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年卷第
#
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 ++
月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896?9.#)*++
论汉代隐逸文化对屈宋的
及继承与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杭州!+**+""
成都#+**#".)'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
反动
#
+
)
张骏翚 孙久荣
$
!
!
"
%
'
!
!
摘要两汉隐逸文化是在先秦
初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先秦封建制度的恢复
隐逸文化较之屈宋那里
特别是屈宋那里所代表的隐逸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究竟因时代的同
汉代终是一个在各方面有异于先秦的全新时代("而使得汉代
首先表现出了对屈宋隐逸思想的
#反动$"其次又有所谓继承与发展,,,在此意义上最终
形成汉代所特有的隐逸文化特色
关键词汉代隐逸文化屈宋
汉
(
与不同
'
"
%
!
&
&
中图分类号!H+))!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DA!+A')*++(*#D**"#D*A
!!
两汉隐逸文化是在先秦特别是屈宋那里所代表的 原文化与以楚地为代表的南方文化的趋于融合统一
!
&
#
&
隐逸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汉初形势使然
#
以 这自然跟汉代统治阶层多来自楚地有很大关系
#
但更多
&
特别是汉初很长一段
及一个崭新帝国和时代的恢弘气势影响所致
#
都使汉代 的还是政治的一统天下所造成的
'
反动(&
不
#
但不管如何楚文化在汉代
#
#
隐逸文化首先表现出了对屈宋隐逸思想的
毕竟时代发展了
其不遇感遂特别突出
与发展
#
#
士人所面对的已是一个新的环境
时间内极度盛行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就使得屈宋
其是屈原所表现出的那种隐逸文化精神在此时理应
从而又显示出对屈宋思想的继承
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继承与发展 再者就一般的历史发
展逻辑来说在隐逸文化这个问题上屈宋那里所开始
形成的仕隐二元对立的观念在汉代似乎亦当继续往
前深入全面地发展下去
但历史的事实却是另外一种情形 汉初的隐逸
既没有因汉初楚文化之盛行亦不曾由着一般历
史逻辑的影响以顺承展开而是相反地出现了与屈宋
迥然不同的隐逸情趣与追求由此表现出我们所说的那
种对屈宋隐逸思想一定程度上的
其实可从汉初许多士人的价值选择上得到说明
先由时代言之 一方面虽然出于一时形势之所
+*第一卷#EB#但毕竟汉初统治阶级在客观上恢复了封
则是南北或曰中 建诸侯制度
兹如徐复观先生所论#'刘邦统一天下
&
#
尤
过
#
' (
#
&
#
&
#
#
#
'
(
一
%
&
# -
即
进入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所企盼的那种成熟的大一统国家制度业已建
而另一方面汉代统治者又鉴于秦废封建置郡县而
速亡等历史教训而很策略地在汉代初期恢复了秦之前
的封建诸侯制度 政治上的这两方面特色对当时之士
人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就前者而言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的是文化也开 不容
(
始在走向一统就地域文化的角度看
!
因秦祚极短
#故存而不论"#一方面#
文化
#
#
#
.
#
立
#
#
%
#
#
'
反动(&这种'反动(#
&
#
&
&
&
#
'
)
#
#
.
#
#
!
纪
收稿日期!)*++D*BD+*
张骏翚!+E#E$"#
孙久荣!+E#"$"#
作者简介
!
男
女
#
四川仁寿人
#
辽宁营口人
#
文学博士
#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
"#
张骏翚
!
孙久荣
!
