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5期
2
012年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5
September,2012
《宋诗纪事》时政谣谚论略
方暋燕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8)
(
暋暋摘要:时政谣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形式,将公众的眼见心得发露于声,具有信息传递、褒贬美刺、舆论监
督等重要功能。《宋诗纪事》所载宋代时政谣谚56首,就是反映宋代政治变迁、展现政治风貌的一道独特景观。
关键词:《宋诗纪事》;时政谣谚;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K244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2)05灢0075灢09
暋暋清人厉鹗所撰《宋诗纪事》是一部宋代诗歌资料
的汇集,其中卷100录有宋代谣谚杂语共145首,每
首均附注来源出处,征引宋、元、明、清文献达70种之
公众表达政治诉求、传递政治心声,统治者观访舆情、
体察民意的重要信息渠道。《宋诗纪事》所录宋代时
政谣谚议论朝政,臧否人物,预测国家命运和个人未
来,揭示政治制度之特点,反映政治之变迁,从中可以
折射世道人心,展现政治风貌。
栙
多。这些谣谚杂语短者仅五六字,长则近80字,内
容广泛,题材多样,涉及各地山川地理、奇风异俗、风
物特产、气候特点、修身励志、卫生保健、街闾掌故等,
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
社会生活。因所录内容或有传抄之误,故所引均核查
1.揭露统治腐败,抨击朝廷弊政
谣谚以尖锐的政治锋芒直击社会现实,正所谓
[1]卷34
“
哀歌悲谣诽政讥世之为也暠
。真宗朝无名子嘲
栚
语“张存解放旋风炮,任并能烧猛火油暠,反映宋初选
官用人之滥。真宗时期仍然奉行重北轻南的用人政
策,景德年间饱受战火摧残的河北一带士子颇受朝廷
礼遇,凡举人都得以入仕为官,即或学业荒疏、没有真
才实学的张存、任并之流也在被照顾之列。都下谚
原文,如“张公吃酒李公醉暠本为唐代武则天朝谚,将
其视为宋代谣谚恐有归属失当之嫌。尽管如此,厉鹗
广征博引,颇有眼光地对宋代谣谚进行搜集整理,展
现了多元的社会舆论和丰富的社情民意,同时也为研
究者提供了宝贵而便利的资料来源,其意义、价值不
容忽视。限于篇幅,本文拟就其中的56首时政谣谚
进行探讨。
“宣医纳命,勅葬破家暠,道出百官表面上沐浴皇恩,实
则有性命之忧、财产之险的无奈。皇帝宣太医诊视罹
病的臣僚以示恩宠,太医用药急于收一时之效,结果
适得其反,病者往往性命不保。内侍奉旨前往督办丧
事,丧家又得看其眼色行事,任凭为所欲为,以致倾家
荡产。神宗熙宁年间,汴渠谚“昔有磨磨浆水,今有碓
捣冬凌暠,指斥朝廷不顾百姓死活。旧制每年十月汴
一
时政谣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形式,历来是
收稿日期:2012灢03灢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信息传播与管控研究暠(批号:11XZS008)、四川师范大学重点项目“民间话语与宋代社
会暠(批号:08MSW02)。
作者简介:方燕(1969—),女,四川岳池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史、文
化史及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渠关闭航运,王安石秉政,为迎接北使来贺,开通冬
寇准,有谣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暠,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
老暠。范仲淹明肃通达,临事果决,锐意改革,兴利除
运,其时天寒地冻,令役夫挽舟,前设巨碓破冰导行,
死者不在少数。新法苦民由此可见一斑。徽宗崇宁
间谚“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人,只管死尸暠,钦
宗靖康间语“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暠,十不
管谣“不管肃王,却管舒王。不管燕山,却管聂山。不
管山东,却管陈东。不管东京,却管蔡京。不管河北
界,却管秀才解暠,皆讽刺大敌当前,朝廷施政不切时
务,缓急失宜,措置失当。崇宁年间政府斥巨资兴建
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若丐者,育之于居养院;其
病也,疗之于安济坊;其死也,葬之于漏泽
[4]补编卷5
弊,民间“有洛阳水月及范青天之谣暠
。“眼中
丁暠指权倾一时的奸臣丁谓,因其结党营私、劣迹昭
彰,天下人无不切齿痛恨;“寇老暠指当时被丁谓构陷
罢免出朝的宰相寇准。此谣一语双关,蕴含深意。有
以中正廉直立朝的包拯、韩左厢,京师语“关节不到,
有阎罗包老暠,“韩厢明,无白擎。韩厢死,白擎起暠。
包拯刚毅峭直,知开封府,不徇私情,执法公允,“包老
[5]卷3
