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卷第6 期
2007 年1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6
November,2007
“
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尹ꢀ 世ꢀ 寅
(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068)
ꢀ
ꢀ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
验)》的实施和高考英语写作的改革效果。 作者在对“过程写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英语写作中重视体裁教
学,强调真实写作,倡导合作写作,发散集体思维,改革评价方式,鼓励不断完善,转变教师角色,开发学生潜能,兼
顾结构内容,过程成果并重。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考英语;成果写作;过程写作,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6⁃0108⁃05
ꢀ
ꢀ
使用目的语写作是外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的书
在。 为适应高考需要,一些教师通常只偏重语言知
识和阅读技能的教学,写作教学和练习时间相对较
少,并存在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缺乏系统的教学和
练习等负面现象。 比如:急功近利,只在考前组织突
击性的强化写作练习;脱离实际,既不考虑写作目的
和阅读对象,也不考虑体裁、题材和内容的真实性;
忽视过程,不了解写作既是使用目的语发展思维和
学会处理、表达信息的过程,又是语言创新、发挥的
机会和空间;忽略情感,不注重写作中与人沟通、合
作能力的培养;评价单一,评改重点局限在词法和句
法的修订上,不关心写作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学生个
性、潜能的发展。 这些问题使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迟
滞不前,收效甚微。
面表达形式,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交际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 写作技能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
务之一。 在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中,写作技能被列为
构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四种语言技能目标之一,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使
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必要条件和手段。 高中英语教
师应当重视写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理念、
改革教法,努力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一ꢀ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长期处于重视
不够的地位。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以
下问题:
1
ꢁ 教师和教学理念方面
2ꢁ 教材和考纲要求方面
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影响,我国不少高中仍
把英语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放在升学应考上,重知识
轻能力、重结构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普遍存
交际教学法引入我国英语教学十余年来,特别
是2001 年《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
标准(实验稿)》和2003 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收稿日期:2007⁃05⁃2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2006-2007 年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及其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
果之一。
作者简介:尹世寅(1950—),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
08
ꢀ
ꢀ
尹世寅ꢀ “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英语课标)颁发以后,交际
二ꢀ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实要求
语言教学思想使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理念、教材编排、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 作为语言
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技能在高中英
语教材、高考考纲中已被列为教学和考查内容:2003
年秋启用的人教社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
均设计有写作任务和写作指导;1989 年以后的高考
英语标准化试题(MET)、2003 年以后的全国试题
高中英语写作要求可以从高中英语课标的技能
目标描述和高考的写作命题中反映出来。 高中英语
课标在总体目标中对高中阶段(六至九级)写作技
能目标的描述是:能有效地使用口头语或书面语描
述个人经历(六级);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七
级);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八级);能用常
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并具有初步使
[
1]7-8
(
NMET)和地方自主3+X 命题均把书面表达列为重
用文献的能力(九级)
。 高中英语课标的内容
要的主观题型。 然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并未得到应
有重视、达到预期效果。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观原因
主要是教材的写作练习多为仿写,真实写作所占比
例较低,练习题型较单调,与高考书面表达题型不接
轨;高考中的书面表达均为指导性写作,题材和内容
与真实写作尚有距离,不能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新
空间;书面表达分值较低(25 分,占全卷150 分的
目标对各级的写作目标由浅入深地做出了更具体明
确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 体裁方面。 包括应用文体(如便条、信函、通
知、申请、摘要、报告、文字/ 图表说明、简历);记叙
文体(如叙事或写人的短文、引用和转述);议论文
(如阐述和评论),戏剧文体(如短剧改编);以及简
单笔头翻译等;
1
6.67%)等。 客观原因主要是师生对教材中写作练
2ꢁ 语言和语篇方面。 要求语言恰当,语意连贯
且结构完整,文体规范、得当,文字/ 语句通顺,用词
准确,格式正确;
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因写作题在高考试卷中所
占分值较低而缺乏写作动力等。
3
ꢁ 学生动力和学习方面
3ꢁ 技能方面。 能简单(六级) / 比较详细生动
(九级)描述,简单表达,简单评论,能进行修改;
4ꢁ 情感方面。 能交流信息情感,能描述情景、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
是缺乏写作动力。 写作是一种费时长、收效慢的技
能训练,一些学生怕苦怕累,参与动力低,一些学生
则因为写作在高考中分值较低而不予以重视。 二是
学习方面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中等和中下英语水
平的高中生,因初中学习欠了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
能均跟不上高中英语教学进度,学习困难越来越大,
造成恶性循环,到了高二、高三阶段,为了应试而把
主要精力放在记诵生词短语和阅读练习上,根本无
暇顾及写作训练。 一些英语较好的学生尽管在用词
造句方面已经没有或基本没有问题,但由于平时缺
乏系统的写作知识(如体裁、主题、段落、连贯、连接
等)指导和足量的练习,很难写出好文佳作。 依笔
者近年高考阅卷的经验来看,高中学生的写作主要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语言问题。 如词汇匮
乏、用词不当、拼写错误、标点或格式错误、句型误
用、语法错误(最具代表性的是缺乏连接词和从句
方面的错误)、过分口语化等;(2)内容问题。 内容
空洞、信息凌乱、套话滥用、遗漏或多加要点等;(3)
语篇问题。 体裁不当、主题不明、逻辑混乱等;(4)
文化问题。 表达汉语化(如把所给汉语要点逐字直
译为英语)、措辞和语气不得体等。
[
1]710-14
态度或感情
。
全国英语高考试题和地方自主3+X 命题第II
卷中所含的“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是考查写作
能力的两道大题(共35 分,占全卷150 分的23.
