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 卷第5 期
2014 年9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5
September,2014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
宋ꢀ 馥ꢀ 香
(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福州350108)
ꢀ
ꢀ 摘要: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是在史学批评史上逐步产生、不断发展和逐渐趋于稳定,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
概念。 它影响着史学批评的发展和学术规范,有助于明确史学批评的标准和基本原则。 研究这些范畴,不仅对进
一步认识其内涵与结构、从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面貌、彰显中国史学的本土特点与风格有所裨
益,而且也为当代史学理论的创新、中国史学与外国史学对话提供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学;史学批评范畴;史学研究;中外史学对话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5⁃0104⁃06
ꢀ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成果,当是瞿林东先生的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一书,其中涉及史德、史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史学界较早开始研究
批评范畴、史学批评的一般范畴和史学批评的基本
范畴,认为史学批评的一般范畴既适用于史学,也适
[
4]
《
用于文学等其他领域的学术批评。 还有一种意
见是强调只有适用于评价史学问题,并被广泛接受
的概念,才属于史学批评范畴。 其实,前两种意见并
无实质上的分歧,后一种观点强调的则是范畴使用
范围的唯一性。 究其分歧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对
这些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演变过程在认识程度上
的差异。 因此,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内涵与
外延进行动态的考察与阐释,对于确定中国古代史
学批评的范畴,认识范畴之间的结构关系和中国古
代史学批评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进而推动中国古代
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试以“文”和“心
术”两个范畴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才、史学、史识及其他一些相关范畴,大致勾勒出了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体系,为全面、系统地开展
[
1]28-57
。 其
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后,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陆续面世,为探讨中国古
代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价值提供了条件。 罗炳良阐
述了史学批评范畴研究在推动史学理论、史学史及
历史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学术价值,从宏观方面提出
[
2]
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揭示某些
范畴的内涵及其演变着眼,并结合理论上的一些认
识,作一点尝试性的论述。
一ꢀ 探索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内涵与结构
目前,史学界对哪些概念属于史学批评的范畴
仍存在分歧。 白云认为,对史家、史著或史学现象作
史学批评时所运用的概念或标准,均为史学批评的
基本范畴,其中也包括源自哲学、文学批评领域的范
关于历史叙事问题,早在春秋时期就受到重视,
孔子最早提出了“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
[
5]1985
志?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看法。 《孟子·离
娄下》进而指出:“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
后《春秋》 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
[
3]
畴
。 罗炳良则将这些概念分为特定时代的史学
收稿日期:2014⁃04⁃26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研究”(12JJD7700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宋馥香(1963—),女,吉林公主岭人,闽江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
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104
宋馥香ꢀ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4186
揭傒斯所言的“心术”,显然是指史家品
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孔子曰:
也。”
[
6]2727-2728
‘
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孔子之“文”,其意
质的邪与正,不仅对“心术”的部分古义有所继承,
而且将“心术”与修史相联系,视其为史官选拔的原
则。 明人文徵明在分析修史之难的原因时则说:
“甚矣,作史之难也! 心术有邪正,词理有工拙,识
是说晋国称霸、郑国攻取陈国这类史实,只有用文字
记录下来才能流传久远。 因此,它与孟子之“文”一
样,指的是历史撰述的文字表述,即史文。 由此形成
了历史叙事的最基本命题。 而在孔子所言的“质胜
见有浅深,而史随以异。 要在传信传著,不失其实而
[12]472
[
7]2479
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的
已。”
他认为,在“心术”、“词理”和“识见”这三
阐说中,“文” 则是指对文字的润色,如史文的要、
微、晦、婉、达以及方言、俗语运用的艺术效果等史学
审美层面的内容,它与“质”构成了历史叙事之美学
个因素中,“心术”是修史之难的首要因素。 揭傒斯
和文徵明所论可谓殊途同归,都把“心术”看作史家
修养及实现史学求真目标的重要条件。
①
意义上的范畴体系。 可见,因史家审美角度或标
清人章学诚也运用“心术” 开展史学批评。 他
[
13]146
准的差异,而对“文” 的追求虽有不同,无论是要、
微、晦、婉、达等对历史叙事意境的审美要求,还是运
用方言、俗语反映历史之生动性的追求,都是就史学
的文字之美来说的,显示出中国古代学人探讨历史
叙事问题的自觉意识以及史学与文学的关联。
降至宋代,吴缜将“文”之丰富多彩的审美诉求
概括为“文采”,并使之与“事实” 和“褒贬” 一起构
认为“心术贵于养也”
,而养“心术” 的途径就
[
13]145
是:“文非气不立,而气贵于平”
,“文非情不深,
。 只有“气平”、“情正”,才可能
达到“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 的境
[
13]145
而情贵于正”
[
13]144
界
。 这是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史家修养
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此,他指出:
ꢀ ꢀ 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 德者何? 谓著书
者之心术也。 夫秽史者所以自秽,谤书者所以
自谤,素行为人所羞,文辞何足取重。 ……而文
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
[
8]序
成史学批评范畴的体系
批评的审美范畴体系,由“事” “文” “义” 发展为
文”与“质”,进而再到“事实”“褒贬”“文采”。 于
。 至此,中国古代史学
“
[
13]144-145
是,“文”由孔子所说的文字,发展为孔子文质论中
对文字的润色之义。 而在孟子的事、文、义体系之
中,“文”之义自然应包含着“史文”和文字润色双重
含义。 直到吴镇的事实、褒贬、文采体系的形成,
乌乎可哉?
