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4  
July,2007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  
兵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成都610064)  
摘要晚唐以来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此三教合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文化  
并存中三教融合成为大趋势二是从和谐三家关系的角度提倡三教一家三是从思想的旨归强调三教归一三教一  
三教合一思想提供了现代处理多元文化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的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三教合一多元文化和谐  
中图分类号B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4⁃0038⁃08  
自后汉佛教传入道教创立以来道三  
许多虎溪三笑图名作梁著名道士陶宏景佛、  
道双归临终遗命道冠道服外加佛僧袈裟被视为  
弥勒菩萨化身的傅大士傅翕),一次见梁武帝时身  
着道冠儒履佛袈裟成为三教合一的典范。  
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国人将三家都看作  
一种社会教化体系称为三教”。 三教鼎立以儒  
为主,“三元共轭”,是此后近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基  
本结构三教共生互动难免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也不无矛盾和斗争尤其是道教与外来的佛教之  
自南北朝初期至南宋末曾进行过多次争论中  
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法及宋徽宗崇道  
晚唐以来三教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  
趋势三教一家三教归一成为被社会人士普遍接  
受的观念三教中力量最弱的道教尤力倡三教合  
表现出一种三教合一的风格此所谓三教合一,  
大略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多元文化互相影响中三  
教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从相互关系的和谐提倡三  
教一家从理论的旨归大讲三教归一三教一致。  
多元文化互相影响中三教融合的趋势  
抑佛事件大都以佛道斗争为背景儒家与佛教  
之间也有论战。  
从三教鼎立发生三教矛盾以来便有以调和三  
教关系为实质的三教合一论出现如东晋慧远南北  
朝周颙孙绰张融顾欢陶宏景唐王通等或提倡  
佛道不二或说儒佛一致或谓三教归一其所谓三  
教归一主要就三教导民向善的社会作用终归一  
主张三教共存与佛教入华大略同时成立的道  
禀承先秦道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对佛教多所  
吸收融会佛教也尽量顺应和合中国本土的儒道  
二家之学东晋高僧慧远送来访的儒士陶渊明道  
士陆修静不觉破例过了所居庐山东林寺外的虎溪  
相与大笑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话这一表示三  
教和合的典故成为后来中国画的重要题材出现了  
多元文化同生共处于同一社会环境势必相互  
影响乃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不过这种影响有主  
动吸收他家之长与被动接受影响之别长期作为中  
国本土文化主干的儒家出于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华  
夷之辨的狭隘民族观念自汉代以来长期固守古圣  
先贤之学受佛道二家的影响甚小这使儒家之学  
逐渐僵化面对不断发展的佛道二氏之学显得相  
形见绌从南北朝到中唐中国思想哲学史的主流,  
是佛道二家儒学衰微不振学说停滞不前没有巨  
大影响的哲人出世但从晚唐开始儒家人士受佛、  
收稿日期2007⁃01⁃26  
