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1 卷第期  
2014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3  
May,2014  
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  
演进机理与提升路径  
勇  
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武汉43002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不断显现城镇化质量成为研究城镇化的新的切入  
从产业支撑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五方面认识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因素剖析城镇化质量的  
演进机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基底四化同步为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即有质量的城镇化需要与  
民生改善贴合与新型工业化耦合与信息化融合与农业现代化结合与生态文明契合基于现实制约与演进机  
提升城镇化质量应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福利结构升级夯实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挥互补效应融入信息化提升  
品质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制约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3⁃0063⁃07  
ꢀ “十二五 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  
质量的城镇化模式又束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造  
成新的社会矛盾因此促进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  
然要求转向以质量为导向剖析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与制约演进机理与提升路径对推进新型城镇化道  
路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中共十八大  
报告中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且提出促进四化同步发  
。 201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提高城  
镇化质量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这些要求  
正是基于我国城镇化率虚高但质量堪忧而提出的。  
尽管2012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但城镇化  
发展方式粗放城市病不断凸显城乡差距缩小缓  
半城镇化群体日益庞大等问题制约着城镇化的  
健康发展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寄予厚  
希冀通过城镇化进程拉动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  
另一方面传统城镇化理念带来的只有数量忽略  
城镇化质量研究述评  
国内较早明确提出关注城镇化质量的学者叶裕  
民认为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涵是城市现代化终极  
1]  
[2]  
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此后一些学者如李成群、  
3]  
[4]  
王忠诚李明秋等许宏等均遵循该内涵展开  
研究其他学者从不同维度剖析城镇化质量如常  
6]  
[7]220  
[8]  
郭晓鸣等学者从经济城镇  
阿平顾朝林  
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等方面构  
收稿日期2013⁃07⁃10  
基金项目2012—2013 年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提升城镇化质量引领四化同步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编号:  
3HZKT194)、湖北省教育厅2013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省情约束机理探析及协同  
对策”(编号:13g58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郝华勇(1980—),山西太原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教  
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6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建评价体系开展实证研究何文举等袁晓玲  
升级的过渡阶段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  
46 ∶ 21 ∶ 33,第一产业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有待转  
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能力仍显偏低第三产业发  
展规模和承载就业的空间仍需提升从动态演化角  
度看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比例上均呈现下降趋  
符合产业结构升级规律产值比例由2000 年的  
15.1%下降到2012 年的10.1%,就业比例由2000 年  
50%下降到2012 年的33ꢁ 6%。 第二产业无论产  
值比例还是就业比例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未出现大  
的变化产值比例由2000 年的45.9%变化为2012  
年的45ꢁ 3%,就业比例由2000 年的22.5%提升到  
2012 年的30ꢁ 3%,表明第二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  
的主要支撑没有呈现出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升级  
先上升再下降的明显轨迹第三产业格局变  
化和第二产业相当仅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的份额  
被第三产业所补偿产值比例由2000 年的39%扩张  
2012 年的44.6%,就业比例由2000 年的27.5%  
提升到2012 年的36.1%,表明第三产业尽管在成长  
壮大但并未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和拉动  
10]  
从社会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认为城镇化质量  
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徐素  
[12] [13] [14]  
王德利等谢来位 韩增林等 学者认  
11]  
为城镇化质量应体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居民生活  
和就业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空间集约和城乡协调  
等方面郑亚平等将城镇化质量理解为城市系统的  
15]  
集聚与扩散能力牛文元从城乡发展动力质量  
16]298⁃299  
和公平三方面来表征城镇化质量  
杨伟民、  
17]1-2  
[18]  
蔡昉  
方清云 立足人的发展角度而展开探  
马林靖等从农民权益角度出发认为城镇化质量  
应体现农民向市民转型过程中的农民收入水平结  
19]  
构及城乡收入差距冯奎认为农民工在城市享受  
20]  
的公共服务是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檀学文针对中  
国城镇化的独特现象———不完全城镇化认为城镇  
化质量应体现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迁移过程中的稳定  
21]  
性和完整性  
对城镇化评价体系的研究既有从宏观层面整体  
评价也有从某一领域切入探讨但已有成果中对城  
镇化作为结果的静态评价偏多而对城镇化作为过  
程的动态衡量相对较少且定量分析存在重表象轻  
机制重实证轻规范的问题缺乏立足中国所处工业  
化中期阶段将城镇化置于四化同步背景下的衡  
量评价且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机理和调控对策研  
究显得薄弱针对研究现状的不足笔者认为衡量  
中国的城镇化质量应立足于中国当前发展阶段面  
临的城镇化任务及城镇化进程的特殊性即体现城  
镇化进程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  
从状态和过程两维度来评价城镇化质量认识城  
镇化发展的状态水平和过程特征。  
22]35,80  
就业的强劲趋势  
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是城镇化的空间结构与布局是城镇  
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城镇的地域分布不  
