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3期
2
012年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3
May,2012
《
聊斋志异》写实作品刍论
世纪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为例
17
—
——以
屈暋小暋玲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都610068)
(
暋暋摘要: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虽然以狐鬼故事著称,但有不少作品反映的是他所生活的康熙时
代与他所属的清贫士人阶层的生活。《聊斋志异》这类写实性作品具有认识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提供了关于17世
纪明末清初京杭大运河北方地区乡村社会与都市社会的清贫士人家庭妇女这一社会群体的真实生活处境,有助于
我们对这一社会群体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的认识:在清贫士人家庭经济活动中,妇女承担主要的家庭经济生活
重任,具有独立的意识。
关键词:《聊斋志异》;17世纪;写实小说;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经济活动
中图分类号:I207.419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2)03灢0119灢07
暋暋本文立足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关清贫士人
阶层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的写实内容,借以阐明其
独尊儒术,培养儒士,及至唐代科举制度的开启,士
人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治理国家的社会阶层。因此,
在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里,“士暠有着特殊
的地位。历史上国家对士有些优待条件,诸如可以
免徭役、地方官要礼遇士人等等。在明清两代,子弟
选择以读书为业,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是
乡村耕读之家热衷追求的目标。
栙
作品与17 世纪的生活真实及历史真实的关系。
文中所论及的对象主要指乡村与都市的清贫士人
(本文以秀才为主,兼及童生)家庭的妇女。这类士
人家庭清贫,丈夫以读书为业,不事生计,妇女因此
成了家庭经济生活的重要支撑者。《聊斋志异》小说
中的不少篇目记录和反映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即明
末清初的17世纪。涉及的清贫士人家庭也是作者
熟悉的京杭大运河北方山东地区的士人圈子。在这
一时期,乡村和都市的清贫士人家庭的妇女从事何
种经济活动? 她们在士人丈夫的职业生涯中扮演了
什么角色? 《聊斋志异》的写实作品反映了17世纪
的什么特点? 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中国17世纪是明末清初政权替换的时代。满
清皇朝在北京建立政权以后,遵从汉人士大夫的建
[1]卷五《范文程》,259
议,于顺治二年重开科举
。在清代前
期顺治、康熙年间,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既少,又存
在贿赂现象:“今日泮中芹,论价如市贾。额虽十五
[2]575
人,其实仅四五。暠
这种情形与明末清初的战乱
和明清易代带来的社会风气有关。科举制度的恢
一暋与清贫士人家庭相关的几个背景问题
复,吸引了众多的年轻人,蒲松龄在诗歌《历下吟》中
[
3]619
为了进入这个研究主题,有必要简单回顾中国
传统的士阶层的社会境遇与清代前期的科举考试状
况。“士暠指有知识或特殊技能的人士,在士阶层兴
起的战国时代,士服务于各诸侯国的王侯。到汉代
提到这个现象:“邑童恒数百,额录十余人。暠
这
是指参加秀才考试的童生之众而且不易考中。考中
秀才之后要进入举人行列更难,原因在于名额少。
据载,山东省在顺治二年初开科举时,名额为90名,
收稿日期:2012灢03灢02
作者简介:屈小玲(1955—),女,四川开江人,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1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顺治十七年减为46名,直到康熙三十五年才增加为
父权社会里,在男女两性之间,女子是家庭中的次要
[
4]6
6
0名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本人的经历就充
角色。实际上,“男主外,女主内暠这种男女在家庭生
