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 卷第5 期
2014 年9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5
September,2014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人口发展机制研究
——— 基于四川农村人口发展模式的调查
1
2
1
张ꢀ 果,曾永明,刘宗鑫
(
1.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610066;2.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成都611130)
ꢀ
ꢀ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侧重点依然在城镇,且仅能部分解决农村人口中优势群体的发展
问题,而农村弱势人口的发展将会更困难。 新农村建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弱势人口的发展问题,而且这一群
体还要艰难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难以保证。 从农村人口群体分化角度入手,分析四川农
村人口“劳动三分离”的典型特点,讨论农村优势人口单向驱动城镇化的机制,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
机制和城乡共荣双向互动机制,提出四川农村人口发展的典型模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5⁃0054⁃06
ꢀ
ꢀ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
动力和资金,出现土地抛荒、经济凋敝,农村发展乏力,
甚至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统筹城
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方针。
中共十八大报告也要求,到2020 年“城镇化质量明显
提高”。 可以预见在我国未来10 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里,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快速城镇化将是十分重要的特
征。 大规模人口流动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方面对城市
承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优质农村人口流出
对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镇化的目标
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同许多发
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一样,有着显著的“城市倾向”之
新时期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进入了新阶段。 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 的研究主要
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
[
2-4]
进行界定,如仇保兴、彭红碧、俞宪忠
等,他们给出
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含义,对比了其与传统城镇化的
显著不同;二是从实证的层面探讨新型城镇化的问题
[
5-7]
及对策,如张占仓、赵莹、林聚任
[
等,他们的研究集
8-9]
,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可
中在统筹城乡理论与实践
持续发展和农村人口发展的综合研究
[
10-11]
两个方面。
[
1]2
嫌
。 城市发展除了政策优势外,也抽走了农村的优
对于“新型城镇化” 和“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学界主
要侧重于对城镇化进程中输入地———城市和输入
质劳动力,带走了农村发展资金,导致农村发展缺乏劳
收稿日期:2014⁃02⁃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11YJA840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2 地震灾后再生育家庭人口问题研究”(12BRK021)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张果(1962—),男,四川广安人,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文地理学专业区域经济;
曾永明(1986—),男,江西吉安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人口与资源经济学;
刘宗鑫(1987—),男,四川南充人,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54
张ꢀ 果ꢀ 曾永明ꢀ 刘宗鑫ꢀ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研究
者———新市民(农民工)的研究,而对于输出地———农
村和留守者———农村人口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新型城
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双向互动的内在机理和共同发
展模式的研究也很少,尤其是对新型城镇化后如何保
证农村人口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甚少。
村优势人口的农民工,本应是农村发展的主体,但是他
们进入城市务工后,却表现出“劳动三分离” 的特征,
①
即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三分离”。 一方面,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劳动力可以产生劳动
价值,而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
值和价值。 农民工作为劳动者,以劳动力作为唯一商
品交换工资,但没有得到与其劳动付出相匹配的货币
化劳动价值即工资,更没享有相应的社会权利和福利
待遇,致使劳动力与劳动者分离。 城市吸纳了农村劳
动者却没有为这些劳动者及其抚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
共服务。 因为尽管他们的职业是工人,但身份是农民,
仍依赖土地作为基本生存保障和社会保障,少有城市
人口的社会保障。 所以,作为劳动者本应该享受的社
会保障待遇却没有享受到,这是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
劳动价值上不公平的体现。 另一方面,农民工劳动者
个体在城市就业,而其家庭依然在农村,致使劳动者与
劳动者家庭分离。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使得外出
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远离自己的家乡。 作为西部省
份的四川,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还很落后,因此四川农
民工选择的工作地点基本是东部沿海。 据统计,四川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广东
420 余万、浙江250 余万、福建120 余万、北京120 余
四川是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 伴随着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探讨和研究
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双向互动的内在机理以
