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 卷第3 期
2014 年5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3
May,2014
自然主义德育:
老庄道家对异化道德的批判与超越
张明初,秦自强
(
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
ꢀ 摘要:老庄道家因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和“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言论主张,长久以来被学
界认为是反对道德教化,因而其德育思想乏人问津。 实际上,老庄道家主张自然主义的德育思想,通过对异化道德
的批判和反思,以塑造自然道德人格作为培养目标,并提出了身教示范法和自我修养法等德育方法,其德育思想对
古代乃至现代德育工作都有重要贡献。
关键词:老庄道家;自然;异化道德;德育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3⁃0088⁃06
ꢀ
ꢀ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拥有丰富的德育思想理
“我们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义者和一半儒家主义
[5]33 [3]229
论和实践经验的孔孟儒家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因其思
想更加注重外显性,强调德育在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
中的实践作用,尤其是在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维
护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
较之下,注重潜隐性的老庄道家则显得默默无闻,更
者。”
而向来以“道隐无名”
著称的老庄道家
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古代乃至今天的德育工作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一ꢀ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老庄道家的思想当中,“道”是最高范畴,而且
“道”更是其自然主义德育得以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
老庄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原和运动的
规律。 老子说: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
[
1]36
因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以及“大道废,有仁
1]34
的言论主张而被贴上反对道
[
义;智慧出,有大伪”
德教化的标签,长久以来处于被学人遗忘和误解的尴
尬境地。 实际上,老庄道家与孔孟儒家强调对个体通
过灌输的方式实现外在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化,从而达
[
3]233
[3]260
又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庄子也
物。”
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
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
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
[
2]86
到“智、仁、勇”
的理想人格的德育理念不同,更加
注重的是在顺应自然纯朴本性的前提下,通过个体内
[
3]113
,
向性的自我省察反思,“返自观照内心的本明”
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
[
4]70
[4]246-247
进而达到与“道” 相契合的“道通为一”
之境界。
老。”
老庄道家认为,“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最
这两种不同的思想理念都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丰
初本原和运动规律,具有超越性、本原性、实存性的特
点,“道”产生了宇宙万物,之后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
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道:
收稿日期:2013⁃10⁃20
作者简介:张明初(1987—),男,山东潍坊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秦自强(1956—),男,四川广安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
践。
88
张明初ꢀ 秦自强ꢀ 自然主义德育:老庄道家对异化道德的批判与超越
[
3]301
意即有道
物各自的本性。 更重要的是,“道”创造万物并不含有
意识性,也不带有目的性,在整个创生过程中纯任自
然,万物的成长活动也完全是自由的。 “ 道法自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之人欲世俗之不欲,学世俗之不学,以此来补救众人
的过错,顺应万物之自然本性,辅助其生长。 老庄道
家认为,只有顺应万物自身的本性,才能实现个体自
我本真的彰显和弘扬。 老庄道家对于儒墨显学及其
思想主张的批评尽管有失偏颇,甚至对其贴上“异化
道德”的标签予以讨伐,但是不可否认通过对所谓“异
化道德”的批判与反思,老庄道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
和发展了其自然主义的德育思想,促进了其德育思想
的进一步深化。
[
3]169
然”
,这是“道”的根本原则。 “自然”并不是指实
存意义上的自然界,而是指事物能够按其内在本性发
展,不受外界干预,自然而然。 老庄道家认为,只要能
够顺应自然而行,不妄为,便可达到“ 无为而无不
[
3]212
为”
的境界。 因而,“道法自然”是老庄道家自然
主义德育思想的总原则。 推而广之,老庄道家进而认
为,作为“道”的衍生发展产物的人,其本性也应当是
效法“自然”的。 老子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
三ꢀ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的培养目标———自
然道德人格
[
3]183
于婴儿。”
在老庄道家看来,人的自然本性应当是
如同婴儿般的纯朴状态,所以,对于宇宙万物得以产
生的本原和运动规律的“道”的遵循以及“婴儿之境”
的自然本性的追求,便成为了老庄道家德育思想以自
然主义为主的理论前提和终极诉求。
先秦儒墨各家学派均把理想人格作为学派最重
要的培养目标,然而与儒墨各家所主张的注重群体
性、社会性的理想人格略有不同,老庄道家主张的是
更加注重个体性、自然性的理想人格。 老庄道家所主
张培养的理想人格是自然道德人格。 自然道德人格
是在顺应自然本性的前提下,个体对自身存在进行深
刻透彻反思,以及对“道”的准确理解和运用,从而建
二ꢀ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的丰富与发展———
对“异化道德”的批判与反思
对“显学”等倡导的“异化道德”的批判与反思是
老庄道家德育思想倡导自然主义为主的重要表现。
立起来的一种自然的理想人格。 这种自然道德人格
[
6]456
[3]274
“
世之显学,儒、墨也。”
“显学” 指的是以倡导宣
在老子看来就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中如同赤