活中的角色分工,使得女子在家里担任了治家管家
的角色,因此,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大的权利空
间。“四德暠规定了女子的个人修养与德行才干,即
妇言、妇行、妇德、妇工。尤其妇工一项,即女子需要
从小学习女红,包括从事桑蚕、纺织、刺绣、缝衣等家
庭手工艺技能。女红产品既可以提供家庭需要,也
可以作为商品出售,因此,女红技能也是妇女持家的
经济活动方式。
分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蒲松龄生于明末1640年,
18岁中秀才,此后多次参加三年一度的举人考试,
前后共考9次都没能成功。时间主要集中在20-
50岁之间,约在康熙朝前半期(即1661-1690年),
可见康熙前期科举一途的艰辛不易。
有鉴于此,清贫家庭的读书人大抵陷入两难境
地。在坚持参加三年一次的秀才或举人考试期间,
他们既不能务农,又不能从事其他行业。适合谋生
的职业就是做塾师、代人写书信等。这类工作在乡
村并不普遍,蒲松龄自己年轻时就慨叹过秀才找教
明清两朝是京杭大运河交通最繁盛的时期,运
河交通带动了沿途城乡经济,手工业与小商业非常
发达。山东地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北方的枢纽地段,
商业活跃,为妇女参与商业性经济活动提供了条
栚
书的工作犹如乞丐求食。清贫家庭的读书人一方
面踊跃参加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又无谋生的技能,因
此造成了家庭的生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清贫士
人家庭的妇女就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分担家庭经济
负担,鼓励丈夫努力攻读,争取在科举考试一途取得
成功;另一种是秀才丈夫并不汲汲以科举考试成功
为追求目标,在家赋闲,恪守清贫,妻子因此要挑起
解决家庭生计的重担。这两种情形,都是清贫士人
家庭的妇女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阶层家庭妇女的特
点:在维持家庭生计的经济方面,读书人丈夫并不是
主要的承担者,重担无疑落在了妇女身上。
[5]21
件
。
以上是本文研究需要廓清的几个背景问题,以
方便进入对《聊斋志异》写实作品的考察。
二暋《聊斋志异》小说中清贫士人家庭持家妇女
的经济活动
《聊斋志异》作品中与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
活动相关的故事,大抵发生在明末清初的京杭大运
河北方地区的乡村社会与都市社会,并呈现出不同
的特点。
在考察《聊斋志异》小说中的清贫士人家庭妇女
的经济活动以前,也有必要了解传统中国乡村社会
男女职业分工的习俗:男耕女织。男耕女织从经济
活动的意义而言,表明男女之间有一种经济合作关
系。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重农抑商暠
国策形成的农桑并重的乡村经济。汉乐府民歌《罗
敷》讲述了乡村采桑美女罗敷拒绝本地太守追求的
故事,北朝乐府民歌《木兰从军》呈现了花木兰从军
前后在家纺线织布的女儿本色,元杂剧《秋胡戏妻》
中的秋胡妻在桑园中被服兵役归来的丈夫误认为是
(一)北方乡村社会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活
动方式
男读女织,这是《聊斋志异》中的写实作品反映
的乡村社会一般清贫士人家庭夫妇的生活模式。作
品所反映的一般情形如下:丈夫以读书考试为业,妻
子在家里从事女红劳作,产品自用或出售,以此分担
家庭经济开支,以期帮助读书人丈夫获得科举考试
成功。
男读女织的生活模式在小说《细侯》(6:229)里
表现为女子的意愿。故事讲述清贫读书人满生游学
杭州,与妓女细侯有了爱情。细侯渴望离开妓院与
满生结婚:“因问生家田产几何,答曰:‘薄田半顷,破
屋数掾而已。暞暠细侯不以为意,希望与满生长相厮
守,并愿意拿出自己积蓄的薄资,购置40亩地。细
侯如是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栛
别的采桑美女受到调戏,因而要求离婚。这几例
不同时代的文学故事,即印证了女子从事蚕桑或纺
织是中国乡村社会妇女传统的家庭经济活动。妇女
因为在家庭经济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因此有了
独立意识。
与妇女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相关联的是中国传
统时代对女子的角色定位。儒家以仁、孝、忠为价值
核心教育儒士,在历史长河中也形成了“三从四德暠
的妇女教育。“三从暠规定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即在
暋暋四十亩聊足自给,十亩可以种桑,织五匹
绢。纳太平之税有余矣。闭户相对,君读妾织,
闲暇时则诗酒可遣,千户侯何足贵!
