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卷第4 期
2007 年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4
July,2007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与城市衰落
谯ꢀ 珊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
ꢀ 摘要: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对城市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近代城市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
于灾害自身具有的主、客体特征以及城市承灾能力的差异,灾害对城市衰落的影响极为复杂。
关键词:近代中国;自然灾害;城市;衰落
中图分类号:K928ꢁ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4⁃0134⁃05
ꢀ
ꢀ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被称为“灾荒之
(客体)受灾能力的大小也对灾害造成的损失有相
[
1]
国”(The Land of Famine) 。 近代中国更是处于历
史上的“灾害群发期”,灾害连绵不绝,大灾、小灾不
断,致使灾民遍野,农田荒芜,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
破坏,部分城市更是出现人口凋零、经济衰退的现
象,成为典型的“衰落城市”。 本文主要研究近代自
然灾害与城市衰落之间的关系,希望从一个侧面来
理解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轨迹。
当制约作用。 如受到同样大小的水灾影响,城市的
防洪、泄洪能力,植被的多寡,河堤、水库修建的数量
和质量,以及政府和民间的救灾措施等,都极大程度
地影响了不同时期不同城市的防灾、受灾能力,使同
一灾害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危害差异极大。 近代中国
自然灾害频繁,数量众多(参见下表)。
1840—1949 年中国各省区灾害数量统计(单位:次)
衰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城
市衰落”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
人类历史上,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城市衰落现象屡
屡发生。 中国古代就有因干旱而废弃的城镇楼兰、
高昌,因洪水淹没而沉于洪泽湖底300 余年的泗洲
城。 14 世纪中叶,恐怖的“黑死病” (鼠疫) 也曾经
导致欧洲城市文明长达300 余年的倒退。 由此可
知,自然灾害是影响古代城市发展,导致古代城市衰
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仍,对近
代城市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延缓、阻碍了城
市进一步向前发展。 但是,由于灾害自身具有的主、
客体特征,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往往由灾害与城市两
方面来决定。 一方面,灾害(主体)的类型、强弱、持
续时间长短决定了灾害的危害程度;另一方面,城市
省区
水
旱
虫
风
雹
冷
震
6
疫共计
河北89 48 34
8
34 10
13 242
山东83 46 40 28 31
河南67 46 24 12 30
2
5
1
8
239
10 195
175
华北
地区
1
山西51 42 12
4
37 17
5
7
小计290 182 110 52 132 34 13 38 851
陕西45 32 16 12 42 14 15 178
2
甘肃37 33
3
1
6
1
40 11 24
8
3
162
18
7
西北青海
地区宁夏
4
3
8
3
1
5
4
3
4
1
1
新疆
4
1
7
11
2
42
小计97 74 24 20 93 33 38 28 407
收稿日期:2007⁃04⁃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十五课题“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批准号:02BZS03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谯珊(1974—),女,贵州遵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1
34
ꢀ
ꢀ
谯ꢀ 珊ꢀ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与城市衰落
远大于本表统计数据。 不过,从统计结果中,仍可明
显发现,在近代110 年中,灾害数量曲折变化,基本
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民国二、三十年代,灾害急剧增
多,水、旱、虫、震、疫诸灾并发,灾害数量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峰。 就空间分布而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近
