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2 卷第期  
2015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2,No.1  
January,2015  
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炜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宋朝统治集团只怕从未公开宣称本朝重文轻武”。 宋代重文轻武论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主要在于重  
文轻武不是赵宋王朝的明规矩而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质疑者往往以北宋初年的史实为例其实当时尚处于  
从武人政治到文官政府的转换阶段宋太祖文武并重只是开始注重文治而已对于重文轻武的简单化解释和绝  
对化理解也是人们怀疑宋代重文轻武的重要原因之一文臣武官作为宋代统治集团中的两大群体既非一概势  
如水火也非各自铁板一块文臣武官内部均有争斗两者之间又有交叉其情势相当错综复杂。  
关键词宋太祖重文轻武文武并用文武并重武官内斗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501⁃0138⁃09  
开拓新领域与深化旧论题是推进学术研究的两  
再让军人操纵政权优待士大夫视为宋王室  
历世相传更不放弃的两条家训并称其目的在于  
前者固然尤其重要后者似乎也不可或缺旧论  
题往往在本学科领域具有绕不过避不开的关键性,  
且其中不无某些值得再探究的新问题宋代重文轻  
武即是一例若干年前笔者依据前辈学者的研究,  
归纳道:“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是宋朝的  
三大基本国策”,并称:“重文轻武的格局确立于太  
宗时期”,重文轻武在北宋前期具有一定的历史正  
当性”,弊病在太宗时期开始暴露到真宗时期  
3]下册,540  
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头上”  
刘子健认定:  
4]183  
宋代重文轻武直至南宋亡国都没有觉悟。”  
5]450-453  
认为重文轻武是赵宋王朝的  
蒋复璁赵铁寒  
国策蒋复璁说:“宋代强干弱枝转变而为重内轻  
再转变而为重文轻武积习相传牢不可  
6]407-450  
。”  
他们的探讨重点在于强干弱枝对于重  
文轻武着墨甚少难怪有学者感到:“所谓重文轻  
现象虽曾被提高到国策的水平来探讨但严  
格的研究著作并不多。”他们认为其中疑问甚多诸  
这一政策由何人提议有无经过讨论何时开始  
1]19-55  
趋于严重”  
这些较为传统的说法如今仍然  
相当盛行同时又受到诸多质疑乃至颠覆性挑战。  
在宋代重文轻武论者当中见解也不尽相同有鉴  
于此现将近年来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学习新近研究  
成果所形成的一些粗浅认识写在下面谬误之处,  
恳请匡正。  
7]186-187  
推行”  
等等进入新世纪以后在邓小南陈  
何冠环范学辉等学者的积极参与下相关研究  
取得较大进展解决不少问题但遗留问题仍存,  
论题的症结所在  
且争论有增大的趋势。  
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前辈史家大多  
力主此说如陈登原说宋朝重文轻武疑忌武  
如果说重文轻武与崇文抑武之争在很大程度上  
属于表述之争或可两说并存那么宋代是否重文  
2]分册,275  
”  
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不能  
轻武则属于实质性的争议早在上世纪80 年代便  
收稿日期2014⁃10⁃28  
作者简介张邦炜(1940—),四川江安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退休教授,  
研究方向为宋史。  
138  
张邦炜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有学者认为宋朝重视军事建设,“重武不是  
:“ 皇帝陛下指宋理宗文武并用功德兼  
[18]1926  
8]  
轻武’” 。 笔者当时未加思索即简单予以回应:  
。”  
马三人均非当时宰执重臣其言  
重文轻武的含义虽然较广但其关键在于重用文  
论尚不足以体现朝廷意图周麟之在宋孝宗时官至  
同知枢密院事他身为执政大臣将文武并用提升到  
祖宗家法的高度:“文武并用之道祖宗相传之  
压抑武将与是否重视军事建设关系不大。” 近  
年来才发现质疑者的看法并非全然无据。  
17]217,195  
质疑者问:“宋朝哪个皇帝提出重文轻武’?”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孝宗居然认  
宋朝是谁把重文轻武作为国策的?”此问着实切  
同此说认为:“大抵治体不可有所偏”,“治天下者,  
19]1672  
中要害我的回答是据我所知宋朝最高统治者从  
未公开宣称本朝重文轻武”。 仅就言辞而言宋代  
重文轻武论往往引此为证:“指宋太宗欲兴文  
文武并用则为长久之术不可专于一也”  
如果仅仅依据宋代统治集团的言辞宋朝的基  
本国策似乎不是重文轻武而是文武并用难怪质  
疑者甚至将宋代重文轻武论称为谎言”、斥为诬  
”。 言语虽然尖锐倒也并非向壁虚造 可见宋  
朝是否重文轻武实乃本论题的症结所在否则这  
一政策由何人提议有无经过讨论何时开始推行等  
问题均无从谈起。  
抑武事。” 此语分明不是宋太宗所说也非宰执  
大臣所云而是出自宋代史家的观感南宋建立之  
武将势力膨胀进士出身的起居郎胡寅对此很是  
不满他于建炎三年(1129)九月上书宋高宗:“右  
文左武者有国不易之道。”史称:“疏入,(宰相吕  
9]543,549  
颐浩恶其切直罢之。”  
宰相罢之”,恰恰表  
半真半假的宣言  
明胡寅之说未能体现乃至违背朝廷意图罢之”  
的理由是所谓切直”,则表明右文左武即使是朝  
廷的国策也不应广而告之此事并未引起宋代重文  
轻武论者的注意和重视。 “重文轻武四字系某些  
后世史家自身依据史实作出的判断。  
重文轻武与强干弱枝一样通常被视为宋朝的  
基本国策对于前者宋朝统治者公开声称:“我国  
17]189,24  
对于后者他们始终讳莫如  
家强干弱枝。”  
反而一再夸耀朝廷文武并用其原因究竟何在?  
