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5  
September,2007  
弹琴而感文君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说解  
结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210093)  
摘要有关司马相如在临邛琴挑文君的本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据相如自叙记述甚详然其间的文化  
内涵与婚俗背景尚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琴挑作为一种媒介传统实与琴心琴制以及以乐行媒的文化  
内涵相关而这段因琴挑而成就的婚姻后世或褒或贬都存在着非历史化的偏差这又需要将其置放于西汉初  
年的婚俗文化背景去考察以阐发其现实的合理性。  
关键词司马相如卓文君琴挑婚俗背景  
中图分类号I206ꢁ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5⁃0115⁃06  
唐代初年蜀郡相如县令陈子良撰祭司马相如  
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  
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  
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  
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  
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  
中有云:“弹琴而感文君诵赋而惊汉主。”这两  
句话高度概括了司马相如一生最重要的两次际遇,  
即生逢两大知音”:文君与武帝。 “感文君琴  
”,“惊汉主赋心”,婚宦两得全赖擅与  
”,千载传响自为美谈而两件人生美事又  
琴心文君在前并且纵观相如一生故事,  
则尝系于此故试为说解见笑大方。  
]  
归成都。  
继此本传尚多延续故事一则相如与文君婚  
后家徒四壁无以为生而卓王孙的态度是大怒”,  
并谓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二则因  
无以为生计相如与文君又从成都返临邛尽卖车骑  
而买酒舍酤酒”,“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闻而耻之”,  
杜门不出”,后经家人劝解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  
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而文君得到分  
与相如返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三则其  
后相如因喻巴蜀父老安抚西南夷有功汉武帝拜  
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  
县令负弩矢先驱”,“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  
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  
相如琴挑文君本事述略  
据学者考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字主要  
依据相如自叙为传”,如刘知几史通·杂说上谓  
马卿为自叙传具在其集中子长因录斯篇即为  
[1]  
列传班氏仍旧曾无改夺这也说明》、  
中相如传记所载史实的可靠性。 《史记本传  
记相如与文君本事在客游梁孝王之后其往临邛因  
临邛令王吉的强邀而过饮当地富豪卓氏家得遇文  
传文记述甚长节录一段关键文字如次: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  
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  
收稿日期2006⁃11⁃18  
基金项目“985 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果。  
作者简介许结(1957—),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由上可见自相如琴挑而文君亡奔后卓王孙态  
度有三次较大的变化这也增加了整个事件的故事  
其中文化内涵亦有值得探究处同样从相如  
:“成都共逸为琴心岂不尝闻赋丽淫重聘茂陵  
今已晚不须多赋白头吟》。”周南卓文君诗  
长篇演绎白头吟故事自谓推其意为文君怨”。  
又如李白的白头吟又取陈皇后失宠而付千金请  
相如代作长门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  
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  
》。”清代乾隆帝御制白头吟诗亦据此而感叹  
:“相如赋长门因之得黄金如何卓文君又作  
白头吟》?”朱鹤龄卓文君诗也说:“眉黛轻描远  
翠侵恩情早定七弦琴如何白首犹移爱羞杀长门  
卖赋金。”这类传说的千年演绎无不围绕着相如与  
文君奇特的婚姻话语而根源于琴挑文君之本  
。  
家贫无以自业临邛县令王吉邀其饮于临邛  
首富卓氏到拜中郎将建节往使西南传记通过卓王  
孙态度三变”,隐示了文君从相如由贫而富由贱  
而贵始终相契相合伴随左右其对相如一生行事  
的影响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史记本传还记述了两件与文君相  
关的事。  
一是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  
