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卷第2 期
2007 年3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2
March,2007
直觉性理论与语文教学
刘ꢀ 永ꢀ 康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
ꢀ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的直觉性理论告诉我们,直觉是敏感地直接地臆测真理的认识能力,从感知到有所悟、有
所识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推论过程,它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它启发我们,不要用繁冗的讲析与大剂量
的训练去淡化和取代学生的阅读品味。 在语文教学中,应借助生活经验与知识培养学生的直觉性。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直觉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2⁃0055⁃04
[
1]38
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则从非
ꢀ
ꢀ
由库尔特·考夫卡、M·威特海默、苛勒合作
是A)的能力。”
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 它起始于
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
整个感觉领域。 “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用格
理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直觉和理智对立起来,强调
人的直觉和动物的本能相类似,认为直觉是一种先
天的、神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能力,运用
它可以直接掌握宇宙的精神实质。
[
1]3
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 格式塔
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包括整体性、直觉性、心物同
形、完形压强。 本文仅就“直觉性”的思想内涵及其
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以上诸种说法有其共同的合理因素,即认识到
直觉是敏感、直接地臆测真理的认识能力。
因此,对直觉性应作这样的界说,那就是突然地
理解,就是不经逻辑的分析推理,仅凭直觉,一下子
领悟到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
一ꢀ 直觉性的思想内涵
直觉性一词源出拉丁文,意为“凝视”,作为哲
学术语,有各种不同的含义。
直觉这种认识真理的能力,从感知到有所悟有
所识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推论过程。 正由于如此,
对事物认识所得的结论来得迅速而又直接,它的结
论仅是一种感受和体验,不能或者难于用概念加以
说明,虽不明说,却又在感受之中,只可意会而不可
言传。 由于它既省去了逻辑操作过程,又无待于概
念的表达,仅凭感官的体验而有所省悟,因此称为直
觉。 格式塔心理学派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猩猩被
放在笼中,香蕉放在猩猩直接取不到的高处,笼里放
着一根手杖,两根竹竿,一条绳子,两个箱子。 猩猩
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是乱动和摸索,而是安静地在
我认为,直觉性的思想内涵有两个基本点。
(
一)直觉是一种敏感的直接臆测真理的能力
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中,直觉被视为一种特殊
的认识活动。 17—18 世纪的西欧哲学家认为,直觉
是理智的活动之一。 如笛卡尔认为:“通过直觉能
发现作为演绎推理之起点的无可怀疑而清晰明白的
[
1]31
概念。”
斯宾诺莎认为:“直觉知识是第三种知
识,直觉是高于推理并完成推理知识的理智能力,通
[
1]33
过它才能认识到无限的实体或自然界的本质。”
莱布尼兹认为:“直觉是认识自明的理性真理(如A
收稿日期:2006⁃03⁃09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规划课题“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学改革”,批准号:FABO11462。
作者简介:刘永康(1945—),男,四川资中人,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
常务副理事长,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5
5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那里看。 当它看出几根短棒接起来与高处香蕉的关
系时,它便产生了直觉,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实验
中,格式塔心理学派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类认识
事物也可以依赖直觉。 好比说,你面对葱茏的林海
感悟着人生的充实,仰望挺拔的松柏而激发起生活
的意志,眺望翻腾的大海而体验着生命的躁动,这一
切无待思索的反应,任何概念也说不清表不尽,这身
心律动中的内涵就是直觉。
的一种奇妙的心理功能。 这种直觉思维在我们祖先
那里是十分发达的,一部《论语》就有不少经验的人
生隽语。 直觉在诗文鉴赏中的作用,应该引起足够
的重视。 金圣叹、张竹坡的小说评点时而闪现着猜
测的理论火花,而古代的诗论词论更是随时可见悟
性的睿智之光。
这种直觉、 顿悟在诗文的鉴赏中时时发生。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霜满
天”、“江枫”、“渔火”等形象作用于视角,“乌啼”、
“钟声”等形象作用于听觉,产生直感反映,这是感
性认识。 从对“寒山寺”钟声的直感反映中会产生
这样的推测:寺庙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钟声是寺庙
发出的信号,现在钟声响,说明寺庙里的僧人正在进
行佛事活动。 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获得的是否仅仅
是这些感性认识呢? 如果只有这些,这首诗就太无
味了,绝不可能成为佳作。 原来从诗中还可以获得
很多带情感性的认知体验。 似乎有一种超脱感,像
置身世外,杂念顿时消失;又像有一种从寂静中获得
的轻松感。 “鸟鸣山更幽”,正是由于夜静,钟声才
声声入耳,于轻松之中领略到了有卸下一身重担的
那种轻快感。 名利心切的人听到了这种作为禅的警
悟的警世钟声,可能产生一种警觉、警戒感。 如此种
种都是从诗中领悟到的。 这种领会,不靠思索与逻
辑推理。 它是一种直觉,一种顿悟。 在创作中,我们
把这种直觉、顿悟又说成灵感。 它是人们在创造性
思维活动中产生的特异心理现象,具有偶然突发、不
期而至的特性。 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什么时候来临,
