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3期
2
012年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3
May,2012
中国模式的完善:
构建一个富有弹性的复合模式
a
b
王德忠,董暋杰
四川师范大学a.经济与管理学院,b.统战部,成都610068)
(
暋暋摘要:模式是不同方面与不同层次的制度之间有序组合形成的关系与合力,模式形成的合力越大,一个国家或
地区发展越快。从未来发展来看,构建由经济模式、文化模式、社会模式、政治模式与生态模式有效统一的弹性复
合模式,是中国模式的战略目标。基于改变“两垄断一勾结暠市场结构的经济模式创新是中国模式完善的基础与前
提,基于改变文化思维方式的文化模式创新与基于内化公平即和谐理念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是中国模式完善的重
中之重,基于适应科技发展与民众诉求而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政治体制创新是中国模式完善的政治保障。
关键词:中国;模式;完善
中图分类号:F120.3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2)03灢0005灢06
暋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对此,有人用“中国模式暠范
畴加以概括,学界随之兴起了研究中国模式的热潮。
目前,对“中国模式暠存在乐观与悲观两种极端态度。
认知中国模式,需要进行深层次思考,需要以理智、
冷静与客观的态度,对模式本质以及中国模式进行
全面而又较为透彻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
模式的发展方向。
经济与对外开放,充满了文化自信,并认为中华文明
尤其是人口、地域、传统与文化四大“超级因素暠是
[2]98-113
“中国模式暠特点的基础
。
还有部分学者从多维度反思中国模式,其中典
[3]66-84
型代表当属王辉耀
。他认为,中国模式分为
政治、经济、文化模式,但一般主要研究经济模式,时
间段局限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模式具有明显特
点,表现为政府强势与集中高效、对外开放学习与借
鉴其它模式成功特质、不断修正的形式、较强的务实
性与较快的适应能力、渐变发展过程与稳定国内局
势、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人口红利与出口导向型
经济等;但中国模式也存在严峻挑战,如中国制造多
中国创造少、人口红利多人才红利少、两极分化下的
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严峻挑战、能源与环境问题
日趋严重等。因此,中国模式需要学习、总结、调整
与改造,并没有完全成形。
一暋对中国模式范畴的不同理解
对中国模式,学界可谓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
提模式有定型之嫌,甚至有输出国外之嫌,不如提道
[1]
路、特色、案例、经验更为科学。显然,这些学者并
不认同中国模式的提法。有部分学者对中国模式从
成功角度给予解读,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张维为,
他提出了“中国模式暠的八大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
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
收稿日期:2012灢03灢10
作者简介:王德忠(1970—),男,重庆云阳人,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战略管理、区域经济、产
业经济、金融理论;
董杰(1963—),女,河南濮阳人,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党建思政。
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企业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他们的声
第一,从本质来看,“两力驱动暠是既有中国模式
的核心。模式的本质特征要求模式能概括出现象之
间的本质关系,也就是规律的提示。如果模式未能
将现象背后的规律提示清楚,这样的模式提炼显然
不成熟。中国经济成功是结果,“两力驱动暠则是原
因。“两力暠指的是行政力与市场力。行政力是政府
之手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制度
变迁导入市场机制,使市场主体自由选择、自主决
策、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一旦市场主体的活力被激
发出来,又倒逼政府深化改革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政府主要通过行政审批、土
地流转、金融创新、人力配置、水电气管理以及通讯
发展等制度改革,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
要素保障,实现了低成本发展。行政力一步一步地
激发出市场活力,从而发挥了高效作用。行政力促
进市场力,市场力反过来促进行政力,这是中国模式
