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卷第5 期
2006 年9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3,No.5
September,2006
理学与宋代巴蜀《春秋》学
金ꢀ 生ꢀ 杨
(
四川大学古籍所,成都610064;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都610068)
ꢀ
ꢀ 摘要:宋代理学兴起,对各区域学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春秋》学领域中,理学《春秋》学对巴蜀文
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宋初三先生中,孙复、石介的《春秋》学已被弟子传入蜀中,周敦颐、二程入蜀又使其《春秋》学
在巴蜀传播开来。 到南宋时期,理学《春秋》学已控制巴蜀《春秋》学的大局。 现存南宋巴蜀《春秋》学著作,如李
石、李明复、魏了翁、程公说、赵鹏飞、家铉翁的《春秋》学著作,均宗主理学。 理学对巴蜀《春秋》学的贡献不言而
喻。
关键词:理学;宋代;《春秋》学;程颐;巴蜀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6)05⁃0133⁃06
ꢀ
ꢀ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在复兴
石介(1005—1045),拜师孙复,高扬师道,在
① [4]925
儒学中起着中坚作用的理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
且远。 巴蜀文化自理学初创开始,便受到了它的影
响,这一点在巴蜀《春秋》学中表现尤为明显。 考察
理学对巴蜀《春秋》学的影响,对于认识理学的传播
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十分有益。
《春秋》学上著有《春秋说》
,称“《春秋》 为无
5]105
。 石介本人曾在仁宗宝元元
[
王而作”,有褒有贬
年(1038)代父赴嘉州(今乐山)任军事判官。 虽莅
任仅一月即因母丧离蜀,但石介文集中仍保存了作
于蜀的诗文。 石介的《春秋》学主要是通过川籍弟
子何群、冯正符在蜀传播的。
一ꢀ 孙复、石介《春秋》学传蜀
孙复、石介与胡瑗是被理学家推崇的“宋初三
先生”。 孙复(992—1057),字明复,是宋代《春秋》
学的开拓者,著有《春秋尊王发微》12 卷。 他继承中
唐啖助、赵匡、陆淳弃传求经的解经方法,对《春秋》
三传重加审查,大力宣扬《春秋》“尊王攘夷”和“有
贬无褒”之说,适应了宋代政治的需要,受到当时学
者的极大好评。 欧阳修说:“先生治《春秋》,不惑传
注,不为曲说以乱经。 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
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
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县) 人。
仁宗庆历中,石介在太学任教,各地来学者数千人,
何群亦往从受教。 石介对何群尤其欣赏,不仅馆何
[
6]13435
群于家,而且“使弟子推以为学长”
。 何群接
受了石介的熏陶,“嗜古学,喜激扬议论”,“日思为
仁义”,上书称“文辞中害道者莫甚于赋”,要求罢除
[
7]1757
辞赋取士,得到石介“赞美”
。 何群弟子冯正
符,字信道,遂宁人,三上礼部不第,遂以经学教授于
梓州、遂州间,闭户10 年,解说诸经,而于《春秋》最
有研究,著有《春秋得法忘例》30 卷,“其书首辨王
[
1]194
义为多。”
王得臣则说:“泰山孙明复先生治《春
秋》,著《尊王发微》,大得圣人之微旨,学者多宗
鲁、素王之说及杜预三体五例、何休三科九旨之怪妄
[
2]620
[8]61
。 晁公武称“其书例最详,悉务通经旨,不
[9]116 [8]61
之。”
3]2174
朱熹也不例外,认为孙复“终是得圣人意
穿凿”
[
思”
。
事浮辞”
,陈振孙则认为其书“皆正论”
。 熙
收稿日期:2005⁃10⁃20
作者简介:金生杨(1974—),男,重庆万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从事儒学学术史、巴蜀文化研究。
