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5卷第1期  
2
018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5,No.1  
January,2018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1
,2  
1
曾留香,谢谦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5;2.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成都611130)  
摘要:顾炎武提出的鉴往训今的阐释方法,是宋明阐释学心解”“臆说的一大反动这种阐释以明道救  
为目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的意图论阐释传统的  
回归通过推源溯流知音考文综核名实和明义例等方法,阐释的有效性验证变得切实可行因而宋明以来心  
”“臆说的阐释逐渐让位于对语言文字声音的严密考证,这标志着阐释学由明末借杯浇臆的主观性阐发转向了  
客观性的科学实证的方向这种阐释方式后被乾嘉学者所继承,对清代的文学阐释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顾炎武;阐释学;“鉴往训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8)01-0154-08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价顾炎武:  
是随意性的主观阐发,完全不同于明代流行的借杯浇  
师心自用的主观性笺注评点之学,而是根植于鉴  
”,即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回归,对作品一字一句的训  
,对音韵文字的实证性考究,来探寻作者本意顾炎  
武在答徐甥公萧书中写道:“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  
[1]68  
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个人。” 顾炎武  
经世致用训诂明道的思想,一洗明代以明心见性之  
[2]399  
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的空疏学风其在音韵  
文字训诂方面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启了清代朴学研究  
之风顾炎武作为一位学术大家,长久以来,其经学、  
小学史学思想在学界已有不少讨论,但对于其文学思  
阐释方法论,学界似乎还关注不够,呈现重学术而  
[4]138  
训今。”  
实际上,纵观顾炎武之学,无不贯通着鉴  
往训今的阐释学思想蒋寅先生指出:“(顾炎武)在  
推源考究中重新阐释诗学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  
立起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诗歌理念。……这种理论方  
式是很有特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清代诗  
[3]  
轻文学的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顾炎武本身不以  
文人自居,另一方面,对于顾炎武在音韵学训诂学方  
面取得的成就,学界更多是从语言学层面而非哲学文  
学的层面来讨论故笔者拟从阐释学的视角来探讨顾  
炎武的意义。  
[5]  
学突出学术性的基本倾向。” 这种鉴往训今的阐释  
的出现,与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思潮以及知识分子对  
于文化救亡的呼声一脉相承,也与顾炎武本身经世致  
用的学术思想密不可分。  
顾炎武对经学和文学的阐释,呈现出鉴往训今”  
的特点,即根植于文本本身的阐释,以求回归传统经  
,从而通明圣道顾炎武通过对古今学术史的回顾,  
总结其中的规律,使其成为有据可依符合当下语境并  
服务于社会现实的阐释当然,这种训今的阐释不  
鉴往训今的背景:“明道救世”  
顾炎武在与潘次耕札一文中云:“君子之为学  
,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  
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  
收稿日期:2017-09-26  
作者简介:曾留香(1990—),,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明清  
文学与文献研究;  
谢谦(1956—),,四川宣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  
154  
曾留香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
4]166  
。”  
与人书二十五又云:“君子之为学,以明  
得作者之志作者之志是可知的这与明代出现的把  
作者之志看作水月镜花茫然不可求的反诠释倾向  
截然不同在这样的条件下,儒家古老的以意逆志”  
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  
[4]98  
何益哉!” 顾炎武表明了阐释的目的是明道淑人”、  