及农村人口发展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四川省12 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级市、29
个自然村、涉及农村人口58945 人的村级总体调查和8
个村、63 个农村家庭户、涉及农村人口252 人的专题
调查,深入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发展与
新农村建设问题。
一ꢀ 当前中国(四川)农村人口问题的基本特征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家庭人口群体分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快速发展生产力、提高国
力优先的政策布局,重点发展城市和工业,农村和农业
的发展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城市得到优先
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形成“城乡二元社会制
度”。 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城市和农村在生产
发展、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差异明显,城市享受
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和政策优势,农村则承受着反哺城
市建设的巨大代价,导致城乡割裂式发展。 这种城乡
分割典型的表现就是城乡经济差异。 城市繁荣的拉力
吸引着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于是农村人
口开始群体分化。 农村中的大部分有劳力、技能和知
识的优势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称为“农民工”;剩余
部分多为农村弱势人口,主要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
称为“农村留守人口”。 遗憾的是,在农村居于优势的
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却成为典型的城市弱势群体,甚至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的生存状
态同样不容乐观。 中国的这一城镇化社会现实,与To⁃
[
14]20
万
。 东西部地理空间距离使得外出劳动力呈节庆
式迁移,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远离家乡,表现在微观上
就是农村家庭被分裂为外出人口和留守人口,长距离
长时间的外出务工致使劳动者与劳动者家庭的分离。
最后一方面是劳动力与劳动者家庭的分离,这其实是
前面两个分离结果的直接表现。 劳动力与劳动者分
离、劳动者与劳动者家庭分离必然产生劳动力与劳动
者家庭分离的后果。
(三)农村优势人口单向驱动城镇化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只是一种单向流动模式的城镇化,
以发展城镇为主,几乎所有的优质劳动力、资源和政策
均向城市倾斜,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
造和承载主体,通过大量吞噬、聚集周边或远距离的乡
[
12]
[13]
daro ,Lucas 等研究中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入城
市的理论模型相左,即中国的城镇化因城乡分割的政
策限制表现出滞后特征。 城乡分割使得农村家庭人口
发生群体分化,而且这种分化并没有使农村人口生存
状态变好,反而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
7]
村资源而迅猛崛起。 另一方面,农民工涌入而非融
入城市,不能享有和城市人口相同的福利;城市则因缺
乏足够的容纳能力和有效的规划,而呈现出一味的扩
张和过度的膨胀,造成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状
态以及诸多城市病,进而加剧了城乡隔离和城乡矛盾。
在农村人口群体分化过程中,优势人口主要分为
两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 农村优势
人口进入城市后,为城镇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
二)农村优势人口的“劳动三分离”
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结果使得“农村优势人口”
进入城市务工后变成“城市弱势人口”,尤以农民工群
体最为突出。 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
力自由配置和城乡分割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为农
5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农民工对城镇发展的贡献
空心状态,而农村被抽空优质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以后,
留守人口很难驱动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延滞,“农
村病”、“三农”问题接踵而至。
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
②
GDP 是3 万元。 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 年中国
[
15]
约2.5 亿农民工,测算创造的GDP 就是7.5 万亿元,
相当于该年全国GDP 的16%。 对于四川省,2011 年转
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 5 万人,实现劳务净收入
1.农村优势人口剩余量严重不足
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引致的城市抽水机效应,将农
业生产的优质资源,包括农村优势人口不断吸引流入
城市。 农村人口流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上位流动”,
亦即农村人口流动的主体主要以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
[16]
2
035ꢁ 8 亿元。 据此预测创造出的GDP 大约为6900
亿元,相当于全省GDP 的32ꢁ 8%,扣除劳务净收入,留
给城市的GDP 贡献约为4865ꢁ 7 亿元。 可见农民工对
城市发展的直接贡献是非常大的,极大推进了城镇经
济的快速发展。
[
17]
或有一技之长、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年轻人为主
。
他们在年龄、知识、才能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是农村
中的精英,他们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优势人口剩余量
严重不足。 据调查,四川农村户均人数为3.71 人,劳
动力人数为1.91,其中有1ꢁ 07 个劳动力外出。 例如,
广安市岳池县某村总人数914 人,劳动力586 人,其中
外出务工人数就有483 人,外出率达到了82%,绝大数
劳动力人口都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仅为103
人,不足18%。
农民工对城镇发展的间接贡献体现为人口红利和
城市建设。 农民工在繁荣城市经济的同时,丰富了城
镇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抑制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
度,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和人口红利做出了贡
献,而人口红利的释放间接提高了中国企业国际竞争
力。 同时,农民工对城市建设本身做出了难以估量的
