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4卷第5期  
2
017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4,No.5  
September,2017  
差序化代入”:  
乡村生计方式的一种变迁机制及其意义  
——基于攀枝花村两次产业转型的调查  
X
刘夏蓓,黄章宏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等外部结构性因素的变动,乡村生计方式发生多次改变本文所关注的X村先  
非农化发展再回归农业生产的改变,是近年来一类资源型村庄生计方式变迁的代表研究表明,X村两次转  
型的过程都是先行者带领村民逐步转变生计方式的过程。“先行者按照以己为中心,以血缘亲疏地缘远近差  
序化代入的方式,带领其他村民进入到新的生计方式之中的行动逻辑”,在农村项目引进工作引荐以及产品运  
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领作用,促成了村庄生计方式的转变本文认为,在解决转变生计方式的难题时,X村村  
民是基于村庄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经验,差序化的社会关系代入其中而成功的。“差序化代入是资源型  
村庄的一种生计方式变迁机制”。该案例说明,尽管外部结构性因素不断变动,村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差序格  
仍具有强大的惯性,乡土社会关系对维持乡村秩序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为解决供给侧改革中的员工分流安  
置问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农村生计变迁机制;差序化代入;资源型村庄;四川攀枝花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7)05-0070-08  
随着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等外部结构性因素的  
变动,乡村生计方式发生多次改变改革开放特别  
21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下乡,很多资源型村庄通  
过资源开发办起了工业,走向非农化”,钢铁煤炭  
等成为村庄的主导产业和村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但  
如今,面对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部市场产能  
过剩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加之个别地区资源的逐  
步枯竭,很多资源型村庄亟待转型。  
造成大规模的失业现象,甚至会导致村庄乃至社会  
的秩序混乱但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媒体以及学界  
目前更多关注的是城市转型以及员工安置问题,一  
定程度上忽视了资源型村庄的转型例如,国务院  
发布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  
的意见;媒体也解读了国家政策,报道了转型困  
[1]  
;学界大量研究了宏观的经济政策意义以及可  
[2ꢀ4]  
能出现的失业问题 遗憾的是,上述视野中很  
少涉猎资源型村庄及其刚刚进入第二产业经营或从  
业的乡村村民,但这却是关乎千万农民的生计问题。  
于此,笔者选择攀枝花X村为个案,关注资源  
生计方式变迁是社会文化变迁的源头与基础,  
村庄转型的核心是村民生计方式的转变该问题解  
决不好不仅会带来个体从业人员生计方式的丧失、  
收稿日期:2017-02-01  
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变迁重访调查”(SKHX201530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夏蓓(1963—),,黑龙江哈尔滨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学与社会学;  
黄章宏(1996—),,四川攀枝花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014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70  
刘夏蓓黄章宏差序化代入”:乡村生计方式的一种变迁机制及其意义———基于攀枝花X村两次产业转型的调查  
[14]  
型村庄的转型问题在返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从  
橡胶产业发展的生计转型动因 温士贤认为国  
013,  