论汉代隐逸文化对屈宋的反动及继承与发展
' (
前二〇二年"#继承了秦代专制政治的统治机构
&
但在
增翮逝而去之
%
彼寻常之汙瀆兮 岂能容吞舟之
"
继承之中 却复活了秦政 李斯们所废除掉的封建制
这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去时未远的战
国风气一度复兴 所谓 汉初儒者
不免战国纵横之 而董仲舒亦云
就是这个意思 为此也就有了另一个方面
士人们又重新唤回了已逝的光荣况味
初士人们所面对的终究是一个朝气蓬勃
的大一统帝国故在精神状态上在文化取向上
表现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汲汲有为彰名后世的风气
在其陈政事疏
诸侯轨道
百姓素朴
在面对社会政治系统
不合则去 的气
前面所说的封建制度一定
也让士人们的这种选择有实现之可能
被暂时中断了的战国诸侯 游士局面又在一
在这种情况下由隐逸文化思
则离此不远的屈原之遭际与选择当然就并不
能为此时之士人们所认同了
这点首先可从汉代一篇题作 的赋中得到
这里我们且不管其作者到底是谁而论其旨意
为淮南王招致山谷
#
%
鱼 横 江 湖 之 鱣 鱏 兮 固 将 制 于 蚁
)"*/屈原贾生列传0")FE!
蝼
%
.
"
)
+*第一卷#E#
度
(
&
#
'
#
-
)
)*A)!
习
(
&
#
#
即
!!若伍员与屈原兮
"
固)E*亦/士无不遇所赋0"复BF顾 亦不能同彼
%
)
!*!F
'
(
#
再加上汉
数子兮
不能同彼数子
的选择背后显然是汲汲于世的宏伟抱
自然会对 的选择予以否定的回
体现的显然是与屈宋那里开始显现的
隐二元对立不同的隐逸观这自然跟封建制度的恢
跟士人面对新时代的新气象等有密切关系当然
"
将远游而终慕
%
%
充满无限生机 这种
'
(
而
'
不合则去
!远游"(#认为应该
#
%
#
他们都
'
瞝九州而相君
(
%
&
负
&
如此心态下
而这种否定
#
' (
隐
则有此强烈自信$$$如贾谊
#
+
,
中
#
就高 答
&
#
'
#
兵革不 仕
狱讼衰 复
%
#
度自信于自己提出的治安之策可使
#
民保首领
#
匈奴宾服
F*+贾谊传,#))!+
$$$的士人们
#
四荒乡风
#
#
#
.
#
这
动
)
(
云云
而自觉不遇时 往往会油然而有
(
#
同时也可说是刚刚进入大一统时代的士人不适感的反
息
映
求
-
通过先秦时期而建立起的士人那种强烈的
在此时还顽固地挣扎着
不过这种对屈宋精神的
'反动(#因时代发展的大
而终不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了它几可说只
#
'
道统追
(
#
'
(
)
A*卷五
#
'
论项羽范增
#
#
&
势
&
而客观上
#
#
程度上的恢复
从而使
定规模上重新展开
想而言
#
#
趋势
#
'
$
#
)
!*!F
&
是昙花一现 如同士人们几乎被全面地卷入愈益牢固
在隐逸文化方面汉初以后的
士人们也开始沿着屈宋始发的道路走了下去
&
(
&
#
的大一统体制中去一样
#
#
#
#
&
#
+
招隐士
,
证实
&
#
#
#
二
则认同王夫之所说的#'义尽于招隐
潜伏之士
之险恶
!!
#
)
#*+#A
#
绝无闵屈子而章之之意
(
&
该赋极写山中
很明显
人日益严重的不遇
#
成熟的大一统国家制度带来的更多是士
#
在先秦时期由于
#
-
-
遇与不遇的问题
)+**卷十三
#
坱兮轧
"
山曲
#
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
%
"
憭
'
士无定主(%'周末风俗
(
以及可以 横
但现在#'游大人以成名
'
"
虎豹穴
"
丛薄深林兮人上慄 嵚岑碕礒兮碅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
状皃崯崯兮峨峨凄凄
慕类兮以悲 攀缘桂枝兮聊
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把隐居环境刻画得如此凶险的目的正暗含了当今乃太
平盛世之意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召
表明的是作者对隐逸的否定对汲汲于世以图一番 这一系统的存在
作为的深心认同
而在贾谊那里表现出的隐逸文化思想更能说明问 统专制政治巩固之后
吊屈原赋
国其莫我知
%
)
++*+滕文公下,#)B+F
兮栗
议
之路
(
而不很突出
随着大一统政治的巩固而被阻塞不通
关于此
在先是为了完成大一统专制的
事实上的需要最后则为了维护大一统专制的皇帝身份
#
(
磳磈硊
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兮漇漇 猕猴兮熊罴
淹留
"
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
#
-
因为作为
靡
"
%
"
其重要前提条件的封建诸侯制的取消
&
#
徐复观
%
"
%
先生曾谈到#'汉室封建
#
)
B*)!!G)!F
%
"
%
#
#
的需要所以一方面在演变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却始终
.
