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1 卷第期  
2014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2  
March,2014  
我国居民休闲消费  
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  
2  
申广斯杨振之  
1.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成都610041;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成都610103)  
摘要休闲消费推动了休闲产业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吸纳就业的功能 19982011 年我国居民休闲消  
费和休闲产业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休闲消费与休闲产业的就业人数呈正相关在休闲产业中,  
旅游业的就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美容休闲业餐饮休闲业文化娱乐休闲业和体育休闲业因此我国应倡导  
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念根据居民休闲消费的需求制订相应的休闲产业政策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鼓励和扩大居  
民休闲消费促进休闲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  
关键词休闲消费休闲产业就业拉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2⁃0080⁃07  
2]137-156  
[3]  
、Henry Deane 运用该方法分析了旅  
休闲消费离不开人们的休闲活动休闲是一  
gan  
个人在工作时间之外所安排的一切放松身心的活  
游发展对爱尔兰就业的影响左冰对中国旅游就业  
1]  
[4]  
” 。 休闲消费不仅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创造大  
量就业机会扩大休闲消费不仅具有较强的直接就  
业功能而且有较强的间接就业功能随着休闲时  
代的来临休闲产业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吸纳就业的  
功能休闲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休闲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文献综述  
乘数和旅游就业人数进行了测算刘晓欣等人利  
用中国投入产出表资料对我国旅游产业的产业关  
联度宏观经济效应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  
旅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效  
5]  
应的结论潘盛俊利用2006—2011 年的相关数据  
对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指标进行测算,  
6]  
并对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效应进行分析  
国外学术界对休闲消费的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  
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相关研究主要从闲暇时间的  
研究休闲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的。  
而对未来旅游就业量的研究多见于政府旅游就业  
的统计与分析报告中国内外旅游就业效应最常用  
的经济模型是投人产出法模型James Dee⁃  
石培华对旅游就业范围给予了界定和结构分层估  
7]  
算出旅游业对我国就业数量的贡献李江帆等运  
用投入产出理论以广东省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对旅  
8]  
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作了定量分析  
依绍华运用剥离系数方法测算了旅游业的就业效  
9]  
我国学术界对旅游就业量进行了初步探索,  
收稿日期2013⁃11⁃10  
作者简介申广斯(1975—),内蒙古赤峰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讲师研  
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分析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  
杨振之(1965—),重庆人管理学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  
究方向为休闲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管理等理论与实践。  
80  
申广斯杨振之我国居民休闲消费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  
如唐代剑和李莉提出了旅游业就业弹性的线性测量  
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算出浙江省1985-2002 年旅  
与休闲消费相关产业的就业方式灵活包容性强具  
有较大就业乘数如果我们在旅游文化娱乐等领  
域丰富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引导消费方向就  
能够促进休闲消费和提高消费就业弹性。  
10]  
游业就业弹性系数冯学钢根据1986-1999 年上  
海国际旅游业从业人数运用费尔哈斯模型测算上  
11]  
海未来旅游就业量的数值崔峰以江苏省为例,  
休闲产业能吸纳大量待业人口就业  
运用偏离度分析法对其旅游就业潜力进行了具体测  
休闲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服务行业又是劳动密  
集型行业具有就业容量大关联带动性强等特点,  
可以吸纳大量待业人口就业特别是旅游休闲业就  
业容量较大这是因为第一旅游业吸纳社会就业  
的能力比较强旅游交通旅游餐饮与娱乐旅游商  
旅游景区旅行社和导游等领域对各种层次的劳  
动力都有很大的需求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超过  
了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行业近几年来旅  
游业每年将新吸纳50 万人就业就业容量巨大 第  
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强旅游业包括的范围很广,  
涉及吃娱等方面据世界旅游组织  
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  
增加5—7 个间接就业岗位 第三旅游就业方式灵  
活多样包容性强旅游业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旅  
游就业的多样化特点对不同的行业门类和岗位层  
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弱势群体妇女大学生等等  
都可以在旅游业找到自己的岗位例如旅行社宾  
馆饭店旅游景区乡村旅馆农家乐旅游工艺品和  
纪念品制作等等就业容量较大就业层次较多此  
国内一些景区运营的季节性很强岗位的弹性很  
旅游就业更加灵活。  
12]  
魏翔建立了基于旅游生产函数的旅游就业方  
并对旅游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  
示我国的旅游就业是关联就业带动型的旅游经济  
13]  
和旅游就业同步增长  
休闲消费已逐渐成为国内部分学者研究的热  
但研究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休闲消费的定义特  
结构方式意义和对策等方面对休闲消费对  
就业的拉动效应等方面则局限于描述性的研究未  
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休闲消费的  