攀枝花市就关停了100多家小矿  
家力量和市场经济的合力推动使怒族社会的生计方  
2
[15]  
小钢厂,压缩钢铁产能400万吨,一些资源型  
村庄正积极转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X村先非  
农化发展,后又回归农业生产,10年间已实现两  
次产业转型,村民自主地转变了生计方式那么,村  
民的行动逻辑是什么,整个村庄生计方式的变迁  
机制又是什么?这引起了我们团队极大的兴趣,成  
为本文研究的问题和调研的动因。  
式由家计经济向市场化方向转型 。  
综上,社会资本视角强调个体社会关系网络的  
作用,社会结构视角侧重于强调宏观的结构性因素,  
这两个视角对生计方式变迁已进行较为系统的讨  
,有一定的解释力但需要指出的是,乡村生计方  
式变迁既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也离不开个人  
的能动性过程因此,在上述两个视角的基础上,本  
文将乡村生计方式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以攀  
枝花X村为代表的一类资源型村庄的生计方式变  
迁机制采用整体论过程视角,先呈现X村生计  
方式变迁的概况,再分析从先行者的行动逻辑到  
文献综述  
生计方式是一个文化人类学概念,指人类群  
体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所采取的整套的谋生手  
[
5]163  
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资本和  
社会结构这两个视角研究了个人求职过程和少数民 村庄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从而更多地关注村庄  
族生计变迁。  
内部乡土社会关系的特征,并强调其对整个村庄生  
计方式变迁的作用,提出差序化代入的概念以进  
行过程性的变迁机制解释。  
社会资本视角即关注个人社会关系的强弱、  
社会资本的丰欠对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林南将  
社会资本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  
资料与方法  
[
6]28  
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 社会  
资本与求职过程的经验研究中,格兰诺维特等关注  
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  
设指出弱关系者之间的异质性更高,信息量越大质  
越高,所以使用弱关系找到工作的人,入职收入较  
本文的讨论建立在对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益  
民乡X村的田野调查基础之上按照学术惯例,所  
涉及的人名企业名和村庄名均已进行匿名化处理。  
()田野地点概况  
攀枝花位于我国川滇交界地带,因矿而建,因  
钢而兴,是我国著名的资源型城市调研地“X”  
属攀枝花市盐边县益民乡管辖,既是一个由血缘及  
地缘纽带所连接的传统自然村,又是一个位于矿区  
且光热土地资源丰富的典型的资源型村庄。  
X村共有102405在血缘格局上,X村  
并非单姓村,是由多个家族共同组成,李家张家赖  
家等是村中的大家族,也有韦黄等小姓氏。  
村庄中人口流动较少,除黄氏是在20世纪80年代  
由外地迁入外,其余家族据称都已在此生活了几百  
,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常年都不超过5村庄内  
部的通婚使90%左右的村民都互相有了血缘关系,  
可以说,X村的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相互交织血  
缘关系也影响了政治格局,选举的生产队长都是来  
自李家张家赖家等大家族近年来是李小四和李  
老大各任了两届(三年一届),他们是堂兄弟文化  
方面,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现在有4名本科生、7  
名专科生,40岁左右的村民多是小学或者初中文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仍有不少人不识字。  
X村位于钒钛磁铁矿资源极为丰富的攀枝花  
[
7]  
边燕杰在中国的调查中发现人们更多地运用  
[8]  
强关系获得工作钱芳陈东有则将其引入农民  
工研究并得出结论:大多数农民工都是通过强关系  
实现就业的通过强关系实现就业的农民工就业的  
满意度更高,通过弱关系实现就业的农民工在收入、  
[9]  
就业正规程度等客观就业质量方面更高此外,  
赵延东风笑天等综合分析了社会资本对职工再就  
的影响,他们在19982000年的量化研究证明  
了社会资本对职工能否获得再就业机会有着显著的  
[
