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 卷第6 期
2013 年1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0,No.6
November,2013
戴维·哈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维度
阎ꢀ 嘉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
ꢀ 摘要:地理学与空间想象是戴维·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中的核心范畴。 在哈维那里,这两个
范畴与西方的知识谱系、政治经济学、现代大都市和美学这四个维度密切相关。 从学理上阐明这四个维度,有助于
全面深入理解哈维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戴维·哈维;地理学;空间想象;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3)06⁃0072⁃08
ꢀ
ꢀ 一ꢀ 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知识谱系维度
海陆系统更接近世界地理的本质。 经纬系统(以及依
照这个系统分布的事物,例如温度地带)代表着世界
的本质,而海陆山川的错综格局是表象世界,这就是
古希腊人的两个世界。”“任何发达的地理思想中都
含有两个世界,理想的与现实的,或称为应然世界与
从地理学和空间想象的知识学谱系的角度看,我
们要注意到戴维·哈维的空间理论同西方源自古代
希腊的地理学传统、现代地理学发展演变的趋势之间
的联系,然后才会明白戴维·哈维在马克思主义传统
中的理论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
1]
实然世界。”
西方地理学的真正传统到底是什么? 唐晓峰先
生认为,这个传统有两个脉络:一个是“ 数理地理
学”,另一个是描述经验现象和事实的地理学(在下
文里,我把它称为“经验地理学”)。 按照唐先生的说
法,在古代希腊,奠定“数理地理学”这一传统的重要
人物有:赞成“地圆说”的柏拉图,证明了“地圆说”的
亚里士多德,测算过地球周长的埃拉托色尼,建立了
地球经纬网系统的托勒密等人。 在唐晓峰先生看来,
数理地理学最核心的意涵在于:“数理地理学似乎向
人们揭示,世界秩序中有一个几何学的本质,现实地
理现象是凌乱的,若没有这个严谨的几何秩序,世界
几乎无法认识。 ‘万物皆数’,即数目是一切事物的
本质,经纬系统或可看作这个毕达哥拉斯学派思想在
地理观上的反映。 在这个意义上说,经纬系统比现实
照此看来,如果古希腊人的知识谱系中存在着
“应然”和“实然”这两个世界的话,那么,相应地就会
形成追寻现象界背后的一致性和本质的知识传统(数
理地理学),以及描述、呈现和说明有关现实世界的经
验知识的知识传统(经验地理学)。 事实上,唐晓峰
先生承认了这两种传统的并存。 例如,他谈到罗马人
的知识传统时说:“罗马人缺乏的只是对理念世界的
关照,而关于现实世界的经验知识他们并不逊色。”
“正是罗马人确立了影响深远的欧洲道路体系与城市
体系。”“罗马人缺乏理念世界的建构是一个重大缺
[
1]
失。” “在绝大多数文明社会中,地理学的发展主要
是基于经验知识,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实践的
直接推动下,逐渐形成体系。 这个现实主义的过程在
古希腊并非没有,只是那套数理地理学的成就太异
收稿日期:2013⁃06⁃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戴维·哈维‘时空压缩’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批准号:
1BWW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阎嘉(1956—),男,重庆市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72
阎ꢀ 嘉ꢀ 戴维·哈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维度
常,太精彩,不能不成为学术史回望的一个耀眼的焦
哈维1969 年出版的第一部代表作《地理学中的
[
2]
点。”
解释》,恰恰就诞生在这种摆脱经验描述、追求科学理
论的现实语境之中。 哈维在该书的“序言”中明确声
称:“计量革命含有一种哲学革命的意思。 如果我不
调整我的哲学的话,则计量化的方法将真正地把我引
进死胡同……我必须决定究竟是放弃我的哲学态度
(从我在剑桥6 年只能称之为‘传统的’地理学的灌
输中所稳步积累起来的),还是放弃计量化……当我
设法把传统的地理学思想的积极方面和计量化所蕴
含的哲学汇合在一起时,我惊奇地观察到地理学的全
部哲学变得多么生气勃勃和至关重要。 它开辟了一
个全新的思想世界,在其中我们可以理论地和分析地
思考而无所畏惧……这就是科学方法的哲学,它蕴含
可见,在西方的知识传统中,从古代希腊开始,经
过罗马,乃至现代西方,都存在着以描述、呈现、说明
有关现实世界的经验知识的地理学传统。 不过,唐晓
峰先生更加关注的是追寻现象界背后的一致性和本
质的知识传统,并勾画出了这一传统的大致发展脉
络:“对于地球表面,这个地理学的关注对象,上帝的
作品是世界的一种一致性,数学关系是世界的一种一
致性,阴阳五行秩序也算世界的一种一致性。 一致性
决定世界的原质属性、根本秩序、核心价值。 亚里士
多德、 斯特拉波( 约公元前64—公元20)、 洪堡
(
1769—1859)都在探求环境世界的一致性,只是在今
[
5]2—3
人看来,洪堡做得最好,他为地球表面建立的一致性
在计量化之中。”
从哈维的自述可以看出,他不
是科学的、逻辑的、功能的。 洪堡因此成为现代科学
满传统的描述式的地理学研究方法,试图将哲学与科
学(定性、定量的数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打破
经验主义研究的藩篱。 因此,人们把哈维在这个阶段
的地理学研究方法称为“实证主义”,甚至也有人认