#
#
故
'
#
(
加以保持 但尽管如此封建的存在尤其属于诸侯王
始终对专制政治的自身成为一最大
汉初的所谓封建在大一
统治阶级便通过种种手段和策
而仅有形式上的保持而已
在谈到这种仅作为形式加以保持
便指出
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 景帝用晁错之计削
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
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自此以
赵分为六 梁分为五 淮南分为三
大国不过十馀城 长沙 代虽有旧
&
#
#
唤
#
#
%
#
#
)
+*第一卷#+*!&也就是说
&
(
#
#
的矛盾
#
#
题
&
其
+
,
云
-
略
#
在实际上将其取消
#
&
所
下来
"
"
独堙郁兮其谁语
-
凤漂漂 以
#
班固汉书
+
,
'
(
!
!
已矣
其高遰兮
深潜以自珍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
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之辜也 瞝九州而相君兮
于千仞之上兮览德煇而下之
"
夫固自缩而远去
%
袭九渊之神龙兮
"
沕 的诸侯的遭际时
#
-
%
弥融爚以隐处兮
远浊世而自藏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
何必怀此都也
见细德之险征兮
"
夫岂从螘与蛭螾
-
! "
赵
!
!
"
%
使骐骥可得系
亦夫子
凤皇翔
吴
!
楚
%
武帝施主父之册
"
"
"
.
"
分户邑以封子弟
"
"
%
.
"
-
来
"
齐分为七
"
"
"
%
"
&
"
摇
皇子始立者
"
%
! !
燕
"B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不与
生于
!
社会科学版
"
名
"
皆亡南北边矣%11诸侯惟得衣食税租
"
!!/七谏
0
者
"
东方朔之所作也
法度以谏正君也 古者人臣三谏不从
屈原与楚同姓无相去之义故加为
忠厚之节也 法天子有争臣七
人也 东方朔追悯屈原 以述其志所以
昭忠信矫曲朝也
其他如严忌的
+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
九思等等也皆如此此不再赘举
, # # &
但同时还需注意的是在大一统政治制度下
是随着所谓
不切直 容易认同的是宋玉的隐逸思想和精神
%
谏者
"
正也
退而待放
/
七谏0"殷勤之
者
"
"
谓陈
政事
%
%
"
"
%
至于哀
!
平之际
不为士民所尊
F*/诸侯王表第二0"!EAG!E#
"
皆继体苗裔
"
亲属疏远
"
"
"
帷墙之中
"
"
势与富室亡
意
"
%
或曰+/七谏
0
)
异
%
%
"
故作此辞
"
"
)
B*)!AG)!#
这样
#
士人
'
横议
(
的前提条件和环境已然不存
#
则
'
横
!