3%)。 “短文改错” 是检测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
种比较客观的题型,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评
价和校正能力以及对词汇、语法和语篇三要素的把
握能力。 “书面表达”近十年来采用汉语提示说明
的提纲、图示、图表、图画形式下的指导性写作,体裁
为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 这种命题较为
单一,但相对稳定。 2004 年后,一些发达地区的自
主命题中开始出现翻译、情景作文和开放作文题型,
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想象、表达能力,给学生更
多语言发挥空间,与高中英语课标的人本主义教育
观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更趋一致。 可以预测,
高考英语写作改革力度的加大将会极大推动高中英
语写作教学的开展。
三ꢀ 过程写作的理念、特点与方法
目前,我国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
采用传统的成果写作途径(product approach)。 成果
1
09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写作途径把写作视为一种独立的个人书面语码编码
活动,“主要关注写作的最终成果:短文,报告,故
事,以及成果应有的‘外部特征’。 写作被看成是
放在修改过程上;6ꢁ 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发现他们想
说什么;7ꢁ 在整个写作过程(而绝非最终写作结果)
中,让学生进行反馈,使他们的表达越来越接近写作
意图;8ꢁ 鼓励学生从教师和同伴那里获得反馈;9ꢁ
(
1)满足一定标准的英语修辞风格规则,(2)反映正
[
2]335
确的语法,(3)组织布局符合读者思维评判习惯”,
其教学重点是“为学生提供可供仿写的范文以及学
生最终成果好坏的评判标准———内容、组文、词汇应
在写作过程中组织师生间的观点讨论会
。
J. Harmer 将R. White 和V. Ardat 的过程写作
[
3]4
总结为: 草稿( drafting); 谋篇布局
模式图解
[
2]335
用、语法应用、以及拼写和标点的机械使用”
。
(structuring,指信息分类、安排实验等);复查(revie⁃
wing,指检查上下文、逻辑连贯、评价影响、编辑);聚
焦(focusing,指用以保证所了解信息是所想了解的
信息);形成观点(generating ideas);评价( evalua⁃
随着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发展,针对成果写作
途径的不足,1970 年代末西方一些应用语言学家提
出了过程写作途径(process approach)。 过程写作的
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教育论、建构认知理论和交际
语言教学理论。 它把写作过程视为一种复杂的、循
[
4]258
tion,指评价草稿和/ 或系列草稿)
。
White 和Ardat 对过程写作的步骤进一步具体
说明为:讨论(全班、小组或二人结对活动)→头脑
风暴/ 做笔记/ 提问→快写/ 选择观点/ 确定主题→写
[
3]3
环式的认知、思维和信息沟通过程,让学生“对他
们自己所处的形势做出判断并由自己找出解决问题
[
3]5
的方法” ,“把学生看作语言创造者,让学生把写
粗略稿→初步自我评价→组织信息/ 谋篇布局→写
作聚焦在内容和信息上,把他们个人的内部动力置
初稿→小组/ 同伴评价和反馈→观点讨论会→写二
[
2]335
,“试图开发书面语码的本
于学习过程的中心”
稿→自我评价/ 编辑/ 校对→完成草稿→对草稿的反
[
3]7
。
性(与说话不同,在被‘释放’前它可以预先被计划
并无限制修改),在学生写作时给予他们展开思维
馈
流
四ꢀ 高中英语过程写作应注意问题
[
2]336
的机会”
,“关注写作任何文篇都须经历的各个
当今,过程写作途径已成为西方写作教学的主
[
9]59
步骤,通过与学生一起经历写前构思阶段、编辑阶
。 如何运用其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方
段、改稿阶段和‘发表’阶段,达到深入写作中所运
法加速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已成为我们
亟需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笔者在四川师范大学校级
重点课题“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及其有效性研
究”的参研中,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进行高中英语过
程写作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
4]257
。 总的说来,过程
用的各种技能之本质的目的”
途径与成果途径视写作有下述不同:
过程途径
成果途径
一种检验结果
一种过程,一种技能
1
ꢁ 重视体裁教学,强调真实写作。 写作中首要
问题是体裁的判定和应用。 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熟悉并应用高中英语课标要求的
各种写作体裁,并在教学中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体裁
选定应遵循趣味性、促动性、关联性,并适合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二是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展示
范文,让学生观察、体验和分析范文的体裁图式,在
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文体结构和语言素材特点,在
此基础上提供相似体裁的话题,让学生自己审题/ 审
图并进行仿写;三是写作中要强调体裁真实性,强调
写作要反映真实世界,要关注真实读者,获得真实反
馈,起到平衡“信息沟”的作用。 对教材中的一些缺
乏真实体裁的写作素材,教师在使用时要加以改造。
如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第一册(上)第八单元的写
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回答所给问题描述自己喜欢的
与其他技能和其他文篇联惟一的结果,与其他技能和
系紧密
其他文篇无关联
