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8卷第6期  
2
0111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6  
November,2011  
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挑战与创新  
林三芳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艺术的创作和传播与媒体发展紧密相连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人类进入  
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时代,艺术的创作方式和存在形式也因此改变,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正在消失,艺术有了更丰  
富的内涵。“新媒体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媒体创意等专业院校大量涌现,伴随着数字艺术的蓬勃发展,  
艺术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新媒体艺术的特点,从课程设计创新教育团队协作等  
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6-0167-05  
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人类生产生  
活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人类传播  
活动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  
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界定为所有人对所有人  
的传播”,传播权利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互联网络  
信息中心于20111月发布的第27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012月  
[1]28  
,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从其发展历 31,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  
程看,人类的传播愈加凸显人的主动性和自由性,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2009年底  
[
3]13  
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今天,人类正在进入一  
个新的传播时代,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  
时代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无明确的界  
,但它有几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明显特征:其一,  
它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形态变革,尼葛洛庞帝称  
其为比特的时代”,比特是最小的信息单位,“没有  
提高5.4个百分点 。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深刻地影  
响着艺术及艺术教学。  
新媒体给艺术带来的变化  
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体的时空边界,也改变了  
艺术存在的语境艺术的表现传播和体验均受到  
新媒体的影响艺术的表现更具有参与性,人们可  
以将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拼接复制重叠,产生新  
的艺术体验,也可以将没有完成的作品放在网络平  
台上,等待知音来合作完成艺术变得越来越像游  
,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既可以是照相机,也可以是  
摄像机,视频网站大量的数字短片便是人们随手完  
成的艺术创作人人都有机会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  
[2]21  
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 ;其二,它消  
解了传统媒体的界限,当所有的媒体都数字化时,我  
们会看到,“比特会毫不费力地相互混合,可以同时  
或分别地被重复使用”,同时,还可以导致一种新形  
态的比特诞生,这种比特会告诉你关于其他比特的  
事情”,混合的比特和关于比特的比特使媒体世界完  
[2]26  
全改观 ,因为比特自由流动的特性,媒体传播  
时空界限也被消解;其三,它是真正的个人化媒体。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林三芳(1976—),,四川三台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16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传播,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艺术天地”,方便地与觅  
得的知音切磋交流。  
()艺术与非艺术界限的消失  
早在20世纪初,未来艺术达达艺术超现实主  
义运动及先锋左派否定了艺术的制度化,在艺术  
领域产生了剧烈的震荡在新媒体广泛运用的今  
,人们轻点鼠标便可以瞬间完成复制和传播功能,  
这一行为再次引起了艺术领域的深层变革,艺术表  
达更为多元,艺术不再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乌托邦,  
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消失诚如后现代主义理论所  
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  
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的风  
()新媒体艺术的诞生  
李政道先生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说:“事  
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  
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  
[4]9  
有意义。” 人们运用科技的载体表现各个时代人  
类的情绪情感,并不断地发现并创造各种物质作为  
艺术的载体,人们因此能够拥有更丰富的色彩更悦  