细侯爱慕清贫读书人满生,盼望拥有40亩耕地
120
屈小玲暋《聊斋志异》写实作品刍论———以17世纪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为例
供家庭生活与纳税之需,与满生过“君读妾织暠的生
活,夫妇可有把盏饮酒之乐,不以中科举为念。在细
侯描述的这种乡村士人夫妇的家庭生活中,乡村家
庭生活中的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在清贫士人家庭
中转化成了男读女织。读书是一种可以进入仕途的
职业,男子选择以读书为业,女子的传统经济活动
暋暋穆生卒,家益索,大困,则祈怜其母。母颇
不耐之。女亦愤不复返,惟以纺绩自给。
小说《珊瑚》(10:407)中士人家庭的长媳珊瑚,
被悍谬不仁的婆母虐待。秀才丈夫在母亲的威逼
下,休了珊瑚。珊瑚因此寄居婆家的姨母于媪家,靠
纺绩养活自己:“惟从于媪纺绩以自度暠。后来婆母
所娶的小儿媳更骄悍,婆婆衣食无着,珊瑚暗地供给
婆母食物:“向之所供,皆渠夜绩之所贻也。暠
除了纺绩,刺绣也同样是清贫读书人家庭的妇
女用以支撑家庭生计的经济活动方式。《青梅》(4:
131)写大家庭使女青梅,看重本地贫穷而诚实的读
书人张生,自荐与其结婚。张生家穷,还有老父母需
要赡养。青梅从小在主人家学会刺绣女红,因此借
以承担全家生活,以保证丈夫科举考试:
“女织暠没有改变。
细侯向往乡村男读女织的自由而有情趣的夫妇
生活与她个人的妓女身世有关,嫁给情投意合的秀
才是妓女理想的出路。实际上细侯所理想的家有
40亩耕地的男读女织的生活并不清贫,可比中产之
家。据历史考察,在清代前中期,江南五口之家的农
户平均户耕约10亩地,足可以支撑全家一年的所需
费用,还小有节余。在北方的乡村,五口之家略为
栜
3
0亩耕地就可解决同样的生活用度
。
作品中细侯
暋暋……入门,孝翁姑,曲折承顺,犹过于生,而
操作更勤,梅又以刺绣作业,售且速,贾人候门
以购,惟恐弗得。得赀稍可御穷。且劝勿以内
顾误读,经纪皆自任之。
的“女织暠,除了士人妻在家里组织女婢纺织之外,还
要承担雇佣工人组织农田劳动的经济活动,这是《聊
[
6]250-251
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本人家里的真实情形
。
《
聊斋志异》作品中反映的乡村清贫士人家庭生
在妇女的“女红暠手工艺中,纺线织布是一般家
庭女子从事的手工劳动,刺绣则大多是中上人家的
女子学习的手工技艺。乡村的聪明女子习刺绣的也
不乏其人,但一般没有大家闺秀习“女织暠。刺绣产
品较之纺线织布是更高级的手工艺产品,多是供官
宦商人家庭衣饰需要,所以“售且速,贾人候门以购,
惟恐弗得暠,收入比纺绩更多,故可以支撑一家生计。
中国乡村社会清贫士人家庭的妇女从事纺绩和
刺绣支撑家庭经济生活,与中国乡村经济的蚕桑业
和棉纺织业的发达有关。棉花种植经元代传入中国
南方,元代以后棉花种植大盛,在明代后期和清代中
期的江南社会,乡村妇女靠手工棉纺织业产品出售
谋生比比皆是。据时人记载:
活,大多数家庭需要妇女在家中亲自从事纺绩,以减
轻家庭经济开支。《聊斋志异》作品反映了不少乡村
清贫读书人家庭的经济困窘,如《狂生》中贫无立锥
之地的秀才(9:341),《阎罗宴》中无力支付参加考试
费用的贫士(7:310)。因此,在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的
情况下,“女织暠成了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主要经济
活动。《云萝公主》(9:380)系作者对山东本地士大
夫的实录,故事记录了山东章丘一位科举成功的耿
进士早年的清贫家庭生活。丈夫一边教私塾一边准
备考试:“夫人每以绩火佐读:绩者不辍,读者不敢息
也。暠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在丈夫准备科举考试的岁月
里,两夫妇男读女织的情形。
《
聊斋志异》作品中也反映了在17世纪的乡村
暋暋查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
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
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