10ꢀ11]  
影响 ;陈瑛等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研究中  
指出,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但  
[12]  
其本土化程度会抑制其作用的发挥 。  
社会结构视角即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供  
需变动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结构性因素对生计方式  
变迁的影响,这主要见于相关学者对少数民族生计  
方式变迁的研究如刘正江研究了新疆牧民定居政  
策带来哈萨克族定居牧民由传统游牧到农耕等的生  
[13]  
计方式变迁 周建新于玉慧从环境特点国家  
政策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哈尼族从刀耕火种到  
7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成为X村钒钛磁铁矿洗选晒产业(下文简称  
洗选产业”)兴起的重要原因;X村年均气温  
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无霜期达300  
内增收致富。  
土地租赁是农户将富余山地租赁给投资人建  
,每年每亩收取30004000元的租金,先后共有  
以上,其优越的光热条件为其特色农业发展创造了 18户村民的土地被租赁建厂此外,村中有23户  
20ꢁ3℃  
可能;而由0.62亩的承包耕地和自垦山地组成的人  
均约4亩的土地资源更为其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  
的空间可以说,X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村庄。  
随着市场的资本进入供求变化以及国家产业环保  
政策的调整,X村依托其自然资源在过去的十年间  
发生了从传统农业转向洗选产业再转到特色农业  
的两次产业转型,显得尤为特殊引人注目。  
村民先后购车从事矿物运输,在鼎盛时期,每辆车的  
月均运费收入约1.5万元;还有30多位村民进厂务  
,月薪可达到3000如此一来,全村80% 的  
家庭都参与到洗选产业中。  
()第二次产业转型:“回归农业生产  
X村的第二次产业转型从2013年底开始,主导  
产业由洗选产业转为特色农业由于市场产能过  
,再加上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的压力,X村所有的洗  
选企业在2013年底全部倒闭企业倒闭后,土地出  
租者不再有旱涝保收的土地租金工厂务工人员  
直接失业个体运输户丧失货源,产业的衰败严重影  
响了村庄的社会生活秩序。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  
法和文献法。20167,笔者用两周的时间先后  
走访了新峰矿业有限公司10余家停产工厂,观  
察工厂衰败现状;访谈了出租土地的村民矿业投资  
者和村干部,向他们了解X村的矿业发展历程。  
可喜的是,攀枝花除了矿产资源,还有丰富的土  
光热资源,非常适宜早春蔬菜和特色水果生产;  
也正是在2013,攀枝花番茄销路拓展价格攀升,  
达到了每斤3元左右早春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显著  
收益让村民看到了希望,X村人均4亩的土地资源  
也可容纳大部分的村民返家从事农业生产,于是他  
们纷纷回归农业生产。  
0171,笔者又用了三周的时间到村民家中、  
农产品收购点以及田间地头观察X村的番茄等早  
春反季节蔬菜生产情况,与他们一起交流近年来村  
2
庄的生产生活变化;同时,与李小四队长(下文称  
李队长”)、李小勇等多位村民就村庄生计方式变迁  
进行深度访谈笔者主要参阅了差序格局供给侧  
改革以及生计方式变迁相关的文献,先后访谈了15  
位村民、2位村干部、2位矿业投资者、1位农产品收  
购商贩以及1位乡政府工作人员等共计21。  
由于经历了洗选产业这一典型的工业发展时  
,村民对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产业链条有了更加  
深刻的认识一方面,他们更关注市场的需求信息,  
不断调节种植品种时令与规模;另一方面,他们更  
注重市场化的供给要求,从自身的土地光热资源优  
势出发,重视农产品的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自  
生计方式变迁的概况  
近十年,在两次产业转型中,X村生计方式的变  
迁历程是:先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为土地租赁矿产  
运输及工厂务工等多种生计方式,之后又转回特色 2013年以来,X村番茄四季豆等早春反季节蔬菜  