氏婚饶有财”,所以尝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这  
说明相如与卓氏联姻使其再无生计之忧这也影响  
了他一生的为人态度和著述成就。  
琴心琴制与以”  
琴作为乐器素被中国古代士大夫所推崇所常  
倘若兼有琴棋书画之艺最为儒雅君子应劭  
风俗通义:“琴者乐之统也君子所常御不  
离于身非若钟鼓陈于宗庙列于虡悬也以其大  
小得中而声音和。”而琴器之用在琴音尽声变之奥  
”(傅毅琴赋》),琴声之变则又缘琴心之感发。  
庾信和赵王看妓诗诗云临邛若有便为说解琴  
”,即借用相如琴心挑之本事清人祝凤喈与  
古斋琴谱则谓鼓琴曲而至神化者要在于养心”,  
实为其理论诠解。  
二是相如晚年因病免家居茂陵”,武帝派所  
忠探望并取所著书而相如已死所忠问其妻”,其  
妻取相如所撰遗札即封禅书奏之其妻是否  
即文君无考然据西京杂记记载:“文君姣好,  
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  
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  
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  
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致  
3]  
文君为诔传于世。” 此言相如死后文君为  
”,或可成为史记本传其妻即为文君的旁证。  
只是所说相如因悦文君之色而发病且作美人  
》“自刺”,恐为小说家言然文君之美色及远山  
”,则已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吟咏玩赏的话题如宋  
代诗人周南卓文君诗云芙蓉为脸玉为容淡拂  
眉尖远山色”;清代诗人吴省钦文君井诗云回睇  
远山横眉痕学妍靓”,皆歌咏其美他如明人王世  
相如以琴心挑文君首先在深谙琴道传说古  
代有四大名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  
绕梁”、相如的绿绮与蔡邕的焦尾”。 晋傅玄  
琴赋序曾列举后三者以为名器”,以致后人又  
尝以绿绮为琴的通称如晋张载拟四愁》“佳人  
遗我绿绮琴”、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  
等诗句皆是也正因为相如对琴道好之”,且精通  
琴艺所以才有了这些传说当然有相如的琴心,  
必有文君的感动亦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方能成  
就这等佳话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所说:“音  
4]  
贞谓卓文君眉色如远山人效之为远山眉” ,亦  
可见其影响之久远。  
此外相如晚年病免居茂陵,《西京杂记卷三  
又载有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  
以自绝相如乃止的故事一则考郭茂倩乐  
府诗集卷四十一录白头吟八首其中古辞两  
并无相如与文君内容,《古今乐录》、《乐府解题》  
6]  
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值得  
注意的是相如琴挑文君作为一种故事的范例影响  
了后世因知音多用于男女情事喻琴瑟和谐,  
比如玉台新咏卷九所载托名相如的琴诗二首,  
5]  
[7]  
所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以及  
也无此记述直到唐代如李白拟作白头吟始据  
西京杂记而有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  
后人追和的凤兮凤兮鸣噰噰雄将飞兮雌将从”  
周紫芝拟司马相如琴歌代文君答》),均同其义。  
探究其中原因又当由琴心而观其琴制。  
》”的诗句依据这一传说相如则背负心 之  
而文君亦生怨心”。 如宋人赵蕃卓文君 诗  
16  
弹琴而感文君———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说解  
一曰琴源”。 琴为谁造史籍说法甚多其中  
因地域的区别琴声也有差异如宋人朱长文  
琴史卷四引唐赵耶利说吴音清婉”,“蜀声躁  
”,躁急者如急浪奔雷”,更显其冲击力量而由  
琴德琴声反观相如与文君之因”,也是耐  
人寻味的。  
伏羲造琴说与神农造琴说影响最大尤其前者居琴  
源之首据王应麟玉海琴书 引蔡邕论  
》:“伏羲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平象地龙池  
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气。”伏羲作为古代神  
话中昆仑大神具万有之神力然考诸汉代史籍其  
与女娲尝被奉为婚神”。 如谓伏羲制嫁娶以俪  
皮为礼”(《绎史卷三引谯周古史考》),“女娲祷  
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应劭风俗通义》)。  
由于对伏羲与女娲再造夫妇之神性的普遍承认,  
班固在他的两都赋中赞汉光武刘秀再定婚俗宗  
法之礼则喻之以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  
君臣初建人伦之始斯乃伏羲氏之所以基皇德  
四曰琴意”。 因情传意为琴之妙用昔人谓  
参以酒德间以琴心”(王俭褚渊碑文》)、“譬如  
巧琴师哀弹发丝桐”(韩维览梅圣俞诗编》),实取  
其义因为琴意最善传情故桓谭曾记述雍门周以  
琴见孟尝君即云臣一为之援琴而长太息未有不  
凄恻而涕泣者也”(《新论·琴道篇》)。 可见情发于  
见于琴意最为感物动人嵇康琴赋诚可  
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亦通合于相如琴挑游  
戏间的琴心真情。  
8]  
” 。 正因伏羲造琴有着主之礼的内涵所  
以相如因”,好合男女也就具有了文化  
的本源意义。  
由此再看相如琴挑的历史文化内涵又与以  