代以来中国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地区,共发生1074
次,占灾害总量的33ꢁ 7%; 其次是华北地区, 占
江苏74 45 17 24
浙江72 45 23 40
安徽71 39 21 14
江西72 34 11 10
湖北81 39 13 12
4
9
7
2
6
1
6
2
19 191
20 215
长江
中下
游地
区
7
8
162
135
9
2
5
8
4
13 177
16 194
湖南93 34 20 12 10
小计463 236 105 112 39 16 20 83 1074
2
6ꢁ 7%;西北、西南、华南、东北地区分别占12ꢁ 8%、
0ꢁ 8%、10ꢁ 7%、5ꢁ 3%。 不仅如此,长江中下游地区
四川52 29
3
4
7
4
24
11
12
47
4
18
2
8
6
138
71
1
西南贵州27 18
地区云南39 19
3
5
8
1
还集中了全国最多的水旱灾害,该地区的水、旱灾害
数量分别占近代水、旱灾总量的38ꢁ 5%和39%;华
北地区的水、旱灾害仅列第二,分别占近代水、旱灾
总量的24ꢁ 1%和30%。 由此可见,传统的“南涝北
旱”的说法并不准确,长江流域是近代水、旱灾害发
生次数最多、最频繁的地区。 而长江流域是中国城
市最集中的地区,因而频繁发生的大规模灾害,对于
这些地区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除水、
旱两灾各地均大量爆发外,华北、西北常遭雹灾、虫
灾、寒潮的袭击,沿海、沿江则多风灾、海啸,西南地
区多震灾、雹灾,华南地区多风灾、震灾,近代自然灾
害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点。 由于近代是中国自然灾
害的群发期,因此,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也相当巨大,
不同类型的灾害与城市衰落之间也有着较为复杂的
关系。
2
6
41 11 136
61 25 345
小计118 66 14
广东55
华南广西33 17
地区福建48
6
6
9
30
4
4
2
11 117
11 77
1
9
31
43 15 146
49 37 340
小计136 32 15 65
5
1
1
黑龙江19
4
6
5
2
3
2
7
1
3
1
5
9
8
5
9
38
55
75
东北吉林31
地区辽宁48
6
3
2
5
1
2
3
小计98 15
总计
ꢀ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
教育出版社1990 年) 及《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
10
22 168
1202 605 275 257 326 97 190 233 3185
ꢀ
1
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年)整理编制。
一ꢀ 灾害的强弱程度与灾后城市的发展方向息
息相关
说明:(1)统计以次为单位,分省区,一年中一省同一时
间发生的同一类灾害算作一次,不同时间发生的灾害,以实
际发生次数计算;(2)史籍中仅云“歉收”者未加收录,“水
雹”、“雨雹”等未说明具体灾害者不予列入,笼统说明“连遇
大雨”、“大旱”、“大水”、“被水”、“被淹”、“被旱”、“被雹”、
自然灾害大小不一、种类繁多,对城市发展有着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导致
城市发展速度减缓,并引起城市衰落。 实际上,由于
城市衰落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对城市发展能够产
生重大影响的往往是那些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
大的自然灾害,只有当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城市才
会受到巨大破坏,逐步走向衰落。 例如,同样都是旱
灾,1928—1930 年华北大旱灾与1844 年新疆伊犁
旱灾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就明显不一,前者使“内蒙
古最富饶的贸易中心之一” 的萨拉齐市,在大旱灾
“
被霜”、“地震”而未言成灾、未详细记载或未说明具体成灾
地点者一般不予列入,但“被水”、“被旱” 而清廷“蠲缓”、
展缓”、“蠲免”钱粮的列入;(3)纯粹为“兵灾”、“匪祸”的
“
不予列入;(4)冷害包括“霜灾、“雪灾”、“大凌”;(5)史籍中
凡“疾疫”、“时疫流行”、“大疫”等均计入;(5)省区:河北包
括京兆、察哈尔、热河等,山西包括绥远,福建包括台湾,缺内
蒙古、西藏等省区。
[
2]36[3]188
上表统计数据显示:近代110 年中,中国共发生
大规模或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3185 次,其中华北地
区851 次、西北地区407 次、长江中下游地区1074
次、西南地区345 次、华南地区340 次、东北地区168
次。 由于只统计了八种主要类型的自然灾害,且不
包括西藏、内蒙等省区,故近代自然灾害的数量要远
期间竟变成“许多死亡的城市” 之一
。 而
1844 年伊犁旱灾虽然也很严重,但由于时间短、波
及范围较小,故仅使伊犁地区农村“收成欠薄”,并
未对城市造成大的影响。
另外,同样是疫灾,20 世纪20 年代陕北鼠疫曾
造成“被疫侵之区,遍野阴森,满目凄惨”,“城市农
1
35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工商均停业,社会顿成悲惨状况”,死亡人数达200