之谣暠 赞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韩左厢(左厢指
临安府左厢官)为政严明,令行禁止,劫财者白擎子为
之敛迹。还有以才华、政绩显名当世的胡伸、汪藻,太
学中有“江左二宝,胡伸汪藻暠之誉。至于那些造福地
方、泽被乡里的官员也因深孚众望而赢得千古清名。
如蓬州父老歌云:“使君来兮,父母鞠我。礼化行兮,
民无寒饿。使君去兮,不可复留,人意怅怅兮,泪双
堕。暠襄阳人歌:“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暠
镇江府民歌:“我潴我水,以灌以溉。俾我不夺,蔡公
是赖。暠广东民歌:“石门之水清且清,晋吏一歃千古
荣。争如李公投杯盟,江流汹涌杯停停。暠这四首民歌
是当地民众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和表达。蓬
州知州吴几复发展生产,广施教化,离任时百姓苦苦
挽留,含泪以别,将其比作养育子女的父母。叶康直
[2]卷178《食货志》
园暠
,朝廷将其纳入州郡官吏考课的范围,
稍有疏忽即获罪,而对储备军粮、赈恤贫穷一类的事
务却不闻不问。钦宗靖康年间,金兵围攻东京汴梁,
由于军民坚守,金人被迫暂时退兵,朝野上下主战与
主和两派争论十分激烈,占上风的主和派置国家和个
人安危于不顾(指岌岌可危的东京城以及使虏被拘未
还的肃王赵枢),不想着整修武备,收复燕山,解山东、
河北之急,却将精力放在处理诸如举人免解、改舒王
王安石从祀、为开封尹聂山更名(因力主抗金,钦宗褒
其有汉将周昌之节义,更名为聂昌)以及商讨前宰相
蔡京的再贬、镇压反对妥协投降的太学生领袖陈东等
[3]卷37
问题上,“措置多不急之务暠
。在面临金人军事威
胁、外部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钦宗屡下求言诏令,表面
上开通信息渠道,实则掩人耳目,故作姿态,战事趋
缓,就不了了之。
[2]卷426《循吏列传》
知光化县,“凡政皆务以利民暠
,如为平息
火患,一改当地以竹为屋的传统生活习惯,教民用陶
瓦盖屋,深受民众爱戴,将其与同样治绩斐然的谷城
令丰稷相提并论,分别以“水暠、“衡暠称赞二人的廉直
公允。蔡洸任镇江知府,当地久旱无雨,民众在潴水
筑起一道土陂以蓄水溉田,如此一来虽暂时解决了灌
溉问题,却使漕运受阻,漕司下令拆毁,蔡洸只得奉命
行事,民众哭诉于前,护陂请命,此事因此作罢,也许
宋代随着贫富分化和阶层流动的加剧,慕权位、
重金钱之风盛行,南宋高宗建炎后俚语“欲得官,杀人
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发酒醋暠,即是对当时
人以非常手段获官致富的辛辣嘲讽。宋时酒、醋本由
官府督造、专营专卖,民间禁止私酿买卖,但在经济利
益的驱动下,犯禁者大有人在。而行在军中谣“张家
寨里没来由,使它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
在盖起太平楼暠,讽刺高宗君臣苟且偷安,沉湎享乐,
张家军统帅张俊治军严苛,以文身为记,防止士卒逃
跑,役使军兵搬运花石,修建华宅美屋和名为太平楼
的酒肆。
[2]卷390《蔡洸传》
是蔡知府“吾不忍获罪百姓暠
的心意感动上
苍,不久天降甘露,漕运开通,岁亦丰稔。李纶提举广
东常平,适逢其堂兄李维将赴任恩平,两人在石门江
边饮酒饯别,李纶慷慨激昂,仰天而誓:“倘负军民,有
[6]卷96
如此水!暠
投入江中的酒杯竟然停住不下沉,观者
2.聚焦封建官场,评议政治人物
无不惊叹,后来李纶兄弟在任上果真践行当初的誓
言,以廉节奉公为人称道。
在传统社会里,官员因其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的
特殊历来为公众所瞩目,成为民间舆论关注的焦点。
谣谚对各等官员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评价,虽不一
定完全准确,但辨忠奸,别善恶,清浊自明。其中有对
清官廉吏的推崇褒许,如深为朝廷所倚重的范仲淹、
对于官员而言,谣谚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其官
品人格的高尚与卑污,成为公众舆论评议机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循吏清官具有忠正廉直、志节清白的个人
品格,仁德爱民,推行善政,“民间实赖其利,至有形于
76
方暋燕暋《宋诗纪事》时政谣谚论略
[
7]卷18
歌谣者暠
吏,“天下共知其恶,播于民谣暠
无处遁形。北宋奸臣主要集中出现于徽宗朝,民谣
大惇小惇,殃及子孙暠是对把持朝政的宰相章惇与御
。而对于专权纳贿、结党营私的奸臣邪
时人为乔行简、史嵩之语“桥老无人度,松枝作栋梁暠,
[8]卷180
,使其显出本相,
淳祐中十七字谣“光祖为总领,许堪为节制。丞相要
起复,援例暠,这三首谣谚将讽刺矛头指向史弥远、史
嵩之叔侄。史弥远依凭杨皇后,以宰相之制兼任枢密
使,集政权、兵权于一身,操纵台谏,网罗党羽;而理宗
饮酒纵乐,荒怠政事,听任史弥远专权擅政,称病不
朝。“松枝暠谐音“嵩之暠,为双关语,奚落其庸碌无能,
非国家栋梁之材。史嵩之在其父死后按照礼制本应
尽节守孝,却效仿未终丧制就出任淮东总领、镇江守
臣的马光祖、许堪,迫不及待地重执权柄,起为右丞相
兼枢密使,一时之间舆论大哗,十七字谣就是对史嵩
