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1 卷第期  
2014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2  
March,2014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  
对成都的三重地理想象  
挺  
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610106)  
摘要安史之乱起唐玄宗被迫幸蜀 一年后玄宗离蜀返京 肃宗为尊崇其巡幸之所将蜀郡升为南京 这  
一事件在李白的心中激起万千感触为此他写作了组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中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视角来构想成  
帝都眼光的审视古蜀神话的附丽自我易位的想象。  
关键词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成都地理想象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2⁃0143⁃07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下制改蜀郡为南京。  
”。  
此后李白写下上皇西巡南京歌组诗以下简称  
万户千门建章宫大明宫与成都  
1]卷八,434-441  
南京歌》)  
纪赞其事写作此诗时李  
南京歌其一末句有石为楼阁九天开”,其二  
白既不在长安也不在成都却密切地关注着玄宗西  
首句有九天开出一成都”,以蝉联手法道出成都  
形胜实乃天造地设其二续有万户千门入画图”  
一句注家往往不加留意如果我们联系其一胡  
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一联即会发现,  
这里的万户千门其实来自对建章宫的历史想象。  
据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所载,“(武帝作建章  
巡与成都升京等事态的发展这种身体缺席与心  
灵在场的特殊视角使他对成都的书写表现出奇特  
的地理想象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蜀地经验与长安记忆京都眼光审视下的  
成都  
4]卷十二,482  
李白生长于蜀地出川前多次出游成都对其间  
度为千门万户”  
显然李白的万户  
2]30  
风物颇为熟悉出川后李白曾经两至长安  
千门暗承建章宫千门万户而来我们知道从  
尤其是第二次入京受到玄宗召见出入长安最为显  
贵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  
一部分联系密切对城市的印象必然沉浸在记忆中,  
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  
5]78  
到骆宾王帝京篇中的三条九陌  
台万种色”  
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6]卷一,7-8  
初唐已经存在一  
3]1  
意味深长” 。 玄宗幸蜀成都升京这一系列的历  
史机缘触发了正逃亡越中的诗人对故乡成都的怀  
在这样的怀想中他每每用长安的城市要素来  
检查成都的城市特征从而流露出他的京都眼  
个京都书写的传统而李白的成都描摹似乎沿袭了  
这一传统。  
令人疑惑的是成都根本没有一座宫殿堪与建  
章宫相比李白怎么可能把建章宫的规制移评于成  
收稿日期2013⁃07⁃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李白的城市经验与文学反应”(编号:LB10-  
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挺(1974—),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文学博士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14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都呢我们知道李白在天宝元年(742) 受诏入  
谢曲江池”,以成都锦江比对长安的曲江池据唐  
代康骈剧谈录所载可知曲江池本为长安的游乐  
2]55  
玄宗曾经于大明宫中的金銮殿召见他遂命  
9]卷下,1495  
待诏翰林而翰林院即置于大明宫之  
之所  
因中和上巳之时玄宗常于此池,  
7]卷四,《东内西内学士及翰林院图》  
李白对大明宫的格局应至  
赐宴臣僚”,上行而下效遂演为京都风气可以  
曲江池是君臣同乐共享太平的空间象征。  
而锦江之于成都有如渭水之于长安。 “锦水  
东流绕锦城”,它不仅滋养着这个城市也赋予成都  
以逸游的文化性格杜氏壶中赘录:“蜀中风  
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都人士女络绎游赏,  
为熟悉那么这里的建章宫应该可以代指唐代的  
大明宫因此成都的万户千门 根本就是他的  
梦回长安”。 李白在此用建章宫大明宫)“万户千  
比附成都将对建章宫的想象与大明宫的观感,  
移视蜀郡成都赋予成都以帝都气象以与升制南京  
之盛事相应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李白对成都市  
景的描写中混合着对长安皇宫书写传统的挪用其  
间可能还潜藏着尊王的努力这在安史之乱的政  
治背景下尤显意味深长。  
10]卷一,11  
缇幕歌酒散在四郊。”  
里桥一线已是市民游乐的集中场所  
联系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中君王多乐事还与  
唐五代时百花潭至万  
11]卷三十七,538  
1]卷五,298  
万方同”  
一句足见南京歌其五万国同  
温泉侍君旧宫新丰与新都华阳)  
风共一时并非泛言而实指游乐之风或许诗人  
将成都游乐视为京都游乐的延伸用锦江与曲江池  
的拼接借以减轻玄宗对成都的陌生感。  
南京歌其三有华阳春树似新丰行入新都  
若旧宫一联新丰原得名于汉高祖的孝举 萧  
士赟提出:“肃宗即位于灵武尊明皇为太上皇故  
林苑楼池上林苑与摩诃池散花楼)  
8]1183  
唐汝询唐诗解》、吴昌祺删定唐  
用此事也。”  
南京歌其六有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  
散花楼一句我们知道汉代园林以上林苑最为  
诗解不同意萧说都指出其如旧之意”,惜乎所言  
不明那么李白在这里为什么要提到新丰这个地方  
?  