……凡区公所、公安分局、商会等机关,均设于此”,
是江都第一大镇。 然而,1931 年8 月26 日,运堤溃
决,邵伯尽没水中,“家家房屋,无一完整,处处商
店,仅余空柜”,“街市房屋,尽成邱墟”,“邵伯经此
巨灾,恐无恢复之期,从此该地人民不论贫富,均已
[
4]
余万。 而1903 年6 月,“杭州城内,时疫流布,几
于无人不病。 大都发热头眩,热退则四肢发红斑,然
[
5]718
。 由此可见,灾害的强弱程度对受灾
死者甚少”
城市的影响有极大差异。 即使是同一类型自然灾
害,因为发生的地点不同,差别也可能极大,这一点
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
8]
荡然” ,繁荣发达的江南富镇在灾害的打击下迅
速走向了衰落。 中小城市和城镇成为近代灾害打击
下防御能力弱、受灾打击严重的地区。
二ꢀ 同一类型灾害发生时,中等城市及小城镇
更易受到灾害的打击而走向衰落
1841 年,黄河在河南祥福汛地31 堡处决口,河
南、安徽两省共5 府23 州县被灾,但是以河南巡抚
牛鉴为首的地方官吏,只注意“力卫省城”,对省城
以外的救灾事宜不予置理。 结果开封虽然保住,但
河南各属一片汪洋,且“下游各处间被淹浸,又兼江
水盛涨,江宁、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均有被灾地
近代中国大多数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因人口少,
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政府和民间
组织救治力量不足,对灾害的自我防御与救助活动
难以展开,城市承受灾害的能力大都相当弱。 特别
是那些远离国家权力中心的边远市、县,由于在国家
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影响小,对外交通不便,灾害发生
时也很难得到及时的救助。 因此,这些中小城市及
城镇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城市发展可能因此而
中断,而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或交通方便的政府所
在地凭借自身经济力量和政府的力量,在自然灾害
面前表现出较强的防御与自救能力,从而使城市的
发展得以延续。
[
9]649
方”
。 地方政府偏重省城的救助使得开封得以
保全的同时,河南大多数中小城市遭致破坏。 这是
中国近代史上灾害降临时政府保全大城市、放弃小
城市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 城市的结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
市承灾能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如手工业城
市、传统交通城市等在大灾之后更易走向衰落。
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城
市功能的主要体现。 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城市对
主导产业的依赖性强,城市经济易受主导产业波动
而发生变动。 当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对城市主导产
业产生负面影响时,城市经济随之受到破坏,走向衰
落。 反之,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城市,功能齐全,对
主导产业的依赖性弱于单一产业的城市,其受外界
的干扰也较少。 近代城市尤其是内地中小城市,大
都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对农村及外部市场的依赖
性极强,因此,灾害来临时,城市发展严重受阻,极易
走向衰落。
大多数小城镇的抗灾救灾能力一般都较弱,因
而这类城市极易在重大灾害的打击下走向衰落。 如
云南盐津县城就是如此。 20 世纪前期,云南盐津县
因处于由川入滇的门户,交通发达,商业贸易相当繁
盛,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傍河筑街,居民约数千
[
6]
户,为滇边巨镇,商业尚大,往来之人尤多” 。 不
幸的是1931 年8 月1 日盐津遭遇了千年未见之奇
灾,“关河洪水骤涨数十丈之高,变起俄顷,迁避不
及,县城成为泽国,厘局变为汪洋……沿河一带,如
普洱渡、滩头、铜鼓溪、新滩暨两岸居民,悉被淹
没”,“街房千余间完全冲没,片瓦未存,……全城人
民淹毙生命若干”,延津县城遭此灾劫后,“商场县
[
6]
治,从此难复,而要塞省防,亦将永废矣” 。 一场
突发而至的水灾就此改变了盐津县城的命运。
近代中国城市类型多样,除了新兴的上海、重
庆、武汉等多功能中心城市以外,尚有数量不少的传
统工商业和政治性城市大量存在。 这类城市广泛地
存在于广大内地和边远地区,它们与外部的经济联
系相对薄弱,商业贸易不发达,交通运输方式陈旧落
后,很少甚至没有近代工业企业,城市社会关系和社
会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城市手
工业赖以存在的原料和销售市场等均受到严重影
响,交通中断,城市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极
2
0 世纪30 年代,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镇邵伯
