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 卷第1 期
2014 年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1
January,2014
小说与电视剧改编的审美错位及思考
———以六六作品为中心
骆ꢀ 平
(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成都610066)
ꢀ
ꢀ 摘要:小说与电视剧的交融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态势。 尽管在由小说与电视剧所共同营造出的读“字” 与读
像”的世界里,呈现出一片繁华热闹的蜃景,但小说与电视剧却在不知不觉中相互消融:小说丧失了纯正的文学
“
性,电视剧丧失了纯粹的戏剧性。 这其中,六六作为横跨电视剧与小说两界的小说家与剧作家,她的诸多作品既在
荧屏上热播,同时又在图书市场热销。 深入探究她的创作实验,对于我们思考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相互转换及其可
能衍生出的诸多问题,都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小说;电视剧;六六作品;审美错位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1⁃0126⁃09
ꢀ
ꢀ 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研究已有丰厚的积累,尤其
本质上来看,它们又有着惊人相似的审美诉求,即通
过不同的审美载体,达到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 然
而,随着影像媒体的逐日强大,影像与传媒的时代遽
然来临,电视剧与小说的关系来了个大逆转,从电视
剧对小说的索取,演变成了小说对电视剧的附生,甚
至是电视剧对小说的残酷吞食。 但是,在电视剧对
小说进行“戕害”的同时,小说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
着电视剧的本来面貌,试图混淆电视剧与电影的疆
域。 换言之,小说与电视剧仓促而又深入的融汇,由
于前期理论的缺失与实践的肤浅,导致它们在审美
转换的过程中彼此壮大,却又彼此消解。
是电影与文学之间的转换,成果丰硕,但就电视剧与
小说之间的关系,除了大量论文之外,专门的理论著
作十分稀少。 有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面: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整体状况研究、小说受影视强
权影响下的新面貌、小说在影视剧中的审美样式等
等,针对同时活跃于电视剧剧本创作与小说创作的
作家个体研究,更是鲜有。 其中,对于近年来声名遐
迩的六六作品改编现象的研究,仅仅聚焦于人物打
造、情节构思等方面,有很多问题是尚未被触及或被
深入探究的,如:在小说与电视剧的改编过程中,电
视剧的“趋小说化”现象与小说的“影视化”现象对
于双方回归艺术本源有何正向及负向影响;六六的
小说文本与电视剧剧本如何分别呈现其作品的艺术
灵魂;小说与电视剧改编的疆域在哪里,如何通过吸
纳彼此的养分,提升双方的艺术品质,为彼此的蓬勃
发展注入正能量等。 本文关注的正是上述命题。
小说与电视剧是两种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艺术
产品,前者通过文字传情,后者通过影像达意,但从
近年来,小说改编电视剧,已经成为电视剧创作
中的“半壁江山”,并且出现了一批活跃在编剧界与
小说界、兼具双重身份的作家,六六便是其中的领军
人物。
六六,原名张辛,2003 年,一部反映婆媳矛盾的
长篇小说《双面胶》,以极高的点击率走红网络,其
作者六六也随之受到关注,蜚声海内外“ 网坛”。
《双面胶》在网络上窜红以后,六六通过这部作品与
收稿日期:2013⁃05⁃20
作者简介:骆平(1976—),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一级文学创作。
126
骆ꢀ 平ꢀ 小说与电视剧改编的审美错位及思考———以六六作品为中心
电视剧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并自此一发不可收
拾,随着《王贵与安娜》、《蜗居》、《心术》 等小说的
相继被改编以及电视剧的热播,六六声名大振,甚至
被誉为张爱玲、虹影之后的第三代海外华裔女作家
的代表。
创剧本的初次人物构思,从小说改编而来的人物性
格更为鲜明。 然而,假如由小说原作者担任编剧,难
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创作,因而剧本在保留人物的
立体性的同时,也可能将小说创作时的缺憾与不足
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容易出现人物性格过于极端、
不够真实、脱离生活的状况。 例如,在六六的处女作
《双面胶》 中,亚平与丽鹃,从恩爱到绝情,在小说
中,可以用跨越式的描述,三言两语带过;而在电视
剧中,这种情感的变质,却因为仓促推进而缺乏“公
信力”。 同时,二人的性格成因与变化缺乏基本的
铺垫与交代:亚平身为温存的丈夫、能干的白领与愚
孝的儿子,极大的性情反差,缺乏正常的逻辑过渡;
至于丽鹃,在原书中是个扁平人物,幼稚、重物质亦
重爱情,对待婆婆是义无反顾的“对抗”,并且常常
与婆婆唇枪舌战,其口舌之伶俐、言辞之犀利,是小
说能够出彩的重要原因。 不过掩卷沉思,丽鹃的行
为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她嫁给亚平,就在于她爱上了