扬“仁义”、“兼爱” 等伦理道德规范为主的儒家、墨
家。 庄子说:“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
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
子般的“圣人”境界。 老子所谓的“圣人”境界就是一
种“与道玄同”的境界,“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
[
3]253
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 老子所
[
4]83
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庄子认为,儒墨两家人
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五若”,即“若
[
3]243
。 庄子继
为地划分事物之间的界限,确立人伦等级秩序,强分
贵贱、亲疏、彼此、胜负、是非,违背了自然本性,其做
法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戕害、异化,所倡导的思想道德
主张也只会沦为扭曲人性的异化道德。 为此,庄子
说:“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
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
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自然道德人格培养的主张。 庄
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
[
4]17
的“至人”、“神人”、“圣人” 境
之辩,以游无穷”
界。 “至人”、“神人”、“圣人”只是庄子对自然道德人
格从不同角度所作的更加具体的阐释。 庄子的“至
人”、“神人”、“圣人”境界是一种“逍遥自由”的境界,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
[
4]63
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庄子认为只有
顺应自然,以澄澈若镜之心灵观照万物,才能帮助人
们复归自然纯朴本性和道德生命本真。 “显学”所倡
导的异化道德,只能越来越偏离自然本性,异化人心。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
[
4]1098
与世俗处”
著特征就是“三无”,即“无己”、“无功”、“无名”
。 庄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显
4]17
。
[
[
1]34
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面对急剧动荡的时代
总而言之,老庄道家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根本特
点就是“自然”。
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病象和异化道德,老子认为正是由
于违背自然本性的种种“妄为” 才导致了混乱局面。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说过:“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
[2]2
不习乎?” 老庄道家所主张的“圣人”境界也是通过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
[1]36
利,盗贼无有”
,当“圣智”、“仁义”、“巧利”等异
化道德变成了戕害自然本性的流毒时,持此主张的
显学”也就成了荼毒和异化人性的帮凶。 所以,老子
又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
这种注重“自身省察”的自我修养方法达到的。 老子
说: “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
“
[
3]250
为。”
“圣人”境界是“道”的境界,“道”的本性是
8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169
。 作
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的主要方法
在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中,老庄道家虽然
以具有“圣人”境界的自然道德人格作为培养目标,但
“圣人”境界并非如同儒墨显学所认为的那样虚渺遥
远、无法企及。 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具有“圣人”境界
的自然道德人格的培养目标,老庄道家遵照“道”的特
性和“道法自然”的总原则,引出了一系列德育方法和
措施。 其中主要运用身教示范法和自我修养法等德
育方法,以此来实现其培养目标。
为“道”的产物的人,理应顺应自然本性,达到“与道
玄同”的“圣人”境界———纯真、谦下、慈爱、俭啬。 然
而,伴随后天外在人为异化了的伦理道德知识的学习
积累,导致个体自然本性被各种欲望、巧利所污染蒙
蔽。 外在经验知识虽然增加了,但是内在却越来越偏
离人的自然纯朴本性。 所以,老子主张要想恢复人的
自然纯朴本性,就要通过“减损” 的办法,“损之又
损”,逐渐涤除异化道德对人的内心的污染,重归纯真
素朴的“婴儿”之境。 而庄子则主张通过“忘却”的办
法,不断擦拭覆盖在个体自然本性之上的污垢,进而
除去束缚在个体本我之上的异化道德,重现“自在逍
遥”的自然状态,并且,庄子还具体提出了“坐忘”、
(一)身教示范法
身教示范法是老庄道家所采用的重要德育方法
之一。 老子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
[
3]80
又说: “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
教。”
之。”
3]239
“
心斋”、 “ 悬解”、 “ 见独” 等独特的道德修养“ 减
所谓身教示范法也就是“行不言之教”,主要
[
7]18
,通过个体的自我修养进而塑造自然道德人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达到“圣人”境界的最终
法”
格。
是指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应该通过身教示范、
以身作则的方法,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受教育者树立
良好的榜样,而不是盲目、过多地强制灌输,从而使受
教育者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启发、引导,以便更
好地体认其自然本性,进而实现具有“圣人”境界的自
然道德人格的培养目标。 正如庄子所说:“夫知者不
[
3]212
目的是“无为而无不为”
,即通过“无为” 进而达
到“无不为”的终极目标。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
[
3]102
老子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731
认为,达到了其所追求的“圣人”境界,即成为具有自
然道德人格的人就是“上善”之士。 老子用水性来比
喻“上善” 之士的人格,那是因为水本身具有“几于
道”的特性和作用:柔、谦下、利万物。 所以,“上善”
之士就如同水的“柔”、“谦下”般“无为”,更能像水般
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老庄道家“道法自然”总原则在其
德育方法上的具体体现,“自然”是“不言之教”的精
要。 “不言之教”具体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言教”有局限性。 “言教”的局