农产品生产包装与搬运以及芒果等特色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90%的家  
)第一次产业转型:“非农化转变 庭参与生产 位村民投入装运,农产品已销往北  
2006,在市场经济对农村的影响不断扩大,  
(
18  
上海等城市,特色农业为户均创收4万元。  
在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招商引资的背景下,X村发生  
了第一次产业转型,主导产业由传统农业转向洗选  
产业此前,村民以传统农业为生,他们以种植粮食  
作物为主,少量种植蔬菜和水果,日子过得相对宽  
。2006年以后,李队长引进投资者到村投资,建  
设了新峰等13家中小企业,企业资产从几十万元到  
上亿元不等,洗选产业发展起来得益于洗选产业  
的快速发展,村民进行土地租赁矿产运输和工厂务  
,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转为工业收益,在较短的时间  
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分析  
X村两次转型的过程都是先行者带领村民逐  
步转变生计方式的过程。“先行者按照以己为中  
,以血缘亲疏地缘远近差序化的代入方式,带  
领其他村民进入到新的生计方式转变之中的行动  
逻辑”,在项目引进工作引荐以及产品运输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带领作用,促成了村庄生计方式的转  
。  
()先行者  
72  
刘夏蓓黄章宏差序化代入”:乡村生计方式的一种变迁机制及其意义———基于攀枝花X村两次产业转型的调查  
先行者是指X村洗选产业和特色农业兴起  
当时攀枝花兴办矿场的热潮中,钦某张某等投资人  
都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宣传X:“XX队条件不  
,可以到那里去找李小四,他可以把事情办好。”又  
陆续有一些投资人前来考察投资。2009,李队长  
又进行了第二轮引进,他先是引进了投资人曾某到  
其堂妹(李小秀)地中投资建厂,后又引进投资人李  
某在李队长自己整合的土地中办厂,引荐周某等到  
其表兄们的地中建厂第三轮引进主要在2010年  
以后,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租赁了张老大等农户的  
土地,他们是李队长的远亲或者无血缘关系的邻居。  
梳理李队长与其他土地租赁的农户之间的血  
地缘关系,我们发现,第一轮是李队长将大项目  
引进到了自己妹妹及堂兄的土地中,这是父系近亲  
的范畴;第二轮又将3个项目引进到堂妹夫表兄地  
,血缘关系稍远;第三轮则扩展到了远亲和邻居。  
总的来看,项目引进呈现出以李队长为中心以血缘  
亲疏为纽带的差序化扩展李队长能成功引进项目  
在村中落地的原因,X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李队  
长的社会关系网络,特别是他与村民间的血缘地缘  
关系。  
的带头人,以及率先进入各个产业环节的村民他  
们善于学习积极探索,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一  
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与信任,成为  
促进村庄完成生计方式变迁的重要力量两次产业  
转型中,“先行者成功地为其他村民带来了项目工  
作和货源他们以己为中心,按血缘亲疏地缘远近  
逐步带领其他村民进入到新的生计方式之中。  
李队长是洗选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他引进13个  
洗选项目到X,使洗选产业发展起来随着产业  
链条的完善,矿产品生产原料与产品运输等领域又  
涌现出了一批以租地农户”、“老运输户等为代表  
的先行者,他们凭借土地资源成为先行者特色农  
业兴起的先行者是率先种植番茄的赵小六等10余  
户农户,在他们的示范带引下,其他村民也纷纷种  
农产品包装搬运等工作岗位随之出现,因土地  
较少而率先前去务工的村民成为了这些产业环节上  
的先行者当年,李队长40出头,干劲十足据他  
介绍:“我性格直爽说话有力度,有什么事都能够摆  
。”村民袁某也说:“他胆子大,在这个地方吃得  
。”在先行者之中,李队长是最为典型的一个李  
队长社会关系网丰富,敢于探索尝试,在村民中有较  
高的威望,他从投资者的角度为X村洗选产业寻找  
适合的场地,积极地协调自己的亲属和村民,并处理  
纠纷,X村洗选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第二次产业转型中,率先种植番茄等特色农  
产品的赵小六等10余户农户,成为特色农业兴起的  
先行者他们在2013年学习邻村经验,率先种植番  
,并因当年番茄价格攀升而获益此后,由于他们  
的尝试发挥出示范效应,以及迫于产业转型的压力,  
之前从事矿业的村民纷纷返家种植番茄由于农业  