耳的旋律和更多姿的形态,艺术在不断寻求物质载  
体的表达中创造生命今天,艺术的创作承载和传  
播基于新媒体技术产生了新的变革,新媒体科技与  
艺术的完美融合,艺术的表达可以调动更多的科技  
手段,艺术有了广阔的语境,从而形成了新的艺术形  
,这就是日趋勃兴的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无  
论在创作方式还是表达主题上都表现得更加多元化  
和大众化,由于其技术基础的新媒体性,其本质上也  
具有比特的所有特性,如可混合可复制传递速度  
快等特点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将有更多的科技  
手段对艺术产生冲击,从而诞生更多新的艺术词汇。  
[8]94  
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 ,艺术不再具有永  
恒和崇高的价值,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意空  
任何事物上,艺术表达的平等使得艺术的内涵和  
外延得到无限延伸,出现了泛艺术倾向”。各种艺  
术符号经过组合叠加等手段,呈现在各种媒介上。  
传统艺术的疆界被打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艺  
术可以和各种学科相结合,产生无数衍生艺术,艺术  
以外的领域被广泛发掘。  
新媒体为艺术带来了令人惊奇的发展变化,拓  
展了艺术创作的题材,改变了艺术的表现手段,使艺  
术具有数字化信息化和虚拟化等特点这种转变,  
在使艺术延伸的同时,也为艺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  
挑战。  
()艺术美学的变革  
艺术领域的这种深层变革,不仅表现在科技层  
,还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美学本雅明在机  
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认为,艺术品的复制  
凋谢了艺术品的光韵,众多的复制品代替了独一无  
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艺术跨学科跨媒介的特点  
为教育工作者带来的挑战  
[5]10  
二的存在 人们更重视艺术的展示价值,作品  
的本质性唯一性与权威性被消解,艺术的社会功能  
因此被改变艺术由礼仪的根基而变化为政治根  
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一书中,谈到幻象时认为,  
新媒体环境下艺术跨学科跨媒介的特点拓展  
了艺术教育的内容首先,创作题材被拓宽新媒  
介让人们对社会生活形成新经验,除现实世界外,虚  
拟世界也可以获得真实的艺术生命同时,不同的  
艺术符号经过叠加组合,形成新的艺术作品此  
,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前所未有地广泛,艺术与数  
生命科学工程机械等学科的融合,不断扩张艺  
术的表现领域其次,创作手段的变革,新媒体由艺  
术的辅助地位一变而为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很多  
画作不再是在画室的画架上完成的,而是在电脑上  
运用各种软件完成;电影不再必须由摄影机摄制,随  
身携带的手机就可以完成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创  
作者要重新认识世界,运用不同媒介表达情感,艺术  
表现的变革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运用和整合不同的  
媒介,博采众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面对超越学科知识具  
[6]181  
幻象在形式上表现为艺术作品的伪装 视觉信  
赖的丧失,大量的视觉影像经过电脑软件的处理,一  
变为非真实的幻象”,与时间真实之间失去联系,  
传统视觉图像经由科学技术而一变为虚拟化,艺术  
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美学艺术作品是创作者  
想象力的产物,艺术作品隐喻和象征的特点日趋突  
,并不断远离客观世界,创作者给鉴赏者留下更广  
阔的再创造空间,作品的生命取决于鉴赏者对个  
体生命的体验。“在当代艺术美创作和鉴赏过程中  
占有决定性意义的风格,越来越远离了客观世界和  
美的对象本身,进一步表现出当代美学对美的客观  
[7]  
标准问题的蔑视和厌烦。” 新美学需要阐释艺术创  
作者科技与艺术之间的文化与生命。  
168  
林三芳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挑战与创新  
备多元知识结构的挑战,熟练运用多种软硬件,甚至  
掌握其程式语言,以期熟练运用不同的创作工具。  
)重技术轻创作的教学现状导致艺术创作  
共同成长。  
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创作不再依赖于专  
(
业设备,艺术的展览不再依赖于专业场馆艺术的  
平民化倾向使得艺术作品数量迅速增加,精英文化  
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界限模糊,艺  
术风格被淡化,从而形成多元的艺术环境先前的  
标准化评价明显不适宜多元风格的艺术环境,艺术  
教育的评价因此而改变,由传统的标准化评价到个  
别化评价,在个别化评价中,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的  
积极性创作中的合作精神交流的主动性等是评价  
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艺术教育日趋注重过程评  
,而不再只是单一的结果评价当然,如何构建符  
合新环境的艺术评价体系是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  
究的新课题。  
的同质化与平面化倾向  
新媒体介入艺术不可否认地推动了艺术创作的  
多元化表达趋势,宏大叙事被解体,艺术更具个性  
,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艺术中心”。新媒  
体艺术在大刀阔斧对传统艺术进行颠覆开拓创新  
的同时,艺术世界的客观表现并非尽如人意随着  
艺术创作设备和软件的广泛运用,艺术创作变得统  
一和简单,“符号暴力催生艺术领域的创作出现同  
质化和平面化倾向一些院校在教学中存在重技  
轻创作的现象,设置大量的软件运用指导课程,  
各种特技的处理令人目眩,伴随一个新软件广泛  
运用的是大量山寨作品的产生及对一些经典作品  
的拼接和改编,如给蒙娜丽莎加上小胡子类的戏仿,  
艺术的创作成了技术崇拜的产物原创精神的缺  
,意义的消解,使一些艺术作品脱离现实生  
,打上了极深的技术烙印为了追求强烈的视觉  
效果,一些作品苍白空洞日增,而美却逐渐消失。  
此外,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低俗的作品也假艺  