社会里,没有依靠的清贫读书人妻子用“女织暠作为
谋生手段的经济活动方式。《房文淑》(12:488)描写
开封乡村读书人邓承德游学到山东兖州,他的妻子
在家乡独自撑持,靠纺绩谋生:
[7]卷三十六,1303
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聊斋志异》中就有一篇故事《绩女》(9:363)写
“绍兴有寡媪夜绩暠,反映的就是江南妇女投入纺绩
的情形。在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乡村棉纺
织商品经济发达时期。据学者估算,一个农妇从事
纺织劳动,以一年纺织200天计,其收入可以维持
1.5 人的生活需要。如果每年纺织265 天和360
暋暋初,邓离家,与妻娄约,年终必返;既而数年
无音,传其已死。兄以其无子,欲改醮之。娄更
以三年为期,日惟以纺绩自给。
《乔女》(9:383)描写乡村清贫读书人穆生的寡
妻乔女带着孤儿生活困窘,纺绩也是她支撑家庭生
活的谋生技能:
[8]99-107
天,就可以供给2人和2.8人的饭食需要
。
1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由此看来,妇女的纺织经济活动在一个家庭的经济
种菊事业留给了黄英,黄英不再做女红,亲自在家带
领种菊:
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江南如此,山东地区也不
例外。中国蚕桑业向来发达,丝织业中心传统在北
方。元明以后,北方的丝织业中心向南方转移,江南
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技术也向北方推广,因此,明清时
代北方乡村同时拥有了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优
暋暋课仆种菊,一如陶。得金益合商贾,村外治
膏田二十顷,甲第益壮。
黄英独自经营,购置田产,更扩大了家业。不久
马子才妻死,续娶黄英,黄英遂将自己新建的屋宇和
马子才的旧居相连:
[9]
势
。在上举《聊斋志异》作品里,作者反映年代也
大抵在明末清初,山东纺织业有可能没有江南社会
发达,但从作品所反映的清贫士人家庭妇女为家庭
生计从事纺织来看,北方妇女从事棉布纺织劳动也
很普遍。纺织品既可供家人穿着自用,省去购买的
开支,也可因家庭生计供出售支撑生活需要。清贫
士人家庭妇女从事“纺绩暠或刺绣即是如此。
暋暋斑鸠工庇料,土木大作,马不能禁。经数
月,楼舍连宇,两第竟合为一,不分疆界矣。然
遵马教,闭门不复业菊,而享用过于世家。
马子才不愿分享黄英的高房大厦,宁愿守贫。
黄英不让步,坚持劳动致富不为耻。最后马子才被
黄英折服,住进妻子连通的新居,接受了黄英所创造
的舒适富有的生活。
(二)北方都市社会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方
式
从黄英姐弟艺菊种菊的谋生经历看,黄英属于
“工商暠阶层,与士人马子才不属于同一阶层,小说因
此也凸显了那个时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渗透。黄英
通过种菊致富的故事,表明受商业经济的影响,都市
清贫士人妇女已经突破了靠传统的女红技艺谋生的
方式。从她的独立经营种菊、扩大土地经营、建屋、
与丈夫的冲突和主持家政中,马子才是一个安于恪
守清贫的士人丈夫,黄英不仅充分表现出经营和治
家的才干,同时也体现了妇女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之
后的自主意识。
对比《聊斋志异》作品中反映的乡村社会清贫士
人家庭妇女的“女织暠经济活动方式,小说中反映的
明末清初北方都市社会的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
活动方式,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她们靠从事商品
经济生产活动,独立支撑家庭经济,以致能够达到为
秀才丈夫营造一个舒适的小康家庭生活。
自明代中叶以来,大运河沿岸已经出现繁华的
商业都市。在蒲松龄生活的年代,因为北京满清皇
族新的贵族集团的形成,南北大运河沟通的便捷,使
