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9卷第2期  
2
012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2  
March,2012  
四川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证研究  
a
b
杜伟,黄敏  
(四川师范大学a.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068;b.文理学院,成都610110)  
摘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四川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耕地保护的压力巨  
通过对四川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四川省虽然实现了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但  
耕地质量呈现逐年恶化趋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还未实现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四川省必须加  
强耕地质量保护,在建立耕地质量保护监测服务体系的同时,切实完善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制度,形成耕地保护的  
长效机制。  
关键词:四川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2)02-004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我国  
动态平衡的测评,应该秉持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的原  
,允许区域内耕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一定  
减少,但减少的数量必须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  
围之内,同时大力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在耕地数量  
动态平衡的测评方法的选取上,可以采用耕地数量  
偏离值来评价测评一定区域的耕地数量是否达到相  
对平衡耕地数量偏离值的测评方法由徐梦洁等人  
在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建成  
区扩张动态机制与效应研究过程中提出并应用,  
是根据研究期内非农人口增长率基期建成区面积、  
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在新增加的建  
设用地中所占比重耕地占农用地转换用途比重等  
参数,确定耕地数量减少的合理范围,并将这一合理  
耕地保护的目标是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即在  
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数量和质量不  
断增长的需求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供给与  
需求的动态平衡四川省土地总面积有48.5万平  
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1%,居全国第5  
;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  
,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耕地保护的压力巨  
对省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情况进行深入的实  
证考察,推进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管理,是解决当前  
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存在的占优补劣问题确保  
耕地数量和质量双平衡的有效途径。  
对四川省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的实证分析  
[
1]  
(
)耕地数量平衡的测评方法  
范围称为耕地数量允许偏离值本文拟采用这一  
方法,对四川省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情况进行实证  
分析。  
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存在的此消彼长的逆  
向关系不能改变,要达到某一特定区域的耕地数量  
绝对平衡,是不现实的目标要求对于区域内耕地  
()测评数据的选取与整理  
收稿日期:2012-01-15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杜伟(1973—),,四川雅安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实验室  
科研人员,主要从事农村经济问题研究;  
黄敏(1984—),,四川广汉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44  
四川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证研究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  
2007 6  
3.34%  
2.96%  
3.76%  
ꢀ0.0075  
ꢀ0.0034  
ꢀ0.0042  
1.5144  
1.0075  
1.5784  
》、《  
001ꢀ2010 2002ꢀ2009 2008 7  
2
数据,并根据耕地数量偏离值评价模型的变量需求, 2009 8  
笔者整理出了四川省耕地数量平衡测算所需的有关  
数据,详见表1。  
:1.表中数据研究间隔期限为一年,以上一年为基期,  
2002年的基期数据为20012.年  
201060  
年统计资料》。  
1ꢁ2001ꢀ2009年四川省有关用地情况简表  
耕地面积耕地数量建设用地非农人口人均建设用  
×10hm  
km  
4
2
2
4
2
耕地数量允许偏离值由城市用地规模合理增长  
弹性推导演化而来,城市用地规模弹性反映的是城  
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引起的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城  
市人口增加必然引起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随之增  
增长率  
×10人地m /人  
001 428.44 1198.501622.10 73.89  
002 405.99 ꢀ5.24%1281.601677.60 76.39  
003 390.37 ꢀ3.85%1378.401795.20 76.78  
004 390.44 0.02% 1393.941914.30 72.82  
005 390.60 0.04% 1442.932013.80 71.65  
006 391.66 0.27% 1272.882070.80 61.47  
007 394.59 0.75% 1328.352140.00 62.07  
008 395.95 0.34% 1382.192203.40 62.73  
009 397.61 0.42% 1473.192286.30 64.44  
:1.表中数据为各年份年末统计数据。2.由于2001  
2
2
2
2
,耕地数量也相应随之变化。 、  
20022003川  
2
省耕地数量偏离值>0,说明省内耕地数量较上一年  
有所减少;2004ꢀ2009年期间四川省耕地数量偏离  
2
2
<0,说明省内耕地数量较上一年有所增加由于  
城市规模扩张允许系数为定值,且在城市化进程中  
非农人口增长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城市化进程  