的传统有关。  
二曰琴材”。 古人制琴重阴阳谐和即琴面  
拟天以桐材为阳琴底拟地以梓材为阴明人  
刘珠丝桐篇论琴材云:“天下之材柔良莫如桐,  
坚刚莫如梓桐主发散以扬声梓主收敛以聚声。  
以桐之虚合梓之实刚柔相配天地之道阴阳之义  
。”由琴材到音理亦以兼融阴阳为佳清人程雄  
考察以之源当在上古祭神的巫术  
歌舞特别是殷商时代承夏礼而重巫歌祭神重声乐  
之娱所谓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  
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  
(《礼记·郊特牲》)。 以声乐祭神媚神也包括行  
之神虽然周礼变殷商祭神之法周人尚  
灌以鬯臭”(同前等变重声乐而为重气味”  
的交感巫术其中增添了惟吾德馨的道德成份,  
但以之风未绝·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比较而言更典型的就是  
传承殷商桑林乐郑卫之音”。礼记·月  
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乙太宾祠于高  
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周礼·地官  
·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  
。”据陈梦家高禖郊社祖庙通考考证高禖即郊  
的别称,“又是原始宗教的神圣祭坛。  
琴学八则·取音:“取音之理全凭两耳必须  
细察其孰为刚孰为柔孰为刚中之柔孰为柔中之  
何也声音之道皆由天造其中高下抑扬悉  
本阴阳之理生生不息故浅之足以悦人心微之即  
可通造化。” 正因阴阳合意造化一心” (《 古琴  
》),琴也就能体兼九丝声备五音”(谢惠连琴  
》),从而达到清飙因其而流声兮游弦发其逸  
心怡怿而踊跃兮神感宕而惚恍” (成公绥琴  
》)的境界由琴声之阴阳合意到琴用之阴阳  
合意”,来看相如琴挑之意蕴也有着内在的联  
。  
10]  
所以会男女”,祭媒神” ,诚如墨子·明鬼》  
所说燕之有祖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  
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 而郑卫多属殷  
商旧地),其风尤炽盛其声尤放纵以致孔子有  
恶郑声之乱雅乐”(《论语·阳货》)的批评朱熹  
更发挥孔子郑声淫之说直谓郑诗歌词淫  
女戏其所私”(《诗经集传卷二郑风·山有扶苏》  
)。 其实撇开这些道德的评判卫之声的男  
女奔会之以遗存在楚汉辞赋领域仍  
有明显体现除了墨子中所言楚之云梦与宋  
三曰琴德”。 汉人桓谭新论·琴道篇:  
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  
。”后世发挥其义论琴之说尤多如明人冷  
谦谓琴有九德”, ”、 “ ”、 “ ”、 “ ”、  
”、“”、“”、“”、“”。 如论”,则谓  
韵长不绝清远可爱”;”,则谓发声犹风中  
9]  
之铎”(琴书大全·琴制》) 。 诸德虽有异说,  
然突出琴声之高逸悠远所谓导德宣情”(戴逵琴  
》)、“宣和养气” (嵇康琴赋》),实属一致 当  
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之桑林同为祭祀媒神之地因而产生了高唐》、《神  
之赋在屈原的作品中也有以的印  
离骚有云:“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  
解佩纟襄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洪兴祖注:  
这应该是司马相如琴挑新寡的卓文君且私奔偕  
亡的婚俗基础因为相如与文君的婚姻尝受到传  
统法理与礼俗的质疑其中最突出的是两点即文君  
因相如琴挑而私奔和其新寡的身份就第一  
点而言由于汉代已经强调妇人因媒而嫁”(刘向  
新序·杂事》),所以受到质疑其实在西汉没有  
媒人而成婚者司空见惯甚至相如的行为也是历代  
[11]  
蹇修伏羲氏之臣……使古贤蹇修而为媒理。”  
[12]  
朱熹注:“蹇修人名为媒以通词理。”  
蒋骥  
13]  
则谓:“蹇修……理媒使也。”  
而考之尔雅·释  
14]  
》“徒鼓钟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又可知蹇修”  
正是伏羲楚汉人也视为婚神身边以”  
的角色明人何乔新贫女篇答王元哲命薄蹇  
修拙谁歌凤求凰”,即源自此。  
婚俗学家视为西汉婚姻相对自由的例证甚至  
在东汉末年青年男女亦多有私定婚恋的如繁钦  
定情诗所描写的:“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  
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  
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  
双跳脱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这既是爱情的  
企盼也是现实的写照至于第二点在相如的时  
迎娶寡妇亦无非议而女子改嫁也是普遍的现  
汉书·张耳陈余传记载张耳妻即为改嫁  
之人,《景帝纪记载景帝王皇后也是多经改嫁而入  
宫的,《苏建传也记载了苏武被匈奴扣押其妻改嫁  
西汉琴曲歌诗多承楚调其中如房中乐》、《伯  
牙操》、《长门怨》、《琴歌》、《白头吟均为楚调  
”,亦为相如所好人谓琴学盛于汉”(杨宗稷  
琴学丛话·琴话卷二),也包括出现了像相如蔡  
邕这样的琴学大家而且相如为代表的汉初赋家,  
其创作亦以传承楚声为主流所以相如琴挑文君”  
本事内涵以的文化渊源是近承楚声而  
远袭上古巫风的只是在文化的传承意义上相如  
琴挑史实已淡褪了上古巫风的祭祀媒神的色彩,  
15]  
却传袭了郑卫之音的奔会性质 也正因此相  
如的这一举动成为后世戏剧家笔下的母题比如直  