作者简介陈兵(1945—),教授研究方向为佛教。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  
道二教的刺激推动开始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之上大  
幅度地吸收佛道二氏之说掀起复兴儒学运动从  
而产生出宋明新儒学———程朱道学与陆王心学道  
教界更是大力吸收佛教及儒学产生出全真道净明  
道等禅化儒化的宋元新道教。  
更广摄西哲熔铸三教精深博大。  
至于宋元新道教从教义到教制更是大幅度地  
吸收模仿禅宗宋元内丹派一般都将其丹法传承  
上溯于吕洞宾道两家文献如佛祖统纪等记  
载吕洞宾曾参见鄂州黄龙山晦机禅师被折服其诗  
歌中可见受禅宗影响开宋元道教内丹性命双修”  
亦即道禅双修之端绪北宋金丹派南宗之祖张伯  
端的丹法即先修命后修性在修性时参合禅宗其名  
悟真篇讲传统道教内丹外篇为禅宗诗偈》,  
有诗称当时云门宗禅师雪窦重显为吾师”。 金初  
涌现的全真道所受禅宗影响更多其教义以追求佛  
教式的精神解脱法身不死为宗本来真性为  
金丹修行先性后命亦即先用类似禅宗的方法澄心  
遣欲求识心见性后用传统内丹方法修炼精气其  
出家云游及宫观创制清规戒律等皆效仿禅宗。  
正如王世贞跋王重阳碑所评全真道祖王重阳之  
似禅而稍粗”。 符秉箓派道教正一道神霄派、  
清微派等也都讲性命双修融摄内丹吸收禅宗理  
元代新出的净明道更多融会理学以神圣化的  
广义忠孝为修炼成仙之道。  
晚唐以来三教融合运动的推动者主要是充分  
华化的佛教禅宗此宗以中国文化特有的智慧以  
一简而灵的明心见性之道浓缩了印度大小乘佛  
学的精华以活泼的方式通俗的语言予以表达表  
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自中唐以来风靡中国社会予  
道二家以巨大影响儒士中学禅说禅蔚成风  
唐李翱学禅于药山惟俨禅师复性书取禅  
宗心性论阐释儒学心性说开理学先河周敦颐曾  
受寿涯禅师一物先天地之偈并与了元常总等  
禅师交厚自称其妙心得之于黄龙慧南禅师周  
敦颐还得道教钟离权陈抟所传用于修炼内丹的  
太极图”,取此图宇宙论奠定了理学宇宙观的基  
无欲”、“主静 的修养说也明显受惠于禅  
道教邵雍也得道教太极图其先天象数学说深  
受内丹学影响朱熹青年时代即热衷禅宗赶考时  
其箧中唯有一卷大慧宗杲禅师语录》。 他又一生  
向往道教内丹术曾化名崆峒山道士邹沂撰道教  
丹书周易参同契考异》。 物物各一太极”  
的哲学观与其说有取于道教太极图不如说主要受  
佛教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及禅宗一月遍印  
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之喻的启发陆九渊王  
阳明的心学则主要吸收禅宗而建立太虚论王  
阳明谓王氏故向禅宗悟得却向儒中行取  
在三教融合潮流中的儒释道三家尤其是本土  
传统的儒道二家已皆非其原样而为三家融合的  
产物新儒学为禅道化的儒学新道教为禅化儒化  
的道教道两家皆被高度发展的佛学特别是禅  
宗所推动所升华诚如中国现代佛教革命运动领袖  
太虚中国近代之民族生活一文所言:  
ꢀ ꢀ 然终以佛法的理论深广及方便迁就且产  
生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应用诗歌俗  
语及疑问反究以普遍深入一般士夫及齐民之  
心坎于是宋朝以后的思想界遂皆以禅宗为共  
通之底质分儒道三教的门户于其上宋  
朝以来的佛教各宗派固无不以禅宗为核心即  
宋朝以来为教育政治伦理中心的儒教理学,  
及主张性命双修的道家亦无不以禅宗为基  
1]22,448  
”  
惟儒士出于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多  
视释老为方外”,对佛教阴附阳挤”,不无门庭之  
见和文化专制主义之嫌。  
道尤其佛教对儒学的影响一直延及现当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故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  
99  
24146  
关系。  
。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皆归心佛  
融合佛儒谭嗣同的仁学尤为儒佛合一之作。  
新儒学大师如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冯友兰牟宗  