,耕地数量允许偏离值恒大于或等于零为此,可  
以认为,在耕地数量不减反增的研究期内,2004  
2
2
2006年四川省建设用地标准数据未能查实,经比对,四川  
2007ꢀ2009年建设用地面积与城区建成面积非常相近,  
误差率<0.05%,表中2001ꢀ2006年建设用地面积由城区  
建设面积替代。3.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0》、《新中  
2009,四川省耕地数量达到了动态平衡。  
即便是在2002年和2003年期间,由于数量偏离值  
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 DCA=0ꢁ0524<DCA =28960,量  
rea  
偏离值DCA=0ꢁ0385<允许偏离值DCArea=  
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情况。2001ꢀ2009年是四 3ꢁ9993,允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初步观察近10年来四川  
许偏离值这表明,近年来,四川省耕地数量总体达  
到了动态平衡标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在允许  
范围之内。  
川省城市化建设的重点时期,因此省内建筑面积增  
长较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2.79%。  
特别是由于城市非农人口的迅速增加,四川省城市  
建设用地增长非常迅速,而非农人口人均建设用地  
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1ꢀ2009年间非农人口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54%。  
为进一步研究四川省长期以来耕地数量动态平  
衡的状态,笔者调整研究期限,2001年为基期,研  
究期限为2001ꢀ2009,结合相关统计时序数据,  
根据耕地数量动态平衡测评方法,计算出各测评指  
标值,详见表3。  
()四川省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的测评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1,笔者以上一年为研究基期,计算出  
3ꢁ2001ꢀ2009年四川省八年期耕地数量平衡指标计算表  
2
002ꢀ2009年间一年期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的测评  
指标,详见表2。  
耕地所占比例α 数量偏离值DCA 允许偏离值DCArea  
2ꢁ2002ꢀ2009年四川省一年期耕地数量平衡指标计算表  
0.2591  
0.0720  
33.2395  
:1.表中数据研究间隔期限为八年,2001年为基  
非农人口  
增长率  
数量偏离  
DCA  
允许偏离  
DCArea  
年份期数i  
,2009年为末期。2.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0》、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  
2
002 1  
003 2  
004 3  
005 4  
006 5  
3.42%  
7.01%  
6.63%  
5.20%  
2.83%  
0.0524  
0.0385  
2.8960  
3.9993  
4.8880  
2.9658  
0.7999  
》。  
2
根据表3,四川省在2001ꢀ2009年期间新增建  
2
ꢀ0.0002  
ꢀ0.0004  
ꢀ0.0027  
2
设用地中耕地所占比例为25.91%。2001年为  
研究基期2009年为研究末期,可以计算出四川省8  
2
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来的耕地实际偏离值为0.072。2001ꢀ2009年期  
动态机制与效应研究过程中提出并应用的研究成  
,采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中参  
数的变化趋势,推导耕地占补前后整体质量的差别。  
耕地投入产出模型表示为:  
,四川省非农人口由1622.10万人增至2286.30  
万人,增幅达40.95%,按照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的测  
评原理,耕地数量允许偏离值也随之大幅增长,计算  
结果显示,2001ꢀ2009年四川省耕地允许偏离值为  
output=f(input1,input2,input3,…) (1)  
3
3.2395,:  
在公式(), 代表耕地产出,用耕地面  
1 output  
DCA2001ꢀ2009=0ꢁ072<DCArea2001ꢀ2009=33.2395,依  
积粮食单产量来表示;input的  
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一般包括农业生产劳动力  
投入化肥投入机械动力投入等根据耕地投入产  
出模型,可以计算耕地质量动态平衡的评价结果。  
()测评数据的整理分析  
然说明2001ꢀ2009年期间,四川省耕地数量达到了  
动态平衡,建设用地扩张比例比较合理,后备耕地数  
量相对充足,耕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还有一定空间。  
对四川省耕地质量动态平衡的实证分析  
(
)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测评方法  
本文选取四川省历年耕地面积粮食单产量代表  
耕地产出水平,选取平均每公顷耕地劳动力投入量、  
化肥投入量机械动力投入量作为衡量耕地投入的  
时序变量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五  
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的相关数据,经过换算整理,  
可以得出1978ꢀ2009年期间四川省各项耕地质量  
动态平衡的测算数据,并由时序数据画出32期的时  
间序列平稳图,可以观察出四川省1978ꢀ2009年每  
公顷耕地劳动力投入量化肥投入量机械动力投入  
量作为衡量耕地投入量的时序变动趋势,具体如图  
评价耕地质量应同时兼顾耕地的自然属性和社  
会经济属性,社会经济因素的改变对耕地自然属性  
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土地质量等级划分  
的科学性本文着重从经济投入产出角度评价耕地  
质量是否达到动态平衡,以耕地面积粮食单产量作  
为考察耕地质量变化的基本指标,同时考虑影响耕  
地面积粮食单产量的诸多投入要素因子的作用效  
,动态考察耕地质量的变化趋势本文所使用的  
耕地质量变动的评价模型,也借鉴徐梦洁等人在承  
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建成区扩张 1所示。  
1ꢁ1978ꢀ2009年四川省耕地质量变化测评指标时序走势图  
46  
四川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证研究  
1显示,1978ꢀ2009年期间,四川省每公顷 99%的置信水平下,模型中4个变量的spearman秩  
耕地劳动力投入量化肥投入量机械动力投入量作  
为衡量耕地投入量的时序变动趋势均呈现为上升趋  
为了更为精确地判定各变量的单调趋势,本文  
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来评估使用单调函数描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说明变量具有显著  
相关关系其中,耕地面积粮食单产量的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等于0ꢁ8972,时序数据变化呈递增趋  
;农业人口数量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于  
述两个变量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0ꢁ9802,时序数据变化呈递增趋势;化肥投入数量的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是将变量排序后的pearson spearman0.9989,化  
