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0<#()*)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
娱乐俗化!!提升介质  
!
张 朝 富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
成都G*))G@"  
!
!
!
!
!
"
!
!
摘要  
娱乐往往成为主流统治者对俗化的一种认定  
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俗化的判定与俗文化的提升往往指向对立的两个方面  
但两者在娱乐的视角上得到了统一 从雅正的  
而在人情所需的层面娱乐亦为统治者所爱好并且由于他们  
上层统治者还容易形成一种带动力量以娱乐为本质存在方式的俗文化得以借此提升 两者  
的矛盾构成了传统文化批评的主流方面两者的统一在文化的实际发展中沟通着雅俗文化空间的交流从而带动  
着许多新文化质素的产生  
关键词娱乐俗化俗文化  
角度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_()!!文献标志码!D!文章编号!*)))E+!*+%()*)&)!E))F@E)+  
#
#
则娱乐亦为人情所不免  
或方式借助权力政策影响就可能走向上层乃至  
二者交流的介 向雅文化空间提升和转化 这是传统文化发展运行  
但这些标准和介质之间往往构成一种 的一条基本轨迹  
许多后来成为上层文化空间内容  
是矛盾性的一种存在但矛盾并不一定意味着 的文化样式  
如诗 词等等都是在这样的文化运  
水火不容截然对立而是其中也蕴含着统一 在这一文化运行轨迹当中娱乐  
着存在于同一共同体的可能  
如娱乐就是雅俗文化 实在是决定性的文化因子 这样就构成了文化发展  
空间判定和交流过程中的一个这样的文化因子  
娱 史中很有趣的一个现象一方面贤人士大夫激烈而  
乐是俗文化的本质存在特性之一  
也因此成为判定 固执地批评着俗文化乃至于文化中的娱乐要素  
俗文化的重要标准  
不过这一常常作为上层否定俗 只要翻开传统主流文学批评史即可一目了然一方  
文化口实的文化属性  
却也常常成为俗文化被提升 面俗文化又悄悄地借助着其娱乐特性慢慢做着提  
乃至向雅文化空间转化的重要凭借  
成为雅俗文化 升的实际运动 本文即试图对这样的一个文化运行  
空间沟通的一条重要通道 当然  
娱乐沟通雅俗的 轨迹进行描述以图揭示雅俗文化空间沟通交流过  
媒介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这中间还存在着若干的周 程中的某些规律性的因素为雅俗文化交流研究做  
转过程  
上层统治者及知识分子的文化视角在指向 一些有意义的铺垫工作  
政用和仪式场合时严肃庄重典雅的要求和约束 娱乐人情所好及来自上层的提防与担忧  
就是必然的了但当视角指向日常生活尤其是闲适 礼记 乐记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
!
!
文化被别为雅俗及雅俗 娱乐所需  
而某些娱乐内容  
文化空间的互动显然是其中影响深远的重要命题  
文化被判别为雅俗的标准并不唯一  
质也有多种  
对立  
%
(
(
#
#
%
#
#
#
#
#
(
(
#
!
(
#
#
包含 行轨迹中成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FE**E(C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项目批准号-)C,,AC@)())"%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  
# (  
要从事汉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文学研究  
!
张朝富!*F"($"#  
#
#
#
%
F@  
张朝富  
!
娱乐  
-俗化的判定及俗文化的提升介质$$$从早期的先秦两汉文化阶段说起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  
,
'
吾端冕而听古乐  
!
士大夫有足够的理由限制上层的俗乐泛滥  
#
他们把  
#
桑间之  
!
!
唯恐卧  
彼何也  
滥淫志  
辟乔志  
$
听郑卫之音  
!
则不知倦  
"
敢问古乐之如 俗乐的危害上升到这样的高度-)郑卫之声  
+
新乐之如此何也+(子夏对曰,'郑音好 音  
#
此乱国之所好%*!+吕氏春秋  
/
音初,"  
!
宋音燕女溺志  
!
卫音趋数烦志  
!
齐音敖  
是以祭祀 举动加以限制或规劝  
所以后世士大夫特别注意对统治者爱好俗乐的  
汉书 王褒传  
数从褒等放猎  
!