唐君毅等莫不出入于儒释道三教间中国现代  
最成体系的哲学家熊十力将禅宗唯识与儒家大易  
熔于一炉创建起具有浓厚佛禅气息的新儒学在中  
国哲学史上树立了一座高大的里程碑牟宗三之学  
论宋明儒学一文称宋明以来佛道三  
已潜藏此不可说之禅宗为共通之根底故国民  
之普遍心理上每易有三教同源之思想”。 但士大  
夫易于三教同源上守儒家态度无识男女则多守道  
家态度,“彻里彻表为禅宗之宗佛教之教者卒惟  
1]24,422  
极少数之人也”  
在三教中佛教本身的内容从表面看来似乎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少吸收儒道之学基本保持其理论上的独立性但  
佛教人士亦不无融摄和合三教特别是和合儒学者。  
如北宋影响颇大的寿涯禅师偈:“有物先天地无形  
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虽然讲心性却  
又有明显的道家思想气味北宋著名禅师东林常  
以和合佛儒心性论著称北宋天台宗山外派名  
僧孤山智圆自号中庸子”,通周扬雄、  
王通之书常谓儒释其言虽异其理相通主张修  
身以儒治心以释”。 南宋白云宗主清觉正行集》  
三教之说其义一同”。 明末四大高僧中憨山、  
澫益皆融通三教憨山著有中庸直解》、《道德经  
》、《庄子内篇注》,澫益常以禅释儒自称虽为释  
喜研孔颜心法示人”,著有周易禅解》、《四书澫  
益解诠释儒学 近现代著名净土宗高僧印光大  
常以儒家敦伦尽分之旨教人取理学的诚敬”  
为念佛诀要即批评此举的太虚大师亦常引证儒、  
道之言他为汉藏教理院所制院训有俭勤诚公》,  
力倡取自理学的”。 可以说晚唐以来的中国佛  
也包含了不少儒道的思想内容至于其在表达  
方式入世精神等方面实质上的儒化已成学界常  
。  
太上为祖释迦为宗”,不独尊道教教主又  
:  
ꢀ ꢀ 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归一无二无三三  
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  
43585-586  
。  
重阳全真集卷一有诗云:“释道从来是一家,  
4]414  
又云:“儒门释户道相通三  
当时人刘祖谦终南山重阳祖  
两般形貌理无差。”  
4]417  
教从来一祖风。”  
师仙迹记称王重阳不主一相不拘一  
5]43,123  
”  
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  
仙乐集卷三谓:“三教归一弗论道禅。”  
末全真道士王丹桂草堂集·咏三教:“(三教)  
其徒邱处机磻溪集 卷一诗谓:“儒  
6]43,608  
刘处玄  
7]43,24  
8]43,89  
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  
全真道还努力做出三教一家三教和同的实际  
行动王重阳广交儒士僧徒遇佛言佛遇儒言儒。  
其徒马丹阳有诗劝僧道和同勿相诽谤。 《丹阳真  
人语录说他在东牟道上行遇往来僧道必先致  
三教合一三教一家为全真道的基本风格被  
强调为其教义的重要内容清代托名吕洞宾的孚  
佑上帝三宝心灯甚至说:  
三教融合的又一结果是形成了一些融合三教  
于一炉的新兴宗教初期全真道之外明代三一教可  
为代表明嘉靖年间福建莆田秀才林兆恩创立  
ꢀ ꢀ 若皈道而不知三教合一之旨便是异端邪  
91  
。  
道教的其它派别也都讲三教一家道教之外,  
儒二家人士也不乏高唱三教一家者如北宋著  
名僧录赞宁三教总论:  
三教堂”,原本为一士人学术团体后演变为宗教,  
三一教”,又名夏教”。 林兆恩著述不少大略  
以儒为立本之道以道教为入门向导以佛教为极  
人称林三教”。 黄宗羲谓其从二氏游得其大  
遂倡为合一之说挽二氏以归儒而婚娶  
三教是一家之物万乘是一家之  
10481054下  
。  
北宋名儒宋太初谓儒家:“《中庸’、伯阳  
3]卷九,1  
[11]9423  
”  
明清以来出现多种民间宗教其教义大  
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  
晁迥  
多也以混杂三教之说为特点一贯道为最典  
。  
贯三道为一”。 苏辙以佛解释老庄传灯录解》  
和会三教之学。  
从相互关系的和谐强调三教一家  
但一般说来儒门人士多以正统自居排贬释老  
为方外宋明理学家率多辟佛佛教人士虽然也讲  