%
议
(
之自由自然也没有了
而且士人以往的
制度下要有也多是以
却正如贾山所指出的
&
#
'
横议(#到体制日益紧密的政治 王逸的
+
#
'
直谏
(
的方式进行的
&
但此
'
直
#
#
特别
谏
(
-
'
人的觉醒(#士人们在接受屈原的同时#
更
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则不用而身危
则不可以明道故切直之言明主所欲急闻
无不摧折 还留
今人主之威
开道而求谏
"
"
&
这里我们可作
屈原作为贵族世家所表现出的那种欲去
以死明志的隐逸精神让大一统政治中从来源上
非特雷 讲是以平民阶层为主体从社会地位上讲主要是下层官
和颜色而受 吏的士大夫往往难以从情感上产生认同相反宋玉所
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乃况 体现的恰好就是那种出身平民地位低下的文人士大
压之以 夫形象 由于它在大一统政治中具有普遍性而很容易
这一点在汉代应该
具体地说就是本具有雄心
从而否定隐逸的汉代士人面对日益强烈严重的
不遇感最终是不得不接受了现实的残酷性而否定了
士人的文化禀性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
像李斯那种至少是从没受到
在情感上他们深心认同的是
处穷而守高的隐逸思想
汉代隐逸文化就是在对屈宋的这种颇为复杂的认
批评屈宋等人的背 同中进行发展的 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关涉隐
直谏士 逸文化者都是如此 我们首先看看贾谊
另一方 尽管贾谊对屈原之 颇不以为然
嘉其文采 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屈原不遇遭遇
直谏
即汉代人从隐逸文化方
是在把隐逸作为忠信的一种体现方
即所谓隐居求志 应该说屈原对后来隐逸文化发
展的影响与作用正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的
汉代人对屈原的这种极为普遍的认同还可从汉代
文人创作的那些楚辞当中清楚地了解到 如据传是
淮南小山所作的
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
虽身沈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 虽然这种同情背后
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
不管此篇作者为谁也不论其主题思想到底如何
现了汉人对屈原的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则应无疑义
再看
!
!
"
"
"
忠臣之 一简单的分析
-
所以蒙死而竭知也%11雷霆之所击
"
%
#
#
者
&
万钧之所压
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
用其言而显其身
于纵欲恣行暴虐恶闻其过乎
则虽有尧 舜之智 孟贲之勇
"
无不糜灭者
%
"
#
&
"
%
"
#
.
#
之
"
"
"
#
%
"
.
震之以威
岂有不摧折者 就产生了极广泛的影响与认同
"
&
#
重
哉
"
!
"
"
&
#
#
)
F*/贾邹枚路传0")!)EG)!!*
-
说是表现得颇为突出的
这种忠臣 壮志
&
#
#
其于士人人身之威胁竟严重若此
直谏思想
&
可以知道
#
%
#
%
#
其实只是汉代士人面临大一统的新时代时
#
#
!
对屈原那里发轫的思想的全面认同而已
讲了
主要是因为是否有国家观念的背景所导致
楚有宋玉唐勒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这种以直谏
其实就是对屈原之
人所须坚守的道统三者
-
虽然儒家也早 屈原之死".可是
#
'
忠
(#但其含义与屈原显然是有分别的
#
这种分别 完全放弃对道统的坚守
!
#
&
一方面
#
汉 士文化的首肯的"&故而
#
#
代士人认为#'屈原既死之后
#
%
%
景差之徒 宋玉那种憔悴自怜
#
及其
'
(
&
者
#
皆好辞屈原而贾生以列传赋见称
.
#
终莫敢
)
"*+
,#)FE+
直谏
(
#
'
(
%
&
#
后
#
'
忠
(!在大一统时代
#
忠
%
%
#
&
&
#
实为一回事
莫不慕其清高
B*!
"
的认同
.
'
忠
(
#
但他对屈原的
面
#
王逸指出#'凡百君子
#
#
#
哀 认同还是显而易见的
#
)
其不遇
评议标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屈原的认同
#
而悯其志焉
(
&
这里#'哀其不遇
(
同
'
(
的 的深切共鸣上
-
#
!!共承嘉惠兮
"
俟罪长沙
敬吊先生
逢时不祥
谗谀得志
谓盗跖廉
生之无故
牛兮骖蹇鲈骥垂两耳兮服盐车
不可久嗟苦先生兮
其实是对个人遭际的深切自怜
%
侧闻屈原兮
"
自沈汨
乃陨厥
鸱枭翱翔
面
式
#
#
罗
%
造托湘流兮
"
%
遭世罔极兮
"
#
&
#
身
%
呜呼哀哉
闒茸尊显兮
谓伯夷贪兮
嗟嚜嚜兮
"
.