以差赐帛  
"
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  
!
!
#
+
/
, -  
)
**  
弗用也"(  
!!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  
!
上引文字颇能反映古代俗乐存在的尴尬状态  
一方面合于人心为人情所好另一方面遭致统治者  
的排斥与批评 这样的情形与古代统治者重礼乐教  
化有关 据说周公制礼作乐构成了早期较为成熟 会招致批评  
一书就集中反映了周王  
朝礼乐教化的诸多内容和措施这也正是后世儒家  
把周王朝的衰落描绘成礼崩乐坏的缘由 礼乐实  
在是关乎到国家政治统治的盛衰问题 礼无须多  
它是从孔子开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之一  
于乐周王朝建立了完善的乐教系统即通过音乐教  
化来培养和训练贵族子弟及官员 周礼 春官  
!可相国也"(  
记载古代有乐教 乐语  
#
所幸宫馆  
!
辄为歌颂  
者多以淫靡不急!--  
!
第其高下  
!
"
)
!*.王褒传/  
#
#
%
当娱乐行为过头或可能产生社会影响时  
又如汉书 史丹传  
元帝被疾不亲政事  
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  
声中严鼓之节 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  
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  
所谓材者敏而好学 温故知新  
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  
#
往往  
%
#
%
+
/
, -  
的统治制度和理念#+周官  
,
!!建昭之后  
或置鼙鼓殿下  
!
!
!
留好音乐  
"
#
!
!
)
*
%
!
"
%
!
!
"
丹进曰,'  
#
.
!
!
!
皇太子是也  
"
#
#
!
#
李微高于  
)
!*.史丹传/  
%
+
/
,
匡衡  
#
)
*
)
*
之教#)乐教的实质是  
培养乐工$$$国家礼仪上的表演者  
的是培养官员$$$各种礼仪的主持者和担负布政  
史丹虽不是直接批评帝王的娱乐活动  
#
但他对  
.
乐语之教的目 才与德经与艺的严格高下之分最能透露士大夫对  
俗艺的心结和态度 中国的音乐文化尤其是音乐文  
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 学在强调自己的功能时雅俗之间的交锋一直就是  
立于礼 论议的核心话题  
人情所不免及其提升与转化  
礼乐志载哀帝即位  
(
#
(
%
&
('(+C  
聘问之责的使者行人  
*
%
#
#
"
景下才概括说-)兴于诗  
#
#
成于乐%*!+论语  
/
%
泰伯,")不学诗  
#
无以言%*!+论语 季氏,")诵诗三  
/
!
!
#
授之以政  
#
不达  
/
#
使于四方  
#
不能专对  
#
虽多  
#
亦奚  
+
汉书  
/
,
-
以为4*!+论语  
子路,")小子何莫学夫诗  
4
#
可以  
!!下诏曰,'惟世俗奢泰文巧  
!
而郑卫之声  
文巧则趋末背本  
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孔子  
#
#
可以观  
所论的乐  
治教化手段的音乐作如上提倡和推崇的同时  
还不忘对雅乐系统之外的世俗娱乐音乐表示警觉和  
排斥 卫灵  
#
可以群  
#
可以怨%*!+论语  
/
阳货,"孔子  
"
夫奢泰则下不孙而国贫  
!
#
当然是以  
+
,
为代表的雅乐  
#
在对作为统  
者众  
!
#
!
#
孔子  
朴家给  
!
!
0
不云乎+ 5放郑声  
大司空何武奏,'--或郑  
皆可罢"(奏可  
!
郑声淫"6其罢乐府官  
"
#
故其亦说-)放郑声*#)郑声淫*!+论语  
/
--(丞相孔光  
#
#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  
/
阳货,"%+荀子  
之声  
!
"
然百姓渐渍日久  
!
又不制  
/
王制  
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  
佐篇  
,
也说-)修宪命  
#
审诗商  
#
禁淫声  
#
以时顺修  
/
#
雅乐有以相变  
!*.礼乐志/  
!
豪富吏民湛沔自若陵夷坏于王  
!
