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
文
!
王友根
!
禅观影像与佛理境界
-
从物不迁论看
)
灵山会未散
*
像
达旦
!
自心所悟
问一知十
宿习开发焕若华敷矣
非我莫识 所入定者
初旋陀罗尼也
"
寻汝之辩不可穷矣
!
及从师受
!
四夜进功
观慧无碍
思师叹曰
法华三昧前方便也
纵令文字之师千群
于说法人中最为第
!
功逾百
禅门不
非尔弗
天台智者大师的智慧境界被称为
)
旋陀罗尼*#
年
壅
证
"
!
何能为喻
0
!
语出
祥
+
法华经,#谓于种种法门得旋转自在之力
%
嘉
!
!
0
,
+
法华义疏
,
卷十解释说曰-)旋陀罗尼
#
于法门中
!
"
!
"
&
('G**
圆满具足
横自由出入无碍的境界
个人智慧的角度来说的
角度有其对应的修行方法和相应的经典依据
其一据智者六妙法门
#
出没无碍%* 这是指于佛法的智慧纵
所发持者
!
(
%
这是从作为禅观结果的
万众
!
!
)
+**F*U*F(
%
获得旋陀罗尼从佛教的
#
一
"
#
%
智慧的境界和感受犹如太阳照耀幽谷长风遨
说修行呼吸法门的第 游太虚 然后经过与慧思连续几日的问辩验证得
#
旋转陀罗 到慧思的认可和印证证明智者证的定是法华三昧
#
#
+
,
%
七
尼
共
)
旋转六妙门*#其结果就是可以得到
)
#
)
*%智者说这是
)
唯独菩萨所行
属于菩萨特有的法门 而且是
其中的智慧是法眼
即贯穿于一切基本佛理的空慧 一定的客观性
通透所有的现象但是又不否定现 慧思面前赞扬智者
智者称之为修旋转陀罗尼菩萨所行无 他把智者的智慧辩才归结于法华经的加持和法华三
昧的威力实际上对法华三昧的禅观是倍加赞赏
观佛 的
旋忆 及对禅观所现境界和真理的坚定信心
#
不与声闻缘觉 前方便*#所表现的智慧境界是
)
初旋陀罗尼*%可见
&
!'++(
*
#
%
)
从空出假
*
)
定
*
的影象境界与
法华三昧的智慧
而非内心的主观造作
%
慧思说思亦无功
)
慧
*
的表现是具有不可分割的相
在佛教禅修者看来具有
后来有人在
观门
#
)
(
道种智*%实际上是用佛 关性的
%
#
#
教所有的哲理智慧
来穷尽观察思维
象的存在
#
#
#
#
#
)
#
法华力耳*%
%
)
碍方便*%
#
)
*
其二
#
在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
卷四中说到
-
%
这也体现了慧思大师对于禅观的高度重视以
#
顶肉髻光明成就
持
#
可以听见大菩萨说法
#
获得
)
%
*-
另据法华传记
!!
顗于此山
+
,
卷第二
行法华三昧
是真精进
七宝净土
-
!
!
尔时世尊放肉髻光
!
其光千色
!
色作八万四
!
"
!
始经三夕诵药王
千支
身
!
一一支中
!
八万四千诸妙化佛
"
其化佛
品
!
心缘苦行
!
至
'
(
句
!
解悟便发 见
"
!
身量无边
至上方无量世界
尘从空而下
界诸佛亦悉得见
其光亦照释迦文顶
迦文佛肉髻光明当作是观
梦中得见 虽是心想 能除无量百千重罪
如是观者现身必见诸大菩萨 见菩萨故
闻其 有值得分析的根源的%+法华经
说法 闻说法故 得陀罗尼 其陀罗尼名旋忆 品
!
化佛顶上亦放此光
!
光光相次
!
乃
共思师处灵鹭山
!
!
八万菩萨万二千
!
)
G*+G
"
于上方界有化菩萨
!
如云微
声闻
!
共听佛说法
"
!
围绕诸佛
"
此光现时
!