成功的关键点。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
但更具有特殊性。普适性表现为市场力,而特殊性
表现为行政力的理念、方法、程序,具有明显的中国
特色,这一特色被称之为“强势政府暠。
音具有阶层代表性。基于此,自2003年以来,笔者
对“长三角暠、“珠三角暠与川渝等地企业界朋友进行
了广泛调研。企业家普遍认为,中国模式的关键性
特点在于市场机制的成功导入、民营经济的崛起、政
府管制的放松以及政策的适应性变迁。企业家是改
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形成了改革开放是一国或一
地经济发展的关键的“企业家共识暠。多数企业家以
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进行佐证,同时,他们也提出了
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在危机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说
明中国模式并不具有稳定性。部分企业家认为,中
国模式的成功在于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
式的温州模式不如政府主导的苏南模式更具有生命
力,为此,他们以2011年温州多个民营企业“跑路暠
作为典型案例。但也有部分企业家并不认同此种观
点,他们认为,苏南模式早已不复存在,温州模式与
苏南模式相互学习借鉴,已相互融合成为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正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模式的主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阶层的人对中国模
式特点的总结大同小异,但对中国模式可持续性的
认识与认同度却大不相同。对此持有类似观点的人
从本质来看,西方成功的核心也在于“两力驱
动暠,但是,中国由于现行制度等原因,政府往往采取
强势介入方法,使行政之力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由于制度摩擦,产生了不公平、不公正甚至腐
败等现象。但总体而言,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效果显著,以至于出现了多年9%左右的经济增长
奇观。
[4-8]
很多
,在此不再赘述。
二暋从模式特征探讨中国模式框架构建
深刻解读中国模式,还需要从模式解读开始。
模式是外来语,在英语中即pattern,从本质意义上
讲,指的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或者说是对方
法论的理论概括与升华。英国学者里奥·霍恩认
为,“中国模式暠这个说法至少有三种含意,即成功、
第二,从阶段性特征来看,既有中国模式是过去
30年成功的经验总结与规律揭示,并不代表这一模
式具有未来适应性。其实,不同阶段的模式,对应不
同的前提条件,一旦前提条件变化,模式也会随之发
生变化。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模式具有历时
性、阶段性与动态性特征。可以这样认为,改革开放
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或命令经济,是政府统一
配置资源,主导一切,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为了
搞活经济,政府通过行政力驱动市场力,激发了市场
活力,政府作用相当强大。现实中,政府部门是事实
上的强势部门。但前30年发展模式积累了越来越
多的问题,而且危害也越来越大。比如,权力寻租问
题日益严重;不公平导致了两极分化,对社会稳定的
影响越来越大;两极分化导致内需难以扩大,经济发
展方式转型困难重重;新旧政策引起的不公平,导致
[
9]
可复制和周密计划。里奥·霍恩认为,三种含义
就是模式的三个特征。但笔者认为,模式是不同方
面与不同层次的制度之间有序组合形成的关系与合
力,模式形成的合力越大,发展越快;模式形成的合
力不衰减,则模式具有相对优势,一国经济、社会与
文化发展也越具有可持续性。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从哲学层面对模式特征
进行了全面与全新探索,并把模式概括为如下特征:
本质性、阶段性、针对性、层次性、时序性、弹性。这
六个特征是模式之所以成为模式的基本要求,无论
是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东南亚模式,还是
中国模式等,无不具有上述特点。
按照以上模式特征的表述,对中国模式可以进
行如下分析。
6
王德忠暋董暋杰暋中国模式的完善:构建一个富有弹性的复合模式
上诉上访不断,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国有企业垄断导
体做法、具体措施上是“摸着石头过河暠。中国模式
的最大成功就是反复采纳社会科学试验方法———试
点,即建立试验区,反复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在合适
的时机推广。从效果来看,这一经典做法则是中国
控制改革风险的关键方法。
致分配不均、资源使用部门化、效率缺失、创新不足
且压抑民营经济发展;未受约束的工业化导致环境
污染与资源消耗极为严重;政策差异导致区域发展