明道救世”,把治学上升到了拨乱反正的文化救亡 知人论世的阐释原则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成为探  
的高度明末清初,处在改朝换代之际的知识分子无  
不思考着明代覆亡的原因,顾炎武把它归咎于文化的  
衰落,他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家经典的重新阐释,知  
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以达到思起而有以  
救之的目的。  
求作者本意,达到这一阐释者的同一性理想的有效途  
。  
顾炎武相信,作者之志是可求的,言辞最终不能掩  
盖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他在文辞歁人中说:“世有  
知言者出焉,则其人之真伪即以其言辨之,而卒莫能逃  
[
2]1095  
宋明心学禅学的流行,导致阐释中的评点注释之  
学与主观心解师心臆测之风兴盛在这种文化语境  
,阐释成为了可以依据个人主观感受随意发挥的臆  
测之学,诗无达诂成为为无稽之谈做辩护的借口阐  
释失去了一个可以进行验证的有效标准,变成了无根  
据可言的虚妄空疏之学永乐年间,治学之风衰颓,明  
成祖诏令众儒编写四书五经大全》,作为科举考试用  
,然而诸儒却取已成之书抄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  
。”  
凡易之情又说:“情伪相感,人心之至变  
[2]44  
于何知之?以其辞知之。” 也就是说,人的情感  
虽然千变万化,但人心终究会通过其言辞表现出来。  
因此,在阐释活动中,透过言辞,读者能够探求作者本  
。  
既然须透过言辞而达作者之志”,那么辨别言辞  
真伪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辨言辞真伪,就  
无法准确获取作者本意顾炎武举例道:  
[
2]1043  
士子” ,顾炎武因此感叹:“经学之废,实自此  
[
。”  
黍离之大夫,始而摇摇,中而如噎,既而如  
,无可奈何,而付之苍天者,真也汨罗之宗臣,  
言之重,辞之复,心烦意乱,而其词不能以次者,真  
栗里之征士,淡然若忘于世,而感愤之怀有时  
不能自止而微见其情者,真也其汲汲于自表暴  
而为言者,伪也。《:“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  
者其辞枝,失其守者其辞屈。”《:“盗言孔甘,  
乱是用餤。”夫镜情伪,屏盗言,君子之道,兴王之  
2]1043  
儒家经典的肆意篡改使得学风沦丧,重新阐  
释儒家经典本身已不单是文学问题,更是关系重建社  
会秩序挽救民族危机的社会问题只有恢复儒家经  
典的本来面貌,以穷经为指归,才能扭转颓丧的社会风  
。  
在此基础上,顾炎武发出了文须有益于天下的  
强烈呼声:  
[
2]1095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  
,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  
,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  
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剧袭之说,谀俊之文,若此  
,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  
,莫先乎此。  
顾炎武认为,《诗经黍离篇中的始而摇摇,  
中而如噎正是作者当时充满故国之思无可奈何的情  
感表现;屈原的言之重,辞之复也符合他当时谗而见  
忠而被谤,被迫流放异乡时的心情;陶渊明淡然与  
世无争,有时也有如猛志固常在怒目金刚的一面,其  
[2]1079  
。  
有益于天下”,不仅是顾炎武作文的出发点,也是 感愤之怀不能自已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  
其一切学术的出发点,阐释的目的也在于此,即在古今  
之间寻找桥梁,回归和借鉴古之话语,从中获得启发,  
来为当下社会现实服务其对经典的重新阐释是被放  
明道救世的背景之下的。“鉴往的目的是训  
”,训今又以鉴往为前提顾炎武对经典文本  
的阐释,无不饱含着他对古今之变天下兴亡的强烈关  
注和忧国思民的淑世情怀,阐释活动被上升到扭转社  
会风气,进行文化救亡的高度。  
而那些急于表现自己,故意为言者,则很有可能是  
虚情假意故弄玄虚之人。  
顾炎武把分辨言辞真伪的问题,放在了非常重要  
的位置,他认为言辞不仅可以反映作者情感真实与否,  
还能反映作者道德人品的高下因此,辨别言辞真伪,  
真正做到知言”“知人”,从而穷经,不仅是阐释活动建  
立的根基,还是训今的现实指归。“镜情伪,屏盗  
”,已不单是阅读阐释文学作品的态度,更是治理家  
国天下者的首要之事如若听信虚伪动听的谗言,就  
乱是用餤”,导致社会的混乱在顾炎武所处的明  
清易代之际,不少名臣宿儒在面临身份选择的问题时  
鉴往训今的阐释学依据:“知人知言”  
鉴往训今的阐释能够成立的条件是,与  
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即读者可以通过阐释活动,获  
15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1085ꢀ1086  
摇摆不定,巧言令色,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顾炎武自  