十方微尘世
这样的影像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智者大师看到
,
!
此光直照诸佛顶上
"
诸佛放
)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的情景 禅宗在五灯会元
众生欲观释 中对此事也有记载大慧宗杲禅师彻悟禅师等都用
作是观者若心不 这件事作为启发学人的公案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的影像 法华经中是
卷第五如来寿量
有这样的说法
如来所演经典
"
或说己身或说他身
事或示他事 诸所言说皆实不虚
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
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
三界见于三界 如斯之事 如来明见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
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
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如是
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祗只劫常
#
*
%
+
光
!
"
佛告阿难
,
#
(
!
"
!
%
利
!
!
!
"
)
#
*
#
在
+
,
!
"
!
,
+
!
!
!
,
-
)
@*GG!
持
"
!!诸善男子
!
!
皆为度脱众生
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
所以者何
" +
这里有非常具体生动的形象
成功的结果和标志是听菩萨说法
#
这样的形象观想
显然旋忆持
证悟
!
!
%
)
*
就
!
是
)
旋陀罗尼*%旋陀罗尼是智慧辩才的表现
#
!
#
若退若出
非如非异不如
!
无有错
种种
譬喻
!
者本人也是有强烈的感受的
智者当年证到旋陀罗尼
诵至
%
!
!
!
)
*
的情景是
-
"
!
!!
经二七日
!
.
药王品/,诸佛同赞!'是真
谬
"
#
#
#
精进
而入定
达诸法相
更开演大张教网
!
是名真法供养("到此一句
!
身心豁然
!
寂
!
!
#
!
持因静发
似长风之游太虚
法目圆备
"
照了法华
!
若高辉之临幽
!
!
"
!
我
谷
$
!
"
将证白师
!
师
!
!
!
)
"*@(
!
!
"
落景咨详
!
连环
住不灭
"
!F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如来的种种说法示现
性而发的方便法门
这里如来其实已经超越了
是实相的表示了 但是就佛教学人而言
了个人的业力和烦恼的执著和障碍才能体会到
要有真正的
以法华经
又阿逸多
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
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
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
切种智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
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
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 又见此娑婆世界
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
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
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深信佛的寿命无量无边实际上是超越了历史 态地流逝了
具体的佛和佛教的表达与形象上升到超越的绝 本来的立场来观察
对的本体的实相的层面来理解佛和佛法 实际上这 也可以说过去的事物是
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障碍的认识层面 在具有 昔不至今的现象转换观察点
很强宗教性的法华经中的表示是 两种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像的表述是佛永远在净土中说法在主观的宗教信 今物何所往
仰的层次上是表现为 以及 于向未尝无 责向物于今
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
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
不从今以至昔
#
都是针对众生的种种根
但是就个体宗教体证的境界而言还有必然产
智者的影像是看到灵山一会俨然
可以说就是旋
#
%
如来久已成佛#)常住不灭*% 生的禅观影像
#
)
#
)
*
)
人格化
*
的形象
#
己经 未散*%智者的所有天台佛教哲学
#
)
%
#
#
必须超越 陀罗尼
*
的表现
%
#
%
二
!%物不迁论
&
的哲理境界
)
信
*#才有可能初步进入佛的境界
%
所
僧肇的
观照下的世界图景
变迁的所谓生死交谢
日月交替人事更迭
若 而易见的现象会给人造成强烈的变化的印象
香 静来去古今等等都是对这样的感觉的描述
能生一 是这在僧肇看来只不过是世人的错觉 他说
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
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
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
+物不迁论,#充分显示了在佛教的智慧
+
,
卷第五
+
分别功德品
若有闻佛寿命长远
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若自持若教人持
璎珞幢幡缯盖
,
说
-
%
在常人看来
寒暑迭迁
#
身心老去
#
世界万物是流转
有物流动人之
这些显
!
!
解其言趣
!
#
)
#
#
!
!
&
C'*+*
!
"
常情
*
%
#
#
#
!
#
#
#
%
动
但
#
!