鸾凤伏窜兮
"
%
#
&
"
&
贤圣逆曳兮
"
方正倒植
铅刀为銛
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
章甫荐屦兮
%
世
于
#
"
&
莫邪为顿兮
"
%
'
(
&
"
.
"
+
招隐士,#王逸题解云
-
"
%
"
渐
)
"*/屈原贾生列传0")FE!
!
!
小山之徒
似若仙者
故作
"
闵伤屈原
"
"
&
"
独离此咎
.
百神
无异
"
"
"
"
#
#
但
)
B*)!)
"
/
0
"
%
其情感上的认同却是显而易见的
&
#
#
但显
这种深切自怜
"*+屈原贾生列传,#)A*!
等思想的敷衍
#
在贾谊通过其对
以消解忧烦的企图中
'
同死生 轻去
#
)
&
就
(
#
#
+
七谏,#王逸题解云
-
表现得更为淋漓
-
""
张骏翚
!
孙久荣
!
论汉代隐逸文化对屈宋的
'
反动及继承与发展
(
"
&
"
#
#
#
#
!
!
且夫天地为炉兮
合散消息兮 安有常则
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
贱彼贵我
烈士徇名
或趋西东
攌如囚拘
好恶积意
超然自丧
得坻则止
其死若休
造化为工
阴阳为炭兮
万物 等人那里
表现得还比较模糊的话
可说是非常直接
严忌首先
哀时
, -
那么
在严忌这里
为铜
有极
%
"
-
千变万化兮
化为异物兮又何足 地表达了自己最终对宋玉隐逸思想的认同
通人大观兮 物无不 也表现了与屈原面对浊世时一样的情感反应
夸者死权兮 品庶冯 命
大人不曲兮 亿变齐
至人遗物兮 独与道
真人淡漠兮 独与道
寥廓忽荒兮 与道翱
纵躯委命兮 不私与 不过
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 选择只是一时的
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
忠信才具有终极意义
终极性的所以他最后表现的游仙主题就不会有屈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
游大
"
未始 则通过对屈原隐逸思想的扬弃
#
%
明确
%
"
&
"
&
患
可
生
同
俱
息
翔
己
.
小知自私兮
贪夫徇财兮
怵迫之徒兮
拘士系俗兮
众人或或兮
释知遗形兮
乘流则逝兮
"
%
"
# +
其
%
%
%
%
%
%
%
"
&
"
云
"
&
"
!
众比周以肩迫兮
"
贤者远而隐藏%11举世以
!
"
&
"
为恒俗兮
愿退身而穷处
"固将愁苦而终穷%11孰魁摧之可久
"
&
"
兮
"
%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
)B*)#)G)##
且隐伏而远身
%
"
"
&
"
%11时猒饫而不用兮
"
渚
"
&
"
#
#
'
退身而处穷(%'隐伏而远身
(
在屈原那里
这种
是所谓
的
其生若浮兮
"
&
"
#
'
隐居以求志
(
中的隐居
#
求志
若不系之舟
累兮知命不忧
司马迁在谈到贾谊时
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
"
&
!
"
.
而在严忌则不然
#
隐居本身即
)
"*/屈原贾生列传0")FEEG)A**
"
%
#
'
(
#
#
既看到他
'
#
原那种欲去还留忍而不舍之情
%
-
)
"*+屈原贾生列传,#)A*!
侯
#
#
(
#
即所谓
'
"
%
!