然对知人知言有更高的要求。  
之义矣。  
中国古典诗歌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受到了质疑,  
[
2]44  
[12]13  
顾炎武说:“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焉。” 毛诗主文而谲谏”  
[6]44  
的阐释原则似不适用于所  
有情形顾炎武从诗的源头找到证据,举出诗经·小  
中的不少篇章如节南山》、《节南山之什》、《十月之  
》、《何人斯中都有直斥官族名字的例子,《楚辞中  
也有不避名讳的情况出现,杜甫的丽人行更是直接  
斥责杨国忠兄妹权势显赫顾炎武认为,只要是反映  
作者真情实感的诗句,直接显露地表达也未尝不可,这  
也是符合传统诗教的中国传统诗歌的阐释不应该局  
限在中和”“含蓄这一狭隘的视域里这样通过厘清  
事实,从源头上追溯诗歌传统,顾炎武对温柔敦厚的  
传统诗教观作出了自己的阐释和补充。  
与孔子所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有相通之处换  
言之,顾炎武回到了由孔孟开创的知人知言的  
阐释传统上来即作者之志是可以探求的,要知其言  
需观其人,而观其人也才能更好地知其言这也就是  
[7]51  
周裕锴先生指出的阐释上理解的循环” 。  
鉴往训今的具体做法  
)推源溯流  
(
从阐释学的角度讲,宋明流行的禅学心学与顾炎  
武奠基的清代朴学,其阐释的终极目标都是通圣人之  
,但所走的路径却完全不同陆九渊讲述自己读书  
[8]407  
的方法是沉涵熟复,切己致思” ,强调自我内心的  
再如论作诗之旨”:  
反复思考与琢磨禅学称:“不立文字,教外别  
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王制》“命太师  
[
9]293下  
” ,以心传心的方式来传习心法诚然,阐释活  
动需要读者与作者的共同参与,但忽略经典文本本身,  
仅依靠读者自身的主观心解,抛弃语言文字,不仅很难  
正确地探求理解作者原意,甚至从根本上消解了阐释  
的意义宋明理学所标榜的明道实则是六经注  
”,用古代先哲的经典或语录为自己创造的新理论做  
辩护这样的明道出现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作者之  
陈诗,以观民风”,此诗之用也;《荀子小雅》  
:“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  
。”此诗之情也故诗者,王者之迹也建安以  
,洎乎齐梁,所谓辞人之赋丽以淫”,而于作诗  
[
2]1167  
之旨失之远矣。  
顾炎武用尚书》、《礼记》、《荀子中的话语,将诗  
之本诗之用诗之情作了界定,最后落足点回到故诗  
,王者之迹也”。这是回归经典文本,通过诗歌认识  
的历史构建来阐述自己的诗学观点他又赞扬白居易  
被阐释者的主观意图所解构扭曲。  
与之相反,顾炎武奠基的清代朴学,则是回归经典  
文本本身,通过推源溯流,对经典作一字一句的训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神,最后以葛  
得以通经”,从而明道”。  
抱朴子中的古诗刺过失,故有益而贵今诗纯虚  
[
2]1168  
推源溯流,就是回到文本的源头,从根本上将事实  
,故有损而贱作结 ,顾炎武的观点已在古今对  
比和学术史的回顾中呈现。“鉴往故而知诗始为王  
者之迹也”,“训今故而今人作诗也应立足现实,指刺  
过失,才能有益于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那么,如何回到源头,即经典文本的本身? 顾炎武  
的方法是:辨别真经而非伪经,并且全面地理解经典的  
含义。  
分辨清楚这种对正本清源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孔子的  
[10]1459  
[6]65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与其述而不作的写  
作态度,“其核心即强调文化生命历史连续性的文化阐  
[11]  
释原则” 。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儒家传统诗教  
观的阐释:  
之为教,虽主于温柔敦厚,然亦有直斥其  
人而不讳者如曰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如曰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如曰皇父卿士,番维司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就通过推源溯流,将  
古今对危微精一说的不同理解进行比较,阐释了宋  
明理学所讲的危微精一实则是六经注我”,并非经  
典本义:  
,家伯冢宰,仲允膳夫聚子内史,蹶维趣马,楀  
维师氏,艳妻煽方处”,如曰伊谁云从,维暴之  
”,则皆直斥其官族名字,古人不以为嫌也。《楚  
·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王  
章句怀王少弟司马子兰”;“椒专佞以慢慆  
”,《章句楚大夫子椒”,洪兴祖补注》:“《古  
今人表有令尹子椒。”如杜甫丽人行》“赐名大国  
虢与秦,慎莫近前丞相嗔”,近于十月之交诗人  
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  
