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 卷第2 期
2014 年3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2
March,2014
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的功能与方法
张ꢀ 学ꢀ 文
(
新华文摘杂志社,北京100706)
ꢀ
ꢀ 摘要:当下,文摘类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情报性学术期刊除了拥有检索、浏览、交流等功能外,还由普通学术成果
介绍与展示的平台转变为沟通与引领学术研究的媒介,尤其是它通常采用的专题策划更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
题。 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思想的深度表达形式,专题策划以深度聚焦的方式深入解读各种学术问题与具体实践问
题。 这种专题策划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抓住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普遍问题,选择大政方针和民
生政策关注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问题,深度挖掘实践工作或社会新闻事件背后的学术与政策意义;注重从国内外各
学科、各领域或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实践与完善中提炼和选择专题。 具体操作方法大致包括:根据各学科发展动
态自创专题名称,研究对象为各学科具有理论前沿性或学术探索性的重大问题;各学科内同一专题所选择的文章
大多选自不同报刊源,或考虑不同观点的争鸣,或考虑不同学派文章的相互补充等。 这些方法突出表明文摘编辑
的自主性、再创造性以及对专题本身的元研究,最终推进了社会科学理论的再创新。
关键词: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功能;方法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2⁃0157⁃05
ꢀ
ꢀ 创新是学术刊物的灵魂。 学术期刊创新的核心或
stract)是指对文章或著作扼要的摘录或选取文章的片
[
1]
[2]1428
主体在于编辑创新,编辑创新的重点是选题创新。 近
年来,以《新华文摘》为代表的文摘类学术期刊,通过对
相关专题的学术观点、学术成果、学术信息的采集、筛
选、组合排列,展现出学术界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某
些重大问题或重要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学术动态,可
以使读者对这一专题、这一领域有一个综合、概要的同
时又是切入实质和前沿的了解。 这些举措本质上都是
如何对信息二次处理和打包,使得所转载的文献资料具
有新的学术创造性或创新点。 最近十多年来,期刊界和
传播学界一直在不断讨论、分析文摘类学术期刊所具有
的相对独立的专题策划特点与方式,大致包括:文摘到
底起源何处何时? 相对其他学术期刊,它具有哪些独特
的基本功能? 文摘类学术期刊为何要重视专题策划?
一ꢀ 文摘的内涵、起源与发展
段,它也是书刊的名称或文摘杂志的简称
。 文摘就
是对原始文献主要内容的简略而完备的浓缩与择要,一
般不加评论、补充或解释。 随着人类漫长的文摘编辑工
作的发展,人们对文摘的概念已经产生了广义与狭义两
方面的理解,基本上都倾向于一种更宽泛的理解,把提
要、摘要、摘录、摘引、剪报、综述、缩写等都涵括在文摘
语体范围之内。 据统计,从1978 到1993 年我国多达
9000 多种报刊中,文摘类报刊近30 家,包括颇具代表性
的《报刊文摘》、《海外文摘》、《青年博览》、《读者》、《新
华文摘》、《参考消息》等等。 因而,有学者提出,应该根
据广义和狭义之分把文摘分为“普及性文摘”与“情报性
[
3]
文摘” 。 显然,依此归类的话,《新华文摘》(人民出版
社)、《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上海师范大学)、《中国
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高等学校学
术文摘》(高等教育出版社)、《红旗文摘》(求是出版社)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文摘” (Digest,Ab⁃
收稿日期:2013⁃12⁃04
作者简介:张学文(1973—),男,湖南醴陵人,教育学博士,新华文摘杂志社副编审,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
究。
1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式都可以说是开创了我国学术文摘的先河。 所以,从本
等由于既属于情报类文摘,又偏向于理论性学术期刊,
属于大型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刊物,全景式展
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则可称之为
文摘类学术期刊。
质上讲,我国的学术文摘起源“应当来自于古代文人学
者读书治学。 面对卷帙浩繁的经史典籍,古代文人学者
往往采用文摘的方式以助记忆、以便省览、以备引用,以
[
6]
一般来说,文摘起源于“人们在长期使用原始文献
的过程中,出于各种目的,对原始文献进行加工,产生了
原始文献的代用品”,比如简介、提要等各种类型的文摘
语体。 其中情报类文摘类出版物作为一种原始学术文
献的代用品,为人们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工作研讨
资考证” 。 古代文摘在类书编纂中的表现最为突出,
所谓“抄缀众书,撮其精要”,犹如“采珠而捐蚌”,“拾玉
[
[
7]2709
8]27
而弃石”
其冗长”
,或“摘其菁华,采其旨要”,“弃其浮杂,删
