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4期
2
011年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4
July,2011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前提与问题
李燕
(四川师范大学党校办公室,成都601168)
摘要: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学校在
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取得事实上的相对独立地位,学校在与同类其他学校的关系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
创造主体在面对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
提。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学校特色发展应当在深刻反思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
会),学校与文化,学校与人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学校;特色发展;理论模式;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4-0134-05
出于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发展问题和今日
中国学校无特色现状的深刻反思,中国学校特色发
展的又一次大规模实践正在成为影响当前学校生存
与学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学校特色发展问题的
关键是深入而准确地揭示中国社会现实条件下学校
特色发展的实现机制及其应用逻辑。为此,本文拟
在已有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
整体上揭示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
并通过对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反思,从中一窥学校
特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
种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教育与政
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它划分了教育与政治、经济、
文化等其他社会领域的明确界限,规定了教育是相
对独立存在还是依附从属存在;二是学校与政府、市
场、社会(社区)的关系,它划分了学校与政府、市场、
社会(社区)的明确界限,规定了学校办学的三方面
状况:1ꢀ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状况;2ꢀ学校办学的
自主权状况;3ꢀ学校办学资源的来源状况。
显然,如果教育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
会领域的关系中不能保持相对独立,学校就只能依
附于特定社会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和文化压力而
从属存在,学校就很容易受到外部种种势力的侵袭
和干预。此时,学校极其容易以某种统一相同的思
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而存在,因而也就失去了学校特
色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学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社
区)的关系层面,如果政府高度集中了学校办学的各
方面资源,或者市场不能有限介入学校办学,或者学
校与民间、社区相互隔离,学校在办学的价值取向上
就容易趋同,在办学的过程中就没有自主空间,在办
一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三重前提
大量的实践案例表明: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
学校与社会关系构成的外部庇护层、由学校与学校
关系构成的中间组织层和由学校与自身关系构成的
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
(一)外部庇护层:学校与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特色发展的外部庇护层是
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形成的外部制度环境,它主要
反映的是学校教育与外部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这
收稿日期:201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校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李燕(1973—),女,四川隆昌人,四川师范大学党校办公室,副研究员。
134
李
燕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前提与问题
学资源的来源上就会陷入单一,在办学的基点上就
失去了社区文化母体,这一切都意味着学校特色发
展的不可能。
定共消亡,但并不一定共存在。而只有当两者共同
完整存在时,学校特色发展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学校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之中所表现出来的
独特个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学校
的核心价值和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理
念、价值取向、办学目标等;二是学校自主管理体制
与经营策略,集中体现为各种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是学校的和谐人际关系,集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
的民主、平等与合作;四是学校办学资源来源的多元
化途径和有效整合,集中表现为学校与政府、市场、
社会(社区)的多向合作;五是学校的课程教学与人
才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为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办学
质量的优质高效和对同类学校的巨大影响力。
因此,在中间组织层,学校的特色发展需要具备
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学校以个体的方式在同类学
校中生存,而不是整体生存;2ꢀ学校在核心价值与
文化精神、管理体制与经营策略、人际关系与校园氛
围、权力与资源来源的多元化途径、课程教学与人才
培养模式等方面拥有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的独到之
处;3ꢀ学校在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人才规格等方面
在同类学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反之,在外部庇护层,学校的特色发展要求具备
以下几个支持条件:1ꢀ教育保持相对独立,学校能
够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行事;2ꢀ社会价值体系打破
一元化格局,学校在价值选择和理念设计上能够多
元共存;3ꢀ学校在办学权力方面拥有办学自主权,
学校成为自治机构;4ꢀ学校的办学资源来源不是唯
一依赖政府,而是拥有多元化途径;5ꢀ学校与社区
沟通合作,融于社区文化母体。
(二)中间组织层:学校与学校
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特色发展的中间组织层是
由学校在追求特色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根据