!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下垂钓于溪
人以成名(#又注意到他的
'
同死生
如此矛盾的背后
是面对时世的更深沉的不遇和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
哭泣岁余亦死 贾生之死时年三
这种为生活中一突发事件竟然
显然正可说明其有长期来不遇之挫折
不过借一具体事件而总爆发罢了
但需一提的是贾谊自伤自怜的背后一方面有对
屈原遭际的同情而另一方面由于他并不认同和接受
屈原的
贾谊的这种不遇以及思想情感上的矛盾
在汉初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文人那里其实是非常普遍的
如董仲舒在士不遇赋 即从历史的角度论及了这种
#
轻去就(&这两方
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乔而
"
%
"
面
#
其实是极为矛盾的
是那种强烈的自怜自伤
挫折感 史载贾谊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
&
#
所掩盖的乃
为耦
冥兮
不归
%
使枭杨先导兮
骑白鹿而容与
处卓卓而日远兮
故矰缴而不能加
知贪饵而近死兮
"
白虎为之前后
魂眐眐以寄独兮
志浩荡而伤怀
蛟龙潜于旋渊兮
不如下游乎清波
%
浮云雾而入
汩徂往而
鸾凤翔于
身不
#
"
%
"
&
'
#
#
#
%
"
%
#
#
&
苍云兮
"
%
"
)
"*+屈原贾生列传,#)A*!
十三矣
忧伤至死的背后
感的深沉郁积
(
#
#
挂于罔罗
幽隐以远祸兮
再次声称
宁幽隐以远祸(#表现了对宋玉隐逸思想的认
当然严忌虽没明确指出自己的守高思想但这
一思想显然是存在的 实际上即便那种以养生全身
为目的之隐
现出对世俗的愤懑不屑和弃绝之态度
求意识在其中只是对此 有不同的理解罢了
此外这里还需提到另一篇作品
历来争议纷纷 自王逸定 远游者
一般多采其说但另一方面持怀疑态度的人
却并没因此而少 就我们的理解认为此篇乃汉人伪
非屈原所作也 这里我们只准备从隐逸文化思想
至于其他则因本文话题所限而不
%
"
%
宁
#
)B*/哀时命0")#FG)#A
"
孰侵辱之可为
-
#
&
'
#
#
同
&
#
'
(
#
#
#
&
#
%
忠
' (#故其最终从思想上认同的是宋玉的思想&
应该说
# #
#
也有浓烈的守高意识在其中的$$$以此表
# ' (
显然有高的追
&
#
'
高
(
&
+
, #
中
#
即
# +远游,&对于
#
屈原之所作
不遇
-
该文
#
&
'
!
观上古之清浊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
"
%
殷汤有
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 卞随务光遁迹
于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 使彼贤圣其繇周
遑兮矧举世而同迷
他还明确地说道#'屈意从人#非吾徒矣(#虽然这
)
E*+士不遇赋,#B)
( #
但其
)B*+#!
!
也
(
后
#
#
#
"
%
&
#
"
%
托
#
&
#
)
E*BF
"
%
这一角度大致论之
复及
#
#
#
并且
#
&
样做的代价将是
最终认同的是宋玉
司马迁
以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牢笼和束缚何其严重
'
正身俟时
处穷而守高
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
这些
& #
#
将就木矣
的选择则又非常显然
&
等也对此不遇予
足见大一统体制对士人的
按
#+远游
,
一文
#
一开始即谓#'悲时俗之迫阨兮
#
愿
'
(
轻举而远游(#历来认为此句奠定了全篇基调
#
我们亦持
的选
时俗之迫
+
是见
&
同屈原其他如
仍是基于现实社会生活之问题
在这里
+
离骚
,
等文一样
#
这种
' (
去
择
阨
游
#
#
即所谓
'
/
(#同时
#
#
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愿轻举而远
离骚
(#其实在屈原
+
,
中也有表现
屈原可说都是欲去而终不忍去
而结束了其选择之犹
因此他的欲去的选择只停留在内心一时之情感表
#
但明显不同的地方
三
汉人对屈宋隐逸思想的如何选择
在于
#
在
+
离骚
,
等那里
#
#
在徘徊缱绻不已的情感抒写中
在贾谊 豫
#
如果说
#
#
#
"E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从一开 路子的具体化-'闻赤松之清尘兮
愿承风乎遗则
# #
美往世之登仙(#'奇傅说之托星辰兮
) ,
B*+远游
等等 这种登仙
时俗之迫阨(#'遭沈浊而汙 众之得一( & ' (
!