不确定性因素较大,最先下定决心种植的还是先行  
者的近亲,因为他们能从亲戚那里得到去年最准确  
的市场信息和种植经验,所以在次年就开始了种植。  
此后几年,市场行情都较好,种植番茄的人也越来越  
,除了番茄,四季豆芒果等的种植规模也有所扩  
,全村90%的农户都参与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社会信任程度的不同以及社会交往频率的差  
,村民投入番茄种植分有先后,根本上仍是血缘、  
地缘纽带的强弱在起作用。  
()项目引进  
新产业进入村庄,X村村民形象地称之为  
项目引进”。“项目引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李  
队长先后介绍13位场地租赁者租赁了17户村民的  
场地,13个洗选企业先后在村中建立,打下了X村  
洗选产业的发展基础;二是10余户村民学习邻村  
经验,率先种植番茄,而后向亲戚推广,逐步扩大了  
种植规模,5户农户成为先行者。  
在洗选产业发展中,X村共建设了新峰13  
家中小企业,是李队长先后三轮引进的。2006,  
李队长第一轮先引进了第一个水选项目新峰”,投  
资人钦某主要租用了李队长的堂兄(李老大和李小  
)的土地同年,李队长也将自己和妹妹家的山地  
一同平整硬化,引进投资人建设了第一个干选企业  
综上,无论是在哪一个产业发展时期,“项目引  
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都是先行者项目能成功地  
引向哪位村民?这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理位  
置等客观因素以及先行者与村民的社会关系社会  
信任情况。“项目引进的对象始终呈现出以生产队  
长为中心以血缘亲疏往外扩展的特点。  
翔朝”;还引进了张某的博凡”,主要租用李队长堂  
(李小勇)的土地第一轮引进的三家企业起步  
规模大,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所以在  
()工作引荐  
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产业发展带来了工作岗位第一次产业转型  
均已转让,农产品由收购商外运。  
,有打工意愿的土地租户率先进入工厂务工,而后  
其余村民被引荐进入;第二次转型时,家中土地较少  
的村民先开始进行农产品的装运,而后其亲属加入。  
两次转型中的先行者为其他村民提供了工作引  
的便利。  
第一次产业转型中,部分村民从农业进入运输  
行业,X村矿物运输圈经历了三轮扩展历程首先,  
李小勇利用与工厂间的土地租赁关系率先购买了小  
货车从事矿物运输与此同时,长期在外做运输的  
刘一品等老运输户也开始将本村货源作为主要依  
,他们成为矿物运输的先行者”。第二三轮扩展  
出现在2009年后的矿业鼎盛时期第二轮是豆老  
赖小六等4户村民成为了土地租户,并加入了矿  
物运输圈第三轮则分别朝着土地租户和老运输户  
的表亲邻居扩展如刘一品先后引荐其表亲杨东  
儿等加入,土地租户李小勇等则引荐其表亲罗黑山  
等加入三轮购车之后,X村共有了23辆大小货  
,他们基本垄断了村中矿物运输权整个运输圈  
呈现出以先行者为中心,以血缘亲疏地缘远近往外  
扩展的特点此外,X村的货源主要来源于新峰公  
在发展洗选产业时,企业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选聘本村村民,尤其是租地农户李队长介绍道:  
我们队有20多人在厂上班,因为工厂招工先满足  
我们队的人,一般是想打工的租地农户进去之后给  
老板介绍其他有意愿的村民。”此外,租地农户还会  
引荐他们的近亲到一些更好的岗位工作如笔者就  
了解到李小二在其堂兄引荐下进入新峰开装载机并  
得到近万元工资的案例。  
特色农业发展时,王小梅任小兵赖小敏等3  
名土地较少的村民成为农产品装运环节的先行者,  
他们率先在本村的3个果蔬收购点做农产品包装或  
搬运,后来,他们先后引荐了15名村民加入其中。  
第一位先行者是赖家的四儿媳妇王小梅,她从2013  
年底就开始从事包装工作在其引荐下,做运输和  
在工厂打工的赖氏5兄弟加入了农产品的装运,组  
成一个10人的家族式装运团队第二位先行者  
是长期在村中的冻库打工的任小兵,到了收购旺季,  
他就会叫上妻子去做包装邻居韩春发一起搬运;第  
三位先行者赖小敏带着她的兄弟媳妇近邻赵小梅  
等一起做包装这两位先行者引荐的对象是近亲和  
近邻,他们组成了两个近亲近邻式的装运团队。  
工厂务工圈,进场有先后工作有好坏。  
而对农产品装运团体而言,血缘地缘关系的亲疏就  
更为重要了,因为实行计件工资制,所以在农产品收  
购量较为固定的情况下,包装的人数则直接影响工  
资收益由此,装运群体多由血缘和地缘关系最近  
的村民组成,并且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封  
闭性无论是工厂务工圈”,还是农产品装运圈”,  