从认识逻辑上看,“心术”虽是章学诚探究“史
德”的着眼点,但从他对“心术”与“史德”关系的论
述上说,“心术”已被明确为“史德”,并将其视作与
才、学、识并提的史家必备的基本修养。
“
文”的审美含义才用“文采”表达并稳定下来。 同
时,“文”在这几个范畴体系中的地位,也由与“事”
义”“质”的平行关系,演变为与“事实”和“褒贬”
的主次关系。 这种顺序的改变是对刘知幾“史之称
显然,管子的“心术”是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之修
养问题。 揭傒斯和文徵明是从史才与修史关系的角
度,强调史家的品格对史学的影响。 章学诚则是沿
着刘知幾的史家修养论的思路解释“心术”,其内涵
与揭傒斯、文徵明彼此相通。 揭傒斯等人的“ 心
术”,因其被持续使用且内涵逐渐稳固而成为史学
批评的范畴,并被梁启超认定为史家修养论之范畴
体系的第一要素。
“
[
7]165
美者,以叙事为先”
的一次补充。 可见,中国古
代史学批评范畴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不仅范畴
的涵义本身会发生变化,范畴体系的结构也会发生
改变,从而使原有范畴在不同体系中的内涵与地位
也随之而不同。
“
心术”也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被广泛使
要之,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形成,一般要经
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其内涵呈现出多义性特点,
且同一范畴在不同范畴体系中的涵义也会有所不
同。 故此,厘清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及其在不
同范畴体系中的涵义,区别范畴与术语的差别,对揭
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内容与结构,构建中国
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理论体系,推动史学批评范畴
和史学批评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的概念。 《管子·七法》 中提出“实也,诚也,厚
[
10]17
,这应该是关于
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
“
心术”较早的理念。 而从史家、史学的角度论“心
术”者,应该是元代史家揭傒斯。 他在回答丞相“修
史以何为本”的问题时指出:“用人为本,有学问文
章而不知史事者,不可与;有学问文章知史事而心术
不正者, 不可与。 用人之道, 又当以心术为本
10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二ꢀ 揭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面貌
法”,即“史有书法而未至乎道,书法有是非而不尽
乎义,故孔子修而正之,所以示法戒,垂统纪,存旧
史学批评是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史
学批评的范畴不仅反映了史学批评发展的精细化程
度,也对史学发展的方向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
此,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不仅可以从一个
侧面反映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
及其与社会、学术发展的联系,也可以从更高的层次
上全面审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面貌。 “史法”和
[
14]117
章,录也变也”
。 叶适不仅对《春秋》“书法”给
