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卷第3 期
2006 年5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3,No.3
May,2006
试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
毛ꢀ 丽ꢀ 娅
(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
ꢀ 摘要: 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生态危机的解决从根本上说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 道教
的“承负”说已涉及到代际公平,基督教的“尽义”也是信徒对待社会的道德规范;消除贫困与不公是道教和基督教
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道教倡导“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基督教主张“节制”、“现世”的禁欲主义价值取
向;道教的“太平”与基督教的“和平”观念的核心内容是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
关键词:道教;基督教;承负;尽义;少私寡欲;禁欲主义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6)03⁃0026⁃07
ꢀ
ꢀ
世界是由自然和人类社会组成的相互依存的
的好坏对处理与后者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
道教戒条中,二者往往混杂在一起。 《太平经》把天
地比喻为人的父母,人损害自然就象子女不孝顺父
母,“天者养人命,地者养人形。 今凡共贼,害其父
母。 四时之气,天之按行也,而人逆之,则贼害其父;
以地为母,得衣食养育,不共爱利之,反贼害之”[1]
(115 页)。 《初真十戒》 也规定:“不得不忠不孝,不
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不得阴贼潜谋,
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2](278 页)。 道教
把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完全推广到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了人对自然应遵守的种种
禁忌和道德戒律。 在《圣经》中,人与上帝的关系直
接影响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亚当与夏娃犯
罪后,彼此推卸责任,大地也因此受到诅咒,不久又
有该隐杀亚伯。 于是,罪不仅是人与上帝的疏离,也
是人与人关系的扭曲,以及人与万物关系的破坏。
在《圣经》中,保罗对于社会问题持一种适应现状的
保守态度,但却想以基督的爱来转化。
整体,任何一方的健康存在与兴旺都依赖于其他方
面。 当今世界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自然资源占有
量差距越来越大,导致贫富悬殊、局部冲突、人口爆
炸、畸形消费、过度消耗资源等问题,导致环境恶化
和地球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因此,生态危机的解决
从根本说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联。 于是,强化
人类的个体和组织对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的道德规
范,使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
文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与西方
传统文化核心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的探讨,为当
今社会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借鉴材料。
一ꢀ 道教的“承负”说与基督教的“尽义”
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人与自
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错在一起。 道教从
“
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将“道”分为“天道”和“人
道”。 “天道”指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道”则指人
事的规律和法则,包括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相互关
系,认为二者是完全一致、密不可分的,而且是影响
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深层次因素,因此,前者关系处理
面对生态危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既
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收稿日期:2005⁃09⁃28
作者简介:毛丽娅(1965—),女,四川乐山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26
ꢀ
ꢀ
毛丽娅ꢀ 试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生态系
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3]
生存的自然环境。 在《圣经》传统中,作为上帝形象
的人是上帝在大地上的代表。 人属自然界,在上帝
的宣判中,人“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4](《创世
记》3:19)。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神与人的
关系,因而也是一种“契约关系”。 上帝说:“因为你
必与田间的石头立约,田里的野兽也必与你和好。”
[4](《约伯记》5:23) 上帝将自然万物交由人类管理,
但人类对自然的管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以
圣德和正义管理世界,以正直的心,施行权力”[5]
(《智慧篇》9:3)。
(
241 页)。 而社会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是
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持续进步的重
要保证。 社会公平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代际公平要求正确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之间的利