贡献,他们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其中城市基础
设施、建筑、环卫、家政、零售、餐饮等关涉城市正常运
转和市民正常生活的多数业态都有他们的存在。 可以
说,农民工建设了现代城市并维持了城市的运转。
2.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
我国从2006 年开展新农村建设,经过这几年的建
设和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并未达到预期
的效果。 许多新农村建设远没有达到规划目标的要
求。 而且,很多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民居和建筑上没有
体现农村特有的自然性和“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没有
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有资
金缺乏、规划滞后与不合理、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不协
调、农民建设主体的意识不强等。 就偏远地区而言,新
农村建设的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劳动力缺失,优秀
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早已流失殆尽,留守的农村弱势人
口无法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需求,只能艰难地驱
动,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
2
.农村大学生对城镇发展的贡献
农村大学生对城镇发展的贡献分为两个阶段。 首
先,接受高等教育时期,作为一个消费者刺激了城市消
费;其次是毕业后农村大学生几乎都选择留在城市,为
城市做出贡献。 以南充市为例,根据该市5 个村的专
题调查,大学生总人数为80 人,返乡就业的仅有3 人,
返回率仅为3ꢁ 75%。 而对21 个家庭调查显示,5 个大
学生没有一个返回就业,这些大学生父母的回答很朴
素: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应该进入城市,不
要回来像我们一样在农村受累。 调查中了解到,许多
乡村都有大学生村官,并且农民肯定了大学生的作用,
但当问及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大学生孩子回乡就业时都
表示“不愿意”。 更棘手的是,农村大学生就读的高校
普遍是非重点本科院校,以职业类专科学校为主,农村
籍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农村分离出来
的所谓优势人口也变成了城市弱势人口。 尽管在城市
生存困难,农村籍大学生也不愿返回农村,而是继续留
在城市,为所谓的“城市梦”奋斗。
3.现代农业发展的劳动力已经女性化和老龄化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在四川农村
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儿童。 在农村务农的主要是妇
女和老人,已经呈现出女性化和老龄化特征,农忙季
节,劳动力严重不足。 由于缺少子女协助,很多留守老
人的劳动负担沉重不堪。 调查发现,47.30%的留守老
人认为自己的劳动负担很重,表示劳动负担难以承受
的达18.3%。 这种农业生产的老龄化倾向,对于农业
生产极为不利。 而且,四川除成都平原外的绝大多数
农村,地处丘陵地带,耕地分散、细碎,还是延续千百年
来的人耕文化,机耕覆盖率低,耕地的工具(主要是犁
和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0 年四川农
村家庭每百户仅拥有汽车1ꢁ 53 辆、大中型拖拉机0ꢁ 4
(
四)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
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大学生进城受教育并工作,
显然对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大量农
村资源被剥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农村
56
张ꢀ 果ꢀ 曾永明ꢀ 刘宗鑫ꢀ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研究
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2ꢁ 65 台、役畜19ꢁ 97 头,与同期
全国平均水平2ꢁ 4 辆、3ꢁ 36 台、19ꢁ 45 台、23ꢁ 42 头相比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
项目的启动,各级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
工作条件,鼓励大学生充实各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
层单位。 2006 年,国家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与
四川省“一村一居一名大学生”计划结合实施,分为省
统一实施项目和市(州)实施项目。 “三支一扶”每年
招募的人数为1000-1500 人,其中2007 年招募1200
人,2008 年招募1000 人,2009 年招募1500 人,2010 年
招募1300 人,2011 年招募1300 人,2012 年招募1400
[
18]471
明显落后
。 因此,在当今农村劳动力女性化和老
龄化的前提下,四川要发展现代农业任重道远。
二ꢀ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双
向互动机制
中国早已开始探索城乡融合的发展方式,其中城
乡一体化最具代表性。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双向
互动的发展模式成为未来中国城乡融合的优化选择,
探讨两者的互动发展机制着实必要。
(
一)“三化”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的共同发展
要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和繁荣,首先要厘
③
人。 这为四川省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本次调查的乡村中,每个村至少
有一个大学生村官,有的村有多个大学生村官,比如南
充市营山县小桥镇工农村有三个大学生村官,当地老
百姓都表示:“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等政策对
村子有一定的贡献,因此需要大学生到基层去。”
高校毕业生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带到
农村,融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校毕业生支持新农
村建设,可以看成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形式。 但是,
调查也显示,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大学生村
官尽管有干劲有激情,但农村“老干部”并不敢大胆放
权于“年轻稚嫩”的大学生;二是在农村出生、熟悉农
村生活状态的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并不愿意自己好不
容易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回到农村。 这两个问题
可以总结为观念问题,前者是沉淀了多年的农村治理
模型难以在短时间被打破,后者是当前城乡差距引致
的城市偏好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 高校毕业生支持新
农村建设是城乡共荣的重要举措,但还有漫长的路要
走。
清共同发展的动力、主体、对象和目标,其中的每一个