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  
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  
,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  
”;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  
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  
156  
曾留香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4]47  
” 。明永乐年间士子所奉行的四书五经大全》,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 圣人之  
[
2]1043  
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今之君子则  
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  
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  
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  
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  
,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  
实际上是取已成之书抄誊一过” 。这种拘泥于个  
别篇章字句背诵语录而置完整的经典文本于不顾  
的做法,无异于以文害辞以辞害志,因而远离了圣人  
之道。  
综上,顾炎武的推源溯流返经汲古一方面注重辨  
别经典的真伪,另一方面致力于返回未经篡改的经典  
的原始文本这也是后来清代朴学家共同努力的方  
。  
[4]40  
。  
顾炎武通过考证,将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作对比,  
推溯到论语中记载孔子与门人所言,《论语·尧曰》  
有云:“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  
()知音考文  
对顾炎武而言,“鉴往训今的阐释就是要在”  
之间,搭建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即解决文本  
[6]205  
。”  
尧勉励舜要随时胸怀四海百姓,如果他们陷  
于穷困,上天赐予的禄位就要终止。《论语记载的孔  
子平日所言仅限于此,并未提及尧舜二帝曾有危微精  
之说。“危微精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  
,允执厥中十六字的简称。“今之学者却将尧舜二  
帝未曾说过的危微精一之说奉为至宝,甚至认为是  
与阐释者之间时间距离的问题,以达到视野融合。  
对此,顾炎武提出了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  
[4]73  
的方法,这就包含着一条重要的阐释学原  
———“知音考文”,后被乾嘉学者发扬光大这与宋  
明理学禅学空谈心性心印证悟的阐释方法有根本区  
清代朴学家尤其注重对文字音韵的考究,讲求无  
征不信实事求是的考证,顾炎武起了示范作用。  
顾炎武倡导的知音考文的阐释原则即是由文字  
音韵入手,通过对经典的语言文字音韵进行训诂考证  
来探求义理,进而通经,通过穷经以明道,明道以救世。  
在顾炎武眼中,通经的关键是要明白承载经典的语言,  
而通晓语言则须研究记录语言的文字和音韵这种阐  
释的路径,就是由文字(声音)→语言作者之志。  
为此,顾炎武一再强调小学在阐释上的重要作用,  
如果不通古音不识文字,则无法准确理解古书之义:  
古之教人,必先小学,小学之书,声音文字是  
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顾炎武从儒家经典的原文出  
,指出了心学所谓危微精一之说的漏洞,对这个被  
宋明理学家尊为十六字真言传心之要提出了质  
后来清代朴学家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更是通  
过严密的考证,证实了记载危微精一说的大禹谟》  
实则为伪古文尚书可见,宋明诸儒所崇尚的传心之  
实则是伪经而非真经,根据伪经来寻求圣人之道,  
自然是缘木求鱼,无法真正获得经典的本义了。  
事实上,“信古阙疑一直是顾炎武返经汲古的态  
他说:“《五经得于秦火之余,其中故不能无错误,  
学者不幸而生乎二千余载之后,信古而阙疑,乃其分  
[2]123  
[2]257  
。”  
对于古今尚书之争,顾炎武也提出了自己  
。  
的思考,认为“《泰誓别得之民间,且非今之泰  
学者读圣人之经与古人之作,而不能通其音,  
[2]114  
》” ,又说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于今日而益  
不知今人之音不同乎古也,而改古人之文以就之,  
[
2]115  
[4]69  
验之矣” 。后来清代朴学家广泛地搜集文献,考证  
辨伪,尤其是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出,其详实严密  
的考证几使伪古文尚书成为公论,不得不说受了顾炎  
武的有益影响。  
可不谓之大惑乎?  