概念特征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尚未对休闲消  
费进行具体的统计因此本文研究休闲消费对就  
业的拉动效应主要是研究旅游休闲业的就业效应。  
休闲消费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机理  
消费启动是扩大就业的途径  
目前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  
途径而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  
旅游消费将成为下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的五大重点领  
旅游消费属于休闲消费大部分的服务消费也  
属于休闲消费因此休闲消费将是扩大消费需求  
14]  
的重点消费启动经济运行不仅促进经济均衡  
增长而且能扩大就业按照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  
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往往使宏观经济处于低于  
充分就业均衡的水平在经济学的意义上休闲消  
费需求也是有效需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有效需求因此从需求支出的构成来看休闲消费  
是影响总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休闲消费总量  
和休闲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在休闲需求乘数机制  
的作用下具有扩大就业扩张经济繁荣的功能。  
休闲消费拉动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旅游就业是指达到劳动年龄(16 ),具有劳  
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旅游活动,  
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  
15]  
” 。 2004 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  
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明晰了旅游业的就业范  
将旅游业就业人数分为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  
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和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三个层  
16]5  
休闲消费能提高消费就业弹性  
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为旅游住宿旅行  
经济增长并不会主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增加,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失业型经济增长这涉及到  
消费就业弹性的概念消费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  
与居民消费增长率的比值消费就业弹性一定提  
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就可以增加就业量居民消费增  
长率一定提高消费就业弹性也可以增加就业量。  
休闲消费的发展带动了休闲消费相关的产业发展,  
景区旅游车船公司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就业人  
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是指直接为游客服务与  
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娱乐铁路航空公路水运、  
公共设施服务等13 个部门中的旅游就业人数旅游  
经济就业人数是通过旅游经济活动所拉动的直接和  
间接的就业人数。  
旅游就业人数  
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旅游业在我国显示了强大的就业功能。 1998—  
005 年旅游业就业人数由1083 万增加到4449 ,  
F⁃statistic  
411.7898 Durbin⁃Watson stat 1.98164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其中直接就业人数由183 万增加到749 旅游业  
间接就业人数由900 万增加到3700 ;2006 年旅  
游业就业人数约5900 其中直接就业人数突破了  
方程中拟合系数0.989586,表明方程的拟  
合程度较高;DW 1.981648,说明各变量和整个回  
归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效果较好由表  
可知该模型通过检验表明餐饮休闲业的就业人  
数与人均GDP 的增长呈正相关按当年价格计算人  
GDP 每增加餐饮休闲业就业人数将增加  
806 根据此方程1997—2011 年人均GDP 数  
值代入方程即可得到1997—2011 年我国餐饮休闲  
业就业人数估算值如表所示)。  
000 旅游业间接就业人数为4900 突破了  
000 2011 年旅游业就业人数约9380 其  
中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1400 旅游业间接就业人  
17]24  
数约7980 万  
餐饮休闲业就业人数  
1997 年开始我国只统计限额以外餐饮业从  
业数假设人们外出就餐都是在闲暇时间里的餐饮  
消费那么餐饮业的就业人数就等同于餐饮休闲业  
就业人数我们以1978—1996 年餐饮业的就业人  
数作为样本估算出餐饮休闲业就业人数。 1978—  
2.我国人均GDP 与餐饮休闲业就业人数估算  
就业人数估计)  
人均GDP)  
1996 我国人均GDP(当年价格计算381 元增  
997  
998  
999  
000  
821  
851  
6420  
6796  
长到了5846 增长了15 倍多同期餐饮休闲业的  
从业人数从104 万人增加到了775 万人年均增长  
18]15  
880  
7159  
率远远高于同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就业增长率  
936  
7858  
本文选取人均GDP 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分别以  
餐饮业就业人数(JYRS)和人均GDP(1978 年不变  
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应用广义最小二乘  
(GLS)对经济增长与餐饮休闲业就业人数之间是  
否存在短期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  
1,扣除序列相关后得到方程:  
2001  
2002  
998  
8622  
1071  
1163  
1308  
1457  
1644  
1940  
2225  
2378  
2733  
3149  
9398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0542  
12336  
14185  
16500  
20169  
23708  
25608  
30015  
35181  
JYRS=308.3879+0.080662GDPꢀ ꢀ  
ꢀ ꢀ ꢀ +1.102893AR(1)-0.282012AR(2)  
1.经济增长与餐饮休闲业就业人数最小二乘法GLS)  
Variable  
GDP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0.080662  
308.3879  
1.102893  
0.012262  
58.51063  
0.253863  
6.578143  
5.270631  
4.344444  
0.0000  
0.0002  
0.0008  
AR)  
AR)  
R⁃squared  
ꢀ ꢀ 说明人均GDP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  
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内生产总值栏目人均  