12]卷四,230  
繁盛  
其中离宫别馆奇树异草珍禽百  
不可胜数而所谓北地虽夸上林苑更是事出  
13]卷第十九,449  
在司  
我们只要考察一下新丰会给李白留下什么印  
就会明白诗人此处的用心从先天二年(713)  
一直到安史之乱发生时的天宝十四年(755),玄宗  
有因即司马相如所奏上林赋》  
马相如的笔下,“终始霸产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  
馀委蛇经营其内荡荡兮八川分流相背异  
基本上每年都要一次甚至多次去新丰因为新丰  
[14]卷五十七上,2547—2548  
”  
规模浩大罕有其匹虽王莽  
有玄宗喜爱的温泉而对于李白来说两年翰林院  
随侍生活伴驾新丰温泉宫可谓他一生中最为得意  
的阶段据其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幸陪鸾  
修九庙将其中宫观大量拆毁但至唐时其规模  
仍然可观。  
以上林苑之眼光审视成都实无禁苑可以当之。  
1]卷九,485  
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溢于言表后又有温泉侍从归逢故人:“激赏  
得意之情颇  
但李白独举散花楼比之其间用意耐人寻味此楼  
15]卷二引舆地纪胜》,24  
由隋朝  
李白此处所举散花楼  
原得名于天女散花的传说  
[16]卷一百七十一,451  
蜀王杨秀所建  
1]卷九,486  
揺天笔承恩赐御衣”  
。  
夸耀之欲亦按捺不  
实可兼言摩诃池曾有胡僧谓之摩诃池宫毘罗”,  
意为广大有龙”,因名摩诃池” 。 对于唐代摩诃  
值得提醒的是新丰温泉宫在天宝六年(747)  
被改名为华清宫李白在诗中只提新丰而不提  
池的情况杜甫晩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  
华清”,固然与新丰温泉宫改名时他已经离开长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  
17]卷十四,1185  
可见其珍禽丛出又畅当偶宴  
安有关再者也许华清太容易触发玄宗的隐痛  
和世人的误解所以,“新丰 这个名称既有对那  
一段君臣相得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李华清宫时  
的回避这都关系到玄宗政治形象的维护。  
青溪”  
西蜀摩诃池诗云: “ 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  
18]第五函第四册,730  
显其林木茂盛此池经前蜀王衍  
。”  
19]卷上,9  
扩治方才延袤至十里  
上林苑方三百  
游乐之风渭水曲江池与锦江七星  
”,仍差之甚远那么李白何以独举散花楼以与  
上林苑相匹呢?  