)
#
太师之事也%*贾谊  
+
新书  
"
,
亦云-)观民风俗  
#
审诗商  
雅乐参与构建的礼乐制度和仪式  
级分差及保持这种分差的稳定这一礼乐化人  
地在仪式的反复演练及其体现的威仪不可违背的层 类似于哀帝罢乐府之类禁俗乐的帝王举动并不具有  
#
命禁邪言  
维系的是等 买账  
更多 自若*#这就是政令与人情所好之间的矛盾  
#
息淫声%*  
哀帝出于政治目的而罢乐府不过社会上并不  
#
俗乐仍然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豪富吏民湛沔  
%
实际上  
#
#
#
#
#
面进行  
%
这就显得直指内心使人性灵摇荡的俗乐带 代表性纵观汉代的帝王好俗乐才是主流的 并  
#
#
#
有了异端的意味故谓之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 且由于他们好俗乐而特别带动了俗乐的发展和提  
#
)
#
#
平和*!+左传  
乐也容易荒延政务  
/
昭公六年,"%过于沉迷于俗乐的享 升  
%
如刘邦  
)乐楚声*#使这一民间音乐样式得以走  
所以才有 入社会上层 高帝  
#甚至成为上层仪式音乐%+汉书/  
载刘邦征英布还  
#
亡国之君多耽迷于此  
#
这样的总结-)治道亏而郑音兴%*!+史记  
/
乐书,"故 纪  
,
#
过沛  
-
F+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礼乐志/  
!
!!  
留置酒沛宫  
!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  
教之歌 酒酣上击筑自歌 汉武帝立乐府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 具有范式的引领意义  
#
"
"
沛中儿得百二十人  
!
"
!
(
采诗对后世统治者的相关举动  
其本身对汉代的文化史影响  
诗品说汉代词赋竞爽而吟咏  
但西汉还有我们目之  
都跟汉代立乐府的重  
五言诗开始兴盛起来  
实都有一个民间诗的来源触动就我们现在能看到  
的一些汉代的铜镜铭文七言诗已经有相当的发展  
乐其所 说七言诗的发展亦与汉代的民间诗关系紧密当不  
房中乐 楚声 为过 但对于汉武帝用俗乐作仪式乐史家多有批  
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 评  
亦以为治道非礼乐  
天子下大乐官 常存肄  
然不常御常御及郊庙皆非雅  
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  
而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  
,'大风起兮云飞扬  
猛士兮守四方0(令儿皆和习之  
-)高祖过沛诗  
!
!
)
!*.高帝纪/  
"
也极其深远  
#
钟嵘  
+
,
)
#
+
史记  
小儿歌之  
孝文孝景无所增更  
成仪式乐的还有  
/
乐书  
,
+
三侯之章,#令 靡闻*#上层诗创作极不发达  
#
%
高祖崩  
#
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  
%
孝惠  
(
)
乐府诗  
于乐府习常肄旧而已%*楚乐而 大举动有关  
*
的民间诗歌留存  
而到东汉时  
#
#
(
#
%
#
#
+
房中祠乐,#  
-
!
!
又有  
.
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  
"
#
#
周有  
.
房中乐/!至秦名曰  
.
寿人/"凡乐  
!
#
!
礼不忘本  
"
高祖乐楚声  
!
.
/
%
#
"
孝惠二年  
!
!
-
)
!*.礼乐志  
/
.
安世乐/"  
!!是时  
!
河间献王有雅材  
因献所集雅乐  
岁时以备数  
!
!
以上是楚歌成为仪式乐的例子  
%
至于不属仪式  
那在汉代  
乃至构成了汉诗创作的  
其中皇室系统的楚歌创作除了刘邦著名  
的还有赵王刘友被吕氏所害时所作的  
王刘章讽刺吕氏的  
不成  
!
"
!
#
只是作为文人创作采用的诗体的楚歌  
上层就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最大宗  
#
!
!
#
"--今汉郊庙诗歌  
!
!
%
#
#
!
又不协于钟律  
!
!
)
!*.礼乐志/  
+
幽歌,(城阳  
乐府  
!
皆以郑声施于朝廷  
"
+
耕田歌,(昭帝刘弗陵的  
+
黄鹄  
武帝始定郊祀  
!
巡狩告封  
!