沿岸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易非常活跃,京杭大运河的
《小二》描写山东秀才妻小二在益都成功开办琉
璃灯具厂致富的故事,反映了城镇秀才妻谋生的另
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小二是山东藤县信佛的善人赵
家的女儿,接受过乡村学校教育:
栞
山东境内段得到充分利用。《聊斋志异》不少作品
都反映了当时运河沿岸的临清、济宁、德州等城镇的
繁荣景象,其中就涉及到明末清初17世纪都市清贫
士人家庭妇女所从事的具有商业性质的经济活动。
暋暋绝慧美,年六岁,使与兄长春,并从师读,凡
五年而熟五经焉。同窗丁生,字紫陌,长于女三
岁,文采风流,颇相倾爱。
《黄英》(11:414)、《小二》(3:109)、《云萝公主》(9:
3
80)是其中几个典型故事,反映了都市社会清贫士
人家庭的秀才妻投身于商业经济活动而致富的过
后来小二全家参加明末山东徐弘儒的白莲教起
义离开家乡。丁生考中秀才,仍然不能忘情小二,遂
潜来徐鸿儒部找小二,说服小二离开并与其成为夫
妇。俩人生活无着,遂移住益都。小二开办了一个
生产灯具的琉璃厂作坊,家业发展得十分兴旺:
暋暋女为人灵巧,善居积,经纪过于男子。尝开
琉璃厂,每进工人而指点之,一切奇灯,其奇式
幻采,诸肆莫能及,以故直昂得速售。居数年,
财益称雄。而女督课婢仆严,食指数百无冗口。
闲暇则与丁烹茗著棋,或观书历史为乐,钱谷出
入,以及婢仆业,凡五日一课;女自持筹,丁为之
程。
《黄英》写顺天府(北京)秀才妻黄英种菊卖菊致
富的故事。清贫士子马子才爱好种菊,在南下金陵
买菊种时认识了金陵以种菊谋生的陶生和黄英两姐
弟,因为共同的爱好,于是邀他们北上到自己家中居
住。黄英与马子才妻吕氏相善,黄英“雅善谈,辄过
吕所,与共纫绩暠。目睹马子才家庭只有“几间屋子暠
的清贫,两姐弟重操旧业,在马家住宅边种植菊花出
售,姐弟很快盈利,“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兴作从
心,更不谋诸主人暠。后来陶生外出卖菊,运销南中,
122
屈小玲暋《聊斋志异》写实作品刍论———以17世纪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为例
点籍唱名数焉。勤者赏赀有加差,惰者鞭鞑膝
“女织暠传统。她们进入了男性从事的商业行列,并
具有多样化特点。
立。是日给假不夜作,夫妻设肴酒,呼婢辈度曲
为笑。
三暋《聊斋志异》写实作品的认识价值和历史价
小二在自己建造的灯具作坊里,从组织生产、设
计灯具样式、出售产品、工人考课到财政收支都是自
己亲自经手,秀才丈夫只是做做助手而已,显示小二
是一个成功的手工作坊经营者。作为受过教育的秀
才妻,小二不仅有组织生产的能力和智慧,也有文士
的情趣,晚上与丈夫一起下棋读书,节日与婢女一起
唱歌娱乐,生活已经很富足。小二又帮助乡邻兴业,
关注村人:
值
本文论及的《聊斋志异》中的一系列作品具有写
实特点。乡村社会清贫士人家庭的妇女承袭女子传
统的女红技艺,投入那一时代乡村妇女的“纺绩暠手
工艺经济活动行列,分担家庭经济生活的需要。都
市清贫士人家庭的妇女则随京杭大运河经济的潮
流,投入经营商品性生产的行列,从而使家庭致富,
成为支撑家庭经济生活的主要角色。作为文学作品
的故事与作品中的人物,与实际生活是否有必然联
系? 笔者认为,《聊斋志异》所反映的这类故事与人
物形象,大都建立在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基础之
上。
暋暋村中二百余家,凡贫者俱量给资本,乡以此
无游惰……
每秋日,村中童子不能耕作者,授以钱,使
采荼蓟,几二十年,积满楼屋。人窃非笑之。会
山左大饥,人相食;女乃出菜,杂粟赡饥者,近村
赖以全活,无逃亡焉。
从文学摹写、反映生活真实的文学规律来看,
《聊斋志异》中有关士人妻在家庭生活中的经济活动
有其生活基础。首先,故事中的人物与活动大都源
于生活真实,其中主要有作者自己家庭的生活原貌。
蒲松龄本人一生都生活在家乡山东淄川的乡村,他
熟悉乡村耕读之家的清贫士人阶层的圈子,了解众
多本地清贫士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其中包括他自己
与《聊斋志异》中的其他普通秀才妻子相比,小
二的形象更显丰满。她不仅是出色的灯具制造业
主,同时又是一个惠及乡邻的慈善家。小二的故事