GDP 按当年价格计算。  
-0.282012 0.218740 -1.289252 0.2198  
0.989586 Mean dependent var 429.7647  
美容休闲业及就业人数  
Adjusted R⁃squared 0.987183 S.D. dependent var 169.482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美容消费正日渐成为消费热点美容业正在向着专  
业化规模化全方位方向发展化妆美甲美体等  
相关业务纷纷在一些大中型美容院出现由此产生  
的美容类职位也相继增加现代美容业提供的职  
除了从事美容业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外还包括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19.18723 Akaike info criterion 8.948691  
4785.948 Schwarz criterion 9.144742  
-72.06388 Hannan⁃Quinn criter.8.968179  
82  
申广斯杨振之我国居民休闲消费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  
美容导师美容师以及由此延伸的美甲师美体师、  
由于我国休闲产业就业统计资料缺失本文以  
旅游休闲业餐饮休闲业教育休闲业体育休闲业、  
文化娱乐休闲业就业人数总和近似替代居民休闲消  
费就业人数见表4)。 以休闲产业就业人数  
(JYRS)为被解释变量以居民休闲消费(XXXF)为  
解释变量对休闲产业就业人数和居民休闲消费进  
行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并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YRS=2095.961+0.482646XXXF  
化妆师等相关职位中国美容业于20 世纪80 年代  
起步后美容市场以每年20% -30% 的速度扩大。  
美容休闲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美  
容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 《2005 中国美容经济  
年度调查报告统计显示全国的美容消费已成为  
居民消费的第五大热点美容经济在第三产业内的  
份额增长迅猛。 1998美容休闲业就业人数为  
77 ;2005 美容休闲业就业人数为940 ;  
006 美容休闲业就业人数突破了1000 达到  
3.文化娱乐休闲业和体育休闲业就业人数估算  
份  
文化体育休闲业和娱乐业就业人数)  
1040 ;2011 美容休闲业就业人数为1540  
998  
005  
999  
006  
000  
007  
001  
008  
002  
009  
121.4  
117.0  
121.5  
116.6  
121.3  
118.6  
122.3  
119.1  
123.0  
129.5  
122.0  
131.4  
117.7  
135.0  
19]128  
美容行业新增就业人数预计每年将达100  
万人美容业的消费者增长稳定劳动力就业呈稳  
定增长趋势。  
文化娱乐和体育休闲业就业人数  
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  
20]  
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 文化产  
业的层级分类涉及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休  
闲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等这  
可看作文化休闲产业的核心部分因此文化休闲  
业可引申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文化休闲娱  
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  
动的集合文化休闲产业主要涉及文化休闲娱乐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网络休闲产业休闲  
2003  
2010  
004  
011  
21]145  
新闻出版业文化艺术休闲业  
文化休闲业涉  
及文化产业的大部分产业门类由传统产业门类如  
传统的娱乐业演出业拓展到歌舞娱乐文化演艺、  
游艺娱乐棋牌娱乐吧类休闲网吧酒吧茶吧、  
咖啡吧等多个门类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已成为世  
界经济强国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社会发展的  
一种趋势我国的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属于朝阳行  
近几年发展较快从业人员众多当人们把休  
娱乐和时尚的元素融入体育活动时休闲体育应  
运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  
也派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目前我国体育休闲产业  
总体规模偏小由于农村文化娱乐休闲业和体育休  
闲业就业人数的数据缺失这里仅统计城镇文化娱  
乐休闲业和体育休闲业就业人数该数值小于文化  
娱乐休闲业和体育休闲业就业人数总数文化艺  
广播电影电视和音像业体育和休闲娱乐就业人  
数见表3。  
说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2)》(中国  
统计出版社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栏目。  
4.休闲业就业人数及休闲消费估算1998-2012)  
休闲就业人数万人)  
休闲  
消费  
业数亿元)  
文娱和  
体育休  
闲业  
旅游休餐饮休美容休  
合计就  
闲业  
闲业  
闲业  
998  
999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1083  
3012  
3364  
3578  
3673  
3893  
4194  
4449  
5900  
851  
880  
227  
327  
427  
527  
627  
727  
827  
940  
1040  
121  
122  
121  
122  
123  
122  
118  
117  
117  
2282 4650.4  
4341 5279.6  
4848 5896.9  
5115 6313.4  
5494 7573.0  
5905 7455.3  
6447 9157.6  
6963 10445.8  
8701 11890.6  
936  
998  
1071  
1163  
1308  
1457  
1644  
2006  
居民休闲消费就业人数分析  
8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增长。  
007  
008  
009  
010  
011  
7000  
7050  
7600  
9045  
9380  
1940  
2225  
2378  
2733  
3149  
1140  
1240  
1340  
1440  
1540  
119  
119  
130  
131  
135  
10199 14096.0  
10634 15486.7  
11448 17628.5  
13349 21546.5  
14204 29547.9  
确立和倡导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念  
休闲消费观是关于休闲消费的本质目的内涵  
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着休闲消费的  
内容行为和方式解决休闲消费什么如何休闲消  
如何实现可持续休闲消费等重大问题通过教  
育和宣传使人们树立科学休闲消费观。 “闲暇消  
费不是铺张浪费不是纵欲不是单纯追求物欲追  
求感官快乐而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  
5.休闲消费与休闲产业就业人数最小二乘法OLS)  
Variable  
XXXF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11.48438  
3.619463  
Prob.  