乐官多所增饰  
!
)
@*.声音/  
,(广陵王刘胥被诛时所作的 ,(乌孙公主细君  
+
然非雅正  
"
悲乡的 从统序上来讲汉武帝创立郊庙乐的途径及来  
帝所作楚歌  
#
中如  
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就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西汉诗除郊庙歌辞外楚歌体大约占半数以上  
即使在四言五言体有很大发展的东汉上层诗歌中 向  
的楚歌题也是大宗非常能说明情况 子侨等并待诏  
当然相关方面影响最大的还是汉武帝 汉武帝 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是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又极为酷爱艺文其爱楚 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  
喜汉赋能楚歌对汉代的文艺发展影响深远 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  
这里谈及的是他兴乐府所带动的俗文化内容提升的 归  
问题 武帝喜爱俗乐并通过政策性的举措使俗乐 做了辩护  
+
悲秋歌,#等等  
%
当然成绩最大的还是汉武  
#
#
其遗留下来的作品几乎全为楚歌体  
#
其 源都不大正统  
#
多为时代新声与先秦仪式乐为赋引  
诗而不自作的传统要求相悖  
汉文人的主流诗歌创作亦是楚 王  
与汉武帝类似的例子还有汉宣帝%+汉书/  
所列上层文人 褒传载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  
, ) # #  
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  
张子侨华龙  
数从褒等放猎  
+
瓠子歌,(+秋风辞,(+天马歌,(+西极天马歌  
,
%
%
#
+
,
#
#
#
#
+
,
#
#
(
#
(
(
(柳褒等待诏金马门*#)上令褒与张  
#
%
# # # #  
所幸宫馆辄为歌颂  
%
#
%议者多以淫靡不急*#)其后太  
不乐 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  
# %  
疾平复  
遭到大臣们的议论后宣帝还为赋作  
#
#
#
$
(
(
#
%
虞侍太子  
!'+王褒传,  
%
#
#
#
&
*
#
%
#
-
的内容和样式直接进入到上层文化空间  
-
!!上曰,'5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06  
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 辟如女工  
! "  
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耳  
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  
!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  
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  
有赵 楚之讴  
!
祠太一于甘泉  
!
就乾位  
乃立乐府  
以李延年为协律  
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  
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以正月上辛  
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 评与宣帝的喜好和辩护  
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 展空间 这一公案反映了汉赋在汉代社会环境中的  
宫而望拜 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 特定文化身份汉赋的发展状况特点及社会价值  
!
$
!
"
!
有绮縠  
!
音乐有郑卫  
!
诗夜诵  
!
#
#
#
"
目辞赋比之  
!
!
!
)
!*.王褒传/  
都尉  
!
!
!
贤于倡优博弈远矣"(  
!
!
"
这一段在汉赋发展史上非常著名朝臣们的批  
#
!
!
#
就是给汉赋留下的社会发  
"
!
%
!
#
(
#
FG  
张朝富  
!