1
33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宁八年(1075),太守何郯首以其书上奏,久而不报,
意以为王安石不喜《春秋》,所以被绌落。 熙宁九
年,御史邓绾荐冯正符,得召试舍人院,赐同进士出
身。 王安石亦待之厚,除授晋原主簿。 不久,邓绾责
守虢略,冯正符亦坐附会夺官归故郡。 李焘说:“信
道实事安逸处士何群,其学盖得之群。 群学最髙,
仲之事,义所不由,盖深于《春秋》 者也。 其弟颐传
[12]180
《春秋》,亦多用其说”
。 程颐著有《春秋传》一
[8]60
卷,虽“略举大义,不尽为说”
,但较为系统,而且
在程氏与门人的谈话中,也多论及《春秋》学。
英宗治平四年(1067),二程侍父入蜀,虽然居
留时间较短,但蜀人傅耆、谢湜等人开始与其交往并
拜师。 哲宗绍圣四年(1097),程颐被谪送涪州编
管。 程氏在蜀两年多,进一步加强了与蜀人的学术
交流与传授。 二程的《春秋》学,主要通过蜀籍弟子
谢湜等传播于蜀。
《
国史》有传。 其师友渊源果如此,则谓信道附会进
[10]1572
取,或以好恶言之耳。”
冯正符深明《春秋》,又
长期教授于蜀,对孙复、石介《春秋》学在蜀地传播
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 周敦颐、程颢、程颐《春秋》学入蜀
谢湜,字持正,怀衣金堂(今四川金堂)人,雾隐
先生谢守中之子。 谢湜登元丰进士,尝作知县推官、
雅州严道县令,官至国子博士,为程颐高弟之一。 在
程颢、程颐侍父官广汉时,谢湜年方十六,往从二程,
就《春秋》学向程颐请益,卒与其定下师徒之谊。 宋
祝穆记载:“谢湜……年十六,伊川先生侍亲官广
周敦颐被后世公认为理学开山,对传统学术影
响甚大。 周氏对《春秋》学有研究,也有论述。 《通
书》第38 章《孔子上》称:“《春秋》正王道,明大法
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修也。 乱臣贼子诛死者于前,
所以惧生者于后也。 宜乎万世无穷,王祀夫子,报德
[
11]107
[14]1135
报功之无尽焉。”
此说继孟子之后,对《春秋》的
汉,公往从之。 集中有《与谢推官书》 是也。”
性质作了明晰的论说,肯定了孔子作《春秋》的万世
之功。 李明复说:“惇颐于《春秋》虽无解释”,但《通
书》此言“ 盖发明孔子之本心, 而广孟子不尽之
李明复也说:“二程来广汉,湜往从之。 尝解《春秋》
[
12]182
以呈程颐。”
程颐居洛期间,谢湜曾自蜀入京师请教。 张绎
[
12]180
意”
,意义十分重大。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至五年六月,周敦颐签
判合州(今四川合川),当时乡贡之士,“闻先生学
录程颐语称:“谢湜求见者三,不许,因陈经正以请,
[
15]269
先生曰:‘闻其来问《易》,遂为说以献贵人。”
据《尹和靖语》记载,谢湜尝“解《春秋》 成,来呈伊
[
13]60
[15]433
问”,多来问学
。 蜀中从周敦颐学者甚众,著名
川。 伊川曰:‘更二十年后,子方可作’”
。 此事
的有遂宁傅耆、合州张宗范。 傅耆,字伯成(一作伯
寿),少励志学古,登皇祐六年(1054)进士,累官至
知汉州。 傅氏曾面谒周敦颐,并长期保持书信往来,
不断讨论学术问题。 傅氏于蜀影响甚大,全祖望称:
应该发生在程颐居洛期间。 程颐晚年谪居于涪州,
谢湜更以书信请益。 程颐《与金堂谢君书》曰:“颐
偕小子甚安。 来春本欲作《春秋》 文字,以此无书,
故未能,却先了《论》、《孟》或《礼记》也。 《春秋》大
义数十,皎如日星,不容遗忘,只恐微细义例,老年精
神,有所漏落。 且请推官用意寻究,后日见助,如往
[
5]529
“
蜀中学派,当首先生。”
周敦颐在合州,“尤称
张宗范有文有行,名其所居之亭曰养心,且语之以圣
[
13]61
[15]613
学之要”
,汲汲于传道授业。 可见,傅氏、张氏应
年所说,许止、蔡般书葬类是也。”
当是受过周敦颐《春秋》学熏陶的人。 此外,周敦颐
谢湜与程颐探讨《春秋》,程颐勉以“用意寻究”,且
欲相助而进,可知二人于《春秋》 学相知甚笃。 显
然,谢湜能得程颐《春秋》学真传。
在合州还与阆州蒲宗孟“相与款语连三日夜”,得到
[
13]61
。 眉山苏轼虽不曾
蒲氏欣赏,并娶其妹为继室
拜周敦颐为师,但尊仰其人,并与其次子周焘有交