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后  
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辄以今世  
[4]69  
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  
除了辨别经典的真伪之外,顾炎武还注意到,理解  
经典文本要返回其原始版本,而不是后儒的语录”。  
顾炎武批评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  
顾炎武痛斥当时不识古音而妄加修改的弊病,如  
通经”,必然造成大惑”。李清良先生在中国阐释  
中说:“(要使理解能够有效)意义承担者必须能够  
像在原有的阐释语境中一样呈现其意义,也就是说,理  
解者的阐释语境要素没有破坏意义承担者原有的语境  
[2]1048  
道心”  
的现象,他们不是根据经典的文本来探求圣  
人之道和作者本旨,而是单独取其中之言来为我所用。  
他又抨击今之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  
[
13]284  
要素。”  
今人的随意改音破坏了经典文本的阐释环  
[
4]58  
” ,舍本逐末,以后儒的语录来断章取义,而非回  
归五经的原始文本,“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  
境原有的语境要素,因而背离了经典本身,也就离作者  
本意愈来愈远了。“以今世之音改之”,无异于用古人  
1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之经为自己的理论立说正如顾炎武批判的王夷甫  
韵正》《易音,也常列上百条证据证明字的读音。  
不仅如此,顾炎武还将金石文献与书籍相互对照,  
[2]1061  
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王伯安之良知” ,都是六  
[4]28  
经注我阐释方法的代表。“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  
阐幽表微,补阙正误” ,综核名实如顾炎武对  
[2]1061  
至于百有余年之久者”  
这种毫无根据的阐释,不仅 “《春秋时月并书的考证:  
败坏学风,甚至会造成整个社会风气的沦丧。  
春秋月并书,于古未之见考之尚  
》,泰誓》“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金縢》  
,大熟,未获”,言时则不言月;《伊训》“惟元祀  
十有二月乙丑”,《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  
武成》“惟一月壬辰”,《康诰》“惟三月哉生魄”,  
召诰》“三月惟丙午”,《多士》“惟三月”,《多方》  
惟五月丁亥”,《顾命》“惟四月哉生魄”,《毕命》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言月则不言时其它  
钟鼎古文多如此。《春秋独并举时月者,以其为  
编年之史,有时有月有日,多是义例所存,不容  
有鉴于此,顾炎武潜心钻研,考辨古音,终成音学  
[4]25  
五书一书,希望审音学之源流也” ,“举今日之音  
[4]25  
而还之淳古者” 。他认为子孙后代学习诗经》,辨  
诗经的含义也应该从知音开始,“惧子侄之学  
[4]69  
不知古音也” 。这不仅是准确理解古代经典含  
义的阐释途径,更是达圣人之道”,进而改良今日社会  
风气经世致用的法门。  
在考究文字方面,顾炎武对许慎的说文解字非  
常推崇,并指出了以考究文字探求先儒诠释的路径。  
他说:“经学自有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  
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所著,然后可以知其异同离合之  
如论字者必本于说文》,未有据隶楷而论古文者  
[2]191  
于阙一也。  
当他发现“《春秋月并书,于古未之见的问  
,先求证尚书》,言时则不言月”,言月则不言  
”。他又进一步观察钟鼎文字,以金石材料与史书互  
,发现其他钟鼎古文多如此”,与史书记载是同一情  
,只有春秋将时与月并举,并非史书误载。  
在这一段话中,顾炎武还提出了一个关键词义  
”,又自注:  
[4]91  
。” 同时,他不盲目迷信说文》,日知录中也  
指出了说文考证的不足之处后来清代有关说文  
解字的研究蔚为大观,如出现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  
》、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等研究专著清  
初顾炎武对说文的推崇起到了推动作用。  
或疑夫子特笔,是不然旧史既以春秋为  
,自当书时且如隐公三年,公会戎于潜”,  
不容二年书”,元年乃不书”。是知谓以时  
要而言之,语言是一切阐释的基础伽达默尔说:  
一切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形式都是语言共同体的形式,  
[14]570  
[2]191  
甚至可以说:它构成了语言。”  
也正如周裕锴先生  
冠月出于夫子者,非也。  
所言:“人的存在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的存在,所以,一  
顾炎武指出了春秋写作的义例”———时与月并  
。“以其为编年之史,有时有月有日,多是义例所  
,不容于阙一也”。“义例即古书的一种写作惯例,  
是逐渐形成的一种典范书写义例不仅是史书撰写的  
重要方法,也是阅读和阐释古书进行文学研究的重要  
法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同类事物用同种方式进  
行记载,有意无意形成了某种写作惯例,贯穿于文本之  
切所谓本质还原存在还原的阐释,最终必须体  
[15]  
现为一种语言的还原’。” 其实,顾炎武不过是将这  
条阐释学最基本的原则付诸实践,使阐释由不立文  
转到知音考文的科学轨道上来,从而建立起阐释  
活动有效验证的根基。  
()综核名实与明义例  
[
17]7  
顾炎武不仅将阐释活动建立在确实可靠有根可  
循的语言文字基础上,而且通过大量的考证,综核名实  