0.0000  
0.0035  
0.482646  
2095.961  
0.042026  
579.0807  
22]187  
要体现追求人生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树立科  
学的休闲消费观就是让人们形成健康的休闲消费  
方式。  
R-squared  
0.916604 Mean dependent var 7852.143  
Adjusted R⁃squared 0.909654 S.D. dependent var 3610.321  
科学的休闲消费有利于提高休闲消费质量改  
善人的休闲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为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可能。  
科学的休闲消费其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休闲  
消费要坚持以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把满足人的  
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消费观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求提供充  
足的休闲产品和服务要实现科学的休闲消费就  
要减少奢靡性休闲消费攀比性休闲消费抵制盲目  
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使休闲消费成为人们不断提  
高素质的过程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和腐朽思想形成  
良好社会风尚科学消费要求适度消费既要防止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1085.17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94844  
14131304 Schwarz criterion 17.03973  
-116.6391 Hannan⁃Quinn criter.16.93999  
131.8911 Durbin⁃Watson stat 1.98406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方程中拟合系数0.916604,表明方程的拟  
合程度较高解释变量的统计量和统计量的相  
伴概率均小于1%的显著水平,DW 1.98406(见表  
)。 因此各变量和回归模型整体都通过了显著性  
检验拟合效果较好由此可知休闲产业的就业人  
数与居民休闲消费的增长呈正相关按当年价格计  
居民休闲消费(XXXF)每增加亿元休闲消费  
相关休闲业就业人数(JYRS)将增加4826 。  
结论与建议  
休闲时代的懒惰症”,又要防止过分强调工作本位  
过劳症”。 工作和休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  
工作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而没有休闲工作也  
23]122  
就失去了意义  
建立休闲产业的行业体系  
研究表明我国居民休闲消费与休闲产业的就  
业人数呈正相关居民休闲消费每增加亿元休闲  
产业的就业人数将增加4826 在休闲产业中旅  
旅游休闲业的就业增长速度最快其后依次是美容  
休闲业餐饮休闲业文化娱乐休闲业和体育休闲  
同时我们计算出1978—2011旅游休闲业、  
餐饮休闲业美容休闲业文化娱乐休闲业和体育休  
闲业就业人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8ꢁ 07%、  
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统计  
法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经济活动休闲产  
业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将休闲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  
产业体系归入目前的国民经济分类体系中就会破  
坏目前的三次产业分类体系这是因为休闲产业已  
经散布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中因此建立休闲产  
业的行业体系重点应是如何建立一个单独的休闲  
产业的行业体系将休闲产业从目前的国民经济统  
计体系中剥离出来在对休闲产业的行业体系进行  
界定之前我们须了解其界定的原则是什么如何依  
据不同的行业标准来划分从而构建出休闲产业的  
行业体系并通过休闲产业的行业体系来保障休闲  
消费的实现推动休闲消费的健康发展。  
11ꢁ 75%、15ꢁ 87%0ꢁ 85%。 休闲消费能够提高消  
费就业弹性休闲产业能够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因  
我们应倡导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念根据居民休闲  
消费的需求制订相应的休闲产业政策形成合理的  
产业布局鼓励和扩大居民休闲消费促进就业人数  
84  
申广斯杨振之我国居民休闲消费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  
设立专门的休闲产业管理体制  
政府应主导和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休闲产品完  
善旅游配套设施。 “根据休闲的空间与休闲的功  
构建出休闲的梯次图将休闲划分为两个层次:  
基本层次的休闲与高层次的休闲基本层次的休闲  
包括种休闲方式分别是家中的休闲社区的休闲  
与城市的休闲及城郊的休闲。 ……高层次的休闲包  
由于休闲产业所包含的范围很大确定由一个  
部门来统一管理有很大的困难。 “从范畴上来说,  
休闲产业大于旅游产业休闲经济包含了旅游经济,  
我们以前重视对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的研究对休  
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研究重视不够以至于理论的  
24]  
[25]  
研究滞后于休闲经济发展的实践” 。 目前我国休  
闲娱乐类行业主要还是由旅游局系统来管理而非  
赢利性的能满足市民多方位休闲需要的企业比较  
完善的协调统一的政府管理系统还没有建立起  
休闲消费的发展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  
必须要加强引导运用多种手段调控和规范休闲主  
体市场的组建与运作促进休闲产业健康发展。  
括两种休闲方式即旅游与度假” 。 因此休闲旅  
游产业的发展应重视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发展城市和城郊的休闲产业打造城市和城郊的  
休闲空间加强对城市夜生活消费空间文化消费空  
26]  
间的打造形成城市和城郊的休闲产业链” 。 要  
提升旅游规划层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多元化  
的旅游投资渠道积极推进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我国  
城乡居民参与旅游活动推进大众旅游消费。  
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杨振之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J].旅游学刊,2008,(12):51⁃57.  