实际所形成的独特学校组织模式,它主要反映的是
同类学校之间的关系和学校在同类学校中所表现出
来的独特个性。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
是同类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生存状况;二是学
校在与同类其他学校相比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
性。
同类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生存状况包括两
[1]3ꢁ4
种情况 :一是整体生存,这时的学校与学校个
性趋同,容易形成不同学校之间的整齐、划一局面,
当然也就无学校特色可言;二是个体生存,这时的学
校与学校在办学理念、价值选择、权力和资源来源、
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就可能形成同类
学校中各自不同的学校特色。显然,学校是整体生
存还是个体生存,跟学校特色发展的外部庇护层密
切相关。如果外部庇护层遭到严重破坏,学校肯定
以整体的方式在同类学校之中存在,学校特色发展
的中间组织层自然就会受到损害。但当外部庇护层
存在,学校特色发展的中间组织层也有可能受到损
害。今日中国的高中学校就是这种情况:学校教育
已经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教育价值取向开始走
向多元,政府赋予了学校以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市场
和民间社会力量可以有限介入学校教育等,但是,由
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侵蚀和对单纯的“考试升学
率”、“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等称谓的过度追求,今
天的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或因自觉而为,或因强
制而为,最终导致了整体生存的命运,形成了本来不
同的学校之间“千校一面,万生共相”的格局。换句
话说,学校特色发展的外部庇护层与中间组织层一
(三)内部特质层:学校与自身
学校特色发展的内部特质层,是在办学过程中
由学校主体(校长、教师、学生)的特色意识,权利空
间,个性状态与行为状态所形成的内在品质,它主要
反映的是学校与自身的关系。一般而言,学校特色
发展的外部庇护层相对比较稳定,被完全损伤的情
况极其少见。因此,问题容易发生在中间的学校组
织层。也就是说,即使外部庇护层完整存在,如果学
校自身没有特色发展的意识和动力,或者不具备特
色发展的能力,或者不主动去抓住特色发展的机会,
那么,学校特色发展的中间组织层就会受到极大的
损伤。而这种意识、动力、能力和主动性,恰恰跟学
校主体的内在品质高度相关。
在学校特色发展的内部特质层,特色意识、权利
空间、个性状态和行为状态是影响学校特色发展的
四个关键指标。在校长身上,主要体现为追求特色
发展的意识是否强烈,自主办学的权力是否足够,行
政身份与学术身份是否统一,个性是否活跃,行为的
创造力程度是否高。在教师身上,主要体现为课程
教学创新的意识是否强烈,自主教学权力空间是否
足够,个性活跃程度和教学特色是否显著,教学行为
13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的创造力程度是否高。在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学
习方式是否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等特征,全面素质
和创造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发展。
系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如何协调、平衡政府、
市场与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
运作与学校自主的协作合作机制,是学校特色发展
实践过程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显然,内部特质层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部分,
学校主体自身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态从最深刻的意
义上影响着学校的特色发展进程。归纳起来,学校
特色发展要求内部特质层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政府和市场分别代表了学校办学资源的两种提
供途径:公共途径和市场途径。前者是由政府部门
和公共组织提供的教育资源,后者是以营利性个人
或组织为基础的市场提供的教育资源。允许市场提
供资源和参与学校办学,意味着政府和学校可以通
过民间力量来弥补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激活教育
资源配置机制,克服过去完全由政府包办所产生的
种种问题。然而,市场是受私益而不是公益所驱动,
追逐利润是市场运作的本性。如果市场缺乏必要的
规范和限制,它就有可能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而
背离其教育宗旨,抛弃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价值
取向,甚至给学校的安全和办学质量埋下极大的祸
患。因此,只有深入理解当代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
准确把握学校、政府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同
时注意伦理道德与地域、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才
能最终提升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道德水准和伦理质
量。
ꢀ校长、教师拥有强烈的特色意识和创新精神;2ꢀ
校长、教师拥有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3ꢀ校长的职
业结构合理,教师能够实现专业化发展;4ꢀ学生的
学习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
二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四大问题
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和三重条件表明:学
校特色发展分别涉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学校
与自身三个方面的关系及问题。这里,我们拟从学
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会),学校与文化,学
校与人几个理论视野出发,对当今中国学校特色发
展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以从中
寻找当今中国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机
制。
(一)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特色发展的权力与
资源
(二)学校与社区(社会):学校特色发展的背景
与条件
众所周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一直
强调政府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高度控制。政府包揽了
从举办、办学到管理的一系列权力,学校的经费投
入、经营、招生、管理等都由政府统一包办,学校的一
切办学行为都必须体现政府的意志,结果限制了学
校的办学自主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学
校的特色发展。针对这种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
期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重新界定了政府与学校的地
位和职能,使以前政府和学校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命