三教一家一般只是在三教引人向善的社会教化功  
能之一致上讲并不认为三教平等无高低之别将  
道皆判为世间善法仅仅相当于佛法五乘中的下  
二乘———人乘天乘法而佛法独擅出世间法故最  
为究竟佛门中自汉魏以来即有孔子为儒童菩萨化  
老子为摩诃迦叶化现之说五代永明延寿禅师  
万善同归集卷下称道先宗皆是菩萨示劣  
三教一家具有调和三教关系主张三教地位平  
及认为三教教化目标一致的意味这一口号主  
要由宋金之际的全真道等道教人士所高唱金大定  
八年(1168),全真道祖王重阳在山东文登查山等  
地建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  
”、“三教平等会”、“三教七宝会等道教教团皆  
三教为旗帜不独树道教一帜其接引初机,  
劝读佛教般若心经》,道教道德经》、《清净经》,  
儒家孝经》,不独尊道教经典其所著金关玉锁  
12]48,998上  
扬化同赞佛乘”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  
莲池在其正讹集·三教一家中评论当时甚为流  
行的三教一家说云:  
不相合的出世间佛法起谤无怪其然二偏僻之儒,  
秉性狂高依先入之见诋毁佛法张无尽所谓闻  
佛似寇仇见僧如蛇蝎者是也三超脱之儒识精  
理明不唯不辟佛且深信力行此类儒者常被一  
些偏僻之儒斥为背本”。 竹窗二笔·儒佛交  
莲池劝解儒者说:“儒与佛不相病而相资”,  
因为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劝化人改恶行善能够起到  
王法所难以起到的巨大威慑教化作用从这种社会  
功能着眼不应毁谤佛教而儒家对佛教也有不可  
忽视的正面作用儒者批评佛教的缺陷政府对佛教  
进行管理而不令僧团无限度膨胀对佛教来讲未必  
是坏事世间出世二法互相维持而门庭各别儒  
与佛各管其事应共存共荣。  
三教则诚一家也矣一家之中宁无长幼尊  
卑亲疏耶佛明空劫以前最长也而儒道言  
其近佛者天中天圣中圣最尊而儒道位在  
佛证一切众生本来自己最亲也而儒道事  
乎外是知理无二致而深浅历然深浅虽殊,  
133841  
而同归一理。  
莲池同意的三教一家是三教皆为中国文化大  
家族的成员共同承担着教化民众的职能但不是完  
全平等没有分别提倡三教一家而漫无分别乃讹。  
三家学说有深浅之差只有佛洞彻宇宙实相究竟众  
生本性地位最尊如大家庭中辈分最高的长者三  
家的区别不是真伪之辨而是内外深浅之分因为  
都指向同一目标故曰理无二致”。 三家之中当  
然以由来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在社会教化方面最为重  
自宋理宗着意推崇理学以来适应不断强化的  
封建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儒学的地位呈不断上升之  
迫使佛道二教人士不得不尽量和会儒学佛教  
人士则自觉将佛教定位在儒学所无法承担的出世  
了生死的宗教职能方面如莲池竹窗二笔·儒  
佛配合:  
道二家高唱三教一家其目的在于通过强调  
三教地位平等提倡三教团结避免他家的排击营  
造适合于自家的生存环境受正统思想儒家排击的  
道二教尤其是实际上地位较低力量最弱的道  
更须防范儒家佛教之攻击有利于三教关系的  
和谐故三教一家的口号喊得最为响亮这也是诱  
引人信其教的手段元刘谧三教平心论卷上站  
在佛教的立场说:  
ꢀ ꢀ 谓佛教与道教同则庶不启道教之争谓三  
儒佛二教圣人其设化各有所主固不必歧  
教可合而为一则若儒若道皆可诱而进之于  
1452784上  
。  
而二之亦不必强而合之何也儒主治世佛  
主出世治世则自应如大学格致诚正修齐  
治平足矣而过于高深则纲常伦理不成安立。  
出世则自应穷高极深方成解脱而于家国天  
道教讲三教一家道与儒佛一致当然更是如  
。  
三教一家的口号也符合统治者平衡社会矛盾  
133877  
下不无稍疏盖理势自然无足怪者。  
的需要道三家源远流长各有其存在的社  
会基础各有各的特长和用处自汉末以来逐渐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儒家一直作为统治思想的轴心、  
道两家与儒相辅相成组成中国封建社会三元共轭  
的文化结构动摇儒佛道三元一体文化结构之稳定  
对三教对社会的稳定必然不利故历代皇帝  
如宋孝宗明太祖等都曾论述三教一家宋孝宗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之言对三教的功  
能作了官方界定明清以来的中国画中还有一种将  