社会科学版
"
现
#
而最终是没有去的
头定下愿轻举而远游
此而铺排 一方面是面对
秽兮独郁结其谁语的愁苦孤独的现实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
奚久留此故居0( 等 索游历者乃轩辕之类上古圣王贤哲
人生长勤其中显然表现了对此 游的却是王乔之类其中价值选择之不同判然可见
如此自然走向那种于无穷之天 时也正是在形穆穆以浸远的远游中达到对迫阨之时
因此
都是这一思想的顺势表现
求正气之所由中的正气二字
&
但
+
远游
,
一文则不然
-
#
&
贵真
羡韩
而与天地无穷的选
#还包括有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否定-'轩辕不可攀
'
(
的选择调子后
#
全篇可说即围绕 人之休德兮
&
'
#
(
#
另一方面
#
又 择中
来 援兮
#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在屈原那里所上下求
而远游这里所从
# + ,
)
B*+远游,
是
'
#
&
#
)
B*+远游,
者吾不闻(#'春秋忽其不淹兮
#
的人生思考
-
天地无穷
#
#
#
&
同
长勤人生价值的否定
&
#
'
(
#
地的价值考虑和选择
&
#
下面展开的如何与仙人同 俗的弃绝-'离人群而遁逸(%'免众患而不惧(&全篇就
游
故
#
如何在天地上下往来
#
&
在这种情调的抒写中结束
犹豫后终归于不去的思想
因此这一篇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
所有的是一致的表现了汉人不遇情况下
&
这同屈原一番
明显地是不一样的
同严忌那里
处穷守高
(
'
去
(
的徘徊
%
#'内惟省以端操兮
#
(
'
(
#
#
'
(
#
&
就应该是如王夫之所理解的
-
#
正气
生于至虚之中
动之基 冲和澹泊
先天气也 守此则长生久视之道存矣
正因要
求正气之所由(#故接下来即是如何求之
漠虚静以恬娱兮
"
人之所受于天之元气也
%
元气之所由
涵于至静之中为万 的另一选择途径
乃我生之所自得此玄家所谓 另外在严忌及
外的另一主题
"
#
#
'
!
!
"
为万有之始
%
"
&
%
"
"
#
+
远游
,
当中还着重表现了不遇之
#
)
#*+*)
%
%
#
即对个人安危的关注和担忧!'远祸(%
免众患("#故这里的 守高(#已然显现出从屈原之
(#向纯为全身保性的
'
-
'
'
'
#
澹无为而自得(#'漠虚静(%'澹无为
(
'
高
'
高
(
的过渡其意义应该说是
#
正是
'
求正气
(
之路
#
这同庄子
'
心斋(%'坐忘(%'虚壹而 很重大的&
静
(
以至道的路数是一样的
&
而向仙人们学习则是此
#
注释
!
关于屈宋隐逸文化的表现及意义可参见张骏翚
+试论屈宋在先秦隐逸文化史上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
版
")**F
第
!
期
&
参考文献
!
)
+*徐复观
)*何孟春
!*于迎春
F*班固汉书)I*'北京
A*苏轼文集)I*'北京
#*王夫之楚辞通释)I*'上海
B*洪兴祖楚辞补注)I*'白化文
"*司马迁
E*古文苑)I*'章樵注
+**黄汝成
++*孟子)H*11十三经注疏
'
两汉思想史)I*'上海
贾太傅新语序)I*11阎振益
秦汉士史)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钟夏
'
新书校注)I*'新编诸子集成
'
北京
-中华书局#)***'
)
'
-
)
'
-
中华书局#+E#)'
)
-
中华书局#+E"#'
)
'
-
上海人民出版社#+EBA'
)
'
#
等点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E"!'
)
'
史记)I*'北京
-
中华书局#+EAE'
)
'
丛书集成初编
'
上海
-
商务印书馆#+E!B'
)
'
日知录集释)I*'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北京
-
中华书局#+E"*'
!
责任编辑
"
唐 普
!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