)  
南京歌其五有云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  
对环境的清晰意象是个体成长的一个必要基  
144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对成都的三重地理想象  
3]3  
。” 开元八年(720)青年李白游成都登  
而这里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更多  
展现其峗峨奇峻从而突显其作为蜀都北部门户的  
重要位置。  
锦城散花楼诗中有云:“金窗夹绣户珠箔悬  
琼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可见成都的优美  
风景让这个年方二十的青年为之着迷当时的他  
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  
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散花楼的明丽风景伴随着  
青年李白春天般的梦想。 “(环境意象是个体头脑  
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  
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  
蜀都向西则为玉垒。 《南京歌其四有地转  
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李白在这里进行  
了地理拼接与空间转换似乎随着车驾的西巡脚下  
的渭水变成锦江天空旋转长安变成了玉垒这里  
玉垒自然可以代指成都但玉垒又绝非仅作为成都  
的代称它更多时候是作为蜀国的西界而存在的。  
3]3  
” 。 至德二年(757),已经身陷囹圄的李白散  
[22]卷四,75  
左思蜀都赋包玉垒而为宇”  
,《华阳国  
21]卷三,118  
花楼一定在他心目中保留着美好的印象以致在  
玉垒峨眉为城郭”  
李白心中的蜀  
南京歌中孤楼迥出可以独当上林。  
都显然继承了这一边界方舆胜览卷五十五  
茂州·山川:“玉垒山在汶川县东四里出璧  
不灭的古蜀国神话与传说附丽的成都  
ꢆꢂꢁ[23]卷五十五,982  
人文地理学家普林斯(H.C.Prince):“在弄懂  
。”  
同卷永康军·山川》(治灌口镇)  
ꢃꢂꢁ  
景观之前我们必须理解人和他的文化。” 蜀地文  
化异于中原传说丰富至其山麓关隘河流古道土  
台城池多有历史神话附焉成都作为古蜀国的  
更有玉垒山,“在导江县西北二十九里,《汉地理志》  
23]985  
此可见蜀有玉垒山多处甚  
湔水所出’”  
至同时存在或许蜀人原居汶川玉垒后沿岷江而  
到导江县定居时他们又面当大山仍以原居山名命  
如此假设成立则诸处玉垒正好反映蜀人开发  
ꢄꢂꢁ  
都城在李白的眼中它处处附着了神话的奇谲和  
传说的瑰丽。  
ꢇꢂꢁ  
踪迹的渐次延伸因此在李白心中玉垒或许还  
剑阁峨嵋古蜀国的四域边界  
20]卷七十二,1457-1458  
蜀地生民其始悠远  
到战国时  
象征着古蜀文化的地理渊源。  
蜀地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个王国北至汉  
至于峨眉可谓是蜀都的南大门李白代寿  
21]卷三,118  
南至峨眉西至玉垒一度称霸西南  
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自言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  
1]卷第二十六,1225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尔  
虽然这个古蜀国在秦惠王时为秦所亡引人慨叹但  
强大的王国始终活在蜀人的心中。  
而来”  
1]卷第十八,859  
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  
可见峨眉已然  
在李白南京歌剑阁是蜀都的北门其一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其十又有  
成为李白故乡的代称南京歌其七有:“四海  
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上列仙庭。”想象玄宗于峨眉山  
上开列仙庭接受朝拜峨眉山是道教的第七洞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显然剑阁  
ꢈꢂꢁ  
在李白心中就是蜀国的北大门从城市地理学的角  
度来看剑阁可谓入蜀的一个节点”。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中指出:  
李白信奉道教有所尊崇亦属自然但我们  
还注意到华阳国志所说玉垒峨眉为城郭”。 成  
都既为南京则峨眉当为南郭古蜀历史与神话仍然  
是李白地理想象的重要资源。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  
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 ……  
连接点或是交通线的中断处不容置疑地对城  
市的观察者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人们必须在  
此作出抉择他们在此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对连接点附近的元素了解得更加清楚。 ……位  
于连接点的元素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自然而  
金牛汉水古蜀国的对外联系  
南京歌其八有秦开蜀道置金牛”,展示了古  
蜀国陆路向北的对外联系于来敏本蜀论谓秦  
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于是蜀王开道  
13]卷二十七引  
迎之秦军顺道而灭蜀  
秦灭蜀的历史真  
我们已经无法得知我们仍能从这个对于蜀国充  
满嘲弄的记载中大体探知古蜀国为对外交通所作的  
努力在李白的诗中金牛大道后来也成为玄宗巡  
蜀的通道。 “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  
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  
55  
然地被假设具有了特别的重要性。  
ꢅꢂꢁ  
作为节点的剑阁对于诗人的观察亦极为重要。  
诗人曾在蜀道难中进行过描摹:“剑阁峥嵘而崔  
1]卷三,165  
夸饰其狰狞险恶。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35  
ꢋꢂꢁ  
与之密切相关的”  
显然蜀道正是地转锦江  