线性相关系数,假设原始数据x、 已经按照从大  
呈递增趋势;机械动力投入数量的spearman秩相  
关系数等于1,时序数据变化趋势为严格线性递增。  
可见,四川省耕地产出和投入均呈现为增长态势,并  
且投入变量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产出的增长幅度。  
这说明,虽然1978ꢀ2009年期间四川省耕地面积粮  
食单产量逐年递增,但土地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耕  
地产能的增长,四川省耕地质量呈现逐年恶化趋势,  
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未能实现。  
i
y
i
到小的顺序排列,x′iyix, 在排列后数据  
i
y
i
所在的位置,x′iyi称为变量x、 的秩次,d  
i
i
y
i
i i i  
=x′ꢀy′  
x  
y
i,spearman秩  
相关系数可以由下式计算:  
2
d
i
6
2
(
)
ρ
s
=1  
-n(n -1)  
2
在公式(2),ρs表示秩相关系数,di表示秩次  
之差,n表示变量的样本数量。Spearman秩相关系  
数的取值范围为[ꢀ1,1],它的符号表示XY之  
间的联系方向,如果Y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那么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是正的;YX增  
加而减小,那么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是负的。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依据四川省近年来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相关  
数据,利用耕地总量动态模型测试显示,四川省耕地  
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与国内大多数地区相似一方  
,四川省实现了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目标,基本达到  
占补平衡的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目标;另一方面,尽  
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X,  
Y
管耕地产能逐年提高,但耕地投入增长幅度超过产  
能增长幅度,耕地质量呈现逐年恶化趋势,耕地质量  
动态平衡未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耕地数量  
和质量的双重平衡,四川省耕地保护工作必须加强  
耕地质量保护,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监测服务体  
,切实完善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为农民参与  
耕地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以期实现耕地  
总量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护目标。  
没有增大或减小的趋势随着XY越来越接近  
严格单调的函数关系,spearman秩相关系数在数值  
上越来越大XY有严格单增的关系时,  
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于1,,XY严  
格单减的关系时,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于ꢀ1。  
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值,可以分析产出水  
平与投入要素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以此判断  
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判断耕地质量动态平  
衡是否实现。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的监测服务体系  
1
.加强耕地土壤质量监测服务  
()四川省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测算结果与解析  
目前,农民对于耕地质量的相关知识十分匮乏,  
为实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公正化透明化,各  
地应积极利用耕地质量监测成果,在耕地土壤改良、  
种植业结构调整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应用,降低农  
民改良耕地土壤质量的难度,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级  
别的经济补偿资金,形成耕地保护的良性激励环境。  
耕地土壤质量的监测服务首先必须确保耕地质量监  
测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指定  
符合资质的实体单位来进行耕地质量监测;其次,须  
确保耕地质量监测指标的科学性监测体系的规范  
根据公式1,笔者计算出1978ꢀ2009年四川省  
产出变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量)、投入变量(耕地面  
积农业人口数量化肥投入量机械动力投入量)的  
spearman秩相关系数,4。  
4.四川省耕地质量动态平衡评价指标测试结果  
耕地面积  
机械动力  
投入量  
粮食单产量量  
ρ
s
0.8972 0.9802 0.9989 1.0000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趋势  
从表4的测试结果来看,样本个数n=32,在  
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性和合法性。  
.加强耕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  
耕地生态环境的监测是农村生态监测系统的重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耕地保护外部效应涉及到众多  
消费主体,济  
2
补偿的主体应该是分享了耕地保护效益,但未承担  
[
3]  
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耕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体  
,重在为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环境测评技术,  
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农业耕种生态状况,并针对具体  
情况实施改良,以达到耕地质量保护的目标建立  
耕地生态环境监测,需充分考虑耕地生态类型的特  
殊性和生态评价指标的完整性生态环境指标应包  
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部门(企业)及个人根据  
耕地保护的实施框架的构想,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主  
体首先是中央政府未承担相应耕地保护任务地区  
的地方政府及非农企业,其次是社会组织及公民。  
2.科学界定耕地保护补偿的受偿对象  
补偿对象是指补偿的接受主体,按照谁提供谁  
受益原则,耕地保护补偿对象应是耕地保护效益的  
提供方由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导致  
耕地保护的产权约束功能弱化,难以形成自发性的  
耕地保护效益的供给群体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  
制的初衷在于通过对补偿对象(受偿群体)提供经济  