表明,妇女在担当责任感方面,已经突破家庭的圈
子,进入社会领域。显然这与小二在父母家中所受
的佛教慈悲的宗教感情与学校的儒家教育分不开。
在有关士人科举成功的例子中,《聊斋志异》也
记录了一个在典当行从事经济活动的都市社会士人
家庭妇女的例子。在前面提及过的《云萝公主》小说
中的第二个实录故事,记叙山东章丘的李孝廉夫妇
的故事。举人妻谢氏出身士家庭,为了督促丈夫考
进士,她将丈夫关在书房里用功读书,自己独立支撑
家庭经济:
栟
那个三代秀才的大家庭。这类作品虽然是小说,
但有的故事本身就是实录。如前面举出的《云萝公
主》中两个章丘士人夫妇的故事,一个写耿姓进士早
年妻子在灯下纺织伴读,另一个写李孝廉妻子将丈
夫关在小房中用功备考,自己开典当铺赚钱支撑家
庭生活,从而促使丈夫科举成功,这些是在本地士人
圈子中流传、受到赞誉的士阶层的家庭故事。同时,
作者也融入了自己青壮年时代所经历的男读女织的
秀才小家庭生活的艰辛。蒲松龄在悼念其妻《述刘
氏行实》中就有对自己这位秀才妻终年亲自纺绩劳
顿的记叙:“少时纺绩劳接,垂老苦臂痛,犹绩不
暋暋……夫人躬设典肆,垂帘纳物而估其价值;
左持筹,右握管;老仆供奔走而已:由此居积致
富。每耻不及诸姒贵。锢闭三年,而孝廉捷。
故事提到了都市清贫士人家庭妇女为生计所从
事的另一种商业经济活动:典当业。传统时代士人
妻既不能随便抛头露面,也不能在公众场合经商。
谢氏就在自家门口开设小当铺,命一老仆收货,自己
隔帘估价。如此三年,不仅生活无忧致富,丈夫也取
得科举成功。
[6]250-251
辍。暠
蒲松龄的长子也提到母亲当年分担家
庭经济生活的节俭与辛劳:“量入为出,助以纺
[10]340-343
绩。暠
这些都是《聊斋志异》小说中有关乡村
清贫士人家庭妇女故事的基本素材来源。
综观本文所举作品,从作品人物及其所从事的
经济活动考察,也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生活环境。清
贫家庭出身的读书人在科举成功之前没有经济来
源,妻子就要分担或承担家庭经济生活。在乡村社
会,耿妻在灯下纺绩伴读,失去生活依靠的士人妻靠
以上所举黄英的种植花卉致富、小二的开办琉
璃灯具厂、谢氏的典当业等经济活动,反映出都市社
会的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超越了妇女的
1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纺绩谋生,青梅出售刺绣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都与
女子娴熟女红手工艺有直接联系。顺天府的秀才妻
黄英种菊置产造屋,与妇女“女主内暠的组织与治家
能力有关。山东的秀才妻小二开设灯具作坊,能做
出不同凡响的各色灯饰,与女子心灵手巧、娴熟纫绩
女红不无联系。临清举人妻谢氏有能力独自开典当
铺,她所具备的对各种典当物品的价值的相关知识,
与她本人是士家庭的女儿与身为士人妻所生活的有
文化氛围的环境不无关系。《聊斋志异》的这类写实
性小说不但源于生活,也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通
过这些文学故事,作者真实地再现了17世纪清代前
期北方乡村和都市清贫士人家庭妇女这一社会群体
的实际生活情形。
良妇女。一般士阶层的妇女不但习女红,而且懂诗
书。如宋代士大夫周必大妻王氏,“聪敏高洁,女工
儒业下至书算无不洞晓暠;“手抄经史,夜则教儿读
书暠;与丈夫“相与商论古今暠,“稍倦对席博弈,或至
[12]卷七六,《益国夫人墓志铭》,799-800
午夜暠
。虽然清贫士人家庭
妇女不一定能达到士大夫家庭妇女的文化素养,但
她们一般都接受过士人家庭教育的影响。本文所举
《聊斋志异》小说中的清贫士人家庭妇女无一不在行
使自己的“自理家务暠的女子责任,显示贤良妇女的
本色。
《聊斋志异》这类写实性作品具有认识价值和历
史价值,它提供了关于17世纪明末清初清贫士人家
庭妇女这一社会群体的真实生活处境,有助于我们
对这一社会群体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的认识。本
文所举作品反映出以下事实:清贫家庭的读书人在
科举成功之前,治家治生的责任主要落在妻子的肩
上。无论是男读女织,到督促丈夫最终科举成功,还
是秀才丈夫安于清贫,在家赋闲,他们的妻子分担或