益关系,特别表现在环境和资源问题上。 如果只顾
眼前利益,过分损害环境和资源,就会断了后代的生
计,危及人类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 道教的“承负”
说警示当代人不要为后代人留下债务,否则子孙后
代“必有余殃”,已涉及到了代际公平。 《太平经》
说:“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
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
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
负也。 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1](70 页)即先
人的行为对后人会产生影响。 如果先人犯有罪过,
积恶太多,必报应于后人;如果先人积功累德,后人
也能得到先人的庇护,因此,“当为后生者计,可毋
使子孙有承负之厄”[1](80 页)。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
关系时,道教的“承负”说已提醒人们为了子孙后代
的利益,要多做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事。
其次,道教蕴涵有深刻的贫富观念,它以世界上
物种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类社会贫富的标准。 《太平
经》说:“富之为言者,乃毕备足也。 天以凡物悉生
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
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 下皇物
复少于中皇,为大贫。 无瑞应,善物不生,为极下贫。
子欲知其大效,实比若田家,无有奇物珍宝,为贫家
也。 万物不能备足为极下贫家, 此天地之贫也。
……此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此父母贫极,则子愁贫
矣。”[1](30 页)显然,“富”是“凡物悉生出”,而“贫”
则是“万物不能备足”[1](148—149 页),即是说“富”
与“贫”不是以物质财富的多寡,而是以自然界的生
命兴旺与延续发展作为评判标准。
代内公平是同一代人(主要是指现在活着的
人)社会利益和责任的平等分配。
首先,基督教的“尽义” 是信徒、教会对待社会
的道德规范。 在《圣经》 中,“道成肉身” 的基督要
第三,消除贫困与不公是当今全球所有国家的
责任,也是道教和基督教关注的重要问题。 道教把
“均贫富”、济世度人看作是“天之道”,是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道教认为天地间
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和气”所生,属于社会公有,
“物者,中和之有”[1] (246 页);“夫财者,天地之间
盈余物也,比若水,常流行而相从,常谦谦居其下。
得多财者,谦者多得也。 故期者,天不佑之矣” [1]
(695 页)。 “天地乃生凡财物可以养人者”[16],故不
应为个别人所独占,为少数人据为己有,即使是“少
(小)内之钱财”,也“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
者,悉当从其取也”[1](247 页)。 因此,道教主张人
人都要有“济世度人” 的社会责任感,要“悯人之
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 救人之危” [6]
(20—23 页),故道教主张“仁施”,周急救穷。 若人有
积财,见民尽其筋力仍无以为生,而不肯“周穷救
急”者,罪不可恕,因为这直接破坏了“天乃乐人生,
地乐人养”[1](247 页)的平均原则。 道教主张凡物
都能得到生与养的基本权利。 在此原则下,积财者
“
尽诸般的义”[4](《马太福音》3:13)。 从他受施约翰
的洗礼,到他以后的言行和对信众的要求,都给出了
对待社会“尽义”的道德规范,不是废去而是要成全
律法所要求的义[4](《马太福音》5:17—18)。 基督教
把为社会“尽义”看作是本分,认为尽按“天国”标准
要求的义,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则社会的
“
义”的最终目的也会实现[4](《马太福音》6:33)。 因
为不论是“道成肉身”的基督,以及作为他身体的教
会,还是学他样式的信徒,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
所以,基督教讲的“尽义” 是信徒“属世” 的道德规
范。 16 世纪,基督新教神学家加尔文把改造社会当
作每个信徒的责任。 他在日内瓦努力净化社会风
气,清除弊端,禁止赌博、跳舞、打扑克、酗酒、贪吃、
奇装异服、卖淫等,违者判刑,并驱逐出境。 坚持节
操,勤勉生活,提倡教育,鼓励商业,使日内瓦成为当
时欧洲最兴盛的城市之一。
基督教“尽义”的范围理应包括维护人类赖以
27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身不属伦理上的恶,但反对为富不仁者,“或积财
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1]
阳,女为阴,“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1](149 页)。
男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只有阴阳平
衡,社会才能和谐安宁。 如果残杀女子,令女子少于
男,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其结果必然是
“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1](34 页)。 “夫男者乃
承天统,女者承地统。 今乃断绝地统,令使不得复相
传生,其后多出,绝灭无后世,其罪何重也! 此皆当
相生传类,今乃绝地统,灭人类,故天久久绝其世类
也”[1](36 页)。 《太平经》从肯定人的作用、尊重生
命的高度对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
批评,认为“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贼杀
女,深乱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1](34 页)。 主张人
人自食其力,“天生人,幸使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
衣食”[1](242 页)。 道教善书也反对歧视妇女、残杀
女婴,认为“溺女一事,罪孽甚大”[9] (400 页)。 此
外,道教教职的设置带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平等的色
彩。 如道教神仙谱系中就有不少女仙、女神,而且道
教创始之初就设有女祭酒职位。
(