严重失衡等等。
旧模式引发了新问题,而按照旧有模式,新问题
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势必需要构建新模式加以解
决。因此,任何成功模式都有前置条件,当前置条件
变化以后,需要创新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
第三,从针对性来看,既有中国模式主要针对
第五,从时序安排来看,既有中国模式采取先易
后难、先增量后存量的改革路径。模式包括战略目
标、战略定位、战略路径与战略举措,尤其是战略举
措,由于内在联系,需要安排好时序,以防止制度短
板造成的制度摩擦,以及因制度缺失形成的发展制
约。因此,模式的路径设置与措施安排,一定要讲究
时序的合理性或科学性。为此,中国改革从农村开
始,因为农民最穷,变革的意愿最强烈,农村发展变
革的阻力最小;与此同时,中国的开放政策从特区做
起,最为成功的深圳特区之所以成功,除了紧邻香港
之外,还因为深圳偏于一隅,阻力最小。这是中国改
革者的大智慧,也是改革模式设计者经验的体现,如
果不从阻力最小环节做起,改革者很难驾驭复杂局
面。
“穷暠字。模式具有针对性,每一种模式都要解决某
一阶段的问题,而通常旧问题解决过后,又会引起新
的问题。这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本身会引起新
的问题产生,而旧模式根本无法解决自身引起的新
问题。为了解决新问题,新模式自然应运而生,事物
发展充满了辩证法。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落
后,民穷国贫,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
硬道理暠,“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暠的改
革思路。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一切为了
脱贫致富,这是前30年的发展方略。30年后,中国
奇迹般地富起来了,虽然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人均
增量改革将促进存量改革模式的完善。改革初
期,人人都是受益者,出现了帕累托效应。但随着利
益集团的形成,存量改革阶段的帕累托效应消失,利
益集团成为当前改革的最大阻力。所以,著名经济
学家吴敬琏认为,目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中国
市场经济改革正处于十字路口,有滑向权贵资本主
义的危险。因此,既有中国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六,从弹性来看,既有中国模式具有充分的弹
性。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弹性,适度的弹性对于
模式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弹性过度,或者说过于富
有弹性,则不具有稳定性,也就不成为定型的模式;
但是如果过于刚性,弹性不足,则没有活力,僵化甚
至僵死。因此,模式的适度弹性至关重要。中国既
有模式的弹性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政策替代部分僵
化的法律条文,使制度适应新的形势。如果该做法
无法奏效,政府官员则可通过游说方法获得上级认
可,促进制度创新,实现制度供给弹性化。正是弹性
制度,使中国前30年的改革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
弹性制度最大的危害在于制度的随意性,从而导致
经常出现决策不科学、资金严重浪费等等问题,也为
权力寻租打开了方便之门。但总体而言,弹性制度
功劳很大,即所谓制度不足,政策补;政策不足,创新
补,这是既有中国模式成功极为重要的制度原因。
GDP不足以支持这一说法,但是从纵向比较来看,
国人幸福感、尊严感与自信感前所未有,但亦产生了
很多新的问题。
虽然还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但今后几十年
的中国模式针对的问题已不主要是“穷暠字,而主要
是解决由穷至富过程中的公平困境以及由此而导致
的严重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可以说,前30年是做
大蛋糕的阶段,而今后几十年则是分好蛋糕,并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生态协
调发展的阶段。针对的核心问题不一样,中国模式
的重心亦应随之转移。
第四,从层次性来看,既有中国模式是先战略后
战术。一般而言,模式有战略层面,也有战术层面。
战略层面的模式决定着战术层面的模式,也就是格
局决定一切。因此,不同层次的模式对于国家的影
响力并不一致。既有中国模式从战略层面看,是确
定市场改革目标,并坚定坚持这一目标;从战术层面
讲,则实行双轨制,如价格双轨制、地区政策双轨制、
商业模式多元化等等。虽然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
讲要“摸着石头过河暠,但事实上目标是明确的,那就
是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是在具
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退的现象。