之贪权固位的极大讽刺。宝祐年间,中书朝门语“阎
马丁当,国势将亡暠,道出人们对时政的隐忧,“阎马暠
谐音“檐马暠,意指悬挂屋檐下的铃铛,此处暗指阎贵
妃、马天骥。“丁当暠谐音“丁东暠,隐指丁大全和宦官
董宋臣。理宗晚年阎妃专宠,侍御史丁大全、礼部侍
郎马天骥巴结阎妃,丁升任签书枢密院事,马同签书
枢密院事,宦官董宋臣权倾朝野,“一时声焰,真足动
“
史中丞安惇的咒骂,时有二蔡二惇之谣:“二蔡二惇,
籍没家财,禁锢子孙;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
[9]
蔡,还他命债。暠 大、小蔡指蔡京、蔡卞兄弟。二蔡二
[8]卷180
惇“表里相济暠
,朋比为奸。此谣咒骂四人作恶
多端,必将贻害子孙,最终只落得抄家充军、不得为官
的悲惨下场。而宣和年间的三首民谣“三百贯,且通
判。五百索,直秘阁暠,“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
家坏暠,“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暠,抒发了民
众对徽宗朝奸臣误国的愤懑和不满。权臣蔡京、王
黼、高俅、朱勔、何执中,宦官童贯、杨戬、梁师成、李彦
等沆瀣一气,把持朝政,搜刮民财,纵情享乐,导致严
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太学生陈东上书将蔡京、童
贯、朱勔、李彦、王黼、梁师成称为“六贼暠。其中,蔡京
名列其首,他官至左丞相,崇政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拜太师鲁国公,先后任相十七年;童贯为西北监军,领
枢密院事,执掌兵权二十年(此二人善于揣摩上意,反
复无常);王黼标价卖官,谋取私利,财富数以万计;朱
勔弄权敛财,扩张势力,仅身着锦衣金带的家奴就达
几十人。打筒(与“童暠谐音)泼菜(与“蔡暠谐音)正是
民众敌对和仇恨童、蔡情绪的生动写照,“赵家世界朱
家坏暠、“便是人间好世界暠等句更反映人们对时局的
痛心和忧虑,对铲恶锄奸、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的无限
憧憬和向往。
[10]卷7
摇山岳,回天而驻日也暠
。四人内外勾结,排挤宰
相董槐,朝中人人自危。度宗咸淳民谣“朝中无宰相,
湖上有平章暠,“满头多带假,无处不琉璃暠,“满头青,
都是假。者回来,不作耍暠三首,是对奸相贾似道乱政
的贬斥。理宗死,度宗上台,贾似道因册立之功,专擅
国政,比之韩、史有过之而无不及。度宗尊其为师臣
而不称名,并特授平章军国重事,加号太师、魏国公,
赐第宅于西湖葛岭,准其五日一朝。贾似道在葛岭建
造高屋华室,美姬丽妾、奇珍异宝充于其间,终日游
乐,不理政事,馆客廖莹中、堂吏翁应龙代其处理朝中
文书。宋人潘喆有《经贾秋壑故第》一诗:“相业如何
不到头,诸公历历颂伊周。梦迷葛岭酣歌夜,鬼哭樊
城血战秋。误国正须忧大厦,覆师宁忍驾孤舟。木棉
后世论及南宋政治,总免不了将政治腐败与秦
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奸臣专权联系在一起。
南宋皇权式微原因较为复杂,但权奸祸国确为不容忽
视之因,谣谚对此也多有反映。如都下谣:“释迦佛,
中间坐。胡汉神,立两旁。文殊普贤自斗,象祖打杀
师王。暠以佛教人物位次、关系作比,反映宁宗朝天子
拱手,韩侂胄、史弥远两大政治集团尔虞我诈、势成水
火的政治状况。其中,“释迦佛暠影指宋宁宗;分立两
旁的“胡汉神暠暗指韩、史;佛教四大菩萨中文殊、普贤
以狮、象为坐骑,因韩侂胄以太师封平原郡王,谄媚者
称其为“师王暠,“师暠、“狮暠音谐,遂以“文殊暠代指韩侂
胄,而以“普贤暠代指史弥远,以“象暠指称参知政事钱
象祖。钱为史弥远的死党亲信,因谏韩用兵与其相
忤,两人合谋诛韩,向金请和。理宗当政时期大权旁
落,前期史弥远专权,后期丁大全、贾似道用事,国事
日衰。绍定中语“阴阳眠燮理,天地醉经纶暠,嘉熙间
[11]卷80
庵里催归魄,谁掩湖山富贵羞。暠
权臣奸相误国,
留下千古骂名,而士大夫中曲意逢迎之辈也招人唾
弃。“由窦尚书,屈膝执政暠,即映照出士大夫奴颜婢
膝的丑态。由窦指从小门或边门入内,韩侂胄做寿,
吏部尚书许及之来迟,差点被守门者拒之门外,只得
择边门佝身而入。时隔两年,因官职未得升迁,又在
韩面前涕泪交加,大表感恩戴德之意,竟至屈膝而跪。
为求仕进而变节投身,趋炎附势,寡廉鲜耻,于此可见
一斑。对于地方上强征暴敛、横行无忌的酷吏,谣谚
则以暴虎、黑杀、毒虫之类作比,进行无情鞭挞。暴
虎、毒虫言其伤人如虎,黑杀亦作“黑煞暠,以凶星恶神
喻其暴戾凶残,如秦人语“宁逢暴虎,不逢韩玉汝暠,
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宁逢黑杀,莫逢稷察暠。“稷察暠指神宗时任陕西转运
宋代枢密与中书并称两府,享受与宰相相同的禄
[
2]卷334《李稷传》
使的李稷和同样“以苛暴著称暠
的李察,“韩
12]卷7
的秦州知州韩缜。
赐礼遇,唯趋内朝、侍宴、赐衣等事皆援引唐制。“大
宴,枢密使、副不坐,侍立殿上,既而退就御厨赐食,与
阁门、引进、四方馆使列坐庑下,亲王一人伴食。每春
秋赐衣门谢,则与内诸司使、副班于垂拱殿外廷中,而
中书则别班谢于门上。故朝中为之语曰:‘厨中赐食,
[
玉汝暠指“酷暴少恩暠
谣谚对政治人物的评价通常具有明确指向,大多