这个男人,而不是他的钱,而她的爱情之流逝,却百
分之百是因钱而起的各种纠纷。 对婆婆的鄙视,更
多不是为了婆婆的悭吝,究其根本,还是嫌弃婆婆的
“穷”,否则,以其小说前半部分对丽鹃的描述,是不
可能有后半部分的尖锐矛盾的。 由于小说作者与剧
本作者为同一人,这个漏洞没有在电视剧中得到及
时填补,电视剧没有从“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她淡薄
了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忽略了与家人和谐共处的
一ꢀ 致命的诱惑———小说对电视剧的“占领”
“
作为艺术符号,小说与电视剧在叙事、美学意
蕴、叙事目的等方面有着同一性,在叙事手段、叙事
技巧等技术层面有着相通、 重合与交叉的地
[
1]95
方。”
这种同一性,让小说与电视剧的异体同构
成为可能,它们在不同的时空,通过不同的媒介,共
同为受众创造审美奇观。
但是,文字与影像毕竟有着本质的审美差异,小
说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小说创作的艺术韵味,文
字营造的是“余韵袅袅”的效果,需要由文字的感染
力和读者的想象力共同完成。 小说能够轻而易举地
运用多种表达手法,甚至可以运用绘画艺术中的
“
留白”技巧,而这些都是电视剧不容易完成的。 电
视剧所具备的视觉直接撞击的特性,即是电视剧相
对小说所具备的优势,但也在直观呈现的同时,压缩
了受众的想象空间。 电视剧的优势是以直观的形象
来进行表达,必须有始有终,事无巨细地交代清楚。
小说文本的“留白”与“沉默”,是小说技艺至臻精湛
的标志,却是电视剧不可想象的。 当然,影像以其直
观的产物,更能在瞬时撼击受众的视觉与听觉,这是
小说无法企及的。 作为两种表情达意截然相异的媒
介,小说与电视剧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
2]
沟通之道” 这一思想层面的高度来全面诠释和完
善丽鹃的所作所为。 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失败,尽管
没有影响这部剧成为一段时期内的“剧畅销”,却影
响了这部剧成为经典的“常销剧”。
在视听时代,强大的电视剧在鲸吞小说的过程
中,也被小说婉约地、持久地、不经意地改变着。 这
种改变,尤为明显地体现在由小说作者本人担任编
剧的电视剧中。
其次,从情节的视听造型而言,“小说改编电视
[
3]
剧,必须遵循电视剧的艺术规律进行再创作”
。
1
.拷问与质疑———电视剧审美追求的“趋小说
不少经由原小说作者改编的电视剧往往会犯情节过
繁、主题不突出的毛病,难以张弛有度地取舍情节,
但六六的“软肋”恰好在于情节的单一化。 譬如在
《王贵与安娜》这部作品中,原小说仅十万余字,主
题在于描述父母辈的爱情故事,是“先结婚后恋爱”
的范本,小说是单线索的叙事,按照小说的创作规律
和接受美学,六六将这对夫妻作为唯一的线索,以生
动的情节描写与细腻的情感以及内心变化来直击人
心,读之令人不忍释卷。 电视剧《王贵与安娜》由六
六改编而成,这部剧的热播程度远远比不上《双面
胶》,然而仍旧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 六六在对这
化”
审美追求的“趋小说化”,在作者本人参与改编
的电视剧中尤为普遍。 六六的几部热播剧,均从人
物的视听造型、情节的视听造型等方面充分体现了
作者本人的“小说化”审美追求。
首先,从人物的视听造型来说,六六担任编剧的
几部电视剧,其主体人物皆来自小说原文。 来自小
说原文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即由于小说的
前期创作,经由小说的情节支撑,每个人物已经有了
独立的性格特征和较为成熟的精神风貌,相对于原
1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部剧的改编中,依然延续了在改编《双面胶》 时的
缺憾”,那就是没有全面把握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
媳矛盾、第三者的暧昧、子女的成长等等情节中,六
“
六始终是以小说的“封闭式”特色来处理,而非运用
剧本的“开放式”特点,导致情节分量不足,不少网
友在网络上评价,看到中途就放弃了,因为过于枯
燥。
事的情节边界,在电视剧中,单薄、孤立且狭隘的儿
女情长难以支撑一部原本应该厚重而翔实的情感
剧。 小说创作,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小说的戏剧
化与电视剧的戏剧化有着完全不同的层次与疆域,
前者远远比不上后者需要达到的程度。 前者是用文
字营造想象的空间,后者是用影像营造写实的空间,
因而对戏剧化、生活化的要求更高。 而《王贵与安
娜》不错的收视率从很大程度上来看,是由于其成
功的“跟风”行为。 在《王贵与安娜》播出之前,一部
新颖的、编年体情感大戏《金婚》红遍大江南北,在
受众意犹未尽之际,《王贵与安娜》以惊人的相似度
闪亮登场。 但不可忽略的是,在这部制作精良、对白
精彩、演技精湛的电视剧中,情节的薄弱是一个严重
的缺陷,与电视剧改编者为小说原创作者不无关系,
也是这部电视剧整体审美追求“趋小说化”造成的
漏洞。
其次,剧本创作的语言“趋小说化”。 无论是
《双面胶》,还是《王贵与安娜》,以及近期的《心
术》,六六都有颇多精彩的对白流行于网络坊间,然
而细心体察,会发觉诸如《蜗居》中流行的“此处不
留奶,自有留奶处”,《王贵与安娜》中的“婚姻是一
碗牛肉面。 浮在上面的寥寥几片牛肉,不过是为了
使寡面下咽而已”,《双面胶》中的“这世界,男人是
树,女人是灯。 一棵树不能拥有好几盏灯,但一盏灯
却可以照亮好几棵树。 所以,男女之间,必须小心的
是男人,而不是女人!”这些在电视剧播出后,在网
络上流行的语言,既不是生活中的口语,也不是影视
剧中的“口语”,而是绝对的小说语言,因此,其流行