来阐发义理,“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  
,“其义例之见于文辞,圣人有戒心焉” 。每一部  
古书都有自己的义例”,即自身的写作惯例和书写样  
,读者如若能发现义例,就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者  
的思维方式,发掘其背后隐藏的深意,从而更加有效地  
阐释文本。  
[16]1029  
于书” 。他不仅以诗自身的本证证之,还综合  
采之他书旁证佐之,力求名实相符,“要当以  
[2]1530  
旁证以求其是,不必曲为立说” 。日知录卷四  
因此,在阅读古书和阐释文本的过程中,读者须  
[2]270  
穀梁日误作曰,顾炎武不仅以穀梁传为证,明义例”,义例思维”,只有了解和掌握阐释文本的  
还综合尚书》《周易》《诗经的例子,表明古人与  
字同一书法,容易混淆,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将  
可疑处以音别之,具有合理性顾炎武的诗本音》《唐  
义例,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本义与作者本意,否则  
容易产生误读和曲解顾炎武指出,如果没有理解春  
作为编年体史书的义例,就有可能误解经典本义,  
158  
曾留香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以为是夫子特笔”,有特殊含义读者若能由义例入  
,阐释分析文本,发现其中一以贯之的写作规律,就  
能使文本义理的阐释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达到  
危机改良社会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顾炎武的阐  
释完成了其与儒家先哲之间的对话这种阐释回到了  
由孔孟开创的知人知言的阐释循环上来可以  
,顾炎武鉴往训今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  
以意逆志的目的。  
[21]1024  
此外,顾炎武更是亲自考察,以一手资料与史书记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的意图论阐释传统的回  
载相证日知录中对风俗制度的考察等,其门生  
潘耒在序言中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  
,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有一疑  
,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  
,颠覆了明代以来尚情”“尚趣的阐释风气。  
首先,这种阐释带有显著的学术性,遂成有清一代  
治学方式之大势蒋寅先生指出:“(顾炎武)不是将  
自己对诗歌的认识作为理论来演绎,而是以学术史的  
方式来呈现,即通过对诗学传统的重新解释使它成为  
[
2]《潘耒原序》,1  
其说而后止。”  
梁启超将其归纳为博证法”,  
[
5]  
:“盖炎武研学之要诀在是,论一事必举证,尤不以孤  
证自足,必取之甚博,证备然后自表其所信。……此所  
用者,皆近世科学的研究法乾嘉以还,学者固所共  
有历史依据的有成功经验支持的理论话语。” 推源  
溯流使阐释成为有学术背景支撑的可靠话语,知音考  
文使小学文字音韵为阐释理论背书,再通过综核名实  
和明义例,发现其中一以贯之的规律这些方法非有  
广博学识和深厚学术功底者不能为,后成为乾嘉学者  
治学门径在其观念引导之下,钱大昕仿效日知录》  
体例撰十驾斋养新录》,赵翼作廿二史札记》,考证尤  
[18]16-17  
,在当时则固炎武所自创也。”  
顾炎武通过大量  
的文本考证分析,综以本证”“旁证”,且对照金石文  
,并实地考察,多角度地对阐释的有效性做出验证。  
这也开启了后来乾嘉学者以严密考证为阐释方法的先  
。  
[
为精细,并说或以比顾亭林日知录》”  
22]《廿二史札记小引》,1  
[
23]93  
需要注意的是,顾炎武对文本本身的关注,推源溯  
知音考文综核名实和明义例的方法,并非是排斥  
阐释的多元化事实上,由于语言文本本身就具有开  
放性未定性,阐释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他还在与  
友人的书信中称赞了在编纂四书五经大全之前世存  
多家传注的情况:“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胡氏张洽  
乾嘉学者一字之证,博及万卷” ,这种综核名实的  
考证方法与顾炎武不无关系此后清代的文学经学、  
史学的阐释都带有学术化倾向。  
其次,在阐释中对文字音韵倍加重视,顾炎武可谓  
有发轫之功他强调通过一字一句的训释知音考文”  
来通明圣道如不能通小学,则不能准确理解文本本  
,阐释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其实是对阐释的基  
———语言的回归自此开始,清代的文学和经学阐  
释尤其注重语言文字的考究,顾炎武开启了乾嘉学者  
[4]41  
,礼记主古注疏,犹不限于一家。” 并批判了欲道  
术之归于一”、“而通经之路愈来愈狭矣的僵化做  
[4]42  
正如张隆溪在道与逻各斯一书中所言:“作  
[24]390  
文本读者都以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影响着意义的形 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  
的阐释路线。  
[25]21  
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只能来自所有这些要求的综  
如惠栋说:“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 ;  
[19]292  
所有这些力量的暂时的平衡和协调一致。”  
戴震主张:“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  
[26]192  
之心志” ;王念孙称:“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  
炎武的意义在于,指出了多元化的阐释也需以合理的  
客观依据作支撑,绝非仅靠主观切己致思而信口开  