限性涉及三个层面:言语的局限性、说者的局限性、听
者的局限性。 所谓言语的局限性是指语言在一定程
度上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庄子云: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
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
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
贵也。 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
“
利万物”,进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而庄子则说: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是之谓两
“
[
4]70
行。”
“圣人”顺应自然以成事,混同是非以齐物,
犹如运转陶钧塑造泥坯一样,皆顺势而为,纯任自然。
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总之,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
“
圣人”境界的自然道德人格,能够以“无为”的精神
[
4]488
而成就“无不为”的事业,最终实现“执大象,天下往。
3]205
的美好愿景。 由此可见,老庄
也。”
世人之所以珍视语言,是因为认为语言能够
[
往而不害,安平太”
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实际上,语言所能表
达的仅仅是形状、颜色、名称、声音等外在表象,而内
在实质却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完全表达出来。 所谓说
者的局限性是指说者本人由于其思维方式、是非观念
等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必然会带有其个人主观色
彩,这样势必会造成言语存在片面性。 庄子说:“夫随
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
[
2]37
道家并非学人所理解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般
般
[
8]392
的消极避世,更非“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的极端利己。 相反,老庄道家所主张的自然主义德育
在充分强调其个体性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在顺应自
然本性情况下所应承担的社会性价值。 可以说,社会
性价值是个体性价值实现之后的高级阶段和追求,而
个体性价值则是社会性价值实现所必需的前提和基
础。 所以,老庄道家真正实现了德育的个体性价值和
社会性价值本质上的统一。
[
4]56
有之? 愚者与有焉。”
又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
如果人人都以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标准,
必然会造成“大道”被小智者的一孔之见所遮蔽。 所
[
4]63
荣华。”
90
张明初ꢀ 秦自强ꢀ 自然主义德育:老庄道家对异化道德的批判与超越
[
3]90
谓听者的局限性是指除了言语的说者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外,言语的听者也会存在因其主观理解力所造成
的局限性。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宗;湛兮,似或存。”
“道”是虚空而幽隐的。 又说:
3]169
“道”是寂静而无形的。 所以,老子
[
“寂兮寥兮。”
认为,“道”之本体应该是“虚静”的,作为“法自然”的
“道”的产物的人之本性应该也是如此。 但是,人之先
天本性由于后天异化道德的束缚和名利智巧的诱惑,
已经变得轻浮躁动、烦乱不堪,越来越偏离“虚静”的
“道”之本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
[
3]73
名。”
“道”的不可言、不可用,根本在于“道”只有
通过真正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共鸣才能够感知和获得。
换言之,如果听者存在主观臆断或偏见,说者的言语
就难以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和内心体验,也就无法感
知和获得“道”,从而具有“道”的品质。 因此,正是由
于存在“言语”、“说者”、“听者”这三种局限性,才影
响了“言教”作用的发挥。
[
3]176
则失君”
。 有鉴于此,老子率先提出了“静观玄
览”的自我修身之法。 所谓“静观玄览”就是指“致虚
守静”和“涤除玄览”两种修身方法。 首先,受教育者
要让自己的心灵处于空明宁静的状态,不受外界的袭
扰和私欲的驱使,内心清明一片,湛然朗朗,无一丝杂
第二层含义是指“身教”效果更好。 “身教”含有
两层作用:一是示范引导,二是预防化解。 老子说:
“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念和污染进入,正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 万
[
3]161
[3]134
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一” 即
物并作,吾以观复。”
然后,在“致虚守静”修身功
“
道”。 又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
夫的基础上,受教育者要洗清内心的杂念,抛却固有
的妄见,精神集中而不受外在的干扰和诱惑,从而使
心灵澄澈如同明镜,使其达到“ 涤除玄览,能无疵
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
3]221
“执一”即为执守“道”。 教育者
一以为天下正。”
[
3]108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遵守客观教育规律,身体力行,以
自身良好的行为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和标范,能够促
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启发、引导,努力实现
具有“圣人”境界的自然道德人格。 正如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
乎”
的教育目的。 老子“静观玄览”的自我修身方
法,以其强调对外界异化道德和名利智巧的抵制、对
主体内在生命价值的高度关怀,而显示出一种难能可
贵的人文精神。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静观玄览”的自我修身
方法,在“致虚守静”、“涤除玄览”两种修身方法的基
础之上将其细化,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心斋、坐忘、
悬解、见独”等四层修身方法。
[
3]280
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是第一层作用,即示范
引导。 第二层作用是预防化解。 老子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
[
3]301
下。”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源自细微的积累,量变
“心斋”,意即专一心志,集中精神,除去附着在心
境之上的种种异化道德和伪诈巧利,使内心处于空明
虚静的状态。 庄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