范围,与电影《手机》等一些影视剧中流行于日常大
众中的“口语”流行语迥然不同,永远无法真正成为
大众的“口头禅”。 2010 年从电视连续剧《新版狄仁
杰传奇》中诞生了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元芳
是狄仁杰的助手,每遇案件,狄仁杰总是问出此句,
而元芳的回答通常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跷。”这两
句对话,既符合人物身处的时代,又符合对白的“口
语化”要求,相比于此,六六作品中的“流行语”显然
不是“口语”,而是不折不扣的书面语。
2
.坚守与移位———电视剧剧本创作的“趋小说
化”
在影像化时代,作家们往往肩负小说家与剧作
家的双重身份,然而二者之间不同的载体决定了其
写作风格的差异,同时兼有双重身份的作家,不少都
面临着将两种文体混为一谈的风险。 这种现象在六
六的作品中同样存在。
首先,剧本创作的情节“趋小说化”。 在小说阅
读中,受众更多的是通过作者的描绘,进行合理的想
象,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作家可以在小说中
对细节进行酣畅淋漓的描绘,用华丽铺排的语言对
人物的形象、心理等等进行丰富的呈现,甚至有时
候,可以将一个短暂的时间点、一个集中的细节进行
较长篇幅的展示。 而以电视剧的篇幅,显然不适合,
缺乏故事的有力支撑,电视剧将难以为继。 试举一
例,六六的热播剧《王贵与安娜》,无论是王贵与安
娜的相识、结合,还是二人组建家庭后遇到的一系列
富有年代特征的小挫折、小纠纷、小矛盾,都被局限
在六六视听有限的叙述和设置当中。 例如剧中最重
要的一条线索———王贵与安娜的情感主线,六六不
是用剧本创作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来构造,
而是用小说创作的“小情小意”、“小打小闹” 来延
伸,这就使得这条关键的线索更加接近于散文诗式
的电视剧,而非长篇电视剧的结构方式。 同样,在婆
二ꢀ 危险的关系———电视剧对小说的“鲸吞”
随着文学作品市场的萎缩,影视剧拥有受众数
量的不断扩大,大量作者希冀通过这条渠道,让自己
的文字作品获得更大的影响,因而出现了新型的功
利化追求的写作,亦即将能够被改编、能够“触电”
作为写作的最高目标,由此,使得不少的作家和作品
偏离了文学创作的主旨与本意,其作品带上了强烈
的“影视化”的特征。
1.从蝶到茧的退化———电视剧改编成小说的误
区
在娱乐单一化的年代,几乎每一部热播剧都伴
随着衍生产品,电视剧改编而成的小说便是其中的
一种,“电视剧小说”这一新生事物因此而出现。 随
着娱乐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同时随着图书市场的不
断委顿,此种类别的小说数量急遽减少,虽则如此,
仍然不时有这方面的作品问世。
128
骆ꢀ 平ꢀ 小说与电视剧改编的审美错位及思考———以六六作品为中心
从电视剧改编成小说,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直接由电视剧改编而来,即从剧本的基础上诞生小
说;另一种是原来已经有小说,从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播出后,再在剧本的基础上扩充原作品,成为新的小
说作品。 六六的作品《王贵与安娜》即属于后一种
模式。 最初的小说是一部中篇,仅十万字左右,在电
视剧播出后,新改编而来的小说达到了三十万字。
然而,对比两个不同的版本,很容易发现,第一个版
本是“小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第
二个版本却是剧本与电视剧剧情记录的混合体,如
果硬要放到文学这个疆域去评判,那么,它只能算是
劣等产品。
了一会儿,他跟犯了蓄意欺骗罪似的,懦懦地甩
[
4]1-2
出一句:“四六年的。”
二人初见,缺乏情境交代,缺乏心理感受,纯粹
以语言和动作作为表现载体,在电视剧中,这是正常
的表现手法,而在小说中,就属于粗浅之作了。 由此
开始,整部作品都沿用了对白与动作描写的基本格
式,硬生生地将一个剧本装进了小说的容器。 未加
推敲与打磨的语言,让小说创作变得粗糙。
其次,形式上的简单的剧情再现破坏了小说的
审美意境。 小说创作,讲求形式的考究与精妙,“我
们在读小说时,有人牵着我们的手,带领着我们进入
故事。 叙述人有时是一个人物(如果小说用的是第
一人称),或说书人(通常是作者的他我),由他来给
首先,语言的“剧本对白化” 损坏了小说之美。
在第二个版本的《王贵与安娜》当中,除了开篇前几
百字对安娜的白描,尚略有小说之风外,其余部分几
乎都是由人物对白组成,类似于将剧本稍微处理,即
披上小说的外衣出版发行。 正如并非分行排列的文
字都是诗歌一样,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印刷品也并非
都可以称作小说。 例如,在开端简洁的描述之外,紧
接着就是大篇幅的对白出现了,试看关于二人初次
见面的经过:
[
5]
我们解说事件的意义” 。 而在第二版的《王贵与
安娜》中,没有丝毫的形式感,受众阅读到的完全是
剧情的简单再现,所谓的讲述人,几乎与电视剧等
同,是由镜头来完成和引领,唯一的区别仅在于,电
视剧是影像镜头,而小说则是文字镜头来实现这样
的引领。 因此,在阅读第二版的《王贵与安娜》 时,
受众犹如在观看一出“文字电视剧”,顺畅、快捷,不
必思索,但读完之后,亦无小说的“余韵”。 从创作
的形式与受众的感受来看,阅读这样的“伪小说”与
阅读剧本同样枯燥乏味,丧失了文学作品应有的对
于形式的追求,因为“文学作品的内容无论是怎样
艺术的,只有当它的形式是艺术的时候,它才能获得
ꢀ
ꢀ 于是,年轻的安娜与年轻的王贵的第一次
见面就顺利地发生在逍遥津公园里。
安娜以不可置信的眼光上下打量着对面的
这个男人,半天才放出一句话:“你就是王贵?”