孔子画成一个人的作品以表示三教合一。  
明宪宗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为此类画中的精  
形象地表达了统治者对三教一家的需要三教  
既缺一不可教化目标一致故应和谐相处这种看  
成为晚唐以来大多数社会人士的共识。  
严格而言佛教的内容虽然以解决出世间了生  
死的宗教问题为核心但也不能说只在出世一方面,  
佛法本来包括世间法不过中国佛教的地位早已被  
社会定位于出世间这自是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缘所  
决定佛教大师们只好承认这一分工只管出世难  
免有忽视世俗的倾向给了儒家攻击佛教消极避  
的口实对于这一点莲池用分工不同各有侧  
重的方法对儒家之言较浅佛教偏重出世各给以合  
理性的解释。  
对于儒者之辟佛金居士李纯甫明宋濂姚广  
孝等皆专门撰文批驳莲池在竹窗三笔·儒者  
辟佛指出儒者分三等一诚实之儒如程朱等,  
只是因为儒学以伦理纲常为主所务在于格物致知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世间正道对与其  
从理论的旨归讲三教归一合会三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想的一大特点是认为  
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指归皆  
儒释道三教的理论旨归实际上一致故曰归一”。  
归一又有参合三教融三家之学于一炉的意味张  
伯端悟真篇序以汉魏伯阳参合周易撰丹书参  
同契》,唐南阳慧忠国师于语录首卷引证老庄为三  
教归一论的先例三教之中以全真道讲三教归一、  
和合三教最为高调在论述心性内丹等重要问题  
全真道往往和合三家之学引证儒释之言如王  
重阳金关玉锁诀引证佛教般若心经讲内丹;  
在心性乃三教之道的本源道教说 得一万事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禅宗说万法归一”,  
16]3  
三家所得所贯所归之”,即是心性  
。 《中和  
卷四谓理学之太极佛教之圆觉”、道教之金  
”,名虽三而体是一皆指同一真性亦即人一念  
不生之际的本来一灵”。 同书卷一云:  
ꢀ ꢀ 释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寂  
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  
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  
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盖人心  
静定未感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  
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引证孔子仁义礼智信及佛  
金刚经无诤三昧李道纯三天易髓引丹书解  
心经》,心经解释道教阴符经》,明言:“引  
儒释之理证道使学者知三教本一。”萧廷芝金丹  
大成集卷首引周敦颐太极图说及理学家张栻之  
言论内丹之理。  
17190  
。  
这种说法在社会上颇为流传成为许多社会人  
士的共识尤被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所认同佛教  
高僧中也不乏持此说者如北宋名禅师东林常总说  
孟子所言性善即佛教之白净无垢阿摩罗识天台宗  
名僧孤山智圆说佛所言心性即是易传》 “无思无  
之义元释普度集庐山莲宗宝鉴谓佛教所言  
真如本性即孔子所言天理大易所谓太极,“名虽有  
三教归一之”,亦即三教学说的一致点道  
教有几种说法如金丹派南宗四祖白玉蟾平江鹤  
会升堂将孔子之教概括为一个将释氏  
之教概括为一个将老氏之教概括为清静”  
二字以禅师的口气总结说:  
18]47,344下  
毕竟三教是同是别 不知说个何年事直  
其实同一真如本性也”  
1555685  
至而今笑不休!  
宋代以来的道教界合一佛法与道教尤成风  
极端者如赵友钦撰仙佛合宗以佛释内丹以  
内丹解佛其徒陈致虚金丹大要以摩尼仁义金  
丹为一物以踵息世音中和为一义被王世贞指责  
李道纯中和集把三教的一致点归结为一个  
礼记》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的  