242 页)。 但是,《太平经》 也反对那种不肯自食其
力,而使自己陷入饥寒,这也是罪。 “有力不肯力作
自易,反致困穷”[1](255 页);“轻休其力,不为力可
得衣食,反常自言愁苦饥寒。 但常仰多财家,须而后
生,罪不除也”[1](242—243 页)。
基督教也重视善行,说:“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
行善。”[4](《彼得前书》2:15)在《圣经》中,大地是上
帝的,“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
是客旅,是寄居的”[4](《利未记》25:23)。 人们不可
占有土地的全部产品,而应当从中拿出一部分给劳
苦的邻居。 《圣经》要求人们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
助的人,耶稣让众人吃饱和他与被遗弃的人吃饭的
故事,劝勉人们要照顾人和万物的基本需要,这与道
教的“天道助弱”、济世救贫思想是一致的。
基督教主张救穷周急,“周济贫穷的,不致缺
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4](《箴言》28:27),说
“
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
《圣经》一方面接受女子从属于男子的传统,认
为:“作妻子的,应当顺从丈夫,如同顺从主”[4](《以
弗所书》5:22),“男人是女人的头”,是“神的形像和
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另一方面也肯定了男
女相互依赖都出于神的原始平等关系,“照主的安
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 因为女人原是由
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于
神”[4](《哥林多前书》11:3—12)。
不在乎家道丰富”[4](《路加福音》12:15)。 “凡为自
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的”[4](《路加福音》12:21);
“
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
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
蛀的地方” [4] (《路加福音》 12:33—34)。 告诫人们:
“
不可忘记行善行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
所喜悦的。”[4](《希伯来书》13:16)还说:“我是富足,
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
怜、贫穷、瞎眼、赤身的。”[4](《启示录》3:17)显然,在
基督教《圣经》中也不是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衡
量贫富的标准。
二ꢀ 道教的“少私寡欲”与基督教的“禁欲”
(一)“寡欲”、“禁欲”与适度消费
人类通过物质生产而实现消费(对自然索取和
向自然界排放废物),对自然界产生重大影响。 合
理的欲望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放纵欲望,不
知满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已对地球有限
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
构成极大威胁。 1992 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
的《21 世纪议程》就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
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
化,贫困加剧和发展失衡。”[10](82 页)
第四,代内公平还包括男女性别公平。 1970 年
代出现的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伦理观认为,
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男人对女人的控制之间存在着
某种联系,男人对女人的压迫和人类对自然的压迫
紧密相连,必须同时解决[7](16 页)。 安尼克斯(G.
Annix)也指出:“假如发展是在歧视妇女和儿童或
忽视其利益的前提下取得的,那么,它也不可能称为
可持续发展。”[8]于是,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平等有
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道教特别“贵柔守
雌”,认为“男女者,乃阴阳之本也”[1] (38 页)。 道
教从“阴阳平衡”的角度主张男女性别平等。 《太平
经》强调“天地之性,半阴半阳” [1] (702 页),男为
人的消费方式问题,从深层次上说,是人生价值
的实现问题,而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是要树
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为了维护人、社会、自然的和
谐,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抛弃过度的消
费型价值观,树立适度消费观念,提倡过简朴的生
28
ꢀ
ꢀ
毛丽娅ꢀ 试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
活,这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
球生态的要求。 道教“少私寡欲”的主张,基督教的
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这世
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
远常存的”[4](《约翰一书》2:15)。 4 世纪中叶,修道
院从埃及传入高卢。 这种以禁欲主义为核心,苦行
与幽静独处为特征的基督教(主要指天主教和东正
教)修道制度,是基督教为保持信仰纯洁的自我净
化剂。 修道士须发“三绝” 大愿,摆脱尘世生活,厉
行斋戒,自觉受苦,粗衣陋食,从事体力劳动。 中世
纪,本尼狄克(亦译本笃) 修道院的基本信条是纯
洁、安贫和服从。 无论何时修士都应过非常简朴的
生活,不能拥有任何财富,要保持“基督的贫穷”,依
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
“
节制”,新教“现世”的禁欲主义观,对帮助现代人
树立适度消费观念,不无启迪。
道教承袭并且强化道家的寡欲观,倡导“见素
抱朴,少私寡欲”[11](9 章),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和
价值取向。 《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