王贵的鼻尖也冒汗了,略显窘迫地说:“呃
[
6]453
很大的社会意义”
。 正是由于在形式上的放任
…
…是。”
安娜继续问:“你是大学老师?”
王贵继续答:“呃……对。”
自流,因而这部作品与它的“母本”在文学的领域中
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导致它只能
成为随电视剧而生、随电视剧而灭的“附属品”。
从电视剧改编而成的小说,目前尚无精品力作
问世,更多的类似于茧与蝶的关系,尤其是“电视剧
小说”《王贵与安娜》,经历了破茧成蝶,却又从美丽
的蝴蝶退化成茧,让人扼腕叹息。
“
“
“
你学英国文学的?”
嗯,没错。”
你……你是周科长的侄子? 你们俩一点
都不像啊!”安娜失望的表情袒露无疑。
表侄,他是我妈的小表弟。 嘿嘿,这话以
“
2.海洋对水滴的吞没———小说的“影视化”趋向
对小说文学性的消解
前我婶子也说过,她说我们俩看着像弟兄。”
安娜又仔细地看了一下王贵,心里想,你婶
子肯定没好意思说谁是兄谁是弟。
安娜又问:“你到底多大?”
在由影视而获取小说成功的反向成功模式昭示
之下,众多在寂寞的象牙塔里“曲高和寡”地苦苦挣
扎着的作家们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迎合影视需求,
将写作与潜在的“被改编”的可能性紧密地结合起
来,由此而将文学创作的特征逐渐消解掉,将小说趋
同于在文字要求上更为粗浅的“剧本化”创作,小说
的生存前景由此而岌岌可危。 在影像时代,小说已
王贵说:“我属狗。”
“
四六年的狗还是三四年的狗?”安娜忍不
住再次确认。
王贵更加尴尬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迟疑
12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经如同微小的水滴,被吞没于影像的浩瀚海洋之中。
的对白,与剧本无异。 以六六的小说为例,她的创
作,截止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代
表作为《双面胶》和《王贵与安娜》,这两部作品属于
六六专注于小说创作本身而产生的不俗之作,这两
部作品的人物设置都很稀少,六六着力于对两三个
人物的详细刻画,通过细节、语言、环境描写,将不同
出生背景的婆媳争端、夫妻矛盾书写得酣畅淋漓。
至于《王贵与安娜》 的第一版,六六写成了一个中
篇,并且集中笔力描绘王贵与安娜的情感推进,将他
们之间“日久生情”的情感状态书写得细腻、优美,
其间的细节描写不惜笔墨,没有丝毫要用密集的
“情节轰炸”来取悦影视制片人的“嫌疑”。 这是六
六在触电前期的两部“纯小说”,彰显出六六当时对
于纯文学的追求与坚守。 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作为
《心术》,以及最新的作品《宝贝》,这是在六六如日
中天的编剧生涯中诞生的小说,从六六有创作意图
之始,就开始了媒体的大篇幅炒作与宣传,并且受到
了众多影视制片人的追捧,六六就是在热闹的“影
视”氛围中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创作,呈现在读者面
前的作品就清晰地成为由电视剧改编而成的“小
说”《王贵与安娜》第二版的“姐妹篇”。
首先,小说精神的“影视化”趋向让小说迷失了
本性。 “被改编”后的小说所获得的利益,是有目共
睹的。 甚至即使最终没能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但每
年大量的“改编版权”交易,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利益
市场。 一些长篇、中篇乃至短篇小说,因其中具有的
某一个或两个“影视点”而被制片人看中,从而向作
者购买下影视改编权,少辄数万、多则几十万,在名
家那里甚至高达几百万的影视改编权,让在稿费低
廉的环境中坚持着的作家们仿佛看到了曙光,在创
作之始便开始向往“影视”的光环。 其后,某些作家
会担任编剧,电视剧编剧的酬劳,以集而论,少辄每
集数千,多则数万,这笔费用非常可观。 一方面,一
些成功转型的“作家编剧”们拿着高额的薪酬,与数
家公司签约,经常出现疲于应付而雇佣枪手的情形。
另一方面,一些出道不久的作家,为了挤进“影视”
这光环熠熠的圈子,不惜担当枪手,只为成为剧本写
作的熟练工,从而实现以文字谋生、以文字创造财富
的优质生活。 作为国内炙手可热的当红编剧,六六
的作品写一部火一部,而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并不
是科班出身,她大学时学的是外贸专业。 1999 年,
她随丈夫去新加坡,闲来无事时就上网逛逛。 因为
从小文字功底好,六六就在论坛里发帖,贴上自己写
的小说。 2005 年,六六的第二部小说《双面胶》在网
上连载,紧接着《蜗居》《心术》等作品相继出版。 如
今,作为编剧的她,身价节节飙升,甚至有传闻称她
已经是“中国最贵的编剧”。 事实是,六六通过数家
媒体,正面谈到了最初的编剧报酬,并表示在写《双
面胶》的剧本时属于义务劳动,一分钱的报酬都没
有拿———可见其当年“触电”的决心。 六六如此,大
量尚未蹿红的作家更有此念,影视界枪手市场的繁
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影视而写小说,而非为小说
而写小说,在这里,作家们的小说精神已经完全迷失
了方向。
第三,小说奇观的“影视化”趋向使小说的价值
大打折扣。 综观世界文学史,洋洋洒洒的名篇巨著
曾经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人类
构建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由众多小说