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 心斋
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又说:“其安易持,其未
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与未有,治之于
[
3]301
所以在受教育者言行、情绪等生理、心理
未乱。”
方面产生变化,思想发生波动,过错尚未造成之时,教
育者能够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予受教育者以“启
示”,“治之于未乱”,而不是在错误思想尚处于萌芽
状态之时就断然采取“言教”予以扼制,这样不仅不容
易清除受教育者思想上的“病根”,反而极易激发其逆
反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
4]147
也。”
“坐忘”,意即在让自己内心处于虚静状态的基础
之上,忘却自身的形体和智巧,进而慢慢忘却经验世
界的种种物欲以及对本性所带来的束缚和压抑,如此
才能与“道”混同为一。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
4]284
(
二)自我修养法
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坐忘” 是一个注重“忘
老庄道家除了重视身教示范的德育方法外,更加
重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修身。 在老庄道家的
德育思想中,自我教育、自我修身实质上是受教育者
的自我反思、自我体悟、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老庄
道家将自我修养法作为培养自然道德人格的重要方
法。
却”的过程,与“心斋”注重“清洗”的过程异曲同工,
都属道家“减损”的方法。
“悬解”,意即教人从外在的种种物欲执念中解脱
出来。 庄子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
[
4]260
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庄子认
为,人之所以离“道”越来越远,是因为原本空明虚静
的心境被各种外在物欲执念所充塞,人的内心被物欲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
9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执念所束缚,犹如被捆绑倒悬,难以自持。 唯有将束
修炼、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修身教育培
养的是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基于内在强烈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基础之上而付诸于道德行为的
道德实践能力。 也就是说,修身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
道德实践能力的过程。 两千多年以前的老庄道家就
已经意识到修身教育的重要性,他们非常注重受教育
者的自我教育、自我修身,认为自我教育、自我修身实
际上是受教育者的自我反思、自我体悟和自我完善,
缚人的内心的绳索即外在物欲执念解开,不受其摆
布,一切顺应自然本性,才能恢复内心的自由。
“
见独”,意即窥见卓然独立的“道”,与“道”融为
一体。 庄子说:“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 吾
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
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
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
独,而后能无古今; 无古今, 而后能入于不死不
“德育的本真状态就是自教自律,其本真意义是促成
[
4]252
[10]239
生。”
庄子认为, 人只有将内心中的“ 天下”、
自教自律”
。 因此,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当前
“
物”、“生”等观念统统清除忘却,保持空明虚静的心
德育工作中的修身教育,一是要开设修身教育相关的
课程和讲座,重点是要向受教育者普及修身教育,而
不是进行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二是要教育者引导
受教育者在修身教育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以便其能够更加广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修身
教育活动中;三是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包括模
拟实验活动和生活实践活动,受教育者通过在模拟实
验中所扮演的角色以体验角色身处的道德生活及其
引发的道德情感体验,此外积极参加现实生活中的道
德实践活动,如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等,从而更进一步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境,进而便能体悟到“道”之境界,与“道”混同。
五ꢀ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启示
通过对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探索和分
析,不难发现其对中国传统德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
理论贡献和实践引导。 因此,重视老庄道家留下的宝
贵思想遗产,对于当前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
践意义。
(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友型关系
所谓师友型关系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亦
师亦友的关系,其特点是平等、和谐,师友型关系是建
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平
等交流基础之上的。 老庄道家告诉我们,德育仅仅依
靠“言教”的作用是不够的,更需要发挥“身教”的作
用,因为“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
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
(三)培养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
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促进受
教育者个体的社会化。 受教育者变成了社会固有的
道德规范的承载者,所接受的往往是按照统一的内
容、标准和要求进行的统一模式的德育,其结果是塑
造出缺乏独立自主、没有个性的虚假道德人格。 在这
种德育模式之下,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
至道德情感都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无形中抹杀了
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压抑了受教育者健全道德人格
的塑造。 老庄道家明确反对这种以牺牲人的自然纯
朴本性为代价的德育做法,在老庄道家看来,德育塑