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目标对准真实读者
与真实世界无关联
与读者无关联
期望有真实反馈,而非批
不期望有任何反馈
期望有批改
改
合作进行(达到某种程度)
个人独立进行
需要大量帮助和刺激因素
无需帮助、刺激或动机因素
[
5]623
的观点,对过程写作
D. H. Brown 根据M. Shih
途径的特点做出以下总结:1ꢁ 重视通往最终写作结
果的写作过程;2ꢁ 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写作过
程;3ꢁ 帮助学生构建写前构思、起草、改写策略的全
部技能;4ꢁ 为学生提供写和改写的时间;5ꢁ 把重点
1
10
ꢀ
ꢀ
尹世寅ꢀ “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10]56
,但未提供写作文体要求。 根据学生
体育明星
者、指导者、伙伴、读者、资源提供者、反馈提供者等。
的生活实际,教师应增加体裁要求,如让他们就此话
题写e⁃mail 进行交流。
过程写作赋予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帮助、鼓励和促进
学生通过参与、思维、互动和反馈,学会创造意义和
表达意义。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要及时有效地提
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如写前阶段提供参考题目、设
置话题情景、确定人员组合;讨论阶段参与小组协
商、主动提供信息、传授修改策略;反馈阶段认真阅
读草稿、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有效点拨;评价阶段采
用多种方式、坚持民主作风、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生
活动中教师不应过多控制和干预,但也不能放任自
流。 由于写作是循环反复、不断修正的非线性学习
过程,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开发、发展写作
潜能上。 教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水平和学生个体水平
制定教学计划,把鼓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英语基础
薄弱学生的参与放在首位,让各层次学生在参与过
程中各有所获,在同伴和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思维、勇
于实践,逐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2
ꢁ 倡导合作写作,发散集体思维。 过程写作把
写作看成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践、发散思维、交流
看法、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语言交际活动过程。 教
师要注意在写作活动的各步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和认真进行讨论、选题、草稿、
反馈、改写、校对、展示作品等集体活动。 教师在帮
助学生组织写作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写
作水平、参与积极性和个性特点等进行组员搭配。
在各阶段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好各自任务
(
如主持、执笔、提问、记录、审校等),确保每位学生
始终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通过集思广益、及
时反馈、去伪存真、精益求精的写作过程,达到增强
合作意识、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口笔头表达能力的目
的。 值得一提的是,White 和Ardat 倡导把过程写作
看作一种“促写途径”(enabling approach)和“有声
5ꢁ 兼顾结构内容,过程成果并重。 高中英语课
标写作评价标准要求“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
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
[
3]5,12
写作”(composing aloud)活动
,即要求学生通过
写作活动,学会“有声思维” (thinking aloud)、逻辑
推理、得体表述、被人接受、文责自负等英语书面交
际能力。
[
1]55
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 由此
可见,对“成品”的评判标准是其语言流利性、准确
性和内容连贯性、完整性、可读性。 把写作教学重点
从写作结果转为写作过程,并非排斥语言知识和写
作技能的讲授和练习。 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等语
言知识和收集素材、撰写草稿、谋篇布局、修改校对
等写作技能同样重要,我们提倡在教学中根据学生、
教材和教学实际,对过程写作和成果写作加以比较
筛选并灵活运用。 Brown 在论述两种写作途经时曾
说“目前对过程写作的重视必须建立在过程和成果
平衡的前景上。 如同人们在运用多数语言教学法时
会走极端一样,在使用过程写作途径时,教师很容易
由于过分强调过程而忽视最终成果的重要性。 永远
不要让这种情况发生! 成果毋庸置疑是终极目标,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经历写前构思、写草稿、修改和
编辑过程的原因。 没有最终成果的目标,我们会淹
没在修改的海洋里不能自拔。 过程不是终点,而是
3
ꢁ 改革评价方式,鼓励不断完善。 过程写作把
评价和协商、反馈、修改、完善集为一体,把评价的权
利和责任还给学生,让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
过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小组互评,交换观点、群策
群力、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写作。 评价的标准宜在教
师指导下集体制定,包括对写作方式、逻辑连贯、文
体结构、词法句法等方面的要求,可采用“问题清
单”方式,如评价草稿时可对写作方式提问,对写作
目的和观点提问,对文章结构提问,就读者反馈提问
[
3]118
等