正如张伯伟所言:“即使是解释者的见仁见智’,  
所导致的也不是对作者诗心的必然的否定,而是必然  
[27]《自序》,2  
”  
顾炎武影响了有清一代的阐释方式正  
如钱穆先生所言:“故治音韵为通经之钥,而通经为明  
道之资明道即所以救世,亭林之意如是乾嘉考证  
,即本此推衍,以考文知音之工夫治经,即以治经工  
[
20]189  
的认识。”  
那些与文本本身无关的阐释,因为找不  
[
28]148  
到一条验证有效性的道路,其结果发展到极端就可能  
堕入师心臆说的泥淖因而,阐释活动具有客观性,它  
有一定的科学方法,而非主观的随意发挥。  
夫为明道,诚可谓得亭林宗传。”  
再次,顾炎武鉴往训今的阐释突破了宋明以来  
心印证悟的阐释方式,使阐释活动由印象式模糊性转  
向实证性精确性顾炎武通过推源溯流知音考文、  
综核名实和明义例等方法,使阐释的有效性验证原则  
变得切实可行因而宋明以来的心解”“臆说的阐释  
让位于对文字音韵训诂的严密考证,标志着阐释由明  
末借杯浇臆的主观性阐发转向了客观性的科学实证的  
鉴往训今阐释的评价  
顾炎武鉴往训今的阐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  
现实倾向,是明清之际知识分子道德取向的代表这  
种在明道救世背景下充满时代精神的阐释,与儒家  
兼济天下的入世观相通,将阐释经典上升到挽救时代  
15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方向梁启超曾言:“亭林学术的特色在于反对向内  
———主观的学问,而提倡向外的———客观的学  
的格物看作是低级的,当务之为急的格物才是  
高级的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取知识,  
本是人研究和认识外物的基本方法,并无高低之分。  
而顾炎武在阐释时却已预设了一个为自己经世致用”  
说立论的目的可见有时顾炎武自己也陷入了赋诗  
言志的泥淖,与自身提倡的从客观理性的文本出发的  
阐释原则相矛盾另外,顾炎武的鉴往训今有时过  
分拘泥于鉴往”,一切为古是尊,把古人(尤其是汉人)  
的阐释看作是唯一正确的,甚至说:“著书不如抄书。  
凡今人之学,必不及古人,今人所见之书之博,必不及  
[1]72  
。” 虽是针对亭林学术的总体而言,但若用来评价  
其在阐释学上的贡献也同样适用。  
另外,“鉴往训今的阐释所形成的无征不信综核  
名实的一代学术风气,也影响到清代的文学阐释顾  
炎武指出的义例”,不仅可作为一种阐释方法,更可上  
升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思维。“实际上,‘明义例之路  
[29]  
,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条隐线” 。广泛搜集、  
发现和了解阐释对象的义例,再加之实事求是的考证,  
从而使阐释变成有实证支撑的理论话语在这种风气  
的影响下,清代产生了许多对前代诗人诗集作注的经  
典作品,如杨伦杜诗镜铨》、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  
读杜心解》、査慎行苏诗补注》、沈钦韩王荆公文  
集注》《范石湖诗集注》、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王  
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4]29  
古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消解了阐释在时间维度  
上的多元化。  
事实上,由于文本的多义性开放性,以及读者的  
主观参与,阐释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诗无达  
诂并非是师心臆说的借口还原作者之志,探寻作者  
本意,仍是阐释活动最重要的目标顾炎武以其明道  
救世之志,通过鉴往训今的方式,使阐释一方面根植  
于客观文本本身,另一方面为当下的社会现实服务。  
在古往今来阐释者们追求作者本意的尝试中,顾炎武  
应该说,顾炎武的鉴往训今建立在有客观文本  
作支撑的有效性基础之上,是明末阐释学心解”“臆  
的一大反动,具有纠正时弊的重要作用但其在具  
体的阐释过程中,也存在矫枉过正,只为经世致用鉴往训今的阐释,为阐释者提供了一条获取文本本  
,牵强附会的问题他说:“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  
义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使得阐释者对作者本意的追求  
不再是一个幻想阐释在建立起有效验证的根基后,  
其意义和价值也随之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顾  
炎武在中国阐释学的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意义。  
[4]91  
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又说:“以格物为多识于  
鸟兽草木之名’,则末矣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  
[2]377  
。”  
顾炎武把基于文学性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注释:  
关于时间距离的概念,可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373。  
音论卷中古诗无叶音条有云:“稍为考据,列本证旁证二条本证者,诗自相证也;旁证者,采之他书也。”参见:顾炎武  
音学五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35。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顾炎武(),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孙雪霄.二十世纪顾炎武诗文研究评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0,(5).  