#
#
#
#
(
(
#
%
油
#
!
!
#
%
-
"
!
!
!!夫人之所谓动者
!
!
!
!
!
非静
"
我之所谓静者
!
!
#
"
!
其
而非动
"
动而非静
!
$
!
)
C**+*
!
!
不去
"
列
!
!
"
若
同样对于己经逝去的事物常人站在 时的
#
)
今
*
)
"*@+
!
"
立场
#
觉得过往的东西不能来到现在所以认这是动
而同样地如果站在过去的事物本身
因为过往的事物不能到达现在
而非动的 所以对于
可以得到物的
所以说
何则
#
#
%
#
的
(
#
#
#
%
)
静
*
%
#
%
)
*
#
#
)
动
*
+
,
)
佛的寿量*#影 和
)
静
*
%
-
#
!!往物既不来
!
+
+
求向物
)
信
*
)
解
*!宗教知识的体
一切种智*%
陀罗尼*#包括
于向
!
$
!
于今未尝有
"
悟
"#在佛教哲理和智慧上的表述是
)
而
!
$
于向未尝无故知物
!
这样信解的人
#
可以获得种种
)
)
旋陀
"
!
" !
是谓昔物自在昔
罗尼*-
$
今物自在今 不从昔以至
佛说希有法
无数诸佛子 今物也不至昔
欢喜充遍身
无碍乐说万亿旋总持
如上的境界偏重于宗教色彩
可以把这些境界与
等属于第一义谛
似于法华经这样的经典
的佛教真理的表述方式那么各种大乘的
以概念的体系从智慧和逻辑思维的角度阐述同样 于现象的存在形式
的境界同样的本体 所以智者的天台思想体系虽 中也就只是一种心的现象
然有极强的哲理性抽象但却是从多年对法华经 似去而留
的研读和禅观中得来的智慧 这正是佛教哲学的特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
殊之处 人之所谓住耳 岂曰去而可遣
!
)
C**+*
!
昔所未曾闻
,
世尊有大力
!
寿
今
"
!
!
命不可量
"
!
闻世尊分别说得法利
!
昔物不至今
昔物自在昔
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
%
换句话说就是
#
者
!
"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罗尼
!
!
或
)
#
今物自在今*%但是仅仅停留在这样
)
"*@@
!
"
#
事物本身的动静是一体的正所
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
去来是事物存在的形式如果
#
%
从另外的角度
#
谓
-
)
真如*()法身*()实相*()中道
*
!!旋岚偃岳而常静
!
!
)
C**+*
)
*
的概念系列等同起来
%
如果说类
影像化
鼓而不动
!
日月历天而不周
"
+
,
#
是偏重于信仰的
(
因为现象的动静
(
#
#
)
论
*
就是 通过智慧的鉴照而达到既不执著于现象也不执著
#
#
#
所谓的动静去来在观者的心
)
(
*
#
%
#
#
-
#
+
,
!!若动而静
!
!
可以神会
!
难以事求
称住不必住释
住而可留
"
%
!
$
!
%
"
!
@)
史
!
文
!
王友根
!
禅观影像与佛理境界
-
从物不迁论看
)
灵山会未散
*
)
C**+*
也
0
对于世界的认识是这个具有般若智慧的观者的境
今 界所现 观者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动静今古的两边
#
无去 用中道的智慧才能通透地理解事物的法性
来说 肇说
则不迁之致明矣 复何惑于去
#
在超越的智慧鉴照中
僧肇引用了摩诃衍论
放光般若经中的
#
是无所谓去来
中的诸法不动
法无去来动转
(
动静
(
%
#
古的
#
+
,
)
#
)
*
#
%
僧
来处*#以及
+
,
)
*
-
明这一点
%
他说#)言常而不住*#以消除对于法的
!!不灭不来
!
"
)
C**+*
)
静止
*
的僵化的看法.)称去而不迁*#以消除对于法
留
!