所营造出来的美好而圣洁的精神世界,犹如与人类
现世并行存在的一个独立的世界,为人类的寂寞、孤
独、不平等负面的情绪提供了温暖的慰籍与强有力
的关照,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小说奇观”构建起来的
虚拟世界。 而在当代的中国,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影
视利益的驱使之下,纯粹的小说文本已经越来越稀
少,越来越多的作家关注的是如何“触电”,而不是
对小说的艺术构思、艺术表达等进行深入的探索,更
缺乏对于小说创作的动因思考,譬如:“作家的职能
和责任问题,作家究竟为什么要写小说? 过去,就有
其次,小说创作原理的“影视化”趋向让小说的
质量大幅下降。 受到小说精神变质的影响,小说家
的创作原理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着改变。 关于文
学创作手法和流派的区分与探讨,在文坛上已渐至
销声匿迹,除了《人民文学》、《当代》等几本发行量
极为有限的纯文学刊物中依旧可闻“小说之味”外,
在众多的出版物中已经难觅小说创作应有的构思之
妙、文字之美、捧读之趣,而是通篇密布的情节、扎实
[
7]180
所谓‘为人生’和‘为艺术’之争。”
但在目前“影
视化”的小说现状之中,似乎“为人生”和“为艺术”
都已经是过气的话题,更多的是关于“为小说”还是
“为影视”而写作了。 在混乱的写作目标指引下,小
说创作不仅难以产生经典,就连优秀之作都难以产
生。 千百年来为读者们所津津乐道的文学名著,如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关注内心、关注人类的精神
130
骆ꢀ 平ꢀ 小说与电视剧改编的审美错位及思考———以六六作品为中心
层面,这种类型的作品不再为大多数作家所模仿与
崇敬,因为用一本书的篇幅来刻绘人类与自然的较
量,成书后无法被改编成炙手可热的电视剧,无法获
得利益的回馈。 现实与功利,让作家更多地重视
抓住了从医之道的艰难险阻,肤浅地刻画出了几位
“高大全”的医生、“风流倜傥”的医生、“英俊潇洒”
的医生和伶俐俏皮的美丽护士,对这几位人物的刻
画,脱离了其具体的职业背景,可以将之放到教育、
金融等等任意职业氛围之中,可以放到任何一部主
题的电视剧当中。 正是这样的“同一性”毁坏了电
视剧所需要的“独特性”,因此,这部剧被当成了时
髦的都市言情剧来观看,而不是一部有着特殊的思
想内涵与社会意义的伦理剧,而后者却是作者六六
的初衷。 抛开电视剧审核中的暧昧因素,对于小说
的把握失衡,仍是重要的原因。
“
影像世界的奇观景象”,而忽略了文学创作本身所
能营造的“小说奇观”。 《圣经·新约》中使徒保罗
有这样一段话:“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
有星的荣光。 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哥
林多前书》15:41)事实上,不同的文学题材,有不同
的美感与光彩,创作者需要完成的,是将这些不同的
美巧妙地融汇,而不是粗鲁地将所有题材都如水滴
一般不分青红皂白地推入大海。 “小说奇观”在影
像时代的缺席,将会带来怎样的精神灾难,很快就会
在人类的精神发展史上清晰地显现。
第二种是虎头蛇尾型。 这是指制片方对于题材
缺乏准确的定位和信心,在改编与原创之间犹豫不
绝,同时,在电视剧对小说的吸取过程中,没能掌握
好电视剧的整体节奏,结果使得电视剧在播出时,风
格不断变换,难以善始善终。 如六六的《王贵与安
娜》。 这部剧由于其小说文本的篇幅短小、人物有
限,制作者试图规避其情节不足的先天缺陷,而走
“文艺片”的路子。 因此,在电视剧之最初,受众看
到的是以文字旖旎的“旁白”来进行讲述的特立独
行的制作方式,但随着制片方对于《金婚》的深入模
仿,旁白开始具象化和淡化,给予受众的感受非常地
不连贯和随意,而情节被简单、刻板地分化成了年代
化的进程,将婚姻推进中的“生老病死”作为了表现
主体,而忽视了人物成长推进婚姻的成熟这一有趣
的命题。 虎头蛇尾最终使得这一作品成为了毫无特
色的“跟风”之作。
三ꢀ 纯净而清洁的新世界———电视剧与小说改
编审美错位的对策研究
艺术是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如同任何生命的自
然进程,不同的艺术门类都面临着生命的新陈代谢。
当小说的蜃景不再,电视剧轰轰烈烈地占领大片视
听江山,受众对于小说的关注正在跌入低谷。 六六
的作品,是电视剧与小说融汇的受益者,可是由于电
视剧与小说改编的理论缺失,仍然无法避免地带上
了先天不足的烙印,使得其电视剧与小说都难逃
“
流行”二字的既定光环与既定厄运,那就是在短短
一瞬的光亮之后坠落如流星。
.冒险者的游戏———电视剧与小说改编审美错
位的三种类型
电视剧与小说改编,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有抱负
1
第三种是张冠李戴型。 这主要体现在小说对电
视剧的“改编”上。 这尤其明显地显现在六六的《王
贵与安娜》的循环改编上。 在小说改编为电视剧之
后,作者又将热播的电视剧改编为篇幅更长、容量更
丰富的小说。 可是,在后一次的改编过程中,六六没
有分清电视剧剧本和小说文本之间的本质区别,尽
管二者处于不同的话语体系之中,如同人类的语言
与其它动物的语言一般不具有直接转化的介质,作
者仍然将其当成了英语翻译成汉语或者汉语翻译成
英语,直接将影像语言转化成了文本语言,以致受众
读到的不是小说,而是一部按照小说的样式排列的
剧本。 这样的改编源于改编者过度的信心或是粗
心,是对受众智力的一种亵渎,更是对自己作品的一
次谋杀。
的电视剧制片人与小说制作者的关注与尝试,无数
成功的案例也让越来越多的圈中人趋之若鹜。 然
