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3 卷第期  
2006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3,No.3  
May,2006  
西方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概述  
海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从1980 年代起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 这种方法的引入不仅开拓了翻译研究的领  
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给翻译研究带来了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丰富了翻译研究的途  
其方法值得借鉴但同时应意识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翻译加工模式翻译策略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603⁃0116⁃04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所思所想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  
[4](28 的确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翻译都是多  
义词贝尔(Bell)认为英语“translation”一词有三个含义是  
翻译过程(translating)、是翻译结果(a translation)、是指既包  
括翻译结果又包括翻译过程的抽象概念[5](13 汉语  
除包括英语所具有的意义还可指翻译者并兼指口译和笔  
。  
处理极其关键。 1980 年代翻译过程的科学客观实证描述  
成了翻译研究的重点[1]罗熙(L örscher)认为只有用过程  
分析法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对译者大脑活动做出  
种种假设[2]要对译者的心理活动或思维活动进行描述性  
研究必须借助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翻译的不同含义导致翻译研究的不同侧重点贝尔认  
翻译过程论要求对信息处理进行研究包括知觉记  
信息编码和解码其研究途径为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  
翻译译品论强调对译本进行研究其研究途径为语言学,  
包括句法学语义学文体学语篇学和话语分析。 “翻译综  
合论要求既要对翻译结果进行研究又要对翻译过程进行  
研究贝尔对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中的某些概念提出了  
批评[5](12—15 。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其主要研究  
范围包括注意感知觉学习和记忆等认知过程和结构认  
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认知在结构和过程上与计算机有许  
多相似之处把人脑比拟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加工系统认  
为大脑就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 布儒宁(Bruning)认  
:“认知心理学是以人类感知觉思维和记忆为研究核心的  
理论观点它把学习者比做主动的信息处理器。”[3](1)  
因此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架构是信息加工模式探讨人  
类凭感官接受信息储存信息以及提取运用信息等不同阶  
段所发生的事所以认知心理学也常被称做信息加工心理  
”。  
杜布瓦(Dubois)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原语语  
篇所表达的东西用第二种语言目的语重新表达出来尽  
量保持语义与文体方面的等值[5] (5 贝尔对其等  
观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完全等值的理想是愚蠢无聊的  
幻想(chimera),因为语言之间彼此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  
形式上就是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符号及其语言符号组合规则,  
同时这些形式具有不同的意义[5](6 。  
什么是翻译  
什么是翻译凡是翻译研究者似乎必须对这个问题给  
出明确的回答然而至今为止也很难有一个真正权威的定  
因为不同的学者对翻译有不同的理解正如索尔(Sölle)  
所说:“翻译理论的历史可以说是探讨翻译多义性的历  
贝尔比较赞同翻译就是交际交际也是翻译的观点他  
引用斯丹讷(Steiner)的话来印证此观点的正确性斯丹讷  
认为任何模式的交际同时都是一种翻译即意义在或纵或  
收稿日期2005⁃10⁃16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2003 年青年课题翻译心理学成果之一批准号SB03⁃020。  
作者简介颜林海(1965—),四川遂宁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  
116  
颜林海西方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概述  
横某一个面上的转移没有哪两个历史时代哪两个社会阶  
哪两个地方使用词汇和句法来精确地表示相同的东西”。  
程就会显得难些慢些。  
以上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式假设那么在实际翻译中,  
译者到底倾向于何种模式呢玛斯咗和斑韭(Macizo Ba⁃  
jo)[10]以西班牙语(L1) / 英语(L2)双语者专业译者进行  
分组实验实验 要求试者进行常规的阅读理解实验 要  
求试者进行翻译式阅读实验结果表明阅读时间的差异取  
决于阅读类型当试者知道他们必须先读后译时阅读速度  
比常规阅读的速度慢翻译式阅读时速度的放慢表明试者  
在阅读的同时就在进行部分语码转换从而加大了工作记忆  
的载荷自然就延长了阅读时间换句话说当试者进行翻  
译阅读时他们同时可能也在进行翻译所需的其它加工。  
实验结果还表明翻译式阅读虽然增加了句子加工的时  
但提取的句子意义与常规阅读提取的句子意义完全相  
。  