,便是其真实反映。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专业出版机构的出现,人们将这些学术文摘按专题和
门类汇编到一起并由专业机构出版,就成为了可供人们
学习与参考的二次学术文献。
[
4]
甚至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显然,这种类型
的文摘出版物是随着教育机构与学者之间学术交流信
息量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教育机构教学与学术信息交
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学术信息量增加到学术界个人
难以面面俱到的掌握时,学术性文摘刊物就相应地产生
了。 简而言之,相对于一般刊物,文摘类学术期刊的用
途就是要“尽力抓住信息的核心,而舍弃其历史背景,提
学术文摘经由专业机构出版的发展趋势表明,文摘
类出版物以及由文摘衍生的学术文化产业因为教育、科
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的需要而逐渐走向了成
熟。 因此,文摘类学术出版物所承担的功能更加综合,
除了一般的文献检索、信息浏览、学术交流等功能之外,
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文摘更是从普通学术成果介绍
与展示的媒介转变成为沟通与引领学术研究前沿信息
[
5]31
供的证据或修饰性的叙述”
。 换句话说,作为文摘类
学术期刊,它们就是为了解决或应对学术研究成果不断
涌现、学术信息爆炸式增长与普通读者或一般学者的阅
读时间和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张力。 也就是说,
文摘是“文献资料数量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同时也随
[
4]
的媒介。 尤其是在当今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
学文摘》、《红旗文摘》等为代表的新老文摘类学术期刊
身上,人们可以浏览到当前中国和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
究的最新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阅读到针对国内外社会
现实问题的最新理论解读,了解到学术界和思想界各个
学术流派、各个学科或各个领域前沿观点的激烈碰撞与
交锋。
[
3]
文献数量的增长而愈显重要”,“有更广阔的未来”
。
文摘类出版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西方,学
者通过对索引和文摘工作历史的详尽研究认为,一种功
能与文摘相类似的工作,首先出现于公元前两千年美索
不达米亚人的用来封装楔形文献的陶罐上,使用封套的
想法当然是为了保护文献免遭损坏,但是为了避免损坏
固体封套,就要在外面刻上详细编写文献所必需的页码
标记,或者在封套上编写上带有页码标记的文摘;甚至
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时期,学者们就发现很难读完大量的
纸莎草纸卷轴,因而要给许多篇幅较长的著作(特别是
历史著作)编写文摘。 当时一些大戏剧家的剧本也有文
摘,因为人们感到提供一篇附有人物表的剧情是很有必
要的。 还有学者认为,文摘源于古希腊时期,那时学者
们在图书馆内对馆藏文献进行的抄写、摘要、节录和注
二ꢀ 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的基本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与学术信息交流的需
要,文摘类学术期刊逐渐分化出学术信息的报道、检索、
参考、交流、评价等功能。 尤其是近10 年来,文摘类学
术期刊所拥有的学术评价功能使得上述几大学术文摘
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
所学术研究成果展示、鉴定和推广的最重要平台。 而在
这个过程中,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思想的深度表达形式,
文摘类学术期刊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专题策划的形式深
度聚焦或深入解读各类学术问题与具体实践问题。
所谓专题,就是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如专题报
[
4][5]31-35
释工作就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文摘
。
[
2]1787
就文摘在中国的初始发展而言,据史籍记载,它是
作为一种原始文献的“抄撮”加工形式,可以追溯到我国
春秋时期孔子整理六经、为《诗》《书》 作序。 西汉著名
学者刘向则做过书籍提要的编纂工作。 而南宋袁枢
告、讨论或调查
。 可以说,由于专题策划本身所具
有的特定内涵与特征,能集中体现出学术性文摘杂志的
办刊理念、编辑思想和核心竞争力,它已经成为了文摘
类学术期刊增强其学术聚集性与影响力的重头戏。 研
究表明,当前,就连普通的专业类或综合性学术期刊都
在强调通过符合学科或专业特点的专题策划,通过构建
有冲击力的学术话题、价值观念和思想表述,以此吸引
特定学术细分市场内的读者群体。 而文摘类学术期刊
1
174 年编撰完成的《通鉴纪事本末》,全部取材于《资治
通鉴》而并没做什么增补,甚至连原文都不太改动,只是
将《资治通鉴》 所记1362 年史事归纳成239 个纪事专
题,将原作249 卷压缩为42 卷,该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
158
张学文ꢀ 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的功能与方法
基于自身特点的博、精、专、深等独特定位,对所涉及学
三ꢀ 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的方法
科或领域话题的专题策划的站位与视野显然要更高远
一些,因为它需要经由文摘编辑针对相关学科或专业范
畴内的所有相关学术期刊中海量的学术信息的分析、归
类、筛选、重组与再造,以便富有创造性地重新整合相关