接摹写其事的有明人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一剧,  
清人舒位的瓶笙馆修箫谱卓女当垆一剧等,  
而影摹者最著名的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五折  
之事究其原因在于当时贞操观淡薄并无后  
世那样严格的礼教束缚而据史载汉代至宣帝  
时才颁行了第一个褒扬贞妇顺女的诏令而且仅  
提出赐贞妇顺女帛”,也没有从礼教的意义进行宣  
扬与溢美到元成以后儒学兴盛伦理观渐严,  
存问孤寡贞妇”(《汉书·元后传》)事例日多也  
就出现了如刘向列女传这样的撰述。  
听琴一段试观其中张生的道白:“琴呵小生与  
足下湖海中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  
神品。 ……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  
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当剧中崔莺莺听张生所弹  
的一曲凤求凰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何时见  
许兮慰我彷徨则云:“是弹得好也呵 其词  
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张生的琴挑与莺  
莺的知音”,可谓相如琴挑文君的翻版是千年相  
承的以的文化精神。  
其次据西汉文献记述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婚姻  
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所以如果说相如琴挑文君有障  
则不在非礼”,而更重要的是门第的悬殊这  
只要看卓王孙态度的变化和相如生存状况的变化即  
可知一斑据前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在文君  
听琴而初,“卓王孙大怒曰:‘……不分一  
。’”继而相如酤酒文君当垆于临邛市中,“卓王  
孙闻而耻之”,后经人劝以利害始分钱百万。  
而当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西南时卓王孙则厚  
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可以说通贯其态度变化  
及其所表现的始终是金钱财物同样司马相如与  
卓氏联姻后最大的变化是由家贫无以自业到  
为富人”,其主线也是钱财在当时富门大姓相  
与为婚姻”(《汉书·赵广汉传》)是常例若像汉初  
陈平家境贫寒所以求婚富户莫肯与之”(《汉  
相如与文君浪漫情缘的婚俗背景  
一曲琴挑之戏成就了相如和文君的一生情  
也留下了历久弥新的千年风流佳话如果我们  
再回到琴挑本事看相如有违一般礼教的行  
以及卓王孙前后别若霄壤的态度有必要结合西  
汉前期的婚俗背景作些考察以明其情缘中的情理。  
首先西汉早期婚姻比较自由所谓媒人只  
传言的作用尤其是礼教未严贞操观淡薄,  
18  
弹琴而感文君———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说解  
·陈平传》),因为富贵之男娶得富贵之妻女亦  
个典型的游士史记本传载景帝时,“梁孝王  
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  
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客游梁”,后因梁孝王卒,  
始归蜀游临邛而遇文君也正因为有着游士集团  
与游士文化方有了游士婚姻比如秦末原为魏公  
子无忌的门客大梁人张耳游外黄与外黄富人  
女结婚大梁人陈余游赵苦陉”,当地富户公乘氏  
以其女妻之”(《汉书·张耳陈余传》);汉景帝时  
淮阴人枚乘游梁得娶小妻”,而生孽子枚皋  
(《汉书·枚乘传》),皆游士在客居地成婚的例证。  
由于游士的自由活动决定其客地婚配的流动性所  
以基本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而更多的是  
一见钟情的偶然相如与文君的婚姻应属此类,  
只是其以琴挑知音强化了婚姻的美丽情缘  
与神奇色彩到了汉武帝时武帝为了削弱宰相权  
将藩国游士纳入中朝以对抗外朝官势所以一  
批包括相如在内的专务游说的善文之人渐渐衍  
变成朝中的文学侍从于是游士集团的瓦解也就造  
成了游士婚姻的消解婚俗中礼教的强化实与士大  
夫阶层之家族稳定性的进程切切相关的。  
16]  
得富贵之男” ,是社会公认的婚俗现象 尤其是  
汉代婚嫁奢靡之风极盛在汉昭帝时的盐铁会议上,  
贤良文学已将其视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提出质疑即  
使到东汉年间豪门贵族仍是奢纵无度嫁娶送  
17]  
尤为僭侈”(《后汉书·章帝纪》) ,甚至有一  
女许数家的敛财行为这在俗奢侈”,“归女有百  
18]  
辆之徒车的蜀地更是如此 由此可见相如以  
家贫之身琴挑文君是引起卓王孙大怒的主要原  
而相如与卓氏联姻结果成为富人”,自然也是  
为时俗所艳羡的。  
其三相如与文君的婚配在当时应是一对时尚  
佳偶这与西汉婚俗以才貌取人相关史记本  
传载相如是雍容闲雅甚都”,文君心悦而好之”;  
西京杂记卷二载文君姣好”,故相如悦文君之  
”,二人惺惺相惜一在貌二在才才貌双全方  
为这段传奇婚配增添了才子佳人式的色调在汉  
相貌是婚娶的重要标准如汉乐府艳歌罗敷  
作为情歌对罗敷美貌的渲染,《孔雀东南飞中  
焦仲卿母为子求偶的理想标准也是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反之,  
丑女难嫁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诚如焦氏易林·  
中所言:“东家中女嫫母最丑三十无室媒伯  
劳苦。”也正因此所以在卓王孙大怒”、“耻之的  
情形下,“昆弟诸公劝慰他的话也是相如虽贫其  