为哈维是地理学实证主义学派的集大成者和终结
[
1]
地理学的奠基人。” 我们应当承认,这种追寻存在的
现象界背后的一致性、本质的形而上的知识传统,的
确构成了西方知识谱系中强大的传统。 柏拉图认为,
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投射和影子的学说,可以
说是这种传统中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信可以感知的
现实世界背后存在着常人难以认识的本质的信念,在
世俗世界得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思想
和理性主义传统的支持,在宗教世界里得到了基督教
哲学的强化,因而在西方知识传统中多数时候都处于
强势地位。
[
6]
者
。
不过,我以为,如果更全面和准确地看,可以发
现,哈维摒弃了西方传统的地理学研究的现象描述方
法,力图为其寻找到统一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要将
科学方法与哲学思辨结合起来。 正如哈维在与安德
森的访谈中所说:“《地理学的解释》要为我认为的该
学科的核心问题寻求答案。 在传统上,地理学的知识
极其零碎,导致了过度强调所谓的‘例外论’(excep⁃
tionalism)。 已经建立的学说认为,地理学探究所产生
的知识不同于其它一切知识。 无法对它进行概括,无
法对它加以系统化。 不存在任何地理学的法则,没有
可以诉诸的普遍原理……我要与这种地理学的概念
进行斗争,坚持认为需要以某种更加系统的方法来理
到戴维·哈维开始走上地理学研究道路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年代,资本主义在物质生产领域和
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强有力地催
生了以精确的科学方法去进行地理学研究的思潮。
唐晓峰先生对这样一种“科学主义”的潮流也做过这
样的表述:“地理学家早就不甘心只做没有意思的描
述。 在西方,从十九世纪的‘环境决定论’,到二十世
纪六十年代的计量革命,他们一直在追求对因果关
系、普遍规律、存在模式的发现,争相提出‘假说’,力
[
7]
解地理学知识。” 用哈维自己的话来说,他是要发展
地理学的计量革命的哲学方面。 为此,哈维借助了亨
普尔(C. G. Hempel)和波普尔(K. Popper)的科学哲
学理论,力图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几个方面使
地理学成为一门“空间科学”,以便能在各种层面上
理性地描述、解释、预言各种空间范型,客观地质询不
同的空间秩序。 哈维说:“我之所以如此重视亨普尔
和波普尔的理论,就是认为可以借助他们的科学哲学
[
3]
求使人文地理学有一个‘科学’的模样。” “人文地
理学本不是重视理论规律的学科,最初是叙述方法占
据主要地位,人文地理学家大多只是对具体问题进行
细致的描述、分类,而不大思考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
法则。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计量革命,使人
文地理研究在整体上,开始探讨问题的共性,追求高
[
4]
[7]
层次的、具有广泛意义的规律、定理、法则。” 这些表
述,大体上呈现出了戴维·哈维走上地理学之路时期
的知识语境。
来建构更为统一的地理学知识。”
由上所述可见,在西方地理学的两种传统———重
视经验知识的描述与重视探究现象背后之本质的形
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诉求———之中,哈维更倾向于形上的、哲学的、数理
的地理学传统,力图将哲学思辨与精确地以数理方法
来研究地理和空间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摒弃经验主义
传统。 在1960 年代的语境中,哈维在这方面的探究
确实走在了众人的前面。 正如唐晓峰先生评论说的:
“帝国梦想”的原动力,被马克思归因于“资本”的力
量。 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深刻指
出:“因此,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
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 另一方面,
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
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
度。 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
本空间流通的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计量革命,使人文地理
研究在整体上,开始探讨问题的共性,追求高层次的、
具有广泛意义的规律、定理、法则。 计量革命的一个
不朽贡献是树立了理论的高尚地位,带动了人文地理
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
[
4]
[9]33
学家们的理论兴趣。”
灭空间。”
在哈维出生和成长的年代,资本主义和
哈维早期所信赖的实证主义方法,作为地理学和
空间想象的知识谱系维度,其核心在于:“逻辑实证主
义方法论的中心是证实原理,即科学解释的演绎—法
则模式和科学理论的假设—演绎观点。 这就是五、六
十年代地理学者们所神往的‘科学方法’,其目的就
是‘建立普遍的法则来概括所论学科关注的那些经验
事件或客体行为,从而使我们能将关于孤立的已知事
件的知识联系起来, 并对未知事件作出可靠预
资产阶级在全球的扩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导
致了为争夺财富和世界市场的两次空前的世界大战。
此时的地理学想象,早已超越了国家、民族、边界的一