主题的所有学术资源,从而在文摘杂志相关学科栏目的
最重要位置形成一种宏大的学术话语与概念框架,这样
才能真正触发相关读者群体的阅读与思考兴趣,形成编
者与读者、编者与学者之间的学术共鸣。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才是各种
学术思想高度活跃、持续交流与发展繁荣的保障与根
基。 自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
革与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成了中国
学术期刊数量的快速增长,进而大大促进了文摘类学术
期刊数量和质量的发展。 如今,我国文摘类学术期刊根
据国家学科目录调整或扩充了诸多新兴学科栏目,独立
设置了诸如法学、社会学等栏目,扩大了一些传统学科
选编稿件的视野和范围,以便及时展示人文社会科学领
域交叉学科中的研究成果,反映重要的学术动态和学术
走向。 而且,随着各学科领域协同创新的呼声与学科交
叉化、综合化研究的兴起,文摘类学术期刊更是纷纷开
展专题策划,或独立设置专题研究栏目,以便从不同角
度反映时代呼声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 这些专题策
划与独立设置的专题研究栏目,突破了以学科为本位的
定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 从近些年来文摘类学术期刊
出版内容、效果与发行情况来看,应该说专题策划的基
本目标达到了,为文摘类学术期刊的内涵式发展做出了
非常有益的探索。
正是基于此,文摘类学术期刊就通过专题策划的形
式,对学术信息的关键点进行深度聚焦,对相关信息内
涵进行深入、透彻的挖掘,形成集中的学术主题和高度
专注的视觉,有利于形成文摘类学术期刊的独特个性特
征,有利于促进学术成果的相互争鸣与创新,有利于拉
近象牙塔内部的学术研究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之间
的距离,当然这类文摘杂志也最容易成长为学界知名的
学术期刊品牌(名刊名栏)。
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这种以主题方式对学术
成果的分析、归类与重构过程,实质上是对相关学术文
献信息的一种再创造与增值过程。 它显然会对文摘编
辑的学术理论素养程度与学术问题思考方式提出更高
的要求:既要基于一般学科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微观考察
与关照,更需要基于国内外整体学术发展的宏观视界或
广泛思考。 后者要求文摘编辑必须抛开那些某些学科
或具体领域内微观层面上繁乱复杂的学术纷争,穿越那
些可能造成欲盖弥彰的或细枝末节式学术文献的表象,
以一种全局性的、发展性的眼光去探索和发现那些能引
发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或学术演进的宏大问题,或者是
能够引发广大读者的思考兴趣、对话欲望与心理共鸣的
学术热点话题。 这种类型的专题策划要求文摘类学术
期刊编辑必须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形而上”与“形而
下”之间熟练游刃。 《易经·系传》曰:“形而下者谓之
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所谓“形而下”,是指物理世界与
物质环境,即有形有相之物。 文摘类学术期刊的专题策
划的最高境界就是编辑在真正的思辨研究与海量的文
献资料这一“道”(高深学问)与“器”(社会现实)之间游
刃,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了两者的统一,才能称得上真正
的学术。 如此,文摘专题才能够从“形而下”的具体行为
关注上升到“形而上”的纯理性思考。 这里强调文摘类
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注重学术文献信息的宏观思维,就是
想表明文摘专题策划不能仅仅沉溺于具体问题的微观
分析,否则很难形成解决社会与学科发展这类宏大话题
的核心能力,无法解决海量学术文献信息、学术市场过
于细分与人的注意力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张力。
根据当前文摘类学术期刊的专题策划或独立设置
的专题研究栏目的编辑经验,专题策划应该注重“专
深”,避免“散乱”。 显然,专题一旦过于“散乱”,就会使
专题标题文本游离,所选择论文内容涣散,难以深度聚
焦。 然而,如果文摘专题过于“专深”,也容易使专题内
容显得局促,变得狭窄,话题不易推广,难以彰显编辑的
策划意识。 这就要求文摘编辑在推出专题策划时,一定
要注意组织好专题的标题名称,尤其充分提炼出关键
词,才能真正从海量文献中组织好论文为专题服务,吸
引目标读者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 从《新华文摘》专题
策划与出版经验看,一般会通过各学科专栏编辑精心组
织各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的专题研究或专题笔谈,每个
专题大约两篇以上选自不同源刊的文章组成,专题名称
以自创性为主,并考虑到不同的观点,有探索前沿性、争
鸣性的特征,各个栏目内的专题研究文章组合成一个内
在的有机结构。 这种专题策划与选编改变了以往文章
与文章之间缺少内在联系,仅仅是同学科内优秀文章汇
辑的状况,从而形成一种学术“合力”。 比如,《新华文
摘》2011 年第4 期教育学组织了“柏林大学与洪堡理念:
回顾与展望”的专题文章,聚焦柏林大学200 年纪念,揭
示了当代的人们对搀杂着理性与情感的洪堡理念的爱
恨交加的矛盾心态;第11 期则策划了“中国大学模式:
内涵、困境与建构”专题,尝试通过区分中国模式与中国
特色之间差异,具有了极强的理论性、探索性、前沿性和
15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现实指向性,从而引发了读者与研究者的强烈共鸣;
013 第11 期则前瞻性地组织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