而,任何实验的成功都必然要经历数不清的失败,这
些失败,既有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核心之
处,也有可能是不足挂齿的局部与细节。 综合这些
失败的尝试,大致可以区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移花接木型。 这主要是指电视剧在对
小说吸取的过程中,简单地吸收了其表象的情节而
非深邃的内涵,使得新呈现的影像产品模糊了其小
说文本原本表达的主题和独特的生活场景。 如六六
的《心术》。 六六在小说《心术》中,试图揣摩医患关
系最根本、最彻底的原由,书写出医生的风险与坚守
和患者的无奈与怀疑,从而在现象中探究本质,在矛
盾和对抗中探索和谐之路,但电视剧却只是简单地
2.鱼龙混杂的悲剧———电视剧与小说改编审美
13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错位的成因
电视剧与小说,作为两种审美介质迥然相异的
泛阅读时代与快阅读时代,长篇小说已经成为小众
化的艺术品种,中短篇小说也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
只会收缩而不会扩张的阅读群体,这从各类纯文学
期刊的发行量就可以窥见。 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
题材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人群的文化修养、文学素
养也全然不同,但应该看到,一些电视剧选择了脱离
生活、小众化的素材,一些小说却又选择了太过大众
化、太过常态的素材,这样的选材,导致先天缺陷,很
难出好作品。
艺术品种,在彼此的领域中施展拳脚,从理论上来
看,即使二者相互吸取养分,由于创作环节、制作环
节、发行环节的不同,不应当有相互戕害的可能性,
但事实是,电视剧与小说在各自辉煌或没落的道路
上,一方面相互依存、交相辉映,一方面却又相互毁
损,同时坠落。 具体而言,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的。
其一,利益的驱使,使得制作者定位不清。 这里
的利益,既指经济利益,又指精神效益,名利双收成
为制作者的最大梦想。 小说家由于稿酬低、发行有
限等问题,往往在创作中下意识地抓住电视剧这根
其三,编剧的身份混杂,使得剧本创作与小说创
作混为一谈。 随着文学的衰落,小说家在创作小说
时的“孤掌难鸣”,导致了小说家的“华丽转身”,而
小说创作与剧本创作具有巨大差异,使得小说家难
以很好地平衡与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方面的失
败之作比比皆是。 如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在其前
期的纯小说中,受众看到的是一个纯情的、纯净的、
纯洁的“情感奇观”世界,而在其后期的大量“触电”
中,甚至成立影视公司之后,尽管依然试图以严肃的
文学创作姿态来进行写作,但其作品,如《还珠格
格》,依然被明显地打上了“影视化”的痕迹。 电视
剧剧本所追求的生活的大众化、全景式呈现与小说
文本所追求的个性化、局部式呈现是一枚硬币的两
面,相依不相望,因此,大量从小说家转型而来的
“编剧”或“两栖作家” 们,往往难以达到完全的转
换,致使两种文体趋同一致。
“
救命稻草”,导致小说创作变得不纯粹、“趋影视
化”,这就让小说丧失了本身应该具有的阅读过程
中的趣味性,变成了电视剧一般直观的艺术产品;相
比小说,电视剧作为显性艺术,已经独领风骚,占尽
风头,作为电视剧的制作人,通常都是出自“艺术”
之门,在经济效益上获得胜利之后,目光转向精神效
益,渴望在艺术的世界里获得不朽的声誉。 可眼下,
一部流行的电视剧常常昙花一现,相反,不少思想
性、艺术性同攀高峰的电影佳作却流传甚久,并带领
它的制作者一同迈进永恒的境界。 这样的现状使得
部分电视剧制作人头脑发热,混合了电视剧与另一
门同类别艺术品种———电影的分水岭,轻易地走上
了电影追求的艺术之路。 虽然电视剧与电影都是影
像的艺术,但电影与小说在审美接受上有着某些相
似之处,如大面积的“留白”,如跳跃式的表达方式,
如镜头语言与文字语言在制造氛围营造、环境描绘
等方面的相近之处,但电视剧由于篇幅的巨大,不适
宜借鉴电影的某些表达方式,更加不适合营造小说
创作中的含蓄、悠远、暧昧的气场,因此,用“趋小说
化”的手法来达到电视剧的经典永存,无疑是愚蠢
的。
3.“橡树” 与“木棉” 的相互辉映———电视剧与
小说改编审美错位的对策研究
电视剧与小说的审美错位,给予电视剧和小说
创作带来的打击都是严重的,尤其对于后者,可能造
成毁灭性的后果。 事实是,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两块
瑰宝,电视剧和小说各具其审美特征,如若抱持兼容
并蓄的心态,保持自身独特的审美本质,并且审慎地
从对方的创作中吸收新鲜的养分,这种改编就将是
正面的、积极的,就将为彼此的发展和壮大注入正能
量。
其二,混淆了受众群体,使得电视剧与小说在选
材上界限模糊。 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市场已经在
试探中进行了越来越细致的分化。 作为雅俗共赏的
电视剧,与作为“高尚者的消遣品”的小说,二者在
受众上有着一定的交集,但随着市场细分的深入与
成熟,这样的交集将会缩小而不是变大,这就意味着
必须准确地掌握电视剧与小说受众的不同,从而避
免将二者在选材与创作上混淆。 毋庸置疑的是,在
如何判定改编的疆域在哪里,如何正向吸取养
分,制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功利,时常成为艺