试解答如下。  
照我看来质疑宋代重文轻武还有一条更为过  
硬的理由宋朝统治集团所津津乐道的不是重文轻  
而是文武并用如陈祥道论语全解:“圣人  
第一宋朝统治者有难言之隐重文轻武与强  
干弱枝不同强干弱枝是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的传  
20]26  
统治国理念汉人曰:“强干弱枝所以为治。”  
10]卷八  
[21]1100  
文武并用。”  
长久之道。”  
其弟陈旸乐书:“文武并用,  
唐人云:“强干弱枝自古通规。”  
宋朝统治者  
11]卷一七二  
与胡寅上书的结局不同陈氏  
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声言:“为强干弱枝之固则内  
[22]3178  
兄弟的乐书等著作得到朝廷的肯定和褒奖。 《宋  
·陈旸传:“礼部侍郎赵挺之言旸所著乐  
二十卷贯穿明备乞援其兄祥道进礼书故事  
给札既上迁太常丞进驾部员外郎为讲议司参  
外安矣。”  
此强干弱枝之道最今日急  
9]838  
并尽情称颂:“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  
至于重文轻武则非自古通规”。 宋朝  
。”  
23]13  
未乱。”  
统治者很难公开宣布轻武抑武只能正面强调重  
12]12848  
[24]125  
详礼乐官。”  
如果说陈氏兄弟还只是一般性地  
右文如宋太宗曰:“朕方以文治天下。”  
25]2291  
讲大道理那么苏轼作为主考官在策问中则如此  
具体地称颂道:“国家承平有年文武并用所以辅  
理宗云:“国家以儒立国。”  
至于文武并用则  
自古通规”。 唐人说: “ 文武并用古之格  
13]216  
[26]352  
成人才者可谓至矣。”  
。”  
阅读史记·陆贾传便知至迟从西汉初  
上面所引均为北宋人所说南宋大敌压境形  
年开始便成为一种传统的治国方针因而宋人说:  
[17]322,244  
势越发严峻文武官员尤应协和相与同心共  
文武并用文武相配汉之政也。”  
与此  
14]2120  
”  
如朱熹声称:“圣人文武并用。”  
:“文武并用而莫知其孰先莫知其孰后。”  
如果说朱杨二人只是泛泛而谈那么韩元吉则赞扬  
救亡图存无怪乎当时人的这类说法更  
相抵触的重文轻武显然是拿不上桌面的宋朝统  
15]1319  
[27]704  
杨万里强  
治者不能不承认:“文武并用贤能两进。”  
文  
16]3485  
[12]3578  
武并用本不偏废。”  
宋朝统治者的苦衷还在  
就权谋方略来说公开宣称重文轻武有害无益,  
不利于文臣武将协和相与”。 一言以蔽之重文  
轻武不是赵宋王朝的明规矩而是其心照不宣的潜  
17]215,355  
陛下指宋孝宗文武并用”  
赵汝愚声  
14]2120  
马光祖恭  
:“朝廷本意盖祗欲文武并用。”  
13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规则。  
第二某些宋人的言论往往虚虚实实他们夸  
不留墨迹或可称为争议之源问题之源正因为如  
才出现了重文轻武与崇文抑武的表述之争也  
正因为如此,“这一政策由何人提议有无经过讨  
”,史籍没有留下记载无白纸黑字真凭实据可  
有学者说:“ 宋太祖制定了重文轻武的方  
耀朝廷文武并用是虚批评当局重文轻武是实如  
乾道年间,“近臣抗疏便是先溢言虚美:“国家  
留意人才文武并用故有太学有武学。”继而实话  
实说州学生员惟文士耳习武举者一无所豫”,进  
而抨击地方官府:“甚失国家并用文武之意。”宋孝  
30]  
。” 这一论断只怕缺乏依据 由于强干弱枝是  
明规矩其倡行者为宋太祖及其谋臣赵普记载明  
毫无疑义由此进而推断重文轻武这条潜规则  
也由赵普提议宋太祖拍板则有想当然之嫌强干  
弱枝与重文轻武虽然密切相关但两者毕竟不是一  
回事依我之见此事无从考索似乎也没有弄个水  
清石头现的必要。  
17]288,415  
可其奏”  
方大琮策问武举一文同  
样使用先扬后抑”、“前肯后否的笔法开篇歌颂  
朝廷文武并用:“国家武举之科视前世为尤备。”赓  
即批评道:“今三年大比会试天府而登名仕版仅  
17]322,244-245  
及文科十之一殆轻之欤?”  