娱乐  
-俗化的判定及俗文化的提升介质$$$从早期的先秦两汉文化阶段说起  
都在这一压力之下接受锻造  
赋的特点  
爱俗艺而利用特殊的地位提升之的典型帝王还 事件  
有汉灵帝谢承后汉书载其善鼓琴  
且影响颇大  
#
舍此无法贴近认识汉 动  
政治和文化目的  
就有与外廷士大夫势力对抗斗争的意味  
无论怎样借助帝王的喜好及延引之  
使我们得以看到某些俗艺在汉代蓬勃发展并向  
雅文化空间提升和转化的历史运行轨迹 当然这样  
注引"%灵帝好俗并产生社会影响 的情况不仅仅限于汉代  
而是历代多有不过汉代的  
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 情况较早且有代表性限于篇幅这里仅以汉代为  
饮宴为乐 又于西园弄狗著 例其他时期的情况可概而推之  
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 余论  
娱乐是一股强大的世俗文化力量  
鸿都门 流行性几乎是不可遏抑的也正因为如此  
者无不对其充满了警惕正统的文化批评也纷纷地  
因引诸 表达了对其的轻视和排斥 不过这样的情形也只反  
后诸为尺牍 映了事情的一个方面当脱离开严肃礼仪的场合  
遂至数十人 侍中祭 统治者群体也是世俗娱乐的忠实爱好者并且由于  
多引无行趣势之徒并待制鸿都 他们特殊的地位及所拥有的特殊的便利条件世俗  
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 娱乐在他们的参与下更可能花样翻新并形成对时尚  
娱乐的引领 这在古代往往成为俗艺得到快速发展  
无行趣势之徒*#擅 并被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雅俗文化空间的对立  
尺牍及工书鸟篆*#)喜陈方俗闾里小事*#这 和交流当中  
同样是这个娱乐要素竟扮演着不同的  
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它的身上凝结着事物发展  
的矛盾性和矛盾双方得以转化的可能性 由于历史  
未有其 往往是记录上层文化的书写关于早期的世俗娱乐  
下则连偶 情况大多还是在上层知识分子的言说中得到反映  
当春秋战国结束秦汉尤其是后者稳定持久政权  
雅文化的构建和体系得以稳固世俗文化的  
无论在下层空间多么活跃但欲寻求向上的发  
造 展空间时也就要切切实实地遭致来自上层的限制  
和打压 一般容易注意来自上层对俗文化批评的反  
载尚书令阳球亦上书 复陈说如娱乐就是一个重要的凝结点但也恰因为  
如此也就容易忽略掉娱乐要素的另一方面重要功  
即作为俗文化提升的媒介功能 如果说文化新  
进程的发展往往以不同文化空间的交流和碰撞为样  
形图丹青 那么在俗文化本来就曲折和坎坷的发展进程中  
妖伪百品 如何寻找到问题的集结点从而揭示雅俗文化空间  
互动的某些本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必要因而具有特  
有时候帝王以爱好为口实发起的文化运 殊意义娱乐就是一个这样的视角和切入点  
#
往往不那么单纯和简单  
#
有时候还蕴含着特定的  
%
#
典型者如汉灵帝创办  
)
鸿都门学  
*
#
%
#
+
,
)
#
吹洞箫*!+太 开这些不论  
#
#
平御览  
,
+C*  
"#其又善书法  
至灵帝好书  
#
#
卫恒 举  
#
+
四体书势序  
,
)
#
世多能者*!+三国志  
,
%
*+魏武帝纪  
,
#
#
的举动还有-)作列肆于后宫  
#
#
#
#
窃争斗  
进贤冠  
%
帝著商估服  
#
%
#
#
%
#
带绶  
%
#
#
#
!
师转相放效%*!+后汉书  
,
C+孝灵帝纪,"当然在历  
#
其感染性和  
史上最为有名的类似举动还是灵帝的兴  
)
#
#
主流统治  
*-  
#
!
帝好学  
!
自造  
本颇以经学相招  
皆加引召  
.
皇羲篇  
/
五十章  
!
%
!
!
生能为文赋者  
及工书鸟篆者  
酒乐松贾护  
门下  
"
!
#
(
#
!
!
"
#
#
!
!
#
!
!
!
)
+*.蔡邕传  
/
之位  
"
%
汉灵帝收罗的这些人多为  
)
%
长的是  
)
#
#
些人及其所善之才艺向来就是儒家士人所反对的  
#
角色  
#
#
如当时蔡邕就上书批评说  
-
%
夫书画辞赋  
!
才之小者  
!
匡国理政  
!
#
!
!
俗语  
"--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  
$
!
有类俳优  
$
或窃成文  
!
虚冒名氏"--的  
致远则泥(! 的建立  
#
#
乃小能小善  
君子故当志其大者  
大臣杨赐也上疏批评  
!
虽有可观  
!
孔子以为  
'
#
#
)
+*.蔡邕传/  
"
发展  
#
#
)
鸿都门下  
#
招会群小  
+'+杨震传附孙赐传,  
%
#
#
&
作赋说  
#
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  
*
%
+
后汉书  
,
""+酷吏传  
,
#
#
-
#
!
%
&
#%  
&
览等皆出于微蔑  
附托权豪俯眉承睫徼进明时  
"
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中  
亦有笔不点牍辞不辩心假手请字  
!
斗筲小人  
!