谢湜有《春秋义》24 卷、《春秋总义》3 卷。 徽宗
崇宁元年(1102),知怀安军雍黄中,“乞将本军金堂
县前任雅州严道县令谢湜所撰《周易义》 十二卷、
[
5]479
。 苏轼于
往。 黄宗羲称苏轼为周敦颐“私淑”
《
春秋》多有论述,其弟苏辙则有《春秋集解》,其学
[
16]崇儒5之28
与周敦颐有无关系则难于考论。
《春秋义》二十四卷、《总义》三卷,投进”
。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是宋代
理学的中坚人物。 程颢于《春秋》并无专书,“然其
言《春秋》以为莫谨于华夷之辨。 至论王霸之际,深
明天理人欲之分,欲人君以尧、舜为法,若桓、文、管
南宋李明复于《春秋集义》中辑录了大量的谢湜《春
秋》说,并称:“其(程颐)徒谢湜、刘绚最得其意。 颐
《春秋》 学得湜、 得绚后, 又得安国, 而其义昭著
[
12]182
矣。”
不过,全祖望《答临川先生杂问》 则称:
1
34
ꢀ
ꢀ
金生杨ꢀ 理学与宋代巴蜀《春秋》学
[
19]647
据此可知,李石乃是伊川经尹焞、范
“
今观其书,亦无甚精藴, 以之备《 春秋》 一种可
行于世。”
[
17]1765
耳。”
淑之后的三传弟子,其洛学统系十分明确。
此外,华阳范祖禹对程氏之学也颇多认同。 朱
(二)李明复《春秋集义》
熹《伊洛渊源录》更据鲜于绰所记,列范祖禹为程颐
门人,并说:“范淳夫尝与伊川论唐事,及为《唐鉴》,
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宋宁宗嘉定间
(1208—1224)太学生。 李明复用《春秋》 大义断宋
代《春秋》学的流衍。 他认为,知孔子者惟孟子,知
孟子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的《春秋》学,二程得其
真传。 张载的《春秋》学乃是通过与二程“讲明而得
之”,刘绚、谢湜是“见而发明之”,范祖禹等人是“见
而知之”,至于胡安国则是“闻而发明之”,李侗等人
则是“闻而知之”。 虽然这些人各有异说,但其本原
则是同一的,在尊王贱霸、内中国外夷狄,即事明纲
常以著人君之用的大节上更是完全相同。 在这种基
本认识下,李明复辑录了周敦颐、二程、范祖禹、谢良
佐、杨时、侯仲良、尹焞、刘绚、谢湜、胡安国、吕祖谦、
胡宏、李侗、朱熹、张栻等16 家《春秋》学说而撰《春
秋集义》。 李氏称这16 家,“或著书以明《春秋》,或
讲明他经而及《春秋》,或其说之有合于《春秋》者,
[
18]1013
尽用先生之论。”
程颐则说范氏《唐鉴》:“淳夫
[
15]416
乃能相信如此。”
“近方见此书,三代以后,无此
[
15]443
议论。”
《唐鉴》 虽为史书,但多发议论,与《春
秋》以史为经有切近之处。 范祖禹对二程《春秋》学
传蜀是有贡献的。
三ꢀ 南宋时尊从理学的巴蜀《春秋》学
南宋时期,伴随着王安石新学、苏氏蜀学等学术
衰落而理学日渐兴盛的形势,理学《春秋》学更为广
泛地传播、发展开来。 此时巴蜀的理学《春秋》学著
作明显增多,成就、影响也急剧扩大。 绍兴初年,范
祖禹之子、程颐后学范冲侍讲《春秋》,进《春秋左氏
讲义》4 卷,已开其先。 “东南三贤” 之一的蜀人张
栻,对《春秋》学多所论述,增进了理学《春秋》学在
蜀的传播、发展。 现存南宋巴蜀诸《春秋》 学著作,
均宗主理学。
[
12]179
皆广搜博访,始乃定其后先,审其精粗”
。 他又
说:“臣今所集诸家之义,盖以惇颐为宗。 自惇颐以
[
12]180
事实
(
一)李石《左氏诸例》
下,得其传者程颢、程颐,则又以次取焉。”
李石(1108—1181),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人,
好学,善著文,有气节,少从苏符游,举进士高第,授
成都户掾。 绍兴末(1162),因赵逵荐,官太学博士。
不久罢为成都学官,从学者甚众。 后起守眉州,除成
都转运判官,十日而罢,不再出仕。
上,李明复尤重乡邦文献,于谢湜之说辑录为多。
总体看来,李明复专辑北宋以来理学诸儒的
《春秋》学说,成为保存、传播理学《春秋》学的重要
著作。 谢湜、胡宏诸说,赖是书而得以保存。 此书的
辑录,比吕本中《春秋集解》还要繁富,其排斥他说、
尊崇理学的意蕴尤为浓烈。 遗憾的是,李氏的综合
提升能力欠佳,并未能在理学诸儒论说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提高。
李石于《春秋》学有《左氏君子例》1 卷、《诗如