要素或状态都是乡村和城市双向互动的结合。 显然,
共同发展的主体就是乡村和城市,其中乡村的主要对
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城市的主要对象是人口、经济
社会和资源环境。 关键的动力机制就是新型城镇化和
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协同发展新型工业化,做到“三
化”互动。 对于“三化”互动发展的内部机制,新农村
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因为当前农村经济相对凋敝,优势
资源缺乏。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以市场为主,调整
城市偏向的发展思路。 发展思维上要重视农村发展战
略,构建“三化”联动发展机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
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
代新农村。 以此为动力,欲达到的目标是农村和城市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
(
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在长期接受农业哺育后,中国工业得到快速成长,
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时应该回报农业,反哺农业。 工业
反哺农业是对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
是对“农业哺育工业”的升华转化。 需要指出的是,这
里的工业和农业是广义的概念,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
和城市,农业则涵盖“三农”。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三ꢀ 四川省农村(人口)典型发展模式
在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统
筹发展的方式将成为城乡发展方式的主体。 根据四川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环境和经济现状,可将农村人口发
展分为城镇化优化发展区模式(平原盆地模式)、城镇
化快速推进区模式(丘陵低山模式)和城镇化稳妥推
进区模式(高原山地模式)。
“
城市反哺农村”,既是解决好“三农” 问题的必然要
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
重中之重,不断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 要实施统筹城
乡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
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构建现代城
乡新形态。
(一)大都市统筹城乡下的“空间集成发展模式”:
平原盆地模式
平原盆地模式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代表,其城镇
化程度比较高,而直接吸收大量农村人口的空间有限。
农村人口发展模式要应用市场化手段优化区域内的农
村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引领、空间融合,依据农村
(
三)高校毕业生支持新农村建设
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构建多元化农村人口发展模式。
(三)农村劳动力回流、政府助推与援建结合的
“双轮驱动模式”:高原山地模式
调查发现,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的集成发展机
制较有代表性。 福洪乡地处青白江区南部,距成都中
心城区23 公里。 南临龙泉驿区,西接新都区,全乡幅
员面积39.4 平方公里,辖9 个行政村,有131 个村民小
组,29194 人,是客家人集聚地。 福洪乡积极发展都市
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
转变;集成乡域规划、产业支撑、公共服务配套、管理创
新,通过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促进城镇产业
集聚发展。 福洪乡空间集成发展模式的关键是坚持用
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全域土
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都市现代农业为支撑,积极探索
农业乡镇的城镇化实现路径。
高原山地区域是指高寒山地、高原等环境恶劣地
区,单纯靠自身资源难以突破发展瓶颈,需要以生态补
偿等政府助推手段驱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对于偏远地
区农村人口的边际效用大于条件优越的区域,所以政
府要更加重视对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加大政府转
移支付力度,利用惠民工程,吸引优质劳动力回农村就
业、创业,防止农村劳动力结构断层,实现人口红利再
分配。
调查发现,广元市青川县的“持续对口援建与突发
事件援建”具有借鉴意义。 浙江省对口帮扶青川县,对
青川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援助。 5·12 地震后,浙
江直接援建青川县,在农业技术、贫困山区教育发展、
示范新农村建设、引进合作项目、民营经济发展、干部
对口交流锻炼等方面为青川县提供支援。 另外,这些
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其生态价值(包括生态补偿价
值)应该得到更大的体现。 所以将生态与现代农业结
合起来是其发展的核心。
(
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下的“大林模式”:
丘陵低山发展模式
丘陵低山区域未来的主要发展动力是城镇化的快
速推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避免农村劳动力、劳动
者、劳动者家庭“三分离”。 农民工市民化是主要方
式,所以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发展必须是“三统一”下的
权利公平发展,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劳动力价格,增加农
村人口工资收益。
四ꢀ 结论与讨论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家庭人口群体分化为农村
优势人口和农村弱势人口。 前者本应该成为新农村建
设的主体,却因工农收入差距而流入城市,为城市建设
作出巨大贡献,但这部分农村优势人口在城市却是不
折不扣的弱势人口;后者留守在农村,新农村建设不仅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弱势人口的发展问题,而且反
过来这部分农村弱势人口要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发
展“概念上”的现代农业。
调查发现南充市顺庆区的“大林模式” 具有借鉴
意义。 南充市的大林寺村是典型的丘陵低山村,自然
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多年来,农民人均年纯
收入在2000 元左右。 2007 年,南充市顺庆区确定对
2
2 个村进行新农村示范建设,并先行在大林乡大林寺
村进行农民产业园试点。 经过5 年努力的探索,到
012 年,示范区人均年纯收入达9200 元。
大林模式” 是以农民产业园为载体,由农民、企
2
“
总体来看,无论是农村优势人口还是农村弱势人
口在发展上都存在瓶颈,并没有全面做到“ 以人为
本”,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公平地惠及农
村人口。 因此,解决农村人口的发展问题:一是针对农
村优势人口入城,做好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应该走劳动