镇也面临了同样的命运。 历史上这里也曾商旅云
集,人口繁多,市场繁荣,“特别是太平天国奠都南
京,横扫江南,兵镇扬州时,江南大商富户多流寓于
此,由是人口益繁。 商旅往来,多依此作为南北通商
的集散地。 市镇是商店林立, 街道是纵横交
[
7]12
错”
。 该镇“米产丰富,商业发达,居民亦颇殷实
1
36
ꢀ
ꢀ
谯ꢀ 珊ꢀ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与城市衰落
易走向衰落。 如近代以丝绸业、棉织业等为城市主
导产业的城市杭州,1931 年遭遇特大洪水的冲击,
加之外国丝的影响,杭州的丝业衰落,城市经济随之
受到严重影响(参见下表)。
四ꢀ 近代灾害周期与城市发展周期的同步与不
同步并存
已有研究表明,近代中国自然灾害存在明显的
周期性。 1992 年出版的《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
[
13]47
;
20 世纪30 年代初杭州丝绸业衰落状况表
一书即将1920—1931 年视为“灾害群发时段”
高文学也认为,这一时段“ 为一典型的灾荒群发
名称
1931 年
10 家
1932 年
250 家
[
14]513
;夏明方在综合大量事实及各家意见后认
幕”
3
机户
为,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110 年间,中国灾害
史存在着两个高潮期,第一个高潮期大约在1840—
600 机台
480 机台
120 户
包工
机户
200 户
1890 年间及其附近年代, 第二个高潮期大约在
310 机台
4 家
240 机台
2 家
1920—1937 年间;前一个峰期经1879 年前后大震
缫丝厂
大旱交炽而达于极点,后一个峰期则是以1920 年的
ꢀ
ꢀ 资料来源:平鸣《一年来的中国经济》,《东方杂志》第29
[15]46
旱震并发揭开了序幕
。 灾害在一段时间内集中
卷第8 号,1932 年12 月出刊,“东方论坛”,第10 页。
另一以丝为主要产业的城市无锡在20 世纪30
年代也遭遇到1931 年水灾的影响。 无锡丝业全盛
时有丝厂50 余家,但在灾后的1932 年春开工者只
爆发、连绵不绝的周期性爆发,对社会生产造成持
续、长久的破坏。
与自然灾害一样,城市的发展同样具有周期,有
其自然演进的过程。 城市的周期性主要体现在城市
产生、发展、兴盛、衰落四个主要阶段。 历史上,并非
所有的城市都完成了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有的城市
在产生不久即走向衰落,有的城市“兴久而衰”,而
更多的城市则是尚未达到城市发展的峰巅就走向停
滞、衰落,城市发展中断,未走完城市发展的全过程。
尽管灾害周期与城市发展周期是两个完全不同
的概念,但二者却有密切的关系:当灾害累积爆发
时,城市人口减少,经济凋零,发展速度减慢;反之,
无灾、少灾的年份,城市发展不易受到外来因素影
响,发展较为平稳。 近代中国由于正好处于历史上
的“灾害高潮期”,大灾、小灾不断,诸灾并发,极大
地影响了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使部分城市呈现衰
落状况。 尤其是19 世纪70 年代末与20 世纪20 年
代两个地震高发时期,中国部分城市更是由此遭受
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由此可知,近代灾害爆
发的高峰期正是近代城市发展的衰落期,灾害周期
与城市发展周期之间存在着同步发展的特点。
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由于渗进了
外力、战争及政治因素的影响,灾害周期与城市发展
周期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 即使是风调雨顺,也可
能因其他因素而造成增产不增收的情况,甚至成为
加剧经济衰退的因素。 1931 年江淮大水灾,沿江经
济受到严重影响,粮食缺乏,次年部分农村地区获得
“丰收”,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灾情,但由于美
麦大量进口,“外国过剩之恐慌,移来我国”,导致各
2
家,夏季以后开工者20 家,加上世界经济恐慌的
影响,“日丝在海外倾销,华丝价格益跌,更形影响
[
10]
内地丝业,率多破产或歇业” 。 无锡丝厂的倒闭
和停顿,直接影响到养蚕业。 “据去年(1934)暑假
调查的结果,知道现在桑田的数目,比前几年已减少
了五分之三,并且这个纪录,还在继续之中……丝茧
价值,也只有当年三分之一。 全县农村,无形中每年
[
11]
要少去四、五百万元的收入,经济怎不枯竭呢”
灾害的打击是无锡城乡经济衰落的原因之一。
,
除了主导产业较为单一的城市外,近代中国还
有一类以水、陆商路为主导经济功能的交通枢纽城
市,这些城市主要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获得发展,商
业尤其繁盛,但当自然灾害袭击时,交通一旦发生中
断,货物运输就会失灵,城市经济遂受致命打击,呈
现阶段性衰落。 如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镇江,商业
素称繁盛,在江南一带曾经一度繁荣,但因1931 年
来江淮浮涨,江北货物,不能直接运输,“因之镇江
商业,日趋衰败,且近年荒歉,营业更形萧条,……本
年各商号,因营业不振,金融奇紧,倒闭者势将有增
无已”,镇江金融业也因“各营商业,向以江北批发
为大宗,去岁江北天灾人祸,所欠镇江商店贷款,多
难归清,镇江金融,时有阻滞之虞,周转稍有不灵,即
[
12]324
告倒闭。 本年各钱庄所吃倒账,为数甚巨”
。