例》1 卷、《诗补遗》1 卷。 李石认为《左传》 有所谓
“
《
君子曰”者,皆示后学以褒贬大法,因摘录为例,著
左氏君子例》。 他又以《左传》所引诸《诗》与当时
(三)魏了翁《春秋左传要义》
说《诗》者不同,因取《左传》所载各篇各句,加以裒
集,并作阐述论释,名为《诗如例》。 他还采录《左
传》所载筮词歌谣,名为《诗补遗》。 李石门人刘伯
熊将此三书合为一编,题曰《左氏诸例》。 此外,李
石又有《左氏卦例》1 卷,则以《左传》 所载诸卦论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
江人,是继“东南三贤”之后的儒学领军人物。 他于
《春秋》著有《左传要义》31 卷,是其《九经要义》之
一,体例也与诸经要义相同。 该书节录先儒注疏之
文,每条之前各为标题,而系以先后序次而成。 该书
对前人于《左传》注疏中的日月名氏曲说烦重琐屑
者,多刊除不录,而于名物制度,则削繁举要,使之本
末灿然。 魏了翁在《李伯勇(明复)春秋集义序》中
称:“自诸儒之传,至本朝先正,始谓此为经世之大
法,为传心之要典。 又曰: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
然则是使人切己近思,以求为迁善远罪之归,非以考
义例、订事实为足也。 余闻其说而惧益深,乃裒粹以
《
易》例。
李石于《春秋》学有师传,而渊源来自程颐。 他
说:“《 春秋》、 《 大易》 蜀有师, 我获升堂时问
[
19]553
义。”
“问师,曰心。 又问,则曰:《易》则探象数
于钓道先生,而出伊川之门人和靖先生尹焞。 焞之
门人范淑,自洛阳以经侍和靖入蜀。 时《春秋》废于
新学久矣,岌岌乎绝业之余也。 淑亦有《经枢》三卷
1
35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附于经,将以反诸身,而益求其所可惧者。 尚虑观书
未广,择理不精,又虑开卷了然,只以资口耳之见,故
未敢轻出也。 合阳李君明复,乃亦先我心之所惧而
乐、征伐、职官七门,共26 卷。 第五部分有周天王、
内鲁两类,共8 卷。 第六部分为外诸侯世本,分大
国、次国、小国排列,而以四夷作为附录,共38 卷。
《春秋分纪》 一书条理分明,叙述典赡,不仅利
于初学者检索,而且对研究者探讨《春秋》提供了不
少方便。 程氏虽以《左传》史实为本,但也兼采《公
羊》、《谷梁》,甚至旁及诸子之说,并采“先儒论辨,
[
20]596-597
为是书。”
魏了翁摘先儒《春秋》之论以附于
经文之下,与李明复《春秋集义》专辑自周敦颐以来
理学诸儒《春秋》说性质类似。 其实,魏了翁《周易
集义》即辑宋理学诸儒易论而成,此《春秋》集录之
书虽未成,而其《春秋》学宗旨可知。
[
4]977
以证其诬”
。 他考核文献,肃清本末源流,以体
魏氏《左传要义》一书一改宋儒治《春秋》多弃
三传,而治《左传》 又多废杜预注与孔颖达疏的传
统,对《左传》杜注孔疏加以重视。 其释经义,尊杜
预,非服虔而驳刘炫,俨然杜氏忠臣。 其训诂字义亦
重考证,决非空言释经之徒可比。 魏了翁此著并没
有沿着理学诸儒的路走,而是以重理旧注疏的精神,
为理学开拓道路,补救偏失。 他在《答周监酒》 中
说:“见得向来多看先儒解说,不如一一从圣经看
来。 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又非
一一精体实践,则徒为谈辩文乘之资耳。 来书乃谓
只须祖述朱文公诸书,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正缘不欲
于卖花担上看桃李, 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
例彰显《春秋》尊周天子、内鲁外诸侯、内中国外四
夷的大义,不主虚义口辨,尤为务实。 清顾栋高著
《春秋大事表》,体例与此书大体相同,尤能说明问
题。 程氏于卷首《述纲领》中自述为学宗旨道:“所
论述大纲本孟子,而微词多取程氏、胡氏之论。 杜预
为《左氏》学祖,其师说今注虽本之,而至其曲说以
求通,则不免有所更定, 别以新注, 庶几无戾乎
[
21]13
经。”
这种以理学为宗主的做法,为四库馆臣所
接受,称该书“所采诸儒之说与公说所附序论,亦皆
[
22]222
。 全祖望也称:
醇正,诚读《春秋》 者之总汇”
[
17]588
“克斋《春秋》之学最醇。”
(五)赵鹏飞《春秋经筌》
[
20]418
也。”