三暋完善中国模式的策略思考
中国模式需要动态演进,需要防止出现固态化
趋势。但中国模式也存在自己的路径依赖,需要在
既有制度的基础上渐进化完善,以确保社会稳定。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策略性对策。
市场结构方面,在地方出现了“两垄断一勾结暠
现象,即指国有大企业控制大型项目,国有控股大银
行控制信贷,担保公司与之形成勾结,导致民营中小
企业不得不接受非正规的高利贷,民营实体经济受
到严重威胁与挤压。这已导致中国经济基础受到严
重削弱,如果不进行控制,可能存在国民经济崩溃的
危险。2011年,众多中小企业“跑路暠原因很多,但
“两垄断一勾结暠的市场主体结构是重要原因。
其次,中国经济模式需要解决经济结构顺利转
型的难题。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经济质量的全
面改善,需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有效支撑。
新型工业化要求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需要充足的
环保技术与产业新技术,然而,这些技术极为短缺。
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技术与管理创新,是经济成功
转型的关键。而国家产业技术管理战略的全面更
新,需要依赖社会、文化与政治模式的创新。
(一)中国模式需要由经济模式向文化模式、社
会模式、政治模式与生态模式有效统一的复合模式
演进
中国30年改革的成功主要表现为经济改革成
功,也有文化与政治模式的小幅度完善。社会模式
的完善并不令人满意,与之高度相关的文化与政治
模式的完善也没有经济模式令人瞩目。目前,经济
模式日益表现出的缺陷多数源于社会、文化与政治
模式的固有缺陷。因此,构建有弹性的经济、社会、
文化、政治与生态有机统一的复合模式,是中国模式
完善的战略方向。
有弹性的复合模式是一种未来的发展模式,是
对既有以经济为核心的模式的完善,是经济、社会、
文化、政治与生态有机协调的成功模式的构建。新
模式的形成,要遵循以经济模式为核心与起点,以社
会管理模式与文化建设模式为重要延伸与创新,以
生态模式为重要形态,以政治模式完善为终极依归
的演化路径。该模式具有动态性和制度弹性,能应
对各种风险,包括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生态危机与
政治危机;同时,能适应世界民主化潮流,能有效规
避各种世界危机向国内蔓延而造成的较大损害,最
终演化为活而不乱、治而不僵、富有弹性、繁荣和谐
的富强社会。
经济模式的完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型,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建立新型城乡形
态,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这样认为,经济
模式的完善决定着生态模式的完善,为此,本文不再
单独阐述生态模式完善路径。
改变“两垄断一勾结暠的市场结构,促进产业技
术更新战略,需要国家高层下决心反垄断:一是反行
政原因导致的大型国有企业垄断,二是反国有控股
银行对信贷资源的垄断,三是反官商一体对国家战
略资源的垄断,四是反行政部门过度参与市场机制
造成的市场垄断。同时,需要进行系统性政治体制
改革,进一步弱化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
(二)基于改变“两垄断一勾结暠市场结构的经济
模式创新是中国模式完善的基础与前提
(三)基于改变文化思维方式的文化模式创新与
基于内化公平即和谐理念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是中
国模式完善的重中之重
要构建有弹性的复合模式,首先需要完善经济
模式。目前,中国经济模式有诸多缺陷,首先表现为
国有控股银行制度下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过度扩张,
形成了新型垄断。新型垄断最大的问题在于国有企
业向各个领域的广泛延伸,从而对民营经济形成挤
出效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国有控股银行垄断
性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国有大型企业资金充沛,什么
项目都可以做,都敢于做,缺乏风险意识。国有控股
银行倾向于给国有企业放贷,是因为国有企业亏损
有政府补亏,其风险小,甚至是零风险。地方政府也
基于这一原因以及国有企业比较规范的特点,喜欢
引进国有大型企业到本地发展,从而出现了国进民
过去更多地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但随着
国际潮流的发展,应该更加强调文化凝聚功能、国民
素质提升功能以及创新功能,为社会管理与政治创
新创造条件。要突出文化创新功能,创新功能是促
进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一国长久繁荣的根本保证。
促进文化的凝聚功能并不需要一味强调意识形态特
色,尽管这是必要的,但必须适度。文化认同是文化
凝聚功能的前提,文化认同需要在经济发达的基础
上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实现,采取一味说教的方式