近臣的  
抗疏只是将矛头指向地方官府方大琮则将锋芒  
文武地位的转换  
直指朝廷他们不免转弯抹角某些官员则直截了  
如宋仁宗后期曾一度废罢武举枢密院及有关  
官员一再上疏反对:“此举不可废罢”,建议复  
五代重武轻文是个粗人以战斗取富  
22]119  
的时代当时这类口头禅颇多安定国  
”  
31]9422  
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  
[32]1407  
,“朝廷大事莫共  
28]184-185  
此科”,其理由是:“文武并用废一不可。”  
措大商量”  
武人得意忘形文士忍气吞  
清人赵翼感叹:“士之生于是时者絷手绊足,  
[33]431  
诸如此类的批评恰恰表明重文轻武这条潜规则确实  
存在。  
动触罗网不知其何以全身也。”  
与此相反宋  
34]162  
论语:“听其言而观其行。”宋朝最高统治  
朝重文轻武,“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统治  
35]77  
者的宣言往往半真半假不可全信如前引宋孝宗  
所说文武并用不可专于一”,“不可有所偏”。 前  
半句是真历朝历代任何统治者都不可能只用文臣,  
不用武将反之亦然至于后半句不可有所偏”,  
分明是假话后来官至宰相的留正在入仕之初上  
奏宋孝宗指责国家右文而略武备”。 照他看来,  
重文轻武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承平日久,  
边不为备至敌人长驱而不能支。”留正恳求宋孝宗  
从中汲取惨痛教训:“今当改辙使文武并用。” 史  
集团形成了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格局问题在于宋朝重文轻武,“何时开始推行”?  
元朝官修宋史·文苑传序称:“艺祖即太祖革  
12]12997  
或许受此说影  
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  
36]490  
有学者断言:“宋太祖重文轻武。”  
在我看  
重文轻武始于宋初之说对错兼而有之其实,  
北宋初年介于重武轻文与重文轻武两者之间处于  
从武人政治到文臣政府必经的转换阶段我早年在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一书中认为:“宋  
12]11972  
[1]21  
:“孝宗嘉叹。”  
文轻武留正几乎将这一实情和盘托出宋孝宗  
嘉叹”,即予以默认宋人与留正相似的言论较  
如北宋富弼曰:“国家文既富矣武未甚备”,  
朝廷口称文武并用实则重  
太祖文武并重。”  
现略申述如下。  
宋太祖重文当属不刊之论从言论上说宋太  
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  
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 从制度上说他既改革科举废止公荐推行  
复试殿试又提高进士授官品级还任用文臣出任  
地方行政长官诸如此类都是证明难怪宋人说:  
29]891-892  
重文雅而轻武节”  
南宋吕祖谦云:“文治  
17]261,39  
可观而武绩未振。”  
后世史家判定宋代重  
文轻武其直接来源正是留正等人的言论只是更加  
简明扼要而已前面说到的重文科轻武举重太学  
轻武学重习文者轻习武者都是宋代重文轻武的例  
25]17897  
国家自艺祖开基首以文德化天下。”  
宋  
12]50  
这个”  
甚至认为宋太祖大重儒者”  
研究者们对此论述甚多且言之凿凿 这里  
字未免言过其实但与五代相比宋太祖无疑注重文  
。  
大可不必炒陈饭。  
宋代重文轻武之所以备受质疑主要原因在于  
它并非明规矩而是潜规则宋朝统治者只做不说,  
至于认为宋太祖轻武只怕与史实不尽相符至  
少失之笼统其依据不外乎收兵权即罢宿将典禁  
140  
张邦炜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军与削夺藩镇之权对此考论最为详尽者当推前  
涵盖武将宋太祖是个严重的失眠症患者常常因  
睡不能着”。 他还是个夜游神不时深更半夜微  
行至功臣之家以致赵普退朝不敢脱衣  
辈史家聂崇歧他在论宋太祖收兵权一文中有  
两条颇为重要的结论第一罢宿将典禁军所谓  
22]205,204  
宿将仅限于资深位高望重者并且只是其中的  
”  
夜间只能和衣而卧宋太祖既防范武  
少数人第二削夺藩镇之权,“此种政策之完成盖  
又限制文臣两个方面的措施都不少但就其内  
心深处而言他无疑认为文臣的威胁小于武将并时  
有流露如他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  
37]263-282  
从中不难看出宋太祖轻  
已在真宗之世”  
武之说依据相当有限而本人则对宋太祖重武有所  
阐述认为:“与注重文治相比他在加强武备方面  
的措施更多”,诸如扩充军队严格纪律淘汰冗员、  
提高待遇等等并称宋太祖不以文治著称而以武  
22]293  
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在他看来,  
45]卷一  
措大眼孔小赐与拾万贯则塞破屋子矣”  
宋太祖不甚担忧文臣贪腐心中惟恐武将捣乱他  