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卓王孙怒意方始稍解可  
以说相如与文君的婚姻经历坎坷而渐入坦途是与  
其才貌相关显现了当时尚美的婚俗文化内涵。  
其四相如琴挑文君在其客游临邛之际这标明  
了这段婚姻的流动性与偶然性也更具传奇性究其  
原因又与自战国迄西汉的游士文化与游士婚姻有  
着一定的关联游士阶层兴起于战国时代源自秦  
国的客卿制度与六国的养士之风当时战国六君子  
养才辩之士为门客就是典型事例这种风气到西  
汉前期仍盛行汉代文景之世吴王刘濞淮南王刘  
梁孝王刘武均以养士闻名其中梁王宾客作赋陈  
尤昭著于文学史册司马相如的前半生正是一  
由感文君的琴心到惊汉主的赋心”,成就了  
相如另一段人生的传奇祝凤喈与古斋琴谱谈  
弹琴与听琴的感受时曾说:“迨乎精通奥妙从欲适  
匪独心手相应竟至弦指相忘声晖相化缥缥渺  
不啻登仙然也。”如果我们通过如此音声之妙,  
再看史记本传记载的汉武帝读相如赋的感受: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  
!’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  
乃召问相如”;相如成上林赋》,“奏之天子天子大  
”;相如献大人赋》,“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  
似游天地之间意”,或有可以相互应照之处换  
言之我们合观相如一生两知音琴心与赋心是否  
可以从相如的音乐妙才去解读他的文辞三惊汉主的  
夸艳之美而通过这一视域也许又有另一种感受  
和另一番收获。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M] / / 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葛洪西京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王世贞委宛余编[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刘勰文心雕龙[M].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徐陵玉台新咏[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0.  
8]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郭平古琴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10]陈梦家高禖郊社祖庙通考[J].清华学报,1937.  
1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4]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M].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1.  
1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刘盼遂论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8]常璩华阳国志[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Explanation of Sima Xiangru Moving Wenjun by Qin⁃Playing”  
XU Jie  
Chinese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Abstract:It is recorded in detail in Shi JiSima Xiangru Lie Zhuan History Collected  
Biographies of Sima Xiangru), according to Sima’s own account, that he moves Wenjun at Linqiong,  
but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marital custom background are worth further exploring and thinking. “Qin  
tiao” (moving someone by play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as a medium tradition is related to qin xin  
messages conveyed through music), qin zhi(cultural intension related to musical instrument qi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atch⁃making with music”, while there exists non⁃historical deviation  
in later generations’ praise and blame of the marriage, which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i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early West Han marital custom, so as to explain its rationality in reality.  
Key words:Sima Xiangru; Zhuo Wenjun; qin tiao; marital custom background  
责任编辑]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