此外,若干以交通著称的城市在自然灾害的打击下
都难逃衰落的厄运。
1
37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地粮食价格下降,“皖赣等省稻价只一元数角,米价
只三、四元,视耕种成本相去甚远,农民得不偿失,类
皆破产,而对于城市商品无力购买,百货委地,工商
史上的任何时期。 当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复杂的社会
动乱、军阀混战、政权更迭等交织在一起时,就成为
制约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干扰因素,阻碍着
近代城市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灾害在对部
分城市产生破坏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非灾”城市人口增加,刺激其经济发展,使其获得
发展的机遇。 灾害与城市衰落之间的这种复杂的关
系,在导致近代中国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受限的同时,
也使城市发展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使近代中国
城市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
16]438-439
不振,金融恐慌,社会不宁”
。 因此,1932 年
出现了“丰收成灾”的怪象,表明灾害周期与城市发
展周期之同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错位、不同
步的迹象。 近代中国城市,在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下,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轨迹。
近代自然灾害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破坏力
极强,其对城市破坏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历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1]瓦尔忒·西· 马罗立(Walter.H.Mallory).饥荒的中国[M].上海:民智书局,1929.
2]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王恩先等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
3]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
4]速救陕北鼠疫[N].大公报,1931⁃10⁃30.
5]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云南亦遭空前洪水[N]ꢁ 大公报,1931⁃09⁃19.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江都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江都文史资料选编:第1 辑(内部资料)[M].1983.
8]邵伯高邮浩劫视察记[N].大公报,1931⁃09⁃02.
9]清宣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6.
10]樊英.中国经济现状的鸟瞰[J].东方杂志,1933,30(4):13.
11]苏锡生.无锡农民副业之今昔观[J].东方杂志,1935,32(10):133⁃134.
12]朱其华.中国经济危机及其前途[M].上海:新生命书局,1932.
13]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14]高文学.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15]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M].北京:三联书店,1957.
Natural Disaster and Urban Decline in Modern China
QIAO Shan
(
History & Culture Institut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China)
Abstract:The frequency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modern China, an important factor of urban decline,
causes on urban development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which is complex because of the subjective/ objec⁃
tive features of the disaster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sustaining capacity of respective cities.
Key words:modern China; natural disaster; city; decline
[
责任编辑:凌兴珍]
1
38