2] Deegan J, etc. Employment Effects of Irish Tourism Projects: A Microeconomic Approach [ C] / / Johnson S, Thomas B.  
Perspectives on Tourism Policy. UK 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Ltd., 1992.  
3]Henry E W, Deane B.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the Economy of Ireland in 1990 and 1995[J]. Tourism Management 1997,  
8):535⁃553.  
4]左冰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6):30⁃34.  
5]刘晓欣胡晓周弘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测算及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基于2002 年与2007 年投入产出表视角[J].旅游  
学刊,2011,(3):31⁃37.  
6]潘盛俊我国旅游业关联度测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5):90⁃93.  
7]石培华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03,(6):45⁃51.  
8]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01,(3):19⁃25.  
9]依绍华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5,(5):89⁃91.  
10]唐代剑李莉对旅游就业弹性测量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旅游科学,2005,(2):10⁃13.  
11]冯学钢上海旅游就业容量及拓展对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09⁃115.  
12]崔峰基于偏离度分析法的江苏省旅游就业潜力预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755⁃757.  
13]魏翔中国旅游就业增长方式研究———引入环境压力因素的生产函数分析[J].财经研究,2006,(9):92⁃103.  
14]申广斯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休闲消费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9):105⁃107.  
15]石培华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03,(6):45⁃51.  
1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国家旅游局课题组中国旅游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17]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8-2012)[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2013.  
18]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79-2012.  
19]张晓梅.2005 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R].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0]中国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EB/ OL].(2012⁃07⁃31).http:/ / www.stats.gov.cn/ tjsj/ tjbz/ 201207/ t20120731_8672.  
html.  
21]刘德谦高舜礼宋瑞.2010 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2]尹世杰闲暇消费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3]郭鲁芳休闲经济学———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杨振之我们时代的休闲经济与休闲生活[J].旅游学刊,2006,(9):7.  
25]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J].旅游学刊,2010,(9):12⁃19.  
An Analysis of the Pulling Effect  
of Residents Leisure Consumption on Employment  
,2  
SHEN Guang⁃si YANG Zhen⁃zhi  
1.School of Tour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103, China)  
Abstract:Leisure consump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industry and has increasingly  
been the major source of job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residents’ leisure consumption and the  
employment of leisure industry has been proved to be tight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instance analy⁃  
sis on China’s residents’ leisure consumption and the employment of leisure industry from 1998 to 2011.  
In the leisure industry, tourism employment grows fastest, with beauty, catering, leisure, culture, enter⁃  
tainment and sports industry as the followers. Scientific leisure consumption should be advocated and leis⁃  
ure industry policy should b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residents’ needs. reasonable industrial layout  
should be formed to encourage and expand the resident leisure consumption 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employment.  
Key words:leisure consumption; leisure industry; employment; pulling effect  
责任编辑钟秋波]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