对宿将再三大谈其为君难”:“天子亦大艰难殊不  
1]21-23  
功见长”  
22]49  
需要补充的是南宋人叶梦得指出:“国初犹右  
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  
38]265  
所谓”,即重也 陈登原在 国史旧  
。”  
甚至居然如是说:“此处无人尔辈要作官家者可  
46]22  
显而易见其最大心病在于武将  
一书中专门辟有宋初优容武人一条列举事  
杀我而为之。”  
2]分册,262-266  
其中最突出的是信任御边将  
例不少  
策动兵变以至黄袍加身需要指出的是宋太祖虽  
然心存重文轻武之想但不得不施行文武并重之政,  
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经济上给予边将财赋支配权商业贸易权免征  
商税权军事上给予边将不经请示自行处置权正  
如吕中所说:“太祖既削方镇之权矣然于边将任之  
其一就时代背景而言必须一切服从战争需  
诚如吕中所指出:“太祖当尚武之世”,“后世当  
39]卷二  
责之专虽无方镇之名而享方镇之利。”  
39]卷三  
一举措备受称道如宋人罗从彦曰太祖兵力雄  
武功盖世良由得猛士以守边推赤心以御下之  
右文之日”  
当时举国处于血雨腥风的战争  
年代宋太祖绝无轻武的可能宋人王应麟说:“祖  
24]107  
[47]2168  
所致也”  
明人陆粲云:“昔之人主称善任将  
宗之制不以武人为大帅。”  
罗球庆说得对此  
40]卷七  
莫如宋太祖。”  
清人徐乾学的评论尤其惊  
处所谓祖宗之制并非宋太祖之制而是仁宗以  
[48]222  
:“(太祖之为君智略如汉高而忠厚过之,  
谦雅如光武而豁达过之勤敏如唐太宗而方正过  
。”“三代以降质美而可与希帝希王者一人而  
后之制”  
宋太祖不仅在边境地区久任专任边  
而且在出兵作战时一概任用石守信慕容延钊、  
王全斌李继勋曹彬等宿将担任都部署并给予他  
便宜行事宋人说:“今之都部署昔之大总  
41]卷八  
。”  
对于宋太祖是否忠厚之类人们不免  
29]711  
提出异议但他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文武并重,  
结束五代重武轻文旧格局开启宋代重文轻武新局  
以至走出五代乱世其意义确实不小至于如何  
动态审视重文轻武的利弊得失研究者们的意见较  
为一致毋须多说重文轻武确有促进文化繁荣等  
积极意义但其负面影响则有导致尚武精神沦丧等,  
且越到后来越发严重明朝号称重开大宋之天”,  
行重文轻武之政。 《明史·选举志:“终明之世,  
。”“元戎之任无不统摄。”  
足见其权势之大。  
起用文臣担任武职始于宋太宗宋人说:“至道故  
12]10791  
至道系太宗的最  
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  
后一个年号到真宗时逐渐增多仁宗以后成为常  
于是才有此一说:“知州则一州之将知县则一  
29]715  
这绝非宋初的实情。  
县之将。”  
其二就个人因素来说宋太祖武将禀性难移。  
49]207  
是个喜欢读书  
史称少亲戎事性喜艺文”  
42]1695  
右文左武。”  
在清人看来此乃明朝灭亡的重  
的武人然而宋太祖毕竟生长在五代乱世又是行  
要原因之所在清乾隆帝弘历云:“明季重文轻武,  
伍出身难免对知识及读书人带有行业性偏见。  
43]卷十二  
[50]35  
以致宗社丘墟。”  
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这分明是一句极端轻  
正当尚武之世”  
视文化的话宋太祖竟脱口而出他习惯性地将文  
44]26  
[51]卷三  
宋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士动辄贬称为措大”,诸如此措大儿语”  
24]118  
所谓他人虽专指当时仍盘踞江淮的南唐政权其  
实也泛指一切有可能危及其统治者既包括文臣又  
此措大索事分”  
等等军校史珪作为宋太祖  
的亲信深知其武人本性才敢在他跟前挑拨离间,  
14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5]《汉史平话上  
其实从军  
今之文臣亦未必皆善”,并诬告文臣知州梁梦升;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谁知宋太祖另有重文的一面居然称赞梦升真清  
行伍不失为宋代向上社会流动的途径之一武官  
24]115  
并予以提拔开宝八年(974)二月殿  
强吏也”  
武职也是统治集团的一个组成部分刘子健就指  
4]174  
试时陈识与王嗣宗难分高下宋太祖命二人角力  
以争之”,结果王嗣宗得胜角力又称手搏是古代  
:“武官群仍然是官”,“还是属于统治阶级”  
漆侠认为宋朝把文臣放在第一位武将第二  
52]卷六  
[56]第九卷,156  
的一种基本武艺王嗣宗手搏得状元”  
传  
”  
这些论断很值得重视 至于钱穆所  
为笑谈此事或可反映宋太祖既提倡读书又鼓励习  
颇有些文武并重的意味。  
宋朝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头上”,或许稍有强  