属于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评价,但也偶有褒贬参半者。
如理宗端平间真德秀享有盛誉,名重一时,士民无不
向往其风采,将之与元祐之际的名臣司马光并称,“是
时楮轻物贵,民生颇艰,意谓真儒一用,必有建明,转
移之间,立可致治暠,于是民间为之语曰:“若欲百物
[
16]卷2
唐时枢密使以内臣充任,“故常与内
。而宋代沿袭旧制,枢密使位尊权
阶下谢衣暞。暠
[
16]卷下
诸使副为伍暠
重,却“杂用内诸司故事,使朝廷制度轻重失序,盖沿
[
13]前集
[16]卷2
贱,直待真直院。暠
皆曰:真直院入朝,天下太平可望暠
1234),真德秀奉召入朝,出任户部尚书。这位当初
权臣史弥远病死,“天下之人
革异时,因循不能厘正也暠
。宋时三班院掌铨衡
[14]卷下
。端平元年
内廷供奉及殿直官之责,所属官员每年乾元节都要凑
份子布施饭食僧人,并一起进香为皇上祝寿,称为“香
钱暠,余钱常被主事官挪作餐费。群牧司判官统领宫
内外作坊的事宜,其俸禄的优厚非别司官员可比,每
年仅卖马粪钱一项收入就十分可观,以充公用。因
此,京城人取笑道:“三班吃香,群牧吃粪。暠
(
被视为能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却大谈心性之学,未
发表任何具有建设性的政见。士民失望之余,“复以
[13]前集
俚语足前句云:‘吃了西湖水,打作一锅面暞暠
,讥
其办事糊涂,徒有虚名。
3.凸显官制特点,反映政治变迁
4.预测国家命运,昭示个人结局
明人陆深认为,自宋以来,“官司各有俚语,以寓
谶谣是以神秘语言的形式预测未来,指导行事,
具有主观性和隐晦性,其中不少谶谣关乎国家盛衰兴
亡。如北宋初年流传的“寒在五更头暠之谶。据说出
自著名隐士陈抟之口,预示大宋王朝享国之长短,“称
[15]卷5
议评暠
。谣谚以戏谑嘲弄的口吻从不同侧面揭示
和反映了当时的制度性缺陷。
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建尚书省于外,设中书、
门下省、枢密院、学士院于禁内。尚书省辖六部二十
四司。其中,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分管文官阶
品、勋级、封命、考课;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分管
天下户口土地、税赋徭役、国藏出纳、天下库储;礼部
下辖祠部、主客、膳部,分管礼乐学校、祠祀天文、陵庙
牲豆、诸蕃朝谨(以上三部属左司);兵部下辖职方、驾
部、库部,分管武官阶品、地图城隍、舆辇厩牧、兵器卤
簿;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分管律法案件、俘虏审
理、经费器械、门禁关卡;工部下辖屯田、虞部、水部,
分管城池工役、天下屯田、苑囿山泽、河流沟洫(以上
三部属右司)。由于官、职分离,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
任命正式官员,但若非皇帝特命,并不管本部职事,且
各司职分轻重,劳逸不均。故当时有谣称:“吏勋封
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
判砚。兵职驾库,典了泼袴。刑都北门,总是冤魂;工
屯虞水,白日见鬼。暠吏部大权在握,掌管文官的升迁
黜陟;户部事务繁琐,疲于应付;礼部游手好闲,不学
无术;兵部入不敷出,捞不到实际好处;刑部冤案迭
出,错案频发;工部清闲冷落,徒有虚名。宋室南渡,
情形为之大变,“吏勋封考,三婆二嫂。户度金仓,细
酒肥羊。礼祠主膳,淡吃齑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
刑都北门,人肉馄饨。工屯虞水,生身饿鬼暠。
[17]卷10
第五庚申后又十五年而祚移暠
。“宋以庚申起
[17]卷10
运暠
,太祖即位于周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庚
[18]卷21
申,针对此说力图进行禳救,“命宫中转六更暠
,
即令宫中更夫每到四更末就直接转打六更。待大宋
亡国,人们方才参解其意:“更者,庚也暠,“五更暠即“五
庚暠,“理宗景定元年,历五庚申,越七十年而宋
[18]卷21
亡暠
。似乎王朝气数早有前定,尽人事也只能听
天意。北宋灭亡之前,上天同样屡有示警,亡国之兆
数现于当时。如宣和初年,宋军收复燕山,内徙京师
的金民中传唱这样一首童谣:“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
空。但看明年正二月,满城不见主人翁。暠蓬花为一种
[6]卷236
状如球形、“风起则转暠
的植物。臻蓬蓬歌演绎
方式别具一格,歌者以鞭击鼓,且歌且舞,看似漫不经
心的挥洒,实则蕴涵深意,宋王朝表面的繁华掩不住
已被掏空的内里。“满城不见主人翁暠隐指“徽宗南
[19]卷47下
幸暠、“二圣北狩暠
,统治者行将走上穷途末路。
宣和末年,宝箓宫瑶仙殿左门上惊现“家中木蛀尽,南
方火不明。吉人归塞漠,亘木又摧倾暠几行大字,当时
不明其意。靖康之难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家中木暠
合起来即为“宋暠,“南方火暠则代表以火运主国的大宋
王朝的“德运暠。《册府元龟》卷一云:“皇朝以炎灵受
命,赤精应谶,乘火德而王,混一区夏,宅土中而临万
78