无所欲”[12](47 页),“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
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
俗争”[12](10 页),才能得道成仙。 《太平经》 推崇
安贫,节制欲望,追求人人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
“
安贫乐贱可久长,……不食而自明,百邪皆去远祸
殃。 守静不止不丧,幸可长命而久行,无敢恣意失
常,求之不止为道王”[1](306 页)。 葛洪在《抱朴子
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
内视反听,尸居无心”[13](175 页)。 《西升经》认为,
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因有违背人性的一面,
从欧洲文艺复兴起便受到人文主义者的理性批判。
16 世纪,经过改教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一反传统的
基督教禁欲主义观念,新教徒采取了一种“现世”的
禁欲主义,引导人们在从事世俗职业中证明自己是
上帝的“选民”,从中寻求蒙恩得救的可能性。 于
是,世俗的职业被看作“神召” 和“天职”。 与此同
时,倡导勤勉、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禁止一切戏剧娱
乐。 那些虔信的清教徒将自己孜孜不倦的职业劳动
和主动的自我克制视为宗教上洁身自好的理想生活
方式,并把这种劳动所得的成果理解为上帝对自己
的恩惠和拣选。 这种“现世”的禁欲主义观念有助
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
“
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 莫知其根,莫知
其原。 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 [14] (588
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
“
真道”的得道境界,认为“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
其心而神自清”[14](344 页)。 司马承祯主张“主静
去欲”,丘处机主张“清心寡欲”。 道教的这种修养
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弃世排除种种世欲名利情欲,循
道返朴,回归纯真的人类本性,使人的生命进入一种
全新的境界。 为了达到“六根自然清静”的境界,要
人们“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15](141 页)。 道教
返朴归真、顺其自然的价值取向和少私寡欲、崇尚节
俭的生活方式,客观上有助于恢复生存环境的完整
和健康,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人类长远
利益的实现。
道教不主张禁欲,认为禁欲违反了自然之道。
但是,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全真道从长生成仙出
发,也主张绝欲,实行出家修道。 王嚞以识心见性为
长生成仙的基础,把绝对禁欲作为识心的首要条件。
为了达到心空性见之目的,王嚞要求道教徒断七情
六欲,尤其是要断酒、色、财、气,忍辱苦修。 全真道
这种禁欲主义的出家修道观与基督教的修道观尽管
其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有别,但采取的形式是相同的。
(二)婚姻、生育与人口控制
基督教也主张节制和自我约束。 《圣经》 认为
“
节制”是“圣灵所结的果子”[4](《加拉太书》5:23),
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又说:“只要
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贪财是万恶之根。 有人贪
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4](《提摩太前书》6:6—
人口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
也是最大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提供时空资源和物质资源;另一方面,资源
的时空分布、资源的有限性又制约着人类的发展。
因此,随着人口过分增长而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必然
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道教以道法自然、阴阳平衡为理论基础,主张男女平
等,适度生育。 《太平经》认为,男女两性结合,组成
1
0)道教追求人今生的长生久视,劝导人们在现世过
一种顺应自然、恬然淡泊、返朴归真的简朴生活,而
基督教追求人来世的“永生”。 早期基督教会把贫
穷和独身看作是基督徒的理想生活。 节欲和禁欲是
道德高尚的表现,要信徒“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
事。 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因为
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
29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家庭,生儿育女,是“天之道”,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
的基本前提,强调“饮食阴阳不可绝,绝之天下无
人,不可治也”[1](44 页)。 基于此,《太平经》 反对
独身,主张男女适时婚嫁,适时生育。 李鹏飞《三元
延寿参赞书》就反对早婚、早育,认为“合男女,必当
其年……合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壮”;强调妊娠有
忌,并认为母乳喂养与婴儿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 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
也”[1](398 页),认为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
然的和谐。
基督教的“和平”在《圣经》中,不仅表示国家、
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势力均衡,而且更表
示人与上帝、与他人、与内心以及与自然之间关系的
某种理想状态。 《旧约》中的和平观是与以色列民
族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的,它既意味着人类肉体生
命的健康与安全,享受长寿并平安辞世,也意味着物
质生活的丰裕美满。 《约伯记》中描绘了一幅平安