调过分之嫌宋代重文轻武依据相当充分之所  
以还有异议只怕与简单化的解释和绝对化的理解  
有关文臣武官并非全然对立一概势如水火以  
下两点或可证明。  
其三以现实状况而论士大夫群体尚待培育。  
宋太祖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变为现实宋人指出:“建  
53]5  
隆以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  
宋初宰相范  
其一文臣大多并不赞同重文轻武人们往往  
下意识地以为臀部指挥脑袋”,文臣必定是重文轻  
武的力主者其实并不尽然相反的事例比比皆是。  
如范仲淹的主张便不是重文轻武而是文武相济他  
:“文武之道相济而行不可斯须而去焉。” 他担  
:“人不知战国不虑危。”建议:“(宋仁宗与大臣  
论武于朝以保天下先命大臣密举忠义有谋之人,  
授以方略委之边任次命武臣密举壮勇出群之士,  
试以武事迁其等差壮士蒙知必怀报效列于边  
王溥虽是五代进士但不仅系前朝旧人而且水  
54]25  
指的正是他  
平有限宋太祖叹宰相寡闻”  
翰林学士窦仪陶糓学问优博皆有才名宋太  
祖有意拔擢窦仪而窦仪并无拜相之心与窦仪不  
陶糓上进心切,“意希大用”,百般巴结开国新  
宋太祖受禅大典即将举行,“独未有周帝禅代  
制书”;正当为难之际,“陶糓出诸袖中进曰:‘制书  
22]4  
成矣。’遂用之”  
殊不知拍马屁拍在马腿上宋  
57]200-201  
太祖厌恶其为人倾险狠媚”,不仅嘲笑其为文年  
足备非常。”  
富弼与范仲淹相似主张文  
53]5  
年依样画葫芦”  
而且常说陶糓一双鬼  
交相为用”,认为:“王者治天下唯二柄文武之  
49]209  
[29]891  
”  
宋太祖只能长期任用赵普为相此人虽  
谓也大概文以饰治平而武以靖祸乱。”  
蔡襄  
精通吏道”,并能出谋献策但寡学术且多为不  
强调:“今天下大患者在兵。” “今之为政指强  
第一事。”认为:“凡人之材各有所能。”“吏治之  
使之临兵戎之事则时有不能。” 主张文武各归  
其位:“ 词令之职还于文士”, “ 兵戎之职还于武  
并非宋太祖心目中的读书人” 。 宋初学校未  
科举未艾赵宋王朝自身培育的人才尚在成长之  
南宋人叶梦得认为这正是当时未能重文轻武  
的原因所在他说:“国初犹右武廷试进士多不过  
二十人少或六七人自建隆至太平兴国二年更十  
五榜所得宰相毕文简公士安一人而已。”毕士安  
系宋太祖干德四年(966)进士是个相当标准的读  
书人但他出任宰相迟至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  
在叶梦得看来宋太宗以后才有重文轻武的可能。  
他说宋太宗取人益广得士益多”,“广致天下之  
58]383-384  
”  
如果说这些尚属泛泛而谈那么某些  
文臣的主张则针对性极强如王禹偁认为:“兵势  
29]1724  
主张:“合兵势以  
患在不合将臣患在无权。”  
45]卷九  
重将权”,“抑文士以激武夫”  
贾昌朝批评朝  
每命将帅必先疑贰”,认为在边境战事中处于  
被动地位的原因是重文轻武:“以屡易之将驭不练  
12]9615  
余玠讲得具体些他先  
之士故战则必败。”  
38]265  
士以文治”  
。 《宋史卷三五四论曰》:“自太  
陈述重文轻武的现状:“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  
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为粗人斥之为哙伍。”所  
哙伍,“樊哙之徒他接着向宋理宗进言:  
愿陛下视文武之士为一勿令偏有所重偏必至于  
宗岁设大科致多士居首选者躐取华要有不十年  
12]11172  
总之宋  
至宰相亦多忠亮雅厚为时名臣。”  
太祖虽有大重儒者之意尚无大重儒者之举,  
只是开始注重文治而已重文轻武的格局确立于宋  
太宗时期。  
12]12469  
。”并警告道:“文武交激非国之福。”  
其二文臣武将既相轻相争又合作协同李  
文武并非一概势如水火  
纲诗云:“武夫恶文士每见辄不喜排纷须大剑,  
59]17712  
谈到宋代重文轻武人们立即想到那句谚语:  
安用毛锥子。”  
武夫恶文士的事例不少如  
142  
张邦炜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景德元年冬在对辽作战前线老将高琼嘲讽文臣执  
政冯拯道:“君以文章致位两府今敌骑充斥如此,  
者均非铁板一块都不是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  
从前探讨宋代文武关系多半聚焦于文武相争。  
其实文武关系相当复杂除文武相争而外无论文  
臣还是武官均不乏窝里斗并且两种争斗之间又有  
交叉研究者近年来对以下两种现象的有益探讨,  
颇有助于揭示宋代文武关系的复杂性。  
25]203  
君何不赋一诗咏退敌骑耶!”  
反之,“文士恶武  
的例证或许更多如天禧年间寇准任枢密使,  
武将曹利用任副职,“准素轻利用议事有不合者,  
25]259  
准辄曰:‘君武夫耳岂解此国家大体邪!’”  
宋灭亡之后南宋建立之初文武双方更是互相攻  
武将谴责文臣:“今日祸乱皆文臣所致耳”;文  
现象之一是武官内斗如宋初猛将张琼就不是  
死于文武相争而是死于武官内斗史载张琼性  