造的应该是顺应人的自然纯朴本性的自然道德人格,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 但是这种
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受教育者的
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而应该是在社会性价值和个体
性价值方面的辩证统一,只有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
才能够塑造出健全的道德人格。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
在借鉴和利用老庄道家自然道德人格的德育培养目
标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努
力促进传统德育观念的转变,设定以旨在促进受教育
者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的德育培养目标,不断改进德
育方式、方法和优化德育内外部环境,为受教育者塑
[
9]39
务的”
。 而“身教”德育作用的发挥更加依赖于教
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师友型关系的建构
和确立。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师生平等
的思想原则,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人格平等、
学术平等、评价平等等,明确反对教育者掌控受教育
者一切,拥有绝对权威,在师生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
的思想和做法。 其次,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加
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话。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
该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彼此求同存异,
用一种真正平和、平等的心态去倾听对方,增进相互
间的沟通,进而了解对方、容纳对方。 再次,教育者应
努力提升自身素养,除了专业理论素养外,更重要的
是思想道德素养。 教育者只有不断完善自身,努力提
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才能更为有力地构建
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师友型关系。
(
二)加强当前德育工作中的修身教育
修身教育是受教育者在生活德育实践中的自我
92
张明初ꢀ 秦自强ꢀ 自然主义德育:老庄道家对异化道德的批判与超越
造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蕴含着丰
富的哲理和智慧,其中对于“道”的遵循和顺应以及对
人的自然纯朴本性的追求,进而倡导自然道德人格的
培养目标和方法,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推进与发展
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庄道家由于
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等影响,其思想当中难免带有一
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老庄道家通过对“道”的阐发进而
推衍出抽象的人性论以及强烈的复古主义色彩,带有
一定的消极意义。 此外,对儒墨显学的思想道德主张
的矫枉过正,结果走向极端,过分强调顺应人的自然
本性,反而容易导致道德上的放任主义,也是不利于
德育实践和发展的。 然而,“瑕不掩瑜”,对于老庄道
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应当辩证地看待和把握,尽可能
秉持“去芜存菁”的立场和“古为今用”的态度,以利
于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
[
[
[
[
[
[
[
[
[
1]孙雍长.老子注译[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2](春秋)孔子.论语[M].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林语堂.人生的盛宴[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6](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谭维智.试论老庄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J].教育学报,2008,(2):16⁃25.
8](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9]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第2 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Naturalistic Moral Education:
Taoist’s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on Alienation Morality
ZHANG Ming⁃chu, QIN Zi⁃qiang
(
School of Politic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Sichuan 625014, China)
Abstract:Due to its advocating on “abandon sacrament and wisdom”, “abandon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humaneness and righteousness exist in the abandonment of social norms, yet vanity and
hypocrisy exist in the generation of wisdom”, for a long time Taoism has been considered against the mor⁃
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s concept on moral education draws little attention. In fact, Taoism advocates
naturalistic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through the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n alienation morality to shape
natural moral personality, and proposes demonstr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others by one’s own example
and self⁃cultivation method. It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ancient and even modern moral educa⁃
tion.
Key words:Taoism; nature; alienation morality; moral education
[
责任编辑:罗银科]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