这样,他就与那些空谈心性者,那些只求
赵鹏飞,字企明,号木讷,绵州人,生平事迹不
详,著有《春秋经筌》16 卷传世。 他认为,说经者拘
泥三传,各守师说,多失孔子本旨,所以著《春秋经
筌》一书,力主据经解经。 其自序称:“学者当以无
传明《春秋》,不可以有传求《春秋》。 谓《春秋》 无
理学诸书翻录一遍者区别开来,能够综合而有所提
高,发展理学。
(
四)程公说《春秋分纪》
程公说(1171—1207),字伯刚,号克斋,丹稜
人,宇文绍节门人,张栻再传弟子,积学苦志,年25
进士及第,官邛州教授。 时四川宣抚使吴曦以蜀判,
程氏乃弃官逃归,与其父入县西北安固山中著《春
秋分纪》90 卷、《左氏终始》 36 卷、《左氏通例》 20
卷、《左氏比事》10 卷,又辑诸儒说为《春秋精义》,
未成而卒,年仅37 岁。 程公说以理学为宗主,“得
[
23]1
传之前,其旨安在? 当默与心会矣。”
赵氏名其
书为“筌”,就是要用心去筌圣人之旨。 他说:“道不
可以器囿而可以心求,求经当求圣人之心,此吾《经
筌》之所以作也。 然圣人作经之心安在哉? 曰:圣
人驭天下之柄,威福而已。 ……若夫仲尼,则以是柄
寓之空言,褒而伸忠魄,贬而诛奸魂,其文见于片言
[
21]7
[23]1
伊洛诸书,服膺焉,不臻其极不已”
。 刘光祖称
只字之间,而威福与二帝三王同。”
赵氏对《三
[
21]7
程公说“平生于《春秋》 一书究之,反复不厌”
。
传》绝非一概排斥,他是以经文来断定《三传》。 赵
氏说:“吾读《春秋》,窃不喜学者以传溷经,苟平定
心气,以经明经,若其不可通,不得已而后求之传。
程氏《春秋》 著述宏富,但只有《春秋分纪》 保存至
今。 该书采用《史记》 纪传体例,重编编年体《左
传》。 第一部分为《年表》,包括周王内鲁外诸侯、王
后、内夫人、内妾母、王姬、内女、鲁卿、晋卿、宋卿、郑
卿十种年表,共9 卷。 第二部分为《世谱》,包括王
子王族诸氏、内鲁公子公族诸氏、晋齐等外诸侯公子
公族诸氏、世谱叙篇考异,共为7 卷。 第三部分为
[
23]57
然必合经文而无抵牾,则从之,不然则无取也。”
他批评世儒所谓非传则经不晓之论,认为孔子“寓
王道以示万世”,绝不可能“故为是不可晓之义,以
[
23]1
。
罔后世”
赵鹏飞《春秋经筌》一书并没有标明理学宗旨,
但“其为说不外乎濂洛之学,而善于原情,不为传注
所拘,至于推见至隐,使二百四十二年事,瞭如在
《
名谱》,包括列国君臣、外夫人妾、古人物三类,共2
卷。 第四部分为《书》,有历书、天文、五行、疆理、礼
36
1
ꢀ
ꢀ
金生杨ꢀ 理学与宋代巴蜀《春秋》学
[
23]1
。 尤其是赵氏之学明显是秉承中唐啖助、赵
目”
四ꢀ 结论
匡、陆淳及宋初孙复弃传求经衣钵的。 与啖、赵之流
不同的是,赵氏认为三传虽固不足据,“然公吾心而
宋代《春秋》学极其兴盛,据许肇鼎《宋代蜀人
[
29]
著作存佚录》 考证,宋代巴蜀《春秋》学著作有70
部,现存者17 部。 这些《春秋》 学著作大体可以分
成三类:一是自主撰著、学术渊源并不十分明确者,
如龙昌期《春秋正论》、《春秋复道论》等;二是眉山
三苏及其影响下的《春秋》学著作,如苏辙、崔子方、
王当、毛璞等人的《春秋》学著作;三是受到理学熏
染并追随理学的《春秋》学著作,现存有李石、李明
复、魏了翁、程公说、赵鹏飞、家铉翁的《春秋》学著
作。 其中第一类现存者只有杜谔《春秋会义》1 部,
第二类著作影响稍大,存有苏辙、崔子方、王当著作
5 部,第三类作品则流传广泛,成就突出,影响深远,
现存者多达11 部。 就宋代巴蜀《春秋》学的整体而
言,它们基本上都受到孙复《春秋》学的影响。
[
23]1
评之,亦时有得圣意者”
。 南宋黄震于赵氏说多
有好感,于《黄氏日抄·读春秋》中摘录不少。 清纳
兰性德说:“善哉! 木讷子之言乎。 ‘善学《春秋》
者,当先平吾心,以经明经,而无惑于异端,则褒贬自
见。’盖《春秋》公天下之书,学者当以公天下之心求
之。 斯言也,庶几得是非之公,而圣人之志以弗晦焉
[
24]467-468
已。”
(
六)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
家铉翁(1213—?),眉州人,自号则堂,以荫补
官,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次近郊,家氏为祈请使,留馆中,“闻宋亡,旦夕
哭泣,不食饮者数月”;元成宗时,放还,赐号“ 处
[
6]12598-12599
士”
。
对于巴蜀理学《春秋》学的兴盛,南宋留梦炎总