二者扩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以先行者为中心,按血  
缘亲疏地缘远近逐步扩展的特点。  
,新峰公司给予了土地租户李小勇分配货源的  
权利,其运输安排也是以他为中心,以血缘亲疏逐步  
扩展村民黄老二介绍:“货少的时候肯定是他先  
,有时老板要求一天或者半天拉完,他会叫上他的  
姐夫豆老二”,还有多的才是他的老表。”  
第二次产业转型中,洗选产业凋敝导致货源丧  
,X村的矿物运输户们纷纷卖掉货车后返家从事  
特色农业生产或装运,农产品外运由收购商完成,村  
民并未参与。  
差序化代入”:乡村生计方式的一种变迁  
机制及其意义  
综上,从村民个体的角度来看,按照以己为中  
,按血缘亲疏地缘远近差序化带领其他村民转  
变生计方式的行动逻辑,各位先行者在第一次产业  
转型中逐步带领其他村民进行土地租赁进厂务工、  
矿物运输;第二次产业转型也是如此,种植规模的扩  
装运圈的扩展依旧是先行者带引的结果可以  
,先行者是以此逻辑带领整个村庄转变了生计方  
从整个村庄的角度来看,村庄生计方式的变迁  
依托的是村庄内生性的力量,在解决生计方式转变  
的难题时,村民像解方程一样,运用了代入法”,他  
们是将差序化的乡土社会关系代入到解决转变  
生计方式的难题之中,并取得了成功。X村生计方  
式的变迁机制就是差序化代入”。  
()产品运输  
矿石的运进与矿粉的运出是洗选产业的重要环  
,农产品的外运也直接联系着外部市场矿物运  
输时,X村的运输圈以土地租户老运输户等先行者  
为中心,逐步往外扩展,货源则以土地租户为中心  
差序化地分配洗选产业衰败后,运输户的货车  
74  
刘夏蓓黄章宏差序化代入”:乡村生计方式的一种变迁机制及其意义———基于攀枝花X村两次产业转型的调查  
1.村庄生计方式变迁情况  
第一次产业转型 第二次产业转型  
了这一点。  
其次,在肯定自然资源市场供求以及国家政策  
带引方式  
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之上,心  
及变迁结果生计类型参与情况生计类型  
参与情况  
先行者:10余户  
共参与:90%的家庭  
先行者:3人  
强调的是:尽管外部结构性因素不断变动,乡土社会  
先行者:1人  
项目引进土地租赁  
工作引荐工厂务工  
产品运输矿物运输  
番茄种植  
产品装运  
差序化的社会关系仍然在一类资源型村庄的生计  
共参与:17户  
先行者:3人  
共参与:30余位  
先行者:4户  
共参与:23户  
方式变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X村从非农化发展  
回归农业生产的生计方式转变,实际上代表了  
近年来一类资源型村庄的生计方式变迁,即先依托  
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之后被迫转型为特色农业  
或者旅游业等X村个案来看,他们转变生计方  
式的经验是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状况产业发展经验  
以及市场供需关系,“代入乡土社会差序化的社  
会关系解决生计方式转变难题如此一来,在先行  
者的带引下,村民可以便利地获取工作机会货源、  
投资人等市场资源,充分地利用独特的土地矿产与  
光热等自然资源,从而进入到新的生计方式之中。  
这一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差序化代入的机制发挥了  
关键作用该案例表明,市场政策环境等外部结构  
性因素变动对村庄社会结构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  
村民的生计方式,进而使村庄发生了产业结构的转  
然而,从产业转型和生计方式转变的过程来看,  
尽管外部结构性因素不断变动,村庄最基本的社会  
结构差序格局仍未根本动摇且具有强大的惯性。  
在维持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秩序促进社会变迁中乡  
村治理上,传统的乡土社会关系仍具有强大的生命  
,而且村民可利用这一关系网络以实现生计转变。  
如今,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探讨乡村生计变  
迁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村案例所示,面  
对着由外部结构性因素引发的生计困境,村民从洗  
选产业回归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特色农业,自己解  
决了自己的安置问题其中,“差序化代入的机  
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他们基于村庄差序格局”  
的基本社会结构而做出的自主性应对策略,不同于  
国家投入力量进行转移安置。“差序化代入机制可  
为解决相关从业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提供一些启  