切界限,资本的力量伸向哪里,时间就会更多地消灭
空间,全世界各个地方因此被资本和市场更加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 这种意义上的“ 全球化” 的“ 帝国梦
想”,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和资本在全球范
围内的不断征服和扩张。
[
8]
测’。”
哈维本人对于资本和资本主义对全球地理学想
象的历史性改变,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资本积累一
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地理问题。 若没有内在于地理
扩张、空间重组和非均衡地理发展的可能性,资本主
义在很久以前就不再发挥政治经济体系的功能了。
把不同的领土和社会结构非均衡地嵌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不断地寻求我在其他著作中……所称的解决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空间转移’———这两个进程已
当然,哈维的这种理论追求在1960 年代末期面
对社会激进思潮的激荡和城市空间的分化日趋剧烈
的现实之时,“某个空间”很快就崩溃了,随后,哈维
的思想和理论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转向”。
二ꢀ 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政治经济学维度
如前所述,戴维·哈维自幼培养起了对地理学的
强烈兴趣。 他曾在想象中遨游世界各地,收集世界各
国的邮票,阅读世界各地的相关资料,绘制地图,幻想
加入海军,过一种四处游走、充满浪漫情调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哈维如愿进入剑桥大学,选择了
地理学专业,一直读到博士毕业。 按照哈维自己的说
法,“在剑桥大学,地理学是一个相当庞大且体制完备
的学派,它所提供的学科方面的基础训练,在当时的
[
10]
经创建了资本积累的全球历史地理学。” 当然,这
些看法是在哈维走向成熟、成为新马克思主义者之后
的观点,哈维童年时期的“帝国梦想” 中不可能有这
样的内容与深度。 但是,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即20
世纪以来的地理学想象和空间想象,始终伴随着资本
主义在全球扩张的政治和经济维度。
[
7]
英国是最为扎实的” 。 在哈维的这些表述中,我们
可以发现两个要点:第一,对大英帝国的“帝国梦想”
的憧憬;第二,地理学的学科传统与系统训练。 第二
个要点已如上所述,这里只讨论第一个要点。
这一点,无疑是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的题中应有之义。
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在政治、经济维度之外,
自然也有其文化(包括文学)的维度。 马克思和恩格
斯在100 多年前就已经对此做过精辟的分析,他们在
《共产党宣言》中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
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
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
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
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
实际上,1930 年代的大英帝国的“帝国梦想”,是
一种伴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夺取全面霸权(经济霸
权、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而产生的扩张梦想。 在这
种梦想中,地理学的想象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政
治和文化强权而裹挟着占有、攫取、剥夺、殖民的贪
婪,同时,其中也裹挟着大一统的“世界主义” (cos⁃
mopolitism)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梦想。 这种
74
阎ꢀ 嘉ꢀ 戴维·哈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维度
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
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
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
世界各地消费。 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
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
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
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
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
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
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
将全球联结成彼此关联的共同体方面协同作用。 同
时,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并非一个单向度的同质化过
