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 卷第5 期
2014 年9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5
September,2014
城镇化的经济学逻辑论析
沈ꢀ 超ꢀ 群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部成都610072)
ꢀ
ꢀ 摘要: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城镇化进程中数亿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会释放更大的市场需求,有
助于缓解内需不足,并为经济发展和转型创造机会。 然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外部约束条件扭曲了城镇化的实
现形式,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这不仅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而且也影响了城镇化积极效应的发挥,并造成了严重
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本文剖析城镇化的一般逻辑,在埃德温·米尔斯的城市形成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般意义上的
城镇化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化的外部约束和内在逻———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产业主导、适时破除外部约束、创新城
镇化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内涵;经济学逻辑;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5⁃0047⁃07
ꢀ
ꢀ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外忧内困”的背景下,城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应该更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以促
进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应当积极探索户籍、社
镇化进程中数亿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所释放的巨大
市场需求,给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一次重要
的契机。 但是,中国的城市化内生于其人口、经济、
政治、文化等大国特征,并受到资源、环境、制度约
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受到全球资本流动与积累的
驱动,当前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过度排斥了农民的主
[
1-5]
保、住房制度改革,以发挥劳动力的驱动作用
。
为了理清我国城镇化的深层次问题,本文基于经济
学视角分析城镇化的外在约束和内在逻辑,尝试探
寻我国城镇化问题的症结和对策。
一ꢀ 城镇化的一般逻辑
[
1-3]
动参与和对城市化成果的分享
。 我国城镇化还
关于城镇化逻辑的讨论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
倾向于认为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另一种认为是经
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 笔者以为,经济发展决定城
镇化的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推动真正的城
镇化进程;但是,城镇化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城镇
化的顺利与否也将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城镇化的内涵
面临着人口城镇化滞后、“造城运动”、大城市病等
一系列问题。 为此,如何解决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
问题,成为我国能否利用这一历史机遇推进经济发
展和转型的关键。
城镇化本身不是问题,而城镇化问题源于外部
约束条件,扭曲了城镇化的实现形式。 中国城镇化
需要发挥市场推动和国家治理的作用,有必要利用
国家调控力量去克服资本逻辑的悖论,兼顾资本的
效率与社会的公平,应该创造条件让政府主导的城
市化和农民自主的城市化两种模式公平竞争以加速
“城镇化”这一个概念的提出要晚于“城市化”
概念的提出,但是党国英、谢扬等学者认为“城镇
[
6-7]
化”和“城市化”没有本质的区别
用“城镇化”的概念取代“城市化”是为了突出中国
,项继权也认为
收稿日期:2013⁃12⁃1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青年项目“基于二元经济理论视角的四川‘两化’互动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超群(1979—),男,浙江嘉兴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部讲师。
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8]
城市化道路的特殊性。 城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埃尔德里奇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
全部含义”,“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包
括人口、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结构转换
[
9]
的内容” 。 笔者认为城镇化是伴随经济发展而自
然演化的过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衍生产物,表现
为城镇人口比例的上升、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基
础设施的改善等。
图1.城镇化的双动力图
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埃德温·米尔斯认为,某
一经济主体出于规模效应的考虑,一般会选择在某
一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生产;从事该产
业的员工,出于便捷和成本的考虑,多数会选择将家
搬到工作单位附近的地方,导致人口向该区域集中;
在这些产业工人的带动下,与此相关的经济活动从
业人员也会向该区域集聚;人口的集聚会带来积极
的外部效应———集聚经济,而集聚经济带来的连锁
反应会进一步放大这种集聚效应,最终会吸引那些
与最初经济活动无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和人口的进一
城镇化涉及很多方面,但其核心是人口的城镇
化。 所谓人口的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
聚集的过程,是农村人口的空间转移、非农产业向城
[
10]
镇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换。 这个
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它在经典经济学理论
中都得以反映。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
的发展,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相对比重将不
断地发生变化,即劳动力将从第一产业顺次向二、三
产业转移,由于第一产业主要在农村,而二、三产业
主要在城镇,所以同时也表现为劳动力从农村向城
[
13]88-95
步集聚,从而开始了城镇化的不断演进过程
。
基于埃德温·米尔斯的城市形成模型,笔者认
为,经济发展必然包括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基础设
施的改善,而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公共服务、基
础设施的改善共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为了便于论
述,笔者将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分开加以论述并作