方暋燕暋《宋诗纪事》时政谣谚论略
[20]卷1
[26]卷159
颇多“附会牵合暠 之处,因其兆于前,验于后,将
国,得天统之正序矣。暠
至于“吉人暠、“亘木暠分别
[27]前言
为徽宗赵佶、钦宗赵桓的拆分之字。宋室南渡,随着
征兆附会人事,“以势推事暠
,解释具有很强的随
栛
内忧外患的加剧,“服妖暠之说甚嚣尘上,各种奇异装
意性和偏狭性,不可避免地涂上人为润饰的痕迹,并
掺杂有妄自猜度的成分,有的谶言甚至不能排除为事
后虚构杜撰的可能。
束亦被视为不祥之兆。如度宗咸淳五年,“贾似道以
太傅平章军国重事,禁天下妇人不得以珠翠为
[21]卷19
饰暠
。当时京城妇女皆佩戴碾玉,宫中簪琉璃
花,里巷妇女竞相仿效,蔚成一时之风气,“妇人行步
二
[
21]卷19
皆琅然有声暠
,故有“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暠
之谣。“琉璃暠为离乱之象。《佩韦斋集》卷19云:“琉
璃谓流离也。西域传罽宾国有琥珀流离,则琉璃字本
陈寅恪说:“六朝及天水一朝思想最为自
[
28]162
自宋立国,“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
,统治者采取重文抑武的国策,重视文治教
[21]
由。暠
流离也。暠 《宋史》卷65亦云:“《唐志》琉璃钗钏有流
离之兆,亦服妖也。后连年有流徙之厄。暠南宋末年,
临安有谣“江南若破,白雁来过暠,当时不明所以,宋亡
后才知“白雁暠为奉元世祖之命一举收复江南,掳掠少
帝、谢太后北上的中书右丞相巴延(亦称伯颜)。
谶谣中还有部分是对个人荣辱祸福、命运结局的
交代。如北宋哲宗元符末年,都城童谣“家中两个萝
蔔精,撞着潭州海藏神暠,隐诅不可一世的权臣以悲剧
收场。“两个萝蔔精暠指蔡京、蔡卞;“撞着潭州海藏
神暠指蔡京失势,于钦宗靖康元年(1126)被贬岭南,
[
29]卷25
足暠
[30]
化,“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暠 。这就为时人
的思想和言行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谈谐
戏谑、议论朝政等皆为常事,公众言论相对自由。美
国政治传播学家丹·尼谋认为,政治就是谈论,不论
[31]5
在朝在野,谈论是政治活动的重要一环
。阿尔蒙
德将公民谈论政治视为“政治参与的一种主动形
[
式暠
32]141
,认为个人对政治现象的态度可区分为认知
的、感情的和评价的三个部分,并以此作为评价公民
政治倾向的标准。古代社会政治体制不完善,信息沟
通机制不健全,公众对政治的态度、倾向和评价难以
通过体制性渠道表达出来,民间舆论遂成为有力补
充,谣谚即是下情上达的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古者
惧下情之壅于上闻,故每岁孟春以木铎徇于路,采其
“道中市食饮之类,问知蔡氏,皆不肯售。至于诟骂,
[22]卷8
无所不道;州县吏为驱逐之暠
,最终在病饿交加中
死于潭州。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安徽舒州爆发
汪格领导的矿工起义,淮西歌“秀才姓汪,骑驴渡江。
过江不得,做尽趋跄暠,即预示起义失败、汪格被诛,
[33]卷124
风谣而观之,至于俚言巷语亦足取也暠
,以获得
“州兵入其家,缚之。其子拒杀,聚恶少数千为乱,声
[
2]卷66《五行志》
最新的民意动向,故采风制度在历史上相沿成习。有
宋一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文化繁荣,为谣谚的产生
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民族矛盾的尖锐,统治集团内部
矛盾的激化以及政治腐败现象的潜滋暗长,也成为时
政谣谚产生和传播的推力。
言渡江。事平,格亦伏诛暠
。淳熙十四年,
临安城中流传“汝亦不来我家,我亦不来汝家暠之谣,
当时不明究竟,后来方知“为绍熙二三年两宫隔绝之
[23]卷23
兆暠
。“两宫隔绝暠指光宗在皇后李氏的挑唆下,
置父子亲情于不顾,拒绝探视生命垂危的孝宗,甚至
不愿为其主丧。宁宗嘉定三年(1210),京师街巷传唱
一首奇怪的歌谣,末句都是“东君去后花无主暠。“东
君暠含义主要有三。一为传说中的日神,朱熹《楚辞集
注》云“此日神也。《礼》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
《宋诗纪事》所载时政谣谚通常是以重要人物、重
大事件
、人事任用、社会不良风气等为主题,反映和评
价宋代各种复杂的政治现象。这些谣谚兼采南北东
西,覆盖地域广,如淮南谚、淮西歌、都城谣、舂陵语、
平江谶等。有的说明大致时间,有的标明具体年号,
大多集中在北宋徽宗朝以及南宋宁宗、理宗、度宗朝。
所谓“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
[24]卷2
外暞暠
,由“日暠进而喻指皇帝。二为东方司春之神
[25]
句芒,王闿运《楚辞释》云:“东君,句芒之神。暠 三为
东宫太子。当时皇嗣为朝廷敏感问题,宁宗的八个儿
子中有七子未及成年就先后夭折,仅存新立储君赵
询,此谣虽表意模糊,但无论是针对皇帝还是储君都
被视为大忌,因此很快遭到禁止,但没过几年,太子暴
亡,时人将之视为不吉之兆。
[34]卷37