踟蹰于动静之间哉
获得这样的智慧就是要能够进入佛教的澄明
僧肇称之为
苟能契神于即物
0
的
)
运动
*
的绝对的看法
%
在中道的佛教智慧中
同时对于孔子临川所讲的 境界
僧肇的独特的解释是这不是对
于事物的流逝的感叹而是
说事物是流逝的动而是因为意识到了过去的东西 来观照世界的本质
永远停留在 另外一个非常
生动而引人深思的故事是 的故事
白首而归 邻人见之曰
非昔人也 邻人皆愕 华经
的根据
回答乡人 教哲理的角度
的深刻认识 中的佛学哲理来进行解析
所谓吾犹昔 首先灵山会上佛讲经说法是一个历史的事实
是指俗人看来的相似相续的假象的连贯的人的 在佛陀在世讲法的那个时间在灵山这个特定的地
存在所谓 确实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如果我们用时间
变灭迁转 空间 人物事件定位的话那么可以说在某时
在佛 某处确实发生的某事件是具有永恒性的是固定
万物各驻于 的绝对的无法代替的 也就是说以时间和空间
所定位的某事件具有严格的
谓不从 上来说佛在灵山说法的情景
故不驰骋于古今不 绝对的永恒性
其次时间和空间以及表象世界的存在
在同样的空间存在不同的光和声音
所说 和空间以及对于它们的感觉是相对的 也可以说
这里有真实的智 时间空间事物的存在具有相对性和多重性
保证了无量的方便观察和思维演说的法的正确 外作为人和众生而言具有不同的生命存在形式和
相应的不同的感知能力 佛教唯识学经常用天人
人所看到的海水的不同景象来说明这一点
佛教又强调一切唯心造人心的感知能力是具
还是远 有多重性的而且人心的本质是具有超越的特质与
这里 能力的 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人的一念就具有
这是 无限丰富的法性内涵 智者当年替慧思讲般若经
所谓的世界万象以及生命现 时讲到一心具万行
都是在实相或者般若的境界中观照的 这种境 乃大品次第意耳
界的获得是必须要通过佛教的禅观才能获得和印 吾昔于夏中一念顿证诸法现前
证的 在僧肇的论述中其实隐含了一个
#
动
#
静是万物的一体两面
%
#
#
)契神于即物*-
!
)
C**+*
)
逝者如斯
*
的感叹
#
#
斯不远而可知矣
0
!
!
#
)
感往者之难留*%不是
)
契神于即物*#就是以佛教的中道实相的智慧
#
%
)
过去*#无法到达现在
%
三
!"物不迁
#
的哲理与
"
灵山会未散禅观影像
#
)
梵志出家
*
-
的内在关系
关于
!
!
梵志出家
梵志曰
!
"
,
昔人尚
)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
*
的影像可以从
#
+
法
和其它的佛教经典中找到许多宗教意味很浓
也可以从禅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 从佛
也可以进行分析 这里试用物不迁
存乎
非其言也
梵志少年出家老年回乡
+
,
吾犹昔人
!
"
,
)
C**+*
然
!
"
#
%
#
)
吾犹昔人
#
#
%
)
非昔人也*%其实包含了对
)
今
*
和
)
昔
*
#
论
*
%
对生命的即动即静
#
超越动静的认识
%
)
#
#
人
*
#
.
)
吾非昔人*#是指实际上个人的身心刹那 点
#
%
)
*
和
#
实在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
%
所以佛教
#
)
*
把
)
(
*
#
&
C'*+*
中
#)谈真有不迁之称
#
导俗有流动之说
*
%
#
#
#
教的智慧观照中
#
没有古今来去的影像
#
#
#
%
#
自己的
)
法位*-
!
古今常存
)排它性*%从这个意义
#
具有相对的暂时性和
具有多
!
以其不动
"
称去不必去
!
#
!
今至古
!
以其不来
"
不来
!
$
%
)
C**+*
动
!