激励使其成为耕地保护效益的提供者,界定补偿对  
象除了要遵循谁提供谁受益原则外,还要重点考  
虑补偿效率激励的问题,即补偿对象界定为对补偿  
激励敏感的行为群体本文认为,耕地保护补偿对  
象主要是农户新兴农业经营组织以及粮食主产区  
地方政府。  
[2]  
:(1)污染源监测,包括点污染源面污染源与流  
动污染源监测;(2)水环境监测,包括水文水质同步  
监测渔业水质监测污染带监测河口水质监测与  
富营养化监测;(3)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库区农业环  
库区新垦土地利用河口土壤盐渍化土壤潜育  
化监测;(4)陆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资源及古树名  
木调查陆生动物调查陆生植物监测;(5)水生生态  
系统,包括渔业资源鱼类和珍稀水生动物浮游和  
底栖生物群落调查;(6)局地气候系统,包括常规气  
候监测立体气象专项观测另外,建立耕地生态环  
境监测系统应注重采用科学的土壤空气中典型  
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和遥感反演的监测方法,研究  
适于水体污染源监控可应用于环境置换的无线传  
感器网络系统等。  
3.科学划分耕地保护补偿的地域范围  
由于耕地分布不集中,耕地质量差异巨大,加上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集程度的不同,耕地保  
护工作地域差异显著,偿  
机制需根据各地区耕地保护工作的等级性质进行差  
别补偿,以保证耕地保护工作的高效率根据耕地  
保护补偿区域范围划分的原则,合理划分耕地保护  
区域,应在尽量扩大补偿覆盖范围的基础上,考虑耕  
地质量等级划分耕地保护区域的不同等级。  
4.明晰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  
3
.加强农作物肥力监测服务  
在耕地保护区域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作  
物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包括新肥料研发中心区域性  
肥料试验示范中心等基本的机构与组织建设,制定  
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肥料投入技术规范,通过调优肥  
料结构调精肥料品种调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  
用工,提高施肥效益作物产量和品质建立和完善  
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机制,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  
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鼓励使用有机  
;同时对肥料施用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做出明  
确的规定另一方面,运用综合措施,改良中低产  
,为农民改良土地肥力提供支持中低产田改造  
是提高耕地质量的首要措施,要大力修复塘坝,完善  
排灌设施,提高抗旱排涝能力生态工程建设要因  
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逐步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耕地外部性价值分为耕地社会价值和耕地生态  
价值耕地外部性价值补偿标准的确定必须充分体  
现耕地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目前,四川省耕地开  
垦情况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与优质耕地的分布区域在空间上重叠经济发达区  
域同时也是粮食主销区域,而经济欠发达区域同时  
便是粮食主产区域,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粮食安全效  
益大部分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担,另外,经济发达地  
区还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经济欠发达区域保护耕地  
所产生的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  
(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科学界定耕地保护补偿的给付主体  
耕地保护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完全的非  
1
48  
四川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
1]徐梦洁,陈慧中,.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初探[J].资源科学,2009,31(12):2137-2143.  
2]葛鸿铭.生态监测的环境意义与评价规范[J].绿色科技,2011,(8):187-188.  
3]雍新琴,张安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主体与对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80-11581,11642.  
[
[
AnEmpiricalResearchoftheDynamicBalanceof  
theTotalAmountofFarmlandinSichuanProvince  
a
b
DUWei,HUANGMin  
(a.EconomicsandManagementDepartment,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8China;  
b.CollegeofArtsandScienc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110,China)  
Abstract:Thegoaloffarmlandprotectioninchinaistoresearchadynamicbalanceintheto-  
talamount.Thelargepopulationandlimitedlandresourcesbringtremendouspressureforthe  
joboffarmlandprotectioninSichuan.Inthisresearch,theauthorshavedonedeeplypositivism  
studyontheboththequantitybalanceandqualityequilibrium.Theresultsshowthatalthough  
Sichuanprovincehasreachedadynamicequilibriuminquantity,thequalityoffarmlandinthis  
provincedeterioratedconstantly.Therefore,itcannotregardthatSichuanprovincehasgotthe  
dynamicbalanceofthetotalamountoffarmland.Toreachthegoaloffarmlandprotection,Si-  
chuanprovincehastoenhancethequalityprotectionoffarmland.Firstly,toestablishservice  
systemwhichprovideslandqualityservicesforfarmers;secondly,toimprovethecompensation  
mechanismoffarmlandwhichcaninspirefarmersprotectfarmlandconstantly.  
Keywords:Sichuanprovince;totalamountoffarmland;dynamicequilibrium;empiricalre-  
search  
[责任编辑:刘萍萍]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