#
%
!
依凭世戚  
献赋一篇  
!
!
!
!
!
!
"
#
#
!
!
!
!
#
)
+*.酷吏传/  
莫不被蒙殊恩  
!
蝉蜕滓浊  
"
#
#
当然  
#
#
%
注释  
!
!
当民间发生了一种新的文体时  
-
)
#
学士大夫们其初是完全忽视的 但渐渐的有勇气  
%
#
是鄙夷不屑一读的  
#
的文人学士们采取这种新鲜的新文体作为自己的创作的形式了渐渐的这种新文体得了大多数的文人学士们的支持了  
#
%
F"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渐渐的这种的新文体升格而成为王家贵族的东西了  
%
%
至此而他们渐渐的远离了民间  
#
#
而成为正统的文学的一体了%*参见-  
+
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年版  
#
(
#
挚虞  
+
文章流别论  
词学集成  
遂使郑卫之音泛滥于六七百年  
西汉自武帝立乐府采集各地风谣  
,
概括说-)古诗率以四言为体#55!五言  
"
于俳谐倡乐多用之%*如对词  
#
批评其为  
#
竞夸艳冶从而效之者加  
)小道*()艳科*(  
"
如对诗  
)
诗余*#清江顺诒  
+
,
卷五  
)
词坏于秦黄周柳之淫靡  
*
条引陶篁村自序就说-)徒以倚语柔情  
#
厉焉  
#
#
而雅奏几乎绝矣%*  
-
)
#
以后的诸帝往往嗜好俗乐#55东汉君主  
#
如西汉一样嗜爱俗乐%*参见-  
#
王运熙概括说  
+
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G年版  
#
(+@  
悉延百端之学  
%
+
史记  
/
龟策列传  
,
-)今上即位  
#
博开艺能之路  
#
#
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  
#
绝伦超奇者为右%*  
$
参考文献  
!
&
&
上海  
*'礼记正义&?'&吕友仁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C&  
&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FFC&  
&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FG(&  
@'风俗通义校注&?'&应劭撰  
+'范晔后汉书&?'&北京  
-
&
&
&
&
王利器校注  
&
北京  
-中华书局#*FC*&  
&
&
-
中华书局#*FG+&  
-
$/*%$%)+ 012/-("#*$M/:'$%)+():  
&
0
12/-(">./-+/"%6)5().%$%)+N%:#/$  
e`D'PR50$E1-  
!
R53/9:9O$-%0.R-%;-.9M9:90.45N/:;3;-;9#2345-0/7/389.3:;#R59/>-#2345-0/G*))G@#R53/0"  
X < \  
&
7*+"(.+-K59b->\69/;$1X$X-%0.3:60/>;599/50/4969/;$1X$X-%0.4-%;-.90.96$.9$1;9/;50/  
$;$.39/;9>;$;Y$$XX$:3;90:X94;:]-;-/3;9>3/;59X9.:X94;389$106-:969/;#Y53453:$1;9/  
Q3/>$10113.60;3$/$1X$X-%0.3:6]<;59-XX9..-%9.:3/;9.6:$1:;0/>0.>#]-;3/;9.6:$15-E  
0/3:6X%90:9:;5910/4<$1;59-XX9..-%9.:#Y5$3/;-./1$.60>.383/\1$.49]940-:9$1;593.  
X9430%:;0;-:0/>3/1%-9/49;$9/50/49X$X-%0.4-%;-.93/;599::9/49$106-:969/;&K594$/;.0E  
34;3$/]9;Y99/;59;Y$4$/:3:;:$1;59603/:;.906$1;.0>3;3$/0%4-%;-.0%4.3;343:6#Y59.90:;59  
/3;<$1;59;Y$].3>\9:;593/;9.4$-.:9]9;Y99/9%9\0/;4-%;-.90/>X$X-%0.4-%;-.93/X.04;340%  
989%$X69/;0/>;5-:\389:.3:9;$60/</9Y4-%;-.0%a-0%3;39:&  
%391":*-06-:969/;.X$X-%0.3:6.X$X-%0.4-%;-.9  
/
6
:
>
-
>
8
!
责任编辑  
"
李大明  
#
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