幸福生活的场景,“在饥荒中,他(指上帝)必救你脱
离死亡;在争战中,他必救你脱离刀剑的权力。 你必
被隐藏,不受口舌之害;灾殃临到,你也不惧怕。 你
遇见灾害饥馑,就必嬉笑;地上的野兽,你也不惧怕。
因为你必与田间的石头立约;田里的野兽,也必与你
和好。 你必知道你的帐棚平安,要查看你的羊圈,一
无所失;也必知道你的后裔将来发达,你的子孙像地
上的青草。 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
收藏”[4](《约伯记》5:20—26)。 由于《旧约》的和平
观念更多地停留在现实层面上,因而它投射在《旧
约》社会的各类人际关系上也更注重尘世间各种和
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强调订立个人、民族之间的
“平安之约”[18]。
[
16](532—533 页)。 道教的这种生育观至今依然不
失其借鉴意义。 实行计划生育,坚持“适度人口”原
则,使人口再生产同社会生产增长率、资源环境之间
保持最恰当的比例,从而实现人、社会、环境的和谐
统一已成为人类的明智选择[17]。
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配合的,因而是神圣的。
《
圣经》记载了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繁衍子孙,使人
类生命延续的故事。 基督教认为,男女结合出自天
然本性,“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
体”[4](《马太福音》19:5)。 保罗进一步认为婚姻是
一项伟大的奥秘,它象征着基督与教会的结合和互
爱。 天主教和东正教都认为婚姻是耶稣亲定的圣
事。 在神父主持下结成的婚姻,是蒙上帝的恩惠结
合的永不破裂的关系。 基督教婚姻本质上一开始就
是一夫一妻制,对此《圣经》多有记载,如上帝创造
人类时只创造了一男一女,从中可窥出上帝的旨意。
在价值取向上,《圣经》也是赞颂一夫一妻制的。 在
生育方面,当今罗马天主教会承认“人口爆炸”给世
界、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所造成的“ 困
难”,大多数天主教伦理学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承认
节育的必要。
对于如何致“和”,《太平经》主张奉天地,顺五
行,协调阴阳,“大顺天地,不失铢分,立致太平,瑞
应并兴”,认为得“天心”,不仅可以“长吉”无灾,而
且还能延命益寿,终竟天年。 丘处机提出了“仁慈”
是实现和平的根本途径。 面对当时中国灾害、战火
连绵的现实,他强烈地呼吁统治者爱惜人的生命。
《愍物》云:“皇天生万类,万类属皇天,何事纵陵虐,
不教生命全。”要人常怀悯物慈悲之心,“最苦有情
物,难当无善心?”[19](829 页)。 并且在已年逾古稀
之年,不远万里,西去面见成吉思汗,“处机每言欲
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20](4524 页)。 在丘处
机东归南下途中,向其随行弟子们说:“今大兵之
后,人民涂炭,居无室,行无食者,皆是也。 立观度
人,时不可失。 此修行之先务,人人当铭诸心。”[21]
(809 页)显示出丘处机的救世情怀。 丘处机的和平
思想及其实践,造就了一批以济世救民为己任的门
徒。 他们各在一方,竭尽所能,救人于涂炭,对保护
和救济战乱中的百姓起了重要作用。
三ꢀ 道教的“太平”与基督教的“和平”
道教的“太平”与基督教的“和平”(Peace,希伯
来文“shalom”)观念的核心内容是人、社会、自然整
体和谐思想。 道教崇尚和平,反对战争。 老子早就
说过:“兵者不祥之器。”[11] (31 章) 又说:“师之所
处,荆棘生焉。”[11](30 章)道教认为,给人类带来大
灾难的莫过于“兵、病、水、火”[1](3 页),认为“武生
乱,乱生武”[1](646 页) [62]。 《太平经》所描绘的
“
太平世道”是一个天地人和悦,万物生长,阴阳合
和,风调雨顺,人与万物各得其所,没有水旱、战争、
疫病,君臣和睦,人人安居乐业,竟享天年,极大公平
的理想世界。 难能可贵的是,道教把天下太平的实
现置于整个宇宙、自然的宏观背景中进行考察,“太
平者,乃无一伤物,为太平气之为言也。 凡事无一伤
基督教《圣经》中的和平是上帝的恩赐,建立在
30
ꢀ
ꢀ
毛丽娅ꢀ 试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
神人关系和谐的基础上。 在《圣经》 中,爱好和平、
寻求和平的前提首先意味着对上帝的敬畏和爱,和
平是爱的直接成果。 正如巴特所说:“为了真正想
要和平并且从而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需要一种伟大而深刻的对上帝的敬畏。” [22] (192
页)但是,基督教认为“爱上帝”与“爱人”是统一的。
耶稣说:“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这是诫
命中的第一,而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
人如己。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
纲。”[4](《马太福音》22:37—40)耶稣认为:“这样行,
就必得永生。”[4](《路加福音》10:28)“爱神”体现出
一种纵向的超越与升华,是人超越自我的努力和追
求;而“爱人”则代表着一种横向的关怀与关联,是
人际之间的交流和共融。 爱人是爱上帝的表现,人
们彼此相爱,使上帝的爱在人们中间得以完全,最终
达到爱上帝与爱人的统一。 保罗对基督教爱的伦理
作了更充分的阐发,认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
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
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
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
望,凡事忍耐” [4] (《哥林多前书》13:4—7)。 这种以
切和平形式的起点和指归,而上帝赐予个体生命的
和平,实际上是个体心灵的安宁和灵魂的平安。 因
此,和平是人性得以充分、完全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人类用以调节与自然、社会、上帝之间关系的一种美
德[18]。 这与道教强调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首
先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和谐是相似的。 道教认为只要
内心清净恬淡,少私寡欲,无为不争,过一种有节制
的生活,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从而
努力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
睦相处、各种生命各得其乐的和谐世界。
道教从“贵生”进而“尊生”,基督教主张“爱上
帝” 与“爱人” 的统一。 道教的“生” 与基督教的