也没有哪两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6](47 这里的或  
纵或横是指意义具有多重性但任何交际或翻译都只能传  
达其中的部分意义有些意义在交际或翻译过程中损失掉  
倒底是取还是取取决于译者  
本人译者是关键是中心因此对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大脑  
活动或心理活动的研究是关键取舍的因素可以大致分为  
内外因素外在因素包括译者的知识包括意思形态诗学  
观等和经验以及生活环境内在因素是指译者的大脑活动  
如记忆或心理活动。  
因此认知途径研究者认为对翻译认知心理过程的研  
究必须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上认知心理学主要探  
讨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和加工模式而翻译过程从本质上说就  
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那么译者到底会采用什么样的信息  
加工模式加工策略和加工单位呢这是认知途径翻译研究  
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理论和实验都揭示了这么一个事实即横向式加工模式  
导致了翻译信息加工的延时那么翻译过程中倒底是什么原  
因引起这种延时呢研究者们发现导致翻译信息加工延时  
是翻译策略。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翻译加工模式、  
翻译策略和翻译单位的讨论。  
2.翻译策略  
长期以来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中未能得到  
清晰的界定最先区分二者的当属威尔士(Wills)。 他认为  
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把源语文本转换为目标语文本时采纳  
的步骤这种步骤并不一定能产生最佳译作而翻译方法是  
指经过反复运用和检验的步骤如系统地反复运用这种步骤  
能提高译文质量。  
翻译加工模式纵向和横向  
翻译认识理论认为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  
语码转换过程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观  
即纵向加工模式和横向加工模式。  
纵向加工模式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先理解后翻译的过  
[7](92—116 翻译过程首先是对输入的源语进行加  
工并获取源语的话语表征与此同时源语形式消失理解结  
果为信息获取理解随即结束然后译者根据目的语约束机  
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简言之理解和重新编码  
是在时间上按前后顺序进行的源语和目的语在词汇句法  
分析层次上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纵向翻译观中的源语理  
解与常规阅读中的理解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罗熙认为威尔士的区分并不清楚仍有许多重叠之处,  
其根本原因在于威尔士的研究方法是基于规约式的研究也  
就是把翻译策略与翻译结果即译文质量好坏直接联系起来,  
这种研究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翻译策略的本质。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者认为要真正反映翻译策略的本  
翻译研究就必须立足于描述式研究对译者的认知心理  
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在他们看来翻译策略是指译者  
为解决翻译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2]既然是一系  
列步骤”,那就意味着翻译策略有起点问题的出现也有  
终点问题的解决或放弃)。 在这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  
译者的言语和心理活动都可以看作翻译策略的构成步  
骤和要素这些步骤和要素便构成了翻译过程分析模型的  
范畴[2]一般而言译者在遇到翻译难题时不可能立马就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往往是通过记忆搜索激活大脑信息网  
络找到临时方案再加以优化而最终找到最佳方案。  
罗熙深受乔姆斯基的影响他把构成翻译策略的要素  
组合成三类结构模式基本结构扩展结构和复杂结构他  
认为扩展结构和复杂结构都是由基本结构转换生成的根  
据生成法则类型II IV 都是由类型衍生而成 类型II  
包含一个附加阶段即策略搜索(SP), 类型III 增添了问题表  
(VP),类型IV 增加了策略搜索(SP)和问题表述(VP)。  
横向加工模式认为译者在阅读源语的同时就在进行语  
码转换和重组具体地说在源语理解结束前译者就开始  
进行语码转换在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法项上建立语义匹  
由于阅读理解和翻译转换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分隔因  
在横向翻译观中阅读理解实际上就是翻译式阅读[8]  
165—207 。  
从理论上说不同的翻译加工模式其工作记忆的作用  
是不同的在纵向翻译中源语理解在翻译中起主要作用,  
而且在感知源语时并不提取目的语由于语码转换量极小  
而且是在译者从源语中抽取完信息后才进行的因此常规  
阅读和翻译阅读对工作记忆的要求应该是一样的重构并不  
会加大工作记忆的载荷然而在横向翻译中语码转换与阅  
读理解几乎是并行进行的必然会加重工作记忆的载荷因  
在翻译式阅读中由于工作记忆载荷的增加整个加工过  
1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所谓扩展结构就是指在基本结构上增加了一个或一个以上  
策略而复杂结构由几个基本结构和或扩展结构组成[2]。  
我们以复杂结构为例来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  
略的运用从遇到问题(RP)开始经过方案搜索(SP)或问  
题表述(VP),译者可能得到种结果待定方案(SP? #)、  
方案(SP#)、预案( PSP#)、子方案(SPa, b,…#)。 如果得到  
目标语的源语从而更能客观地反映译者的翻译加工处理过  
实验表明翻译单位可大可小并不局限于词短语句  
句群或语篇同时翻译单位因人而异罗姆巴克  
(Rambæk)发现专业译者比学生译者更具有篇章意识译者  