。 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写作成品的“发
表”,即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对学生努力的回报,可
采用作文竞赛、墙报展示、编选作文选集、学校广播
站广播、推荐给报刊杂志发表等方式。 这类开放性
评价方式既能使学生增强读者意识、降低写作焦虑、
[
4]18
产生成果自豪
、提高写作动力,又能使其及时了
[
2]337
解自己在组织信息、遣词造句、语篇表达方面的不足
以及读者对自己文章的理解程度,促进写作反复修
改,日臻完善。
到达终点的途径”
。
从我国外语教育沿革看,写作教学历来都是中
学外语教学的目的和手段之一,对写作技能的检测
也被当作检验中学生目的语运用水平的一种重要方
式。 如茅盾回忆1913 年就读北大预科一年级时,美
4
ꢁ 转变教师角色,开发学生潜能。 过程写作
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讲解者、评改者转变为促写
1
11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籍教师“就要学生作英文的作文,他不按一般的英
文法先得学写叙述、描写、辩论等的死板规定,而出
写作本质和写作方法为一体,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沟
[3]1.6
通信息的写作目的
。
[
7]28-29
个题目,让我们自由发挥,第二天交卷”
。 又
如,季羡林1930 年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时英文只
综上所述,过程写作途径符合当代交际语言教
学理论的原则和高中英语课标的目标及要求,对提
高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和运用价
值。 近年来,不少高中英语教师已将其运用到课堂
教学中并取得一定效果。 可以预见,只要我们科学
灵活地探索其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运用,一定能达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目的。
[
8]6
考一篇作文和一篇改错,当时社会对中学生英语
写作的要求可窥一斑。 而且,重视写作过程在我国
古来有之,如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曾说
[
6]48
“
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 White 和Ar⁃
dat 在《过程写作》一书中把此句引为开篇语,认为
陆机所谓的“万里”、“亿载”即写作过程,“津”即融
参考文献: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Second Edition). White Plains,
NY:Addison Wesley Longman, 2001.
[
[
[
[
[
[
[
[
3]White R. & V. Ardat. Process Writing [M].Harlow: Longman, 1991.
4]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3rd edition), Harlow: Longman. 2004.
5]Shih, M. Content⁃ba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cademic writing[J]. TESOL Quarterly, 1986(20:47): 617⁃48.
6]陆机.文赋[C] / / 张怀瑾.文赋译注.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7]傅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8]季羡林,等.外语教育往事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9]邓鹂鸣,等.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11):58⁃62
10]刘道义主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Application of “Process Writ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Writing⁃Teaching
YIN Shi⁃yin
(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s in idea⁃understanding and method⁃choosing of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in
China’s senior high school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Sen⁃
ior High School EL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reform in ELT. Based on his study of “process writing”,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ways of bettering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teaching of genres, focusing on the cooperative and authentic writing, giving attention to both
structures and contents, changing the teacher’s roles in the writing class,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po⁃
tential, and adopting process and product evaluations.
Key words:National Curriculum for Senior High School ELT; process wri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
责任编辑:张思武]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