”。 又把三教一致点归结为道教的谓  
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 乃不可  
妄引儒释” 。 明末全真道龙门派内丹家伍守  
不可知见之意是对道教哲学的最高范畴”  
的表述周无所著金丹直指字为内丹修  
炼中玄关一窍的诀要为三教共同一致之点清  
末所出道书心传韵语将儒学要旨概括于一个  
讲内丹时处处和会引证佛教清代由佛归道的  
柳华阳继承其说以内丹释佛法著称合一佛道心  
性论为内丹伍柳派的显著风格。  
在佛教界也颇有人持三教同源一致说如明楚  
山绍琦禅师示蕲州荆王说:  
将佛学要旨概括为一个将道教要  
旨概括为一个认为寻流则有儒释道三教  
之异溯其源则第曰道而已”。  
ꢀ ꢀ 原夫三教圣人所设门庭虽异究竟指归,  
1926  
理则一也。  
对三教归一之”,最普遍的说法是心性这  
确是晚唐以来三教学说共同的核心道教界一般都  
认为三教所言心性皆一此心性即是道三教关于心  
性之说源出三家圣人体道之心此心别无二致故  
曰一。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成为晚唐以来  
道书中的常谈如白玉蟾玄关显密论说圣人以无  
心之心契虚无之道此心即是道道即是心此心即  
是金丹即是三教共同之源。  
三教圣人门庭施设虽有治世出世之不同究竟  
指归并无二致,“无非使人极于是理而后已也”。 这  
三教共同之理即是佛在法华经中所说一大事  
因缘”,乃自心全体,“所言大者即心之全体也事者  
19]2,26  
即心之妙用也”  
此心乃天地万物所依的  
体性即是三教所言的”,他举三教经典之言以  
证明佛教禅宗:“万法归一”。 道家云:“天得  
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真万物得一以遂生  
。”邵康节诗云:“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从心上起经  
性命圭旨全集元集说:“儒曰存心养性道曰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  
。”儒典云:“一本万殊万殊一本”。 又云:“吾道  
一以贯之”。 三教所谓”,他认为都指心性而  
元化立场及一切意识分别故三家之”,决非一  
。 《竹窗三笔·中庸性道教义对宋大慧宗杲禅  
师以中庸教配佛教之法化三身之说  
进行了分析指出若细究之则此说不过是一时比  
拟之权辞非万世不易之定论也作实法会则不  
19]2,24-27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紫柏真可有云:  
此片心光大学 即谓之明德中  
13]3959  
即谓之天命论语即谓之仁谓之孝、  
为在政……此心孟子用之祖述周孔集义成  
此气在春秋则折中是非在周易为太极、  
为八卦……此乐在法华谓之实相华严》  
谓之四法界楞严经谓之大定圆觉》  
谓之大光明藏在般若谓之文字谓之观照亦  
谓之实相在悟谓之禅在制谓之律在辩谓之  
”  
道教内丹学著作如张伯端青华秘文曾论  
述儒佛道三家所言的区别儒学教人非礼勿视  
听言动以礼为防以喜怒哀乐为妄心以忠恕慈顺  
恭敬谨为真心内丹所谓真心则与此不同:  
ꢀ ꢀ 以真心并为妄心混然返其初而原其始却  
就无妄心中生一真念奋天地有为而终则至于  
20356  
2128  
。  
说三教之学皆同源于一片心光亦即心性其  
义趣终归一致。  
清燕京小杨山沙门祖源超溟著万法归心录》  
无为也。  
内丹所谓的真心是指由忘心而达到的恍惚  
杳冥觉身心世界有如虚空的体验乃无念的先天元  
要从此真心生真念炼化精气在内丹学看来,  
儒家所言真心犹属妄心非本来真性至于佛教禅  
宗所言心性与内丹又有不同:  
卷上儒释论理:“释教见性道家养性儒门尽  
入门虽殊归源无二”;“三教示徒其理无二”。  
但佛门中对这种笼统合一三教合一佛道儒心  
性论的说法一般并不满意元代禅师明本明释传  
憨山莲池元贤近人杨仁山居士等皆曾论析  
儒佛心性说之不同如莲池竹窗随笔·儒释和  
肯定和会禅宗与儒典有引进诸浅识者不复  
以儒谤佛之功,“其意固美矣”,据粗言细语皆  
第一义的佛法圆融之旨也可以说得过去,“若按  
文析理穷深极微则翻成戏论已入门者又不可不  
ꢀ ꢀ 若释氏之所谓真心则又异焉放下六情,  
了无一念性地廓然真元自见一见之顷往  
来自在盖静之极至于极之极故见太极则  
须用一言半句之间如死一场再生相似然后可  
以造化至机而为不生不死之根本岂易窥其门  
2118  
户耶!  