程,始终伴随着复杂的双向运动。 所有这一切,都是
包含在地理学和空间想象中最为重要的社会性内容。
三ꢀ 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城市维度
1960 年代末期,哈维来到美国任教。 在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所在的巴尔的摩市,哈维亲历了城市空
间发展的“不平衡” 现象:一方面是精英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汇集的宁静的校园,另一方面则是由黑人民
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而在各个城市所
引燃的民权运动怒潮,以及遍及美国各地的反战运
动、女性主义运动和嬉皮士运动。 “城市危机”随着
中产阶级迁往郊区,城市中心出现了停滞、衰退和空
洞化。 此时的哈维,不仅对哈罗德·威尔逊的社会主
义幻想感到彻底破灭,而且也开始对自己此前的地理
学的理论传统的追求进行反思,他还加入了学生阅读
和讨论马克思《资本论》的读书小组。 这一系列的反
思和学习,导致哈维于1973 年出版了《社会正义与城
市》,此书标志着哈维对地理学和空间问题的研究转
向了关注城市空间问题和充满社会关怀的激进立场。
《社会正义与城市》一书体现了哈维对逻辑实证
主义的科学方法的失望,也体现了他转向马克思主义
的兴趣。 这本书与当时美国社会激烈批判资本主义
的激进思潮相呼应,其影响力大大超出了地理学界。
此后,哈维陆续出版了《〈资本论〉 的局限》 (1982)、
《资本的城市化》 (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
1985)、《 意识与城市体验》 (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 1985)、《反叛的城市:从城市权利
到城市革命》( Rebel Cities: From the Right to the City
to the Urban Revolution ,2012)等著作。 城市空间问
题、城市正义问题、城市弊病和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哈
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理论关注的重要维度。
[
11]275—276
学。”
哈维在谈及《共产党宣言》与地理学的
关联时并没有提及这样一个精神产品的、文化的和文
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所称的“文学”,泛指
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精神学科方面的内容)的维
度。 在哈维所归纳的《共产党宣言》地理学的七个方
面中,主要还是资本积累、市场、交通工具、城市化、无
产阶级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因而,哈维的这种关注
点主要还是政治经济学的维度。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看法,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必定包含打破民族、地
方的空间限制的方面,自然也会把地方的和民族的精
神文化纳入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在我看来,资本主义在20 世纪进行的全球扩张,
理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基本方面,它们相
互关联,如影相随,不可分割。 想象20 世纪的资本主
义全球化地理学和空间的方法,从政治经济学方面而
言,不能忽视资本扩张、市场拓展、突破地理阻隔这些
物质力量背后的文化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资产阶级总会把启蒙运动以来的主导意识形态———
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哲学———向全球播撒。 与此同时,
这种扩张和播撒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和单方面的。 也
就是说,这绝不是一个同质化的(homogeneous)过程。
地方的和民族的精神生产在受到资本主义文化影响、
冲击或压制的同时,也会顽强地坚守自身的传统,并
与之展开博弈。 这个过程,既不是简单的“冲击—反
应”式的,也不是单纯的“压抑”或“断裂”,更不是完
全的“同质化”,其中既有排斥、反抗、抵制、坚守,也有
接纳、变形、交融、创新,同样也有反向的影响、冲击和
输出。
哈维后来对地理学和空间想象的这一城市维度
作过如下集中表述:“城市是反资本主义斗争一直蓬
勃发展的地方。 这一斗争的历史是极其震撼的,从巴
黎公社、西雅图总罢工、图库曼起义和布拉格之春,到
1968 年的更广泛的城市运动(我们现在开罗和麦迪
逊依稀可见)都可以看得出来。 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受
政治和战术复杂因素困扰的历史,这些复杂因素已让
许多左派低估和误解城市运动的潜力和效力,将它们
所以,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政治经济学维度,应
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以资本主义的全面霸权为核
心,包含经济、政治和文化霸权这三个相互联结的方
面。 它们在随着资本积累、市场占有、克服地理阻隔、
[
12]
看做与阶级斗争相分离,因此缺乏革命的潜力。”
在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哈维想象和关注城市空
间的一些关键词: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城市运动(罢