既不科学也难以产生好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8
王德忠暋董暋杰暋中国模式的完善:构建一个富有弹性的复合模式
文化素质提升功能在于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为经济
而不是不计成本的通过社会控制实现社会稳定和表
象上的社会和谐。社会管理更不是管制,而是要对
民意进行有效疏导。
科学发展模式、社会公平化管理模式以及民主政治
模式的完善提供必要的公民素质准备。因此,文化
建设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必须符合世界潮流
与国内发展大趋势。
当前,文化思维模式与公平化社会管理模式的
完善,是中国模式完善的重中之重,是人民的重要关
切,是社会和谐的基点,是中国持续、健康与平稳发
展的关键与枢纽。
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表明,西方科技成就的80%
左右受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但中国近现代没有取
得西方那样的科技成就。为此,人们不禁反思产业
革命与市场经济制度没有在中国发生与完善的缘
由。在探寻根源的过程中,学者们重点反思了文化,
甚至反思了几千年文明约束下的思维方式,即中国
重归纳法,不重视演绎法;重视文学化模糊语言表
达,不重视准确化、数字化表达,反映出国人探索真
知的勇气不足,影响了国人思考力、获取知识的思维
方式与手段,从而也就大大制约了中国的科技创新
力与管理创新力。尤其是顶层制度创新能力的弱化
导致社会制度的固化,是制约社会自我调适能力的
关键。破坏性历史事件的周期性发生深刻表明,中
国一直试图打破历史周期规律,但文化模式导致的
行为模式出现了无奈的惯性特征与治理结构的路径
依赖。可见,中国文化创新的路还很漫长,需要一代
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四)基于适应科技发展与民众诉求而推进民主
化进程的政治制度创新是中国模式完善的政治保障
中国历代一直在努力追求科学与民主。科学与
民主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
科学决策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科学当然也就没有民
主,民主需要通过科学化的制度与科学化的程序实
现。当前,我国的科学与民主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
成绩,如结束领导干部终生制,实行任期制;实行公
务员逢进必考机制;强化纪委党内监督职能;强化检
察院社会监督功能;实行部分差额选举、村干部公推
直选等等。这些措施都表明了我国民主的进步。民
主进步是带来经济成功的政治保障。正是政治上的
进步,才使得我国执政党面临国内外复杂事件时富
有弹性对策,并强有力地应对了一个个经济与政治
风险以及自然大灾难。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是现实需求所在,解决多年
积累下来的尖锐矛盾需要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国家
提出的以人为本与社会和谐,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终
极目标,保证措施即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教育、
医疗、社保、住房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充分就
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教育高质量、城乡
均衡发展、医疗资源高质量、城乡均衡分布、社会保
障城乡统筹全面有力、城乡居民住有好居等,是今后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难点。
总体而言,我国的科学与民主进步程度与经济
发展程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同步。目前,以
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向纵深发展,拓展了民主
监督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民主监督的及时性、有效
性,加速了民主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年轻
一代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科
学与民主意识愈来愈强烈;国家经济发展基础与家
庭民主化成长背景,更强化了新一代国民的科学与
民主意识。我国的政治体制还没有完全适应快速变
化的环境,进行系统化改革正当其时。
显然,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强
大的财力支撑,并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改革才能实现。
当前,从政府运作来看,把社会管理简单地等同于维
稳,这是严重的管理误区。社会管理不是简单的社
会控制,更不是简单维稳,而是基于居民利益诉求的
合理解决,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管理,公正和谐