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敏感地捕捉当前学科或相邻的交
2
叉学科间的新内容与新实践,并把它们作为专题策划的
重要选题范围。 比如,《新华文摘》教育专题策划就是从
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视角探讨有重大现实意义或社
会较为广泛地关注的教育现象与实践问题,这样不仅可
以让广大读者深切感受到教育学科的热点、焦点和时代
的呼声,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走
向。 因为这些专题文章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不再仅仅涉
及教育学科的经典理论,还包括诸如心理学、社会学、哲
学等跨学科、多学科的教育研究,并且这些研究成果的
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既有通常的论文形式,也有报告
等其他形式。 这种做法不仅赋予教育专题更强的时代
色彩,同时拓展了文摘编选的视野。 这表明,文摘类学
术期刊在专题策划方面,无论是针对新兴学科还是老的
学科,都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和追求,那就是紧跟各学科
或各领域内前沿理论的发展,与时俱进。
革笔谈”,从教育民生、教育管理、教育社会学诸多角度
出色阐释了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与精
髓,在我国社会政治、思想理论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
响。
概括起来,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的一般方法大
致包括两点:第一,专题策划要抓住国家社会改革与发
展中的热点问题与普遍问题,选择国家大政方针尤其是
民生政策关注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问题,深度挖掘社会
实践工作或社会新闻事件背后的学术与政策意义。 这
意味着文摘编辑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大局,联
系实际,顺势而为,围绕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实际和政策
中心进行精心选题和组织实施,“始终把开阔的文化视
野锁定在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时代课题
上”,有目的加强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研究国内国际政
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
课题,重视文章的思想性、理论性、实用性,甚至是操作
正如本文开篇所言,学术期刊创新的主体在于编辑
创新,编辑创新的重点是选题创新。 学术期刊发展的基
本规律表明,文摘杂志要想富有生命力,那它必然既是
规范的也是创新的,规范取决于文摘类学术期刊办刊是
否遵守文摘杂志的普遍出版规律,创新则主要取决于文
摘杂志能否成为促进和引领学术创新的平台。 其中,专
题策划的质量高低是文摘类学术期刊创新性的重要支
撑与关键手段。 也就是说,专题策划一定要重视所编选
专题内容是否呈现鲜活的思想表述与学术思维的纵深
感。 这集中体现出文摘编辑的集体智慧、核心竞争力与
共同价值观。 从这个角度出发,当前文摘类学术期刊专
题策划具体操作方法大致包括:第一,文摘编辑一般根
据各学科发展动态与自己对学科的理解自创专题名称,
研究对象为各学科具有理论前沿性或学术探索性的重
大问题;第二,各学科内同一专题所选择的文章大多选
自不同报刊源,或考虑不同观点的争鸣,或考虑不同学
派文章的相互补充;第三,编辑在各学科专题策划的后
面根据不同情况增设篇幅较短的“相关链接”,以介绍专
题讨论的背景、综述各派观点、补充相关材料、提供索引
等,或是增加“回溯文章”,提供有关过去与该专题研究
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 这些具体操作方法突出显示了
编辑的自主性、再创造性以及对专题本身的元研究(对
“专题研究”的研究),最终推进了理论的再创新。 如此
种种,实质上要求文摘类学术期刊在做专题策划时,必
须时刻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的问题意
识,要从国家和地区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寻找选题,从社
会改革实践面临的普遍问题、热点、疑点、难点寻找选
题,从国家种种改革经验中提炼选题,或从学科研究的
[
9]
性
。 因此,注重学术研究对社会改革实际的引导作
用,促使人们转变陈旧的学术服务观念,使文摘类学术
期刊成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智囊和思想库,为党
和国家的决策提供智力咨询和理论依据,这便是新时期
文摘类学术期刊编辑的职责所在。 所以,在推出专题研
究前,文摘编辑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政治时势与专业学科
理论,熟悉有关方面的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当前的工作
大局,对重要问题不回避,对难点问题不绕开,对理论疑
点锲而不舍,通过专题组织各类相关文章,鼓励不同学
术流派与观点的商榷与争鸣,努力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
学术空间,倡导平等探讨、以理服人的良好学风,使专题
策划能够真正为学科与实践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第二,专题策划要注重从国内外学科理论研究与政
策实践经验中,从各学科、各领域或交叉学科的理论完
善与发展中提炼和选择专题。 在各个学科发展的历史
过程中,国内外理论研究者和实践从业人员总结了大量
成功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研究数据和文献资料。