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工、示威、抗议、起义、学潮等等),阶级斗争,革命力量
有任何公司总部,该城经常被称为南方最大的种
植园,因为它的运转非常像由一些重要金融机构
控制的一个种植园。 实际上,在社会结构方面,
该城市一半是北方人,一半是南方人。 三分之二
的人口属于非洲裔美国黑人,但那里绝对没有在
费城、纽约或芝加哥看到的黑人好斗性的水平。
种族关系在模式方面更多属于南方。 市长有可
能是非洲裔美国黑人,但他们大多依赖经济关
系,并且被白人居住的郊区包围着,那些白人不
想与那座城市有任何瓜葛。 在文化上,它是代表
美国糟糕品味的最大中心之一……在建筑方面,
无论那座城市试图做什么,总会出点错,就像一
位建筑师建造房子时算错了角度,多年之后人们
会说:“那不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结构么?”人们最
后发现了很多对它的偏爱。 我曾经想过写一本
和潜力。 显而易见,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哈维关注
的城市问题的基本内容,既与那个时期美国各大城市
出现的激进思潮有关,也与哈维本人的思想转向有
关。 这些关键词,是我们理解哈维的地理学和空间想
象的城市维度的基点。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在
《
大都市概念与现代主义的出现》 一文里,谈到过现
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都市在19 世纪下半叶和20 世
纪上半叶出现的意义。 他说:“由于许多社会的和历
史的原因,19 世纪下半叶和20 世纪上半叶的大都市,
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维度。 它现在远远超过了非
常巨大的城市,甚至超过了一个重要国家的首都城
市。 它是新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开始形
[
13]65
成的场所,超出了城市和国家较老的意义……”
[7]
威廉斯的这个看法,从文化唯物主义的独特角度对资
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大都市做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阐
释,即把它们看成是各种关系形成和聚集的特殊场
所,其中包括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
系。 威廉斯的这一洞见,可以为我们理解哈维对城市
问题的看法提供极为重要的参照点。 此外,我们知
道,雷蒙德·威廉斯和戴维·哈维同为英国的马克思
主义学者,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错,哈维本人曾在著
作中多次谈及威廉斯的思想对自己的影响。 因而,可
以认为,他们的思想之间具有一种承继和影响的关
系。
书,书名就叫《巴尔的摩:怪异之城》。
这些有趣的描述,既表现了哈维细致而独特的地
理学专业眼光,同时也表现了他在思想转向之后的新
的关注点。 多年后,哈维虽然没有写出他曾经想写的
那本《巴尔的摩:怪异之城》,但他却于2003 年写出了
研究城市个案的杰出著作《巴黎,现代性之都》。 在
这部著作中,哈维以19 世纪中期巴黎的城市改造为
中心,借助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并依据巴尔扎克、波
德莱尔、福楼拜、左拉等作家的文学作品,详细地分析
和论述了他考察城市问题的基本理论模式:通过对城
市空间及其变化的分析,一方面剖析各种社会关系、
政治想象、各种政治和阶级势力如何在城市空间里交
集,另一方面揭示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造成的“时空
压缩”如何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想象与内心感
受。
哈维对他到美国后所居住的城市巴尔的摩进行
过较为详细的分析。 哈维在与佩里·安德森的访谈
中带着某种眷恋谈起过那座城市:“巴尔的摩从一开
始就激起了我的兴趣。 事实上,它是一个进行经验研
究的极好的场所。 我很快就参与了住房规划方面歧
视问题的研究,从那以来,那座城市就构成了我的大
在哈维对19 世纪的巴黎这一经典个案的分析和
论述中,不仅贯穿了他进行空间分析的地理学维度、
政治经济学维度和都市社会学维度,尤为引人注目的
是还突出了美学和艺术的维度,以大量艺术作品和文
学作品来佐证其理论分析与观点。 在这么做时,哈维
非常清楚自己的目的之所在:“我的目的是要重构
‘第二帝国’ 的巴黎是怎样运转的,资本与现代性怎
样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里集合在一起,各种社会关系
[
7]
部分思考的背景。” 对哈维来说,实地研究和经验研
究既是他自幼培养起的兴趣爱好,也是他在剑桥大学
接受地理学的严格训练所养成的专业习惯。 那么,巴
尔的摩这座城市本身的特点何在呢? 哈维描述说:
ꢀ
ꢀ 它在诸多方面都是在美国资本主义之下塑
造城市的各种进程的象征,提供了一个当代都市
生活的实验样板。 不过,它当然也具有自身与众
不同的特点。 很少有北美的城市具有巴尔的摩
那种简单的权力结构。 1900 年之后,大型工业
大多迁出了该城市,控制权落入了财富集中于地
产和银行业富裕的精英之手。 今天,巴尔的摩没
[
14]18
和政治想象怎样因为这种遭遇而充满活力。”
在
城市空间的这种“重构” 之中,哈维始终都坚持了其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人们之间的物质
关系显然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在事物内部体现出各种
社会关系的方式有无数种一样。 因此,对事物的一切
76
阎ꢀ 嘉ꢀ 戴维·哈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维度