同等级规模城镇的数量结构以及空间一体化格局。  
基于人多地少的国情约束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不  
可能像美国那样走低密度扩张的分散型模式而要  
形成紧凑型集约化的空间格局但反观我国城镇  
化空间形态的现状仍是以行政区域为基本格局遍  
地开花式的城镇化布局形态各个省县等不同  
尺度区域均有强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意愿导致  
各区域不顾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忽视自身比较  
优势与定位而一味追求城镇摊大饼式扩张从  
1981 年到2012 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38 平  
方公里扩张到45566 平方公里增长5.1 但同时  
期城镇人口由2.02 亿增长到7.12 亿只增长了2.5  
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  
要立足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从产业支撑、  
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认  
识目前制约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产业支撑  
23]44,48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城镇化的支撑产  
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水平提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  
进的城镇人口的数量扩张和比例增长依赖非农产  
业的成长壮大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  
镇落户就业定居考察我国新世纪以来产业结构  
的演变历程,2012 年我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  
表明土地城镇化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  
由此带来宏观上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失衡生态环  
境质量下降的问题。  
从城镇等级规模体系看小城市在城镇  
化进程中的作用对承载城镇人口的贡献不尽相同,  
但目前一些特大城市集聚效应尚未完全释放就涌现  
出城市病中小城市发展面临资源要素流失的窘境。  
0ꢁ 1 ∶ 45ꢁ 3 ∶ 44ꢁ 6,处于”  
64  
郝华勇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演进机理与提升路径  
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是  
扩大也束缚了城镇化的顺畅推进和质量提高伴  
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对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  
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大量  
流动人口在城镇的聚集对公共服务供给紧张的城  
市产生了更大的冲击并且许多城市的公共服务都  
存在历史欠账在人口迁徙日益自由的今天城市公  
共服务的供给短缺和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  
科学发展和质量提高例如当前2.6 亿的农民工和  
他们的家属长期居住在城市但在子女义务教育基  
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均不能获得  
市民化的均等待遇该群体与城市居民形成城市内  
的二元结构加剧了社会阶层矛盾也束缚了城镇化  
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贡献效应。  
优化城镇化空间形态形成紧凑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的可行途径虽然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将  
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但现实中城  
市群的融合与一体化进程仍停留于规划愿景缺乏  
实质性的合作与协同在产业体系配置基础设施建  
城镇化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等合作机制上尚处  
于探索阶段。  
城乡关系  
城乡差距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缩小  
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引领其作  
用机制表现为城镇化通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  
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并且随着城镇基  
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来改善农  
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身发展能力纵观  
我国城镇化演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城镇化率  
1990 年的26.4%提高到2012 年的52.6%,但城  
乡收入差距从2.2 倍扩大到3.1 期间经历了上世  
90 年代的先扩大再缩小新世纪初期开始的不断  
扩大的演变轨迹尤其自2002 年以来在城镇化率  
年均提高1.3 个百分点的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却  
生态环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城镇化过程本应  
是彰显城市人居环境自然风貌地域景观的优越  
但若支撑城镇化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建成区面  
积快速扩张将直接导致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  
破坏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在世界产业格局  
中更多地承担生产加工职能并且我国的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公民意识等一系列因素都是导  
致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因素例如我国单  
GDP 的能耗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 5 煤炭  
22]52,128  
一直维持在倍以上  
表明我国目前推进城  
镇化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应微弱人口向城镇逐步  
集中与之相伴随的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资金、  
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失且城镇对农村的反哺与支  
持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收入的贡献有限。  
与此同时受制于二元结构的制度惯性和路径  
依赖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  
,2012 年农民工数量达到26261 万人这一群体  
在统计城镇化率时被纳入城镇人口但却无法平等  
享受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处于离开农村但无法融  
入城市的尴尬境地因此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市民  
化是今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方面以实现从半  
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的转变。  
24]  
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68ꢁ 5%清洁生产工艺循  
环经济模式尚未全面建立公民的环保意识仍需提  
高等等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成区的扩  
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而地下水的过度  
开采酸雨侵蚀江河湖泊水的污染工业废气和机  
动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等则直接影响城乡居民  
的健康水平与幸福指数。 2013 年年初的全国大面  
积雾霾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让城乡居民无处可逃,  
竟感叹呼吸清新的空气也成为一种奢求。  
城镇化质量的演进机理  
十八大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以质量为导向  