:首先,分流安置员工,在再就业过程中可激活社  
会关系网络,挖掘自然和社会资源,努力去自主解决  
生计方式转变难题;其次,政府的转移安置政策要从  
企业社区基本的社会结构特征出发,以员工的文化  
主体性与文化适应性为前提,协调好政策引导性与  
员工自主性的关系,为员工自主再就业提供相应的  
配套支持。  
共参与:18人  
由收购商完成村民未参与  
95%的家庭以务农为从80%的家庭依靠洗选  
变迁结果主到80%的家庭从事洗产业到95%的家庭转为  
选产业相关工作  
特色农业  
首先,“差序化代入机制表明:先行者的行动逻  
辑反映出乡土社会关系仍有差序化的特点这一  
判断,既是出于对X村先行者行动逻辑的总结,也  
是基于差序格局理论做出的。“差序格局由费孝  
[16ꢀ19]  
通提出,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论证或修正 阎  
云翔之前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关系上研究差序格  
;但他认为差序格局是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  
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和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  
[20]  
心的” ;孙国东周飞舟等在之后的研究中支  
[21ꢀ22]  
持了他的看法 ;翟学伟却反驳了他的观点,认  
[23]  
不能把差序格局放到立起来的架格上看” ,吴  
飞也认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的核心就是同心圆结  
[24]  
,这种结构无法解释阎云翔的等级结构” 。此  
[25]  
,从对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的讨论 ,到从乡  
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出发对差序格局进行重新理  
[26]  
,再到讨论随礼失随反映出的新差序格  
[27]  
,学界也关注到社会变迁下差序格局的适用  
最近,更有学者较真差序格局,认为差序格  
局概念并非对历史中国甚或乡土中国社会格局的描  
[28]  
述和概括” 。虽然差序格局的确留下来很多疑  
[29]  
问有待澄清” ,但根据X村调研结果,我们认为费  
孝通对于乡土社会关系的经典描述仍然具有极高的  
解释力他说:“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  
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  
[30]34  
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了。”  
他是将乡  
土社会关系描述为一个同心圆结构”,乡土社会关  
系的强弱是由血缘的亲疏地缘的远近决定的,乡土  
社会关系具有差序化的特征,X村案例再次说明  
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注释:  
数据来源:中央电视台,http://tv.cctv.com/2016/09/17/VIDEvPl3kx7nLoj3z9EHDltb160917.shtml。  
称谓缘由:当地村民习惯称呼村庄为生产队”、组长为队长”。  
数据来源于李队长的访谈,访谈时间:201612此外,本文统计的参与户数未达到人口统计数据的80%,李队长认为  
这是一家多户造成的。  
数据来源于益民乡统计站数据显示:2016,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14726外销3.8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3万亩总产  
8900多吨。  
情况说明:起初租赁李小勇土地的有新峰博凡两家,后博凡被新峰收购。  
参考文献:  
[
1]王静,杜燕飞,闫璐,.2016,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的痛与断”[EB/OL].(2016-08-02)[2017-01-01].ht-  
tp://energy.people.com.cn/n1/2016/0802/c71661-28602168.html.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7-22.  
3]沈煜,丁守海.去产能会引起较大的失业风险吗?[J].上海经济研究,2016,(11):12-19.  
4]刘社建.供给侧改革对就业与劳动关系的影响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6):6-9.  