故各性住于一世
所以 法华经
"'F
而且得到法华经
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
#
#
+
,
说
)
是法住法位
#
世间相常 重性
%
#
%
时间
#
&
住
*
#
+
,
的信仰和智慧的人
#
#
%
&
"'+)
的一切
)
*
%
(
(
%
另
慧
性
#
#
#
%
%
(
所谓的
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不去不来
如果仅仅从动静的辩证关系来分析
远不够的并没有显示出佛教智慧的超越性
更应该注意的是一种对事物的法性的认识
就世界的本质而言的
)
物不迁*#是为了打破常人对于现象的 恶鬼
不生不灭的法 但是
(
%
执着
#
(
#
#
性
%
)
*
#
#
#
%
%
#
)
*
)
*
#
%
&
F'*C)
%
#
)
#
忽有所疑
*
#
慧思对他说
!
未是法华圆顿
吾既
-
象
#
%
!!如汝之疑
!
#
旨也
"
!
!
"
)
F**C)
%
#
)
观者*#
而
身证
!
不必有疑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在这里慧思以自己所证的
为智者证明般若经中最重要也是佛教中最重要和 理
最难理解的一点 慧思说自己身证的境界就是 的事了
一念顿证 物不迁论实际上也隐含了这样的境界 从哲
可以在一念心中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观照到 理的角度灵山会的景象是永远
在那里*#佛是永远
万法 这是一念法性心的开显 智者的一念三千 在说法的 众生能不能看见取决于烦恼是否消除
的哲学理境也是描述了同一件事 在华严宗著名 智慧是否开显 这样的影像在智者的心中显现
新华严经论 也说到同样的境界 明了这一点 不仅仅是智者在所有众生的心中
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 有可能证到这样的境界 再引申开来说不仅可以
整个华严经的境界就是这样 彰显佛在灵山说法的影像还可以彰显所有法界中
而华严宗的祖师们用十玄门 的种种万象这是心的本体的功能 影像的显现
是心的功能的证明 正是在真心鉴照法性实相的时
佛在灵山说法是个历史事 候才能真正体会 的佛教
)
法华三昧
*
的境界来 境界中
#
却没有了这种时空的间隔
灵山一会
%
%
根据这样的原
#
#
智者证到
)
#
俨然未散*#也就是很自然
%
)
*
#
)
#
诸法现前*%就是说在法华三昧的境界
+
,
%
中
#
#
#
)
%
%
)
*
%
#
#
#
%
%
#
证
学人李通玄的
+
,
中
#
-
%
#
#
都
)
无边刹境
#
.
#
%
#
&
*)'"(*
当念
*
%
实际上
的境界的宗教描述
等哲理性语言来描述这样的境界
在普通人的感知中
往昔的事情
和空间去看到和听到佛的说法
#
#
#
#
)
*
#
%
#
正
%
%
#
#
)物不迁*()法无动转去来*
件
#
是
)
*
#
人们的感知能力无法超越时间 哲理
%
%
但是在法华三昧的
参考文献
!
&
*'太虚
('吉藏
!'智顗
&
中国佛学
/
太虚大师全书!*
编
"&P'&台湾
-
善导寺佛经流通处#*FC)&
&
&
法华义疏&P'22高楠顺次郎
#
等
&
大正藏
&
台北
-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FF)&
&
&
六妙法门&P'22高楠顺次郎
@'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P'22高楠顺次郎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P'22高楠顺次郎
法华传记&P'22高楠顺次郎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P'22高楠顺次郎
肇论&P'22高楠顺次郎
佛祖统纪&P'22高楠顺次郎
新华严经论&P'22高楠顺次郎
#
等
&
大正藏
&
台北
-
&
&
#
等
&
大正藏
&
台北
-
&
+'灌顶
&
#
等
&
大正藏
台北
大正藏
&
台北
-
&
G'僧详
&
#
等
&
大正藏
&
-
&
&
#
等
&
&
台北
-
&
C'僧肇
F'志磐
*)'李通玄
&
#
等
&
大正藏
大正藏
大正藏
&
台北
-
&
&
#
等
&
&
台北
-
&
&
#
等
&
&
台北
-
!
责任编辑
"
李大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