结说:“《麟经》在蜀尤有传授,盖濂溪先生仕于合,
伊川先生谪于涪,金堂谢持正先生亲受教于伊川,以
发明笔削之旨。 老师宿儒,持其平素之所讨论,传诸
其徒。 虽前有断烂朝报之毁,后有伪学之禁,而守之
不变。 故薰陶浸渍,所被者广。 如冯公辅、朱万里、
家铉翁邃于《春秋》之学,著有《春秋集传详说》
0 卷、《春秋叙例》1 卷。 今存《春秋集传详说》 一
书,乃家氏集一生研究心得,于“北迁时居河间所
3
[
25]69
作,因答问以述己意” 者
纲领》,揭之篇端,一原《春秋》所以托始,二推明夫
子行夏时之意,三辨五始,四评《三传》,五明霸,六
。 书成,家氏又“撮为
《
[
23]1
张习之、刘光远诸先生,皆一时所宗。”
合州度正
[
26]187
以经正例,凡十篇”
。 家氏认为《春秋》主于垂
也认为,当王安石新学盛行之时,“独吾乡之老师宿
儒从事《易》、《春秋》、《论语》,其议论讲说,今其存
于世者,又复专主伊川之说,深探力取,持之不变。
盖其当时,亲闻于濂溪者,父兄相与谨而传之,风流
法,不主于记事,乃“圣人心法之见于事者”,故著
《
春秋集传详说》,以革除“ 以史传记载而求《 春
[27]321
秋》”的说经之弊
,力求参稽众说而求其是。 龚
[
12]176
璛推其学术渊源:“先生之祖大酉,以成都府教授列
余韵,至是而未泯耳”
。
[
26]353
于朱文公学党之籍,其源流有自云。”
清王世祯
理学入主巴蜀,直接推动了巴蜀《春秋》学的发
展,并改变了巴蜀传统学术,最终取得决定性的主导
地位,不过具有巴蜀地方色彩的《春秋》学并没有完
全消失,这反映了学术融汇的艰巨与文化多元共存
的历史事实。
则进一步考察指出:“大酉曾祖愿,愿父勤国,与二
苏为同门友,尝愤王安石废《春秋》,著《春秋新义》,
[
28]495
显然,家氏《春秋》学有着洛学、蜀
盖家学云。”
学合流的成份。
注释:
①
朱彝尊《经义考》卷179 云“未见”。
参考文献:
[
[
[
[
[
[
1]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2]王得臣.麈史[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2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黄宗羲,全祖望,等.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
37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李焘,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晁公武,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马端临.文献通考[M].台北:新兴书局,1963.
11]周敦颐.元公周先生濂溪集[G] / /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8 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12]李明复.春秋集义[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5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3]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G] /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82 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14]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5]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徐松,等.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7]全祖望,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8]朱熹.朱子全书(第12 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9]李石.