5]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GRANOVETTERMS.TheStrengthofWeakTie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6):1360-1380.  
8]BIANYJ.BringingStrongTiesBackin:IndirectTies,NetworkBridges,andJobSearchesinChina[J].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1997,(3):366-385.  
9]钱芳,陈东有.强关系型和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14,(1):56-59.  
10]风笑天,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其再就业机会获得的关系[J].理论月刊,1998,(8):24-28.  
11]赵延东,风笑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138-146.  
[
1
[
[
[
[
[
[
[
[
[
[12]陈瑛,杨先明,周燕萍.社会资本及其本地化程度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中国西部沿边地区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  
,2012,(11):23-27.  
[
13]刘正江.哈萨克族定居牧民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与社会适应———以新疆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为例[J].中国穆斯林,  
012,(3):25-27.  
14]周建新,于玉慧.橡胶种植与哈尼族生计转型探析———以西双版纳老坝荷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13,(2):50-55.  
15]温士贤.市场经济与怒族社会生计转型———以怒江峡谷秋那桶村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94-100.  
16]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5):22-32.  
17]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8,(1):197-204.  
18]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1):21-29.  
19]张必春,许宝君.失独父母社会关系变迁的差序格局解读———基于社会身份视角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5,(5):67-74.  
20]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社会学研究,2006,(4):201-213.  
21]孙国东.“特权文化与差序格局的再生产———对差序格局的阐发兼与阎云翔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254-257.  
22]周飞舟.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J].社会,2015,(1):26-48.  
23]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9,(3):152-158.  
24]吴飞.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再反思[J].开放时代,2011,(1):112-122.  
25]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  
6):51-58.  
26]贺雪峰.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J].江海学刊,2007,(4):114-118.  
27]董磊明,李蹊.人情往来与新差序格局”———基于河北顺平县东委村的考察[J].民俗研究,2015,(3):118-126.  
2
[
2
[
(
[
[
[
[
[
[
[
[
[
[
(
[
[
76  
刘夏蓓黄章宏差序化代入”:乡村生计方式的一种变迁机制及其意义———基于攀枝花X村两次产业转型的调查  
[28]苏力.较真差序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0-100.  
[29]廉如鉴.“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J].开放时代,2010,(7):46-57.  
[30]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SubstitutionofDifferences:AChangeMechanismofMeansof  
LivelihoodinRuralAreas:BaseonTwo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ofXVillageinPanzhihua  
LIUXia-bei,HUANGZhang-hong  
SchoolofSociolog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
Abstract:Withthechangeofouterstructuralelementssuchasmarketeconomyandnational  
policy,meansoflivelihoodinruralareashavechangedformanytimes.FromNon-agriculturiza-  
tionbacktoagriculturalproduction,Xvillagerepresentsthelivelihoodchangeofthoseresource-  
fulvillages.ResearchshowsthattwotransformationofXvillagearecompletedundertheguide  
ofpioneers.Thosepioneersꢂactionlogicofleadingrelativesfirst,andothervillagersafterwardin  
theprocessoftransformationworkswellinprojectintroduction,jobintroductionandproduct  
transportation,whichfinallyhelpstorealizethechangeoflivelihoodinruralareas.Theauthor  
holdsthatwhenfacingtheproblemofchangeoflivelihood,basedonnaturalresourcesandtheir  
industrydevelopmentexperience,villagersinXvillageusethesubstitutionofdifferenceandthus  
succeed.Substitutionofdifferenceisachangemechanismforresourcefulvillages.Exampleshows  
thatdespitetheconstantchangingofouterelements,differentstructures,asthemostbasicso-  
cialstructureofvillagesstillworksinkeepingtheorderofvillages,whichprovidessomeinspira-  
tiononshuntingandreplacementofemployeesinreform.  
Keywords:achangemechauismofmeansoflivelihoodinruralareas;substitutionofdiffer-  
ences;resourcefulvillages;PanzhihuainSichuan  
[责任编辑:钟秋波]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