认为佛教之真心又深彻于道教此言虽用道教  
的语言表述而颇客观被佛教中人所认同佛教  
佛祖统纪一书即言张伯端通佛性明莲池称赞  
13]3633  
知也”  
正讹集·三教同说一字 批驳谓  
释言万法归一”、道言抱元守一”、儒言一以贯  
通一无别之见云:  
张伯端论性命极分晓”,“灼有见处” 。  
至于儒者多不说三教心性论一致对儒佛心  
性论尤多分判理学家一般认为佛教的心性说只落  
在空处静处没有儒家心性所指的仁义礼智等善  
犹如一渊水释氏只见得水儒家则见得水中有  
鱼虾这主要是因为儒者多数读佛经不多间或有  
读佛经多的又不得读经之门径故其关于儒佛心性  
的评论实不足以服人乃至儒门中如游酢叶适等人  
均对理学家儒佛心性之评判颇不以为然。  
夫不守万而惟守一以吾一而贯彼万是万  
与一犹二也万法归一止有一更无万是万  
与一不二也又二教止说一今更说一归何处,  
134107  
是二教以一为极而佛又超乎一之外也。  
指出老子所谓守一”、孔子所谓吾道一以  
贯之”,是将万有与一割裂为二佛教  
禅宗人常说万法归一”(指真如),是与  
万法不二的绝对一如而且禅师们说万法归一”,  
还有下句一归何处”,并不以为真如心性而  
是教人由参一归何处”,打破疑团名言道断,  
心行处灭之际亲证本来不可言说超越一与二等  
意识分别的本来心性道二家则以为终极  
实在不出意识分别境界佛家则超越”,超越二  
三教合一说的现代意义  
三教合一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多元文化冲突的  
背景下适应巩固中央集权专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  
的社会思潮其旨归在于和谐三教关系从而和谐整  
个社会秩序自三教合一说流行并被统治者钦  
以来中国三教关系一直相当融洽很少出现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斗争这对超稳定的封建社会得以延续千年之久,  
无疑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教合一提供了处理多  
元文化关系的先例在今天这个文化更为多元的时  
具有现实意义。  
决各种矛盾冲突的根本———不同文化及几种文明的  
冲突提供了几点启迪。  
第一应承认各种宗教各种思想文化都有其  
合理的成分和所对的机宜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  
理性不应抱文化专制主义的态度惟我独尊排斥他  
人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没有哪一种单一  
的文化圆满无缺能完全满足世人的一切需求应  
在友好交流中互补在互相对话比较中在多元互  
动中促进各自的发展完善中国历史上本土儒道  
两家都发动过多次排佛事件儒者直到近今还在辟  
释老二氏但即便由皇帝发动的灭佛也只能奏效于  
一时不久后又被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也是最彻  
底的灭佛事件1966 年刮起的文革风暴使佛  
教濒临灭亡的边缘但过了12 年后拨乱反正佛教  
再次恢复遭遇同样命运的道教也已复兴中国自  
1919 五四运动以来的打倒孔家店”,只是批  
判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性并未能消灭有悠久传统深  
厚底蕴的儒家文化现在又举行祭孔大典新儒家也  
再复活说明儒释道三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  
强大生命力故仍然存在提倡三教一家的必要。  
第二各种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才能有可  
能发展自身被历代统治者尊为正统的儒家长期  
以来惟我独尊导致自家学说的僵化与停滞不前只  
有在禅宗道教的冲击下不自觉地吸收二氏之学才  
使儒学重振生机出现宋明新儒学的辉煌在现代  
社会多元文化的交流竞争加快每一家文化所面  
对的不仅仅是儒释道三教还多了基督教回教印  
度教众多新兴宗教及多家现代哲学人文社会科  
自然科学等等只有以开放的胸怀取他山之  
学他家之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改革丰富自  
才能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求生存道教兼容并  
不断吸收他家文化的传统值得提倡。  
西方未来学家星象学家们曾经预言:21 世纪  
将结束以往的对抗和战争走向一个以和平发展、  
生态为主题的宝瓶座新纪元这反映了人们对  
苦难的过去之反省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应该说是  
人心所向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从目前情况  
这一美好新世纪的到来起码需要全人类以明确  
的和平发展生态意识为指导去排除重重障碍共  
同努力营造。  
当前的世界仍然充满了各种矛盾冲突战争的  
硝烟仍然弥漫在地球上空刚刚跨入21 世纪的门  
迎接人们的便是美国“9·11”恐怖事件震天动  
地的爆炸声造成3000 多人死亡近千亿美元的经  
济损失至今尚使许多人惊魂不定接着又是伊拉  
克战争以色列车臣非洲等地的局部战争还在继  
恐怖事件反恐怖斗争此起彼伏贫与富全球  
化与反全球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仍然在加剧。  
中国学者张立文先生总结说,21 世纪的人类面临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各文明之间五  
大冲突引发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五大危机。  
冲突和战争的根源除经济因素之外公认为在于政  
宗教文化的冲突有学者认为21 世纪最大最根  
本的冲突是文明或文化的冲突在当今中东问题的  
背后不难看到历史上耶回二教圣战的阴影。  
尽管各种矛盾冲突相当尖锐与以往相比全球  
经济文化大融合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  
距离使地球日益缩小为一个小村庄经济的全球  