术之名借助新媒体平台从而拥有一席之地。  
在艺术去中心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提高学  
生的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是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一  
个重要挑战。  
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思考  
新媒体使艺术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艺术教育  
工作者需要因应变革,更新教学观念,抓住机遇,迎  
接挑战,取得教学改革的成功。  
()课程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艺术与科技似乎天生就紧密相连,他们都和人  
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表现人类无限创造力的  
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侧重于对人类外部  
世界的探寻,而艺术侧重于对人内心世界的陶冶。  
一件惊人艺术品的创作问世不亚于一项伟大的科学  
发现艺术的发展展现了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  
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一个领域里的进步一定会影  
响到另一个领域所以要想了解艺术中发生的  
,应该过问一下科学;而要想猜测科技思想的重大  
发展,只需要看一看艺术中发生的事件,就可以一目  
(
)新媒体环境下师生关系的变革带来的教学  
上的挑战  
新媒体在改变艺术创作的同时,也改变了艺术  
的教育观念,使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首先,教  
师与学生的关系被历史性地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  
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能通过新媒体拥有比老师  
还多的专业知识,教师在知识领域的权威性被消解,  
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一变而为引导者,学生由听  
一变而为主动参与者其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关系改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主讲学生听的线性  
传播模式因为师生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在新环境  
,分享与合作成了教学的关键词语,教学在师生的  
全方位互动中完成,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构建师生不同的知识结构  
正好可以合作完成跨学科艺术创作,教学团队在分  
享与合作中建构知识,并最大限度地互相启发创意  
与阐释传递情感的艺术符号,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  
[9]263  
了然” 。科学与艺术不断融合,交流最新的发展  
成果,而科技领域本身就无限广阔,艺术与任一领域  
科技的融合都将开出灿烂的花朵。  
根据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的交互性特点,艺术院  
校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开放性多层次动态性等特  
,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  
较大的发展空间艺术院校要力争与研究院及其他  
大学进行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是世界范围内  
的精神资源共享,培养具有较强艺术素养与科学素  
养的复合型人才。  
()艺术的创新教育是关键  
任何艺术,实际上都是把语言载入艺术,又从  
[7]  
艺术作品中言说出其中无尽内涵的创造性活动。”  
16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不论艺术的题材如何拓展,表现手段叙事手法如何  
变革,其本质上还是对生命的感发,艺术作品是艺术  
创作者对感知到的现实和生命的表达每件艺术作  
品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生命的真实存在,生命原本就  
是多姿多彩的,艺术园地也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的局  
,甚至可以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新媒体的快速  
传播削减了作品的风格流派,作品容易趋同,长期以  
,人们对生命的阐释将显得单调而苍白创造性  
精神的培养成了摆在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工  
第一,要鼓励创新创新需要突破传统的艺术  
表现题材和手法,不断挑战自我,要有勇气迎接可能  
的孤独第二,从跨学科学习中获得艺术灵感如  
艺术与生命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结合能够带来新  
的视听冲击第三,艺术创作要挖掘地域特色当  
新媒体在消解艺术风格流派的同时,也为具有地域  
特色的艺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俗话说,一方水土  
养育一方人,地域特色艺术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它们  
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如张艺谋打造的印象系  
”,便是地域特色的艺术与高科技结合的典范,在  
取得市场成功的同时,很好地发掘并保护了这些非  
物质文化遗产。  
平台,人们可以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这是智慧的集  
合与碰撞所迸发出的力量,浩瀚的维基百科也充分  
显示了合作的巨大能量。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给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教育  
提供了一个启示,新媒体环境下艺术教育的合作与  
分享可以是多层次交互式的,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  
协作,也可以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还可以是超越  