术的敌人。 艺术,需要的是长久的耐心、执着的坚
守,那种期望一夜暴富、一炮而红的想法,只会让成
功变得遥不可及。 无论是小说家,还是电视剧创作
各个环节的人们,都是在为艺术而献身,如果没有这
132
骆ꢀ 平ꢀ 小说与电视剧改编的审美错位及思考———以六六作品为中心
样的献身精神,只会让小说和电视剧变成名利的牺
牲品。 曹雪芹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中十年书写
粗放式的制作特点,各个环节、各个参与者对于创作
本质的不同认识,将会导致制作过程的纷乱无序。
在一篇叫做《制片人》的小说中,作者裴蓓是这样描
述剧组的:“其实,剧组的本质就是搏弈,圈里叫
‘掐’。 制片部门和主创部门掐,制片和导演掐,导
演和演员掐,演员和演员掐,摄影和灯光掐,摄影灯
光和导演掐,然后所有人一起和制片人掐,一边掐,
《
红楼梦》的艰辛与王扶林87 版《红楼梦》拍摄时整
整三年关闭于拍摄基地的坚持,都是值得借鉴的。
制作者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它们
都是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从本质上来看,是艺术的
产品,而不是经济的产品。 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原
则,制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才会把艺术当成一种人
生的乐趣、生命的责任,为艺术谋,也为稻粮谋,但首
先是为艺术谋。 只有这样,才会遵循艺术创作的规
律,从审美效益出发,而不是从经济效益出发,创作
出激动人心、直指灵魂的作品。
[
8]181
一边拍, 掐完了, 戏也拍完了。”
其间所谓的
“掐”,其实就是各自审美追求的不同,而在小说创
作中,由于作者的个体化,精细的审美追求是可以完
成的。 在这一点上看,电视剧应当吸收小说的精细
化制作、深刻的人性研究,以及对于经典的不懈追
求。 而小说则应当吸收电视剧的图像化、直观化,以
及对人物的塑造。 电视剧在创作中,人物的塑造是
重要的“戏眼”,而近代的小说创作恰好缺乏这方面
的探索,审视近期的中国小说,几乎没有可以“流芳
百世”的经典人物形象,反倒是电视剧中时常有形
象鲜明、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出现。 情节的设
置,亦是电视剧构思中的重要因素,生动起伏的情节
是电视剧得以热播的重要元素。 而在小说创作中,
创作者往往追逐文字的语感、表现力的特异,忽略了
对情节的雕刻。 对照修正、扬长避短,还原两种不同
艺术产品的审美特质,让“橡树”与“木棉”尽情展现
各自之美,却又交相辉映,是电视剧和小说的创作者
在相互的改编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第二,培育自觉的文体意识。 这是针对执笔者
而言的。 无论是小说家还是电视剧编剧,都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尽管同为文学作品,但作为两种载体不
同的审美产物,小说创作与剧本创作有其必须严格
遵循的创作规律。 那种混淆文体、非驴非马的产品,
只会被淘汰。 如何顺应规律,在顺应规律中创新,在
顺应规律中诞生精品,是执笔者首先要认真考虑的,
并且要自觉地贯彻到文本创作的全过程中,只有这
样,才会让小说和电视剧变得更为纯粹,更能让受众
分别体会到阅读与观看所带来的不同的审美意韵。
第三,回归审美本源。 这是针对制作者而言的。
对电视剧而言,就是要创造出符合影像特征的、既大
气磅礴又细腻精致的作品,对小说而言,就是要创作
出引人深思、既关注内心又关照世界的作品。 只有
把电视剧制作与小说创作当成艺术来追求,才能规
避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快捷式文化”消费方式,规避
总之,正如诗歌永远不会被淘汰,纯粹的小说亦
是如此。 即使在影像泛滥的年代,人类依然需要有
小众化的“纯小说”作为精神世界园林里的一朵奇
葩。 同理,电视剧的蓬勃壮大,除了应当遵循电视剧
创作的基本规律而外,也应该进行多角度、多向度、
多纬度的创新与尝试,“小说化”的尝试便是其中之
一种。 站在艺术与人性的立场上,用文学化的追求
来反观电视剧的制作,不受制于电视剧制作的传统
手法,而是以小说创作的功力与态度来面对篇幅与
容量超长的电视剧,精雕细刻,不忽略对于任何一个
镜头、任何一句对白、任何一场剪辑的打磨,这是对
电视剧制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严肃的命题,也
是给人类的创造力赋予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
流星式”的文艺作品,产生出经典恒久的作品。 但
是,必须看到,要做到审美本源的回归,仅仅依靠制
作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整个国家、民族的大氛围,
尤其是需要相关行政部门的支撑,特别是小说创作,
如果没有相关的扶持,小说家在现有的贫瘠的“小
说生态”环境中,很难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走得太
远。
第四,在相互吸纳中提升审美品质。 在坚守审
美本源的前提下,相互吸纳灵感与优势是电视剧和
小说创作的必要途径。 电视剧制作是群体化的制
作,由于参与者的众多、参与环节的繁杂,难免出现
参考文献:
[
1]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13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