政治文化的多极化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  
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文化全球化各种文化各  
种宗教都得以无限制的流通全球互相之间的交流  
和碰撞加剧在不免有矛盾冲突的同时也促使其互  
相学习改造充实自身科学与宗教自然科学与人  
文科学之间也呈现出整合融通的趋势。  
第三三教合一的历史告诉世人各种文化尽管  
应该大讲和谐吸收别家长处但必须发挥自身的特  
保持自家的传统若失去自家独有的内容和特  
混同于其它就有失去存在意义的危险在和会  
他家文化时应实事求是具科学态度既强调与他  
家的共同点也分清与他家的歧异不宜笼统地混同  
各家之学如陈致虚伍守阳柳华阳等学力未足,  
而勉强和合道佛被明眼者所诟病。  
时代的发展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呼唤着一种  
能消解各种矛盾冲突促进全球化一体化足以将  
全人类联结为一体的精神纽带呼唤着一种没有西  
方宗教文化对抗性排他性隔碍性缺陷高扬和谐、  
和平的指导思想中国历史上的三教合一说为解  
第四各种文化在将来会融合为一种文化诸宗  
教会融合为一个宗教是一些人对未来社会的预言,  
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  
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归一的心理趋势这能否成  
为将来的事实不好推论从中国三教合一的历史  
似乎不可能三教合一的运动进行了一千多年,  
但直到今天三教也并未合成一教只不过其内容有  
了许多相同相近之点关系相当和谐而已欲图合  
一三教而创立的新兴宗教的典型如三一教一贯道,  
欲图合一儒释道加耶回五教而创立的越南高台  
之类理论水平皆远不及儒释道即著述不少、  
不参与政治的林三教及其三一教徒裔从来亦颇  
被目为邪教黄宗羲即称他的内丹法为道家之旁  
”,或谓其颇流入邪说而不自知”。 至于其余种  
种新兴民间宗教教义率多粗俗浅陋教制多具封建  
且因其政治抱负多被判为邪教遭到取缔终无  
成大气候。  
注释:  
三武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后周世宗。  
见于宋陈舜俞著庐山记卷一:“流泉自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 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  
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大正藏》,51,1028 页上  
。  
见于清黄宗羲原撰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第一册524 ,《濂溪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 。  
参见弇州续稿·书陈上阳金丹大要后》,四库全书第1284 ,304 。  
张伯端明佛性之语见佛祖统纪45,本卷末有张伯端小传明其丹法传承作者志磐评述说学仙之流如张平叔明佛  
吕洞宾悟禅理时一见耳今世道流不知学谓仙为阳魂释为阴鬼著此说以误后人皆不知佛性禅理之过”。 (《大正  
》49 ,417 页下莲池大师的赞语见于正讹集性命双修一文中(《全书4078 )。  
参考文献:  
1]太虚太虚大师全书[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黄宗羲南雷集[G] / / 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  
4]王重阳重阳全真集[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5]甘水仙源录[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6]丘处机磻溪集[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7]刘处玄仙乐集[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8]王丹桂草堂集[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9]吕洞宾孚佑上帝三宝心灯[G] / / 道藏辑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0]淄门警训[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1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延寿万善同归集[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13]祩宏莲池大师全集[M].莆田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内部出版物)。  
14]刘谧三教平心论[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15]白玉蟾海琼白真人语录[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16]性命圭旨全集[M]北京北京白云观翻印,1989.  
17]李道纯中和集[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18]普度集庐山莲宗宝鉴[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19]楚山绍琦语录[M].成都成都石经寺印行.  
20]憨山校紫柏尊者全集[G] /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1]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G] / / 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特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