“爱”,虽有不同的表述,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其
基本精神却有着高度的一致,即强调对生命的珍重
和对他人的关爱,都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倡导人间和
睦,同时追求某种更高的终极目标。
不难看出,由于对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使道教
和基督教在一些问题上呈现出相似甚至一致的看
法。 道教和基督教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生态思想可
以帮助人们摆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护世
界的整体和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通过比较,促进中西方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这也是
当今宗教对话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爱”实现和平,又与丘处机以“仁慈”实现和平的思
想是一致的。
基督教认为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和谐关系应是一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1]王明. 太平经合校[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2]道藏:第22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3]余谋昌. 生态哲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基督教协会. 圣经[Z]. 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5]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圣经[Z]. 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6]道藏:第27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7]Palmer, C. Environmental Ethics, ABC⁃CLIOꢁ Inc.California,1997.
8]Annix, 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No.l,1991ꢁ
9]藏外道书: 28 册[Z]. 成都:巴蜀书社,1994.
10]中国环境报社. 迈向21 世纪[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1]老子. 道德经[M]. 道教三经合璧[Z]. 王弼注.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12]饶宗颐. 老子想尔注校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道藏:第28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4]道藏:第11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5]道藏:第17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6]道藏:第18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7]王道国. 道教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简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5).
31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8]周辉. 旧约的和平观念[A]. 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基督教文化学刊:第2 辑[C].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999.
1
[
[
[
[
19]道藏:第25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0](明)宋濂,等. 元史:第15 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道藏:第19 册[Z].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2]卡尔·巴特. 我们究应做什么[A]. 卡林·瓦尔特. 我与他[M]. 北京:三联书店,1995.
Attempt at Taoist and Christian Socio⁃Ecological Thought
MAO Li⁃ya
(
History Departmen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Man, society and nature compose a compound ecological system, and the solution of eco⁃
logical cris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at of social problems. Taoist doctrine of “cheng fu” (retribution for
sin) involves inter⁃generation fairness, while Christian “jin yi” (fulfillment of duty) a social morality.
Elimination of poverty and unfairness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both Taoism and Christianity. Taoism advo⁃
cates a simple, natural life style of less selfishness and fewer desires, while Christian the ascetical value
of moderation and this life. The core of Taoist and Christian concept peace is the harmony of man, society
and nature.
Key words:Taoism; Christianity; retribution forsin; fulfillment of duty; less selfishness and fewer
desires; asceticism
[
责任编辑:凌兴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