独立承担着家庭经济生活的重担,在家庭经济生活
中起着支撑者的作用。从这一层面上来看,是否可
以认为,较之从事农耕、手工艺以及商业职业家庭的
妇女,清贫士人家庭的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更为重
要?
其次,故事中的人物与17世纪的社会真实相吻
合。它们反映了17世纪明末清初中国乡村社会与
都市社会妇女的经济活动特点。在中国的乡村社
会,明清时代较普遍地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
模式,妇女大量从事家庭棉纺织业。据学者对江南
乡村估算,明代后期有大约170万妇女劳力(女劳力
人数的50%)从事纺织业,清代中期有300万乡村
[8]99-107
妇女劳力(女劳力人数的52%)从事纺织业
。
也有学者估算认为,明后期有340万江南妇女从事
纺织业,清代中期有570 多万江南妇女从事纺织
[
11]
业
。《聊斋志异》小说中描写的山东地区乡村士
通过《聊斋志异》所提供的有关17世纪清贫士
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方式的了解,从而使我们对有
关妇女“三从暠的传统观点不能采取绝对的看法。传
统观点解释“三从暠,认为“从暠是中国古代妇女的最
人家庭的妇女以“纺绩暠支持家庭经济生活的故事,
无疑反映了北方地区乡村妇女从事纺织业生产的状
况。都市社会清贫士人家庭妇女介入商品生产和商
业领域的经济活动,突破“纺绩暠进入男子的经济活
动领域,也是历史真实的反映。美国学者白馥兰在
[13]66
高道德准则
。但是我们所考察的《聊斋志异》中
这类有关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写实作品并非如此。
相反,在士人丈夫面前,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她们勇
于担当,积极而主动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作品中
清贫士人家庭妇女为支持读书人丈夫而承担家庭经
济生活重任的同时,她们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充分实现了妇女的个人价值。作为士人妻,无论是
在家中从事“纺绩暠女红劳作,还是投入商业领域,她
们都没有依附于丈夫,并因为分担或承担家庭经济
生活的需要,使得她们具有独立意识。这与在汉乐
府诗歌中所体现的妇女因从事“女织暠在家庭经济中
拥有的重要角色所赋予的精神独立意识有传统上的
联系。
《
技术与性别》一书中指出,在明末(即17世纪)由于
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妇女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
庭女红劳作,妇女的职业在经济活动中得到发展,同
栠
时更加独立。我们所举的《聊斋志异》小说中乡村
社会和都市社会的清贫士人妻子所从事的经济活
动,与明末清初17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和都市社会的
妇女的实际情形相吻合,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妇女生
活特点。
再次,《聊斋志异》中有关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
形象符合中国传统士人家庭妇女的身份。在中国传
统的妇女教育中,从宋代开始,士阶层家庭很重视女
子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妇女能够在家庭生活中适
应所担当的角色,做一个相夫教子、“自理家务暠的贤
明清时代的读书人(秀才与童生)是一个特殊的
社会群体,《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自己是这一社会
124
屈小玲暋《聊斋志异》写实作品刍论———以17世纪清贫士人家庭妇女的经济活动为例
群体的一员。作者联系个人的经历以及周边士人圈
的实际生活状况,用小说的形式反映了17世纪京杭
大运河北方境内的乡村社会和都市社会清贫士人家