予充分的肯定,也对“史法”的功能作出了精要的提
炼,即赏功罚罪,示法垂纪。 此外,他反对“以类例
为义”的做法,认为《史记》为“纪、世家,君也;传,臣
也;各因其人以著其事,非如上世因事以著其人
[
14]559
也”
,以至“均之一事,表既谱之,纪复纪之,世
“
史意”的形成,就是这一认识的极好说明。
史法”和“史意”是清人章学诚提出的两个范
家、列传又申明之,参互错综,十数见而犹未已,甚
[
14]269
,进而认
“
矣! 迁之自劳而启后世之烦且杂也”
畴。 他说:“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
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幾。 不知刘言史法,
定纪传体出而“古史法”被破坏。 为此,他批评司马
迁以“畏异之意加嗟惜之辞”论项羽是“崇长不义之
[
13]333
[14]266
,指责其记载诸子异说是“无当于治,乃蠹
[14]282
吾言史意……截然两途,不相入也。”
从中道出
人”
了他与刘知幾的不同旨趣,反映了其史学批评的不
同特点和史学的两大基本主题。
术浮说误后学”
,折射出叶适以理学衡量史学
的用意。 这不仅说明史法与史家思想、社会伦理等
相互联系,而且也反映了南宋史学家崇拜三代而贬
黜汉唐的学术风尚和“史法”上的新变化,揭示出史
学发展的义理化倾向。
“
史法”是指史家撰述历史的法则。 它与齐太
史书“崔杼弑其君”这类先秦“书法”有着某种联系。
这种以事实服从于礼法的原则,是周礼层面“书法
无隐”原则的具体展现。 孔子继承了春秋时期诸侯
国国史的“书法”,其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用不同
词汇隐喻史家对历史的看法,如以侵、入、攻、伐揭示
战争的性质,以卒、薨、崩反映等级观念等;二是通过
关于“史意”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孟子的事、文、
义。 其中之“ 义” 与“ 意” 相通,指的是史家寓于
“事”中,通过“文”所表达的历史评判。 事、文、义三
者构成了一个范畴体系,而“义”成为《春秋》书法的
核心,发挥着彰善瘅恶的教化功能。
[
5]270
“
天王狩于河阳”这类“曲笔”
,讽刺诸侯无道,
为尊者讳。 这反映了《春秋》“书法”与“经法”的联
系,体现了史家的褒贬尺度。
如果说《春秋》之“义”强调的是教化功能的话,
那么,南朝史家范晔则更加重视史学的借鉴作用。
他认为,史书“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主张“以意
为主,以文传意”,揭示了史学之“文”与“意”的关系
以及“以意为主”之目的。 故此,他以其《后汉书》的
唐人刘知幾对孔子的“史法” 作了进一步的发
挥,认为:“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 国无法,则上下
[
9]88
这里的“例”,主要
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
[
15]1830
是指史书的外部形式与内部结构,体现了史家以史
书的体裁、体例反映对史事和人物的褒贬,彰显其史
学价值的用意。 此外,他关于史文的繁简、史料的采
撰、文采的运用以及“直书”与“曲笔”等记事原则的
认识,不仅丰富了“书法”的内涵,拓展了“史法”的
范围,也跳出了经学家对《春秋》“书法”的解释,折
射出唐代史馆制度下为适应众手修史的需要而形成
的种种规范,反映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新变化,也
由此揭示出这一时期史学批评的特点及“史法”发
展的走向。
传论“皆有精义深旨” 而颇为自得
。 这里,范
晔之“意(义)” 与“旨” 为同一概念,即史家的历史
见解。 但如从《后汉书》的内容着眼,范晔之“意”则
是要通过褒贬正一代得失。 这一点,清人王鸣盛看
得十分清楚,他说:“今读其书,贵德义、抑势力、进
处士、黜奸雄,论儒学则深美康成,褒党锢则推崇李
[
16]593
杜……立言若是,其人可知!”