经验越丰富越注重译文的功用或读者的需求比如通过对  
被试者的TAPS 研究发现翻译专业学生在被问到为什么这  
么翻译时他们不厌其烦地解释或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基于译  
文读者的接受要求而非翻译专业学生大多数只是考虑到原  
文文本的意义才找到合适的对应语[12]。  
SP? #”的结果译者则会继续按节点 中的步骤进行如  
果得到“SP#”、“PSP#”、“SPa, b,…#”的结果翻译策略即  
可结束如觉得不理想则继续按节点或节点的步骤进  
。  
翻译心理过程研究的局限性  
节点的步骤有文本切分评述([TS]COM)、原文逐字  
重复译文文本重复(MSL/ MTL)、 原语切分心理构建译语  
切分心理构建(OSL/ OTL)、方案检索(SP)、原语文本解释  
翻译心理过程研究立足于描述性研究对译者的心理活  
动作客观的描述揭示翻译过程的本质描述性研究的局限  
性在于过分强调客观的描述正如韦努蒂(Venuti)指出的  
那样,“翻译研究永远都不可能仅仅是描述性的[13] (312  
斯内尔霍恩比认为翻译研究中的价值判断不可避免  
REPHR.SL)和消极方案(SP = ?)。 经过这些步骤可以得到  
结果待定方案(SP ?)、方案(SP)、预案(PSP)、多方案  
SPa,b..)。 对这四种方案有两种处理步骤一是继续回到  
14](25 翻译心理过程研究的主要局限性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是从目前主要研究内容上看认知途径的翻译研究主  
节点按步骤进行二是转到节点的步骤进行。  
节点中步骤有分两类案核检(CHECK)和译  
语文本重新措辞(REPHR.TL)。 核检处理结果有两种核实  
无误和方案驳回核实无误则步骤结束案驳  
回则继续转到节点的步骤进行 重新措辞的结果是  
找到新的方(SP2,3…,Spa2,3…, SPb2,3…)。  
翻译策略的讨论详尽地描述了译者信息加工过程中策  
略的运用但未能揭示译者信息加工的单位这就是翻译单  
。  
要集中在对翻译模式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的研究上而对翻  
译的本质译者的创造性等诸多要素研究不够以译者创造  
性为例认知途径研究方法至今无法对译者的创造性作出详  
细的描述因为创造性的评判只能基于价值判断是一种规  
而不是描述。  
二是认知途径所赖依的方法也受到质疑这种方法就  
有声思维资料分析法(think⁃aloud protocols)”。 有声思  
维法是知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一种数据收集的方法它要求  
被试者在解决一个或多个难题时大声说出大脑思考的内容,  
研究者通过录像或录音把试者所说的话录下来然后转为可  
分析的书面文本其理论依据为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  
认知途径翻译研究者认为只有即时思维有声化才能详尽  
地反映试者在执行一个相对长的任务时的心理状态[1]。  
这里的执行任务就是索墨仑(Someren)所说的解决问题,  
翻译单位  
对于翻译单位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基于语言学角度进  
行的如把它定义为原语向译语转码过程中的语言层面”  
10](192 巴克胡达洛夫(Barkhudarov)认为翻译单位是  
在目的语中有对等语的最小的源语单位[10](192 他  
认为翻译中音素词素短语句子和整个语篇都可能成  
为翻译单位过大的单位导致意译过小的单位导致直译  
10](192 与语言途径研究不同的是翻译心理过程研究  
解决问题就是一个认知过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有声思维  
从记忆加工过程中的取向来对翻译单位进行研究贝纳蒂  
尼认为翻译单位就是注意力单位[1]。 Jääskeläinen 也认为,  
翻译单位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注意力单位(attention u⁃  
nits)。 “注意力单位是指译者在翻译中的无标记处理’  
活动因注意力转移至相关方面的特定任务而中断的那部  
分语段[11](102 所谓无标记处理是指译者在TAPS  
实验中流畅地说穿大脑思考的内容的活动与此相反的有  
标记处理是指译者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的  
大脑思维活动。  
[15](8 就翻译过程而言这种方法要求试者  
在面对一个具体任务时大声说出心里所思所想。  
这种大声说出所思所想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翻  
译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层次步骤和单位原语和译  
语互动的作用程序化数量搜索过程的起点和途径  
及其用时[16](115 。  
但有声思维法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体现在试者往往会  
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有可能导致试者的口头报告数据  
不太真实这里的外部因素至少包括实验环境和参考书等。  
实验环境包括实验时间地点实验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如  
试者过于疲劳可能导致所搜集的数据不真实)。 实验地点不  
同也可能影响数据的不同实验地点可分为正式场合和非  
值得一提的是认知途径翻译研究者对翻译单位的定义  
比语言学途径的定义更为灵活由于他们基于规约式的研  
究方法因此研究者并不事先预设翻译单位应该是具体到  
哪一级语言单位而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能流畅地转换为  
118  
颜林海西方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概述  
正式场合如教室语言实验室教师办公室或研究者家中、  
试者平常的工作环境因为不同的环境被试者受到的压力  
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在实验中试者是否允许查阅参考书  
可能对实验有很大的影响。  
大脑中所思考的东西说出声来[17]由于这种方法与真实  
翻译环境不相同试者往往感到非常别扭。  
笔者认为要克服认知途径翻译研究的局限性必须把描  
述式与规约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把客观描述和价值评判综  
合起来只有这样翻译研究才更为全面正如林克难所说,  
两者应该结合起来这样的翻译研究才能揭示翻译的全  
