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2 卷第期  
2015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2,No.1  
January,2015  
民国边政学术史的开创之作  
——汪洪亮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1948)》读后  
成  
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系成都610100)  
很多西方人认知的清朝直接统治地域仅为十八  
徒甚众的费孝通林耀华等少数学者在后来的学术  
史中被反复聚焦而民国时期那些大学者们无形中被  
遮蔽了有鉴于此历史学出身的汪洪亮君近年来一  
直关注民国边政学的相关史实与人物其著作民国  
行省到了20 世纪初依然如此 在英国人立德(Ar⁃  
chibald John Little)1905 年出版的远东一书所附  
中华帝国地图中中国直接统治地域西界为玉树、  
昌都以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线英国外交官台克  
(Eric Teichman)出版于1922 年的一个领事官的  
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1948)》一书就是其近  
年耕耘的结果。  
藏东行一书中所标地图亦大同小异与此种误  
中国的边疆政治与边疆治理历朝历代均为国家  
政治的重头戏”,但逢局势动荡边政问题亦立即凸  
以近代而论两次边疆研究高潮的兴起其国际  
国内原因众所周知相较而言民国边政学的勃兴,  
所处时代局势较之晚清西北史地研究高潮时期更为  
急迫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战略空间  
被大大压缩局势之危急可谓远甚于基本上还能控  
制整个中国版图的晚清王朝此时学术界应如何应  
当政者该如何决策? “为政由学始”,只有深入调  
查研究边疆才能改良边政以利国家成为当时政学  
两界的共识正如言心哲所说,“自抗战军兴我国边  
疆的重要引起全国上下的注意政府对于边疆的建  
设与开发学者对于边疆的调查与研究渐加注意这  
解相对照相联系的另一个现象则是晚清民国时期  
大量外国人蜂拥而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各种游历考  
察活动其中不乏以为其侵略入手之术而国人  
对于边疆之情势非特不知为详确之考查与研究即  
欲有所知亦多借助于外人之著述” 。 抗战军兴后,  
不少学人反省外国人对中国边疆的研究走在了中国  
人的前面我们向来对于边疆的注意太少”,以前对  
边疆的认识多是误解或是偏见”,应趁着抗战建  
国的特殊局面在边疆研究方面迎头赶上” 。 因  
不少学人走出书房以所学直接或间接为现实政  
治服务。  
伴随着边疆危机的不断加剧近代中国出现了至  
少两次边疆研究高潮”,分别以晚清西北史地研  
和民国边政学的兴起为代表关于前者相关  
论著已甚多但对以民族学者为主力的民国边政学,  
历史学界虽有注意但多从边疆史地研究角度来分  
恰是民族学界未予充分关注的内容据汪洪亮君  
分析大概现今民族学人类学界多注重田野考察和  
社区研究而对学科史不够重视或因这些学科在中  
国中断30 余年不少在民国时期影响巨大的重要民  
族学和人类学者在文革结束学科恢复时大多年逾  
古稀已无余力深入研究和培养后学相对年轻且门  
是一种从来未有的良好现象” 。 边政学的兴起及其  
学术实绩可以说是政学两界共同发力的结果而边  
政学的研究多大程度上能够对当时边政发挥积极影  
也取决于政学两界多大程度上对于边政问题形成  
的共识与共谋。  
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1948)》一书,  
选取1931-1948 年为主要时空论阈联系近代中国的  
历史视野开阔地论述了民国时期边政学兴起的时代  
背景细致梳理了此一时段政学两界对边政的研究、  
建树成就及其局限其实还有很多方面人士都对边  
1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政问题发表了看法和见解),以及在复杂困难的时局  
思考问题因而出现了近代中国学者身上的通病”  
实际上当今大量学者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和困  
)———虽然很多人都欲经世致用”,但更多流于  
纸上谈兵”,因而曲高和寡简言之民国边政学者  
们在困难时局中历经千辛万苦为学而做出来的研  
究成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为政的目的诚  
如作者在书中所论由于边政学者们在其研究中体现  
出了强烈的政治关怀”,很多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从  
边疆政治边疆治理出发,“经世致用的特点  
过于明显因而显得并不那么学术”;但问题还有另  
一方面即从事边政研究的学者们更多注重提出问  
”(可能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对于解决问题”,则  
实在难以苛求他们了背负着近代中国累积而来的  
大量沉重包袱的南京国民政府处于危难时局外  
御强敌勉力支撑抗战诸多原因导致其边政建设成  
效大打折扣上述状况其实体现了民国时期为学  
为政更难的时代特点处于特定时局过于强调  
经世致用”,反而致使民国边政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呈现出学非纯学用亦难用的特征以笔者愚见,  
书中关于边政学对民国边政建设所起的资政作用  
的论述反映得不够充分此点可能乃是其主要原因。  
另外近代大量来华外国人很多都对中国边疆与  
边政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不少看法观点成果、  
建议及对策可能由于本书主要是讨论国内学人的  
边政学研究故对外国人相关成果的关照虽有涉及,  
但尚显不够当然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那可能将  
会是另一本专著的内容。  
下边政学对国民政府边政建设所起的有限的资政”  
作用全书内容颇具系统性基本勾勒出了民国边政  
学的学科性”。 笔者以为对于大量民国学人关于边  
政学的学科阐述边政问题的实地调查以及相关建言  
献策的翔实甚至略显琐碎的文本和实证分析实乃本  
书着力最多亦最见功夫之处这就为我们打开了一  
扇窗口让我们能够从中深切体会到近代以来中国边  
疆与边政问题的极端复杂性与研究内容的丰富性。  
而且书中不少论述和观点对于当今中国的边疆建  
亦具有参考和启示作用如张汉光所提革新边政  
三原则民族平等化社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及以  
现代化推进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主张徐益棠以民  
族一员为始点以国家一员为终点的边教主张都有  
很深的洞察力今天看来仍不失其价值。  
史料的驳杂繁难仅马大正先生主编之民国边  
政史料汇编续编即各有30 )、牵连干扰因素  
太多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的所有问题可能都与外国  
影响相联系)、研究内容太广尤其是为学一旦涉  
为政之后等等都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研究  
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这个大课题是一件费力  
费时的苦差事”。 《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  
1948)》一书能够爬梳各类史料将此问题条分缕  
本身就是一种学术贡献。  
笔者读此书后还有一个感受提出来供作者及  
读者诸君参考较之于书中对民国边政学研究的系  
统和深入程度而言边政学对民国边政建设所起的  
资政作用于书中反映得并不那么充分对此笔  
总之在近代中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很多问  
题只要研究者一旦深入下去可能都会有令人拍案  
惊叫的新发现就像中国广阔的边疆地区一样近  
代以来的中国边疆与边政问题研究在汪洪亮等人的  
努力下研究领域已经变得愈来愈宽广。  
者亦曾与汪洪亮君讨论过究竟是民国边政学由于兴  
盛时间较短书中认为边政研究真正成是在  
1941 ),其大量研究结论及建言献策未能更多地为  
国民政府采纳还是边政学者们更多是从为学的  
层面进行了研究而未能真正从为政者的立场出发  
注释:  
Archibald John Little. The Far East.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0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Eric Teichman. Travels of a Consular Officer in Eastern Tibettogether with a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22. Map I.  
本会此后三年中工作计划书》,《禹贡半月刊》1937 年第卷第1⁃3 。  
李安宅自序》,《社会学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3⁃4 。  
汪洪亮著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1948)》,人民出版社2014 月出版。  
言心哲边疆社会调查与边疆社会改造》,《边政公论》1942 年第卷第5、6 合期77 。  
责任编辑凌兴珍]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