齐人臧荣绪则认为:“史无裁断,犹起居注耳。”
与范晔同时代的
[
17]467
意思是说,有史家独立见解的史书与起居注的本质
区别,就在于有无史家的“裁断”。 从臧荣绪之言的
引用者何之元将私撰的编年体《梁典》“分为六意”
宋人叶适区分“史法”为“古史法”、“孔子的史
法”和“对古史法的破坏”三大阶段,并对史法的社
会功能提出了独到见解。 他认为,古史官所书“赵
盾弑其君”之类属于“古史法”。 孔子完善了“古史
[
17]466
及其意在“垂鉴戒,定褒贬”
的情况来看,此“裁
断”也就是范晔再三致意的“意”,反映了南朝玄学
对史家视野的拓展以及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对史家
106
宋馥香ꢀ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
发展的面貌。
观念的影响。
清人章学诚也论“史意”,他在《答客问》上篇中
三ꢀ 继承传统与中外对话
写道:
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有着非常丰富的史学批评
的理论遗产,其中有的则是以范畴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这些范畴不仅规定着史学批评的评价类型和学
术规范,而且也确定了史学批评的标准和基本原则。
因此,总结这份遗产,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史学
批评史的认识,也可以用它来滋养当代史学,推动史
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 史之大原,本乎《春秋》。 《春秋》之义,昭
乎笔削。 笔削之义,不仅事具始末,文成规矩已
也。 以夫子“义则窃取”之旨观之,固将纲纪天
人,推明大道。 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
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
而忽人之所谨,绳墨之所不可得而拘,类例之所
不可得而泥,而后微茫秒忽之际,有以独断于一
心。 及其书之成也,自然可以参天地而质鬼神,
对史学如何批评和怎样批评,虽然每个时代都
有自己的标准,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告诉我们,反映
历史学问题及其规律的史学理论的发展也是从未间
断的,而作为史学理论具体表现形式的史学批评范
畴的发展更是如此。 然而,当代史学由于过度汲取
甚至依赖外国史学理论的成果,不同程度地呈现出
与传统史学批评及史学理论断裂的一面,而在客观
上,当代史学批评及史学理论与传统之间毕竟存在
着内在的关联,由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而形成的
一些学术的、审美的甚至道德的评价标准及经典的
问题分析模式,对当代史学批评来说仍然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
[
13]136
契前修而俟后圣,此家学之所以可贵也。
章学诚认为,中国史学的源头出于《春秋》 之
家学”传统,此传统包括推大道、主通变、贵独创三
“
项内容,这也就是章学诚所说的为史之“意”。 此
外,还有一种“家学”,即“古人重家学,盖意之所在,
有非语言文字所能尽者。 《汉书》未就而班固卒,诏
其女弟就东观成之;当宪宗时,朝多文士,岂其才学
[
13]333
尽出班姬下哉? 家学所存,他人莫能与也”
,强
调了“家学”与“意之所在”的关系,重视家学是“史
意”传承的要求。 而这里的“家学”则是指如班氏家
族那样独特的著史风格,也就是“有非语言文字所
能尽”的“默会”特征,强调的是依靠口授心传而形
成的史学风格。 显然,章学诚推崇的“家学”包括承
史学理论在历史学学科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既
是史学发展的产物,又是史学发展水平的标志,并在
一定意义上引导着史学发展的方向。 中国古代史学
批评范畴作为史学理论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对中国
传统史学某些问题或现象的高度概括,其内容不仅
涉及史学本体,也包括认识史学本体的方法和方法
论,反映了古代学人对中国传统史学认识的深广程
度。 因此,对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内涵及其价值进
行研究和阐释,也是深化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
重要途径。 而这一途径正是启发我们思考和创新,
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史学理论的重
要基础。 20 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理论发展的实践已
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梁启超总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
史上的才、学、识、德四个范畴,并重新排序和赋予其
新的内涵与意义, 从而构建出了新的史家修养
《
春秋》传统和颇具史家个人风格的两种家学。 这
也正是章学诚主张“ 成一家言, 必有命意所
[
13]336
,“断之以义,而书始成家。 书必成家,而后
在”
有典有法,可诵可识,乃能传世而行远”
因。 可见,“ 义” 虽起于孔子,但直至章学诚才予
义”以最丰富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史意”,而使
[
13]574
的原
“
之与“史学”、“史识”、“史法”一起构成了史学批评
的范畴体系,这是他对“义”的一次总结和概括,不
仅深化了前人之“义”,也拓展了史学批评的领域,
揭示出“史意”范畴的发展同中国史学借鉴传统的
必然联系。
要之,“史法”和“史意”发展的过程,其内涵与
外延的变化有宽有窄,所含之“义”也各有不同,不
仅反映了其内涵由简单到丰富的演变过程,也体现
了中国古代学人史学批评意识的觉醒程度和史学批
评的个体思维特征以及史学发展的重大课题,并于
其中彰显出史学批评的社会性一面,这些都有益于
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更加全面地揭示中国古代史学
[
18]13
论
。 柳诒徵在借鉴古人之“识”的基础上,提出
了“治史之识,非第欲明撰著之义法,尤须积之以求
人群之原则。 由历史而求人群之原理,近人谓之历
[
19]193
。 这不仅拓展了“识” 的内
史哲学” 的新见解
涵,也适应了“新史学”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新时代
的史家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丰富和发
10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379
。
展
梳理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遗产,加强对中国
当代史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则从另一方面揭示
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研究,激活并解读这些范畴的
思想意蕴,解剖其理论构思,对其进行当代解读,应
该是今日史学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以我们自己的思维
方式和话语体系表达中国史学的精义及其发展规
律,进一步构建符合当代史学发展实际和要求的新
史学理论的根基。
了这个道理。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国史学理论不
仅受到国内史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且在输入的规模
和时间的持续性上都超过了20 世纪初,反映了当代
中国史学的开放性大趋势。 目前,中国对外国史学
理论的引进,在经历了翻译和评介这两个阶段之后,
开始逐渐进入到对其做较为深入的研究阶段。 但毋
庸回避的是,与外国相比,我国在史学理论的建设方
面还是比较缓慢的。 除了中、外史学理论的产生与
发展的路径以及研究者的兴趣不同等原因,我国史
