学探讨了教学新模式赵恩琼(嘉泉大学)《商务汉  
语写作课的教育方法研究分析了偏误类型,提出了教  
学方案郭莉莎(四川大学)《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意  
向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某些复合趋向补  
语的引申义为例,提出了新理论李锦姬(仁德大学)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逢增玉孙晓平(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化跨语际  
传播中的价值对接问题认为应公开而鲜明倡明中华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体系房锐(四川师范大学)《暣十  
抄诗与高丽科举文化指出二者联系密切王红霞  
(四川师范大学)《韩国诗话中的李白其人其诗提出李  
白在现存韩国诗话中的大量提及可了解其在韩传播情  
汪燕岗(四川师范大学)《论韩国古代汉文短篇小  
说的发展提出韩国古汉短篇小说写作语言及分类。  
张海(四川师范大学)《简论贯休对李白的接受指出贯  
休对李白的肯定和继承是李白接受史重要组成部分。  
张戎茸(四川师范大学)《暣红楼梦的女性主义解读探  
讨了两性地位女性主义。  
文化产业与汉语教学就语言和文化密切关系提出了  
文化如何运用到教学中。  
教师方面,屈小玲(四川师范大学)《简论文明史知  
识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中的重要性从文明史知识与  
汉语国际教师教学任务关系出发,阐述了了解与掌握  
文明史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如何注入  
文明史知识内容的建议龚淳熙(四川师范大学)《第  
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引导作用指  
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  
此外,仝小琳(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对外汉语专业  
汉语言本体研究  
本体指汉语各语言要素,与会者紧紧围绕语音语  
1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法以及文字做深入基础理论探求,以期为汉语国际教  
育提供更多实践支撑。  
)语音  
允径(韩国外国语大学)《现代汉语动词的用法分  
析了的口语性语法化程度朴美爱(大邱外国语  
大学)《从构式压制看重动句证明了重动句是区别于  
其他句式的独立结构刘海燕(四川师范大学)《汉语  
连动句题元结构的形式语义分析就逻辑语法规则和  
关系等使其获得形式化的语义解读刘娜(诚信女子  
大学)《“不如句语义小考指出其在逻辑修辞暠  
上的分类及特点陈颖(四川师范大学)《“除了小议》  
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结合形式和语义对其进行分  
袁雪梅(四川师范大学)《大庄严论经看目的  
连词的形成途径认为是介词宾语省略(隐  
)导致目的连词形成的梁英梅(延世大学)《疑问代  
词匹配式中疑问代词的指称分析对疑问代词匹配式  
中的看法结合实际语料分析得出了新结论王楠(全  
州大学)《“的全称量限表达式含义(统指部分)》对  
数字的全称量限表达式含义进行了研究陈贤  
(庆星大学)《方位词的认知语义分析从语法化角  
度研究了“N+结构中具有的语义特质权文  
(延世大学)《从构式语法理论看动词重叠的意义指  
出动词重叠和构式间形成目的或手段的关系闵载鸿  
(德成女子大学)《并列结构双音节复合词的字序认为  
社会文化秩序对并列结构汉音节复合词的字序排列有  
影响。  
(
严翼相(汉阳大学)《现代汉语音节结构重考指出  
传统音节结构声调位置不符语言学原理,端木三音节  
结构无需区分重轻音节,林燕慧音节结构争议在构成  
双元音的两个元音是否都属核音,并提出了新的现代  
汉语语音结构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从日文平假  
名与源汉字的语音关系看汉语中古语音的历史音变》  
提出平假名的读音与源汉字古音的关系,且古代汉日  
语音的一些特点可佐证汉语历史音变发生的时间崔  
姝弦(汉阳大学)《核后滑音的性质和标记法研究认为  
对于核后滑音的性质应给予核前滑音相同的标记李  
*
智瑛(延世大学)《基于诗经韵字的上古汉语“灢¢假  
验证验证了中古汉语的上声源于上古汉语的后置  
*
韵尾灢¢。朴美灵(梨花女子大学)《清末至民国时期的  
音译方言资料考察考察了记录东北地区方言的资料  
及其注音语言彭静(梨花女子大学)《清代后期官话  
课本中的微母指出在近代语音史研究中微母的保留  
与否非常重要朴炯春(顺天乡大学)《四川方言文白  
异读考察指出四川文白异读现象与四川方言形成史  
密切相连韩姬先(汉阳大学)《广州话和韩国汉字音  
中牙音字声母的特征指出了两地牙音字声母存在的  
异同。  
会议加强了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国际汉语教学的  
学术交流,促进了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深化了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国别化(地域化)的理论  
认识,进一步加快了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国  
别化(地域化)的实践进程专家们紧扣主题,提出各  
种学术和前沿问题,充分展示了其研究领域的最新成  
,启发了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思路,  
开阔了研究视野,对于深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  
文化传播国别化(地域化)具有现实价值,对于促进汉  
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  
,同时也为今后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国际教育  
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了新的贡献展望国际汉语教育  
发展前景,此次会议不仅为国内外学者间的交流合作  
与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为培养相关人才创造了  
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更是推动中韩语言文学研究  
与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有益探讨。  
(
)汉字  
李圭甲(延世大学)《赖以异文组合的会意型异体  
字的生成原因研究认为字义明确性体现宗教意义凸  
政治性目的为异体字之成因金殷嬉(延世大学)  
合字书写类型及特点分析探讨了合字书写原因及表  
现效果朴庸镇(全北大学)、朴炳仙(群山大学)《暣老  
朴集览·单字解研究单字解测出了朝鲜时代汉  
语学习者较难的汉字及难因。  
()语法  
邓英树(四川师范大学)《“字短语析疑》  
语法功能的相关说法加以比较,结合不同分析  
模式指明其中两类字短语的差别沈文凡丁晖  
(
吉林大学)《语言接触中外来语素的汉化———从类词  
谈起指出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吸收与兼容。  
司红霞(中国传媒大学)《汉语插入语语义研究再思考》  
证明了插入语提高了语言表意的严密性朴兴洙李  
[责任编辑:]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