方舟集[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9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0]魏了翁.鹤山集[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2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1]程公说.春秋分纪[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4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3]赵鹏飞.春秋经筌[G] / / 通志堂经解(第9 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
24]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5]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6]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G] / / 通志堂经解(第10 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
27]家铉翁.则堂集[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8]王士祯.居易录[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9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9]许肇鼎ꢁ 宋代蜀人著作存佚录[M]ꢁ 成都:巴蜀书社,1986ꢁ
Lixue and Ba⁃Shu Chun Qiu Learning in Song Period
JIN Sheng⁃yang
(
Ancient Books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Center for Studies of Ba⁃Shu Cultur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The rise of Lixue (a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in the Song period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various regions. In the field of Chun Qiu learning, the learning in
the light of Lixue has remarkable effect on Bu⁃Shu culture. The early Song Dynasty witnesses the diffusion
of the learning of Sun Fu and Shi Jie into Shu by their followers, while the arrival in Shu of Zhou Dunyi
and the Cheng Brothers spreads the learning over Ba⁃Shu. In the South Song period, the learning enjoys
predomination over Ba⁃Shu Chun Qiu learning, of which the extant works all follow the Lixue principles.
Lixue contributes greatly to Ba⁃Shu Chun Qiu learning.
Key words:Lixue; Song period; Chun Qiu learning; Cheng Yi; Ba⁃Shu
[
责任编辑:凌兴珍]
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