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三统一” 下的农村家庭市民
化路径,降低城镇化门槛,将有条件的高技能型农民工
转移到中心城镇,实现家庭城镇化,打破长期存在的单
一个体城镇化模式;二是针对农村弱势人口做好社会
保障工作,要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吸引优质劳动力,注
重维护农村留守人口权益,实施惠及农村留守人群利
益的专项工程,如养老体系、医疗体系和教育体系等,
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给农村建设配置更多更优
的生产要素。
业、协会合作社、金融、政府合作发展产业的“五方合
一”发展新模式。 大林模式主要运作机制是“政府引
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协同作
用。 政府引导主要是搞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
解决资金,协调土地流转,当好龙头企业、业主和农民
的“红娘”。 农民自主主要是农民自建园区、自筹资
金,多干多得,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龙头带动主要是龙
头企业领园发展,园区成为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 金
融支持主要是政府出资成立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公司,
由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建立一套风险规避机制,为农
户发展产业提供10 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 协会组织
主要是在产业园区成立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建
立风险基金,在市场低迷时补助农户,保障农户发展产
业无风险。
对于四川省,要根据差异化的原则,以新型城镇化
58
张ꢀ 果ꢀ 曾永明ꢀ 刘宗鑫ꢀ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研究
为动力,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模式来解决农村人口发
展问题。 城镇化优化发展区模式(平原盆地模式)、城
镇化快速推进区模式(丘陵低山模式)和城镇化稳妥
推进区模式(高原山地模式)各具特色,四川可以这三
种模式为基础,结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现状及新型城
镇化的差异化原则,适时推广和创新农村及农村人口
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分割和二元化发展问题。
注释:
①
②
这里的劳动力指劳动能力人口,不是指劳动人口。
据测算,2009 年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 是2ꢁ 5 万元。 详见:徐恒杰《铭记农民对工业化进程的巨大贡献》,
农民日报》2009 年10 月30 日第3 版。 考虑两年的增长变化,这里估计为3 万元。
《
③
数据来源于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电子版)的拟招募人数,其中2006 年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拟招
募数据缺失。
参考文献:
[
[
[
[
[
[
[
[
[
1]LIPTON M.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M].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77.
2]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
3]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4]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J].中国人口,2004,(5):88⁃92.
5]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9):1462⁃1466.
6]赵莹.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2,(9):53⁃57.
7]林聚任,王忠武.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2,(9):48⁃53.
8]艾智科,黄发林.现代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成都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3):131⁃133.
9]周勇,李春红,张涛.基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视角的农村人口城市化:重庆模式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76⁃
79.
[
[
[
10]冯德显,梁少民.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动力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6):33⁃36.
11]陈锡文.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三农”面临的挑战[J].中国农村经济,2010,(1):4⁃9.
12]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e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1):138⁃148.
[
[
[
13]LUCAS R E. 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1):29⁃59.
14]袁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四川省农民工市民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 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EB/ OL].(2012⁃04⁃27).http:/ / www.stats.gov.cn/ was5/
web/ search? channelid= 288041&andsen = 2011%E5%B9%B4%E6%88%91% E5%9B% BD% E5%86%9C% E6% B0%91%
E5%B7%A5%E8%B0%83%E6%9F%A5%E7%9B%91%E6%B5%8B%E6%8A%A5%E5%91%8A.
16]白静,熊润频.去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450 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5%[EB/ OL].(2012⁃03⁃02).http:/ / si⁃
chuandaily. scol. com. cn/ 2012/ 03/ 02/ 20120302541024080376. htm. http:/ / www. sc. gov. cn/ 10462/ 10464/ 10797/ 2012/ 3/ 2/
[
10201082.shtml.
[
[
17]钟海,陈晓莉.农村人口流动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困境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6⁃69.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
责任编辑:钟秋波]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