的新阶段而明确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与演进机理是  
研究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城镇化质量不仅要包含  
经济结构高端社会事业进步空间开发有序人口  
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优良等共性特征更应该基于城  
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地衡量其质量效应。  
中国当前发展阶段面临的城镇化任务及城镇化进程  
的特殊性应立足于四化同步的视角评价城镇化  
发展的状态水平和过程特征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  
公共服务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镇化需要体现以人为  
即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在城镇的  
聚集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来保障城镇居民的生活质  
量和便捷程度以公共服务的完善来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而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存在区域差别不同等  
级城市间的差别城乡差别等多重差别有悖于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既造成了区域发展差距的  
6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城镇化质量的演进机理  
民生改善的贴合与工业化的耦合与信息化的融  
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与生态文明的契合在  
四化同步演进中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并体现  
工业化代表经济增长创造供给城镇化表征社  
会进步刺激需求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城  
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区域经济学中的空  
间结构理论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体系发育是  
相伴随的统一过程产业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必然  
产生空间扩散而此过程会促进单个城镇的壮大与  
城镇体系的发育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正是产业  
结构升级与城镇体系发育相辅相成的同一过程工  
业化通过现代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提高了生产  
效率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产业结构向高  
级化阶段演进并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由此推进城镇  
化进程城镇化伴随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大量生产  
要素随着人口迁移而逐步向城市聚集为城市发展  
第三产业提供了要素保障和市场空间并且城镇化  
进程促进了城镇体系的发育形成了中心城市与腹  
地区域的分工协作在优化区域空间格局中为产业  
升级提供了条件进而又拉动工业化的业态升级和  
结构改善因此有质量的城镇化演进必然要求产  
业和城市一体融合发展避免城市缺乏产业支撑而  
盲目扩张形成鬼城”、“空城”,带来资源的闲置和  
浪费产业的发展也需要适时通过城镇化来吸引生  
产要素进而拉动产业升级避免形成只见园区,  
不见社区的低端发展和孤立发展。  
城镇化对四化同步的引领作用当然推进城镇  
化要明确终极目标是让城镇居民生活得更好这就  
需要强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改善提高居民福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融入生态  
文明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注重节约  
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永续发展因此城镇化质量  
的演进机理表现为以生态文明为基底四化同  
为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如图所  
)。  
城镇化与民生改善贴合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体现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城镇化作为社  
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在于人口向城镇的流动  
是为追求和享受更多的就业机会便捷的基础设施  
和完善的公共服务有质量的城镇化应该彰显城镇  
的优势通过城镇人口的规模效应分摊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的供给成本使城镇居民享有数量质量均  
有保障的医疗就业教育等公共服务为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城镇化对民生的改  
善有助于城市积累人力资本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有质量的城镇化  
演进应当以民生的改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城  
镇化进程让更多的人口聚居在城市以享有现代化的  
物质文明和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  
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  
信息化代表完成工业化后以信息技术的研发  
与应用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  
技术创新理论表明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会建立新  
的生产函数优化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信  
息化正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创新契机我国在工  
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耦合  
66  
郝华勇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演进机理与提升路径  
业化中期阶段应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  
家的信息化发展经验这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  
挥后发优势的现实选择将信息化融合渗透在工  
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可以推动科技进  
提升产业素质完善城市功能具体而言城镇  
化与信息化融合一方面将信息化应用于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智  
能程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形成智慧城市让居民  
能够享有更多的便利和服务另一方面信息化的推  
广应用可以派生出相关产品和产业需求进而拉动  
新兴产业的成长与壮大带动城镇化进程因此有  
质量的城镇化演进需要适时地运用最新的信息化  
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能发挥电子商务电子  
政务的优势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一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社会结  
25]132-133  
构模式  
生态经济学强调生态的价值与环  
境福利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现与资源环境的  
和谐共生城镇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它的顺  
利推进必然要依托自然地域空间传统城镇化的粗  
放发展模式会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消费数量增长建  
成区面积扩张给自然生态带来冲击和破坏但城  
镇化水平提升以后城市居民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  
基础上对生态产品健康福利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强  
这就形成传统城镇化模式与居民对生态产品需  
求之间的矛盾因此有质量的城镇化演进需要转  
变传统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生态环  
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片面认识将生态文明理念与城  