4]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M].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5]蒋寅.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6]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7]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陆九渊.陆九渊集[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9]慧开.无门关[G]//大正藏:48.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0]礼记正义[G].郑玄注,孔颖达疏//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李景林.孔子述作之义的文化继承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2,(6).  
12]毛诗正义[G].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李清良.中国阐释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
[
[
[
[
[
[
[
[
[
[
[
160  
曾留香  
论阐释学视野下顾炎武的鉴往训今”  
[
1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5]周裕锴.语言还原法———乾嘉学派的阐释学思想之一[J].河北学刊,2004,(5).  
16]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8.  
1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张隆溪.道与逻各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0]张伯伟.中国诗学研究[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21]春秋左传正义[G].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2]赵翼(),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3]阮元.揅经室续集[G]//丛书集成初编.1.北京:中华书局,1985.  
24]钱大昕.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5]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戴震.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7]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9]唐元,张静.文道关系与文辞义例———《文史通义·诗教意旨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2).  
[
[
[
[
[
[
[
[
[
[
[
[
[
[
[
GUYan-wuꢀs RetrospectandGuidesToday”  
fromthePerspectiveofHermeneutics  
1
,2  
1
ZENGLiu-xiang ,XIEQian  
(
1.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  
2
.Library,Chengdu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1130,China)  
Abstract:GUYan-wuꢁsretrospectandguidestodayinterpretationmethodisaninfluential  
reactionarytotheunderstandingbyheartandassumptioninNeo-Confucianism,whichcar-  
riesthepurposeofenlighteningthepeopleandmakingcontributiontotheworldwithobvious  
characteristicsofthetimesandrealisticinclination.Itis,tosomeextent,thereturnoftheinten-  
tionalisminterpretationtraditionoftheConfucianism,which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ex-  
pressingoneꢁsambitionbyrichexpressionlanguage.Theverificationofinterpretationeffective-  
nessbecomesfeasiblethroughsuchmethods,suchasexploringtheorigin,phoneticandtexta-  
nalysis,verificationandconfirmationandexplicitexamples.Therefore,theinterpretation  
throughunderstandingbyheartandassumptionsincetheSongandMingDynastywasgiven  
placetorigoroustextresearchoflanguage,wordsandphonetics,whichindicatesthathermeneu-  
ticshasturnedtoobjectivescientificevidencefromthesubjectiveinterpretationinthelateMing  
Dynasty.ThiskindofinterpretationwasinheritedbyQianjiaschoolandhadaprofoundimpact  
ontheliteraryinterpretationintheQingDynasty.  
Keywords:GUYan-wu;Hermeneutics;retrospectandguidestoday”  
[责任编辑:唐普]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