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5卷第1期  
2
018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5,No.1  
January,2018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清代今文经学新论》  
杨世文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经学一直占据着核心地  
学术一文,认为:“有清一代之学术,大抵述而不作,  
学而不思,故可谓之为思想最衰时代。”后来他著清  
代学术概论》,对清学的评价有所变化,在自序中,把  
清代考据学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  
理学清代朴学并称为我国五大学术思潮梁氏还  
提出,清学之出发点,在对于宋明理学一大反动他  
的这一论断,影响深远,响应者众随后钱穆著中  
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在序言中明确地提出:“近代学  
者每分汉宋疆域,不知宋学,则亦不能知汉学,更无  
以平汉宋之是非他针对梁启超的宋学反动,  
强调宋明学术在清代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后来钱穆  
的学生余英时教授又加以发展,提出内在理路说  
来解释宋清学术的联系钱等人重点讨论清代  
学术的缘起,尤其是清代考据学为什么会兴盛他  
们把清学作为一个整体,着眼于清学与宋明学术之  
间的关系这样的讨论,在面对历史的细节时,其有  
效性无疑将大打折扣如关于清代今文学的兴起如  
何解释,仅仅着眼于汉学宋学,就会捉襟见肘。  
,对经学的研究著作也汗牛充栋,指不胜屈特别  
是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将经学研究推向学术前  
沿对清代经学的研究,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已  
经不少,但是,真正能够超越前贤提出新见的著作  
其实并不多见清代经学,除乾嘉朴学之外,今文经  
学则为大宗,占据清代学术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晚  
清今文经学,由于其与古今中西之争变法维新之  
尊孔反孔之教相纠葛,更突显出其学术思想史意  
最近出版的著名经学史研究专家黄开国教授主  
编的清代今文经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一书,  
努力揭示清代今文经学的文化学术意义时代特质  
及具体表现,是一部研究清代今文经学的最新成果,  
该书在很多重要问题上力破成说,通过深入细致的  
梳理,提出对清代今文经学的新解释,代表了清代今  
文经学研究的新高度。  
新论一书,将清代今文经学放在整个中国学  
清代今文经学是整个清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清  
代学术思想史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  
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提出对清代学术史  
研究影响颇大的清学三阶段论”———“国初之学大,  
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章太炎撰有清儒》  
一篇,对清代学术的发展变迁作了提要钩玄式的概  
刘师培著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  
术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重视中国经学发展  
的内在理路,文  
经学,绝不是汉代今文经学的简单回复,而是蕴含了  
汉代以来整个经学发展的内涵所以,对清代今文  
经学的讨论,绝不仅仅只是清代今文经学的研究,实  
际上是一个涉及到整个中国经学发展史的宏大课  
只有站在把握整个中国经学史发展的历史高  
,才能高屋建瓴地对清代今文经学作出公正的评  
近代汉学变迁论》,对清代学术作了富有价值的总  
。1904,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近世之  
收稿日期:2017-09-24  
作者简介:杨世文(1965—),重庆潼南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学术史研究。  
16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代经学与以往经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从宋明  
经学的重视四书之学变为以尔雅》、《说文为中  
心的朴学作者指出,这是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以  
来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尤其重视研究的方法  
,强调对清代经学的准确认识,必须从整个经学发  
展史来把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清代经学本身来讨  
;如果仅仅从清代经学来说明晚清今文经学的兴  
,难以对晚清的今文经学作出合理的全面说明。  
断代经学史研究,离不开对整个中国经学史的  
宏观把握,否则难免盲人摸象,难免片面。《新论一  
书讨论聚焦于清代今文经学,但作者站在历史的高  
,对经学史上的一些重大理论性问题做了独特的  
阐发如关于经学史的分期与分派问题,涉及到整  
个中国经学史的定位这个问题不解决,对清代今  
文经学就难以做出准确的把握因此,针对学界关  
于经学史分期分派的争论,作者提出具有理论价值  
的思考,认为经学的分期分派不应该是两个不同的  
问题就经学发展而论,一个时期的经学必有相应  
的特征,这个特征既是经学分期的依据,也是经学分  
派成立的根据,所以分期与分派应该是统一的作  
者将中国经学分为三个时期,同样也应分为三派。  
从汉到唐为第一期,是以训释五经为主的学派(外  
);宋元明为第二期,是以训释四书为主的学派(内  
);清代为第三期,是以尔雅》、《说文为据的学派  
立足于创新。《新论对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阶段提  
出全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见解,纠正了前人似是而非  
之说作者把清代今文经学发展分为两大阶段,指  
出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照着说接着说的差别,  
也就是作述之别,“照着说是述,“接着说是作。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作者对清代今文经学各个时期  
的理论特征做了科学的定位,认为照着讲阶段是  
对西汉今文经学的理论复兴,所讲的今文经学在理  
论上基本上是汉代今文经学的的再现,还没有与时  
代相结合的新理论当然,“照着讲也不是铁板一  
,其中还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即开创期复归期、  
扩展期尽管有三个小阶段的变化,但其中有共同  
不变的东西如在治学方法上,所采用的主要是清  
代朴学惠氏吴派重家法的治经方法;在经学内容上,  
他们讲的今文经学,都是按照汉代的今文经学的师  