以下假设:假设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一国的所
有地区划分为具有发展现代产业要素禀赋比较优势
的A 地区和不具有发展现代产业要素禀赋比较优
势的B 地区。 根据林毅夫的自生能力理论,由于A
地区的企业可以发展某些具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
现代产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相应产业得以快
速的发展;而B 地区由于不具有发展现代产业的要
素禀赋比较优势,发展现代产业的企业没有“自生
能力”而无法生存,最后B 地区只能发展农业和农
产品加工业等符合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产
[
11]39-43
镇转移
。 刘易斯在研究落后国家二元经济问
题时发现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的现象,并认为是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二元经济”
[
12]20-21
向“一元经济”转型
。 可见,人口的转移直接
关系到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
的核心问题。
(
二)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刘易斯在指出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二元经济转型
的同时,也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促使了劳动力从
[
12]20-21
农业生产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配第-克拉克
定理则认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
内在动力是收入弹性和投资报酬(技术进步)的差
11]39-43
。 笔者认为,城镇以工业为先导的二、三产
[
异
[
14]96-104
业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其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带
来较高的劳动报酬,吸引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
另一方面,也正是二、三产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带来
较高的投资报酬,吸引社会资本向二、三产业集聚,
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
时,城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如教育、
医疗等,也成为推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另一
个重要动力源。 根据上面的思路,笔者得出了“城
镇化的双动力图”(见图1)。
业
。 在A 地区,现代产业能得以很好地发
展,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我们假定产业因素是
该地区城镇化的唯一动力。 在B 地区,由于现代产
业无法生存,仅能发展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二、三产
业比重小,对城镇化影响很小,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我们假定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因素是该地区城镇化的唯一动力。 在
图2 中,左侧表示的是以A 地区为代表的基于产业
集聚和扩散的城镇化逻辑,右侧表示的是以B 地区
为代表的基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模效应的城镇
化逻辑。
(
三)城镇化的模型分析
埃德温·米尔斯的城市形成模型较好地概括了
48
沈超群ꢀ 城镇化的经济学逻辑论析
于非农用途,而土地在居住、商业、工业用途上的分
配也会类似“租地竞价曲线”分配不同土地的用途。
产业发展对土地用途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产
业发展带来产业集中区的企业用地大量增加,另一
方面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转移人口又会延伸出对
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 这样,产业的发展促使A 地
区中心周边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
(
即土地的城镇化),这种转化达到均衡状态时,非
农用地的边际收益等于农业用地的边际收益。
此外,产业发展不仅带来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
镇化,而且会进一步推动城镇群或者城市群的形成。
当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出现集聚不经济效应时,一
些产业会从产业过于集中的区域向周边地区或者跨
地区转移。 而对于产业移入地区而言,这个过程却
是一个新的产业集聚过程和城镇化过程。 产业转移
最终往往催生了以中心区域为中心的城镇群或城市
群。 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比如克里斯塔勒在杜能
和韦伯区位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中心地理论,不仅分
析了每个具体城市的位置和形成条件,而且深入探
讨了一个区域的城市总体数量、区位、发展和空间结
图2.城镇化的一般模型
1
.A 地区的城镇化———基于产业集聚和扩散的
城镇化模型
①
由于聚集效应的存在,工业在A 地区的分布
逐步走向集中而形成一个中心,并伴随着建筑、基础
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在中心区域的快速发展,形成
最初的城镇;由于聚集经济效应的存在,产业进一步
发展和聚集,促使人口继续向这些中心集中,城镇进
一步发展;直到产业和人口集聚到没有经济效应出
现的时候,产业开始向周边扩散并带动人口向周边
分流。 这个过程中包含人口的城镇化、土地城镇化、
城镇群或者城市群的形成过程。
[
16]224-356
构
。
2.B 地区的城镇化———基于公共服务、基础设
首先是人口的城镇化。 企业在外在规模经济的
驱动下,出于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
等因素的考虑,必然会逐步转移至相关产业的聚集
区,并促使人口继续向这些中心集中。 正如刘易斯
在二元经济理论中所指出的,由于工业和农业的边
际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差异,劳动力会从农业
施规模效应的城镇化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过程,那么没有发展产业
的地区是否就不存在城镇化的问题呢? 答案当然是
否定的。 即使是工业十分薄弱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也存在城镇化。 笔者假设B 地区不适宜工业发展
②
且没有任何产业,政府收入全部来源于财政转移
[
12]20-21
生产部门向城市现代产业部门转移
展推动了人口的转移,即人口从A 地区的边缘地带
农村地区)向A 地区中心(城镇) 转移,或者从B
。 产业发
支付。 由于落后国家或者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
施供给需要规模效应,即由于财力有限,落后国家或
者地区为人口分散的区域提供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和基础设施是既不经济也不可能的,而仅能将有限
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资源布局在人口相对集中且
达到一定规模的区域(如乡镇、县城、城市)。 因此,
即使排除产业发展的因素,当地一部分农村居民出
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也会从农村地区向乡镇、县
城、城市转移,以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当然,具体某个地区人口主要向乡镇还是县城或者
城市转移,又取决于各地的实际情况。 比如西部少
数民族地区,乡镇一级人口数量有限且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无法实现较高水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