重构都需要一种对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构:我们在创造
和再造城市时,也在创造和再创造我们自己,既是个
体的,也是集体的。 要把城市建构成一个有感觉力的
量文学艺术作品,表现出他具有深厚的美学素养。
在哈维看来,“美学理论要在流动和变化的漩涡
之中寻找出使永恒不变的真理能够传达出来的各种
法则……建筑师试图通过建造一种空间形式来传达
出某些价值观。 所有的画家、雕塑家、诗人和作家都
这么做。 就连书面词语也要从体验之流中抽取出各
[
14]55
存在……”
哈维的地理学和空间想象的城市维度,始终都充
满着对资本主义城市的不公正、非正义、不平衡、阶级
偏见等弊端进行批判的激进色彩。 这种色彩本身,或
许可以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
特征。 哈维本人在另一篇文章里明确说过:“六十年
代后期地理学中的激进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抨击批判
的焦点集中在那时占至高无上统治地位的实证主义
之意识形态和实践上。 这种批判力图揭穿实证主义
的遮羞布,揭露潜伏在其内的各种隐蔽假设和阶级偏
[
16]257
种特性,并把它们固定在空间形式之中。”
哈维
的这个看法从空间表达方面道出了艺术创作的一个
重要方面,即所有艺术形式都会涉及到如何处理和呈
现空间的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艺术对空间的处理和
呈现,与艺术家所要传达的真理和价值观有关。 在我
看来,哈维的观点实际上显得非常专业,绝非外行话,
因为艺术作为人类表达意义的一种特殊方式,始终都
会把真理与价值观当成意义的重要内容。
[
15]
见。” 在详细梳理了地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之后,哈
维大声发布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宣言:
但是,作为地理学家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哈
维,并未想过跨越地理学的边界成为美学和艺术理论
家。 他对美学与艺术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始终都没有
离开过他对社会问题和政治经济学问题的关注。 所
以,哈维明确表达说:“在有关空间化的习惯的不同形
式或者社会变化的推进过程的美学理论中,有许多可
以学习的东西。 反之,在有关美学理论必须应付的流
动与变化的社会理论中,也有许多东西要学习。 在这
两种相反的思想趋势之中取其中,我们或许可以更好
ꢀ
ꢀ 现在可以较明确地规定我们面前的任务了。
我们必须:1,建立一种大众地理学,摆脱偏见但
要反映真实的冲突和矛盾,还要能够为交流和共
同认识打开新的渠道;2,创造一种人民的应用地
理学,不专注于狭隘的、强权阶层的特别利益,而
是具有广泛的民主概念;3,接受科学诚实性和非
中立性这双重的方法论原则;4,把理论敏感性结
合进源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普遍社会理论中;
5
,寻找一个用历史—地理术语来看待从资本主
地理解政治—经济的变化告知文化实践的各种方
[
15]
[16]259
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政治方案。
式。”
我们由此可以明白,哈维对美学和艺术问
从这一宣言的内容可以看出,哈维关注城市地理
空间问题的要点是把城市看成各种社会关系交集的
中心,这是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最核心的议题。 然
后,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阶级关系、政治经济关系、
社会正义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因而,哈维对资本主义
和资产阶级的批判,对城市问题的考察,首先会集中
于这些方面。 它们构成了哈维的地理学和空间想象
的城市维度的实质性内涵。
题的分析,最终仍是为了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但
是,我们从哈维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历史—地理唯物主
义的又一条重要理路:将美学、艺术、文化方面的变
化,看成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关系变化
的表征,看成是由这些变化带来的人们内心感受变化
的表达。 因此,对于美学和艺术问题的理论分析,最
终既要指向人们内心感受的变化,也要指向带来这些
变化的原因———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与政治—经济关
系的根本变化。 哈维指出,这种理路所蕴含的“政治
意味”在于:“审美判断(以及‘救赎的’ 艺术实践活
动)已经成为了政治的、从而是社会的和经济的行动
的有力尺度的一部分。 如果审美判断使空间的优先
权先于时间,那么结果必然是在某些情况下空间实践
四ꢀ 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美学维度
在《后现代的状况》一书中,哈维用了较大的篇
幅讨论了摄影、绘画、建筑、文学和电影等艺术样式。
哈维对这些艺术样式的讨论始终围绕着地理学和空
间想象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时间和空间的体
验———在进行。 这并不意味着哈维学术关注点的转
移,而是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增加了一个新的阐释
角度,同时,也是哈维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时