学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忽视包括中国古代史学批评
范畴在内的史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未能及时将传统
的史学理论进行现代意义的阐释,也是其中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 以至于20 世纪80 年代,当外国史学
理论涌入之际,一些从事中国史学研究的学者由于
对传统史学的隔阂,而出现了对外国史学理论不辨
其新旧与价值,以其旧为中国之新,盲目地用其理论
和方法解说中国史学的现象。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
期开始,后现代思潮被引入国内之后,其对历史客观
性的质疑,对中国史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当下,中
国史学界对后现代史学思潮虽然已持比较理性的认
识,但事实上,并未完成对其所引发问题的思考和解
答。 因此,未来的史学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除
了要积极参与和深入研究、总结当代的史学活动,合
理借鉴外国特别是西方史学理论的优秀成果之外,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是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
的内在脉络中呈现出来,经由古代学人的理解,将丰
富而复杂的史学内容进行高度浓缩和概括的结果。
可以说,每一个史学批评范畴都包含着史学研究的
成分,彰显出古代学人俯瞰中国史学发展史的气度
与魄力,反映了他们的认识水平、非凡的概括能力和
智慧的表达能力。 同时,每一个史学批评范畴所涉
及的主题,又都包含着悠久的史学传统,展现出中国
史学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而它对中国古代史
学批评内容的归类和规范,又使之成为衡量史学水
平的尺度,规范着史学发展的方向,给它以健康发展
的动力。 对于今天的中国史学而言,外国的史学理
论固然可以成为当代史学理论创新的来源,但中国
古代史学批评范畴则是当代史学理论创新与发展的
文化基因。 因此,借鉴外国史学理论的同时,汲取和
利用中国古代史学文化学脉中的营养,用我们固有
的范畴来阐述对史学的认识和感受,是当代中国史
学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
“文”指文辞,“质”则是指史实。 在这里,它们是一对揭示文采与内容关系的基本范畴。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1]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罗炳良.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价值[J].江海学刊,2009,(4).
3]白云.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J].江海学刊,2009,(4).
4]罗炳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史学批评范畴[J].郑州大学学报,2009,(1).
5]春秋左传正义[G] / / 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孟子[G] / / 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论语[G] / / 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吴缜.新唐书纠谬[G] /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276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9]刘知幾.史通通释[M].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管仲.管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1]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文徵明.文徵明集[M].周道振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8
宋馥香ꢀ 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
13]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
[
[
[
[
[
[
[
1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7]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G] / / 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
19]柳诒徵.国史要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张越.20 世纪前半期中国史家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与认识[C] / / 瞿林东.文明演进源流的思考———中国古代史学
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On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Historiography Criticism Category Research
SONG Fu⁃xiang
(
Department of history, Min Jiang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historical criticism category is gradually produced, developed and finally
became stable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criticism. It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standard of
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also contributes to clear the standard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criticism.
The study on these categories not only gives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its meaning and structure, re⁃
veal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from a higher level, highlighting the local characteris⁃
tics and style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iography, but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and the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iography.
Key words:ancient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istorical criticism category; historical research; dia⁃
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iography
[
责任编辑:凌兴珍]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