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暠
,王朝政治腐败、弊
窦丛生之时恰是谣谚纷起之际。谣谚雅俗兼有,有的
清丽雅致,别具一格。如前引蓬州父老歌。又如镇江
府民歌:“我潴我水,以灌以溉,俾我不夺,蔡公是赖。暠
有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如都人谚“陈三更,董半
上述谶言包含某些真实的信息因素,但总的来说
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夜暠,反映士大夫中享乐之风、奔竞之风的盛行;“三班
吃香,群牧吃粪暠,讽刺官员的假公济私、中饱私囊;
或优伶之口,但同样姓名难寻,踪迹难考,如太学生语
“不救肃王废舒王,不御大金禁销金,不议防秋治春
[40]卷中
“黄河灾,天水来暠,表明人心思宋,渴望收复故土。谣
秋暠
,与社会上流传的十不管谣如出一辙,亦不
谚大量地运用谐音、双关、拆分、隐喻、夸张、排比、拟
人、借代、选择等表现手法。如仁宗朝语“草头木脚陷
人倒暠,用拆字法讽刺“同在两禁,人以为险
知出自何人之手。宋时太学生被誉为“有发头陀寺,
无官御史台暠,意思是太学生虽然生活清苦,如同佛寺
里带发修行的僧人,但志行高尚、心系家国、关心时
政,“国有大事,谠论间发,言侍从之所不敢言,攻台谏
[
2]卷294《苏绅传》
诐暠
的梁适、苏绅,隐语其姓,卓木脚为梁
[
23]卷22
字,草头为苏字;十不管谣使用排比句;“宁逢暴虎,不
逢韩玉汝暠,“宁逢黑杀,莫逢稷察暠使用选择句;臻蓬
蓬歌采用比兴手法;“桥老无人度,松枝作栋梁暠,“大
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暠,“打破筒,泼了菜,便
是人间好世界暠等句,运用谐音双关;“叶光化,丰谷
城,清如水,平如衡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暠等句,
则以事物、人物设喻,其中“阎罗暠之比尤为生动传神。
之所不能攻,公是公非,伟节相望暠
。理宗统治
前期,丁大全擅权,太学生陈宗等六人上书,指陈其
恶,人称“六君子暠,后被开除学籍,流放边州。淳祐四
年(1245),临安三学(指太学、宗学、武学)学生及京学
生等近四百人集体抗议丞相史嵩之妄图起复,酿成声
势浩大的政治风波。而优伶出入各种欢宴喜庆的场
所,以专门的表演技艺谋生,特殊的职业特点使其获
取信息较为方便,信息来源渠道广泛,无论宫闱秘事
还是民间传闻、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消息多有所了解,
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解看法可以通过所装扮的舞台人
物以假隐真、曲折隐晦地表达出来,也可以在插科打
“阎罗暠为佛教地狱之神,其含义有二:一是“特喻其刚
[35]卷17
严,即史云咸称神明之义暠
后作阎罗王,统辖幽冥世界;二是“以喻嬖倖暠
,如民间相传寇准死
[
35]卷17
,
如理宗宝祐年间,宦官董宋臣欺上罔下,专横跋扈,人
称“董阎罗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暠之语取前义,
诨之间大胆地直抒胸臆。《清异录》卷下云:“天下多
[35]卷17
[41]
将包拯比作阎罗,以褒其“忠烈贯天地而不朽暠
。
口不饶人,薄德无顾藉,措大打头,优伶次之。暠
优
谣谚的创编没有固定的章法规制,形式多样,反而更
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加之内容的灵活性而流传十分广
泛。
伶的嬉笑怒骂,敢于发人之所未发,即或宠妃权臣也
成为其揶揄嘲讽的对象。蔡卞就因不光彩的“裙带
官暠而受到优伶的耻笑,他娶王安石小女为七夫人,对
其言听计从,“每有国事,先谋之床笫,然后宣于庙
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信息传播
的5W 模式,将信息交流分为五个环节:谁、说了什
[
42]卷3
堂暠
,后凭借这层特殊的姻亲关系得以官拜右相,
[
36]16
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就宋
蔡家设宴张乐以庆,“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
是夫人裙带。暞暠此言出人意料,颇堪玩味。宋代权相
当政,往往控制言路作为政治运作的手段,本为“耳目
代时政谣谚而言,大多来路不明,“不知谁所
[37]卷23
造暠
,其始作俑者往往潜踪屏迹,难以查实。史
[2]卷12《仁宗本纪》
籍所载谣谚创制者如“有人暠、“无名子暠、“市井小人暠、
之官暠
的台谏,遂沦为个人争权逐利的工
[2]卷347《孙鼛传》
“卖浆者暠、“邑人子暠
之类无不具有匿名性、
具。而优词乐语讥陈时病,寓理于谐,比之言官谏诤
[
43]卷4
隐蔽性。宁宗开禧年间,市语“满潮都是贼,满潮都是
贼。冷底吃一盏,冷底吃一盏暠,取其谐音同义,“潮暠
与“朝暠、“盏暠与“斩暠同音,“冷暠与“寒(韩)暠同义,天下
指韩侂胄为国贼。《四朝闻见录》云:“韩用事岁久,人
不能平,又所引用,率多非类,天下大计,不复白之上。
有市井小人以片纸摹印乌贼出没于潮,一钱一本以
售。儿童且诵言云:‘满潮都是贼,满潮都是贼。暞京尹
廉而杖之。又有卖浆者,敲其盏以唤人曰:‘冷底吃一