空理论与阐释框架去解释文学艺术问题的尝试。 此
外,哈维在《巴黎,现代性之都》等著作中也分析了大
[
16]260
与概念成了社会行动的核心。”
在《巴黎,现代性之都》一书里,哈维将上述理解
美学和艺术问题的重要观点贯穿到了对19 世纪一批
重要的法国作家的分析和论述之中。 例如,哈维认
为,波德莱尔所描绘的“新大街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各
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6]274
这个方面可以体现出历史—
种背景,但它部分地通过点缀并向外溢出到公共空间
里的各种商业和私人活动而获得了自身的特质。 公
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边界被描绘成了渗透性的。
诗人表明了所有权、美学、各种社会关系的模棱两可,
以及为掌控公共空间而论争的问题……咖啡馆恰恰
也不是一个私人空间:一个挑选出来允许在其中满足
商业和消费目的的空间。 贫穷家庭把它看成是一个
排外的空间,使从他们那里攫取的黄金内在化了。 他
们不可能忽视这一点,被迫与它对抗,所用的方式与
不可能忽略他们的那些在咖啡馆里面的人们的方式
一样。 诗人把他们看成是现代性奇观的一部分,是那
些构成了巴黎的‘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生命’ 的标
变以及相互作用。”
地理唯物主义的基本关注点,即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
技进步对客观的物理空间的影响和改变。
关于“对空间的表现”。 哈维认为:“各种表达空
间的方式都包含着一切符号和含义、代码和知识,它
们使得这些物质实践能被谈论和理解,无论是按照日
常的常识,还是通过处理空间实践的学术上的学科
(工程学、建筑学、地理学、统筹学、社会生态学一类学
[
16]275—276
科)有时候神秘的专业术语。”
这个方面表
明,对空间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抽象和概括,要借助
不同的符号和代码,使客观的物理空间能被理性所把
握。 哈维在这方面的观点明显受到了卡西尔和苏
珊·朗格的影响。
[
14]221
志。 他觉察到了差异与混合”
。
在这段分析中,哈维从波德莱尔对19 世纪中叶
巴黎公共空间的描绘中看到的是各种权力关系和社
会关系的交集与折射:商业活动与私人活动,公共空
间与私人空间,金钱与贫困,咖啡馆与无家可归者
关于“表达出来的空间”。 哈维认为:“表达各种
空间是内心的创造(代码、符号、‘空间话语’、乌托邦
计划、想象的景色,甚至物质构造,如象征性空间、特
别建造的环境、绘画、博物馆及类似的东西),它们为
[16]276
…
…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看似难以觉察地交织在一
空间实践想象出了各种新的意义或者可能性。”
起,共同构成了所谓“现代性的奇观”。 在哈维看来,
处于这种万花筒似的景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当然是现
代性的物质生产进程与政治—经济关系变迁所带来
的“时空压缩” 和空间关系的重组,使资本主义的现
代大都市变成了各种权力关系和社会关系交集的场
所,类似于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跨越边界”的场
所,因而,也产生了波德莱尔称之为“罪恶之花”的现
代大都市的奇观。
这个方面是指对空间的表现会反过来影响到人们对
物理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内心感知,因为由艺术创造表
达出来的空间包含了创造性,由此形成的空间意义关
系会构成人们不同的感知模式。
在哈维的空间关系矩阵中,“物质空间” 是客观
存在着的,它们涉及到社会生产的方式和各种社会关
系;“对空间的表现”与符号、代码、知识等表达方式
有关;“表达出来的空间”则与内心创造有关。 由此
推论,美学和艺术对空间的表现所涉及到的重要因素
就包括符号、代码和创造。 同样一种物质空间,用怎
样的符号、代码和创造性的想象来表达,一方面会呈
现出不同的美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与艺术家的才能、
审美趣味、艺术技巧等等相关。
从美学角度看,哈维从地理学家和历史—地理唯
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建构了阐释现代与后现代审美体
①
验的不同时空框架。 在《作为关键词的空间》一文
和《后现代的状况》 一书中,哈维根据德国哲学家恩
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美国符号
论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 Langer,1895—1982)、法
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
vre,1901—1991)的相关理论,建构了一个关于“空间
仔细考察哈维所建立的这样一个矩阵,其中在某
种程度上还带有实证主义的和数理、符号论的色彩,
就运用它们来阐释美学和艺术实践而言,似乎会显得
有点机械和格式化(模式化)。 然而,重要的是,哈维
强调,对空间的表现必须体现出特定的“相关性”,美
学和艺术中所表达的意义与“相关性”密不可分。 关
于这个问题,哈维在《作为关键词的空间》 一文里做
过如下表述:“空间的概念被埋在过程之中,或者说内
在于过程。 如同相对空间的情况一样,这种阐述本身
意味着,不可能使空间摆脱时间。 因此,我们必须把
焦点放在时空的关系性之上,而不是放在孤立之空间
的关系性之上。 相关的时空概念暗示了内在关系的
②
实践”的矩阵。 按照哈维建构的理解时空问题和审
美体验的“空间实践” 矩阵,其最为重要的节点是这
个矩阵中的“物质空间”(体验到的空间)、“对空间的
表现”(概念化的空间)和“表达出来的空间”(经历过
的空间)。 哈维对这三个重要节点分别做了如下的解