native self-transposal)的视角。  
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中布局展开和视点移易  
的交通基础。  
巡蜀行踪与蜀都地位  
旧唐书·玄宗本纪玄宗仓皇奔蜀慌  
不择路甚至食物都不能为继。 “丙申(14),次马  
ꢍꢌꢁ  
嵬驿” , 在此又发生了令玄宗为之心恸的兵  
南京歌其八说汉水元通星汉流”,对于此  
一般注家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解之民间传说  
也存在着汉水遥通天汉的传说不过郦道元水  
[24]卷十,232-234  
显然这是一次颇为狼狈而沉痛的  
经注对汉水有一段评述或可使我们的思路更为  
开阔:  
奔蜀或许李白当时并未随驾不能亲历想象不到  
实际情况的惨淡。 《南京歌其四有云:“谁道君王  
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这里是李白想象的玄宗  
入蜀字里行间充满着荣幸感资治通鉴·唐  
纪三十四当玄宗一行至河池郡时,“崔圆奉表  
川流隐伏卒难详照地理潜闭变通无方。  
虽津流派别枝渠势悬原始要终潜流或  
故俱受汉漾之名纳方土之称是其有汉  
汉阳广汉汉寿之号或因其始或据其终,  
纵异名互见犹为汉漾矣川共目殊或亦在  
25]卷二百一十八,6978  
迎车驾”,“上大悦”  
可以想见蜀  
土丰稔甲兵全盛给惊恐未定的玄宗以多么强烈  
的安全感。  
13卷二十478  
。  
由此看来汉水既是川陕文化血脉相联的一条纽带,  
也是玄宗西巡成都之行踪的地理见证。  
组诗其四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  
”,入蜀即得到压惊与安抚李白似乎急切地想将  
一种安全感传达给玄宗组诗其八的天子一行遗  
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则概括出蜀人对玄宗巡  
石镜娥眉古蜀国的标志文物  
华阳国志蜀王为妃作冢”,“上有石  
21]卷三,123  
ꢃꢌꢁ  
”  
由此此石镜成为古蜀国的标志性文  
成都升京的荣幸感如果说在诗人对故乡的  
。 “一旦某个物体拥有了一段历史一个符号或  
自矜中安全感油然而生那么在玄宗巡幸的想象  
性在场中荣幸感则相伴始终。  
某种意蕴那它作为标志物的地位也将得到提  
3]62  
李白多次将此传说之中的石镜作为蜀都  
”  
驻跸成都与蜀地风物  
ꢁꢂꢊ  
怀想的标志如李白居长安时其所作诗金门答  
从至德元年(756)七月庚辰二十八日车驾  
24]卷九,234  
苏秀才中就有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  
至蜀郡”  
到至德二年(757)九月丁卯二十  
1]卷十九,883  
石镜与明月交相辉映南京歌》  
”  
三日)“上皇发蜀郡”,玄宗驻跸成都在此总共度过  
一年近两个月的时间。  
其五的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娥眉”,石镜  
之明超过明月诗人意欲突显石镜的地位。  
李白多夸蜀地风物佳盛,《南京歌其三有谓: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林红。”我们知道由  
于成都气候温润草木之荣盛于三秦自然水绿天  
风光和暖”。 其下又说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  
添作锦江春”,意思是成都作为南京之后其他地方  
春色亦将随帝而来锦上添花看来玄宗驻蜀万  
国烟花亦齐聚此都锦城为之蓬荜生辉诗人李白是  
发自内心的荣幸。  
太平寰宇记谓石镜厚五寸径五尺莹彻,  
[20]卷七十二,1464  
号曰石镜”  
或许石镜确实光可照人。  
后宫亲得照娥眉”,另有渊源天宝逸事》  
:“明皇幸南京多以宫人自随乃令成都画手画  
15]卷四  
为十眉以赐之。”  
玄宗幸蜀时之随驾宫人其  
梳妆应作京都式样成都画手又画得诸般眉目玄  
宗可以赠之宫人石镜之明亮可照玄宗后宫之娥  
可见蜀地风物可为玄宗西巡抚慰压惊更为玄  
宗驻跸增辉添彩。  
其七有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其间星桥北挂象天星”,源于李冰治蜀时造七桥  
21]152  
诗人列此当然是意寓成都  
想象的自我易位”:玄宗幸蜀时眼中的成  
以应七星的传说  
上与天应作为帝都当之无愧不过关于玄宗幸  
另有一段传说与此相关据唐代李肇唐国史  
:“蜀郡有万里桥玄宗至而喜曰:‘吾常自知,  
我们前面提到玄宗幸蜀李白当时在越中并  
未随驾南京歌我们却能感觉到他随驾  
玄宗西巡成都,“设身处地地讲述着途经见闻和  
感受其实这正是一种想象的自我易位”(imagi⁃  
ꢁꢄꢌ[26]卷上,165  
行地万里则归。’”  
对个人和对人的群体来说地方都是安全感和身  
雷弗尔( Relph),  
146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对成都的三重地理想象  
27]6  
蜀地对于李白具有地方感地  
份认同的源泉”  
方感自然会产生安全感凯文·林奇进一步指出:  
一处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在感情上  
青年李白出川的行迹人文地理学家斯皮格尔伯格  
指出:  
ꢀ ꢀ ……研究者想象自己占据着别人的真实位  
并从那里观察世界就像从这个新的观察角  
度看世界本身会表现出的那个样子。 ……  
研究者尽其所能地在想象上适应别人头脑  
的框架这种立场的思路要从别人的第一手感  
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能由此在自己与外部  
世界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它是一种与迷失方  
向之后的恐惧相反的感觉这意味着最甜美  
3  
的感觉是家不仅熟悉而且与众不同。  
ꢅꢌꢁ  
诗人家乡的风物为欢迎玄宗的到来而分外明媚。  
因此,《南京歌其实也可看成是李白笔下城、  
桥相得益彰的锦城春色图在李白的诗中他们  
替代着诗人达成与玄宗的交流从而让玄宗在蜀地  
重新获得安全感。  
知中和从可得到的他的传记的事实中导出。  
这正是李白对玄宗巡蜀的想象的自我易位”,他当  
然会将自身经历与见闻渗入诗中他想象自己占据  
着玄宗的位置通过玄宗的眼睛来观察成都假想玄  
宗巡幸成都时的见闻与感受虽然实际上展现的仍  
然是李白自己的蜀地经验与蜀都印象。  
水路形胜与蜀吴关联  
南京歌其六有:“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  
总结性评价地理想象与文学重构  
下扬州。”唐宋时期蜀中的重要对外联系还有水  
即顺江而下历眉州嘉州叙州泸州而出川更  
我们经过分析可以发现上皇西巡南京  