规模效应,而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发达地区,一个城镇
(
地区向A 地区中心(城镇)转移(见图2)。 前者导
致本地城镇化,后者导致异地城镇化。
其次是土地的城镇化。 冯·杜能最早研究了因
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布问题,提出了著名的
“
杜能圈”,阿朗索将冯·杜能的土地利用—地租分
析方法从分析农业土地利用延伸到城市内部用地与
地价的关系,并通过构建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
[
15]44-89
来研究土地供求均衡中土地用途的决定
。 笔
者以为,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在A 地区中心的集
中,A 地区中心的居住、商业、工业用途的土地收益
率上升,高于农业用途的土地收益率,农业用途让位
4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人口规模足以实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效
应。 B 地区虽然没有产业发展的拉动,但是由于公
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原因,人口从B 地区周边向B
地区中心集中,形成人口的城镇化(见图2)。 当然,
这个过程也和前面“A 地区的城镇化”一样伴随着
土地的城镇化。
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
聚集,也带有了诸如交通拥挤、房价过高、生态环境
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4.农民工问题
2013 年,我国53.7%的城镇化率和35ꢁ 7%的户
籍城镇化率之间有18%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源于
后者未包含进城的农民工。 而农民工的弱势化、边
缘化处境,导致一些农民工的心态失衡,甚至走向犯
罪道路,恶化了城镇的治安状况,最终导致严重的社
会问题。
二ꢀ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及内在逻辑
(
一)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得以快速推进,
1
996 年以来更是以年均1 ~ 2 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
17]
。
[
发展,2012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
(二)现实条件约束下的我国城镇化逻辑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仅带动了包括房地产业在内
的诸多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了我国城镇面貌的
巨大变化,让几亿农民摆脱了落后的农村生活,分享
了现代城市文明,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化也面临
一些十分严峻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的研究不能脱离我国的历史背景和
国情,看似不合理的城镇化轨迹其实有其自身的内
在逻辑。 而我国城镇化问题的根源,在于诸多的外
部约束扭曲了城镇化的正常轨迹。
1.我国城镇化的外部约束
1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且质量不高
笔者认为,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政府干预是我
国城镇化主要的外部约束。 首先是户籍制度。 我国
户籍制度早期着重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特别是限
制人口在乡与城间的流动;近期着重在利益的分配
方面,比如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剥夺
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其次是土地制
度。 我国的土地制度明确规定农村土地为集体所
有,城镇建设用地为国有,农村集体土地只有经国家
征收或者征用后才能转换为城镇建设用地,即政府
是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给者,也是新增城镇建设
用地数量和规划条件的决定者。 第三是政府干预和
主导。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传统
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的诸多领域保持
较大的影响力,在以GDP 为主导的考核体制下,地
方政府存在着干预和主导城镇化进程的冲动,成为
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现实条件约束下的我国城镇化逻辑
首先,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 2010 年,
我国非农产值比重达到89ꢁ 9%,非农就业比重为
6
3ꢁ 3%,而城市化率为49ꢁ 95%,比非农就业比重低
3ꢁ 4 个百分点,比非农产值比重低近40 个百分
1
[
18]
点
。 其次,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虽然2013 年中
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3ꢁ 7%,但全国人户分离的人
口为2ꢁ 89 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 45 亿人,户籍城
[
19]
。
镇化率仅有35ꢁ 7%
2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从1982 年到2005 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
大了整整4 倍,而同时期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仅增加
了1 倍,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中
国的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失衡,土地城镇
化明显过快,并导致社会不公平,加重了对土地财政
[
20]
的依赖,不利于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过快的土
地城镇化,源于各级政府和单位的扩张冲动。 据住
建部统计,全国有100 多个城市要建设“国际大都
市”,而政府办公区的大搬家现象普遍,省会城市建
设新办公区和新城的占一半左右,还不包括正在规
我国城镇化进程内含了城镇化的一般逻辑,以
沿海发达地区最为典型。 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
程由市场驱动,有产业支撑,有需求拉动,所以符合
市场规律,充满活力,而且由于市场配置资源效率较
[
20]
划大搬家的城市
。
[
21]
3
.很多大城市快速发展,出现了“大城市病”的
高,土地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然而,我国大
部分不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却是受制于特定的外部
约束,呈现出一些特殊的运动轨迹。
迹象
由于大型、特大型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更好的公共服务,其它城市和农村的人口不断
地向这些城市流动。 虽然这些城市的人口增加,促
首先,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虽然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允许
50
沈超群ꢀ 城镇化的经济学逻辑论析
农民进城务工并长期生活在城市,但是这部分群体
由于户籍制度的缘故,他们无法在城市里真正定居
下来,无法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无法公平享受城市
居民的福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笔者
以为,农民工进城并不是完整意义上人口城镇化,是
被户籍制度扭曲后的人口城镇化的实现形式,这不
仅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无法真正释放城