完全不受人的自觉意识的支配和控制。 你要它产
生,它偏不产生;当你没有预期它的来临时,却会自
动地敲开你的脑门,这就有点像是一个幽灵,使人们
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感。
直觉又叫顿悟。 佛教把对“真理”的顿然觉悟,
说成顿悟。 这与渐悟,即慢慢的领悟是相对的。 宋
朝有一个叫道生的著名和尚,他非常快地、不加思索
地悟出了佛教的教义来,当时的人都推崇他,对他心
悦诚服。 道生认为佛教的最高真理是不可分割的,
对它的觉悟也是没有阶段的,在顿悟真理的同时也
成就了法身。 就是说,你一旦突然一下子理会了佛
教的真理,你也就成了佛。 其实,顿悟说并非所有的
佛门弟子都信奉,它只是其中一个学派的理论。 禅
宗在唐代分为南北宗,只是南宗才主张顿悟说,其开
创者为慧能和尚。 顿悟也就是一下子领悟,可见西
方的直觉性就是中国古代的顿悟说。
(
二)直觉这种认识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和经验
直觉、顿悟这种认识真理的能力,又是以已经获
得的知识和经验为其依据的。 离开一定的知识和经
验,就没有直觉和顿悟了。 渔翁凭感觉就知道哪儿
鱼多,该在哪儿下网,这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水边,
跟鱼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个农夫凭感觉
就能预测今年收成的情况,那是因为他长期和农作
物打交道,摸透了农作物生长与气候、土壤、施肥、水
份关系的规律。 炼钢工人能十分精细地辨别马丁炉
火焰那浅蓝色的微小差异,熟练的包烟工人能够用
手一次从一堆纸烟中正确而敏捷地抓取一包所需数
量的纸烟。 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有高
度完善的嗅觉和味觉,一些染纺工人能辨别40 多种
黑色,这都是靠实践经验。 法国音乐家柏辽兹为贝
朗瑞的一首诗谱曲,前面都谱完了,只剩最后一句无
法谱写,他思索再三,仍然想不出一段乐谱来传达这
句诗的意思,最后不得不把它搁置下来。 两年以后,
他到罗马去游玩,失足落水,爬起来,嘴里所哼的乐
调,恰是两年前,搜肠刮肚所不能得的,这也说明直
觉顿悟需要经验与知识来触发。
三ꢀ 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直觉性原则
(一)不要用繁冗的讲析与大剂量的训练去淡
化和取代学生的阅读品味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语感,而语感就是
靠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
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并没有经过明
确的思维步骤,靠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
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唧唧复唧
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阅读主
体通过细微的职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
二ꢀ 鉴赏诗文离不开直觉
直觉有人把它叫做思维的感觉,这是我们人类
5
6
ꢀ
ꢀ
刘永康ꢀ 直觉性理论与语文教学
息时内心的痛苦。 在她凯旋时,“归来见天子,天子
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通过改
用洪亮的阳韵:堂、强、郎、乡,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
的心情,这种带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
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间太少。 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对初
中生上语文课时的读书情况作了一个抽样调查:初
中生在45 分钟内自己读书的时间达10 分钟的占
11ꢁ 9%,有5 分钟的占35ꢁ 9%, 仅2 分钟的占
29ꢁ 71%,每周读书仅5 分钟的占22ꢁ 49%,每堂课读
书少于5 分钟的学生比率,初一占84ꢁ 99%,初三占
90ꢁ 82%。 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被老师繁冗的讲析
与大剂量的训练给占去了。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
远,但不管怎样,许多人主张,请先让我们语文教师
从管好自己的这张嘴巴开始做起,让教学方法简单
点再简单点,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的时间多点再多
点。 从小学到中学,2700 多个课时学语文,每节课
腾出15 分钟,让学生熟读背诵一两个语段,2700 多
学时背上几千个语段,有了这个功夫,何愁无听说读
写能力。
[
2]122
汉朝学者董遇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虽说是一句不愿回答别人提问的推口话,但确也是
读书的经验之谈,实际上强调了文章的味道有时不
是讲得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有在自读中
去心领神会。 语文界同仁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也证明了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熟读
为主比以讲练为中心的效果更好。 以学诗为例,如
果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许多前
人的经验之谈,那么“讲析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不
会诌” 却成了今日的许多慨叹之声。 学文也是如
此,如果说“熟读古文二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是
许多前人走过的成功之路,那么“讲析今文二百篇,
读写能力不沾边” 却成了许多今人面对的严酷现
实。
(二)借助生活经验与知识培养学生的直觉性
前面已经谈到,直觉性、顿悟性并非什么神秘的
东西,它本身就是以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生活经验和知识越丰富,直觉、顿悟能力就越强。 这
里,我们想起《红楼梦》 第四十八回中的香菱学诗
来。 黛玉想考香菱是否真正领悟了布置给她读的
诗,就让她谈读诗心得。 香菱谈到“渡头余落日,墟
里上孤烟”两句时说:“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
怎么想来! 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
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
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 谁知我昨儿看到了这两句,