法原则,力图去恢复其原貌;就精神实质而言,还只  
是一种与现实政治没有直接联系的理论,只是从书  
本来发明西汉的今文经学,缺乏西汉今文经学与现  
实政治相结合的真精神,只可以称之为一种学问,属  
于从书本到书本的纯学术研究而宋翔凤龚自珍、  
魏源的今文经学,介于照着讲接着讲之间,具  
有承先启后的独特意义。“接着讲的阶段以廖平、  
康有为为代表,他们的今文经学与龚魏以前的清代  
今文经学相比较,已经不是梁启超说的复西汉今文  
经学之古的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即利用公羊学  
的孔子改制说的理论形式,来发挥其与时代相结合  
的新理论,具有融合古今中西的时代特点,以近代的  
现实社会为关照,实际上已经是具有近代文化特色  
的历史转型意义。  
(文字训诂)。作者认为这三期或三派的变化,也就  
是经学发展过程的演变正因为作者能够站在这样  
的历史高度来评说清代今文经学,故整个研究给人  
耳目一新新义迭出之感此说的提出,对经学史的  
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任何学术的发展演变都不是孤立的,因此史学  
大师蒙文通先生曾提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观  
水有术,综  
复杂,著作纷繁,学者众多,他们的学术思想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既有继承又有扬弃如何从中总结出  
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规律,对其学术异同做出合理  
的阐释,不仅体现了一个研究者的历史敏感度和研  
究水平,也关系到研究工作是否成功,研究成果是否  
有价值。《新论作者提出的以照着讲接着讲”  
来划分清代今文经学的阶段和派别,是一个独创。  
用这样的眼光来观照清代今文经学发展,再经过作  
者的细致分疏,清代今文经学演变的内在理路逻辑  
线索历史进程,就昭然若揭了这对重新认识清代  
如何从文献历史与逻辑出发,精准把握清代今  
文经学的发展理路阶段与特点,新论着墨较多  
的重点所在这也是本书最大的创新之处。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绪论开篇  
提出来接着讲照着讲两种治学方法:“我们现  
在所讲之系统,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  
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  
明以来底理学,大不相同之处我们说承接’,因为  
我们是接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而不是照著’  
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因此我们自号我们的系统为  
新理学。”简单理解,“照着讲着眼于继承,“接着讲”  
170  
杨世文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清代今文经学新论》  
今文经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观念相去甚远其中康有为对经学一些问题的看  
,与今文经学存在明确的不同,甚至是相反对的说  
;而其中关于今文经学的观念,不过是康有为后来  
的增窜而就教学通义的基本思想来说,并没有  
所谓今文经学观念。《新论这些观点是通过认真考  
证得出的真知灼见,不仅具有正谬纠偏的作用,而且  
具有理论价值类似的创新观点在本成果之中还有  
很多。  
学术研究如果只从宏观上着眼,难免流于空疏;  
如果过于微观,则会有琐碎之病优秀的学术著作,  
会很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宏观论述与微观分  
析有机结合,新论的一大鲜明特色。  
作者纵论晚清今文经学接着说出现的根本原  
,不仅仅是对清学的反动,而且是整个君主专制制  
度行将灭亡,新的社会阶层要求改变旧的社会制度,  
并朦胧地呼唤新的社会制度的双重体现,它是社会  
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文化上的反映这样的判断,无  
疑比单纯强调所谓复古求解放”,无疑更有说服力。  
作者通过对清代今文经学的深入研究,对相关经学  
家的今文经学思想做了比较准确的把握详细的论  
说和公允的评价,并对一些重要问题提出新的看法。  
如前人都认为庄存与重视微言大义,新论在区  
分微言大义的基础上,以坚实的证据,指出庄存与  
只重视大义,并不重视微言,并以全至尊立人纪”  
来概括庄存与重大义的主要内容,同时肯定庄存与  
重春秋公羊学的开风气的历史意义又如传统观点  
认为龚自珍魏源以今文经学议政,但该成果通过对  
龚自珍全部论著的认真研究,认定龚自珍的经学虽  
然有今文经学的成分,但大多不属于今文经学;龚自  
魏源的经学著作没有以经议政的内容,他们以经  
议政的著作都不是今文经学的著作康有为今文经  
学思想的来源,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和争论较大的  
问题近年有学者提出,康有为在光绪十二年  
新论作者黄开国教授从事经学史研究30余  
,治学严谨,学风朴实,成果极其丰硕,许多论著都  
是开创性的,卓然成一家之言,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该成果言必有据,不发空论,立足于整个中国学  
术文化史的宏大视野,在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经学史  
发展演变脉络的基础上,重视经学发展的内在理路,  
对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既  
有理论创新,又有历史考证,义理与考据相得益彰,  
既解决了不少经学史上的重大问题,又纠正了前人  
和时下流传的一些认识误区,从而将清代今文经学  
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当然,任何研究成果都不是研究的终结,而是研  
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一部好的著作可以创新某  
种研究范式,开拓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  
思路方法,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问题,必然会为后  
续研究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新论无疑是一份优  
秀的学术专著,但同样也留下一些尚待继续拓展的  
话题该书以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的研究为主,对  
一些次要经学家的论述略显不够,如对戴望皮锡瑞  
的经学成就基本上没有涉及,这是一个遗憾另外,  
在行文上略显重沓,若假以时日细致锤炼,可以更加  
简洁有的章节为课题组成果,故各部分之间文风  
也有些差异,可以再整齐统一,则为上善。  
(
1
886)所著的教学通义,就已经有了今文经学  
的观念这个观点在学界流传很广,影响甚大。《新  
通过翔实的证据,条分缕析,指出教学通义的  
性质是借助所谓周公教学之法的论说来表述自己的  
基本思想,是一部讲治术的政治学著作,与今文经学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