令———服从关系逐步演变为举办者、办学者与管理
者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学校教育事业中多
元化的利益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
国内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开始
介入办学领域,其通过市场运作的有限介入来向社
会提供教育服务,这正成为一种全新而重要的教育
提供途径和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的介入使教育发展
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极大改观,普通民
众拥有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学校的特色发展出现
传统学校关注自身的发展,不仅不考虑所在社
区的实际需求和具体特点,而且还有意识地与社区
保持着一定距离,从而形成学校脱离社区和社区孤
立学校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使学校发展失去了社
区的支撑和支持,而且使学校的特色发展失去了社
区这个文化母体。反观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若干案
例,大凡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是依托社区的背景和条
件,积极主动地与社区各方面加强交往与合作,开发
一切可资利用的社区教育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同
时学校又积极参与社区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知识、
智力的支持,从而形成学校与社区的水乳交融关系。
这不仅促使我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学校发展与社区
发展的关系,而且也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现提供了
一条现实的道路。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就指出,学
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它应主动与社区
[3]
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20世纪
了又一个转机,同时又使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进一步 60年代以来,增进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与交流,已成
分化和重组,形成了政府、市场与学校三种既相互联 为世界性的潮流。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召开
136
李
燕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前提与问题
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所提出的报告———
学会关心: 世纪教育》进一步提出:“要想形成21
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及其基本文化精神在中国的
《
自然嬗变和演进,由于中国置身于开放的世界体系
21
[
5]32
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囿于目前的模式,可
之中而转化为共时的存在形态 。同时,各所学
校所在地区的文化生态也各不相同。所有这些,形
成了当今中国现代市场经济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
区域特点相匹配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东
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
多种文化价值并存、融合的多元文化格局。身处其
中的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冲
突和艰难的文化价值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
确立学校文化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学校特色发
展实践的基本思路?
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
[4]68
更多地参与社会。” 让社区参与学校,可以帮助
学校挖掘发展潜力和拓宽发展空间,可以帮助学校
丰富和优化办学资源,可以扩大学校的文化辐射力。
而让学校参与社区,可以依靠学校的知识与智力优
势为社区发展培养劳动力,可以依靠学校的师资、设
备优势为社区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可以依靠学校的
文化中心地位和品牌效应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可
见,将社区范畴引入学校,将学校范畴引入社区,形
成学校与社区之间双向参与和相互沟通的良性关
系,不仅使学校的特色发展有了社区的支撑与合作,
而且使社区的发展有了学校的支持与参与。
笔者认为,立足于时代要求和今日中国学校教
育所暴露出来的深层问题,学校教育的衡量标准只
能是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学校特色发展实践
必须认同的最根本的价值。根据这一根本尺度,我
们需要尊重学校所在地区(社区)的多元文化事实,
对多种文化价值进行整合;同时,我们又不能对各种
文化价值等量齐观,需要建构起充分体现中国社会
现代转型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和现代学校教
育精神的主导价值———理性与人本,这又是学校特
色发展实践必须坚持的两大主导文化精神。以此为
基础,学校特色发展实践还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
作:一是提升和弘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积淀和
流传下来的伟大精神;二是挖掘和总结学校在长期
的办学过程中所凝聚和传承下来的精神风貌;三是
保护和传承学校所在社区的独特的地方文化。
以此为基础,学校应当利用特色发展实践这一
契机,融合现代学校教育理念,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
优化,使学校的规模和布局更加合理,使学校各个方
面的发展更加均衡、协调,使学校、政府与市场关系
得以重构,使学校与社区隔离的现状得以改变,使学
校的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提升,使学校成
为一个实现校长专业发展、教师自主发展和学生个
性发展的精神家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苦于自身的无特
色,却对学校所在社区独特的背景和文化视而不见;
很多学校苦于自身办学资源的紧缺,却对学校所在
社区丰富的人力资源、物质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熟
视无睹。走出这种困境的途径之一就是重构学校与
社区的关系:1ꢀ将社区的背景、特点和条件融入到
学校特色发展的工作视野之中,统筹协调学校发展
与社区发展;2ꢀ从建立学校与社区协调型沟通合作
机制入手,逐步建立紧密型机制,最终形成学校与社
区的一体化发展;3ꢀ建立学校资源与社区资源的转
化与共享机制,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社区规划发展
的协调并进。
(三)学校与文化: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长期以来,教育界对文化问题的关注,仅仅把文
化作为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没有从战略
的高度去思考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