毫不逊色,故时有“台官不如伶官暠
之说。一般来
说,对于优伶的诨话戏语,听者不以为怪,或在特定的
场合、氛围下不便发作,如此优伶能够幸免于难,但也
有因此获罪者。《西湖游览志余》卷五载:“士流无耻
者多以钻刺进秩。宫宴时有伶人执拳石以大钻,钻之
久而不入,叹曰:‘钻之弥坚。暞一伶遽扑其首,曰:‘汝
不去钻弥远,却来钻弥坚,可知道钻不入也。暞举座弁
栗,翌日,弥远杖伶人而出之境。暠
[
38]戊集
盏,冷底吃一盏。暞暠
表面上看起来属于小商小贩
时政谣谚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强烈的爱憎情
绪,具有信息传递、褒贬美刺、舆论监督等重要功能。
所谓民谣,按照《诗演义》解释:“盖小民群聚,为鄙俗
之歌而不成文理者,乃其常态,是之谓民谣者
推销商品的行话,实则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含义。“市
[39]卷2
井小夫兴谣言而讥讪暠
,抑或是有人精心谋划创
编,借儿童和穿行于街巷通衢的商贩之口表达对当时
朝政的强烈不满。有的谣谚虽明确交待出于太学生
[
44]卷10
也。暠
看似鄙俗而不成文理的谣谚实际上“皆人
80
方暋燕暋《宋诗纪事》时政谣谚论略
[45]卷9
心一事感触之声也暠
,能比较真实自然、客观集中
带有主观性、随意性,尤其是有的歌谣被某些别有用
[
48]卷31
地反映社会现实,故为政者大多将其作为衡量世情民
心的主要依据和观察政治得失的重要途径,“圣王所
甚畏事者莫如天,所甚听用者莫如民,是故观天意于
灾祥,察民情于谣俗。因灾祥以求治之得失,原谣俗
心之人利用,“兴造谤讪,百般中伤暠
,成为政治
斗争的利器。如理宗嘉定年间,身为左丞相兼枢密使
[49]续集卷39
的吴潜即“遭谣诼之诬暠
,含冤离世。当时吴
潜与其兄吴渊同朝为官,吴渊为政严苛,遭人嫉恨,吴
潜为人刚正,敢于犯言直谏,与理宗及右相贾似道渐
生嫌隙。贾为排除异己,扫清权路,于是摇唇鼓舌,妄
起风谣:“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夤缘攀
附有百足,若使飞天能食龙。暠“蜈蚣暠与“吴公暠谐音,
“大蜈蚣暠指吴潜,“小蜈蚣暠指吴渊,一说指吴潜一党,
“飞天食龙暠暗指吴潜有图谋不轨之心。此谣很快从
社会上流传至宫中,理宗惊闻其详,“惑不可解而用之
[8]卷300
以知政之善否暠
;“凡吏治之能否,士风之美恶,
[46]卷7
民生之休戚,皆惟观采风谣暠
。谣谚是公众政治
智慧的结晶,针砭时弊,褒清抑浊,带有强烈的政治讽
喻的特点,在宋代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相应的作用。谣
谚作为公众舆论评议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治者
无疑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如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
动用国库为阎妃修建功德院“显庆寺暠,其精巧富丽的
程度远胜于毗邻的大宋祖宗功德寺—灵隐寺和净慈
寺(又名上、中、下三天竺寺),人称“赛灵隐寺暠。于
是,有人乘人不备,题字于法堂新陈列的大鼓之上:
[50]卷3
不坚暠
,后将吴潜罢相,贬至潮州,又再贬于循州。
这种歌谣可以说是具有明显政治动机、精通诡诈之术
的人所放出的试探性气球,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产物,
[51]卷173
“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两片皮暠,以示嘲讽。理
相当于“伪谣暠
,实际上是一种处心积虑、刻意散
[13]别集卷下
宗大怒,“行下天府缉捕,岁余,终不得其人暠
。
播的谣言,目的在于煽惑视听,打击政敌。
有的谣谚还直接影响了官员的人事任用。如仁宗嘉
祐年间,京师谚“拨队为参政,成群作副枢。亏他包省
主,闷杀宋尚书暠,即是为时任三司使的包拯和益州太
守宋祁代言,希望能够对两人委以重任,第二年朝廷
果然顺从人望,“包亦为枢密副使,而宋以翰林学士承
“社会舆论是在一定社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
[52]350
对社会现象所发生的倾向较为一致的意见暠
。时
政谣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舆论形式,将公众的眼见
心得发露于声,直白而不隐讳,灵活而不板滞,议论时
事,讽喻政治,宣泄情感,传递心声,成为宋代政治文
化的一道独特景观。
[47]卷11
旨暠
。时政谣谚将公众的政治诉求以口头语言
的形式表达出来,信息扩散速度快,影响面广,充分发
挥了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功能,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
(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张邦炜老师赐教,提出十分宝贵而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谨致以深深的谢意!)