的理念必须内化于社会管理创新模式之中。社会主
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可以比
资本主义实现更为发达基础上的高质量的社会公
平。因此,社会管理机制重在构建快速的民生响应
机制、切实的民利保障机制、及时的矛盾化解机制,
管理对象特征发生着深刻变化,要求政治制度
进行适应性创新。可以这样认为,激烈的国家间竞
争将演变为制度竞争,制度重于一切,不同政治体制
之间相互学习借鉴、进行组合创新是重要的改革路
径。从改革的重点内容来看,执政党党内民主、执政
党与其它党派之间的民主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使
民主形式与内容更加契合。民主不是放任,监管是
民主重要的实现形式。形成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有
效监督体系,保证各种权利在规范下高效运行,保证
民主渠道畅通有效,保证国家人、财、物合理高效配
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置,保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不因权力交替而出现大
的经济波动与社会风险,这是我国政治模式需要完
善的核心内容。
适度的弹性,以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是一国发
展模式最为要紧的。在和平时期,模式要能真正保
证它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在特别或非常时期,它要能
迅速反应,以足够应付国内外突发事件。模式不能
仅仅是经济模式。经济是基础,经济模式是核心,也
是模式构建的起点与关键点。但当经济基础演变到
一定的时候,旧模式的诉求减弱,旧模式引起的问题
不能依靠它自身消化,而需要新模式逐渐替代旧模
式。
政治模式的弹性仍然是制度设计者需要表现专
业性的重点领域,在和平时期,政治制度要有足够的
民主性,并能通过有效程序而不是形式程序实现政
治意志。在特别时期,如大的自然灾害、突发的外部
与内部事件,要有足够的反应速度,形成快速的特大
事件反应机制。和平时期的慢速度与非常时期的快
速度形成有效均衡,足以保持我国持续、快速与健康
发展,保持我国充满持续的竞争力与足够的应变能
力。
正是模式的这种特点,表明中国模式在不断的
演变中,完善是永恒的主题。经济模式演变到一定
的时候,需要社会模式与文化模式的适应性变化,并
与经济模式相匹配,形成有效的链合效应。当社会
模式演变到有效解决了基本矛盾以后,文化模式的
凝聚功能、创新功能以及提升全民素质功能得以充
分发挥,政治模式的完善就成为焦点与难点。政治
模式的完善不能停止不前,相反,政治模式的完善必
须与经济、社会、文化模式的日益完善相适应,以形
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富有弹性的复合模式。显然,模
式的完善本质是制度变迁,需要各种层面的制度变
化与之协调。当前,打破“两垄断一勾结暠的市场结
构、改革文化思维方式、建立公平化社会管理机制,
都指引着我国进行深层次政治体制改革,以构建并
完善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模式。
政治模式的完善需要自上而下,尤其需要顶层
设计,甚至是超顶层设计。政治模式的完善涉及利
益集团、利益调整,甚至牺牲部分利益,因此,改革与
完善政治模式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自上而下的改革
往往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主动性,同时符合
大众的期待心理与承受心理,具有可控性,因此,改
革更容易成功。自下而上的改革往往具有破坏性,
甚至卷入利益集团的利益纷争,使改革具有极大的
不确定性,甚至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四暋结论
模式具有典型的示范性与样板性,同时它有实
质性、阶段性、针对性、层次性、时序性与适度弹性。
参考文献:
[
1]冉文伟.“中国模式暠研究综述[J].学会,2011,(3):59灢63.
2]张维为.中国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王辉耀.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M]//吴敬琏.中国未来三十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赵宏.中国模式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4):30灢34.
5]庄俊举,张西立.“中国模式暠研究观点综述[J].决策与信息,2009,(3):24灢26.
6]杜平.中国特色到了关键时刻[N].联合早报(新加坡),2009灢03灢06.
7]亚历山大·力口布耶夫.中国模式他国无法复制[J].海外经济评论,2008,(48):31灢32.
8]徐坚.“中国模式暠面临国际认同问题[J].人民论坛,2009,(9):52灢53.
9]LeoHorn灢Phathanothai.解构“中国模式暠[J].海外经济评论,2008,(28):5灢6.
[
[
[
[
[
[
[
[
[责任编辑:刘萍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