[
[
2]陆冰.六六婚姻家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为例[J].作家,2011,(12).
3]洪开.关于小说改编电视剧的一些探讨[J].电视评论,1996,(6).
4]六六.王贵与安娜[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
5]L·西美尔.改编的艺术:把真实故事和虚构故事拍成电影[J].世界电影,1996,(1).
6](苏)T·H·波斯彼洛夫.文艺学引论[M].邱榆君,陈宝维,王先进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7]周迪荪.小说创作新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8]裴蓓.制片人[J].人民文学,2012,(10).
On the Aesthetic Dislocation of Dramatization of Novels
LUO Ping
(
Party Publicity Departmen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novels and TV Series is quite complex. Prosperous as the world of char⁃
acters created by novels and images created by TV series, novels and TV Series are melting in this
process in that novels are losing their literariness while TV series are losing their theatricality. The author
of bestsellers, Liuliu, is a good example since most of her novels have already been turned into TV se⁃
ries. The deep insight into her writing can help u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artistic forms and the relevant problems.
Key words:novels; TV series; Liuliu’s works; aesthetic dislocation
[
责任编辑:唐ꢀ 普]
ꢀ
●本刊资讯
我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 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 年版)》将于近期由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2013 年9 月《中国社会科学报》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 年版)》的核心期刊
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每
一版的最终成果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以下简称《要览》)的形式发布。 该《要览》基本延续了上一版的主要
研制原则,同时根据各界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实际需求,对核心区范围做了一些调整,确定了核心期刊484 种。
《
要览》的统计数据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 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
收文量较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流期刊,数据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现收录1999 年至
011 年度733 种来源期刊中的一千万条数据,曾为多项大型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要览》选择该库近5 年(2007
2011 年)的数据为主要的统计样本(部分指标用到2006 年数据)。 第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数据库。 该库是中国社会
科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统计量较大的转摘数据库。 该库收录的文摘刊物有三种类型:(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重要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的转摘文章;(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2
-
《
第三,其他数据源。 主要参考公开发表的各种期刊统计数据,包括其他评价系统公布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
引证报告中的各类统计数据。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