空间的合作,合作者在互动交往过程中完成协商与  
对话构建意义和身份,在合作中分享对话创新。  
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发展瞬息万变,师生  
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并不断在交流总结中提高  
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认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  
术风格。  
新媒体为艺术教育带来的挑战还体现在诸如艺  
术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艺术创作的商业化趋势等。  
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参与创作与传播,  
海量的艺术作品中不乏粗制滥造甚至低俗的作品。  
在激发学生创作的同时,艺术院校也要通过举办标  
志性艺术作品展览和赏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  
眼光和鉴赏力,避免科技在艺术领域的盲目运用。  
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的精髓不单是技术上的求新,尽  
管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离不开技术,但它毕竟还是  
艺术,艺术便离不开人和真实的生活,在运用最新科  
技进行创作时,要深入观察社会,以表现生活中震撼  
人的心灵的深刻的真和完善的美新媒体环境下的  
艺术一旦成为脱离现实生活的纯艺术”,也将行之  
不远所以,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精  
,否则,艺术将如不系之舟,失去方向同时,新媒  
体环境下的艺术由于其本身的变化革新速度快,具  
有很多不确定性,作品能否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  
尚需假以时日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清新媒体环  
境下艺术的这种不确定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  
式推动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重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横跨多个学科,是多学科  
知识的交叉融合与创新的产物,需要团队的智慧,  
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创作前所未有地强调合作与分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  
,新的群体组织方式使得素昧平生的人可以为了  
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迅速聚集,显示出惊人的力量。  
美国新媒体研究作家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  
书中为我们展现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伊凡娜的手  
机丢失,拾者拒绝归还,经过人肉搜索”,演变成一  
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无形的合作得到的不仅是  
[10]  
找回手机,而是一种新的发展力量 透过新媒体  
参考文献:  
[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  
P020110119328960192287.pdf.  
4]李政道.科学与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6]()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7]高宣扬.后现代主义:思想与艺术()———当代视觉艺术与语言及其风格[J].美苑,2009,(3).  
[
[
[
[
[
[
170  
林三芳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挑战与创新  
[8]()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9]()苏霍金.艺术与科学[M].王仲宣,何纯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0]()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ChallengeandInnovationofArtEducationintheNew MediaAge  
LINSan-fang  
College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8,China)  
(
Abstract:Thecreationandspreadofartarecloselyconnectedwithmedia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andpopularizationofnewmediahavechangedpeople'slifestyleandbroughthuman  
beingsintoanever-witnesseddigitalage.Themodeofartisticcreationandtheformsofartistic  
existencehavechangedconsequently.Theboundarybetweenartandnon-artisdisappearing,and  
artitselfhasmoreabundantconnotation.Suchprofessionalcollegeslikeschoolofnewmedia  
art digitalmediaart,andmediacreationemergeinlargenumbers.Astheflourishingde-  
velopmentofdigitalart,arteducationisfacedwithachallenge.Soarteducatorsneedtoexplore  
newapproachesfromaspectssuchascurriculumdesign,creativeeducationandteamworktobe  
inaccordancewiththecharacteristicsofnewmediaart.  
”,“  
Keywords:newmedia;arteducation;modeofartcreation;reform  
[责任编辑:唐普]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