文摘类学术期刊的专题策划就是要基于这种学科文献
信息的海量数据库,探索学科理论发展与社会生活实践
之间的规律,最终探索、发现、总结和推广所形成的基本
经验与理论模式(如前面所举“中国模式” 的专题策
划)。 这意味着文摘编辑要真正密切关注国内外各个学
科或交叉学科领域的改革动态和学术发展成果,以开阔
的视野从丰富的学术文献中及时把握先进的研究成果,
快速总结提炼出有影响力的专题策划成果贡献给广大
读者。 此外,还要求文摘编辑认真研究自己学科的经典
160
张学文ꢀ 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的功能与方法
活跃、视野开阔、反应敏锐,更要求专题策划做出学术特
薄弱点和空白点选择课题。
总之,文摘类学术期刊的专题策划是一个复杂的系
统工程,尤其是当今网络媒体高度发达,读者群体思维
色和思想深度,成为增强文摘杂志吸引力和稳固读者群
体的重要法器。
参考文献:
[
[
[
[
[
[
[
[
[
1]张耀铭.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8⁃3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吴三元.文摘与文摘类报刊编辑[J].编辑学刊,1996,(6):54⁃55.
4]王青林.从文摘发展史看文摘出版物的功能[J].出版史料,2010,(4):83⁃86.
5](美)哈罗德·博科,查尔斯·L·贝尼埃.文摘的概念与方法[M].赖茂生,王知津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6]张一民.我国古代的文摘[J].图书馆建设,2002,(6):113⁃115.
7]李昉,等.太平御览:第三册[G].北京:中华书局,1960.
8]艺文类聚序[G] / / 欧阳询.艺文类聚.汪绍楹校.新1 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南化文.开阔的文化视野———《新华文摘》的一个显著特色[J].报刊之友,2002,(5):21⁃22.
On the Function and Method of Special Topics
in Digest Academic Periodicals
ZHANG Xue⁃wen
(
Periodical Office of Xinhua Digest, Beijing 100706,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digest academic periodicals, as an informative academic periodical, not only
have the functions of search, browse and exchange, but also changes from a platform in demonstrating ac⁃
ademic achievements to a platform of leading academic research. The special topics of digest academic
periodicals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As the inner expression of academic thoughts, spe⁃
cial topics discus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ssues with keen insights. It has mainly two ways: one is to fo⁃
cus on the highlights and general issues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fundamental policie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livelihood policies as well as deep comprehension of the academic and
policy significance of practical work and social issues. The other is to extract themes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various subjects, fields and interdisciplinary home and abroad. The main opera⁃
tional methods include: the original special topic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 specific field,
with important issues of frontier research or scholarly exploratio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he disputes of
ideas or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different schools since the selected articles of a certain special topic of
the same theme are mostly from different resources. The methods demonstrate the subjectivity, creativity
and meta⁃study of digest compiling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re⁃innovation of theories of social science.
Key words:digest academic periodicals; special topics; functions; methods
[
责任编辑:唐ꢀ 普]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