李白利用了三重想象来建构成都的地理意  
一是帝都眼光的审视二是古蜀神话的附丽三  
是自我易位的玄宗观感人文地理学家迈尼希  
(Meinig)指出:“作家们不仅描述这个世界他们还  
帮助它的形成他们非常形象的制造出一些强烈印  
28]卷上,187  
可东至吴越  
我们不能确定此处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  
舸下扬州所隐含的方向指示是否与永王事件有  
但可以肯定的是唐时已有扬一益二 之说,  
蜀中虽与东吴有数千里之遥但却通过江水航运血  
脉相连杜甫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即有华夷  
ꢆꢌꢁ  
影响着公众对我们景观和区域的态度。” 李白  
正是如此他通过三重地理构想将与长安相比照的  
成都神话想象之下的成都玄宗眼中的成都加以融  
集中地表现了成都乃至四川丰富而多面的城市  
形象与地域印象。  
17]卷十一,905  
山不断吴蜀水相通”  
之句可见蜀地居长  
江水路形胜之势已为当时共识此时我们若多从  
诗人自身的经历切入或可顿悟这一条水路恰好是  
注释:  
至德二年公元757 十二月戊午朔肃宗改蜀郡为南京凤翔府为西京西京改为中京蜀郡改为成都府 凤翔府官寮,  
并同三京名号”(刘昫等旧唐书卷十肃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 年版250 )。 乾元三年(760)九月甲午七日)“以  
荆州为南都州曰江陵府官吏制置同京兆其蜀郡先为南京宜复为蜀郡”(同上259)。 成都作为南京共有两年零  
九个月的时间。  
天宝三年(744)三月李白因非廊庙器”,已被赐金放还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齐鲁书社1982 年版59 )。 天  
宝十四年(755)十一月丙寅十一日安史之乱起时李白已经在南方次年秋闻贼破潼关玄宗奔蜀遂沿江而西入庐  
隐于屏风叠可知玄宗巡蜀李白并未随驾同上94-95)。  
王琦注云:“《华阳国志·蜀志地称天府原曰华阳是称蜀地为华阳其来旧矣。”今从王说李白撰王琦注李太  
白全集卷八中华书局1977 年版436 。  
王琦注引西京杂记卷三:“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  
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参见李白撰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卷八436 。  
玄宗除了开元十二年到十四年间因幸东都而没去新丰温泉宫之外其他每年都要去短则十天长则一月。 《旧唐书·玄  
宗本纪载之甚详。  
华清宫者本太宗温泉宫也天宝六载始名华清。”(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卷四中华书局2002 年版84 玄  
宗将新丰温泉宫改为华清宫时间上恰好与玄宗与贵妃之间感情升温相应参见:《旧唐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  
1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华书局1975 年版2178⁃2179 )。  
“(王莽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参见班固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中华书局1964 年版4162 。  
唐时上林署属司农寺金属工部,“令掌苑囿园池之事”,可知唐时上林苑仍有专门管理刘昫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  
中华书局1975 年版1886 )。  
司马光编集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引成都记》(中华书局1956 年版8153 )。 又据明曹学佺蜀中广  
卷四:“《蜀梼杌》:‘王建武成元年改摩诃池为龙跃池。’王氏开国记:‘建将薨前两月摩诃池有鶢鶋来集衍即位,  
仍改龙跃池为宣华池。’《渭南集:‘摩诃池入王蜀宫中旧时泛舟入此池曲折十余里至宋世蜀宫后门已为平陆然  
犹呼为水门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91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39⁃40 )。  
这里的锦城实指成都而非南郊的锦官城李白撰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一967 )。  
英国旧郡的记忆。  
ꢁꢈꢂ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第七峨嵋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张君房纂辑蒋  
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卷二十七华夏出版社1996 年版154 。  
ꢁꢉꢂ可以参考杨洪林汉水天汉文化考———兼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源流一文该文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许多梳  
其中重要探讨了汉水与天汉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的地理渊源(《武当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 年第46  
)。  
ꢁꢊꢂ我们通检李白全集发现还有多处涉及到石镜意象。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  
谢公行处苍苔没。”(参见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十九中华书局1977 年版678 。),《寻阳送弟昌峒鄱岠司马  
》:“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同上卷十八846 在李白笔下这些石镜意象或有蜀地石镜之渊源。  
ꢁꢋꢂ约翰斯顿在解释斯皮尔伯格关于想象的自我易位时说:“通过替代别人想象而不是通过感知通过观察者力图把自己转  
换到主体的位置并从这个位置上重建他或她的生活世界就可以取得本质的见识。”参见:〔〕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  
地理学》,蔡运龙江涛译商务印书馆2010 年版104 。  
ꢁꢍꢌ原为丙辰与下文之丁酉相差41 甚不合通鉴即作丙申至马嵬驿”(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中华书  