粗暴多所陵轹时军校史珪石汉卿等方得幸琼  
轻目为巫媪’。 汉卿衔之切齿”;石二人借  
故诬告张琼宋太祖一怒之下,“令击之”;石汉卿狠  
下毒手,“奋铁檛击其首气垂绝乃曳出”,张琼  
9]543  
臣则将朝廷信用的武将指斥为三四庸将耳”  
值得注意的是文武之间并非总是相轻相争相互提  
携的事例也每每见于记载如宋太祖时中进士太  
宗时官至翰林学士的宋白先前曾受到武将张琼的  
关照史载宋白尝馆于张琼家琼武人赏白有  
22]101  
被迫自杀”  
杨业之死也并非文臣作祟其原  
12]12998  
遇之甚厚”  
又如名将种师道曾推荐士  
因在于后周北宋禁军派系的将领与北汉降将之间  
的争斗又如北宋末年以种师道为代表的种氏和  
以姚平仲为代表的姚氏两大武将集团明争暗斗史  
:“种氏姚氏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  
大夫宗仰之名儒尹焞史载:“靖康初种师道荐  
焞德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  
12]12734  
。”  
至于宋初宰相赵普与武将枢密使李崇  
12]11061  
岂止协同而已还结为儿女亲家他们厚相交  
。”  
种两家的争功邀赏直接导致姚平仲  
22]289  
以致  
”,颇有勾结之嫌宋太祖闻之不喜”  
夜劫金营的失利再如隆兴年间李显忠与邵宏渊  
两大将领之间的勾心斗角使得宋军兵败符离今  
安徽宿州境内),以致张浚北伐迅速失败何冠环  
论宋太祖时武将之党争》、《论宋太宗时武将之党  
赵二人先后被罢官罢相狄青只怕是北宋时期  
受到文臣蔑视中伤攻击最多的武将但这只是事  
情的一个方面在成长发达的过程中狄青受到文  
臣的眷顾也不少不应当遗忘的是其宽恕者是范  
其推荐者是尹洙其提拔者是韩琦范仲淹建议  
其出任广南经制使的是庞籍力赞其升任枢密使的  
是梁适他们均为一代名臣即使是欧阳修等所谓  
狄青的中伤者也并非一定是其冤家对头他们大多  
61]25-62,87-136  
两文  
可谓开风气之先这项研究或  
许还有拓展与深入的可能一望而知,“武将党争”  
一语欠妥正如研究者本人所说此处采用党  
一词盖为行文方便之故严格地说这些武将  
的结党和派系斗争行为并非基于相同的政治理念  
60]1660  
[61]25  
肯定其心不为恶”,“未见其过”  
狄青与广  
或政策主张”  
因此本文不称武将党争”,而  
南东西路安抚使孙沔在广南前线则是文武合作的  
范例狄青尤喜推功与将佐 贼既平经制余事,  
悉以诿沔”,“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自以为  
不如也”;狄青与其推荐者尹洙更是莫逆之交,“尹  
武官内斗”。  
现象之二是武官参与文臣党争”。 如景德元  
(1004),在以毕士安寇准为首的以战促和派和  
以王钦若陈尧叟为首的不战而逃派相争中武官王  
12]1718-1721  
洙以贬死青悉力赒其家事”  
武将曹利用  
继英高琼乃至曹利用均属于以战促和派宋真  
虽然与某些文臣冤怨作对但曹利用之死并非文臣  
心狠手毒而是宦官落井下石史称:“宦者多恶利  
。”在其贬官途中,“行至襄阳驿,(宦官杨怀敏不  
肯前以语逼之利用素刚遂投缳而绝以暴卒  
宗晚年在以寇准为首领的太子党与以丁谓为头目  
的皇后党的争斗中曹利用站在丁谓一边而永兴军  
治今陕西西安巡检朱能则站在寇准一边在熙  
宁年间的新旧党争中武将种谔大抵倾向新党而郭  
逵则倾向旧党在秦桧专权期间张俊杨存中等党  
附秦桧岳飞韩世忠等则与秦桧对立最为明显的  
例证当推崇宁初年刊布的元祐党籍碑中列有  
武臣二十五人”,包括张巽李备王献可胡田、  
12]9708  
”  
总之武将的遭遇与不幸不能一概归结  
为文臣陷害所致尽人皆知在岳飞冤狱的鸣不平  
者当中文官甚至多于武将。  
武官内斗与党争  
62]第六册,11  
等人其实将新旧党争等等  
43  
文臣武官作为宋代统治集团中的两大群体两  
马谂王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称为文臣党争”,武将党争一样欠准确党争  
的参与者除以文臣为主外不仅有武官往往还有  
外戚宗室后妃乃至宦官元祐党籍碑列有  
宋代统治集团的主要争斗不是文武之争而是参与  
者相当广泛的党争更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党争双  
方或三方的首领都不是也不可能是武官而是也只  
能是文臣这恰恰表明宋代文臣的地位总是高于武  
武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文臣处于从属地位这一  
情况从又一角度证明宋代重文轻武之说只怕很难  
被颠覆。  
内臣二十九人”,包括梁惟简陈衍梁知新张士  
[62]第六册,11  
李倬谭扆”  
等人所谓文臣党争”,  
或许仅称党争即可就争斗规模尤其是社会影  
响来说武官内斗显然不能同党争等量齐观可见,  
注释:  
参看邓小南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国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谈宋初欲  