位。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反思,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和最深刻的内涵不是别的,而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其
实质是要解决中国转型时期人本身的存在与发展问
题。如何在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学校所在社区的地
方文化以及多元化教育价值潮流的基础上,通过学
校文化建设,优化学生的文化生态环境,提升学生的
生存质量,是学校特色发展实践必须解决的重要课
题。
(四)学校与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与目的
如果不从人的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发展,对各种
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就难免是肤浅的、表面的。
这意味着,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和目的乃是要促进
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实际上,自1840年以来,中
国学校教育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动地启动了它的
现代化进程(其中包括学校特色发展实践),历经晚
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中国社会两极并存的二
元结构、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和一体化发展
任务,使得原本应当以历时态依次更替的农业文明、
13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我们会发现,中国学校教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校教育的眼光只是局限于
教育的事实界和现象界,排斥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以及教育中涵摄的人生境界和觉悟的探求,放弃、压
抑了对教育根本意义问题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学校
教育活动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习惯的训练,
使教育活动成为一种纯粹知性的活动,导致教育活
动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分割和人格的完整性缺失。在
由科学主义所主宰的对象化意识中,学校教育成为
外在于人并由人控制、支配和占有的对象世界,人与
教育世界的一体化关系不复存在,人与自身的教育
世界分裂了,并陷入一种尖锐的对立状态之中。在
由工具主义所支配的占有意识中,学校教育只是在
功利的意义上被理解,人的教育世界变成了“物的世
界”。学校教育所具有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被破坏了,
学校教育对人所具有的人文意蕴和精神价值被遮蔽
了,学校教育对人所具有的归属感、亲切感和美感被
窒息了,学校教育所具有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也被抽
象和蒸发掉了。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生存论危机和
困境的根源就在于,学校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人自
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正是因为这一点,才造成了
学校教育目的与手段的割裂、人与人的教育的割裂、
物质与精神的割裂,造成了学校教育整个价值体系
的割裂和生存论的危机。而自觉地进行学校特色建
设,正是要重塑新的学校教育价值体系,把学校教育
从对人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释放学校对教育根本
意义以及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探求和关注,促使学
校真正成为促进校长、教师和学生创造、发展的解放
性力量,从而寻找出超越目前学校教育困境的现实
途径。
育的现代化实践,包括学校特色发展实践,无论采取
何种途径和方式,最终都会回到人自身的问题上来,
这充分说明了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学校教育现代
[8]
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
从哲学的视角透视这段历史,我们又会发现,学
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内涵不是别的,而是
人本身的问题。而人本身的问题最终体现为校长、
教师和学生在生存和发展方式上的根本转化。正如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Inkeless)所说:“如果
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
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在心理、理想、态
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
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最完善的现
代化制度和管理方式,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
[6]4
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 只有从这样的
视角出发,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过去中国学校特色
发展的每一次历史投入,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最终都
将人自身的问题突显到醒目的位置,为什么梁启超
在《新民说》中明确指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
务”,并且批评了人们重视物质建设和制度改革而忽
略人自身的变革的错误倾向,而陈独秀则以《新青
年》呼唤“新青年”的生成,并明确指出要以西方的科
[7]98
学、民主和理性的精神来塑造中国的“新青年” 。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
学校教育目前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迎来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又一次新的历史机遇。如不
讳言,目前中国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存在着某种生存
论的危机和困境。由于秉持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
参考文献:
[
1]张东娇.最后的图腾:中国高中教育价值取向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劳凯声.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3,(2).
3]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3,(3).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7]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8]张应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生教育[J].厦门大学学报,1995,(1).
[
[
[
[
[
[
[
[责任编辑:李大明]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