镇化进程相契合通过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过程中  
的产业结构生态化空间布局集约化基础设施绿色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结合  
26]  
城镇化进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有  
助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  
的现代化转型城镇化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非  
农产业的过程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适度规模经  
营和专业化标准化的有利条件城镇化能够将城  
镇的现代化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  
提高农村自身发展能力城镇化能够改善人口  
结构提升人力资本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人才支持。  
而农业现代化是稳定农产品供给集约利用土地促  
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实现完全城镇化的保障农业  
现代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供给从  
源头保障食品安全为城镇化提供量足质优的农产  
品支撑农业现代化能够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和促进村庄整治有助于盘活农村土地要  
集约利用稀缺土地资源为城镇化提供土地储备  
和占补平衡的调剂容量农业现代化能够通过规模  
经营真正把富余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少农村  
后富裕农民提高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能力因  
有质量的城镇化演进需要结合三农问题的  
化解通过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要素反哺和文  
明辐射牵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文  
明发展成果的目标。  
居民消费低碳化实现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模  
式转型同时要认识到城镇化本身也是一个居民  
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口素质提高的过程此过程  
是普及落实生态文明的契机和载体依托城镇化  
过程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居民工作生活的自觉,  
才能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实现  
永续发展。  
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路径  
基于我国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与演进机理,  
调控城镇化朝健康方向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应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福利  
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引导资源要素在不同等级  
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地域流动实现最优化的配置  
以创造更多的产出政府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  
依据人口分布来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享受大致均等的公共服  
政府在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上不能越位而应  
立足政府职能强化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真正担  
负起政府职责体现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  
城镇化实现政府财政由建设财政民生财政”  
的转变加大政府财政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  
本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防灾减灾公共安全、  
公共文化等领域的投入尤其要尽快建立覆盖农民  
工群体的保障房工程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合理  
划分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确保投入落实到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契合  
生态文明是对农业工业文明的扬弃是可持续  
发展的文明形态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  
的基础地位上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  
6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通过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  
使城镇居民降低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更有信  
心地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改革  
创新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供给方式的多元  
如可采取政府直接供给特许经营供给市场供  
给等不同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入体现竞争效率。  
域规划的理念统筹人口布局产业配置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针对三农问题需要在尊重农民意愿  
的前提下鼓励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扶持和培育  
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提  
高附加值让农民分享更多收益要改善农村基础  
设施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引导农民向  
新型社区集中提高公共服务配置效益优化农村人  
居环境要加大基础教育技能教育职业教育等继  
续教育力度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人力资本让  
农民无论从事农业生产还是去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工  
作都具备文化知识和基础技能。  
结构升级夯实产业支撑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  
不能脱离发展阶段盲目跨越发展需要立足国  
情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提升产业素质和发展层次。  
同时庞大的产业规模和齐全的产业部门为我们发  
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服务空间从  
产业角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要由目前主  
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成长转向依靠一三次  
产业协同拉动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  
结构升级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也是优  
化城镇化动力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的依托路径。  
要运用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传统落后产  
业加快淘汰和退出支持工业重要行业内部的兼并  
重组优化产业组织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加大技术  
研发与创新的投入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以技  
术改造促进业态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大  
中小不同等级城市的比较优势促进城市间产业分  
工的动态调整合作互补发展形成总部向中心城市  
集中一般产业向周边城市扩散的区域发展格局。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新兴产业的前向后  
向关联拉动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壮大服务业,  