武臣读书用读书人”》(《史学月刊》2005 );陈峰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  
2000 年版人民出版社2011 年再版)、《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 年版);何冠环北宋武将研究》  
中华书局2003 年版);范学辉宋人本朝军政体制论争试探》(《文史哲》2007 年第等论著。  
崇文抑武一语从前似乎极少使用笔者仅见何忠礼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表述:“崇文抑武的宋代这便成了文人们的一  
个话柄”(何忠礼王嗣宗手搏得状元辨析》,《浙江学刊》1984 年第16 )。 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四字不甚确当,  
当以崇文抑武一语代之并赋予新意参看陈峰试论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收入张希清等主编《10  
13 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350⁃370 )。 愚意以为此说颇有道理 在我看来作为  
政策崇文抑武较好作为社会风气以称重文轻武为宜本文为行文方便起见仍按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统称重文  
轻武”。  
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年版474 卷二十八祖宗科举取人·太宗》。 李焘续资治通鉴  
长编》(中华书局1979 年版册第394 卷十八将此事系于太平兴国二年正月 其史料来源均为马光稽古录》(影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七记载:“(太平兴国二年正月擢进士吕蒙正等百三十三人及第皆除京官通判以兴文教抑武  
。”  
可参看陈峰试论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见张希清等主编《10-13 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第  
350⁃370 。  
宁可指出唐代前期文武不殊途将相得兼任”,文武关系问题始于唐中叶以后因文武殊途而文武相轻他认为:“从唐中  
叶的文武殊途和相轻到北宋的重文轻武中间还经历了一个重武轻文的阶段这就是唐末五代。”参见宁可宋代重文轻武  
风气的形成》,收入学林漫录第三集中华书局1981 年版59⁃66 。  
此处只是就五代时期的总体状况而言当时的某些统治者也有重文的一面如梁太祖朱温便号称优待文士”(张齐贤洛  
阳搢绅旧闻记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此外旧五代史卷一二八翟光邺传》(1698后周枢密副使  
翟光邺好聚书重儒者”。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 年版卷七十东汉世家》(868北汉主刘承钧益  
重儒者”。 至于南方的吴越南唐等等更是不可一概而论。  
邓小南对此考论甚详参看邓小南祖宗家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版149⁃183  
。  
此说由何冠环提出:“沙场实在是科场以外另一个可以争胜腾达的场所。”参看何冠环宋初三朝武将的量化分析———北宋  
统治阶层的社会流动现象新探》,《北宋武将研究》,中华书局2003 年版1⁃24 。  
有学者将余玠称为名将或欠妥他虽非进士出身但曾就读于白鹿洞书院他虽以军功补武职但不久改授文官何况此  
后他还带华文阁待制徽猷阁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学士等馆职并出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侍郎  
文臣也。  
从前人们将这两派分别称为主战主和派我个人认为不甚确当改称以战促和不战而逃派参看张邦炜澶渊之功数第  
———北宋枢相王继英事迹述略》,收入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259⁃302 。  
参考文献:  
1]张邦炜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陈登原国史旧闻[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4  
张邦炜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3]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刘子健略论宋代武官群体在统治阶级中的地位[C] / / 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  
5]赵铁寒关于宋代强干弱枝的管见[C] / / 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第一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58.  