[18]。  
有声思维法的最大局限行在于试者在实验中口述思想  
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即试者可能因为要口述出自  
己的翻译思维过程而影响翻译进程莱德宁(Rydning)在实  
验中发现试者不太习惯有声思维翻译法即在翻译的同时把  
参看文献:  
1]Bernardini, Silvia. Think⁃aloud protocol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Achievements, limits, future prospects. Target 2001,13(2).  
2]Lörscher, Wolfgang. Investigat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Meta. 1992,(3).  
3]Bruning, Roger H..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95.  
4]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5]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6]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7]Seleskovitch, D.. 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In R.W. Brislin(ed)ꢁ Translation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New York:  
Gardiner, 1976.  
8]Gerver, D.. Empirical studie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review and model. In R.W, Brislin (ed.). Translatio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New York: Gardiner, 1976.  
9]Macizo, Pedro & Bajo, M. Teresa. When Translation Makes the Difference Processing in Reading and Translation. Psicológica 2004,(25).  
10]Shuttleworth, Mark&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11]Jääskeläinen,Riitta.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onja Tirkkonen⁃Condit and John Laffling (eds.). Recent Trends in Empirical Translation  
Research. Joensuu: Faculty of Arts, 1993.  
12]Rambæk,I.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http:/ / www.hf.uio.no/ kri/ expertise. 2004.  
13]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 Invisibility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1995.  
14]Snell⁃Horb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5]Someren, Maarten W. van. THE THINK ALOUD METHOD - A Practical Guide to Modelling Cognitive Processes.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4.  
16]Dechert, H.W. & Sandrock, U. Thinking⁃aloud protocols: the decomposition of language processing. In V. Cook (e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6.  
17]Rydning,Antin Fougner.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Translog and Think Aloud Protocols. http:/ www.hf.uio.no/ ilos/ forskning/ forskn⁃  
ingsprosjekter/ expertise/ workshops/ oslo/ introduction.pdf.  
18]林克难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中国翻译,2001,(6).  
Survey of Western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Process  
YAN Lin⁃hai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Cogni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process has become a major focu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ince 1980s. This approach is based upon the cognitive science, and enlarges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  
per surveys its achievements and limits of this approach, points out this scientific approach should be bor⁃  
rowed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Key words:cognitive approach, processing structur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limits  
责任编辑张思武]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