镇化的需求效应。
展产业的情况下,盲目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试图用
房地产业启动当地经济和推进城镇化,导致一些地
方出现以城镇化驱动房地产的倾向。
其次,我国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城镇化进程中农
业用地向其他用途的自由转换。 一方面阻碍了土地
用途的正常转换,导致部分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性
短缺,使得很多中心城市的人地关系紧张,为城市高
房价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导致了很多工业用地和
农业用地的低效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最后,政府的干预进一步扭曲了我国城镇化的
轨迹。 政府干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
政绩等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政府将城镇化等同于
房地产化,通过人为推动土地城镇化来带动经济发
展,这种脱离本地经济发展实际、盲目的“造城运
动”,导致了这些地方的土地城镇化超前以及“空
城”、“鬼城” 的不断涌现和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基于GDP 政绩的考虑,人
为阻碍产业转出,影响了中心城市产业的正常转移
和扩散,导致这些城市的产业规模过度扩张,造成城
市人口的超载和“大城市病”的出现。
图3.外部约束下的我国城镇化逻辑图
三ꢀ 城镇化转型的现实路径
转变城镇化的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应
该统筹考虑,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抓住城镇化的本质和问题症结
首先,需要深化对城镇化本质的认识,即城镇化
不等同于“造城运动”。 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基
础设施的改善等仅仅是城镇化的一个方面,城镇化
的核心在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其动力源于
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规模效
应。 其次,城镇化可能带来一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因素和机遇,我们应借助它顺势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镇化本身是经济发
展的结果而不是手段,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盲
目推进城镇化。 再次,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城
镇化本身,而在于外部约束条件扭曲了城镇化的实
现形式。 因此,要解决我国的城镇化问题,必须顺应
产业发展需要,破除不利的外部约束,理顺城镇化的
外部环境。
可见,正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政府干预这些
约束条件,导致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阻一超”
问题,即人口转移因户籍制度受阻、农地流转因土地
制度受阻、产业转移因地方政府的GDP 政绩观受
阻、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建设因地方政府的土地
财政而超前发展。 由于“三阻一超”问题的存在,我
国城镇化进程呈现出特殊的轨迹。
(
二)坚持市场主导,转变政府角色
城镇化模式转型,首先需要转变政府在城镇化
进程中的角色,由过去的政府过度干预的城镇化发
展模式,转变为“市场主导、产业拉动、政府服务”的
城镇化发展模式。 所谓市场主导,是指城镇化过程
中,由市场来配置人口、土地、资本等要素和资源,充
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 产业拉动,
就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先导,并由产业发展
带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共同推动城镇化
的进程。 政府服务,指政府积极转变角色,由过去城
镇化的主导者转变为城镇化进程的服务者,顺应产
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规律,积极排除城镇化过程中的
障碍,做好城镇化过程中的配套服务工作。
大部分区域由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政府干预
等因素的影响和约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变
化,由过去的“双源动力”向“三源动力”转变,城镇
化过程也由自然演化过程向“自然演化+人为干预”
转变(见图3)。 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城镇化进程中的
“
三阻一超”问题,并且最终导致我国城镇化过程中
出现的人口城镇化滞后、农民工问题、大城市病等一
系列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此外,现有的以GDP 为主导的考核机制和不合理的
分税体制,使一些落后地区的政府在明显不具备发
5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三)适时破除外部约束,理顺城镇化外部环境
3.创新和完善社保制度。 由于经济变迁过程中
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政府干预等外部约束已经
严重扭曲我国城镇化的正常轨迹。 我们要适时地通
过改革破除我国城镇化的外部约束,理顺城镇化外
部环境。
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人口城镇化
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存在问题和困难(如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等问题),这就需要进行诸
③
如土地与社保挂钩等实践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完
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分裂的土地制度和
善社保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城镇化的
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低效的土地用途管理体制不仅阻碍了一些城市的土
地城镇化进程,导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不
协调和农业、工业用地的低效率,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中土地利用效率的帕累托改进。 为此,要在保证基
本耕地面积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土地流动的制度创
新,探索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机制。 优化和完善城
镇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利用市场机制来优化土地用
途,使土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既保
证人地紧张的大城市及时获得合理的建设用地供
给,又能够避免土地的闲置和低效利用。
4.改革干部考核机制和分税体制。 政府主导城
镇化,不仅是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地方
政府利益问题。 我们需要改革现有的干部考核机
制,促进地方政府立足于本地实际,走出一条差异化
的城镇化以展之路。 此外,还必须改革当前不合理
的分税制度,优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
分配,使财权和事权相适应。
(四)因地制宜,创新城镇化模式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也各
不相同,所以需要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充分尊重市
场的主导地位,以产业发展为龙头,根据各地实际创