释。
关于“物质空间”。 哈维认为:“物质空间实践涉
及到以这样一种确证了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方式而
出现在空间中并跨越空间的物理的和物质的流动、转
78
阎ꢀ 嘉ꢀ 戴维·哈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维度
理念;外在的影响在特定过程或事物中通过时间被内
的体验,不同于迷恋沃尔特·惠特曼的诗人或者喜爱
德彪西的钢琴家对空间和时间的体验。 阅读一本关
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书,很可能会在我们去那里旅行
时影响到我们对那个地方的体验,即使我们体验到了
书面词语产生的期待与对那个场所的实际感受之间
引人注目的感知上的不一致。 我们在过自己的日常
生活时包围着和围绕着我们的表现的空间与时间,同
样会影响到我们的直接体验,以及我们解释和理解那
在化了……空间中某个点上的事件或事物,不可能通
过诉诸于仅仅存在于那个点上的东西来理解。 它要
[
17]273—274
依赖其周围发生的其他一切东西……”
所以,
哈维举例说,“如果我要问天安门广场或者世贸大厦
遗址‘意味着’什么的话,那么,我能够寻求答案的唯
一方式,就按相关的条件来思考。 这就是我在写到巴
[
17]275
黎的圣心大教堂时所面对的问题”
。
[17]279—280
在另一方面,哈维也注意到了,美学和艺术表现
会反过来影响到人们在现实中对空间和时间的体验。
正如他所说:“对空间和时间排序的身体与物质体验,
在某种程度上要由表现空间和时间的方式来调节。
在波浪中游泳的海洋学家和物理学家对空间与时间
些表现的方式。”
从哈维对美学和艺术问题的论述与观点来看,尽
管他不是专业的美学家或文艺理论家,但他的看法的
确很独特并具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借
鉴。
注释:
①
②
参见:Noel Castree and Derek Gregory. David Harvey: A Critical Reader .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参见: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第274—281 页。 其中的“网格”一词英文为matrix,可译为“网格”、“模型”、“基质”、
矩阵”。 我现在认为,译为“矩阵”似更恰切。 这个“矩阵”在《后现代的状况》中以图表形式表达得详细明确,这里仅概述
其要点。
“
参考文献:
[
[
[
[
[
[
[
1]唐晓峰.地理学的两个世界[J].书城,2009,(9).
2]唐晓峰.古希腊的数理地理学[J].读书,2009,(9).
3]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J].读书,1996,(1).
4]唐晓峰.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J].人文地理,2001,(2).
5](美)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M].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蔡运龙.大卫·哈维:地理学实证派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N].中华读书报,2002⁃05⁃29.
7]HARVEY David. Reinventing geography: An interview with the editors of New Left Review[J]. New Left Review , No. 4, July⁃Au⁃
gust,2000.
[
[
[
[
[
8]蔡运龙.地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评《地理学中的解释》[J].地理研究,1999,(3).
9]马克思.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M]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美)戴维·哈维.马克思的空间转移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J].郇建立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11]共产党宣言[M]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美)大卫·哈维.金融危机的城市根源:反资本主义斗争的城市重建[J].董慧,常东亮译.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2,(1).
[
[
[
[
[
13](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HARVEY David. 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M].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3.
15](美)大卫·哈维.论地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宣言[J].蔡运龙译.地理译报,1990,(3).
16](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CASTREE Noel, GREGORY Derek. David Harvey: A Critical Reader [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
[
责任编辑:唐ꢀ 普]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