1956 年版6973 ),从之。  
ꢁꢃꢌ虽然在乾元三年(760),就将蜀郡的南京地位取消,“南京这个称呼或许仅可视为玄宗幸蜀的一个见证但成都使唐王朝  
文化血脉得以庇护的历史作用仍然是应该肯定的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有云:“唐都长安承平时代仰蜀中为物资  
供应之府库亦恃蜀中为西南之屏障关中有事皇室士庶恒恃蜀中为退避之所。”(《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卷上中华书局  
006 年版175 如此看来李白的荣幸感亦非无据。  
ꢄꢌ唐代李濬松窗杂录亦言及此事所言更详李濬编阳羡生校点松窗杂录》,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  
2000 年版1213⁃1214 。  
ꢅꢌꢌꢁꢆ转引自:〔〕R. J. 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江涛泽商务印书馆2010 年版,103、122。  
参考文献:  
1]李白),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卢照邻),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骆宾王),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程大昌),黄永年点校).雍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148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对成都的三重地理想象  
9]康骈剧谈录[G] / /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陈元靓岁时广记[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11]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佚名),何清谷校释).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郦道元),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班固),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曹学佺蜀中广记[G] / /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91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6]彭大翼山堂肆考[G] / /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77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7]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8]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9]张唐英蜀梼杌卷上[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20]乐史),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常璩),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2]萧统),李善).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3]祝穆),祝洙增订),施和金校点).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4]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6]李肇),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7]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M]. London: Pion, 1976.  
28]范成大),孔凡礼点校).吴船录[M].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2.  
On the Triple Geographic Imagination in  
the West Tour to Chengdu of the Emperor Xuanzong by LI Bai  
YANG T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engdu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outburst of the An Lushan Rebellion, the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 was forced  
to escape to Chengdu. One year later, he left for Chang’an. In order to honor the place he visited, his  
son, the Emperor Suzong, exalted Chengdu as the Capital of the South. Impressed by that case, LI Bai  
created the group of poems, the West Tour to Chengdu of the Emperor Xuanzong, in which three differ⁃  
ent perspectives were used to visualize Chengdu: the ob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mperor,  
the grace of the ancient myth of Shu and the imagination of self⁃translocation.  
Key words:LI Bai; the West Tour to Chengdu of the Emperor Xuanzong; Chengdu; geography; i⁃  
magination  
责任编辑]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