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发展生产  
性服务业以提升产业素质和发展效益。  
融入信息化提升品质效益  
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广泛  
应用将信息化融入城镇化进程能够完善城市功能、  
彰显城市品质提升管理效益推进信息化的融合  
应用首先要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信息化普  
及和应用的硬件基础也是智慧城市智能城镇化的  
基础保障这类基础产业需要政府主导并统一规划,  
避免行业分割导致的重复建设和数据难以共享信  
息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可以在城市规划  
环节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城市建设环节提高  
效益在城市管理环节提高效率并体现人性关怀。  
3S 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为  
重点逐步向城市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  
务保障应急处置等领域渗透全面提升城市的智能  
数字化现代化水平尤其要在密切关系民生的  
公共交通热等领域推广信息化管理应  
提高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服务  
质量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并节约行政  
支出构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以优  
化城市的投资环境要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商业交  
易效率并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以便捷的商务模式和  
消费平台释放城镇化的消费潜力以此拉动第三产  
业发展壮大和经济增长。  
统筹城乡发挥互补效应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突出而破  
三农问题需要依靠城镇化但要认识到中国  
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使完成城镇化达到人口城镇化  
80%的目标仍然有近亿的农民在农村生产生  
因此推进城镇化过程不能忽略农村要以统筹  
兼顾的战略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业接受  
现代产业体系的改造让农村接受城市现代化的辐  
让农民接受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的灌输为解决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城镇化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最终目  
标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若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  
为代价换取城镇化的数量增长结果只能是人口聚  
居在城镇但居民福利不断下降身体健康公共安  
社会服务遭受到威胁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仅  
为城镇化科学发展提供新的理念———遵循人自然、  
社会和谐共生而且在城镇化提升人口素质过程中,  
三农问题注入活力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实现城  
镇化提供稳定的后方基础让城市与农村能够发挥  
互补效应相互促进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用全  
68  
郝华勇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演进机理与提升路径  
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人心提高自觉践行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生态文明理念  
融入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需要在城镇规划中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立足各地区的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而差异化定位互补式发展体现生产空间  
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在城镇建设中要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取向节约集约  
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广绿色建  
绿色基础设施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减  
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城镇管理中要高效利用  
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为  
生态监测防治污染动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2]李成群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城市化质量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8):107⁃110.  
3]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6):32⁃33.  
4]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182⁃186.  
5]许宏周应恒云南城市化质量动态评价[J].云南社会科学,2009,(5):115⁃119.  
6]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6):49⁃50.  
7]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郭晓鸣廖祖君西部农业大省人口城镇化的挑战与选择以四川省为例[J].天府新论,2013,(2):68⁃72.  
9]何文举邓柏盛阳志梅基于两型社会视角的城市化质量研究———以湖南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118⁃  
121.  
10]袁晓玲王霄何维炜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2):38⁃41.  
11]徐素于涛巫强区域视角下中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1,(1):  
53⁃58.  
12]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5):643⁃650.  
13]谢来位论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诉求及建构路径[J].西部论坛,2013,(6):27⁃36.  
14]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6):1508⁃1515.  
15]郑亚平聂锐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5.  
16]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7]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8]方清云黄忠彩田长栋.“以人为本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以湖南武陵山六县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2⁃48.  
19]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化质量研究———浅谈高城市化率背后的质量危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  
6):119⁃125.  
20]冯奎突出农民工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J].中国发展观察,2012,(1):12⁃14.  
21]檀学文稳定城市化———一个人口迁移角度的城市化质量概念[J].中国农村观察,2012,(1):2⁃12.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4 ] 王秀强中国单位GDP 能耗达世界均值2.[ N/ OL ]. 2013⁃11⁃30. http:/ / jingji. 21cbh. com/ 2013/ 11⁃30/  
yMNjUxXzk2NTgyMA.html.  
25]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6]王彬彬杜受祜.ECO2:低碳城市的第三种模式?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5⁃50.  
责任编辑钟秋波]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