新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群、城镇链、城镇点等
多种模式的协同发展。
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打破户籍制度限制是未
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 由于户籍制度的形成历史悠
久,并且各省省情差异很大,需要政府积极试点、逐
步推开,逐步消除户籍制度对人口城镇化的阻碍,推
进城镇化模式的转型。
注释:
①
②
③
“集聚效应”是因为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要实现工业经济效应最大化必须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来实现。 它是促
进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进而促进人口向该地区集中,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
由于落后地区的县城、乡镇虽然存在少量农产品初加工、餐饮等企业,但是由于规模小、数量少,对地方经济、就业影响较
小,所以可以忽略,故假设其没有任何产业。
漆先望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土地换社保”的改革尝试获得了很好地效果,并认为按照“土地换社保”思
路,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权益与城市社保权益的合理置换,可以顺利破解“半城市化”的难题,全面
加快城市化进程。 详见:漆先望《“土地换社保”破解“半城市化”难题》,《宏观经济管理》2011 年第1 期,第62⁃63 页。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1]周伟林.中国城市化:内生机制和深层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2,(11):16⁃21.
2]武廷海,等.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资本逻辑及其走向[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2):1⁃23.
3]蔡继明,王栋,程世勇.政府主导型与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模式比较[J].经济学动态,2012,(5):58⁃65.
4]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82⁃100.
5]陈浩,郭力.“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J].城市问题,2012,(2):71⁃75.
6]党国英.正确认识“城镇化”[N].北京日报,2010⁃03⁃01(19).
7]谢扬.中国城镇化战略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2003,(2):35⁃41.
8]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8.
9]盛广耀.关于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淮论坛,2012,(1):24⁃30.
10]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8):11⁃16.
11]赵玉林.产业经济学[M].第2 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R].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52
沈超群ꢀ 城镇化的经济学逻辑论析
13]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
[
[
[
[
14]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5]〔美〕阿朗索.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M].梁进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6]〔德〕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7]林琳,顾春.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N].人民日报,2012⁃11⁃04(8).
18]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 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N/ OL].(2012⁃08⁃24).http:/ / politics.people.com.cn/ n/ 2012/ 0824/
c1001⁃18826393.html.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OL].(2014⁃02⁃24). http:/ /
www.stats.gov.cn/ tjsj/ zxfb/ 201402/ t20140224_514970.html.
[
[
20]范进,赵定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5):61⁃67.
21]李义平.城镇化的逻辑[N].人民日报,2013⁃11⁃18(7).
A Brief Analysis on 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Logic
SHEN Chao⁃qun
(
School of Economic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Graduate School, Party College of Sichuan Province Commttee of CCP, Chengdu, Sichuan 610072, China)
Abstract:China 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the urbaniza⁃
tion process,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farmers’ turning into urban population will release a larger domestic
demand, which will help to alleviate the deficiency of domestic demand,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eco⁃
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hina’ s urbanization, the external
constraints have distorted the realization form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cause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y
have not only hindered the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but also reduced the urbanization positive
effect and caused serious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logic of urbaniza⁃
tion, constructs urbanization model in general sense based on the Edwin Mills’ city formation model, an⁃
alyzes the external constraints and internal logic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ndustry lead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getting rid of the external constraints, inno⁃
vating urbanization pattern and so on.
Key words:urbanization; connotation; economics logic; model
[
责任编辑:钟秋波]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