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宝玉听后赞香菱:
“‘会心处不在远’,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
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严重
的偏向,那就是用繁冗的讲析与大剂量的训练去淡
化和取代学生的阅读品味,以为不讲深讲透,讲者不
罢休,听者不过瘾。 因此用教师讲课文代替学生读
课文;不搞题海战术,弄得学生疲于奔命、穷于应付,
不叫练得扎实,还美其名曰:抓死练活,死去活来。
我们不是不要讲,但不要讲重于读,我们不是不要
练,但不要练重于读。 讲也吧,练也吧,都不能代替
学生读课文,只是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中小学语
文中的名篇佳作,在初读之后,就要一下子领悟到学
习对象的本质特征。 吟诵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
别》,能直接感受到一种自由生命的强烈律动;品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能立即体味出一种躁动不宁
的朦胧意绪;欣赏鲁迅先生的《祝福》,能随即产生
一种人的命运的悲剧感,从而能体会到作者对社会
人生的深刻剖析和思考。 学生这种独立的直观整体
顿悟,开始总带有朦胧、飘忽、猜想的性质。 但不要
紧,只要坚持下去,感知经验积累多了,他们的感觉
就会变得灵敏起来、精微起来。 目前我们不难看出,
满堂灌已经不得人心,已经退出课堂,但教师仍然是
课堂的主角,热热闹闹的课堂仍然由教师那双无形
的手在操纵着。 学生冷冷清清的自读自感自悟的时
[
3]599
已得了。”
香菱就是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
“青碧连云”,体会出诗句中“孤” 字和“上” 字的意
韵来。 直觉性理论启迪我们要研究拓宽语文学习的
渠道,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引向生活。 语文天然
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
就生动活泼起来。 因此,我们要研究在学习知识、钻
研课文、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怎么有意识地联系生
活,使学生感到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
怒哀乐等都可以在语文中再现,让学生感到语文与
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在教学中应本着立足课内,注
目课外,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的大语文
实验宗旨,坚持以教材中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活
动来寻找与生活相联系的衔接点。 或者内引,即把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阅读中来;或者外联,即把
5
7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
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
咖啡以及李煜的词,对乡愁这首诗品出了各种滋味
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读物进行独特感悟,实际上
就是要调动学生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加深对文
本的解读,并借此来培养学生的直觉顿悟能力。
(三)既要重视突然领悟,又要允许尝试和错误
顿悟性较差的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的
理解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可以看作
是阅读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这次尝试得出的结果
尽管是错误的,但它已经告诉读者,这样阅读的路是
走不通的,此路不通,就换一条路走。 学生经过多次
尝试,分析错误,接受教训,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例如教《狼》,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
从整体出发分析情节,领会文路。 很多学生这样分
析:不幸遇狼———投骨喂狼———倚薪避狼———奋起
劈狼。 这样分析是违背作品原意的,因为这样分析
显然把屠夫当作主角,狼反倒成了配角。 无论从文
章的标题看,还是从结尾的议论看,都不难看出作品
的主角是狼而不是屠夫。 经过尝试和错误,教师引
导学生重新分析情节,得出这样的归纳:狼跟踪欲吃
人———狼得骨复追人———狼逼人倚薪立———狼计败
被劈死,才准确把握了作品的文路。
[
4]9
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下面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
师:《乡愁》这首诗,作者选取邮票、船票、坟墓、
海峡等事物,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生活中除
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
起我们的思乡情绪。 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
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比方吗?
生: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
番滋味在心头。
师:非常好,巧借了李煜的词:“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
生: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生: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
的。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我们把这些句子整理出
来,不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吗? 同学们就是这首
诗的作者,也可以尝试作诗人。
上面这个教例,就是老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及已有知识,即借用生活中的青橄榄、电话线、老醋、
参考文献:
[
[
[
[
1](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曾祥芹,张维坤,黄果泉.古代阅读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3]曹雪芹,高鹗.红搂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
责任编辑:李大明]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