庭妇女的生存状态,为她们留下了历史的影像,提供
了对历史真实的认识。笔者认为,《聊斋志异》这类
写实性作品为后世提供了认识社会群体的历史价
值。
注释:
栙本文作品引用朱其铠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该书共有503篇故事,本文所引作品将在篇目后
面的括号内注明作品的卷次与编号,以方便读者查找。
栚蒲松龄根据本人经验,写过一出小戏《闹馆》,反映乡村士人在饥荒之年谋取教书工作形同沿街乞讨,难以找到主顾的困窘。
参见:路大荒《蒲松龄集·戏三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栛参见: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0灢161、263灢265、220灢221页。
栜参阅: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l期。有关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见方行《清
代江南农民的消费》,载《中国经济史研究》l996年第3期。一般情况下,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经营和以纺织为主的家庭
手工业,参阅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栞参:赵维平《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0灢31、54页。山东济宁是京杭大运河中段最重要的南北货
物中转站,清代济宁的商业达到鼎盛时期;临清也是大运河畔最大的粮食转运枢纽。
栟蒲松龄弟兄四人,他的三个儿子及一个孙子(长子蒲箬,三子蒲芴,四子蒲筠,长孙蒲立德)都是乡村秀才,故蒲家是乡村社
会典型的三代秀才的耕读士阶层家族。
栠参: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版。作者在讨论小农家庭的农业和手工业劳作
中的性别分工时,涉及中国妇女经济活动领域扩大这一现象。
参考文献:
[
1]清史列传[M].王钟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2]蒲松龄.试后示箎、笏、筠[M]//路大荒.蒲松龄集·聊斋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蒲松龄.历下吟[M]//路大荒.蒲松龄集·聊斋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赵维平.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7.
6]蒲松龄.述刘氏行实[M]//路大荒.蒲松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尹会一.敬陈农桑四务疏[G]//贺长龄,等.皇朝经世文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966.
8]李伯重.从“夫妇并作暠到“男耕女织暠[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3).
9]邢铁.我国古代丝织业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3).
10]蒲箬.清故显考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流泉公行述[G]//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1]余同元.明清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J].明清史,2008,(1).
12]周必大.文忠集[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
[
[
[
[
[
1
[
[
[
[
[
[
[责任编辑:唐暋普]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