注释:
栙如正史2种(《宋史》、《宋季三朝政要》),笔记小说45种,杂史6种,诗文12种,方志5种,除明人杨慎的《古今风
谣》、凌迪知的《万姓统谱》、清人沈钦韩的《范石湖诗集注》外,其余所引均为宋元典籍。
栚唐人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97年版)卷一云:“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暞暠宋人程大昌《演繁露续
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卷二亦云:“则天时谶谣曰:‘张公吃酒李公醉。暞暠另,本文凡未注明史料出处的引文,均出
自厉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栛参见刘复生《宋代“衣服变古暠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暠现象的社会意义》,《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
1]蔡襄.端明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石茂良.避戎夜话[G]//说郛:宛委山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范仲淹.范文正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后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6](明)彭大翼.山堂肆考[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7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
[
[
[
[
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7]朱熹.晦庵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8](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9]宣和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清)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张端义.贵耳集[G]//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明)陆深.俨山外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8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6]欧阳修.归田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罗璧.识遗[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8](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9]宣政杂录[G]//说郛:涵芬楼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1]俞德邻.佩韦斋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2]王明清.挥麈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3](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4]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5](清)王闿运.楚辞释[M].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26]钦定四库全书总目[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7]谢贵安.从谣言到预言:流传千年的中国谶谣文化[M].台北:未来书城,2003.
28]陈寅恪.寒柳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9](清)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国书店,1987.
30]刘浦江.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J].文史,2010,(3).
31]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马殿君等译.杭
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
33]欧阳修.文忠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4]礼记正义[G].郑玄注.孔颖达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0.
35]爱日斋丛钞[G]//说郛:涵芬楼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6](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7](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G]//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8]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9]王迈.臞轩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0]庄绰.鸡肋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1]陶榖.清异录[G]//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2]周煇.清波杂志[G]//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3]蔡絛.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4](明)梁寅.诗演义[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5](明)章潢.图书编[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6]徐元杰.楳埜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7]魏泰.东轩笔录[G]//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8]刘敞.公是集[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9]翰苑新书[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0]宋季三朝政要[G]//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
[
[
[
[
[
[
[
[
[
[
[
[
[
[
[
[
82
方暋燕暋《宋诗纪事》时政谣谚论略
5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52]陈新汉.社会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DiscussionofFolkSongsandProverbsOnCurrentAffairs
RecordedinSongshijishi
FANGYan
HistoricalCultureandTourismInstitut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8,China)
(
Abstract:Folksongsandproverbsoncurrentaffairs,asaspecialsociallinguisticform,show
whatpeopleseeorfeelbyvoice,withsignificantfunctionsofdeliveringinformation,appraising
praiseandsatire,andpublicsupervision.Thisthesisistodiscussthefolksongsandproverbson
currentaffairsofSongDynastyrecordedintheSongshijishi,whichreflectchangesinpoliticsand
presentingpoliticalstyleandfeatures.
Keywords:Songshijishi;folksongsandproverbsoncurrentaffairs;informationdissemina灢
tion
[责任编辑:凌兴珍]
曬书暋讯
唐代兴教授新著《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一书出版
暋暋我校文学院唐代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
成果———《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已由人民出
版社2012年2月正式出版,总字数44.3万字,定价60元。
该论著开辟了灾疫伦理学新领域,并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
维度入手初步构建起灾疫伦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篇“灾疫防治的生存反思与伦理检讨暠,为当代灾疫防治
提供一个反思性的历史视野和伦理检讨的现实出发点。第
二篇“灾疫防治的目标、公理、原则暠,首先整体勾勒“预防治
理为本、救助治理为辅暠的灾疫国策和“治理为本,防范为辅暠
的预防战略,探索构建“在全新制度框架下重建生境曻在国
际平台上构建生态家园曻在全球视域中创建生态文明暠之三
级目标体系;然后分别探讨构建能够指导当代灾疫防治实践
的伦理公理和以“利益补偿暠为核心的权利原则体系。第三
篇“灾疫防治的根本内容与核心问题暠,构建当代灾疫防治的
认知体系和制度平台。第四篇“灾疫防治的历时性探讨暠,围
绕灾疫预防伦理实践、灾疫预警伦理实践、灾疫后重建伦理
实践三个环节进行系统探讨,初步构建起当代灾疫防治实践
行动的纵向社会伦理方案及实施操作方法。第五篇“灾疫防
治的空间性探讨暠,围绕灾疫生境重建伦理实践、灾疫治理伦
理实践、灾疫生命伦理实践、灾疫康复伦理实践和灾疫教育
伦理实践等领域,展开共时性探讨,初步构建起当代灾疫防
治实践行动的横向伦理方案及实施操作方法。(钮鹏松)
该论著由导论和本论两部分构成。导论共三章,是全书
的主旨,整体探讨灾疫伦理学学科蓝图,为本论探讨提供宏
观视域、认知引导、价值导向、方法规范。首先,定位了灾疫
伦理学学科性质和实际社会功能;然后,探讨其学科对象、目
标、视域和研究方法;最后,整体勾勒灾疫伦理学学科蓝图:
一是围绕灾疫人为论、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生态逻辑法
则、限度生存四个方面来构建灾疫伦理学的认知基石,二是
通过对其学科范畴、核心概念、基本概念的探讨,初步建立起
灾疫伦理学学科概念系统,三是围绕当代灾疫境遇而设计灾
疫防治实践的社会伦理方案蓝图及评价其实践的指标体系。
本论共17章,分五篇,主要围绕“灾疫防治暠而构建由认
知到行动的当代灾疫防治的社会伦理方案和实施方法体系。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