6]蒋复璁宋代一个国策的检讨[C] / / 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第一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58.  
7]曾瑞龙赵雨乐唐宋军政变革史研究述评[C] / / 包伟民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宋衍申重武不是轻武”———谈北宋的一项基本国策[N].光明日报,1985⁃09⁃04.  
9]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陈祥道论语全解[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1]陈旸乐书[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朱熹朱子大全[G] / / 四部备要58 北京中华书局,1989.  
16]杨万里杨万里集[M].辛更儒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17]曾枣庄刘琳全宋文[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8]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G] / / 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  
19]佚名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G] / / 阮元).宛委别藏29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20]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1]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23]司马光涑水纪闻[M].邓广铭张希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24]罗从彦遵尧录[G] / / 朱易安全宋笔记第二编第九册黄宝华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25]佚名宋史全文[M].李之亮点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6]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859.  
27]张耒张耒集[M].李逸安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28]徐松宋会要辑稿[M].苗书梅等点校王云海审订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9]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中心校点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0]剑峰宋太祖重文的贡献[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29⁃32.  
3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2]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3]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4]司马光司马光奏议[M].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35]张端义贵耳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6]梁天锡从遵尧录观宋初四朝之军事与政治[C] / / 宋史座谈会宋史研究集第十二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0.  
37]聂崇歧宋史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8]叶梦得避暑录话[G] / / 朱易安全宋笔记第二编第十册黄宝华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39]吕中宋大事记讲义[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0]陆粲陆子余集[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1]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3]爱新觉罗·弘历评鉴阐要[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4]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45]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G] / / 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6]王巩闻见近录[G] / / 朱易安全宋笔记第二编第六册戴建国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47]王应麟困学纪闻全校本)[M].栾保群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8]罗球庆北宋兵制研究[J].新亚学报,1992,(1):169⁃270.  
1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9]张舜民画墁录[G] / / 朱易安全宋笔记第二编第一册汤勤福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50]文莹湘山野录[M].郑世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51]龙衮江南野史[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2]王明清玉照新志[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3]魏泰东轩笔录[M].李裕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54]李攸宋朝事实[M].北京中华书局,1955.  
55]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  
56]漆侠漆侠全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57]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58]蔡襄蔡襄集[M].吴以宁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9]北京大学古文献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0]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李逸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1.  
61]何冠环北宋武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2]马纯陶朱新录[G] / / 陶宗仪说郛北京中国书店,1986.  
Valuing Literary Talent above Martial Arts:  
the Unspoken Rule of the Song Dynasty  
ZHANG Bang⁃wei  
School of Histor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Abstract:The Song dynasty had never declared the policy of valuing literary talent above martial  
arts. It was widely disputed because it was the wide accepted unspoken rule rather than an expressed pro⁃  
vision.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ere employed in the dispute. In  
fact, that period witness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rmy⁃men politics to civil government. Emperor  
Taizu’s combination of military officers and civil officials was only a start to pay more emphasis on civil  
government. The simplification and absolut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army⁃men politics and civil govern⁃  
ment were the real keys to the doubt of the policy of valuing literary talent. Military officers and civil offi⁃  
cials, instead of being separated or over⁃stubborn, were the two integral parts of hierarchy of the Song dy⁃  
nasty. Conflicts existed both in the inner formation of both sides while cooperation happened between the  
two so that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quite complex.  
Key words:the Song dynasty emperor Taizu; valuing literary talent above martial arts; combination  
of military officers and civil officials; emphasis of literary talent and military force; inner conflicts among  
the military officers.  
责任编辑凌兴珍]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